季羡林散文欣赏之漫谈散文

2024-07-13

季羡林散文欣赏之漫谈散文(精选13篇)

季羡林散文欣赏之漫谈散文 篇1

对于散文,我有偏爱,又有偏见。为什么有偏爱呢?我觉得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散文最能得心应手,灵活圆通。而偏见又何来呢?我对散文的看法和写法不同于绝大多数的人而已。

我没有读过《文学概论》一类的书籍,我不知道,专家们怎样界定散文的内涵和外延。我个人觉得,“散文”这个词儿是颇为模糊的。最广义的散文,指与诗歌对立的一种不用韵又没有节奏的文体。再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骈文相对的,不用四六体的文体。更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随笔、小品文、杂文等名称混用的一种出现比较晚的文体。英文称这为essay,familiaressay,法文叫essai,德文是Essay,显然是一个字。但是这些洋字也消除不了我的困惑。查一,译法有多种。法国蒙田的Essai,中国译为“随笔”,英国的familiaressay译为“散文”或“随笔”,或“小品文”。中国明末的公安派或竟陵派的散文,过去则多称之为“小品”。我堕入了五里雾中。

子曰:“必也正名乎!”这个名,我正不了。我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中国是世界上散文第一大国,这决不是“王婆卖瓜”,是必须承认的事实,在西欧和亚洲国家中,情况也有分歧。英国散文名家辈出,灿若列星。德国则相形见绌,散文家寥若晨星。印度古代,说理的散文是有的,抒情的则如凤毛麟角。世上万事万物有果必有因。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呢?我一时还说不清楚,只能说,这与民族性颇有关联。再进一步,我就穷辞了。

这且不去管它,我只谈我们这个散文大国的情况,而且重点放在眼前的情况上。“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文学范围内,改文言为白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七十多年以来,中国文学创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据我个人的看法,各种体裁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小说,包括长篇、中篇和短篇,以及戏剧,在形式上完全西化了。这是福?是祸?我还没见到有专家讨论过。我个人的看法是,现在的长篇小说的形式,很难说较之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什么优越之处。戏剧亦然,不必具论。至于新诗,我则认为是一个失败。至今人们对诗也没能找到一个形式。既然叫诗,则必有诗的形式,否则可另立专名,何必叫诗?在专家们眼中,我这种对诗的见解只能算是幼儿园的水平,太平淡低下了。然而我却认为,真理往往就存在于平淡低下中。你们那些恍兮惚兮高深玄妙的理论“只堪自怡悦”,对于我却是“只等秋风过耳边”了。

这些先不去讲它,只谈散文。简短截说,我认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坛上最成功的是白话散文。个中原因并不难揣摩。中国有悠久雄厚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四库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散文又没有固定的形式。于是作者如林,佳作如云,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旧日士子能背诵几十篇上百篇散文者,并非罕事,实如家常便饭。“五四”以后,只需将文言改为白话,或抒情,或叙事,稍有文采,便成佳作。窃以为,散文之所以能独步文坛,良有以也。

但是,白话散文的.创作有没有问题呢?有的。或者甚至可以说,还不少。常读到一些散文家的论调,说什么:“散文的窍诀就在一个‘散’字。”“散”字,松松散散之谓也。又有人说:“随笔的关键就在一个‘随’字。”“随”者,随随便便之谓也。他们的意思非常清楚:写散文随笔,可以随便写来,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下笔就下笔;愿意收住就收住。不用构思,不用推敲。有些作者自己有时也感到单调与贫乏,想弄点新鲜花样,但由于腹笥贫瘠,读书不多,于是就生造词汇,生造句法,企图以标新立异来济自己的贫乏。结果往往是,虽然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读者偏不买你的账,奈之何哉!读这样的散文,就好像吃搀上沙子的米饭,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进退两难,啼笑皆非。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文章没有市场,正相反,很多这样的文章堂而皇之地刊登在全国性的报刊上。我回天无力,只有徒唤奈何了。

要想追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并不困难。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总想走捷径,总想少劳多获,甚至不劳而获。中国古代的散文,他们读得不多,甚至可能并不读;外国的优秀散文,同他们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自己又偏想出点风头,露一两手。于是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那样非驴非马的文章。

我在上面提到我对散文有偏见,又几次说到“优秀的散文”,我的用意何在呢?偏见就在“优秀”二字上。原来我心目中的优秀散文,不是最广义的散文,也不是“再窄狭一点”的散文,而是“更窄狭一点”的那一种。即使在这个更窄狭的范围内,我还有更更窄狭的偏见。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史记》中许多《列传》,本来都是叙事的,但是,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悲愤之情,我称之为散文中的上品。贾谊的《过秦论》,苏东坡的《范增论》、《留侯论》等等,虽似无情可抒,然而却文采斐然,情即蕴涵其中,我也认为是散文上品。

