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2024-08-21

同伴互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共10篇)

同伴互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篇1

阜阳市红旗中学

吴万伦

【内容提要】同伴互助教学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得出几点体会:内容要得当、条件要成熟、计划要周密、过程要严谨、目标要明确。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同伴互助

体会

作为省级实验校的阜阳市红旗中学从2002年7月开始已在探索中走过了近3个年头。我校全体教师深感肩上的重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始终坚持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行列中。三年来,教师们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本文就同伴互助教学法在新课改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的体会。

一、同伴互助课堂教学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之一是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学研究的三个核心,它们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还要自我开放,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作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有交流、协作和帮助,其中协作是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自己的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贡献每个教师的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二、同伴互助课堂教学的案例

1、课前准备

八年级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要求是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出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科学探究是七个要素侧重于其中一个“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教学任务是同学在100米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为了进行教学,需要选择场地,分段画线,将此任务课前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制定出计划:①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选场地画线的工作。②由物理课代表进行分组分工(四大组)。每组由组长负责分工;运动员、各站点(10米一个站点)计时员和记录员、发令员。循环交换进行,使每个人都能当一次运动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③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出(比赛)秩序表。④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每人每段路程、时间和速度的记录表格。本次同伴互助课便组织完毕。

2、课堂实施

上课铃响后,体育班长在操场整好队,并向老师报告后入队。体育老师宣布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100米短跑比赛”。物理老师安排这节课我们研究同学在100米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从整队到比赛开始不超过两分钟)于是各人按分工开始工作。运动员作短暂热身;计时员、记录员和发令员作好准备工作,运动员生龙活虎,计时员沉着稳健,记录员思维敏捷,发令员机智果断。十几分钟后比赛结束。体育班长又重新整好队伍。体育老师作了简短总结。

物理老师提问,你们测出了每一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各段的路程和时间了吗?学生回答:任务完成。老师再问:请你们算出每一位同学在各段的速度,比较速度的变化,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和规律。

学生开始活跃起来,拿出稿纸、笔、计算器进行运算,并热烈的讨论起来。有人边讨论,边记录。(几分钟后,同学们又平静下来。)

之后各组代表宣读本小组讨论的结果,①同一位同学,在开始时速度大,然后又变小,最后速度保持一个较小的速度值;②同一位同学在跑的过程中,都有某一段速度值较大——速度峰值;③不同的同学某一段速度最大值不同;④不同的同学最后一段速度值不同;⑤同一位同学最后一段速度大小与某段速度峰值有关;⑥不同的同学速度峰值达到的先后不相同;⑦不同的同学总成绩与达到速度峰值的先后有关。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3、课堂小结

物理老师总结:同学们:在这节课学习中,大家的合作精神较强,自主学习积极,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学会了用尺和秒表测速度的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学会了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发扬下去,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下课。

4、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同学们有了如下收获:①使同学们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②学会了通过实验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③尝试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表格的方法;④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⑤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⑥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⑦实现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⑧找到了在体育比赛中如何提高成绩的方法。

本堂课,老师的语言不多,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节课时间既完成了物理课的教学任务,又学习了体育课百米比赛所需的知识。如果老师讲实验、讲结果,学生记实验,记结论,也很容易获得新知识,检测也能取得好成绩,但不能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就与新课改思想相违背。

三、同伴互助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内容要得当

实施同伴互助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被选内容应具备所需互助的知识,这些互助知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确实用到,且必不可少。而物理教师虽能解决,且可以解决,但这些知识出自专业老师,学生既感到新颖,兴趣浓厚,又感到准确,可靠性高,教学效果最佳。这样的内容可以选为同伴互助课堂教学。如“乐音的三大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一节的教学,由音乐老师进行同伴互助,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知识,又能很快地促进规律的形成,很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再如“探究速度的变化”一节教学,由体育老师进行同伴互助,既能客观地反映了运动的快慢及速度的变化,又能如实地进行测量和深入地研究。不是每堂课,每节内容都能实施同伴互助课堂教学。如“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等这些内容,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就不适宜采用同伴互助课堂教学。

2、条件要成熟

实施同伴互助课堂教学需成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指要有专业老师来进行互助教学,起到互助的作用,而不是随意两个或三个老师的合作,这样会把教学搞糟糕。主观条件是指学生因两个或两个以上老师共同上课,在老师进行角色变换时,学生应能够适应这种课堂环境,对学生来说,不能被这种形式所迷惑,产生思维上的混乱。所以在进行同 3 伴互助课堂教学时,师生的这种条件要成熟。

3、计划要周密

同伴互助课堂教学有别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但也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有相似之处。教学要有周密的计划和预先的准备,老师既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使学生思想有准备。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妥善处理,再者由于是两位老师共同上课,在问题的处理上增加了难度,处理时策略性要强。因此在组织过程中,计划要周密。

4、过程要严谨

在实施同伴互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角色不断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习,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同伴互助的课堂教学中切忌出现学生像看演出一样,欣赏老师的表演,比较两个老师的好与差,优与劣,产生误导作用。应使学生感受到是两位老师共同指导学习,应更加努力,更加主动。两位老师的执教也要有主次之分,不能等同起来,更不能本末倒置,要体现谁助谁,因此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要适时、有度,把握好分寸,执教要严谨。

5、目标要明确

同伴互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篇2

关键词:同伴互助,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论研究综述

同伴互助 (peer coaching)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 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 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的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同伴互助的概念最早产生在美国, 20世纪60年代前后,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到了70年代, 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能将其在专业培训中学到的技能和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80年代以前, 教育者认为, 教师专业培训就是使教师在学者、专家的引领下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再返回学校实践。这一时期, 相关的教师如何掌握和应用新教学策略的研究甚少。80年代初, 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尔斯首先提出了“同伴互助 (peer coaching) ”的概念, 他们认为, 教师将培训内容迁移到教学实践之中的重要前提是改变以往培训模式的设计和组织方法。于是他们假设, 教师们需要某种持续的帮助和反馈方能使其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即同伴互助。

