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2024-07-15

202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共7篇)

202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篇1

2012年陕西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迎接党的十八大、省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和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按照共青团陕西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围绕学校育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继续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转变,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学生工作。

一、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不断深化和创新思想引领工作

1、深入开展“与信仰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现代化建设成就宣传活动,为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十八大召开后广泛开展会议精神学习活动。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组织不同历史时期选树的优秀青年典型人物到学校集中开展“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我的团”励志报告会。在3月5日、5月4日,开展“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集中开展以敬老扶幼助残、参与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举办“道德模范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继续开展分类引导工作,督导全省高校完成本校《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的编写。

2、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办好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对培养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设计,制订《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从高校选派110名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举办各级学校团干部培训班,组织高校团干部开展工作交流,持续提高团干部的理论-1-

素养和专业能力。在高校中探索成立校级青年联合会,构建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团结、影响青年教师的有效载体。

3、大胆探索运用新媒体手段和时尚元素引导青年的工作载体。继续抓好省学联和高校团、学组织微博体系建设,适时开展团学组织(干部)微博影响力评比。积极运用飞信和手机报,实现对学生全覆盖的进行信息传播和思想引领。探索运用微视频、微访谈等形式,开展以“感动你我的身边事”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继续办好第二届中国西安原创动漫大赛。

4、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继续联合有关厅局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抓住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的有利契机,将持续性的、针对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校地合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活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联合农业厅组织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场担任场长助理。

5、加强中学、中职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深化“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集中开展14岁集体生日活动和18岁成人宣誓仪式。按照碎片化、分散化的原则,设计、征集优秀活动案例。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中学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陕西省中学生品学奖评选表彰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举办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会,保证每名中职学生每学期至少聆听一次报告。

6、配合党政切实维护校园稳定。继续加强由共青团领导的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各高校建立青年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构。通过举办“校长(书记)与青年学生面对面”活动、学生代表提案等形式,畅通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结合重大事件、重要时机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研判,为党政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强调市、县(区)团组织在维护所属学校青年学生稳定工作中的职责,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以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积极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

7、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开展“激扬青春·创业英雄进校园”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接触企业、了解社会、做好职业规划。遴选大中专学生基层建功立业先进典型,成立报告团在各地宣讲。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为重点,引导大学生骨干、优秀应届毕业生主动到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和培训工作。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确保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对接和管理。办好第六届“挑战杯”陕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继续组织大学生参加“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

8、服务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开展陕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选树科技创新典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校园文化载体,举办第二十三届“校园之春”陕西大中学生文化艺术节。

9、服务青年学生现实困难和迫切需求。继续开展寻访“中国大学生

自强之星”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观念。通过节假日慰问、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继续做好“万名学子英语学习帮扶行动”。以深化“心理阳光工程”、举办“5·25”学生心理健康节为重点,加强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10、不断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联合省委教育工委制订《关于坚持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团工作,发挥团组织在学生社团中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堡垒作用。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团的建设。编印《陕西高校共青团经典活动100例》,持续推进基层团组织活力创新工作。

11、大力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联合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召开全省中学共青团工作推进会。以中学中职共青团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建成100余家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活动规范、青年认同的共青团工作示范单位。加强对中学中职团委书记的培训力度,年内力争将全省中学团委书记培训一遍。明确市、县(区)团委对辖区内中学、中职学校(高校附中,省教育厅、人社厅直属学校除外)的相关职能,摸清学校底数、畅通工作渠道、加强业务指导。

12、切实加强对学联、学生会组织的指导。筹备、召开陕西省学联

202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篇2

学校安全事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 社会影响面大, 群众关注度高。

当前影响学校安全的问题依然存在, 学校安全工作的压力有增无减, 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和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仍时有发生。一是学生溺水事故、交通事故在许多地方仍屡屡发生,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亟待加强;二是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偶有发生, 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和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还存在很多漏洞;三是校内外涉及师生的治安、刑事案件仍有发生, 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加强;四是教师集体上访和学生打架斗殴事件也时有发生, 给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威胁, 师生的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亟待增强;五是各地还存在部分危房校舍和不安全教学设施, 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学校的一切任务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尽管造成事故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 但许多事故的发生还是由于对学校安全工作松懈麻痹、重视不够、责任不清、执行不严、工作不到位造成的。老百姓把孩子交给我们, 把他们的希望交到我们手上, 如果由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学生在学校出现意外, 我们是没有办法向老百姓交代的。因此,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对学校安全工作要重视、重视再重视, 要尽心、尽心再尽心, 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一刻也不要放松, 切实把全省学校安全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如果我们广大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多一份责任, 学生就会多一份安全;工作中多一份细心, 学生就会多一份呵护。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学校设施条件,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体系, 创造安全合格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 要增强学校管理的责任意识, 把学校安全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依靠扎实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和精心的关爱, 去弥补外部条件的不足, 把各种安全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稿

二、预防为主, 切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一) 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 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月”等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从今天开始, 全省学校要按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教育活动, 各地各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使安全知识进课堂。要根据学生年龄、认知能力的不同, 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报告会、知识竞赛、模拟事故和应急演练等形式, 广泛开展游泳、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工作专题教育, 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防范防护能力。这里, 我要再重点强调逃生演练的问题。大家应该深刻地记得, 汶川大地震, 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顺利疏散, 无一伤亡;青海玉树地震, 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900余师生全部幸免于难, 再次创造“零死亡”奇迹, 这都主要得益于学校平时开展的逃生演练。这告诉我们, 一定要坚持开展各种安全演练, 学校多组织一次演练, 学生就多一份生存的技能, 关键时刻就多一线生存的希望。二是开展好首届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今年, 省教育厅在网上举办以防地震、火灾、劫持、自然灾害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安全知识竞赛, 推进安全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的重要意义,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竞赛活动宣传力度, 落实保障措施, 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三是要加强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教师的安全培训工作, 将安全培训纳入校长上岗培训和教师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 牢固树立安全教育校长负责、全员有责的意识, 使广大教职员工都自觉承担起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要继续推广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 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四是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与联系, 帮助学生家长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提高家长协同防范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能力。

