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2024-08-2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共12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1

宁波市曙光小学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此外,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增强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启发他们探究的愿望,并给他们提供思考、探索的机会,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应积极诱导他们作出探究的反映,创设有益于探究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为学生提供“我发现了”的契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充满耐心和期待,要敢于丢弃“解惑”的职能,等待学生去自主地探究发现。

关键词实践能力;实践活动;情境;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

首先,从社会的发展来看:数学社会化的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呼唤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其次,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由此可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来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第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等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能力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哪些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

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广泛的迁移而实现。因此,要将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在课堂上的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等;又如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实践能力逐步提高,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看待周围的客观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处理、解决身边的问题。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长此以往,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不利的。而《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源泉。

1、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常常会遇到非常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如学校要改建操场,在校内征集合理建议,小学生每人都可以给学校提出自己的想法:怎样改建才合理?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开展“关于改建操场工程的教学”的课题研究,这其中就蕴涵了许多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商业、科技、交通等行业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

实践活动的内容不仅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的内容还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这样会使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盲目地提高要求,脱离学生知识经验的实践活动,会导致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实践活动:“要用纸包装4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药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你能想出好的办法吗?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或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了多种结论,又从多种结论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又如,小学低段年级熟练了混合运算后,可以开展有关价格与购物活动的计算;学习了概率问题可以让学生分析社会上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概率问题等等。总之,实践活动的要求要符合学生实际,不可盲目地降低、或提高要求。

(二)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能撞击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应该怎样花”,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当然,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还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有效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2、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可以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观察购物情况后,回到教室开展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掌握四则运算知识。

3、创设大课堂情境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超市调查、寻找一些百分数,再让学生在下节课上来说一说所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教师长此以往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三)、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的数学交流,使实践活动深入进行

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在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认知的发展。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景之中,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因此,在活动中,应看到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的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在自己不赞同别人的意见时,不要批评而是提问,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实践活动中的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以外的其他人进行调查、访谈,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或开启自己的思路,以求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设计实践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实践活动问题的设臵应与儿童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相符合,难度要适宜。

(二)实践活动素材不应拘泥于教材。教材只是蓝本,大量的活动素材应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取。

(三)实践活动将生活引入数学教学,一定要讲究实效,防止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2

一、敏锐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在美术教育中, 让学生感知美, 我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1、走出课堂, 对自然美的感知。

自然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自然界给人的感染和熏陶是多方面的, 壮美使人振奋、秀美使人灵俊、幽美使人静穆深远, 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 巍然屹立的五岳使人意气风发、心旷神怡, 这种种自然美能开阔人们的视野, 激发人们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自然美的外部特征如色彩、形状、大小、结构、质量等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是形成美的必要条件。大自然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来到大自然中, 内心就会激起对大自然的非常丰富的情感。

2、运用现代电教媒体等手段, 对美术作品的美的感知。

现代电教媒体可以使美术作品更直观、生动、形象, 可看、可听、可静、可动, 以其鲜明的色彩, 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

在教学中, 我上网查找美术作品, 配上适当的音乐, 使学生接触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 并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蕴涵的人的感情活动, 使学生在接触表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内容的作品, 加深对其形式和内在感情的理解。

二、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培养

想象是人在感知客观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使人的认识超出时空与具体条件的限制, 拓展和丰富精神世界, 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条件。想象力应该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有大量的感知, 才能由感而发, 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1、创设情景, 丰富心理内容

小学生最善于想象, 因为他们的年龄决定了这个特点。但是想象是需要一定的原型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形象资料, 布置和美术活动有关的场景, 使学生一进入美术教室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教学生画海洋鱼, 我在黑板上铺了一层深蓝色的海底, 上面点缀美丽的珊瑚, 海带等海底植物, 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被布置的情景吸引住了, 然后我用圆形、长方形、梭形等不规则形状启发学生的想象, 让他们用点、线、面的装饰方法来想象海洋鱼的各种形状、结构, 通过这些, 丰富学生美的想象, 拓展了思维。

2、激发引导学生想象

教学时我用生动的语言, 调动学生的情绪, 唤起学生的想象,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进入想象的状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 才能去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也让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看法, 达到互相启发, 思路开阔, 想象飞扬, 引发更加丰富而新颖的想象。然后将自己由作品引发的联想和想象绘声绘色地表达给学生, 以引发学生的联想驰骋。这种方法最适合于学生的创作活动中。

