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2024-07-19

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精选8篇)

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篇1

信息安全管理教程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根据ISO 13335标准,信息是通过在数据上施加某些约定而赋予这些数据的特殊含义。(√)(课本1)

2.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中,安全策略是核心,对事先保护、事发检测和响应、事后恢复起到了统一指导作用。(×)(课本4)

(注释:在统一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安全事件的事先预防(保护),事发处理(检测Detection和响应Reaction)、事后恢复(恢复Restoration)四个主要环节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在这里安全策略只是指导作用,而非核心。)

3.只要投资充足,技术措施完备,就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信息安全。(×)

4.我国在2006年提出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9大战略发展方向之一。(√)(课本8)

5.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发布的27号文件,是指导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和加快推进信息化的纲领性文献。(√)

(注释:2003年7月22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03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中明确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6.在我国,严重的网络犯罪行为也不需要接受刑法的相关处罚。(×)(课本18)

7.安全管理的合规性,主要是指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之上,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机构内部的方针和规定。(√)(课本32)

8.windows2000/XP系统提供了口令安全策略,以对帐户口令安全进行保护。(√)

9.信息安全等同于网络安全。(×)

(注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信息安全给出了精确的定义,这个定义的描述是:信息安全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10.GB 17859与目前等级保护所规定的安全等级的含义不同,GB 17859中等级划分为现在的等级保护奠定了基础。(√)(课本76)

(注:1999年,公安部正式发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国家标准GB17859—1999,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级别明确划分为五级,这五级由高至低依次为:访问验证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规定,信息系统可分为五个安全等级,分别是:第1级自主保护级 ;第2级指导保护级 ;第3级监督保护级 ;第4级强制保护级 ;第5级专控保护级。国家对不同级别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实行不同强度的监管政策。)

11.口令认证机制的安全性弱点,可以使得攻击者破解合法用户帐户信息,进而非法获得系统和资源访问权限。(√)

12.PKI系统所有的安全操作都是通过数字证书来实现的。(√)

(注:PKI技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z公钥基础设施,课本73)13.PKI系统使用了非对称算法、对称算法和散列算法。(√)(课本73)14.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当包括安全策略(Policy)、保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action)、恢复(Restoration)五个主要环节。(√)(PPDRR模型)(课本5)

15.信息安全的层次化特点决定了应用系统的安全不仅取决于应用层安全机制,同样依赖于底层的物理、网络和系统等层面的安全状况。(√)(课本29)

16.实现信息安全的途径要借助两方面的控制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这里就能看出技术和管理并重的基本思想,重技术轻管理,或者重管理轻技术,都是不科学,并且有局限性的错误观点。(√)17.按照BS 7799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周期性过程。(√)

18.虽然在安全评估过程中采取定量评估能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但是由于参数确定较为困难,往往实际评估多采取定性评估,或者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19.一旦发现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信息系统所有者应当在2天内迅速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的取证和调查。(×)(注:应在24小时内报案)

20.定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中,级别较高的安全风险应当优先采取控制措施予以应对。(√)21.网络边界保护中主要采用防火墙系统,为了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应当避免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存在不经过防火墙控制的其他通信连接。(√)

22.网络边界保护中主要采用防火墙系统,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存在不经过防火墙控制的其他通信连接,不会影响到防火墙的有效保护作用。(×)

23.防火墙虽然是网络层重要的安全机制,但是它对于计算机病毒缺乏保护能力。(√)

(注:防火墙是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道屏障。它可以通过检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消息、结构和运行情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防火墙不能阻止病毒,但能有效的防止网络攻击。)

24.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定义了3种新的犯罪类型。(×)

(注: 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纯粹的计算机犯罪,即刑法第285条、第286条单列的两种计算机犯罪独立罪名;另一类不是纯粹的计算机犯罪,而是隐含于其他犯罪罪名中的计算机犯罪形式。例如,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之所以要区分这两种类别,是因为第二类犯罪与传统犯罪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犯罪工具使用上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不需要为其单列罪名,而第一类犯罪不仅在具体手段和侵犯客体方面与传统犯罪存在差别,而且有其特殊性,传统犯罪各罪名已无法包括这些犯罪形式,因此为其单列罪名。)

25.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IL),是由英国发布的关于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的建议和指导方针,旨在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的情况。(√)

(注:ITIL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的简称,是由英国政府中央计算机与电信管理中心制订的,由英国商务部于1980年发布,已成为IT服务管理领域的标准,也是地地道道的西方产物,所以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推广瓶颈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6.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NIST发布的《SP 800-30》中详细阐述了IT系统风险管理内容。(√)

(注:SP 800-30是《信息技术系统风险管理的指南》本指南为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项目提供了基础信息,包括评估和消减IT系统风险所需的定义和实务指导)

27.防火墙在静态包过滤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会话状态检测技术将数据包的过滤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28.通常在风险评估的实践中,综合利用基线评估和详细评估的优点,将二者结合起来。(√)

(课本96)

29.脆弱性分析技术,也被通俗地称为漏洞扫描技术。该技术是检测远程或本地系统安全脆弱性的一种安全技术。(√)(课本68)

二、单选题

1.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 ____是错误的。

A 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B 信息本身是无形的C 信息具有价值,需要保护 D 信息可以以独立形态存在

2.信息安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下____不属于这三个发展阶段。A 通信保密阶段 B 加密机阶段 C 信息安全阶段 D 安全保障阶段

3.信息安全在通信保密阶段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局限在____安全属性。A 不可否认性 B 可用性 C 保密性 D 完整性

4.信息安全在通信保密阶段中主要应用于____领域。A 军事 B 商业 C 科研 D 教育

5.信息安全阶段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三个基本属性,下列____不属于这三个基本属性。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不可否认性 D 可用性

6.安全保障阶段中将信息安全体系归结为四个主要环节,下列____是正确的。

A 策略、保护、响应、恢复 B 加密、认证、保护、检测

C 策略、网络攻防、密码学、备份 D 保护、检测、响应、恢复 7.下面所列的____安全机制不属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事先保护环节。

A 杀毒软件 B 数字证书认证 C 防火墙 D 数据库加密 8.根据ISO的信息安全定义,下列选项中____是信息安全三个基本属性之一。A 真实性 B 可用性 C 可审计性 D 可靠性

9.为了数据传输时不发生数据截获和信息泄密,采取了加密机制。这种做法体现了信息安全的____属性。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靠性 D 可用性

10.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在发生灾难时进行恢复。该机制是为了满足信息安全的____属性。

A 真实性 B 完整性 C 不可否认性 D 可用性

11.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发生了非法访问行为,这破坏了信息安全的____属性。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不可否认性 D 可用性

12.网上银行系统的一次转账操作过程中发生了转账金额被非法篡改的行为,这破坏了信息安全的____属性。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不可否认性 D 可用性

13.PDR安全模型属于____类型。

A 时间模型 B 作用模型 C 结构模型 D 关系模型

14.《信息安全国家学说》是____的信息安全基本纲领性文件。A 法国 B 美国 C 俄罗斯 D 英国 15.下列的____犯罪行为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与计算机有关的犯罪行为。

A 窃取国家秘密 B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C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D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

16.我国刑法____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A 第284条 B 第285条 C 第286条 D 第287条

(第285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7.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____。A 技术 B 策略 C 管理制度 D 人

18.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权威的标准是____。

A ISO 15408 B ISO 17799/IS0 27001 C IS0 9001 D ISO 14001

19.S0 17799/IS0 27001最初是由____提出的国家标准。A 美国 B 澳大利亚 C 英国 D 中国

20.IS0 17799的内容结构按照____进行组织。

A 管理原则 B 管理框架 C 管理域一控制目标一控制措施 D 管理制度

21.____对于信息安全管理负有责任。

A 高级管理层 B 安全管理员 C IT管理员 D 所有与信息系统有关人员

22.对于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来说,以下所列的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是____。

A安全检查 B教育与培训 C责任追究 D制度约束

2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第147号发布的。

A 国务院令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令 C 公安部令 D 国家安全部令

(注:147号国务院令 李鹏总理1994年2月18日 签发)

24.《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____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和对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行为的查处。A 人民法院 B 公安机关 C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 国家安全部门

25.计算机病毒最本质的特性是____。A 寄生性 B 潜伏性 C 破坏性 D 攻击性

26.____安全策略是得到大部分需求的支持并同时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

A 有效的 B 合法的 C 实际的 D 成熟的27.在PDR安全模型中最核心的组件是____。

A 策略 B 保护措施 C 检测措施 D 响应措施

28.制定灾难恢复策略,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是商务工作中最重要的设施,在发生灾难后,这些设施的____。

A 恢复预算是多少 B 恢复时间是多长 C 恢复人员有几个 D 恢复设备有多少

29.在完成了大部分策略的编制工作后,需要对其进行总结和提炼,产生的成果文档被称为___.A 可接受使用策略AUP B 安全方针 C 适用性声明 D 操作规范

30.对保护数据来说,功能完善、使用灵活的---必不可少。A.系统软件 B.备份软件 C.数据库软件 D.网络软件

31.防止静态信息被非授权访问和防止动态信息被截取解密是____。A 数据完整性 B 数据可用性 C 数据可靠性 D 数据保密性

32.用户身份鉴别是通过____完成的。

A 口令验证 B 审计策略 C 存取控制 D 查询功能

33.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个人,由公安机关处以。

A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B 警告或者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C 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D 警告或者15000元以下的罚款

34.网络数据备份的实现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包括____。A 架设高速局域网 B 分析应用环境 C 选择备份硬件设备 D 选择备份管理软件

35.《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有关使用单位应当在____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A 8小时内 B 12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8小时内