这样的散文精品,我已经读了七十多年了。其中有很多篇我能够从头到尾地背诵。每一背诵,甚至仅背诵其中的片段,都能给我以绝大的美感享受。如饮佳茗,香留舌本;如对良友,意寄胸中,如果真有“三月不知肉味”的话,我即是也。从高中直到大学,我读了不少英国的散文佳品,文字不同,心态各异。但是,仔细玩味,中英又确有相通之处;写重大事件而不觉其重,状身边琐事而不觉其轻;娓娓动听,逸趣横生;读罢掩卷,韵味无穷。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季羡林散文欣赏之漫谈散文 篇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 》编写的选修课教科书。每个单元它都包含四个部分: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此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完善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最终完塑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1]。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本质上它们都是语文教材。所以教师在学习必修模块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模块 的[2]。但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更侧重于学生鉴赏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学修养的完塑。尤其是每单元的 “推荐作品”,它是为学生灵活运用鉴赏方法,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而设计的。

所以,选修模块的教学应更多地让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二、理解“推荐作品”的存在意义,提倡多样的鉴赏手段

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赏析示例”“自主赏析”作品的鉴 赏,学生可以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欣赏文本。但对于“推荐作品”,教师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情感、语言特色,进行多层面的理解,理解的答案可以是多种的,不必强求唯一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组织学生对明显的常识性错误辨别清楚即可。以下便是笔者推荐的几种对于“推荐作 品”教学的方法:

1. 百家争鸣——学生上台讲析,生 生对话

课标总目标指出,应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所以, 我们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权利,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施展各自的才华,从而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 《一剪梅》的教学,笔者先是把学生分成四大组, 每组又分为两个小组共同协作。并布置了四项任务: ①诵读指导; ②明景悟情; ③品析字句; ④比较阅读。实录如下:

第一小组: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一剪梅》flash动画及其插曲,其他同学在音乐中划出节拍、读准字音、读出情感,并根据画面展开想象。

第二小组: 收集百家之言,选择描述精准的文字。请其他组员范读想象之作,并找出关键字词,感悟词人心情。

第三小组: 这个小组的任务最灵活,只要能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即可,最后组长小结。

第四小组: 比较异同,本组的任务是帮助同学们分清李清照早期和晚期的创作风格不同的成因。

在这样的教学中,首先,是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处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其次,要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愿意去学。

2. 奇思妙想——学生尽情想象,还 原意境

前苏联作家别林斯基曾说过: “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而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不少可恣意想象的篇目,学生只需根据现有的关键词句,将其连缀成一幅幅图景,并尽情沉醉于所营造的意境中,就能获得审美愉悦。例如,以下文字是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对《新城道中 ( 其一) 》描绘的画面:

窗外的绵绵春雨下个不停,这可如何是好。明天我还有事需要进山,唉, 只好冒雨前行啦。一夜过去,怎么雨停了呀,难道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 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一座座峰峦头上顶着什么啊。原来是一朵朵凝滞不动的云彩,真像一顶帽子啊。不过这太阳也不算晒嘛,不然矮篱后面那些山桃花就不敢出来了。沙溪边上的柳树摆得一扭一扭的枝条,真是蛮好看的。山间的农妇,应该正在烧饭做菜了吧。哞,哞, 哞……趁雨过天晴,人们都忙着春耕了。我也想去耕作了。

可见,想象是拓宽学生思维的有效形式。所以课堂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还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敞开心怀写出自己的想法。

3. 妙笔生花——学生改写作品,本 色创作

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系列的“教学建议”提出了一些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借鉴,也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自己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课程,除了重点进行阅读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外,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文学创作。例如,以下是学生参考网络佳作对《国殇》进行的散文式改写:

远处,硝烟滚滚、战旗倒地。

楚国的将士们啊,握紧你们那双强劲有力的手吧,并紧紧拽住手中的吴戈。须知,即便是坚硬冰冷的犀甲,也遮盖不住我们挺拔的爱国脊梁! 车毂交错, 刀剑互相拼杀。已经倒地却仍飘扬的战旗啊,已遮蔽了山那边的残阳。可是敌人却如黑云一般汹涌嚣张。战士们仍前仆后继,誓要把那侵我阵地的敌人杀光! 怎奈何,敌众我寡。作战的车轮陷入泥中,马儿仰天长啸。鼓声响起,声声击震在我心上。这天昏地暗,神鬼皆怒的情景,我们要将这万千愤慨凝于胸腔, 用无限豪情化为一声戛然而止的怒吼。

依稀记得,出征前,娇妻和幼儿挥着小手对我恋恋不舍。仍记得,出征前,佩长剑,挟秦弓,那报国的心啊, 至此也永不改变! 我们是楚国的将士, 大楚的兵士们啊,生是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本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使阅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生长点、策源地,成为承载学生生命价值提升的有力翅膀”。学生在亲历文本阅读之后,大胆想象, 以文字为依托,努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情感,最终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4. 集思广益——学生专项出题,参 透文本

文学欣赏类的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他们体验与感悟的时间与空间,还应通过检测的手段把握学生的理解参透能力,做到诵读评议相结合。笔者以为,让学生参与命题,既能让学生掌握试卷命题的基本形式,又能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 执教的理科3班对第一单元试卷命题的设计手稿 ( 并说明出题意图) :

