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

2024-05-26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精选11篇)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 篇1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报考一个合适的专业,就要全面的了解不同专业学什么、适合什么人学、就业前景如何。新浪教育为大家分享一些大学生对常见专业的介绍,通俗易懂。以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介绍。

50305编辑出版学

我是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毕业,目前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发行公司,现在应高考填志愿看看通说下这个专业。

专业介绍

有人问编辑出版学出来是做什么的呢?学了编辑出版学专业将来主要是能在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网站等地方从事图书内容策划、编辑、出版项目经营、版面设计、审读、改稿、校对等等工作。我们平常看到的报纸、图书、杂志,网上看到的网页、电子书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通过编辑出版专业的人员加工、制作形成的。

总的来说编辑出版学专业一方面要学出版知识,另一方面要学编辑知识。

专业方向

从全国来看,编辑出版学主要有两个方向,有的划归新闻系有的划归中文系。划给新闻系的,大多是按照传播学的理念进行培养;划给中文系的,是按照传统的文字编辑方向培养。

学习内容

这个专业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文字方面,另外一个是新闻业务方面。所学习的课程主要分五大类:文学文化类、写作类、编辑类、出版及文化经营类、现代传播技术类。

具体的会相应开设现代汉语、大学语文、文学欣赏及评论、编辑概论、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出版社管理、新闻事业、书籍编辑史、图书装帧设计、大众心理学、传播学等一系列课程。

另外还要学一些软件,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和PHOTOSHPO图片处理软件等等。

总之编辑出版这个行业学的挺丰富,各个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到,能有一门很精通挺重要的。

老师补充

一、随着文化的大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编辑出版工作的面也愈来愈广阔,除了传统的文字编辑之外,电子编辑、网络编辑、动漫编辑、影视(像)等多媒体数字化编辑也层出不穷。编辑出版学专业学习(研究)的`核心是文化的汇聚、整理、设计、创意和传播,其中包括文化史、文学史、语言文字学、出版思想史、文化传播、文化市场营销等。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分三个层面,医师专业主干课:编辑学、目录学、校勘学、资料检索学、训诂学、出版学、中外编辑出版史、图书装帧设计、出版策划与营销等;二是专业实践课:电子音像编辑、网络编辑、文字与图形编排和设计、书刊版式设计、数字出版与编辑、多媒体策划、出版市场调查与营销等;三是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艺学、美学、语言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

这个专业在新闻类专业中,考研率最低,就业率最高。毕业后就业方向有:

1。可以主做编辑,编辑分为很多种,工作内容差别很大,如书刊编辑、电台编辑、影视编辑等。同是编辑,你可以去:出版社是做图书编辑,杂志社是做刊物编辑,报社是做专栏或版面编辑,也可能兼做记者,如果是电子音像编辑出版方向,主要是到网络媒体负责新闻出版编辑,还有就是电子影像企业的编辑工作。

2。也可以做出版策划、印务管理等。

3。再次点的话,大学毕业也可以先到出版社的发行部先锻炼一下,因为有出版就有发行,如果你肯在图书发行市场摸爬滚打两三年,拥有了书感和敏锐的眼力后,再晋升为编辑,到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发展机会。

总之从实体出版物到虚拟信息出版物,编辑出版学专业都可以做。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考填志愿看看通把我们总结的这些专业心得既印成了书,又做成了电子书和视频,印成的这本书就是实体出版物,做的那个电子书和视频就是虚拟信息出版物,这些都需要用到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员操作的。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 篇2

医学英语教材是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一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学英语教学质量。因此,编辑、出版高质量医学英语教材是实现医学英语教学目的和实现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中介因素,是优化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材建设对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医学英语教材研究

国内医学英语教材的研究是随着对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开展起来的。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较匮乏。国内的研究主要涉及教材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研究层面较少且不够深入。朱晓军是在国内较早地探讨了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的学者。他指出,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教材的选用主观随意性大、教材建设欠规范性与科学性、教材的研究滞后等问题。马欣、贾建平、李大蓉等对医学英语中有关神经病学的教材及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他们指出,相关教材、教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宋杨浅谈了医学英语教材研发。他梳理了医学英语的发展过程,具体指出了现阶段医学英语教材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吴迪和王少鹏探讨了教材使用与医学英语教材建设。他们分析了当前医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医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对策,指出元认知能力能够促使师生最大限度地、创造性地发挥教材的作用。龙小芳研究了基于需求分析的医学英语教材编写。李芳对《医学专业英语》进行了评述。廖荣霞、谭雪焦、陈敏等就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推进医学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雍文明探讨了语料库辅助下的医学英语教材编写。乐萍[11]探讨了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医学英语教材编写。

文献资料回顾后,我们发现国内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研究还比较少,系统总结近十多年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状况的更少。对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现状、出版中的问题及问题的对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材出版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促进医学英语教材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提升我国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国内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现状

伴随着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高等医科院校对改善专业英语教学质量需求的增长,医学英语教材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医学英语教材从医科院校内部自编教材发展到业已出版的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的系列教材。教材出版数量、质量出现了质的飞越。医学英语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为此,我们做了系统和详细的梳理和统计,统计了进入21世纪后,最近14年(2000~2013,未统计最近两年数据,因为出版物被收录需要时间周期)我国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总体状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解读。