(二) 加强建章立制, 抓好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与落实。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重在预防, 预防的关键是加强制度建设与制度落实。各地各校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工作规程》、《海南省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地、本校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 加强管理, 切实做到有规可依, 有章可循。特别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制度、大型活动安全审批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争取当地人大和政府的关心支持, 努力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使每一项加强安全工作的制度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 并且责任到人。

(三) 加强教育管理, 注重工作实效。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要把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安全应急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 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师生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格, 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增强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逃生避险和自救能力。

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 安全管理的空间广、时间长、具体工作繁杂, 要突出重点, 把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实做细, 从空间上的校门、教学楼、宿舍、实验室、食堂, 到时间上的课间休息、午休、夜间、重大节日、开学初、寒暑假, 还有具体工作上的消防、卫生、交通、水电、校舍、集体活动, 以及可能发生的火灾、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车祸、溺水、气体中毒、拥挤踩踏、意外伤害、刑事案件、自然灾害等等, 都要想全想到位、管全管到位。

学校是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 要紧跟时代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转变管理观念, 探索贴近当前学校师生时代特征的管理模式, 找准符合当前社会形势的管理方法, 决不能拿老眼光看新问题, 用一般的措施应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

(四) 认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 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从小事抓起, 把工作做在前头,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各地各校要在开学前、学期中、放假前定期开展全面彻底的安全大检查, 不定期开展专项安全检查, 要把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作为学校经常性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彻底消除一劳永逸的思想, 时时刻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要重点检查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事故隐患监控与整改情况、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配备和职责履行情况、事故调查和处理结案情况、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等。每次安全检查要突出重点。对查出的各种安全问题, 要限期整改, 一抓到底, 该关闭的场所一律坚决关闭, 该停止使用的设施一律停止使用;对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 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制订应急预案, 以防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 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抢救工作, 坚决杜绝隐瞒不报的现象。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档案, 作为安全工作检查和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 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

任追究制。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 对安全稳定工作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 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好此项工作, 切实负起责任。要将安全稳定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 制订目标管理细则, 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分解落实到人, 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 努力建立学校党政统一领导, 相关部门具体负责, 全体师生广泛参与的安全稳定工作格局。要真正做到事发前有预防, 发生问题及时妥善处置, 事发后认真总结, 汲取教训, 并制定整改措施,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凡发生重大安全稳定事故的部门和学校, 严格按照《海南省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追究责任。

(二) 加强队伍建设, 保障安全投入。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保安工作制度, 配全配强保卫人员。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 切实加强内部保卫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做到安全稳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要加大安全工作的投入, 在资金安排上要优先保证学校消除安全隐患所必需的经费。宁可少上其他项目, 在安全经费投入上一分钱也不能省。

(三) 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齐抓共管协作机制。

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要动员各方, 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各市县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与当地综治、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配合, 建立在政府领导下, 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协作机制。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 对于引发治安事件的苗头和各类刑事案件, 应及时提供线索, 协助做好防范和侦破工作。要和卫生部门密切合作, 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每一个环节的检查, 从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留验, 到学校食堂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从业人员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等每个环节实行完整的过程控制。要与文化、工商、新闻出版等部门密切配合, 集中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和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四、抓住重要环节, 努力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结合我省学生安全事故集中多发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 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 努力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一是加强游泳安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开展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 通过班会、校会、专题报告、黑板报、墙报、校园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要在校园及有关公共场所悬挂横幅或张贴标语, 明确要求做到不到水边玩耍, 不擅自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场所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在无把握情况下下水救落水同伴, 提高广大小学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要向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 要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是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各地各校要在公安交警部门的配合下认真抓好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学习宣传活动。学校在组织外出活动时, 严禁租用无证、无牌、车况差及非载人车辆, 严禁超载。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文明出行, 确保行路安全。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校车管理办法, 对自备和承租车辆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隐患排查,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全面维护和保养, 严禁学校使用“黑校车”。

三是加强消防安全教育。要健全防火安全的长效机制, 加大对防火安全的检查力度, 凡设施不齐全的要尽快补上。要加强校园电网设施的改造, 及时更新陈旧老化的电线、电缆等设施, 坚决取缔学生公寓内的违章用电。在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食堂、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的防火重点场所要配齐配足消防器材, 做到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消防器材齐备、有效, 管理人员业务熟练, 及时发现处理火灾隐患。

四是切实加强课外活动和校外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中, 必须加强管理, 严密组织, 精心安排, 确保师生安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必须有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 决不允许学生从事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工作。城镇学生晨练要尽量安排在学校内, 严禁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及交通主干道锻炼, 学校举行大型活动, 必须严格遵守报批制度, 落实安全工作预案。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 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时, 在校门口学生集中上下学时, 要有专人负责疏导和指挥, 防止拥挤踩踏等伤亡事故发生。

五是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新建、改扩建校舍, 必须严格实施建筑施工安全责任目标考核, 学校要与施工企业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要把施工安全目标分解到监理、施工企业的每一个班组和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平时要加强对施工企业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提出整改措施。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对中小学校舍建设过程中, 施工企业必须办理好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施工中, 发现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的, 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隐患不重视的企业, 学校要督促其立即整改。