第一题,积累与运用。拼音、词语解释、课文分析。

第二题,阅读鉴赏。作品的意象 ( 境) 、内容、情感基调、表现手法、用字效果。

第三题,表达交流。拟定新闻标题、仿写句式、看图 ( 表) 答题……

季羡林散文欣赏之漫谈散文 篇3

(一)注意選修特性,选修≠必修

误区一:误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

"诗歌与散文欣赏"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扩展性的目标侧重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形成宽广的多元化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比必修有明显的扩展。如果完全照搬必修的上法,或者像上必修课一样一篇一篇地上过来,那自然也是不合时宜的。如“寻觅文言的津梁”,上必修时,其三大版块——“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是纲,是教学的主线,要求我们在古文阅读教学时要点点渗透,水到渠成;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则要围绕六个单元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寻觅文言的津梁”的三大版块理念只能是辅助手段,重在灵活运用,自主选择。

(二)走近高考,教学与专题复习的挂钩

误区二:不能正确处理选修课与复习课的关系

高中的主要任务是高考,这点谁也不敢否认,因此可将选修教学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这样一则给学生一种愉悦感,二则避免了教学单一的枯燥。所以在诗歌部分,是与古诗鉴赏的专题复习相配合上;散文部分,则准备与古文阅读相配合上。

单元内容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

一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表达技巧 ;

二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形象(意象、意境、情感);

三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语言(兼及其他);

四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实词、筛选文中的信息;

五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虚词、句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六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断句、翻译、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避免教学的单一、枯燥。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分法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分得太明确,也不能分得过细。否则的话,就把知识点联系割裂开来了。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注意与写作教学的渗透

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写一篇两篇作文或老师讲评几节作文课就能提高的,它其实应该渗透在我们每节语文课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汇聚而成。

1.积累(素材):作者魅力;诗文光辉。

作者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作品世界本身就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因而可以倡导学生重视积累运用,将丰富的文化宝藏运用到写作中去。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野,借经典诗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胸臆,会使语言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典雅,多一份古典之美。

如一位学生在《雨中读古诗》写道:

“于是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风雨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作者将杜甫等八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巧妙串联,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的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

2.模仿(语言、构思)

模仿有高下之分: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就古代散文来说,可模仿的有: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方式;

散文的“形散神聚”和语言的抒情性;

语言如:仿《如梦令》写的《高三剪影》:

昨夜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

结构如:建议同学仿《项脊轩志》写《老屋》

3.创新(局部、整体)

①“文本素描”

积雨辋川庄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学生习作:

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苗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为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

悠扬的啼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

②“文本改编”

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请你仔细阅读,然后根据说明写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说明:①本诗写情,但无一字及情。诗中借百花残、蚕吐丝、蜡炬成灰等具体意象含蓄表露出内心缠绵浓烈的情思。请将这四句诗改写成白话文,宜讲求文字的精致与文气的流畅; ②将古典诗改写成白话文时,不必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处理,原诗所描述之人、事、物、时空背景都不宜忽略,叙述者的口吻、人称也不应改动,有时要增加局部描写以补足情境; ③本诗写情,情感缠绵浓烈,意境蕴藉有味,改写的文字应该忠实保留这种氛围,以与原诗相映。

命题说明:改写是一种对原文形式或部分内容加工改造后写出的新作品。改写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发展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改写文示例:

冲破了障碍,排除了阻挡,好不容易我们才能见面。相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短暂的片刻,我们也格外珍惜。而当面临离别之时,我内心痛楚哀伤,就像东风不再,原本受春气滋养的花朵顿时凋零一般。

还记得蚕总是不断吐丝,就像我对你的眷恋,直到生命步上尽头才会终止;此时此刻,对你思念不尽,又像案上燃烧的蜡烛,我以不停的泪水耗尽生命,直到烧成灰烬才无泪可流。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我们不能相伴相守,只好独自愁苦,让思念如利针刺进心坎,时时牵扯,时时挣扎。我希望你知道,虽然我的身远在天涯,但我的心永伴你身边。

③“我最喜爱的一句诗”征文活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那是明月松间照的恬淡;一串淡远的音符飘过,那是清泉石上流的润泽。 清馨怡人,淡远悠扬。松间明月朗朗照亮一弯纯净的心湖,一片菊花飘香的圣土。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流去满身的疲惫,尔后如一只初醒的鸟儿径直飞向那一片苍茫的绿叶。漫步林间,任身上映出松针的翠影,浮现出亘古的幽静,任脚步下踏出轻快的步伐,与石泉流水对唱、和歌。不知不觉间,流出了一个安谧的梦,梦中以树根为枕,静静地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 王维安在?问石泉,无语,只是默默流。

④“感动中国”古代诗人颁奖辞写作

豪放不羁的诗人: 一壶清酒,挥洒出一片豪放,一支墨笔,涂抹出大唐的盛世之风。在文学的长河里,你是一朵奇葩,你的诗,是这奇葩永久的芬芳,踏着水中的月华,你已远航。醉卧长安,那是你的无奈;壮志难酬,那是世俗的失败。淡淡墨痕,抒写着前无古人的豪迈;滴滴香酒,浸润着失落的雄心。把酒问天,叹人生无奈;豪情一笔,诗传万古流芳,诗坛霸主谪仙人。一星升起,他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李太白,谪仙哉!他是盛世游子,拿着酒杯走遍了大江南北。把酒望月,昨天他被风风光光迎进皇宫,今天他却挥了挥衣袖,潇潇洒洒在外独自游荡。举杯消愁,玉盘珍馐他不看一眼,仕途与他无缘;对酒当歌,诗、酒才是他的挚友。他是中国诗史上的辉煌篇章,他是中国诗的代言人!

