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摘抄

2024-09-13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摘抄(精选11篇)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摘抄 篇1

几个月来我认真拜读了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对我的感触很深,他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钦佩,一言一语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第二章第三部分讲到“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然而,在大多数的教室里,这种“倾听”关系没能在学生当中建立起来。在没有“倾听”这一相互关系的教室里,占支配地位的是对他人漠不关心,因此,互相学习的关系是不可能产生的。要形成这种互相倾听的关系,光靠说一句“喂,注意听啊”是不够的。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一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读完这样一段话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往往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在讲,学生听。当我讲课时课堂纪律似乎很好。学生没讲小话、没做小动作。但学生听进去没有,我没有时间考虑,因为我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候我会时时强调:同学们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如果偶尔注意到极个别学生没听讲,我就会让他回答我当时讲的内容,当然他肯定回答不上了。然后我要其周围的学生来回答我的提问,结果出乎我的意外,也没回答出来。接下来我又点了几个上课我认为能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结果还没让我失望!这说明我们大部分学生上课不细心听、专心听。不明白倾听的重要性。这样的课堂能达到预计的效果吗?当然不会!因此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课堂上我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落实并不好。甚至比预计的结果差很多。事后总是抱怨学生没认真听讲,却没去挖掘事实的本质。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我开始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教室里营造轻松的倾听氛围,首先从我做起,老师做到耳聪,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认真倾听,教师的倾听也许与讲课同等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这样,课堂中学生“发言和发言之间的微妙的相互碰撞或相互联系才能产生出来”。佐藤学教授的比喻非常有趣而又恰当,他把学生发言和教师倾听比喻成投球手和接球手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准确无误的“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并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那么,教室里的“投球”将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也会因此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让学生做到耳聪,要学生做到耳聪就是要学生能听得进、记得住,要学会如何听老师的讲话和同伴的发言,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和同伴的发言。再次,让学生做到“会神”,要学生能听懂,若只是动耳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发言,而没有动脑加以思考,就不能领悟和理解老师和同伴说的是什么,不能领会知识的本质,这样的“倾听”就等于没听。可以这样训练学生学会“会神”:课上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有哪些错误、应该作哪些补充,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等。

本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小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表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心灵地沟通,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花开,就通通被拔掉的结局,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学改革的举步维艰。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摘抄 篇2

第一, 教育经费有了体制和机制的保障。长期以来, “穷国办大教育”的格局, 造成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CDP较低等多种原因, 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 这一比例不断上升, 2010年达到3.66%,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84.63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达到7%左右。更为重要的是, 大量增加的教育经费, 在投入结构上也在逐步优化, 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明确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 即在“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 努力做到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 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 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

第二, 教育公平有了明确的方向与思路。长期以来, 我们教育走了一条效率优先的道路, 如实验学校的确立、重点学校的评估等, 锦上添花多, 雪中送炭少, 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近十年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这个倾向得到了遏制。2003年, 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决定实施加快中西部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计划。2006年开始, 先后对西部农村全面实施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 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采取招聘特岗教师等办法补充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师资。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更加明确把“促进公平”列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20字方针中, 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张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同时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要求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近年来, 教育公平优先的思路渐趋明朗。2011年, 中央财政拨款100亿元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每年160多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9月, 教育部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四省区政府正式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构建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的机制, 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同时, 教育评估也明确了以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的政策导向。

第三, 课堂变革有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择校热”等问题日趋严重, 社会对于教育的不满情绪也开始蔓延。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与此同时, 官方和民间的教育改革探索也应运而生。从江苏洋思的课堂变革到山东杜郎口的课改实验, 从邱学华的尝试教育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 从刘京海的成功教育到裴娣娜的主体教育, 一线老师与专家纷纷走进学校与课堂, 进行变革的探索。其中, 以行政推动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改革”、以专家引领为主要特征的“新基础教育”和以共同体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新教育实验”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新课程改革”的立意明显在“课程”, 试图以“课程”为重要抓手, 培育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01年6月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可谓这一轮教育变革的行动指南,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则进一步表达了这一轮教育变革的基本精神。“新基础教育”以“课堂”为重要载体, 《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 可谓其明确的行动宣言。而“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则显然在“教师”。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成长为起点, 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行动为途径, 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课程等, 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说, 这些来自民间的教育改革与实验, 多少为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探寻了路径。

