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2024-09-13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通用8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篇1

初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每次上完课后都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想法。对教学《泰山日出》,我认为重点有两个,一是体会作者内心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与追求,二是品味充满诗意的语言。

《泰山日出》是徐志摩应《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之要求而作,为欢迎泰戈尔来华访问而作。‚日出‛点明本文所描述的内容,‚泰山‛限定了观看日出的地点。作者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了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之情。

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巨人‛的比喻,这个巨人到底指的是谁,是泰戈尔还是作者,或者还有其他某种隐喻?同学们不太明白。怎么办呢?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从阅读中去体会:找到相关的段落,让同学们反复朗读,必要时我也进行范读,让学生认真听,(我教两个班的语文,其中先上的班级没有范读,效果不如后上的班级。)然后再思考巨人到底指的是什么。

比较而言,如果这时由教师作出一番解释,帮同学们消除疑问,也许学生所获得的,我想,既没有自己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乐趣,也不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不能让《泰山日出》真正变成学生的《泰山日出》。

关于语言品味,对同学们来说,也是难点。虽然经过了一年多的训练,但是同学们都对赏析句子、品味语言的方法掌握得不太好。基本不能从修辞、动词、情感、哲理等角度,对文句作出独到的理解。于是,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从比喻等修辞的角度来理解品味语言这个方面,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我不要求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完全统一,学到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只选一个角度进行指导,这也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头发胡子不能一把抓,必须循序渐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于欢迎泰戈尔的意义不太理解,对泰戈尔的赞美更是不明所以。我想,应该是课前的准备没有做充分,找找客观原因,也许是使用新教材的仓促,今后教学前必须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尽力使课堂趋向完美,平时该多多为教学充电。归根究底,出现问题还是有主观原因的。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是发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筛选感兴趣的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五是设计联想、想象训练。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一课通过对蚂蚁这种小动物观察研究,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尝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

一、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科学的兴趣求知欲。学生在课前进行‚观察捉蚂蚁‛活动,了解蚂蚁的种类、大小,并发现一些有趣的生活习性。如‚搬食物、交流信息‛等等。小小的蚂蚁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使他们对蚂蚁感兴趣了,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后我又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同学们,你所观察到的蚂蚁长得怎样?在捉蚂蚁时发现哪些有趣的事?‛这为过后的探究式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通过观察、实验,自己探究科学秘密。课堂中的观察活动是发展观察能力的基础。要想上好每一节课,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好科学课。首先要准备充足的观察材料,才能保证学生分组观察。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课前带领学生拿着盒子采集蚂蚁。上课时,由于蚂蚁体形小,学生用放大镜耐心、细心,认真地观察其外形特征,再把蚂蚁放到食物圈里,观察它爱吃什么。最后通过‚蚂蚁走单线‛等游戏,观察蚂蚁触角的作用。这样,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探究、讨论、设计观察方案。用生动语言把观察到的现象一一描述出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这正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

三、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这节课不以下课作为学习的终点,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上网查寻认识更多昆虫,并收集昆虫图片,做昆虫剪贴宝,这不仅是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做手抄报能力。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板着面孔教,学生板着面孔学的现象。学生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很想在揭开文言文教学‚严肃的面纱‛这方面做一些探究。于是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尝试着进行了情境教学。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件,让学生分组观看。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乐和忧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我还精心设计了拓展延伸练习:当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开发成旅游盛景区,如果请你作为设计师来设计景点,你会怎样设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亮了:‚幽竹阁‛、‚玉佩泉‛、‚翠蔓廊‛、‚观鱼台‛、‚望溪亭‛……争先恐后的发言,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一些字词理解也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反思良久,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又是普通班,基础薄弱,且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其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诵读能力。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只有增强了语感,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语言,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切学生都必须切切实实地‚经历‛才行。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在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想象,才会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本真性灵。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是以‚写景为主题‛的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班里的学生都没有去过黄果树风景区,对于黄果树瀑布这种气势雄伟的水肯定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而且只通过读课文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

针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一特点,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这一载体,出示图片、声音、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黄果树瀑布有个直观的认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让学生进行感悟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缺少的就是直观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对文中的有些语句,还有声音的变化,瀑布形态的壮观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积累,这样借助媒体在阅读与欣赏中深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帮助学生很好地感悟课文,又使学生开阔眼界。

《绿》教学反思

《绿》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凝练的文章,要写好一种颜色本来就很难,作家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体验,竟能写得如此美丽,令人陶醉。虽然这是篇选学课文,但它的文质兼美,所以我很认真的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文章。我想优美的文章要是太多的分析就破坏了美感。《绿》一文,本来是我们初中课文的《西湖的绿》的选段,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其实这样的美文只要几个字就可以了——‚读中感悟‛。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非常有道理,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西湖灵隐和花港观鱼两地的绿色的图片,用图片冲击学生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文,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新课标的精神是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满目是绿‛在开始学习中学生就提到了,理清‚何为‘满目是绿’?‛这就是对灵隐游踪一个总的回顾,帮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身处在道路上,两旁是苍翠欲滴的古木——绿得浓郁;抬头前望,飞来峰上树木层层叠叠——绿得丰富‛;低头看蜿蜒的小路,绿到石头缝里——绿得有动感,绿的蔓延;坐在冷泉亭里,通过感觉来写绿,通过溪水来写绿—— 绿得清凉,绿得清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满目是绿‛,也能真正体会到西湖的绿为何会令作者‚流连忘返‛了。

这样美的文章,我其实很难把‚绿‛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只有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这样的美!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审美力以及陶冶他们优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日积月累地背诵了许多古诗,关于诗意的理解却显得模糊而浅显。

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先背诵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歌进行情境,为学习本诗做好铺垫。

识字写字在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识字写字的教学,花了半节课的时间扎实地进行识字写字的训练。但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进行写字的反馈评价。也正因为认字花了大量时间,在品读诗句时就显得仓促。低年级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地计,而要读得入情入境,只能从图片、录像上感受,或是联系生活实际,在老师的情境语言中读。我也寻找了大量的资源引导学生读,《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带着孩子们看了课件高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飞流直下‛的感觉、领略了‚三千尺‛的高度和寓意,就有个别学生感言,真的‚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反思自己,发现:只有放慢语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读起古诗来才会更有味道。在枯燥的课文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向导,有了教师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维大门就会打开,一切看似疑难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读书杂谈》教学反思