三、高尚审美情感的培养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期间, 颁布的教育宗旨中明确提出“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教育, 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以美引真, 用语言表情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艺术作品有利于培养情感, 情感也作为动力促使人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要通过欣赏美术作品陶冶情操, 以美引真, 使学生区分高尚的情感和卑俗的情感, 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丰富的内在情感会加深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对于小学生来说, 内在的情感涉及家庭与社会, 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学生以感情影响。我在美术活动中挖掘美术课业的审美内涵,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形式的感染, 感受到作品的美。

2、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对学生的情感的影响

美学家滕守尧认为:审美教育, 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 而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

在欣赏中国传统美术作品时, 我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博大精深, 古代文化艺术的璀璨,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和民族自豪感。在欣赏漫画作品时, 我让学生体会漫画作品的寓意, 以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鞭达。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 培养丰富的内在情感尤为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素质。

四、初步成果

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 一个人的能力是调节技能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概括, 它不能与知识、技能混同。审美能力的提高能推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 我体会到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是一个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是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的长期连续的过程, 使小学生对美好事物和现象由衷地感到欢欣鼓舞、愉快满足, 对丑恶的事物、现象憎恶鄙视, 使他们思想健康、心灵美好、情趣高尚。审美教育可以使美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审美能力的提高能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使人感情高尚, 形成良好的人格, 使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每个人的审美能力都能提高, 那么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前进一步。因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 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 我要继续把握住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从教学的各个层面挖掘美的因素,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 让学生成为真、善、美的人。

摘要:审美就是对于美的欣赏。人在现实生活中对美的事物 (生活美) 和艺术作品 (艺术美) 的欣赏, 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美术教育应该以审美教育为主线贯彻始终, 培养审美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在美术教育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应以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体会真、善、美, 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真”, 自觉地把握真理和道德情操, 使情操受到陶冶,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关键词: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参考文献

[1]戴碧湘等:《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1。

[2]毛放:《小班化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创新是不竭的动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民教师责无旁贷。因此,当前和今后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各科教学都要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教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小学语文学科是重点课程,必须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作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乐者。”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产生最大的学习渴望,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通过放录像设计情景,让学生对齐威王、田忌赛马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对赛马的情景特别感兴趣,非常认真地观看两次赛马的过程,并注意人物的表情及语言的变化。此时,学生非常兴奋,对赛马过程记忆深刻。抓住这一时机,我就接着启发学生去思考、回答问题:说说你们最感兴趣的一幕。顿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纷纷举手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通过学生对画面的感知再说说个人的感受,学生自然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之中,看看文本是怎样叙述的,学生学起课文就不感到枯燥无味了。只有学生对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过程才会感到轻松,思维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习的乐趣,下次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去思考,去回答问题。

2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有问题、有疑点,才能有思考、有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应抓住文本、抓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给学生自由天地,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管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都要给予多鼓励,都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不能跑的可以走得稳,努力做到人人都能发展。同时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提出的关键性问题,促使学生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例如在教《司马光》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质疑:除砸缸外,是否还有既可救人又可保证缸不受损失的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同学们互相启发,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课堂气氛浓厚。从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相比较,以及司马光救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别出心裁,可贵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学生向司马光学习,学习他遇事冷静,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品质。

