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

2024-07-21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共8篇)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 篇1

场所:**省**县电视台新闻部

内容:

【实习体会】

通过在电视台的实习,认识到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是在镜头前和被采访者的沟通还是在背后和人们的沟通都非常重要,有助于记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才会得到更及时准确的报道,才会出现优秀的新闻。

新闻不是坐着等出来的,是靠双脚走出来的。主动的去采集新闻,做任何事情都要主动,坐,只有坐以待毙。实习指导老师作为一个电视台的工作者,不可能以教导实习生为主,所以任何让自己得到成长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主动去寻找、发现、请教,且事无巨细。诚意,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

勇敢面对错误,错误是大树枝繁叶茂最好的肥料。刚开始进入电视台实习,很害怕犯错误,导致做事瞻前顾后,什么也做不好,但细想,作为一个实习生如果没有错误就不可能叫做实习生了,任何错误都会比之前的成功更记忆深刻,错误是完善自我的良方,感谢那些给了自己犯错误的机会的人和事。

【实习认识】

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中国是农业大国的深刻含义,作为新闻很多时间都会都会走进农村,和农民朋友们打交道,学会走农田道,学会融入村民生活都是很重要的。

在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大局为重,树立团队精神。不能逞个人英雄主义和不遵照上级的安排,自顾自的行动。

【学习经验】

<一>在实习中了解到作为记者不仅是要写要说,也要懂基本的摄像,一下是在实习中学习到得摄像技巧:

1.画面不能 “七扭八歪”;

2.整体构图要和谐,不要“面壁思过”;

3.不要“横线切脖”,即是说物体位置安排的合理性。避免“横线切脖” 的办法是改变机位高度。一般是把横线安排在人物肩膀以下;

4.画面不能过满或者“缺边少沿”,造成画面不协调;

5.忌“顾此失彼”,合理安排画面每一个事物。把他(她)们或是安排在画内,或是安排在画外,决不能把两旁的人物拍成“半拉身子半拉脸”;

6.画面的重心要稳,忌“头重脚轻”,主体上方留空白应比主体下方留的空白稍大一些;

7.忌“刀光剑影”,摄像时要注意光的合理;

8.画面事物合理安排,变换机位角度,避免把主要人物与枝干状背景物安排在一条垂直线上,从而克服“杂草丛生”;

9.忌“哆哆嗦嗦”,要求画面的连贯稳定,克服“哆哆嗦嗦”的毛病,我们在拍摄时尽可能选择自动变焦方式。必须使用手动变焦时,就应特别掌握好手推拉变焦杆,使其始终保持匀速运动;

10.忌画面的“空洞无物”,但摇移运动过程中的画面却缺乏实在内容甚至是空白,根本没有表现主题的画面内容;

11.画面的起落要稳;

12.不要随意的运动镜头,特别是电视新闻片,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反映较多的画面信息,要求每个画面的长度相对较长,既不适应新闻片在短时间内容纳较多画面的需要,又使人看起来眼花缭乱,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13.忌“或快或慢”,拍摄出的运动画面,看起来和人的视线移动速度相近,那么,这样的运动速度就比较合适。让摄像机的运动速度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是运动摄影的一条基本原则;

14.忌“主体游移”要求记者对运动主体的取景宜大不宜小,要注意使摄像机运动速度与拍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大体一致。

<二>在实习中很高兴能有一次出境经验,也学习到作为出镜记者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熟悉当地事务,掌握人脉关系。记者应是公关人才,拿出一张人脉联络图,你就成功了一半。

应急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最成功的记者是突发事件直播报道记者。

有政治敏感,虽然记者不是政治家,但新闻永远和政治相关联。

可以提前策划的情况下,出镜记者要做到:

1、事前调查与资料收集。

2、做一个报道构成表。无论是一分钟的现场报道还是三十分钟大型现场报道的节目,都要把重点和提纲整理在一张纸上,可以一目了然。

3、找细节。

4、准备现场当事人的采访。

背景声、同期声、现场所有的声源都对现场报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能唤起观众的临场感和现场感,特别是现场当事人的鲜活对话。当事人的话不要由出镜记者代言,记者在采访前要与其进行交流,如果采访对象表达太差就不用他,一旦要用让他自己说话。不清楚的地方记者可以复述,但不要代言。

5、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出镜记者说什么

说精确的数据

要具体说几月几日,不要模糊。

说感触——听到、闻到、摸到……电视媒体是一个只能看、只能听、不能闻、不能摸的一个媒体,而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闻、能摸,所以把记者在现场的感触说出来,调动各种感官系统的信息。比如化工厂发生火灾能闻到浓重的硫磺味道,这就增加了现场感。

现场采访内容一定要短,每一句采访的内容尽量不要超过45秒。现场不是一个说话场。除非采访对象是一个核心当事人。

依托细节、道具、空间和背景说话

越空的语言让人紧张,越危险,比如讲概念。

把长问题切割成几个小问题

情绪也是现场感,情绪就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焦虑也好,紧张也好,痛苦也好,悲伤也好,其实就是现场感的一部分,出镜记者的情绪最能直观感染观众,所以出镜记者情绪一定不能太平静,否则会损坏很多现场感。

不是什么都说,涉及到法律或者其他非常专业的东西,基本上要请专家来说。

不要准备整段的词,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记者准备内容,不要准备语句,完整地照着之前写好的东西来背诵,这是最危险的。

在一个直播系统当中,互相的信任是整个关键,千万不要因为你想出风头而打破它,这是作为直播出镜记者的第一原则。

现场不要把话铺得太满,一定要留白,要让现场本身说话,让同期声进来。

不要霸住镜头,让所有镜头集中在自己身上,没有让周边这些物品开口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现场永远比记者的脸更有魅力。