二、具体应用措施

(一) 课堂教学重新定位

我国学者余文森曾经提出, “教师同伴互助是教师在自我反省中不断开放自己, 在课堂实施教学活动中互相切磋, 彼此协调合作, 一起分享经验, 最终达到共同提高。” (余文森, 2003:53) 我校是2004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大学英语改革试点学校之一, 针对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 大学英语教师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重新定位。由于我校实行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 同一专业的学生就会由不同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和每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同一专业的学生成绩不尽相同, 这就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存在差异的。针对这一情况, 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自觉形成了同伴互助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并同时向其他教师学习。通过教师间的横向交流和专家的纵向引导, 分级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众所周知, 在大部分教育环境下, 课堂教学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对于这个问题, 迈耶和格雷指出, “教师同伴互助是由两位教师进入彼此的课堂, 有目的的观察课堂, 针对实际授课中出现的问题相互讨论, 并适时给与反馈意见;这有别于以往的旨在评价划分教学水平登记的同伴观察。而是以为对方提供反馈和解决问题措施为最终落脚点。” (Jon’a Meyer, 2005:17)

为了将“同伴互助”实实在在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定期召开主题教研活动, 组织讨论教学改革, 对年轻教师开展一帮一的“青年教师指导”活动。老教师们认真给出指导, 定期相互听课, 交流课堂教学经验,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按课程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进行教学反思。大家可以就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发表各自的意见与看法,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并对前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得失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 大家相互学习, 共同合作, 促进了教师的合作教学和改革意识, 从而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针对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 我校定期举行教学观摩活动。听完公开课后, 大家进行讨论, 交流心得与感想,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公开课活动起到促进教学、提高教师素质的积极作用。人们在实践中发现, 来自同伴的评价更有助于教师改善自我的教学行为, 这也印证了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尔斯所阐释的同伴互助的效果:教师可以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 他们共同规划教学活动、互相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 拥有“同伴互助者”的教师比那些独自工作的教师更容易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Showers, 1996:53)

(二) 专业团队智慧传递

建立教师专业团队是同伴互助策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这种互助合作减少了教师的自发行为, 最大限度的营造教师相互合作的氛围, 并同时鼓励多样化发展, 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促进教师自身能力和专业态度的发展。

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是全校最大、最年轻的教学团队, 由59人组成, 30岁以下的教师约占50%。团队从建立伊始, 针对团队成员年轻、教学任务繁重、四六级考试压力大、科研能力弱等情况, 首先明确了建设目标, 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以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建设重点, 扎实开展各项建设工作, 力争5年内将团队打造成人心齐、勇于拼搏、教学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团队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活动。比如邀请校内校外专家就文科如何搞科研及校本研究做专题讲座, 指导教学科研活动;由科研能力较好的教师为全院教师介绍科研心得;组织教师成立学术团队小组, 开展科研互帮互学活动;组织教师与督导组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座谈会, 组织教师的分级教学研讨会, 研究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生管理、教材使用等情况。

依据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们尝试打破以往教研室的界限, 启动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小组, 其中包括:课堂教学小组、第二课堂小组、四六级考试小组、素质扩展课程体系小组。各小组设组长及秘书, 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目标, 以后的课题研究及发表论文以主攻方向为主。为了利于教学团队长足发展,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团队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及改革, 提高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

(三) 网络平台资源共享

作为一名现代教育工作者, 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知识共享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网络环境下的同伴互助给教师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广泛参与, 互相支持, 开放多元的特点使网络教研的新格局成为现代外语教学的一大趋势。

就教学资源共享方面,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实践反思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服务, 学校一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供教师们进行沟通交流, 另一方面, 也鼓励教师们创建工作群, 写文章, 发信息, 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交流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将无效工作转变为高效的有用信息的传达, 将教学资源通过各种网络环境实现共享,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教师们进行更有效的互助合作, 这种网络上的互相学习使教师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现代外语教师的幸运。

从学生的层面,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我校于2004年投入数百万元建立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 并随时进行更新,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校内的英语电台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了平台,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 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同伴互助。

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真实有意义的外语交际活动, 并同时使学生直接接触目的语的文化和语言, 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同时, 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网络使课堂无限延伸, 是一个开放性的环境,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习更具备灵活性。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外语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习为中心, 以任务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的角色也同时发生转变,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三、结语

以上是同伴互助理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几个方面, 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时代的发展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力量, 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理想。然而, 这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需要教师自身的投入, 教育理论的改进, 学校文化的支持以及整个英语教育环境的完善。只有各方齐努力, 我们才能最终造就好的教育和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Beverly Showers&Bruce Joyee, The Evolution of Peer Co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EB/OL], March, 1996, 53 (6) :12.

[2]Jon’a Meyer, Tara Gray.Peer Coaching:An Innovation in Teaching[EB/OL].

[3]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 2003 (4) :53-58.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77-302.

