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走进课堂

2024-09-12

法律走进课堂(精选10篇)

法律走进课堂 篇1

邓小平爷爷曾经指出:法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律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学好法律不仅要做到依法守法,更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学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而且需要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来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或了解法律吗?法律,就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的总和。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就是法律。简单地说,法律就是告诉同学们,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是我们每位同学都需要培养的品质。

“法”,分为“正直”“公平”“惩恶”三层含义,正直:从法的产生与发展来看,“正直”不仅仅是中国民众用以判断法、司法和执法状况以及法律官员的价值准则,而且始终是中国立法、执法、司法官员及其活动的价值指引。公平:“公平”一直是中国关于法的制定与运用的最经常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公平一词使用最为频繁,而且是一个广为接受的价值准则······ 我们虽然还是未成年人,但是也受着法律的保护,比如说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保护法规定了学生享有以下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国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法律走进课堂 篇2

一、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在中职语文教材里文质兼美的文章举不胜举,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父母之恩、他人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等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挖掘,科学利用,就能激发学生的人生感悟,唤醒他们的感恩情怀。如颜秀霞的《心存感激》就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题材。它是广东省中职教材《语文》(选修)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文章阐述了人们心存感激的重要意义,并逐层说明了应对什么心存感激,怎样才能心存感激,提倡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的社会风尚。教学此文,可以令学生明确“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对生命、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灵魂会得到不断净化,凡人向圣人不断靠近”。教师应让学生学会感恩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真正做到持久感恩。

二、语文老师要善于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

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应当重视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做到以境育情。如在上《心存感激》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感恩教育的情境:

(一)图片感染,泛起心灵涟漪。

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从腾讯图片库下载的“震撼心灵,感动人生”的一组图片,并配上这样的一段话:“我们总是在报怨命运的不公,不能得到这世上全部美好的东西;我们总是在奢望钱还应多些、房子还要再好些、工作还得清闲些、学习还需轻松些……看看他们吧,你有何感想?”学生看得非常认真,一下子被画面深深打动,动情地谈论打动自己的原因,我顺势导入课文。

(二)朗读感知,产生心灵共鸣。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识恩、知恩。《心存感激》一文大量地运用了排比、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很适宜感情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段落主题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悦耳动听的音乐构成的情景中有感情地朗读,并灵活变换朗读方式,有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小组读、单个品味读等。如为了让学生感知对父母心存感激,我选择了《念亲恩》为课文第二自然段朗读配乐;对他人、生命、大自然心存感激,我分别选择了《一生的朋友》、《生命的乐章》、《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学生自然地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领会课文内涵。

(三)“记者”采访,分享心灵感悟。

感恩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就要引导学生“悟”。“悟”是指哲理的思考,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层哲理的揭示,是由形象感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同类中的规律、道理,悟出作品中、形象中的哲理。学生朗读完《心存感激》后,我挑选一位学生扮演“记者”,现场采访同学,采访的内容是:1.我们应对什么心存感激?为什么要心存感激?2.生活中你曾经为了什么感动感激过?面对这恩情,你有何感受?你打算怎样去感恩?这一环节由于为学生提供了面对面自由交流的空间,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家真情流露,有感而发,有理有据,不仅谈论了课文的内容和中心,还谈论到要感激祖国、感激党、感激社会、感激班级、感激时光、感激成功、感激失败等,并且动情地讲述感动自己的事例,诉说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真诚的想法。有几个学生说到震动内心之处时不禁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其他学生也都被感动了。这表明学生已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已悟出感恩的真理。

(四)齐唱歌曲,擦出心灵火花。

美妙的歌曲可以促进人的情感共鸣,引发心灵的碰撞。在下课之前,我播放了《感恩的心》手语版MTV,播放的同时我充满感情地给学生讲了关于这首歌由来的故事,然后让全班同学站起来跟着画面一起做动作并齐唱歌曲。同学们兴趣盎然,激情澎湃,手口并用,在美妙歌曲的渲染中,感恩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升华,感恩悄悄地走进了学生的心。

三、语文老师要积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语文课堂里,要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老师还应开展多种感恩主题语文活动,如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故事会、感恩演讲比赛、感恩现场辩论、感恩征文比赛、创办感恩手抄报、写感恩家书、感恩课本剧自编自演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感恩,懂得用行动来报恩。在《心存感激》的教学中,我开展了以下两个活动:

(一)感恩知识大比拼。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说得多,说得对。分两个回合:第一,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来谈谈对感恩的认识。第二,我知道的感恩名言俗语。第一回合,学生的思路很清晰,说:《天山景物记》让我们领略到天山迷人的自然风光,认识了多种珍奇的生物。《长江三峡》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丽、险峻的山川景色。这些使我们懂得了感激赐予我们丰美资源的大自然,感谢祖国的锦绣河山。《土地》讴歌了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土地斗争和解放后对土地的改造和建设,我们要感激党的正确领导,感谢社会主义新中国。《故乡的榕树》让我们想起了故乡的美,勾起浓浓的乡情,我们要感激恬淡朴实的生活,感谢和蔼淳朴的乡亲们。《两代人》让我们想起了与父母亲相关的点滴事情,我们要感激无私而伟大的父母,感激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感激繁衍代谢的生命。《最后的常春藤叶》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之间的真爱,我们要感激患难相扶的朋友,感谢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的所有人。《“嫦娥一号”专题二篇》让我们了解了“嫦娥一号”的发射情况及其重要意义,我们要感谢执着勇敢的科学探索者……第二回合,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许多感恩的名言、警句、俗语。在整个大比拼中,学生积极参与,竞争非常激烈。这一活动,利用知识感知的迁移拓展来打通学生的感恩知识链,加强课内外学习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在不知不觉中感恩情怀溢满心头。

(二)制作感恩卡。

课前,学生准备好制作感恩卡的材料,课上,学生现场设计制作感恩卡,要求在感恩卡写上表达自己对收卡人感恩的话语,感恩卡制作好后,让学生逐一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制作出许多精美的感恩卡,把平时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通过书面的形式写出来,满载感恩之情。课后同学们自发地把感恩卡邮寄出去,这是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来报恩的一种表现。后来我了解到,收到感恩卡的人都非常激动和高兴,这使我深信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

和谐社会呼唤感恩教育,语文老师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走进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颜秀霞.让德育走进心灵, 用行动体现感动——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纪实[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7, (4) .

[2]孙天升, 张帅鹏.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希望月报 (上半月) , 2008, (6) .

让法律走进社区 篇3

然而,这只是一道让人养眼的外在风景,经看的老房子里面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醋”,有平平凡凡、顺顺当当的好日子,也会有揪心难耐的烦恼事,比如:一地鸡毛似的纷争;上下牙齿间打架般的矛盾;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社区,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率先以律师个人名字命名的“李小华人民调解室”负责人李小华律师告诉记者,为了促进社区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在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他们事务所于2006年3月27日正式在社区成立了“人民调解室”,不仅直接参与了社区内纠纷的咨询调解,还以独特新颖的系列培训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开展了普法宣传工作。

让普通百姓“请得到、请得起、信得过”律师,在全社会培养尊重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风气,提高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吕红兵认为这是律师服务进社区的目的所在。

一份独特的协议书

2007年9月21日,记者踏进了李小华律师事务所,在一大摞有关社区服务资料里,一份协议书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协议书的格式很普通,甲方是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乙方是李小华律师事务所,但内容却十分独特:乙方帮助甲方对基层居委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对调解社工开展培训讲座,原则上每双月开展集中培训一次;乙方为辖区32名调解社工每人安排一次法院案件审理的旁听;乙方原则上与甲方共同就社区中的典型、疑难纠纷召开讨论会,寻求解决纠纷的最好途径。由甲方确定需要召开讨论会的内容,2007年安排四次为限……

“这份是我们在2007年3月27日续签的协议。”接待记者的办公室主任李美娟律师介绍道,虽然有协议为准,但在具体操作中,律师们付出了更加多的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该所律师就参与了社区(街道)领导接待18次;参与司法信访12次;律师现场指导,共走访16个社区,128次;开展系列培训讲座5次,内容涉及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动拆迁纠纷等;为200多位居委调解社工和青年干部讲解调解程序、调解方法等。

民间纠纷有别于一般的民事诉讼,为了做好服务工作,该所律师对目前社区主要存在的法律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社区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在:

1居民与居民的关系。如相邻关系:主要表现在滴水扰民、公用部位、内门外开、走廊部分、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日常矛盾;家庭内部关系:主要表现在夫妻、住房动迁、继承。2社区单位与居民的关系。这类矛盾主要为:日照权、噪音扰民、商场修建施工等;3居民与物业的关系。如停车问题、清扫、物业管理、保安等矛盾。4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这么多的矛盾纠纷,靠一个律师事务所派出的调解室释疑解惑、咨询调解显然是没法一竿子解决的,况且,一个街道16个社区几万人口的大大小小的纠纷,律师们即便不是兼职也顾不上来。怎样将有限的力量变得更强大、更有效?他们似乎找到了一条纲举目张的思路,李美娟律师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抓重大疑难纠纷、抓群体性矛盾、讨论研究典型问题、对调解社工开展培训讲座。

“公房水费如何分摊?”

