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8-14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篇)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一年级学生贪玩,想多睡会儿觉,不想上学,不想上课,想和伙伴们多做些课间活动,这是正常的,本课以儿歌的形式,反映了孩子们的这些心理,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童真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12个新词,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13个生字,12个新词,会初步读懂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梦吗?如果做梦,你们做过什么样的梦呢?指名答。

2.师总结: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做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文中的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做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生字“接”。

1.学生依照老师的问题,认真思考。

2.依次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3.生齐读课题。

4.认读“接”,并组词。

5.引导学生看清“接”的字形,看看“接”和什么活动有关。

6.认读生字“接”,并组词。

1.我会认。

告诉   天安门   广场

非常   壮观     北京

2.我会组词。

接:______  ________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读课文,看看这首儿歌有几小节。

2.组内互读,圈出生字,并互相正音。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比赛读生字,开火车读,并组词,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5.多媒体出示生词课件:接着接力一再再见做梦做伴有趣趣事这样这里各自各种各样

6.用各种形式认读、识记以上生词。

7.组内自由读第一小节,读通顺句子。

8.指名读,并提问:

(1)“谁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理解“各种各样”的意思。

(2)引导朗读句子:(课件展示)

①“快回家睡觉!”

②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9.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本小节内容:

孩子们在贪玩中不知不觉忘记了回家的时间,被大人们催着回家睡觉,回家睡着了,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啦!

10.指名读本小节,感受回答: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11.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边读边圈。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生拿出自制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小组合作,认读课件出示的生词。

5.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互相帮助,理清读得不通顺的句子。

6.生回答问题: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

7.理解回答“各种各样”的意思。

8.生用“各种各样”说话。

9.生回答师的提问,回答不恰当的地方,其他学生帮忙。

10.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3.我会认生字。

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  伴  却   趣

4.连线,读一读。

接   再  做  这  各

梦   力  见  自  里

5.我会用“各种各样”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朗读第一小节,指导生字书写。(用时:10分钟)

1.指名一个小组读第一小节。

2.指导书写生字“过”“各”“种”“样”。

(1)这几个生字有哪几种结构呢?

(2)和“过”同偏旁的字是谁呢?注意观察课件中“过”的笔顺,“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书写“过”,组词、说话。

(4)在课本P23描红“过”,师边巡视边指导,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评价。

3.同法指导书写“各”“种”“样”。

1.第一小组齐读第一小节。注意带“!”句子的朗读语气。

2.生观看课件,思考“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笔顺。

3.生描红“过”字,同桌互评,全班交流,并组词。

4.生描红生字“各”、“种”、“样”。

6.我会写笔顺:

过:___________________

各:___________________

7.加一加,组成新字,并组词。禾+中-  (     )

木+羊-  (     )

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小组内比赛朗读第1小节。

2.抽读课后第2小题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认读生词卡片,读得好,给自己奖励一个笑脸。

教学反思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课文又把孩子们的这种天性用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尽量让孩子们多读,用各种形式的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去识字学词,用最短的时间,最满意的教学效果,去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生词,能把儿歌读通顺,读流利。

2.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中,继续让学生感受童年的乐趣。

学习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 制作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本课13个生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2.回顾第一小节内容,引入新小节:同学们,你们的梦醒了吗?被谁叫醒的? 1.学生认读生字卡,开火车读,指名读,比赛读,全班评价。

2.学生听写生词:过去,各种各样。

3.生回答老师的提问。

1.我会认

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梦  伙  伴  却  趣  这

2.听写:

过去   各种各样

二、学习课文2、3、4小节,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用时:20分钟) 1.是呀,当我们做的美梦被大人打断时,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2.指名答。

3.学习第2小节。指名读,全班评价。

4.引导读好句子:(课件)(1)该起床上学啦!

(2)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3)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5.讨论:(课件)

(1)为什么会有不想上学的心理?

(2)上了学,见到小伙伴又很开心和不上学是相互矛盾的吗?

(3)“开心”的意思是什么?

6.师总结第2小节内容:是呀,在做好梦的时候,大人叫醒了我们,多不爽啊!可是,到了学校,和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又玩到了一起,让人感到快乐!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和文中的“我”是一样吗?齐读第2小节。

7.师总结学法,用以上学法学习第3小节。注意理解词语:“快乐”“有趣”,读好以下长句子: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课中)

8.分组朗读第2、3小节。

9.师总结2、3小结,引导朗读1、2、3小节课文。

10.学习第4小节。

(1)指名读第4小节,全班谈感受。

(2)齐读全文。 1.回答美梦被打断的感觉。

2.组内互读第2小节,组内互相正音。

3.练读以下句子:

(1)该起床上学啦!

(2)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3)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4.指名读以上句子。

5.组内讨论课件上提出的问题。

6.生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7.生齐读第2小节,体会文中的“我”的感受。

8.学生自学第3小节,组内交流自学体会。

9.互读第3小节,理解词语:快乐、有趣。

10.生练习朗读长句子。

11.第1、2小组朗读第2小节,第3、4小组朗读第3小节。

12.全班齐读1、2、3小节。

13.学生读第4小节,全班谈感受。

14.齐读全文。 3.我会读句子。

(1)快回家睡觉!