六加强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各地各校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要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 学校食堂的管理责任在学校, 有的学校的食堂对外承包了, 但不能“一包了之”、“以包代管”。要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管, 严把食品采购关, 科学、合理贮存食品。要加强对学校食堂、水源等易发生事故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 严防投毒事件的发生。要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和疫、病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工作制度, 发生疫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是继续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地各校要积极会同当地综治、公安等有关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校园活动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落实各项措施。要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营业场所及出租房屋, 整顿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 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构建内部安全防范网络, 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五) 积极参加校方责任险、学生平安险和中职生顶岗实习责任险, 尽可能转嫁学校和学生安全风险。

推行校方责任险、学生平安险和中职生顶岗实习责任险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要求, 又是促进学校安全管理, 维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利益的重要举措, 尤其是对保障社会稳定, 促进全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弥补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是一件利国利民、利教利学的大好事。但是, 部分市县、学校及学生家长保险意识不强和存在侥幸心理等原因, 还有不少学校、学生没有投保。今年, 各地各校要把这项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省教育厅勤工办的具体指导下, 必须认真做好校方责任险、学生保险工作, 引导和鼓励学生投保, 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风险管理正常运作机制。

(六) 要高度关注并认真做好学校稳定工作。

202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篇3

1.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1.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推动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行政监管科(室),加快建立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使监管网络延伸到基层。

1.2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并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分工意见》,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等有关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1.3强化执法监管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州)、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的力量,依法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1.4探索创新监管模式 学习借鉴本省先进市(州)县(市、区)及外省经验,不断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总结经验,研究方式方法,示范推广成功模式。

2.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2.1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个体农户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农业部门监管责任。

2.2加强农药监管 加强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药经营单位监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监测农药质量,及时查处销售、使用高毒农药及准用农药中添加违禁农药的违法行为,杜绝违禁和伪劣农药流向农村市场。

2.3督促落实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依法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以“三品”产地为重点,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督促指导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记录档案。

2.4加强部门合作 与食品、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完善信息通报、案件移交、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实行联防联控,形成监管合力。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3.1开展农业标准化制修订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完善充实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实施和推广力度。

3.2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组织实施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配合各级世行项目办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探索推进标准化的模式。

3.3加快发展“三品一标” 加大“三品一标”认证 扶持力度,加强认证后监管,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0个。对获证产地和产品进行全面抽查,县级全面检查,市级抽查不低于30%,省级重点抽查不低于10%。检查不合格的,予以取缔。

4.强化农产品监测

4.1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全力推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加大已经批准的30个县区的质检项目建设指导力度,加快资质认定,形成检测能力;积极争取新建质检中心尽快列入“十二五”建设项目。

4.2加大监测检验力度 重点开展主要鲜活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制定监测计划,规范监测程序,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质量,通报检测结果、继续排名致函。全年开展省级例行监测3次,水果3次,食用菌1次,做好专项监测及应急监测。全年定量检测农产品样本5000个以上。

4.3实行检打联动 针对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开展监督抽查,依据监督抽查结果,及时查处问题产品,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5.切实抓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5.1开展风险评估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专家队伍,开展高风险抽检,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采取得力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5.2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报告制度,规范信息发布,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6.抓好世行项目

6.1建立世行项目组织机构 各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成立世行项目组织领导机构,全面加强对世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推进世行项目扎实有效开展。

6.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省、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超前谋划好项目,今年重点落实好省、市两级质检中心建设、监管设备争取、培训项目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等工作。

7.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7.1抓好培训工作 开展全方位培训。举办监管人员、检测人员、内检员、标准化技术推广等培训班,全面提高依法监管、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和素质。

7.2强化宣传 重点依托吉林农网、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信息平台、吉林农业杂志、吉林农业报及省内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新闻媒体联系与沟通,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问题。

2009年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 篇4

2009年海林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业、素质拓展、志愿服务“四大系列”活动,服务大中学生的学习、就业和成长成才需要,努力推进学校共青团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大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扎实推进青少年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教育。结合“五•四”运动90周年、“建国60周年”,广泛开展“两史两情”(党史、团史,国情、市情)学习实践活动。用祖国60年辉煌成就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教活动,通过培训、专题辅导、办刊办报、举办比赛等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以“科学发展•青春畅想”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市学校共青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线,统揽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 “科学发展•青春畅想”学习大讨论等主题活动,通过组织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日、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学习、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践行者。

3、深入开展志愿者义工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得到锻炼。今年要重点完善学校志愿服务中心(站)的管理制度,丰富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中心(站)要加强硬件建设,做到有固定标识、办公场所、服务项目、有稳定志愿者队伍、有管理制度。要充分利用广播台、电视台、校园网、公告栏等途径,广泛宣传志愿者的先进事迹,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生活的一种时尚。7月份,以“青春建功新农村”为主题,开展全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以素质拓展为统揽,切实服务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

4、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各个项目,完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策划工作的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创业实践行动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拓展活动项目,提高青少年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月份,启动大学生职业能力模拟竞赛系列活动。

5、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文化、艺术、体育、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创新知识,激发创新热情。要通过读书会、演讲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礼仪研修训练等活动形式,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12•9”期间,举办全市校园文化巡礼活动。

6、加强团学组织的青少年维权能力。认真承担好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深入推进青少年维权工程。加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要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周”活动、“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教育”活动、“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和“6.26国际禁毒日”系列活动,加强学校团学组织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以强基建制为推动,进一步推进团学建设工作

7、加强团学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团干培训,创新团干部培养模式,通过举办学校团委书记专题培训班、学生团干培训班等,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学校团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调查了解不同青年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具体需求,真正把青年学生的利益代表好、实现好。4月份,举办学校团学干部素质拓展培训班,8月份,组织高校团干部开展先进地区学校工作考察活动。

8、加强民办学校团建力度。进一步推进民办学校团建工作,提高民办学校对共青团的认识,扩大民办学校团组织的覆盖面,使民办学校团的工作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在1年时间内在已建党组织的民办学校中全部建立团组织。