同伴互助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篇3

“同伴互助”概念来源于“学校同伴心理辅导”。

“学校同伴心理辅导”是指学校鉴于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从在校生中挑选部分学生,对其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督导,促进其他同学心理素质的提升和自我潜能发掘的辅导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已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导模式——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将该模式迁移应用于作文教学中:在某一专题的作文教学中,选择部分学生,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写作水平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以此为榜样,在全班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和促进全班同学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潜能的发掘。鉴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能力和提升程度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被选为“榜样”的学生将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做适当的调整,原则上是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轮流担当“榜样”。

据此将“作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概念概括如下:作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是指,鉴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和每个学生身上在写作方面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班级中挑选部分学生,对其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督导,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其他同学写作水平的提升和自我潜能发掘的作文辅导模式。

本概念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一)每个学生都有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 “ERG”理论。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它们与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对应的。最后,奥尔德弗把成长发展的需要独立出来,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层次中所包含的特征。

现在中国的90后的学生,大多数都已满足了生存的需要,他们的核心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使得他们有表达和交流的欲望;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促使他们有把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表达得更为清楚和明确的欲望。而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作是一种可以深化和细化思想情感和观念的有效手段。因此,作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其前提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有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教师要激发和引导这种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每个学生都有帮助他人的可取之处

首先,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美国的加德纳认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它们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每一个正常人至少都具有上述的八种智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差异,不同的阶段,每个人在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也会以不同的方法来统合或揉和这八种智能。

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教师的启示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显性智力领域和隐性智力领域,也就是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因为作文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的过程,而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在的研究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写好,而写作水平相对低的学生,遇到合适的话题和时机,也能写出令人赞赏的好文章来。所以不妨做这样大胆的假设,每个学生在写作方面其实都存在着可以帮助他人的可取之处,都有值得同伴肯定和借鉴的地方。

其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 “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还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原有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同一事物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其意义进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表达策略和表现作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存在,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协作”与“会话”,从而实现“意义建构”,我们也可以由假设而转为肯定:在写作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帮助他人的可取之处。

(三)同伴互助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青少年进人青春期后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开始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而倾向于独立,甚至反叛,他们往往更加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互相帮助。同伴群体对高中生个体具有特殊影响。

团体动力理论认为:人们结成的群体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群体之间的目标、规范不仅影响群体成员的个性发展,而且影响群体发展的水平与群体成绩效果。团体动力是来自团体内部的一种 “能源”,团体内部各成员的良好合作会对每个成员产生多方面的“增值效应”。这种“增值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小组成员在能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他们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实现思维的“大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在合作与交往中学生能学会理解、倾听和尊重他人,并通过合作而高效率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培养合作意识、社会能力及对集体、他人的责任感。

作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正是促使一部分在某一领域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在能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等方面进行取长补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同时,通过合作,可以使学生学会理解、倾听和尊重,并且培养和提高合作与探究精神及能力。

同伴群体对课堂教学包括作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同伴群体这种 “动态的集体力量”,把学生集体作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

另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启迪我们当今的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虽然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会有越来越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而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是不容回避的话题是,随着教师年龄的增加,师生之间的代沟也会越来越明显。这就往往会使得教师在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时候,依据了教师自身的经验而不能够有对学生实际的足够的尊重。而同伴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信息:发展较快的学生正是发展较慢学生接下来的最近发展区。

正是在以上基础上,笔者认为,同伴互助在作文教学中有着教师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二、具体应用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具体应用同伴互助的作文辅导模式,其过程可简要为培训、辐射和巩固三个阶段。

(一)培训

1.培训过程

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是指选择一部分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学生组成小范围的临时同伴群体,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同伴互助,经过对文章的反复讨论和修改,群体成员的写作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如,笔者在批改学生的寒假随笔中,发现好些学生都写到了“扛台阁”——笔者家乡温岭的一个名叫石塘的小镇上的一种特有的庆元宵风俗。这个风俗据说很有名,但因为各种原因却没有广为流传,所以其他地方的学生都不了解。

这些随笔,虽然都以“扛台阁”为写作对象,但是写作的角度和重点却因人而异:有的是身在其中,是自豪和骄傲的主人翁;有的则是路远迢迢跑去做了一名兴致盎然的观众;有的着重描写“扛台阁”的传统风貌;有的却是显露出了它的现代气息;有的写场面如何浩大;有的写自己内心如何活动……不一而足,颇有意趣。

作为教师,笔者意识到,这正是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多方面多角度描写事物的好材料。于是,笔者临时把这几位同学组成同伴互助小组,让他们交流各自的作品和看法,互相帮助,彼此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也作为同伴互助小组的一员,参与了其中的对话和讨论。

毛旭阳同学指出:柯梦露的文章其实应该最为好看的,因为她是当地人,而且她们村就参加了活动。很可惜,她没有详细描写,好像对本村本镇的这种风俗感情很淡漠。林永健大老远地去看,好像很失望的样子,也是感情很淡漠。我们镇也有扛台阁的,我就和他们感情不一样,我觉得我们镇组织得很好,而且不是我自己夸,别人看了都说好。

柯梦露表示,实际上自己对本村的大金牛是很自豪的,就是没有好好用文字表现出来。林永健则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比较随便,应该在环境渲染、心理烘托方面下点功夫。

经过讨论和修改,大家都将自己的作品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在意识上和实际写作水平上,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为这一过程涉及的人相对较少,所以在课前进行并完成。

2.培训原则

在培训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原则。

(1)平等自愿

平等,指的是学生地位和人格平等,不仅针对临时组成的同伴互助群体成员之间,也针对“榜样”与非榜样之间。允许学生有学习能力强和弱的差异,但不能因此影响学生之间人格和地位的平等关系。

自愿,一方面指学生自己有提高写作水平的意愿,主动愿意接受来自同伴和老师的帮助;另一方面是指学生主动愿意帮助同伴提高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

只有平等,才能真正开展“互助”;只有自愿,才能真正获得进步。

(2)同质异构

组成临时同伴互助小组的成员,应该具备一些共性,即同质,否则小组间的协作与对话,将会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各自为政。小组的共性,可以是写作内容的共性,也可以是写作角度的共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又应该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只有一种观点、一种声音,那么就无所谓协作与对话,同伴互助的“互助”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辐射