不能简单地罗列数据,更不能随便下结论,应以可信的数据和细节来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出镜背景,一定要和报道的主题有紧密联系。

头发和化妆,女记者如果披头发,在出镜风大的时候,头发就会成为干扰。化妆太浓,头发吹的一丝缝都没有,也都不合适。

透明伞,准备一个透明性非常好的伞,在下雨时出镜用。

语速,现场语速稍快一点大家可以接受。

【作品】

发表媒体:****县电视台《新闻报道》

1.十二届县政协召开第十六次常委会

2.**县XX年暑期大学生实习总结表彰会暨汇报演出

3.**县人大关于对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调研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 篇2

i S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今年5月启动了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y/—带一路’交汇点报告", 整合旗下广播、电视、广电报、传媒网等全媒体资源, 精心组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队伍, 分赴东线徐州、郑州;中线西安、兰州;西线乌鲁木齐、霍尔果斯直至哈萨克斯坦, 展开了全媒体报道。重点报道了大陆桥沿线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举措、区域合作的新进展新成效、陆桥沿线城市和连云港的发展合作, 展示了沿线风土人情。新闻行动新媒体及网站发稿1 2篇、广播连线1 8篇、电视新闻1 8篇、《连云港广电新周刊》专版6篇,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金««:记食讲运抒対挪筅33!8云飞pssM S£元|^#«»蠹.这£酱0J<«*a**«»•0»5 C8 5««.Ett OBr SSUJ为Tjr大B汉脚《馨和今簷會JM IU角零丨»twu?囅nr»t呤謂7爾m x M-w fia^zn.nxtm ie.f.ntw ti^zfi«-»•»从这*出及的s a a 2 is.a<Ka rt?ja:t«:iiw K«.»很顧飆鼸.£9•一•一!l^i.»IU l.uro».8賨龜2餐戴泰目M l UJIK办••pfj零e♦心令〜KJtt纟X糲•心?兄»漏擊〇鱗Ita XRKA資ABM笆一揭-»的大货导飞《&你8franco.*«•v.*^.f:4r?R¥J^〇.«1r*i M♦象RS•贊•薦-H.中脏1»_.•»<«.ff.A H 9«>>:M<t«K螽鳟鬣調WTHKAmi日^annr^uviui NHmfr«r%H«ia聆&螬±W GUI3:i l, ^H«n W ff C-H#ta H8BKffltt»Pli•-•-变syfuifw—n羹比, 4sftt«*«DWe®?ATfi»•艾t«文fclK jBtK O:t t冩a•戴t爾籌十♦个iu»««.^a««£^K.KA51.■靨.5•-継、供, 丨-2Bn^nmx^n.2 R^5>a.i«A安《t内&*1詹文史fih♦篇I蓦ri B*令‘*置鸚Ri Kii G了<a_兮1;只式嫵多HA««.a竇11人:=:畢《0費6®.宝石金麗mi.SCfW S-廖8f«-大*fiir_5fS*•丨》.OH*广-.t.ttiK備•曹*1a«»«»M.$=.l?K«U»B 5 3 2 a.胡s作U W itt»爷雙ixc4K.t06Sil H?a•占5 R tw承*t.U•聚仿«f!iirt—丨二文化交S2M i 9«Wilt"il MIH.Ilrtai W5HH.Hft a.文》n 8 2〇«s代中s.?B i*r, e A.flc ta«终與山*b山聲8tt厲»t*»a.f it*^TP5.'5:5.^v r m a^x i t^v o中KVOU*tR as^iosawa Sl蓴l WUflC W, K•r*f•l尔抑明i aisst”u, itMnav iq•火资•3 a4««大霣零TMSf2S*:=a*i»lWt.因H.PTfi进西万边9s fc s w c r.tm tav A A if.Brv—, 一i r^aH aB nw*JTHWWRK*4H争卑.设•《•■•〇〇〇»A n a.^ta s*»!«.K4»R6tt«5i«.*—三《»»•«»!t«上, , ||£龙MSB山»G埯妁*雄asm B 2K*h«a f—夭山«钃wi Fr JW) 入*8«太麵«翏s r羼•鳟々«1U±A*.1界T«**“《▲定鼸文文ft^3UK?IT»效、咖文軟《:•謇ft戈謂*«»4允飄«々羅5二*UT (IW»f»BW»w) .«幫拉甩文化u s s c s m S文itw»文化•filt.HS«^5:Ra TK/i|«±s0珥E大■i普少s, *a布rttnz■=由vsn今t餘ut a攀Ea»sii?上i羼葡《的»?文ttlil•多元文it不n^l«>e««h^ZK«>»«G.褥!t*.l A»*i»d>«會.夢"負.2U»>dS化If衣•;•、饞«!#MU«K*.t Kt?f.众Hi用■!?.■*•申8.六蚤«£5AUr«r»*IU5 S.S抑的进哆•ffliS WH渴B-xm M*i J»ga4*a 9««*.u raei.a?is浓sm a3) ■求.a的兩f3, 牵K9«Kft8in HBglgifi UP生.«i人«•r s为文比5au sa fta n^^rj«».sc«-tms3csur_*•«>«供觀杉i s子*•ceji5«.*n««ff.*:fi*文H»lii济不珥成》久.玆後:ti l风鴒斯上一9:颺M ia S t t.R f i今8.e*a*——Bfcft汽萆7.卒itw aw.«•的》«中轉文》鴒本jrs R.tswiift外««••Rfr.--W-i r«B«e^a«了K.设.ASfi9 8KE«Rt*Szs^at^au.m z MMSi文 (t 5?R与会作wif用, 5 H»»名i24»^»JI4.tr文咖金!.♦功l«痒靂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 篇3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误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作为家居必备品,它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娱乐消遣,而是更加凸显“监测环境”的功能。而电视新闻节目以声画合一的优势能使“地球村”居民足不出户便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此,新闻节目已成为全国各级电视台的骨干和主体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偏爱。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全国县级地区纷纷建立地方电视台,为了在广电竞争中崭露头角,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而县级台相继创办或创新本地新闻节目,将其视为一切自办节目的重中之重。从总体上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县级电视新闻节目虽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自身存在许多新闻误区,严重影响了新闻节目的品牌化、个性化、本土化发展,导致节目收视率往往“不堪入目”。因此,本文以《汤阴新闻》节目为例对一些新闻误区展开讨论和探析,使新闻工作者明确自办新闻节目存在的新闻误区,从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占领市场制高点。