11月17日,我在100班上了《读书杂谈》这一课,《读书杂谈》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鲁迅 1927年7月16日应邀到广州知用中学演讲的演讲词,文中鲁迅谈了他个人关于读书的意见。鲁迅把读书分为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两种形式。作者十分推崇嗜好的读书,但作者也同是指出:职业的读书虽然苦痛,有些勉勉强强,但关系到吃饭、生计,也得为职业刻苦攻读。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呢?鲁迅提倡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当然是在应做的功课已经做完以后。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归谬法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这些内容应该是学生主要领会的。

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吃透了教材,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上的特点,能紧紧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

2、教学思路清楚,基本上做到了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各环节之间也过渡自然。

3、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作者的观点谈一谈今后该如何读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学生今后的读书起到指导作用。

4、学生在苦苦思索而没有领会和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能及时给予点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也存在入下问题:

1、这并非一篇精读课文,内容较浅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掌握,如果担心学生不知如何学起,教师可以出示自学提纲,问题让学自己去解决,这样学生学得会轻松一点。

2、课堂中没有注意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致使学生的自信心不够,不能做到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

3、学生讨论问题时,对学生的引导点拨不够,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对于两种读书方式的优缺点,学生好像不是那么容易从课文中筛选出来,而教师没能及早让学生把课文中的一些精要语句用笔画出来以缩小其注意的范围。

4、教学节奏有点慢,教学密度不够大,没能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的知识水平、读写说能力迅速得到提高,学生写的、练得有点少。

5、对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分析理解不够,没能让学生细细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的。.以上反思,只是我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同组的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

《凉州词》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

《从军行》课后反思

《从军行》这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到边塞诗,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加入课件补充适当的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同时,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边塞诗,属于文言文学习内容。而文言文教学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探索与研究,也缺少师生的互动,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疼‛。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声中,怎样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亟待解决而又异常棘手的问题。为此,我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教学,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以引领者的身份融入课堂,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及教师所给出的补充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质疑、生生互动的方法先过阅读理解关。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臵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而深入地体会作者在塞外冰雪的大背景下来写送别的那种气魄与豪迈。最后将探究的结果展示出来,大家共同评价,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来诵读,将‚读‛与‚赏‛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读能力,利用师生互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引领学生再过品读、美读关。这一环节让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学生们纷纷对照文句与课下注释开始了热烈地抢答,争着去展示、板书自己的成果,去诵读。课堂氛围十分浓厚,像一个磁场,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形成燎原之势,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卷入其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最后,师与生的共同诵读结束了全课。

回想起来,本堂课后,在字词检测中,过半的学生答得不够准确或不规范,这说明理解文意并不等于掌握字词。在学生答对后,应将那些重点词的用法与含义再强调一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步伐不停止,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也不会停止,教师们的探索与尝试也同样不会停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更好地教给学生汲取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也许,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真应该放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对于诗歌教学,自己心中依旧没底,它没有一个可行的教学模式。我自己认为,读,首先是重中之重,其次就是揣摩诗歌语言基础之上,还原画面,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对于这一节课,除了以读为重要手段与形式,还得借助品读语言,再现画面,领会情感,从而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整节课,自我感觉后者做的很欠缺,最主要恐怕是自己准备较为仓促。在课上,给出相应提醒后,生表现的依旧不自如,现在反思一下:后面赏析,遇到困难时,可以做个示例,降低点难度。此首诗不太好赏析,虽然画面感很强,但是直接流露作者情感诗句又不太明显,即使从修辞、用词也不好赏析,不如换词,如‚直‛可否换成‚飘‛或‚斜‛,赏析效果会更好。

不管怎样,这次上课的确不尽人意,整节课,除了赏析指导不到位外,部分教学环节设计也不够合理,出现重复,衔接上也有点不自然。但我会继续努力的。

《下雨天,真好》教学反思

于今天进行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新课学习,即学习琦君的散文《下雨天,真好》一文。

由于教案是从网上下载借鉴的,且容量较少,本以为能够在一节课便能结束这篇课文。但就教学实际来看,远远超出所设计的教学时数。即便今天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也没有完成原本以为一节课便能结束的教学内容。这不得不引我思考,引起我的注意。

出现这种状况,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趋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与我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因自我采用ppt教学以来,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和分析不再如之前那么细致、那么透彻、那么熟悉,所以必然在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即自己对问题的设臵与解读不够全面、熟练。其二,由于我在85班没有树立较好的威信,没有给学生一些应有的惩罚,没有让学生害怕于我,所以上课时的纪律也是每况愈下,越来越让人堪忧。在85班上课越来越吃力,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越来越觉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下滑,但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尤其最近,班主任夏老师外出学习,绝大部分同学更是无法无天,整个教室一片吵闹之声,要想让全班安静再进行教授几乎是一件难事。尤其是班长周琪附近,杂乱声更是不绝于耳,很难安静片刻。当然,周琪没有参与这种吵闹,不过受这样环境的影响,学习效果也是大打折扣,让人遗憾。其三,学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尤其是语文课上,很难见得几个认真学习之人。一上课,便开始了休息之旅,全班即可松弛,全不像在校学习者。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在本周内更是有更明显的表现。于周一布臵的月考反思,至今仍只有两个人交来,其一是刘窈甄,写得非常细致、详尽;另一个则是陈佳艳,简短数字,且无自我反思,而是引用某歌词。全班63位学生,竟2人交来反思,其班级的情况便可见一斑,更何况本次课堂作业中还有近20人胡乱为之,全不把学习臵于应有位臵。哎,面对如此情况,我该如何去办,真是一个大问题,难解之题。

《如梦令》教学反思

教学《如梦令》与其说是让学生们赏析这首词,不如说是让学生们认识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1151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极强,但流传不多。