十年来, 中国基础教育已经做好了准备, 确立了教育经费上的机制保障、发展方向上的公平思路以及教育内容上的行动路径。这三点, 为下一轮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时代大潮中, 我们既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也有充分的理由期待, 中国基础教育将迎来一个破茧成蝶的未来。

静悄悄的革命 篇3

几年前,本刊记者去云南采访时,发现财政厅已经设立了一个名为“绩效评价处”的新处室。当时主管副厅长笑着形容道,“无爹无娘,无儿无女”。意指上下都没有可对接的机构。

时至今日,财政绩效已经在地方悄然生长。在本期的采访中,抽样选取的五个省,均设立了专门的绩效管理业务处室,并且,他们对财政绩效的重视,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均源于自发。地方自发性的实践已经远远领先于顶层设计。

他们这样做,也并非出于“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考量。五省的政府理财官均理性地强调,这只是财政职能的一次重构和回归。

但,这的确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静悄悄,是因为这一次的变革,无需“流血”,看起来也不那么轰轰烈烈。

而之所以叫做“革命”,是因为它确实让财政开始“质变”。

其一,它改变着财政的职能与命运。

财政的职能,曾被人简称为三个字:“管分钱”。而这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让财政的职能由“管分钱”转型为“管花钱的效果”。“管花钱的效果”,不仅是财政本应具备的职能,更是财政的未来命运。事实上,唯有“管花钱的效果”,也才能分好钱。

其二,它重构了财政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五省的政府理财官均表示,这种“重构”的核心,在于财政所掌控的资金与部门掌控的项目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也在于项目运行前后事权与财权的和谐。财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分钱”的角色,而是还要“管花钱的效果”。

最起码,在专项资金面前,财政不再是“过路财神”,而是开始管部门的花钱效果,这直接把以往财政无法管的专项资金管起来了。最重要的是,它保证了“钱”到“事”的转化中的绩效最优化。

其三,它促进了政府理财时代的真正到来。

目前政府理财的质量似乎成了边缘性问题。实际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更应该讲求理财的质量,理财水平的高低和理财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一个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但现实是,政府理财的实效与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比起来,差距不小。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以燎原之势从基层开始蔓延。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篇4

这学期我认真阅读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受益匪浅。我被佐藤学先生的那种务实、求真的精神和日本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为他们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为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而书中论述关于学习主体性的问题更让我深有感触,大受启发。

一、什么是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和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日本的教师正在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但乐观的伊藤学称“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真正从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许就要有这种耐心和观察的。在耐心与观察时,伊藤学融入了学校和教师中。他说:“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老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他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定的风景,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我们所有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二、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其实,我的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做到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宜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相互工作的同事关系

教师间怎么形成“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呢?必须是所有的教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同时,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我们学校组织的研究课、开放日等活动时,我们教研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和同事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篇5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是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佐藤学著,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季湄译。乍听书名,我产生了许多疑问:“革命怎么会是静悄悄的?这是一场怎样的革命?”读完书后,从书中找到了答案: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只有通过教学中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改变,从“学习”、“教室”的本质出发,才能实现我们所期待的幸福学习、幸福成长,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既不是追求“自学学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一位老师,无论教哪一个学科,当你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你就是一盏灯,你教什么的背后,你为什么这样教?你是否带着爱,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这都是每个教室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保证每个学生都爱上学习,并且学习成绩不滞后呢?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佐藤学教授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展开指导,远远比多说更重要。构成互相倾听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专心专意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的确,学生之间的倾听,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其中教师要相机介入,引导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明白,学生的相互倾听始终伴随着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倾听。那种仅仅接收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有利、有用的信息的“假意倾听”,实际上是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没有真正倾听学生的心声,甚至是扭曲了学生的真实想法。

就拿我现在所教三(2)班的同学来说吧,该同学上课时不善言辞,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不到3分钟,属于典型的注意力涣散型儿童,我在上课时多提醒、多鼓励、多赞美的方式来调动他上课的积极性,只要我看到他举手,都会叫他回答问题,并耐心听完,有不正确的地方再让其他同学相继补充,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就让每个回答问题的同学有了自信,从而养成了会思考并回答出老师问题的习惯。的确,老师不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倾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的教室”,而是“相互倾听的教室”。师生互动得好,课堂氛围才好,学生爱学,学生会主动学习,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篇6