误区一:宣传新闻化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两者之间有许多交叉重叠的地方,并且可以互相渗透交融。然而,新闻与宣传并不等同。新闻是对客观世界新近发生事实的客观报道,将一些新鲜真实的信息客观的告知受众来消除受众的随机不确定性,因此,为受众“答疑解惑”是新闻的基本职能。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开始,新闻媒介就确立了宣传报道的媒介思想,宣传者通过媒介运用一些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进而达到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的目的。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新闻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是其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新闻毕竟不等同于宣传,新闻可以进行宣传,但宣传不是新闻的主要职能,虽然有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或多或少夹杂宣传的成分,总归来说,传播信息,为受众“答疑解惑”是新闻的基本职能,所以宣传任务应该在尊重新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完成。

目前,由于信息覆盖面窄,新闻题材较少,宣传性新闻在《汤阴新闻》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类新闻一是通过树立典型人物,报道典型事迹,来宣传政绩。但往往这些节目宣传色彩浓厚,宣传技巧老套,形式也没有新意,这种毫无技巧可言的宣传性新闻,往往会取得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老百姓从中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造成群众不想看、不愿看,导致节目收视率偏低。

误区二:旧闻新闻化

众所周知,新鲜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时效性指新闻报道要求及时地、即时地、全时地向公众传递各种新鲜信息,新闻越快才越新才越具有传播价值。在群雄角逐的媒介时代,新闻已成为易碎品,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于“拿来主义”即将旧闻当新闻报道的方式更是厌恶至极,因此,“抢新闻”已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由于资金、设备、人员等先天不足的原因,《汤阴新闻》节目时常会播报以往播出过的新闻,把旧闻当做“新闻”重复播出,这一现象在全国其他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也尤为突出。例如,于2016年1月19日始播的《交警破案神速 市民锦旗谢恩》的新闻在1月21日重复播出,只是把播报日期更改一下,新闻内容一模一样,实现一字不差的完美克隆。众所周知,一条新闻的传播从来都是一次性的,第二次传播的“新闻”就成为无人问津的“明日黄花”,这是因为新闻是有“生命”的。试问,这种重复性“新闻”有何新闻的价值可言?这类“新闻”无法满足受众求新求异求变的信息需求心理,致使收视率本来就不高的《汤阴新闻》节目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

误区三:广告新闻化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施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运作模式,以实现“双效”为目标,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与广告是所有媒体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的广告形式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于新闻与广告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广告主和媒体利用这一灰色地带大打擦边球,假借新闻的形式来传播广告信息,达到各取所需的双赢目的。

在《汤阴新闻》节目中,存在着很明显的广告新闻化现象。虽然广告新闻化方式以独特的魅力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巧妙地传播广告信息,为汤阴电视台增加不菲的广告收入,但借新闻之名播广告之实,又没有明显的广告标记,易使观众产生误解,因此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误区四:非新闻常态化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客观报道,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事实”都值得去报道,而是要遵循新闻价值有选择的进行报道。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然而,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由于内容匮乏、形式单一等原因,常常会出现“有闻必录”的“新闻”现象,致使许多无新闻价值的新闻大量充斥在节目之中。“有闻必录”观不仅是对新闻价值的忽视,更是对新闻事业的践踏,应坚决抵制这种采集新闻的做法。

在《汤阴新闻》节目中,无新闻价值的新闻日趋常态化,例如,在2015年12月26日播出的《小树穿上“保暖棉衣”》的新闻,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可能是一条新信息,但说是“新闻”未免有点儿牵强,将记者看到的有趣现象当作“新闻”来报道,实乃让人备感无趣。

误区五:会议新闻主体化

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新闻单位,会议新闻都是至关重要的新闻源,因此,它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有时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它是人民群众获取重要的时政、民生、经济等信息的主渠道,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众多群众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舞台上,会议新闻是重要的内容题材,是节目的生存之本,扮演“主角”,其他类新闻为“配角”,在报道方式上常常忽视按新闻规律行事。此外,会议新闻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程序老套等问题,时常产生“会议新闻无新闻”的怪现象,难以调动观众的视听兴趣,使观众要么选择关机,要么直接更换频道,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

在各类新闻节目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在当前及今后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本文以《汤阴新闻》节目为例,浅析当前我国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中所存在的五大新闻误区,希望能给县级电视台带来一缕清风,时长不忘“照照境,正衣冠”,根据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有效策略,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通过此文希望能给各位友人一些启发,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案例较少等问题,恳请诸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丹丹.试论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4,12

[2]许涛.创新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的思维模式[J].新媒体研究,2015,8

[3]杨静.广告新闻化_成因探析[J].新闻世界,2012,5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 篇4

实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打开视野,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如何写实习报告吧。

