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2024-06-12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报告(共8篇)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篇1

技术报告填写说明

表一

 检测仪器: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当经过计量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综合质量检测结论:应有明确的检测结论(如建筑物防直击雷、供电线路的防雷电波入侵等是否符合要求)

 建议:应提出弱电系统的防雷要求及注意事项;防雷装置日常管理、维护、检测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 报告签字人员:依照《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编制规范》(QX/T 149-2011)的要求确定为:检测员、校核员、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表二

 土壤电阻率(Ω.m):按实测土壤电阻率的数据填写(检测方法用四极法检测)。

 接地装置敷设形状:环形、网状。

 接地装置几何尺寸(m):按水平接地装置的总长度填写。 与相邻接地装置的间距(m):按实测数据填写。 与埋地金属管的间距(m):按实测数据填写。 有无防腐层:填写有或无。

 水泥类型:在混凝土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又称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又称火山灰质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又称粉煤灰水泥)等五大水泥品种。普通水泥适用于配制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以及反复冻融作用的结构;用于配制各种建筑砂浆等。是一般常用的水泥。水泥强度是水泥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新的水泥强度等级值标准,分为32.5级、42.5级、52.5级、62.5级。水泥最低强度等级为32.5级,相当与原425号水泥,原标号425号以下水泥取消。

 基础类型:桩基础、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

 桩利用系数(α):填写时分四个档次:一级(0.75<α≤1)、二级(0.50<α≤0.75)、三级(0.25<α≤0.50)、四级(α≤ 0.25)。示例:新建建筑物总桩数共120条,若全部用作接地体,则利用系数α为120/120=1,而只用90条桩作接地体,则利用系数α为90/120=0.75;以此类推)

 桩直径(m):按设计和施工要求核对并填写桩直径,单位:米(m),取两位小数

 桩利用主筋数(条):填写单桩实际被用作基础接地体的主筋数量。一般为四条,最少不少于两条。

 桩主筋直径(mm):填写柱主筋直径,单位为毫米(mm)。示例:螺纹钢ø20,圆钢ø18,或≥2×ø16mm或≥4×ø10mm  箍筋连接钢筋面积总和:按实计算箍筋连接钢筋的截面积总和,其截面积总和不得小于80mm2。 四置距离 :按建筑物地面所处东(E)、南(S)、西(W)、北(N)四个方位与相邻建(构)筑物的水平距离填写。示例:E21m、S18m、W27m、N24m。当水平距离超过50m时,填大于50m。

 承台与柱主筋连接:检查承台与桩焊接质量,桩应有四条主筋,分别有两条与承台配筋上层和下层搭焊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具体填写分为四级:一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好;二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基本良好;三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一般;四级:连接错误。

 承台与引下线柱主筋连接:检查承台与引下线柱主筋焊接质量,桩内两主筋分别有一条与承台上层焊接,另一条与承台下层相焊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具体填写分为四级:一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好;二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基本良好;三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一般;四级:连接错误。

 每条引下线在-50cm钢筋总表面积:按照防雷类别计算每条引下线在-50cm钢筋表面积:二类按S≥4.24Kc2公式计算;三类按S ≥1.89Kc2公式计算。在一般情况下,一栋楼防雷引下线不少于两根,且接闪器成闭合环状,取Kc=0.44,对应二类防雷S ≥0.82m2,二类防雷S ≥0.37m2。

 地梁主筋与引下线柱主筋连接:检查地梁主筋与引下线柱主筋焊接质量:两条引下线主筋要与地梁主筋焊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保证焊接质量,无交叉。具体填写分为四级:一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好;二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基本良好;三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一般;四级:连接错误。

 地梁间主筋连接:检查地梁与地梁之间主筋焊接质量,地梁间主筋焊接无交叉,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连接不少于两根。具体填写分为四级:一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好;二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基本良好;三级:连接正确,焊接长度符合要求、质量一般;四级:连接错误。

 短路环:检查地梁主筋与箍筋连接情况,要求箍筋每隔6m应与主筋相连接。具体填写分为四级:一级:间隔不大于6m,连接质量好;二级:间隔不大于6m,连接质量基本良好;三级:间隔不大于6m,连接质量一般;四级:无短路环。

 人工接地装置:水平接地体: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圆钢ø≥10mm;角钢截面≥100mm2,厚度≥4mm。垂直接地体:角钢截面≥100mm2,厚度≥4mm;钢管管壁厚度≥3.5mm  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的埋设深度:≥0.5m 表三

 引下线数量:≥2根;独立接闪杆≥1根;高度<40m的烟囱≥1根

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明敷:圆钢ø≥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铜材截面≥50mm2;暗敷:圆钢ø≥10mm;扁钢截面≥80mm2,厚度≥4mm;烟囱(水塔):圆钢ø≥12mm;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 

引下线的“间距”:一类≤12m,金属屋面引下线18~25m;二类≤18m;三类≤25m

 预留电气接地:根据GB50057-2010中4.3.7和5.3.6,检查首层基础是否按设计要求预留电气接地。要求在离地面约0.3米处用ф12镀锌圆钢从用作防雷接地的柱主筋焊接引出,引出长度大于0.2米。表四

