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散文

2024-05-08

说散文(精选13篇)

说散文 篇1

“他们说”不是因为八卦,或许是因为善意的玩笑,也可能是一个人的随口一说,然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散文 篇2

在各种体裁文章的教学中, 我个人觉得散文的教学内容更难确定, 这与本身的文体特点有关, 学生平时对这类文章兴趣就不大, 所以教学时首先要确定好教学目标, 教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 引导他们沉浸在文本中, 发现这类文章的美。下面我就以《谈生命》为例谈谈自己对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点滴感受。

一.根据课标、单元要求和文体特点等确定教学目标

《谈生命》是九下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生命”为主题, 要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用心领会写作意图, 认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研讨, 共同探究有关生命的问题, 互相启发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课标》规定:在7-9年级, 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 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依据这些要求以及课后练习,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

(1) 自由速读散文, 整体感知全文作者围绕“生命”这一话题所谈的内容。

(2) 精读课文, 探究文中两个隐喻展开的联想和想象, 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境界。

(3) 朗读全文, 联系实际, 感悟关键语句含义, 认识生命的规律, 豁达乐观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二.依据学情, 确定教学流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养尊处优, 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认识缺乏理性。环顾身边学校学生接二连三地不善待生命的事例, 本文应该可以是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我们初三的学生生活阅历, 人生经历还很浅, 学习本文这样描述抽象内容的课文还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文章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而且我所面临的这些学生阅读能力不是很好, 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兴趣, 创造一种氛围, 采用启发和联系实际的方法, 并且要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 听课文, 配音朗读, 整体把握文章围绕“生命”所谈的内容。教师配音朗读课文, 引领学生浸润到文本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倾听配音朗读, 整体感知, 划分段落。

(2) 理解作者为何用“一江春水”形容生命。教师指导学生自读理解春水流动的几种状态和生命充满力量、丰富多彩间的相似点;组织学生自由发表读后的感受;示范板书关键词,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勾画, 感悟总结。学生自由读课文, 用心体会联想春水流动的几种状态;自由发言, 说自己的感受;根据老师的板书勾画重点词语;再朗读文段, 尤其是勾画的关键词语, 感悟体会生命的力量。

(3) 理解为何用“一棵小树”来形容生命。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寻找二者的相似点, 自主发表感受;示范摘录关键词语。学生通过诵读、联想, 想象小树和生命间的相似;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勾画关键词补充板书。

(4)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根据自己的体会, 再次感受两个鲜活的形象。学生自由诵读, 自由选段, 在班级示范朗读。

(5)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形象的比喻来为生命写一段话。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 仿照例句写写生命还像什么。

(6) 学生自由选读第三层次, 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独特的感受。

(7) 学生研讨课文。教师结合学生对关键语句的感悟, 引导他们理解课文主旨。

试说朱自清散文的色彩艺术 篇3

色彩具有促人联想产生表情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而文字本身就有丰富的词彩,可在文章中透现出斑斓的色泽。朱自清的散文往往情彩并茂,就是以文设色,以色达情而致。读者无不在动人的情彩中陶醉、神往。以色彩美创造精湛的艺术美方面,朱自清先生有深思独到之处,下面就此谈谈其散文的色彩艺术。

古人云:“凡作一图,用笔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方为妙手。”朱自清先生为文设色无不恰到好处,强弱、明暗、浓淡惟妙惟肖。

作者在威尼斯看到:“海水是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惟其是浩淼深沉的大海,才会使面对它的人堕入遥远的遐想的境界,产生悠悠若梦的感觉。故而作者选取浓重的色彩描绘这迷人的亚得里亚海,使其更深幽而神妙。这一笔浓彩确为《威尼斯》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写活了她那魅人的风韵神姿。

温州梅雨潭的水色,作者以浓丽明艳的色彩描绘它:“梅雨潭亮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逐那离合的神光了……又鞠身过了一个古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潭水轻轻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至此水的色彩已被描绘得神采飞扬了,姿形、神韵栩栩如生;那妙不可言的变幻的色彩,更叫你探幽索味之兴陡增。潭水的绿是厚茸茸的,沁在水中是波动的,生机勃勃的,水灵、清澈、纯情、温润……谁能不为此拍案叫绝呢!出神入化的色彩变幻写尽了水的深酣的人情味和它那飘逸的神韵。

朱自清为文设置浓彩,每每各有侧重,而为文略施粉黛亦各有千秋,别有一番风致。

作者描写荷塘月色下的流水,色泽庶几近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此时月光如泻,万物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泛出白色银光,流水无疑也被月色掩起绿来,然而“脉脉的流水”,这“脉脉”两字写得多妙啊!是写微微波动而显见了殷殷的绿的涟漪,是写光晕轻泛的月色,还是写作者淡淡的喜与愁的委婉情思呢?尽在不言中,由你去体味吧!墨无痕,笔有神,流水空灵捉摸不定的色彩更为荷塘添了一番朦胧的淡雅的美。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一般美妙。看无着色,而实有色,恰如“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境界。

朱自清在瑞士看到的湖水是这样的:“太阳照着的时候,那水在微风里摇晃着,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这段描写没有一个带色彩的词,然而笔触流出的透明,一汪见底闪着灵光,如此纯情,如此静美,令人心醉!不用带色彩的词却酝酿出如此淡雅如此魅力的色泽,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神来之笔啊!

