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07-1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共13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

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 李皎华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捉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一、培养提问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耳朵图图的故事吧。今天李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天,大耳朵图图的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耳朵图图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泣边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吗?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耳朵图图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秋游时,先让学生根据这次秋游的具体情况,拟定秋游计划,然后问学生:在这次秋游活动中,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4、教师提供开放题,让学生在异中“问”

课后设置开放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学生的潜能。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教育家刘国正说;“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棉,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因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年龄实际,要以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切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 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 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 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 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新课程的目标, 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得到了哪些信息?”此类题目, 许多学生最不愿碰到这类题, 根本没有针对出题本意认真思考, 只为应付任务胡写几句。究其原因, 无非是觉得没什么可写, 或是提不出什么问题。

与同事的几次交流中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数学课堂中参与发言的人数随着年级的递增呈下降趋势, 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的人数大约占1/3甚至一半以上, 到了中年级会下降到只有1/5左右的学生, 而到了高年级则只剩可怜的3~5人参与, 课堂几乎成了教师与极少数学生的“双簧”, 有时还是教师的独角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 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的提问方法和技巧, 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 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

那么, 我们应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如何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数学思考呢?我认为, 可以从三方面做起: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为学生营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氛围

创新思维源于探究, 探究源于问题, 问题源于情境。情境是教学中生成数学问题的土壤。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利用教学素材, 设置一种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造思维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情境。它可以是一段现实生活情境、一场趣味游戏、也可以是一个有价值的纯粹数学活动。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美和表面上的趣味性, 而是更加关注问题情境的开放性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 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学生一般会积极参与并回答“商店里各种货品的价格, 如一支牙膏10.55元”、“我的体重是32.5kg”等。这样本来很单纯的数字和学生非常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使之产生亲近感, 使学生能主动地动口、动脑, 到心理需要的满足,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放慢教学节奏, 给学生留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

很多老师上课时, 喜欢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计划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喜欢牵着学生走, 什么都放不下, 缺少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但常此以往, 学生就丧失了独立思维的能力。其实, 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学节奏慢下来, 再慢下来, 要充分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思考, 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两位数加减法后, 三 (1) 班有女生26人, 男生29人;三 (2) 班有女生27人, 28人。教师给学生留下较长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根据这一组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思考后学会较容易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如:三 (1) 班一共有多少人?三 (2) 班一共有多少人?两个班共有多少个女生?多少个男生?

三、不断鼓励学生, 使学生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信心

扫除学生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敢问。罗杰斯认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安全”和“自由”的时候, 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 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 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 于是, 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 要学生敢问, 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

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 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学生敢问, 因此教师的语言传递着学生自信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要对学生所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 如“你的答案离正确答案已经很近了, 再想一想”、“你的想法众不同, 看得出你一定是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等, 这样学生才会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增强自信心。通过这样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

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得到了哪些信息?”此类题目,许多学生最不愿碰到这类题,根本没有针对出题本意认真思考,只为应付任务胡写几句。究其原因,无非是觉得没什么可写,或是提不出什么问题。

与同事的几次交流中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数学课堂中参与发言的人数随着年级的递增呈下降趋势,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的人数大约占1/3甚至一半以上,到了中年级会下降到只有1/5左右的学生,而到了高年级则只剩可怜的3~5人参与,课堂几乎成了教师与极少数学生的“双簧”,有时还是教师的独角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的提问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

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如何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数学思考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做起: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氛围

创新思维源于探究,探究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情境是教学中生成数学问题的土壤。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利用教学素材,设置一种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造思维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情境。它可以是一段现实生活情境、一场趣味游戏、也可以是一个有价值的纯粹数学活动。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美和表面上的趣味性,而是更加关注问题情境的开放性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学生一般会积极参与并回答“商店里各种货品的价格,如一支牙膏10.55元”、“我的体重是32.5kg”等。这样本来很单纯的数字和学生非常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之产生亲近感,使学生能主动地动口、动脑,到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放慢教学节奏,给学生留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

很多老师上课时,喜欢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计划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喜欢牵着学生走,什么都放不下,缺少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但常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独立思维的能力。其实,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学节奏慢下来,再慢下来,要充分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两位数加减法后,三(1)班有女生26人,男生29人;三(2)班有女生27人,28人。教师给学生留下较长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这一组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学会较容易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如: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三(2)班一共有多少人?两个班共有多少个女生?多少个男生?

