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2024-06-14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等进行不懈奋斗的事迹,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无不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在中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一是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二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国情、激发斗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垂危。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立的新中国。讲授这些内容,要着重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要能够激发学生奋进、图强,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责任感。从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图强之路在哪里?历史教师要用历史告诉学生,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二、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等良好的思想品质

历史老师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原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生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俭节约、崇俭反奢,诚实正真等等。历史教学在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丰富的评价材料时,既要选取正面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创新都是良好的思想品质。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这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找到答案,如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的事迹有利于学生形成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品质。

三、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认识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学生必备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唐朝名臣魏征曾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朝代的兴起衰退无不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得到人民拥护的政权日益强大,失去人民拥护的政权则日益没落,最终被推翻。故史书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事件的成功都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只能归功于人民群众。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成大业的。那些所谓的英雄只是把许多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汇集起来罢了。

历史教学要通过讲授历史杰出人物和社会英雄的故事,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铸成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历史课肩负着向学生灌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历史名人和社会英雄,他们的成长过程以及言行,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榜样和精神坐标,是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鲜活教材。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定会有所启示和感悟,镜鉴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的独特性, 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史鉴”作用, 加强德育教育。

历史教科书中, 既有对成功人士的丰功伟绩的颂扬, 又有对反面人物骂名千载的鞭挞, 人物、事件众多, 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学好历史, 必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因此说, 历史教师在授课当中要以教学大纲为抓手, 以教科书为根本, 将“以史为鉴”这一特性发挥到极致, 这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那么, 历史教师使学生学到并掌握历史史实是教学任务, 使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是教学责任, 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史实而成为一名具有仁、义、礼、智、信各种素养的合格公民是教学使命。

二、“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教学中应当充分借用历史事件加强德育教育。

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事件纵横千年、贯穿今古, 每一段历史事件都蕴意深远, 有极强的教化功能, 教学中要善于掌控历史事件的德育功能, 强化德育教育。

中国古代史中有这样一则事件: 商鞅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 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法令已经完备, 但没有公布, 恐怕百姓不信任, 于是, 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 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赏给十镒黄金。 百姓对此感到惊讶, 没人敢去搬木杆。 商鞅又下令:“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 ”有一人搬木杆到北门, 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 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法令。 这就是商鞅欲推新法而设法取信于民的历史史实。

通过对这一史实的学习, 学生知道商鞅因“徙木立信”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获得了变法的成功, 明白了诚信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 从而励志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三、“以人为镜可以明善恶”, 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解析历史人物的教育功能, 加强德育教育。

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 有奸有邪, 有正有善, 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面自我反省的镜子, 都是自我教育的模板。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寻找、利用历史人物的教育作用, 解析、提炼教育的精华, 深化德育教育。

学到秦朝这段历史的时候, 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了统一, 可谓丰功伟绩, 繁盛一时的秦朝却二世而亡, 经过梳理、总结、对比秦始皇与秦二世两人, 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得出结论:“1.秦始皇开拓进取:他灭六国后并没有停下脚步, 而是南进、东进统一到海边, 这就定下了千年的华夏版图;远见卓识: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思想, 修长城抵御外族、修灵渠、修秦直道, 这都是相当伟大的工程;用人不疑:王翦灭楚, 举全国之兵, 虽然有很多人告他的状, 但秦始皇依然信任他、重用他;胸襟广阔:他严于律己, 善于纳谏, 自己下诏逐客令后, 经人提醒, 还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反悔。 2.秦二世残害自己的手足, 陷害许多大臣, 使得人民开始了反抗战争, 导致秦朝灭亡。 通过对这二人的学习, 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我们应当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 不能处心积虑地害别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 要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事业上, 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

四、继承发展、利用古代灿烂的先进文明成果, 深化德育教育。

历史教材上, 古代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 足以鼓舞每一位学生, 树立伟岸的民族自豪感和雄浑的民族自信心, 激发出心中蕴藏的斗志, 树立高远理想, 合理运用历史文明成果, 催化德育教育。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大统一, 都是一次文化的大融合, 都是一次先进文化的大爆发。 我国历代先民的伟大智慧像点点明灯, 时刻在激励着学生的高瞻远瞩、立下万丈雄心;每一次文明的“大跃进”, 都是德育教育必要而有益的资料, 合理运用、功效兼备。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学生学习之后, 知道了造纸的工艺流程, 知道了纸张的优越性, 知道了其他国家的造纸技术都是由我国流传出去的, 知道了这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作出的宝贵贡献, 民族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教师在此时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 营造氛围, 使学生为中华民族崛起、为社会富强而读书的激情完全迸发, 从而树立自己远大的中国梦, 其将来必然会有所作为。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21