朱自清先生设色的精湛技艺不可能一一述举,浓淡相济,明暗深浅各宜,然而无不新颖、传神,如真正的美人“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这方面充分表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他的艺术智慧和创造力更表现在他十分注意处理内容与形式的正确关系,深究外在的色调与内在情思的正确关系,摒弃文章徒有其表的色彩美,为突出作品中心,渲染作品情感,选取最佳色彩,多形式多角度地绘景摹象。

朱自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常常以一种最适合作品情与思的色彩做主色,如主旋律反复回旋在乐意里一样反复出现在作品里,为作品打底色,创造出叩动人心的基调。如《荷塘月色》一文作者选取了白色做为它的主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荷塘的一切都在苍茫的月白朦胧中,这是一片冷色,给以淡淡的冷气,隐隐透出了当时——九二七年蒋汪叛变革命后社会寒冷恐怖的空气,白天只能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只能讲自己不愿讲的话。然而白色又能给人以纯净、圣洁的感受,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作者又借助于它,陶冶、净化情感,写出自己晶莹纯洁如月的心灵世界,抒发出自己不愿与黑暗当局同流合污,热烈向往光明、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感。作者竟把自己内心的热力点化为一个冷然、晶莹、洁白的艺术画面,别有一番韵味。统摄全篇的这一片白色,既为文章创造了幽静、优美的意境,又包蕴了深醇的人情美。

朱自清在散文中还常用两种反差较大的色彩,同时出现在作品里,使之强烈对比,渲染情韵,挖掘中心,点化主题。以《背影》一段为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显示出的色彩是:黑色、深青色。这冷色渲染的是凝重、冷落的气息,这色彩与背影出现的特定背景很相适:父亲的母亲刚去世,典当尽家资才办好丧事,然而父亲当时却又被解职。父亲的背影画下了他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所以作者以暗彩画他。当父亲转过身来时,作者写道:“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黑色的背影上陡然添上这红色,使文章内在的情韵得到热烈抒发,父亲不顾手头拮据买来一抱橘子,有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慈爱,也有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望,期望儿子学成后能挑起家庭的重担。这一笔亮色,不仅艺术地点化了暗淡“背影”的形象,给全篇暗淡的基调投以光明与希望,而且使文章的诗情至此升华到最高点,作品的主题因此而更鲜明突出。

妹妹说散文 篇4

爸爸说:“好。”你就屁颠屁颠的.去考试了。

记得拿通知书的前一天,妹妹一本正经的对我们说:“我明天,不想去拿通知书了。”

我们说:“为什么?你考试的时候都去了,怎么就不可以去拿通知书呢?”

妹妹说:“一个手拿奖状不好看。”

然后,我就语重心长的说:“这个好,比你哥哥强。”大家又笑了。

往家打电话的时候,妹妹说:“姐姐,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说:“我在思考人生。”

妹妹说:“人生,是什么东西,是吃的吗?”

我说:“对,跟吃的差不多。”

妹妹说:“那个还用思考吗?买不就行了。”

我说:“现在没钱,买不起呀。”

妹妹说:“没事,姐,等我长大了,挣好多钱,你想要什么,我都买给你。”

再打电话的时候,我说:“我想你们了?”

妹妹说:“姐姐,你怎么了,是不是不开心?”

我说:“小屁孩,你懂什么叫不开心吗?”

妹妹说:“懂,我看电视上说的,人一不开心,就会想家。”然后我就没出息的流泪了。

尘说散文 篇5

(一)

近来连文字也变得搁浅了.

终是俗人一个,洗衣做饭,带孩子和逛不完的菜市场.

人始终是不满足的动物,有了一部车,便想要房,有了车房会想换更大更好的.现有的生活总想要更好的.

这生活什么时侯才是个头.

难而,谁不想要?

总想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将自已安放,而这里便是我的静所.

先生说这是世态炎凉.我说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故他喜闹,我喜静.

(二)

每个人都拥有自已的生活方式,要活给谁看?

怎么能丢了自已?

只有自已觉得好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日子.

我找一个爱人,我结婚,我生一个孩子,只是为了向那个更好的我前进.

如果那个“我”为此渐行渐远,我又何苦还固执地坚守现有的生活?

这一切所做的只为了让自已能生活得更圆满.

并且做一个有能力,有责任和担当的人,快乐的生活.

说吾固执也好?说吾冷漠也好?

吾就是吾.你是你.不要用你那所谓的爱的借口来干涉.

吾有吾的自由,也自有分寸.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

要知道自由有时比生命和爱情更重要,你的管束只会让人逃.

(三)

每人终有每人的烦吧.

烦得有时不敢想以后的日子,想着头疼.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我心释然.能拥有如此好心态的人总归在少数吧.

有时也总会以“怕什么怕,天塌下来还有高人顶着呢”来安慰自已.

天是不会塌下来,可人的生命固然是有限的.

以至于我现在总会以“烦什么烦,还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侯呢,还不知道能活着明呢?”来警告自已要快乐.

虽然年青的我还不到三十,说这些未免会显得不吉利.

但这招似乎还真见效,一些烦恼也释然了.

无外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如果失去了它,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而事实上,我们真的无法保证因为比别人年轻而活得更长久,这些仿佛只有老天爷所能决定的事情.

我见过一些人,一生注重健康,小心谨慎,却落下一身的病,身不由已.

也有人年记青青,就失去了生命.

最近流传飞机,火车,轮船都不能坐了.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不影响自已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为人低调谨慎,保重自已,其它也只能交给天了.

是一个现实的人.

也愿意面对现实.

(四)

年幼的女儿看芭拉拉小魔仙,电视里的角色可以不同变换.

小男孩也会模仿奥特曼打败怪兽拯救地球.孩子们因缺乏对世界的认知,所以对于很多看到的事情也容易相信.

然而我们早已不是孩提时代了.

故所周知,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也是丑陋的`,是冲满期待的,也是令人失望的,是平淡的,也是无常的,是遗憾的,也是拥有奇迹.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把一件事情不要想得太好和太坏,顺其自然.在最坏时,能有足够的勇气去应付.在最好时,切勿大喜,免于乐极生悲.

一直以为,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功不是取得多大的功名,而是按照自已的意愿过活,哪怕平淡,哪怕无庸.

(五)

群山纵岭.

