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

2024-05-21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共8篇)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 篇1

接下来是队员们关于高三学习经验的介绍,通过汇总各科成绩优异同学的学习经验以及结合本身的学习经历,就具体每一科的学习给出了详细的方法。而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回应,不时做笔记。

然后队员们开始介绍河工大、分享一些大学的新鲜事,同学们被河工大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校园深深地吸引了。

最后是答疑部分,当同学们谈到假期时,队员们帮助他们合理的规划了寒假生活;并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这次活动圆满结束。

创新创业深化实践行动,汇聚青春力量

在我们此次实践过程中,王老师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了关于锂离子电池和我们即将研究的正极材料镍锰酸锂的知识。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电池且仍备受关注。

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最为关键,因为正极材料占锂离子材料的比例很大,而且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0%以上。因此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是最为关键的。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表现了良好的性能:一是具有稳定单一的放电平台,二是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比容量,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思想方面,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无论是从团队协作精神,还是与人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此外我们的视野也得到了开阔,启发了我们进一步学习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通过这次实际参与和学习,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以后踏进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并且通过实践指导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很好地融入社会并有效的服务社会、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对当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在我们刚到学校时我们感到一丝熟悉的气息,但是却又有别于我们大学的生活,我想这就是高中和大学的区别,高中校园生活相比于大学生活缺少了些许自由和趣味性。

高中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缺少自我主见性的回答,只是在机械的寻找最佳答案的各种翻版,却从不会去发现探索新的正确答案。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 篇2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应该是学生富有童趣的研究活动, 灵动的个性智慧, 独特的创造才能, 纯真的生活本色。所以, 我们必须从目标、内容、形式、指导等方面去追寻成果展示的本真。

一、着眼课程, 目标制定走向多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因此, 成果展示的目标要指向小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的过程。很多教师将成果展示定位为整个活动的终点, 展示的是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的结果。因此, 往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把关注的视角转向学生获得的结果, 过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学生也就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展开研究。有的课为了展示而展示, 有的课成了“综艺节目表演”, 有的课成了知识材料的堆砌, 有的课成了教师导演的表演……这些都远离了成果展示的本真。

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 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经验和丰富体验, 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 成果展示的目标也可以定位为促进反思, 从整体上把握研究过程, 进行思维碰撞, 产生新课题, 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 我校五年级学生开展了《校园的植物》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 准备开设成果展示课, 有位教师拟定了如下的目标:

1.通过“校园里的植物朋友”这一展示活动, 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践, 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这位教师着眼于课程目标, 站在课程目标的高度, 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来确定教学目标, 这样的成果展示是原汁原味的, 是真正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服务的。

二、注重过程, 展示内容走向多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研究、体验、成长的过程, 因此, 学生应该展示的是自己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研究、体验而获得的成果。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 由于目标的异化, 学生只展示了大量的文字、图片等知识性显性材料, 但活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创新精神却没有展示。展示目的不明确, 注重结果, 忽视过程, 无法感受图片资料里所凝聚的学生深层思维的结晶和独特的创造才能。

在成果汇报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活动目标筛选展示内容, 不仅要关注图片、实物等显性资料, 更要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 关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关注学生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是否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1. 个性体验, 彰显本色

展示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经验重组, 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彰显生命本色。

例如, 在《真爱眼睛, 预防近视》成果展示活动中, 一段视频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护眼小组”的同学是这样展示的:“这段视频来之不易呀, 是我们小组成员花了多少个星期天才采访到的。我们采访了三次, 第一次想当然, 没有联系就到第一人民医院去采访眼科专家, 结果吃了闭门羹, 眼科专家星期天休息。第二次, 我们联系好了专家, 但由于我们没有准备好采访内容, 收效甚微。汪老师听说了我们的情况, 对采访进行了细致指导。第三次终于成功了, 那时我们特别高兴, 大家快乐地拥抱在一起。我把这个视频展示给大家, 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记住一个教训:做任何事一定要计划周全呀!”

2. 主题生成, 释放才能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 具有生成性。因此, 我们不仅要通过成果展示验收预设目标的达成度, 更要对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主题、新的目标予以高度重视。

例如, 在《家乡的桥》展示活动中, “向日葵”小组不仅展示了桥的类型、形状、收获与困惑, 同时还展示了主题生成的过程:“当我们小组展示了以上内容时, 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桥上有没有对联、有没有桥的故事、传说……于是我们组又生成了一个新的主题:关于桥的文化研究。后来又生成了一个主题:拯救古桥研究。”

返璞归真, 才是展示的最佳境界。它不是阳春白雪式的理论堆砌, 也不是夸夸其谈式的纸上谈兵, 更不是哗众取宠式的课件展示。重在过程, 贵在真情,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

三、基于主题, 展示形式走向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内容的多元化, 决定了展示形式的多样性。成果展示的应该是学生活动的原汁原味, 无需追求花哨的活动装饰。在实际教学中, 展示形式脱离主题, 不是过于单一就是过于花哨, 使成果展示“变味”。

成果展示采用何种形式, 应根据课程、学生、主题的特点而定。主题探究的成果展示要以实验展示和调查报告的形式为主;项目与应用设计的成果展示要以展示作品、探究的形式为主;参观考察的成果展示要以演讲、讨论的形式为主;参与社区服务的成果展示要以资料展示、办画报、现场制作的形式为主。

1. 发挥优势, 张扬个性

成果展示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 彰显个性, 独具匠心。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多说;动手能力棒的学生要多做;家里藏书多的学生要多收集资料……我们应该允许学生采取他们乐意的方式来表达活动结果, 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 在活动中一展身手。

例如, 阳春三月, 我校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 各小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康乃馨”小组展示了一本本亲情账。那一行行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感到吃惊, 从没有想到曾经从亲人那里索取了太多太多, 感受到了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一本本亲情账折射出了亲人对我们的付出, 学生学会了感恩, 懂得了珍惜。

