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06-14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选7篇)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与能力与日俱进。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网,有的是获取学科知识,有的是上网聊天,有的是网上购物,但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学生是玩游戏而不可自拔。君不见,有多少学生沉迷网游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为弄钱上网而误入歧途。如欺骗、抢劫、偷盗、甚至杀人。我们乡镇中学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少年,长期没有得到父爱母爱2,再加上少子化,他们深受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溺爱,导致我国传统家风家教功能丧失。现在有部分留守儿童及留守少年越来越丧失独立能力,好坏不分,是非不分,普遍厌学逃学,性格扭曲等等。有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少年小小年纪就养成了自私、自利、懒惰、空虚、考试作弊、说谎、残忍等诸多坏毛病,没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道德沦丧,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着急也在不断努力挽救他们,不断探索破解之道,来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人成才。运用家风家教培养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好方法。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祖国优秀的文化因子,与家风家教一脉相承;第二:家风家教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影响;第三,新时期如何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文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祖国优秀的文化因子,与家风家教一脉相承。2013年12月23日国家公布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本文要探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是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以血缘家族为基础、以个体家庭为核心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典型特征。炎黄儿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是华夏民族在五千年发展史中凝聚的价值导向。炎黄儿女内心深处都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即先辈大力倡导并践行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先辈们以之作为个人价值准则并训谕后辈,形成家风家教,代代相传。这种“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得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相同、互为表里,家风家教是华夏民族一种文化奇葩。家风家教在我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中,有着突出的影响与效果,故我华夏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春秋时期,鲁大夫公父文伯之母诫子之《母训》;到汉唐,产生了众多的家诫、家训和诗辞训赋;及至明清,家信、家训、家书更是层出不穷。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实际践行和思想总结,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洋洋大观的家风家教文化。

笔者注: 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指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2

正确阐释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 毕竟“科学揭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中的一个重大价值难题。”[1]2

社会主义价值观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 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行为和事物的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2]15, 而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素、性质、价值标准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必须以时代特征为基石

第一, 民族性与普遍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承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而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 它适应于社会方方面面, 体现时代要求并能有效满足人民大众的现实需要。

第二, 崇高性与共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在其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 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共识价值, “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3]6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 必要性。首先, 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价值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构成消解。必须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发挥教育体系在价值传播和影响中的作用。其次, 现代化引发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扬弃甚至抛弃问题。必须以教育手段团结广大市民做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后, 信息化改变了人们,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必须以教育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 重要性。首先, 深化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深化与改善。其次,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传播。只有通过构建教育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被确立与传播。最后,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这表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引起了受众积极变化。”[4]27

二、家族史视阈下的家教、家风教育机制

( 一) 家教、家风的重大作用

第一, 家教家风传承着中国传统道德理念。以家教家风的方式对家庭传统美德进行传承, 会在不经意间将传统道德灌输于家庭成员内部。第二, 家教家风增强家庭凝聚力和认同感。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家教家风教育, 可使后代对家庭或家族所传承下来的行为倍加赞赏。第三, 家教家风守护着中国传统文化。家教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 二) 中国优秀家族史影响下的家教、家风案例分析

曾氏家族家教家风教育体系———重品性、轻名利、勤俭持家。首先, 注重内在品德修养和品性提升。曾国藩以“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家训规则来要求子女日常生活, 反对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其次, 正确看待名与利的纷争。“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 余不愿意为大官,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5]43最后, 养成勤俭持家的家庭作风。曾国藩虽贵为朝中大臣, 但家庭生活却是十分清简, 为的就是要让子女养成勤俭持家的优秀品德。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基于家族史、家教、家风研究视阈下的教育机制创新

第一,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将其融于家教家风教育全过程。一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而是在耳濡目染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逐渐积淀和成熟下来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融入家教家风的教育过程中, 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 让家庭成员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学会思考, 进而形成符合个人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价值目标。

第二,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与家庭生活实际相接轨。“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远比空洞说教丰富生动的多, 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家庭生活实践, 不仅能增强家庭成员对社会的了解, 还能促使家庭成员学习家族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礼节和规范, 锻炼自身优秀品格和意志。

第三,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增强家庭情感教育的熏陶。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主体对价值内容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 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构建同样适用。所以, 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完善不单要从理性层面进行提升, 更要注重情感层面的认同, 呼唤情感需要。

第四,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充分借助家庭价值观念与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 不断更新自身落后的、狭隘的思想, 将价值判断变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标杆, 已成为感召先进文化, 弘扬社会正气, 推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本文以家教、家风的研究视阈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培育路径, 在肯定和推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实现对中国古代家教、家风教育的重塑, 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弘扬传统美德, 沟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家教家风,教育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3]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2)

[2]钟明华, 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12.