(2)该起床上学啦!

(3)能见到小伙伴,多开心哪!

4.我会说话。

(1)能听到_______________,

多开心啦!

(2)能见到_______________,

多开心哪!

5.选一选,填一填。

A.快乐    B.有趣

(1)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跳房子,我觉得很_______________。

(2)听老师讲故事,我觉得很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全文,指导生字书写。(用时:10分钟)

1.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多么无忧无虑呀,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在这种快乐中长大,在这种快乐中进步,愿你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2.指导书写生字“伙”“伴”“这”。

(1)“伙”“伴”同为“亻”,和“人”有关。

(2)“这”字可以和“过”进行比较指导。

1.齐读全文。

2.学生观察田字格,观察课件,描红生字“伙”“伴”“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生字比较组词。 6.我会写笔顺。

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会写:

这     伙    伴

四、朗读全文,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试着将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3.抽读课后第2题词语卡片。 朗读课后第2题词语卡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上到这一课时,孩子们对课文的内容已基本了解,因而在朗读课文,交流问题等环节中踊跃参与。因为他们感同身受,和文中的“我”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有着相同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中,不需要太多的,就能打开孩子们心灵的窗口,走进文本,达到双基落实、情感升华的效果!感谢可爱的孩子们,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永葆童心!

《一个接一个》课堂教学片段

第2小节教学

师:“该起床上学啦!”这是谁在叫?

生:大人在叫。

生:爷爷奶奶在叫,或者爸爸妈妈在叫。

师:你们睡得正香时,喜欢大人这样叫吗?

生:不喜欢,我想再睡会儿,因为我还没睡好。

师:(作不情愿状,翘起嘴,生气)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你们是这样的想法吗?

生:是。

师:现在我是爸爸,你是儿子,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该起床上学啦!(读出催促的语气)

生: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叹气,不情愿)

师:学校里有好多好多小伙伴,见到他们,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一、面对文本的尴尬———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新课标提倡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多元解读。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和认识特征都参与到了新意义的建构中。因而, 这个新意义是多元的, 不是单一的、标准答案式的。新课标还提倡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还学生以话语权。这些主张另一方面所反应的就是我们教师如何对待文本以及和我们一起面对文本的学生。

而当前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反文本”倾向。比如, 学习《愚公移山》, 就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学习《背影》, 就认为父亲是个土里土气的人, 他爬铁轨是“违反交通规则”;学习《风筝》, 就说鲁迅对兄弟的感情虚伪之极, 猫哭老鼠———假慈悲。这些都表现出对文本的这种确定性的否定, 表现出一种对文本的绝对的相对主义态度:文本已不再是阅读的对象, 而只是引发对话的一些“引子”。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我们教师是如何反应的呢?在听课过程中, 你可以听到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都是“你很棒”“你很优秀”等廉价的表扬。学生只要回答, 教师都说好。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 不管恰不恰当都给分, 惟恐伤害了学生那颗“稚嫩”的心灵和学习的积极性。若有几个较真的教师计较起来, 那么一顶和新课程相悖的大帽子马上就扣了过来。面对学生对文本的误读和歪曲, 我们语文教师显得吞吞吐吐, 畏首畏尾, 不敢对学生说“不”。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不知不觉地采用了以下这些调控行为:或是避重就轻, 顾左右而言他, 对生成的问题轻轻掩饰过去, 然后脚下抹油, 溜之大吉;或是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 把皮球踢给学生, 此题课后再议, 草草收兵。还有的教师就是表扬学生精神可嘉, 再冠以“创新”之名, 对“异端”说法赞以新颖, 夸奖一番, 把爱因斯坦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这句名言说了又说。

现代阅读观念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但教师要知道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 它同时受到读者与文本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存在是对话的前提之一, 没有文本的确定性, 它与读者就不能构成实质性的交流, 也就不可能与读者真正展开有实质意义的对话活动, 阅读就由作者的独白变成了读者的独白。

对于课堂生成问题的矛盾, 教师应该及时妥善解决,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机智。高明的语文教师渴望这“未曾预约”的教学灵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由此可知, 教师既要精心预设, 又要机智生成。多一些对课堂信息的捕捉、判断、重建, 这才是教育的“生命关注”。

二、面对作文的尴尬———别有幽愁暗恨生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今中考大多是话题作文, 于是在“聪明”教师的指导下, 大量的套题作文、宿构作文应运而生。其原因就在于中考作文命题不设审题障碍, 文体不限, 角度自选, 话题作文的实质就是题目自拟。这样一来, 泛化的中考作文题产生宿构作文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 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满分作文, 可以看到借此灵丹妙药、投机取巧取得作文高分的学生有增无减。中考作文命题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作文教学, 而眼下的新课程语文课堂, 是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三者合为一家, 写作往往以主题为单位, 缺少系统的训练。文从字顺、起承转合、过渡照应, 我们的学生都不知道。既然没有写作教材, 那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在实际的教学中, 写作教学也只是作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和点缀罢了。好在中考作文批改中写作部分大多有基础分, 上下幅度不大, 这才是真正的福音, 也是茫茫然的教师之大幸。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面对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教学观:

一是直觉主义。该观点的教师认为, 作文教学是“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没有规律可言, 主要靠学生的悟性, 作文的指导与讲解无大用处, 于是大而化之地向学生鼓吹多读、多看、多想、多写, 认为“量”的积累没有达到他们规定的“多”的标准, 怎么能够引起“质”的飞跃呢?具体让学生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 却连自己也不甚明了, 也就对作文教学没有整体计划, 没有合理步骤, 没有科学安排, 无视老师的主导地位, 使作文教学处于自由式放羊的境地。

二是公式主义。该观点的教师把技能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 用工艺流程式的方法指导学生制造作文, 强调公式化的写作。具体操作就是将各式文体抽象概括为各种基本套路, 按起承转合等基本技巧严格操练, 和学生大谈“千招会, 不如一招熟”, 认为只要练熟几种基本的格式, 在作文考试中就可以去复制粘贴, 就可以去按照练熟的作文框架去填充材料, 这样就能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三是功利主义。即中考考什么就练什么, 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围绕着话题作文穷追猛打, 无休无止, 或者是大剂量地写, 一周一考, 每考必有作文, 没有节制, 或者是搞文选式教学, 指导学生大背范文, 以不变应万变。

正是这三种作文教学观及做法的存在, 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 我们的教师不喜欢教作文。造成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学生主体人文精神的缺席和人格意识的丢失。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呼唤真情实感, 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 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灵思想自由, 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 让学生的心灵飞翔在感动的天空中, 这是作文教学新气象到来的最根本的预兆!

以上所述只是在语文教育改革前进路上出现的问题。笔者的意思绝对不是要语文教学再回到老路上去, 而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语文教育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摘要:在新课标下, 初中语文教师面临一些尴尬的问题, 如有学生对文本的误读, 有作文教学的误区等等。语文教师只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才能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文本解读,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 2005 (5) .

《一个接一个》教学反思 篇3

课文教学第一课时课文教学第二课时,完成童谣最后一小节,还是在多读中说说“我”此时的心情是“好奇”,补充完成板书。本课的重点是看图说话,分别找出课文插图所对应的内容,再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提示: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这些人在干什么?)结合插图,给孩子两个新词语灌灌耳音。比如第一副图告诉学生,月光下,周围静悄悄。第二幅图,老师讲故事时,神情并茂,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尝试运用四字词语或成语。

课文教学第二课时本课教学亮点:

1、把表情符号设计成板书,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孩子带进课堂;

2、尝试教给学有余力的孩子运用四字词语或成语。

不足:

1、读的形式太少,课堂插曲太多,组织课堂教学占用时间过长。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个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你们平时喜欢做什么?

生:学习。

师评:你真是一位爱学习的孩子。

生:吃东西

师:美食也是朱老师喜欢的呢。同学们喜欢做的事情可真多,相信你们在喜欢做的事情中找到了快乐。那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出示“接、接着、接力、各种各样 、有趣”

师:我们一起读这个字“接”,接着。刚才我们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接力在回答问题,所以我们读下一个词语“接力”。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事儿组成了你们开心快乐的一天,这些有趣的事儿又串成一首小诗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二、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

出示诗歌的第一小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得过程中根据老师提醒的朗读魔法棒

1.指名读

师:我看到这位小朋友坐得特别端正,你来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

师:那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谁再来读这句话。(指名2位)注意你们的表情,你想玩的时候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帮他读出开心的语气来。(齐读)

2.想要正确读好课文必须要认识里面的生字宝宝,你能从这一节小诗中找到哪个生字或词语吗?(睡觉、再 、各种各样,PPT圈示词语。)

请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这些词语。

3.生字宝宝你有感情,我们都认识啦,这么美妙的小诗,我请四位坐得非常端正的小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师评:他们读的真有感情,我都看到这四位同学脸上表情都在变化呢。刚开始踩影子时,心情是(高兴),这时候,妈妈说了一句话(快回家睡觉)。谁来模仿妈妈的语气来读一读。你读的可真像一位严厉的妈妈。如果这时大人喊你回家睡觉,你的心情是(不开心)。可是接下来他又想回家睡觉是件好事,因为(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所以文中的我呀,从高兴-不高兴-高兴,请你带着这种心情一起跟着音乐读一读。(配乐齐读)

三、以读代讲,感受课文

1.互助合作诗歌后几节

(1)一个同学读,另一个同学做评价,还有同学带大家找一找小节中的生字,我们还找到了很好地词语,这就是小组合作。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书桌里的学习单。每张学习单上都有一个数字,1234组成一个小组。拿到一号学习单的同学负责朗读,声音要洪亮,2号同学评价刚才朗读的同学的优点和不足。3号同学按照老师出示的词语,在文中圈出生字词。4号同学去找有用的信息,你觉得哪个词语哪个句子最有用。

(2)出示(词语和生字)开火车来读一读上面的生字。这些词语我刚才看到很多同学文中圈出来了,那么你圈的那些词语,哪个词最有意思?