思路决定出路,调解室的法律咨询服务常常就体现在出思路上,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

时间:2007年6月26日;地点:上海皋岚路33号101会议室;主题:“民间纠纷涉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涉及内容是社区内一些老公房内居民的水电费用的分摊问题和违章搭建影响邻里生活和小区环境问题;出席人员:瑞金二路街道司法所所长方红、李小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美娟、高级顾问沈宗汉以及各社区调解人员。

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是基于来自街道的一份调查反映:

该街道居住在老式公房中的居民之间为公用水表分摊发生矛盾的情况很多,仅南昌居委已发生此类纠纷4件。由于公房的卫生间等设施为公用部位,几户人家合用一个水表,无法计算每户居民的实际用水量,邻里之间只能按一定比例分摊水费,出现了用水多少与实际支付水费不相对应的情况,由于没有精确的计算方法,使邻里间矛盾越积越深,形成不付水费导致断水的局面。

研讨会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依照本市的有关政策,公房水费分摊有无原则性的规定?是否可能对使用同一水表的几户居民通过订立分摊水费的协议每月支付款项,避免纠纷?无法达成协议的,是否可以按常住人口数等合理确定水费分摊?无法按照一定标准计算分摊比例的,如何妥善处理此类纠纷,既公平合理,又不致矛盾产生?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听的都是些“婆婆妈妈”的事,但离百姓的生活是那么的近,曾经任职上海市高院副院长的沈宗汉不无感慨,他说“一般来说,自来水问题是上不了法庭的,但矛盾还是现实存在的,这就需要社区干部来解决矛盾,我们应意识到自来水问题会引起居民之间的许多问题。”并条分缕析地提出调解建议:第一,有些居民会斤斤计较,对他们,最主要是做好思想工作;第二,采取比例方式分摊,可以解决矛盾;第三,按人口计算时不仅按常住人口算,还要算临时的,不满半个月按半个人算,满半个月按一个人算,这也是比较公平的办法;第四,计算时应以通常情况来算,有的居民提出白天不在家,只有晚上在家,或来人打麻将,或出差,这些都是例外情况,不能作为少算的借口;第五,各户轮流分摊、轮流管理这种方式比较好;第六,对水费问题一般不会书面协议,主要是达成口头协议;第七,可以用宣传栏、黑板报的形式把节约用水的概念向居民进行宣传;第八,水费分摊要贯彻公平原则,不要斤斤计较,以邻里团结为重。

如果说,研讨会的效果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和思路,那么,培训讲座则像开办的法律讲习所,起到释法普法的作用。

社区老人陈某的房子被养子长期占用,为了这个问题,他长期心存焦虑导致失眠,在听了李小华人民调解室开展的法律讲座后,带着调解室发放的“居民联系卡”,找到了事务所想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住房问题。该所指派民法专家黄双全律师接待了他,在耐心听取对方的讲解后,黄老师从法律角度帮他进行了分析,给了他很大启发。最后通过诉讼,困扰老人多年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老人终于可以在家里安安心心地度过晚年了。

法律服务也是民心工程

律师在社区成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其目的用李小华及其同仁的话说就是在于“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专业力量,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推进平安社区的建设,成为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有力助手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律服务也是种民心工程。

淮中社区妇女刘某,因邻里公用部位纠纷终日心情不畅,工作常常无精打采,多次到淮中社区找领导诉苦想通过居委解决问题。后来找到李小华人民调解室,想通过律师打官司。李小华律师在听取了刘某的情况后,坦诚地告诉她不需要请律师,并指点她法律途径和步骤。不久,刘某凭着李律师的指导,既省时又省钱打赢了官司,解决了困扰她多时的问题。之后,刘某高兴地说:“人家讲律师最会赚钱了,但他们一分不收指点迷津,为我打赢了官司。”

2007年8月24日,在香山社区推荐下,居民王某陪同母亲来到了事务所。

原来,老人现已89岁高龄,患有间歇性老年痴呆症,老人有一子和一女,儿子即王某,系残疾人,女儿趁老人不备将老人辛苦攒下存在银行的养老、看病钱10万元存折拿走,并将老人的工资卡、身份证、社保卡全套都拿走了,致使老人没有了生活来源。街道和社区多次进行协调,但始终没有结果。

律师张志东接待后,感觉到这一事件的特殊性。认为争议双方系母女关系,从和谐社区的角度而言,应该尽量采用协商方式处理。老人目前没有工资卡,领不到日常生活费。而且情绪不稳定,需要尽快解决,快速将钱卡追回。鉴于老人的女儿知道其银行卡密码,张律师建议老人委托儿子:1、至警署补办临时身份证或户籍证明。2、凭身份证至存款银行办理挂失,更改密码。3、至工资发放银行办理工资卡补发及密码更改。并表示若存款10万元已被提走的话,律师将介入,发律师函追讨或以诉讼方式解决。