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之下,临时同伴互助小组成员以各种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和反思,激发写作的动机和兴趣,进而通过有意识的模仿和训练,巩固和提高,从而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和自我潜能的发掘。

1.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同伴互助小组成员的成果展示,可以以演讲朗诵、纸张打印或者张贴文稿等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以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和反思,激发写作的动机和兴趣。

关于“扛台阁”的成果展示,笔者采取了小组成员依次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的方式,并配以精彩画面。

图文并茂,立刻引起了其他同学热烈的反响,有的说明明年要去柯梦露家过元宵节,因为那里的台阁很传统,而大部分男生则提前预定到毛旭阳家,因为他们镇的台阁很现代。场面很热闹。

2.引导落实

成果展示环节的目标在于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和反思,激发写作的动机和兴趣。所以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落实。

引导和落实又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在成果展示之后,适时开展小组讨论与合作,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二是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于写作实践中。

“扛台阁”这一节课,讲的人颇为得意,尤其是当地学生,自豪就写在脸上,而听的人则听得津津有味,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笔者做了如下引导:

同学们,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节课,我们的同学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来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眼中心中的石塘风俗——扛台阁。正是这些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丰富了我们对扛台阁的认识。那么,我们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考虑和描写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石塘箬山这一贫瘠的土壤促使当地渔民勇敢地迎风踏浪,勤劳地靠海吃海,随时和死神做着殊死搏斗却不悲观,反而以如此高昂的热情态度来乐观地对待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扛台阁这特殊的民俗之所以使得当地人民感到骄傲,原因恐怕就在于此。那么同学们,又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养育了你十六七年,你脚下的这一片热土在潜移默化之中又给予了你怎样的精神滋养?让我们沉下心来, 像与肖邦促膝谈心一样与我们的土地谈心吧,请你以“我与我的家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巩固提高

写作实践的训练,其关键有二,一是训练,二是反馈。所以,当学生习作收上来之后,笔者有意将获得明显进步的学生再次组成临时同伴互助小组,开展二次互助和展示。以巩固和提高写作训练的效果。

此过程表面上虽然是重复前面两个环节,但在实际上却是通过互助对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拓展和促进。很多学生都从同伴习作那里得到了启发,内容更为丰富,角度也更为新颖,而所用的表达手段也更为多样化。

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要花大力气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更好地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更好地落实同伴互助的学习效果。

三、理性反思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同伴互助的辅导模式,虽然收效明显,甚至有听课的老师质疑学生的习作是不是原创。但是笔者也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又由于在初期的探索阶段,其问题的存在是不容回避的。下面就存在的问题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学生角色

作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模式,首先是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的一次次大考验。该模式要能顺利实施,其前提就要学生积极配合,一是充分信任教师,服从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二是充分虚心,能够接受教师和同伴的意见并修改;三是充分自信,能够真诚坦率地对待同伴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要有对话精神和相当的对话能力。

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角色的转换——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的传授者——而发生角色混乱,从而导致“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必要的对话精神和对话能力,使得课堂效率低下。

(二)教师角色

作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模式,显而易见地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理念上,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从话题的选取和开发、写作实践过程的进展和评价、同伴互助小组的组成和互助,都要充分尊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显性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组织者,隐性的角色定位则是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素质上,一要教师保持对题材开发的敏锐性,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好说,有话能说好;二要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来应对课堂上的生成性现象和问题,是促进而不是压制,是引导而不是训诲,要做到古人所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水平上,则要求教师在课堂节奏的把握、课堂进程的推动和课堂气氛的调节上,都要有相当的驾驭能力。

如此说来,虽然在作文教学中应用同伴互助辅导模式,教师角色定位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似乎很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内涵和外延又不得不无限扩展了。这显然是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挑战虽然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但在另外一方面,也制造了更大的压力。

(三)题材开发

作文教学历来主观性很大,虽然教材有统一的编排,但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总会发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很不合拍,所以往往会根据实际需要另作调整。作文教学中的同伴互助作文辅导模式,更是遵从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临时选择组织同伴群体作为榜样,将榜样的作用辐射于全班。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满了多变性,所以在题材开发方面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随意性,如果把握不好,就有可能被学生的实际水平束缚住,陷入一个困境。

本文是笔者在受到学校同伴心理辅导模式的启发之后,将该模式迁移应用于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而形成的初步的思考结果。探索还在初步阶段,思考也难免存在漏洞和不足。本文既是对笔者的探索实践的一个初步的总结,也期待能够进一步明确接下来的探索方向,使得实践探索朝着更为有效的方向发展。

同伴互助小结 篇4

上 坊 小 学 李 建 明

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继续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我与罗永华老师同伴互助又一学期了。期间,我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各项教研教改活动,深入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教法。本着互帮互学的原则,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现就本学期在“同伴互助”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今后的教育教学,现做工作总结如下:

1、每周,我都能与罗老师共同参与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共同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黄金莲同志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思想上、行动上受到了极大的激励,立志要以优秀教师为榜样。

2、互助双方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数学科《课程标准》,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构建新课程理念,共同认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文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通过学习,我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以全新的素质观接受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从中也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尝试采用新教法,注重把学习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法。“同伴互助”中,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所以我即严格要求学生,又能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对待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气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在互助学习中,做到每月互相听课2节,共同探讨教学教法,取得共同认识,从而懂得教学应结合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要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坚持每月共同备课2节,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 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和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4、转变了教学模式,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罗永华老师的课,在教学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好的起到了一个引导者。