为获取我国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总体情况,我们查询了我国图书收藏最全面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http://www.nlc.gov.cn/)。进入查询页面,点击“高级搜索”,分别输入“医学”和“英语”,可以查询到与医学英语相关的各类书目,去掉医学英语期刊,就可以得到和医学英语有关的、用汉语或者英语撰写的教材信息。把查询到的教材按照出版时间列出,然后输入到Excel表格当中。输入的信息包括六个方面:序号、出版时间、教材名称、编者、出版社和教材类型。输入表格时,对查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排除非教材类的出版物,如词典、考博英语辅导等。这有助于统计结果的科学合理。

从2000年到2013年,我国共计出版了355本医学英语教材,平均每年出版约25.4本。2000年我国出版医学英语教材19本,到了2012年出版数量已经达到35本之多,在数量出现了较大提升。图1也可以显示教出材出版版数数量量变上化总图体呈现上升趋势。

在最近14年出版的355本医学英语教材中,出版教材4本及以上的编者共计13人,其中出版教材最多的是魏保生,共计编写教材16本。医学英语教材的出版主要集中在12家大型出版社(见表1)。前12家出版社在14年里面出版社数量都在9本及以上。这12家出版社都有医学背景或者外语背景,如复旦大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和人民军医出版社。

复旦大学与其他出版社相比,出版医学英语教材较晚,但是数量上逐年在递增。2000年至2004年间,复旦大学没有出版一本医学英语教材。从2005年开始,复旦大学出版社开始涉足医学英语教材的出版,在2007年,出版教材数量达到4本之多,随后又有所下降,到了2012年出版数量急剧增加,达到11之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人们编写医学英语教材的热情以及该出版社在出版医学英语教材方面所做的努力。

医学英语教材的出版在类型和数量上呈现出多样性,表2统计了在过去14年中,不同类型教材出版的数量。从表中可以看出,综合类的教材出版的数量最多,达到138本。医学词汇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其次是阅读。最近十几年,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出版的教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听说方面的教材合计达到49本之多。

医学英语视听说教材最近五、六年才受到人们的重视,2007年以前,几乎没有视听说方面的教材。近几年教材出版数量不断增加,从2007年的4本到2013年的6本,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视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视。

3 国内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医学英语教材建设发展快速,有了量和质的飞跃。然而,通过对统计数据加以分析和对包括本校在内的几所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国内医学英语教材出版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

1)高质量的医学英语规划教材数量太少

尽管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类型也在不断丰富,但是高质量的规划教材数量有限。目前能够查到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只有三套,分别是:廖荣霞编写201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英语基础教程》及配套书;赵贵旺编写2013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公共医学英语(上下册)》;张顺兴总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医学英语系列教材,包含《临床医学英语应用文阅读与写作》等4个分册。出版社应该注重质量,做出了医学英语精品教材。

2)医学英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需加强

近十多年出版的医学英语教材主要靠纸质形式呈现,缺乏相应的网络教程(网站或者网页)、配套课件和电子教材,教材的立体化工作还需要编者、出版社等各方的努力和重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而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精美的课件和网络课程,提供参照课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课堂和课后学习。

3)医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和医学知识的融合度不够

医学英语教材应该将语言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够过度强调医学知识而忽视了语言知识。在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避免两个倾向:一过于强调医学知识尤其是学科前沿知识,超过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二过于注重语言知识,尤其过于注重医学词汇、词素,使学生误认为学习医学英语就是学习医学词汇,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4 关于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的建议

对最近14年国内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现状分析之后,我们觉得还有几点工作需要我们加强认识,努力提高,其一,加强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商应该加强各大医学类高校的合作,集合力量,编写出更符合医学英语教学、能被多数高校接受的医学英语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二,增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力度。开发针对医学英语学习的网络课程、手机APP软件。移动终端APP的实用、方便、有趣以及随时性,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学习医学英语的需求,还可以摆脱过去单纯背单词看书的模式,将学习变成一件富有乐趣的事情。其三,合理定位医学英语教材。选材要综合考量内容的难易度程度和语言知识的难易程度。医学英语教材的层次性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和培养目标,编写符合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的教材。

5 结语

教材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开展教材出版现状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教材的出版现状、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对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现状的研究还比较少,有关论著寥寥无几,且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作为教学直接参与者的老师有义务、有必要参与到教材研究这一领域,通过对医学英语教材的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优点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医学英语教材编辑出版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医学英语教学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编辑出版高质量的医学英语教材是实现医学英语教学目的和实现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中介因素,是优化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统计了最近14年国内医学英语教材编辑出版的情况,并就当前的出版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医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建议。在对我国医学英语教材编辑出版的健康发展方面,本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材,出版,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4):66-71.

[3]朱晓军.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教育,2005,(5):42-44.

[4]马欣,贾建平,李大蓉等.对医学英语中有关神经病学的教材及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8):571-573.