三、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信心

扫除学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安全”和“自由”的时候,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

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学生敢问,因此教师的语言传递着学生自信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要对学生所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如“你的答案离正确答案已经很近了,再想一想”、“你的想法众不同,看得出你一定是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等,这样学生才会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增强自信心。通过这样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取。因此,在各级各类的测试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也越来越多,批卷之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我认为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反思一下,平时教学中是怎样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获取的。反思之前,先得搞清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究竟是指什么,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的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问题,都不能等同于“习题”,这种问题,常常隐

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教师主导几乎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很多情况下,学生是观众与听众。这样,整堂课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了“主导地位丧失,儿童好奇心与创造欲逐渐减弱”。学生对课堂教学反应呆滞,学生与教师最后把课堂教学当成无奈的场所,这严重导致课堂教学没有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展与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

些做法和粗浅体会。

1、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与学习不能截然分开,而要互相渗透。学生在游戏中要快乐的接受新知识,同时让学生的独立性形成和发展。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时,我讲完新课把准备好的算式和数字卡片全部发到同学们的手中,而后说了游戏的规则后,以找朋友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卡片的小朋友到黑板前举起卡片说:“我的朋友在那里?”然后全体学生诵读一遍,这样通过找朋友全体学生的兴趣、注意力、记忆力都得到了培养。

2、注重操作实践的教学指导 操作实践指导,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从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小学数学第三册,除法的平均分这个内容的教学中,首先,请学生把准备好的6个桃子和2个盘子拿出来,请学生分这6个桃子,看每个盘中盛多少个桃。强调一次一次的分„„从教学中,学生在亲生体验中从而实现其认识的消化,促时了平均分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练,学生亲自动手,从实际操作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注重在交流研讨中学习

交流研讨能使学生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思维能得到发展。例如:第六册102页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先出题目,组织学生读题后,教师设疑:题目中问题是什么?条件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从而使学生被动的听讲变为主动参与,使其在交流中,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

4、注重探究发现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究概念、定理,让学生体验数学家的认识历程,亲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例如:第六册74页的教学行程问题时,出示做一做,要求学生根据“找相同数和相同数的个数”来把该组题目解析后,再根据算式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速度×时间=路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新知,获得发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灵活、轻松,效果也比较好,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5、通过转变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角色主要指师生的角色,例在教学第六册除数是三位数除法时,教师首先出示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后请几个学生复述法则,然后教师出示一道三位数的除法算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索空间,然后鼓励一名学生来当小老师,把这道题讲解给学生听„„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临感受,让学生评议,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采用合作互动学习

合作互动这种方法适合在中年级教学中使用,要求学生在同学之间进行,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例:在同学之间对一套检测试题的处理,把学生好、中、差试卷调换分发在同学手中,而教学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结束后,请优秀的学生把自己批阅的试卷和差生互相探讨,这样差生的不足得到弥补,优秀学生又得以表现,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7、选择归类的应用

选择归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我在教学第八册小数的基本认识时,让学生认识小数的出现是在分数的基础上产生的。1米的1/10可以表示为0.1米,3分米是1米的3/10,可以表示为0.3米,1角是1元的1/10,可以表示为0.1元„„在此让学生掌握规律选择归类来认识小数的实际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倘若思维不清晰,则语言就不明确,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就说明思想的混乱。

现在小学生表达能力差的越来越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会说,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鼓励学生大胆说,尽量给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疑”是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提问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发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对新事物的认识不会有意识地说一句完整的话,思维单一。根据低学生的这种特点,训练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让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他们学会说完整话。例如:

图上画得是什么?——图上画得是小朋友去买矿泉水。

他们要买多少瓶?——他们要买20瓶。

每瓶几元?——每瓶2元。

问题是什么?——需要花多少钱?