9、加强团属阵地建设。要组织办好团刊、团报,建设好团的广播站、大学生艺术团等宣传、活动阵地。对于现有的阵地要改善设施,丰富内容,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城市、社区、乡村、企业,加强学生教育基地、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的建设,为青年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202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篇5

学校共青团2017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迎接党的十九大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按照团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安排,着力改革攻坚,大力推进从严治团,紧紧围绕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深化实施学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四大行动,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竭诚服务广大团员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积极引领广大团员学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着力改革攻坚,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及《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实施《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推动改革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取得突破进展。

1.加强改革精神宣传解读

——通过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平台,面向大中学校及社会广泛宣传改革精神,努力做到广为人知、赢得共识。

——组织集中宣讲、培训研讨等,帮助团学工作骨干学习领会贯彻改革有关精神和重点举措,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

——团中央学校部和省级团委学校部推动各大、中学校团组织尽快争取同级党组织听取汇报、召开会议,给予指导支持。

2.抓好改革任务分解落实

——围绕《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印发有关任务分解方案、2017年重点工作清单。

——各省级团委学校部、具备条件的地市级及县级团委、各高校团委和中学中职学校团组织、各级学联和校级学生会组织,在春季学期全面启动和推进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等工作。

——在中学和中职学校重点推进团员发展与管理、团队衔接、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县域团教协同、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等方面改革。

——在高校重点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团学组织机构设置和治理、基于“青年之声”平台维护学生权益等方面改革。

——指导学联学生会组织重点推进落实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优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学生干部选拔考核培养制度等方面改革。

3.建立改革推进工作机制

——将中学、高校共青团和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工作纳入团中央改革双周协调会。团中央学校部建立定期会议、信息简报、直接联系示范地区和学校等制度机制。各地各学校可参照建立有关工作机制。

——团中央学校部联合教育部有关司局、团中央有关部门对

部分地区和大中学校就改革实施进行督导。

——适时召开分地方区域、分学校类型、分工作领域的改革工作交流推进会。

——推动省级团委学校部面向高校、地市或区县团委面向中学和中职学校建立健全包括改革在内的团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4.促进改革成果有效呈现

——以改革为契机,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建设规划,努力形成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构建、重点工作改革创新等难点问题的破解。

——优化学校共青团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层级的团教协同机制。明确学校共青团不同层级组织的核心任务。加强对基层的直接支持指导,优化面向基层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面向青年学生的众创众筹众评机制。

——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等智库支持作用,建设团学工作专家队伍,做好研究课题发布管理和成果遴选转化。办好学校共青团学术年会、青年学者沙龙、“团学道·新思享”等活动。加强团学工作知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编写出版团学工作系列辅导教程,健全团学工作资料库和“慕课”资源库。

——促进已建立的分领域、分类型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及职业院校团委书记联席会议的工作开展和制度健全,推动学校共青团其他领域成立工作交流组织。

二、强化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和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全方位全过程抓好大中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努力在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5.开展“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全团部署,各级团学组织广泛开展“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抓住党的十九大召开、建团95周年、建军9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进党史、国史、近现代史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化“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等工作载体,开展报告宣讲、故事分享、仪式教育、线上活动等,引领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抓好常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注重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加强会议精神宣传阐释,营造浓厚氛围。面向高校团学干部组织系统学习、开展专题培训。引导帮助青年学生将“四个正确认识”与总书记对青年和青年学生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相统一,严格遵循、积极践行。做好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在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方面主动嵌入,发挥补充和支撑作用。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

——深入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切实推动讲话精神“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组织开展优秀成果集中遴选宣传,推动形成工作长效机制,发挥在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中的品牌引领和项目牵引作用。

——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坚持在春秋季开学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深化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践行载体。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深化拓展高校共青团与军队英模单位共建共育工作。举办大中学校国旗班升旗手交流展示等活动。

——深化实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从全国层面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文件。着眼育人实效,改进完善人员遴选和培养方式,加强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办好全国、省、校等各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发挥全国研究培训基地作用,促进工作交流。

——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加强对在内地就读的新疆、西藏大中学生的服务引领。推进新疆、西藏与内地中学生结对子工作。拓展深化“新疆学子百村行”、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等工作。建设好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中心。

——做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动态,健全直接联系学校、信息员等制度,构建各层级应急响应工作体系,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指导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引领,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报告、座谈交流、专题辅导、榜样寻访等多种

形式活动,引导广大同学争做“六有”大学生。

7.深化网上思想引导

——组织和号召青年学生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争做网络文明志愿者,在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清朗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在优质内容供给上下功夫,坚持众筹思维,争取专业力量支持,调动基层和青年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策划推出传播广、影响大的拳头产品和品牌栏目。

——抓住重要契机,提高议题设置能力,积极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线上主题活动。

8.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突出主题团日的基础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一年内集中开展4次主题团日。春季开学初,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五四”期间,结合纪念建团95周年、开展“四进四信”活动,围绕“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的主题;秋季开学初,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围绕“纵览五年变化、增强四个自信、喜迎十九大召开”的主题;秋季学期末,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

——针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积极制定大中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指导大纲。

——发挥组织体系优势,借助第三方专业资源力量,融合线上线下载体,构建针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常态化、专项化调研机制并做好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着眼素质拓展,全面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加强工作品牌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实效,着力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投身实践,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脱贫攻坚、创新驱动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9.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

——举办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引导支持青年学生参加科技攻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新动能。进一步健全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激励工作体系,遴选支持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地市级示范竞赛项目、“小平科技实验室”。推进实施职业院校学子创客成长计划。合作举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科技创新赛事。

——落实《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体系。建设好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及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发挥“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作用。推进KAB系列创业教育提档升级。举办大学生创业实训活动。开发大学生创业系列“慕课”。