[5]宋杨.浅谈医学英语教材研发[J].沙棘(科教纵横),2010,(4):73-74.

[6]吴迪,王少鹏.教材使用与医学英语教材建设[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255-258.

[7]龙小芳.基于需求分析对医学英语教材编写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1,(5):45-46.

[8]李芳.《医学专业英语》评述[J].教育界,2014,(1):92-92.

[9]廖荣霞,谭雪焦,陈敏等.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推进医学双语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1001-1004.

[10]雍文明.语料库辅助医学英语教材编写[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3):238-240.

[11]乐萍.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编写医学英语教材[J].出版广角,2013,(24):40-41.

专业类教材编辑出版模式分析 篇3

一、POD编辑出版模式概述

所谓POD起源于Printing On Demand,意思是指需要的时候才开始印刷,不必先印制储存,节省印刷费用和存储空间。现在,更多地是指Publishing On Demand,是指按照需求进行出版,是一种自助出版模式。

在美国,有许多以POD为名的出版社,如Author House、iUniverse等。任何人如果有著作需要出版,可以把电子稿先交给出版社,出版社依据服务内容的多少,收取400美元至1500美元不等的费用,就可以出版著作了。只是这些著作并不印刷成纸质书籍,而是先放在网上销售,有人提交购买订单后,才印制纸质书籍。相较传统编辑出版模式对著作的精挑细选,POD是来者不拒;传统出版模式需要先支付一定的印刷和储存费用,直到著作达到一定销量后才能回收成本,而POD以收取服务费为主要收入来源,不论著作内容优劣,多多益善;传统出版模式对自己出版的著作会尽力推销,尽管POD也能分享推销利润,但不如前者力度大。POD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复活死书”。一般图书在市场上流通3~5年后,会陆续退出市场,成为“断版”图书。受制于再版印量小、成本高、利润薄的特点,一般出版社都不愿意再版这类“断版”书,因此图书馆缺藏书的现象就比较普遍,尤其是新建的图书馆购进老书更是不易。而POD模式则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信息等技术资源,让那些退出市场的“断版”图书起死回生。

总体而言,POD是一种新兴的出版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它可以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物流资源、人力资源,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我国出版结构的特点是,专业图书出版的市场份额不及10%,教材占比超过50%。如何改变我国一直停留在出版大国而非出版强国的尴尬境地,如何进一步挖掘专业类教材出版的新模式,都是业界亟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专业类教材编辑出版模式分析

1. 专业类教材编辑出版模式的特点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教材类图书的出版数量,相较专业著作类要多得多,且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主。具体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教材类图书起源较早,拥有较好地编辑出版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行业百废待兴。以教育为例,刚刚恢复高考,恢复各个层次的教学,对教科书的需求尤为迫切。出版行业伴随着对专业类教材的编辑出版而不断发展壮大,对教材类图书的编辑出版更为熟练。

第二,教材类图书市场份额更为确定。教材类图书一般都有固定的市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老师人数的增加,对教材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地出版教材类图书是出版社开拓市场的不二选择。

第三,教材类图书编辑出版与国家教育规划相关,推销难度较小,亏损的可能性也较小。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出版社选择出版专著类图书会精挑细选,因为一旦图书不好卖,就会占用大量的印刷费用、库存费用。但是教材类图书则不然。目前我国教材类图书多与国家相关的教育规划有关,有的与各地教育规划相联系,教材多有固定的使用学校和使用人群,推销难度较小。通过与教育规划的捆绑,教材类图书还可以获取教育部门、学校的补助,如此一来,不论是作者还是出版社,出版教材类图书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很小。

第四,教材类图书的市场定价不高,利润空间有限。受国家相关政策限定,我国教材的定价较欧美国家要低。这就导致教材类图书的利润空间有限,出版社对于寻求新的编辑出版模式有着现实的市场需求。

第五,随着专业类教材品种的增多,竞争性逐步体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就教材类图书而言,品种越来越齐全。同一门课程的图书,不仅不同出版社的版本不同,同一出版社也会发行不同版本;不同高校编著的版本不同,同一高校也会编著不同版本。毫无疑问,在有限的市场上,师生的选择面越来越广,但同时也带来竞争,形成了优胜劣汰。

除上述特点外,我国教材的编辑出版越来越西方化,越来越多的经典教材在原版的基础上修缮后再版。再版教材更多的是校正上一版的错误,增加少量新的内容。这对保持教材的延续性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频繁再版形成的资源浪费也不容小觑。

2. 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专业图书编辑出版模式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5月,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之一。经过近60年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经发展成为以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及社会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类、科技类出版物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出版社,其出版规模、市场占有率、产品数字化、国际化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出版行业领先地位,成为唯一入围全球50强的中国出版机构。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能够起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1)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专业图书编辑出版模式分类

