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2024-09-09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共8篇)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篇1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主体,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拥有的资源、规模和优势,决定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 者:许宁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分公司 刊 名:辽宁经济 英文刊名:LIAONING ECONOMY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篇2

笔者认为,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即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国有企业最基础的社会责任, 也是最重要的责任。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 我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不再简单地被界定为企业利润最大化, 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 国有企业的核心仍是赚取利润, 但利润的赚取是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进行的 (包括技术创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等) , 同时还必须注重维护员工、消费者、股东、供应商合法权益, 加强环境保护。非经济责任体现的是国有企业在就业、社会稳定与和谐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 以及慈善公益事业等方面的责任。尤其是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有 (垄断) 企业, 其存在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获取利润, 而在于干预和控制经济, 确保国家安全。

历史的使命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而健全的企业内部制度则是构成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力保障。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人本观念的树立、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妥善处理、对资源环境负责的态度, 既是企业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也是社会责任实践的表现;而完善的治理结构、高效的管理体制, 既是国有企业增强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的重要保障, 也是社会责任实践的要求。

一、将社会责任提升为企业战略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有企业日益成为全球市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 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有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没有考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或者仅仅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标语和口号, 没有真正在公司运作中实现。当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 忽视和故意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企业屡见不鲜, 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比较多, 如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石油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柴油泄漏污染赤水河、渭河事故等。

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自身内外条件, 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战略、人力资源和管理系统相整合, 形成一体化的社会责任战略, 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也就是说, 企业战略框架中不仅有促进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理念, 还要体现尊重人权、劳工标准、保护劳动者权益、环境保护、诚信、改善就业、热心公益事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这样, 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企业文化, 构建社会责任推进体系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和行为的形成, 仅靠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主动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用企业文化把社会责任固定下来, 让员工自发承担社会责任。管理层要进行价值观渗透, 让员工了解企业的价值排序。企业的价值排序如果混乱, 就如同战略决策不正确, 企业很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垮台。实践表明, 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文化同成功与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国有企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 必须狠抓自身的伦理道德建设和文化网络建设, 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文化氛围, 将社会责任行为转化为员工自觉自愿的需要, 才能达到效果。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就是把责任和要求融入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通过制定各种保障政策, 比如人力资源政策、财务政策、内部沟通政策等, 切实把社会责任理念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和每名员工, 使其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转化为全体员工的信念、素质和自觉行动, 这样才能组织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地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取得实效。

除此之外, 国有企业还应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构, 在企业内部建立覆盖各经营单位、各职能部门的社会责任管理组织网络, 任命责任人, 并明确规定其职能、职责和权限, 由其督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并向高层报告和提出改进意见, 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能顺利落实, 持续改进。

三、规范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结构

就治理结构而言, 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在于对企业管理者行为的规制。将职工代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引入公司的治理中, 形成内外部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制约。从整个社会来看, 只有具备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 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制定相应的规则, 以企业的利益为纽带引导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规范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董事会制度, 包括引入利益相关者董事和独立董事;强化董事会的非经济责任;引进社会责任董事;实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开, 明确各自的权利;完善董事会的民主决策机制, 增强董事会成员个人信息的透明度。二是加快经理层建设, 包括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约束机制建设。三是强化监事会职能, 包括优化监事会成员构成, 保证员工代表的数量和质量, 增设社会责任监事, 引入外部专业人士进入监事会;提高监督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以及监督的能力;明确监事责任, 完善监事激励。

四、建设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给出了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但国际上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社会责任标准。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呈现复杂化的趋势致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这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专业性强的工作, 应该由国资委引导、辅助各国有企业按照重要性、可操作性、经济性、持续性原则, 提出符合企业行业特征和经营实际, 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益相关方体系指标。其包括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内容、沟通方式和频率、取得的成效等。二是公司治理和管理体系指标。其包括公司治理的架构 (包括最高管理层下负责专项任务的委员会) ;董事会情况 (包括独立董事情况) ;最高层的决策程序;最高层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程序;股东和员工向最高层提出建议的机制;公司内部制定的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相关的战略目标、价值观、行为守则;公司签署了哪些国内外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章程和原则。三是企业基本经济业绩指标。其包括公司销售收入、营运成本、员工薪酬、税收、未分配利润、公司承诺的各种福利、为促进公共利益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提供的服务的发展和影响情况。四是企业环境业绩指标。其包括使用主要原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使用原材料中可循环使用原材料的比例、能源消耗基本情况、节能降耗的主要业绩和产生的效益、水的使用量和其中可以循环使用的比例、有害气体排放、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对动植物和社区环境影响情况和处理方法。五是企业社会业绩指标。其包括雇用类型和不同性质雇员的比例结构及地域分布;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覆盖率;管理层和全体员工性别比例;员工培训;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制度、管理机制及业绩;产品安全质量保证制度和做法;促进国家技术进步的投入和创新活动;服务三农、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地区协调发展等内容。六是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指标。其包括发生腐败和商业贿赂风险的部门比例和总数、接受腐败和商业贿赂员工的数量比例、腐败与商业贿赂事件的处理方法和反腐败的管理机制。七是社会捐赠 (慈善事业) 指标。其包括社会捐赠项目和数量、社会公益事业的发起和参与情况、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员工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情况、支援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活动等。

五、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是企业为全面反映自身经营管理对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信息披露。它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沟通交流的载体, 是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的重要依据, 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行动、业绩和计划的综合反映, 也是企业全面推进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006年3月, 国家电网发布国内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后, 几年来各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8年1月, 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要求国有企业定期向社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此后, 国有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08年12月底, 已有21家国有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占中央企业总数的15%。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绩效管理;绩效导向

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的发展,绩效考核已经演变成绩效管理,内涵更丰富,方法更科学,目的更明确,理念更加人性化,是现代企业广泛运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或整合以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成长,最终促成员工个人自我实现和企业基业常青、达成双赢。打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正确运用绩效管理,是我们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重要、最复杂、技术性最强的功能模块之一,也是判定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从传统的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的跨越被认为是一次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上的革命。