最后再让学生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图上画的是:小朋友们去买20瓶矿泉水,每瓶矿泉水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语言的灵活性,就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层次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也就是思维灵活程度的体现。教学中有意识地经常训练学生对应用题使用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耐心引导,循循善诱。说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理解了却说得不对或是说不清楚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说话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启示,让学生逐步地说出,最后再完整地叙述。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不少学生在做作业时做得非常漂亮,然而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却总是说不清楚,或是词不达意。就这一现象,应教他们把每一个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思维具有逻辑性,因此,在语言表达时要有根据、有条理,前后连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学会说完整的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应用题的教学。简练的数学语言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内容,有利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中,有部分学生能解题,但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就是不能用数学语言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从口语表达训练着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小明买了6颗糖果,小军是小明的4倍,两人一共买了多少颗糖?首先让学生观察、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回答问题:

(1)求两人一共买了几颗糖,应该要知道哪些条件?

(2)未知条件,已知条件?

(3)应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4)问题是什么?

(5)怎样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的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有条理、有步骤的分析过程,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把分析的过程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逐步就会使表达更加通顺、流利,这说明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6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现在的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繁荣、发展的重任,他们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在指导学生操作训练的实践中,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敢于突破常规模式,以此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并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创新潜能,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各种能力的提高,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教育犹如双刃剑,使用得好,具有培养创造力的功能,使用得不好,则具有抑制创造力的功能。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只欣赏那些善于做标准答案,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而对个性较强,不墨守成规,相对难管束的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则常常挑剔和非难。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呆板僵化的教学方法充斥着教育领域„„这一切使学生只懂得模仿和继承,不懂得创造和发展,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是值得我们反省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在的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繁荣、发展的重任,他们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各种能力的提高,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认为,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一点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所谓创新精神,它是一种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的精神。我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尊重好奇心,唤起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始源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小学生往往对许多事情

都感到好奇,有着特强的探究欲望,其实,这就是小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小学生如果对某一科学知识有了好奇心,也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他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好奇心,鼓励他、帮助他,让这一创新的火苗发扬光大。如我在教学《太阳》一课时,讲到太阳的温度,有学生问:既然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如果将很多水一下子倒在太阳上面,会不会将火熄灭呢?当时,有许多学生发出哄笑声,觉得他的问题太愚蠢。可我却不这样认为,这个同学问的虽然是个非常幼稚的问题,但是,它反映出这位同学强烈的求知欲望,他想知道太阳到底热到什么程度。我立即表扬他:你的想法非常好!很有意思,与众不同,现在我们就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你这个问题。然后我组织同学们一起去研究太阳表面和内部的温度,从而让学生理解太阳表面和内部的温度使人类无法接近,所以目前还无法做到,但是,将来也许你或者其他人能做到。我这样做,既尊重、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发现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激励他,使他的好奇心得以升华。小孩子好发问,为什么学生越大越不爱发问,除了生理上的原因,还有的就是教育有时也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

2、积极正面引导,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执意于追求创新的强大的推动力。在信息时代,得到知识不难,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本内容积极引导,使学生产生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投入创新活动的意愿。如介绍我国“神州号”试验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人即将登上月球,迫切需要大量地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介绍身边的小发明,小创造的故事等,使学生感到“创造既不神奇和发明也不深奥,我们也能行”,使学生有一种追求成功的紧迫感,激励其不断进步。

3、变革学习方式,营造创新氛围

科学常识教学,强调学生不仅要获取科学的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我们应放弃权威,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参与学习,要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空间,给学生动口讨论的时间,使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倡导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个体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

花。

4、激励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情感

我们要善于借助录音、录像、电脑课件、演示实验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绐终有饱满的情绪,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求知活动中去。例如,在上《鱼》一课时,采用录像,介绍人类从鱼的结构特点的启发下,制造了多种多样的舰艇,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在上《动物怎样保护自已》一课时,利用讲故事形式,介绍聪明的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发明了迷彩服,探测器等等,以此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

