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2024-07-14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精选8篇)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篇1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控制 代理记账

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组织形式,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逐渐向公司制过渡,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准确、清晰的会计核算制度,监管好会计核算已成为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纳税申报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具有以下问题:

1.会计机构设置简单,专职财会人员很少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会计分工不明确,有些民营企业只配备一名会计,既当出纳,又当会计主管,既管账又管钱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会计人员来源复杂,许多会计人员并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账簿不完整,不规范

民营企业的账户设置不规范,有的企业只设一个账簿,有的企业滥用会计科目进行简单核算,也有的企业以表代账,不设置账簿,不作记账凭证,“以票代账”、“倒轧账”的现象比比皆是。

3.发票管理混乱

由于国家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些民营企业税赋偏低,有些“票贩子”混杂其中,干起了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非法牟利的犯罪活动,对一些商户不开增值税发票,所以冒税、漏税现象屡见不鲜。

4.内部控制较弱

由于会计人员少,会计分工不细,使会计核算中的不相容职务无法分离,内部牵制作用薄弱;另一方面,执行制度的随意性,有些会计人员不了解财会制度,一切由老板说了算,没有办法按条文规范执行。

5.成本管理混乱

对于一些生产企业,企业老板为了少交所得税而不愿反映真实情况,造成成本核算杂乱无章,经营成果由老板拍板。从客观上讲,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业务水平的局限,一些应计入期间费用的计入到了成本,使成本偏高;有些民营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但仍是一个会计主体,需要将其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与所有者个人及其家属家庭的其他事项严格加以区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及所有者的控制,企业活动与业主自身活动不进行区分,使不应由企业负担的开支,硬是列入了成本或费用,少计了利润。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篇2

1会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企业能否长盛不衰地发展下去,关键在于企业能否进行科学的管理。企业会计成本作为企业定价成本的基础,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货币的有形计量方式。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监控生产生活中各个环节的成本耗费,便于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而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会计成本作为企业众多成本中的关键项目,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通过会计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企业日常运营中的行政支出,有效地管理落实企业的预算任务和各项费用指标;第二,企业通过会计成本管理可以更加准确地核算出产品的价格信息,准确地确定产品成本, 帮助企业找到导致商品成本较高的关键因素,通过改良技术或者提高管理水平等方法降低成本;第三,企业通过加强会计成本管理的方法可以建立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形成人人控制、人人承担的管理体系;第四,企业通过加强成本会计管理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认真,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会计成本管理的现状

2.1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制度的建立健全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各项制度还相对落后。长期以来,我国现代企业的规模得不到进一步的扩大,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也不够健全,企业中大多采用均摊法进行成本核算,这种方法大致是将企业总成本加上管理费用除以产品数量得到单位成本。由于这种方法核算出的结果并不能与现代企业的管理实际情况相符,导致企业无法准确得知产品的成本组成。例如,企业生产产品的同时也会出售半成品、 原材料、废品和残次品并以此获利,但是实际的会计成本中并未将这项收益加入销售利润中,反而将这些销售环节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加入成本中,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价格,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2成本管理制度落后

当下,我国大多企业成本核算都是针对单个产品进行核算,但是却没有将不同的产品整合起来形成整体性的核算,不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这种个体化、单一式的成本核算并不能达到最后的成本控制效果,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联系。现代企业生产产品都是批量化的,成本核算只从单个产品来核算成本,不能准确核算出批量产品成本,无法准确控制企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造成成本管理脱节,对成本管理控制的精准度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要进行反复的核算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2.3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存在误差和局限

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认为,成本管理只是少数核心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工作,其他部门和人员不应参与成本定价和费用管理。但企业中往往存在的现状是,相关领导和财务人员不懂产品技术、生产流程,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靠单纯的经济学手段进行定价,与生产实际脱节,使得核算不准确。再者,管理层认为,降低成本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是却忽略了如果过分地降低成本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在成本控制中把握一个“平衡度”,让成本和质量可以达到平衡;同时,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如果将产品、技术、质量、成本控制统一联系起来,能够让成本控制更加客观,这就能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使得企业获得更高利润。