(3)出示诗歌后三节,请同学们一起把生字带进课文完整地读一遍。

(4)寻找诗歌后三节共同点:正、唉、不过

(5)寻找诗歌后三节不同点:这三节中小朋友都做了不同的事:踩影子、跳房子、做好梦、讲故事。这样的事儿一个接一个,就这样组成小朋友快乐的一天。

(6)寻找诗歌后三节联系:其实每个故事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分组读一读各个小节,边读边观察每一个小节的开头和下一个小节的结尾有什么联系?

聪明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从早上到白天,就是小作者快乐的一天呢。

于是这个小作者有疑问了,别的--第四大组读。

拓展交流,续写儿歌

师:孩子们,你们和他一样也有这样的想法吗?(有)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写完呢。

续写:正(听着老师讲故事)

--------。

唉,--------。

不过,--------。

讨论交流,在仿照写在学习单上。指名朗读。

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生活就像同学们学习和编写儿歌一样,一个接一个丰富多彩,作为老师的我呢,也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你们想知道吗?(板书:快乐的童年)希望你们用心去观察你们的生活,去体验你们的生活,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会串联成你们快乐的童年。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接、再、做”等1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觉”。

2、借助插图和朗读,读懂诗歌第1,2节。

3、感受“我”的心情变化,体会“我”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从“接”引出题目

1、用小朋友排队理解“接”。

2、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3、学习生字“接”:小手拉在一起就是“接”,所以“接”是提手旁。

4、指导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接”字的教学结合在揭题中,比较及时,借助偏旁帮助识记,效果明显。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1、自由读小诗,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

拼读多音字,并组词:“觉”分别读睡觉(jiào)、感觉(jué)

3、读通句子。

出示:

句子1: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句子2: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4、再一次读整首诗。

设计意图:本文中的长句子比较多,学生朗读有困难。教师在初读检查时,将指导的重心放在本课长句子的朗读上,借助停顿符号的出示,帮助学生将长长的句子读正确、读通顺,为之后的读文感悟扫清障碍。

三、引导学习第2节,感受心情的变化

1、自由朗读第1节小诗,圈圈第1节共几句话。

2、学习第1句。

(1)读诗歌,想画面。让学生说说,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想象心情,在黑板上画一个笑脸。朗读句子。

3、学习第2句。

(1)借助插图,体会心情: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呢,这时候大人喊你回家睡觉,你心里会想什么?

学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读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2)随机学习生字“再”:指的是第二次,如,“再见、再来”等。

(3)根据学生的回答,画一张哭脸。

(4)朗读句子,指导读好“唉、啊”。

设计意图:结合自己的感受谈,目的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心情,引发共鸣,为帮助读好句子作铺垫。

4、学习第3句。

(1)教师引读第3句:不过……学生接读: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2)学习“梦”字。

(3)创设情境用“各种各样”说话。

请学生说说自己做过的梦。

小结:你们的梦有的甜蜜,有的有趣,有的可怕,有的快乐,这就是“各种各样”。

(4)根据体会到的心情,画一张笑脸。朗读句子。

5、回归整体读。

小结:从不开心忽然又变得开心了,文中用了“不过”这个词语来连接。

设计意图:学习“梦”字,说说做过的梦,结合理解“各种各样”。将识字学词与阅读整合,使教学高效。

四、课间操:

踩什么,踩影子;

做什么,做好梦;

跳什么,跳房子;

讲什么,讲故事;

我和伙伴真快乐!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课堂需要在学生学习疲劳的时候进行课间操。课间操的内容与课文学习相关,既可以缓解疲劳,又巩固了课文学习内容。

五、自由练读第2节诗,体会心情的变化

1、自由读第2小节。

2、引导找出诗中明显信息:这节诗中“我”的心情变化与前面有什么相同?心情不好是因为什么?心情好了是因为什么?

3、反馈交流,结合学习词语“伙伴”。

4、想象心情,朗读好第2小节。

设计意图:对于结构相似,语言反复的语段,可以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写字指导

1、观察“过、这、各”发现书写上的注意点。

2、指导书写。

一个教学片段引发的反思 篇6

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 一位同学误把护士长“叶欣”以为是护士“长叶欣”, 引起了全班同学的窃笑, 老师也忍不住哑然失笑起来。尔后, 这位老师因学设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智慧颇令人称叹———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

生 (大多数) :是“护士长”叶欣不是护士“长叶欣”!

师:你们这么肯定?我注意到了, 还有一部分同学有些犹豫, 难道××同学的见解就没有一点道理吗?

生1:当然没有, 《百家姓》里没有姓“长”的!