 均压环高度:一类建筑物≤30m;二类建筑物≤45m;三类建筑物≤60m。

 均压环间距:建筑物高度30m以下环间垂直距离≤12m;建筑物高度30m以上环间垂直距离≤6m。 敷设方式:利用层圈梁、单独设置两种。

 均压环的材料规格: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圈梁外筋:圆钢ø≥12mm。表六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篇2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内容, 防雷装置的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和防雷装置的检查和测量。防雷装置检查是对防雷装置的外观目测检查、对隐蔽工程记录或验收文件查阅的过程。防雷装置检测是按设计标准确认防雷装置是否符合标准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全过程。首先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和建筑物防雷区划分, 两者的判定均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 最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接闪器的检测, 接闪器的材料和规格, 测量接闪器的规格,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铜、镀锌铜、铝、铝合金、热浸镀锌钢和不锈钢的不同要求。接闪器的安装, 接闪器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 焊后的防锈漆是否完整。固定螺栓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 是否间距均匀。支架高度是否大于15cm, 垂直拉力大于49N (5kg) 。接闪器涉及安全距离和接触电压等的安全问题。

引下线的检测, 引下线的材料和规格测量明敷引下线的规格, 测量建筑物内钢筋的直径或查阅设计 (验收) 图纸。各类型材料应符合规范中的要求。引下线的安装, 引下线敷设是否平直、无急弯?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 焊后的防锈漆是否完整。利用连接器实现引下线连接的固定螺栓是否紧固。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 是否间距均匀。引下线涉及的安全距离、接触电压和反击距离等安全问题。

接地装置的检测,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要求应符合规范对铜材、钢材和不锈钢材的不同要求。接地体的焊接必须符合要求。接地装置涉及安全距离和跨步电压等安全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杂散电流、工频漏流、高频干扰等因素, 使接地电阻表出现读数不稳定时, 三级法测量接地电阻时, 可将G极连线改成屏蔽线 (屏蔽层下端应单独接地) , 或选用能够改变测试频率、采用具有选频放大器或窄带滤波器的接地电阻表检测, 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当地网带电影响检测时, 应查明地网带电原因, 在解决带电问题之后测量, 或改变检测位置进行测量。三级法测量接地电阻时, G极连接线长度宜小于5m。当需要加长时, 应将实测接地电阻值减去加长线阻值后填入表格。也可采用四极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检测。加长线线阻应用接地电表二极法测量。首次检测时, 在测试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 可通过查阅防雷装置工程竣工图纸, 施工安装技术记录等资料, 将接地装置的形式、材料、规格、焊接、埋设深度、位置等资料填入防雷装置原始记录表。

屏蔽的检测, 屏蔽材料宜选用钢材或铜材。建筑物的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件等应与等电位连接在一起, 并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两端接地, 并宜在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并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建筑物之间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 两端应电气贯通, 且两端应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检测, 检测建筑物内钢筋、地网与设备、管道、构架、吊车、金属门窗、栏杆、电梯轨道、防雷装置等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状况、连接质量及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应符合规范的要求。户外金属管道的连接检查第一、二、三类建筑物外金属管道的架设和连接, 如第一类建筑物金属管道平行敷设的间距和跨接, 长金属物弯头、法兰盘的过渡地阻等。各防雷区 (LPZ) 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检查, 各防雷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状况、连接质量和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是否规范的要求。检查入户金属管线是否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进行了总等电位连接、局部等电位连接和辅助等电位连接及连接状况、质量、材质和尺寸。设备机房的等电位连接, 检查设备机房在电子系统为模拟系统 (300k Hz以下) 时采用的S型和数字系统 (MHz级) 的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状况, 连接质量、材料和尺寸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电涌保护器的检测, 建筑物防雷工程检测, 参考图纸设计, 看图纸中配电系统是否要求安装SPD。安装的SPD型号、防护等级、保护模式与图纸设计中是否一致。如是常规检测,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应该安装。一般SPD上都有明显的状态指示标志, 如果标志变红说明SPD已经失效。需要立即更换。在建筑物总配处安装开关型 (10/350us) SPD, 要求Iimp不小于12.5k A, 如果安装的是限压型 (8/20μs) , 要求In不小于50k A。各楼层配电箱或者单元处 (二级) 采用限压型 (8/20μs) 要求In不小于20k A。在机房前端或者重要设备前端电源 (三级) 采用限压型 (8/20μs) 要求In不小于10k A。Up值小于被保护设备耐压水平Uw。SPD的安装工艺检查, 基本原则:电涌保护器的Up必须始终小于设备的冲击耐压Uw。能量配合原则:电压开关型的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米,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米。接线原则:SPD的连接线要求短而直, 一般总长不宜大于0.5米。检查SPD接地线连接, SPD是否有接地线, 地线连接是否可靠。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篇3

关键词:电气设备;防雷;监测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1.绪论

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电来讲意义是非常大的,对于目前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运转中,电力早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供电能力,可以说是检验供电能力的唯一标准。目前随着科技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以及相关联的技术也不断的提高,民计民生对于供电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这是市场导向的必然结果。