[4]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3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 光明;家风是一面镜,时刻发现着弊端。

今年,始于央视春节期间的海采,引发人们对家风的热议。所谓“家风”,指的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由于各个家庭的组成人员不同,每位家庭成员的素质水平有高下,各个家庭的风气也不尽相同,人们对“家风”的理解也不同。

传统中国以三代、四代 甚至五代同堂为荣,而今,以三口之家为核心的小家庭增多,年轻人脱离了老人,对于家风的传承也就减弱了。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熟人社会的瓦解,让家风的评判作用大大的削弱了,你什么样的家风,也只有和你密切接触的朋友知道,我们对于自己家风的关注也减小了。

现代社会孩子们过早地离开家庭,走进学校,与家人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受家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学校教育以学习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分数评判教育的好坏。不利于孩子从家庭接受家风的传承。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振家风,让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育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新人?

家风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一环。家风是家庭的风气,成年人的人格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更影响着孩子 1 的成长,好的家风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正面影响,不好的家风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尽量减少负能量对孩子的影响。想想,如果父母亲经常打麻将,那么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难免会染上这样的陋习。如果父母亲较为懒惰,孩子长大后也会显得很是懒惰。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这句话不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家庭的风气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高度重视家风的建设。

家风建设,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家训大都是父辈对孩子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我们从中可以窥见父辈的学识修养,也能窥见父辈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殷勤期望。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营养剂,今人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建设家风,不应该忘记传统文化的源头之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就应该把传统文化中关于家风的内容传承好、发展好。

家风建设,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习总书记为我们勾勒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需要培养好中国梦事业的接班人,这就要从娃娃抓起。培育好的家风,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好的家风,长大后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自然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建设家风,要 2 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父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位父母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我们把财产留给孩子,并不是对他真正的爱,也并非真正地对他好,相反有时候太过好的条件,还会让人产生惰性,让他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只把财产留给孩子,而没有好的品格传承给他,可能会反而害了他,就如前些时候网上传的一些明星大腕,十多岁的未成年孩子,就让他开豪车,让他有一种优越感,让他觉得有一个好父母,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反而害了孩子。有的父母,为了积累钱财,不惜利用不正当的手段,甚至违法犯罪,这样为孩子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把坏的人品传承给了孩子,这也就毁了自己的一生和孩子的一生。

香港商人邵逸夫,前半生努力挣钱,后半生努力慈善,几十年中以每年一个亿的力度做慈善,见证了作为一个人的勤勉和善良,进取和仁爱,这样成功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好的教材,就是无穷的力量,会在他的家族中长传。

比如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比较直接。他们说,你和什么人交往都要交朋友,但要是不孝敬父母的人,就不要和他交往,这一点是严格规定。我常对侄子侄女说,放学后要自己背书包,自己拿水壶。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爷爷、奶奶以及所有长辈。所以说,家教传承是很细致,很具体的。对孩子的教育,就像雕刻一样,需要不断地精雕细琢,才能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

孩子们从学校回到家里面,马上就是“小皇上”待遇了。我们的老人在家庭里不在第一位,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孙子是第一的。在很多家庭里,老人还没上桌,小孩子就在碗碟里“翻江倒海”了,一看就是没素质没教养。对于这些,当前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了就慢慢明白了。所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特别不容易,孩子在家里能养成这种习惯,在社会上,他自然也就会有一颗谦让的心。

清白做人,诚实做人,勤勉做人,让自己的家风传承下去,不仅让你的孩子受益无穷,也会让你的子子孙孙受益无穷,最终让你的家族成为有传承的人家。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

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思想共识是一切事业顺利推进的前提。思想统一才能行动一致,思想混乱必然导致行动进退失据。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德风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持久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道德培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

1)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还应该深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

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

注重实践教育、开发实践课程、让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建设有情操有品位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各类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网络、校园文化、学校周边人文环境。

2)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要求政府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企业和经济组织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时,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

要求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

3)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普遍接受、一致认可、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是各种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因此,要在众声喧哗中凸显社会主流价值,在交锋交融中体现中国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需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把精神文化产品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文艺工作者要站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传递时代强音、推动社会进步。

4)让核心价值观成为风尚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要大力宣传道德典型、持续评选道德模范、不断表彰和奖励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通过强化志愿服务理念、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人们心中,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从电视、广播、报刊到各类新兴媒体,公益广告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划选题、创新内容,继续壮大公益广告的声势,推出一大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的作品,传播正风正气,传递社会的正能量;要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更应该成为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对当代人的道德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努力挖掘其思想价值,尽心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并提炼其文明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是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5