XX年大学生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篇一

这次能去xx区广播电视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在一开始到台里报道的时候,我被分到了电视台的新闻部实习,带我实习的是副台长新闻部部长陈莹以及原新闻部主任(现任台长助理)李孝强主任,以及副主任(现任新闻部主任)杨国辉。对于新闻部,永远都是电视台最忙碌的部门,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几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 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新闻部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我们一般都是以会议采访为主,区政府会议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及会议采访拍摄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独自做采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采访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明白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问题: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一篇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

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报道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时政新闻的写作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的,时政新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议报道。会议新闻的标题是比较好定夺的。这是因为当记者在分配任务时就已被告知要去某地进行关于什么内容的会议采访,而此次会议的主题既是这里的关于什么内容了。接着导语的写作即为“某月某日,我市在某地召开什么会议,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看报道:”究其规律即为联系标题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而已了。正文中内容既是体现导语中“谁作了重要讲话”的逻辑关系——详摘该领导所讲的内容,而其内容的引出又有一定的套路:“职位 姓名 指出 职位 姓名强调 职位 姓名要求”若是这三者共同使用则后二者的“职位”不需要“姓名”可要也用“他/她”取而代之的。写完正文后,按照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式”的写作规律,那么最后一段则是次要内容了如写其他次要的与会人员的出席等等。

三是如何拍摄时政新闻。以拍摄会议现场为例,进入会议现场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之后从会场的四个角及中部斡全景取景,全排,一排中的二,三个进行拍摄而其中的特写镜头中的人物在像机的镜 头中所占大小又有许多的学问,在此不便详述。

四是如何制作一条新闻。这部内容不是我的专长,因此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我如何使用这些机器以及这些机器是干什么的,有一点要紧记的是根据新闻稿子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新闻图片而且图片的出现时间只需几秒便可。

以上四项内容便是我此次实习的内容,是将新闻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新闻工作也成了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个中的教训和启迪则是更深的。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几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辛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考验和锻炼之后,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实习是很吃苦的,尤其是在媒体实习,在这种环境之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不学就要被淘汰,竞争是无处不在,在这仅有的最后一学期之中,要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本次实习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作为电视台记者所要携带的设备比较多而且杂,要是忘了带上足够的电池与磁带那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任务完不成是肯定的,同样挨批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过失我是犯过几次的,这就说明我不够细心,考虑不够周全,准备不充分,遇事不能冷静,从容不迫。记者的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对记者采访成果的纪录,而我对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认识不够清楚,不能较好地掌握其中的技巧,常导致我无法按要求写作,给我和老师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同时也让我下决心努力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在与电视台领导和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与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台里领导和同事们的不吝赐教与大力支持帮助。谢谢你们!

XX年大学生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篇二

从小我就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把生活中所有的精彩、感动用文字记载,把所有的梦想和夙愿用文字传承。

今年暑期,我有幸在家乡的电视台新闻部做了一个月的实习记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了生动鲜活的新闻事件带来的兴奋和激动,真切感受了新闻记者们不畏艰苦、敬业奉献、敢于担当的崇高精神。

家乡的电视台是全县唯一的新闻媒体,是当地群众获知大政方针、重要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有新闻、专题等10余档电视节目,30多个节目还获得过中省大奖;新闻部有七、八名记者叔叔,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历练了他们忠于职业操守、勇于担当重任的素养和品质。每有新闻事件发生,无论是烈日暴晒的晴天还是大雨滂沱的雨天,接到命令或得到消息后,记者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由于人员和条件的限制,他们经常是一岗多责,在现场既是摄像又是记者,在工作室既是编辑又是制作,一天跑几个现场,出几个稿子是家常便饭。他们的工作,往往是通宵达旦,日以继夜。但是,这帮人却乐此不疲,累着并快乐着.我的实习经历分为四个阶段。作为一名实习记者的最初几天,主要任务是熟悉工作情景,了解新闻节目的采访、撰稿、编辑、制作、审核和播出工作流程。接下来近乎漫长的一个星期,新闻部主任ABC把去年以来本台播出的新闻稿件装订簿、视频节目数据库一股脑儿翻出来,让我对比、分析、学习,学习新闻稿件的写作思路方法,学习镜头素材的合理运用,学习新闻稿件的编排技巧。通过老师的耐心指点和自己的学习分析,我逐渐懂得,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一档精彩的新闻节目,好的题材固然重要,但文字、影像如何完美组合,远、中、近景怎样合理搭配,画面角度、时长怎样恰当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都必须处置得相当精到。第三个阶段是跟随老师学习采访。短短的几天时间,我跟着几位老师,先后在创先争优会场、抗洪救灾募捐现场、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工地进行采访报道。采访的过程中,老师不断教导我:不但要用善良的眼睛观察社会,更要用智慧的笔、镜头记录社会;要注意捕捉中心人物的关键语言、行动甚至短暂的表情,领会精神实质,洞察丰富内涵;一定要学会沟通和交流,在采访时有话可说,因势利导,正确引导并成功勾起被采访对象的倾诉欲,这样才算是成功的采访,圆满的采访。当然,新闻节目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因此,我实习的第四个阶段就是跟着老师学习主要从政策关、导向关、时效关、效应关等方面审查一篇新闻稿件、一期新闻节目的优劣成败,只有真正做到态度精诚,策划精细,镜头精到,语言精炼,配音精确,制作精美,编审精密,才能达到效果精彩,满堂喝彩。

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匆匆而逝,收获颇丰,感触颇深,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尚未走出象牙塔的我们,平时多重视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环节,到具体工作中运用时往往会与理想相去甚远,不能够发挥自如。只有通过具体工作的磨练和实践,才能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提高和完善,才能真正检验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通过实习实践,要成为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人,尤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术、凝练的语言,而且,善于沟通的技巧、勇于吃苦的奉献、健康有力的体魄、社会道义的责任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一个个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一盏盏照我前行的恒久的路灯!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 篇5