当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类教材按课程内容划分,包括公共英语教材和专业英语教材,如公共英语教材中比较知名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大学体验英语口语教程》等,专业英语中的《综合英语教程》《英语听力教程》《新编商务英语》等。按教学层次划分,包括中职、高职、本科不同阶段的英语教程。如中职的《中职英语评估与检测》《中职英语课堂同步练习》,高职的《英语综合教程》《英语口语教程》,本科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新通用大学英语》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国内教育出版社的龙头企业,英语教材的主要编辑出版模式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按经营模式划分,包括传统出版模式和POD模式;另一种是按介质类型划分,包括纸质出版模式和数字化出版模式。分别来看,按经营模式划分,英语教材出版模式仍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主,逐渐向POD模式转变。虽然高等教育出版社会在征集各校教材征订数量的基础上决定出版数量,但该数量的决定基础是招生规模,每年的招生规模是一个确定的数字,所以数量征集只是代表一种形式而已。随着高校教材征订自愿性的增强,数量征集的意义会越来越大,向POD模式转变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强。按介质类型划分,仍以纸质出版模式为主,数字化出版形式有待加强。尽管数字化出版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英语教材附有听力MP3、练习题光碟,但整本教材仍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

nlc202309040105

(2)英语专业图书不同编辑出版模式的成因分析

首先,教育部背景形成的资源垄断。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着教育部在教材规划以及规划实施方面的许多操作工作。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具有独特的垄断性资源。以高校的公共英语教材为例,诸如《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大学英语阅读教程》《大学体验英语口语教程》等,是许多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御用教材。该类教材的出版发行基本没有任何风险,教材的出版数量完全可以当年大学生的招生规模确定,高等教育出版社没有完全实施POD模式的必要。

其次,教学模式的传统属性致使编辑出版模式改进速度较慢。我国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换言之,数字化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学科的课程里,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运用程度较高,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其中之一。很多高校都配备较为先进的英语电算化教室,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电脑与老师互动,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所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部分教材里配备了英语光盘。但实现英语教材的全面数字化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当然,并不排除不久的将来,所有的英语课都可以在电算化教室完成,那么学生就不必购买纸质书籍,而是使用电子书即可。

最后,传统阅读模式限制了POD模式、数字化模式的发展。除教学模式的特殊属性外,纸质媒体的阅读习惯决定了纸质书籍存在的必要性。随着多屏时代的到来,电子書等数字化出版模式越来越广泛,但仍不足以完全取代纸质书籍。这就是为什么图书馆有再多的计算机,也还是得有更大规模藏书的原因所在。

(3)英语专业图书不同编辑出版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毫无疑问,POD模式、数字化模式是未来编辑出版的发展趋势,但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教材的出版模式有其特殊的优势。一方面,传统出版模式更适应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是全国一盘棋。不论是东部发达省份,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不论是985高校,还是普通的地方高校,其公共英语教育是一致的。所以,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教材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规模化效应。另一方面,传统出版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力优势。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力资源,在现行模式下,创造了更为丰富的产品体系,因为它们不需要为教材的市场销量而担心,而且传统出版模式更好地适应了阅读习惯。

很明显,这种模式并不一定能够长久的存在,一是教育出版社所面向的教材市场会越来越市场化,竞争的存在将迫使高等教育出版社不得不改变出版模式。二是传统阅读模式正接受数字化阅读模式的挑战,而且后者越来越强势。三是英语教材本身的数字化改革,迫使传统出版模式向POD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教材之所以没有完全呈现出POD模式,也没有全部实现数字化,是有其特殊的现实背景。但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POD不再是专业著作的特权,教材应朝该方向努力,伴随着阅读模式的改变,数字化将是教材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社编辑专业简历 篇4

姓 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8年6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7月

最高学历: 硕士

毕业学院: 三峡大学

所修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居 住 地: 湖北省 宜昌市 西陵区

籍 贯: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北京市 市辖区 朝阳区,浙江省 杭州市 朝阳区

期望职位: 行政助理 文秘 出版社编辑

意向概述: 希望从事行政类或出版编辑类的工作。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历

9月 - 206月 三峡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硕士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9月 - 10月 三峡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办公室助理

校内奖励

获得时间 获得奖项 学校

2010月 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文学与传媒学院

校内职务

担任时间 职务名称 学校

209月 - 年6月 文学与传媒学院第四党支部宣传委员 文学与传媒学院

自我评价

本科阶段普及了知识的广度、研究生阶段拓展了知识的深度,学习能力较强; 担任研究生工作部办公室助理期间丰富了实践经验,锻炼了与人处事能力,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对自己认定的`事情过于执着、不善于展示才能、且稍显自卑等,有待改善。

项目课题负责人

课题负责人:三峡大学201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现代汉语副词个例的多维考察” (项目编号:2010CX062) 现已公开发表论文3篇,完成结题。

英语、计算机水平

英语:CET-6,477; 计算机国家二级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个人简历 篇5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日期:19860420 民 族:汉

户口所在:天津

毕业院校: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 所修专业:编辑出版学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语言能力

英语 熟悉 四级

计算机能力

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方正飞腾排版技术、 Photoshop、CorelDraw及电子杂志的`制作流程等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与文字或宣传相关的记者、编辑、策划、平面设计、文秘、办公室助理等工作

希望地点:天津

希望工资: 面议

自我评价

诚实善良,热情开朗,有亲和力,适应能力强,善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应变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够吃苦耐劳。