——广泛开展学业优异、道德践行、创新创业、自立自强、网络宣传等各类学生典型榜样的选树寻访,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创优争先、向上向善。

10.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集中组织实施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活动组织方式;组织生产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公益扶贫等重点团队,积极参与全团“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围绕国家战略部署、服务党政中心工作、针对青年学生需求,合作开展若干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实施中央国家机关(“紫光阁”)大学生实习计划,拓展领域,扩大覆盖面,并带动各地各高校探索实施。

——支持各地各学校在大型赛会、生态环保、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做好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示范校创建有关工作。11.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持续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深化“线上+线下”组织方式,开展“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体育社团联盟组建、优秀体育社团创建等活动。结合迎接2022年冬奥会,举办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等活动。建好全国青少年足球文化发展中心,推动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赛事开展、社团和俱乐部建设。

——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各地各学校利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契机,依托校训、校歌、校史等载体,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举办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加强学生社团工作。落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高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促进学生社团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学联学生会组织与港澳台学生、国外学生及海外留学生的交流。

四、突出权益服务,始终坚持团学工作的生命线 坚持服务青年学生和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的工作生命线,当好党和政府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同时积极做好青年教师工作。

12.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

——用好政策制度。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有关工作。推动各学校章程明确团学组织在校园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功能,健全与职能部门沟通机制,有效服务青年师生。

——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全团“8+4”、“4+1”、“1+100”、机关经常性向青年开放、大宣传大调研等制度要求。做好学校共青团“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学生团支部和青年学生工作。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

——服务学生就业。发挥团组织优势,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观念。着眼青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关注毕业未就业学生群体,结合实际开展就业服务,实施“千校万岗”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

——突出困难帮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开展“学生导师计划”、“心理阳光工程”、节假日送温暖、编印新生宝典等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促进学生的社会融入。

——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联系服务。在高校中普遍成立青年教工团组织,倡导成立交流联谊类组织。结合“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等品牌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举办专门培训班。

13.加强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工作

——促进共青团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组织在学校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制度化集中反映学生意愿和代表学生利益的职能。落实学校、院系、班级等团组织中设立权益部长(委员),学生会组织中普遍成立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相关部门的制度。

——推动学校共青团与当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对接,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建立援助平台等方式,依托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学生提供法律、心理服务和权益个案帮扶,积极参与预防校园暴力、抵制校园欺凌等工作。

——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推动建立省市县级团委对本区域内中学典型性权益维护工作下管一级的机制。

五、狠抓从严治团,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组织活力 落实从严治团要求,着重提升团员发展与管理质量、团组织规范与活力、团学干部作风与能力,进一步凸显学校共青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

14.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

——对照全团到2017年底将初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例控制在30%以内、新发展团员总数控制在500万左右的目标,结合实际落实好团员发展规划和发展细则。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加强初中团队衔接工作。

——切实做好经常性教育、团籍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等工作,严肃团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团员。

——研究制定团课教学标准。编写出版中学生团课教程。

——按照全团部署,广泛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共青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

15.加强团学组织建设

——推动各学校着力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

——深化实施中学中职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明确团支部工作职责、创新团支部设置方式、提升团支部工作活力,强化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

——落实校级和院系共青团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建立完善校级和院系团组织领导班子向委员会报告、委员会向代表报告工作并听取意见的制度。严格执行团支部书记述职测评工作。坚持民主选举产生学生会组织领导机构,探索实行学生代表大会常任代表会议制度、提案工作制度。

——将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作为严肃团内政治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实效,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

——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普通中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的基层团组织工作条例。联合有关部委出台加强技工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政策文件。

——以团干部选配和团的工作规范化为重点,加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团的建设。

1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学校共青团干部头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深化成长观教育,引导学校共青团干部“自省自励、懂得感恩,克服缺点、虚功实做,坚定信念、远离贪腐”。

——落实中学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严格选配管理,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

——构建全国、省、地市、学校分级分类培训格局,全国开展示范培训,省级重点抓好本地区高校及院系团干部培训,地市级重点抓好中学和中职学校团委书记培训,校级抓好本校团干部培训。开展选派高校团干部到基层团组织挂职工作。制定中职学校团委书记专业能力标准。举办中学中职学校团委书记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全国学联主席团领导力培训工作。

六、把握时代前沿,扎实推进学校战线“网上共青团”和“网上学联(学生会)”建设

加快学校共青团和学联学生会组织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

17.做好“青年之声”和“智慧团建”工作 ——落实全团部署,推动更多高校开通、完善“青年之声”平台,发挥“青年之声”学校工作委员会作用,推广优秀案例,努力打造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提升服务青年学生的实效。

——按照全团部署要求,推进学校战线“智慧团建”工作,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促进各级团组织探索依托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活跃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

18.加强阵地、队伍和机制建设

——加强微信、微博、网站、APP应用等新媒体阵地建设,努力实现“粉丝数”增长与影响力提升的并进。积极探索在QQ空间、A/B站、直播平台等开辟新的工作阵地。

——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的统筹指挥协调作用,加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文明促进会、专业工作室等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的协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注重发现和培育网络“红人”、技术“能人”。

——开发学校共青团新媒体管理服务平台,发挥学校共青团整体优势,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矩阵工作联动、资源整合共享等机制。

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篇6

拓展渠道创新思路

推动“学士后流动站”向纵深发展

共青团XX市委

自团省委部署开展 “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以来,共青团XX市委按照团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依托企事业单位,注重基础建设,健全完善机制,强调取得实效”的原则,努力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严密细致、工作上层层落实、政策上保障支持”,紧紧围绕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拓展毕业大学就业和创业渠道,将“学士后流动站”工作抓实、抓好,初步形成了一条“学士后流动站”工作的新路子。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XX市“学士后流动站”活动开展伊始,就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团市委、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了XX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的“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各县(区)也建立起了相对应的领 — 1 —

