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实践论文

2024-08-24

园艺专业实践论文(精选8篇)

园艺专业实践论文 篇1

通过联系,我有幸来到了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进行社会实践。厦门植物园是以园林风景区建设为主体,具有植物科研科普、旅游服务、园林工程和绿化苗木生产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以植物引种驯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引种驯化的重要基地,植物学现场教学的理想场地。也是进行科学普及教育、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以及旅游和休憩的最好场所。

植物园已建成的专类园(区)有13个,较有特色和优势的专类园(区)是:沙生植物区、棕榈植物区、藤本植物区、三角梅(市花)园、南洋杉植物区、苏铁植物区、竹类植物区、雨林植物区等。实习一开始,在植物园一位见多识广的分类专家带领下,我与其他几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实习生一同参观了每一个专类园,在这个汇集了6000多种形态各异植物的植物王国里,我们边走边认,一天下来,便认识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植物,有以观赏为目的的:如观花的美蕊花、紫蝉、蔷薇等;观叶的旅人蕉、变叶木、花叶良姜等;观果的吊瓜树、腊肠树等;还有松杉园中姿态各异的金钱松、雪松、落羽杉、活化石银杏等裸子植物;竹径中高低错落、婀娜多姿的毛竹、斑竹、佛肚竹等竹类植物;棕榈岛中充满南国风情的大王椰子、短叶鱼尾葵、加纳里海枣等棕榈科植物;百花厅中清新美丽的王莲、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以保护和展示为目的的辣木、苦楝等乡土树种;以及可以作为经济作物的如糖棕、油棕、伊拉克蜜枣等植物……种类多到令我的眼睛目不暇接,感觉就像是好好地上了一堂观赏植物认种课,真可谓获益良多。

经过了一整天的参观,我们都对厦门植物园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徜徉其中,秀丽的自然景观;荟萃的人文景观;优越的区位交通均兼而有之,所以在福建省及海内外都名闻遐迩,游客络绎不绝。

参观过后,我们就开始进行专业实习了,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和其他几位实习生在单位的安排下,分别在引种驯化区、园林设计室、沙生植物区以及组织培养实验室进行了学习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下我就对自己在这几个地方实习的内容和所见所感进行总结。

首先是引种驯化区,这也是我进行实践时间最长的一个部门,据该区班长向我们介绍,植物的引种驯化是植物园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在特色植物的引种驯化与开发应用方面,在我国地方植物园中具有鲜明的特性。厦门植物园建园引种栽培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其中苏铁科、南洋杉科、棕榈科、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凤梨科、旅人蕉科、天南星科、露兜树科、竹芋科植物及三角梅品种等,在国内植物园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或名列前茅。我在实习期间,也看到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花异草,其中有不少竟然都是稀有、珍贵和濒危的种类,对于这些植物,我都一一向精通它们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的班长进行了请教,班长是一位资深的老园艺工作者,在植物园工作时间将近30年,跟上千种植物打过交道,经验十分丰富。她说,建园以来,他们就广泛收集国内外植物资源,并应用生物的变异规律和各种不同地理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经过人工选择,栽培驯化,使之成为本地区新的栽培种类。通过引种驯化的手段来达到丰富本地区的植物资源,为农业生产、园林绿化、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服务。现已在国内植物园界占有一席之地,逐渐形成了厦门植物园植物引种驯化的特色,经推广应用后,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现有资料统计,共引种栽培植物266科1494属5160种,这可真是一个令我难以想象的数字,我想,如果要把这些植物一一认熟,就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吧,更何况要熟悉它们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懂得种它们,还要把它们种得健康,种得漂亮,那可真的是一门大学问,而我的园艺学习之路,还正刚刚起步,以后我还要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下苦工夫,争取以后也能和班长一样,在引种驯化这个工作上获得一定的收获。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处于炎夏,不少植物在休眠,因此工作相对轻松,我与另几位实习生在班长的安排与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扦插、修剪、施肥和除草、清理残落叶等工作,班长很照顾我们,我们每天工作的时间不长,总是一边工作一边与班长还有其他员工聊着学校的趣事,大家都相处的十分融洽,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工作的同时,我也向班长她们请教了许多有关园艺方面的知识,现学现用,也感到比较巩固,和班长她们比起来,我真有点像一个初出茅庐,很多东西都不懂得的小丫头,我暗暗下了决心,回学校以后一定要多看点书,好好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工作就业,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园艺专业实践论文 篇2