⑤其他(综合等)

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詩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

总之,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积涓涓细流,成滔滔江河。用足教材,为学而用,从古人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作者单位: 江西省新建二中)

□责任编辑 何 雁

青春之诗(散文欣赏) 篇4

青春之诗

每当夕阳西落的时候,我在这里等待着你; 即使天空中飘着雨,我还是在这里盼望着你的归期。每当秋去冬来来的时候,我在这里等待着你,即使天空中飘着雪,我还是在这里憧憬着你我的相逢。那雨滴仿佛你我离别时不舍的泪水,那雪花的香气仿佛你身上朱砂梅的清香。飞扬,飞扬,飞扬,我凭借我的身轻,溶入你柔波似的心胸。永远爱你啊,在我的生命里,你让我学会哭,却学不会忘记; 永远爱你啊,在我的生命里,我想学会逃避,却逃不出孤寂。

秋之韵味散文欣赏 篇5

时光还在流淌着炎夏那漫长的思念,珊珊的秋风已经走来了。

心思满腹的晓月痴情望着门前的老槐树,梢顶上那婆娑的月光里,正在摇曳着一个金黄色的秋……

即将离开家园走入心目中的神秘校园,去倾听不再少年的青春话题。千万个梦想里的高等学府,将是自己锦绣人生的开始。虽然,一腔热血向往着未知的未来,心里总要荡漾起一层层涟漪,可又于惊喜里夹杂着依恋的心绪。

圆月之下,晓月陪着母亲,在柔光里沐浴着清香,聆听着母亲满怀的希翼。

望着母亲已露出银发的两鬓,晓月心里不免有些唏嘘。儿时的顽皮,少时的叛逆,将时值年华的母亲过早地拖入了苍暮中。

父亲在抗洪里早去的身影,让母亲已经伤痛彻心了。刚羽毛丰满的自己,尚未尽一分微力,就要展翅高飞,把孤独和伤戚留给空荡荡的母亲。

突然间,晓月好难过,难过自己之前没有好好地去体恤辛劳的母亲,又好恨自己,恨自己用无知催老了母亲。

看着晓月低目忧戚的神情,母亲笑了,“月儿,抬起头来,看看那优美的秋风!”

秋风,袅袅西来,向山河间飘送着熏香四溢的芬芳;秋风用纤柔的手,拂动着轻盈娴静的青青草地;再看看那湖里的丝丝涟漪,在秋风里旋转出团团的梦呓,灿开着万千个生命的花期。

母亲的话如诗,母亲本就是最美的诗!

月儿伸出手来,抚摸一下这清凉的秋。秋,把自己撒在了青山绿水里;秋,把自己融在了万紫千红里。

母亲的爱如海,母亲本就是大爱的海!

月儿,飞吧,接续爸爸的灵魂。飞不起来的鸟儿,怎会让妈妈安心?

晓月一把抱住母亲,放声地哭泣起来。颗颗泪珠,裹着皎月,在脸颊上滚动着……

母爱的温馨之手,在晓月的发梢上移动着永恒的亲情……

晓月噙着泪水,捋着母亲的根根银发,读着母亲脸上秋去秋来的无尽沧桑。那已经清淡了的过去,再次翻搅起永难平静的心潮……

那是一个多事之秋的夜晚,母亲用坚强接过了父亲的遗容。

母亲没有哭泣,没有流泪,把伤痛深深掩埋在了自己的心底。对着一排满面泪水的士兵们微笑着,说了一句:“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转身走回到屋里去了。

那一夜,母亲彻夜未眠,把泪水和秋雨融在一起,祭奠着西去的亡灵。刚会呓语的晓月,懵懂地趴在母亲的怀抱中,沙哑地哭喊着:“爸爸,爸爸……”

天高云淡,月柔风清。

一轮皎月,挂在宁静无云的高空上,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如一盘碧玉,不染半点纤尘,如轻纱般温柔,万星环绕的明月,缓慢移动着,移动着千丝万缕的情结……

晓月偎依着母亲,坐在月光铺撒的银色里,感受着悠扬的秋韵。即将离别的母情,即将告别的乡音,聚焦在晓月的心里,相互纠结着、纠结着……

“月儿,你的前面有无限的前程!妈的前面有更多的期待!”

晓月点点头,把泪水藏在了无尽的语言里,“妈妈,您用无怨无悔给付给了月儿生命,您用钢铁般的坚强赋予了月儿坚韧!妈妈,您度过了多少人生的艰难,历经了多少岁月的风雨,从无退缩!月儿是妈妈的月儿,会面对挑战的未来,用爸爸无私的奉献精神,用母爱培育的果敢毅力,去铸就月儿的人生!”