5、设置创新逆境,培养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指能自觉的确定创新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已的创新活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创新目的的心理活动。我们教师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耐挫折、自控能力,把困难和挫折当作人生的财富,从而充满信心地从事创造活动。例如在讲《水稻》一课时,介绍水稻专家袁隆平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无数次的试验,培育了优良的水稻品种,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也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试验,才发明了钨灯泡。以此教育学生创造活动中会遇到困难和失败,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在实验教学中,要训练学生不怕失败,刻苦钻研的精神。如“霜的形成”模拟实验,学生小组屡做屡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讨论如何改进,学生在找到原因后,及时做了改进,使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从中感觉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和胜利的喜悦。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什么是创造思维?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的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表达事物的思维过程。创造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小学科学常识课是将学生引入科学大殿的入门学科。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设问题,培养思维的敏锐性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发现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教学中要巧设实验,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例如,在讲《热胀冷缩》时,先做一个实验,用一个铜球穿过铁板上的圆孔,然后给铜球往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铜球就不能穿过圆孔了,再把铜球往冷水里一浸,铜球又能穿过圆孔了。学生通过观察,会迫不及待的提出问题:为什么加热后铜球不能穿过圆孔?为什么冷水一浸又能过圆孔了呢?学生通过推测、讨论、尝试,得到了答案:铜球加热后,体积增大,所以不能穿过圆孔,往冷水一浸,温度降低了,体积变小了,就又能穿过圆孔了。这时,许多学生又提出,其它物体是不是也有铜球的特点呢?这是为什么?等等。可见,善于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它本身就含有创造成分。

2、引申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善于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善于探索问题之间的联系等。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例如,在讲《水的三态变化》时,布置实验,将三杯体积相同的水,一杯放在常温下,一杯放在冰箱中,一杯加热,观察三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的变化?再比较三者的体积。学生了解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紧接着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再让学生猜测为什么水蒸气体积大,而水结成冰后体积也会变大呢?学生可以去请教家长,也可以去查阅资料,获得答案。问题的步步深入,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3、丰富想象,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发散性是指多角度、新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比老师更发散,更有创造性。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它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他们广阔的驰骋想象空间。例如,在教《植物的根》时,在研究植物的根一天吸多少水时,学生讨论出把根放入试管较合理,同时,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控制试管中水的蒸发,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许多方法,如在试管上加橡皮塞,在水面上滴一些油,等等。更有学生认为不用控制水的蒸发,只要找两只同样的试管,倒入同样多的水,一支要有根吸水,另一支没有根吸水,一天后观察,就能知道根一天吸收了多少水。学生通过想象,开放了思维。

(三)、突破常规模式,培养创新品质

要想使学生乐学,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必须要给学生一个愉快而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有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小学科学的教学,更要注意这一点。小学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在讲《杠杆》课时,通过实验,我问学生,用木棒去撬大石头,怎样才能更省力些?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很快说出了方法:支点离石块越近,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我又追问有没有别的方法了。这时,有学生站起来说:如果石块移到水中,撬起来就更省力了,因为水有浮力。受此启发,又一名学生说:如果石块在月亮上,撬起来更省力,我知道月亮上的东西都很轻。学生思维不仅限于改变支点,用力点的位置来省力,而且联系自己的知识,想到了改变环境状态来达到省力目的,确实难能可贵,令人欣喜。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见解一定要给予表扬,千万不要只用一个答案、一个标准去评判学生,或只是一味的批评。就是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要敢于有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所以,作为教师,要能够打破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条框框,开创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定会得到发展。