一、高等职业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园艺产业的迅速发展, 园艺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批高职园艺专业毕业生进入现代园艺企业参与生产或管理。这就要求专业学生不但要懂技术、还要善于经营, 甚至将企业做大做强。学生实践的内容由“产中”逐步扩展到“产前”和“产后”环节。这样, 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也就显现出来了。

1. 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跟不上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虽然园艺专业在拓宽口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改革方案和措施很难完全执行。

2. 实践教学内容比较狭窄, 大多是课程和一些验证性实践以及生产流程等“产中”环节,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3. 基地建设普遍存在投入不足, 基地实践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基地建设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对于办学经费较为紧张, 学校规模不大的一些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难题。农业专业的实践还受季节和气候等自然原因的影响。此外, 基地建设规模与实习实践的理想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虽然参加了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各项技能训练, 但由于处于被动地位, 大部分学生仍未能进入主动接受知识和训练的状态, 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和学的统一, 尤其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待加强。

5. 各项技能训练的系统性和周期性不够。原有园艺专业课程中各项技能训练的强度不够, 学生独立操作的时间仍相对较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多, 由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周期性, 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实践效果。

二、增强园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的一些措施

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园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

(1) 实践课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实践课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及其专业岗位群的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确定出本专业职业岗位群。根据社会对此类高职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 确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即能熟悉掌握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 具有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从事现代化高科技园艺植物栽培生产实践及管理, 具有新技术开发推广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以产业需求为依据,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加以调整和完善。

(2) 实践课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它要求培养的学生更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园艺行业岗位 (群) 对能力的需求, 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发课程。为了使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园艺职业能力, 使培养的园艺人才能与生产岗位对口, 应该经常性组织专业教师深人园艺生产一线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园艺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调查, 借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 改革和完善园艺专业实践课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这就要求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掌握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实践课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为了使学生全面而系统的掌握园艺职业技能, 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 我们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物候期或季节管理任务相协调, 以便于开展实践性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大校内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园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出现了一定困难。因此, 有必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培育。并且确定以校内基地为重点, 校外基地为补充的指导思想。

(1) 加大校内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主要是加大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 对现有的实习场所进行改造, 同时根据发展需要, 建设高标准的专业综合实验室。此外, 为保证基地的良性运行, 加强基地的管理, 利用经济杠杆, 吸引外资, 共同发展。

(2) 充分发挥校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园艺专业实践性强, 学生需要见多识广, 思路才能开阔。应重点选择了一些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可以解决学生食宿的企业, 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借助它们的设备、技术及管理优势实施实训教学活动。近年来, 我们先后与河南济源古轵生态苑、山东临沂红玫瑰基地、河北保定出口菊生产基地以及连云港农科院和振兴兰业公司建立校外合作关系,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在实践课教学中, 舍弃了过去黑板上种菜、种花方法, 课堂上死记硬背纯课堂教学模式,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园艺类教学直观性强, 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学中将课堂理论讲解、校内实训基地实习、校外基地参观学习、市场实地考察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讲练训的有机结合。

4. 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提高教学效果

考核是检查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和基本技能。在实践中, 我们树立全新的考试观念, 注重对学生实践前的准备, 实践过程的表现和绩效以及实践完成后的总结方面的考核。尝试“模拟承包”“模拟公司”管理体制。并根据职业资格标准, 将与之有关的主干课程划分为若干教学模块, 将整个专业各职业工种的理论与技能培训、考核贯彻于全部教学、实训之中, 按国家职业标准将其纳入相应课程之中, 将职业技能鉴定分解到各个阶段、各模块内容的考核检验之中, 变传统的一次性考核、结果性考评, 抽题考评为多次的模块化考试、过程性考证、大容量普通考评, 从而避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保证毕业生技能水平和质量。

5. 其他尝试

在实践中, 应加强各种激励机制的尝试, 如实行实践奖学金制度, 产品销售参与制度等。通过实践, 获得了专业知识。表现好的同学, 获得了奖金。积极参与销售, 获得了销售提成。解决了部分同学的生活困难, 获得很好收益的同时, 也加强了专业的信心, 一举多得。

总之, 园艺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 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 又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又要以全新的观点进行实践教学, 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和完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才能真正加强教学效果, 培养合格人才, 为园艺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都本伟.高职教育创新与实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员冬梅, 高职园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开发与实现, 职业教育研究, 2005.