秋之韵味散文欣赏 篇6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在夏末,秋天的女孩总是悄悄地、温柔地来到我们身边,带给我们清凉,让我们感受到风吹在脸颊上的温柔。

一大早我就被风吵醒了。我轻轻地睁开眼睛,把头伸出窗外。树叶落了一地。风吹动树叶。萨沙武贾西奇。声音清脆,像一个女孩在秋天弹奏乐器的美妙声音。早上,我步行去公园。公园里的很多东西都能让我感觉到秋天的来临。草坪上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叶子。我捡起了一片落叶。它非常像金鱼的尾巴,充满活力。

沿着小路走,枫叶落在你的手掌上。红色的枫叶覆盖着道路,永远不会散开。罗莎随着风的节奏慢慢向前移动。银杏爷爷的生命即将结束。他放弃了胡子,把它当作肥料。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进来,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来到了爷爷的果园,石榴姐姐张开了她的笑脸,非常灿烂;橘子姐姐也不甘示弱,她穿上了一条漂亮的花裙子;柿子的哥哥的脸也红了;苹果姐姐露出了她红润的脸颊。葡萄柚的哥哥吃了很多零食。

海边的海风非常凉爽,带给我无限的凉爽。

苏轼散文漫谈 篇7

一、行文雄奇奔放、语言流利晓畅,说理明晰透彻,且善于随机生变、翻新出奇。这主要表现在他的政论文和史论中。由于他知识广博,故敢于并善于对许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发表看法,如《平王论》思路开阔,列举历史上因固守旧都而使政权稳定,因避寇迁都而走向衰亡的种种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论证避寇迁都的严重危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明显的现实用心。《贾谊论》一反旧说,翻新出奇。指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的论断,促人深思,给人启迪。《留侯论》、《商鞅论》也都是独出己见的翻案之笔。政论文的代表作是《进策》二十五篇。或总论天下形势政治弊端;或设想治国方略、改革措施;或论攻守之势与安边御敌之策,篇篇切中时弊。这些议论文都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语言畅达,见解精辟。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性。

二、随物赋形、表达自由、腾挪变化、舒卷自如。苏文善于将描写、叙述和议论交替使用,结尾部分又能随主题需要而变化多端。这一点上兼有魏晋文的自由通脱,又自似唐宋文的明白简练。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他的亭台记以及游记、碑传中。如他的《超然亭记》用老庄的“游于物内”,“游于物外”的议论引起人们飘忽超然的意绪,文如行云流水,结构精巧严密。又如《放鹤亭记》则把议论放在中间,把酒与国君的好鹤相比较,说明“南面之乐”不如换取“隐居之乐”的道理。《凌虚台记》先写凌虚台的命名修建经过,再以兴废成毁之理的议论作结,诗意、画意和妙理融为一体。再如《喜雨亭记》则把“喜”、“雨”、“亭”三层意思顺写、倒写,分写、合写,虚写、实写,从各个角度发挥得淋漓尽致。同为亭台记,写法不一样,结构也各不相同,而又都那么得体,读来乐趣并生。其他,如《石钟山记》,《潮洲韩文公庙碑》等,无一篇不是写景、抒情纵心如意,叙事、描写挥洒自如的妙文,他的文章的确做到文理自然、随物赋形、舒卷无不如意的程度。

三、苏轼善于用一种鲜明、又仿佛是不经意的笔墨写出一种情调或一种情景。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他的一些记游小品和寓言杂说中。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八十余字似信手拈来,略不经意,然溶叙事、描写、议论于一炉,风神隽永,引人入胜,深得庄、禅三味。又如《答秦太虚书》,作者用白描手法,写家常琐事,幽默,风趣,情景逼真。其它如《书吴道子画后》,《书蒲永升画后》,《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三篇品画之文虽写法不同,结构各异,但都写得文笔简净,神采飞动,真切自然。至如《嫁说》以种田为喻,《日喻》以盲人识日为喻,均信笔写出而庄谐杂陈,寓意深刻。表现了苏轼具有惊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苏轼赋成就也很高。尤其是《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一写清风朗月下的秋光,一写水落石出时的冬景,一样风月,两种境界,均声韵铿锵,意境悠扬,被后代文人誉为宋赋之上品。

苏轼散文之所以具有上述风格,取得如此成就,不仅跟他本人勤于学习、不断吸收前人经验和对文学创作自由境界的不断追求、勇于创新有关,更与他本人那种刚毅敢言的性格密切相关。

漫谈老舍的散文 篇8

写景状物方面,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一段写济南周围的山,先是将山比喻为一个小摇篮。不用说,摇篮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再用拟人的口吻,表明暖和之义。写人们在冬天面上含笑,正是周围的山让人感觉有着落有依靠。在这样的温馨暖意里,还会想到春天的到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些,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还是写山,但景物有变化,就是出现了雪景。或者说雪的点缀,带来微妙的变化。这里仍有比喻,很是形象,但更妙的还在于色彩的映衬,有黑有白有蓝。至于雪的厚薄,使山色不一,又有青有白有黄,好比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用说比喻仍是贴切的,但接着就化静为动,转为动态的描写。由风的吹拂,联想到花衣下山的肌肤,甚妙。日光斜射到薄雪上,好像忽然害了羞,这拟人恰好状出粉色的变化来。这一段的描写于温馨暖和外,还突出了山的秀气。再如《趵突泉的欣赏》,描写水,可谓以状物为主。“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描写得生动细致形象,至于内在的意趣,仍不离那种暖意温情。