人们读李清照,一般对她后期的作品比较熟悉,脑海里凄凉愁苦的印象比较深。《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她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似一帧无拘无束的生活照,使我们得以认识这位著名词人的早年风采。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词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用‚常记‛二字总领,引起下面对回舟误入荷花深处情景的描绘。‚误入‛是因为日暮光线太暗,也是因为沈醉;正是因为‚误入‛,才产生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景象。‚误‛字不仅有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词意上巧妙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也正是出了这样的‚岔子‛,才使主人公平时不易显露的一些性格特点呈露出来,使读者通过不寻常的举动的描绘,窥见其精神世界。‚争渡,争渡‛的重叠,这本是词牌的要求,但在这里却显得妙合自然,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奋争之状,欢快之情,同时使词的音节变得顿挫有力。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和措词的精妙。(正像曹操《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样,本是配乐时的套语,在作者笔下却与全诗浑然天成,融为一体。)至此,桨声、笑语声、惊起鸥鹭的拍翅声和群鸣声互相交织,组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展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性格和生活。鸥鹭在古人诗词中常被写到,它们被认为是‚忘机‛的飞鸟,独与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们亲狎作友。作者在这里以鸥鹭形象作为陪衬,就是对主人公形象的潇洒天真的品格作一番加意地描摹,从而使全词洋溢地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更加浓烈,更加感人。

我在教学这首词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目标入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3.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二、品读全词,古文今译。

三、再读全词,搜寻精华。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四、赏析《声声慢》。

五、回环美酒意象,总结全文。

第四个环节有人觉得这是画蛇添足部分,相反我却认为要想更深地理解这首词,还得从李清照的写作背景入手,那么赏析《声声慢》就能将李清照的一生用这两首词进行概括:早期悠闲、幸福的李清照和晚年孤苦无依,颠沛失所的李清照。这样进行鲜明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悠闲、幸福的意境。

《雷雨前》教学反思

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给他们介绍了本课的写作背景,尤其是当时的社会,讲到中国领土已被日本的铁蹄践踏,而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是抗日,而是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剿杀。因为本课的写作时代比较特殊,所以,我首先介绍背景。

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已经预习过生字词,所以没有放太多的时间。接下来,我采用师生分段读的方法,对本文进行第一次朗读,在读的同时矫正读音。等读完的时候,我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大家都找到了,是文章的最后一句。

然后是第二次更深层的读文章。这次我们继续采用读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我让学生去回忆想象自己在夏天特别是炎热的闷热的夏天的感受,带着生活体验来感受作者的描述。当讲到汗水像胶水一样时,我问他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在这个时候插入时代背景,联系到当时的人民的生活,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就像是‚灰色的幔‛一样笼罩着人们,使人们呼吸困难。这个时候最需要什么?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最需要革命者,于是来了一个愿意打破这个灰色幔的‚巨人‛。幔很多次才被划破,也说明反革命势力依然强大,但是最后还是成功了。

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我联系到了去年讲过的高尔基的《海燕》,海燕呼唤暴风雨,而这一课一直在渲染闷热的气氛,呼唤革命者。这样对比来读,很多东西学生就明了了。

最后讲了什么是象征手法,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象征手法。在讲象征手法的时候,让学生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花儿象征美好的事物,太阳象征着光明等,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相似性。并且让学生当堂练习说一段话,效果还不错。

其实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预设的,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任务的时候,需要随机应变地来调整教学,不能照搬照抄,这需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充足的准备。

《声声慢》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发扬的方面,比如:对品诗步骤的引导、诵读的指导、学生讨论等。以上几方面,语文组的前辈们给予了我一定的认可,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反思和前辈们的意见整理如下:

1、课堂不够紧凑。教学环节是精心设计的,但因为上课时有点紧张,有疏漏。因而上完后感觉课堂不够紧凑。由此看来,自己的个人素养还应加强。

2、课堂应急机智不够灵敏。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但教室电脑突然出现问题,致使课件反映迟缓,影响了对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导致学生没能生动了解作者凄凉的处境,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其实,有关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回答,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3、学生在班上交流时,应让学生走到前台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不可忽视。学生交流完后,我小结时,自以为比较精当,但从录像看,讲的有点多,显得有些啰嗦,应该结合诗歌鉴赏的要点稍作小结即可,这也是以后教学当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对于诗词的鉴赏,没能结合高考大纲中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加强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

5、过于着重分析个别词句,而忽视了突出‚愁‛的次要细节。

6、对‚愁‛因进行深层探究时,应明确‚词人为什么愁‛这一问题。另外,还有两个弱点:

1、自己在课堂走动太多、太随意,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2、口头禅非常多。‚那么‛一词不知说了多少遍,听起来觉得烦。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篇2

1.本册课文《致同学》第二段有这样的文字:

课本固然是你学习语文的一块园地,而你如果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报刊视频信息、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生活中的其他种种话题,无不是语文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指瑕》对上述文字提出了四处修改意见:①“而”应改为“但”;②“如果”冗余,应去掉;③“资源”前有必要加上“重要”一词;④“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如改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则更为顺畅,最后一句删去更好。

以上四点指瑕,只有②令人信服,①③④有些牵强。

“而”不一定要改为“但”。联系本段文字的上下文可以看出该句是一个转折句式,这里“而”作转折连词表示“但是”的意思,如果一定要将“而”改成“但”就显得过于吹毛求疵了。

“资源”前没有必要加上“重要”一词。《致同学》在后文中写道:“应当把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课内学习为起点,并以此辐射到课外”。可见作者要表述的是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都很“重要”,如果硬是在“资源”前面加上“重要”一词,就会容易让学生误解为课内学习没有课外学习重要,这有违于作者的初衷,也有悖于语文学习的规律。

“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也没有必要改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更不可以删去。理由有三:其一,这里的“有”就是“存在”的意思,表达没有什么不妥;其二,原句的表达显得多变多彩。而《指瑕》将“有”改为”在”,读起来显得单调而缺少变化;其三,最后一句不应删去。因为这句是对上文的总结,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对“语文学习资源”作了提升和拓展,并与后文的“生活的海洋”、“大语文环境”相互照应。