1、绩效管理的内涵和功能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是指将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联系或整合,以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是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共同理解的过程,也是管理和开发人的过程,以增加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可能性,使自己公司整体的绩效不断地进步。绩效管理主要以绩效产出来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而不仅是能力与行为表现。目标管理是其有效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于世纪交替中,走进了国内企业家的视野,并在企业家的心目中开始有着与企业文化一样重要的地位。绩效管理体系具有三个重要的功能: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一个具有激励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建立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给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多和最大的成长机会,也能给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大的回报。沟通功能:沟通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纽带功能。沟通功能的价值在于它能打通企业横向、纵向和内外部的情感屏障、交流屏障和信息屏障。一个具有良好沟通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让管理者将最明确的信息和责任传递给员工,能让员工将最直接的工作效果反馈给管理者,能让各层级人员为达成最大的绩效而努力减少各种屏障,也能为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具有特色企业文化的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功能:一个具有良好评价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让管理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层级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发现实际工作与期望目标的差距,能给出员工最准确和客观真实的工作业绩反馈。一个优秀的绩效管理系统就像一把标尺一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地量度出各个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

2、如何构建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体系

首先,通过明确企业远景与战略,作为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从而确定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的关键能力。其次,通过诊断文化,寻找焦点,明确企业所倡导和期望的行为能力特点。通过提炼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总结归纳出今后企业文化改进主题和期望的员工素质。第三,结合公司实际,通过对高绩效员工的调查访谈,了解导致员工高绩效表现的行为特征,并提炼出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

2.1制定基于能力素质的绩效计划

传统绩效管理在制定绩效计划、签订绩效协议过程中,直线经理仅需与员工确认关键业绩指标(KPI)即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而来的员工岗位指标;而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要求组织不仅关注于KPI等结果性指标,还要关注于KCI(关键能力指标)和KBI(关键行为指标)等过程性指标;不仅要形成绩效执行计划,更要形成员工能力发展计划,在关注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要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的提升。实施关注员工潜能的绩效面谈与改进方式,在绩效面谈与反馈阶段,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引入实际上对各级直线经理的管理风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直线经理在帮助下属改进绩效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下属在达成绩效过程中的不足问题,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差距,行为方式规范与否等,还要帮助下属关注自己潜能开发,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沟通与反馈,直线经理也应根据员工事业目标和愿望,为员工制定出绩效改进和能力发展目标及行动步骤,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和有效性,实现组织和员工绩效双赢。

2.2建立能力素质绩效评估体系

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各级直线经理不仅要关注于员工在此绩效周期内各项组织工作目标完成状况,更要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提升状况。按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要求,将员工实际能力状况与岗位基准要求进行对比评估。在实施能力评估时不能拘泥于评估分数,而要寻找分数之外的行为信息以避免“为考核而评估”。同时,还要开展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提升的绩效辅导。绩效实施辅导是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过程监控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直线经理不仅需监控员工各项组织目标实施的进程及状况,更要关注员工行为特征、能力特征及自身的能力计划实施状况;同时应打破就工作谈工作、就困难谈困难,通过辅导,提供方法帮助员工实现相关能力提升。

3、结束语

总之,建立和实施员工业绩考核体系是确保企业薪酬制度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通过绩效管理,将公司管理规范化,把各层领导从日常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员工能够做到自我管理与约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共赢。绩效管理的实施具体到每个企业会有差异,尤其在绩效结果的应用层面,涉及薪酬奖金设置的差异、岗位与考核应用的差异,不同企业会在绩效方案执行过程中有所偏重调整,本文对此未做进一步阐述。希望本文的思路能对广大企业执行绩效工作的效果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明辉:战略性绩效管理优秀与企业分水岭[J],中国企业家,2012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篇4

胡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要求,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这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阶段宣传思想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本文围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谈三点认识。

一、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应对社会思潮多变的当务之急

价值体系是由众多价值观念构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占据不同的位置。我们所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此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复杂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既正视多元价值观念存在的现实,也确定了主导价值观念的核心地位,也就是形成了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认识和掌握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入了解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主导方向和大多数群体的价值追求。

1.经济发展特征的变化对价值观念的影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变化,必然会出现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和利益转换,也必然会使人们在价值观念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市场化取向的各类改革深入推进,特别是资源配置、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更加显性化;经济国际化在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和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世界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学习、交流、融合和竞争,使我们处于一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竞争观念、效率意识,同时也因其利益驱动原则使利益观念得到空前强化,社会主义义利观受到人们的曲解,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对公私、得失、利弊、是非的价值判断。这些都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和多变,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深刻影响。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尊重价值观念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实现思想的和谐、观念的和谐。

2.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对价值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已经从“单位的人”变成“社会的人”,人们的社会流动性增大,社会角色转换频繁,以往对单位的生活依赖和心理依赖已经变换成对社会竞争的适应和对个人生活的考虑,个体意识增强而集体观念淡化,群体认同增强而社会认同淡化,民族情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人们价值观念由此更加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之外,人们的价值选择更加广泛和多样,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理性和务实。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加之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使原有的单一社会结构变成不同社会阶层组成的多元社会结

构,因其社会地位、经济利益获取方式、生活态度甚至家庭环境、文化水平、从事职业的不同,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分化。社会越是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就越需要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社会思想,越需要思想文化、道德规范去调节整合社会关系。因此建设核心价值体系,重在从多元价值中突出主流,重在从观念分化中突出和谐,是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3.精神追求方向的变化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使人们的精神追求出现新的变化。在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仍然成为维系社会伦理道德的主要力量。但同时,现实社会中又存在着多样化的精神文化追求,同质单一性的文化逐步为异质多样性的文化所取代,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沉渣泛起的封建主义糟粕,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外来资本主义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互交错、激烈碰撞,其中既有要提倡鼓励的,又有要必须做到的,还有要坚决反对的,但却客观反映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主体的不同愿望和诉求。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正是通过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明确了人们精神追求的方向,昭示了社会意识发展的前景。

二、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贴近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需求,立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改革攻坚进入关键期、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社会思想复杂需要解疑释惑,文化需求增大需要加以满足,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新闻传递,精神道德提升需要引领规范,这都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充分把握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现实,只有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思想和谐、利益和谐、社会和谐。同时,没有众志成城、心齐气顺的和谐环境,也就没有经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确立社会主流意识、弘扬主导价值理念、塑造精神文明标杆、提供先进文化支撑,这都有利于推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夯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营造敢闯敢试、共赴难关、拼搏创业的舆论氛围,有利于提升素质、倡导新风,形成齐心合力、赶超先进、勇争一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文化条件。明年是我市在全面小康基础上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开启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部署推进“五大建设”的关键之年,还是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之年,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和谐文化构建,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创造活力、增强动力。

