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2024-06-29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共6篇)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篇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现对天津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普遍认同。后对产生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现状的解决给出了见解。

关键词: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校园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介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建设该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并不是十分成熟,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又是青年中的精英。大学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鉴于此,调研了天津大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二、问卷设计与资料收集

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客观描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同状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调研的关键概念。调研试卷共18道选择题,前9道是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认知情况的调查,后9道是对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知情况的调查。

这次调研的对象是天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时间是2012年4月26日——2012年5月1日。在男女比例相当的条件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给他(她)们发送电子版的调查问卷65份,回收53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统计,得出分析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普遍认同。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调查中,几乎所有学生都爱国,只是爱国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可喜的是其

中大部分很爱国。对于爱国主义有较清楚的认知,当祖国安全面临威胁时,能主动参军捍卫祖国威严。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改革政策成效显著,半数以上学生对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我国的改革政策基本了解。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对外国技术和产品引进后加以自己的改进,而不是意味的照搬或摒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创新思想。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不太清楚。

下面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一下原因分析,我认为这样的统计结果是比较符合我国近些年经济发展趋势,是我国的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也是全球经济文化趋势发展的一个反映。

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具体原因,个人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原因。第一,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取向冲突,价值主体中的个体的主体地位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封建时代,接受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教育,忠君爱国。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的“以义为先,舍生取义”。也有“苟利国家生死许,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价值观、爱国主义观。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当前的大学生也越来越注重个体的主体地位,注重自我价值,主张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开始倾心于“追求功利”的个人价值观,注重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社会的奉献。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追求的目标日趋功利,对个人前途的关注原来越高,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文化烙印。依然刻下了深深的爱国的烙印。于是产生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取向冲突,并且价值主体中的个体的主体地位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第二,价值信仰向西方文化倾斜。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国门敞开导致中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大学生在汲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开始带来负面作用。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很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关注,同时对西方文化大力推崇。由留**,留学未归等等现状可以得到显示。现在这种偏离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现象必须尽快得到扭

转。

对于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推进天津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建立更加健康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中熏陶影响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学生社团应该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党支部,应该带动党员、预备党员学习,加强思想建设,然后依靠党员带动身边的人学习,以此形成良好的循环,以期达到较好效果;另外,学生自身应该提升价值鉴别力,识别不好的价值观并摒弃;同时社会应该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理念;当然,我们更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发挥学校显性教育的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发挥家庭教育的隐性优势,以在在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篇2

关键字:90s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科学命题,并提出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并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在社会建设的各领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假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90s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乎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这些90s大学生这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之中,他们更容易在不同的价值取向面前出现困惑和迷茫。因此,我们要了解当代90s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些大学生中更加旗帜鲜明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对于90s大学生自身和我国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当代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状况

1.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程度。我们在系统梳理90s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就90s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经过深入研究,90s大学生对社会主義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现状总体上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要求一致,但也存在部分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非全面、感情认同不稳定、行为认同不一致的问题。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没有完全了解,比较模糊。同时也有对某些方面的不认同。但是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践行还是主流。

2.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满意程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行为还在规范之内,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规范性,这也在无形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但是只有很少的90s学生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完善的,虽然大部分认为相当完善,这也意味着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更高的期待,我们还要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努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现实的生活中,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

二、影响90s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度的因素

1.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干扰了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我国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不断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样不仅使中国的经济更加繁荣健康的发展,同时产生了多样化的利益格局,而随之而来的是造成了当今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根据利益选择的不同,产生了更多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随之产生了,这些给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90s大学生带来了跟多的干扰。90s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意志还比较薄弱,他们又处于更加开放、更加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形成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干扰。当代90s大学生是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但是面对我国存在的多种价值观念,必然会产生困惑,甚至在负面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迷失自我。在面对这些干扰的情况下,90s大学生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也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2.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了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对于引导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他们接受知识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90s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能有效地、全面地应对市场经济反映出来的使用、功利导向等的冲击,导致了一些90s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为了学分,没有真正的好好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所以很难从书本上和课堂上完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90s大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方法仍然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只注重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实践过程,这样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就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太过政治化,缺乏亲切感,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当代90s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开放,较强的自主性和探索精神使他们很难接受政治理论的简单的灌输。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成功的,没有更加有效的、直接的影响当代90s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