“红玫瑰”小组展示了自己的体验日记。“当我的手触摸到妈妈的脚时, 我哽咽了。原来妈妈的脚是那么的大, 那么的粗糙, 长满了茧, 厚厚的老皮, 已没有一点皮肤的弹性。这是我的妈妈吗?每天在我耳边唠叨的妈妈吗?妈妈, 从今天起, 我要每天为你洗脚。”

2. 动静结合, 相辅相成

有的成果展示是静态的, 例如日记、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有的成果展示是动态的, 例如比赛、演讲、谈心得体会等。在进行成果展示时, 应注意有动有静, 动静结合。

例如, “感恩母亲”这一活动成果展示时, “康乃馨”小组充分发挥墙壁和橱窗的作用, 将感恩小故事、亲情卡片放在橱窗里展示, 或以手抄报的形式贴在墙上进行展示;“向日葵”小组边让同伴欣赏剪报内容, 边交谈收获, 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无论以何种方式来展示, 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 自主决定成果的呈现方式。只有他们自己决定的呈现方式才是学生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反映, 更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四、关注学情, 教师指导走向适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主动实践的前提下, 强调对学生的指导, 成果展示课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果呈现形式, 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 将活动引向深入。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弄虚作假, 把重心放在对成果展示进行全方位大包装上, 而学生的真情实感却无影无踪。

在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活动目标筛选成果展示内容, 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成果的表现形式, 根据活动成果来确定展示的对象、地点, 既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也不放任自流。教师要成为学生航行中的导航人,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指点迷津, 献出“锦囊妙计”, 并将教师指导贯穿于整个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

例如, 我校开展的“感恩母亲”活动, 在成果展示时, “红玫瑰”小组不知道选择怎样的展示形式。这时, 笔者提醒他们可以办摄影展, 把开展活动拍下来的照片进行展示汇报。他们把自己的实践活动以最佳的效果展示出来, 体会到了活动的成功。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 篇3

2013年,本刊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了“践行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征文活动,共收到相关文章80余篇,内容涉及办学定位、发展思路、立德树人、党建与校园文化等。在征文活动的基础上,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了“首届北京高校党委书记论坛”。

2014年1月15日,以“践行群众路线、推进高校党建创新”为主题的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维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培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15所高校党委负责人、近60所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参加了此次论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刘伟和北京教育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孙贺新分别致辞。

为了全面呈现本次论坛的内容,本刊特将部分书记的文章汇集编发。

在论坛的主题发言中,张维维从满意的教育质量、满意的公平机制、满意的社会贡献三个方面阐释了“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的使命和责任。冯培提出了“高校管理去行政化”路径的三点思考,即着力建设与构筑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学校管理团队,努力实现从经验型向素养型的管理队伍转变;行政管理者要切合管理对象新要求,努力实现自身从管理者向领导者的角色转变;管理机构要回应组织变革的新趋势,努力实现从科层制向团队型的管理架构转变。由于张维维与冯培所作的主题发言已前期刊发,故此次不再刊发。另外,论坛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杨学义、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迟行刚也作了发言。

在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和总结收尾各项工作之际,举办北京高校党委书记论坛,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北京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谈三点想法,和大家交流:

系统总结,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双管高校由部委组织开展,市属高校由市委组织开展。半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标准,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河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强调,要坚持发扬“认真”的精神,一鼓作气抓好总结收尾工作;坚持动真碰硬,持续用劲抓好整改落实;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解决“四风”问题;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改作风、干事业的要求,进一步揭示了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对我们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总结收尾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部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对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总结,认真总结活动取得的思想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努力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建立健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把总结的过程变为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完善、工作再推进的过程。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抓整改,防止前热后冷、虎头蛇尾。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第22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精神,不断提高北京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涵盖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话的思想性、理论性、系统性很强。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近一段时间相继召开的组织工作会、宣传思想工作会、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要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党员干部和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牢牢掌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选好配强干部,严格教育管理,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水平。要积极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引导党组织把工作重心放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师生、服务党员、服务社会上,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创新方式、拓展途径、丰富载体,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改革创新,促进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教育创新之路、特色发展之路。要牢牢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瞄准国际国内学科发展前沿,建设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的学科体系,对接国家、行业和首都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努力构建科学高效、运行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大学制度。

[责任编辑:李艺英]

实践成果简介 篇4

招生、分班和开课:此次支教活动我们一共招收了100余名学生,分为大班、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年级以及小升初的学生。第二天我们就开课了,所开课程也是形式多样的。

召开“中国梦”主题班会:志愿者代表们先分享了自己的中国梦,接着,学生们纷纷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梦。让中国梦真的渗透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分队对学生进行家访:在家访中,志愿者们都积极与学生家长交谈,专心与家长讨论各家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缅怀革命先烈,走进邓小平故居:从邓小平纪念馆到故居,从他的出生到他的坎坷革命路,我们认真仔细的参观着,聆听着,感动着。

接受华蓥电视台采访:华蓥电视台对我们的上课情况,课外活动,家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采访与拍摄。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 篇5

成果名称:关于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委政策研究室

成果简介:

一、关于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二、关于对我市创业和居住环境的现状评价

三、关于我市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战略思路

四、关于我市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对策措施

㈠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良好氛围 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经济基础 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新动力 ㈣切实推进组团发展,打造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新平台 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拓展“两个适宜”城市的发展空间 ㈥兼顾社会公平,构筑“两个适宜”城市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㈦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动力机制 ㈧建设生态城市,促进“两个适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㈨提升城市文明,营造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人文环境 ㈩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组织保障

成果名称:关于中山市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途径及对策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政府研究室

成果简介:

一、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升产业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条件

四、关于推进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1.加深对城市化的认识,树立全局、统筹的城市化理念 2.继续推进工业化,为推进城市化建设创造条件 3.加快完成全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4.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加大城市化受惠面 5.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织全社会保障安全网 6.加强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 7.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促进农民变市民 8.最大限度让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获益

成果名称:关于中山市司法体制改革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市委政法委 成果简介:

一、我市法院基本情况

二、我市法院改革与成效

三、面临挑战与改革方向 ㈠有利因素 ㈡面临挑战 ㈢改革方向

1.深化法院体制与内设机构改革 2.保障法院经费与法官待遇 3.深化诉讼制度与审判方式改革 4.改善外部环境,保障司法公正

成果名称:关于中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市委宣传部

成果简介:

一、发展文化产业对中山长远发展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二、我市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前景看好,具备作为独立产业形态发展的良好基础

三、我市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具备良好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四、做大核心层,做强外围层,做优相关层,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市主导产业

五、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动力 1.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2.构筑产业发展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3.拓展文化市场,规范管理,确保产业良性发展

成果名称:关于创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制问题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市财政局

成果简介:

一、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问题的理论分析

二、我市非税收入的基本现状

三、创新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1.创新非税收入管理理念

2.深化财政体制的改革,构建非税收入新机制 3.规范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 4.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挖掘收入潜力

6项目承担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成果简介:

一、我市社会保险现状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三、完善我市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2.加快完善社会保险配套政策,做好城乡社会保险接轨工作 3.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4.建立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营 5.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健全多方监管制度

成果名称:关于提高中山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市农业局

成果简介:

一、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三、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㈠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1.严格保护耕地,加强耕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效益 ㈡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

1.加大对农业科研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2.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3.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

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和农业服务能力 ㈣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成果名称:关于发展新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市经贸局

成果简介:

一、中山市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二、当前我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中山市发展新型产业集群的对策措施 1.加强发展新型产业集群的调研和发展规划工作

2.加快推进组团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基地3.打造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引导和扶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

5.推进产业升级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集群优化提升 6.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区域品牌 7.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产业集群外部环境

成果名称:关于干部监督和激励机制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市委组织部

成果简介:

一、当前中山市干部队伍概况

二、中山市干部监督激励工作实践的现状分析

三、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四、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激励机制的对策措施

10算总投资832亿元。最后制定明确规划法定地位、强化规划实施、建立规划评估和考核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成果名称:中山市“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成果简介:“十一五”时期是中山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进行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时期,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实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支撑和协调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重大建设项目规划是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深化、补充和完善。该课题根据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以及问题与目标双重导向,制定重大项目规划的战略构架。综述重大项目的遴选原则、标准和规划路线,比较国内外发达国家地区的重大项目投融资体制、管理经验、相关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山重大项目建设的时序安排、空间配臵、投融资方案给出指引。最后针对中山市重大项目的实施从决策制度、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具体内容包括:建立项目库、实施代建制、完善招标机制、落实项目责任制、规范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工程监理制度、完善后评价制度等。

成果名称: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成果简介:通过深入剖析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发展基础、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明晰了“十一五”期间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发展目标,细化了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商贸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以及服务业信息化、标准化、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发展的具体任务,并提出了加强服务业规划研究、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注重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建设、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成果名称:中山市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及相关政策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成果简介:本课题立足中山产业发展特色和集聚特征,研究各镇区工业行业引入“门槛”。通过研究工业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利用熵值理论和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山市镇级及其以上的工业园进行土地等级划分。综合分析宏观背景,利用中山市及各镇区的工业行业区位商比较各镇区工业行业差异和优势所在,为制定工业行业引入“门槛”提供重要参考。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镇(区)工业园土地等级分类和产业发展导向,设立中山市各工业门类(包括30个大类,158个中类)的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建筑系数和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4个指标“门槛”,制定中山市工业发展用地审核的原则与标准,为政府确定工业用地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为招商引资和审核项目用地提供基本参数,也作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参考指标。最后借鉴国内其它省市工业用地集约化利用经验,提出相应的实施政策保障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完善机构管理职能的措施,为该研究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314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集聚激活、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提升我市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为建设“两个适宜”的和谐中山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同时系统地阐述了我市今后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在全市的层面提出了发展科技的实施布局和主要措施。

成果名称:中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成果简介:本课题经过深入镇区调查研究,结合我市各镇区及周边城市高新技术发展情况,制定了《中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本规划阐述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背景和基本思路,指明了我市“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环节,大力引进高素质、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并使这些技术产业化;在内外源协调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山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作出贡献。

同时系统地阐述了我市今后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市组团发展战略,阐明了我市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布局和主要措施。

成果名称:中山市特色产业专利发展战略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知识产权局

成果简介:本课题以我市特色产业的专利战略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利战略基本理论,包括区域、产业专利战略的目标、指导思想、内容和措施选择结合部分国家、国内部分省市的专利战略实践,提出中山市特色产业专利战略的启示和思考、研究方向与方法,路线和措施的选择等。通过对320多人进行访谈,回收800多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对我市特色产业专利的现状、环境、优势和机会进行了研究,对我市锁具、家具和灯饰三个产业的专利进行检索,采取归纳和演绎、分析(统计、定性、定量、比较)和综合后,提出中山市特色产业专利战略。主要内容见《中山市特色经济产业专利发展战略研究》一书。

成果名称:中山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地震办

成果简介:

一、回顾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

1、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现状: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防震减灾工作已纳入了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地震监测能力有明显提高;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2、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农村自建房的抗震设防要求未完全实现规范管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的难点。

二、防震减灾需求分析:

1、地震地质环境的需求:我市地震基本烈度位于国家确定的烈度区划图Ⅶ度范围内,我市行政区域内发育多条活动性断裂带,如西江断裂带、五桂山断裂带等。

2、城市建设地震安全的需求:我

718知(中人发[2007]119号);

8、《非国家干部身份人才入户办事指南》(2006.4);

9、《中山市人才交流管理中心集体户口入户办事指南》(2006.5);

10、《留学人员入户办事指南》(2007.10);

11、《中山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考核管理办法》(中人发[2007]99号);

12、《中山市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考核办法》(中人发[2007]100号)。

成果名称:中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市教育局

成果简介: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我市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我市教育的现状以及教育相关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分析我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做好我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有重点的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教育工作十个的任务,并为确保任务的完成,从领导体制改革、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实施、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相关体制创新及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保障措施。

成果名称:中山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农业局

成果简介:“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基本思路、目标、措施,总产值完成数,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张速度。水稻优质品种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情况,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