在律师的指导下,王某及时补办好了母亲的身份证及相关手续,随后至社保中心、银行办理挂失及更改密码手续。庆幸的是,10万元存款未转走,避免了诉讼。工资卡重新补发后,心情激动的王某陪母亲专程赶到律师事务所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走进法律教案 篇4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规则约束着我们,如果少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何种重要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话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尊重规范,尊重法律的观念。

2、 了解并掌握法律对人们有规范和保护两方面的作用。

三、出示尝试题

1、 社会生活规则的作用

2、 社会生活规则的分类

3、 法律的显著特点

4、 法律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5、 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

四、合作探究

任务一 我们身边的规则

任务二 生活离不开法律

任务三 阅读课本第89至90页的情景材料,相互交流后回答

1、 你或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请与同学分享

2、 如果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样?

归纳总结:法律具有的保护作用

《走进法律》示范课 篇5

李孝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教学难点: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学习: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活动

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

活动

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

活动三:分门别类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

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

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

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活动四:规则比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五:看“小郑”谈法律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1:舞迷夫妇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了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学生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侵权行为。

学生3: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4: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

活动

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

(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李 孝平

小学作文:让法律走进校园 篇6

法律,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懂法呢?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很多人都不懂法律。

法制教育是青少年必知的一科,有些青少年不知法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我们的身边也发生过很多打斗的事情啊,可是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就拿我们班的事情来说吧,几天前,周俊男和肖松为了一点小事而打架,周俊男的手被打伤了,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有些初中的打架,曾经还拿刀杀死了人,到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

我们要多学法制知识,增强我们的意识。

让德育走进课堂 篇7

一、树立德育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所诠释的课程概念, 不再是学科教学的总和, 而是指学校教育中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部活动。新课程从教学目标上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从教学内容上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节的渗透, 从教学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从课程结构上强调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的融合与互补。因此, 确立德育的学科地位,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必须树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德育课程观, 将德育改革融入新课程改革中, 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体系, 让德育走进课堂;在国家课程中落实学科德育, 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 以课程改革促进德育创新, 以课程建设确保德育实效性的落实。

二、在国家课程中落实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的实质是教书育人。这个原则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究其原因, 一是认识不到位, 缺乏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二是没有建立起操作性强的学科德育实践体系。20多年来, 我们始终把学科德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性举措, 努力建构学科德育的实践体系, 在国家课程中加以落实。

(一) 构建学科德育的目标体系

为了指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致力于学科德育目标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先后编写了各学段学科德育纲要, 提出了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目标。从1996年开始, 我们在中小学开展“目标教学实验”, 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注意“三维目标”的落实 (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 ;2000年编写了初中各年级各学科的《学科德育教学指要》, 帮助教师把握教科书中的教育点,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三维目标”后, 我们又将其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课程内容, 注重新“三维目标”的设计, 在教学思想中体现, 在教学行为中落实。

(二) 构建学科德育的方法体系

我们在一般方法的层面上提出了“五个结合五个统一”的实施规律和“六要六不要”的实施原则, 强调依据学科特点选择实施方法。

1.“五个结合五个统一”的实施规律是:

指导思想的旗帜鲜明与方式方法的潜移默化相结合, 做到灌输与感染的统一;教育内容的方向性与教育目标的层次性相结合, 做到个性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统一;德育目标的统一性与学科特点的差异性相结合, 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做到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学科中的德育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相结合, 做到德、智、体、美诸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统一。

2.“六要六不要”的实施原则是:

—要自觉教书育人, 不要以智代德;二要紧扣教科书, 不要画蛇添足;三要融会贯通, 不要牵强附会;四要情理交融、以趣激学、以情励学、言传身教, 不要空洞说教;五要符合学生实际, 不要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六要课内外结合、知行统一, 不要搞形式主义。

3. 依据学科特点, 选择实施方法。

文科和艺术学科以形象思维为主, 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形象性联系在—起, 要求教师抓住形象思维情境交融的特点,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产生情感体验, 从中受到教育。数、理、化、生物、自然等理科以逻辑思维为主, 其思想性是以抽象的方式蕴含在科学性之中的, 主要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基础, 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以知传知, 以情引情, 以行导行。

(三) 构建学科德育的管理体系

首先是建立区域性学科德育管理体制。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 教研、科研、行政和督导四位一体, 协调配合, 齐抓共管。学校内部校长全面负责, 主管教学校长牵头, 教务处组织实施, 德育处配合, 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具体落实。体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德育与智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既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是建立以教育督导为主体的学科德育评价机制。初步建立了包含学科德育在内的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形成了政府对学校、教育局对校长、校长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四级评价机制。把学校实施学科德育纳入中小学督导评估, 作为衡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之一;把教师教书育人列入教学水平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 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依据之一;把学科德育列入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作为课程评价的依据之一。