3会计成本管理的改革方法

3.1企业应灵活应用多种企业成本计算的方法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

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应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品种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 一般以产品的品种为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明细账目,一般以月为周期定期进行核算;分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小批量生产企业,以产品的批次或订单为对象,设置明细账目,多数按照每一批次完工时的生产费用计算该期成本,一般以月为周期进行核算;分步法,该法主要用于多步骤生产企业,以产品和生产的各个步骤为计算对象,设置账目,一般以月为周期定期进行核算。

3.2改善会计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因此,建立一个连续循环的成本管理体制,将会计成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有机地融合起来,该项措施的切实落实尤为重要。现如今,企业成本的降低不仅仅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还应在节约行政开支上下功夫。企业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奖励成本控制好的部门, 惩罚控制不好的部门。

3.3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应该是企业所有部门、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事情,绝不应该是少数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事情。准确核算产品的成本需要采购部门、生产车间、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在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才能从实质上降低产品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

4结语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篇3

关键词:成本核算 供电企业 会计管理

在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行中,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发展着重要作用,不仅要实现成本方案的控制,还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供电企业本身就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具有电能的特殊性以及行业的垄断性,这些都直接决定了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特点。正是由于电力市场的价格由政府进行监管,这就使得整个供电市场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如果供电企业想要提高收益,那么就要从成本核算管理入手。

一、供电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

在供电企业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实行成本核算管理才能有效了解并掌握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向,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供电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不仅要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率,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机遇。通过会计成本核算的方式就是为了实现供电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所以,供电企业实行成本核算管理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环保的作用。另外,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实行会计成本核算的方式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这样就可以有效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供电企业对自己企业的资金流向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制约企业发展,同时还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实行科学严谨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对于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供电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供电企业的发展运行过程中,如果会计核算人员本身的素质就不太高,这很容易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出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的情况,进而使供电企业核算过程中出现误差,制约供电企业的发展。不少供电企业本身的资金是具有一定的限制的,一旦会计核算人员的管理出现不当情况,严重者还会使供电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二)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不够全面

部分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对生产经营环节中运行费用的控制比较严格,却常常忽视投资及其他成本管理,比如忽视消费性成本管理。通常情况下,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劣直接反应了供电企业领导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不少供电企业对于人员的成本核算管理重视度还显得远远不够。

(三)成本核算控制观念不强

由于供电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行,使得不少工作人员对于成本核算控制观念还够强,只注重生产和经营活动,认为成本核算控制都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其他工作人员不需要做。加之企业工作人员往往为了追求利益常常盲目降低成本,使得供电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很容易出现纰漏,从而出现账目不清等问题。另外,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供电企业的生产需要消耗多少成本开支也缺乏相应的管理目标,制约了供电企业的发展。当前,不少供电企业对于成本核算控制观念还不够强。

(四)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有不少供电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也明确了相关奖惩措施和管理责任,但还不够全面,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正常情况下,供电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为提高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须有专业的人员对成本核算过程中实施监督,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核算过程中出现误差。然而,在不少供电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还不够全面,甚至有不少制度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不能有效将供电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从而制约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五)成本预算管理的力度不够强

在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的预算管理始终是一项薄弱的环节。常常出现的问题有:首先,在预算的编制方面,往往不能有效安排成本的支出;其次在预算的执行中,常常会引起部门之间的利益纷争;最后,预算编制的成果很难适应多变的经营环境。同时,还有不少业务部门不能有效了解预算编制的原则和目的,对它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预算管理没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预算控制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出现脱节现象,使得供电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的效果还比较低。

三、加强供电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

在供电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成本核算控制需要人人参与其中,会对企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供电企业财务成本控制过程中,领导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都在供电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同的感受,进而激发出供电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会计成本核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成本控制效果。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