在泉州电视台实习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不少收获,使我更真实、准确地理解电视新闻采编和电视制作。从理论方面来说,实习期间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也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另一方面实习活动,增长了更为具体实在的新闻采访经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老记者对于各种新闻采编的经验,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也是最实用的理论知识;从实践方面来说,从前期的采访准备工作到后期的编辑工作,真真切切地认识了整个新闻采编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工作当中的点点滴滴。

在没有到电视台实习之前,对新闻的采编工作也只是一知半解,一般都是通过书本和电影电视了解的,认为记者是很强势的群体,知识面涉及很多领域,既是政府的喉舌,也是受众的****窗口,可以为政府做时事宣传,也可以为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但实习经过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因为记者他首先也是人,所以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先学会的是做人,先做好人,处理好与各类人的关系,灵活应对不同的人群,才能做好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多看多写多总结”。

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对我们专业领域上的一些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让我们更快地适应新闻的采编工作,但是实际上,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在学校所学的要来得更复杂、更细致。比如说写稿,如果你永远用从书本上的所谓“实用写作”来指导你的写作,有很好的悬念、很好的逻辑,辞藻优美,你的稿子也许会是一篇很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适合于专题类的新闻写作,却不是一篇很好的新闻稿,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的写作方式,在稿件的处理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出现大量的形容词、设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比如像“倒金字塔结构”,但真的让你来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文稿结构,从何入手、如果收尾。

最难的是给新闻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标题,写一段漂亮的导语,让观众一看就把视线锁定在你所采编的这条新闻上,所以,如果可以,从开始实习的时候就应该先抛开自己的主观认识和立场,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从零做起,每天找一定的时间来阅读老记者的各类优秀稿件,认认真真地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组织,体会不同新闻文字稿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者不同的写稿风格,然后自己写一些稿子让老记者点评。同时,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看央视新闻联播或者凤凰中文资讯台新闻,学习体会更为专业权威的新闻写作和表达。把每一天出现的写作错误和学习心得写成经验总结,然后当天分析消化。

刚开始写稿的时候,取新闻标题是让我感觉最难下手的事情,虽然在学校学习过新闻写作有很多的标题命名方法,但到实际运用上就什么都忘记了,而且面对每天面对的都是不的新闻题材。新闻导语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只是很直白地表达,根本没有对新闻稿正方进行高度准确的概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引出正文的引子来写,另一方面,在写稿的时候,往往不自学地会使用一些形容词,虽然知道这是新闻稿的大忌,但由于平时的书面语表达习惯,总是会不自学地把形容词用到稿子上去。刚开始时,因为不知道摄像记者拍了什么画面,所以写稿的时候往往会写出一些没有画面匹配的句子,这样容易造成“虚构”,经过老记者的一番教导之后,记在本子上,在后来的采访过程中留心一下现场情况,留意一下摄像记者拍的画面,犯错就越来越少了。

第二句话是:“多问多想多了解”。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到电视台实习时什么都不懂,比如说外出采访会议新闻,不知道应该留意什么,哪个是主要领导,是什么职位,会议由谁负责,应该找谁要会议相关的资料,谁的讲话要记录等等,采访种各类社会新闻的话,也不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要哪方面的数据,回去稿子怎么写,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说等等?如果这些都不知道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你的采访工作也就无法进行,这时候向老记者求教,老记者一支招你就明白了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哪些应该说哪些不应该说,然后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记录领导讲话,准备提问的问题,准备越多越好,但提问时只找一两个比较好的问,写稿前多看看其它媒体如果报道,既可以借鉴又能避免雷同。

一方面,在写稿的时候,一个好的题目是一篇新闻的核心,它是正方的菁华提炼,也是新闻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另一方面,写稿一般都要从小处落笔、中心重要分析、收笔总结展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由头,找一个形象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新闻由头,因为一个好的新闻切入点,是一条新闻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所以,应该揪住采访新闻过程中比较生动形象的细节,或者有代表性的情节,写好新闻由头。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内存,给新闻稿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名字,开好头,行好正方,精彩收笔,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角度写好新闻稿,从受观的心理出发,表现新闻的宣传价值和传达受众希望了解的信息,尽可能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

当然要写出信息量大、信息准确、结构较好的新闻稿,而了解信息主要的工作就是“沟通”,前期的采访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在前期采访中必须了解大量的相关信息,了解信息有多种渠道,首先必须掌握电视台内部同事之间做过该类的新闻报道的时间和方向,什么时候播出,还有哪些尝深度可挖,有没有画面可以借用,这是同事之间的沟通。采访的时候,被采访对象也许不善于表达,那么你就应该主动地与受访者交谈,化去他对你的生疏感,打开他的话匣子,从其口中了解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这就是与被采访都沟通的技巧了,要从不同的方面向被采访者提问,引导他让他说出更多的信息,不管能不能用得上,回来再进行筛选利用,这是与“被采访对象”的沟通。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与各相关部分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当我们需要哪方面的数据或者情况时,以便及时地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对外一些部门的单位的公关工作,这是“对外沟通”。还有就是与新闻主任的沟通,很多时候有一些新闻可能有潜在的问题,或者涉及广告之类的情况,或者涉及一些领导的出镜顺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地和新闻主任沟通,了解一下如何处理,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