(四)开展探究活动,发展创新潜能

探究式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尤为突出重要。其实儿童生来就是一名探究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他们对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一个小学生能够把爸爸刚刚买给他的复读机全部拆散,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持责怪、打骂的态度,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尽管是一种“破坏”,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创新的精神。他把复读机全部拆散,就是要看一看复读机里到底有什么,尽管受到责怪,下次他还会有这样的举动。在一次装四驱车的活动中,学生对照安装图,很快就把四驱车装好了,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放到轨道上去比赛,结果,都对自己的车子不满意。这种结果是早就预料到的,教师这时对学生说:每一套现成的四驱车配件都有它的缺陷,要想使车子跑得快、稳、久,你们必须在车子的导轮、凤尾、马达、电池、底盘上动动脑筋。学生为了达到效果,他们回家后又重新改装了一些配件,使得整车的性能大大提高,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快乐,创新潜能得到了发掘。比如我教学《杠杆》一课,为学生准备了老虎钳、扳手、剪刀、螺丝刀等工具,让学生选择最省力的工具,去打开没有轮的水龙头和螺丝钉。而教师在学生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精心组织探究活动,正确指导学生去探究,使儿童的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促成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创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落实到小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创新品质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它有待于我们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摸索并加以总结,使我们的教育日臻完善。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科学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原则,为以后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素质教育》周峰广东人民出版社

《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董奇浙江人民出版社

《课堂教学中引导创新策略研究》上海教育

参评组别:小学科学组

作者姓名:王会香

工作单位:高台县合黎乡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734300

职称或职务:小学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 关键,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让学生树立自学观念.学生有了自学兴趣和观念, 就能调动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这需要教师加强训练和引导;三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思维的翅膀, 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给课堂注入生机, 锻炼学生的思维;四是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一些创造性见解能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 学生就会感到莫大的喜悦和自豪, 进而培养自学的意识和树立自信心, 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

二、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能力是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和武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上积极思考、巧妙迁移、发现和认识新知识, 激发学生能动探究的特性, 实现其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并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认位置”的教学中, 笔者以教室为背景, 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场景, 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他们不仅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还能认识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从而使学 习变成学 生主动探 索的过程.

三、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 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同时,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教师要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中, 努力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利用现已掌握的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同时寻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 大胆突破, 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问题, 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给学生造疑, 促使学生存疑、质疑、解疑, 使学生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创新,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 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探索未知 领域, 寻找客观真理, 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 很好地发展了创新能力.比如这样 一个数学 问题:“某学生掷 铅球, 铅球经过的高度y (米) 与水平距离x (米) 之间的函数图像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的一部分.1求函数的定义域, 画出函数的图像;2根据图像说出该学生掷铅球的成绩.”学生一看, 自己熟悉的掷铅球运动居然是一个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 心里很好奇, 于是他们主动去思考、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口算;估算;笔算;兴趣;算理;练习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分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

(1)学生对计算不够重视,遇到难题能够思考,而且能够正确列式,计算结果时认为是小事,计算不认真不回头检查,这种现象多存在于优等生中。

(2)算理不清,算法不会。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学困生中。

(3)没有良好的习惯,部分学生不细心,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慌慌张张,加减不分,乘除不辨。

(4)计算枯燥,学生不感兴趣。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种渠道。

一、加强口算教学

口算指的是不用任何工具,而在脑中直接进行计算的能力。

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口算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和估算学习的基础。因此,口算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因此可以利用新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及时校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提高估算意识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无法得到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计算方法。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在笔算时结合估算,也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让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估算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三、重视笔算教学

笔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笔算完成,而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容易粗心。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计算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计算训练,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计算的乐趣。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加强算理的理解

在计算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形象直观的具体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在计算32÷2

时,首先让学生拿出32根小棒(3捆加2根),然后利用小棒分一分。学生先把3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1捆,多下来1捆和另外2根刚好12根,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6根。用小棒分过以后再让学生来笔算,学生自然而然就清楚这题的笔算过程为何这样算了。如此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充分感知,体验由直观理解到抽象算理的过程,可使学生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掌握。教师还可以运用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在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领悟到8加几的进位加法也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算理清楚了,将对学生正确进行计算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3.加强练习的力度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通过不断应用计算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练习实现的,所以必须加强基本训练。训练不仅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而且要把技能转化为能力。合理分配练习时间,保证适量的、经常性的练习时间要合理分配。