历史,通俗意义上来讲可以看作是当前时代中对于过去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的统称,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在时间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就习惯于用口耳相传方式记录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的历史,而文字出现之后,历史则直接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通过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到过去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而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在发展进程中积攒下了无穷的智慧结晶,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我国自初中阶段开始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呈现出来。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开展,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被重新定位,尤其是初中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将知识教学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还要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素养的培养作为日常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作为教师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对于数理化这一类以客观性内容为主导的学科来说,政史地这一类的科目在学生三观和个人素养的培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对较大的,尤其是记录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学科,在教师开展基础德育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以下我将讲解自身的教学体会,具体针对初中历史的德育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的对外开放不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今的初中生的成长环境充斥着“外来品”,这些商品和文化方面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愉悦的同时,也会对人的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身心成长过程中的初中生来说,影响更是呈现加倍效果。最显著的体现是现在很多初中学生更认同资本主义文化,向往欧美生活方式等等,这就导致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大大削弱,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上取得的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我国的历史教材中所记载的绝大部分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而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了太多的辉煌和成就,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声情并茂的将这些历史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等,这些知识内容都会唤醒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明产生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作为中国人的荣誉感和幸福观,进而在心理上增加对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爱国意识做好准备。

其次,历史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国在历史文明进程中不仅有辉煌的一面,也有落后挨打的一面,尤其是清朝之后的历史直接就是一部被动挨打、受侵略的状态。作为历史教师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这一段沉痛的历史作为经验教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失误和坎坷,尤其是可以拿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经典的历史作为案例,让学生明白我国和平现状的来之不易,从而帮助学生塑造起珍惜美好生活的心理愿景,继而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打下爱国的烙印。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左右一个人未来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三项决定性因素,而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更是学生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此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历史知识传输的思维导向的健康性和积极性,从而通过历史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一步步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为未来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思想健康的社会人士做好前瞻性工作。

首先,要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正视并正确分析历史的能力。尤其是在影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很多影视作品打着历史的旗号,随意改编历史,甚至是扭曲历史事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拨乱反正”的方式重新寻回正确的历史,并且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历史吸收某些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在日常行为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

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进行客观性的分析。初中阶段历史教材的呈现并不仅仅是为了中考而服务的,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还不具备深入剖析历史的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维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历史,尤其是具有正能量的历史人物和时间,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三、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才,所以“人”才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个性和人格。

首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初中历史教材中不仅仅是包涵中国历史,还会涉及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历史,不论是美洲殖民战争还是上文中提到的我国的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这一切都昭示着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所以教师要通过历史的呈现让学生明白不断进取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上进心。

其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时间精神。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呈现,不论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技术层面,还是科举选拔等精神文明层面,归根结底是古代人民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将我国历史中的这一特质呈现出来,从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高中历史教师德育总结 篇4

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使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中国人是历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一、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以情优教”是情感教学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条原则,它指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以情动人、以事感人,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

二.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践

1、教师应该从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例如在中国百年屈辱史这一系列内容中,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了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画面;20世纪持续8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加强对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此外,历史教师还可以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语,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如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满怀悲愤之情。另外,我也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以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落到了实处。这种怀着真挚的感情去教育学生,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教学方法深得学生的好评,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1高一历史教学德育计划 篇5

吕静杰

现在,“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与现实有效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突出。”是影响德育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历史教学如果不能突出时代性和紧密结合现实,那么它就是遥远的,飘渺的。因而自然就被认为是无用的。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必须把历史讲得更切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帮助学生看清时弊的根源,并进而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难,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例如,当代中学生处在我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时代,由于他们的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少,因此,对改革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下岗、贫富差距的加大、西方不良习气对中国的影响等,学生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困惑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历史课所具备的特长来加以引导: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历史范围来观察,我们都不难发现,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要经历一番磨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改革必定会对一些人的利益产生不利,会有人下岗,会有人起来强烈反对改革;然而这一切终究不能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管仲使齐国终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商鞅以身躯换来了秦国的强大,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化改新终使日本跨入了封建社会的行列„„历史证明: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改革出现一些波折、困难甚至失误,都是不可避免的,以此来坚定他们对改革的信念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重以历史史实为依托