36.公安部网络违法案件举报网站的网址是____。A B C http:// D

37.对于违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罚中,____是较轻的处罚方式。

A 警告 B 罚款 C 没收违法所得 D 吊销许可证

38.对于违法行为的罚款处罚,属于行政处罚中的____。A 人身自由罚 B 声誉罚 C 财产罚 D 资格罚

39.对于违法行为的通报批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中的____。A 人身自由罚 B 声誉罚 C 财产罚 D 资格罚

40.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赋予____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A 信息产业部 B 全国人大 C 公安机关 D 国家工商总局

41.《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互联单位、接入单位、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网的单位和所属的分支机构),应当自网络正式联通之日起____日内,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定的受理机关办理备案手续。A 7 B 10 C 15 D 30

42.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落实的记录留存技术措施,应当具有至少保存____天记录备份的功能。A 10 天 B 30天 C 60天 D 90天

43.对网络层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控制的信息安全技术机制是____。A 防火墙 B IDS C Sniffer D IPSec 44.下列不属于防火墙核心技术的是____。

A(静态/动态)包过滤技术 B NAT技术(Networ Address Translation,可译为网络地址转换或网络地址翻译)

C 应用代理技术 D 日志审计

45.应用代理防火墙的主要优点是____。

A 加密强度更高 B 安全控制更细化、更灵活

C 安全服务的透明性更好 D 服务对象更广泛

46.安全管理中经常会采用“权限分离”的办法,防止单个人员权限过高,出现内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权限分离”属于____控制措施。A 管理 B 检测 C 响应 D 运行

47.安全管理中采用的“职位轮换”或者“强制休假”办法是为了发现特定的岗位人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属于____控制措施。A 管理 B 检测 C 响应 D 运行 4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的是____。

A 行为监控 B 安全培训 C 人员离岗 D 背景/技能审查

49.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规定,____主管全国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

A 信息产业部

B 国家病毒防范管理中心

C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D 国务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50.计算机病毒的实时监控属于____类的技术措施。A 保护 B 检测 C 响应 D 恢复

51.针对操作系统安全漏洞的蠕虫病毒根治的技术措施是____。A 防火墙隔离 B 安装安全补丁程序

C 专用病毒查杀工具 D 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52.下列能够有效地防御未知的新病毒对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安全措施是____。

A 防火墙隔离 B 安装安全补丁程序 C 专用病毒查杀工具 D 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53.下列不属于网络蠕虫病毒的是____。A 冲击波 B SQLSLAMMER C CIH D 振荡波

54.传统的文件型病毒以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攻击对象,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蠕虫病毒将攻击范围扩大到了____等重要网络资源。A 网络带宽 B 数据包 C 防火墙 D LINUX 55.不是计算机病毒所具有的特点____。

A 传染性 B 破坏性 C 潜伏性 D 可预见性

56.关于灾难恢复计划错误的说法是____。

A 应考虑各种意外情况 B 制定详细的应对处理办法

C 建立框架性指导原则,不必关注于细节

D 正式发布前,要进行讨论和评审

57.对于远程访问型VPN来说,____产品经常与防火墙及NAT机制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安全隧道建立失败。

A IPSec VPN B SSL VPN C MPLS VPN D L2TP VPN

58.1999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国家标准GB 17859—1999,提出将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为____个等级,并提出每个级别的安全功能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A 7 B 8 C 6 D 5 59.等级保护标准GB l7859主要是参考了____而提出。A 欧洲ITSEC B 美国TCSEC C CC D BS 7799

60.我国在1999年发布的国家标准____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奠定了基础。

A GB 17799 B GB 15408 C GB 17859 D GB 14430

6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5个级别中,____是最高级别,属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关键信息系统的保护。

A 强制保护级 B 专控保护级 C 监督保护级 D 指导保护级 E 自主保护级

6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将____作为实施等级保护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A 安全定级 B 安全评估 C 安全规划 D 安全实施

63.____是进行等级确定和等级保护管理的最终对象。A 业务系统 B 功能模块 C 信息系统 D 网络系统

64.当信息系统中包含多个业务子系统时,对每个业务子系统进行安全等级确定,最终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应当由____所确定。

A 业务子系统的安全等级平均值 B 业务子系统的最高安全等级 C 业务子系统的最低安全等级 D 以上说法都错误

65.下列关于风险的说法,____是错误的。

A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B 导致风险的外因是普遍存在的安全威胁 C 导致风险的外因是普遍存在的安全脆弱性 D 风险是指一种可能性

66.下列关于风险的说法,____是正确的。

A 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完全清除风险 B 任何措施都无法完全清除风险

C 风险是对安全事件的确定描述 D 风险是固有的,无法被控制

67.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____。

A 风险识别和评估 B 风险转嫁 C 风险控制 D 接受风险

68.关于资产价值的评估,____说法是正确的。A 资产的价值指采购费用 B 资产的价值无法估计

C 资产价值的定量评估要比定性评估简单容易

D 资产的价值与其重要性密切相关

69.采取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可以对风险起到____作用。A 促进 B 增加 C 减缓 D 清除 70.当采取了安全控制措施后,剩余风险____可接受风险的时候,说明风险管理是有效的。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不等于

71.安全威胁是产生安全事件的____。

A 内因 B 外因 C 根本原因 D 不相关因素

72.安全脆弱性是产生安全事件的____。

A 内因 B 外因 C 根本原因 D 不相关因素

73.下列关于用户口令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口令不能设置为空 B 口令长度越长,安全性越高

C 复杂口令安全性足够高,不需要定期修改 D 口令认证是最常见的认证机制

74.在使用复杂度不高的口令时,容易产生弱口令的安全脆弱性,被攻击者利用,从而破解用户帐户,下列____具有最好的口令复杂度。A morrison B Wm.$*F2m5@ C 27776394 D wangjingl977 75.按照通常的口令使用策略,口令修改操作的周期应为____天。A 60 B 90 C 30 D 120

76.对口令进行安全性管理和使用,最终是为了____。A 口令不被攻击者非法获得 B 防止攻击者非法获得访问和操作权限

C 保证用户帐户的安全性 D 规范用户操作行为

77.人们设计了____,以改善口令认证自身安全性不足的问题。A 统一身份管理

B 指纹认证 C 数字证书认证

D动态口令认证机制

78.PKI是____。

A Private Key lnfrastructure B Public Key lnstitute C Public Key lnfrastructure D Private Key lnstitute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

79.公钥密码基础设施PKI解决了信息系统中的____问题。A 身份信任 B 权限管理 C 安全审计 D 加密

80.PKI所管理的基本元素是____。

A 密钥 B 用户身份 C 数字证书 D 数字签名

81.最终提交给普通终端用户,并且要求其签署和遵守的安全策略是____。A 口令策略 B 保密协议 C 可接受使用策略 D 责任追究制度

82.下列关于信息安全策略维护的说法,____是错误的。A 安全策略的维护应当由专门的部门完成

B 安全策略制定完成并发布之后,不需要再对其进行修改

C 应当定期对安全策略进行审查和修订

D 维护工作应当周期性进行

83.链路加密技术是在OSI协议层次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其处理的对象是____。(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模型有7层结构,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A 比特流 B IP数据包 C 数据帧 D 应用数据

84.防火墙最主要被部署在____位置。

A 网络边界 B 骨干线路 C 重要服务器 D 桌面终端

85.下列关于防火墙的错误说法是____。

A 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B 对IP数据包进行分析和过滤

C 重要的边界保护机制 D 部署防火墙,就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 86.IPSec协议工作在____层次。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应用层 D 传输层(注:IPSec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为IP安全推荐的一个协议。通过相应的隧道技术,可实现VPN IPSec有两种模式:隧道模式和传输模式)

87.IPSec协议中涉及到密钥管理的重要协议是____。

A IKE B AH C ESP D SSL

88.信息安全管理中,____负责保证安全管理策略与制度符合更高层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发生矛盾和冲突。

A 组织管理 B 合规性管理 C 人员管理 D 制度管理

89.下列____机制不属于应用层安全。

A 数字签名 B 应用代理 C 主机入侵检测 D 应用审计 90.保证用户和进程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又没有从事其他操作可能,这样能够使失误出错或蓄意袭击造成的危害降低,这通常被称为____。A 适度安全原则 B 授权最小化原则 C 分权原则 D 木桶原则

91.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误用检测和____两大类。

A 病毒检测 B 详细检测 C 异常检测 D 漏洞检测

92.安全审计是一种很常见的安全控制措施,它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属于____措施。

A 保护 B 检测 C 响应 D 恢复

93.____不属于必需的灾前预防性措施。A 防火设施 B 数据备份

C 配置冗余设备 D 不间断电源,至少应给服务器等关键设备配备

94.对于人员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

A 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B 安全授权不是人员管理的手段

C 安全教育是人员管理的有力手段 D 人员管理时,安全审查是必须的

95.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____。

A 逻辑隔离 B 物理隔离 C 安装防火墙 D VLAN划分 96.安全评估技术采用____这一工具,它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和网络安全性弱点的程序。

A 安全扫描器 B 安全扫描仪 C 自动扫描器 D 自动扫描仪 97.____最好地描述了数字证书。

A 等同于在网络上证明个人和公司身份的身份证

B 浏览器的一标准特性,它使得黑客不能得知用户的身份

C 网站要求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的安全机制

D 伴随在线交易证明购买的收据

98.根据BS 7799的规定,建立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最重要特征是____。

A 全面性 B 文档化 C 先进性 D 制度化

99.根据BS 7799的规定,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对其运行期间的管理维护,而要将管理措施扩展到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BS7799中与此有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____。A 访问控制 B 业务连续性