[3]苏明.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孙温平.加强实践教学, 彰显高职特色.

三峡库区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三峡库区;园艺;实践教学;

中国分类号:S6

重庆三峡学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三峡移民工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诸如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安全建设、园艺植被恢复、山地城镇园林景观规划等。这些机遇和挑战亟需大量本学科应用型人才进行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园艺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目前可利用独有的地理优势和三峡库区特色,以学校教育转型为契机,以专业发展为导向,极力探寻符合本地区特色本专业前景的实践教学模式。

1库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近年来,学校面临教育发展的重大转型契机,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更提上日程,通过实地见习,科研项目的参与,不仅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技能,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优秀复合型技术能手[1]。园艺专业的设立就是以本科实践教学为主,利用独有的地理优势和三峡库区特色,立足三峡,服务库区,以科研促教学,为三峡库区和西部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园艺人才。

2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

结合库区特色,以省部共建园艺园林实验教学中心、“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发展平台,对于薄弱的实践环节精准定位,狠抓过程控制,加强管理,构建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训和创新实验”三个层次,以“夯实基础、注重专业、突出创新、重视应用”的原则,构建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三峡库区山地城镇园林和园艺,改革实践内容与项目,提升教师科学技术水平,逐步将园艺专业建设成集教学、实训和研发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3.1实践教学需走进企业。市场领域大量的公司和企业比如花卉苗木基地、种子公司、园林工程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具有常见花卉、蔬菜、果树苗木的先进生产水平。深入到这些一线企业进行实战模拟训练,在每道工序都有同学们发挥知识之地,这些机会更切合学生将来毕业从事的行业和工作环境。借此平台,同学们可将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应用。通过实地勘测,苗木的动手栽培、田间大棚管理,园艺产品营销等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领会和应用能力,练就本领,积累经验,同时也有了市场利用价值[2]。此外,企业方面也在经营与管理方面得到了技术支撑和减少费用管理的支出。

3.2实践教学需学做科研。每年学院教师都有部分科研项目,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跟随导师做科研课题的工作,来发挥所学的理论知识[3]。比如实验的操作,仪器的使用,温室大棚苗木的培育和养护,园林方案的设计程序等。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锻炼,更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深切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升具体解决问题能力,既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开展,又为后期的考研深造打下基础。这样一来,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也达到了专业培养的目标。

3.3实践教学需深入社会。学生利用暑假、走基层、三下乡等活动时间,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山峡移民带来的库区消落带生态安全问题,植被资源恢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走进基层,深入一线,使学生真正接触园艺作物在一线生产中的具体环节[4]。结合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市场、流通和销售等进行调研实际社会中所带来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从书本走入大田生产,在真正的生产环节中掌握部分操作技能,拓展综合训练能力[5]。学生可以亲身观察到作物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查找资料、请教指导教师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结语

本校园艺专业以立足三峡,服务库区为遵旨,依靠自有的区域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摸索,不斷积累经验,大胆革新,从而使改革成果更有利于库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为库区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园艺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春,刘察君,尹克林.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50—252.

[2]张楠.园艺园林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lo(5):30—31.

[3]韦杰.大学本科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增刊):16—17.

[4]陆晓民,高青海,张雪平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内园艺教学实习基地的功能[J].现代农业科技,2010,(7):30~31.