直到我手中拥有《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才解开了多年的困惑。造成这一现象有若干原因,诸如班级人数、一统化教学形式、讲究效率的课堂等,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过分追求虚假的主体性教学。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讲授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教师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师”,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师”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一到课间,老师就会互相抱怨自己班级的学生不回答问题,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桌上摆放着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教案中来,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我们心里就很急,一急就随便给孩子找个借口让他坐下,或者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还美其名曰:“你是这样认为的……”,课堂上,学生始 终被 老师牵着走,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 左滕学 先生说:“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这种以倾听为基础的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就是佐藤学先生所言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佐藤学先生认为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互动,这就是伊藤学所认为的服装裁剪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地从个体发出,又回归到个体的。另一种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如文字所述,这样的课堂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的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那样,称之为交响乐式教学。书中的 田原 老师很值得我们学习, 田原 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在班级里讨论一位同学带来的蒲公英,怎样寻找到日本的蒲公英。在这一过程中,连作文没写过的学生,竟然以蒲公英为题开始写作文;有的同学还到图书馆到图书馆里查询;妈妈们在星期天也带着孩子到郊外去采集。 田原 老师还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蒲公英。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用诗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动。 田原 老师的做法既包含了“量体裁衣 ”般的学生个性,又包含了“交响乐团”般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通的润泽的教室才能生成。

这样润泽的教室,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

★ 关于《静悄悄的革命》的读书心得

★ 井冈山革命教育心得

★ 马克思原理实践心得革命

★ 革命英雄事迹

★ 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

★ 革命精神教育学习心得

★ 革命电影观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摘抄 篇7

新课改指出: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等都是有益的。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这种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尔首次提出的。“让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一、让学———“让”学生先学,学什么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应该说最有效的“教”就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改变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教之前先学! 这种先学是激活已有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感悟、去实践,从而初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先学,老师需要提出学习问题并逐渐成为基本要求:学习本课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以前类似的学习内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针对教学内容的差异, 我们还可以精心布置前置性作业。如在学习“折扣”这一内容之前,布置了以下前置性作业:(1)什么是打折?请举例说明。 (2)以一件物品为例,到商场了解一下,打折是优惠还是陷阱? 这两个问题既有适度的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又有研究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二、让学———“让”学生互学,怎么学

学习过程中,问题权、互动权、话语权应该是学生的,我们不排除接受式学习方式, 但更欣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欣赏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互动交流后产生的灵感,这样的交流不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还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不断改善自己的先学方式,利于主动构建新知,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教学中,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在研学、展学中进行互学。

1.研学———在小组中互学

小组合作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轻松的氛围,学生少了压力, 多了自信, 他们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互相帮助、相互启迪,利于创造发现。教学中,我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同质合作小组, 让组内成员把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以及疑问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共同探讨,形成小组共同的研究成果。

如教学“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探讨圆柱的体积。生1:圆柱可以通过分,拼成长方体,考虑到两者变与不变的关系, 圆柱的体积就是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用底面积乘高。生2:仔细观察,我可以用侧面积乘长,即v=(r×h)×(c÷2)。生3:可以用前面乘宽,即圆柱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途径不同,但结果一样。

可见,这种基于小组合作下的数学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产生共鸣,可以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也可以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考。组内互学使学生对知识的解读变得多元化。

2.展学———在集体中互学

展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在组内初步达成统一的认识后,每组选派代表汇报,教师要及时捕捉探究资源,对学生的汇报组织点评、辩论。这是个不断修正、不断优化的过程,利于形成科学规范的认知体系。

教学苏教版数学(下同)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关于订阅杂志的问题时,汇报1:答案是7种不同的方法。只订一本,有3种,订两本的有3种,订三本的有1种;汇报2:我们用搭配的知识,画图的方法得出的也是7种;汇报3: 我们是用数字表示的,1代表《科学世界》,2代表《七彩文学》,3代表《数学乐园》, 订阅的方法是 :1、2、3、12、13、23、123。教师 :怎样更简洁又能让人一目了然。讨论后,有小组说,用表格呈现能让人一目了然,表格呈现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体现。