C 信息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 D 组织与人员

100.如果一个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必要时,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指导。那么该信息系统属于等级保护中的____。A 强制保护级 B 监督保护级 C 指导保护级 D 自主保护级

101.如果一个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那么其在等级保护中属于____。

A 强制保护级 B 监督保护级 C 指导保护级 D 自主保护级

102.如果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这应当属于等级保护的____。

B 监督保护级 C 指导保护级 D 自主保护级 A 强制保护级

103.如果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强制监督、检查。这应当属于等级保护的____。

A 强制保护级 B 监督保护级 C 指导保护级 D 自主保护级

104.如果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国家指定专门部门、专门机构进行专门监督、检查。这应当属于等级保护的____。

A 专控保护级 B 监督保护级 C 指导保护级 D 自主保护级

105.GB l7859借鉴了TCSEC标准,这个TCSEC是____国家标准。A 英国 B 意大利 C 美国 D 俄罗斯

106.关于口令认证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实现代价最低,安全性最高 B 实现代价最低,安全性最低

C 实现代价最高,安全性最高 D 实现代价最高,安全性最低

107.根据BS 7799的规定,访问控制机制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属于____环节。

A 保护 B 检测 C 响应 D 恢复

108.身份认证的含义是____。

A 注册一个用户 B 标识一个用户C 验证一个用户 D 授权一个用户

109.口令机制通常用于____。

A 认证 B 标识 C 注册 D 授权 110.对日志数据进行审计检查,属于____类控制措施。A 预防 B 检测 C 威慑 D 修正

11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将测评分为安全控制测评和____测评两方面。

A 系统整体 B 人员 C 组织 D 网络

112.根据风险管理的看法,资产____价值,____脆弱性,被安全威胁____,____风险。

A 存在 利用 导致 具有 B 具有 存在 利用 导致

C 导致 存在 具有 利用 D 利用 导致 存在 具有

113.根据定量风险评估的方法,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____。

A SLE=AV x EF B ALE=AV x EF C ALE=SLE x EF D ALE=SLE x AV

114.防火墙能够____。

A 防范恶意的知情者 B 防范通过它的恶意连接

C 防备新的网络安全问题 D 完全防止传送已被病毒感染的软件和文件

115.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____。A 潜伏性 B 传染性 C 免疫性 D 破坏性

116.关于入侵检测技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___。A 入侵检测系统不对系统或网络造成任何影响

B 审计数据或系统日志信息是入侵检测系统的一项主要信息来源

C 入侵检测信息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检测到未知的入侵和更为复杂的入侵 D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无法检查加密的数据流

117.安全扫描可以____。

A 弥补由于认证机制薄弱带来的问题

B 弥补由于协议本身而产生的问题

C 弥补防火墙对内网安全威胁检测不足的问题

D 扫描检测所有的数据包攻击,分析所有的数据流

118.下述关于安全扫描和安全扫描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A 安全扫描在企业部署安全策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B 安全扫描系统可用于管理和维护信息安全设备的安全

C 安全扫描系统对防火墙在某些安全功能上的不足不具有弥补性

D 安全扫描系统是把双刃剑 119.关于安全审计目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A 识别和分析未经授权的动作或攻击

B 记录用户活动和系统管理 C 将动作归结到为其负责的实体

D 实现对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

120.安全审计跟踪是____。

A 安全审计系统检测并追踪安全事件的过程

B 安全审计系统收集易于安全审计的数据

C 人利用日志信息进行安全事件分析和追溯的过程

D 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某种行为的详尽跟踪和观察

121.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____。

A 内容过滤处理 B 单位领导同意 C 备案制度 D 保密审查批准

122.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____的原则。

A 国家公安部门负责 B 国家保密部门负责 C “谁上网谁负责” D 用户自觉 123.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保密审批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上网信息保密审批____。

A 领导责任制 B 专人负责制 C 民主集中制 D 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制

124.网络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是____。A 完整性 B 可用性 C 可靠性 D 保密性

125.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或者实体的特性是____。

A 完整性 B 可用性 C 可靠性 D 保密性

126.确保授权用户或者实体对于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且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的特性是____。A 完整性 B 可用性 C 可靠性 D 保密性

127.____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A 1990年2月18日 B 1994年2月18日 C 2000年2月18日 D 2004年2月18日

128.在目前的信息网络中,____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类型。A 引导型 B 文件型 C 网络蠕虫 D 木马型 129.在ISO/IEC 17799中,防止恶意软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软件和信息的____。

A 安全性 B 完整性 C 稳定性 D 有效性

130.在生成系统帐号时,系统管理员应该分配给合法用户一个____,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应更改口令。

A 唯一的口令 B 登录的位置 C 使用的说明 D 系统的规则

131.关于防火墙和VPN的使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 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并行放置,两者独立 B 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串行放置,防火墙在广域网一侧,VPN在局域网一侧

C 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串行放置,防火墙在局域网一侧,VPN在广域网一侧

D 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并行放置,两者要互相依赖

132.环境安全策略应该____。

A 详细而具体 B 复杂而专业 C 深入而清晰 D 简单而全面

13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重点维护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的____的安全。

A 计算机 B 计算机软件系统

C 计算机信息系统 D 计算机操作人员

134.《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销售实行____。

A 许可证制度 B 3C认证 C IS09000认证 D 专卖制度 135.《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____。

A 可以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

B 可以在成年人陪同下,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

C 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

D 可以在白天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

136.____是一种架构在公用通信基础设施上的专用数据通信网络,利用IPSec等网络层安全协议和建立在PKI的加密与签名技术来获得私有性。

A SET B DDN C VPN D PKIX

13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运输、携带、邮寄计算机信息媒体进出境的,应当如实向____。A 国家安全机关申报 B 海关申报 C 国家质量检验监督局申报 D 公安机关申报

13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或者未经许可出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____的罚款、对单位处以____的罚款。

A 5000元以下 15000元以下 B 5000元 15000元

C 2000元以下 10000元以下 D 2000元 10000元

139.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通过____所实施的危害____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并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

A 计算机操作 计算机信息系统 B 数据库操作计算机信息系统

C 计算机操作 应用信息系统 D 数据库操作管理信息系统 140.策略应该清晰,无须借助过多的特殊一通用需求文档描述,并且还要有具体的____。

A 管理支持 C 实施计划 D 补充内容 B 技术细节

141.系统备份与普通数据备份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备份系统中的数据,还备份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用户设置、系统参数等信息,以便迅速____。A 恢复整个系统 B 恢复所有数据 C 恢复全部程序 D 恢复网络设置

142.在一个企业网中,防火墙应该是____的一部分,构建防火墙时首先要考虑其保护的范围。

A 安全技术 B 安全设置 C 局部安全策略 D 全局安全策略

143.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和维护中,最重要是要保证其____和相对稳定性。

A 明确性 B 细致性 C 标准性 D 开放性

144.____是企业信息安全的核心。

A 安全教育 B 安全措施 C 安全管理 D 安全设施

145.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是____。

A 计算机病毒 B 计算机系统 C 计算机游戏 D 计算机程序

146.许多与PKI相关的协议标准(如PKIX、S/MIME、SSL、TLS、IPSec)等都是在____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X.500 B X.509 C X.519 D X.505

147.____是PKI体系中最基本的元素,PKI系统所有的安全操作都是通过该机制采实现的。

A SSL B IARA C RA D 数字证书

148.基于密码技术的访问控制是防止____的主要防护手段。

A 数据传输泄密 B 数据传输丢失 C 数据交换失败 D 数据备份失败

149.避免对系统非法访问的主要方法是____。

A 加强管理 B 身份认证 C 访问控制 D 访问分配权限 150.对保护数据来说,功能完善、使用灵活的____必不可少。A 系统软件 B 备份软件 C 数据库软件 D 网络软件

151.信息安全PDR模型中,如果满足____,说明系统是安全的。A Pt>Dt+Rt B Dt>Pt+Rt C Dt< font> D Pt

152.在一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为____。A 技术体系 B 安全策略 C 管理体系 D 教育与培训

153.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针对下一时期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____项要求。A 7 B 6 C 9 D 10

154.《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是____发布的国家战略。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55.《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____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A 公安部 B 国务院信息办 C 信息产业部 D 国务院

156.下列____不属于物理安全控制措施。A 门锁 B 警卫 C 口令 D 围墙

157.灾难恢复计划或者业务连续性计划关注的是信息资产的____属性。

A 可用性 B 真实性 C 完整性 D 保密性

158.VPN是____的简称。

A Visual Private Network B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 Virtual Public Network D Visual Public Network 159.部署VPN产品,不能实现对____属性的需求。A 完整性 B 真实性 C 可用性 D 保密性

160.____是最常用的公钥密码算法。

A RSA B DSA C 椭圆曲线 D 量子密码 161.PKI的主要理论基础是____。

A 对称密码算法 B 公钥密码算法 C 量子密码 D 摘要算法

162.PKI中进行数字证书管理的核心组成模块是____。

A 注册中心RA B 证书中心CA C 目录服务器 D 证书作废列表

163.信息安全中的木桶原理,是指____。

A 整体安全水平由安全级别最低的部分所决定

B 整体安全水平由安全级别最高的部分所决定

C 整体安全水平由各组成部分的安全级别平均值所决定

D 以上都不对

164.关于信息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主要方面 B 策略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C 采取充分措施,可以实现绝对安全

D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信息安全的目标

165.PDR模型是第一个从时间关系描述一个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的模型,PDR模型中的P代表____、D代表____、R代表____。A 保护 检测 响应 B 策略 检测 响应 C 策略 检测 恢复 D 保护检测 恢复