你说抒情散文 篇6

毕业了,校园还是那个校园,只是星光下昏暗的操场看台,多了即将分别的我们。你带了半打啤酒,拿了一个要递给我问我喝么,我说不喝,你没再说什么,只是打开了一个自顾自的喝起来。你说你一直喜欢我,从第一次看到我肆无忌惮的笑开始,只是我们太晚遇到。的确,那时候你身边已经有别人。你一边喝酒一遍娓娓道来,我只是静静听着,目光放空到夜幕下遥远的点点灯光,像在看什么又没在看什么,那是脑海里好像闪过了那个大家跑来操场看月食的晚上,大家对着月亮狼嚎然后引起一片笑声和尖叫,操场和家属区的对射激光……你说谢谢我陪你度过这最后一个坐在操场看台的晚上,我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的微笑,你问我笑什么,我摇了摇头沉默不语,你好像默默的流了眼泪。我内心是一片了然,对于你所说的话,我并不惊讶,也仿佛并没有任何波澜,就像我站在起跑点时就知道自己要到达的终点一样,只是不知道何时到达而已,当时我觉得有一个了解自己关爱自己的人很好,结果是怎样又有什么两样。

工作以后,我也有了新的朋友,他们都有着我不曾有过的过去,我们也会不时喝喝酒,相互吐露心事,而每当这时候我便沉默的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文字跟声音,我说跟你们比我好像这二十年都白活了,朋友却说那是因为你一直过得很好,我轻轻的点了点头。有一次我跟朋友在南方寒冷的冬天里,席地而坐,围着唯一的电暖炉,喝酒谈天。这样的氛围里,说出心底的心事是那么自然而然,于是我讲了那个毕业季的表白。朋友无奈的要我醒醒,说有缘无分都是妄言,如果他真的爱我又怎么会等到毕业季才无奈表白。朋友说分离前的表白只为在我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之前种种只是寂寞时无聊的排解。我一时语塞,前一秒我还小心翼翼的捧着这点心事,却随着朋友的三言两语就那么轻易的随风而逝了,我心里顿时空了,所谓的心事在旁观者看来只不过是我浪漫的天真的甚至固执的一厢情愿。那时,我才真切感受到了分别与失去,我不知道这心事去哪了,唯一确定的是我不会再讲了。

后来,在某天的公交车上,朋友正在跟我讲她最近的感情烦恼,我却默默重拾自己的心事。我看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感受着初升阳光的温暖,我突然想明白了。我对自己说,他们是错的,你说喜欢我,并不是为了让我记得你,而是为了不再联系。如果没有分别之前的表白,或许,我还会偶尔找你聊天,谈谈最近,说说工作,回忆从前。只是,现在我却不能够了。我瞬间释然了,总觉得你还是了解我的,既然是这样,现在联系不联系又有什么不同呢,或许你对我的印象还是我第一次毫无顾忌的笑,我对你的印象还是那天星光下你说喜欢我,这样就足够了。

例说数学说课中如何说教材 篇7

笔者认为数学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五方面:1、说“准”教材;2、说“明”教法;3、说“会”学法;4、说“清”教学意图;5、说“清”练习层次.“五说”的核心是在说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础上, 阐明“为什么这样教”.教材是课程的载体, 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因此, 说教材是说课的第一环节.下面以立体几何§9·9棱柱和棱锥 (一) 一课为例, 主要讨论如何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 (下B)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第九章第四单元简单的多面体与球中9·9棱柱与棱锥 (课本第54-56页) 。

2教材所处地位

简单多面体和球, 共分4小节.简单几何体, 是指最基本、最常见的几何体.按照大纲的规定, 有关简单几何体只讨论棱柱、棱锥、多面体和正多面体、球.本节有四个知识点:棱柱、棱锥、棱柱和棱锥的直观图以及正多面体的有关概念.关于棱柱和棱锥的教学内容都包括有关概念、性质等内容, 直观图的画法仅学习直棱柱和正棱锥的直观图.这一节的内容, 既是对简单几何体基础知识的重点讨论, 又是对前面空间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向量代数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延伸.高考中常以棱柱和棱锥为载体, 考察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可见这节内容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

(1) 学习目标: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理解棱柱的概念, 能分清斜、直、正棱柱、掌握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概念及其性质, 了解棱柱的表示及其分类;能利用添辅助线、面的方法, 计算长度、角度及截面问题.能初步运用棱柱的概念及其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和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制作模型、画图、对学生进行观察, 归纳、猜想、分类、证明的科学思维方式及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并进行探究发现.

(3) 情感目标:渗透德育, 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交流, 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深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个三棱柱和四棱柱模型.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是棱柱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是棱柱及正棱柱的性质及其运用。

从上述说教材中, 可以总结出说课中说教材的一般内容主要包括:

(1) 说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教材内容所要求完成的任务:说明该内容在本单元、本章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有时可以从该内容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作用, 对其它学科的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 , 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由数学教材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做到准确无误, 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节课教材内容在本学科、本年段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 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注重该内容在教材的逻辑结构与学科逻辑结构中所处的角色, 教材编写的意图、特点及重点、难点、关键, 该内容的学习类型, 并应从课程论的高度, 依学生的认识、思想方法、能力、人格因素等不同的层面来审视该内容, 数学教材内容还应包含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方法等。

(2) 教学目的的确定要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分析该内容在认知、操作、情感领域的终极教学目标, 力求终极目标制定得全面、准确、恰当.提倡目标的多元化, 即从单一的知识目标扩展到能力目标, 从认知目标扩展到操作目标、情感目标.根据终极目标制定出相关联的从属目标.但不能过分求全.因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限, 教学目标和各方面的要求过分面面俱到, 反而会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少而明确, 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 检查反馈层次清楚准确具体, 正确说出某一教材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的课堂教与学的目标, 即教什么, 要达到的目的;学什么, 要达到的要求.总之教学目的的制定要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可测性;科学性指教学目标制定切合学生实际, 指教学目标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不是教师想如何做;全面性指目标的多元化, 认知、操作、情感等领域都应体现;层次性指目标反映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级水平.可测性是指目标明确具体, 能够实现、能度量。

(3) 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其确定依据。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等出发, 准确地说出教材某一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以及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正确地说出确定某一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原因各是什么。

总之, 在以上“说教材”的常规内容基础上, 做到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得准确;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恰当;重点、难点明确的同时, 我们还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例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袁建文.“椎体的体积”说课提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 7.

【3】徐晓兵.数学教学应当重视些什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2, 5.