这种集体式互动学习,思想得到了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启迪,互相借鉴,方法不断优化,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提升。

三、让学———“让”学生学,教师教什么

让学,提醒教师,先学后教。

1.教“最有价值”的知识———变 “学会”为“会学”

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加强学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方法体系”,拥有自己的“工具箱”,进而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时,我以“观察现象—分类命名—特征分析—实践应用”为主线展开教学研究,总结阶段将问题聚焦到了刚才的研究方法上, 为四年级的“旋转”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2.教“最有力量”的思想———变 “传授”为“探究”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积累的诸多经验,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这是一种积极心态下的主动建构过程。

教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时,小军所坐位置的确定,在科学描述、表述方式上,老师没有急于传授,而是不断创设悬念、激发需求,学生潜能被激发,创意不断,老师捕捉资源,引领分析、修正完善,最终出现并介绍数对。学生的这种主动探究,思维是深刻的,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四、让学———“让”学生学,教师怎么教

1.因学生的需要而教

面对未知,学生充满了好奇,有积极探究的欲望。但是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局限,导致在先学、互学中,呈现出来的依然是点状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评判、点拨。教者应该是资源的捕捉者、处理者,在于帮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验证,将点状认识有序整理、提升能力,让认识清晰,思维深刻,知识结构化。

2.贴学生的思维而教

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是丰富的、发散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依赖课堂预设,很少关注生成性的东西,对学生外显的思维,因不符合教师的期待而不予关注,忽略了学生的思维价值。

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时,对于平移几格,学生一直存在问题,总是相差1,教师往往不以为然。细细观察,学生用点移动时,往往在数点,而不数格数。抓住问题的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互讨论中,思维得以清晰。

3.留有空白地教

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但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更为重要,有了方法、手段,可以更为主动地获取新知。

“留有空白地教”, 也许只是点到即止 , 却让学生的“学”欲罢不能 ,其深层意义在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领他们无限可能地生长。

我的静悄悄的“革命” 篇8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许多话语、理念使我很受启发:“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佐藤先生对课程下的定义真是言简意赅。原来课程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重要的它是“学习的轨迹”、“学习的履历”。

记得那时,我还在一所农村中学,我拿着新教材,着手备课,才发现“课改”二字有如千斤,是那样的沉重。除了教材,再也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什么样的课才符合新课程理念呢?我整天就象是一个陀螺,一刻不停地转动着,心力憔悴,疲惫不堪。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内涵——祥和轻松的表象,还有摸索艰辛的感受。可我认为一个人的研究教学是最可行的,而且对教师的成长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我守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只要我们认清方向,并多一点点坚定,多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努力,多一点点实践。任何个体都可以出演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02年10月,学校要举行第一次课改专题汇报课,老师们都说:“你是学校的领导,你要先上示范课。”没办法,既然我选择了新课程,就要敢为人先。我上的是《我的老师》,记得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对自己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人,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在你成长过程中,谁对你影响最大或谁从哪一方面影响了你?”

生1:奶奶。小时候,我爱哭、爱闹,极不安分,是奶奶带我长大的。

生2:邻居。我特别喜欢写字、画画,我的邻居是个教师,对我影响很大。

生3:老师。我在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把痰吐到一个女同学的脸上,她哭着向老师报告,老师一来,就给我一巴掌,并叫我站在旗杆下。......

师:这位老师是谁?你对他怀有怎样的感情?你能谈谈吗?

生3:我恨他。因为他没问我原因,就体罚我。

师:那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3:要公道、要对同学好,不随便对学生发脾气。

生4:要博学。

生5:要有幽默感......

我把学生中有独特见解的回答,都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同学们阅读课文比较一下文章主人公莎利文老师,是不是一个好老师?这样把知识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每个教学环节力求做到丝丝入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起来有味道,效果甚好。

《静悄悄的革命》告诉我:“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实效。”重温我的“课改首秀”,和佐藤先生的理念是如此的吻合,如此充满智慧和思考,怎能不叫我为之怦然心动呢?