4.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快速的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体现的是不同儿童自己学习的特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发展学生运算思维的有效途径。

5.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简算的尽可能简算,没有简算的再按运算顺序计算。

(2)规范书写的习惯,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对齐。

(3)认真检查的习惯,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不能一蹴而就。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培养“数学思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数学思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现对本学期“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具体措施:

1.创设乐于思考的氛围。2激发勇于思考的兴趣。3。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

四、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五、掌握正确思考的方法。

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反思数学思考过程。

二、取得效果:

学生逐渐学会思考,能自主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初步学会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三、存在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语文教学环节中应设置有效的口语交际环节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能力为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沟通能力打好基础。让学生结合课文自由地表达情感,说真话、诉真情。学生在语文本对话的同时还要与同学、老师对话发表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无裨益,阳光开朗的孩子离不开乐观开朗的性格,阳光开朗的性格离不开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口语交际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如同一块鸡肋食之不能弃之又可惜。不要说学生不在乎,就是一线的教师也视他形同虚设。那么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他指到哪里,教师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提高口语交际在教学中的地位,那么修改考试大纲势在必行。使考试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延展性和弹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

一、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提问

1、创设悬念式情景。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以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比如在讲授“有余数除法”时,可以采用“说数找手指”的游戏,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老师马上应能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来设置悬念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冲突式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进入“愤”、“悱”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介绍 “循环小数”时,可出示两组计算题:①1.6÷0.25,15÷0.06;②10÷6,70.7÷33。学生很快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 “如何定出商呢?”学生已知的形式与新的表达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时,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3、创设兴趣式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它那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介绍“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利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的一个牧童骑在牛背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他们动起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学生感受画面美的同时,然后让他们说说图中有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我们也来做一幅吧。”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提出许多数学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数学问题

1、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自主探索的一种形式。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外界的信息要通过观察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就是学生观察的信息源,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有认知的能力、分析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圆锥体体积”时,通过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比较与不等底等高圆锥体和圆柱体的比较以及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比较等,圆锥体和圆柱体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操作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认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比如,在教学“5”的组成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发现“5”的组成问题。在进行“平等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剪、拼”转化过程,发现了“如何把平等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想象,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通过猜想可以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所谓猜想就是一种根据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某一问题进行联想和推测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很好地运用猜想这一思考形式,就能使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再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通过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长方形面积公式一样吗?”使学生发现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探索,从而发现和提出“怎样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问题。

三、掌握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1、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

2、观察提问。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如:在学习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后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先让学生补充完整,再让学生观察,再提问:竖着看有什么特点?横着看又有什么特点?……

3、比较提问。比较是在思想上将对象和对象的各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辨别,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完“比”之后,有的学生提出“比的后项不能为0,那么打球比赛时为何可以用2:0表示呢?”这说明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已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加以联系和比较,才提出了如此深刻的问题。

4、联想提问。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这两类事物可能是类似的、相近的,也可以是对立的,还可以是有因果关系的。如,在介绍“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的,而没有3角、4角、6角、7角……的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2

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现象是编制数学问题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做有心人, 留心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与数学的联系, 掌握将原始的直观模型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技能。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通过社会调查, 收集、整理数据, 形成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规定的课程目标 (问题解决方面) 之一就是:学生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 窗帘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 一些学生还亲自装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事情, 结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编制一道数学问题:要给教室向阳的两扇窗户做窗帘, 每扇窗户高1.5米, 宽1.8米, 需要多少平方米布?

这个问题看起来十分简单, 可要解决它,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要知道计算窗户与窗帘的面积公式, 这相当简单;其次是要考虑窗帘的面积必须大于窗户的面积, 否则, 就遮不住窗户;第三是做成的窗帘要便于拉开时透光和关闭时遮光, 还需要把窗帘做成两幅, 两幅之间要重叠一定的宽度。究竟要多少布?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 大家集中起来, 就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我们编制的数学问题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要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 要能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的发展, 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创设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 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鉴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 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奋、疑问、新鲜等情绪, 使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能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例如, 在教学“求平均数”的问题时, 可设计以下片段。

师:同学们, 这节数学课我们请一名歌唱得好的同学来为大家唱一首歌好吗?