敢 说、乐 说、会 说 篇8

一、克服障碍,让生敢说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重“写”轻“说”的现象。农村孩子见识窄,腼腆,在公开场合常常没自信,放不开。课堂上也是一样,屡屡会出现学生课堂中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时气氛沉闷而不活跃。我听了很多次城里名师到农村送教,老师堂上激情四射,学生下面哑口无声,再优秀的老师碰到这种情况也不会上出好的效果。可怎样让学生敢于说话呢?我觉得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创设一个宽松友好民主 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降低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紧张感外。还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说不同难度的内容,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要多鼓励,少批评,对有些胆子小不敢说话的学生要耐心引导。老师平常也可以在课下和学生多聊聊天,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了解更多的了解他们,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让学生愿意和你说,表达自己。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少说一些,让孩子多说一些;让那些胆怯、内敛、不够自信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突破自我,锻炼自己,掌握“说话”之道。像我接手新的班级时,开始组织活动,班里有一位同学,一直为脸上长胎记而自卑从来不参加活动,了解了情况后,我就在班上说“朱某同学真是与众不同,出生时就被护士阿姨盖上一块聪明的印章,因为她们相信这个孩子长大肯定会有出息的” 。听了老师的解释,同学们很是羡慕,没人再说他是大花脸,朱某也感觉老师的话很有道理,从此克服了自卑情绪,敢积极发言参与班级活动了。

二、激发兴趣,让生乐说

敢说还要乐说,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兴趣,便有了自觉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便成功了一半。学生如果兴趣不浓,就不能产生说话的欲望,往往缄口不言,或含糊其词,更有甚者讲得东扯西拉、离题千里,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了。那么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有说话的欲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我们要努力创设情境,开辟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围中走进语言、欣赏语言、感悟语言、发展语言,不断提升情感体验。要能给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眼中有物,就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首先,老师生动的语言,便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欲罢不能,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想说,争着要说。如在学习一些写景的文章时,我喜欢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朗读,然后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其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使学生有话想说。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情境,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像一些优美的词语,农村学生由于知识面窄,不能很好体会,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加深对美景的理解。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表演、游戏、当导游、讲故事等引进课堂,营造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就会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如我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在上到《藏戏》《客家名居》《傣家竹楼》这些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己做导游,向大家介绍这些内容。在上春天这组课文时,组织开展关于春天的诗朗诵,在联欢会时,放手让学生自己主持。结果节目精彩纷呈,中间的串词也是恰到好处。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避免了背死书,还让学生善于归纳,总结,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规范语言,让生会说

乐说也得会说,“会说”的背后,是“会想”。擅长口头表达的孩子,思维必定更加清晰,应变能力更快。锻炼孩子的口才,就是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临场心态、学识素养和表达技巧,这是未来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在日常交往中,会说话的人能把平平常常的话题讲得引人入胜;嘴笨口拙者即使讲的内容非常好,听起来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有些建议,会说话的人一说就通过了,而那些不会说话的人却连诉说的对象都没有。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要让他们会说。对爱说话,一张口就说个不停的学生要注意引导他们要学会有中心地说话,学会把关键的内容说出来,说好。不能像相声《打电话》里面的人,啰里啰嗦最后什么也没办成;对于说的不完整的同学,语言词汇缺乏,说话干巴巴的同学,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词、话和句式,说话注意语调和感情色彩;对于有口头禅的同学要严厉批评并坚决制止,使其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在口语表达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其语病,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并提醒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逐步使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的观念,从而自觉,随时地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另外,老师也要用规范性的语言指导学生说话,自己带头说普通话,让学生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际的良好风气。

闺蜜说散文 篇9

我说,吃瓜子有瘾,会戒不掉,从开始嗑了第一颗瓜子到现在,根本停不下来怎么办。

闺蜜说,感觉该停下来的时候,就放手。吃瓜子就像谈恋爱,在感情里的你会越陷越深,没完没了,然后欲罢不能。这样不累吗?

我说,瓜子和喜欢的人虽都有瘾,但是,我就是喜欢。

屋内一角的脏衣服已堆成山,还推托来不及洗;两件桶装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灌着昨天中午吃剩下的汤面,就这样放着忘了收;手机有多个未接,被拒绝了五次的暗恋我的夏某第六个来电,我真心不想回他话;而多情的我,却把所有心思都灌溉在爱慕依旧的.人身上,悄悄地把他压心底只字不敢提,爱他,我怕了……现在的我,真的是活到开始怀疑人生,这还是我吗。瓜子皮儿撒开,散落一地,也在不知不觉中忘却了上次离家是何时,下次归家更待几时。

闺蜜说,晚安,我要睡了,你也别为了感情的事为难自己,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做人别矫情。

一天,两天,三天……十六,今天是我和他作为陌生人的第十六天,我逐渐忘却他的脾性,不再警惕他又为何事皱了眉,赌气不再站在他身边,衬托他的威仪。除了他的名字和样子,其余有关他的一切,我都想忘了。

闺蜜见我又在发呆,“好了别想那么多,关灯了,睡觉。”

闺蜜说,她冬天怕冷,所以从网上选购了“小太阳”电烤炉。“让‘小太阳’照一会儿,整个宿舍暖和起来,我们晚上就好入睡了。”

二零一七年十月九日,星期一,雨。闺蜜说,“天儿转冷了,我要多套件毛衣,你呢?多穿点吧。显胖怎么了,谁说你胖了,吃他家大米了还是咋的?天要下雨,你要回家,给我一个电话,我下楼去接你。”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二日,星期四,晴。扔了一堆的脏衣服,除了我的两件外套和一件卫衣,其余的就都是她的了,什么臭袜子,白衬衫,牛仔裙她都放洗衣机洗了;吃剩下的桶装方便面,闺蜜加热了一下,继续吃完。原来,吃剩饭的时候,她也会觉得有些凄凉,是身边缺个男朋友的缘故吧。她说,“还好有你在,不然我一个人吃剩饭会流眼泪的。”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五日,星期日,晴。闺蜜说,我发现长得惹眼的男生,他们的脾性不一定都好,而脾性好的呢,又长得一般。长得清秀,脾气又好的男生,我却习惯不了他的发黄的鞋边。我说,嗯,他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性情。