园艺专业就业如何 篇4

2005年12月,笔者对20名毕业于园艺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本专业在毕业时专业对口率(不包括考研的学生)为50%,毕业两年后则不足30%。而且,在剩下的这些人里,八成表达了有机会会转行的意愿。为什么要转行?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待遇不好是最关键的原因。

“只有五个同学专业对口了。”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2001年毕业生佘彬感叹,他们一个班30多人,刚毕业时还有10多名同学找到的工作基本上对口,几年下来,转行的转行,考研的考研,都走了。“我们这五个人都想走,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机会。” 佘彬已经结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而他的工作所在地在湖南怀化——他说自己不忍心抛妻弃子远去他乡,不然早走了。

就业方向一 科研机构

就业去向:农科所、蔬菜公司等农业科研、事业机构。

应聘途径:各农业类高校校园招聘会、专业网站。

就业形势:因为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另外,国家在加入WTO后承诺开放农业市场,而我国的农业科技基础薄弱,因此,基层研究所和各类农业事业单位对农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总体来说比较旺盛。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那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薪金待遇确实比较低。前文中提到的那位佘彬先生,月收入仅仅为700元-800元(不含各种保险)。

规划分析:一般的园艺专业对口工作单位都位于城市边缘,位置偏僻(大多在郊区)且效益不是很好。但专业基础扎实,又有想在本专业一展鸿图的同学,或只是暂时找个安身之地,以后要继续考研深造的同学,选择工作环境相对寂寞,工作待遇暂时较低的专业对口单位也未尝不可。

因为这些单位的共性是,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又能接触到同专业的行家里手,从他们那里能了解到一些关于新品种开发等专业技术。前者有利于准备考研的同学,后者则有利于准备创业的同学。

推荐课程: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

就业方向二 商业机构

就业去向:各农业科技园区、园艺类公司。

应聘途径:招聘会、专业园艺或农业网站、毛遂自荐。

就业形势:农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行业,科技农业也喊了许多年,但真正进入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轨道,却也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国家实施了好多年的“菜篮子工程”,近年来对农业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势必让越来越多的资本和资源进入农业科技领域,理所当然的,新增加的投入会成就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都反映出园艺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园艺专业药用植物方向的毕业生来说,中医药市场的重新旺盛也是一个不错的兆头。

规划分析:“学习→就业→创业”是园艺专业毕业生目前最常见的成长轨道。一旦确定了在这一行奋斗,那就得细细规划好上述三步曲中的每一个步骤。

学习,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习两个部分,这关系到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专业底蕴和毕业后第一次就业的起点。有同学总会感觉到学校教科书上讲的太枯燥,而且一点用也没有(多半从学长处得到的“经验”)。那该学什么呢?那就得靠你通过实习自己去发现,这也是职业顾问总是建议学生客户们坚持从大一开始寻找实习机会的原因。在实习过程中,你可以从实践工作需要中,和老员工嘴里知道什么东西是最需要学习的。反过来,你学到的东西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例如

在图纸上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可能会在资金和场地局限的情况下,与实际建设有很大的出入,那如何在实际中运用你学到的规划理论就是实习中的重要任务。

就业方向三 公务员、考研

就业去向:农业局或其他行政部门、考研。

应聘途径:研招考试,全国统一公务员考试,各地分别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就业形势: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相信不用我再多费口舌了。园艺专业学生如果说要有优势的话,那一定在竞争专业对口的农业类行政职位方面。考上公务员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

规划分析:公务员招录考试在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考,充分证明了这类职业的魅力。从过去几年国家招聘的职位来看,监狱狱警等比较“偏”的岗位数量最多,如果你对薪酬、办公地点要求不是太高的话,选择报考地方政府招聘的这些岗位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些。

考研有两种选择,一是还考园艺专业,二是换别的热门专业。在专业选择上,相信如果你想换考专业的话,肯定是因为你后悔本科选择了园艺专业,有了这次经验,相信一定会谨慎很多。

推荐课程:行政行为能力测试、公务员法、演讲与沟通等。

就业方向四 转行

就业去向:各行各业,以市场类职位为主。

规划分析:市场营销一直是人才市场招聘数量最多的岗位,也是一个真正锻炼、考验人的岗位,而且,它进入的专业门槛低。因此,在笔者的调查中,大多数园艺专业的毕业生转行后都选择了市场类职位,另外,有一小部分人转行做观赏园艺——这个行业在大城市也渐渐繁荣起来。