3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合理的想像,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讲读课文中,对重难点处渗透一些必要的新知识,可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飞夺泸定桥》一文时,着重理解飞夺泸定桥的重要意义,体会红军战士奋勇夺桥时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慨是文章的重点,讲到这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就有意识渗透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跟敌人抢时间?红军战士是怎么跑到敌人前面的?在攻天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及怎样攻下天险的?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一系列重点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去分析,学生不仅真正理解飞夺泸定桥的重要意义,还较容易理解了红军战士为什么火速以“飞”一般的速度去夺取泸定桥这一难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机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 提倡求异,提高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求异往往是创造之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求异思维 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同时,教师应该有一种宽宏、坦荡的胸襟,在课堂上树立一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与众不同的观念,真正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改变那种人云亦云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刻舟求剑》一课组织讨论:“刻舟求剑的人为什么捞不到宝剑?”就有一个学生总结说:“江里有浪,水有浮力,那把宝剑掉下去不可能掉在那个位置,任何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多么可贵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总按照一个定义、一种答案、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思考问题,应突破常规的禁锢,让学生充分去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光靠课内是不够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激发兴趣,发挥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也应有机结合、沟通。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作为语文教师,要将各科知识融会在语文教学当中,各学科教学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4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意识。由此可见,只有继承的好,才能有创新,这是创新的基石。同时也对教师有了更好的要求,不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知识的发展性、联系性和有用性。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空间,也就是说要将传统教育重知识的积累转移到知识创新上来。以下是我通过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了问题才会得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自然现象,通常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讲授。而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在刚刚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由于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科学课应该学习什么知识。于是我利用美丽的风景图片,生动的自然界中动物们的故事,教室里那些各式各样的实验仪器,还展览了大学生们制作的植物、种子、树叶等标本。学生对这些事物都非常感兴趣,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学生的问题就接踵而来了。“种子是如何被制作成标本的?”“为什么手电筒会发光?”就这样,孩子们开始知道在课上提问题了,这也正是我所期盼的,于是,每节课下来,孩子们都围在我旁边,告诉我,“老师,这节课我知道了蟋蟀是靠煽动翅膀发声的。”“老师,我下课要去采集更漂亮的鹅卵石。”每当看到孩子们能够在课下有所收获,我都把它当作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在课下能够制作出一株株精美的植物标本,我更是高兴万分,并且把优秀的作品帮助他们塑封起来,好好的保存。

二、敢让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更新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且要不断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在讲述“ 反冲”一课时,教学中设计的瓶子喷水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当水从瓶底喷出时的方向和瓶子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是教师提出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像时,要对他的看法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观察的现象仔细,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当瓶子转动的快时,水喷出的方向是怎样的,学生就会顺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准确地说出实验结论,从而达到实验目的。我们要对学生错误的结论或见解给予正确的引导,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敢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做法。对不同的知识的看法只有经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才能定下准确的结论,这样,既能激励学生下功夫认真钻研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三、敢让学生提出我自己来

刚刚从事自然教学,做实验时刚开始,大部分实验我都是作演示,但是,上过一两次之后,我发觉这样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深刻。于是我先找些学生在课下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问问他们想怎样上实验课,了解班里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和纪律情况。学生们大都想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或者分组实验。于是我在课下把各个年级每节课需要的实验仪器和教具都事先整理和分配好。把每种仪器的使用说明都仔细阅读并认真研究。恐怕学生在操作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在每节课实验前,我先介绍每一样实验仪器,然后介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讲实验步骤。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渐渐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我也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来了。

四、敢向学生学习

教师应抱着和学生相互学习的态度,向学生虚心地请教。在课堂上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他们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以独创性和大胆质疑为特征的创新行为的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例如:在“摔不碎的鸡蛋”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性万分高涨,为了能成功地表演鸡蛋从三层高的楼顶上往下扔但摔不碎,他们真是开动脑筋,煞费心机,到处采集各种各样的材料,精心设计,细心制作。后来我召集了一部分学生对这次活动作了一次讨论,他们讲自己的制作思路,同学们谈他们对活动看法,当时我给予了他们大力的表扬并适当地给予了物质奖励,我由衷地佩服他们有如此深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我体会到,教师真的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五、敢打破各种条条框框

教师要是能够打破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条框框,开创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定会得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目的是要孩子知道知识是什么。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们把认识知识是什么倾向于研究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综合分析等更方面的能力。改革后,我们把考核成绩的60%放在学生的实验、小制作的实践能力上,20%放在学生平时学习知识的态度和效果上,只有20%是学生期末的考核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表现出了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力,受到了孩子的赞同。

六、充分认识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丰富多彩,但是缺乏了实践意识,这会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下降。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要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并不断激励和加深学生的行为发现者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授磁铁游戏这一内容时,单纯地向学生介绍或者让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并不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磁铁,理解他的性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允许他们带着磁铁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去试验,比一比,看谁能发现磁铁的秘密,这样既能激发孩子急切想发现问题的学习积极性又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从学生的实践中被突破了。由此可见,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5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学习要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弊端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激发兴趣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动手操作。

四.生活实践。

五.自主探索,收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6

一、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 因此, 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 才能达到对书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 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 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 结论错对分明, 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 同时必须勤思多想。

二、示范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表率, 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 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比如,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笔者教给学生的算理是这样的:44×25=11× (4×25) 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知识: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 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讲述后, 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 并且又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 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这样教学, 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 又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三、发展数学语言