新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每节课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把所有听过的课评价都进行记录,再进行二次反思,不光是对自己而且也针对其他老师的课。通过一学期的同伴互助活动,我们逐步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增强了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 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今后,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共同探索数学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开展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动我校校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伴互助工作总结 篇5

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合作的社会里,只有互相帮助,群策群力,才能发挥最好的价值。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合作的意识,合作的精神。

有人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教育创造从哪里来?来自我们教师间的共同研讨和合作。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探讨,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形成一种专题来进行研讨。

今年,我与孙静老师、李德发老师组成了同伴互助小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和教学经验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有着很多这样那样的优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两位老师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课堂中一贴很好的催化剂。擅长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能让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为了尽快地提升自己,进入角色,继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在不断的听课学习,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的集体智慧,每次同伴间听完课,都会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提一条缺点,提一条优点,提一条改进,再说说如果我来讲这节课我会怎么上。

平时备课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备课的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课下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章节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

除了集体备课这一方式外,以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了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针对问题,大家谈感悟、讲困惑、议策略、找办法,从而通过互动式的探讨,学到了自己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同伴间的交流是学习成长的最好途径,因为自己的眼睛关注不到的地方,同伴会给你指出来,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建议的方向也不同,直言之必有获益。正所谓教学相长,在互助中,每个人都获益良多。每学期我们都要随时互听对方的课时,通过互听,互评,互议,使我们得以认清自我,既可以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为自己提供了难得的学习研讨机会,引以为鉴。

在参加各级的教学公开课中,我们互帮互助,在各自的教学中表现优良。除了课堂教学,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我们也是相互给予指导、帮助、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同伴互助协议书 篇6

(指导培养教师或互帮互学)

和经联系,自愿在教学教研上结成同伴互助结对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本学期(学年)计划:

1、互相听课节。

2、拟开课课题:

(1)执教者:

(2)执教者:

(3)执教者:

(4)执教者:

3、共同探讨的研究课题(教学专题)或校级及以上公开课课题。

(1)

(2)

教师签章:年月日 学校审核计划落实情况:

备注:

1、互相听课的课题可选择本学期(学年)重点课2-3课,课题也可根据教学情况变动。

2、共同探讨的研究课题(教学专题)可结合教学内容确定。

同伴互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篇7

一、同桌学生之间互助进行口语训练

同桌学生之间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巩固自己已经学习过的英语知识。训练的内容应该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句子,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诵读产生积极的兴趣。互助学习能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并规范词汇和句型的使用等。当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切入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练习的水平。例如,当学生在练习一组见面场景互道问候的口语时,通常会这样表达:”Good morning ,how are you?”通常同伴会这样回答:“I am fine,and you?”之后,学生就回答:“I am fine too.”这样的练习在任何一个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进行,并且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机会,还促进了学生之间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诵读,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诵读一段内容,一个学生读完后,由另一个学生接着读。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足给予指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诵读水平,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二、划分小组方式进行英语诵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他们划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英语诵读。通过诵读,可以使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刺激其向水平高的同伴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诵读技能,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每个小组的人数可以在十人左右,当教师给学生指定诵读内容时,学生彼此之间可以聆听是怎样诵读的,以便纠正自己的读音。例如,教师让学生诵读“Look at me?”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听录音或进行多媒体展示,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诵读,这样便于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当学生诵读到类似“Let us go to school.OK?”诵读这种询问语气的句型时,要让学生将其中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而不仅仅是干瘪地诵读,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英语句子的诵读中。此外,教师除了让学生诵读教材中的内容外,还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诵读的英语诗歌或小故事,锻炼学生对英语语感的领悟能力。

三、让同伴之间彼此监督英语诵读情况

由于教师带的学生比较多,对于学生的英语诵读情况容易出现检查不到位的现象,而同伴互助学习方式则能弥补这种现象。通常,教师会划分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一个小组都设定一个小组长。组长通常是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只有这样,组长才能担负起检查小组成员英语诵读情况的责任。 例如,教师在布置背诵英语“My family”这部分内容时,先通过小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情况,然后教师再检查小组长的背诵情况,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全部学生英语背诵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同时,这个小组长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而是要定期进行更换,由英语诵读表现最好的学生来担当,这就能激发其他同学努力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竞争、超越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有助于学生们英语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对于每一位学生的背诵情况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以便作为改善英语诵读教学方法的依据,并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组织学生参加更加多彩的英语活动,尤其是英语朗诵这种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诵读训练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伴互助学习方式在英语诵读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显著效果。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加注意学生的心理作用和自觉的心理对其英语学习产生的直接影响,因势利导,保持英语诵读对学生具有的吸引力,将英语诵读的学习培养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高效性,为学生以后英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及阅读水平。通过同桌学生之间互助进行口语训练、划分小组方式进行英语诵读、让同伴之间彼此监督英语诵读情况等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实效性和应用水平,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同伴互助,英语诵读,口语训练,小组,监督

参考文献

[1]碟军荣.同伴互助学习在小学英语诵读中应用的质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

[2]余烜.构建同伴互助学习型的英语课堂[J].咸宁学院学报,2010(07).