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对各行业销售现状的熟悉程度,可以保证毕业生在毕业时顺利找到合适的销售类工作。

推荐课程:市场营销学(包括销售、市场)、消费者心理学、参加一些保险公司提供的免费推销培训。

大学生就业调查:专业离基层越近就业离专业越远

2010中国大学农学前50名

名次 等级 校名A++ 中国农业大学2 A++ 南京农业大学 3 A++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 A+ 浙江大学 5 A+ 华中农业大学6 A 华南农业大学 7 A 山东农业大学8 A 扬州大学A 北京林业大学10 A 福建农林大学 11 B+ 四川农业大学12 B+ 东北农业大学 13 B+ 河北农业大学B+ 沈阳农业大学B+ 甘肃农业大学B 山西农业大学B 安徽农业大学B 吉林大学B 南京林业大学B 中国海洋大学B 上海海洋大学C+ 吉林农业大学C+ 海南大学C+ 云南农业大学C+ 江西农业大学C+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广西大学

C+ 浙江林学院

C 青岛农业大学

C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新疆农业大学

C 上海交通大学

C 贵州大学

C 广东海洋大学

C 石河子大学

D+ 兰州大学

D+ 北京农学院

D+ 西南林学院

D+ 四川大学

D+ 长江大学

D+ 大连水产学院

D+ 宁夏大学

D+ 宁波大学

D+ 江南大学

D+ 河南科技大学 14 B+ 河南农业大学 16 B+ 西南大学 18 B+ 东北林业大学 20 B 湖南农业大学

D+ 河南科技学院

园艺排名

浙江大学1

山东农业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3中国农业大学4中国农业科学院5南京农业大学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沈阳农业大学8湖南农业大学9安徽农业大学10新疆农业大学11

园艺专业介绍 篇5

学制:4

所属院系: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专业介绍: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园艺、园林、城市建设、农林业部门等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园艺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并能从事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学位课程有花卉学、观赏树木学、设施园艺学、无土栽培学、切花生产理论与技术、盆花生产理论与技术、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设计、园艺植物育种学、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总论;植物学、城市景观生态学、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等必修课程。

林学园艺学院专业介绍 篇6

学科门类:农学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立足湖北,面向西部广大农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森林培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遗传育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与林业生态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旅游等部门从事与林学及生物学学科有关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林学及生物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害防治、土壤、生态、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资源保护及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旅游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木良种选育、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规划、水土保持与林业生态工程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熟悉我国有关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林政管理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

6.了解国内外生物学、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技术应用、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8.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

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

四、主要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林木育种学、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环境科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学科门类:农学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药材、特色作物)培育、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产品贮藏加工、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经营管理、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观赏园艺植物造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具有现代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知识;

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观赏园艺植物造景等方面基本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6.熟悉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具有农业经营管理和园艺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8.有一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熟悉与农业和园艺专业有关政策法规。

三、主干学科

园艺学、生物学

四、主要课程

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应用概率与统计、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生态学、气象与气候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营销学、园艺产品加工工艺学等

学科门类:农学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立足湖北,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需要和现代化城市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园林建设与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城市园林、林业部门、旅游部门和厂矿企业、花木企业、园林工程公司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旅游开发、园林植物栽培利用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培养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植物造型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技能,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和管理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扎实的数学、美术、植物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利用、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3.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熟悉我国风景园林、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

林学、生物学、建筑学

四、主要课程

园艺专业实践论文 篇7

1 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

我校园艺学科创建于1934年, 近年来, 学院按照优势突出、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 积极探索专业建设改革, 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专业实践。这不仅需要学生熟悉多种仪器操作规程, 还要求知晓仪器的后期维护保养, 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实践内容增多, 出现了专业仪器非正常损坏以及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人员受伤等诸多问题, 为此, 在实验室管理中心及学科建设组的共同努力下, 以降低仪器损坏及推动专业学科发展为目的, 我院开设了园艺专业仪器操作技能课程, 供大三学生选修。