第三句话是:“灵活应变留有余地”。

新闻本来就是一种新近发生的变动的信息,所以在采访的过程当中免不了出现各类意想不到的情况,而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有时候记者外出采访往往不能及时回到台里进行后期的编辑,这时我们应该灵活处理,比如,把大致的稿件内容用电话或者邮件传达给上班的同事,让其迅速写下来提交送审,再用地方电视台的设备或者互联网进行画面的传送,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地播出新闻了。在采访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不配合采访,甚至阻止采访的人,这时作为记者就应该小心处理,改变原来的采访计划,通过别的渠道了解相关信息,从别的角度来做报道,争取从不同的来反映相同的题材,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遇到有争议的新闻题材时应该学会让当事者双方发言,或者让权威人士进行讲解分析,自己不要主观评判,尽量用客观公正的立场来报道新闻事实。在采访的过程当中,特别是涉及一些可能构成侵权的新闻题材中,特别应该注意可能构成各类权的画面和语言,特别是涉及名誉侵权和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应该小心谨慎,做好合理合法的处理,降低可能构成侵权的机率。

现在的传媒都是“资源共享”,比如说今天报社发什么新闻我们电视台还没有做的,那么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新闻线索去报道相同题材的新闻,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来做,电视有画面可观性的优势,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来传达相同的新闻信息,但是在做这一类新闻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包含报社报道的信息,又要做到突出他们所没有做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纵横结合,把新闻报道得更广更深,这样做起新闻来才更有优势。

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学会如何整合和分解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是分解信息的前提,分解信息是整合信息的目的,一般动态新闻只是传达某种信息,没有什么深度和广度,但如果我们把信息整合一下,然后分解成不同的单元,做成一个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广度的新闻报道,既可以把新闻做得更好,又可以增加新闻报道量。用主任的话来说就是“有二说

一、有三也说一”,所以,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不能没有留下余地,留下一定的空间是新闻报道迂回的需要,也是减少一些不必要麻烦的有效措施。

第四句话是:“立意求新多拍少写”

新闻每天都有,但不表示不相近相似,这就要求记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反映动态消息,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不同的深度,从不同的立场来看问题来做新闻报道,这些工作从前期的采访工作到定稿,再到后期的编辑工作都必须始终贯穿。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一条新闻的生命力,不同的文字结构传达的立场和信息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如何盘活一条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新闻,那就需要记者对新闻报道题材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能力了,比如说一个不起眼的新闻线索,如果简单地报道,根本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但如果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感人的故事情节或者典型人物,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它具备了新闻的趣味性和贴近性,对受众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电视新闻的强势是画面而不是语言,一条能够不听解说词,就能让人看明白新闻报道所要表达的信息的新闻才是成功的新闻,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新闻的解说词不重要,解说词也一样重要,但是画面是第一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多拍少写的也有很多好处,一个是省去了我们写稿的时间,更直观地表达新闻信息,发挥了电视新闻的强势。另一个,很多权威性的语言并不适合记者本身来表达,所以,采用画面或者采访同期声的形式更能准确表达新闻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新闻越权和侵权。

电视台新闻科寒假实习报告 篇6

虽然领导没有给我安排很具体的工作,但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同行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领导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

实习过程中有两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

一件是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啊,那你会写稿子吗?” 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另一件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当我将自己辛辛苦苦写的稿子一下,必恭必敬地递到领导桌前时。领导接过说了一句:“好,有时间我会看的。”便随手丢在了桌子的一角,继续他的工作了,而且事后他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读的书。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有太多用。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是县城地方小,所以每天上下班都还方便些。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必竟才7天而已。可在学校就完全不同了,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也可以逃课,自由了许多。可能因为我实习时间太短,所以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打扫卫生,接接电话,坐着对着电脑打打字,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嘛。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一星期里,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 篇7

关键词:地方台,民生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和困难在基层和农村。我们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 践行“三贴近”原则, 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宣传报道广大基层、广大农村和群众火热的奔小康生活是本职所在, 在促进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践行“三贴近”原则, 新闻报道工作才能坚持围绕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最大程度上激发广大普通百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落实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践行“三贴近”原则, 我们才能通过电视新闻媒体, 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 增强群众的精神力量, 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落实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需求。践行“三贴近”原则, 新闻报道工作才能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群众呼声结合起来, 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落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民生新闻, 是关注人民生计, 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 是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 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的新闻。做好民生新闻报道, 不仅是电视新闻媒体宣传理念的体现, 更是增强电视新闻媒体竞争力、亲和力、感召力的客观需要。地方台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做好民生新闻, 从“三贴近”原则出发, 深入挖掘这一“富矿”资源, 让电视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一、贴近实际:明确民生新闻报道方向

民生新闻聚焦百姓“民生、民情、民意”, 能够透过百姓的“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反映出公众利益保障、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卫生、交通、油价、饮食……事情虽小, 但它离百姓生活最近, 也最能引起百姓的关注。

本台作为地方台, 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有着明确的方向, 要求记者讲究选择切入点, 从不同的切入点表现主题, 得到不同的反响。如新闻《燃油补贴助力“开渔”》就是一条好新闻。渔船油补政策是自2006年国家实施的一项渔民福利政策, 通过落实油补惠渔政策, 不仅充分调动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 更促进了渔业增产渔民增收。东山是福建省海洋捕捞大县, 拥有渔船一千多艘, 渔户近两千户, 可以说这项政策的落实对东山的渔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8月1日是全市开渔的日子, 油补资金也在这几日陆续发放, 记者便抓住开渔这一时机, 以开渔为切入点, 突出油补的重要性, 报道与渔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 与渔业生产联系密切的事,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又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显著性。