目前传统的定期检修处理方式早已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相关职能人员需要通过日常设备运行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总结出其变化的相关数据,将整个维护工作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降低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降低整体事故几率,保证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同时经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寿命,并且降低不必要的检修费用,这些都是电气设备在日常监测和维护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2.电气设备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在雷雨雷电天气,其主要通过两种形式造成雷击影响电气设备,其一是直击雷,其二是感应雷。电气设备遭受到雷击主要是指电源线路遭受到了雷电,带点的云等同于高压电容器,这个电容器的一端和地面接连,而其另外一端则与接火线以及中线相连接,雷电在这两条线路中产生共模浪涌电流以及差模电流,这时电气设备在没有防雷装置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会遭受雷电的破坏,导致电力供应出现问题,所以电气设备的防雷装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的防雷监测工作

3.1日常防雷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通过对建筑物等的检查工作,来明确其在维修或者改建后是否存在有变形的情况,如有改变那么必须对于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比如其保护是否发生了变化,装置是否因为人为或者其他的原因造成损坏或者导致接地装置破坏等,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时需重视设备的各个部件有无出现开焊,雨水等原因造成的锈蚀,设备有无机械损坏等等。在雷电天气过后,需检查接闪器有没有熔化或者熔断的情况,对于避雷器外观也需要进行观察,出现裂纹、损伤、污染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修复或者更换。检查所有连接处包括连接大地装置是否完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接地装置的电阻发生很大的变化时,要及时的处理将其挖开观察。

3.2防雷装置监测工作需进行记录

相关工作人员在做日常的监测工作时,需要对于电气设备防雷装置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做详细并且准确的描述以及记录,这样切实的记录工作和数据变化,对于日后保护电气设备以及防雷装置的安全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以及成效。需要注意的是记录工作不仅仅只是陈述流水账,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各项数据以及日期等进行准确的记录,所有项目都需要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并且需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实行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民生用电工作,保证记录的详细以及准确性。

3.3防雷装置监测的频率

工作人员在进行防雷装置的监测工作时,需要履行定期的监测工作制度。对于不同的装置以及设备需要制定不同的频率进行监测,当然也不能为了刻意保证监测工作而造成人员的浪费,对于防雷装置应该保证每年至少一次的监测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比如对于安置在容易引发爆炸或者不利于设备工作的环境,就需要监测工作的频率更加紧凑一些。而对于雷电高发地区以及高发季节,需要进行临时的监测工作,以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这样也有利于日后的监测以及维护工作。

3.4防雷装置日常监测工作需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对于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的监测工作的意义十分的重大,工作人员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压力,同时工作也相当的复杂和繁琐。日常的监测工作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简要的总结,这些记录总结也会给其他的监测人员带去有效的数据依据和事项的提醒,提高监测工作的整体效率。

因为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监测工作十分重要,所以为了保证工作能够真正的落实,必须执行责任到人的制度,这也在前文中提过,在做数据记录时需要监测人员进行签字,对于系统化的监测工作需要更加的完善和优化。

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专业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以及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新进人员需要老带新进行实际工作培训,在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所有的数据和变化都要记录到位,特别是一些比较隐蔽的装置更需要重点的关注,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中也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4.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的运行维护

4.1对于容易引发事故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装置出现受潮的情况,电阻不在正常数值范围,工频放电电压下降等问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维护工作中着重的注意的问题。对于突然发生爆炸或者功能失效甚至完全不运行等工作,需要进行解决,电气设备会出现很多的故障,且程度不同,工作人员必须对于相关情况十分的熟悉并且能够有效的解决。

4.2引发防雷装置故障的原因

防雷装置出现的事故的原因非常的多:1.装置自身存在质量问题引发故障发生。2.装置各结构的螺母松动,会引起漏水或者密封等问题。3.密封垫圈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不更换会造成断裂引起水汽进入内部造成故障。4.部分缓解焊接不够紧密也会引起故障发生。5.瓷套等边缘出现裂缝会被潮气侵入。可能会造成防雷装置故障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很细微的问题引起的,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但是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关注这些细节,才能找到原因并认真记录,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避雷装置会因为很多密封垫圈或者密闭和好的问题引起潮气入侵引发故障,所以工作人员需要细致关注。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找出引发故障的根本原因。

4.3防雷装置故障预防以及解决方法

工作人员在对避雷装置进行安装以及检修工作后,亦或者设备停止运行时,应该针对设备装置每个部分进行检查。系统标注为电压110kV及以上避雷器的引流线接线板严禁使用铜铝过渡。有效的防止引线,均圧环脱落故障及避雷器倒塌事故的发生。

工作人员在检测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攀爬设备等,除了有效保障设备完好也是为了人身安全着想。对于已经发生故障的装备,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阶段性的检修工作,保障后期能够正常运行。

4.4防雷装置维护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防雷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和原因都非常的复杂,同时一些无法修复的损坏也非常的多样,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工作,在材料的投入使用上,也需要采用优质的产品,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安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对防雷装置进行严格的测试实验使用。避雷装置在运行中应该和配电设备同时进行巡视检测。