园艺专业仪器操作技能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 以仪器分析[2]和教学实验[3]为基础, 注重专业研究领域涉及的仪器操作使用及实验方法的技能培养。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常规试剂配制及仪器操作技能是该课程学习的基本目的, 了解仪器原理、知晓仪器功能、熟练操作仪器、正确维护保养是该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根据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的认知顺序及操作对象的难易程度和园艺专业的研究特点, 将仪器操作分为常规仪器操作和大型仪器操作两部分。常规仪器指实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仪器, 按照加热、制冷、储藏、破碎、培养、离心、量取、观测、检测分析功能进行集体授课。大型仪器指使用方向单一、价值较高、数量有限的仪器, 通常以单价超过20万元作为衡量标准, 如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流动分析仪等, 进行预约分组授课[4]。此外, 实验室安全和仪器发展史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室运行机制, 认知仪器的类别, 进而灵活选择不同类型仪器设备进行实践操作。

2 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举措

2.1 教学前准备

2.1.1 仪器资源合理化布局

合理摆放仪器可有效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5,6]。我们根据实验操作程序及仪器自身体积大小, 结合学生观摩及操作顺序, 集中摆放功能、原理类似的仪器。同时, 在实验室入门处, 设置指示、标记牌, 引导学生查找仪器。采用“一表、一牌、一卡、一签”管理模式, 即每个仪器室有教学仪器存放一览表, 每个仪器橱有橱号牌, 每层有定位卡, 每件仪器有标签。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熟悉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在仪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 学生可以寻找其他可替代资源。

2.1.2 建设实验室预约开放共享系统

针对仪器资源有限的现状, 我们采取实验室全面开放管理策略, 即把学院仪器清单及说明书发布到网上共享, 实行仪器管理网上预约。此外, 我们根据具体仪器操作流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对专业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简化, 编排了简化版仪器操作使用指南, 张贴在仪器上方醒目位置, 供学生参考使用。

2.1.3 严把教材及教学队伍质量关

现有的仪器课程教材内容多为分析性仪器, 涉及仪器类型较少, 而且仪器型号相对陈旧, 和目前园艺专业仪器教学内容脱节。为此, 我们发动学院实验室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仪器课程教材编写工作, 并邀请本领域专家作指导, 完成了仪器教材的编写任务。

通过组建仪器交流互动群, 定期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各种仪器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学校设立仪器功能开发专项, 提高了实验科教人员的科研素质。为教好仪器操作技能课程, 实验科教人员还通过相互听课打分评比的方式, 提升教学水平。

2.2 授课方式

2.2.1 分组、分科实践教学

在对实验室安全知识、试剂配制及常规仪器操作内容授课时, 以6名学生为一个小组, 要求组中每个人都能独立操作, 并由小组长进行监督。在对一些数量较少、价格昂贵或属于某个领域的专用的大型仪器授课时, 预先告知学生仪器的功能和用途, 要求他们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分组选修2种及以上的大型专业仪器, 然后确定授课人数及时间, 进行预约式授课。大型仪器操作往往受实验条件、分析对象等因素限制, 仅靠实际操作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此时, 可通过计算机动画模拟及多媒体教学, 对各个环节进行局部放大, 反复演示仪器操作流程, 并分析原理, 提高教学效果。

2.2.2 以课前预习为授课基础

由于仪器分析课程内容多, 知识面广, 学科跨度大,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教师只能着重讲授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而大量的相关知识只能依靠学生课外自学或实践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前一周告知学生授课内容, 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布置设计性实验题目, 要求学生主动查阅相关文献, 学习可能用到的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课堂上, 采用以学生讲解和班级讨论为主, 教师评论补充的教学方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2.2.3 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在以往的教学中, 理论与实践知识分开讲授, 常常出现教师讲理论时, 学生想象仪器操作, 教师操作仪器时, 学生已忘记理论知识的现象, 造成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时, 操作事故频发。经过分析与总结, 我们逐步探索出一套进行现场教学的方法, 通过实地演示仪器全部操作过程, 强调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及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的后果, 利用仪器预热、运行等待的时间, 穿插讲解仪器原理、分类、维护技巧等内容, 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学生上课的专注性, 也减少了学生实践中的失误。