教育背景

9月—6月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 本科

实践经历

8月—7月 任全国大学生创业者联盟驻河北大学《十年》杂志主编,负责杂志的编审工作;6月—8月北京大普映画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习,学习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各项工作;203月—6月河北大学图书馆管理员、阅览室工作人员负责整理、记录、抽调图书馆的书籍并帮助阅读者寻找书目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012342264

联系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 篇6

建筑组

由我校吕学强校长、董学军主任任编委会成员,刘善华为主编,赵善武、韩伟伟为参编的《AutoCAD建筑制图实用教程》(书号:ISBN 978-7-302-31250-5),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我校核心课程教材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示范校建设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按照“工学结合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由建筑行业、建筑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能够满足“生产、教学、科研、培训”一条龙的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方案、教材建设机制、动态更新机制。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的要求,遵循“加强基础、精选内容、有所创新、工学结合、利于教学”的原则,编写《AutoCAD建筑制图》等4本适合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水平的核心课程教材。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篇7

一、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1.编辑出版单位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011年, 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调查报告》,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新闻出版业的快速发展, 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在聘用人员的时候有三个倾向:一是偏向于具有本科学历或硕士学历的毕业生;二是偏爱不仅具有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知识, 还具有其他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三是用人单位乐于选择能够直接胜任岗位责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 在设定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 应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上, 强化学生动手、策划等多方面能力的打造, 偏重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重视行业的需求, 关注编辑出版行业的前沿动态, 了解最新的专业信息, 从而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

2.新媒体成为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新的就业选择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 它的形式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 科技的发展使新媒体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其海量性、共享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把对传统纸媒的依赖转向新媒体。受众对新媒体需求的增加, 使得众多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纷纷成为新媒体的一员, 而新媒体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编辑出版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有信息技术、网络电子出版技术、网络策划营销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因此在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注重知识的多元化讲授, 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二、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1.树立全新理念,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 教学理念应随着行业需求与社会发展情况而进行调整,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编辑出版专业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新技术更新、新媒体的出现, 要求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树立一种“融合”的教学理念, 不仅注重传统编辑出版知识的教学, 更要保持与行业同步, 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有所调整。目前, 除开设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美学 (含装帧设计) 、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等专业必备课程外, 还应适当开设一些经营管理类、艺术鉴赏类、信息技术类课程, 使学生在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扩展视野, 迎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此外还应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 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工作, 切实将理论融于实践, 以实践践行理论。

2.优化师资结构, 建立多元教师队伍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条件之一, 现有编辑出版专业的任课教师虽然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 但往往不具备丰富的业界经历和经验, 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可考虑聘请业界权威人士担任客座教授, 或邀请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编辑出版从业人员做兼职教师, 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还可邀请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形成专兼职相结合、多元教师共同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局面, 同时加强校内教师的专业培训, 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授课水平。

3.紧贴行业需求, 创新教育模式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途径, 实践还能够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和接触相关行业的工作内容, 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内容。高校应加强与编辑出版单位的沟通和合作,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编辑出版的实际工作中, 增加学生实践性教学的时间, 创新实践性教学形式, 可借鉴德国的双元化培养模式, 由高校负责理论部分的培养, 而编辑出版单位或相关企业负责学生实践能力的完善, 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 而不仅仅是参与, 这有利于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挑选所需人才, 也有利于学生拓宽实习、就业渠道。

结语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出版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紧跟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步伐, 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为我国编辑出版行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谈鲲.媒介融合下编辑出版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闻传播, 2011 (5) .

[2]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需要怎样的新媒体人才[J].新闻与写作, 2015 (3) .

[3]唐凯芹、郑旭.特色与实践: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6 (11) .

[4]申玲玲、闫伟华.出版转型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编辑, 2016 (1) .

[5]朱晓军.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策略[J].教育探索, 2008 (8) .

[6]尹艳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编辑出版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 .

[7]张玉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出版广角, 2011 (3下) .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 篇8

热词:教材出版 编辑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到教材的整体规划,小到每一本教材的编写组织,都是事无巨细,需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教材建设中,编辑对于落实选题计划、提升编写质量、促进出版发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编写特点对编辑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以下笔者结合体育教材的出版,从教材的选题策划、编写组织、加工整理、教材出版后等几个环节,探讨编辑在教材出版中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教材选题策划阶段

拥有教材出版资源,对于出版单位而言是一件幸事,尤其对于大学社或者是中小型专业出版社更是如此。因此,教材出版是各社重要的业务板块和重点关注领域。各社对于教材建设按各自领域自成体系。编辑在做教材选题策划时,应对本社的教材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要收集所涉及专业的发展状况、学科的发展状况,以及各主要院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目前已出版教材版本及其使用情况等方面信息,并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提出选题计划时,有的放矢。如我国体育教育在“十五”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新兴的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针对不同对象的体育教育层次划分更加细化,原有的教材体系和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想做好体育专业教材的选题策划,必须了解这方面的变化。