谢谢你,家里的温度因为有了你和“小太阳”刚刚好。

小闺蜜,我不怕雨淋,只是你别在雨里一个人举着雨伞等我,感冒了多不好。

其实我真的不在意,因为我们是一起的,所以你什么样我就怎么样。昨天的我们兴师动众说好了要早起要健身,可到现在,你反悔了,说懒得起床,我也正好赖床。

你说抒情散文 篇10

那里景色看来十分的妖娆,

春风带来了许多的美好,

连小草都是如此多娇,

大白鹅咕咕咕的叫,

没有人觉得吵闹,

正值青春年少。

清晨不太早,

春光甚好,

你唱累了笑,

在春风里孤傲,

红了桥边的芍药,

你的梦没有人知道。

与春天期待着的拥抱,

在泥泞的土里弄脏了脚,

在青色的视野里放肆着笑,

在四月天里无所顾忌的奔跑,

在追寻青春之梦的旅途中骄傲。

你说你喜欢春风走过的地方,

那里充满着无限激情梦想,

你说那是你生命的向往,

你说要追着风的方向,

让春色肆意的流淌,

让青春的梦飞扬。

你说要在路上,

不让心荒凉,

春色花香,

肆意的徜徉,

跌倒不怕受伤,

你说你十分坚强。

无人处独自舔着伤,

你说这就是你的梦想,

寻求你生命的最终方向。

渴望激情的青春永不散场,

你说曲折的路上因梦而坚强,

《奇葩说》:奇葩?说什么? 篇11

2014年是业内公认的综艺节目的爆发年,其数量之多、投入之大、竞争之激烈胜过以往任何一年。在喧闹了一年的亲子、户外、唱歌、跳舞、厨艺、竞技等节目之后,很容易感受到的是国内综艺节目的跟风扎堆及同质化倾向,倘若再稍加追本溯源一下,便可见当中佼佼者多是“舶来品”,纯“Made in China”的则乏善可陈。就是在这个时候,《奇葩说》以一个“网络自制”的身份,出人意表地一举打破了国内综艺节目的这种现状。顾名思义,《奇葩说》里来的不仅都是“奇葩”,并且个个口齿伶俐能说善道。没有外景也没有炫酷舞台,没有苦情也没有煽情元素,只是在一个演播厅里,几个来自五湖四海而彼时并无藉藉之名的选手唇枪舌剑一番,竟也能吸引来一拨又一拨关注。作为一档创新型的主打“说话”的语言类节目,《奇葩说》自开播以来,是经由网友的口碑传播而促使点击量迅速攀升的,最终,第一季以超过2亿的播放量收官,#奇葩说#阅读量突破10亿,讨论量超32万,微博粉丝高达54万,微信粉丝达14万……就这样,《奇葩说》成了网络上人人都在“说”的热门综艺节目。

面对《奇葩说》的成功,尤其是在台湾联合新闻网发表了题为《台湾综艺穷到只剩下“康熙来了”?》的评论文章之后,有媒体直言,《奇葩说》在制作水准上已超越台湾金牌综艺《康熙来了》。拿《奇葩说》和《康熙来了》作比,算得上空穴来风,并非没有道理——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便是蔡康永的加盟。众所周知,《康熙来了》称得上是最为广泛地被两岸观众熟知的节目,年头长且就受欢迎程度而言无出其右。作为《康熙来了》铁打的主持人,蔡康永一直以来却只活跃在台湾综艺圈,而《奇葩说》则成了他在内地的“处女秀”,很难不引人侧目。其次,同样是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其实并没有锁定要传递任何明确讯息,而《奇葩说》却总是针对议题个性而独特地表述出观点——有数据显示,87%的年轻用户能够对其产生共鸣,《奇葩说》的月度总有效播放时长达740.75萬小时,观众黏度高于其他网络综艺——即便是一度辉煌的《康熙来了》。

反响如此不凡。那么问题仍旧在这儿:《奇葩说》奇葩在哪儿?《奇葩说》到底在说什么?

奇葩节目:

“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奇葩说》主持人马东,时不时就会在节目里“严肃”地强调一下:“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既然是辩论,就少不了有辩题和正反两方。《奇葩说》的节目模式也很简单,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每期设一个辩题,由蔡康永和高晓松两位导师各带领一方进行辩论,最后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胜负。然而与传统辩论赛不同的是,《奇葩说》的最大的规则却是“随意”,观众投票的准则就是“看心情”——选手不用靠抽签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心理倾向进行选边站队;在辩论过程中,无所谓一、二、三、四辩的设置,选手想说就说,说不好自会被人驳倒,即所谓“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ibi”;在节目现场,有100位“高情商、高智商”(马东语)的大众评审可以通过身边的“葩葩钮”选择支持正反方,而他们的选择可以随时因为场上选手、导师的表现乃至心情的改变而改变,最终结果往往捉摸不定。

看得出,《奇葩说》本意并不是打造一个专业的学院派辩论节目,它的定位应该是一档用辩论来包装的谈话类综艺节目。在这个全民快餐化的大环境下,《奇葩说》不得不用出位的妆容来吸引人们的注意。“40岁以上的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奇葩说》开宗明义地亮出其年轻属性。当形形色色的“奇葩”选手在场上进行“撕X大战”时,这样一个严肃到任性的节目也不会限制选手的言行自由:你可以晒奇葩,可以爆粗口,可以讲段子,甚至可以现场表白,但如果你不够聪明不够善辩不够有趣,结果只能是淘汰。因此,在保证出发点明确的前提下,节目唯一的控制力只在于后期剪辑上,这就是“尺度”。马东表示,“《奇葩说》最具创新价值的一点是它传达了在网络上播出的内容的内在逻辑。”对于网络节目来说,网友想要的是真正融入节目中,而不是割裂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除去看似喧哗的形式,每个选手的观点都代表着一份真实,这种真实并不是带着功利性地博人眼球(当然节目形式是要博眼球的),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照,这往往是其他综艺节目没有办法正视的。而每场辩论之后,高晓松和蔡康永那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总结陈词,配以马东的推波助澜,往往是把人领向了更高处。或许可以这么说,《奇葩说》是一档用娱乐包装现实、用“笑果”表现严肃的综艺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奇葩说》首推官方“弹幕”,观众可以把评论和观点即时发送到屏幕上。如此即时互动,显然是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难以实现的。对观众而言,在这一场场骂战中收获的有欢乐,有头脑风暴,有年轻一代勇于表达自我的新态度,更有对自我价值观念的审视。

奇葩话题:“瞎奇葩说”?