16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条例的规定,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____。

A 刑事责任 B 民事责任 C 违约责任 D 其他责任

167.在信息安全管理中进行____,可以有效解决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

A 内容监控 B 责任追查和惩处 C 安全教育和培训 D 访问控制

168.关于信息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信息安全等同于网络安全 B 信息安全由技术措施实现

C 信息安全应当技术与管理并重 D 管理措施在信息安全中不重要

169.在PPDRR安全模型中,____是属于安全事件发生后的补救措施。A 保护 B 恢复 C 响应 D 检测

170.根据权限管理的原则,—个计算机操作员不应当具备访问____的权限。

A 操作指南文档 B 计算机控制台 C 应用程序源代码 D 安全指南

171.网络蠕虫病毒以网络带宽资源为攻击对象,主要破坏网络的____。A可用性 B完整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172.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和网络病毒防治,____应承担责任。A 高级管理层 B 部门经理 C 系统管理员 D 所有计算机用户

173.统计数据表明,网络和信息系统最大的人为安全威胁来自于____。A 恶意竞争对手 B 内部人员 C 互联网黑客 D 第三方人员

174.双机热备是一种典型的事先预防和保护措施,用于保证关键设备和服务的____属性。

A 保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真实性

175.在安全评估过程中,采取____手段,可以模拟黑客入侵过程,检测系统安全脆弱。

A 问卷调查 B 人员访谈 C 渗透性测试 D 手工检查

176.我国正式公布了电子签名法,数字签名机制用于实现____需求。A 抗否认 B 保密性 C 完整性 D 可用性

177.在需要保护的信息资产中,____是最重要的。A 环境 B 硬件 C 数据 D 软件

178.____手段,可以有效应对较大范围的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保证关键服务和数据的可用性。

A 定期备份 B 异地备份 C 人工备份 D 本地备份

179.____能够有效降低磁盘机械损坏给关键数据造成的损失。A 热插拔 B SCSI C RAID D FAST-ATA

180.相对于现有杀毒软件在终端系统中提供保护不同,____在内外网络边界处提供更加主动和积极的病毒保护。A 防火墙 B 病毒网关 C IPS D IDS 181.信息安全评测标准CC是____标准。A 美国 B 国际 C 英国 D 澳大利亚

18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对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进行了要求,共划分为____级。A 4 B 5 C 6 D 7

三、多选题

1.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病毒呈现出的特点是____。

A 与因特网更加紧密地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进行传播 B 所有的病毒都具有混合型特征,破坏性大大增强

C 因为其扩散极快,不再追求隐蔽性,而更加注重欺骗性

D 利用系统漏洞传播病毒

E 利用软件复制传播病毒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____或者____。

A 行政处分 B 纪律处分 C 民事处分 D 刑事处分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____。A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B 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C 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D 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4.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信息分析的技术手段有____。

A 模式匹配 B 完整性分析 C 可靠性分析 D 统计分析 E 可用性分析

5.《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____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许可审批和服务质量监督。A 省电信管理机构 B 自治区电信管理机构

C 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 D 自治县电信管理机构 E 省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6.《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信息内容有____。

A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 B 个人通信地址 C 个人文学作品

D 散布淫秽、色情信息 E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____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停机整顿。

A 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

B 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制度的C 有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D 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的

E 接到公安机关要求改进安全状况的通知后,在限期内拒不改进的 8.与计算机有关的违法案件,要____,以界定是属于行政违法案件,还是刑事违法案件。

A 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和所造成的后果进行界定 B 根据违法行为的类别进行界定 C 根据违法行为人的身份进行界定

D 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规范来界定

9.对于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具有的特点是____。A 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公安机关

B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行政违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 必须有确定的行政违法行为才能进行行政处罚 D 行政处罚具有行政强制性

10.____是行政处罚的主要类别。

A 人身自由罚 B 声誉罚 C 财产罚 D 资格罚 E 责令作为与不作为罚 11.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应当落实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包括____。

A 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和攻击破坏等危害网络安全事项或者行为的技术措施

B 重要数据库和系统主要设备的冗灾备份措施

C 记录并留存用户登录和退出时间、主叫号码、帐号、互联网地址或域名、系统维护日志的技术措施

D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落实的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12.在刑法中,____规定了与信息安全有关的违法行为和处罚依据。A 第285条 B 第286条 C 第280条 D 第287条

13.____可能给网络和信息系统带来风险,导致安全事件。A 计算机病毒 B 网络入侵 C 软硬件故障 D 人员误操作 E 不可抗灾难事件

14.____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软硬件故障给网络和信息系统所造成的风险。

A 双机热备 B 多机集群 C 磁盘阵列 D 系统和数据备份 E 安全审计

15.典型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____。A 完全备份 B 增量备份 C 选择性备份 D 差异备份 E 手工备份

16.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内容包括____。

A 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B 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C 对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实行按等级管理

D 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按照等级进行响应和处置

E 对信息安全违反行为实行按等级惩处

17.目前,我国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等级保护时,划分了5个级别,包括____。

A 专控保护级 B 强制保护级 C 监督保护级 D 指导保护级 E 自主保护级

18.下列____因素,会对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产生影响。

A 管理制度 B 资产价值 C 威胁 D 脆弱性 E 安全措施

19.下列____因素与资产价值评估有关。A 购买资产发生的费用 B 软硬件费用 C 运行维护资产所需成本 D 资产被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E 人工费用

20.安全控制措施可以分为____。

A 管理类 B 技术类 C 人员类 D 操作类 E 检测类

21.安全脆弱性,是指安全性漏洞,广泛存在于____。A 协议设计过程 B 系统实现过程 C 运行维护过程

D 安全评估过程 E 审计检查过程

22.信息安全技术根据信息系统自身的层次化特点,也被划分了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包括____。

A 物理层安全 B 人员安全 C 网络层安全 D 系统层安全 E 应用层安全

23物理层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

A 环境安全 B 设备安全 C 线路安全 D 介质安全 E 人员安全

24.根据BS 7799的规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建立和维护,也要按照PDCA的管理模型周期性进行,主要包含____环节。A 策略Policy B 建立Plan C 实施Do D 检查Check E 维护改进Act

25.在BS 7799中,访问控制涉及到信息系统的各个层面,其中主要包括____。

A 物理访问控制 B 网络访问控制

C 人员访问控制 D 系统访问控制 E 应用访问控制

26.英国国家标准BS 7799,经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为国家标准____。A ISO 17799 B ISO 15408 C ISO 13335 D ISO 27001 E ISO 24088

2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三个相辅相成、互补互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____。

A 安全策略 B 安全法规 C 安全技术 D 安全管理

28.为了正确获得口令并对其进行妥善保护,应认真考虑的原则和方法有____。

A 口令/帐号加密 B 定期更换口令

C 限制对口令文件的访问 D 设置复杂的、具有一定位数的口令 29.关于入侵检测和入侵检测系统,下述正确的选项是____。A 入侵检测收集信息应在网络的不同关键点进行 B 入侵检测的信息分析具有实时性

C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精确性不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精确性高

D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既能检测网络的入侵行为,又能检测主机的入侵行为

E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发生的入侵事件进行应急响应处理

30.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____。

A 防火墙 B 入侵检测 C PKI D VPN E 病毒查杀

31.《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信息内容有____。A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 B 个人通信地址

C 个人文学作品 D 淫秽、色情信息 E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32.基于角色对用户组进行访问控制的方式有以下作用:____。A 使用户分类化

B 用户的可管理性得到加强 C 简化了权限管理,避免直接在用户和数据之间进行授权和取消

D 有利于合理划分职责 E 防止权力滥用

33.在网络中身份认证时可以采用的鉴别方法有____。

A 采用用户本身特征进行鉴别 B 采用用户所知道的事进行鉴别

C 采用第三方介绍方法进行鉴别 D 使用用户拥有的物品进行鉴别

E 使用第三方拥有的物品进行鉴别

34.在ISO/IECl7799标准中,信息安全特指保护____。

A 信息的保密性 B 信息的完整性 C 信息的流动性 D 信息的可用性

35.PKI是生成、管理、存储、分发和吊销基于公钥密码学的公钥证书所需要的____的总和。

A 硬件 B 软件 C 人员 D 策略 E 规程

36.SSL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务,即____。

A 数字签名 B 认证用户和服务器 C 网络传输

D 加密数据以隐藏被传送的数据 E 维护数据的完整性

37.经典密码学主要包括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分支,即____。A 密码编码学 B 密钥密码学 C 密码分析学 D 序列密码 E 古典密码

3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____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 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B 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C 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D 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E 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39.有多种情况能够泄漏口令,这些途径包括____。

A 猜测和发现口令 B 口令设置过于复杂 C 将口令告诉别人 D 电子监控 E 访问口令文件

40.信息系统常见的危险有____。

A 软硬件设计故障导致网络瘫痪 B 黑客入侵

C 敏感信息泄露 D 信息删除 E 电子邮件发送 41.对于计算机系统,由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包括____。A 恶劣的温度、湿度、灰尘、地震、风灾、火灾等

B 强电、磁场等 C 雷电 D 人为的破坏

42.在局域网中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策略有____。

A 仅保护工作站 B 保护通信系统 C 保护打印机

D 仅保护服务器 E 完全保护工作站和服务器

43.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病毒呈现出的特点是____。

A与互联网更加紧密地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进行传播 B具有多种特征,破坏性大大增强 C扩散性极强,也更注重隐蔽性和欺骗性 D针对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和破坏

44.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具有的特点是____。A 保持各种数据的机密

B 保持所有信息、数据及系统中各种程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C 保证合法访问者的访问和接受正常的服务