确定教材选题时,不能仅注重眼前利益,应把目光放长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材的建设。不仅限于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如我社高尔夫专业教材的选题策划。目前国内状况是招生院校众多但分散,总量不大,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已出版教材质量距离教学要求距离较大,而且院校教学与球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符。针对此种情况,我社充分发挥自身在体育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打破了以往体育教材编写的惯例,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了一个覆盖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的高尔夫专业系列教材建设平台,汇聚了国内绝大多数高尔夫专业招生的院校。这些开设高尔夫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已经遍布全国500多家高尔夫球会,有的已经成为球会的中高级管理层。通过严谨的教材编写组织和出版工作,保证了教材编写质量,不仅解决了从无到有的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且得到院校的认同,得到了球会的认可;其次,通过一本或几本教材的编写,出版社与国内众多高尔夫球会建立起联系,通过教材这个载体,运用新媒体技术,给出版社带来了其他的业务拓展和收益。

二、教材组织编写阶段

即使是社里统一规划的教材编写项目,编辑也应从一开始即加入到教材的编写组织工作中。这样,编辑不仅对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对书稿的加工整理工作,而且也提前解决了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减轻了后期编辑加工阶段的工作量,有利于教材编写质量的提高。

1.积极参与教材编写研讨会。为使编写会议成效显著,需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提前与主编沟通,向所有参编人员提出会上需准备的材料和需思考的问题。会上,积极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参与研讨。

2.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可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加强与主编和其他参与编辑的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编写进展情况,并提供教材编写所需的各方面服务。

3.提出编写的规范要求。教材编写工作会议之后,编辑应归纳总结会议讨论的成果,结合有关出版的国家相关规范化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将教材编写的规范要求提交给所有参编人员。通常,教材编写规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关于标点符号、参考文献格式、图表排序、交稿要求等;二是应明确教材编写的体例,以及专有名词的使用等。如《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学》《体育概论》教材的编写通常会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名词的使用,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的用法,三个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不同的文件中有不同的使用,编辑应该掌握这种情况并提请编写会议时讨论,在该教材编写时如何处理。还有确定关于运动成绩单位的标注方法,统一用英文或者中文表示,参考文献是当页注还是文后注等。

4.教材组织编写的同时,综合考虑后续的宣传推广工作。要针对教材的特点,配套编写试题库、教案、教学PPT,并注意收集整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材料、素材,为后续教材推介和宣传推广工作做好准备。

5.及时签订出版合同,并提供专业服务,解决好著作权问题。教材编写参编的作者较多,在组织编写工作会议时,往往是作者到会最全的时候,因为出版社教材编写通常采用的是主编负责制,所以编辑可提前准备好格式出版合同,以及作品授权书,在会上签订出版合同和授权书。同时请所有作者提供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账号信息,方便教材出版后稿酬的支付。及时签订出版合同,也可降低风险,避免作品流失。

三、教材编辑加工阶段

教材的编写因为通常是多位作者参加,故体例不统一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尽管之前可能做过相关的要求,但是事实上,还是会出现上述问题,所以教材的编辑在对书稿加工之前,首先要解决体例统一的问题。在收到教材书稿之后,编辑应查阅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纪要,根据研读教材编写规范要求,通读书稿,如存在体例不统一、前后章节相关内容重复或标题层次混乱等重大问题时,返还主编原稿,并提出书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修改意见。待上述重大问题解决后,再对教材书稿进行加工整理。

教材不同于其他种类的图书,更加要求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故要想确保教材的质量,对教材编辑的要求也就更高、更全面。教材编辑应具有一丝不苟、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不轻易放过任何一点儿疑问,尽全力做好相应工作,及时查阅相关教材,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修改。所以教材编辑加工更需要专业化的编辑。

编辑加工时,对有疑问之处,或贴条或用铅笔标记或记录在专门的书稿意见本上,每章书稿审读完成之后,就每章情况,写明该章节的评价,尤其是对作者的印象,这样对于积累优质作者很有帮助;待全部书稿审读加工完成之后,对书稿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教材的总体评价,并向主编提出书面的审读意见。

四、教材出版之后

教材的宣传推广有多种途径。编辑可在教材出版之后,撰写相关的教材推介文字,供发行部征订和网站宣传使用,以推广教材,扩大影响。也可主动向相关院校一线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提供样书及介绍,或通过参加其他活动的机会,如专业年会或体育科学大会的机会,推介教材。

呈现在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编写过程中的材料是更加丰富的。新媒体时代,可利用的渠道有很多种,如出版社的网站、正在兴起的手机阅读基地等,在这些平台上,可以将教材不能承载的内容与广大教师和学生分享。如体育教材中运动技术方面的教材,可改变传统的书配盘的形式,将光盘中的内容以及其他素材通过新媒体呈现给广大师生,而且可以在线互动,更加有利于学习和交流,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用。

教材出版之后,并不是教材出版工作的终结。优秀经典的教材是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的,需要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故编辑还应继续与作者联系,与相关院校该课程授课教师沟通,及时掌握教材使用情况、存在问题,综合各方面情况,对教材的编写质量进行反馈和评价,以便于为下一版教材的修订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单位系人民体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 篇9

10月24日,《中国出版家》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新闻出版总署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出版家》编辑出版工作全面启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署长邬书林主持会议。