3.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制约了90s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90s大学生的出生环境错综复杂。国家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西方价值观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思想,网络的普及使其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破碎了90s大学生“天之骄子”的梦想。处于这样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充满了机遇,又内含极大的挑战性。当社会正讨论他们如何思维前卫、个性张扬、行为另类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在高校校园悄然出现,并逐渐成为高校校园的“主旋律”。早熟、独立、张扬、自信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虽然他们他们独立意识强,但同时也具有依赖性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等弱点。现在的90s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使他们具有独立思想和行为的自由空间,也形成他们独立、张扬的个性。但是父母对他们关爱太多也造成了90s大学生们缺少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进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由于科技的发达,网络文化给90s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他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一方面使他们更快的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使他们缺少了现实中的交流。

三、提升90s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度的具体途径

1.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90s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引导90s大学生认知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教育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我们要不断实现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改革,更加突出学校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不但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是学生们更加容易的接受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缺点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缺乏知与行的统一。政治了理论课的教学太过枯燥无味,活泼开放的90s大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所以要改革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加强理论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提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在理论课教学中,提升90s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使他们真正的认识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不断提高老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还要更加注重实践,把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社会实践中很好的运用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其他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处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到90s大学生学习的每个角落。

2.加强阳光心灵工程建设,开展深入细致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学生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大力开展谈心等心理教育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优质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情要求90s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不但要注重学生们的理论水平,而且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针对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同要求,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他们有一个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社会实践中遵循并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也要为90s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采取一些措施。社会上也要建立必要的督导机制、调整机制。由于90s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具有多样化,要使他们坚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必要建立合理的督导机制和调整机制。在学校和社会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90s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3.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实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为基础,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重点,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学生党团组织是引导的载体,引导90s学生积极加入这些党团组织,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充分调动90s大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入党,更多的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团,发挥党团组织的引导作用,在提高90s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度的基础上,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可开展不同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们不但在课堂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在社团活动中学习到核心价值的内容。课堂与社团活动相辅相成,最终是他们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身份。

90s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90s大学生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完全满足90s大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也要不断提高我国的理论创新水平,使之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新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提高90s大学生们的认知度,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M]. 人民出版社,2007.

[2]王海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D].西安: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2009.

[3]陶倩.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调查[J].党建,2008.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篇3

近期,我们体教320宿舍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做了一个系统的调查。通过访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就这一问题做了详细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概念及其价值体系的内容的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名词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对这方面了解的来源渠道也是比较多的。他们都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都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深刻的知道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认同当今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走向趋同。大学生都一致的认为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也都认同一国两制的方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正确的方针。

在调查大学生中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有效途径是社会实践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同意。在调查你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都了解。在调查全球化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任何时代都显得重要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同意。在调查台湾、西藏独立是不可接受的有百分之百的人认为不可接受。

在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精神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动力。尤其对我们大学生而而言。弘扬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尽的职责,弘扬爱国精神比任何时代代都显得重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其所持有的不同的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出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认知、相互理解、相互认可以及相互认同和接受。价值认同不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简单的认同和共享,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们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理解还是比较科学遵循实际的。

行为认同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的不一致性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价值认同的又一特点。大学生作为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贬损什么。由于我们党长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正确的理解、认识和把握。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加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入侵和渗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地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同时,由于就业形势等社会竞争方面的客观压力的存在,致使部分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视为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说教而不予以理睬,从而在少数大学生中出现了社会主义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扭曲。这些都说明,当前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趋于务实,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更多地停留在认知认同或情感认同的层面,所以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增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就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不断创新价值教育的方法,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相结合,注重价值理论教育与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

