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旅游资源评价

2024-05-14

德阳市旅游资源评价(精选8篇)

德阳市旅游资源评价 篇1

  对 错

从课堂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其不断进步。()(判断,3分)

  对 错

综合素质评价不排除学业水平,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判断,3分)

  对 错

“谁使用谁评价”能够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区别开来,有利于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公正。()(判断,3分)

  对 错

为生存而学习是PISA评价的基本理念。()(判断,3分)

  对 错

信息技术在接受式教学方式中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判断,3分)

  对 错

“1对1”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组织数字化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判断,3分)

  对 错

微课程的核心是一种课程资源,不能片面地把微课程等同微课视频。()(判断,3分)

  对 错

电子白板运用应该适时适量,才能有效打开学生“感官的窗户”和“思维的闸门”。()(判断,3分)

  对 错

微课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把教材中最本质、最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大家。()(判断,3分)

  对 错

微课程是指利用五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判断,3分)

  对 错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不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判断,3分)

  对 错

评价的过程,是有目的地收集关于学生在达成标准的过程中的哪一项证据()(单选,5分)

    所知 所做 所说 所知和所做

课程标准中每一个目标至少要有一个评价项目与之对应,保证下列哪一项内容得以评价()(单选,5分)

   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每一个知识点 学生学习过程

以下哪一项不是PISA素养的特点()(单选,5分)

 动态的素养

   前瞻性的素养 可以量化的素养 终身学习的素养

下列哪项不属于创新课堂要构建的学习环境()(单选,5分)

   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环境 老师教、学生学的学习环境

学生“动手做”,即体验和解释的学习环境 分层的差异化学习环境

以下哪一项不是开展“1对1”数字化学习的目的()(单选,5分)

    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生应用技术开展主动学习学生应用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哪一项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性能()(单选,5分)

    书写、批注、交互、触摸 书写、修改、储存、展示 书写、动画、涂改、展示 书写、涂改、动画、触摸

关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单选,5分)

    不是新一轮的“做课件、放课件” 不是白板技术功能的“碎片式应用” 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演示加灌输

是增强教师、学生、资源之间的双向交流

以下哪一项不是思想品德选择题具有的特点()(单选,5分)

灵活性大

   客观性强

考查的知识面大,覆盖面广,且角度多 出题简便

关于档案袋评价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单选,5分)

    具有基于全过程、写实性证据判断的优点 难以作假

是低投入的评价方法 可信度较高

教师的评价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多选,6分)

    解读课标的能力 基于标准的命题能力 基于标准的评分能力 评价家长的能力

教学应把交互式白板从教学的道具转化为学生的哪几种平台()(多选,6分)

   学生学习的平台 学生表达的平台 学生交流的平台

纸笔测验的基本编制程序包括哪些内容()(多选,7分)

德阳市旅游资源评价 篇2

一、德阳市旅游资源丰度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 国家旅标准, 结合德阳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 对资源赋存总量与类型体系作了普查及分类整理。

(一) 类型丰度及其构成。

经统计 (图1) , 在全国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 德阳市旅游资源的“主类”达到8个 (占国标数量比例:100%) , “亚类”21个 (67.7%) , “基本类型”73个 (47.1%) , 旅游资源储量丰富, 资源类型丰度较好。

具体而言, “人文活动” (占国标数量比例:81.3%) 、“旅游商品” (71.4%) 、“生物景观” (63.6%) 类资源丰度最好, 人文、生态优势明显, 可供观赏的生物景观类型丰富, 可供体验的人文景观底蕴深厚, 同时为满足游客购物的旅游商品最为丰富, 能最大化地满足游客食、购的需要。其次是“建筑与设施” (46.9%) 、“遗址” (41.7%) 、“水域景观” (40.0%) 类资源丰度较好;而“地文景观” (32.4%) 、“天气气象与特殊景观” (25.0%) 类资源丰度相对较弱。

(二) 储量丰度及其构成。

在旅游资源储量丰度方面 (图2) , 德阳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人文旅游资源占了46类 (占德阳市基本类型总数比例:63%) , 自然旅游资源占了27类 (37%) , 人文旅游资源所占比例较大。其中, “建筑与设施” (31.5%) 、“人文活动” (17.8%) 、“地文景观” (16.3%) 储量丰度最大。

二、德阳市旅游资源定量分析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 中的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采用德尔菲法, 组织专家对德阳市旅游资源作定量分析及评价。根据旅游资源得分值的高低, 对德阳市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从高级到低级作如出分级 (表1) 。

从表1旅游资源等级划分结果来看, 德阳市旅游资源总体级别不高, 五级旅游资源数量较少, 缺乏独特性、龙头性资源精品;四级资源数量最多, 人文资源类型偏重;三级、二级旅游资源占据较大数量, 其中尤以乡村旅游资源、民俗节庆活动、土特产为主, 发展后劲较大。

三、德阳市旅游资源总体特征评价

(一) 旅游资源储量丰富、类型多样。

德阳市旅游资源储量丰富、类型多样。自然景观方面, 有国家级云湖森林公园, 省级剑南春森林公园、崴螺山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蓥华山景区、绵竹大柏林公园, 这些景区在省内外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自然风光秀美, 景物奇特, 人文景观丰富。汶川地震灾后, 什邡市汉旺镇及地震纪念钟遗迹 (AAA) 、东汽厂地震遗迹、穿心店地震遗址成为德阳市新生的黑色旅游资源, 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人文景观方面,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 (AAAA) 、德阳文庙、庞统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祥符寺、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及遗址、龙居寺、雒城遗址等20余处, 这些景区历史悠久、科研价值极高。绵竹年画村 (AAAA) 、九龙山乡村旅游区 (AAAA) 、德孝城 (AAAA) 、罗江白马关三国文化旅游区 (AAAA) 文化内涵突出, 已成为国内较具知名度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此外, 什邡马祖故里、广汉段家大院、罗江调元故居、倒湾古镇、中江苍山古镇等社区也极具特色;罗江罗汉寺、万佛寺、龙居寺等宗教祭祀场所数量众多, 分布较广。在旅游商品方面, 已经开发品种达数百种, 门类广、品种全, 形成了古蜀三星堆、蜀汉三国、绵竹年画、烟酒茶点、调元食府五大旅游商品系列。

(二) 精品资源数量少, 旅游品牌不突出。

德阳市共有A级景区11处, 其中4A级景区6处, 3A级景区2处, 2A级景区2处, A级景区1处。由此可见, 德阳市A级景区总量偏少, 仍缺少5A级龙头性精品资源;4A级景区均为人文类旅游资源, 以观光游览为主, 缺乏可供度假体验游憩的旅游地。尽管三星堆、绵竹年画村等旅游资源品质很高, 但尚未形成旅游精品, 龙头效应的联动作用显现不足。

德阳市于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 但在对德阳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后证明, 德阳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 旅游品牌不突出。如广汉三星堆古蜀文化, 这一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的知名度并未深入家喻户晓;又如庞统祠墓虽然是四川省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重要观光点, 但由于规模小, 没有充分挖掘配套资源的潜力, 游人在此停留的时间短, 经济效益不佳[2]。