三、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是“让德育走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 我们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 把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实施德育的课程化管理作为学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基本途径加以落实。德育课程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主渠道时间空间的保证性、受教群体的广泛性、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等优势来落实德育目标。20多年的学科德育研究和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课堂, 德育内容的有效落实在课程, 德育目标的有效实施在主体参与。因此, 从2002年起我们便着手研究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 探索适合学生参与的课程模式和管理方法。

(一) 完善德育课程基本框架

德育课程从功能上看具有培养良好行为、增强法律意识、塑造健全人格、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心理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奠定做人基础之功能。它包括一切对学生品德发展有影响力的教育因素。从结构上分为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 从内容上我们把德育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系统, 其中显性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个子系统, 隐性课程包括环境氛围课程和体制性课程两个子系统。在学科课程中做到必修和选修课程相结合, 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初步形成以学科课程为重点、活动课程为延伸、隐性课程为依托的德育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德育课程的运行机制, 确保课程的落实。根据德育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素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四个条件、五项标准、六个环节。即:具备“教程、教师、课时、环境”四个条件;实施“目标、重点、内容、反馈、评价”五项标准;落实“备课、授课、活动、反思、教研、评课”六个环节, 体现教学要求的一致性。

(二) 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

1992年, 我们编写了《法律常识》, 2002年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段《礼仪修养大家学》, 2005年编写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 2006年编写了《中小学生荣辱观教育读本》, 2008年编写了《学生奥运礼仪读本》, 2009年编写了《小学生综合实践教程》, 使地方德育课程日趋完善。2007年, 通过“项目带资金”长效机制的建立, 指导学校根据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以及教育资源和师资优势, 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德育课程, 几年来, 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总投资50余万元, 开发课程包括心理健康、女子教育、安全自护、青春期健康、读书指导、艺术鉴赏、影视赏析、国学知识、民族宗教、习惯养成、生活指导等20余项;同时, 还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机结合, 让学生自选课题, 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人物采访等形式,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百姓, 增强责任感。此外, 我们还注重制度建设, 先后出台了《天津市南开区学校德育课程基本框架》、《关于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制定了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课堂教学督查制度、德育学科教研制度、优秀课程评比制度、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德育综合评估制度等, 做到德育课程管理制度化。

(三) 建设课程环境, 探索课程模式

德育课程更加强调适合学生主体参与的课程环境建设。我们除了要求各学科课程要结合内容创设教育情境外, 还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德育课程环境。为了满足社会实践课的需要, 2002年即建立了具备知识教育、国防教育、农业劳动、家政服务、技能培养、军事训练等功能的南开区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2005年根据新课程要求又先后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包括手工制作、动画制作、劳动实践等20个专业课在内的南开区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以上两个基地均为全国优秀素质教育基地) 为了满足影视教育课的需要, 天津市南开区自198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校园“爱子影院”后, 全区现有“爱子影院”39个, 学生不出校门便可观看爱国影片。此外, 我们还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市档案馆、广东会馆、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等10个基地确定为主题教育课堂, 通过教育情境建设让学生感悟教育内涵, 使教育目标得以落实。

法律走进课堂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13-02

变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与世界的内在关系”,学生作为学习者,只有与学习内容直接接触,才能形成对事物的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变易学习理论提供了一种认识枯燥理论、复杂问题的思考框架。《思想品德》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地方在于它从生活现象出发,不但追求客观世界中事物的本质,更注重在人的主观世界中建构个人的价值体系。将变易学习理论引入思想品德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研究如何在变易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主题单元设计。

法律知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中考的重要考点。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法律知识的学习,我们在课前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一知半解。于是,课题组拟以七年级上册“走进法律”单元中的“法律是什么”作为剖析法律的切入点,采取变易教学,让学生掌握法律的三个特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一、课前测试

为了落实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法律,形成对法律的基本认识,我们设计了4道前测题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

①某村村规规定:凡出嫁到村外的女青年,不管户口迁出与否,不再享有本村村民的待遇。这样的村规合法吗?

②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中的“人人”是指什么?

④霍强的父亲要求读初中的霍强与同村青年去沿海打工,老师告诉他这是违法的。他却说:“什么法律不法律的,在我家里,我的话就是法律!”霍强的父亲的话能被当成法律吗?