2.《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后“探究·练习”第二大题有这样的表述,课文“主要描写了树、竹、谷、水、庙等景物”,《指瑕》一文认为该句概括不准确,并提出将其中的“竹”改为“楼”,理由是因为第二段小标题是“竹楼映蓝天”。这种改法欠妥,我们一是从小标题看,突出的仍然是“竹”,如果不是竹的特有色彩又何来“映蓝天”呢?二是从文中内容来看,课文不仅写了竹楼还写了“翠竹丛林”、“竹篾桌”、“竹板”、“竹笋”等;三是从傣族人的民族风情来看,他们生活在“竹”中,在竹林、住竹楼、食竹笋、烤竹鼠、用竹桌、坐竹凳、戴竹帽等等,可以说“竹”是傣族人特有的生活资源。因此笔者认为用“竹”比用“楼”概括课文第二段的景物显得更具体、更全面、更富有个性色彩。

3.《蓝蓝的威尼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指瑕》一文认为该句中的“泛舟在……海滨”搭配不当,笔者亦有同感。但是《指瑕》一文要将“泛舟”改为“漫步”,我却难以苟同,改为“漫步在……海滨”与前文所写的“水”、“海”和后文的“像进了水晶宫一般”,语意不畅。如改为“泛舟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如何?

4.本册教材《老山界》有两个病句必须修改。一是“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教材第11页),这句中的“90度”与“垂直”语意重复,既然“垂直”又何须“90度”?笔者认为将“90度”去掉,改为“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与地面垂直的石梯”更为妥贴些;二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该句犯了逻辑错误,因为“煮饭吃”这一概念从属于“煮东西吃”,应将“煮饭吃”删掉。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篇3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知道水的密度,知道密度表中的一些规律,理解密度的物理含义.

2.能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分组实验来构建密度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描点法绘制图像,在图像中找规律从而构建密度的概念.

2.能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密度——学之旅》活动单,JPT-2型架盘天平(量程200 g、感量0.2g)、砝码,体积分别为6 cm2、8 cm3和10 cm3的长方体铝块组和铁块组、体积为6 cm3的长方体塑料块,质量相同的一瓶水和一瓶食用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设置神奇的液体小实验(1分36秒)

(视频链接)

问题设置:多彩的液体分层是如何实现的呢?

学生活动: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惊奇、猜测.

答案预设:可能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可能沉下去的液体比较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科学课堂的魅力,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

过渡设置:这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密度》这一节课.(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传授新课

1.实验探究

(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JPT-2型架盘天平、砝码.

引导操作:用天平称量体积均为6 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表1.(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均展示给学生观察,铁块1、铁块2、铁块3和铝块1、铝块2、铝块3的标签均贴在它们的表面,便于学生操作)

活动预设:教师巡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适度指导,称量完成后随机取两张记录单进行投影交流,在过程中强调不同组称量出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的质量会略有不同,这是机器在切割器材时引起的不同(图1),数据差距在1 g以内均可以接受.

结论呈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相同体积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来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关系,通过实际的天平操作,比较归纳出实验结论.

(2)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关系(演示实验)

过渡设置: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那么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实验器材:两瓶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JPT-2型架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

演示操作:把水放置天平的左盘,食用油放置右盘,此时天平平衡(图2),意味这瓶水的质量等于这瓶食用油的质量,那么它们的体积一样吗?哪瓶的体积多一点呢?

设计意图:首先明确每个烧杯的质量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只烧杯,添加液体直至平衡这个误差过大.笔者采用两只原本装话梅的透明塑料小瓶来进行实验,从而减少实验源头上的误差.

活动预设:事先准备好的两瓶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若在实际演示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用胶头滴管在较轻的瓶内慢慢滴加液体即可,直至平衡.

结论呈现: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分组实验)

过渡设置:我们已经探究了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情况,现在继续来探究同种物质的情况.

实验器材:JPT-2型架盘天平、砝码,三块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组和铝块组,刻度尺(图3).

①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存在什么关系?

②建立猜想:同种物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学生对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在前概念中是完全空白的,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进行猜测,这在很大程度上抹灭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该过程中出示两只大小不同的实心铁球,通过轻重的演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③进行实验,检验猜想

引导操作: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之前已经测出铁块1、铝块1的质量,直接填写就可以了;对于长方体组块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它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就可以了,也可以观察长方体组块盒子外观上的信息,其实它们的长宽高都已经告诉我们了,直接计算也可以.

过渡设置:为了方便大家记录和分析数据,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表2,大家只需要测出铁块2、铁块3、铝块2、铝块3的质量,并写出它们的体积就可以.

过渡设置:实验完成的小组将自己所得的数据,用描点法绘制铁和铝的图像,在绘制的过程中要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活动预设:经过引导操作,学生在测质量和写体积的环节应该没多大问题,用描点法绘制铁和铝的m-V图像时,强调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并说明当物体的质量m=0,它的体积V=0,在图4上作m-V图像原点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④得出结论

过渡设置:你能通过m-V图像得出实验结论吗?

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CD#3],即比值是[CD#3];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CD#3].

过渡设置: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不同,科学上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就叫做密度,强调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定义).

2.自学乐园

过渡设置:自学课本P60-62,完成以下题目

(1)密度的计算公式[CD#3].

(2)密度的国际单位[CD#3],常用单位[CD#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3)水的密度是[CD#3],其物理含义是[CD#3].

(4)观察固体、液体、气体三张密度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答案预设:

(1)密度=[SX(]质量[]体积[SX)],ρ=[SX(]m[]V[SX)].

(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

单位换算:1 g/cm3=[SX(]10-3 kg[]10-6 m3[SX)]=1×103 kg/m3(强调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是1.0×103 kg/cm3,其物理含义是单位体积水的质量是1.0×103 kg.(强调物理含义时可类比之前学过速度的物理含义)

(4)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态有关;一般来说ρ固>ρ液>ρ气(通过密度表中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规律)

三、当堂检测,学以致用

1.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CD#3],那么体积为2 m3的冰的质量为[CD#3]kg.