成果名称:中山市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成果简介:提出了翠亨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详细规划,包括保护区区位分析、空间形态分析,用地现状和规划,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和规划,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环境保护整治规划和核心区给排水、电力工程规划,核心区建筑结构功能价值分析,翠亨古村保护措施等。规划是翠亨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规划,作为翠亨村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资料上报,翠亨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规划也是今后翠亨村规划建设活动的依据。

成果名称:中山市翠亨村旅游发展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成果简介:提出了南朗镇为范围的旅游区纪念性功能和休闲度假功能的功能分区,提出了旅游产品规划、主要景点建设、旅游设施规划、旅游区内外交通规划、道路系统、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环境保护整治规划等。

成果名称:中山市孙文路博物馆群可行性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成果简介:该项目共包括:总论、孙文路博物馆群建设的相关背景与必要性、博物馆建设发展概况、博物馆群建设规模与构想、场址概况分析、博

122划实施评价及“四查清、四对照”专题报告》。

成果名称: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环境保护局

成果简介:成果形式:

1、《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说明》

2、《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文本》

3、《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图集》

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环境质量现状研究,分析当前、今后中山市在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养殖业污染防治、产业结构及布局、饮用水保护、总量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机动车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隐患,提出对策措施;建立合理的规划目标;进行合理的环境功能区划;定性、定量结合,进行必要的污染源预测和污染因子浓度场变化预测及相应的图景分析;确定可操作的、和空间结合的总量控制目标;提出规划期内污染控制规划,入河排污口设臵、污染源削减目标,污染控制目标、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控制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工程措施、工程投资额及来源、时间安排、负责部门等;进行了必要的经济技术可达性分析。该规划为项目审批、污染控制、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工作提供了依据;从环保角度提出了产业空间分类指导,在总量控制、项目管理、污染控制之间建立可操作的链条,切实起到管理方便,应用方便,达到规划实用、有效的目的。该规划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中山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东部发展规划》进行了良好衔接。

该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并于2006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粤环函„2006‟797号),于2006年8月通过市政府批复实施(中府复【2006】15号)。规划成果已投入使用。

该规划提出的规划方案已经应用于环境保护建设领域。主要包括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控制在内的7大工程领域和26项具体工程措施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陆续予以实施。其中规划提出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已被汇编入《中山市社会经济十一五规划》,并作为重点项目。其中总投资2300万元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计划2008年2-4月投入运行,将成为我市环保工作的亮点之一。

成果名称: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民革中山市委会 成果简介:

一、中山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1、基地带动式。

2、企业带动式。

3、协会带动式。

4、专业户带动式。

二、中山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三、中山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1、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导向的调控作用。

2、坚持市场机制,多种形式共存。

3、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区域化生产和优势农业生产。①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使农业产业更合理。②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建设优势农业产业带。③大力发展农产品特别是水产品的深加工。

4、增加科技投入,提升产业水平。

5、由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转变为生态、社会、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

526成果简介:

一、调研结论

(一)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我市义务教育实现了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各镇区随全市一起,教育整体实力大幅度提升。

2、镇区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存在问题

但是,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够均衡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欠发达镇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跟我市一些城区、发达镇区以及全市平均水平仍有相当距离。特别是至今尚未建成省教育强镇的五个镇,差距还比较大。

主要问题有:

1、一些镇区因经济欠发达,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教育条件不够优越。

2、教育教学质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调研建议

总建议是:加强区域统筹,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加大市级财政对薄弱镇的支持力度。

(二)尽量缩小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差距,努力实现区域内教师同工同酬。

(三)科学制定全市生均经费统一标准(或者最低标准),力保足额划拨,为全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作好准备。

(四)加强教育督导评估,优化教研指导,促进区域内质量协调发展。在现有15所优质化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此类学校,特别是初中数量;并及时启动小学优质化工程,保障全市小学、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镇的小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成果名称:关于倡导公交文明构建和谐中山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农工党市委会

成果简介:农工党市委会经过充分的调研,就优先发展我市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安全、方便、经济、舒适、文明的公交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减低能源消耗,解决交通拥堵、遏制交通事故,保持我市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中山提出如下建议:

(一)公共交通规划应充分体现科学性及合理性。

1、科学编制公共交通规划。

2、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3、构建中山生态交通网。

(二)公共交通应充分体现公益性与福利性。

1、制定合理票价。

2、规范补贴制度。

(三)市场竞争要体现公平性。

1、推行特许经营制度。

2、加强市场监管。

成果名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幼儿教育管理力度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致公党市委会

成果简介:通过走访市内和镇区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市教育局、镇区教办,基本掌握了我市幼儿园、托儿所的总体清况后,对我市幼儿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市幼教存在总体发展欠均衡、管理体制欠合理、师资队伍不稳定、行政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根据我市社会的发展需要理顺体制,930(3)景观构思、结构分析图(若干)(4)景观设计总平面图(5)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图

(6)重要景观节点总平面图、重要景观建筑的平面、立面及表现图(7)重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8)道路两侧景观小品的布局及形式

(10)其他说明设计构思的效果图和分析图若干,比例、数量、表现手法不限。

③规划控制图则

通过管理图则的方式分段对博爱路沿线建筑、街道绿化、道路铺装、街道家具等景观要素提出可供操作的控制性导则。

成果名称:中山市长堤-凤鸣路片区旧城改造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规划局 成果简介: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规划研究,主要是在整个旧城区现状及现有各类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旧城区的商业发展情况,了解各个商业片区的购物环境、经营运作等问题。结合各个商业片区自身情况,重点对长堤路-凤鸣路片区提出改造建议,考虑相应的配套设施,制定相关的实施与保障机制。

第二部分是规划设计,根据城市设计有关要求、负责现状分析研究、功能定位,空间组织,用地功能布局等;对新开发区的建筑群布局、节点设计提出整体城市设计导则和设计意象;设计绿化系统与考虑的其它规划设计内容。

第三部分是交通影响分析,分析周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主要对长堤路商业圈建成以后,对周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