二、分析前测结果

该课的主要内容是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对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没有吃透和掌握,没有分清“国家制定或认可”。

因此,课题组打算在授课中运用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分析,通过题型变易来让学生加深对法律三个基本特征的理解。如:截止到2001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通过法律83件,这一材料说明了法律的什么特征?又如:《香港基本法》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就制定了,在香港回归后仍得以有效执行,这说明法律的哪一个特征呢?再如:“抚养子女、孝敬父母、赡养老人”,这些都属于道德的范畴,为何法律也支持?通过内容的不断变易,让学生全面理解“国家认可”的范畴。

三、课堂教学实施

通过课前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零星的,主要是通过电视或课堂有所了解,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基于此,课题组决定用变异学习理论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设计课程,让学生体验法律与道德或纪律有什么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1??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变易空间的营造

提问:把下列行为进行分类,并简单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见死不救,不敬老人;迟到旷课,与老师顶嘴;抢劫财物,吸毒贩毒。

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大概可以把以上行为分为三类: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

2??讨论中对学习内容关键特征的聚焦

(1)设计问题:我们学校的《中学生管理制度》与《未成年保护法》的产生是否一样?学生管理制度能否与法律相违背?《中国共产党党章》是不是法律?由此引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纪律是由某一部门根据法律结合自己单位部门而制定的。所谓党章,就是共产党章程,是身为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遵守的条款和对党内纪律的限定。类似的还有企业章程等,是指某一团体中的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条款。

(2)情景说法: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存在哪些或有可能发生的违背道德、违纪或违法的行为。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我们身边有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当我们触犯法律的时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进而引出: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3)案件讨论:阅读成克杰因大肆收受贿赂而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的案件材料。思考:成克杰曾官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何还是因受贿被依法判处死刑?由此引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不同认知层面的变易

(1)知识讲解。教师以讲授、呈现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生活中的一些违反道德或法律的知识,以及对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中哪个才是最主要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

(2)情绪渲染。讨论社会热点案例“我爸是李刚”,让学生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

4??结课:法律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明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和纪律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自己的特殊性。作为中学生,我们必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课后反思

没有丰富生活阅历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法律的特征。单调的说教会让学生感觉法律与生活实际没有什么联系。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前测后的课程设计引入的“生活事例”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而另外一个班使用普通教学法讲解,从后测情况来看与实验班的教学效果相去甚远。通过对两个班的教学结果检测,说明了不同的授课方法对学生接受知识是有影响的,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走进课堂 篇9

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努力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实践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把课堂教学本身应该具有的创造空间和拓展世界还给学生。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要充分学习、理解和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障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1、教学导入生活化。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学生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引起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

6、7的 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场景:马老师经常表扬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打扫卫生能干,昨天赵老师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照了一张相,请小朋友们数一数照片中有几个人在打扫教室。又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赵老师带来了很多种不同的物体,由于忙没来得及整理,请小朋友们根据不同的形状帮老师整理一下。只要 做个有心人,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就能把学生带入一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整节课的学习热情始终是高涨的。

2、例题教学生活化。在这两个月下来,我发现当孩子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就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反之,孩子对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一点我觉得我还做得不够到位。例题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所以在以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该有个更深入的思考了。

3、练习设计生活化。教材中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贴近,但是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有些练习环节中做了适当的改变,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二、让课堂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但是生活能力低下,出现知识与能力脱节的现象。因此,我总是引导孩子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如:在教学《

6、7的认识》中,学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用基数很容易的就能够表示出来;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先后顺序,把序数也一一表示出来。譬如:我们家有6口人;在上次单元测试中,周耿平小朋友是我们班第一名,而我是第七名等等。

2、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果我们把孩子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或许孩子对模糊的知识会更直观化、系统化、形象化。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这些立体图形,电冰箱是长方体的,篮球是球形的,钢笔墨水盒是正方体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孩子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我们数学教师可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10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摘 点击数:

676 更新时间:2008-9-21 17:19:42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生活 课堂 课外 动手体验 情感体验 活动体验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因此教育首先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杜威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必须源于儿童的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而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此,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体验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重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一、以课堂体验活动为主

1、动手体验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使大脑处于最兴奋状态,学习情绪高涨,并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而带动大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情境,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去发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魅力。

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拥有着幸福的童年,对父母的辛勤劳作、操持家务、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怀被看做是平常的、理所当然的。在《我从哪里来》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妈妈孕育自己的辛苦,设计开展了一个“当一回妈妈”模拟体验活动。那节课上,我与孩子们一起反背书包,扮演“怀孕的妈妈”。孩子们随着我的语言引导,跟着我一起做动作,一起模拟体验“怀孕妈妈”的不方便和辛苦。一节课下来,我和孩子们都累坏了,孩子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原来妈妈是那么辛苦,我们才做了一节课就累坏了,而妈妈要整日整天整月都这样,生下我们后,还把我们抚养到现在这么大,多不容易呀。这节课中,因为我以平等的参与者的角色引领班级孩子一起进行这一模拟体验活动,使得课堂中的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体,不再有人成为观众,因此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投入到了活动中,都获得了自己的体验。由于人人参与,提升了体验活动的信度和效度。在后来的活动交流中,学生们都积极发言,纷纷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体验活动使他们更真实地感受了妈*的伟大,从而更加爱自己的妈妈。活动后的第二天,好多妈妈纷纷向我表示:昨晚,孩子们特别懂事,特别孝顺,回到家里,见到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谢谢你,这么辛苦地养育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感受中产生顿悟。当然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在集体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大家合作完成。《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中有一个合作捏熊猫的活动。当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同学捏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规定的时间里合作完成捏大熊猫的任务,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行动,结果第一次捏出来的大熊猫却迥然不同,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却不成什么样儿,怪物一个,同学们你责怪我,我责怪你,教室里一片哗然。我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合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的活动,这一次学生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每组都捏得像模像样。通过前后两次的捏熊猫活动,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合作才能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才能给大家带来愉快的体验,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2、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个主题是《我为家人添欢乐》时,通过设计的一系列体验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用自己的方式爱家人”可以是多方面的,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思考可以采用哪种方式给家人带来欢乐。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四个情境让学生表演:

1、奶奶病了,躺在床上------

2、妈妈下班回到家,很累了------

3、爷爷在家闷得慌------

4、爸爸正在休息-------第一个情境我让一个学生演奶奶,另一个学生演孩子,学生演得认真,看的也很认真,大家在笑声中知道了怎样照顾生病的老人。第二、三、四个情境我改变了做法,让多个孩子来表演同一个情境。让他们一个一个上前:我们看看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再看看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对同一个情境孩子们有不同的方法表示对家人的关爱。

虽然是假想的情境,但是孩子们在亲历体验中体会到说是一回事,做更是一回事。只有亲自去做了才是真正懂事的孩子。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可能给家人带来快乐。更让学生从情感上体会到,做一个“开心果”不用做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给家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3、内心体验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使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同样品生课堂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模拟事件。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室里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录像:放学后,在校门口,一位母亲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自己的女儿,当她看到女儿走出校门时,忙不迭地迎了上去,取下孩子身上的书包和水壶,递上早已准备好的酸奶和点心.关心的问:“今天累吗?口渴吗?快把这些东西吃了吧!”可是女儿却满脸不高兴,埋怨着:“烦死了!烦死了!”自顾自地吃着东西往前走了,只剩下可怜的母亲背着书包跟在后面„„初看录像时,学生们流露出满不在乎的神情,随着画面的逐渐展开,有的紧锁眉头,有的露出了羞愧之色,看来录像的内容对他们的内心触动很大,让他们陷入了沉思,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趁热打铁,出示了如下的内容:

1、想一想:你的父母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如何?

2、说一说:你父母每天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关心照顾你的?

3、谈一谈:根据录像,谈谈你有何感想?

孩子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如今,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滋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长辈的一片爱心、苦心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为此,通过对父母日常生活工作的观察与回忆,启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父母生活工作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从而激发起学生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提高行为自觉性。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谈一谈”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父母的辛苦,感受到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从而为落实行动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本课中,教师尝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体验活动,为学生营造了思维空间,开辟了自由讨论的天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和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引起内心和情感的震动,从而提高道德认识,达到教育目标。

我们的品生课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往的说教常常令学生反感或是掩盖“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现状,学生个个都能说会道,但无法落实于行动。这就越发现出体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片段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能更深地理解教材内容,达到教育目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学生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是品生教育的宗旨。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到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意境。而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离不开学习,更离不开生活。因此,思品课有效设计,要关注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以此激发儿童内心情感体验,让体验充盈课堂。只有这样,才会更有效地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最终达到品德的建构,品德的发展。

二、以课外活动体验为辅

以开放性活动体验为辅的教学策略,要求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具体教学行为,在体验教育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劳动,接触现代科技,接触大自然等,让学生在课外这一辅阵地中,得到切实有效地教育。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成小燕子、青蛙、桃花、柳树等,让学生模拟动植物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去。通过学生亲自观察春天、体验春天,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并用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记录下来,并传递给同伴们。如学生们通过“找、说、做”的表演方式找到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从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我想只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过程,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内心深处想去保护大自然。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让品德回归生活”这一思想。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儿童走入生活、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中去收集和获取春天的信息,发现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一个大课堂。同时,通过“找春天”、“话春天” “写春天” “唱春天”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体验和领悟。在教学“话春天”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尽情地想,尽情地说。教师则融入其中,穿针引线,适当点拨,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自然之美,激发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了: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的有效目标。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我在教学《保护环境》时重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通过亲身参与校园环境调查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找到校园环境中不良的现象,从而引起:“我能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的?”班级大讨论,最后通过大家一起制作环保宣传卡,投身到“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的活动中,获得内心体验,成为一个真正的懂得环保、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后,孩子们俨然成了校园内的环境保卫者。