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一种物质的密度不会随状态变化而改变

C.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

D.纯水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相同

四、课堂小结,收获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2.公式:密度

4.物理含义:单位体积物质所含的质量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密度的概念教学课,物理概念的构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直接灌输或强加给学生,本节课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的热情,全课紧抓新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篇4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菡萏(hán)古刹(shā)眼睑(jiǎn)倾盆大雨(qīnɡ)...B.跛脚(bǒ)哈达(hǎ)氤氲(yùn)三缄其口(jiān)....C.解剖(pāo)冗长(rǒnɡ)佞臣(nìnɡ)不卑不亢(hánɡ)....D.疮疖(jiē)信笺(jiàn)赭色(chì)鸢飞戾天(yuā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截然不同 东施效颦 万籁俱寂 光明磊落 B.煞费心机 草菅人命 阿谀奉迎 接踵而至 C.脍灸人口 虎视眈眈 门廷若市 拈轻怕重 D.名副其实 融为一体 瞬息万变 奋不顾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C.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读书不仅是开启个人成长、成功、成才之门的钥匙,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4.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中吴用一行七人经过精心策划,相互合作,劫取了生辰纲。B.《五猖会》记述了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而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C.《西游记》一书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D.《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

5.古诗文默写。(7分)

⑴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⑵ _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⑶“推敲”一词出自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荷花,自古就是文人的爱物。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 ”的高洁品质;杨

万里惊叹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 ”的绚丽色彩;周邦彦喜爱荷花“水面清圆,_________ ”

袅娜风姿。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诗经》,今人甚至小学生都还能阅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成就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

材料二: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材料三: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得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习汉字,他们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的儿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在进入学校前就能达到125至130。

——(日本)石井勋《幼儿智力开发法》

(1)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汉字书写)的关键信息。(3分)(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

字时,所想到的中华经典故事及其影响。(2分)

(3)中国的汉字结构都有一定的内涵,掌握了它,不仅能够领会该字的诗意,还能从

中悟出不少的哲理。请仿照下面示例,从“出、思、沙”中任选一个字造句。(2分)

示例:林——两棵树挽着,站成绿色的风景。恩——无论施恩还是报恩,都因有颗善心。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3分)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①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季节,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家县城一位老朋友邀请我下个双休日带上全家到他那儿去做客。我的小家庭都住在市里,到这位朋友家途中要经过我的乡下老家,因为自己有车,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②当天晚上,我预先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牵挂我,在电话里问我要不要地菜,我说“有就挖点吧”。她又问要多少,我就随口用家乡话说了一句:“就一半斤吧!”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③地菜,是我最爱吃的天然食品之一。可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就不易采到了。我要求母亲采一半斤,不过是图个新鲜。

④周六说到就到。好久没回老家了,总得给老母亲带点好吃的。妻子提醒我说:“女儿前天过生日,朋友们送了很多奶油蛋糕,提上两大盒就是。”

⑤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农村老家,母亲居住的老屋却是锁着的。一位邻居分明是听过母亲的交代,对我们说:“你妈一大早就去后山沟里挖地菜去了,她说今天再挖一点儿,就够十八斤了。”“什么什么,十八斤?可我只说要一半斤呵!”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母亲近年来的确耳背了,我当时怎么就忘了把挖地菜的事多重复几遍呢?要知道,在这样的时节,那些寥若星辰的地菜,都是从野草避风的根部和长势最好的麦苗的缝隙中一小朵一小朵“剔”出来的。山野里的风是那样的寒冷刺骨,我的母亲居然一朵一朵积累了十八斤──这分明是,她在接我电话的一星期里,每天都泡在冬野里东挖西采,紧张忙碌……

⑥大约半小时之后,母亲从野外回来了,头上围着一条旧围巾,不停地咳嗽,满手都是冻裂的口子,浸着鲜血,但见了我和妻子就极开心地笑了起来,掂掂臂弯里的菜篮,说:“总算挖够了……”

⑦儿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母亲总会十分郑重地挂在心上。我直觉鼻子猛地一阵发酸,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⑧母亲看到我们给她带来的食品,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的。她把邻居招了来,炫耀地说:“你们都看看,明天是我生日,我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提前给我送蛋糕来了。两个蛋糕都这么大,我哪里吃得完,今天就请你们先尝尝。”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⑨母亲的生日,每年只有一次,于她的儿子而言,应是一件大事啊!可多少年来,我居住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却几乎常常把母亲的生日忘得干干净净。

⑩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决定和妻子儿女留在母亲家里,好好地给她老人家过个生日。

11第二天下午,临走的时候,我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钱,放到母亲床头。母亲却 ○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在箱子底里摸出一沓钱,与我给她的那些钱加在一起,硬塞进我的兜里,她说:“我好像听你说过,你不是想花两三千元买台跑步机嘛,妈已经给你凑够了,你明天就去买吧,锻炼身体要紧啊!” 2我连忙把钱塞给母亲,说那些钱是让你添置过冬衣物的,你穿的、盖的也太薄 1○太旧了。母亲笑笑说:“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妈这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了,习惯了!” 13我真的弄不明白了:母亲她挨冻受苦的事小,而儿子买那可有可无的跑步机,○竟成了她牢记在心的大事!但不管我怎么坚持,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母亲。14车子启动缓缓离去,○在反光镜中看着站在村口寒风中仍向我们频频招手的老母亲,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作者:路长青,原载

《人民日报》)

7.题目中“母亲的事和儿子的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

8.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9.“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我的“不孝”?(2分)

10.文中写“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和“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

亲娘!’眼泪滚滚而下……”请简要说说母亲的泪和“我”的泪蕴含的不同感情。(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1分)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①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②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③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④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

⑤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⑥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

(根据网络文章改编)

1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12.试分析“手机依赖症”的成因。(4分)

1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你身边有位朋友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帮助他的办法。(至少说出两个)(2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赵简子出畋①,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③卫,不戮④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⑤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⑥愈高者愈惧,人爵⑦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郑龙谏勿伤百姓》)

【注】①畋(tián):打猎。②野人:农夫。③伐:攻打。④戮:杀戮。⑤是:这是。⑥缘木:爬树。⑦爵:爵位。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1)臣之妻私臣 .

(2)今齐地方千里 ..

(3)王之蔽甚矣 .