5.结论

电气设备防雷装置检测和维护是日常供电工作中的重点,保证供电也是民生关注的内容之一,所以相关的检测人员的责任十分的重大,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耐心以及绝对的细心,对于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并且找到引发各种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且实际将结论投入到下个阶段的工作中去,所以说电气设备防雷装置检测和维护的工作十分的重要。需要职能部门认真对待,认真负责。

本文文献:

[1]颜如军.供电系统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J].苏盐科技,2007(04)

防雷装置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篇4

一、总则

为增强公司人员防范和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要求作业,依据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职责

(一)领导安全职责

1、由公司负责人制定并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作业的规定和要求,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

2、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督促员工遵章守纪,严禁违章、违规行为。

3、布置安排工作时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4、确保安全装备、消防设施、劳动保障用品和急救器具的配备,定期检查工作,督促员工正确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二)检测科长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部署及要求。

2、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与监护,每次进入检测场所前应预先了解现场情况,对安全隐患和可能出现的事故要明确,避免事故发生。

3、定期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汇报。

4、作业前应按规定佩戴劳动保障用品,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

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6、作业前明确互保对象,负责对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的纠正制止,并对其安全作业进行监护。

三、安全作业制度

第一条

防雷装置检测为现场露天作业项目,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高空作业场合较多,因此安全工作是防雷装置检测的首要工作。为保障我市防雷技术服务健康发展,防止、杜绝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防雷技术服务中的安全工作作为本单位重要管理内容。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有关的法规、技术规定,并贯彻落实。

第三条

全体检测人员必须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本规定和有关要求,掌握安全常识和技术要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违章作业。

第四条

实行防雷检测持证上岗制度。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得人员必须取得省气象学会颁发的资格证书,必须通过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防雷装置检测。

第五条

在施工场地检测时,必须戴上安全帽。检测人员应做好相互间的监护责任和义务,必须作好相互监护工作,不得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第六条

现场检测必须请受检单位安全人员参加,首先熟悉环境状况、防雷类别、设备性能,确认无危险因素。在不致损害人员和设备的情况下方可开始检测。

第七条

禁止在雷雨天气从事现场检测。

第八条

禁止酒后从事现场检测。

第九条

高处作业要有充足的安全措施: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当时身体状况良 好,熟悉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2、高空作业现场必须有2人以上,现场有安全措施,有1人作为监护人。

3、登高前工作服、绝缘工作鞋、安全带、安全帽须穿

戴妥当,在较好天气时(晴朗、无风或多云、微风)进行

作业。

5、严禁酒后进行高处作业。

6、禁止乘座塔式起重机、龙门架式升降机至作业点。

7、使用梯子或高凳工作时,工作前必须检查梯子和高登 是否牢固。在光滑及冰冻的地面上应有防滑措。

8、塔(杆)上作业时,安全带应拴在可靠处。栓好后,首先将钩环钩好,保险装置上好,再行探身或后仰。在塔(杆)上转位时,不应失去安全带保护。

9、登高至作业时,必须妥善放置好所用工具,防止、杜绝高处坠物伤及低处人员和设备、设施。

10、需要从高处放线检测时,应当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避开高低压架空线4米以上;应首先将线的一端与被检测点可靠电气连接后,将另一端缓缓放下。

第十条

易燃易爆场所的检测:

1、了解并严格遵守被检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注意事项;

2、不得进入非检测区,不触及非检测点;

3、检测时注意保持动作敏捷迅速,尽量缩短检测作业时间;

4、应触摸接地装置,泄放自身静电后再进入检测现场;

5、不穿着带钉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服装;

6、严禁吸烟,将打火机、火柴交门卫保管;

7、必须使用防爆仪表和器材进行检测作业,使用金属工具时避免产生火花。

第十一条

输变电设施的检测:

1、发电厂、变电所、独立变变压器等输变电设施的检测应被检单专业人员陪同,指认检测点位置,确认是否安全。

2、必须穿着绝缘鞋进行检测;

3、不得在带电情况下检测高压避雷器的接地点,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4、检测高压装置(设施)接地时,必须与带电点保持2米以上距离,防止人体放电发生;

5、不进入非检测区,不靠近非检测装置(设施)。

第十二条

计算机中心机房和重要电子设施的检测:

1、了解设备功用和连接形式,由被检单位指认被检点位置,保证被检设备和检测仪表的安全;

2、不进入非检测区,不靠近非检测装置(设施);

3、对大型计算机设备、矩正阵设施等大规模存储设备接地的检测应首先检测零—地电压,如零—地电压较大,须做补充接地后再进行检测,以防测试电流对被检测设备的影响。

4、应首先检测机房总接地端子确认接地良好后再进行其他接地极的检测。

第十三条

楼体天面接闪器的检测:

1、攀爬外楼梯时必须有人监护;

2、天面作业必须2人以上,相互监督,保证安全;

3、对无女儿墙的天面,靠近女儿墙时必须有安全保护措施;

4、不得将身体胸部以上探出女儿墙;

5、天面风力较大时应停止检测作业;

6、布放测试线时必须遵守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

第十四条

在建建筑物的跟踪检测: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应当在现场人员的引导下进入检测现场;

3、禁止乘座塔式起重机、龙门架式升降机等升降装置至作业点;