(1)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相结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加上互联网等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发展。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0]”因此,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社会意识形态阵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就

必然会趁虚而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的有效性离不开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价值认同是受教育者的知、情、信、意、行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的协调。因此,在价值认同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其在接受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适等,主动地接受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价值认同。正确的灌输教育有助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更自觉地接受教育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感性认同升华为理性认同,增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效果。

(2)注重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 要增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价值理论学习,使当代大学生明白何为价值,人的价值以及人生价值何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行为认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生活实践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深化价值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价值生活实践教育就是通过参加具有一定价值内涵和价值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如: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参观革命遗址等,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在形成行为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过程中,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实践活动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教育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以实践教育为基础,强化了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实践教育以理论教育为前提,强化了理论教育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所以,要把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增进教育效果,促进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加上互联网等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发展。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社会意识形态阵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就必然会乘虚而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的有效性离不开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价值认同是受教育者的知、情、信、意、行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的协调。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在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其在接受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适等,主动地接受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价值认同。正确的灌输教育有助于自我教育目的的实现。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把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感性认同升华为理性认同,增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认同的效果。

当前,我们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时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和对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从而最终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这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稳定的需要,同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学院:体育学院

专业:体育教育

姓名:张兴富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篇4

近年来,上海建设交通行业认真贯彻**精神,针对行业系统具有“三性”(基础性、公益性、服务性)、“五高”(行业管理精细度高、民生利益关联度高、窗口服务渗透度高、矛盾风险诱发度高、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融入行业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素质工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涵的中国梦融入行业的共同价值追求;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内核的时代精神融入行业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全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提升了全系统从业人员素质、行业文明程度和市民满意度,促进了建设交通科学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思想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今年5月份,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及问卷调查,了解了本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上海建设交通行业各单位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屋建瓴、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内涵丰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按照“管用、科学、实效”的原则,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上,坚持“四个依托”:

(一)依托宣传教育“落地”的方式,强化核心价值观在行业育人中的有效性

上海建设交通行业各单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中,根据行业特色和单位实际,开展广覆盖、分层次、多形式的教育。

1、广泛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一是分层次教育。各级党组织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多层次学习宣传教育,对领导干部、党员、职工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分别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职工等活动。针对建设交通窗口量大面广、流动性强,难以集中培训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因地制宜地采取“行业集中培训骨干、骨干分散培训员工”及服务明星巡回演示等做法,并在各大建设基地开展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深入。二是主题教育。各单位在开展主题活动中融入价值观教育,如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主题纪念活动等。三是“结合式”教育。许多单位围绕中心工作,结合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切入点,举办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干部职工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

2、利用新媒体,为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提供新渠道。2012年,行业政务微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市建设交通行业已开通15家市级层面的骨干政务微博,吸引粉丝近千万。上海建设交通微博注重运用政务微博的特点,在与网民沟通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开展主流价值观引导,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沟通互动。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从2012年6月起,上海建设交通政务微博群联动,开展了“看巨变”重大成就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详解工程数据、分析功能效用、讲述感人故事等方式,帮助网友既深入了解重大工程对于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意义,又从建设者身上看到顽强拼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你问我答”、“地标征名”、“图片竞猜”等方式互动中,使网友接受了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先进典型宣传中沟通互动。在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上海邮政职工叶其懂活动中,利用政务微博平台,举办了“微访谈”;开展了“微直播”;推出了“微专题”,推介建设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在“平凡人、身边事”宣传中沟通互动。建设交通政务微博群先后发布的“公交786路为盲人推迟末班车时间”、“水务老党员勇救落水少年”等微博,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评价和转发。上海地铁微博开展“小人物,真故事”微视频展播活动,用乘客的视角聚焦地铁清洁工、检修工、志愿者等平凡人物,得到了网友的积极响应,在微博平台集聚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整合联动行业社会宣传阵地,打造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品牌阵地。上海建设交通行业拥有数以万计的一线窗口。近年来,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积极探索拓展窗口信息发布阵地的社会宣传功能,并加强各行业宣传阵地的整合联动,将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延伸到社会市民。建立行业社会宣传阵地联动发布机制: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宣传处统筹协调,每年年初提出宣传核心价值观、重大典型、行业精神的任务,在行业内按照“提出需求-审核协调-联动发布”的工作流程,各相关行业抓好落实,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设计符合阵地特点的社会宣传产品:每年围绕本市、本行业的重大宣传主题,策划制作宣传海报、滚动屏宣传标语以及平面公益广告、视频公益广告等各类社会