用高晓松的话说,这档节目的精髓就是“瞎奇葩说”。马东在《奇葩说》第一期开场就向导师和时任“女神”嘉宾的“Hold住”姐抛出一个话题:“如果有天早晨起床发现你和伴侣互换了身体你会做什么?”高晓松讪笑着说“勾引我”,蔡康永淡定地说“报告主持人我和我伴侣身体是一样的”,“Hold住”姐则说出了“打飞机”这种最终被消音的词汇。如此尺度也算大到难得了。

涉及辩论环节,“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催婚是变态还是爱”“该不该看伴侣手机”“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老板是傻叉,该不该告诉他”,这一类舆论关注度高又十分接地气儿的社会话题通常并不会为常规辩论赛所用,但却是《奇葩说》精心筛选出来的。

nlc202309051545

据了解,节目组在网上找出的最热话题就多达800个,这些话题在2000多名内部员工中进行投票,同时挑选部分放在网络上投票,票数呈现压倒性的问题是肯定不会入选的,因为没有争论的必要,而有争议性的话题再由两个专门做辩论的老师从是否可辩的角度做筛选。至于“独生子女要不要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老大爷摔倒了该不该扶”这类有些残酷的社会话题却容易被“毙掉”,因为要尽量避免用道德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本身的对错;而诸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种太抽象的哲学话题,或者比较敏感的政治经济类话题,也都不会被考虑。《奇葩说》更倾向于选择没有固定答案的“真话题”,这些话题是你会在茶水间、微信群里跟同事朋友热烈吐槽的,让你有极强的“融入感”,促使你从单向的旁观者变成了互动的参与者——“看脸有罪吗”“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等多个话题以总数超过130万的提及量位列微博话题榜前茅,搜索量超过55万;在《奇葩说》主页发起的话题墙上,针对“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一话题,有18000多人支持没有爱了要离婚,14000多人坚持不要离。

奇葩导师:马晓康?

从《奇葩说》的第一次发布会开始,马东、高晓松、蔡康永这三位最会说话的“侃爷”就穿上了极具特色的苏格兰裙装。熟悉综艺节目的人,也许已经对蔡康永在节目中特立独行的怪异打扮习以为常,肩上立只鸟或身上挂奶瓶都是一种标志,但相对保守的马东和高晓松以这一身打扮亮相,确实要亮瞎不少网友的眼睛。对此,马东的解释是:“既然要给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做一档节目,我们就必须换一个他们年纪的思维和思考方式,虽然他们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应该首先放弃自己本身固有的东西,也不见得能做对。节目组要求现场的色彩、调性都要做得‘炸’一些、夸张一些,至少不能做得四平八稳。”

在节目里,作为主持人的马东负责控制大局、插科打诨,以及“软硬”兼施地念广告,蔡康永和高晓松则各自选择支持一个论点,带领一队——这样的组合,被节目组命名为“马晓康”(每个人的名字里各取一字而成)。至于“马晓康”的特点,用蔡康永的话来形容就是,马东很从容,像衡山派的莫大先生,悠悠琴声之中就刺出一剑;高晓松的招式大开大阖、刚猛有力;而他自己则是“在夹缝中找生路”。

告别央视后转战爱奇艺的马东,将走进互联网产业视为自己“四十归零”的一个新尝试。马东承继了他父亲的好口才,甚至有青胜于蓝的趋势,主持起节目来幽默风趣又不失内涵,反应敏捷,亦庄亦谐,尤其擅长“补刀”,在两方辩论中,他以主持人的“中立”立场,完美地起到了两边“捣乱”的作用。早在《晓说》中,高晓松就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渊博学识和幽默风趣,此次到了《奇葩说》,也算是发挥了他一向的学贯中西与不俗的艺术修养,虽然长相经常被“黑”和“自黑”,但似乎因此愈发衬托出他立场坚定、有理有据、博征广引的辩论特长。有着“最会说话的人”的美誉的蔡康永与高晓松的风格截然不同,擅长用谦逊态度包装犀利问题,他“讲话是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地就打动了你”(马东语),每次他对辩论做总结陈词的时候,全场开始安静下来细细聆听,有些像深夜情感类的访谈节目,慢条斯理却深入人心。一个以“说学逗唱”的技巧推波助澜、掌控全场,一个以深入浅出的博学征服观众,一个因说话之道而备受推崇,这三个“高规格”的组合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和谐,是整个节目的点睛之笔,堪称业界良心。

奇葩选手:谁最奇葩?

《奇葩说》最大的看点当然还是在那些“奇葩”的选手和他们所说的内容。节目里的奇葩选手来自五湖四海七十二行,里面有段子高手,有逻辑高手,有鸡汤高手,有打脸高手,还有讲故事高手。从《奇葩说》的初选环节就可以看出,这些高手大多都是节目组亲自找来的。

正因为《奇葩说》是一个需要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用“笑果”呈现出来的节目,所以它需要的选手,既要会说话,更要会说笑话,即所谓“奇葩”。然而说话并不像唱歌跳舞,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水平高低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在寻找“奇葩”的阶段,《奇葩说》的制作团队一开始是不得其门的。通過不断梳理,制作团队最终找到5个最有可能输出“会说话的人”的渠道:即辩论圈(多次参加辩论赛的马薇薇和校辩论队辩手王梅、包江浩、姜思达等都属此类)、课堂(如艾力等在新东方任教的老师)、综艺节目(如《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参加过《顶级厨师》等综艺节目的范湉湉)、熟人圈(肖骁就是专门负责选手的导演的大学同学),以及盛产“侃爷”的出租车司机(在初选环节被淘汰)。