2005年8月,我调到了实验中学任教,就像《静悄悄的革命》书中特别提到的“改变教学——学校改变,在任何一个学校中,只有所有教师的改变才能有教学的改变,有学校的改变。”实验中学的平台比原来的学校广阔,“相互开放教学”就是我来实验中学感受最深一点,我的视野开阔了,也更敢于在教学中突破常规,让学生活泼自主,张扬个性。记得上七年级小说单元时,我就学着“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一个素质测试项目的做法,布置“作家”、“事迹”、“孩子”三个词语,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编故事。其中一个同学讲到:一个贫窮的山村,大部分是文盲,世代以务农为主。一天,从崎岖的山路中走来一个大学女孩。是她,把村里的孩子一个个从文盲的死海中拉了出来,送上光明之路。而她,为了救一位落水的孩子,却永远长眠在村子里。我心想我要学作,把人间万物,用手中的笔一个个勾勒出来,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写出来,让人们在泪水中感悟人生,以此勉励自己,奋斗拼搏......这个故事具有新意又引人入胜,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格教育。

不拘泥于教材,立足“小课文”,放眼“大语文”,用教材以外的东西来巩固和扩展语文知识,是我的教学个性体现,也是《静悄悄的革命》的变革教学观,贴近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讲,摈弃了抽象的知识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上《犟龟》一课,我设计“斗笠和雨伞的对话”,让学生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情景表演,新奇的构思,一下子就吸引力了学生的注意力;上《三峡》一课,我让同学们设计一份山美水库旅游区的建设设计方案,评出最佳创意奖,再让学生写一份导游词,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锻炼的机会;教杜甫《望岳》,带学生登上学校后山,切身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教冰心《忆读书》,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读《三国演义》,翻《聊斋志异》,抄《满江红.怒发冲冠》,体验“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主题。一个平时表现很差的学生,偶尔有一堂课表现好了,我就当场设个“进步奖”,给予勉励;一个学生在读了《济南的冬天》以后,把“济南的冬天”比喻成“一个在冬季熟睡的少女”,全班掌声雷动,我就送给他“最佳创意奖”……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摘抄 篇9

革命?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为什么又是静悄悄的?刚拿到这本书时不仅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是教学的改革?是教师的改革?是课堂的改革?怎么样的改革?这一些列的假设开始埋藏于我的心间,也埋藏于这本神秘的书名后。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第一页。在书的序中写到: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本书的作者佐藤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简洁的文字解释了这本书名背后的含义,也粗略的对我的疑问作了一些解释。但这样的一个改革过程它又是如何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又如何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更深层次的探究与疑虑使我开始往下翻阅。

作者提到要改革必须深入底线,触及最原始动力即教师、学生!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当我看到这些句子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惭愧几乎同时产生。我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教师?我做称职了吗?

作者还提到课堂追求的是用心地相互聆听的教室而不是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回想起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孩子们热烈的回应,如果大家没有回应便会觉得制定的目标没有完成,便会直接给予提示或者答案,随后加上一句听明白了吗?知道了吗?以此继续下一环节。久而久之这样的回应造成孩子们不管有没有在聆听,不管是在听还是不在听全然惯性的回答是明白了知道了的局面。这不由的让我开始深思这个问题。,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因此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安心发言的环境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在《纲要》语言领域中也这样提到: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愿意说的氛围与意境。让幼儿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现在回想作为教师就必须自始自终保持愿意倾听的态度,学会等待,学会给学生时间,并及时给予回应。以保护幼儿自尊心和培养自信心。

书中还提到: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了师幼互动这一教育的基本形态,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小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的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课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那种心灵的沟通,她与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开花,就通通被校长拔掉了的结局,使我深刻感受到改革的艰难。

在看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鼓舞着我促使我开始行动,就从最基本的倾听出发,从和幼儿建立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出发,在班级中也来开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以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新路。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1000字

最近,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读过之后,我静下心来想想,对我们有哪些帮助和启发呢?我认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研究,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去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等等。

首先,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教师不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中那种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扮演三个重要的角色: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儿童思维的评价者、小组活动包括游戏和讨论的发起者。特别是每个学生,我们谁能够达到每个学生的这一要求?通常是极少数学生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难以或者说难以自始至终地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我们常常批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的兴趣、不好好听讲、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等,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何谈润泽的教室?