师:嗯, 看来你对《百家姓》比较了解, 不错。不过, 《百家姓》是宋朝时期编制的, 里面一共收录了500多个姓, 根据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的最新统计, 我国古今姓氏一共有1万多个, 现在常用的姓有5000多个, 这么多的姓氏, 你们能完全肯定没有姓“长”的吗?

生2:从文章后面的文字可以看到, 都是“叶欣”而不是“长叶欣”。

师:不错, 你读书很仔细, 而且善于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不过, 我们日常有个习惯, 称呼人时可以去掉“姓”, 这样显得亲热, 比如, 我可以喊你“王晓强”为———“晓强”……

生3:我大姨就是护士长, 医院里有“护士长”这种工作。

师:噢, 用生活事实来证明! (对着刚才说错的××同学, 轻松略调侃) ××同学, 你要是也有个大姨是护士长, 说不定这节课上就不会有“长叶欣”啦。哎?有谁知道, 护士长是干什么的?

生 (不加思考地) :是管护士的!

师:仅仅是管人吗?就像我们的校“长”、班“长”, 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什么?

生:起带头作用, 带领大家把事情做好……

师:对了。一个“长”字, 意味着要起带头作用, 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是吧?那么, 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叶欣做得怎么样?

学生不由自主地开始翻书, 在课文中寻找到相关句段———

……

自此, 教师自然而然地带着学生开始了对文本的研读, 通过对文中描述的品析体会, 叶欣“身先士卒、英勇无畏”的形象逐渐清晰、高大起来……

教师在阶段小结时问学生:现在你们认为, 本课的主人公到底是护士长“叶欣”还是护士“长叶欣”呢?为什么?

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都赞成是护士长“叶欣”。有一位同学说得特别好:“我认为, 不管是护士长‘叶欣’还是护士‘长叶欣’, 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叶欣那种冲向一线、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动了我们, 她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护士‘长’, 永远的白衣战士。”

这个教学片段堪称是一个“没有预约的精彩”的范例, 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有春风巧得力, 哪得枯木成绿荫?品味其中精彩的由来, 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1.教师应有“因学设教”的教学追求

本案例中的教师在遇到学生把“护士长”叶欣误以为是护士“长叶欣”时, 没有像一般教师那样, 一笑而过或简单处置, 而是直面这一课堂中的“意外”, 大胆应对, 因势利导, 将三种理由一一巧妙地予以转化, 最后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正常的课堂学习轨道, 且巧借对“长”字的理解, 使学生对主人公叶欣“身先士卒、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认识得更清晰、更鲜明, 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位教师能够根据学情“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巧引妙导, 积极调控, 体现了他对学生“主体”的真正尊重, 对学生“学习”的倾心服务, 从而也体现了他对“因学设教, 顺学而导”的自觉追求, 这是难能可贵的。

借此反思我们有些教师, 常常满足于“不顾学情走教案”的“牵鼻式”教学, 那样尽管有时也可以呈现出一种流畅有序、环环紧扣的课堂局面, 但那是一种粉饰的和谐、惰性的通达, 不能形成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 实际上是和新课程理念相悖的。我们应时刻谨记, 惟有打破习惯意识中的严格化、程序化, 顺应学情、灵动开放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最理想的、最具魅力的教学。

2.教师要有“由技而道”的教学素养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临场应对课堂生成, 是新课程背景下一道亮丽的景观, 这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善于对课堂生成信息机智调控, 即兴应对,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重新调整、建构鲜活、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使学生的课堂学习高潮迭起, 精彩纷呈, 富有生命活力。上述案例中的教师, 能够灵活运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在需要处导, 在关键处诱, 从容不迫, 巧妙架构, 一源于教师临场应变的智慧, 二源于教师较为深厚的素养。比如, 在学生提到《百家姓》时, 如果教师缺乏对《百家姓》以及中国姓氏的了解, 就不可能那么自然、自如地说服学生, 使课堂得以往更深处推进;再如, 当学生说到医院里有“护士长”这种工作时, 如果教师没有即兴应对、迅速捕捉有效信息的智慧, 就不可能以“哎?有谁知道, 护士长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似是浑然天成的问题, 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点转移到对文本信息的关注、对叶欣精神品格的探究上来, 课堂也就不可能生成出“没有预约的精彩”。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卩”旁,一个笔画“横折折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卩”旁,一个笔画“横折折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你每天都会做些什么?(吃饭、睡觉、做游戏„„)

这些事情当中,哪些是你喜欢做的?哪些是你不喜欢做的?对于你不喜欢的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一个接一个》。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对待这些事的。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师范读后,生汇报,相机板书:踩影子 睡觉 起床上学 上课)

2、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3、检查生字:瞧!生字宝宝来了,跟他们打打招呼吧(带拼音)。(自由读)

齐读、指名读。

4、交流识字方法: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有什么好的方法?(相机认识

/ 5

“卩”旁)

5、相信大家已经记住了它们的样子,现在它们去掉了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来,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6、读给同桌听听:互相考考,还有不会的生字,请同桌帮助帮助。