2.充分把握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文化和谐的需要。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思想大解放、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的文化追求主导性与多样性并存、先进性与层次性并存、时代性与民族性并存、批判性与建设性并存,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相互补充又相互交锋。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文化需求出现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四增”上,即文化消费需求增长、文化消费能力增强、文化消费方式增多、文化消费市场增大,还体现在“四个不同”上,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文化需求难以统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文化需求各有偏爱、不同经济基础的人群对文化需求差异明显。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壮大,有利于加强对文化的规范引导,倡导主流文化,摒弃落后文化,充分发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

3.充分把握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思想复杂多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常态特征,但必须要有最基本、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共识,发挥规范引导的作用。建立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培育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有利于引导不同社会群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有利于以思想文化的引领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来调节和整合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化解社会矛盾的准则,建立调节人际关系的规则,形成社会和谐、人际和谐的良好状态。

三、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思想宣传工作的重心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方推进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长期过程,这其中既包括理论学习宣传的深化、文明道德风尚的养成,也包括思想舆论氛围的营造、社会文化生活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以理论武装统领思想意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着力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道德规范和社会氛围,首先要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要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升意识形态统领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宏大命题深入浅出、使共同理想落地生根,既尊重多元思想观念存在的现实,更强调社会思想引领的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把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统一于常州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集中于推进“两个率先”的生动实践,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开阔眼界中开阔思路,把核心的价值理念、共同的奋斗目标内化于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打牢“两个率先”的共同思想基础。

2.以社会教育弘扬时代精神。要强化宣传工作的主动性,唱响“三创”精神主旋律,引导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实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发挥主题教育激励人心、激扬斗志、激发活力的作用,发挥典型宣传引领风尚、引导实践、引发进步的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理想、传颂精神、传递动力的作用,积极创造凝心聚力、和谐奋进的精神力量和社会环境。要把握时代脉搏,把握社会动态,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着眼基层、着眼群众、着眼需求的态度,从各类人群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方法、机制,重点围绕农民、职工和“新市民”三个重点人群,依托“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学习宣传员”和“新市民学校”等载体,加强农村、企业、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化解矛盾、形成共识。

3.以文明创建倡导社会风尚。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要广泛宣传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要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面广量大、基础扎实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渗透、融合于各类人群、各个单位,各个家庭,让文明理念内化于心,让道德规范外化于形,有效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4.以舆论引导营造发展氛围。现代媒体传播信息快,社会覆盖面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绪、价值判断、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和文化的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主流舆论与民间舆情统筹协调,不断提高对新闻舆论的引导水平,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民众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加强对重大新闻报道的组织领导,加强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调控引导,加强对网络新闻报道的管

理指导,提高舆论宣传的正面影响度,积极营造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和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5.以文化建设创造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吸收社会思想现实,内涵先进文化方向,一定程度上既体现社会价值多元的实际,又发挥引导价值理念的功能,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传播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文化生产和服务之中,坚持文化发展与文化服务统筹协调,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各种不同职业身份、不同性别与年龄层次、城市与农村居民等不同阶层的不同需求,从追求受众的数量和广度转为集中为一个地域、一个类型的受众服务,从注重满足受众的共性需求转为满足受众的个性需求。要以群众的观点、市场的规律、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现代文化滋养的同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春风化雨、入脑入心,内植于群众的心中。

作者:胡竹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篇5

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行情况

(一)履行情况:

1.带头落实主体责任。主持召开X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压实主体责任;组织观看、开展警示教育专题片、廉政教育培训会各X次,查摆廉政风险点X余条,进一步强化筑牢党员干部廉政防线。对党员干部问题反映明显减少,X年区级信访X件,X年区级信访X件,同比下降X%。

2.带头从严治党管党。深入开展“三年”活动,完善相关制度,出台问责办法,督促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对旱厕改造、扫黑除恶、护林防火、大棚房、固本增收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导,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处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X起,约谈党员X人,X个村党组织受到通报批评,有X名干部受到诫勉谈话处理,推动了各项工作提速、提质、增效。

3.带头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对区委巡察组反馈街道的四大类X个问题和主题教育过程中检视的X条自身问题,均照单全收、立查立改,做到逐一整改、逐个销号,自身X条建议整改完毕,巡察反馈X个问题现已整改X个,剩下X个正在积极推进,春节前完成。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责任落实不深入。

没有完全做到抓实、抓细、抓深,存在上头热、下头冷,领导热、干部冷的现象。尤其是部分村级、部门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带领村级、部门加强学习、教育培训、深化落实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宣传教育不丰富。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教育形式、手段单一,教育学习载体和内容不丰富,学习教育形式呆板,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表面,效果不明显,对党员的学习教育缺乏影响力。

三是抓早抓小能力有欠缺。

在工作中有保守求稳、“老好人”思想,怕招怨、怕捅娄子、不想得罪人,对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小错误提醒、纠正不及时,在动真碰硬上还有差距。

(三)下步工作措施

1.狠抓“两个责任”落实。严格按照“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督促、有落实。

2.加大腐败惩治力度。加强对机关、农村干部的日常监督监管,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同时,加大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旱厕改造等民生领域的监督监管,确保民生实事落到实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风清气正。

3.抓好干部作风转变。强化干部教育管理,经常加强党员干部党章党纪和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学习和引导。抓好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管人管事。继续健全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切实用好纪律处分这把戒尺,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二、抓党建情况

(一)履职情况

1.认真履行职责,优化村级发展。带头落实“两个责任”,全年召开党建专题会议X次,梳理、整改村级党建问题六类X项;整顿转化X个软弱村,调整X名村党支部书记,新纳党员X名,推选村级后备干部X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2.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整改提升。针对去年区委X点的党建典型不突出问题,实施“明灯”“固垒”工程,涌现出石窝、西黄等党建示范村,达到点亮一村、照亮一片的目标。对于自己查、下级提的村集体收入普遍薄弱问题,结合固本增收集中行动,清理各类土地资源X亩,实现村级增收X万元。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党员不好管理问题,结合主题教育,研究制定“X”(周一党委中心组学习、周五集中学习和农村党员每月一学习)长效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报告X次,开展培训班X期,轮训党员X余名,使“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主业意识深入人心。

3.坚持以民为本,推动党建惠民。发挥X压力容器和特色农业两大支柱优势,重点培树国辰、华昱X个“两新”党建示范点,X蒲公英、X泉水藕X个党建引领示范基地,做到两翼齐飞、互促共赢。同时,先后实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惠民工程,惠及X个村、X万群众,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三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自我保障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个别农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好,一些后进党支部转化成效不明显。像X村,虽然前期做了一些工作,但整体班子还是不强、不硬,需要进一步加强。还有部分限上企业存在建设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现象,存在企业生产和党建工作“两张皮”现象。