宣传产品,在公益广告中突出宣传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2012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全行业联动推出了“上海历届劳模”大型社会宣传活动.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发布阵地:上海地铁不仅拥有公益广告、大型广告屏等阵地,还与专业媒体合作开通了“上海地铁电视台”,开办了地铁专属刊物,形成了立体化宣传体系,成为全行业乃至本市的社会宣传品牌阵地。

(二)依托行业价值追求的引领,发挥核心价值观在行业科学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行业价值观是行业之魂,具有职业特性的文化共识、价值追求、行为方式。建设交通行业注重树根立魂,努力构建行业理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知识文化体系,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行业理念、愿景和服务宗旨。全行业依托行业价值、行为和目标的三个导向,使核心价值观在行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展示。

1.倡导行业价值追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上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过程中,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多年来坚持倡导行业价值追求。“建一项工程、树一种精神,留一座丰碑”是上海建设交通行业引以为豪的光荣传统,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重视挖掘重大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总结提炼其蕴含的崇高精神和道德品质,进而转化为广大建设者再立新功的豪情壮志,为广大干部职工一次又一次地攻坚克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012年制定了《上海市建设交通行业文化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7)》,明确提出了 “安全、诚信、为民、和谐”的核心价值追求,要求把行业价值追求渗透于行业管理服务的各个领域。

2.提炼和弘扬行业精神。行业精神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各行业按照源于实践、“形义辉映”、表述与涵义有机对应的基本要求,通过讨论提炼和完善,在建设交通行业层面形成了“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在各行业层面,通过提炼和弘扬行业精神,促进了职工为民服务的自觉性,提升了窗口服务水平。

3.培育企业核心价值。建设交通行业有关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注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提炼出了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上海建工形成了“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申通地铁集团倡导“地铁文明引领城市文明”的价值理念;三航局提炼“诚信、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上海建设交通行业通过行业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的积淀,已形成一批上海市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三)依托行业文化建设载体,强化核心价值观在行业文明创建中的渗透功能

行业文化是具有职业特性的文化共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上海建设交通系统强化核心价值观在行业文脉延续中的渗透功能,通过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使行业价值观在提升行业软实力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以行业文明创建为抓手,践行核心价值观。探索分类指导创建:按照城市服务文明指数测评对窗口行业的分类标准,探索对各行业窗口个性化创建的分类指导模式,使建设交通窗口服务更加适应城乡管理精细化、市民生活品质化的要求。聚焦重大活动创建:紧扣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节点,按照“抓重大契机、促工作提升”的思路,开展主题创建活动,确保“服务规范为底线、服务品牌作示范”。注重行业窗口创建:各行业把“窗口”作为文明创建的重中之重,如出租汽车行业倡导驾驶员文明安全行车。各行业一方面抓完善行业内部的问题发现、处置、反馈机制,另一方面抓外部社会群众监督机制,促使创建工作成果“顺民心、合民意”。