首先刚开始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感觉这个题目很大,然而当自己在查资料,以及根据每一条资料的信息和大学生对号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这个确实跟我们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有国才有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看到这句话,自己还会不由的想起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也许是自己学日语的缘故,一直对那段历史保持一种警惕,在甲午海战时日本的报纸上满篇都是胜利的战况和“割尾巴”(指杀死头上扎着辫子的中国人)的英雄事迹,各种革新派,传统派的艺术家也来全体出动,赶排出大量战争颂歌式的节目,画家们也精心刻画与与欧美日一般高大的日本将军和侏儒般的清国残兵败将。还把中国人叫做“支那”藐视中国人的落后与软弱。在中日的8年的抗战中,中国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这8年里中国又何尝没有遭受者巨大的磨难浩劫,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日本人的残暴凶狠残暴,至今都令人发指。然而我们也应该反观一下自己,为什么会遭此屈辱,为什么会遭此浩劫,无疑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懦弱,落后,有一句国际恒久的定理:“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然而我们也必须时刻警惕,用一个中国大学生的热情去强大我们的祖国,捍卫我们的尊严。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一个人富裕不算富裕,要大家富裕才是国家的富裕。”当代大学生无疑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让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支援自己的家乡,通过自己的才智去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民主应该是广泛的,然而它也应是一个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崇尚民主,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让我国的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善。“文明和谐”我们都希望生活中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然而这并非几个人能做到,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想说,我们不光要做好自己,还应该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他人,弘扬一种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由的年代,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学术比较宽松的环境(大学),我们有权利去表达去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我认为我们还应认清一个事实,自由是相对的,我们的自由言论应是有理有据,是需要我们为自己所说的负责,然而不是随意张扬。“平等”公平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我想我们不应该盲目攀比,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我们应该不攀权附势,友好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法治我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树立这种意识,在平时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缺乏法律的国家是无序的,然而不懂法律的大学生是可怕的,虽然我们不是学法的,但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会知法用法守法,学会用法律去维护自己利益,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守护自己的尊严,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白,违法的事坚决不做,如今有很多大学毕业生由于经受不住诱惑,为了眼前的利益,做了违反法律的事情,这种行为是无知愚昧的,“法治”对一个国家来说很重要,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法律意识更不可缺。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6

一、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主要就是对社会发展与改革历程的深入分析与科学论证,其是我国社会建设以及改革深化的高度总结,进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其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就是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在突出时代特色的同时,增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特色,让人民感受到了亲切感。其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党中央集体的心血与智慧结晶,通过其不断推行,逐渐增加社会的凝聚力与吸引力,进而促进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步伐。

二、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在高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融入

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相应的方法论与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诉求进行相应的整合,从而为大学生的行为奠定正确、科学的价值基础。

2.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

在融入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加强了社会主义初级任务、民族强盛、国家富强以及个人发展这四个方面的融合,进而有效增强了凝聚力与号召力。同时,其也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与利益,是强国富民与振兴中华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3.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改革创新精神的融入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且进行一定的融合。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其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我国的民族特征之中,是所有中华儿女积极奋进的主要目标,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随着改革创新精神的不断发展,其相关的时代精神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理论品质,主要包括了探索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具备刻苦钻研、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意志,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具备牺牲的精神。在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通过改革创新精神的融入,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4.加强“八荣八耻”社会荣辱观的融入

通过“八荣八耻”社会荣辱观的提出,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了一定的弘扬,在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形势下,对社会主义法制协调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促进社会道德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发展形势下,部分人对市场经济的概念,产生了一种片面的理解,比如,假公济私、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等行为,导致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的.运用,出现了一定的无原则性,致使出现了败坏社会风气的情况,出现了如金钱万能、金钱至上等不良观念,进而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高校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八荣八耻”,社会荣辱观的融入,有效提高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与提高,使其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越来越完善,并且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将其运用到高校教育中,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增强素质教育的落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想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就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

参考文献:

马建军,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引领旗帜[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03)。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7

在我们家没有文字性的规定,大家也不会把家风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我认为并不一定要家风书面化、固定化,它应该是一种传承——精神与品德的传承。父母虽没有说,但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记得孩子上幼儿园时,特别喜欢做手工,虽然折的不怎么样,但我们每次看到他的“佳作”后就大加赞赏,并告诉他怎样折会更好,孩子听后就很高兴的去修复他的作品。过了一段后,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有了提高,每学会一种新的折法他都认真去折,认真的改了又改,力求把作品完成的更好,有时为了折好一个小动物而急的直哭,但他的动手能力却有所提高。孩子这种上进的个性我们觉得很好,在征得孩子的同意后,我们决定送他到美术班学习特长,孩子很高兴地同意周末去学折纸。

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什么新鲜事物都感兴趣,每当看到我们刷牙,孩子都跑来问我们,“妈妈,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呀?”我就乘机给他讲刷牙的好处,以及要怎样才能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等等,孩子听完后吵着也要刷牙,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听后都非常高兴,就带着孩子到超市挑选他自己喜欢的牙具。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后、睡觉前他都忙着刷他的小白牙、洗小手和洗脸。

孩子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但是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每

次在做作业时,对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不能理解时,我们就让他通过实物演示帮助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对数学问题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孩子最近学习简单的“时间”,对于这些知识经常出错,一天,我们带着孩子到百盛商场买东西,孩子看到柜台内有许多超酷的手表,非常喜欢,要求我们给他买一块,我想孩子现在还小,不适合戴手表,但经不住他的再三要求,一问价钱也不贵,就买了一块给他,但要求他学会正确读时间,并能够简单的安排时间,孩子都答应了。手表买回来以后,孩子学习“时间”的兴趣也提高了,每天都看着表,知道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去上学,就连玩游戏也有了时间的限制,我们也省了心。

上一篇:巧算拓展课程设计下一篇:初中生作文训练策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