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比较、分析之中。事实胜于雄辩,论从史出,有理有据,才能给人以信服,给人的思想情感的震撼力才会更强。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口号式地硬贴标签,难以收到德育渗透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有真挚的情感

历史是人创造的,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鞭挞,无不浸透人的情感。历史教师无论对历史人物,还是对历史事件,都必须公正客观、爱憎分明。这份真挚感情,溶入教学之中,就会与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只有在感情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教师用良好的品质和真挚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其德育渗透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在讲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时,教师首先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描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为林则徐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和虎门硝烟的壮观场面作铺垫;然后,教师生动叙述林则徐严禁鸦片的鲜明立场“永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和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终于迫使英美鸦片贩子不得不缴出鸦片;最后,教师用激昂的语言描绘1839年6月3日这个中华民族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二万多箱鸦片(引导学生观看《虎门硝烟》彩图),许多广州人民群众怀着对外国侵略者的义愤和对禁烟斗争胜利的喜悦群集虎门,观看了硝烟的壮举,看着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被销毁,人们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虎门硝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无畏斗志和坚强决心,这一壮举将永载史册,解放后,为缅怀英雄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副浮雕再现了这历史画卷。如此讲述及易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多开展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解决由知到行的转化。历史知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应开辟广阔的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历史故事会、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参观革命胜地,教唱革命歌曲,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和纪念展览,进行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活动,发挥自我教育的机制、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熏陶,从而实现德育目标、优化德育渗透。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把握好正确的航向:

新课程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不同观点和看法,甚至可以对立。但我认为教师应把握分寸、握好舵把,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特别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对学生出现的过激言论和消极言论,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该给定论就给定论,不要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也不要一味追求气氛的活跃,该严肃的要严肃。例如,我们常用鸦片战争的例子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但却不能让学生由此得出“我们当时就是该打”这样的推论。

历史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篇6

陈宜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被提上日程。历史教学改革更是面临严峻考验。历史教学改革也确实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围绕教育理念,围绕课程教材,围绕考试评价,围绕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围绕研究性学习„„改革的根本是抓住了——以人为本,为学生掌握知识铺就一条捷径。然而,这种改革内容中似乎总缺少点什么?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了一幕幕让人不得不陷入沉思的场景:面对长者、弱者而肆无忌惮的行为、恶人行凶而百人围观时的麻木神情、一个个巨贪中饱私囊侵吞国家亿万资财的大手笔、影视明星制造的“日本军旗事件”和体育明星面对众多外国记者而大谈不知“沪沟桥事变”为何物时的坦然,真是古有“商女不知亡国恨”,今有“明星不知亡国恨”的悲哀。

此时,才陡然醒悟,是国人的道德意识滑坡,才使那些有损社会风气和民族尊严、利益的情况出现。于是社会疾呼、国人疾呼: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这样的呐喊早已响彻耳端,然而,呐喊毕竟代替不了现实,有时它越响亮,越说明它本身的低效、苍白!

为提高国人的道德素养,国家提出了“以德治国”作为“以法治国”的重要补充的决策。《江泽民总书记致国家教委领导的一封信》中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无疑是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这项任务也艰巨地落在教育工作者的肩上,特别是历史教师的肩上。要求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不能忽视德育的存在。

其实,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博大精深的中华思想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礼义廉耻、明礼诚信教给学生做人的准则;古代优秀科技成果特别是四大发明的创造,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积极进取的爱国热情;金戈铁马、折戟沉沙的古战场上驰骋纵横的英雄精忠报国的气慨,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耻辱,让他们明白国家的强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从而让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的信念;历史上为一己之利而出卖民族大义的龌龊之辈,最终将遭到历史的唾弃,使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利益、正人正己„„

这些史实都可成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进行道德教育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一、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把书本知识传授引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达到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如在讲授“百家争鸣”各派思想主张时,就可以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做人原则,为人处世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声情并茂的语言。

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富于情感的教学,讲课时声情并茂,往往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达到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目的。如在讲述中国“四大发明”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讲“南京大屠杀”时,语言悲愤、低沉,但要深沉有力,让学生产生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对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目标。

三、观看影视、图片展或参观革命基地。

此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使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寻求适当的方法,灵活机动,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有效德育渗透升华历史教学 篇7