从表现来看,又可抒情、说理、咏趣。先说抒情,在《想北平》中,作者说“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作者还选择了与巴黎的住家作为比较点,从而体现出北平的闹中有静,甚而不无田园风味。“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由住家讲到城市布局,自有它适于人居的理由,“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多有空闲,不乏自然之义。人在城中,却可见山林,这城市山林实是最为理想的格局。当然,还有诸多物事。“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作者眷恋那种自然,那种居于城市山林的美好。文章的结尾说:“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从情感上说,是有着无尽的眷恋。

再看说理的,比如《忙》:“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人在这样忙的时候,把自己已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作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计及利害金钱等等了;心被工作充满,同时也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相反的,“所以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作那些事,而不敢不作;不作就没饭吃。在这种忙乱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的工作,作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健美。它使人恨工作,使人设尽方法去偷油儿。”这里说的忙,分为真忙和瞎忙。真忙是一种充实的有条不紊的生活状态,可以不被外物所缚。忘却烦恼,用心专一,最终实现梦想。瞎忙就是无计划无目的,心有浮躁,生活苦恼,甚而厌倦。瞎忙就是乱忙,最终一事无成。

天堂之约散文欣赏 篇9

一直没有告诉您真相。和医生约定,不告诉您真实的病情。

那一天,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陪您那么久。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陪您。

不知是腊月的寒风凛冽,还是厚厚的一本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检查诊断报告实在太沉重,从专家办公室到VIP候诊室,我的手一直在颤抖,我强烈地暗示自己这不是真的,而仅仅是虚惊一场。

关掉手机,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陪您吃饭――也仅仅是为了让您不至于太艰难地喝下那半碗稀粥。我故作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儿您只是胃溃疡我陪您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您却告诉我:“别害怕,老三,我得的病不是癌症,过几天就好了,有你哥和你姐他们照顾我就行了,你忙,不用老陪我,多休息,尽量别自己开车……”

正月初二。肿瘤破裂。大量出血。

呕血。便血。晕血!

止血。输血。输液。抢救!

大哥开始跟我要那份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检查诊断报告,追问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我说就是胃溃疡消化道出血。

那一夜,我一直守候在您的床头,异常镇静。

醒来时,您第一句话就问这是你们谁的`血?千万不能抽你们的血!我说是医院血库备用的血。您说那得花好多钱吧?我说没事儿咱有医保呢。其实您心里非常清楚,无论花多少钱我们都要给您治病。

一天。两天。三天……

我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正月十一。再次呕血,便血。

医生告诉我,该告诉兄弟姐妹们实情了。

我还是没有拿出那份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检查诊断报告。

医生下了病危通知。

姐姐躲在角落里泣不成声。

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的弟弟一直守在床边,告诫我们谁也不许放弃!我气急败坏地说谁说放弃了?赶紧回去吃饭睡觉!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这样对弟弟大吼大叫。

连续的失血和补血使您看起来有些疲惫。我站在您的床头轻轻地擦拭您嘴角不断咳出来的血丝,从您的眼神里,我捕捉到了一丝无助却并没有绝望的神情。您一边安慰我一边说,医院的消毒水味儿太大,呛眼睛。其实,您是怕我看到您流泪。我忽然感到生命竟然如此脆弱。我竟然如此无能为力。我告诉您安心养病过几天就好了。您说过几天就出院,快开学了,您还要去学校接送孙子……

正月二十六。医生告诉我说,我们都尽力了……

群山披素,哀乐低回; 86载春秋,生命竟如此暂短。

天赐吉祥,地佑平安; 没有遗嘱,因为您没有遗憾。

我知道您不想离开我们。您舍不得离开我们。您还想多陪我们几十年。至少,您可以活到100岁。您只是去天堂陪母亲……

我拿出了那本厚厚的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检查诊断报告,但还是没有把它放在您的灵前。

那是一份肿瘤筛查高端体检报告,诊断结论是恶性胃贲门间质瘤,伴有肝及淋巴转移……

如果能早一点给您做高端体检,如果您能早一点告诉我们病情,如果您没有超出常人的刚强……也许,您依然能够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我真正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苦痛。

正月二十八日凌晨。雨夹雪。

那么多的亲朋好友来送您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就连老天都为您流下了热泪,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淡雅之菊的散文欣赏 篇10

色彩多姿的菊花被世人寓意为隐士,以耐得住风霜侵袭的特性展示其顽强的生命力。淡雅高洁的菊花与梅、兰、竹被世人赞誉为四君子,并赋予了它诗意浪漫的情怀。它虽没有梅花傲视冰雪的冷艳,也无兰花谦谦君子的贤德胸怀,更无竹的劲节风骨,而它却以其纯洁、淡雅、隐忍的胸襟诠释了君子之风。

自古以来菊的情怀一直被世人敬仰和效仿。“花之隐者”的菊花在陶渊明的笔下极致完美。“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芳香四溢的菊花盛开在密林之中,与青松翠柏岩石为伍,心怀坚贞的品质,卓尔不凡的气质和耐得住风霜的肆虐的品格堪称俊杰。细细品读诗的内涵,字字句句都将陶渊明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发挥的淋漓尽致。诗人畅想着回归田园的生活,以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寓意,给予了菊花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和灵性。

然而,细细回味我们的生活,这种悠然的心境又何尝不被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所希冀和追求呢?奔波忙碌,为了生计承受着高负荷的压力,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一刻都不敢懈怠。为了高高在上的权势,锦衣玉食的生活,追求一辈子的物质财富,让人费尽了心机。节衣缩食为了能在都市中拥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居所,开豪车,戴名表,多少人做了金钱的奴仆,甘愿屈膝将纯真抛弃?试问?这样的心境如何能和诗人一样,远离喧嚣,歇下负累相提并论?

