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04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精选8篇)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摘要]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改革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教育手段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教师一般采用课堂实验或物理现象回忆来协助教学。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是搞好现代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物理 教学 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形式的变化,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学物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反馈。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演示,能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文字、语言、图形等信息表现技术及顺序式的表现方式很难更有效地达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思维能力和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一些抽象概念的教学,形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都有较大的困难,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克服以上不足。如结合学生的实验观察,清楚地说明了温度计的原理;又如在浮与沉教学中的热气球升空、潜艇潜升等,通过视觉的动态刺激,比较直观地让学生获得理解。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教师在讲台上演示,教室后面的学生往往不容易看清楚,这些都可以用实物展台或摄像头将其放大在荧幕上;在课堂交流演示方面,利用实物展台以及投影仪展示教师的讲义以及学生的课堂练习、实验报告等,替代粉笔板演,提高交流效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前老师想尽量多讲一些内容,总是一边写一边授课,以致不能很好地观察到学生的反应,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也就无法掌握他们是否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将多媒体课件带入课堂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利用事先做好的课件,教师无须在黑板上写太多的内容,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和学习状况,鼓励学生进行如问题解答、实验探讨、教学建议、学习心得、我的观点等交流活动,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其研究方法一般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和定律。实验教学贯穿了整个初中物理,很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实验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的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判断,甚至得到错误的结论。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借助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动画等效果的结合模拟控制实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把微小的细节放大,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最好的实验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从而突破了时间、空间、微观、宏观对教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协作下,学生就可以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化反馈检测,提高教学效果

及时有效的练习进一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因此,习题量完成的多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新授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随时向学生展示当堂课所学重要知识点相关练习,加强学生对重点的理解。把题目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解决了量、新、快等问题。大大节省写板书和擦拭的时间,无形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用更多时间做保障达到高密度的知识训练,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可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而达到高效、生态课堂。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一节中,学生认识了惯性现象后,出示一道练习题:飞机在飞行中如何空投救灾物品才能落到目标处?①目标前方;②目标正上方;③目标后方。若学生选不对,就可以利用动画模拟飞机空投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再如:小明在学习了电学后拆开家庭电路中常用的白炽灯泡和灯头,灯泡和灯头上的各部件中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学了电学之后,学生会比较关注家庭电路中的一些用电器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对构造不会有特别细致的认识仍然较为模糊。有利于生态课堂的形成,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能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按照新课改标准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动脑、动手,满足学生表现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获取形式、手段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增强他们在各个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我们不能把多媒体教学与电子板书简单地等同起来。多媒体的使用不但能使更多更好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老师节省大量时间,节约大量资源,有利于生态课堂的形成。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能加快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2

一、运用多媒体, 创设学习情境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以“一张嘴巴、一枝粉笔”为主要模式的, 这样的教学势必会造成课堂容量有限, 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面。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 通过直观且有启迪性的演示, 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学生能在其中感悟、体验, 从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 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教师而言, 表达方式的丰富, 又能使教师从大量重复劳动彻底解脱出来, 腾出更多的空间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 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避免用知识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笔者在化学绪言课上, 播放了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五彩缤纷的焰火等等, 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创设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情境;再如在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时, 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用肉眼看不到、用手摸不着的, 通过多媒体对其过程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在讲授抽象概念、描述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运动时, 多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可见, 多媒体技术在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方面, 优势是得天独厚的。

二、运用多媒体, 解剖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 可以将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的过程模拟出来, 微观问题宏观化, 抽象问题形象化, 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有效增强, 非常有利于“教”与“学”的展开。如初中化学原子这一节学生建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思想是教学难点。由于这个知识非常抽象, 讲述时描述只能让学生越听越模糊, 因为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是有难度的。为了顺利将这难点化解, 笔者在教学时播放了视频: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汞的实验, 再加上三维动画的运用,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更小的氧粒子和汞粒子的模拟演示生动形象, 这些粒子重新进行组合, 每2个氧粒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许许多多汞粒子聚集成金属汞, 学生看到了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多媒体的运用,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巧妙解剖了教学难点,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直观效果被强化了, 学生的学习也显得特别的轻松愉悦。