一、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历史渊源悠长, 文化繁荣昌盛, 典籍连绵不绝, 人才鼎盛辈出。直到清朝中期为止, 我国的文化, 科技、经济一直都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水平。有经典的儒家学说, 有永世不倒的万里长城, 有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 有鼎盛的唐朝文化, 有名誉海外的郑和下西洋, 有辉煌的康乾盛世,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血泪和智慧才凝结出来的历史文明, 这些历史文明对中华民族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重要的贡献, 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

从古到今, 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了大量的爱国英雄人物,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 在祖国受到侵犯, 人民遭到凌辱, 民族处于危难时, 他们发出了振聋发聩, 感人肺腑的呐喊, 并为之奋斗, 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篇章, 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 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 但愿海波平”;如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以及一批批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崇高思想境界, 无不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能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使自己的价值观, 人生观与祖国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开展人格操守教育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 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历史教育只有把育人、立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 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才有可能现成和完善, 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树立真诚关注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 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 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 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 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再如: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为学生宽阔胸怀, 处理人际关系树立了很好榜样;司马迁“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观;林则徐为国禁烟的责任感等等, 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 也是培养学生人格操守的良好凭借。

三、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开展改革创新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为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而改革创新精神则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 它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时期的精神象征, 成为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 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改革创新精神的教育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虽也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 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 其中与中华民族的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的潮流, 锐意进取, 勇于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秦始皇创建帝制,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 废除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加强中央集权, 其施政模式影响至今;北魏孝文帝, 迁都洛阳, 推行汉服、汉话, 全面推行汉文化, 是历代皇帝中学习汉文化的榜样;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 李大钊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 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商鞅的“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梁启超的“非变法万无可以图存之理”, “变者天下之公理”;邓小平同志的“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摸着石头过河”, 这些改革者的真知酌见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归类和引用, 从而使学生受到启迪, 培养锐意进取, 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围绕经济全球化浪潮, 开展开放包容教育

当今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世隔绝、孤芳自赏。只有置身于国际社会, 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 只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 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海纳百川,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而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的丰富多彩与灿烂辉煌。事实上,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 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 民族要发展, 就要开放交流, 文化要发展, 就要善于兼容并蓄, 继承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 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8

一、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的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等因素实现的。

1. 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几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的快哉赴死,刘胡兰的视死如归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课堂教学时尽量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逐步体会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同时教育学生,当祖国处于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2. 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并留下丰富的嘉言。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心系国家和百姓的宽广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3. 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国人民,特别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肆无忌惮地侵列这块肥沃的土地,中国人民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可爱的中国被列强的铁蹄践踏,几万万同胞在水深火热中呻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振兴中华”的豪情,艰难地探索着一条能够指引中国步入光明的道路。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虽然经过了英勇的斗争,但是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通过这些教学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自强自立,国富兵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课外活动中的渗透

历史教育靠单纯的说教,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我曾进行如下活动:

1.“小小印章,展示科技文明”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灿若星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尤其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在学到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时,我布置了课外活动,要求学生动手刻一枚印章,刻印材料自找。结果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动手:有刻自己名字的,有刻座右铭的。刻印材料更是五花八门:有木头,石头,橡皮擦,甚至番薯,成了名副其实的“番薯印”。虽然只是一枚小小的印章,但在动手过程中学生也能深刻体会到古人发明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2.“联手办报,莫忘近代国耻”

中国近代遭到列强的欺压凌辱,尤其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侵华。在学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我要求学生联手办历史手抄报,主题为:“居安思危,莫忘国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学生们踊跃参与:有的上网查找资料,图片;有的画画,写美术字;有的设计版面……最后交上一张张内容丰富、设计合理、符合要求的历史手抄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找资料,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了解。而且手抄报展出后,教育了广大学生。

让高中历史教学成为德育的载体 篇9

段吉群(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

摘 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去认真挖掘、提炼,把它渗透于教学过程,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实践证明,高中历史教材里蕴藏了丰富的德育资源,让它成为德育的载体。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载体

一、通过政治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曾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各个领域都有着辉煌的成就。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必修和选修教材。其中的名人典故,俯首皆是,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沉溺于酒色,伍子胥因为爱国,以死相谏,今天苏州城里的伍子胥庙就是最好的证明;战国末年,楚国的屈原,虽受小人排挤,但在国破家亡之际,并未苟且偷生,毅然跳进了汨罗江,从此,中国就多了一个端午节;南宋的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清代的谭嗣同诠释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甲午中日战争的邓世昌,弹尽粮绝,壮烈殉国;抗日战争的杨靖宇,威武不屈,死而后已。翻开政治事件的画卷,可歌可泣的事迹无不激励着后人。历史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像一页页灿烂的篇章,闪烁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经常对学生进行这种励志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二、通过经济政策,强化学生的审美创新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的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的坚定信念意志。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挫折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历史教材中,从手持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它能点燃人们心中的创新的火炬,开启人们无穷无尽的智慧。