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篇2

课程指导纲要是编写依据

任何课程编制, 其教育目标的制定都由教育主管部门先行制定相关学科标准, 像一杆秤, 起着衡量课程编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信息技术学科也不例外。2000年11月, 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2003年2月, 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 这两个文献是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也是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纲领性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线。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

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是编写的准绳

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儿童的思维特点, 具体内容的组织要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 那种认为儿童只是‘身体比成人的小些罢了’的观点是错误的”, 并指出儿童以好动、好奇、好模仿、爱游戏等特点与成人相区别, 好动、好奇、好模仿、爱游戏对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这就决定了, 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能以编写者的成人思维规律来简单地套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内容模块。在字里行间, 每个词语的推敲、每个问题的设计、每个插图的编排, 都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例如, 在编写键盘和鼠标操作的相关知识点时,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 没有用大篇幅的文字来叙述, 而是直接开发了一些好玩、有趣的小游戏, 让学生在玩乐当中掌握鼠标的学习要点, 这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皮亚杰认为, 在思考问题时,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从现实出发, 以一种具体的注重实际的态度, 采用各种具体运算技能, 纯粹根据可觉察到的现实来解决问题。因为, 他们的思考离不开可觉察的经验事实这一基础。为此,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 多使用情境导入法, 即创设一定的情境, 这一情境要与学生以往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关联, 这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中, 将新知识、新技能适当地引进来, 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新知的学习。

多领域专家参与

这里的多领域专家, 包括课程理论专家、高校计算机教师或者教育技术教师、心理学专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教研员、专业美工人员等。

教育学专家、课程理论专家的参与:课程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理解和预测课程现象, 揭示其客观规律。课程往往敏感地反映社会对教育的各种要求。课程编制必须受到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的指导和制约。要想编制符 合教学大纲及课程设计要求的最优化教材, 必须懂教育并对课程理论及课程设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所以教育学专家、课程理论专家的介入尤为必要。任何课程的编写, 都要遵循一定的课程编制模式, 都在不知不觉地套用着某种课程理论, 如学科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学问中心课程论、问题中心课程论, 等等。在编写信息技术教材的过程中, 有了课程专家的指导, 教材编写才能上升到课程编制的高度, 才能区别教材与一般图书。

信息技术学科专家的介入:一般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组专家或多年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一线专家。他们深谙信息技术学科发展规律, 对信息技术内容在高度和科学性上能给予更好的把关, 对信息技术内容板块的要求较为了解。

心理学专家的介入: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指出:“心理的考虑或许会被忽视或推到一边, 但它们不可能被排除出去, 把它们从门里赶出去, 它们又从窗子里爬进来。”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 也间接地道出了心理学与课程编制的紧密联系。尽管很多专业人员在大学时代就有一定的心理学功底, 但毕竟对儿童心理的认知和了解更多地体现在现象和表面, 对儿童行为认知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规律不如心理学专家了解深刻, 这就注定教材编写之初, 心理学专家的介入不可或缺。

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参与:他们对教材的实施能给出更多预测性的建议, 斯坦豪斯曾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不仅应该是课程的实施者, 还应该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制定者、研究者、反馈者。在前期编制阶段, 作为一线教学人员, 更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对编制起着很大的监督作用。教材的实施他们最有发言权, 对教材整体厚度的把握, 各章节内容的篇幅大小, 知识点的难易, 编排组织是否易于实施, 他们从一线教学人员的角度能给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专业美工人员的介入: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教材的整体包装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色彩丰富、可爱的卡通形象会一下子吸引他们的注意。专业美工人员对图书的编排、构图、色彩搭配、卡通形象设计等给以把 关, 能有效避免作者初稿时教材编排的生硬感, 能使教材照顾到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此外, 还要考虑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嵌套、整合, 其他学科内容的衔接等, 这就需要考虑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正如杜威所言, 儿童是一个整体, 儿童的生活具有自己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所以在课程设置上, 在学科内部也会统筹考虑这一问题, 学科整合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例如, 在学习网络查资料的技能时, 可以让学生查询语文课上学过的古诗, 可以用网络大辞典学习查询某个生字的读音, 而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选择的字词是否合适进行把关。又如, 在涉及画图软件学习绘画章节时, 就要考虑到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对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必要时需要请美术教师对案例作品给予指导, 这里面就不仅仅是计算机画图软件的知识, 还包含美术专业知识。

注重实验修订是教材完善的法宝

任何课程的完整实施过程都少不了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 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 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这里的评价更多的是指教材评价、 课程实施情况评价。课程评价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就是教学试验。课程的编制还仅是理论上的编排, 还缺少实践验证。是否有违课标, 是否能真正尊重儿童的特点, 是否真正在篇幅、版式设计、内容深浅度等把握上能够胜任教学的实施, 一切还都有待课程评价来反馈。教材的小范围试验、试用能够更好地对教材进行完善。

教材的修订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其发展速度较快, 软硬件更新换代也较快, 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完善带来很大挑战。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在根本上依附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 信息技术的这一特征尤为突出, 所以, 必须对其教材内容做到及时修订, 及时完善, 这样才能保证内容不与时代脱节。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改进建议 篇3

一、以信息活动为要素构建教材的知识系统

1.教材知识结构的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软件不仅种类多,而且软件之间相对独立。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多采用直线式结构,按逻辑顺序罗列软件的知识点,学生学完一个软件后,再学习下一个软件。这样的编排结构不利于学生强化记忆,也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应打破各种工具软件之间的界限,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安排上,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发展水平出发,将信息活动划分为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创造、信息表达与交流四个领域,以此作为构成要素,发掘工具软件的共同特性,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将各种工具软件或信息环境组织在一起,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的体系结构。同时,通过“温故而知新”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强化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实现知识的深入理解。

2.教材体例的设计

根据信息活动的四个领域,在编写体例上任务驱动型和主题活动型相结合。任务驱动型是以任务为载体,将知识点穿插到具体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以任务为中心展开教材内容。教学上易于安排,学习上也易于接受,但若过于注重任务的描述,则容易丢失知识的内在特性,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参照课本操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而一旦离开课本或更换任务就无所适从。主题型教材是一种整合型的教材,教材不再以章节为模块,而是以某种学习内容(或某个主题)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完成这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主题型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体例上要综合采用任务驱动型和主题活动型,融合二者的优势,一方面利用任务驱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必备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利用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信息表达与交流”这个领域中,先利用多个任务驱动型单元介绍上网基础操作,然后设置一个综合性的主题活动“我们爱旅游”,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知识。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既涵盖了利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等上网基础操作,又涵盖了利用Microsoft Word和Microsoft PowerPoint等信息处理软件展示旅游路线的综合操作,而且还涉及到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处理知识点,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精选和编排教材内容

现代心理学表明,能力的形成一部分依赖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而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过程只有在学习的迁移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有必要在教材中根据学习的迁移规律来精选和编排教学内容。

1.精选教材内容

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把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现在功能相同的软件非常多,具备相同功能的软件不必在教材中一一讲解,只需选择其一,通过讲解一个软件的基本操作,然后让学生练习操作同类的其他软件,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例如,从众多的网上即时通讯工具中选择MSN,给学生讲解MSN的基本功能,然后通过设置一个小活动“如何选取最好的即时通信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即时通讯软件,总结即时通信软件的共性,有效迁移到其他通信软件的学习。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也应该不断推陈出新,反映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以及发展的趋势。

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编排教材内容,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纵向联系,还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会把新知识与已掌握的旧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若教材内容忽视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就不利于学生区分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容易导致学生混淆新旧知识,对新内容的理解也不够深入,不利于学习的迁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虽然部分工具软件的功能相对独立,但它们的操作界面或操作方法却是相似的。在安排学习内容时,引导学生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Mirrosoft Powerpoint排版操作之前,引导学生比较Powerpoint与Word的相似之处,发现二者的共性,再讲解Powerpoint。

三、教材呈现方式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1.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

共同经验原理表明,教材内容的呈现要采用学习者经验范围内能理解的知识和比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学生遇到新概念、新原理时,可采用对比、比喻的方法,把生活中常见的游戏或现象与新概念、新原理联系起来,以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例如,在设计“计算机工作原理”这一节时,假如在教材中直接描述计算机原理,这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生硬的。教师可以采用比喻和对比的方法,用日常生活中的“听口令”与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相对比,把主机比喻为人的大脑,这样学生对这个原理的理解就容易了很多。当然,在内容的文字表达方面,也应该以学生的共同经验为前提,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叙述来阐述知识点。

2.教材插图的设计

图片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应多运用一些图片,同时在图片周围配以少量的文字,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插图的选择要讲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颜色鲜艳的卡通人物更能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的深入,愈接近真实生活的视觉教材愈能够刺激学习,因为它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信息,因此接近生活的插图更有利于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效能。

四、注重教材的开放性

1.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美术和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扩展技术应用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信息问题、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画图工具与美术课程整合的案例,Word打字操作与英语词汇学习整合的案例等。

2.注重教材内容的弹性

为了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教材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教材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背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课外扩展”和“相关链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内容,并提供扩展性的、有层次性的练习。

3.注重立体化学习资源的配套

配备多媒体光盘和学习网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扩展的电子化、网络化教与学的资源,克服纸质教材的局限性。