(三) 文化旅游资源品质较高, 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德阳市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类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极具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对重识巴蜀文化, 研究青铜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数量较多, 分布地域较广, 是蜀汉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有着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对于研究三国文化、开展三国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价值, 主要以罗江白马关、庞统祠墓, 广汉雒城, 绵竹诸葛祠等遗迹为代表。德阳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其中的广汉“保保节”历经三百年, 至今尤盛, 极具地方民俗特色;“仓山大乐”是中江县独有的一种古老民间乐舞表演, 被称为音乐活化石。此外, 灯会、花会、“祭孔”活动等节庆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但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仍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特色不突出, 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参与性、休闲性、娱乐性、趣味性、民俗风情等旅游项目开发步伐缓慢, 青铜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川西民俗等优势资源尚未真正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已建成的景区同省内其他相同档次的景区相比, 部分发展规模小, 开发水平低, 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德阳市的中部、南部、西部 (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 依然是节点旅游产品, 游客停留时间短, 对周边旅游景区带动力弱。

(四) 农业资源有效利用,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德阳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 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成功创建了一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绵竹沿山乡村旅游观光带, 一个国家级旅游特色景观示范村——孝德镇年画村, 一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绵竹, 三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 (镇) ——蓥华镇、棚花村、遵道镇, 两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马祖镇马祖村和孝德镇年画村, 六个生态旅游百佳乡 (镇) ——旌阳区东湖乡、广汉松林镇、什邡蓥华镇、绵竹清平乡、中江通济乡、罗江县白马关镇。成功举办了绵竹梨花节、旌阳区通江李花节、广汉松林桃花节、中江通济桃花节、罗江梨花节等乡村旅游活动, 极大地推动了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开始向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3]。

(五) 工业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

德阳是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基地, 工业经济发达, 2011年德阳市经济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6.5:57.8:25.6。这一方面为德阳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二重工业博物馆、绵竹剑南春森林公园、旌湖工业文化长廊等一批工业旅游景区 (点) 。可以说德阳的城市化史同时也是一部德阳的工业化史, 如此的城市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少的, 因此在德阳发展工业旅游在全国具有先发优势。但由于我国工业旅游发展起步较晚, 可供借鉴的经验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仍有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东方锅炉等重型工业基地、什邡卷烟厂的雪茄制作工艺、剑南春集团的酿酒工艺等工业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 2003

[2].鄢和琳, 游勇, 胡海霞.德阳市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开发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0, 2:111~113

[3].德阳市旅游局.德阳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Z].2011, 8

河南沁阳市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篇3

【摘 要】河南省沁阳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但其大多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还处于浅层次开发,没能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分析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各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策划的探讨。

【关键词】沁阳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策划

一、沁阳市旅游开发优势和开发现状

1.开发优势

沁阳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焦作市,历为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郑州、洛阳、山西“金三角”的枢纽地带。焦枝铁路贯穿全境,境内外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从沁阳市到市区各景区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具有很强的可进入性和区位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必然为沁阳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以致沁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在河南其他县级行政单位的前面。不仅如此,沁阳市的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有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美其丹峡尽诗画,秀哉碧波情横生”的丹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和朱载堉纪念馆、怀剧和怀药。一个县级市能够集中拥有如此众多且高品质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这在全国也是鲜见的。

2.开发现状及问题

沁阳市的旅游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作为一个县级市,其社会影响力并不大,而且其周围其它县市也都拥有非常不错的旅游资源,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如处于沁阳市两侧并被联合授予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济源市王屋山和修武县云台山,它们现在省内外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沁阳要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必须要打出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较为有效地争取到更多的旅游客源。

沁阳市的旅游业虽然起步晚,最近几年却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5A级景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旅游业在全省乃至省外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沁阳市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神农山旅游景区的陪衬,这与沁阳人文旅游资源富集的现状极不相符,也阻碍了沁阳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和快速提升。为了有效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沁阳市有必要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而使沁阳更快地成长为一个国内知名、省内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

二、沁阳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1.神农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神农山是沁阳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在省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其它的景区和景点大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神农山所接待的游客占来沁阳旅游的绝大多数,因此应当把神农山旅游景区作为沁阳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并对其实施深度开发。只有把神农山的文章做出成效,才能带动整个沁阳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沁阳旅游结构调整和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的招牌。

神农山因炎帝神农而得名,要对神农山奇特山势、珍稀树种、神农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科学定位、绿色开发,倾力打造神农山的特色文化品牌,挖掘神农文化精髄,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农业文明发祥地和上古文明渊源的新景观,为神农尝百草、辨五谷的历史传说提供物质形态和文化载体,真正实现名山和名

人的完美结合。因此神农山景区在搞好山水自然景色的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要深挖神农山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味,使其成为人们景仰、凭吊炎帝神农氏的一处不可替代的场所,同时要积极复原神农氏祭天的活动,以便再现远古神 农氏的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无畏勇气以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坚强品质,使神农山发展成为追寻远古神迹、体验自然神奇、呼吸清新空气的富游乐性、体验性的旅游产品。

2.沁阳其它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策划

(1)沁阳如果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则必须要依托于以“古、幽、秀、奇、素”著称的丹河峡谷风景区,以优美的古丹河水域风景为主线,以丰富的古战场、古民宅民俗为依托,把它建成休闲式都市近郊风景名胜区。峡谷内清澈碧绿、四季常流的丹河水;保存完好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居民俗;宋寨以及遍布的杨家将抗辽旧址,都是丹河峡谷的旅游亮点。

(2)三圣塔开发的关键在于提升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品味,在搞好修护工作的同时,大力丰富其历史传说、佚事,加大其宗教价值的宣传,从而达到对佛教信徒的高影响力。在旅游旺季时还可以在晚上启动彩灯照塔系统,借以突出三圣塔的悠远和静谧,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3)朱载堉纪念馆则应积极发掘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且能培养一批掌握朱载堉古音乐的专业人才,让朱载堉那享誉世界的音乐再次响起;还可以适时地推出朱载堉修学旅游,让更多痴迷于朱载堉音乐神韵的游客能在游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古音乐的实质。对于朱载堉纪念馆的宣传更应该体现朱载堉学术成就和人格力量,极力促成一股学习朱载堉、研究朱载堉的热潮,使朱载堉这张沁阳市的名片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要注意把朱载堉再次推向世界,在国际上利用朱载堉的学术成就打造出沁阳品牌,并可以适时地举办朱载堉国际学术研讨会。

(4)对于怀剧,可利用其丰富的艺术内涵,挖掘其优秀剧目,大力进行怀剧的艺术再创造,对其唱腔和剧目进行创新,并培育其后备力量,以使怀剧这一古老的民间戏曲形式焕发出新的艺术光辉。还要通过剧团的体制和人事改革,积极探索怀剧再次辉煌的机遇。怀药作为一种土特产品,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和组合,以便游客购买和携带,当然还得加大其药用价值宣传,并且借助中药对国人和外国游客的影响力,使怀药这一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能够走出沁阳,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锋,李萌.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德阳市旅游资源评价 篇4