其实,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和姿态的双重结合。能不慕浮华,走出市井的喧嚣,拾一份清新淡雅的心境,不为名利所扰,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繁华媚惑,不为虚名而沉沦,安静悠然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也许并不难!然,能与菊花之隐忍做人者,有此高风亮节之士又能有几人?淡雅之菊,悠然恬静,无欲无求,不争不躁,为君子中之楷模。

菊顽强的内涵将壮士视死如归的形象完美展示。“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赋予了渴望自由的人们更多的遐思。魅力之菊,同时也带给憧憬爱情的人们更多的向往,并耐人寻味……

雏菊灵韵之美表达了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喜欢菊花的色彩,更欣赏它淡雅纯洁的胸怀。犹喜天真幼稚的雏菊,它浓浓的花语,纯真的内在,还有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一直成为心中的渴求。金灿灿的九月,能漫步在芳香的菊花丛中,在姹紫嫣红的色彩中,邂逅一株洁白的雏菊。悄然走进它散发幽香的世界,独自品味一份浪漫的情怀。采下雏菊的一缕暗香,轻拾散落的花瓣,含于唇边,轻吻带露的花蕊,品尝花香的甜蜜,感悟眼前的幸福。

雏菊,爱情的化身,神话故事里的不朽传奇。相传雏菊是由森林的精灵维利吉斯转变而来。当维利吉斯和恋人相爱的事情被被果树园的神发现后,人神不能相爱,便施展法术驱赶她们分开。于是,在追赶中为了不离开心爱的人身边,维利吉斯就变成了一株雏菊,日夜守候在爱人的身边。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伤感,却也说出了相爱之中的双方为爱作出牺牲的伟大。

静静品读雏菊的花语,内心也盈满了感动。“深藏在心底的爱”那是一份何其珍贵的情感啊!生活在情感世界中的人们,不能违背世俗的眼光,不能超越道德伦理的底线,为了一份不能相守的爱默默相恋,深藏内心的痛苦。爱你,却不能相守;爱你,不能舍弃牵绊,不能携手一生。爱你,就要给你幸福,你能幸福辜负了心中的爱又有何妨?

世间的情感千变万化,唯独爱情是不老的传奇。陶醉于爱海中的人们总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心路历程,或唯美、或伤感、或浪漫、或悲凉,终究无法左右感情的去留。无数次幻想雏菊式的爱情,它应该是红尘里最凄美,最值得拥有的浪漫情感吧!漫漫人生路,偶遇一段缘,两心相知,默默相守,不问归处,那是何等的珍贵?邂逅一份真情,珍藏一份久违的感动,无花无果,默默喜欢,寂静欢喜,将爱深藏在流逝的时光中,也是一种无言的幸福。或许,当他年岁月沧桑了容颜,时光的扉页里残留昔日的美好再现在脑海之中时,盈一份感动于胸,也将是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吧!

付出爱的人默默无言,悄悄陪伴,不索取,不奢望回报,那是多么的煎熬?得到爱,不懂被爱,终究是醒悟得太迟的爱情,比永远无法相见的爱情,更令人悲伤。你爱我在,你不爱,我依旧在。喜欢着你的喜欢,远远欣赏,站立成一道风景。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爱你给你快乐,爱你给你自由。真正的爱是没有谁比我更懂你,没有谁比我更在乎你。多情的人,为了固守一段情,宁愿牺牲自己。不沾不致,不远不近,不言不语,便完整了爱的真谛。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次次品读李清照的《醉花荫》那种伤感的情怀挥之不去。轻轻叹息,仰望苍穹,世间事,多少痴情被深埋?人间情,多少挚爱被世俗葬送?几多情深无悔,却只在梦里相逢。凄凄惨,惨凄凄,人生相遇,莫忘莫离,悲比黄花怜!山水相依,却无语,人海相逢,终难为情!心香一瓣,馨香满怀,雏菊之殇,唯有深藏!

君子如菊,淡雅脱俗,为风流倜傥之雅士。菊之君子,心有万物,慈悲苍生,将于善念为修心之所,方为大爱菩提。珍爱之菊,于茫茫尘世,站立成纯白的记忆,点缀了一段似水的光阴。心中默念,待到来年雏菊花开时,君可安在?