近代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出版家,他们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出版业的发展史也是以杰出人物为代表的出版人的奋斗史。为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促进当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特组织编辑出版《中国出版家》。柳斌杰任编辑委员会主任,邬书林和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吴道弘任副主任,委员由有关方面的专家和部门负责人组成。

“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柳斌杰在讲话中指出,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出版工作中,涌现了一批让人敬仰的出版大家,他们的创造和探索,为建立和开辟中国现代出版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面面旗帜。柳斌杰强调,出版工作要着眼于文化建设,教育后人。出版是一个传承性行业,也是一种文化创造。建设文化强国,出版是重要的、基础性的行业,也是对人类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行业,产生了许多需要被后人熟知的名家大家,他们是文化建设的脊梁。编辑出版《中国出版家》就是要在中国的文化建设中树立出版家的形象,让出版行业的名家大师同其他行业的名家大师一样名垂青史,使出版行业更加得到社会的尊重。

针对即将开始的《中国出版家》编辑出版工作,柳斌杰强调要把事情办好,把人物选好,把文章写好,把这本书用好。柳斌杰指出,要建立一个权威的编辑委员会,邀请一批业内公认的出版史专家担任委员;要不断完善编辑出版方案;要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柳斌杰说,要开放式地从中国出版业涌现的一大批出版人物中选择名家、大家;要用生动、形象、深刻的文字反映出出版大家的出版思想、出版理论、出版实践、出版贡献。

“这项工作的历史价值是记录历史,教育后代。现实意义是影响当代。”柳斌杰要求,要在注重传承的同时,注重传播。要使从事出版工作的人,继承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要作为培养新一代出版人才的榜样,起到教育时代的作用;让业外的文化人了解出版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出版编辑岗位说明书 篇10

2、按照分工、完成稿件的初审工作;

3、编辑对终审通过的稿件,需进行必要的文字修改和技术加工;

4、按照本刊编校合一的工作制度,编辑必须承担一定的校对任务;

5、根据编辑部的统一安排,具体运作每期学报的编排校等事项,协助责任编辑解决编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进行计算机编排修改,做好计算机软、硬件维护;

专业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之路 篇11

在传统出版尤其是专业出版领域,拥有专业素养和编辑技能的编辑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在数字出版领域,出版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数字出版并非对传统出版的替代,而是在顺应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适应不同阅读方式、阅读场景和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对传统出版的全面升级和改造,所以编辑仍应是数字出版的重要参与主体。而且结合数字出版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无论是数字产品的选题策划、已出版资源的整合、内容资源的版权合作和编辑加工,还是作者资源的开拓与维护,乃至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再造,作为出版环节中最靠近内容资源且对其有着专业理解的编辑,其作用依然无法替代,甚至可以这么说,编辑依然影响和决定着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竞争力。

也就是说,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的开展,既需要从上到下的政策推动,结合出版社实际情况制定数字出版发展战略并予以制度化推进,也需要编辑将外部需求转化为内在动力并内化数字出版理念。结合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尚未找到合适的数字出版发展路径和运营模式之前,要求出版社从全社层面大力推动传统编辑向数字编辑转型,肯定不够现实且困难重重,而且从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也必然会对编辑提出新的要求,这也需要编辑主动探索、积极应对。基于这种现状,顺应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立足出版社的社情和编辑的本质工作,在提高编辑数字出版意识、强化数字出版素养、培养数字出版能力方面做文章,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折中举措。传统出版分为大众、教育和专业出版三种,本文主要从专业出版领域编辑的角度来谈谈数字出版转型期编辑的应对策略。

1.顺应数字化阅读和复合出版的发展趋势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数字化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率、电子书阅读量、数字阅读时间、数字化阅读方式偏好等多个调查指标上,较之以往都有了大幅提高,数字化阅读已成为国民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

伴随这一变化的,是数字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阅读终端的推广普及,这使得数字产品拥有了与纸媒体一样方便的手持式移动阅读终端。知识和信息载体的发展进步,使得数字化阅读迅速流行开来,这在对传统出版单位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在数字出版领域,复合出版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出版模式。复合出版的实质就是“一份内容、结构化加工、分层次表达、全媒体发布、按需服务”,其中“结构化加工”是基础,“分层次表达”是功能,“全媒体发布”是形式,“按需服务”是目的。也就是说,复合出版不仅实现了不同记录方式(如文字、图形、影像等)的复合和不同载体(如纸张、光盘、磁盘等)的复合,还实现了不同媒体形态(如书、报、刊、音像出版物)和不同显示终端(如电脑屏、手机屏、电子纸、纸页)的复合。

有鉴于此,专业编辑在从事实际的编辑工作时,从一开始的选题策划到最后的产品呈现,都需要始终关注并考虑读者在阅读方式、阅读场景、阅读体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并能结合复合出版的理念,将同样的内容资源根据潜在需求进行基于不同层面的结构化加工,真正实现内容资源的知识复用和满足个性化需求。