2.2.4 建立仪器性能与操作技术交互评价体系

在仪器操作训练中, 通过设计实验, 评价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检验仪器性能优劣。以移液器操实验为例, 取6支离心管, 量取一定量程液体后称重, 称重结果一致, 验证仪器性能良好, 认定操作初步规范;再向离心管中加入等量反应物, 检验反应产物浓度一致, 最终认定操作完全规范。

2.2.5 以提高专业研究实验效率为目标

由于仪器种类多, 更新速度快, 面对有限的实验资源,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设备, 快速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 对实现教学目标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我们以样品数量、实验要求精度、现有实验资源为衡量标准, 从样品制备、测定、耗材花费以及获得实验结果等方面综合考虑, 选择相应的仪器设备, 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效率。

2.2.6 定期开展仪器技术交流活动

仪器设备的更新, 设备销售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此, 我校定期邀请仪器厂商人员来校开展仪器技术交流活动, 并组织学生参加。此外, 我校还成功组建了色谱团队、蛋白团队、电镜团队等, 负责培训实验技术人员及学生, 定期针对一个主题发布消息, 邀请师生参与, 进行讨论。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仪器的新知识、新技术, 而且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考核

仪器技能操作课程考核分为三部分:课前预习成绩占20%, 平时成绩占20%, 期末考试成绩占60%。仪器操作技能课程仅有32学时的授课时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教师只能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 对大量的有关知识只能依靠学生课外自学。因此, 我们把课前预习纳入考核范围, 将学生对仪器的原理及功能掌握程度作为考核指标, 提高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度。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实验态度的全面考核, 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基本素质[7]。期末考试是在学生充分准备和高度重视下进行的,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正能力。期末考试分两个部分, 笔试部分占总成绩的20%, 操作部分占总成绩的40%。除了对学生考核外, 我们要求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 建立教学反馈互评机制[8]。

3 结束语

近三年的选修人数统计结果表明, 选修该门课程的人数超过学院年级总人数的95%,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及认可。从实践效果分析, 学生对专业仪器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有很大提高, 仪器的损坏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三年多的实践教学探索, 完善了课程教学内容, 改善了教学实践中的诸多环节, 解决了学生对专业仪器操作训练中普遍反映的资源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仪器实践操作技能, 降低了专业实验室仪器损坏率, 为师生开展专业实验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及科研工作等提供了便利, 该课程的学分已成为实验管理人员评估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室资质的重要依据之一。与此同时, 实验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及实验室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实验资源从仪器设备到技术服务都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摘要:掌握和运用先进仪器, 是快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 推动学科进步的重要途径。在仪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通过开设园艺学科专业仪器操作技能课程, 在教学前准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等环节进行探索, 最终使该课程顺利实施, 达到了减少仪器损坏,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锻炼的目的。

关键词:园艺学科,专业仪器,课程

参考文献

[1]乔军, 刘富中, 陈钰辉.园艺作物果形遗传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 2011, 38 (7) :1385-1396.

[2]刘昭第, 徐华杰, 盛良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8 (5) :86-88.

[3]赵建华.本科教学实验的分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1) :71-73.

[4]刘崇华.光谱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M].哈尔滨:黑龙江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5]胡长平.仪器分析的发展历程[J].安徽科技, 2005 (10) :48-49.

[6]张慧双, 葛洪玉, 朱丽萍.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创新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9 (5) :100-101.

[7]雷光东, 黄辉, 阮尚全.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4 (2) :69-70.

园艺专业实践论文 篇8

一、“三个一”育人模式的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三个一”育人模式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形成的,它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学生的课堂教育与实际工作,培养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有一个新的职教理念——“职业生涯从大学开始”;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一条新的专业实践途径——“依托专业办企业,依靠企业强专业”。