(二)树立成本核算意识,实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在供电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只有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的管理,通过向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核算管理的宣传教育,树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从而带动全员参与到成本核算管理中来。另外还要实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不仅仅只关注材料费、修理费等项目,还应涵盖生产、服务等多个环节,以每一个人为成本的中心,逐级进行成本核算控制,进而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三)有效区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实现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

在供电企业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划分成本中心,有效区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为执行成本预算提供可靠的保证。从空间上来区分,成本中心所处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等都和可控成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某些成本对于较低成本而言是不可控的,当对于高层次的成本中心而言便是可控的。比如,费用中的一些坏账准备,这种情况对于财务部而言则是不可控的。在这种情况下,营销部门如果能够对电费加大回收力度,那么,它就便成为可控成本了。如果从时间上来说,有一些在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控成本,但时间一长也会成为可控成本。拿房屋基建的折旧费用来说,短期内是不可控成本,时间一长就会成为可控成本。所以,在供电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只有有效区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才能实现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在供电企业成本中,成本控制的重点应在修理费、材料费、办公费等及其他费用方面,即便是成本费用占比不大也不能松懈,也应实行精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核算的可控和不可控。

(四)实行成本预算管理,促使供电企业稳健发展

由于预算管理对于供电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这样可以有利于企业对于成本开支有一个合理的控制,同时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所以,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实现会计成本核算的最佳方式就是对成本实行预算管理,这样就可以在源头上控制成本的支出,进而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

(五)健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

根据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设置成本核算管理目标、编制成本预算费用及其他成本核算过程,不断健全并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才能使成本核算管理向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可控成本的管理,比如修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等,对于这些可控成本的管理可以实行专项管理,从点滴细节上,实行不同标准的成本费用的控制。其次,通过制动成本管理的考核制度,同时有效实行激励措施,从而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进而从自身做起,有效节约成本,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考献:

[1]张月琴.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 时代金融2014(4)

[2]李显歆. 试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重要性[J]. 现代经济信息,20129(4)

[3]童滨. 浅谈供电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许瑞.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4(3)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篇4

一、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我国的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随之突显,主要表现在:

1、企业财务信息比较混乱

企业的财务信息混乱的表现之一:企业的财务信息存在很多虚假的现象,在记录相关的财务支出信息时,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经常混淆,一些非成本性的非 经营性支出常常被列入生产成下面临的风险主要有:①企业经营决策的风险加大。新的会计准则下,企业经营决策风险加大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 其是各种信息的传播网络化,使得企业会计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企业无法及时的掌握各种信息,那么这势必会大大降低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加大企业的投 资经营决策风险。②员工对外在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也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员工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无形资本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将

直接 影响企业的外在竞争力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竞争的社会,各种新的知识、新的科技不断涌现,企业能否把握住发展的机遇主要取决于 高层领导人能否快速对新的知识以及新的技术的反映能力和正确及时的把握住发展的机遇。③科技的发展,加大了企业开发产品的风险。当今社会,各种科学技术突 发猛进,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这使得企业在进行相关的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的过程中,风险大大增大。④企业的资金流动风险大大 增加。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资本在各国之间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也使得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加大,一旦哪个国家(尤其是经济强 国)发生经济危机,那么与之相联系的国家的经济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全球性的,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加大企业资金流动的风险性。

4、财务人员的素质难以跟上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不管是在管理理念上还是管理的方法上还是会计业务知识水平上,传统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明显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实力难以留住高素 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小型的企业缺乏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理念,不愿意花费太多的资金在财务人员的培养上。此外,企业在管理层人员的设置上也是相 当的不合理,科学的人员配置应该是管理层次及中层的管理人员较少,且具备创新的管理意识,当时我国的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却是中层的管理人员较多,且办事效 率低下,理念落后,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这严重的制约着企业的长期发展。