(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

16.翻译下面句子。(2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7.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2分)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19~20题。(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诗歌所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为美化的?你从哪句看出的?(2分)

20.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所展现的画面。(2分)

四、作文(40分)21.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这里也有(补全题目后作文)

(二)只要阳光还在,光明总会驱散弥漫的烟雾;只要春天还在,阳光总能感动酷寒的严冬;只要书籍还在,智慧总能代替无尽的愚昧;只要精神还在,坚强总能战胜可耻的怯懦……

请以“只要你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2分)B 2.(2分)C 3.(2分)D 4.(2分)B 5.(7分)⑴心远地自偏 ⑵孤舟蓑笠翁 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⑷濯清涟而不妖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一风荷举(每空1分,有错无分)6.(7分)⑴ 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启迪智慧。(3分)(2)示例: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文化的和谐之歌;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2分;故事1分,影响1分)⑶示例: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思——心灵的田地里/思想的种子在发芽。沙——缺少了水,生命将变得像沙漠一样荒芜。(2分;把字拆分合理1分,有诗情画意或哲理1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4分)7.(4分)“母亲的事”指母亲的生日;添置过冬衣物。“儿子的事”指要地菜;买跑步机。(各1分)8.(4分)神态、语言描写(2分),表现出母亲听到要“十八斤”地菜以后的为难,但疼爱儿子的感情又让她觉得再难也要办到的想法,为后面写我的的后悔和突出母爱的感人埋下了伏笔(作了铺垫)(2分)。(意思对即可)9.(2分)忘记了母亲的生日;给母亲的礼物是女儿生日多余的蛋糕;不经常看望母亲。(两点即可)10.(4分)母亲的泪是因为儿子记住了自己的生日,带来了生日礼物,饱含了激动之情;(2分)“我”的泪是因为忘记了母亲的生日而愧疚,因母亲冒着寒风挖地菜、念着给我买跑步机而感激。(2分)

(二)(10分)12.(2分)既引出说明对象“手机依赖症”(1分),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1分)。13.(4分)⑴智能手机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1分)⑵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1分)⑶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1分)⑷转移“人际焦虑”。(1分)14.(2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1分)。15.(2分)可以邀请他参与户外运动,重拾自然之美;参加社区公益或爱心活动,将生活重心从手机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组织朋友聚会,多跟他“面对面”交谈,把酒言欢纵论人生。(至少说出两点,每点1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6.(4分)(1)偏爱(2)土地方圆(3)受蒙蔽(4)因此,所以 17.(2分)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18.(2分)有邹忌这样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臣民(1分);有齐威王这样知错就改、善于纳谏的国君(1分)。19.(2分)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意思对即可)20.(2分)自然造就(1分),从“造化钟神秀”可以看出(1分)。21.(2分)山上云雾缭绕,飘渺有若仙境,心胸为之荡漾,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注视着那些归巢的鸟儿。(意思对即可)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案 篇5

篇一: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3 4 5 篇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集

篇三: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精华版)1.1 不等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难点:

怎样建立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1.如图1-1,用用根长度均为l㎝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当l=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呢?

(4)改变l的取值再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分析解答:在上面的问题中,所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圆的面积可以表示

4l 2 ?l?为???。

2??? 2(1)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就是

()4l 2 ?25,即

l 2 16 ?25。

(2)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就是

?l>100,2??? 2 即 l 2 4? >100(3)当l=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2 16 ?4(cm),圆的面积为 2 8 2 4? ?5.1(cm),4<5.1,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2 16 ?9(cm),圆的面积为 12 2 4? ?11.5(cm),9<11.5,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4)不论怎样改变l的取值,通过计算发现:总是圆的面积大,因此,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增色为l㎝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l 2 4? >

l 2 16

2.(1)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能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

离地面1.5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 ㎝,这棵树至少要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只列关系式)

(2)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m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2m/s,人离开的速度为4m/s,导火线的长度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答案:(1)设这棵树生长x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则5+3x>240。

(2)人离开10m以外的地方需要的时间,应小于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x0.2

分析巩固练习:

用不等式表示:

(1)a的相反数是正数;

(2)m与2的差小于(3)x的 23 ;

与4的和不是正数;

(4)y的一半与x的2倍的和不小于3。

解答:(1)a的相反数是-a,正数是比零大的数,所以“a的相反数是正数”就是-a>0;

(2)“m与2的差”就是m-2,“ 差小于(3)“x的 23 23 1 ”即是m-2<;

”就是

x,“x的 与4的和不是正数”就是x+4≤0;(4)“y的一半”不是 y,“x的2倍”就是2x,“不小于3”即指大于或等于3,故 “y的一半与x的2倍的和不小于”就是y+2x≥3。3.,-4,?,0,5.2,3其中使不等式x?2>1,成立是

()1 A.-4,?,5.2 B.?,5.2,3 C.答案:D 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2所示,所

a?b12,0,3 D.?,5.2 的值()

A.>0 B.<0 答案:B

小结提问,快速回答:

1.表示不等式关系的符号有哪些? 2.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x的5倍与3的差比x的4倍大;(2)a的 的相反数是非负数;

(3)x的3倍不小于y的8倍。

3.下列不等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A.a2 >0 B.?a2 ?0 作业要求:作业本

a?b C.=0()

C.2a>a 3 D.≥0 D.a2 >a 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比较归纳,产生新知

我们知道,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等式不变。

请问: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整式,那么结果会怎样?请兴几例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

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猜想:不等式的结果不变。试举几例验证猜想。如3<7,3+1=4,7+1=8,4<8,所以3+1<7+1;3-5=-2,7-5=2,-2<2,所以 3-5<7-5;3+a<7+a;3<7,3-a<7-a等。都能说明猜想的正确性。2.探索交流,概括性质

完成下列填空。

2<3,235 335;

2<3,23(-1)3(-1); 2<3,23(-5)33(-5);

你发现了什么?请再举几例试试,与同伴交流。

通过计算结果不难发现:前两个空填“<”,后三个空填“>”。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通过自我探索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不等式性质的印象)3.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1.(1)用“>”号或“<”号填空,并简说理由。

① 6+2-3+2;② 63(-2)-33(-2); ③ 6÷2-3÷2; ④ 6÷(-2)

-3÷(-2)(2)如果a>b,则 2.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填“>”或“<”:(1)若a>b,则2a+1 2b+1;(2)若<10,则y-8;

(3)若a<b,且c>0,则ac+cbc+c;(4)若a>0,b<0,c<0,(a-b)c0。

4.巩固应用,拓展研究.1.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能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1)a>b两边都加上-4;(2)-3a<b两边都除以-3;