生:好!

师:请每一组的组长当评委, 给这位歌手打个分。

师:同学们看, 6名评委分数一致吗?最后听取谁的意见?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师:对!不能由哪一位评委说了算。

生1:那么如何定分呢?

生2:我看到电视里评分, 可不知道怎么算的?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求平均数的问题。

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的情境, 让学生以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这样, 解题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 既可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又可减轻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恐惧感。

三、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要求学生达到“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发展创新意识”的目标。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同时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例如, 在教完“两次归一”问题后,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问题。

澄海区侨光毛衫厂要在20天完成17500件毛衫的加工任务, 派28个工人5天加工了3500件, 照这样计算, 完成这批任务需要多少天?学生审题后, 教师激发思考:假如你是厂长, 你将怎样做出正确、快速的测算?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评判出最佳的解法:17500÷ (3500÷5) =25 (天) 。

教师再联系实际问:照这样计算, 完成这批任务需25天, 而客户规定要20天完成, 假如你是厂长, 你将用什么办法去完成任务?

在强烈的角色责任感驱使下, 几十名“厂长”的创造性方案相继出台:A.增加工人;B.增加机器;C.延长工作时间;D.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E.减少工作任务……

师生共同对方案的可行性逐一分析后, 筛选出A、C、D三个有效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三种方法哪一种最好。讨论得出:

A方案行, 但在无熟练工人可增加的情况下则行不通。

C方案也可以完成任务, 但应该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不应该要工人连续20天加班加点, 所以也不可行。

D方案最佳, 提高工作效率, 可增加产值, 提高经济效益。

这样的解决问题教学使学生感到不是在做数学题, 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既锻炼了学生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3

关于思维品质包括哪些内容,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一般来说包括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还有人提出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等。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主要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而这两者与思维的创造性又有密切的联系。

(一)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有了一些发展。其特点是:1.思维的自觉性还很差。由于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刚刚开始发展,一方面还不会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往往学生做完一道题,答不出他是怎样想的。至于自觉地检查、调整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就更差。但是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可以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2.学生间的思维速度差异比较大。一般思维快的和思维慢的能够相差几倍。但是在正确的教育下,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地有区别地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3.思维的灵活性一般都比较差,思维的惰性比较大。这与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与脑的成熟的程度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以及环境教育的影响,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对一年级出了这样一道题,“5个相同加数的和是20,这个相同加数是几?”由于学生没学过除法,只能根据乘法的含义运用口诀想出答案。较好的班级做对的可达70%,而较差的班级做对的仅有30%。又例如,在二年级教过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简便算法,有极少数学生一下掌握不了,宁愿照前边学过的方法一步不漏地去除。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1.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思维的自觉性有提高。有些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喜欢做一些稍费思考的题目,有些学生还喜欢看数学课外读物。2.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有所发展。在数学课上学生能够选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但是学生之间往往有很大差异。实验说明,如果教学得法,差异还是可以缩小的。3.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有一些发展。例如,用小棒连续摆成6个正方形(不出图),要求学生列式计算小棒的根数。结果四年级有21%的学生列出各种综合算式(连加除外),有7.9%的学生能在前面计算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的计算公式,还有少数学生做出初步概括,但表述不完善或使用述语不确切。这表明已有少数学生在探究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方面有一定的发展。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有较大的发展。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计算速度有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简便算法的能力有所增强;对一道题想出不同解法的能力也有发展。据心理学家研究,高年级学生一般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一道应用题,能用三种方法解答的学生可达80%以上。教学实践表明,有些分数应用题,一般学生选用两种方法解答不大困难;但用三种方法解答,中、差生感到困难。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比中年级也有较大发展。据测试,上述用小棒摆正方形的问题,能概括出一般计算公式的达30.2%,其中有些学生还能用字母公式表示。这表明,一部分学生在探究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方面有较好的发展。