二是党员教育措施不严。

主要表现在个别党支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个别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好。像在去年开展的主题教育过程中,有部分党员不参加学习,不参加支部安排的活动,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基层党建品牌培树不强。

虽然培树了一些党建典型,但还存在标准不高、规模不大、带动不强等问题,没有形成很好的辐射带动效应。像正在实施的樱桃谷党建联合体,今年因各种原因,没能很好地实施起来。

原因分析:一是对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深入。个别村班子结构不合理、能力有欠缺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对党建工作认识多、落实少,讲道理多、抓具体少,缺乏在全区、全市叫得响的亮点和支撑。三是对新形势下研究谋划党建工作用心不足、着力不多。四是党员管理教育安排部署多、跟踪问效少,督查指导多、严肃问责少,在抓常抓细抓长上有差距。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巩固深化好学习教育,带领党员干部加强学习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系列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和党性修养。重点对标区委“X+X”总体思路,落实“五强化三实施”,全力推动“四年大突破”深入开展。

二是严格党员教育管理。

以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为重点,健全完善党员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带头抓好“X”干部学习制度,提高能力,增强本领,为长清“四年大突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培树党建品牌典型。

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深入实施好“明灯”“固垒”工程,重点按照“支部+合作社+党员大户”的发展模式,以万亩樱桃谷、千亩蒲公英基地为依托,以“领头雁”工程为牵引,组建好樱桃谷、蒲公英党建联合体,打响品牌,带富群众。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篇6

定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政府事务高效运转,围绕“提高三力,畅通政令”及“三个提高,一个创新”的要求,5月12—13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分管副主任和各科室负责人到兴国、上犹两县政府办公室学习考察,通过现场观摩、座谈讨论等形式对两县在办文办会、信息调研、政务督查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基本情况

1、兴国县政府办工作基本情况(1)人员和机构设臵情况

兴国县政府办现有工作人员35人(不含法制办等机构),办公室领导职数一正四副,其中三名政务副主任,一名事务副主任。归口管理部门包括法制办、十大体系办、外侨办、人防办和信访办。内设科室6个,分别为:综合科、秘书科、督查科、会务科、行政科和信息科。办公室领导实行分工负责制,按照职能分别对口服务县政府领导和负责相关科室。办公室另内设发展研究中心(股级),6个事业编制,用于解决办公室从学校借调人员的编制问题。

(2)工作开展情况

1、信息调研工作情况。一是实行分工负责制,由信息科具体负责信息事务,主要包括编撰信息刊物、上报紧急信息、收集决策信息、回复县长信箱和汇总通报信息、调研文章上报、刊登情况,编撰的刊物主要有《兴国政讯》和《政务参阅》,《兴国政讯》主要包括“县内动态”等栏目,《政务参阅》主要包括“为政之道”、“他山之石”和“工作交流”等栏目,原则上每半个月编发一期;每周一将政务人员的上报、刊登信息、调研文章的情况张榜公布。二是实行全员参与制。全部政务人员均分配有信息、调研文章的上报、刊登任务。信息方面,政务人员每周上报省市信息3篇以上,信息科长、副科长刊登信息任务6篇,其它政务人员2—4篇;调研文章方面,政务人员每人每年在省市考核刊物发表调研文章2篇以上,认真组织省市各级组织的调研征文活动,力争每次至少有二等奖以上优秀文章。三是实行奖优惩劣制。对政务人员信息调研情况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视完成情况和刊登类别进行奖优惩劣。

2、政务督查工作情况。一是督查体制规范。建立健全了以政府办督查科为中心,各乡镇、重点单位办公室为节点的督查工作网络,并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保证了政务督查工作方便快捷地运行。二是督查任务明确。年初即制定了督查工作方案,明确了督查主体和督查事项,目标任务非常明确,工作主动性较强,去年该县先后开展50多次督查,编发相关督查专报50多期,在全市县级办公室系统居前列。三是督查形式丰富。经常性通过电话督查、发函督查、发放督办通知书、下发督查通报、编发《政务督查》等形式促进政府工作事项的落实,工作成效较为明显。

3、办文办会工作情况。一是对办文办会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综合科主要负责文件起草,《经济运行分析》编撰,《每日汇要》、《每日政务》报送和政府常务会、全体会、县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的记录、纪要整理、议题办理等工作,会务科具体负责政府各种会议场所布臵、服务和材料印发等事务。秘书科主要负责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递、办理和印章管理、信访等工作。二是针对各种文件和各类会议,分别对口确定具体负责人,既分工又合作,防止了工作的互相推诿、扯皮,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文件传递流程,从文件起草——审核——拟办——签发——印制——分发等环环相扣,收文处理和文件登记表格科学规范,上下级来文电脑录入登记紊而不乱,领导批示和文件的流向路线清晰,工作紧凑而不紧张,快速而不繁冗。

4、应急管理工作情况。一是完善应急管理组织队伍建设,核定编制3名,主任由政府办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分管政务的副主任兼任,办公室内设应急科,由两名政务人员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二是注重调动部门工作积极性,组织全县各部门编制完成了各种专项预案,汇编完成了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各主管部门负责抓好预案编制的督查工作,加快了基层应急预案的编制进度。三是强化部门和企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2007年安排县人民医院、卷烟厂、消防大队开展了预案演练工作。四是各相关部门负责排查管辖范围的风险隐患,并报县应急办备案;应急科及时组织全县公共突发事件的上报工作,处理妥当,措施得力。

2、上犹县政府办工作基本情况(1)人员和机构设臵情况

上犹县政府办现有办公人员28人(不含法制办等机构),核定编制38个(含法制办等机构),增挂应急办编制2个,计40个。办公室领导职数一正五副,两名政务副主任,一名事务副主任,两名兼职副主任。内设秘书科、督查科、综合科、信息科、应急科。秘书科为专职人员,其它科室由县政府领导秘书兼职。挂靠机构:十大体系办,由临时抽调人员组成,设一名常务副主任。

(2)工作开展情况

1、信息调研工作情况。一是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办公室政务人员均为信息调研工作的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信息调研撰写、上报和采用任务。二是规范工作考评体系。制定印发了《信息工作考核方案》和《调研工作考核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评分和考核办法、奖惩措施、“集中调研月”及上报审核把关等制度。三是定期通报工作实效。对信息调研上报及采用情况,由信息科半个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张榜通报。