2.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形成价值追求共识。在先进典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正是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建设交通行业在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中,重视总结、挖掘、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使从业人员形成价值追求、行业精神的共识,并转化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奉献社会的行为。上海建设交通系统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培育出全国劳模包起帆、徐虎等先进典型之后,在新一轮城市大建设中,进一步挖掘、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建立重大先进典型信息库。近年来,推出了上海地铁建设领军人物刘建航、上海城建集团盾构团队等行业典型,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去年推出了先进典型叶其懂。今年1月,市委宣传部将叶其懂列为全市重大先进典型,召开了叶其懂先进事迹报告会。多年来,上海建设交通行业借助“走近他们”这一上海市先进典型宣传的品牌栏目,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宣传,扩大了行业先进典型示范的社会效应。

3.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产品,延续核心价值渗透。在保护、利用,挖掘、整合和运用历史文化资料和各类行业物质文化形态的资源中,构建“内部有联系、外部有张力”的行业文化体系,延续核心价值渗透。建立行业博物馆:目前,已建成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展示馆)9家,它们向社会展示了传承、创新、有为的行业风貌,激发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出版以文载道的书籍资料:编辑出版了大型口述史丛书《巨变——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实录》(共20本),通过数百位城市建设者的口述访谈,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中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该丛书由时任市委书记俞正声作序,韩正、杨雄等市领导担任顾问,全书总篇幅达700多万字,图片2000多幅,并配套建立了多媒体的“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口述历史内容数据库”。另外,市建设交通系统政研会汇编《行业文化案例》,各基层单位也出了一批书籍和企业报。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各行业把建设交通、社会发展、生活改善的鲜活事例“溶解”在文化活动中。如举办上海建设交通行业“申城巨变”摄影展、重大工程建设实录图片展,展出结束后所有图片都捐赠给上海图书馆永久珍藏。

(四)依托社会共建和群众参与的形式,形成核心价值观在行业管理与社会管理对接融合中的“利民效应”

各行业利用与社会和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大循环,开展条块共建等活动,联动各方资源,合力解决民生难题,并将行业价值理念向大众辐射,影响社会生活方式和市民公共道德行为。

1.融入社会管理,推进共建联建。行业内多个窗口服务行业从服务民生、贴近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并实践同创共建活动。不少单位分别在建设工地、轨道交通、保障房建设、物业管理、征收旧改等领域开展党建联建,即整合跨体制、跨区域、跨单位的党建资源、行政资源、行业资源、社会资源和群众资源等,共同介入联建项目,在交叉地带破解难题上抓联,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抓建,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将联建成果惠及民生。

2.坚持为民宗旨,为民服务常态。上海建设交通行业坚持 “服务市民,奉献社会”宗旨,在服务方式上从突击“运动型”向常态型转变,推动便民服务举措升级。从2006年开始,市建设交通委与有关行业部门和新闻媒体每年合作开展“夏令热线”活动,聚焦市民百姓夏令急难愁事,以12319城建服务热线为平台,24小时受理市民来电,通过领导接电、限时处置、媒体回访等方式,提高了市民投诉的实际解决率。

3.开展志愿活动,提升文明程度。建设交通行业建立和完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机制,积极推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上海地铁是展示上海城市文明的重要平台。从2005年发展至今,地铁志愿者队伍已有上千支,服务人员上万人的规模,上海地铁成为市民群众参与创建城市文明、弘扬核心价值、服务社会市民的实践基地,地铁志愿者服务成为引领城市文明的品牌。绿化行业推广“行业、社区、市民”三方共建共管的模式,在全市首创“公园、社区、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共建共管模式,700支志愿者队伍、近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本市大小公园。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上海建设交通行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覆盖、渗透行业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使行业核心价值观软实力转化为行业发展硬实力和竞争力,取得了“五个促进”的成效。

(一)促进了以城市建设重大工程为重点的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建设交通行业以重大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为稳增长、保民生、调结构、促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五年共安排建设了重大工程440多项,总计完成投资约6350亿元,基本建成了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年19号文件要求,一手抓航运集疏运体系优化,一手抓航运服务业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