7、开火车读。

8、认读词语。齐读、分组读、男女生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过 各 种 样 伙 伴 这(指名读)

2、用字组词、扩词。

3、指导书写

“种、样”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等大),示范写,边写边提示各个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各”指名书空,范写并提示:撇和捺交叉的地方在田字格的中点位置。生写。

“过、这”分析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重点指导“辶”。

“伙、伴”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写的时候右边的偏旁在超过中间竖线。

4、学生练写。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字宝宝又回到了家,你能把句子读流利吗?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每一自然段可多找几名同学)

3、回顾课文,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回顾内容。

1、认读词语。(齐读、开火车读)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二、教师引导,教给方法。(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欢做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2、指名汇报,相机板书: 踩影子 睡觉 多玩一会儿

3、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 5

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难过、失望、伤心)指导朗读。

4、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5、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变化。

三、运用方法,自主探究。

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思考: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2、汇报交流。

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 板书:不上学 起床上学

3、心情有什么变化,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第三小节。

5、汇报交流。

相机板书:没有上课铃 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6、指导朗读。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再读课文,读出心情变化。思考:诗中的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新事情时一开始的想法的?把它们找出来,集中读一读!

生(读):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 5

2、这里面用到了两种句式:“我好想„„”和“要是„„就好了”。这两种句式可不可以互换呢?试着变换句式说一说。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改为:唉,要是不睡觉就好了。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改为:唉,我好想多睡一会儿啊。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改为:

3、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事情时后来的想法的?找出来读一读。

生: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生: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生: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师:这些句子,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它们是不是都表达了一种比较相似的心情呀?

生:这些句子,都用一个“不过”开头。它们表达的都是一些很高兴、很开心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背诵)诗歌。A:月夜,正玩着踩影子,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B: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C: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

五、对照自己,拓展延伸。

1、齐读第四小节思考: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2、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汇报交流。

3、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 5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部首“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语境中识字,在读中感受浓浓的父女情,体味亲情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动画课件。

2.“页”字字理演变图或课件。

(二)教学思路 1.激趣导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可以这样引导:开学到现在你都学习过了哪些字?这些都是中国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一个中国字》。还可以这样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叫笑笑的小女孩给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写了一封信,爸爸特别高兴。这 封信里只写了一个字,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字吗?好,我们来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教师示范朗读全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接下来学生可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要认的14个字,要看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要重点强调以下字音:“拆”“舒”“珠”三个字是翘舌音,“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 n g”,“没”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閕”。

(2)再读课文,了解生字的字义。教学时可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提出课文的生词:一封信、奇怪、递过去、拆开、几页、第一回、兴奋、挂露珠珠、可爱、甜甜、好些、没这样、舒心,认真 读准后,在词句中理解字义。这样充分利用语境学习汉字,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认读词语后再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奇怪 ”,教学时可结合语句问:奇怪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奇怪?能用奇怪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再如“舒心”,什么样的事让人舒心?爸爸为什么这样舒心?“ 舒心”反义词是“烦闷”。

(3)根据汉字特点,深入学习识字。随文识字后,再从词语提出本课要认识的14个字深入学习。封:本课是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封”的反义词是“开”。成语:故步 自封。奇:是“骑”的本字。甲骨文的奇字,像一个人跨在马背上的形状。奇的本义为 骑马,后来多用为奇异、奇特之义,而本义则为“骑”字所代替。“奇怪”的反义词“平常”。成语:奇耻大辱、奇形怪状、奇装异服、奇珍异宝、出奇制胜、千奇百怪。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成语:大惊小怪、少见多怪、怪模怪样、千奇百怪。

递:半包围结构的形声字,表示动作。拆:左右结构,把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拆信、拆开。成语:过河拆桥。页:象形字,甲骨文的页字,是一个突出了头部的人形,页的本义为头。在汉字 中,凡由页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头有关,如顶、颈、须等。第:本字用在整数的前边,表示次序,第一、第二。成语:书香门第。兴:多音字。组词:新兴、时兴、兴兵、兴办、兴建。“兴”跟“衰”或“亡” 相反。成语:兴风作浪、兴师动众、兴师问罪、望洋兴叹、百废俱兴。奋:金文的奋字,从隹从衣从田,会意字。一只鸟儿从人的衣服中突然挣脱,振翅飞翔在田间上空。小篆把“衣”省略为“大”,鸟儿展翅飞的形象。奋的本义 指鸟儿展翅奋飞,由此引申为振作、奋发、鼓动、发扬等义。成语:奋不顾身、奋发图强、奋起直追、奋勇争先。挂:动词,本课是吊起来、使物体悬于某处之义。组词:悬挂、挂吊灯。还可以组其他的词:挂念、挂心、牵挂、挂失、挂号。成语:牵肠挂肚、无牵无挂、一 丝不挂。爱:上中下结构的字。成语:爱不释手、爱才如命、爱莫能助、爱屋及乌、爱憎 分明。些:上下结构。组词:有些、这些、些许。没:多音字,本课之义为“无”,跟“有”相对。组词:没有,没问题。成语: 没精打采、没轻没重、没头没脑。舒:本课舒展、宽解的意思。组词:舒心、舒展。