1.强调一个新的职教理念——“职业生涯从大学开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员工“心智技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由此,如何进一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作为高职院校,应当引导学生从入校门第一天始就要树立起“职业生涯从大学开始”的理念,尽早培养起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高考第五批(2007年改为第四批)上线的考生,其在学习上没有太强的自信心,甚至可能有很强的挫折感。根据高职新生的这些特点,从学生一进校门,就通过专业负责人介绍、学生座谈会、参观企业、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认知教育,初步树立起“学习专业、热爱专业”的专业思想,让学生既能展望到专业的美好前景,重新审视自身价值的发挥途径,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让学生了解社会竞争的激烈,让学生产生初步的事业进取心和创业激情,在思想上扫清障碍,为后续的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2. 实施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树立“温室就是教室,苗床就是课堂”的理念。“做、学合一”——将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工作,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做、学有机结合,工作与学习同时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规定内容,自始至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努力为社会输送“技能娴熟、知识丰富、素质过硬”的创新型人才。

首先,生产项目引导实训内容设计。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设施园艺和花卉栽培等课程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实行花卉、瓜果生产的承包经营。由学生负责种子和资材的购买,在教师的技术指导下结合实践课教学进行养护管理,最后的实习成果就是花卉、瓜果产品,其成果也由学生负责出售。让学生既学到了花卉园艺技术,又领略了市场的广阔前景以及竞争的剧烈程度。

其次, 组建学生专业社团。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创建了“花卉协会”,由专业教师指导,开展各项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类花卉的培育、销售,销售的部分收入作为社团活动经费。学生在这样的社团活动中,逐渐养成了园艺技术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切实提高了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学生个人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吃苦精神,也获得了部分经济收入,起到了勤工俭学的作用,减轻了生活负担,如学生卢丹妹利用双休日种养花卉,销售花卉日收入几十元。

再次,顶岗生产和暑期专业实践,增加动手机会。“学生、员工身份合一”——将传统的模拟演示性实习,转变为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型现场环境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顶岗从事生产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将“岗位、课堂合一”——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将生产与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习于职业岗位,工作于学习环境。学生参加顶岗生产,不仅使消耗性实习变为增效性实习,而且能够及时地多方位地受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培养成为多技能人才。园艺(花卉)0201班全班同学全程参与了温州市三县三区有害生物调查工作,良好的专业基础赢得了浙江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最后,职业技能鉴定验证实训效果。探索实训与考证相结合,在实训结束时通过考证验证学生学习效果,考证合格即实训合格,取得学习成绩的同时又取得职业资格,真正实现“考教分离”。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在《盆景与插花技艺》课程综合实训中,以高级插花工工种考证来取代平时的实训考核,效果极佳。

3. 一条新的专业建设实践途径——“依托专业办企业,依靠企业强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坚持产学相结合,提出“依托专业办企业,依靠企业强专业”的校企结合思路,为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条件。依托园艺(花卉)专业举办的丽水阳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由园艺类专业师生参与经营管理,为园艺类专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训平台。近年来,已累计为市場培育草花50余万盆,承接了市区人民路等道路、丽水检察院等企事业单位的绿化美化项目20余项,并为丽水市行政中心大楼提供常年的室内绿化、植物造景服务。

二、实效分析

1. 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师生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践,明确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从而指导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新的育人模式的提出与实施使得原来教师在黑板上“播种”,讲台上“养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大大得以改变。现在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将课堂搬进了花园、绿地、苗圃地、温室大棚,开展直观教学,教师言之有物,讲解直观生动,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记得扎实,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这一育人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既要进行理论教学,又要讲解实践操作,要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干,言传身教。同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可接触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劳动组织和市场行情,锻炼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习了新东西,发现弥补了不足,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同时采取“老带青”、“一帮一”的方法,使老教师、青年教师都在生产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成长。

3.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开拓就业渠道,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在校内通过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后,通过产学结合,顶岗实践,真刀真枪地全程参与生产和管理,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市场意识,受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农、爱农、务农的敬业精神。我院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近二年的初次就业率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现在就需要这样的技能型人才。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在“三个一”育人模式的指导与实践中,专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经“真刀真枪”的锻炼后,得以不断提高;专业的知名度与品牌形象也不断提升。在产与学中创新地发展了高职教育,逐步形成了“产学交融”的新型办学模式,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爱劳动、敢实践、善动手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一篇:幼儿园毕业季诗歌朗诵稿下一篇:安全用电讲座进校园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