4、不得攀登脚手架,不得在脚手架上从事检测作业

5、不得在起重机械下进行检测作业;

6、必须注意观察,防止落物的伤害;

7、检测现场必须有2人以上,互相监督,保证作业安全。

第十五条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篇5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完善防雷装置检测监督管理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吉林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及实施对防雷装置检测行为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是指依法取得省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的法人单位。

第四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管理和认定工作。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并在规定业务范围内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

第六条 取得省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的检测机构,需在外省开设分支机构的,应在开设分支机构后30日内向省气象主管机构登记。

取得外省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的检测机构,在本 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的,应在开展检测活动前向省气象主管机构登记,并接受当地气象部门监管。

第二章 监督检查

第七条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八条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遵循客观、公平、公正、诚信原则,确保其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对防雷装置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及后果。

第九条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从取得资质证后次年起,在每年的第二季度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报送报告。报告应当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技术标准和规范情况、分支机构设立和经营的情况、检测项目表以及统计数据等内容。省气象主管机构对报告内容进行抽查,将抽查结果向社会公示。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的省外检测机构,按照上述规定,自从业的次年起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报送报告。

第十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依法对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下列情形进行监督检查,责令限期整改,采取相应措施或追究法律责任:

(一)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

(二)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装置 2 检测资质证;

(三)无资质、资质证书已失效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防雷装置检测;

(四)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后,达不到相应资质条件;

(五)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

(六)转包或者违法分包防雷装置检测项目;

(七)与检测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所使用的防雷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八)在防雷装置检测中弄虚作假;

(九)不符合条件的防雷装置检测人员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

(十)异地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未向省气象主管机构登记;

(十一)防雷装置检测标准适用错误;

(十二)防雷装置检测方法不正确;

(十三)防雷装置检测内容不全面、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或不足以支持防雷装置检测结论;

(十四)防雷装置检测结论不明确、不全面或错误;

(十五)防雷装置检测档案资料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装置检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就有关事项询问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求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防雷装置检测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气象主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要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装置检测活动,一般采取“双随机抽查”的方式,按照随机抽查计划定期开展检查。随机抽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建立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名录库,将本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的单位纳入检测单位名录库;

(二)建立执法检查人员目录库,将本行政区域内有气象行政执法资格证的人员纳入检查人员目录库;

(三)按照随机抽查计划,从监管对象名录库中按抽查比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2名以上(含2名)执法检查人员,可根据需要选配1-2名防雷技术专家参与检查;

(四)制定随机抽查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及检查程序等;

(五)按照随机抽查工作方案开展检查;

(六)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应在检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被检查单位反馈检查结果。检查结果分为“正常”、“不予配合情节严重”、“涉嫌违反法律法规,需进一步调查处理” 4 等情形;

(七)检查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处理意见经检查人员所在气象主管机构分管负责人审查后,自检查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相应的处理意见信息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吉林);

(八)市场主体实地核查记录表、责令整改通知书、处罚决定书等抽查工作书式材料,应及时整理归档保存。保存期限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第十三条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实施不定期检查:

(一)社会投诉及举报较多的;

(二)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的;

(三)案件查办中涉及防雷装置检测事项的;

(四)根据有关部门通报情况需要进行检查的;

(五)因其他原因需要在定期抽查的基础上,进行不定期检查的。

第十四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建考核组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对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该检测单位的检测质量评价依据。考核应当按照《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的要求进行,并包括以下内容:

(一)验证检测报告对防雷装置及其相关建(构)筑物真实情况的反映情况;

(二)考察检测方法的正确程度;

(三)检查检测报告所载检测项目的完整性;

(四)检查检测所依据标准的适用性;

(五)核实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六)检查检测报告与原始数据的溯源性;

(七)检查检测报告综合结论的正确性和改进建议的合理性。

第三章 信息公开和信用管理

第十五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防雷装置检测机构从业情况公示制度,将通过省气象主管机构资质认定及已登记的异地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单位名录、资质等级、信用信息、报告、监督管理等情况及时予以公布。

第十六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建立防雷装置检测机构信用管理制度,根据管理权限,将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以下信息纳入信用档案:

(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

(二)质量考核信息;

(三)行业评价、行业管理类信息;

(四)告知承诺、整改类信息;

(五)受检单位反映的表扬、投诉类信息;

(六)报告的提交及抽查结果信息;

(七)气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记录的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相关信息。

信用档案记录作为资质延续、升级、整改、撤销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通过省气象主管机构资质认定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被外省气象主管机构行政处罚,在收到相关情况通报后,行政处罚将纳入该单位信用档案。

第十八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被检查单位违背市场竞争准则和诚实信用等违法行为,应当依照《吉林省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等相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并依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吉林)进行公示。

第四章 附则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篇6

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环境、地理位置、油站及油库的规模,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各建(构)的防雷类别。

查阅设计的图纸,了解钢油罐的性能,壁厚及安装形式,了解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并画出平面示意图,测量各需保护物的尺寸以及与防雷装置的距离。

一、防雷装置接闪器的检测

1、独立避雷针:测量高度、用材规格、检查防腐情况、电气连接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2、避雷线(网),测量器高度及材料规格、分布情况,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检查防腐措施,电气连接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3、生产车间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类防雷建(构)筑物标准检测