5、企业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其它制度得以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 机制,在整个的会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例如,对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没有建立健全的测评制度,使得企业的报表作假的现象长期存在,使得企业的真 实财务状况难以得到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成果,资金流量、企业的经营风险都难以把握。另外,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完善对企业财务的监督机制,而在实际的 监督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国家相关的法律体系也没有完善,对于一些具体的财务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比较含糊。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成为企业财务人员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近些年的从业经验对此作了相关的总结,认为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点 进行:

1、用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知识武装管理人员

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但 是企业要能够使新的会计准则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前提之一必须要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综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会计 业务知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归属感,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用计划,使得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另外,企业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 要及时学习掌握新的准则,自觉的积极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及时了解各种新的知识,新的法律法规。

2、完善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

虽然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除了高素质的人才外,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完善相关的财务控制体系 的过程中,必须要与新的财务准则相适应。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财务信息

系统和财务分析系统,[3]这两个系统各有各的作用。财务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建立企业完善的会计信息数据库,同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归类保存,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奠定基础。财务分析系统的重点工作就是对收集到 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企业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所以完善这两个财务系统企业是企业完善相关的财务控制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就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将相关的监督机制落到实处,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

3、提高风险意识,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如何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我国新的会计准则的重点之一。新的准则在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 跨国经营的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另外,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会计工作开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问 题也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关注的内容之一。所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进行会计人员的配置上,要使得一些兼容的岗位分离,例如,企业的经 营主管和会计主管的人员要分离,并使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以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以及防止高层领导人员滥用权力。企业其它的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领导人员应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企业各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会计准则的 出台,对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新准则的实施,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开始与国际化相接轨,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 正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何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向更深度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新 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篇5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

(一)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会计管理

企业应根据《会计法》和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抵御在会计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控制风险。具体说来,涉及一下几方面:

1、企业应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使各部门、各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企业还应明确规定实物接触和保护制度、内部稽核制度。

2、制定各种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和工作目标,并订立明确的控制标准,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实现预定的目标。

3、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制度,明确账务处理的权限,特别是在实行电算化条件下,应加强职责划分,并加强对有关数据文件的保护。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评价监督部门,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系统中一个特殊的构成要素,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协助企业最高管理者监督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从而有效防止内部控制失控,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同时,信息化环境下要加强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特殊性,其审计评价恰当准确、客观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报告的质量,也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企业会计管理有效性的实施。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角度,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以数字和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把握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尺度。正确处理好界定经济责任,统一评价标准,核实单位家底,划分遗留的潜亏挂帐等问题的基础上,深化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内部控制。

(三)加强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档案的管理

会计档案作为企业经济业务交易的载体,信息化环境下,给会计档案的管理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直接关系到会计管理的整体成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信息化环境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2、建立信息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信息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信息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数据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4、建立信息化软件内的会计档案管理多用户、分权限调用制度。对信息化会计档案的各项内容要规定不同的使用权限。普通数据,可较大范围共享;涉及单位机密的数据,仅供一定需要的人员使用;而设计原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等,则只有主管人员或程序开发人员才能使用。通过这样设置,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减少人为修改的可能。

(四)完善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委派制建设

会计委派制不仅是传统会计管理下的一种手段,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委派制更应发挥特有的作用。当前,财务负责人对企业的延伸监管不全面。现行财务负责人制度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财务总监的监管范围,主要定位在“一级”企业层面上,对有产权关系的“二级”、“三级”企业,即控股、参股企业的延伸监管尚无具体规定。一些由产权代表或董事会确定的委派财务负责人,在确定其权责范围时中常常出现偏差。信息化环境下,有利于委派下的财务负责人将触角延伸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当然,这对会计委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赖于会计委派人员素质的提高。

财务委派负责人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财务负责人在企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当好一名财务负责人,要具备一些特定的素质,以满足这一职位的要求。包括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财务负责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总体思维能力。历史赋予了财务负责人新的使命,也对财务负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财务负责人应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有维护资产安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善于学习,敢于负责,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保持敏锐的触角,捍卫所有者权益。其次,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企业财务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经济、财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务操作能力,熟悉审计规范和技巧。同时,会计委派人员还需要系统掌握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等信息化技术,以更好开展会计管理工作。最后,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善于应变,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进行沟通等。这样才能使财务负责人的监管作用真正实现。

(五)加强对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的控制

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操作管理制度,并监督会计部门实行,以保证会计软件的正常、安全运行,免遭外界干扰破坏。应建立严格的系统开发与维护、设定数据输入与输出权限、批准、复核、文件备份、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同时,设置专门的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定期、不定期对硬件和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系统软件及杀毒软件及时进行升级,使会计管理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颖.信息化背景下会计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2).