五、注重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册教材分析 篇4

我市小学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共一至四册,供三到六年级的学生使用,一册使用一学年,小学一、二年级就没有信息技术教材,因此大多数学校的一、二年级没有开设这门学科,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也是使用自编教材在上课。我们学校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就是使用自编教材在上课。一年级上期教材共15课,由于学生年龄小,安排单一的内容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设计的内容有计算机的初步认识、有玩纸牌游戏、有画图及对图片的编辑等,重点是训练学生对鼠标的操作和对画图工具的认识,以及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就能很容易达到对鼠标键盘操作,比如鼠标的操作,单击、双击、指向、移动、拖动等就是通过玩纸牌游戏来实现的,画图,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内容,学生在对鼠标操作的进一步熟悉巩固加深的同时又轻松的学到了画画的基本技能。

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篇5

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对于教育亦是如此。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必然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为作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既包括基础设施又蕴涵着人类的高级智慧。信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而且为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与工具。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网络环境等都达到基本标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施、网络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人教版教材教学实验,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水平,已成了我校下一步教育信息化工作研究的重点。我们选择以《小学数学教材与信息化技术的整合》作为研究课题,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应用软件,并进一步促进教师从苏教版教材与信息技术中领悟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其教育想象力,使其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探索应用软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新的应用价值,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题核心慨念的界定

(一)本课题所提“小学数学”,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二)“信息技术”主要指教学上所应用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三)“整合”,指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现状

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朔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想是1997年最先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北京部的潘懋德老师提出的,他们刚开始一研究课题的形式在全国开展研究和推广。2001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一些学术机构相继举办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题研讨会,如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组举办的年会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观摩交流会”等。许多研讨会都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交流,让与会者切实感受到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生本观念,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国内教育技术的各种报刊、会议、文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李克东教授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现在全国各地已全面展开。

(二)国外现状

近年来,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广泛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影片等。在日本,配合各册课本制作的幻灯片总计达三百多张。近年来,有些国家还允许或提倡使用电子计算器。关于计算器的使用,各国还有不少争论,特别是许多教师不赞成小学生使用计算器,担心会忘掉计算技能。但是不少实验报告都认为,计算器有助于掌握基本技能和数学概念以及解答应用题,不会损害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认为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一般宜于在高年级使用,在使用之前应先掌握基本计算技能。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八十年代《行动计划》中提出,超过两位数的计算就可以用计算器。日本算数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高年级可以适当使用计算器,但是不能影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至于使用计算器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有些人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计算机,美、英等国已有不少小学在数学课上用作辅助教学手段,不仅用于学习计算,解应用题,而且用于辅导儿童,解答疑难问题;此外还用于记录和分析学生成绩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而且逐渐成为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意义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课堂教学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意识逐步形成,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现代教学手段有所体现。但是我校的课堂教学,还存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依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的仍然较少。

(二)学校的电教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课堂教学方式单

一、缺乏科学性。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教与学的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长期如此,将直接影响学校教师、学生素质的提高。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教材与信息化技术的整合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推进我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提高数学学科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和教研教改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我校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价值。

(1)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对引导我校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整合”是课程教学研究的核心,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引导数学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教学的策略,总结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有学科针对性,并适合我校数学课程教学实际的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构建科学的、客观的,具有可行性的中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3)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我们将借鉴校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经验,结合我校当前的实际情况,深化对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相信其研究成果在发展我镇的农村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五、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设想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丰富我校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信息化的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把专题学习网站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途径、方法及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一支适应现代教育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学生学习的探究、自主、合作、创造精神。

六、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网络为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提供情景和资源,老师作为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七、研究假设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设想如果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数学教学与信息化结合”为核心的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适合于我校数学与信息化整合的策略和方法,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并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对我校数学教学必定有这些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必定会促进我校数学教师对课程设置的思想、理念,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

(二)必定会促使我校教师在实施数学课程教学中,走进“数学与信息化整合教学”,研究“整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

(三)必定会促进我校教师优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使教师们在一次次研究、追寻、反思、改进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四)必定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潜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预期创新

(一)问题是研究的开始。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将以我校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核心,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为主线,以一线教师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并适合于我校数学课程教学实际的的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

(二)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将引导我校数学教师成为有效教学的研究者、实践者和推广者。从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素养,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的方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三)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将把数学和信息整合作为研究要点,努力探索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应用研究。我们的研究思路主要是:(1)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课题组负总责,成员承担主要责任的方式进行。

(2)本课题的研究,将从实践的共性问题入手,通过调查、分析制约我校当前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原因,寻找对策,构建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

(3)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4)本课题的研究,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了解他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反思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现状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便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并为研究后的教学变化提供相关佐证。(3)实验研究法,将课题研究的整体设想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实践以便得到正确的结论。(4)行动研究法,针对教学活动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5)总结研究法,提炼升华研究成果。

(三)技术路线

本课题的研究,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将根据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实践——总结等相关步骤,开展系列研究活动。

十、预期成果

(1)《平南县上渡镇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技术整合的情况的调查报告》(2)《优秀教案集》(3)《优秀论文集》(4)《中期研究报告》(5)《优秀课件集》(6)《结题报告》

十一、实施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从2010年6月---2013年12月,分3个阶段进行。

1、前期的准备阶段(2010、6月—2010、8月)(1)确立课题,构建子课题,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2)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和职责。(3)建立、健全理论学习交流制度。(4)制定课题方案和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2、研究实施阶段(2010、8—2013、9)(1)第一阶段(2010、8—2011、6)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理论资料,对课题的内涵进一步界定,了解科研现状,为全面进行有效的策略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2)第二阶段(2011、6—2012、12)

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各成员分工进行相关的研究,形成阶段的研究成果,并进中期汇报。(3)第三阶段(2012、12—2013、9)

结合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计划,进行推广式和补救式相结合的研究,积累研究资料,为结题做好原始的材料准备,准备结题的相关成果材料。

3、总结阶段(2013、9—2013、12)(1)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2)结题。

(3)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三)实验组织:成立课题研究组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设立顾问小组。

1、顾问小组成员

总顾问:

坚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教授;总课题负责人。

李铁安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博士;总课题核心成员,学术秘书组负责人。顾

问:

博士,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

王兴辉

博士,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兼教务处长

黎海英

编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社长、文化传播学系主任

邓国勋

编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副社长、文化传播学系副主任

顾问小组的主要职责:

(1)部署、协调、监督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实施。(2)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3)筹备研究经费。

2、课题组

组 长、项目支持人:陈学华

平南县上渡镇河口小学 主要职责:

(1)负责课题研究的实施和管理。

(2)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阶段计划。(3)定期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交流和开展研究活动。(4)负责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地向科研管理部门汇报,并组织召开立项课题开题会。主要职责:

(1)协助课题主持人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2)参与总课题的实验研究。

主要成员:

陈学华

严宙昌

罗志祥

陈瑜峰、姚伟国

何国杏

莫永钦

方恒梅

柳丽静

陈敏杰

胡良玲

谢勇兰

方日华 主要职责:

(1)参与课题的实验研究。

(2)组织、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

(四)实验分工

1、课题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

陈学华(主持人)

平南县上渡镇河口小学 董土长

钟山县教育局副局长

梁伟玲

广西浦北县教育局教研室

2、具体分工

陈学华:负责课题的全面组织和指导工作,主持课题组的日常工作。方日华、柳丽静、莫永钦、方恒梅、胡良玲、何国杏负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的资料的收集

严宙昌、罗志祥、姚伟国、陈瑜锋、谢勇兰、陈敏杰负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工作

十二、保障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有四个方面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1)建立了以刘坚、李铁安为总顾问,潘 慧副院长、王兴辉副院长、黎海英社长、邓国勋副社长为顾问的组织领导保障。

(2)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在广西教育学院、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等单位的直接领导下,联手全区各市、县区教研室、学校参与、实施研究,携手作战,壮大实验研究队伍,使其早出成效,少走弯路。

(二)学术保障。

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一线教学研究人员,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活动的内在动机很强,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

(2)本课题的研究,还将聘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中心的刘坚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的李铁安博士、高校、教科院的专家、学者作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以确保课题研究的专业性、科学性。

(三)时间保障。

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是工作在教育科研第一线的研究人员。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们将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四)研究经费保障。

本课题的研究,将从下面这些方面筹集经费,开展研究。(1)课题组将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向广西教育学院、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文化传播学系申请专项研究经费,以确保实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能够利用各市、县、区的科研经费来支持、开展本课题的实验

研究,以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均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各类学术期刊、图书、电子数据库,计算机、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和各类软件,为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因此,能够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平南县上渡镇河口小学《小学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研究方

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篇6

课题名称: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立项编号:063621232

课题类别: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综合实践课题

课题承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

课题负责人:吴岱雯 小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副高级)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

主要研究人员:吴岱雯 林耀强 范创松 林铮峰 陈敏 蔡少芸 彭婵如

余晓泠 黄学鹏

正文:

一、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在理论层面上探索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内部规律。

网络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决非仅仅停留在几堂示范课的基础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研究方法

采用研究课、网络活动课、网络信息课、网络制作比赛等相结合的方法。

在继承、完善和发扬业已形成的传统德育教育手段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勾通和联系,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活动新场所。

本课题是探索性的实验研究。依据理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探索性教育教学实践行动研究,掌握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发现新的规律性东西,为理论提供新数据,新例证,新经验,并对理论进行验证。

三、结论与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认识。

网络环境和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利用教师例会、学科教研会等认真学习现代教育、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学习网络的有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转变观念,转变传统角色,努力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探索新的德育方法,同时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的道德修养。