(二)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几点建议

1.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培养思维敏捷很重要。要提高民族素质,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人人讲求工作效率,对临时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思考,正确判断,迅速做出结论或决策。思维敏捷要与思维轻率严格区别开来。思维敏捷不仅在速度上要求快,而且注意考虑周密。

从一年级就要注意思维敏捷的培养,但是不能要求过高、过急。教学时首先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想,逐步要求学生注意很快地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对想得快的又想得对的给以鼓励。同时注意防止学生单纯地为了求快,思考轻率而不够周密。计算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适当提出速度要求,注意适当安排限定时间的练习。有些计算或应用题的分析,要在适当时候引导学生简缩思维。例如9+3,经过一些练习和掌握口算步骤以后,引导学生想,“9加1是10,还有2,得12”。中年级以后要注意适当教一些简便算法。如,被乘数、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要启发学生想有什么简便算法,并在计算中自觉地运用。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思考问题,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

从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但是开始不能要求很高,要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求。例如,在低年级,某些计算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中年级以后就鼓励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且要找出简便的算法。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首先要加强算理教学,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规律性知识和一般计算方法,通过练习逐步巩固并加深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学生切实掌握了,就为灵活运用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计算步骤、解题过程以及书写格式等做出一些规定是必要的,但在一定条件下要允许学生灵活,不宜统得过死。例如,中年级学过乘法交换律以后,在算式中就要允许被乘数、乘数交换位置书写。分数混合运算只要求适当保留运算的过程,不必强调把每一步计算都完整地写出来。在练习中要注意适当出现一些概念或习题的变式,还要安排一些逆思考的题目,以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低年级出加法应用题,要避免每问都出现“一共”二字。各年级都要注意变换叙述方式。例如,“桃比梨少40千克,梨和桃的重量比是5∶4,求梨、桃各有多少千克。”通过这题把比和分数联系起来,虽然出现比的形式,但仍可用分数来计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此外,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个答案的开放型的题目,也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3□4,如果这个数能被6整除,十位上可以填几?”

3.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它与创造思维有联系又有区别。创造思维强调的是思维过程,或把它看作一种能力。而思维的创造性强调把它作为一种思维品质。作为品质来说,它的特点是假设、方案、结论独特新颖,包含新的因素。具有思维创造性品质的不仅限于少数创造发明者,也可以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独特新颖的解法也同样具有创造性。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认为,学生的创造性虽然没有客观的价值,但对学生自己说,从主观上看是新的,研究过程是创造性的。

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首先要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从低年级就要注意这一点。例如,让学生看20以内进位加法表,看看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教学口算时,让学生想出不同的口算方法,等等。随着年级的增高,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例如,中年级探索积、商的变化规律,高年级探索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除了教学新知识外,还要适当安排一些练习题。要适当加强发散思维的练习。从低年级起就要安排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或解答。随着年级的增高,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同一个问题。例如,“豆腐坊用50千克黄豆做200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125千克黄豆可以做多少千克豆腐?”开始只要求用整数计算,以后可以要求分别用小数或分数计算,还可要求用比例知识来解。在较高年级,适当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有一定好处。直觉思维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作整体的了解,应用自己的经验,一下子做出直接的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直觉思维时,人们意识不到赖以求得答案的过程,缺少清晰的确定的步骤。但是由于对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了解,使得思维产生了飞跃,迅速地越过某些个别细节和步骤。因此这种思维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造件成分。例如,

求上面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这道题一般列式为:6×8+4×6=72(平方米)。但是有的学生经过总体观察,很快答出72平方米。因为他们不仅发现两个长方形有一边同样长,而且发现大长方形的另一边是小长方形的另一边的2倍,从而很快想到它们的面积和应是小长方形面积的3倍。当然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一定作为共同的基本要求。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 浅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

★ 浅谈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 小学二年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技巧及办法

上一篇:四好老师演讲稿下一篇:学习计划书范文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