(二)促进了建设交通行业承担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相关迎办工作。围绕筹办和举办世博会这一重大任务,举全行业之力,全面完成了世博服务保障任务。行业系统世博保障服务规范化、常态化,持续推动了城市管理和服务供应水平的不断提升。世博会结束后,积极放大世博效应、巩固办博成果,将一批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措施制度化、常态化,初步建立了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促进了本系统从业人员素质、行业精神文明程度和社会公众满意度的提升。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全行业职工队伍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提升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和“精气神”。全系统人员队伍对行业职业规范、行为准则知晓度、执行力明显提高,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服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等有较大进步,培育出叶其懂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和服务品牌。提升了行业文明程度和社会公众满意度。在全市19个文明行业中建设交通系统占10个。

(四)促进了行业为民服务的常态化。上海建设交通系统在老百姓居住、出行、供水、供气、环卫等“开门七件事”上,解决了诸多民生急难愁问题,较好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等,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满意度。

(五)促进了行业管理融入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建设。上海建设交通系统已形成了行业建设管理与社会建设管理一体化的格局,提高了行业价值观建设对社会的贡献率。各文明行业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这“一体化”建设,不仅推动了行业管理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而且以行业优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管理。

三、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这次课题组调研和问卷调查中看到,上海建设交通系统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也存在着行业内外的一些问题,亟需改进、完善。

(一)存在问题

行业面临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不够”:一是行业系统面上平衡度不够。本系统许多文明行业单位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特色,有成效,但还有一些单位不够重视,被动应付,氛围冷清。二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系统性不够。有些行业单位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三是与实际工作结合得不够。有的单位在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重表面形式,轻实际效果,甚至形成“两张皮”。四是开展活动吸引力不够。部分单位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习惯于“一刀切”大而统,“一言堂”灌输式,缺乏针对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失去吸引力。五是保障工作机制不够。有的单位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保障,影响其正常工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六是媒体舆论宣传正能量不够。有些媒体(包括有的网络媒体)报道负面新闻较多,而宣传社会正能量较少,对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对策是六个方面:

1.聚焦薄弱单位,推动平衡发展。建议行业各单位的领导要进一步认识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重点聚焦薄弱单位,通过培训强化单位“一把手”意识和能力,采用先进单位以点带面、制度考核等方式,推动面上平衡发展。

2.抓好系统工程,完善体系建设。建议有的单位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内涵,及其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系统性特征,把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环环紧扣、一抓到底。

3.注重结合实际,促进中心工作。建议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本行业单位实际开展教育宣传,反对形式主义,一方面促进单位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达到引导职工“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目的。

4.努力探索创新,吸引群众参与。建议行业单位通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载体、路径、方式和机制上的创新,在理论上说服人,在内容上启迪人,在形式上吸引人,在目标上激励人,增强对群众主体的吸引力。

5.完善运作机制,确保建设畅通。建议行业单位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运作机制,一是组织推进机制,要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措施;二是经费投入机制,要把必要的经费纳入本单位预算;三是评价考核机制,按“公众参与、分类评价、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价考核。

6.把好舆论导向,增强社会正能量。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更严的制度措施,切实加强对媒体的舆论导向把关,强化媒体人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遏制负面新闻报道,多宣传社会正能量,为社会和行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篇5

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凝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能否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共识,能否对周边国家和民族产生良性的影响。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能不能确立一个超越和统领多元价值,让各阶层民众共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从社会主义大国走向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所在。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其具体化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以形成和展开的事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形成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加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这又是为当前社会价值观念的现状所决定。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也在市场经济的经济背景和国门打开的情景下,产生了诸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和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中国社会有着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的权贵价值观、权力本位的思想以及上尊下卑的封建意识还相当浓厚。价值观的多元与多样,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不争的事实。同时,在各个领域、各个社会团体、经济部门,也都在其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价值的作用,克服一切不利于人民团结、不利于社会正气上升、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同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引领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生产领域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价值追求。