作者:肖玥 周慧敏

课题名称:阜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研究时间:2012.6.20——2012.7.20 学校:阜阳市红旗中学 班级:2011级高一(26)指导老师:张大飞 组长:谢军

第一执笔人:肖玥

小组成员:谢军、宁全可、张振友、吴家成、裴鹏辉、周慧敏、肖玥、刘婉旭

阜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调查报告

课题组员:谢军、宁全可、张振友、吴家成、裴鹏辉、周慧敏、肖玥、刘婉旭 指导老师:张大飞 【内容摘要】:

阜阳是一个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的城市,随着现代化脚步的一步步加快,阜阳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阜城人民外出短途旅游也开始普及,为了了解阜阳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从2012年6月下旬开始,阜阳市红旗中学2011级高一(26)第五小组的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为时接近一个月的旅游资源考察活动。活动地点包括:阜阳市生态园,颍州西湖,文峰公园等。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上网搜索阜阳主要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2.观察,考察阜阳市几个主要景点。

3.了解这些景点的主要景区,游客数量,活动设施,安保设施等。4.了解游客对景点服务的评价。

5.了解游客对景点景物或动物的态度,是否能做一个文明游客。6.了解旅游业对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推动了阜城经济发展。7.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关键词】:

旅游业,开发,利用 【正文】:

1.景点介绍 ①.生态园

阜阳生态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坐落在阜城西北城乡结合部,古颍州西湖遗址,欧阳修“会老堂”北侧,系农业结构调整,改造治理泉河洼地而建。古代颍州西湖,不仅凝聚了古颍州大地浓厚的乡土气息,更汲取了欧阳修、苏轼等文人学士清丽的词风诗韵,诚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诗人苏东坡任颍州知府时,痴迷于颍州西湖涟漪的风光,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传诵千古的名句,把颍州西湖的香美和闻名于世的杭州西湖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古颍州西湖的胜景以其独特的园林建筑和自然风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畅想的空间。生态园由十四部分组成。东南部有果树种植示范区,中部为水上乐园和垂钓中心,北部为动物园,中北部为文化园、高尔夫球练习场、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北部为五牛园和盆景园;西部为热带植物园,西南部为恐龙园,南部为休闲中心,中南部为大型游乐园,是游客活动的好天地。

②.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兴于唐、盛于宋。《大清统一志》称:“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北宋时,晏殊、欧阳修、苏东坡均担任过颍州太守,常宴游西湖,多有题咏。欧阳修在任颍州太守时,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与开发,“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颍州西湖自此名扬天下。对杭州西湖作出杰出贡献的苏东坡曾赋诗称赞颍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但自清嘉庆后,黄河屡次决口,尤其是1938年黄河大决堤,使湖面逐渐淤塞。1988年重建西湖景区,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后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级风景区。

③.文峰公园

文峰公园是阜阳著名的公园。它是一座以田园神韵取胜的公园。文峰公园原名长春园,它三面临水,可谓“水包园,园包水”。

文峰公园是阜阳以植物造园为主,借鉴传统的造园手法,仿山摹水,再现自然山水之灵,依地形、山体之势,布局巧妙,显出幽远与开阔明朗相兼的景观。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景点便是文峰塔,文峰塔是颍州八景之一。清康熙三十五年建此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有七层,每层叠涩出檐,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造型朴素而又庄严。按儒家说法,撰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

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赋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这些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等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它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阜阳人民对知识文化的尊重和追求。文峰公园的景观设计,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既有传统的造园理念,又与现代在造园特征相联系。

人们喜爱文峰公园,不仅仅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还在于它本身造园艺术具有魅力,故而能吸引四方游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2.旅游设施及服务态度及游客数量 在这方面数据的收集中,我们选择了分组实地调查的方式。结果发现三处景点生态园园区设施最为齐全,环境最好,同时园内各岗位人员能尽职尽责,做好各项服务,日人流量因受门票较贵的影响虽不是最多但也不少,旅游价值也最高,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园内卫生,能做到及时清扫,无死角,与它相比,文峰公园的卫生就相形见拙,可能与人流量太大有密切关系。颍州西湖的人气明显没有另外两个景点旺。

3.游客对景点评价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了游客对景点的评价,以下是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 一.二.三.四.五.觉得在该景点是否玩得开心? 那些景点给你留下深刻影响? 景区环境如何? 对景区是否满意? 对景区建设有哪些建议?

通过整理数据,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游客都表示玩的很开心,很满意,景区的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极为放松!对于生态园的建议是票价可以稍降些;文峰公园则是最好能对园中卫生做一次整改;至于颍州西湖,大多游客认为西湖没有彻底开发,希望能早日完善景区建设!

4.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关于游客的道德文明方面的,很多游客不能做到爱护景区的设施,植物等。在上面乱涂乱画,影响了景物的美观,看着那些文峰公园的墙上或生态园竹子上的痕迹,觉得特别刺眼。因此我们在此倡议:爱护景区设施,文明游园,做文明游客!

5.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

本项以生态园为例。通过询问周边居民与景区中生态农业园的负责人,我们获得以下信息:2008年推进的以阜阳市生态乐园为龙头的面积3.6平方公里的古西湖生态产业园业已建成。示范区采取土地返租倒包的形式、合理流转土地使用权,进行规模经营,划片分区开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瓜果采摘及农家乐餐饮、旅游产品产销、休闲旅游等,使阜阳生态园成为集农业生产、试验、示范、观光、体验、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旅游区。

得到以下结论:生态园景区的开发建设真正实现了“让环境美起来,让农民富起 来,让市民乐起来”的建园初衷。通过景区开发建设不仅美化了当地环境,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为景区当地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为亭孜村群众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12000万元,彻底实现 水电路“三通”,实现了农村城市化,过上了小康生活)。近年来,通过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景区的农业科技水平更为先进、景区的休闲设施设备更加健全,景区的景观建设更加亮丽,旅游服务水平更高,服务种类更为丰富,旅游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景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已经成为皖西北地区最具人气的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成为阜阳人民放飞心情的好去处。2011年全年景区就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4000万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学习心得】:

谢 军——通过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我掌握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宁全可——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新的思维方式。

张振友——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丰富了我的课余知识,还懂得了很多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吴家成——活动让我体验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与同伴合作的方法。裴鹏辉——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周慧敏——我相信,我这一次学到的知识会让我迈出成功的一步。总之,我获益匪浅。

肖 玥——我拥有了解决困难的智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刘婉旭——虽然我缺乏社会经验,但是这次活动使我学会了怎样去融入社会。

【总结】:

总之,阜阳的旅游资源开发,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的。景色出众,利用合理,价格也是适中的,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热潮的来临,加紧我们的旅游设备设施建设,加大宣传的力度,旭日东升的前景,就在眼前!