2、政务督查工作情况。一是督查内容完备。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务督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定期、不定期针对县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县政府和县政府办下发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等开展督查,确保了政府工作的运转流畅。二是督查分工明确。确定专人负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督查和领导批示、政府重要工作的督查,其它政务秘书负责对口部门的政务督查。三是督查形式新颖。以开拓性思维开展督查工作,率先推行“销号督查”制度,并出台《关于执行重点(要)工作“销号督查”制度的实施意见》,促进了政府工作的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办文办会工作情况。责任落实非常到位,秘书科负责会务服务和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递、办理和印章管理、信访等工作。公文制发实行层层负责制,制定了《关于加强公文制发管理工作的规定》,从公文拟写——审核——印制明确规定责任主体,环环相扣,责任人经手后还需签名负责,对出错的环节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制定了《公文流转和处理具体规定》,对于重要公文或紧急公文,视公文性质和时限,特事特办,确保处理到位;一般性公文的流转程序为:秘书科收文——主任、副主任拟办——秘书科登记——分管领导传阅——主要领导传阅。

4、应急管理工作情况。一是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已核定编制2名,主任由政府办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分管政务的副主任兼任,县政府办公室内设应急科,由办公室两名政务人员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二是预案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制定完成了各种单项应急预案和总体预案,并按要求做好了机构设臵、宣传、紧急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二是应急实战水平不断提升。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2007年投入380多万元进行了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实战经验,提升了应急实战水平。

(3)两县政府办工作比照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两县政府办的管理和工作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和不同之处: 一是管理体系规范。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明确了相关的责任主体,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公文、办会、信息调研及督查等工作运转的程序较为规范高效,服务政府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最大发挥,促进了县政府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

二是激励机制完备。为促进工作的开展,全面调动政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建立有一套完备的激励机制,对工作考核先进、工作完成出色的人员实施在经济待遇、评优评先、后备推荐等方面优先考虑。

三是在工作细致性和具体化方面不尽相同。如:信息工作方面,兴国县政府办更注重以信息刊物形式公开政府工作,传递政府信息,编撰有《兴国政讯》、《政务参阅》、《每日汇要》等刊物,并建有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组成的信息网络;办会方面,兴国县政府办专门设立有会务科,专门负责会务接待和服务,而上犹县政府办未细化,该项职能全部归拢在秘书科。

二、考察的几点感受

一是制度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规范的制度才能提高政府办的工作效率。首先,必须健全考核机制,分门别类、具体详实地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在经济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进行激励,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作的落实。其次,必须规范学习形式,把学习作为政府办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定期开展学习活动,营造机关良好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觉悟。第三,必须凝集团队精神,鼓励工作人员把政府办作为锻炼意志、提升素质、开拓思维的重要场所,引导他们在工作中互相协作,让他们吃得了苦、受得了气、敢打硬仗。

二是经常性督查是促进工作落实的必要手段。充分认识到督查工作是促进政府工作落实的必要而且是强有力的手段。要做好督查工作,首先,形式要新,要将常规性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电话督查与上门督查相结合、公开督查与明查暗访相结合。其次,工作要深,不能停于表面,光听汇报,要深入一线,刨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症结和事情的具体落实情况,才能真正起到督查的效果。第三,手段要硬,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该督促的就督促到位,该通报的就严厉通报,不能囿于人情或怕得罪人,措词模棱两可,或只高唱赞歌,只说漂亮话。

三是信息公开化是展示工作成果的主要平台。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开政府事务也是展示政府工作成果的主要载体,信息工作在政府办工作中举足轻重。要做好信息工作,首先,要搭建信息平台,当前主要是要办好信息刊物,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其次,要完善信息网络,充分调动各镇、各部门的人员力量,建立一支政治敏感性强、业务素质高的信息员队伍,让政府的工作阳光操作,高效运转。第三,要提升信息水平,要通过培训、竞赛、交流等方式提升信息撰写和报送水平,让政府的工作能以最合理、最规范、最快捷的形式向外展示。

四是常规化演练是提升应急水平的重要载体。目前由于应急预案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工作力度偏小,应急实战能力较弱。应急预案不能停于纸上谈兵,要进行实战操练和加强载体建设,要从战略的高度抓好部门和企业应急预案的常规化演练,保障应急演练经费,要组织各部门定期开展演练,并适时总结经验,提升应急工作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1、把学习当成政府办打造高素质人员队伍的途径,建设学习型机关

(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一是集中学习。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由一名政务人员对选择的学习主题进行主讲,然后组织讨论,学习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家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市县重大会议精神及出台的重大决策和相关政策文件;公文和各种材料的撰写、处理办法,督查调研方式方法和行政管理知识等。二是日常学习。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内容进行自学,并积极摘抄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

(2)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以学习促进落实,以学习提升素质,注重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与深入基层和一线相结合。一是组织开展调研。每月初召开领题会,确定调研课题,工作人员根据课题内容开展调研,并在月底提交调研文章。二是投身实践,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三是积极组织信息、公文处理等培训班,参与省市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活动,以学促训,提升素质。

(3)突出培育奉献精神。让办公室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和价值,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不搞攀比,不图名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把服务当成政府办提供领导决策依据的关键,建设服务型机关

(1)强化信息调研服务能力。一是办好信息刊物。把编撰信息刊物作为搭建政府信息公开和提供领导决策的重要平台来抓,《定南政务》以刊登县领导重要讲话、调研为主,每月编发不少于1期,《定南政讯》重点通报部门工作和政府动态,每周编发不少于1期,同时配合县委办做好《今日定南汇要》的上报工作,做好《县政府领导每周工作安排》和《县长每周工作安排》的编发工作。二是搭建信息网络。以政府办信息科为中心,以各镇、县直、驻县各单位为主体,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信息员队伍,并要求各信息员每周上报信息1篇以上。三是提升信息质量。规范信息格式,要求信息员按相对固定的模板编写和报送信息;定期组织和开展信息培训,提高信息员业务素质;通过座谈、网络、学习会等形式促进信息员之间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四是深入开展调研。围绕上级政策文件精神贯彻执行情况、我县政策文件出台前后的社会反响和当前我县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节点问题进行调研,每月召开一次调研课题领题会,根据县政府的工作安排,拟制调研课题,安排人员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供政府参考。