1.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 当学习中有疑难时, 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后请一名代表汇报。这样做,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 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 灵活运用新旧知识,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 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 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 2 米6 厘米= ( ) 厘米, 可让学生叙述:2 米就是200 厘米, 200 厘米加上6 厘米等于206 厘米。简单的两句话, 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 使学生掌握思路, 并能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3. 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学习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 但只需正确引导, 他们便能正确概括。经常有目的地进行课堂小结, 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四、强化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 在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 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 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实践证明, 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进而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

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 (1) 多种不同的分法 (2) 一共分成几份? (3) 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 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 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 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使学生获得了数学交流的机会,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心,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了学生的和数学语言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索

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更快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自主探索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在现代教育中,自主探索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良好的自主探索能力可以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最大限度发挥,需要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提出疑问,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去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措施

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关键课程,也能够真正挖掘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组织探索能力,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模式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国的教学模式有所改变,将原来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变成适应社会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的科学化,需要在小学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改变当前小学数学中固有的课堂结构和授课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将新型的以学生主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模式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授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4~6组,对各个小组安排统一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索学习,再由小组代表针对小组内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在最后阶段,需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教师根据每一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要不断鼓励,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小学数学只是比较单纯的数学知识学习,同实际的生活并没有紧密联系,因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这一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提高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针对一个数学知识,通过让小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对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利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不断学习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和自主探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质疑思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存在疑问才会更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够有新的发现。所以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勇敢将自己的不懂之处告诉老师,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让老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进度的调整,将学生的疑问和把握不好的地方进行共同探讨,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阶段性提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传统的教材习题内容进行改编,在改编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习题的难度,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改编后的习题就需要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也只有在小学不断对数学知识进行质疑思辨的过程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小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进行培养。

总之,小学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自主探索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希望为以后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经验。

参考文献:

谭淑红,李桂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J].林区教学,2006(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8

小学科学 即墨市华山镇华东小学

姜治君 邮编:266216 电话:(0532)84559976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 即墨市华山镇华东小学 姜治君 邮编:266216 电话:(0532)84559976 科学课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许多科学常识,科学知识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有些在现在看来也还是很抽象,很难理解的。实践出真知,科学精神更应该包括实践精神。实验是人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科学科教学中基本有效的方法,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所以,上好科学科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的自然观、科学态度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创新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唤起,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而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应有意识地构建创新环境,扶持创新意识。

1.好奇意识的保护,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如我在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本身效果不明显,可是有的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是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我是对该生大力表扬,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

2.创新情境的构建,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扶持创新意识。如教学《大气的压力》一课时,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特意构建创新一个情境:一上课,我向学生们出示了“马德堡半球”,合上两个半球抽掉其中的空气,让学生用力向两边拉开,一个、两个、四个,直到最后到全班同学像拔河似的一齐拉,但仍拉不开。此时,我提出问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极了,纷纷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这两个半球拉开?如果两个班的同学一起拉,能不能把它拉开?恰当的问题开启了学生思维之门,教师为学生构建创新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深入探究的愿望油然而生。

二、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良好氛围,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1.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

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解决办法的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维的开拓。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如我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热喷泉”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感到非常惊奇,并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出来,有个学生说:“如果我把做的‘铝皮风车’装在上面,不就是成为一个新型的自动风车吗?”这不正是表明:小学生也有创新潜力,完全可以培养起一定的创新精神。

2、适时点拨,激发思维

如学习《热空气》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阶段,出示一盏自制的走马灯,在走马灯下面点燃酒精灯后,走马灯转动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后,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对走马灯不停地转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议论纷纷。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问:“通过这种现象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静止的走马灯在点燃酒精灯后为什么能转动?”“是什么力量让走马灯转起的?”“走马灯转动与什么有关系呢?”„„通过观察、讨论,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