(4)认真观察,写好汉字。本课要求会写的有7个生字,“奇”上窄下宽,上边的“大”字“捺”变“点”。“兴”注意前两个点的方向是一致的,向右。“奋”的大字头写得大些,“珠、甜、没”写得左窄又宽。

3.指导朗读。本课篇幅较长,段落较多,在朗读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读得正确的基 础上要求流利,在读得流利的基础上要求有感情。引导学生读好疑问句。“你会写信了?”根据提示语中的“奇怪”来读,要读出 奇怪的语气。可先理解奇怪的意思,知道妈妈为什么奇怪。再模仿妈妈的样子读一读。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可以先请学生把感叹句画出来,自己练一练,同桌互相听一听。“好!好!写得好!”“女儿的信,就一个大字——‘笑’!”“第一回 见到女儿写的字,他兴奋得不得了,眼睫毛上挂露珠珠了!”在朗读之前,可以把这些句子单独提出来指导,然后再回到课文中进行训练。教学时可教师先示范,再由学生练习,让学生用心体会之后,再变换角色练习朗读。

4.拓展思维。想一想:爸爸会给女儿回信吗?他会写些什么呢?

5.活动提示。

(1)“照样子,说一说”,这部分内容是对特殊形式的词语巩固训练,也是词汇 的积累。可让学生先读准确,再到课文中找一找,也可以做一些拓展练习,多说 一些这样的词语,然后选择几个进行说话练习。

(2)“读一读”,这道题主要是在语境中区别“第”与“递”的使用,还要注意 “得”和“了”的读音。先请学生读一读,再说说带颜色的字是怎么一回事?可 以让学生扩扩词、说说话来加强区别和理解。

(3)“想一想,说一说”,“课文中的笑笑给爸爸寄来了什么?”旨在启发学生 的思维,通过对课文的感悟,说说自己的想法、认识。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慢慢感悟,不要强求一致。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

3课时。

2.内容分配:第一课时,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准本课生字;第二课时,认识本课生字,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三课时,指导写字,做课后练习。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因这篇短文含义深刻,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困难,阅读的重点是朗读,要强调在 读中整体感悟,不用细致分析,可结合实际生活联想交谈、研读。相关资料 “笑”的成语: 有说有笑 一笑了之 笑逐颜开 捧腹大笑 喜笑颜开 笑里藏刀 笑容可掬 啼笑皆非 破涕为笑 含笑九泉

教材分析

一个这样的老师语文教学反思 篇9

《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 它记叙了科学课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与众不同的老师形象。

本节课的教学没有声情并茂的朗诵,没有多姿多彩的音画,也没有催人泪下的表演,就是一节相对比较扎实的朴素的语文课,我想让我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本节课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紧扣文中“面面相觑、饶有兴趣、胸有成竹、狡黠、郑重其事”五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让学生理解了词意,将词放进特定语句,品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掌握的主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读中思,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我将课文的第4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作为重点朗读段落,学生通过找关键词,特殊标点符号来体会人物的心情,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进一步将文中人物的情感推向纵深。

新课标提倡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本节课在课文的后半部分设置了一次合作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小组学习比较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究其原因,合作学习的目标性不强,想解决的问题提的不够具体,学生无从下手。如果换成以下两个问题:1、怀特森老师的课上我们学到了什么?2、在怀特森老师的这节课之前和之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一定会更容易理解些。因此,合作学习的目标指向性一定有明确,这样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语文课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第三学段学生的每一节语文课堂都应该有10分钟动笔写的时间,本节课由于前半段课不够精炼,拖延了时间,后半段本来设置的写的环节临时改为了说,这些都是今后应该努力改进的地方。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0

要调动学生的潜能,还要确立正确的导学思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为此这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通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达到感情的升华。围绕这一主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自读,初步体会文中的情感。

2、再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以读促感,以感促读,达到与小作者情感的共鸣。

3、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读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4、多种形式比赛读,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说,让读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体现读中感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的思想。不仅学生不感到乏味,乐“读”不疲,而且,课文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的理解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凯旋的情景,有的说:“我一下子扑进爸爸的怀抱,在爸爸的脸颊上亲了又亲。”有的说:“爸爸,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还有的说:“爸爸,我一定向你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维和战士。”就在学生饱含激情的赞美声中,我一下子把话题拉到爸爸牺牲,学生的感情从颠峰一下子跌入低谷,我抓住契机,再次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情景,随着思维的积极活动,学生联想、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学生们从心底里喷发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平!和平!和平!”铿锵有力的呼声响彻整个教室。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一下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1

进行第一课时时,首先通过让学生看战区孩子们的悲惨生活,使其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尤其是给孩子带来的灾难,让学生很快进入状况带着悲壮的心情来学习。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各抒己见、小组合作学习等几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体会感受深刻的句子时,让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度没有把握太好,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没有进一步给与提示使其自我思考得出答案。最后指导学生怎样有感情朗读课文,效果还算不错。