(2)强化办文服务能力。一是加快公文运转速度。视文件轻重缓急,按以下程序运转:一般传阅性文件,综合科收文登记,录入电脑(备查)——主任拟办——县政府分管领导阅示——县长阅示——综合科登记,归档,如有领导批示,由综合科登记,并交由相关部门或政务人员承办;紧急性文件可特事特办:综合科收文登记后,由政务副主任或主任既可呈县政府分管领导批示签发,再呈县政府县长批示签发;也可直接呈县长批示签发后,再向县政府分管领导反馈。下级请示报告类文件:综合科收文登记,录入电脑(备查)——政务副主任拟办——主任审核——县政府分管领导批示——综合科登记——县长批示——综合科登记,并交由相关政务人员草拟抄告或批复——政务副主任审核——主任签发。为加快运转速度,防止公文遗失,每个环节经手的政务人员需签名以示负责,请示报告类公文从收文到批复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是提高公文质量。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意识,实行层层把关,力争把公文出错率控制在最低点。公文草拟环节由文秘人员把关,由文秘人员自行起草的公文,要确保内容表达清楚,词句流畅,文体规范,不出现错别字;由部门代为起草的公文,按县领导分工情况由对口文秘人员先行审核,并要求达到以上标准后向办公室综合科登记上报;公文审核环节由政务副主任把关,由政务副主任进行认真修改编撰,并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文件制发环节由打字员和综合科把关,文件经打字员打印完毕后,由综合科一名人员同打字员共同逐字逐条核对,确保不出差错。

(3)强化会务服务能力。一是要有前瞻性。提前介入,精心筹划,确保在会议召开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有主动性。在会议期间,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参会人员续好茶水,满足参会人员的各项要求。三是要有责任心。将责任落实到人,综合科作为会务的责任主体,每次会议前要指定会务责任人,全程做好会务服务,会后认真清理会议室。

(4)提升应急管理服务能力。一是抓紧做好县级和各镇、各部门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形成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网络。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做到从县到镇到基层单位都有预案,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有相应的预案。三是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建立应急管理风险排查台帐,及时整改到位。四是开展应急演练,重点选择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和学校安全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实战能力。

3、把督查当成政府办促进政府工作落实的手段,建设务实型机关

(1)创新督查手段。一是力求形式多样化。除采取电话、发函、会议督办等常规方式外,还将深入一线,明察暗访、现场查看、上门督办,准确掌握落实进度情况。对个别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办理不力的承办单位,启动二次督查程序,责令限期整改。二是力求工作全面性。把督查工作贯穿于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及时掌握动态,做到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三是力求工作协调性。加强与党委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搞好联合督查。同时积极探索政务督查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相结合的督查方式,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督查合力。

(2)提升督查效率。一是突出督查重点。针对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解、重点工程、县政府领导批示、县政府和县政府办下发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等开展督查,促进政府重点、重要工作加快落实。二是建立督查队伍。建立以政府办督查科为中心,各镇、各单位办公室为节点的督查网络体系。各镇、各单位都要明确一名督查工作分管领导,指定一名督查联络员,建立督查工作网络,把政务督查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督查工作渠道畅通。三是规范督查程序。按确定督查对象——下达督办通知——组织跟踪督查——形成督查通报——立卷归档的程序开展督查工作,保持工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四是编发督查刊物。搭建督查载体,认真组织编发《政务督查》,每月编发不少于1期。

4、把规范管理当成政府办提升工作效率的形式,建设效能型机关

(1)科学制定考核体系。根据政府办的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每年初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制定考核标准,并视工作落实情况实行严格的奖优罚劣制度,对工作落实较好的工作人员在年终评优评先、后备干部推荐方面优先考虑。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一是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文稿的起草、修改、送审、签发、校对、印发等各个环节都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奖惩措施,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建立严格的把关制度。重要文稿如工作报告、工作意见、重要文件等,一般先请领导提思路,办公室根据领导意图认真构思,分头撰写,并指定专人汇总,初稿形成后全体政务人员再进行讨论、修改,最后按文稿审核签发程序办理。三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每月对信息报送情况及上级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并对下一步信息工作提出要求,推动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不断完善印章使用、财务管理、职工学习等日常工作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执笔人:夏民强)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篇7

砥砺奋进,再踏征程——2015年是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建设“群众更加满意·政府更加放心”的新型公交企业道路上不断前行;2016年,西宁公交人将会为提升公交出行保障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更加努力奋斗。在此,祝愿全国公交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近年来,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多元、环保、舒适的绿色交通模式已成为西宁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向。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导,深入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积极探索公交改革新路径,通过外部向政府申请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内部实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提高了公交出行保障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西宁市城市公交概况

西宁市城市公共交通筹建于1955年,经过60年的发展,截止2014年底,共有城市公交线路69条(其中公交集团65条),城市公交车辆共1846台(其中公交集团1764台),年行驶里程7300万公里(其中公交集团6820万公里),年客运量3.96亿人次(其中公交集团3.84亿人次)。

二、西宁公交集团公司介绍

西宁市公交公司成立于1955年,2001年以来经过三次改制,入股、并购,2014年12月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资产总额11.08亿元,在册职工4455人,拥有4个营运分公司,2个城乡客运公司,3个直属单位,7个三产单位,三产经营涉及车辆销售、修理、旅游、广告等业务。

三、深化公交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前的西宁市公交公司经营管理观念陈旧,制约了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交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有推行深化改革,才能使企业脱胎换骨,发挥公交企业应有的社会职能。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国资委、交通局的指导下,公司成立以总经理王海洪为组长的公交内部改革领导小组,拉开了西宁公交集团公司深化公交改革的序幕。

(一)外部改革

1.完成了城市公交一体化改革。2014年5月,在西宁市国资委的牵头下,以资产置换方式,与西宁市运输公司签订了《资产置换协议》。同年10月,全面完成西宁市运输公司的接收工作,实现了西宁公交全面国有化。

2.《西宁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出台。2015年7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西宁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宁政[2015]120号),明确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等4个方面的优先发展目标;加大对公交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等7个方面的扶持;在一段时期内从政策上保证了西宁城市公交的优先发展。

3.优化公交线网,提升公交服务能力。针对西宁市公交线路运行效率低、覆盖率不足等的问题,集团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编制了《西宁公交线网优化方案》,拟调整现有线路形成线路构成合理、功能完善、换乘高效的城市公交线网,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

4.公交场站规划初步形成。集团公司现有公交场站95.7亩(不含租借用地),仅为所需要场站面积的24%,缺口达384亩。通过与政府规划等部门进行对接,新增规划场站280亩,研究编制城市公交场站3年建设投资规划,计划在2015年~2017年投资12.56亿元对场站进行建设和盘活。

5.完善公交智能系统建设。集团公司使用的公交智能系统技术落后,功能不足,拟在2015年~2017年3年内投资1.78亿元,完善车辆、场站视频监控功能和电子站牌系统,丰富公交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内容,拓展手机APP的出行信息服务应用、完善自动化办公系统,建成公司各工作业务联动的企业ERP等。