3.引导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科学教材内容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在深钻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材实验: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瓶塞,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是否能流到瓶子里;再把瓶塞松一松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水流进了瓶里;你还有其它方法能让水流进瓶里吗?学生思索后,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的说可以在瓶塞上开一个小孔;有的说可以在瓶子上凿一个洞,还有一位学生说可以设计一个分成两格的漏斗,一边放水,一边空着„„学生的交流使他们获得了意外的信息或“灵感”。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学生创新能力的锻造创新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明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一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造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追求目标。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索、鼓励学生自行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观察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科教学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是手把手地教,还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标志着两种教学观。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观察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1.立足于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沉浮的秘密》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后,要求学生实践自制“潜水艇”。有的学生找来两个装眼药水的玻璃瓶,用胶布把大口连接起来做成船体,再在两端小口各套上一段自行车上的气门芯,一段插入水里,一段露出水面含在口里。想让它沉,就吸出瓶里的空气;想让它浮,则用口吹进气体,使水排出。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当然,创新能力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和增长。所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经历“搞科学”的过程,比获取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9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逻辑学和心理学都研究思维,但它们的侧重面有所不同。逻辑学主要从思维的结果(或产物)如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来研究,而且着重研究正确思维的规律及形式,以及这些认识结果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则主要从思维过程本身来研究,着重研究思维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导致形成某些认识结果的内在的隐蔽的原因。由于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心理学与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也要紧密联系,并且相互补充。我们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也同样要注意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紧密联系这一特点,忽视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人类思维发展的阶段

思维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特点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直观行动思维:这是婴儿期(1岁以后)的思维特点。这个阶段的思维是在对物体的感知、动作中进行的。婴儿离开动作就不能进行思考,也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或预见动作的`结果。这阶段婴儿只能概括事物的一些外部特征。以后长到成人,直观行动思维继续发展成操作思维。例如运动员的技能就需要操作思维。

(二)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期的思维特点,一般从3岁延续到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时可以摆脱对动作的直接依赖,而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具体形象的联想(即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这阶段儿童能进行一些初步概括,但概括出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形式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它是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形式逻辑思维:简称逻辑思维。它是以同一律为核心规律,进行确定的、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思维。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概念必须是确定的。例如,A就是A,不能既是A又是非A。在小学数学中每一个概念也都必须是确定的。例如教学约数、倍数时,把0排除,否则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也要包括0了。

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主要是从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上进行思维。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也称为普通思维,形式逻辑也称普通逻辑。一般地说,10―11岁是过渡到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这时学生的概括能力有了较显著的变化。

2.辩证逻辑思维:简称辩证思维。它是以对立统一为核心规律而进行的思维。它着重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概念的矛盾运动来进行思考。它把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联系起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进行思考。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据心理学家研究,9―11岁学生的辩证思维才开始萌芽。

从个体发展来说,上述几种思维活动虽然是分阶段逐步发展的,但每发展到后一阶段时,前一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实践能力 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仅要设计、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而且要在数学知识传授中,注重通过观察操作整理信息、探索身边实际问题等活动,促使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一、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挖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师不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了数学以后,在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仍然束手无策,造成了知识与运用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体会到身边有数学,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我最近买了一间房,这个房间长5.2米,宽3米,高2.6米,如果要在四面墙和房顶粉刷上白色油漆(其中门窗占10.2平方米不刷),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0.25千克,我需要买多少油漆?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还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学,有意识地用,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二、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不断获取知识,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学以致用,因此要有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并将获得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数学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需要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在多种答案并存的情况下,要引导学生从最省最合算的角度选择答案。如设计下面的问题:甲城向乙城运7.5吨货物,如果用载重量5吨的大卡车,运一趟运费110元,用载重量2吨的小卡车,运一趟运费要50元。请设计一下运送方案,比较一下哪种运费最省。学生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有效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思维训练“生活化”。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机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为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2.日常生活“数学化”。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四、重视数学估算教学,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精确计算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而忽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不要求得到精确结果学生也会不厌其烦地计算下去,而不会用估算迅速得出结果。甚至有的学生算题的结果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时,却没有感到是错的,缺乏数感。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中要重视估算教学并运用实例说明估算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估算能力。如让学生估计一下全校大约有多少人,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上学时至少要提前多少时间出发才不会迟到等。只有学生有了估算意识,掌握了估算方法,才会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灵活运用并迅速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生活教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给学生留有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由此看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应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所学知识融于生活,设计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怎样学数学,领悟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引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田淑华.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小学数学,2005(6).

[2]钱平玉.动手操作,激活思维[J].江苏教育,2005(10).