二、引下线

测量材料规格、防腐、连接、固定、敷设方式、间距情况、近地面绝缘保护情况,并作纤细记录

三、接地装置

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等,并作详细记录

四、接地工频电阻的测量

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

五、金属罐防雷及接地检测

1、金属油罐壁厚<4mm时,应有防直击雷装置。壁厚≥4mm时,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在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40天的地区)仍可装设防雷击装置

2、金属油罐必须有环形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其弧形间距不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3m。

3、浮顶金属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必须有两根截面积25mm²的软铜绞线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4、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必须等电位连接。

5、人工洞石油库罐的金属呼吸管和通风管的露出洞外部分,应有独立避雷针,其保护范围应高出管口2m。

6、接地电阻检测,接地冲击电阻≤10Ω。

六、防感应雷、防静电及电气接地 1.金属油罐应有防静电接地。

2.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线的始端、末端,应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接地;

3.输油管路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4.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金属管路,当洞外埋地长度>50m时,可不设接地装置;洞外不埋地或埋地长度<50m时,在洞外应有两处接地,接地点间距≤100m。5.电源线路应有防雷感应电措施;

6.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电力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埋地50m引入洞内,并安装电源避雷器。将金属铠装层,电源避雷器,瓷瓶铁脚作电气连接并接地。7.卸油场地应有防静电接地。8.加油机应有防静电接地。9.接地电阻的测量,防雷地接地电阻≤10Ω,防感应雷和静电接地电阻≤30Ω,卸油防静电接地电阻≤100Ω。

浅谈防雷装置检测与维护 篇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各种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 雷电灾害也时有发生。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去认识掌握其致灾规律, 增强防雷减灾意识。安装防雷装置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在遭受雷电袭击时, 保证建筑物、构筑物不遭受破坏或烧毁, 可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身安全及设备、财产不受损坏。在防雷检测工作中我们发现, 有部分人认为安装了防雷装置, 就能一劳永逸了, 而忽略了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设备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雷击损坏设备现象常有发生, 而有些事故是可以防免的, 主要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注意对防雷装置的检查和维护。这里谈谈防雷装置的组成和日常检查维护应注意的问题。

二、防雷装置的组成

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接闪器包括直接截受雷击的防雷针、防雷带 (线) 、防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接地体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体。电涌保护器的目的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

三、雷击

雷击指闪击中的一次放电。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 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感应雷指闪电放电时, 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静电感应指由于雷云的作用, 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 雷云主放电时, 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 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 如不就近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电磁感应指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 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位。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 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 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四、防雷检测的必要性

1. 鉴于雷灾频繁发生而且对国民经济建设产

生严重危害的状况, 对各种建筑物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测非常重要。做好这项工作最关键的是:一是要提高防雷检测人员的技术素质;二要抓法治观念的普及, 把防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的工作牢固地建立在依据科学制订的法规上, 严格依法办事, 防雷接地安全检测要按照新制订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2. 建筑物上的防雷装置如果连接得不好, 或

因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中若有一处损坏及年久失修, 就会影响防雷装置的性能。在遇有雷电流时, 如果引下线断裂或者接触不良, 接地电阻超过要求, 大量雷电流就无法从防雷装置泄入大地, 从而极可能引起事故。因此, 对防雷装置必须检查检测以确保防雷装置性能良好。

五、防雷装置的日常检测

防雷装置不仅要合理设计和正确施工, 而且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选材要符合规定标准, 还要建立必要的检查、检测制度。

1. 每年至少应在雷雨季节前、后对防雷装置

进行检查和维护, 当建筑物或室内设备、线路进行维修整改后必须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 以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性能。

2. 检查是否由于维修建筑物、构筑物, 或建筑物、构筑物本身变形, 使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发生变化。

3. 在检查、检测各种明装导体时, 如发现有熔

化、断损、结构支架腐朽、防雷装置有裂纹和锈蚀30%以上的部件, 应立即检修或更换。

4. 要检查从地表高2.0m到地下0.3m处的引

下线有无破损情况。验收后的引下线地网有没有交叉或平行的电气线路。检查断接卡有无接触不良的情况。

5. 要检查检测引下线及地网的接地电阻值,

有无因挖土、敷设其他管道或因植树而挖断了接地装置。检查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现象。要检测全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6. 节日霓虹灯、广告栏、标字牌、航空信号灯

的电力线路, 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 采取等电位连接与相应的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严禁在独立的避雷针、避雷线支柱上悬挂电话线、广播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六、防雷装置的维护方法

1. 接地装置。由于接地装置都是埋在地下, 无

法检查其锈蚀程度和连接情况, 一般要求测量其接地电阻值达到要求即可。若接地电阻值超过要求值, 则应对接地装置进行整改, 使其接地电阻达到标准要求。

2. 连接导体。主要观察连接导体的固定情况、

接口连接情况以及老化情况。发现有接触不良、接口松动、线路断裂、线路老化等情况, 应及时更换, 保证可能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有效泄放。