附:环保小调查 调 查 人 员

调 查 组 长

校园中令人担忧的环保现象

地 点 现 象 1

我们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我尝试的就是一种体验领悟模式的学习,也就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书本或者别人的传授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保护环境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早就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现在存在的各类环境问题,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所以,他们对于书本上这些接受性的道德知识的学习不怎么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容易形成敷衍的态度。所以,这节课,我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获取、深化、升华,通过体验达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

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虽然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内化了学生的品德言行,但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与总结。

【参考文献】

1、李雪红主编《小学品德教学拓新》广东教育出版社。

2、陈立春,《试论生活化德育》。

3、李秀伟、王作廷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与创新》(品德与生活(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

4、邬冬星主编,《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潘慧芳主编《走进德育课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百例,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思品“活动化”教学的探索

——思品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苏州敬文实验小学 尤志华

内容提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应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并从中得到感悟,改进生活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开设思品活动化教学,从儿童的心理系统出发,根据儿童的兴趣组织活动,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高生命的质量。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以人为本;寓教育于活动;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学生缺乏主动精神。活动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一、什么是活动化教学。

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开展活动化教学是人本教育的需要。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认为:

1、小学德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如: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在教学中用活动把课程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从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2、小学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做人处事的理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通过活动化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观念,真正体现德育课程新型的教育目的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换位、学会对话、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关注生态平衡,使教材真正成为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鼓励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及学生探究知识,明辨是非善恶所凭借的话题和范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

3、同时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4、《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突出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孩子们在体验、探究与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

三、活动化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载体。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学习内容应贴近生活。如一年级上学期的《过新年》一课,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1、欣赏活动是一种以儿童的视觉、听觉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我用一首欢快、喜庆的歌曲《咚咚呛》把学生带到过年的节日气氛中。课堂上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让孩子们置身于过年的真实感受中,回想起自己家过年时一幕幕热闹的情景。

2、游戏活动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学习科学知识是很有用的。课堂上,在学习过年饮食习俗时,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游戏,让一年级的学生借助刚学会的拼音识字,读懂谜语,猜出谜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过年饮食的特殊含义。过年时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吃汤圆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橘子表示“大吉大利”;吃年糕表示“人们的水平一年比一年高”等。

3、实践活动这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感悟的活动。课堂上我带领着孩子们踩气球,听着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过年的喜庆和热闹顿时展现出来,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过年了!过年了!

4、操作活动这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向自己可亲可爱的人的美好心意。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贺年卡、制作精美的书签、绘制漂亮的图画,表达内心的祝愿。

四、开展活动化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德育课程教学中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德育课程教学活动化的基本特点。在实验中,我们认为开展活动化教学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参与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时,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人。他们的思想意识,他们的灵魂,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是他们自我教育的最佳时机,自我成长的最好锻炼机会。这时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资料收集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体验现实生活的同时,检测他们的道德行为,发展他们良好的个性。

例如:我在上《电视连着你我他》一课时,要学生开展辩论赛。课前,我就布置正反双方根据自己的观点,收集、查阅、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来分别说明看电视是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等。这样在课堂上正反双方的辩手才有充分证明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正是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的辩论会上学生气氛活跃,学习劲头十足,大家激烈辩论,效果很好!

另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使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执教社区文化内容时,可带学生到图书馆参观,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体会到知识的伟大。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是文化的殿堂。如遇到有关我们的学校相关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去参观采访,让学生了解教师们工作的艰辛。这样,通过实地参观后再来上课交流,学习效果会更好。

2、课堂上组织实践活动

通过安排儿童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欣赏、练习、讲解、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教师可利用这种形式把抽象枯燥的道德认识寓于富有趣味的实践活动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如教学《学会合作》一课时,学文明理后组织学生做“两人背夹气球”的赛跑游戏,学生的参与性极高,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还从游戏活动中再次强化了道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又如:《坐立走有精神》一课,就是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实际,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实验教师采用了欣赏、讲授与练习结合的活动形式,从欣赏导入,给孩子们展示了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再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解放军叔叔怎样苦练站功的:他们为了练好站姿,就贴着墙根站;为了站得纹丝不动,头顶砖头;为了使腰身挺直,他们在身上绑上十字架;有的叔叔发现自己脖子有时歪向一边,就在衣领上别了一个大头针,脖子稍一歪,针尖就扎脖子一下,这样才有了他们的“站如松”。听了介绍后,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体会,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反复强化,落到实处。

3、课后延伸参与实践活动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就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该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深地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感悟,并从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有效途径。因为现实的生活既是学生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阵地,也是学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场所。

如教完《不说话的“朋友”》这一课后,就可以请同学们找找,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我们不说话的“朋友”遭破坏的现象。思考怎样让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再现往日的笑容,也可以请同学们在课后作一个调查,并填写调查表。

上一篇:小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下一篇:五四青年诗歌朗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