能够进入辩论环节的选手有18名,当中关注度最高、最受欢迎的也正是最后的四强——“金句女王”马薇薇、“蛇精男”肖骁、“萌神”颜如晶、麻辣御姐范湉湉。

在“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的话题中,马薇薇一席“男人希望你赚钱养家,还敢希望你貌美如花,意味着你要干两份工作,领的是一只鸡的钱,提供的却是双拼的服务”的言论一炮打响技惊四座,之后一路舌灿莲花金句频出,如“人家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跟你的器官讲隐私?”(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天生容易遇渣男,是彼此价值观不吻合,互相碾压,把对方都碾成了‘渣’”(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最终问鼎《奇葩说》“头牌”。其实,马薇薇最应当称道的并不在于她屡曝金句,而在于她不仅观点犀利,还能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将其讲给观众听。可以说在众多选手中,她是唯一一个既能适应辩论的节奏也能适应综艺环境的两栖选手。

肖骁大概是《奇葩说》里最具观赏性的一位“奇葩”。他的大白话和白眼、自恋和自黑,甚至偶尔被涮的可男可女的性别属性都成了节目的一大特色,他网罗了一众粉丝,也一度是网络关注度最高的选手。肖骁的辩论很有气势——“该看就得看,今天晚上回家就看,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我都这么娘了,都不愿意AA,你一大老爷们你说AA?!”(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虽然逻辑不强,但总能凭着压人的气势一路昂头前进。

范湉湉之所以“麻辣”,不只因为她嗓门大嘴皮子利索,更因为她能用令人震撼的发言煽动大家的情绪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你妈逼你吃饭叫爱,你妈逼你吃屎才叫变态”(话题:催婚是变态还是爱)、“暖男就是男人中的绿茶婊”(话题: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不能接受)。范湉湉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不管什么话题,她都可以找到切入口,但一个以煽动观众情绪为长的辩手,与其说是在辩论,不如说是在演讲。从这点上来讲,她和肖骁一样属于综艺咖。

颜如晶是公认的辩论学院派中的萌神,如果说在花团锦簇的“奇葩”中求生存的同时,还有谁能保留专业辩论队的气质,那非她莫属。颜如晶通常能找到比较刁钻的辩论角度,并且拥有超强的推理演绎能力,虽然阅历和知识储备有限,但她懂得比喻的精髓,总是能够用最简单、最契合自身特点的事去阐述论点,比如她自称吃货,便每每用“吃”作比,讨巧又讨喜。再加上胖乎乎的她自带呆萌属性,一旦离开辩论就轻度自闭,基本丧失了说的能力,人畜无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全场唯一一朵全程无差评的“白莲花”。

马薇薇曾总结说:“《奇葩说》避免了现有综艺节目过分注重搞笑效果,缺乏观点的短板,又改良了辩论赛过于高冷的缺陷。”如此看来,“奇葩”选手的多样性正是《奇葩说》节目组的聪慧之处。

说散文 篇12

起步是很艰难的。我渐渐地发现只要学生们听到“听懂了吗”这样的提问, 就会很习惯地回应“听懂了”, 而要让他们说出“听不懂”却是很困难。学生到底在为难什么?于是, 我决定从他们的心理入手。记得那次, 当我问过“大家听懂了吗”, 而回答又是意料中的异口同声时, 我有意地叫起了平日学习较吃力的阳阳问道:“你能简单地重复一遍老师刚刚讲到的问题吗?”她的反应先是很吃惊, 接着便很紧张, 而此时其他的学生也被我这突然袭击震住了。我半开玩笑地笑着说:“大家不是都听懂了吗?怎么都愣了?”这时几名学习优异的孩子准备发言, 我却用眼神制止了他们, 并把目光投向其他没有举手的学生, 教室里的气氛霎时凝固了。几秒钟过后, 我面对着阳阳平静地说:“现在老师再问问你, 你要实事求是地说, 你听懂了吗?”这次的回答有所不同了, 阳阳用很小的声音说:“没有……”我惊喜地望着阳阳说:“很好!你能再说一遍吗?”她的眼神透露出了一丝意外和惊喜, “我没听懂!”这次她的声音大了许多。“太好了!你真勇敢!不懂没关系, 老师再给你讲一遍, 你认真听, 争取记住好吗?”此时, 我看到阳阳的表情中不仅有惊喜, 更多的是感激。之后, 我与学生们就此展开了一次推心置腹地谈话。当我问道:“你们为什么不愿意说‘我不懂’呢?”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觉得有些意外:“怕别人笑话我……”“怕老师说我不认真听讲……”听到这样的回答, 我有些自责, 作为老师, 我没有真正地考虑学生的心理, 他们虽说小, 却都有着很强的荣辱感。于是, 我首先肯定了他们:“这说明你们都是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可掩盖问题不仅帮助不了你们, 反而会影响到你们的发展。只有勇敢地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才能向别人证明你是一个既诚实又好学、会学的孩子, 才能去解决问题, 进而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听了我的一番话, 学生们似乎明白了一些。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 我还安慰他们:“老师答应大家, 只要你能大胆地说出来, 老师一定会热心地去帮助你, 好吗?”渐渐地, 有个别学生能壮起胆子尝试着说“我不懂”了。在我的一句句鼓励中, 学生们渐渐地解除了自身的“防线”, 不再为难畏惧。在此基础上, 我还要求自己, 只要学生肯说“我不懂”, 我就一定要拿出百倍的耐心去帮助他们, 用我的行动慢慢地感化他们, 帮助他们适应, 转变, 进而形成一种习惯。在我的帮助下, 我看到了他们解决问题后的惊喜, 感到了他们遇到问题时的放松, 看到了他们消除一个个障碍时的进步……我感到学生的心理在变, 态度在变, 心情在变, 成绩在变……尤其是那些平日学习较吃力的学生, 上课听讲认真了, 遇到问题不紧张了, 学习状态好了, 学习效率高了。

这样的课堂让我欣喜, 我不再一味地追求课堂的完美, 盼望着他们能时常说“我不懂”, 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化解一个个问题, 看着他们放松的样子和问题解决后的喜悦面容, 听着这些“小竹子”生长的拔节声, 我兴奋不已, 也感受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一个学生敢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我不懂”, 这需要十分的勇气, 这种勇气是一种敢说真话的勇气, 作为一种素质, 它比课本知识宝贵得多。而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教学生会说、敢说、经常说“我不懂”。

爱钱说散文 篇13

人人都爱钱。许多人都会觉得这句话说的有点绝,完全是一个夸张句。但我觉得会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就是虚伪,要么就是不懂得爱的真正含义。