成果名称:中山市中心城区近期出租车停靠站点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规划局

成果简介:对近期需求迫切的出租车停靠站点进行规划设计,并已按规划实施一期建设

成果名称:中山市中心城区地名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规划局

成果简介:确定中心城区(五镇五区)地名层次结构和系列划分;确定各系列区块的范围,并对各系列区块内的层次特征进行设计;对原有不合理的某些地名,提出改造和优化原则,拟定优化的大体步骤和方法;制定中山市中心城区地名规划的实施策略与机制研究。

成果名称:中山市旧城区整治与开发分析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规划局

成果简介:

(一)中山市旧城区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山市旧城整治与开发的迫切性;

(三)中山市旧城整治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国内外旧城整治与开发的经验教训和成功的案例;

(五)中山市旧城整治与开发的空间模式分析;

(六)中山市旧城整治与开发项目运作模式分析;

334段,使系统目标达到较为优化为目的。

规划范围:覆盖五桂山、东区、南区、南朗、三乡、板芙6个镇区,规划总面积为197.44平方公里(见边界图)。

规划目标:通过五桂山生态保护规划的实施,将五桂山打造为中山市创建“两宜城市”的生态基石、中山市绿肺、珠江口西岸重要生态屏障、珠江三角洲重要生态节点;将五桂山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水资源利用合理、水质洁净、居民生活富裕的生态保护区。

(1)近期(2007-2010)——生态修复期:重点修复受污染水体、受破坏山体和受损生态系统。

(2)远期(2011-2020)——辐射提升期:通过生态修复,以及各生态功能区生态辐射作用的提升,实现五桂山各生态功能区之间以及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与中山市生态和谐发展。

生态分区: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共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和11个生态功能控制区(单元)。3个生态功能区分别是水源水库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屏障区(㈫)、引导开发与生态调控区(㈬)。11个生态控制区(单元)分别是长江水库水源生态控制区(㈪1)、逸仙水库水源生态控制区(㈪2)、横径水库水源生态控制区(㈪3)、五桂山主峰森林生态控制区(㈫1)、乌石顶森林生态控制区(㈫2)、南台山森林生态控制区(㈫3)、桂南生态开发与调控区(㈫4)、大尖山生态旅游生态控制区(㈬1)、龙石生态工业生态控制区(㈬2)、长命水生态开发与调控区(㈬3)、五桂山行政与居民生活生态区(㈬4)。

生态功能控制等级:生态功能控制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生态功能控制区的生态敏感性大小,以及各生态功能控制单元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所起作用的大小。根据五桂山区域生态保护要求,将五桂山生态控制等级分为三级,一级为严格保护(面积31.85Km2),二级为控制性保护(面积129.06Km2),三级为协调性保护(面积36.53Km2)。

生态体系控制。

一体化生态体系建设:土地利用方式的集中;农村居住点向镇区的集中;分散工业向园区的集中。

景观生态体系建设:“三区、四线、四节点”。生物多样性保护:

分级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生产生活区共3个保护圈层。

分类保护:分为重要水库集雨区、地形地貌及山体保护区、森林植被保护区、生态脆弱恢复区和发展控制区5个保护类别。

水资源保护规划:

近期(2007-2010):巩固和维持现有水库水资源总量,提高水库集水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水库水质达到㈫类水平,河涌水质达到㈬类水平。

远期(2011-2020):加强库区生态安全建设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确保区域水资源安全,为中山市提供可靠的后备淡水资源保障。水库水质达到㈫类以上水平,河涌水质达到㈬类以上水平。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逐步向“三一”转变。农业:发展林果种植业、立体水产养殖和观光农业等具有山区优势的特色农业。

工业:严格限制工业发展,调整工业结构,污染企业关闭或搬迁;近期可保留长命水和龙石工业园,远期工业逐步迁出保护区。

738求,对各镇的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做出指引。

成果名称:中山市温泉旅游区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规划局

成果简介:中山市温泉旅游区更新规划针对温泉宾馆近年遇到的市场变化、硬件老化、体制调整等多方面问题,通过对旅游区历史底蕴的发掘,进行市场、目标群等研究,借鉴相关范例的实践经验,把握温泉旅游的发展趋势,对温泉旅游区各方面潜力的评价与发掘,明确了复兴的前景、发展的战略以及相应的规划空间管制措施、改造实施措施。

目前该项目已经经过专家评审查,完成了相应的修改,近期准备进行公示,待公示收集意见后上报政府审批。

项目成果主要由控规文本和旅游更新专题报告组成。

成果名称:中山市中心组团综合交通专项规划设计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规划局

成果简介:对中心组团交通发展战略、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系统、慢行系统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

成果名称:中心城区交通改善近期实施规划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规划局

成果简介:对中心城区近期交通问题严重的地区交通改善进行研究。已按研究成果对歧关西路、中垦广场、市一中等地段实施交通改善。

成果名称: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委政策研究室

成果简介:

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规律与我市市情研究

二、当前我市社会矛盾总体形势判断

三、防范化解我市当前社会矛盾的战略思路

四、防范化解我市当前社会矛盾的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社会稳定发展理念 2.坚持科学发展,奠定坚定的社会和谐物质基础 3.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平正义 4.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5.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6.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居民权益 7.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化解社会冲突 8.建设和谐文化,重塑社会信任

成果名称:关于以加快发展作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动力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政府研究室

成果简介:

一、深刻认识社会矛盾凸显的根源

二、完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1.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化解粗放型增长矛盾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资源配臵矛盾

142㈡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措施

1.巩固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推进国库改革 2.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和模式,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系统 3.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4.以管理为手段,建立全方位国库资金监督控制体系 5.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其他方面的各项配套改革 6.增强国库功能,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经营运作机制

成果名称:关于建立有效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构建安全中山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委政法委

成果简介:

一、构建安全城市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安全城市评价体系

三、中山市城市安全状况评估和分析

四、完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构建安全中山的几点建议 1.提高构建安全城市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成立强有力的城市安全建设领导机构 3.加强构建安全城市的统筹规划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信息系统 5.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预警系统 6.建立完备的安全应急体系 7.建立居民安全教育体系 8.建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成果名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建工作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委组织部