地方台做民生新闻, 不但要做到“以小见大”, 还需学会“大事化小”, 其关键是, 要做好重大经济新闻、时政新闻、文化新闻的解读。所以, 我们在报道重大活动时, 一直提倡“把报道规模办上去, 把报道角度放下来”。党委、政府召开的具有全局性质的会议, 传达着党和政府统揽全局的决策, 制定一个时期内的某些工作方针, 这些对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工作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中找出与百姓紧密关联的重要信息, 并在报道中充分体现出来呢?我们了解到:会议对全县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进行布置。于是就会议内容另外提升并播出了三则新闻:“县政府作出决定, 全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 农民自己做主”、“农田水利建设要以国家为主, 发挥个人积极性”、“县政府除农业税外不得向农民收取费用, 真正减轻农民负担”。记者以会议为背景, 进一步深化主题, 增强会议报道的可看性、可听性与感染力, 较为详尽地传达了人民群众渴望得到的重要信息。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 俯下身才能心贴心。践行“三贴近”原则, 要确实改变工作作风, 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关注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以此为着眼点, 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灵世界。同时, 还要要求新闻记者善于从普通群众视角观察问题, 从普通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 从普通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 才能让人们喜闻乐见。惟有如此, 我们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 取得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完成我们的使命。

二、贴近生活:提升民生新闻服务水平

民生新闻, 不是“换汤不换药”式的概念翻新, 而是一种宣传理念的变革。新闻记者在采访写作时, 要深入基层, 立足实际, 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改变过去忽略群众的态度, 不能只编播自己想播的这种编辑思想, 而是要关注群众需要, 播群众想看的新闻。

2011年, 日本发生强烈地震, 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由于听信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谣言, 很多城市出现了碘盐抢购风潮, 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部分商家借机哄抬物价, 市场秩序遭到严重干扰。东山县也出现了食盐抢购热潮, 多家超市和食盐销售网点库存吃紧, 一些零售商的盐价飙升, 民众人心惶惶, 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恐慌。针对这种情况, 本台及时联系县经贸局、物价局、盐务局、工商局等多家单位进行了解, 深入多家超市商家进行市场调查, 并本着真实报道, 及时辟谣的理念, 于次日播出新闻《我县碘盐“盐源不断”市民无需恐慌抢购》, 安抚了市民紧张恐慌的情绪,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这次采访过程中, 有少数不法商家不配合, 甚至恶言相向, 但记者仍然顶着压力, 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 多方了解, 直击现场, 较为客观真实地报道了事情的始末, 让全县人民吃上“定心丸”, 充分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稳定民心的作用。

当新闻报道从以编者为主转为以受众为主的方式后, 新闻采编人员也要转变以往观念, 不但要“为普通群众”写作, 更要“作为普通群众”写作, 让自身怀着真情实感去采访, 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新闻《垃圾成堆挡路村民怨声载道》是观众通过新闻热线反映的问题。台里接到了梧龙村村民的举报电话, 很快就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垃圾所在位置在梧龙往金石村方向的高竹尾路段, 情况确实很恶劣, 路两旁的垃圾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丘, 蚊子苍蝇满天飞。这种情况令人很震惊, 环境的恶劣与东山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以及发展国际旅游海岛的要求都格格不入。现场采访后及时联系了村干部, 他们得知情况后也非常重视, 在新闻曝光的第二天, 相关部门及时组织了人力、物力进行清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的权利是有限的, 但记者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效应来帮助社会取得某种进步,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骄傲的。看到道路从脏乱到整洁, 我们也由衷感到高兴。舆论监督的成败, 是检验社会文明进步和媒体威望的标志, 记者以建设美好未来的目光去审视社会的瑕疵, 并促使问题得于解决, 这是善意的正义之举, 应该提倡和保护。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新闻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源。目前, 在我们新闻战线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要求我们要全心全意坚持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宗旨, 积极承担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更好地实践“三贴近”原则, 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群众:激发民生新闻受众的心理共鸣

民生新闻, “民生”是主角;做好民生新闻, 群众最有发言权。特别是在涉及交通、住房、社保、教育、城建等热点话题时, 媒体最易和群众产生共鸣。我们在报道时坚持做到报道有追踪、监督有回音, 受到广大观众好评。如:报道环境卫生整治曝光和得到及时解决, 还广大群众一个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关注弱势群体, 脑瘤患者孙松溪等待救助等报道播出后引起社会关注并得到救助;针对《铜钵村池塘:谁来帮我改变面貌》、《二实小路段施工谨防“马路陷阱”》、《新闻热线:环岛路澳角至山口段遭人为破坏》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记者快速反应及时报道, 解民忧, 受好评;“两会”期间推出《“两会”话民生》系列报道, 着重报道上一年代表、委员提出的民生项目的建议和提案完成落实情况, 体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民办的实事好事,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如:《惠民路灯:照亮百姓心扉》、《公共健身体育设施:丰富百姓生活》、《惠民公交:服务企业温暖民心》、《做好春秋消毒优化人居环境》、《市政工程排污设施建设得到解决为百姓分忧》、《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路网监控:群众安全出行的"电子眼"》、《龙潭后港区:排污得解决百姓不添"堵"》等一批有分量的民生新闻, 不但客观表现了群众呼声, 更拉近了媒体和百姓的距离。

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广大群众从来不需要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新闻, 更不需要一张对他们的疾苦毫不关心、对他们的困境不闻不问的面孔。如今, 亲民、为民观念越发深入人心, 地方台广播电视媒体只有放下身段, 融入生活, 贴近群众, 才会赢得广大百姓信任,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总而言之, 地方台民生新闻报道要实现“三贴近”, 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几个方面工作重点:一、思百姓所思, 反映百姓的心声。二、看百姓所看, 报道角度放低, 从百姓的视角选择新闻, 从百姓的角度去观察生活, 从而认真的审视事态, 决定报道内容与方式。三、呼百姓所呼,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电视新闻媒体要勇担社会责任,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深入地方基层、深入人民群众、深入第一现场, 紧紧抓住新闻主要脉络, 摆脱简单化和表面化, 从普通群众的角度出发, 统一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 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情感密切联系起来, 让人民群众感到电视新闻媒体的报道是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感到电视新闻媒体是他们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民生新闻为何广受欢迎[EB/OL].人民网.