文化强国建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精神品位,给人一个精神家园。一个社会需要有一个主导性的精神追求或核心价值观,才不至于涣散,对于个人而言,也同样如此。文化的内核是价值或价值观念。崇尚文化及其价值,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特色。在孔子那里,就表现出了对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于文化所包含的内在价值的崇尚。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精神内容,其内含的价值对于个人或对于社会而言,都具有精神家园的寓意所在。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精神寻找一个安身之所,每个民族、国家也要为自己的人民确立一个精神上的安顿之所,这是一个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也给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带来了挑战,中国人的精神支撑弱化了,很多人找不到归宿感。因此,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变化的新国情、新民情,为国人确立一种精神支撑和精神归宿,应当看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强国之魂,而且是人民精神的灵魂。只有人民真正认同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才真正建设好了。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认知情况调研 篇6

关键词:德宏州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一、前言

中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边疆能否持续稳定、民族能否持续团结以及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迫切需要对边疆地区民族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进行调查,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增强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和座谈会记录的整理,怒江、德宏民族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及其问题表现如下:

二、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

通过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德宏州的初级中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上有较高的认同度,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着广泛的认知和肯定。在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调查的学生中,有90%以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耳熟能详。其次,“认为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回答中,有90.32%的问卷调查学生认为必要。

第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同学身上得到较好体现。在对问题“在国际比赛中,当中国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奏响时,你会感到骄傲吗?”的回答中,100%的同学选择了“骄傲自豪”。其次,“你是否关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大阅兵以及新中国六十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的回答中,有74.19的学生非常关注,还有25.81%的学生关注。这说明在德宏州初中生身上有着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意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得比较好。

第三,富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对问题“你是否愿意帮助班上有困难的同学或向社会献爱心?”的回答中,93.55﹪的同学选择了“愿意”。其次,“当国家发生重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祢会怎样做?”的回答中,有70.97%的学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受灾群众,还有25.81%的学生会积极响应号召捐钱捐物。这可以看出调查学生中极大多数是富有爱心的,是能够全心全意的帮助有困难的身边同学同时心系祖国同胞。

三、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关于内容方面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处于整个体系的最高层次, 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中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3.2关于理想信念方面

中学生正值人生的起步阶段,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才能沿着理想努力奋斗,在追寻、实现理想中走向成功。可见,要进一步提高德宏州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是十分必要的。调查显示德宏州中学生在理想信念总体上是正确的、健康的,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理想抱负呈功利化、自我化,社会主义信念的淡化等。

3.3关于情感方面

中学生正值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很好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为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中去,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三观”。德宏州的中学生主体是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但也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爱国情感不强、对国家大事不关心。

3.4关于文明行為准则方面

3.4.1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科学行为的习惯

科学行为应该是初中学生最起码具备的素质,可是在德宏州部分初中生身上还没有养成。在31份中学生问卷的调查中显示:“你对求神拜佛.抽签问卦.看风水等现象如何看待?”的回答中,有25.81%的同学选择了将信将疑,16.13%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3.23%的同学则选择了不了解。这是一个良好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3.4.2诚信意识不强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同时,诚信也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走向强大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德宏州部分中学生身上,这一基本道德素质体现得并不是非常好。在31份中学生问卷的调查中显示:(1)“你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有过抄袭和舞弊行为吗?”的回答中,高达22.58%的同学表示偶尔有过。(2)“你如何看待“送礼,拉关系”现象,生活中你这样做过吗”的回答中,有超过22.58%的同学明知不正常,但也干过。可见,在德宏州中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

3.4.3正义感观念淡薄

中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是否具备维护正义的意识,同样会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前程。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德宏州中学生的正义意识并不是很强,在31份中学生问卷的调查中显示:“有些人因为见义勇为却自己带来麻烦,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的回答中,既然高达41.94%的同学选择深表同情但不效仿,让人心寒的是还有6.45﹪的同学选择了早知当初何必如此的态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生缺乏见义勇为的意识。

四、结论及建议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轻与重教学反思下一篇: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创建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