成果简介:

一、农村转型期的基本变化及党建工作新要求 1.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的基本变化

2.经济社会转型和建设新农村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农村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对策研究

1.明确职责,更新观念,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2.改革体制,理顺关系,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3.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4.改进方式,创新方法,加强党对经济社会转型的领导 5.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 6.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成果名称:关于深化我市经济动员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动员能力的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军分区

成果简介:

一、我市经济动员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加强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动员潜力同步提高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通信条件改善 3.可供军需品种较多,经济动员实力不断增长 4.经济动员起步良好,应急保障准备扎实

二、我市经济动员准备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546

成果名称:关于构建中山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成果简介:

一、当前我市劳动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二、我市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三、构建我市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思路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建议 1.提高认识

2.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3.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和集体合同制度 4.进一步健全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5.进一步健全劳动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 6.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成果名称:关于提高中山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科技局

成果简介:

一、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

二、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三、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 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 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1.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完善的公共技术创新体系

2.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科研机构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支持,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3.完善人才服务平台,构建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 4.建设知识产权创新平台,完善尊权维权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 5.建设融资服务体系,完善创新资金链条

6.建设创新型科技管理体系,优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7.建设文化创新平台,营造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氛围

成果名称:关于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山市发改局

成果简介:

一、加快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三、我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四、加快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五、积极推动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快发展,逐步形成有序竞争 3.大力扶持,强化造血功能 4.加强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5.打造平台,完善公共服务运作和监管机制 6.政社合作,构建社会治理新机制

2010年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材料 篇6

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及总结

今年暑假期间,为了贯彻中宣部、教育部、院团委关于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倡导低碳生活,推行绿色理念”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市委的要求,尤其在团省委有关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我院几年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良好基础上,由我院团委牵头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展开了“倡导低碳生活,推行绿色理念”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主题,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使青年学生在服务城市建设的活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实现了全面发展。我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就。现将我系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归纳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数理系在充分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系学生专业特点和生源地相对分散的特点,制定了详细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以“走进农村,感悟生活,奉献青春,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坚持“三个

结合”,即:结合学生专业、结合学生所在地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主动自愿组织分队或个人独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暑假前系里专门召开动员会,充分发动,积极动员团员青年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黑板报和主题班会,广泛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意义、组织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增强同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同时专门成了系部党政领导和专业教师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导。

二、开展了一系列的多样化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了以社区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求家在城镇的学生本着就近便利的原则,参加自己所在居委会的工作,居住在同一区域的学生还可以组建暑期社区服务队,以社区文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居民遵纪守法意识为目标,协助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开展各项工作。

2、部分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到农村去支教,或参与暑期辅导班,或进行单独的辅导,或自己开班为渴望学知识的中小学生补习科技、文化、卫生、计算机等知识。部分有电脑的同学,还把电脑带到实践地村里免费为中小学生们做了义务的计算机知识普及培训,讲授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常识。不仅锻炼了学生们表达能力,巩固了学生们自身的学识,还让这些、中小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操作经验。

3、开展了以调查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或深入农村,或深入社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生态、农业、技术、资源、社区建设等方面的专题考察,了解基层,了解社会,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4、针对部分学生想创业,而缺乏实际经验的状况,鼓励他们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工作,切身体会创业或工作中的艰辛,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回校后弥补所缺。

三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努力工作,取得良好成绩,获得广大农民朋友和实践单位的认可与好评

我们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朋友的认可,特别是科普知识的宣传和义务支教,倍受农民欢迎,起到了良好的实效。同时进行的社会调查,使被调查对象从调查报告中发现了问题所在,为他们进行决策和改变命运提供了良好参考依据。同时,同学们也深深地感觉到自身投入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自己成长成才的一条正确道路,也为自身提供了一条运用所学知识报效社会的重要途径。

四、本次活动获得的荣誉及成果

省级先进工作者:吴锦展

省级先进个人:姚宗凯

校级先进工作者:孙亚丹

校级先进个人:陈鹏、张海斌

五、认真思考,总结经验,为指导和创新今后的社会实践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我们认为今年数理系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系部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广泛发动、周密部署、措施得力。

2、结合专业实际,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做到了“三个结合”:结合学生专业、结合学生所在地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3、细化方案,加强指导,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点面结合。

4、注重安全教育,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安全、纪律、实践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实践工作顺利开展。总结经验,写出心得,指导今后的实践工作。学生返校后,每位同学都写出了社会实践报告,激发了大学生们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昂扬斗志。

四及时反思,发现问题,对今后的社会实践工作提出建议。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社会实践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专业课还未涉及,在社会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明确实践活动真正目的,只是应付式的开展,实践质量不高。三是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将社会实践引向深入需要经费的支撑,经费无保障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因此,为了让他们真正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真正地让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产生长久地影响作用,我们需要加强指导,出台鼓励政策,使专业老师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水平。

暑假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 篇7

一、课例背景

《我是快乐小厨师》是笔者所在学校“儿童成长营”校本课程中六年级开展的一个活动,活动营地是海盐理工学校。笔者所指导的六(2)班52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历时一个半月,分三个阶段进行。全班分成五个小队,分别从“美食营养对对碰”“美食技艺我分享”“家乡美食小调查”“孝心小厨微实践”“大厨工作微探秘”这五个角度入手,开启探究实践之旅。在本次活动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都有不少收获和感受。同时,他们也有一定的成果展示和评价经验。

二、课例呈现

(一)成果展示活动目标

1.在成果展示活动中,各小组能以不同形式个性化地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

2.在成果展示、评价过程中,共享活动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做家庭小主人的责任感。

3.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4.在成果展示、评价过程中,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自评和互评,发现亮点,提出建议,提升活动能力。

(二)成果展示活动流程

第一板块:回顾过程,导入活动

这个板块,笔者让学生欣赏了一组精彩的活动照片,配上节奏欢快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歌,让学生在轻快的歌声里回忆活动历程。展示的活动照片也是精心选择的,是学生活动过程的汇总呈现,旨在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激发学生接下去对展示评价的热情。