2、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丹霞小学很注重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为了了解学校学生在在网上的各种活动,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吴老师经常利用学生上机课或下课时间与学生在一起聊一些有关上网的话题,以谈话的方式了解一些他们上网的心态,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三年级—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她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上网的目的是玩游戏、进入聊天室聊天。针对这一现象,就召集这一“网民”群体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们现阶段不能盲目花太多的时间泡在网上玩游戏和聊天,和他们一起分析沉溺于网上游戏和聊天的利弊,引导他们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上网也必须是有一定的目标。比如: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素材、获取有价值的最新信息或进入一些健康的聊天室或参与一些与学生有关的论坛,以提高自己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警惕他们要特别注意不要掉入网上一些美丽的“陷阱”里,因为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由于暂时没有法律法规的有效调整和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管,它带给人们信息的同时网络陷阱数不胜数,防不胜防。举例给他们说如网上诈骗、网上跟踪骚扰、少数网站倒卖用户隐私、无聊的“聊天”等方面的事例几乎无时不在发生。通过典型的实例,引起了这些学生的警惕性,提高了他们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

3、培育健康的网络环境,营造绿色网上空间。

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的丰富教育资源,为德育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积极在面对和进行探索,充分利用网络这项高新的科技对学生实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1)、加强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现代教育是在一定的设施基础上进行的,先进的教学设施本身就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学校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实和完善住处技术硬件建设,构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良育人环境,营造了信息化的校园氛围。

(2)、加强网络管理。成立学校网络控制中心,全面掌握学生上网情况;加大力度和投入,协调好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的关系,加强对各种有害信息的过滤和屏蔽;改善计算机机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为上网的学生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良好环境。为了避免学生接触外界不良网吧和有害的网络信息,学校特地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提供电子阅览室安排学生上网,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做到及时引导教育。

(3)、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

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在上网时特别注意搜索一些与学生有关的站点,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站或学生论坛推荐给学生,如: 小学生作文网、中国小学生报、学生在线等。还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网站上投稿,已有多篇学生写的作文刊登在小学作文网站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有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问题不敢面对、有心事不敢向身边的老师、家长和同学诉说、对学校或教师有些看法但又不敢说出来,但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就会尽情倾诉,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通过以网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因势利导,并将一些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再让他在现实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4)、建立德育主题网站,开辟德育专栏。我校通过建立“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网站,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健康向上,为青少年提供绿色网络空间,学校设立了众多适合学生阅读的德育教育内容,如“德育在线”、“心育园地”、“德育天地”、“德育花絮”、“丹心颂”、“心育驿站”、“心理专栏”、“法律法规”、“环保教育”、“班级主页”、“我爱地球”、“爱护家园”、“家校互访”等德育栏目,定期更换学校德育工作新内容和新向,及时报道学生中的好人好事,规范学生行为,丰富学生网络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和发挥潜能的空间,让网络成为学生的心灵家园,校园网站成为学生网上家园。

(5)注重管理好学校的绿网教室,给全体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这一工具,洞察学生心理,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工作,使学生在搭乘信息高速快车,切实做到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真。在课余,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有网页设计小组、动画小组、电子小报小组和机器人小组。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我激励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想象,在学生遇到难点时及时点拔引导,学生在兴趣小组里忘情地学习,制作出了许多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作品,我在学生作品的基础上成立了 “动画集”、““专题小报集”、个人网页集”和“机器人基地”。其中动画小组、网页设计小组、电子小报小组和机器人小组(LOGO程序设计)中的优秀学生都参加过国级、省、市级的信息技术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兴趣的小组成立,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使哪些爱好计算机的同学,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6)、举行课题实验学校教师自制德育主题网页的观摩和评比。通过教师自制德育主题材网页的观摩和评比,研究利用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与和谐

家园,积极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站,使之成为服务广大青少年的绿色网络载体。通过教师自制德育主题网页的观摩和评比,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德育师资队伍水平,使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及管理人员都能掌握现代化的网上教育教学的技术,无障碍地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

(7)、在校园网上针对某些热点问题开展网上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交流思想,拓展思路;而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具有敏锐而正确的文化判断和选择能力,识别网络中各种文化的真假、美丑与恶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意识,使学生免受那不良的、消极文化的影响。

(8)、从家庭的角度为学生培养温馨的上网环境。开展家长网络学校,对家长的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道德进行培训,提高家长对网络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利用网络的特点,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以配合学校对学生上网环境的监督管理。

4、挖掘课堂教育资源,整合、渗透德育教育。

注重在学科教学整合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校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又一突出特点。各学科教师积极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捕捉教育良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中,积极研究如何在整合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找准在整合过程中贯彻道德教育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例如学校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活动课的探索,结合贯彻新课标,探索网络环境下,英语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途径和结合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上网查找资料,小组协作学习,制作电子贺片,发送电子邮件等教学环节,应用网络丰富教学资源,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学到英语知识,又学网络信息技术,文明上网,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全”、“新”、“准”、“活”。“全”是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新”是指教师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补充新内容;“准”是指要找准“知识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活”是指渗透方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及时把握渗透时机和方式。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读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古诗文导读书活动,应用信息技术,把有关的古诗文内容制成课件,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导读,让同学们在诵读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古诗文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满腔热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渐渐地,同学们心中有了一面镜子,懂得了爱国是多么崇高的情感,应该怎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学校大队

部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构建德育的新网络,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5、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校还根据实验的开展,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信息技术培训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学校配合汕头移动电信公司开展“我让父母感动的一封信” 网上征文活动,学校共收到近1000篇征文,其中经过评审获得奖励的有100多篇。在抗击今年强台风“珍珠”的赈灾活动中,学校通过网上宣传、发动,学生踊跃捐款,共收到学生捐款3万多元,让学生懂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我校通过开展活动,在学生中树立起爱护家园的环保意识,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成果与影响

在2007.12——2010.12期间,课题组凭借务实的作风,辛勤耕耘,团结协作,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不断反思总结,进行理论探索,写出了大量专项论文、课例分析、说课稿,陆续在校级、市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屡获殊荣。课题组老师精心准备,多次开设校级以上的公开课,以教促研,精彩纷呈,教学教研成果丰硕。课题组主要理论成果:

1、蔡楚群、林耀强、罗少璋领导的《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模式的探索》课题成功结题,并获得汕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课题。

2、由吴岱雯主持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成功结题,其中林耀强、林铮峰分别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

3、课题组参研老师有23篇论文在国、省、市、区论文评选中获奖,有5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4、课题组成员吴岱雯、林铮峰、黄学鹏参加省、市、区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都获得一等奖。

5、课题组成员设计的课件及教学设计有二十个获国、省奖,有28个获市奖,有十六个获区奖。

7、吴岱雯、林铮峰、陈敏等老师设计大量的课件及教学设计在学科通过网络渗透德育教育。另外,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校风更加优良,学风日渐纯正,思想道德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五、改进与完善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加强与青少年的谈心和对话活动。

3、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做出具体成效来。

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篇7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其中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教材是教学目标的物化形态, 目标的实施必须借助教材来进行。笔者认为, “应用性”是信息技术教材首要考虑的问题。在编写教材时, 要考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使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有用的、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从“应用性”角度, 对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遴选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材选择软件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整套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过多, 涵盖了大部分的Office组件, 还包含其他一些应用软件, 如画图、Flash, Logo语言、音视频编辑、机器人等。但部分内容目标的设定却相对过难。

就拿五年级第五册第三单元学生初识Flash动画时来说, Flash软件无论从界面上还是方法理解上都更为复杂, 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都过多。例如, 《初识运动渐变动画》一课, 涉及图层的理解, 关键帧的理解, 运动渐变动画的原理, 设置透明效果等。40分钟, 大多数学生很难按质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影响其学习兴趣。即使有学生能完成任务, 也纯粹是机械模仿操作, 不能理解其原理, 不会真正应用, 更不会创新。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点掌握不透, 经过一个寒假, 可以说, 肯定又“还”给了教师。教材安排上, 第六册教材第二单元又加大难度, 加之制作Flash MTV的综合任务, 导致学生学得累, 教师教得累。原本学生对Flash MTV有兴趣, 也给“吓”没了。让学生有兴趣的学, 更好的方法, 就是让他们体验成功,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因此, 笔者给予以下四点建议。

1.内容上要降低难度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不是培养信息技术学科专门人才, 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简单些。

例如, 《初识运动渐变动画》中教材实例可选用“倒计数”、“汽球飞了”等简单的内容。关键让学生理解运动动画的原理, 知道动画是怎样做的, 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而不是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在一些概念、术语上纠结, 他们是小学生, 应重在体验和感悟。同时, 这样做可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创新,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做出自己的动画。

2.内容安排上要有持续性和梯度性

省编教材在知识点的编排上呈螺旋式上升,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从简到繁, 由易到难。

例如, 学习文字处理技术时, 在第二册学习简单的字处理软件写字板, 到第三册学习专门的字处理软件WPS。但有些内容要考虑持续性, 如Flash模板, 安排在教材的两册, 而且中间穿插了其他单元模块内容, 对学生知识的建构是否有利呢?