[3]施建刚.同伴互助学习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同伴互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篇8

关键词:同伴互助;高中生物学教学;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董事会和校长室从我校生源层次多,低分段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以学定教,同伴互助”的课堂改革的新模式。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成为我校全体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就这一研究课题,结合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六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一节的课堂教学,探索“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一、“同伴互助”教学模式的背景

“同伴互助”的实质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课堂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逐步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同伴互助”教学模式的分组形式

1.A型组(异质组)

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

2.B型组(同质组)

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由4-5人组成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

3.C型组(异同混合组)

把4-6个异质组中能力弱的学生的座位相对集中,当他们与优等生的能力差距不大时,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这几个学生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

4.C型组(自由组合组)

某一问题有兴趣的、观点一致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兴趣爱好相同的组成合作小组;还可以好伙伴组成一组等。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课题组教师讨论决定采用两人组合加异质组混搭模式,即在与课题实验班级班主任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将个人兴趣和观点一致的学生组成学习互助“同伴”排成同桌,同时充分考虑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因素,在将不同层次的“同桌”排成小组内前后桌。

三、“同伴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

1.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图片引入课堂教学,以唤醒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利用PPT投影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人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分裂的方式是有丝分裂,通过分裂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细胞,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有哪些特点?学生观察后后回答:这些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相同。

教师:这些细胞不但形态和结构相同,它们的功能也相同。PPT投影展示人体相关功能细胞,例如,红细胞、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等。并提示相关细胞的功能。

教师:请同学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什么特点?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不相同。

教师:这就是细胞的分化。教师板演本节课标题—细胞的分化。

(2)同伴互助,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景,为学生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创设条件。

教师利用PPT投影探究课题。科学家测定人体内几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和蛋白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人体内几种体细胞含有的基因和蛋白质情况

(“+”表示有,“-”表示没有)

问题1:受精卵通过增殖(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各种体细胞,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是否相同?

问题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哪种物质?该物质的合成与遗传物质有什么关系?

问题3:表中各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为什么含有不同的蛋白质?

问题4:细胞分化对生物个体的发育有何意义?

(3)竞争交流,提高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对上述问题的答案达成一致意见,但由于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诸如“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等问题的学习可能遇到障碍,通过各互助小组对上述问题见解的发表,可充分暴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小结、反问和点拨等方式,解决上述疑问。使学生理解“细胞分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各个要素。

最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图,如下:

(4)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在“同伴互助”学习过程中还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在讨论过程中面带难色,言语很少,当需要对相关问题发表个人见解时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表现欲望,在教师点名的情况下,学生才发表个人的意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课堂上暴露出的问题反映出,“同伴互助”学习中“同伴”的选择标准和“同伴互助”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要做进一步的优化。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意识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培养和调动。

2.课后教学反馈环节

教师将事先设计的学情反馈表(如下),在课后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表格,结合自身在参与课堂讨论和完成课后作業的情况,如实反馈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学习情况反馈表(样表)

参考文献:

[1]候伟.“细胞分化”一节基于资料和探究的教学思路[J].生物学通报,2013(48).

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 自我反思 篇9

——阳光师训学习心得 丹凤县西河中学

余亚军

“阳光师训”送培下乡活动于2012年07月14日在我县隆重开班,开班典礼上我们550名参训教师听取了省教育厅朱小冬处长、省学前师范学院文明院长和商洛市教研室等领导的讲话。在为期三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省市专家的理论指导,观摩了省市县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参与了课堂评价及讨论研究。我非常庆幸能够赶上“阳光师训”送培下乡的最后一次机会,在培训中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及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专家引领

1、西安市雁塔区语文教研员史建义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我们如何把教学这个“遗憾的事情”,通过老师素质的提高,逐渐变成“遗憾的技术”乃至“遗憾的艺术”。他教会我们如何尊重学生、尊重细节。并且教会我们四个关注,即关注课标,关注中考说明,关注课本,关注学生。对如何教学,如何评课都进行了指导。

2、陕师院中文系赵录旺教授,在分析语文教学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系统讲解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反思。最后提高到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期望教师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人文精神,因材施教,完成教师的神圣使命;一如既往的理解和发扬语文教学的“语文味”;一如既往的认识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天性。用他 丰富的教学阅历,精彩的教学实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教师职业操守,充满了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一节讲座,既有教学方法的指导,又有育人思想的渗透,使我得到教学方法的同时,明确教师的艰难与神圣。

3、西安市长安区教研室刘艳艳老师,从校本研修的有关理论、角色定位、设计方法和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四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校本研修的培训。使我们明确了校本研修就是学校内部开展的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的统称,而不是我们理解的高不可测的高深理论。指导我们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环境,让我们能够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详实的实例,生动的讲解,为我们揭开校本研修的神秘面纱。

4、省教育学院的孙果老师引导我们认识了情绪的基本知识,通过广泛而经典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情绪与人的生理、行为、意识及人的解释系统的关系。教会我们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鼓励我们在教学中保持情绪的健康。

二、同伴互助

1、西安市23中姚景利老师的示范课《陋室铭》

一位年轻的老师,用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了我们全体听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从“言”到“文”的转化过程关键处,及时插入刘禹锡贬官的遭遇,对于学生理解文意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她在教学中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朗读训练,特别是她配乐朗读更是让听课的师生心服口服。细腻的教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我们的教学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师大贺卫东教授的点 评中,我们对这节课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贺教授告诫我们练好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字词、文史知识、朗读、书写、写作等等,要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不要让别人认为语文课是随便谁都能够上的。这些对我们都有极大的启示。

2、龙驹中学李玲老师的《春酒》

李玲老师的课堂教学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大刀阔斧的进行课堂教学整合。摒弃了传统的解题、介绍作者、字词、内容、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侧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在两者衔接的关键时候,插入对作者琦君的介绍,使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课堂始终以对话的形式,体现了课改的理念,而且完成了一般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初步教学生了解细节描写、抒情方式,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三、自我反思

1、懂得如何关注课标

在很长时间里,我们谈论的所谓课程标准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几乎没有系统的读过课标。还在很长时间里,没有见过完整的课标。这次在阳光师训活动过程中,在《教师学习指导》一书中,课标作为附录完整体现,并且有课标的解读和实施建议,以及修改后的课标与原课标之间的变化,使我们能够系统学习新课程标准。各位专家的辅导中也能够突出课标的理念,并及时对我们不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解,使我们真正懂得课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真正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通过学习我们纠正了过去对于三维目标理解的偏差,懂得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往往一节课前半段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学习语文的工具性内容,后半段再联系实际,用口语表达或者书面写作,给这节课加上一个闪亮的“尾巴”,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通过学习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个性表达,将人文性与文本理解的工具性统一起来。