6.加大公交运营车辆更新力度。根据西宁城市公交线路的需求以及集团公司现有运营车辆的使用年限等情况,制定出了2015年~2017年的车辆更新计划,3年内共计投资4.06亿元,购置更新774台公交车辆,其中新能源(电瓶车)公交车300台以上。

(二)内部改革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组建集团公司。改革前的西宁公交公司党委、经营班子职能混淆,未按照《公司法》的法人治理结构履职。现已依法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加强了经营班子建设,建立了党政联席会制度,党委委员和董事会成员交叉任职,保证了党委履行党章职能。通过近一年的筹备,2015年6月27日,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

2.理顺组织机构,实现机构“瘦身”。根据内部改革需要,合理界定部门管理职责,集团公司机关、城市运营分公司及车队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编制精简和岗位精简。

3.整合资源,理顺盘活资产,实行主辅分离。对三产单位进行改革和改制,与主业分离,提高市场化程度;集团公司将原运营分公司的车辆租赁业务全部移交旅游公司统一管理,业务归并价格统一后,年租车收入增长近30%;对所属商铺进行租赁价格评估并公开拍卖,租赁总价增长43.16%。

4.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委托专业单位制定了《西宁公交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西宁公交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为西宁公交集团在未来5年内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5.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集团公司分别对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分配激励机制等3大项制度进行改革。

一是建立“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建立解除合同员工黑名单制度;对驾驶员采取增驾、驾校委培等多种灵活方式,建立驾驶员培养长效机制;对保修工采取学校委培的方式,建立技术工人培训机制。

二是建立“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引进人才机制,针对公司现状对外进行招录,对内进行竞争上岗和培训。

三是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工资结构中增加了年功工资和绩效工资,建立了员工工资稳定增长的机制。绩效工资占到工资总额的23%(业务主办)~50%(分公司经理)不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岗位说明,明确了各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

6.创新城市公交运营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集团公司使用5种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一是实行公交区域化运营。运营分公司由6个缩减为4个,结合公交线网优化,增强运营服务功能,缓解市民“乘车难”的问题。

二是改革两权合一模式,推进“网运”分离。线路经营权与生产运营权分离,西宁公交集团管“网”,下属城市客运分公司管“运”。

三是整合车辆维修资源,推进“运修”分离。整合车辆维修业务,将成立客运服务后勤公司,对内由城市客运分公司模拟市场化购买车辆维修服务,对外实行市场化经营。

四是整合公交场站资源,推进“场运”分离。将组建公交场站公司,实现场站经营与线路运营分离,发挥场站公司融资平台功能,进行资本运作,实施场站综合利用,盘活场站资源,逐步实现建设与经营的良性循环。

五是拓展公交运营服务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出行需求。在实施公交线网优化的同时,根据群众出行需求,开展定制公交、夜班公交、旅游公交、微循环公交等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不同的出行需求。

7.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规避经营风险。集团公司通过完善审计、规范财务管理、修订并完善相关流程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招标程序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规避经营风险。

8.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软实力”。集团公司确定LOGO标识,制作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完善了企业愿景、企业精神、服务宗旨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拓展宣传工作的渠道,与西宁电视台等媒体签署3年战略宣传合作协议,还开通了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公交服务热线(400-100-9840)、企业微博、总经理信箱。建立总经理接待日制度,确保员工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在关爱职工方面,对29处公交调度室进行了修缮,设立爱心基金,扶贫救困。在日常工作中,还开展了各类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以“提素质、强本领、练硬功”为主题的全员岗位技能大赛,不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2015年10月,配合全市开展的“我心中的文明西宁,我心中的文明城市”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了“中国梦·劳动美·公交情”西宁公交文化艺术周活动。集团公司通过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

四、深化公交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积极深化公交改革,改善了公交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了公交内部资源配置,集团公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公交出行保障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职工幸福、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公交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提升

在2015年1月~8月期间,城市公交行驶总里程4994.57万公里,运营总收入为1.63亿元;城市公交线路总客运量2.3亿人次,同比增加194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94.83万人次,同比增加8.02万人次;城市公交出车率同比提高10.38%;行车立案事故同比下降27%,事故费用同比降低40%;服务违章次数下降57%,服务有责投诉同比下降47%;各类新闻媒体表扬或报道次数同比增加33%。

(二)公交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西宁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确定,西宁市将在6年内加快建立以快速公交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城乡公交、城际公交、旅游公交、定制公交为补充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构建具有西宁特色的畅达、绿色、便捷、智慧的公共交通系统。西宁市的城市交通形成以地面公交为主,轻轨交通为辅,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客运体系。

2.城市公交保障能力得以提升。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了城市公共交通调度中心、停车站、加气(充电)站、首末站以及大修中心的建设,并力争将其纳入城市建设和改造计划,将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纳入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设施。采取定制公交、夜班公交,旅游公交,微循环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模式,发展直达、高品质的城市公交出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出行需求。通过升级改造智能公交,实现对公交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可视化调度,车辆的满载率和公交系统的运输能力得以提升。通过科学的调度管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同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让市民出行更方便快捷。

3.城市公交运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员工培训、轮训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公交驾驶员秉承“公交优先,必须公交优秀”的发展理念,从“爱岗、奉献、安全、服务”四个方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使“遵章守纪、安全行车、文明服务”成为公交驾驶员的共识。同时,从日常管理入手,夯实优秀服务的基础,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促进了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建设。“以人为本、乘客至上”的服务理念,烙印在每一名员工的心中。“行文明公交车、做文明公交人”成为广大公交驾驶员的一种自觉服务意识。

(三)职工共享改革成果

西宁公交集团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提高职工工资待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扶困难职工等方面实现了职工共享改革成果。

1.职工的工资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2015年1月~8月,职工月平均工资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18.25%,驾驶员月平均工资增长18.56%,二线人员月均工资增长11.16%。

2.构建了和谐劳动关系。规范职工劳动合同管理,建立了劳动关系自主协调机制,保护、调动、发挥出职工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做到互利、互爱、双赢,体现“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和谐劳动关系。

3.实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和谐统一。积极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和健全工会的各项工作制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工资、绩效考核集体协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公开监督制度,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广大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和谐统一。

五、公交发展任重道远,公交未来充满希望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发展公交就是发展民生。2015年1月25日,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在谈到公共交通时强调,“要优先发展公交,优化公交线网、场站布局、换乘枢纽选址,推进快速公交线网和高峰区间公交建设”;2015年5月28日,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调研全市缓堵保畅工作时,提出4项工作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管控,科学制定交通发展规划;实施公交发展战略,保证公交首未站、回车场等用地需求,优化公交运行线路;深化交通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公交运营体制等改革;提高交通治理能力,建设智能交通。”

全面提升兵团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篇8

《当代兵团》:按照兵团党委六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兵团2015年开展城镇化提升年活动,此次活动具体将如何开展?