每课教材示范实例部分, 选择的任务要易操作, 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基本能完成任务。在试一试、练一练板块中再增加难度, 有层次的内容, 学生根据能力有选择地完成,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3.教材应加强键盘基本操作等训练

如学习汉字输入模块, 总共安排了9课时, 5课时的键盘基本功练习, 4课时的汉字输入练习, 学生的键盘练习应该说很不充分。教材后面紧接着学习WPS等学习, 把侧重点放在如何编辑文字上, 这影响了学生的操作键盘习惯的养成。能否多穿插一些让学生“写一写”的练习, 既能训练基本功, 又能有所收获呢?比如, 我有这样一个想法:第二册第二单元是上网漫游。三年级学生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更容易沉迷网络。在学生畅游网络前, 增加1课时, 让学生了解网络世界是很神奇, 但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小朋友要文明上网, 注意网络安全, 让他们自己谈谈网络文明公约, 在记事本中写一写想法。

4.教材内容可适当调整

教材内容的选择, 应对学生终身有用。在实际生活中, 很少有人使用FrontPage自己制作网站, 且微软已宣布了FrontPage的终结版, 但现行教材还大篇幅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建议删除这部分内容。又如第八册的机器人教学, 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从现在各小学的现状来说, 具备机器人设备的学校不是很多, 这些学校机器人的数量也很少。应该说学生只能进行仿真软件学习, 但仿真软件的学习并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特点。这部分知识点, 建议改为选修内容。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科课程内容整合

整套教材与语文、社会等其他学科整合的内容很少。若细看其他学科教材, 会发现其中很多内容素材都是可“借用的”, 借用它们, 会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是工具, 是用来帮助他们学习的。

例如, 小学《信息技术》第八册网络论坛单元, 这一单元论坛模块可以和六年级品德社会“男生, 女生”单元整合。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理和心理差异越来越明显, 他们之间交往会烦恼, 会羞于表达, 有了“三八线”。若让学生在网上辩论“好男孩好女孩”, 他们会畅所欲言, 进而发现异性的闪光点, 理解尊重对方。再比如, 三年级第二册“网上冲浪显身手”这一单元, 在教材编写中也可以结合三年级品德生活课, 让学生上网去搜索“有关垃圾分类”的内容, 学生在查找资料时, 自然而然就想去保存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有图片, 有文字等。一环扣一环, 在活动中, 学生了解了一些知识或分享了一些经验, 同时,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不但在具体操作中被不断理解、强化, 也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学习生活整合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学以致用”。笔者认为教材在呈现“新授内容”时就要融入这种意识。教材中的内容可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出现, 而这样的活动不应是凭空造出的一个空中花园, 而应该更贴近学生, 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或了解周围的世界有所帮助, 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书中例题、练习题的选择, 也同样应尽量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本地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留有一定的思考题目或练习题目,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 去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当我们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时, 学生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 被引导着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

例如, 五年级的规划成语故事单元, 主要的目标是学习PowerPoint应用。5个课时去完成故事幻灯的制作, 感觉是在“教技术, 学软件”。通过这一单元学习, 学生有哪些收获呢?无非是了解了Power Point的使用方法, 学生的兴致并不是很高。所以我感觉, 通过前面的一系列学习, 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主题活动, 可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新授课呈现的内容完全可以围绕一个研究主题, 如“蚯蚓的一生”, 涉及的图片、文字资料由教材的配套光盘提供, 进而达到学生在学会Power Point基本操作的同时学会用这个软件做研究性学习报告,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的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笔者仔细浏览了整套教材, 发现所有涉及操作的内容, 呈现方式整齐划一, 几乎所有的课都是一个样式、一个套路:“跟着做 (1) …… (2) …… (3) ……”“试着做”, 先不说这种培训方式在小学教材中使用的合理性, 笔者觉得让学生看这种千人一面的课本内容, 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 会阻碍其形象思维的发展, 最终扼杀的是创新能力。当然,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讲、演、练的方法还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 只要内容适合,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讲究多样化。因此, 笔者给出以下两点建议。

1.增加留白

在教材中, 设置“探究园”板块, 作有指导性的留白, 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 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 这样给了学生更多在实践中思考的机会, 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先进教学理念。

2.修改评价

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篇8

关键词:ICT教育;信息技术;教材

中图分类号:G 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1-0024-03

笔者2006年初参与了湖南省使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通过对几种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仔细研读,对教学参考书的认真设计,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韩国留学期间对韩国ICT教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由此,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开发的思路作一些探讨。

一、韩国的教育信息化

1.概述

韩国经济的发展,曾一度让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震惊,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其经济的腾飞得益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深入。我们所说的教育信息化在韩国被称为ICT,即信息与通讯技术。韩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要创世界一流的教育品牌,要提高国民素质,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信息化,因此对ICT给予高度重视。

如今,韩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都取得长足发展,数字化技术影响到韩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国民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韩国政府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成绩,其合理之处值得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予以借鉴。

2.历程

韩国的教育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政府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将其视为跻身世界信息强国的必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韩国先后提出的4次教育改革方案,都不断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教育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第7次教育课程,各科的教学大纲及课程均以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学习活动为标准而编写审定。到2000年末,韩国已经完成对所有中小学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连接以及对教师进行信息技能培训等第一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

二、ICT在韩国教育信息化中的特点及应用

通过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应用改革中小学教学,是韩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面。韩国政府提出,改革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所有教学中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比例达到20%,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培养能够主导知识经济社会的创造性人才。

韩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目标包括:在教育课程中大幅度增加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在国民共同基本课程中开发并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的系统课程;扩大教师培训;开发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学习模式,普遍提高教育质量;系统开发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英才教育所需的信息教育内容;对家长进行基本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家长与学校之间灵活沟通和教育子女所需的信息化能力。

韩国ICT课程的教育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突出ICT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建立ICT课程标准,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课程内容的衔接,体现出课程建设的完整性和发展性。

其二,强调 ICT和其它课程整合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科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整合教材,针对不同学科教师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方法。主要方法有:

1. 针对不同的学科开发相适应的整合教材

韩国政府于2001年8月颁发的《ICT应用于教育指南》指出:“为提升ICT教育,韩国政府要求一到十年级要有10%以上课堂时间使用ICT,到2005年一到十年级要有20%以上课堂时间使用ICT。”

2. 针对不同学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韩国中小学教师ICT培训始于1988年,培训分为在职教师培训和未来教师培训,在职教师培训包含信息技能培训和在学科中应用培训两部分,最初培训内容以信息技能为主,强调ICT掌握能力的培训,随着教师对信息技能水平的提高,培训内容开始转向教师如何有效地将ICT用于学科教学中的培训。

3. 开发网络培训系统,提高教师培训效率

韩国教师培训的另一特点是建立教师网络培训系统。网络培训方法的开放性,稳定性和高速性,促进了学科教师运用ICT在学科教学中的积极性,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促进了ICT在教学应用中的发展。

三、我国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材比较多,其中部分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材仍然沿袭传统计算机教材的编写模式,只注重讲授知识,不注重传授方法;有的教材局限于软件操作步骤的讲解;有的教材像是“使用说明书”或“参考字典”;有的教材编写语言成人化,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各种教材内容范围各有千秋、难易程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统一与整体发展。

我国现行信息技术教材的主要类型按照教材的编排形式,大致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分类组织编排。这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内容选择方式。该类教材仍然是沿袭了传统的计算机教材的编写模式。偏重于教师为中心的“教”,目前这种教材已被淘汰。

第二种类型:以信息技术的各种应用为主线组织编排。 这是一种应用为本的内容选择方式。它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技能上,根据学习者的要求进行内容选择和编排。这种编排形式贴近生活,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教学模式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其评价标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核模式是上机操作。近年来的新教材大多采用这种编排形式。但不足之处是很难实现内容的完备性、系统性,同时教材内容选择的速度很难跟上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

第三种类型: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组织编排。 这是一种能力为本、任务驱动的内容选择方式。它的特点是:在学生所熟悉或希望了解的环境中,选择各种不同的、与信息处理相关的问题,以一系列的信息处理任务来组织教材内容。这种教材是一种新的尝试,其亮点体现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上。由于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和一定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这类教材更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较发达地区的教学。

四、韩国ICT教育发展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的启发

1. 统一课程标准

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开发不同层面的全国通用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同时注重螺旋渐进式的课程内容设置,加强不同阶段和同一阶段、不同年级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与过渡。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应符合当前阶段学生身心变化的规律。不同阶段课程内容的衔接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 教材应充分体现注重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应用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内容体系

教材首先应通过各种知识讲解、实例演示、任务驱动发展学生信息知识和技能,同时强调从实际出发,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提升学生利用信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应该按照信息社会的需求,在学习信息知识和技能后要能够解决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社会问题,提升相应阶段的信息情感和价值观。

3. 确保任课教师随时保持知识的更新,促进教材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进步

教材开发、教学管理部门利用目前普及率最高的电脑和手机等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随时向一线教师提供最新的技术信息和最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4. 教材的设计中应包含教师用多媒体资源库和面向全国信息技术教师的在线教学、交流平台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有利于教师随时从中选择适当的案例资源用于教学,同时可拓展教师知识范围,促进知识更新。在线平台可以让学生随时了解国内信息技术教学最新动态,更能使教师将广泛的网络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或者设计中,及时与国内同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步调统一。

5. 以教材为标准,强化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类似韩国教育部门在高中采用的ICT认证制,高中学生必须通过教育部门规定的信息应用课程,获取相应的证书,才能高中毕业。此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社会各方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五、结论

韩国ICT教育的经验只能从侧面给我们帮助,中国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道路要靠我们自己开辟。作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核心工作之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开发,势必体现出信息时代技术发展最新趋势,同时彰显新时代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人性化教育的时代精神。注重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内容和突出个性发展的结构形式,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信息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让信息技术教材开发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与合理性。

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开拓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开发信息技术教材的新模式,运用多元化的现代科技手段去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彭绍东.论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J].中小学电教,2003,(8).

[2] 我们眼中的教材——信息技术编教对话[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3]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 [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孙立仁,张旭.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中国电化教育,2002,(8) .

[5] 郭存友.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分析及编写思考[J]. 信息技术教育,2004,(2).

[6] 祝智庭.以全新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指导教材编写[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6).

[7] 邹菊梅 ,赵瑛.韩国中小学ICT教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3,(4).

[8] 周国民.韩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04,(10).

上一篇:企务公开栏制度下一篇:绘本馆经营需要实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