我不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是天生就爱钱的,但至少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生爱钱者。我的老妈在对儿子的回忆录中说,自我两岁学会认钱开始,我就自然而然的仿佛是天生的就学会了用谎言去骗她的钱。虽然我平生说的第一个谎的确是与钱有关的,但却不是在两岁,而是在我一岁半刚学会说话和走路的时候。被骗者是一推着板车卖甘蔗的老爷爷(样子已记不大清了,反正估计也死了有些年了吧),怪只怪他种出的甘蔗是又粗又壮,连我这个刚断奶不久的娃娃都能看出来那玩意儿绝对好吃。于是乎,平生第一次同陌生人开了口,却是一句稚嫩的谎言:“老爹(爷爷),我妈说让嗯(你)先给一根甘蔗我,等哈(会)儿给钱嗯。”也不知为什么,刚一说完这话旁边买甘蔗的大叔大婶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连卖甘蔗的老爷爷也笑的露出了仅剩的几颗大门牙。后来听老妈说,他们是觉得很好玩,一个才一岁半的小孩就已经学会了赊账,还是同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简直就是奇闻。后来我仔细一想,也的确是如此,也许当时他们正是抱着这种心态所以才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我所说出的话吧。

你很难想象一个才一岁半的小孩是如何能将一根比他身高至少长两倍的甘蔗拿回家的。也许当你看到他因为拿不动就知道将甘蔗的一头抗在肩上,而另一头则放在地上拖的时候,你也会像那些大叔大婶一样笑的更加开心的。但我却真的连一点开心的想法都没有,重担在肩,何乐之有呢?看到我正吃力的拖着一根大甘蔗走进了屋,老妈连忙放下手中正在切菜的刀,先是一阵子惊讶,然后又是一阵疑惑,最终忍不住问我:“傻儿子,你这甘蔗哪来的?”“一个老爹送的”我稚嫩的说出了平生的第二个谎言。你若说出了第一个谎言,便要用无数的谎言去掩盖它。虽然我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年纪最小的人,但我却毫无意识去悔改,因为我不但天生爱钱,还天生会说谎。老妈当然不信了,在90年代贫困的小山村中,这么大的一根甘蔗,就算是亲戚也最多只舍得给上一截半根的,更别说是一个小屁孩了。正当老妈郁闷的时候,卖甘蔗的托人来要账了,再厚的纸也不能包住火。末了,那要账的临走前还带着笑的羡慕老妈说,你真是生了一个聪明的儿子。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根甘蔗要八毛钱,因为要账的人刚走,我就被老妈打得嚎啕大哭。她之所以狠心打我,并不是因为我说谎,而是因为当时父亲一天的工钱也才一块七。她心里怄不过这一口气,便朝我身上出了。作为母亲,她心里面也是非常不好受的,自己的孩子想吃甘蔗,但又迫于生活的无奈,不得不在柴米油盐上精打细算,哪里有闲钱去满足自己的孩子呢?要是一分两分便罢了,八毛钱可是家里一个月的`盐钱啊。这是老妈心里的痛,也是我身体上的痛。

后来生活逐渐富裕了,我对钱也更加的爱了。四岁时,趁叔叔熟睡偷下他放在裤子口袋的一张十元假钞,犯下了平生第一个不用拘留罚款的案子。六岁时,便已养成搜查衣柜里每一个口袋的好习惯。再然后,为了钱撒了无数次的慌,偷了无数次的十元以内的小钱,也被毒打了无数次,但从未因这些皮外伤而抛弃了对钱的热爱。

进了学校之后,学了品德,学了法律,骨子里是一个好人的我也开始变得收敛起来。最终还是改掉了所有撒谎偷东西的恶习,踏踏实实的做起了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同学心中的优秀同学,祖国的十佳良民。但在老妈这一头,我的坑蒙拐骗技术却是逐渐的游刃有余,并在高中的时候达到了巅峰,学校订的一份英语周期报,被我逮到商机从老妈那里成功的要了四次钱。第一次是说英语周期报,第二次便说英语学习报,第三次变英语报,第四次改为英语资料。

不过对于正沉迷网络游戏的我来说,仅仅一份报纸所带来的商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及早的穿上某件自己心仪的装备,我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借钱这一条和谐而又安全的不归路。我虽然爱钱,但更爱面子,所以在高中里几乎所有的钱都是同闺蜜阿汤借的。她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那种绝对可以拿来做闺蜜的佳友,性格豪爽大方,属于那种打必还手还口,骂必还口还手的假小子。而且长得还很安全可靠,就算某一天女朋友发现你跟她肩并肩邀在一起,吃的醋也绝对不会超过一瓶盖子的。就这样,凭借着她对我的欣赏,和时常给她讲的一些笑话,她便成了我高中时最大的债主。在她的帮助下,我在高中最沉迷网络游戏的时候也没有酿下登在报纸上的种种悲剧,最多也只是为了信守还钱的承诺啃个十天半个月的馒头而已。而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了不失信于她,每一次我都是算好了下周的生活费减去馒头费再留下喝水钱才向她开的口。

说来人生也奇怪的很,在这种物质极其匮乏,精神极其享受的高中生涯中。我不但没有因为经常借钱而被同学在背后说了闲话,反倒因为每一次还钱都相当准时积极而落下了一个诚实守信的美名。而且还因为学习游戏两不误的特长而成了公众人物,也因此而风光了好一阵子。不过迷恋网络终究还是没好果子吃,在高考中我就尝到了落败的滋味。但毕竟我也享受过别人所不曾享受过的东西,所以我既不怪阿汤纵容我借钱,也不怪自己沉迷网络。只是如果时光能倒流的话,打死我不会再上网的。钱也许还是会借的吧,毕竟我是那么的爱钱,哪怕不买虚拟道具,也可以改善伙食嘛。

总结起来,小时候爱钱而偷钱骗钱是因为好吃,高中时爱钱而借钱是因为网络游戏,也许以后爱钱而挣钱是因为房子和车子,将来也还会有更多爱钱的理由。但由于本人爱钱而不贪钱,所以也养成了偷不过十,有借必还的美德。

上一篇:浅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下一篇:量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