(3)a≥3b两边都乘以2;

(4)a≤2b两边都加上c;

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a为常数):

5.课内深化,提升能力

比较下列各题两式的大小:

6.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想一想: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性质?在运用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7.课外作业与拓展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概况 篇6

1、不等式?P4 不等式的性质?P7-82、一元一次不等式?P1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273、分解因式?P44 公因式、提公因式法?P47 运用公式法?P574、分式?P66 分式的基本性质?P685、分式的乘除法?P746、分式的加减法?P827、分式方程? P87(增根)

8、两条线段的比?P102 比例线段?P105 黄金分割?P1099、相似多边形?P122 相似三角形?P127 相似三角形条件?P13610、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14711、普查、总体和个体?P175 抽样调查和样本?P177 频数和频率?P18512、极差、方差和标准差?P19713、定义?P219 命题?P220 真命题和假命题?P222 公理和定理?P225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篇7

一、教学意识

“如何把这堂课上好?”恐怕是任何一位教师上课之前都需要耗费很大精力思考的问题。简单地说, 这种想把课上好的意识就是教学意识。“教学意识, 即‘怎么教’的意识, 它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技巧”[1]。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 教师的教学效果才存在越来越好的空间和可能。但是, 拥有了教学意识, 就一定能把课上好吗?未必。因为, 姑且不论上好一堂课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单就教学意识本身, 教师们也存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差别。不同的人, 思考的方向不一样, 思考的层次不一样, 对教学意识的把握就不一样,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 教学的操作也就不一样。比如, 有的教师喜欢多讲, 有的则坚持少讲;有的教师喜欢面面俱到, 有的则喜欢层次分明;有的教师喜欢引导学生, 带着学生思考, 有的则坚持给学生留足自己质疑、探究的时间。不同维度的认识, 不同方面的操作, 到底孰对孰错, 有没有一个平衡点?答案肯定是有的。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教师上课喜欢多讲, 喜欢面面俱到, 喜欢引导学生。为什么这样?用教师自己的话说, 就是“自己讲不透、讲不细, 孩子们就学不懂, 吃不透”。多么让人感动的理由!但是, 旁观者就要问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带着这些问题, 我仔细地从头到尾再一次回顾我的教案和课堂, 结果却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蹙眉。

师:思路清晰了, 文章的主干有了, 那么, 外形和内容如何来丰富呢?作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呈现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呢?下面我们走进课文的内容。

师:第一部分, 我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PPT显示) :

1. 如果将这一部分进行分节的话, 可以分为几节?

2. 每一节写了桥的什么?

3. 如果把这三个小节调换顺序的话, 可以吗?为什么?

生1读。

师:读得怎么样?咱们大家来试着评价一下吧?

生2、生3、生4进行评价。

师:对了。老师还想提醒一下大家, 读这篇课文的时候, 应该带着一种柔和、娓娓道来的感情来读。你可以想象, 你不是在读这些文字, 你是在诉说, 是在抒发你的感情, 好吗?

生表示认同。

师:好, 读完了, 也评价完了。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吧!如果分节的话, 分为几个小节呢?

生:三个小节。

师:每一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生5:写了桥的类型。师板书。

生6:写了桥是什么。师板书。

生7:写了桥的功能。师板书。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确。好, 那老师要问了, 如果把这三部分调换一下顺序, 可以吗?为什么?

生8:不可以。因为, 假如先写桥的功能, 再写桥是什么的话, 就写得不清楚了, 比较乱。

师:是有点乱, 也显得很突兀, 是吗?

生表示认同。

师:可见呀, 我们平时在写观察景物的文章的时候, 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否则, 就盲目了。

这是我第二次试讲时的一个环节。说实话, 就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 我都一直是自信满满的, 觉得我想得太周到了, 问的问题不仅全面, 而且有层次, 另外还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 启发学生进行深思。上课的时候这一环节上得也非常流畅。但是, 下来之后, 听课教师就评价了, 说你想得很全面、很深刻, 但是, 你没有让学生真正地思考, 相反是以教师的思考片面地抹杀了学生的思考, 甚至有可能造成了学生的假思考。我当时还有一些不解。但是, 当我把这几轮课上完, 进行比较的时候, 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强势姿态, 也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单从教师对课文理解的深刻性、教学的流畅性、课堂的知识性渗透等方面来评价, 这个环节可以说是井然有序。所有可能的问题, 教师都替学生想到了。原则上讲, 学生跟着教师走, 应该就没问题了。但事实上呢, 学生愿不愿意跟着教师走呢?未必。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机会成本的考量。也就是说, 有可能存在教师滥用学生发展机会的嫌疑。从教学意识的角度来讲, 这个环节教学色彩彰显得太浓了, 教师的贴切周到, 不但可能没有启发学生的真思考, 反而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因为, 教师强势的姿态束缚住了学生的大脑, 结果就走入了“引而未导”的尴尬境地。

确实, 在上课的过程中, 教学意识过于彰显, 教师总是走在学生的前面, 牵着学生走, 结果, 学生跟得累, 教师教得也辛苦。明智的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是脚手架, 教师是助推器。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引”, 还在于“导”。《学记》有说, “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师生之间, 教师如果只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抛给学生, 而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想象、乃至质疑的时间, 就很容易因为教师的过分周到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毫无疑问, 一堂好课需要足够的教学意识。但这里要讲求一个“适度”。否则, 少了, 就沦落为一种教学表演, 成为一种走马灯似的大杂烩。多了, 就给人一种“生拉硬拽”的印象, 教师上得费劲, 学生学得也不轻松。

二、学生意识

学生意识是上完这几轮课之后让我最觉得难为情的一个问题了。回顾自己上过的四轮课, 可以说, 我自己觉得已经很努力地贴近学生、贴近教学了。但是, 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 作为一位新教师, 我过于关注教师的“教”,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我越来越觉得, 我太不懂学生了, 我太需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了。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四年级学生, 但是, 四年级学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他们的知识基础怎么样?他们的普遍心理基础是什么?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样的?上完课之后, 这一个一个问题催促着我进行反思。