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高中历史教材是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的因素。要不断挖掘、引导、创设情景,让学生不断创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

三、通过科教文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灿烂的文化。如汉魏的文苑、南北朝的书画与雕刻、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的小说与剧本,还有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各时代伟大的人物及其事迹,无不蕴含着伟大和崇高。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宝库,其中富有奉献精神的人和事,充分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其他的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奉献。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七位,比西方的数学家要早一千多年,世界天文学机构将月球背面的山名命为“祖冲之”谷地,由于他的奉献,赢得了国际上对他的敬仰;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孔丘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孟轲把儒学发扬光大;李白站立于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成为现实主义诗歌的绝唱;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力透纸背;徐悲鸿的《八骏图》入木三分。许多大家出身贫寒,身处逆境,但他们从小刻苦学习,勇于进取,顽强拼搏、追求真理。这些事例告诉学生:要想取得成绩,必须刻苦耐劳;要想大有作为,必须乐于奉献。

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与各个教学环节和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老师多做有心人,用好这一德育载体,适时引导,就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高中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1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宇宙地中学

谷福臣

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种高素质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同时发展.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教育的经验可谓丰富,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的进取精神,奋发向上的意志等等,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而德育教育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如果把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使这种美好的德育进一步发扬光大,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这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目。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就如何进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

爱国之情,常人很难体会得到只有亲身体验才可能有所感悟,但要经历爱国大事,对于学生来说几乎很少.所以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什么叫爱国,如何去爱国.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了解深切,才能从心中涌起爱心。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诸如屈原自沉汩罗,以身殉国,岳飞“精忠报国”,屈死**亭,林则徐为击败英侵略军,积极仿造西方战舰,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鸦片战争中七殉老将陈化成血染吴淞口,维新运动中,谭嗣同誓为变法献身第一人,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血洒疆土,只为争回民族的尊严,国家的主权。而在我们身边,为了救学生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给她的学生上了人生最美的一课。南海守礁二十年,化成礁石一块,无怨无悔的南海卫士李文波。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一条路,二十年,为乡村父老带去健康安宁,周月起,艾华这对残疾乡村医生夫妇大爱无痕。航母出海了,战机飞天了,却悄然离开了的罗阳同志用生命托起战机,笑傲长空。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迹,足可告诉人们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完美的民族精神。

通过这些事例,分析英雄事迹的动机,同时讲述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这些英雄能毫不犹豫为国捐躯。告诉学生只有爱国的人,才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牺牲生命就是为了保卫国家,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象汉朝的苏武,青年时出使,白发时才回归,南宋文天祥与元朝统治者斗争“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诗人朱自清饿死不领美国粮,这一系列事迹莫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的硬骨头精神。

再一方面,通过一些反面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讲“中法战争”讲到老将冯子材奋勇杀敌,而李鸿章却不准出战,中国在战场上取胜时,清政府却“与缔和约”,以“求法人不必再战”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同学们愤怒的说“真该死”、“真丢人”,于是我趁势引导,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困难仍很多,像美、日在钓鱼岛挑衅,要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爱国应从哪里做起?

二、爱国应从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开始

中国古代文明,名传千古,流芳于世。中国有许多为造福人类而努力拼搏的人才,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凡具有作为的人必会遇到大困难,必先磨练自己,所以要培养那种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精神,像李时珍为撰写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年,走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张衡,博学多才,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终于制了地动仪,司马迁用十九年的功夫写成了史学名著《史记》,水稻专家袁隆平,潜心钻研近十年,终于在1974年研制成耘型水稻,属世界首次,女科学家林巧稚一生独身,投身医学事业,成为医学界楷模。通过这些实例,告诉学生要想成就大业,就要有民族,为国家,为事业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奋发努力的精神。历史教学中将这些光辉典范介绍给学生,势必激发起为祖国繁荣而努力的热情。使学生不断树立想为国家为民族利益献身的精神。

三、要教育学生尊敬师长,遵守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

上一篇: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下一篇:年度国税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