[2] 杨硕珍.信息化会计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3] 谷文辉.电算化会计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5).

[4] 徐华.浅析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0,(05).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篇6

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范经营风险和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于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加强会计监督、强化企业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现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控制环境恶化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和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机构、管理层经营理念与控制意识、员工价值观、企业文化等。控制环境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它构成一种氛围,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和落实。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部分企业在形式上虽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董事担任监事,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作用。监事会成员的薪水和职位的升迁大都由总经理或董事长决定,使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受总经理直接领导,在组织上、经济上都依赖于总经理,作为被领导者去监督领导者,不符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分离的原则。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乏良好的实施环境。二是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有的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适当,结构层次不科学,权责分工不合理,导致机构重叠,职能缺位,使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之间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内部控制运行效率低下;有的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不畅,合作不协调,控制指令执行不顺畅。三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控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以确定,因而对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企业领导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遇到具体问题时以强调灵活性为由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控制度系统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企业领导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由于企业领导重视不够,导致了企业会计人员及员工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漠视,从而弱化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用。四是缺乏具有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大部分企业缺乏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氛围,导致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人心涣散,企业缺乏竞争力,员工缺乏敬业精神。

(二)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内部会计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降低和控制风险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就必须做好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但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凭主观经验进行判断,凭感觉进行盲目决策。二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目标不明确,曰常风险管理工作无人开展,使风险管理缺乏主动性。三是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

(三)预算管理控制弱化

预算管理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就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在编制和执行预算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主体有待于改进。在实践中,由于董事会在多数企业中如同虚设,缺乏权威性,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是由总经理组织编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作为预算管理主体的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削弱了董事会对预算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作用。二是预算与企业的实际相脱节,缺乏必要的客观性。有些企业预算,往往是根据编制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编制的,往往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缺乏科学的依据,造成预算指标与企业外部环境不相容,整个预算指标体系难以被市场接受,预算指标值缺乏客观性,难以成为企业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基准。三是预算考核难以执行。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来执行奖惩时,一方面被考核方过多地强调客观因素对绩效的不利影响,故意回避了主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考核方则常常参杂个人情感,使预算目标被人为改变,预算管理控制被严重弱化。

(四)内控制度执行乏力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否发挥其效能,执行水平和考核评价至关重要。只有制度而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检查、考核和评价措施,再完善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企业虽有内控制度,却有章不循。二是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缺乏应有检查,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能及时进行纠正和完善,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停滞不前。三是对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效果的考核和奖惩力度不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

(五)审计监督不力

1.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的`,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但有的企业尚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将主要精力投放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查错防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而对管理审计、内部稽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方面监督和评价涉及的很少。

2.外部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主要是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目前,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的监督功能交叉,再加上缺乏横向信息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社会监督主要是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而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审计监督,一般是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的。因此,中介机构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评价十分有限。

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对策

(―)加强控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控制氛围

1.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决定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股权关系和股权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有机协调,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2.构建合理组织机构,为控制活动执行提供组织保证。良好的组织机构以执行工作计划为使命,并具有清晰的职位层次顺序、流畅的意见沟通渠道、有效的协调与合作体系,是保证控制活动有效执行的前提。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构建合理组织机构,为企业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等活动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