什么叫学生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 才叫做具备了学生意识?下面, 我结合自己上课的一些反思, 来梳理一下学生意识的应然之义。

1. 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教学

回顾自己的课堂, 可以说, 我比较关注对学生的提问质量。但是, 尽管有这个意识, 我还是没有避免一些失误。比如, 第二次试讲的第一个环节, 讲到课文的写作思路的时候, 同学们共同回忆和梳理出了课文的思路是“桥之态——桥之美——心之桥”。可是, 这三部分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我心里是明白的, 我也想引导孩子们认识和理解这种结构。问完之后, 看着孩子们苦思冥想的表情, “递进思路”这个词就从我嘴里溜出来了。结果, 这个环节就进行得很费劲。因为, 孩子们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递进思路”, 以前也没有过相关的知识储备。况且, “递进思路”这个词离他们太远了, 不属于他们的语言范畴。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 比如“结构”“逻辑”等这些词汇在四年级的课堂当中都应该避免出现。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 只有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教学, 才能更好地促成师生之间高质量的对话。

2. 及时理答和反馈孩子的发言

课堂上, 几乎每一次孩子的回答或者质疑, 我都给予了自己能力范围所及的反馈和理答, 而且, 在反馈和理答的内容上也基本上兼顾到了生动性和前瞻后顾。但是, 从整体上反思, 我的理答和反馈在视野上缺乏一个宏观的把握, 这也致使课堂中贻误了一些创新的契机。比如, 在导入部分, 教师问:如果写桥, 同学们想写什么?当一个学生回答出“友谊”的时候, 教师就应该深入地问下去, 抓住“友谊”是无形之桥这一点, 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但课堂上, 我却只是给出了“哦, 你写的是友谊之桥”这样简单的反馈和评价, 把一个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机会给放跑了。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 打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 充分运用提问策略也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高度认同。但是, 如何有效运用这一策略?如何做到既关照了教学又关照了学生?我想, 认真倾听学生发言, 及时理答和反馈不失为一条捷径。

3. 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

这实际上涉及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备”策略, 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实际上就是一种备学生的做法。我把这种做法的心态称之为一种“对孩子不放心”的心态。在备课、上课之前, 先试着用孩子的思维来预习课文, 想一想, 如果孩子来学习这篇课文, 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 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教师事先都考虑到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真正上课的时候, 做到游刃有余也是情理之中的。

4. 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是承接上面“备学生”策略之后的又一智慧之举。“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是一种“对孩子不放心”的心态体现, 但是, 在我的课堂上, 我对此种心态的操作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我的课上着累?现在想想, 是我对孩子们太不放心了, 事事都想强调,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反思一下, 这堂课上, 孩子们思考了吗?孩子们的思考绝对称不上是自由思考。仔细反思之后, 觉得这堂课上教师成人化的思考严重地侵犯了学生自由思考的领地。这一想法挑战着我的惯常思维, 也足以让我彻悟。用孩子的思维去预习课文, 梳理出孩子们有可能碰到的问题, 整理出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需要经受的体验, 无可厚非, 但不一定非要全部呈现在课堂之上, 面面俱到地带领学生去思、去想。换句话说, 为学生着想, 但同时要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时, 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2]这里给出课程意识的概念, 并不着意探讨理论概念, 而是想澄清一个问题, 即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毫无疑问, 做一位有创新见解的教师, 要具有课程意识。但是, 教师的课程意识不仅仅体现在课前寻找资源方面, 也不仅仅体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审视与批评方面, 它还体现在对课堂中间生成的课程资源的意识和把握方面。课堂当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呢?回顾我的教案和课堂, 我发现了新的问题。

师:同学们, 以“桥”为话题进行写作, 可以像作者樊发稼一样写成一篇散文诗, 可以像作词家阎肃先生一样写成一首歌, 同样, 也可以像诗人杜牧那样写成一首诗。如果你来写作的话, 围绕“桥”, 你想怎样写呢?

生1:我想写城市的立交桥, 把整个城市衬托得很美!

师:你是想写一写桥的美。

生2:我想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师:你写的是友谊之桥。

生3:我想写桥的“沟通与交流”。

师:你是想写一写桥的功能。

师:同学们真是富有想象力。你看, 多角度进行创作, 思路多清晰、想法多新颖呀。今天呀, 老师带领大家进一步地走进《桥之思》这篇课文,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看看这种写作的思路, 对你会有什么启发。

从课堂的流畅性来评价这一环节的话, 应该说这个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 既有同学们的合理想象, 也有教师及时的反馈和理答。但是, 如果从课程意识方面来评价的话, 这个环节的设计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仔细分析这一环节, 可以显见, 学生的回答恰好贴合了课文的写作思路, 即“桥之态——桥之美——心之桥”。说实话,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没想到,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之后, 同学们会仿照作者的思路进行构思。所以, 可以看到, 教师这时的反馈性语言是机械的, 功利色彩比较强的。后来, 一位教师找我聊, 她说, 当孩子说到自己想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的时候, 你应该追问孩子:“为什么以桥为话题, 你却写同学之间的友谊呢?”听完之后, 我恍然大悟。是啊, 如果教师继续追问, 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 完全是学生自己的理解。但是, 这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我却漠然置之, 结果还兜了个圈子, 按部就班地在课文结尾处才处理“心之桥”部分, 心中不免遗憾。

曾经看到过一个很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备课不等于‘背课’”, 结合自己的课堂, 现在想想还真觉得自己有一点在“背”课的嫌疑。教师“背”课, 就好比事先设置好了一些“陷阱”或“圈套”, 上课的时候等着学生往里钻, 学生不钻的时候, 教师生拉硬拽也要把学生拉进来。这个说法不是十分恰当, 但却形象地描述了我当时上课的心态, 就是千方百计地想着怎么把这堂课上好, 而不是怎样帮助学生学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 我的课缺少了一些自如, 缺少了一些大气。

“要善于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对于这句话, 很多教师耳熟能详。但是,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 课程意识首先是第一位的。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 课堂上教师才会具备一种大局观, 才会适时调整好教学内容, 从而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曙光, 周兴国.新课程的意识要求: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20, (2)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篇8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1902综采工作面CO超限处理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银行开展代销业务风险排查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