[3]李森祥,刘焕知.低年级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多“说”[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6(0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11

一、创设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1.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和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积极且富有成效的表现形式, 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1) 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自然、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2)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端, 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推动力, 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催化的作用, 是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内在动力之一。例如, 在学习“盐类水解”时, 我首先提出酸溶液pH<7, 碱溶液pH>7, 然后提问Na 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有的学生马上回答了, 但通过实验检验后, 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想的不一样, 为什么这些盐溶液呈不同的酸碱性。这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的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特别容易被新奇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 这种好奇心理是质疑之源。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后, 还要从实际出发, 因势利导, 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保持其学习兴趣, 又要正确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 在讲“金属与盐发生反应的条件”时, 我增加了钠与水、钠与硫酸铜的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钠放入水中会有何现象?当学生看见钠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产生的一系列声、色、形并举的化学现象时无不感到惊奇, 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 我积极启发、引导分析, 揭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从而得出结论。然后问学生: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会产生哪些现象?钠能否把铜置换出来?在学生分析、预测后, 再做演示实验, 验证其预测结果的正确性。因此, 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巧用问题情境设疑。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 其次要注意问题的隐蔽性和梯度。结论既不能太直接, 也不能太难, 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 顺藤摸瓜, 学会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例如, 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 确实难了些, 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两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 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样就相对容易了。

2.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在创造活动中往往具有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创造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 而且要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嘴说话, 用手操作, 即亲身经历和感悟。化学实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能使枯燥的化学课堂充满乐趣, 这是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好奇上, 教师特别要注意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引入分析现象的本质上, 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理解概念, 掌握规律, 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在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课程和兴趣, 在实验室找到所需的器材, 制作、拼装实验装置来研究一些课题。如, 学生在研究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的情况时, 发现刚开始生成的溶液变为黄色, 但放置一段时间后, 颜色发生了改变, 然后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沉淀的颜色也并非红褐色, 学生对此大为不解。老师在这时候要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原因,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最终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 “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的教学, 我从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开始, 首先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然后指导由学生结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自行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出示已组装好的实验装置, 由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常发生的错误。

(2) 巧用趣味实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状态,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的途径可以是提问、展示事实、播放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如演示一个趣味实验来创设情境:在烧杯中放入适量蔗糖, 加入少量水溶解, 倒入一种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搅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用大屏幕展示文字表述: (1) 看:蔗糖逐渐变黑, 体积膨胀; (2) 摸:烧杯壁发热; (3) 问:有刺激性略带酸味的气体是什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由责任感、好奇感发展而来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 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严谨是创新的前提,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来自于偶然, 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 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非常后悔。当时, 在巴拉尔之前, 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 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却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 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 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错误的, 后经重新化验, 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所以, 从事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认真。

3.锲而不舍, 锐意进取。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后获得成功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其坚持不懈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 在制硝化甘油时, 多次发生爆炸, 他本人被炸伤, 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 但他并没有放弃研究。所以, 创新必须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 要有意识地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三、结合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 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 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 假设N2不存在N≡N, N2变得活泼, 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高度重视, 并适当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 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 学生通常会想到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 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 它首先与水反应, 所以得不到金属铜, 而是生成Cu (OH) 2蓝色沉淀。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细致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的基础。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 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 引导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等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 学会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 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上述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应,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 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亲自动手, 亲自实践, 感受创新成功的喜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篇12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并非都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只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即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渠道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特别注重教室的布置、板报的设计、墙上悬挂条幅的选择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每一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创新能力,只是有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些,有的学生可能在那方面表现突出些。要想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就应在教学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创新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一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及手段都应给予理解和重视,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克服那种满堂灌、一切都教师说了算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态要和蔼可亲,语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既要有严父般的谆谆教诲,又有慈母般的暖暖爱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说、敢做。即使学生说错或做错了,教师也不要讽刺挖苦学生,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要多鼓励少批评。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学习过程中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善允许补充,不明白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环境,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努力把教学活动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努力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像于一体的教学场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萌动创新意识。

三、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必须打破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渴望创新、追求创新、参与创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捕捉那些善于质疑、敢于发问、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并善于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克服老师主宰课堂,只有教师提问学生,不准学生向教师质疑的弊端,要把学生提问、讲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封闭的圈子里解放出来,对能提出一些创见性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其次要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年龄特征和教材本身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互相讨论,主动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四、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

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拘泥课本,不依常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形式,通过探究性实验增加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学生能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实中的美妙与和谐;能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实和日常生活中的道理;通过一个个探究性实验,来辨析真伪引发认识冲突,激起探究的深入,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体会成功的乐趣,为以后创造、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新课标教材中很多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极好的教材,而且各知识点都是彼此联系、按一定逻辑顺序组成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大胆创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能改变传统学习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模式,形成对于知识进行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一篇:适合送客户的除夕拜年祝福语下一篇:形成性考核经济法律基础(工商管理)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