3. 电涌保护器。在雷雨季节期间, 不管设备是

否有异常或损坏现象都应多次检查电涌保护器。对于现在电源线路使用率较高的瓷瓦式电涌保护器, 其使用寿命较短, 几次动作后就失效了, 要注意及时更换。一般氧化锌 (压敏电阻) 电涌保护器的工作寿命较长, 长的可达30~50年。安装后每年均应作定期检测 (尤其是在安装后的第一个雷暴季节后) , 当发现漏电流超过2oμA时建议更换;当漏电流比上一次测试增加两倍以上, 绝对值虽然不超过1OμA, 也应更换;当连续两次检测 (每次间隔一周以上) 漏电流均爬升者一般都应更换。此外雷击后, 阀片一般都会老化, 当阀片的压敏电阻值 (用压敏电阻测试仪测试) 降低至原来的9O%以下时应视为损坏, 必须更换。更换时应注意连接良好, 必须做好接地。

现在许多厂家生产的氧化锌 (压敏电阻) 电涌保护器有雷击记数功能或老化显示指示。在雷雨季节期间应不定时地查看, 特别是查看老化显示指示, 当老化显示达到其说明需要更换时应及时更换。

另外, 可能时用可携带式测试仪表检测模块式电涌保护器的拐弯电压, 通过查看厂家提供的资料中该元器件的拐弯电压范围就可知道该元件是否老化。

对于信号电涌保护器, 一般无雷击记数功能和老化显示指示, 检查主要是观察其有无破损、线路有无脱掉、接口是否连接良好、设备工作是否异常等, 若有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

七、提高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的途径

防雷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而施工质量对它又是起着关键的保证作用。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 主要措施有:

1. 必须由有资质的防雷公司和有资格的人员施工。

2. 施工前必须认真会审图纸, 进行技术交底。

3. 应该配合土建, 利用建筑物地桩地梁做防

雷接地体, 严格按图施工, 所进场的原材料要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工艺按电气施工规范操作, 并及时进行自检、互检, 做好隐蔽检查记录和施工记录。

4. 防雷装置完工后,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验评标

准进行验收、评定, 存档资料要求齐全。特别是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经防雷技术职能部门综合评定合格后, 才能交付使用。

八、结语

浅析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篇8

[摘要]防雷装置是新建建筑物的重要内容,其设计审核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防雷防护效果的发挥。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重点就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进行探讨,并针对性提出了工程设计审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供类似工程研究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17-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建设方向逐渐向多功能化、高度化、大型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发展,建筑内部设计结构及服务设施变得越来越复杂,伴随着这些发展,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也变得愈加复杂化。防雷装置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审核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前的最后一道技术关,若设计审核的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影响到防雷工程投入使用后雷电防护效果的发挥,而且也会给建筑物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重视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环节的工作,确保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出建筑物雷电防护的效果。

1 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作为整套施工图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平面图包含与防雷有关的重要信息。

1.1 地理位置

各地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差异很大,且各种版本的技术规范所提供的数据也不尽相同。应以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公布的该地年平均雷暴日数Td作为计算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Ng的依据。

如果有雷电监测系统,通过输入经、纬度数据,可得到该建筑物所处位置一定半径范围内在监测历史时间内的雷闪资料,得出精确的雷闪密度、雷电流幅值、闪电月变化及日变化规律等雷电活动规律与数据。这些数据也可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

1.2 周边环境

该建筑物是否为孤立建筑物,周边有无其他建筑物或树木,各自高度如何,是否处于旷野或山头,是否处于水陆交界处,地质条件和土壤电阻率如何?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在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时校正系数K的取值。

2 施工设计说明

电气施工设计说明(有时也称为强电施工设计说明等),其主要内容是表述各专业的概况和基本要求。

2.1 工程概况

建筑物使用性质是住宅、办公、厂房、文物还是其他,是否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物内是否有爆炸物质,是否具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环境,属于哪类防火类别,是否有重要的信息机房?结合年预计雷击次数N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类,同时也与等电位接地的设计要求有关。建筑物高度则关系到防侧击雷措施的设计。

2.2 设计依据

2.2.1 国标

设计依据的国标有: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

2.2.2 图集

设计依据的图集有:99(03)D501-1或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03D501-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接地装置安装》。当图纸中的某项参照标准化图集时,应同时注明图集名称、图集号、页次。

2.3 防雷、接地及安全

2.3.1 防雷分类及分级

根据总平图中确定的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Ng、校正系数K、屋面防雷平面图中的长、宽、高尺寸,计算该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结合施工设计说明中的工程概况信息。依据GB50057-2010的条款确定该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此外,根据工程概况信息,可依据GB50343-2012中的表4.3.1确定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依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第11.2.3条第1款规定,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3.2 直击雷防护

一般地,现多采用接闪带作为直击雷防护措施。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接闪网尺寸应符合对应防雷分类的要求。

(2)接闪带所选用材料的材质及其规格尺寸应符合GB50057-2010等国标的规定,非标尺寸可能造成施工阶段材料购买和施工的困难,应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3)接闪带沿女儿墙敷设时,应结合女儿墙的宽度来综合考虑避雷带的支持卡高度、间距及转角距离。对于过宽的女儿墙,按常规做法将避雷带设置在女儿墙正中,将无法起到有效保护作用。此时,应尽量靠近女儿墙外沿,当建筑物高度大于其相应防雷类别滚球半径高度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结合实际情况,宜在转角、有高度差的部位增设避雷短针以增强防护效果。