3、能够正确定位阅读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关系

通过课标学习知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以往对于对话的理解有形式主义的倾向,把对话理解为一连串的问答,一问一答,满堂问,牵着学生走。现在知道对话就是“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前提上的对话,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综合。阅读过程的最好境界就是文本作者与我们师生“三颗心一起跳动”。

还有许多体会,就不再一一赘述。但是我在阳光师训中学习到的教育理念,一定会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体验、不断提高,让自己的教学真正造福自己的学生。

同伴互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同伴互助 分享 自我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

【正文】:教师同伴指导是指教师同伴结成伙伴关系,在一起工作,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课例研究,特别是有系统的教室观察与反馈等形式,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的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新时代,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而教师同伴指导,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策略,是一个“为教师所有”、“为教师参与”及“为教师所享”的过程。从众多学校的实践经验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源于学校的教学实践的不断磨练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到学校现场和教学活动中去观察、分析、了解、掌握具体的教学问题。其直接的意义在于教师掌握某种新的教学技术和策略,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同伴指导具有培育教师中的以合作和探究为核心的文化的潜力。这种文化既是专业特性的表现,也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教师同伴指导无论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还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师同伴合作的目的与价值、参与主体及相互关系、合作的内容、方式及指导活动的核心探讨问题来进行观点阐述。

一、目的与价值

同伴合作是一个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为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它鼓励教师之间以合作的方式互助互学,并为彼此提供持续性的指导,包括反馈性建议、分享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等,合作开展行动研究等。因此,从同伴合作的内在价值来看,首先,它有利于个教师关注自身教学实践问题,唤起自我反思的意识,从而自觉、自主地寻求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通过同伴合作,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力,教师效力的改善与提高,受益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学生;再次,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在价值给学校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同伴互助倡导合作的氛围有助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性同事关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契机。

二、参与主体/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在同伴合作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问题组织活动,遵循自愿的原则,参与对象一般是两人搭档式或三人及以上组成的同伴合作小组。教师合作对象由教师自行选择或是学校安排的有组织的选择,可以与相同学

科的教师或跨年级、跨学科选择搭档,其层次可以涉及新教师、老教师;专家教师、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等,甚至也可以是校外的专家作为教师的“同伴”进行合作。

在这种组合方式中,教师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单干”转变为合作,主要体现在:首先,合作对象的选择以自愿为原则,学校负责协调,使教师之间形成真正的“伙伴关系”,促使教师在合作的环境中感到轻松自如,具有安全感,从而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创造空间。其次,合作的方式是平等的,不存在科层制现象。也就是说,教师在参与合作之前,至少在观念上排除了年龄、教龄、教学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身份、职务等上下级的差别。因而教师在开展互助活动时,各方互惠互利地展开对话,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三、合作内容及互助方式

在同伴合作活动中,合作内容因合作小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两人搭档的合作小组可根据被指导教师自身的要求,和伙伴教师一起确定合作活动的内容;而三人及以上的合作小组则由小组成员共同决定。但不管怎样,合作的内容可以主要围绕着以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学业成就提高、改善教学实践问题等问题来展开。而合作活动开展的方式则多种多样,两人搭档中“最常见的模型是共同计划、课堂观察、跟进反馈三个环节中构成的一个循环过程,其中课堂观察是核心环节,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支持。”互助小组通常是通过共同研讨与交流来完成,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和业务素养的提高。

四、同伴合作的表现形式

教师开展同伴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依照开展同伴合作属性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按参与主题人数来分,同伴合作可分为教师“一对一式的互助”和“小组互助”。“一对一式的互助”又可分为同辈教师的组合和不同辈教师组合两种。前者是指同一水平教师(如教龄相同)或同一层级教师(教相同的学科)之间的组合,常见于有经验教师或优秀教师中;后者主要是指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或校外专家等的组合,多见于职初教师中。“小组互助”指的是三位或三位以上教师组成小组,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心得,共同探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或挑战,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

按目的的明确性分为有特定目的参与和无特定目的参与。

按指导风格分为:照镜子式指导、合作式指导和专家式指导。

按内容的侧重点来分,同伴合作可分为技术性合作、同事式合作/认知性合作、挑战性合作等。

下面例举同伴互助合作的一些具体实施形式:

(1)集体备课――整合大家的智慧,分享合作的快乐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备课通常被认定为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发扬集体协作精神,实行以年级组为单位、以同科目为小组的集体备课,在业务学习中提出集体备课的要求:三备、四定、五明确。三备主要是指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法,四定是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五明确是指明确知识点、基本能力训练点、知识迁移的基本结合点及重点和难点。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题,以新理念指导教学, 一学期内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都要承担一次中心发言人的任务, 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然后,全体成员集思广益 ,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然后由一人主教,教研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积极营造“随堂听课,人人听课,听人人课”的氛围。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可深入年级组,参与年级组的集体备课,了解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对教材、教法的钻研程度。通过集体智慧的凝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2)以优带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曾听一位校长这样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我会回答说,我是在被别人指导尤其是在指导别人中成长起来的。”那位校长的经验是:你在付出的同时也在得到。也许你会从徒弟那里达到启发,也许你会从自我加压、自我学习和反思中有所收获。我们深知,人是在指导中自觉并迅速成长起来的。因此,学校科努力搭建教育教学骨干展示自我、发挥示范作用的平台,采取 “以优带新”、“以老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牵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新教师分配到工作岗位上,首先要承担新教师“亮相课”,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各学科教师要细心听课,认真评课,在肯定优点的`同时,针对不足给予指导性的建议,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学校在开学初还可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老师,要求他们互相听课、互相观摩,开展教学咨询、教学指导。学期末,青年教师作汇报课。老教师、优秀教师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新教师,新教师用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老教师,这样互补,扬长避短,新老教师共同进步,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很有帮助。