【相关链接】:

阜阳旅游资源简介

阜阳市位于皖西北的黄淮大平原南端,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884.66万。辖颍州、颍东、颍泉三区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以及县级界首市,全市共计 74个乡、105个镇、401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5万公顷,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阳市城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8.6万人。

自春秋至北宋是阜阳历史上的繁盛时期,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赵宋南迁后,加上黄淮水患频仍,阜阳在长达千年的时期内逐渐衰落,昔日的繁华竞逐之地,物逝人非,悄悄淹没在历史长河的涛声里。这里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轼、曾巩曾在这里为官多年,留下众多称颂阜阳的优美诗文。阜阳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颇多,文峰塔、奎星阁、颍上管鲍祠远近闻名,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阜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阜阳饲养黄牛、生猪、山羊、长毛兔及各类家禽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秸杆养牛示范基地,年黄牛饲养量达200万头,出栏60多万头。全市盛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和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肉类生产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区。阜阳还是中国最大的薄荷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2/3。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大理石、石油等,煤储量达80亿吨,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观。全市名、优、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临泉的毛笔、脱水蔬菜,阜南、颍上的柳编等畅销海外。

德阳市旅游资源评价 篇5

摘要:对贵阳市4郊区1市3县耕地土壤重金属As、Pb、Cd、Cr、Hg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在地区内及地区间差异都较大,除Cr外,As、Pb、Cd、Hg富集度较高;1市3县是贵阳市主要工业区,土壤属轻度污染,明显高于4郊区;Cd元素污染十分突出,其次是Hg和As.分析认为磷化工、煤化工及铁合金等工业与之密切相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作 者:邓秋静 宋春然 谢锋 何锦林 谭红 吉玉碧 陈安宁 DENG Qiu-jing SONG Chun-ran XIE Feng HE Jin-lin TAN Hong JI Yu-bi CHEN An-ning 作者单位:邓秋静,宋春然,谢锋,吉玉碧,陈安宁,DENG Qiu-jing,SONG Chun-ran,XIE Feng,JI Yu-bi,CHEN An-ning(贵州工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贵阳,550003;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阳,550002)

何锦林,谭红,HE Jin-lin,TAN Hong(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阳,550002)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6

洛阳历史文化厚重,山水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洛阳旅游业现状

(一)基本状况。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历史人文景观众多:龙门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石刻艺术宝库,中国四大石窟和全省仅有的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办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关林是国内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遗存。北部邙山遗存有东周以来诸朝皇陵为主的中国最大的古墓葬群和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千唐志斋、王铎故居、白居易墓、狄仁杰墓等众多文物遗址不胜枚举。沿洛河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和周王城五大都城遗址,史称“五都荟洛”。

洛阳山川秀美,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北有黄河及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西有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和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神灵寨;南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和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天池山,“北国水乡”重渡沟,以及木札岭、老君山、陆浑水库、伏牛山滑雪场等风景名胜。长达20多公里的洛浦公园宛如一幅丹青长卷镶嵌在城市中心。面积达3000多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与城市周围的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森林公园相互拱卫,构成了巨大的城市生态网络。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名甲天下,现有各类牡丹观赏园11个,种植和观赏面积达到3万多亩。洛阳从1983年起,每年举办集旅游、文化、经贸活动于一体的牡丹花会,至今己历28届,是全国著名旅游节会活动之一。

近年来,我市着力抓好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旅游产业规模扩张、旅游经济效益提升工作,努力使旅游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27亿人次,年均增长20.96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59.62万人次,年均增长19.43%;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5亿人次,年均增长20.97%;旅游总收入亿1114.4亿元,年均增长21.61%。2009年,我市旅游创汇1.17亿美元,年均增长21 %,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今年1—8月份,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4079.5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35%;旅游总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1.3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97%;旅游创汇9044.3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7%;接待国内游客4104.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67%。国内旅游收入195.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1 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3018.8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36%,旅游景区(点)门票收入526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2%。

(二)产业规模。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95家,其中具备出境资质的旅行社10家,导游员3331人;星级饭店80家(其中待评13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9家,三星级32家;旅游景区(点)62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4家、3A级景区10家;旅游汽车公司6家,旅游车辆1800台;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301家,旅游商品39大类、2000多个品种;有龙门、小浪底西霞院、汉魏故城、隋唐遗址四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龙门、交通、航空、餐饮四个旅游集团;旅游专业村4个,特色旅游村镇29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万人,间接从业人员36万人。

(三)重大旅游在建项目。

1.栾川生态旅游产业园区。总投资10亿元,包括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伏牛山世界地质广场项目、老君山景区深度开发项目、九龙山温泉深度开发项目、伏牛山滑雪场升级改造及室内滑雪项目等。

2.龙门文化旅游区修复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包括龙门石窟环境研究保护展示中心工程、园区规划编制和申请意大利贷款建设龙门石窟保护修复中心项目。

3.偃师玄奘故里文化旅游区扩建工程。总投资10亿元,包括休水河河道治理工程,停车场、玄奘故居、西行广场、玄奘寺建设工程,景区内部植物景观绿化工程,景区大门(含游客服务中心)工程,古村落改造工程,玄奘浮雕墙和地雕工程等。

4.嵩县白云山5A级景区提升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

5.嵩县天池山5A级景区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包括道路安保工程、飞来石步道改造、景区宾馆提升改造、旅游公厕提升改造、景区导示标识提升改造等工程。

6.嵩县白云山铜河换乘中心二期工程。总投资5500万元,包括职工食堂、宿舍楼、综合办公楼、司乘服务中心、广场绿化、美化、硬化、购物街等工程。

7.嵩县白河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是省政府确定的伏牛山旅游开发重点项目,总投资4900万元,包括综合服务大楼、云龙雅居宾馆等项目。

8.新安县龙潭大峡谷5A级旅游区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包括道路工程、景观水系工程、休闲长廊及景区内服务区改造项目、休闲娱乐项目、标识系统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专业拓展训练基地、停车场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度假酒店区建设等。

9.新安县青要山旅游景区建设工程,总投资2亿元。

10.洛宁星级酒店建设项目。包括投资2亿元的4星级酒店希桥酒店和投资6000万元的4星级酒店紫竹大酒店。

11.西泰山景区提升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包括西泰山风情小镇拆迁、配套工程建设等。

12.恐龙遗址馆建设项目。总投资1.8亿元。以白垩纪恐龙化石为主题,融科普、娱乐、休闲为一体,包括恐龙游乐园、遗址馆、博物馆、服务中心等项目。

13.洛阳市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1.5亿元,在洛阳高铁龙门站建设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预订、投诉、票务代理、散客自助游、车辆协调和旅游推介等全方位综合型服务,让游客享受到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的高档次服务中心。

14.洛阳旅游观光巴士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开行通达洛阳市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的旅游环线和旅游直通车,并逐步扩展到周边城市旅游景区(点)。

(四)主要旅游产品。近年来,我们加大旅游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了四季有节会、四季看牡丹、四季能滑雪、四季泡温泉的旅游产品新格局。开发了“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的四季旅游节会产品。每年河洛文化旅游节,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共同举办世界风情大型巡游表演,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文艺表演团体和数千名艺术家来洛表演,该活动已成为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主要活动和特色旅游产品。