(4)如果采用金属屋面或彩钢板作为直击雷防护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等国标的规定,注意厚度的不同要求。

(5)对于是否可采取暗敷接闪带,不能一概而论。一般的建筑物,特别是人员较密集场的高层建筑不能暗敷;别墅等建筑体量较小的低层建筑物,当其N值达不到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规定值时,应当允许暗敷。但接闪带暗敷可能造成在接受雷闪时,其上面的混凝土或瓦片等碎裂、坠落而伤人、毁物。采取暗敷方式的,建议结合接闪杆增强防护效果,进一步降低风险。

2.3.3 引下线

新建建筑物一般利用结构柱内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对角线的两根主钢筋作为引下线,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利用四角的四根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则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2.3.4 防侧击雷

超过建筑物对应滚球半径高度的部分均应按GB50057-2010规范的要求采取防侧击雷措施,每隔不大于6m的位置设置均压带并与引下线相连,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也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2.3.5 等电位及接地

审核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该建筑物采用何种接地系统,是共用接地系统还是单独接地系统(有些特殊用途的设备对接地系统有特别要求)。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不高于接人各系统、设备要求接地电阻的最小值。

(2)强弱电竖井内应在每层预留与楼层主钢筋电气连接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并与接地干线焊接连通,其他部位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也应与楼层主钢筋电气连接。

2.4 供配电系统

根据建筑物防雷中的防雷分类及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判断SPD的设置分级及各级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2.5 弱电系统

施工图审核是在工程开工前进行,一般在此阶段弱电设计尚未作深化设计(通常由弱电承包商完成),所以在施工图中很少注重弱电系统线路和设备的防雷设计,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弱电机房的位置设置应遵从“尽可能远离屋顶和立柱”的原则,即远离可能流经大的雷电流的区域。

(2)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路应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入户,进户处应做好等电位接地,包括金属管道、弱电线缆的金属屏蔽层、光缆加强筋等。

(3)机房内应在防静电地板下设置s型或M型等电位联结网络(一般做法为铺设铜排),将机房内所有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物体采取等电位联结。

3 屋面防雷平面图

屋面防雷平面图审核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各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网尺寸有两种(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网要求是20m×20m或24m×16m),满足任一种皆可。

(2)对于外立面或屋面形状比较特殊、复杂的建筑物,要特别留意是否所有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均敷设了接闪带。对伸出屋檐的部分要结合其尺寸及与女儿墙的高度差判断是否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

(3)设于屋面的屋顶花园、网球场、或咖啡吧等人员公共活动场所,应采取相应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如设置合适高度的接闪杆褓护人员和设施安全。

(4)采光天窗应采取相应的防直击雷措施。

(5)当非金属屋面有玻璃采光顶时,应向相关设计人员核实采光顶是明框还是隐框,如支撑玻璃的金属构架在玻璃下方(隐框),则除金属支架可靠接地外,应对玻璃增设避雷装置加保护。

(6)卫星天线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若架设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与天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天线底座应可靠接地。

(7)引下线应沿建筑四周均匀或对称设置,条件限制时,局部的引下线间距可稍超出规范规定的间距值,但应确保建筑物整体的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大于对应防雷分类的间距要求。

4 基础接地平面图

基础接地平面图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建筑物基础中的自然接地体时,应将桩基、承台、地樑、底板内的结构主筋可靠连接以构成共用接地装置。

(2)地梁内的结构主筋应与所经过的结构柱内主筋可靠连接以构成环型接地体。

(3)引下线位置应逐一对应屋顶防雷平面图中标志的引下线位置。

(4)结构柱内的钢筋作为雷电流的主要对地释放通道,对附近的设备与人有一定程度影响,故弱电设备应尽可能远离结构柱和引下线。重要的设备机房应避免设置在建筑物的顶层和底层。

(5)各接地干线一般均为从大地板引出至各个部位,注意文字标注是否有误。

(6)如有特别注明设备机房等电位接地措施的,应检查是否设置等电位联结网络,等电位联结网络与大地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材料及规格型号,网络是否能为机房将来可能存放的机柜、机架、线槽提供足够的等电位联结点,网络的材质是否达标。

5 配电系统图

配电系统图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I级试验的SPD。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V。

(2)不同部位的配电箱在SPD配置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配电箱都安装In或Iimp值相同的SPD就能解决问题,应按照配电箱所处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级,相应确定合适的Inl或Iimp值。

(3)应结合低压配电系统的不同接地制式来确定安装何种类型SPD。

(4)图纸中设置的SPD应标明标称放电电流In(见表1)、电压保护水平Up、持续工作电压Uc等基本参数。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审核人员提高对建筑物雷电装置设计的认识,在熟练掌握相关规范及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防雷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综合分析、客观判断、灵活处理,同时工程各参与方应积极参与施工现场管理与指导,为项目建设单位把好技术关,从而确保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丽红,高层建筑物工程防雷设计的审核[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07期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常考必考知识点下一篇:高中随笔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