导机构。针对“学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专门制定了《XX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达标标准(试行)》,加强了“学士后流动站”的建设,规范了建站的程序,提高了建站的标准。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发展规模大、社会声誉高的企事业单位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从服务大学生就业出发,积极加盟“学士后流动站”建设,为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新闻单位对“学士后流动站”这一新生事物给与予了热情关注和大力扶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市级“学士后流动站”48个,提供就业岗位2600多个,共有1372名毕业生进站工作。

二、创新工作思路,做好结合文章,探索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

围绕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做好结合性文章,探索有效载体。团市委把“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同时命名为全市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并借助团内团外两种资源,齐抓共管,通过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不断推进“学士后流动站”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设一个专门的网站。团市委与市级企事业建站单位设计制作了“学士后流动站”工作网站。各建站单位通过在网站建立起自己的网页,把各自单位的简介、岗位需求、有关的政策待遇、进站学生的工作情况都进行了及时宣传。网站已成为广大大学生最快、最便捷的获取建站单位用人信—2 —

息的一个重要渠道。该网站还为一些想建站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对话窗口。团市委和企事业建站单位还积极争取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及时把建站单位需求信息在大学毕业生关注程度高、点击率高的各类知名人才网站、就业网站上予以发布,供大学毕业生选择。

二是组织一次专场招聘会。团市委联合有关人才市场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抓住应聘旺季,组织全市各“学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开展专场招聘会,或在招聘会中设臵“学士后流动站”专区。通过招聘活动不仅向高校大中专学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而且还对其他企事业单位在建立“学士后流动站”方面做了有力宣传。团市委还打破地域限制,联合48家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实现与周围潍坊、淄博、滨洲等地市或高校比较集中的省内外各大地市的联运,建立起联合招聘会工作平台,让建站的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是开展一次假期社会实践集中体验活动。为真正把“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从2004年起,团市委、市学联连续多年在全市各类企事业建站单位中,结合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学士后流动站”假期社会实践集中体验活动。各企事业建站单位为吸引应届大学生顺利就业,体验社会,体验就业,专门制定了暑期接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主动与各类学校进行协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参加实践的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 — 3 —

为参加实践的大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待遇。

四是培养一批进站大学生典型案例。典型的挖掘和选树,是推动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级团组织积极指导、建站单位的重点培养和引导,各“学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每年都确定一批进站大学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培养,这些作为培养对象的大学生在“学士后流动站中”充分发挥了典型带动和示范带头的作用。

五是表彰一批“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是对各级各创建单位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一种认可,我市“学士后流动站”紧紧围绕党政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政府职能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形成了以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实践、实习和灵活就业为主要运行方式,缓解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不断推进“学士后流动站”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健康的发展,团市委已经连续表彰了两批“学士后流动站”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六是命名一批市级“学士后流动站”。对企事业单位建站情况进行市级命名,是对这些单位在“学士后流动站”工作中的肯定,根据《XX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达标标准(试行)》的要求,自开展“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以来,积极—4 —

响应团组织号召,热情参与“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在成功吸纳大学生进站工作、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开展各项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社会影响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结合各企事业单位在“学士后流动站”工作开展的情况,团市委已经命名了两批48个建站单位。今年团市委将继续评选命名第三批“XX市学士后流动站”,并形成命名机制。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载体作用,进一步推动“学士后流动站”深入发展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士后流动站”建设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把大力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当为总抓手,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让每个“学士后活动站”建站单位真正成为培养、凝聚和举荐大学生的重要基地,依托“六个一”活动,进一步推动“学士后流动站”深入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团的活动载体的作用。借助青春创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集中体验、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来丰富进站大学生就业、择业渠道。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广泛的优势,动员各级青联、青企协以及全社会的力量,推进“学士后流动站”的建设。

二是充分发挥“学士后流动站”品牌载体的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学士后流动站”在社会上的作用,宣传进站大学生的典型案例,为企事业建站单位招收高素质人才,同时也扩大了“学士后流动站”的社会影响,通过不同层面的宣传,推进“学士后流动站”的建设。

三是充分发挥机制制度载体的作用。通过制定有关检查、考核的标准和细则,建立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让广大企事业单位积极建站,在享有宽松政策的同时也要受到监督,让“学士后流动站”这一亮点工作规范管理,规范发展。通过表彰先进,鞭策甚至淘汰后进,保持“学士后流动站”的先进性,促进“学士后流动站”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7年3月

202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篇7

(2011年3月9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很高兴利用这个时间跟大家交流。这次会议得到了团中央、省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鲁亚部长专程参加我省的城市青年工作会议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体现了团中央对辽宁共青团城市青年工作、辽宁全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省委组织部的赵建华处长也百忙之中参加会议,一会儿还要作重要讲座,我们要认真倾听、了解党组织在非公组织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今年要亮出“党建带团建”这面旗帜,要坚持好这个原则。建华处长专程到这来和大家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体现了“党建带团建”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对我们辽宁团省委的关心。

过去一年里,在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省委组织部的关心和帮助下,整个城市青年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刚才鲁亚部长也说到了我们的非公组织建设、见习基地、小额贷款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我省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全团综合排名第一,这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与在座的每一名同志工作努力和付出分不开的,去年城市战线其他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刚才鲁亚部长对全团城市战线的重点工作又进行了部署,站位非常高,非常细致,对于我们今后开展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在工作中加以落实。