以神州牡丹园等重点牡丹园的四季牡丹观赏为卖点,推出四季牡丹旅游产品。围绕伏牛山滑雪场的高档次室内滑雪馆,推出四季滑雪旅游产品。依托龙门山温泉、栾川九龙山温泉等,推出四季温泉旅游产品。依托我市的牡丹画特色村、唐三彩特色村、青铜器特色村、黄河奇石特色村等特色旅游村镇开发特色生态游产品进展明显。围绕郑西高铁开通,打造了集历史文化游、牡丹赏花游、休闲度假游为一体的洛阳高铁旅游产品,叫响“乘高铁、游洛阳、赏牡丹、品杜康”旅游品牌。加上原有的以十三朝古都和龙门、关林、白马寺、天子驾六为主的历史文化游,以伏牛山生态度假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为主的生态游,以十大厂矿和郊县农业观光园、农产品采摘节为主的工农业文化游,以洛浦公园,新区风貌,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周山等四大森林公园为主的都市风光游等产品,使得洛阳的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和丰富,能够适应不同群体游客和市场需求。

(五)市旅游部门基本情况。市旅游局机关下设办公室、行业管理科、市场开发科、计划财务科、人事教育科、信访科、监察室和机关党委,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4人,纪委书记1人,副科级以上干部10人。另有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监察大队、旅游培训中心、旅游年票管理办公室、假日旅游信息中心(旅游信息中心)6个二级机构,工作人员54人。

为加强对全市旅游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共洛阳市委于1999年成立了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现任旅发委主任是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成员包括宣传部、团市委、发改、文化、宗教、旅游、文物、园林、交通、林业、水利等40个市直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旅发委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

二、近年来主要工作

(一)抓好旅游市场开发。一是做好宣传营销。加强主流媒体宣传。长年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新浪网、通用旅游网等主流媒体高密度播放洛阳旅游形象和产品广告。旅游交易会促销。组团参加各类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宣传推介洛阳旅游产品。每年举办旅行商采购大会促销。2009年,邀请主要客源地旅行商1700家,集中考察我市及周边旅游产品和线路,签订向我市输送游客的组团意向突破1000万人次。制作洛 3 阳旅游宣传品。制作了包含中、英、日等八国语言的洛阳旅游宣传片光盘30万张,编印了《闻香识洛阳》、《丝路起点看洛阳》、《洛阳旅游指南》等宣传书籍30万册,洛阳旅游交通图50万份,各类洛阳旅游宣传折页、专项活动招贴画等100余万份。

二是推进区域旅游联合。联手江苏常熟、山东菏泽、四川彭州成立了中国牡丹行旅游合作联盟,共推“中国牡丹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牡丹文化游品牌;与陇海兰新沿线25城市联合,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与中原9城市合作打造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与黄河沿线城市共同打造大黄河旅游联盟。

三是做好客源地市场开发。每年都组团赴北京及京津唐地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广深珠地区、郑西高铁沿线城市、本省周边及800公里半径以内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开展有针对性旅游促销,走访当地旅行商并签订组团意向。

(二)编制各类旅游规划。先后编制了《洛阳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10余部旅游规划,争取到 “十一五”国家安排编制4部大区域旅游规划中的《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和《中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将洛阳纳入其中。目前,正在修编《洛阳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十二五”洛阳旅游发展规划》、《洛阳旅游交通物流规划》、《洛阳大新区旅游规划》等单项规划。

(三)组建旅游集团,打造龙头企业。以整合优势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旗舰企业,提升洛阳旅游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为目标,以景区为核心组建了洛阳龙门旅游集团、以交通为核心组建了洛阳交通旅游集团、以酒店为核心组建了洛阳航空旅游集团、以餐饮为核心组建了洛阳餐饮旅游集团。

(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开通12301全国统一旅游公益热线,以人工应答为主,为中外游客提供各类旅游咨询服务。在全国首家推出旅游电子门票。河南移动用户通过手机积分、M值或者扣话费即可购买包含龙门石窟在内的我市20余家主要景区及牡丹观赏园电子门票。洛阳旅游网改版升级,实现打折门票查询,旅游线路查询、房价查询等实时信息发布和搜索功能。开通了英文、日文、韩文、法文、德文洛阳旅游网站。建设洛阳旅游体验网,运用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和三维立体动画等多种高端数字技术为中外游客提供网上游洛阳的独特体验。

(五)发行洛阳旅游年票。于2006年 7月1日面向全市市民正式发行洛阳旅游年票,共包含20个旅游景区,定价60元,可在一年内不限次数使用,使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目前共发行年票64万张,持年票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达400万人次,纳入年票的景区达到24个,全市年票发售点达140个。今年7月,济源市4A级景区王屋山风景区正式加入洛阳旅游年票。

(六)推动县域旅游发展。栾川县打造“绿色栾川·健康乐园”品牌,获得“中国旅游强县”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发展农家宾馆经验由省旅游局向全省推广。嵩县率先在全省旅游行业制订并实施了《农家宾馆管理规范》,荣获“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称号。目前,我市共有栾川、嵩县和新安县获得“中国旅游强县”称号,是全国拥有旅游强县数量最多的城市,拥有偃师市缑氏镇唐僧寺村等10个省级“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旅游村。

(七)持续开展全市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邀请外省市旅游专家对我市旅游服务质量进行随机暗访,举办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大奖赛,召开旅游管理与服务现场会,实行旅游业发展巡查督办周报制度,提升了全市旅游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八)做好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龙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修复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态休闲度假基础设施项目、洛阳玄奘故里旅游区扩建工程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库。借助旅游节会平台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全年共签约项目36个,约定项目投资额248亿元。今年上半年,组织参加郑州2010中国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大会,会上共签约旅游项目5个,总签约额达171.2亿元,占本次论坛总签约额的1/3以上,其中合同金额11.2亿元。

(九)加强与旅游院校合作。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人民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旅游学院紧密合作,围绕洛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专业课题研究,以理论促实践,建设旅游教学实践基地,实现了合作共赢。

(十)转变机关职能。市旅游部门先后将旅行社门市部和二星级以下旅游饭店的审核、管理,旅游餐饮、商品等定点企业的审批、管理,辖区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安全等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市)区旅游局和旅游协会,达到了权力下放、管理下移、扩大覆盖、加强服务的目的。成立了市旅游景区业协会、旅行社业协会、旅游星级饭店业协会、旅游车(船)业协会、旅游商品业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发挥协会的行业自治、自律作用,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洛阳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氛围不浓。

全市上下对于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旅游业摆到应有位置和高度,全市全民发展旅游的合力还不够强,相关政策和措施还不到位,特别是没有出台扶持旅游产业的专项政策,旅游投入相对不足。