3.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管理层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使企业管理层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积极作用,为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不仅要培训财会专业人员,更要教育、培训企业负责人,使企业负责人能正确认识到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既是《会计法》的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内控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总结优良传统,挖掘企业文化底蕴,提练核心价值,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形成真正意义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1.增强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风险意识是风险管理流程的起点,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到积极地辨别企业的主要风险,认真思考他们负责的风险会产生什么后果,在内部传达这些风险,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首先必须在高层管理者中建立风险意识,并在高层管理者的带动下,向企业的分支机构、各部门的中层管理者推行内部风险控制意识,把风险意识深入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中,使企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树立起牢固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2.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专门从事风险管理工作,赋予相应的权力,并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专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曰常工作,负责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对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估,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使企业风险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首先,实施风险权限管理,直接操作人员的管理活动必须严格限制在规定的风险权限之内。其次,建立风险控制责任制度。在实施风险权限管理的基础上,明确各当事人在事前、事中、事后各自不同的风险控制责任。再者,建立风险动态管理。企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企业内外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的分析研究,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提高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复杂的内外环境。

(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应由董事会、经理层和预算管理委员会组成,董事会负责预算方案的制定,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控制工作。

2.预算指标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企业预算体系的基础是对市场情况的预测与分析。因此,企业在编制预算之前,应该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分析,明确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避免预算编制工作的盲目性,使预算指标客观公正,符合企业实际,经得起市场检验。

3.严格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增强预算约束力。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而且有利于改进以后的工作。企业只有严格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才能使预算成为企业的“硬约束”,才能真正达到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

(四)建立落实机制,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1.建立检查机制。企业在所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一段时间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便了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

2.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如何,出现了什么问题,在哪一个环节上不能完全执行,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建立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者给予鼓励和物质奖励,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者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只有做到考核与激励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控会计制度目标,使内部会计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度不断完善

1.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通过监督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作用。通过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2.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财政、工商、税务、政府审计等政府审计监督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能够有效地督促企业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并可弥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种种不足,或者说政府监督是对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可以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充分开展,通过外部监督对企业施加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督促企业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杜绝企业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发生。

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思考 篇7

一、不断地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要想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进步, 不断地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必需的, 为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等提供了扎实的保障。详细一点来讲,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以及员工的工作现状等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员工培训计划, 包括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以及拓展训练等, 从多个方面为工作人员素养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机会, 也为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础。要尝试建立起能够调动广大会计人员积极性的工作评价、人才培养以及选拔机制等, 并且重点培养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 将竞争氛围合理地融入到工作进程中去, 从而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积极性, 也让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有了更多的活力。还有, 企业负责人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最新思想动态以及生活需求, 在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的前提下引导员工进行自我学习和进步,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也为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以及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作好了重要铺垫。总而言之, 不断地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需要, 更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人力资源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合理完善的制度是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强大保障, 同时也为企业其他工作的科学性提供了良好的典范说明。要想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 企业要根据财务会计工作发展的最新走向不断地完善各项工作细节, 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 促进财务会计工作在正常合理的轨道进展;其次, 企业要不断地完善员工的考核选拔制度, 为员工提供更大程度上的发展空间和进步平台,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积极性, 为企业培养和留住高级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再者, 企业要将奖励和惩罚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加强, 最大范围地引导员工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工作进程中去, 获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效。还有,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最大限度地汲取员工的优秀意见和建议, 对于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解决和完善, 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提供了莫大的活力, 也使得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

三、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有了新一轮的发展春天, 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为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企业要将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安全、技术标准、资产以及销售管理等具体性的工作作进一步的完善说明, 提高财务信息建设的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 不断地健全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尝试根据最新的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动态建立“信息管理子系统”, 包括成本子系统、开支子系统等, 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互动的、全面的会计信息, 从而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更多合理的可能。与此同时, 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要使得政策执行力度以及财务信息透明化程度日益凸显, 不断地加强企业财务方面的监督力度, 使得精细化管理代替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 更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让灵活、动态的财务信息系统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 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改革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任之一。企业相关负责人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 探索更多地利于财务会计管理得以加强和创新的良好途径和具体措施, 使之更好地实现其在企业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现代化的企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周然.《有关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讨论》.新财经 (理论版) .2012 (3)