关于2011年的工作,我想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和想法。

第一方面,工作形势。我想讲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总体的工作形势。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开局之年我们就要对全省在十二五中的整体定位和布局有所了解,如果没有这个了解,就无法把共青团的工作置身其中,也无法更好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辽宁的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现在广东、山东、浙江、江苏都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去年我省的经济总量为1.8万亿元,广东近4万亿元,江苏和山东各3.5万亿元,三省平均大概是辽宁的2.5倍,而这也大约是改革开放30年三省投资强度于辽宁的倍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清晰的定位,辽宁在十二五期间,在投入上要加大力度,要做足文章。这样我们才能到十二五期末达到工业化后期阶段。所以,根据这个定位,省委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辽宁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和民生并重,“要以增量调整产业结构、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所以我们要对辽宁的总体形势有把握。

第二,总体形势对工作的影响。在全省总体形势中,我们应该清楚和把握的三个方面。一是非公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在非公经济里占有较大份额,近年来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10年民营经济占全省的经济总量是60.5%,已经远远超过经济总量的一半。民营经

济总量去年增长了23%,而且从今年开始我省还要推进“民营经济腾飞计划”,还要加大民营经济增长的力度。那么由于民营经济的这种增长,它作为一种主体对非公经济格局势必会产生影响。包括我省的园区建设,虽然有一些大型的国企,但是更多的是民营经济的投入。所以我说大家要了解,包括我省现在三大区域战略带来的园区建设,42个重点产业园区,包括56个新城新市镇的建设。为了更好的去团结和联系青年,我们就更应该在这种经济比重分量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还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就业的方面下工夫。园区的建设里面还包括很多问题,刚才鲁亚部长提出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问题,也谈到了见习基地建完之后怎样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问题,也谈到了对接的问题,规范化、政策衔接的问题,这方面我们也要思考,辽宁园区的蓬勃兴起,实际上也给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了场所,因为处于兴起状态的园区,对用工有很大的需求。这个时候就要更好的发挥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做好对接工作。当然当前最主要的是非公团建的工作,但它对城市青年工作部的其它工作也带来一些影响,我们大家要在大背景下来思考这个问题。二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辽宁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率是60%,十二五末国家平均将达到的是50%,我省提出来70%,辽宁城市化率在全国都是很高的,随着城镇的大量兴起,我们要有一批30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同时还要有100个中心镇的建设,这就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的一系列问题,城市青年工作部的大部分工作将是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比如刚才鲁亚部长讲了团的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中,我们会面对大量的新增街道、社区,他们原来是农村乡镇,那么在城市团的街道组织格局创新过程中,就会带来一些挑战、一些影响,这是我们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三是十二五期间辽宁的整体就业形势。去年,全省实现的实名制就业116万,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大约22万人。我省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400万人就业,这点我们要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而且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两类人群,即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在全省整体大环境下,我们的园区建设、民营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带动了大量的用工需求,也为我们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创造了条件,所以大家也要深刻的了解和领会全省在十二五期间就业的形势,指导我们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找到着力点、切入点。

第二方面,工作项目。我重点讲四项工作。

第一,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今年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我想讲三点: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去年全团狠抓了非公经济组织建设,我们把整个潜力深挖了一下,大家觉得都很充实,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找亲戚朋友,做了很多的工作,这种潜力已经挖到一定程度了,那么今年我们还能不能按这种思路再去做。我说要整合各种力量借势而行,“党建带团建”也是我们的一种政治属性,是对我们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二是把握两大方向。所谓两大方向,一个是园区内团组织建设,一个是园区外团组织建设。园区内今年也是省委组织部的非公党建重点,我们要跟、要思考,园区里有团组织的企业我们应该怎么干,没有团组织的我们怎么在一些企业取得突破以后联合建。还有在有行政职能的园区中有哪些建团的方法,在纯经济类的园区中有哪些建团的方法;园区之外非公经济组织也是要牢牢抓住“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包括工团联建、行业协会建团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在这个关键点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工作力度的问题。今年的工作力度肯定要强于去年,因为去年很多是挖潜,可以翘脚抅到的都抅完了,今年得搬梯子来了,肯定要加强力度。做这项工作要深入思考,今年正好恰逢我省青联换届,党组已经讨论通过了一个标准,就是没有建团的非公、民营企业经济类青联委员,原则上不能推荐加入青联。目前青企协会员目前没有建团比例要求,在这个方面我们要有突破、要有指标、有点力度。三是要进行一些探索。在没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探索建团,中央也给我们提出了相关要求,即“党建带团建,团建服务党建”,这个方面我们要有一些探索,要有一些思考,争取创造一些模式出来。

第二,团的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街道组织格局创新有两个关键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搭班子的问题。这个团中央已经有明确要求,我们要贯彻落实,借助各个领域各种资源充实工作力量;第二个方面,就是定机制的问题。建立这个班子不是关键,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是第一步,重要的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要有牵动性载体,活动门槛不要设计太高。团的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是团中央非常重要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举措,团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是深入思考的,而且这项工作也得到了习近平同志和李源潮同志的重要批示,所以我们要做好思考和准备,及时跟省委、组织部门进行汇报,全力推动好这项工作。

第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关键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省里已经有了明确方向,就是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同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里,大学生“村官”是关键的群体,源潮部长专门做了批示就是大学生“村官”就业创业的问题,真正使大学生“村官”到村里之后能够带动一批人致富,作为团组织有责任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创业,近期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开展工作;二是关键环节。就业创业工作由很多环节形成了一个链条,这里很关键的环节就是资金,如果青年就业创业资金瓶颈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影响到或者无法让更多的青年受益。在资金的问题上我们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今年城市部想了很多方法,跟人社厅沟通怎样进行贴息,跟财政厅沟通怎么样使用基金。我们跟开发银行合作也不错,跟邮储合作正在谈,下一步如何与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深入接触,需要大家很好的思考。今年一定要在资金上形成突破,如果不形成突破,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尤其是创业工作就失去了实际效果。大家要有这个压力,要形成这个压力。针对项目扶持,城市部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创业扶持可以是直接提供资金,可以是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从多角度对青年创业进行帮助。