(二)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顺。

我市旅游行业条块分割严重,各自为战,无序开发,没有将我市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进而扩展到市场优势,升华为产业优势,严重影响了洛阳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旅游工作覆盖面广,涉及文物、宗教、园林、林业、水利、文化、交通等众多部门,且分属于不同市领导主管,不少工作协调起来难度较大,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影响工作开展。旅游发展委员会由于职责不明晰,缺少约束力,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旅游景区体制、机制不活,我市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和部分生态景区是财政供给事业单位,市场意识和新产品开发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低下,旅游市场占有率和发展后劲不足。

(三)旅游开发存在误区。

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造成我市在旅游开发中存在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轻视旅游宣传营销,轻视旅游产品开发;重视外在形象建设,轻视旅游市场开发,轻视优化旅 5 游环境,轻视旅游管理的现象,没有按照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的要求来开发旅游资源,进而影响到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如我市花费巨资建设的定鼎门遗址、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后,游客稀少,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在城市建设开发中不注重游客需求,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不完善,如缺少停车场和旅游公厕,旅游、交通等公共标识系统不完善等。

(四)历史文化产品开发不够。

相对于北京、西安、南京等同类型城市,我市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和产品转换力度远远不够,存在重保护轻开发,开发不系统,规模小,实力弱,吸引力不强等现象,与洛阳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地位不相称。

(五)旅游整体质量效益不高。

2009年,我市接待游客总量高于西安、烟台、青岛等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与杭州相当,但旅游总收入却不到杭州的1/3;游客人均消费不足500元,郑州、威海、青岛、烟台等城市均是我们的2倍以上。2009年我市旅游业总收入约占GDP的12.5%,与南京、杭州等旅游城市20%左右的比重差距仍然较大。客源结构中入境游比重偏小,2009年我市每百名游客中境外游客还不到1人次,杭州、桂林、青岛等城市分别是我们的6.3倍、10.1倍、3.6倍。在旅游产业规模上,我市的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导游人员等人数与主要旅游城市也有不小差距。

(六)部分旅游项目进展缓慢。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市部分旅游项目进展相对迟缓,存在项目已经签约的还没有落地,已经落地的资金没有到位影响开工,少数项目建设缓慢等情况,影响了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洛阳旅游产品不能适应当前旅游市场需求。目前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需要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娱乐等多类型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而我市的产品体系仍然以龙门、白马寺、关林等单纯观光型产品为主,属于旅游产品的初级阶段,不能满足中高端游客的需求。我市缺少夜间旅游产品,仅有的音乐喷泉表演仅在节假日和有重要贵宾时开放,不能定期为外地游客表演,文化娱乐项目缺乏,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旅游演艺节目,游客来了留不住,留下了又缺少能让游客消费的项目。商务会展活动开发不够,商务游客比例低。生态游产品虽然很红火,但是种类单一,养生游、探险游、体验游等高端产品还相对缺乏。虽然开发有温泉度假区,但是规模较小,还不成气候。缺少特色化、便携化的旅游商品,价格高,制约了旅游购物消费增长。

二是交通瓶颈制约明显。突出表现在航线、航班少,没有国际航线;列车始发车少,软卧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市高端游客、商务游客、远程游客、境外游客的增加。

三是整个旅游队伍的素质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在:观念落后,作风不过硬,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低,发展速度不快。

四、近期工作及下步打算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办好河洛文化旅游节主要旅游活动。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世界风情巡 6 游活动较往年有新提升、有新亮点,成为我市又一旅游名片。组织好旅行商采购大会,向与会旅行商推出我市旅游产品,签订更多组团协议,为2011年旅游市场开发打好基础。办好河南省第二届旅游商品交易会暨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提省我市旅游商品研发水平,进一步开拓市场。

(二)做好受灾景区灾后重建工作。向省、市汇报受“7.24”特大暴雨袭击的景区受灾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援助。做好受灾景区重建规划,组织受灾景区想方设法开展生产自救,早日恢复正常营业。

(三)做好入境航线工作。积极向市政府汇报航线工作,争取相关扶持政策,积极联系航空公司和旅行商,争取我市入境航线实现突破,确保我市一类航空口岸资格,推动入境游增长。

(四)抓好旅游规划工作。做好《洛阳旅游产业规划》修编和《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交通物流规划》等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定稿后送市评委会审议。

(五)提高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提升洛阳旅游体验网,加快建设洛阳无线旅游平台,实现洛阳旅游WAP网站、手机看牡丹、电子门票、手机旅游信息查询等功能全覆盖。

(六)抓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深入开展“2010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针对游客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组织开展全市旅游服务质量专项治理和检查活动。对全市现有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强化培训。加强联合执法,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专项活动,推动我市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七)抓好2011年旅游宣传营销准备工作。一是做好央视2011年旅游宣传广告投标准备工作,二是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客源城市旅行商,签订2011年旅游组团合同。

今后以将洛阳打造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全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提高旅游运行效益和质量。大力推进洛阳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等复合型旅游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规模、质量、效益型转变,延长游客在洛停留时间,增加游客人均消费,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整体效益。

(二)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洛阳市游客服务中心,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游客集散服务网络。开行通达洛阳市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市场和文化娱乐场所的旅游观光巴士。重点推进龙门文化产业园区国债项目、玄奘故里旅游区、伏牛山白河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缩小我市与旅游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

(三)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按照“吸引游客、方便游客、服务游客”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和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加快航空、铁路、公路、客运码头、城市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运等交通环境建设,优化、美化城市综合环境,完善城市旅游标识系统,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 7 水平,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树立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提升洛阳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积极申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全国文物旅游示范区,努力将龙门、西霞院、汉魏故城、隋唐城遗址等四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及栾川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成为省级旅游产业集聚区,引导各种旅游要素向园区集聚,着力打造功能完善、要素齐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的精品旅游文化经济区。将鸡冠洞、老君山、白云山、神灵寨等景区培育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将伏牛山滑雪度假区、重渡沟、养子沟、西泰山、龙潭峡等景区培育成为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将我市4A级以上景区培育成为国家级国民旅游示范区。

(五)做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嵩县陆浑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洛阳市栾川县蝴蝶谷休闲度假庄园项目、洛阳市龙门站米兰旅游集散中心及配套五星级酒店建设、洛阳河洛文化产业园-神龙苑旅游开发项目、黄河西霞院旅游区(吉利区)整体开发项目、偃师市玄奘文化产业园区玄奘修学院建设项目、洛阳西马沟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园、中国(洛阳)春华秋实生态酒店(二期)、马兰河漂流项目、龙门西山温泉度假村项目、洛阳古城一日游项目等旅游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资金到位工作,完善项目前期手续,能开工的抓紧开工建设。

(六)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以“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载体,做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工作。引导有关县(市)区对列入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特色旅游村镇抓好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深挖特色旅游村镇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特色和差异化,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抓好特色村镇延伸拓展,吸纳周边村镇农村劳动力,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

(七)加快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加强旅游与节会、商务、会展、体育、娱乐业的结合,大力发展节会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体育赛事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加强旅游与文物融合,按照“使地下的文物走上来,书本上的文物走出来,古代的文物活起来”和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把洛阳丰富的文物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为洛阳旅游和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探索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交叉产业。