进行第二课时时,由于教学时间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后面的内容无法按时完成。因为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是有感情朗读课文,所以在这节课伊始,便点名让四五个同学起来读,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忽略了本届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7—10自然段、划分文章层次及总结中心思想。由于时间浪费在朗读上一课的内容上,本节课只讲到划分层次,占用了下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本节应该完成的任务,实属不该。

今后一定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一个接一个》赵佩红范文 篇12

单位:商丹高新学校 姓名:赵佩红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卩”旁,一个笔画“横折折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卩”旁,一个笔画“横折折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五指游戏》

大拇哥来倒香油,二贤弟来炒豆豆,三舅娘撒点盐,四阿妹来加点醋,五小弟来尝一口,嗯,酸溜溜!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手指头是从大拇指到小拇指每个手指头都用上了。大拇哥下来是二贤弟、二贤弟下来接的是三舅娘、三舅娘下来接的是四阿妹、四阿妹下来接的是五小弟。引导学生说:五个手指头是“一个接一个”。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一个接一个》。听听这篇课文讲得是“什么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课文中什么一个接一个?(师范读后,生汇报,相机板书:踩影子 做好梦 跳房子 讲故事)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自己读了。(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

2、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3、师生一起读。(师生一人一句轮读)生:一个接一个

师:月夜,正玩着踩影子,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生: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师: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重点讲:唉(第一节中含有口字旁的字:唉、啊、呢)

师:正做着好梦,又听见 大人在叫:“该起床上学啦!” 生: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哪!

女: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男: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齐: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师: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

4、学习新字词:

(1)读生词:做梦 伙伴 有趣 这样 再 却 一个接一个 各种各样

(2)多音字“觉”(jue)觉得(jiao)睡觉(3)却 单耳旁(卩)去+卩=却 即

(4)说一说新生字里哪些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却 做 再 这 梦 种 样 伙 伴 趣 接

5、看图读课文

(1)教师出示(踩影子的图片)并读课文第一节。(2)说说怎么玩踩影子。

(3)同桌之间玩“踩影子”(在自己座位旁边玩,座位就是同学们的家,要注意听老师的提示)师:快回家睡觉了。

师:谁还想多玩一会?(用文中的原话回答老师)生:唉,我好想再玩一会儿啊。

(4)说说自己都做过什么梦?(吃、玩)(有没有跟玩有关的梦?)师:同学们说了:“各种各样”的梦。(5)师生再读第一节 师:月夜,正玩着踩影子,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生: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师: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六、玩游戏读生词

1、(踩影子游戏:读一个脚踩一下)读:做好梦 再见 各自 火种 伙伴 趣事 却 这样 接力 睡觉。

2、(跳房子游戏:一个字单脚跳,两个字双脚跳)读:趣 伙伴 接 这样 再 做梦 各种各样 七:学习生字并练习:(1)学习生字:

各 上下结构(6)上面为“折文”下为“口” 过、这:学习“横折折撇”和走之(重点讲“走之”)(2)学生练写:各、这、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过 各 种 样 伙 伴 这(指名读)

2、用字组词、扩词。

3、指导书写。

“种、样”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等大),示范写,边写边提示各个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各”指名书空,范写并提示:撇和捺交叉的地方在田字格的中点位置。生写。

“过、这”分析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重点指导“辶”。“伙、伴”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写的时候右边的偏旁在超过中间竖线。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字宝宝又回到了家,你能把句子读流利吗?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每一自然段可多找几名同学)

3、回顾课文,小结下课。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回顾内容。

1、认读词语。(齐读、开火车读)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二、教师引导,教给方法。(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欢做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2、指名汇报,相机板书: 踩影子 睡觉 多玩一会儿

3、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难过、失望、伤心)指导朗读。

4、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5、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变化。

三、运用方法,自主探究。

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思考: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2、汇报交流。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 板书:不上学 起床上学

3、心情有什么变化,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第三小节。

5、汇报交流。

相机板书:没有上课铃 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6、指导朗读。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再读课文,读出心情变化。思考:诗中的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新事情时一开始的想法的?把它们找出来,集中读一读!生(读):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2、这里面用到了两种句式:“我好想„„”和“要是„„就好了”。这两种句式可不可以互换呢?试着变换句式说一说。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改为:唉,要是不睡觉就好了。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改为:唉,我好想多睡一会儿啊。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改为:

3、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事情时后来的想法的?找出来读一读。

生: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生: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生: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师:这些句子,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它们是不是都表达了一种比较相似的心情呀?

生:这些句子,都用一个“不过”开头。它们表达的都是一些很高兴、很开心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背诵)诗歌。A:月夜,正玩着踩影子,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B: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C: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五、对照自己,拓展延伸。

1、齐读第四小节思考: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2、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汇报交流。

3、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规律问卷下一篇:中餐礼仪注意事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