李林毓:城镇化提升年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巩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2012-2014)》取得的成果,此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2015年1月至3月进行部署动员,各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结合实际制定本师实施方案,确定本师开展城镇化提升年活动完成的目标、采取的措施、实施的项目,各团场参照师实施方案制定团场城镇化提升年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015年4月至12月组织实施城镇化活动年活动的具体措施,各师要成立实施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开展各项措施。在坚持“提高效能、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原则下,强力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统筹安排各类工程建设,加强目标管理,严格进度目标考核,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各类工程按计划、按程序、按目标有序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2016年1月至3月进行考核评估,在此期间,兵团要对各师城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及兵团推进城镇化行动计划完成情况一并考核,全面评估活动成效,明确“十三五”目标任务。

通过三个阶段按步骤、有计划地有序进行,明确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各师、团场,在城镇化提升年活动的一年多时间里,全面提升兵团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当代兵团》:为更好地开展兵团城镇化提升年活动,2015年兵团城镇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李林毓:要做好2015年城镇化提升年活动,重点要落实好以下七个方面的目标任务。

一是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兵团各级推进城镇化的工作机构和职能,形成高效有序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配套完善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政策措施。努力实现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的发展方式转变。2015年,各城镇成立城镇综合管理委员会,制定完善管理办法,提高依法管理城镇的能力;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市政公用事业经营服务,到年底城镇建设中民间资本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每个师明确3个至5个团场城镇开展试点工作;推动平安城镇建设,提高物业市场化管理的覆盖面,扎实做好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二是提升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更加注重区域统筹、师(市)团场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连队转型发展,形成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带动区域城镇化加快发展。2015年,要加快设市建镇步伐,七师、十四师设市上报国家,一师、二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市合一”;推进区域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建设;加快城镇产业发展,推进产城融合;助推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再启动200个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试点;加强中心连队居住区建设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抓好10个中心连队居住区示范点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团连统筹发展。

三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城市及其相邻团场城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职工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空间环境。2015年,要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完成全部城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发挥教育资源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加强交通能力建设,推进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出台社区治理和服务办法,制定社区治理和服务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试点,实现社区治理服务覆盖率100%。

四是提升城镇规划水平。科学定位城镇性质、发展目标和总体框架,优化空间布局和形态,突出特色,发挥好规划指导和调控城镇建设的龙头作用。2015年各师团要对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团域体系规划和团场城镇规划进行修订,同时完善专项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加强城镇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的执行力;推进“三规融合”试点,做好铁门关市、芳草湖农场“三规融合”兵团级试点工作;开展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试点。2015年,每个师要确定1个城镇进行特色风貌塑造的试点,提升城镇文化内涵和品位。

五是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全面完成住房保障目标任务,力争年内实现95%以上的城市居民以及85%以上的腹心团场、80%以上边远边境团场的职工群众住上水暖电卫配套的楼房。2015年,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5万套,农村安居工程5.5万户,实施棚户区改造10.5万户;抓好棚户区改造,城镇全面清除20户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进一步提高住房品质,实现符合“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的保障性住房达到90%以上;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完成保障性住房实名制建档工作,全面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六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2015年,加强市政道路和城镇照明建设;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设施建设和供水系统改造提升,完善公共供水厂水质监测体系;基本普及集中供热,确保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推进城镇“气化兵团”工程,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城镇污水集中达标处理率达75%以上;实施绿色生态工程,加快公共绿地建设,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创建5个全国生态城镇。

七是提升城镇居民文明素质水平。坚持城镇面貌改善与人的素质提升同步推进,促进人的行为的规范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共建共管和共享靓丽的城镇环境。2015年,大力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强化诚信守法意识,继续开展道德大讲堂活动,深入推进法制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普及法律常识,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不断深化文明城镇、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当代兵团》:2014年兵团城镇化率已达64%,而今年兵团城镇化率目标仅仅定在达到65%以上,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015年开展城镇化提升年活动,“提升”的本质是什么?

李林毓:在“十二五”期间,兵团城镇化工作重点放在城镇化发展速度方面,通过城镇化率进行考核,而城镇化率的考核是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兵团总人口的比例为标准,显然,通过数字的比较来反映兵团城镇化率无法全面展示兵团城镇化现状。而现在,将城镇化标准细化分解,以就业水平、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保障率、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为标准,意味着更加突出了“人”在城镇化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014年到2015年,兵团城镇化水平只提升1个百分点,相比此前每年的城镇化增长速度减缓,这个变化恰恰说明兵团城镇化工作较以前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提升”的本质正是今年城镇化工作的重点,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2015年开展城镇化提升年活动,从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抓起、从最紧迫的地方抓起、从制约发展的瓶颈抓起,从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最直接、最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加以推进,要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向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转型,使城镇化涵盖的领域更全面,让更多职工群众从城镇化成果中受益,切实提高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强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

《当代兵团》:为了确保兵团2015年城镇化提升年活动的顺利开展,兵团在保障措施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请您用一句话来描述您理想中的兵团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效果应该是什么样?

李林毓:3月29日,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刘新齐在兵团城镇化提升年活动启动仪式上指出,城镇化提升年活动覆盖广、环节多,要做好保障工作,他强调要在四个方面加强保障措施,确保兵团城镇化提升年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周密部署,统筹研究,协调、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师、团场作为推进活动落实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订实施方案,确保顺利实施。兵团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加强指导协调和督导检查,扎实推进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要落实政策措施,兵团各部门及各师要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各类配套政策,推进活动开展。要利用好中央投资以及其他专项补助资金,盘活存量资金,重点投入城镇化建设工作,兵团、师每年从本级财务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援建省市的协调配合,把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援建重点,充分利用对口援建省市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推进城镇化建设。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要加强兵团对师、师对团场的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年底师负责组织对团场考核,兵团负责组织对师考核,并对部分团场进行抽查,考核结果上报兵团。

四是做好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开展持久、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类指导、总结经验,及时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上一篇:宣威六中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填表说明下一篇:面试英语口语全能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