2.顺应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路径选择

专业出版社在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要实现从单一纸质图书生产转变为内容提供商乃至内容运营商,从过去的传统出版“只能满足一批人的标准化需求”向数字出版能够“大规模地提供个性化服务”转型,数据库产品建设是一条重要的路径。从国外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情况也可以看到,一些顶级学术或专业出版商如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通过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整合,形成功能强大的细分领域数据库产品,向全球大学和研究性图书馆提供产品,依靠专业内容数据库销售赢利,已成为比较重要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专业出版社要想复制这一成功的赢利模式,必须在优质资源生产、内容资源规模化、精准检索、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也是专业编辑在数字出版转型期需要重点着力的地方。

(1)强化专业策划和品牌建设能力以生产优质资源

“专业出版,内容为王”一直是传统专业出版界的共识。立足专业特色策划选题,打造优秀图书并以此出精品、创品牌,是很多专业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和发展之路。到了数字出版时代,这仍是专业出版社成功的不二法门。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专业出版商之所以能够实现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华丽转身”,关键就在于其对高端学术内容资源的大量占有,这不仅意味着占据学术出版的制高点,还意味着稳定的刚性需求和极高的市场价值。有鉴于此,专业编辑要获取更多优质资源,不仅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时代海量信息资源进行选题策划,还要考虑到优质资源在不同载体、不同介质、不同终端上的产品呈现方式,并以品牌建设为目标进行产品研发。

此外,还需积极开拓选题策划思路。在专业研究领域,基于各种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口述史访谈等形成的一手调查数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音视频文件等,在传统出版领域往往难以完整、全面、立体呈现出来,在数字出版时代,借助各种数字出版技术,这类资源的出版前景、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就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相信这种数字出版突破传统出版的新领域,也是专业编辑进一步拓宽编辑业务深度、提升数字出版素养的新领域。

nlc202309021552

(2)提高主题出版和资源整合能力以规模化内容资源

数字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海量信息资源的供给。对于专业出版社来说,虽然无法做到也不需要整合海量内容资源,但是优质内容资源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为数据库产品建设奠定基础,进而产生规模效应和市场效益。

规模化的内容资源,对于专业出版社来说,主要源于明确的出版方向和强大的主题出版能力。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为例,素以社会学出版为重要的出版方向并聚拢了一大批优秀作者资源和出版资源,而且围绕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展开的主题出版,更是推出一大批图书系列和品牌图书,如皮书系列、国情调研系列、百村百县调查系列、关注民生系列等。这不仅保证了学术出版的连续性,也形成了规模效应,为数字产品建设准备了规模化的内容资源。为此,专业编辑一定要基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一定的研究主题,围绕出版社的出版方向和主题出版领域,全力做好内容资源的主题策划与规模出版。

除此之外,规模化的内容资源还需要编辑的资源整合能力,这包括数量上的整合和基于内容资源专业相近性上的整合,并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策划,通过对既有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开发出新的数字产品,进而引导或制造读者对内容资源的消费需求。

(3)基于专业素养的编辑加工以提供精准检索、按需定制服务

这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遨游,在享受了一开始的自由之后,转而会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流中迷失和焦虑。为了快速准确找到所需资源,需要对内容资源进行分类标引和深度加工,而这项工作越来越需要由专业编辑来进行。精准检索源于编辑基于对内容资源的专业理解所给出的精确分类。编辑只有凭借自身专业背景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度理解,才能将内容组织的基本单元从文献或信息层次深入到知识元层次,进而以知识元为基本单位,对文献或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和深度加工,向读者直接提供脱离原始文献的独立、精确知识元,从而实现读者对知识的精准检索。

之后,编辑还可以根据读者需求,自由组合知识元,实现知识关联,满足按需定制要求。这也是很多出版社、技术公司从数据库营销转向知识服务的重要原因。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炼信息,用来解决读者问题的高级阶段的服务过程,服务尊重客户需求,不再满足于为客户提供简单的数据内容,而是旨在提供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这对专业编辑的专业素养和编辑加工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专业编辑一定要顺应数字化阅读和复合出版的趋势,立足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路径选择,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做研究型、学者型编辑,因为无论是优质选题策划与优质资源整合,还是主题出版和品牌建设,乃至从编辑加工到知识服务提供,都离不开编辑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理解。但是也可以看到,由于当前国内数字出版业务的开展更多的是由技术公司来主导,所以懂技术是一个很重要且迫切的需求。很多人在谈到数字出版时代编辑需要具备的技能时,首先提到的就是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希望能培养既了解内容又懂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还谈到必须具备营销知识,参与数字产品的营销等。但就像在传统出版阶段编辑没有编印发一把抓一样,在数字出版时代,内容编辑、技术支持、产品销售也不可能全由编辑包打天下。出版社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并非只需要编辑转型,印制、发行等传统出版流程上的各类人员也同样需要转型,所以编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打天下。复合型人才永远是需要的,但它并非专业编辑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必由之路。立足编辑岗位,做好编辑的份内事,不断提高数字出版意识、强化数字出版素养、培养数字出版能力,才是专业编辑数字出版转型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字资源运营中心主任)

上一篇:幽默段子哄女生开心下一篇:寒假见闻初中期末考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