第四,创先争优工作。这项工作辽宁已经走在全团前列。我们开展的“创先争优—青年文明号在行动”活动从春运开始起动,尤其在交通运输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之前召开的2011年辽宁省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办公会上,团省委也专门布置了这项工作,各厅局窗口

单位全部要深入推动这项活动,我们现在也在研究结合辽宁特点,在园区,包括新市镇,亮出一批“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大家要深刻理解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定位,要牢牢抓住“党建带团”这一原则,李源潮部长已经对共青团开展“创先争优” 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三同”,即“同规划,同点评,同表彰”。我们要牢牢的把握这个契机,主动向各级党组织进行汇报。同时,也要牢牢把握共青团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对广大社会青年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创先争优”从党内成为社会上广大青年的一种共同价值追求,这样“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等一系列品牌活动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青年文明号”集体中不都是团干部,大部分是工作在一线的非团干部青年,这里充满了青年蓬勃向上的工作劲头。高速收费站的标准用语“青年文明号为你服务”,就是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提出来的,使用标准用语,是为了让大家感觉到“创先争优”要真正成为全社会青年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下一阶段我们还将针对辽宁的特点,在重大的园区形成氛围,通过评选、调动,真正让“创先争优”成为广大青年内在的追求。

第三个方面,工作作风。这里边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

第一,营造工作氛围。共青团要营造一种“满怀激情、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氛围。今年我们有两个通报,第一个通报是对每个月工作成果的通报,第二个通报是团省委各部门和市级团委支持基层的通报。同时,对工作推行不力的采取“一票否决”,我们的工作报告全会已经通过了,共青团组织要对通过的报告负责任。尤其团省委常委会,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好我们的报告。刚才鲁亚部长已经谈到了一个观点,就是今年“重点不变、力度不减”。作为辽宁来讲一是重点不变,二是力度增加,不仅要不减,还要增加。去年我们非公组织团建全团综合排名第一,今年还要保持第一,团中央给我们分配的指标是4500家,我们自己定的是5000家,如果我们能够跟上党建步伐,按照全会报告提出的要求,有党组织符合建团条件的都要建立团组织,那么我们就要超过5000家。辽宁经济总量全国已经第七,所以已有的第一我们要保持住,同时城青部的其他工作一定要“勇争一流”,全团前五名一定要进,争取进前三,这是我为城市战线提出的要求,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要做到,而且我们要比别人做得好。我们要有这种精神,敢于碰难题,善于碰难题,不要回避难题,共青团岗位虽然是流动的,但是我们更要锻炼自己,看看能不能把这些难题解决好。今年我们这几项重点工作能不能创造一些辽宁模式,是我给大家提的一个要求。在数量上完成的同时,在质量上要提高,哪个市创造的我们就以哪个市命名,将来我们上团中央去交流的时候,也要以这个市的名字进行命名。

第二,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共青团干部年龄普遍比较年轻,跟基层的接触相对比较少,这是正常的情况和现象,是共青团岗位的要求,我们走到这个位置,不代表我们的能力素质达到同职级的其他同志水平,所以我们要更多的深入基层去,一方面了解我们服务对象,了解青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对我们的工作能力也是个锻炼。现在党中央也非

常重视群众工作,包括社会管理问题。今年团省委在作风建设中抓五件实事,要开展“走进青少年”实践活动,每个月累计不少于一个星期,每个季度连续不少于一周在基层,跟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研究工作,今年我们要加大力度抓实。当然,这不光是对城市战线的要求,是对全团的要求。

第三,加强学习。一是加强个人学习。团中央对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每个月的学时都有要求,今年我们全会报告也明确提出每个人每个月的学时要求,到年底我们要检查,而且要有书面汇报材料。团省委每周五下午是学习日,这也是我们开常委会确定的。年轻同志要积极的学习,重要的是个人学习,学习要成为习惯。有些年轻同志学历高但不等于了解的情况多,我们本来接触事物就少,经历就少,再不学习,怎么来思考问题,怎么来推动工作。在学习方面,我记得陆昊书记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两个人,两个团干部或两个年轻人学习不学习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可能隔十年二十年之后就能看出区别。深入来讲,现在就能看出这两个人的区别,他们谈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肯定不一样;二是善于思考。我跟大家讲一个例子,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带一批学生,其中有一个亚裔的学生,三天三夜都在做实验没休息,三天以后老师来了,该学生赶快跟老师汇报,说他三天没睡觉,都在做实验,老师却说“三天都没休息了,你什么时间在思考呢”,什么意思,就是思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入的学习不光是向书本学,同时还要思考,向实践、向周围学。落实在工作中,就是通过学习思考,达到事半功倍,这样谈问题、思考工作的时候才能理解很多东西。今年我们全会报告里边有五条工作原则,其中有一个是要正确把握好党团工作关系,要深刻的理解每项工作之后的政治和政权考量,这种政治和政权的考量要通过学习才能思考到。

第四,敢抓敢管。要把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结合起来,胡总书记在中纪委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敢抓敢管,坚决克服好人主义”,我们做领导的要敢抓善管,坚持原则。对于批评人的问题,从被批评者的角度来理解,缺点不因为批评就存在,古人讲“闻过则喜”,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我们都年轻,有缺点改了就进步了;从批评者的角度来理解。批评是一种关爱,是一种交流。看到了他的缺点,而不希望他再发生让别人看到才批评,这是一种关爱。人和人交流有三种方式,当面交流、背后交流、不交流。当面不说背后说,哪种方式好,还是当面交流好,所以我希望咱们要敢抓敢管。对今年的工作绝对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年力度要加得更大,这是对我们城市部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今年要打一个硬仗,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就要抓,我们就要管。

上一篇:《指环王》观后感下一篇: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