[2] .民生新闻的视角坚持[EB/OL].“07news019的博客”网站.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分析 篇8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

引言

新闻编辑的工作可以说是传媒领域中的主流工作项目内容,它既与电视台新闻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同时也是电视台新闻编辑的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需要通过提高新闻编辑的工作能力来实现,在电视台中营造一种不断创新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人们创新的观念意识,都是提高新闻质量、提升创新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现状

1.电视台新闻编辑内容过于单一。

电视新闻行业在全新媒体的时代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以及途径都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是虽然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但是新聞编辑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并没有适应广大新闻接收者的多样化的需求。电视台新闻内容还是比较单一的,依然是按照主题制定、思路构造、内容编写的形式来开展。电视台新闻工作的形式不仅没有发生变化,对于新闻编辑的内容也是没有特别大的改变,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获取到热点问题对现有时间进行编写和报道,并没有太多的内容上的创新。所以电视新闻只是在外在呈现形式的改变,对于内在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相对比较单一的。

2.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焦点过于传统。

电视新闻更大的意义是能够全方位的向大众传递全面的新闻信息,这样电视新闻才会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但是目前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对于新闻的把握以及内容的编写过于保守和传统,甚至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空洞,没有更多的衔接和深入的思考,这就导致电视新闻存在着千篇一律的状态。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时时刻刻都在更新都在充斥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获取的信息很多都会停留在表面,对于新闻事件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会很少。电视台新闻编辑要避免这种状态,对新闻事件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编辑,从而将新闻进行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报道,而不是要将新闻内容进行简单的拼凑,这样不能满足新闻接收者的心理诉求,也不能实现电视新闻的价值。

3.缺乏自主意识以及鲜明的新闻主题。

电视台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很多地方的电视台也不断的涌现,从而加剧的电视台新闻的竞争力。在各个电视台之间的运营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由于电视台的数量之多,对于电视新闻主题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很多电视台出现了跟风的状态,对于那些收视率高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简单的复制,在形式甚至上内容上都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差别,这就造成了新闻雷同的现象,导致电视台新闻没有明显的新闻主题,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1.强化新闻编辑创新思维。

为了提高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新闻编辑创新思维:其一,新闻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传统新闻报道内容主要关注国家大事,再配合一些报道和宣传,其方法和模式都是统一的,很多新闻编辑还是按照以往的想法来编排和处理信息,使得新闻编辑作品不符合观众的观看兴趣,甚至还有些观众看不懂,因此在处理新闻信息时,应充分了解观众的需求和想法,以此为基础加强创新,在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中都要结合观众需要,与时俱进,多报道一些观众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多报道和观众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事件。其二,通过不同表达方式、编排、选材,展现出不同新闻作品,而新闻制作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若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最终新闻作品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新闻编辑应特别注意新闻选材内容,创新新闻形式,使观众更易理解和接受,并且还要注意新闻节目编排,使各项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合理、科学的新闻结构可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提升整个节目的美感,不会让观众管道乏味枯燥。其三,电视台应积极培养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为编辑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新闻编辑在平时还要积极关注各种新闻事件,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学习专业知识,接受新鲜事物,不断突破自己,保持活跃、新鲜的思维,不断提升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2.创新新闻编辑思维。

内容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和灵魂,观众往往会被生动有趣的新闻内容所吸引,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电视台新闻节目想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创新新闻编辑思维,编辑合适的新闻内容。一方面,不断更新新闻内容,与时俱进,结合观众的要求和需求,选择和观众生活息息相关、发生在百姓周围的新闻内容。另一方面,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新闻主要是向观众传递信息,而只有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才能吸引观众,使观众产生共鸣,因此电视台新闻编辑必须选择真实的新闻信息,在确保新闻信息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表现形式新颖。

除了创新新闻内容和编辑思想,还要创新新闻表现形式,由于任何新闻信息都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只有新颖的新闻表现形式,才能吸引电视观众。新闻信息表现形式本质上就是新闻编排方式,通过科学安排新闻内容结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合适的位置和顺序安排合适内容,使整个新闻内容保持良好衔接、张弛有度,将所有新闻内容合理、有序地展现给观众,而新闻信息编排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模式,严禁单纯、简单地罗列新闻内容,也不能只追求创新和新颖,忽视新闻信息表现形式的逻辑性,由于新闻信息的观众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还要考虑到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新闻信息中不能使用大量太深奥和太专业的词汇,使新闻内容和形式良好地结合起来。

4.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必须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准确、及时地播出各种新闻信息,只有快才能确保新闻信息的价值,新闻编辑人员应及时采拍事件,采取科学的方法,确保新闻深度和广度的挖掘速度,还要注意新闻及时性,并且兼顾新闻内容深度,编辑人员不能只关注事件表面现象,必须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含义,以快制胜,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发展,人们对于各行各业的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台新闻行业也不例外,编辑可以说是电视台新闻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门系统的艺术工作形式,编辑工作能力的程度高低会对新闻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断进行新闻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是提高电视台新闻服务质量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杰.浅谈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新闻传播,2012,08:126.

[2]赵楠楠.浅谈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新闻传播,2014,10:104.

[3]王磊.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分析[J].科技传播,2012,20:6,15.

上一篇:销售退货业务流程下一篇:描写景物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