第二板块:明晰要求,设定奖项

这个板块,为了使学生在展示、倾听时更专注,评价时更有目标,笔者将设定的两个奖项(活动丰富奖、精彩展示奖)呈现出来,告诉学生,等五个小组都展示之后,我们还要进行评比,看看最终这两个奖项花落谁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是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的。在活动刚启动时,我们的评价要求就已经明示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知晓,并将过程性评价贯穿始终。

第三板块:分组展示,各显才能

这个板块,五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展示后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评价。因考虑到五个小组活动内容不是并列的,所以没有安排学生自主选择何时展示,而是按照顺序进行展示:“美食营养对对碰→美食技艺我分享→家乡美食小调查→孝心小厨微实践→大厨工作微探秘”。在学生展示之前,笔者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不仅能展示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和收获,更要带着思考,从别的小组汲取灵感和启发,看看其他小组在展示时用到了哪些独特的方法?对他们的活动有些什么困惑或者建议?小组展示后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问。这个板块,主要是根据各组展示的实际,引导学生挖掘活动经验,发现活动亮点,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和引导。

1.“美食营养对对碰”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图片展示、竞猜互动、采访记录、采访视频)。

(2)师:同学们,要做个合格的小厨师,需要懂得一点美食营养学,对于他们的研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你觉得他们展示得怎么样?(学生可以是对研究内容的质疑及补充,可以是对课题开展时研究方式的质疑,也可以提出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小结。

2.“美食技艺我分享”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参观感受、采访视频、实践照片、实践展板)。

(2)师:看完了这个组的成果展示,你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呢?

(3)小结。

3.“家乡美食小调查”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讲座体会、问卷调查表、统计图、做菜视频、美食简笔画)。

(2)师:同学们,听了这组的汇报,你想说什么?

4.“孝心小厨微实践”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食谱调查表、自制食谱、小鬼当家照片、小鬼当家美拍、小鬼当家展板)。

(2)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汇报,你有问题或建议吗?

(3)现场采访:做了小厨师后,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5.“大厨工作微探秘”小组展示

(1)学生展示(采访视频、简笔画、体验视频、倡议书)。

(2)师:看了这个组的展示,你有问题或建议吗?

(3)现场采访:体验大厨工作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第四板块: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这个板块,笔者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进行评奖,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评奖环节注重参与性,要求人人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再一次告诉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实实在在、自始至终的。

然后借收获卡进行小结交流,课前学生都进行了个人小结,填写了收获卡。他们的收获是多元的,有的学会了搜集资料,有的学会了做PPT、写展示稿,有的学会了与人沟通,有的收获了做菜的本领。在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有了提升。

最后,笔者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的精要的总结,激励学生,指出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希望,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延伸。

五、课例感悟

(一)既关注“展示”,又关注“互动”

第一组“美食营养对对碰”在展示中,既有图片展示、又有竞猜互动、采访记录、采访视频等,展示形式丰富,内容充实。

在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组在展示,其他同学大多单纯地做观众,做陪伴,但是这个小组,在展示时巧妙地利用“竞猜”的方式,和同学们互动,把同学们吸引进他们的展示中。但是由于经验的缺失,在互动中对同学们提出问题时的反应、互动的内容及形式都有点单一,台下同学的参与度也不够充分。但是,我们还是能欣喜地感受到这个小组在展示时已经有了互动意识,互动的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

作为指导教师,在课前指导中也要有意识地渗透互动的意识,传递一些互动的方法,如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等,让台上台下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互动中分享收获,共同成长。

(二)既验收“预设”,又关注“生成”

第一小组展示之后,我们进行了师生、生生互动评价。在互动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师:老师看到你们桌上有带来的美食,这是什么?

生:这是我们小组自己做的寿司。

师:这寿司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生一下子哑口无言,组员之间面面相觑)

师:不知道吗?你们研究过它的营养吗?

生:没有。

师:(面向其他几个小组)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生:我建议他们可以去研究一下它的营养价值,然后可以根据它的营养成分作一些改进。

师:是啊,我们研究美食的营养价值,可以从研究自己经常吃的美食的营养价值做起。

这个环节,笔者及时抓住课堂资源,马上介入,并顺势引导,根据学情,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向学生渗透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研究,不是研究网上的知识,而应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为生活服务。

在成果展示评价课中,教师既要验收“预设”,又要关注“生成”。只有关注“生成”,成果展示才不是一种简单的预设,而是一种精心的演绎。

(三)既着眼“课堂”,又着力“课前”

第二组“美食技艺我分享”小组,有很多动手实践的活动,如,在刀工教室学习千层花、萝卜花的制作,在油炸教室学习芝麻球的制作,在家里学做小厨师,制作:烤鸡翅、牛油果香蕉奶昔、清蒸梅鱼、盐水海白虾、醋熘大白菜、煎荷包蛋、牙签牛肉等。他们通过播放配乐PPT的方式进行展示。

整个PPT是小组成员合作制作的,有的负责收集活动照片,有的负责背景音乐的查找,有的负责PPT的合成。不过,在课前指导中,笔者发现学生喜欢在每张PPT里插入不同的背景图,PPT看起来有点杂乱。所以,笔者指导他们“使用模板”的方法,教师的前置指导,使学生在PPT制作能力上有了提升,展示效果也有了很大提升。

这个小组比较成功的还有采访,两次采访,采访对象不一样,一次是采访理工学校教师和学员,一次是采访家长。他们在展示成果时,分别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显得游刃有余。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六年级,但采访仍旧是一个难点,尤其难的是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什么?选择怎样的切入点?在课前指导中,采访问题的设计是笔者尤为关注的。比如,采访理工学校厨师班学员和采访家长的问题切入点是不一样的,笔者指导他们围绕着自己的研究内容精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采访。

这些指导,功夫都在课前,学生成功与进步的背后是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师生的共同合作。

(四)既关注“成功”,又挖掘“失败”

第二小组,学生的PPT展示主要以图片分享自己做的美食成果,但是,对于他们所研究的“美食的技艺”并没有凸显出来,所以在他们展示结束后,笔者借助他们带来的美食“牙签牛肉”,现场做了采访。

师:你们带来了什么美食?