[2]李江平.《加强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几点思考》.新财经 (理论版) .2010 (12)

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 篇8

关键字:企业会计基础;有效管理;措施

企业会计基础主要是指按照企业单位相关监督、核算的要求,对会计部门进行设置,对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实施核算和监督的工作,对企业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并参与企业的各个活动及对企业进行考核等基础工作,下面就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

一、出现的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决定会计工作最后的工作质量,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也能够是企业外的人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了解,也是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近些年来,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这项工作在削弱了力度,从而对公司的财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下面就让我们例举几种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1、受环境影响,导致其可信度不高

目前,在工作中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着诚信问题,各种虚假信息重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缺乏信任能够促进违规现象的出现,从而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能有效地进行。很多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或相关领导,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步与企业制度背道而驰,。受这种不良环境的影响,相关人员违反相应法律和制度,采取各种措施获取利益,为了个人利益,虚报信息,违规造假,造成公司账目不清,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执行。

2、没有完善的制度,执法力度不足

虽然我国在多年前已经对会计工作颁布了相应的制度,但会计基础工作到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执法力度不足,相关制度和法律不能进行有效地落实,对违法人员不能严格处理,从而使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没有起到一定的预警和制约效果。还有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实施管理工作,在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工作中不能发挥其职能,对相关工作敷衍了事,缺乏责任感,从而使经济市场更加混乱,导致更多不法行为的出现。

3、没有普及会计教育,使得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受各种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国际发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相关体制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使得会计教育不能有效地执行。从整体来说,我国的会计教育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虽然国家相关制度和法律规定,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国家相关法律、准则、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单位在用人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单位对其要求不严格。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一定的学习,也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也不高,更有甚者,根本就不是会计专业的,对会计工作一无所知,这就使得我国会计人员的水平与国际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4、会计人员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会计人员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情况频繁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会计工作人员想要对相关制度和法律进行维护,损害了一些领导的利益,从而收到了打击报复,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且不能有效地进行处理,使得很多工作人员不能按照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督控制,从而形成了账目的混乱,使得经济不能正常有序的发展。

5、没有很好地实质性奖励措施

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人员每天都要对钱进行工作,因此财务部门是企业中的重要部门,但是他们的薪水却不高,与他们所处的岗位不符,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极有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而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样就会使整个财务工作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一些方法

1、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导致了会计工作最后的质量,有效地职业道德观能够对他们进行约束,并与社会舆论、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对其进行:一是加强会计人员的自律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地教育。二是增强团队意识,使其能够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互相监督和管理,从而达到促进发展的效果。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其相关概念进行推广,对相关人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从而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同时,对有些违法乱纪的现象进行批评和抨击,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对会计师每年进行相应的考核和检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个素质

2、加强对该工作的管理力度

会计基础的相关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直接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跟各个管理部门进行合作加强对该工作的管理力度,严格进行考核、检查等工作。对在工作中表现良好的企业加以表扬和奖励,而对于那些不合格的企业来说,规定一定的时间修改,还要定期进行书面警告,出现严重问题的企业,通过媒体进行揭露,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我们要将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对国家经济法律进行维护的工作联系起来,定期按照一定的法规对其进行考核和检查,从而使会计经济得到正常有序的发展。

3、将经济和责任联系到一起

对从事财务的工作人员发放更高的薪水,从而加强对相关发质的建立,加大执法力度,从而通过各种手段对会计人员进行警示和制约,提高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薪水,通过对相关指标进行考核,从而实现经济与责任相联系的行为是为了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经济制度。这就会让会计工作人员在相关约束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进行工作,从而抑制了其不法行为思想的出现。高额的收入与会计人员的工作是相符的,还能有效地制止金钱对于他们的诱惑,从而使社会经济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会计基础工作在整个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会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我们必须加强对它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为整个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S]

上一篇: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希望之桥演讲稿下一篇:妇联换届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