现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这并非否定教师的积极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专业素养。教师要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我们既要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我们对课堂上学生不爱发言的这种状况也十分苦恼,认为是学生基础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其实问题的症结还不仅仅只是这些,作为一种普遍情形,原因有哪些呢?如学生不能够明白老师提问的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者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学生胆小,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就养成不发言的习惯;明明知道答案,懒得发言,或者在自己的心里说了;某一次回答错了,老师不经意的批评了,无形中打击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我们首先要理解这种拒绝发言的情形,其次,重新唤回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这种表达应该是真实的表达,我们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倾听是重点。我们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听讲,其实是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教师首先不去倾听学生,如何要求学生来听讲呢?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且要倾听学生未能表达的内在的声音,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只要我们教师学会了倾听,对于那些上课发言不积极的现象,我们或许多一些理解。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倾听呢?我认为首先思想上要有这种倾听的认识,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的爱心、灵活的教法就要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互动上,体现到倾听得到学生发出的和未发出的声音,体现在让学生自立、合作地进行活动,使得各种让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形成教室里的交响乐团。

我想作为老师吧,多年来已经有了一种职业的倦怠,不愿意去研究教学,不想上公开课,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教研似乎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要是有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学校也只是安排年轻的、听话的教师去应付。作为教师,这样想,危害的只是自己,没有提升的只是自我。而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没有创新教研的想法,没有看过上面的文字,甚至自己都不愿意参加课堂教学的评论,不愿意充实改革学校的教研活动,真是学校、学生的悲哀!

我想作为教师就应该做敢于开放课堂的老师,向自己挑战。作为学校的领导,就要勇于带领学校,使教师成为最好的教师,使学校成为最好的学校!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1000字

《静悄悄的革命》是一本好书,在文中欣喜读到佐滕先生的许多精辟之言,对照日常教学,有许多共鸣之处,浅谈自己的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中精辟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我认为: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其实,我的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做到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宜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精辟之二: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教师面对的、处理的是一个一个的单独的生命体,因为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和差异,教师要关爱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相互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实现等距、等高、等爱,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与在意。学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学会赞赏你的学生;学会向他们请教等等,这将都是你成功教学的法宝。

精辟之三:要充分的重视开头,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篇10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一直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但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如说,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但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好像始终在围绕着应试教育打转转。当我读了日本著名大学教授佐藤学写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时,心境豁然开朗,书中的语言文字质朴,教育案例生动,教育理念全新,以及改革策略可操控,震撼着我的心灵。书中说,日本也在进行着课程改革,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觉得他们的某些已经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我们的教育也需要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教授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点我深有感触,他说教师应当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而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它真正告诉我们什么是课堂。课堂是用来“交流”的,而交流的前提条件是“用心的相互倾听”,没有这个前提条件,那么一切的语言交流表达则会陷入肤浅和表面的热闹中。拿我们的语文课堂来说吧,现在的语文课堂不像语文课堂了,满堂都是学生们天马行空般的各抒己见,并旁征博引加以佐证,老师则在一旁连连喝彩,学生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学生是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那么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语文老师又该处于什么位置呢?往日那种我们在底下如痴如醉的听,老师在讲台上或抑扬顿挫的读、或栩栩如生的讲、或唇枪舌剑的辩、或声情并茂的诵,我们很难体会到了。在那种课堂中我们常常能跟随老师进入美妙神奇的语文课文世界中。但现在课堂呢?不久前,我听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讲《生命的壮歌——生命桥》时,整堂课都是老师在按流程指挥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最后作课外延伸拓展时,他说,我们要保护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同学们想想我们该怎样做呢?于是学生们个个活动开来,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要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绿色,呵护动物家园”、“发出倡议,禁止捕杀猎物”„„这种课外拓展显然偏离文章主题,没有很好体现出对老羚羊们舍己救小羚羊的大无畏精神的歌颂,这种看似热闹,学生踊跃积极的课堂,却是无序无功的。

佐藤学教授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的确,我们认为倾听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层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内心深入交流的过程。

静悄悄的革命让学生快乐成长 篇11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写的一部关于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等的著作,拜读之后,我受益匪浅。在书中我接触到很多全新的教学形态方面的课程,引领我进入了一片关于教学改革的新天地,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转变观念,创建情感交融的课堂