生:牙签牛肉。

师:能说说这牙签牛肉在做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艺吗?

生:我们先把牛肉洗干净,切成一条一条细条,倒入三种调料:酱油、蚝油、黄酒,然后把它串起来,放入油锅炸。

师:给他掌声,他能把自己研究到的美食技艺运用到实践中。真棒!

通过采访,牙签牛肉在制作时所要用到的烹饪技艺大家就很清楚了,对他们之前的展示做了很好的补充。如果有条件学生能够当场为大家炒一个拿手菜,或者将炒菜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进行展示,可能展示的效果会更好。

在这个组的互动和交流环节中,学生都夸赞这个组活动丰富多彩、人人参与、团结合作,笔者在互动中问该小组成员,你们做的这些美食都是做一次就成功的吗?一个学做蛋糕的学生说她是尝试了好几次才真正成功。的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成功有失败。但是,无论成败,都是收获,都是成长。

笔者认为,成果展示不仅要展示学生活动后的成果,更要展示学生活动的过程。“过程”的呈现有活动中失败的经历、遇到的困难、怎样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等内容。这些故事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五)既注重“共性”,又弘扬“个性”

第三组“家乡美食小调查”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讲座体会、问卷调查表、统计图、三句半等内容。

这个组在汇报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展示形式比较活泼。像三句半这样的展示,我们称之为动态展示,还有如口头汇报、辩论会、演讲会、演示过程、心得体会畅谈等也都属于动态展示。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材料是静态的,如体验文章、绘画作品、小报、模型、观察日记等。但是,如能根据实际情况,动静结合进行展示,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收到的效果会更好。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最优的个性化的展示形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成果展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愉悦,激发主动性。

恰当的展示形式能将学生的收获完美呈现。上台成果展示,可以小组成员全部上台,也可以派代表上台,这个也是可以由小组商量决定的。如果是派代表,也最好由学生毛遂自荐,即便这个学生并不擅长展示,但只要勇于尝试,对于他而言就是巨大的突破。

(六)既重视“能力”,又渗透“德育”

第四组“孝心小厨微实践”小组向大家展示了食谱调查表、自制的食谱、小鬼当家时的美拍、展板等。这个小组人人参与小鬼当家活动,显然,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素质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还承担着育人功能。这个小组成果展示后笔者对他们小组进行了采访,请他们谈谈做孝心小厨的感受。

师:你们做了孝心小厨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1:做了孝心小厨后,我才体会到爸爸妈妈做饭做菜是多么不容易,他们每天都要这样做,真是太辛苦了,虽然我感觉自己做孝心小厨做得很累,但我也很高兴,能为爸爸妈妈分担一点家务。

生2: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真是太辛苦了。以后,我要多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笔者现场采访的这两位学生,他们都谈到了自己感受到家长的辛苦。这其实就是教师介入的目的所在——挖掘活动中潜在的德育元素,推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变化。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及成果简介 篇8

一、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践成果

能否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践成果,是衡量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首要标准。检验实践成果,就要看是否达到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就是要落实到解决“四风”问题的成效上,落实到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上。

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教育和提高思想觉悟贯穿全过程,收效是明显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克服了对作风建设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和担心情绪,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围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根本,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使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受到震动。围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四风”具体表现和危害,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具体要求深入研讨,边学边改,立改立行。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心里扎下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会有自觉性。

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以改进作风的新成效新气象取信于民。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聚焦“四风”,查摆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形成围剿之势,取得初步成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从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真正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有提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树立问题导向,全方位多渠道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普遍建立,许多干部走出机关大门到农村、社区抓党建促脱贫,深入到条件艰苦、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直接联系特困家庭,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与群众交朋友、攀“穷亲”,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过程成为增进与群众感情、探索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转变机关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深化政务公开,推进阳光服务,在履行职责中使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得到提高。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使党员、干部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成为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特色。为了开好民主生活会,各地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的方法,集中查摆问题。各种尖锐意见原汁原味地直接反馈给领导干部,促使他们认真反思自己,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有的越写越“出汗”,深刻的自我剖析使灵魂受到触动。会前谈心交心、真诚沟通,会上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使党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保持和发扬,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得到克服,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倾向得到纠正,党内矛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努力取得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制度成果

实践证明,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解决起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依靠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建设,建立行为规范和有力约束,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用制度固化成果。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实践成果需要巩固,积累的丰富经验需要总结,要通过制度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抓紧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制度等,针对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和力量在于严格执行。有了制度不认真执行,“潜规则”必然盛行。我们所要的制度成果,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而是真正能起到制约规范作用的行为准则。这就要靠高度的执行力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要强化制度意识,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也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不管是谁违反制度都应当受到追究。从选人用人上加以引导和保证,把执行制度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基本条件,在干部的考核、选拔、监督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重视干部执行制度的情况,不严格执行制度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强化监督制约,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违反制度的追究问责办法,坚决纠正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用法治思维解决作风问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是关在法律法规的笼子里。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法律、严格执行法律、自觉依法办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财务审计等相关法规制度,从法律法规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

三、努力取得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成果

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许多管党治党和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认识、新经验、新启示,需要认真总结提炼,归纳升华,形成理论成果。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还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要从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内涵,不断升华理论认识。

充分认识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新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部署总动员,这对我们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握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和诉求,化解矛盾冲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把保障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等等。这些问题要在实践中回答,也要在理论上回答。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着四种考验,党内存在着四种危险。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社会矛盾呈现新特点,广大群众的需要和诉求多样化,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还要看到,彻底清除“四风”需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将集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经常性工作,使好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紧密联系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重要课题,认清现实,把握规律,从战略上、思路上、对策上形成新的认识,以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回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待。

作者系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

上一篇:大学生普通话晨读心得体会下一篇:高级运维工程师岗位的职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