(八)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制定洛阳旅游商品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开发牡丹、青铜器、唐三彩等洛阳特色旅游商品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旅游商品企业积极开发特色突出、便于携带的优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定期在牡丹花会、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旅游商品展销会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策划举办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五、几点建议

一是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并做重要指示,对旅游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进一步提高全市上下对旅游业的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合力。

二是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打破旅游管理政出多门的现有格局,探索整合文物、旅游、园林、林业等部门涉及旅游的管理职能,改变旅发委有名无实的现状,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全市旅游工作一盘棋。如果条件暂不具备,可将 8 旅游工作相关部门相对集中地划归一位市领导主管,以便加强协调。

贵阳市地下水水质评价 篇7

1 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贵阳地区内发育的新华夏系的阿哈寨——黔灵山压性、压扭性阻水断裂带以及砂页岩的存在, 把贵阳城区附近分成西部, 东部二个水文地质单元。

西区, 北以分水岭为界, 南以阿哈寨阻水横断裂带为界, 东以砂页岩为界, 西以隔水层为界, 形成了一个完整水文地质单元。该区属南北经向构造体系, 构造线方向与地层走向一致。呈串珠状分布的南北向落水洞、洼地、溶潭、地下河、伏流等多种与岩溶地下水有密切联系的岩溶个体或组合形态便是佐证。

此外, 北东向新华夏构造带是贵州省挽近期十分活跃的构造体系, 在构造应力场的反复作用下, 二次横张裂隙经历了发生、发展、进一步发育的过程。在三桥、阿哈寨一带东西向横断裂及东西向线性构造线发育, 在阿哈寨附近尤为明显。东西向二次横张裂隙和东西向横断裂的存在, 致使由北而南或由南而北顺层运移的地下水赋集于三桥——马王庙一带形成地下水富集区。

该区岩性以三叠系关岭组石灰岩、白云岩为主, 多裸露。地表岩溶形态发育, 地表径流缓慢。岩溶水动力类型属平缓褶皱型。暗河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流向自北而南顺层流动, 在排泄区——三桥一带, 地下水常常具承压性。

东区, 北、东、西三面分别以分水岭、区域阻水断裂及砂页岩为界, 南面以贵阳向斜核部侏罗系砂页岩为界。地质构造以贵阳向斜为主, 贵阳向斜为一完整的汇水盆地, 其地下水动力类型属向斜褶皱型。城区南部大片地下水沿向斜两翼可溶岩地层由南而北向市区中心的南明河排泄, 向斜北部翘起转折端为南北经向和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带复合部位, 张性裂隙及断裂发育, 致使地层错位变动大, 层间产生滑脱, 利于地下水富集、排泄, 该区出露泉点较多, 地下水资源丰富。

2 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布

贵阳市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与人口分布, 钻孔揭露的地层及岩性等有关, 也与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有关。分成两个近于独立的水质区, 分别说明如下。

西区在三桥一带, 岩层呈狭长的南北向分布, 因而使该区地下水类型在平面上变化较大。地下水由北向南排泄, 北面为补给区, 地形坡度较陡, 地下水径流条件相对较好。含石膏地层主要分布在三桥一带。而三桥地区, 钻孔密布, 人类活动频繁, 地下水的开采程度远高于外围, 地下水质除受石膏地层的影响外, 还受人类活动的制约。浅部以重碳酸型水、重碳酸硫酸型低矿化水为主;深部以重碳酸硫酸中矿化水、硫酸重碳酸及硫酸型中矿化水为主, 硬度一般较高。另外, 由于岩性分布的不均匀性, 地下水化学类型在空间的分布出现相应的不均匀。

东区水化学类型与西区不同。该区是贵阳市的中心, 人口、工厂等密集, 特别是在市中心区, 是地下水高度开发区。由市中心向外围地区, 地下水水质类型呈有规律地变化, 表现为外围 (东、南西) 以重碳酸型低矿化水为主, 往市中心逐渐过度为重碳酸硫酸型、硫酸重碳酸型水。除在十六中附近有类似西部区的两层水质结构外, 在喷水池及棉纺厂一带, 还有相反的情况, 即:上层比下层水质差, 这可能与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有关。

3 地下水质量评价

新华夏系的阿哈寨——黔灵山压性、压扭性阻水断裂带以及砂页岩的存在, 把贵阳城区附近分成西部, 东部二个水文地质单元。又根据区内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差异, 将西部区又分为三个亚区:三桥亚区、阳关亚区、金华—燕子岩亚区。东部区分为贵阳市中心亚区及市郊亚区。

3.1 三桥亚区

三桥地区地下水, 一般水质较差:总硬度偏高, 常超过饮用水标准, 氟化物、硫酸根、“三氮”等也都有超标现象。特别是硬度、硫酸盐超标严重。该区水质较差的原因既有人为污染因素, 同时天然污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桥地区分布着含石膏较重的地层, 同时存在煤系地层, 使地下水中硫酸根含量偏高, 也造成区内氟超标。这种岩溶地下水动力系统的变化也将加速地下水水质的恶化, 同时三桥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工业及生活污染。该区主要为Ⅳ类水质, 是贵阳地区地下水水质相对最差的地区。

3.2 阳关亚区

阳关亚区, 除粑粑坳附近硬度、氟、硫酸根等超标外, 其它一般水质较好另亚硝酸盐氮有超标现象, 该区主要为Ⅱ类水质, 是贵阳地区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好的地区。

3.3 金华——燕子岩亚区

该区除亚硝酸盐氮有超标现象外, 其它无超标现象, 除野鸭塘等局部点为Ⅲ类水质, 该区主要为Ⅱ类水质, 是贵阳地区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好的地区。

3.4 贵阳市亚区

该区位于盆地中, 且南明河贯穿其中。为岩溶地下水主要的径流、排泄区, 地下水循环较快, 为自然净化提供了比较好的水文地质条件。但由于该区为贵阳地区最主要的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源。因此, 该区地下水水质较差, 表现为总硬度偏高, 硫酸根、氯化物超标,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但铁、氟化物等未出现明显超标现象。该区主要为Ⅲ类水质, 是贵阳地区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差的地区。

3.5 市郊亚区

作为贵阳地区岩溶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区及开采区, 由于本身具有良好的水文地质隔水边界, 且该区工业、农业、生活污染较少。因此, 地下水水质较好, 总硬度、矿化度、硫酸根、氯化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虽有检出, 但浓度低于标准, 未造成地下水污染。该区主要为Ⅰ至Ⅱ类水质, 是贵阳地区地下水水质相对最好的地区。

4 结语

贵阳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总体水平较好。在空间上, 南郊地下水水质好于北郊, 东郊地下水水质好于西郊, 中部盆地区水质较差。在时间上, 丰水期较枯水期具有污染分布更广程度更高的特点。希望通过对贵阳市岩溶地下水系统进行的水质评价, 有利于该区域地下水的开发和治理。

参考文献

[1]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的探索与试验[J].地理科学, 19893, 4 (3) :287~302.

[2]陈进, 王强, 席义明, 等.贵阳市环境地质研究贵州地质, 1998, 15 (3) :263~272.