要顺应教学改革的浪潮,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任务就是维护课堂秩序,然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的直接参与,“尊重学生”仅仅是一句好听又响亮的口号,是一句空话,并没有落到实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仅自问:这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吗?我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吗?作为教师,我的课堂能称得上是成功的课堂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虽然我们对学生也有付出,但是,我们没有和学生进行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没有真正走近学生,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不是合格的教师。我们要力争让学生真正喜欢,在教学中享受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教育理念是倡导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关爱学生,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带领学生去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真正用心成为学生喜爱的人。为了做到这一点,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重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改变以前那种只重视认知理解,而忽视情感体验,重视共性统一,而忽视个性发展的做法,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多角度、多元化地理解文本,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个性思想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力争得到自己独特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尊重学生,创建润泽和谐的课堂

在大家看来,“静悄悄”这个词语用来形容教学改革似乎不是很恰当,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实际不然。“静悄悄”只是指学生的学习环境,是指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变化状态。而我们说的“生机与活力”同样指的是师生参与活动时对课堂的激情,这二者之间是不矛盾的,而且只有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教育改革才会收获颇多。佐藤先生就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关注课堂改革,致力于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润泽和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人的呼吸都是舒缓柔软的,教师和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自由自在地表达、沟通、交流、分享,人和人之间是真诚互信的,心灵是无拘无束的,让教育变得单纯而又简约。

在润泽和谐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摆脱束缚,不仅学生尊重教师,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互相信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你的见解不够完善和成熟,哪怕你没有自己的见解,也不会受到歧视和被放弃,你得到的永远是尊重和支持,这就是润泽和谐的课堂带给我们的舒服的课堂感觉。这样的课堂,就像是春风雨露,让人感觉温暖滋润,享受鸟语花香,体会舒心轻柔,这样的教室才是注重人文性的课堂。当然,教学改革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和完善的过程,经过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才能构建出让我们憧憬的润泽课堂。

三、学会倾听,创建自主合作的课堂

读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追求的课堂形式不是那种闹闹哄哄的教室,而应该是一种互相用心倾听的课堂。佐藤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构建优良的课堂的前提条件就是让学会用心地去倾听对方的声音,哪怕这种声音不够动听,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对方的声音,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往的课堂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教室也出现了争着回答问题的热闹景象,但是这并不是所有学生的表现。有的学生只注意自己的答案,对别的学生的答案却充耳不闻,也不会倾听,这样的学习就显得死板、片面,也缺乏主动性,因此,热闹的气氛、踊跃的发言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倾听,这样才能让学生认知更加深刻。

当然,倾听是有方法的。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能只注意表述的内容,判断正确还是错误,而应该注意听学生的发言中流露出来的心情以及想法,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而学生倾听教师,也不是只听教师的分析讲解,而要注意教师语言中隐含的心声,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见解,也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体会,开拓自己的思路,扩充自己的视野空间。会倾听的人,能听到他人心灵的声音,互相倾听的课堂,教师和学生都会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严肃的态度,用心去体会对方话语中透露出来的内在信息,同时帮助自己的理解,正如佐藤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的:互相倾听的教室,是一种轻声细语的自然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创建共同发展的课堂

佐藤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指出学校教育不能只是学生之间的活动,教师也要注重学习和提高,同时也要将家长以及社会人员吸收到教育工作中来,实现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之间因为拥有相同的学校环境,学习的内容也几乎一致,因此彼此容易形成相似的兴趣爱好,这样,大家互相影响就能实现共同进步;而教师,通过合作交流也能很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校优良文化的形成。一个学校只有拥有具有强烈合作意识的教师团队,拥有奋发向上的教学风气,才是一所成功的学校。所以,教师应该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组织教学活动,如公开课、组建教研小组等,哪怕只是休息时间的短暂交流都将有助于教学经验的分享、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优良校风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要想深入开展,外部的力量不可忽视。佐藤先生认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家长,因此,家长这个宝贵的资源非常重要。要邀请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活动,如学校以固定的时间作为“家长日”,欢迎家长到学校来参与学校整天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能够直接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而且能够观察到其他孩子的表现,从而以自己孩子为中心的意识就会被克服,同时,家长和老师以及学校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拥有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有利于对孩子的共同教育。家长之间增进了解,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也有利于所有孩子的发展,所以,充分利用家长等校外资源,能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发展。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概述论文下一篇:青岛大学在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