心安之处是吾乡散文欣赏 篇11

秋风袭,落红飘,丛林万木随风凋;

寒露涨,鸿雁飞,风雨兼程觅家归。

曲径幽,云海深,万丈红尘禅者心;

岁月短,江河长,客居他乡又何妨。

--题记

少不更事,梦想张狂,作别亲友、远离故土,怀揣雄心壮志,无畏风雨飘摇。那时天涯于我很近很近,只在执念之间,任可来去自如。一个人行走于红尘陌路,爬山涉水,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惬意享受漂泊红尘的快意人生。那时候的自己,必是最勇敢的自己;那时候的壮心,必是最无畏的雄心;那时的执着,必是最虔诚的坚守。繁华褪却之后,心絮漫舞,才发现瘦了心志,忘了初衷,淡了心性,迷了归途。天涯尽头那一方水土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异乡。在岁月长河之中,尤如一颗顺水而下的石头,在历经万千次撞击和翻滚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棱角,变成了一颗光洁圆滑,一无是处的卵石,亦是顽石。而今,像初始被囚于仕途的陶公,行走在阡陌纵横的.交际场里,流连烟花、戏水杨柳,逐鹿风月。突一日,心渐冷,意渐悲,身渐累。渐懂,名利或许真的很有诱惑力,却不是每个人都要得起。而我必是消受不起的。

时光很短,天涯很远。此身做了飞雁,何来归处?!有人曾说,假如你远赴天涯,而不知归路,便立于佛前,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念一声你。声响,你在红尘,声落,你在归尘。于是,那一日,我躲在迷失红尘的身体里,驱车前住灵照寺,踏入山门,晨风拂面,松涛阵阵,梵音飘渺。我紧闭双眸,轻嗅着丛林深处迷人的新鲜空气,在晨钟中感受一份由心而生的敬畏。久累尘世的心在一刹那间,似要放下。徘徊间歇间,悠然一曲梵音由心而生。一刹那,只觉人生若流水,心在流水之上,身处流水之下,意念通透。此情此境,不由想起年少时读过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时只觉惊艳,可使人心灵清净素然。而今,方知那是一种禅意,一种向往,一颗避离世俗纷扰、万丈红尘的禅者之心。进入灵照寺的禅院里,盘坐入定,静心向佛,轻拭菩提,不求荣华、不求富贵,不求生死,只求断了这凡间尘世的纷纷扰扰,做个归人,不再云海漂泊,离群零落。

难耐平凡之思前想后散文欣赏 篇12

青春易逝,过往难追,似此岁月流沙,时光去水,真恨不得抓起它不让它走,却无计,却无法。二十几数年稍纵即逝,虽难有闲暇,却也是囫囵度日。偶有轻闲便无所事事,放任而不思进取。每每想起都羞愧难当却也无计可施,说无计可施原也是故意放纵了自己的缘故,其间堕落唯有自己可知,其间因由亦只自己知晓。此悲催耳,其可怜乎,其可恨乎。

想起许久搁置了刀笔,既已相当堕落而无所事事,再无所想,不思愧疚而下笔以自省,当把自己置于何种境地,要沦落乎?有何卑劣处,有何为己诟病处,又岂敢明言,但不说又自耻,亦只模糊自责耳,不为他人知。

最自在高中三年,即使有抱负也未感迫在眉睫,或想或痴想都无担忧,现在抱负犹在,却最自嘲异想天开,愈发接近于成家立业,愈发觉得离那些抱负遥远,时光一涌而去,似水翻银,银未见少而加冠已多年。感时愤己而愁似秋霜,恍惚兮若弹指而即逝,咦吁兮即睡觉亦难安。看飞云留山,观细风动叶,可忧伤否,可失神否。对一席湖平,赏一缕波起,睹鱼风采,其自在乎,其快乐乎。淡淡微凉一里,轻轻若抽丝而神去,其间三五八锦亦见凉而倏去。飘飘乎若淡香而非闻,淼淼乎似吹琴而有声,此云隐碧水兮,此锦鱼吐水兮。如此有乐,我不及矣。

思绪万千,时而忆起少时不在,时而忆起今日难追,忽而感叹事业,忽而追悔爱情,如此易逝年华,难留住矣。起笔处处动容,落笔句句难述,藉以山色,但觉心中空虚,甚无所托,多寄情手机兮,纵厌恶而未绝,即失意而无人可说。其聊天乎也意乱情迷,其心智兮也囫囵放纵,非不知晓,实故意耳,其可恶乎,其可恨否。即独自_想,思三思之可知,悲放纵之年少,其有悔兮,其应改兮?知不可而仍为之可,是故意纵容,知应改而仍未改,是其志不得,志不得而故意放纵,心其更伤,伤而不失始志,仍待天时。

我平庸,虽身在这边而心已经他方,若崖间一微草睹峭壁一松涛,起伏不只风吹过,还有云环绕。来此间四又半月,每天晚睡晚起,学习早就忘却,囫囵度日,无所长,无所进。又将年下,二四即至,不禁又起冷汗,岁月如霜冻人心肠。我所依恋,我所期盼,仍不见端倪,我所担心,我所忧郁,躲不可躲。不想而片刻安宁,但稍一失神便如凉风骤雨,彻骨催寒。其忌忌乎,其惮惮乎,其惊若寒蝉乎。

《季羡林散文》简介 篇13

内容简介

《季羡林散文精选》在季先生发表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选择精品结集而成。作为精品而选入本书的70篇散文,无论是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他在20世纪30年代直至近年的七十多年里,写作、发表了大量散文作品。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散文精选》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季羡林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上一篇:基础心理学知识五下一篇:语文资料:崔鸾老师的阶段式学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