浏阳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本评价 篇8

关键词:感恩教育;感恩意识;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26-003

城镇化是非城镇地区在各方面发展走向城镇的过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10至15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60.57%,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近几年来,我市把发展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城镇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效

1.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

虽跟长沙市的60.2%的水平相比却有一定差距,但在长沙市四县(市)中排名仅落后于长沙县。浏阳市较快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得益于清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浏阳市大力推进城镇截止到2009年12月,浏阳市城镇人口达到6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2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4%提高到2009年的46.2%(见表1),年均递增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2.7个百分点,化建设,定规划,抓项目,强产业,不断强化城镇的聚集功能,通过实施“万户农民进城镇”和“十万农民进城镇创业”工程,有序引导15万农民进城入镇。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促进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促进了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5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50%,2009年达到359.8亿元(见表2),人均生产总值达突破3900美元;城镇居民的收入也相应大幅提高,全市城镇居民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70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14.75%。

2.城镇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强,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市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初步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总面积拓展到6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近几年,城区投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20余亿元,完成重点建设项目30个,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新、改建17条城市主次干道,建成三湘县(市)首座立交桥,提质改造52条背街小巷,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的主体框架;充分挖掘浏阳河文化和花炮文化底蕴,高标准设计建成了浏阳河风光带、花炮广场等7处公园、广场;建成了体育运动中心、花炮观礼台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人文景观;相继开发建设了天马新城、亚大国际新城、碧桂园等一批高品位的楼盘和优质住宅小区;统筹考虑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加强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态项目的城乡衔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城镇延伸。在城镇建设上,先后筹集资金20余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600多个,生活服务、公共服务、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指导和支持乡镇开展“三改三整一分离”村庄综合整治和“家园清洁行动”,在全市逐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力改善了城乡居住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将城乡住房建设同生态建设、村庄整治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在住房建设中,实现高、中、低档住宅建设均衡协调发展,城乡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3.28平方米和30平方米。2006年浏阳荣获全国唯一的住房改善类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3.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加强

近年来,我市运用国际视野和现代观念,高起点编制规划,加快建设了以“两城一廊”(工业新城和主城区、沿长浏高速经济走廊)为中心的核心发展区,建成浏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引领区;统筹发展了以“沿河沿路”(浏阳河及主要交通干线)为骨架的辐射带动区,建设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逐步完善了以城市为龙头,工业新城为亮点,中心镇和经济重镇为重点,一般城镇为支撑,中心村为补充的“一市两城四片”的全市城镇化格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融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和“构建市域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构想,全面拉通了浏东、浏跃、永社、大文四条市域主干道,提质改造了浏永公路,长浏高速、启动了岳汝高速、浏铜高速和开元东路接线的建设,正在形成以交通动脉为基础,以沿路的梯次城镇网为主导的经济快速发展带。

4.中心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和带动功能。理论研究表明:当一个城镇人口在5万人以上,城镇人口在2-3万人时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全市33个乡镇(不包括4个街道办),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有7个、占21.2%,城镇常住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有3个,分别是大瑶、永安、镇头三个中心镇。据初步测算,四个中心镇的数量不到全部建制镇数量的10%,但城镇总人口、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建制镇的20%和40%左右。以大瑶镇为例,临近集镇的企业有56个,企业吸纳集镇人口就业数量达2800人,登记的商铺个数有4500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2370元。中心镇的规模效益,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农村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前,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加快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步伐。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05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8.38%,其中农民务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约为58%(见表3)。

5.产业支撑不断强化,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城区、工业新城、各乡镇充分挖掘资源、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以产业支撑城镇快速发展。一是以生物医药和现代制造为支撑。永安、洞阳、北盛、蕉溪依托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加快融入工业新城。二是以鞭炮烟花为支撑。大瑶、文家市、金刚等传统鞭炮烟花主产区,做活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原材料科研生产的文章。沿溪镇依托花炮精品园,积极推进城镇建设,目前已形成一座建成区2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人的新城镇。三是以商贸旅游为支撑。中和、文家市、大围山、社港等乡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发展。四是以纺织服装为支撑。镇头镇是浏阳新兴的纺织工业小区,依靠纺织业的支撑,集聚了人气,培育了产业,繁荣了市场,发展成为浏阳西区的经济重镇。五是以花卉苗木为支撑。柏加镇是中国花木之乡,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和市场。

二、存在问题

1.对城镇建设的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指导乏力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些地方的党政干部没有把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城(镇)乡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深层矛盾的突破口来抓;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相关知识和先进经验学习不够,“经营城镇”的理念淡薄;城镇建设思路不开阔,对城镇的长远发展缺乏深层次思考;对如何处理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在关系研究不深,未能把城镇建设作为重要战略摆上突出位置,在认识上缺乏主观能动性,在规划上缺乏前瞻性,在机制和体制上缺乏协调性,过分强调和依赖客观条件。同时,不少地方对原有的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对已经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没有很好地加以落实。

2.城镇间发展不平衡,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

全市乡镇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除几个中心镇发展较好外,其他乡镇的综合实力一般,特别是像杨花、七宝山乡等地,由于地处远郊,受交通、产业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多方面制约,城镇化建设一直动力不足。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城镇化率最高的大瑶镇59.02%与城镇化率最低的小河乡4.5%,两者相差54个多百分点。由于差距太大,对全市整个城镇化率的整体提升有较大影响。

3.城镇建设品位不高,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二是不重视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规划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规划设计与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显得孤单而缺乏灵气,风格品味不高。三是普遍缺乏一支过得硬的城镇“物业管理”队伍。城镇管理人员不足、待遇差、素质低、缺手段;城镇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四是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4.融投资机制不畅,城镇化建设面临“缺血”危机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城镇发展的大问题。全市来看,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城镇建设资金的道路。按照联合国推荐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基础设施年均投资应占GDP的3%-5%测算(由于我市城镇化发展一般,我们取中值4%进行计算),以2009年浏阳GDP359.8亿元为基数,若未来5年浏阳GDP平均增长12%,那么,未来6年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在130.81亿元左右的规模,见表4。而以目前我市的财政收入水平来衡量,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

三、浏阳市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全面推进城镇人口规模化

实践证明,城镇建设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模,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上说不经济,过小的人口规模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收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这种在小区域范围内的内部积累式自发发展,难以产生极化效益和带动作用,发展速度、竞争力提高缓慢。彻底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众多行政功能,吸引农民进城,行成城镇人口的聚集效应,是加快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2.全面推进城镇的主导产业发展

城镇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有赖于强大的城镇经济实力的支撑。因此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结构,特别是培养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就成为城镇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市农副产品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充足的特点,重点发展三农服务型城镇、旅游型城镇和工矿服务型城镇。

3.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精简机构;改革户籍制度,按照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适度降低农民进的门槛条件;建立和完善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政府和财政投资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企业、团体、个人、外商参与建设,形成多元投资机制;促进土地政策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立城乡之间的土地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

上一篇:四年级的寒假周记下一篇:晋级教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