在继续教育培训和外出学习的安排上尽量以年轻教师为主,平时多安排他们讲课,多与他们交流,给与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使他们接纳、吸收新知识,改造更新知识结构,尽快适应新课改带来的时代需求。通过努力,不少教师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教学能手、学校骨干教师。

(3)研讨疑难―――问出真谛,讲出精彩

新课程实施中教研倡导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要求加强教师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让教师在专业争论中畅谈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理念碰撞中发现别人的真知灼见,在深度会谈中找出阻碍团队进步的消极因素,依靠集体智慧来加以解决。为此,年级组成员积极探讨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指引教师平等对话,精诚协作,相互促进,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全员参与,广泛开展,每一位教师都勇敢地走到台上,走进同行,让自己的心智得到熏陶与洗礼,让每一个人的智慧都找到了用武之地,更有了一次次探讨、研究的旅行。疑难者问出了真谛,回答者讲出了精彩。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撞击,形成了强大的教育科研力量,教师们思考出了许多深层次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体会,与本组教师共同分享。经验与知识不再是封闭的一池水,而成了一股股交融奔流的小溪。

(4)课题研究――学习中研究,研究中成长

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每个教研组申报本组三年研究课题,指定课题负责人,每个教师根据教研组三年研究课题申报个人的小课题,做到“人人参与课题、人人研究课题”。要求每个课题都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成果,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风气。研究的专题仍然以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产生的困惑为主,如《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探索与研究》等。小课题的研究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服务于课堂。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不追求课题级别和成果获奖等次,只是鼓励教师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个人智慧,集体力量攻克难关。

五、同伴指导活动的核心探讨

教师同伴指导的模式通常是上述多种活动形式的组合,其最典型的模式是合作备课、课堂观察和反馈所构成的一个过程。下面就教师同伴指导活动的核心部分――课堂观察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可以将整个教学观察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1.预备会议

通常在课堂教学观察实施之前,教师同伴指导的参与者需要实施会议。其目的在于:建立参与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同伴指导是非评价性的,特别强调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观察前的会议为教师参与者的沟通和互动提供一个机会;协商确定观察的目的与规划,观察能否有效,取决于是否有明确的观察焦点和计划,而观察能否对教师的教学改善产生促进作用,则在限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焦点、观察计划与教师发展需求的迫切性。因此观察前参与各方的协商尤为重要。

观察预备会议应完成下列任务:被观察教师陈述教学目标,并介绍班级、教学内容各方面的情况;确定教师对教学改善的关注所在,被观察教师提出观察重点,经由与观察者的协商,确定观察焦点,明确观察内容,并将之以可观察行为来表示;同伴指导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与协商,最终定出最适宜的教学观察时间、地点与需要进行的次数,同时需要的各方对所运用的话语,包括概念、等级等含义达成共识;此外,还要选择或设计教室观察的工具,从某种角度说,教室观察方法也就是信息记录方法,教师小组成员在观察预备会议中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背景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记录方式,或者也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行设计教学观察表。

2.课堂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也称为教学观察,或称为教室观察,即观察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事先决定的观察工具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时间通常是一节完整的课,但在预定的观察点比较小时,比如观察的目的只指向于教师的某一具体的技能时,观察时间也可以更短。

这一环节的主要活动是观察记录。必须明确。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观察后的反馈会议的专业对话提供事实或素材。因此,在课堂观察过程中,观察工具的运用非常重要,它能帮助观察者有效地、完整地、准确地记录课堂教学事件。教学设备中有众多的课堂教学观察工具,包括的定量的和定性的,前者如编码体系、等级量表与项目清单,后者如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和电子记录,都可以用于教师观察。但重要的是在校方提供了这些教学研究设备的前提下,观察者必须掌握这类辅助工具的运用技术,因为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观察者运用这类工具的技术。

3.反馈会议

反馈会议通常以观察者要求教学者进行反思会议。观察者提出诸如“你的课好在什么地方?达到了哪些目标?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之类的问题,帮助教学者进行自我反思。然后观察者将在观察中收集到的资料呈现出来,与被观察者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共同生成改进建议和措施。这一过程就是反馈的过程,在众多的教师同伴指导的项目中,这一环节被看成是教师同伴指导的最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必须记住教师同伴指导是非评价性的,参与者的讨论只以所收集的资料为依据,只围绕所观察到的教学事实,不应带上个人偏见对被观察者作出判断或评价。

课堂观察是教师同伴指导的核心似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观察就是教师同伴指导的全部。实际上,只要强调反馈的教师同伴指导是有缺陷的,因为如果没有共同的教学准备,那么无论观察和反馈做得有多好,教师同伴指导都是不完整的;更为严重的是只关注观察和反馈可能会削弱教师之间的合作。因此,教师同伴指导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阶段。

总之,教师同伴合作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为直接目的,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为旨趣,以平等的对话方式而展开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分享知识,相互提供支持;为提高教学技能学习新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相互帮助,提供反馈意见。它有助于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改善教学。对我国的教育、教研活动中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故,教师同伴指导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朱宁波等 《教育科学》 “校本教研中的教室同伴互助” 第10期

2、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学苑出版社

上一篇:期末考试诚信考试承诺书下一篇:民族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