三、运用多媒体, 增大教学密度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 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 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被制约了, 有些内容由于受限制难以找到恰当的教学方式, 导致教师教得无助, 学生学得也是很勉强, 这势必会减弱课堂教学的容量。如若借助多媒体技术, 就能有效打破时空的界限, 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拓展, 从而增大教学的密度。这种优势尤其在复习课上表现得很突出, 我们完全可以将头绪多、容量大的化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有机的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排列整合, 使知识完整的体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做到大容量的知识传授,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用多媒体技术编写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通过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应用题等, 学生每做完一题, 计算机都能快速地对学生的解答进行判断。如出现错误, 还能让学生进入帮助栏了解解题过程。这种形式, 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空间, 教师能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四、运用多媒体, 拓展教学内容

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应用, 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很宽广的, 远不止教师、教材给的那么多。如在讨论环境问题时, 仅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 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检索很多视频材料, 如酸雨、赤潮、沙尘暴、臭氧空洞、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硫污染、粉尘污染等, PDF、文档、电子书籍、动画演示和专题题网站这些形式都能给学生输送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使他们的知识便捷地得以延伸。在平时的教师中, 笔者还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 并将它们剪辑下来制成课件, 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如将火灾现场展现出来, 并讲述火灾原因、施救方法、自救措施等;面对全球每年锈蚀的钢铁量, 我们应该如何防锈等;出示空气、水被严重污染的图片, 让学生讨论防止污染的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所学知识又能得以巩固, 学生在其中能真正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 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 它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促进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物理 应用

一、坚持实用的原则,有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它应处在被支配的地位,而不能喧宾夺主;是否使用,应取决于物理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明确这样一点: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气息,而过多使用多媒体。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主要从科学史实,物理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丰富了表达方式,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相应内容易于理解、记忆和加深印象。

例如:在讲授初中物理《滑轮》时,把本课内容利用计算机作成了多媒体,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课件中首先出场的是本节课的两个主角:胖子和瘦子,接着胖子想用一个定滑轮提起一袋大米请瘦子帮他拉住绳子,而结果瘦子被绳子吊起的滑稽场面,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实验直观化。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先前教育的影响,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这复杂的世界,造成了中学物理难教难学的被动局面。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例如,在讲解“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中,由于受条件限制,大多数学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成像情况,且具体的光路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影响了演示的效果和功能,对学生的掌握形成了障碍。笔者利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实物演示增强了效果:用两条红线代替光线慢慢延伸至凸透镜经折射后按照不同情况延伸方向不同,在适当位置形成不同性质的像,再伴以声音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展露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不但弥补了常规演示的不足,同时声音和色彩也给学生留下了直观印象,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了感知程度,提高了学生动态思维能力。物理概念的抽象性降低了,而物理规律却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四、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利用电脑语言作为创作平台,用二维或三维图形工具开发教学模块,通过声卡进行音乐和语音的输入输出,由教师实施播放和控制的一种辅助教学系统。它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给学生以形象化,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习起来轻松易懂,学生的自得大大胜过于教师永不停歇地讲解,从而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因而压力也不相等,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的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利用多媒体可解决这一难题,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

五、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件制作宜精忌繁

優秀的课件是“短小精悍”的,在适当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以启迪和引导,而非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时要目的明确,精心构思,“忍痛割爱”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步骤与内容。

2、多媒体运用宜活用忌滥用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对于多媒体的应用要因“材”(教材)制宜,灵活处理。不要将多媒体的运用流于形式,不切实际地滥用多媒体教学。

3、多媒体操作宜熟练忌生疏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1].基于此,在初中几何教学中适当合理地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和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的辅助功能,能使几何画图规范、准确、直观化;图形测量计算及几何实验精准化;几何问题解答多样化.进而培养学生通过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发现数学现象,引发数学想象(猜想),寻求问题解决方法,训练揭示数学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一、利用几何画板凸显图形直观,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

《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1].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何画板作出的图形要比黑板上作图更加规范准确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有效地让学生对几何问题进行直观猜想,催生学生的合情推理智慧,体验数学证明的简洁美和逻辑推理的严谨美.例如,在八年级几何教学中探究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时,先利用几何画板作出不同图形的中点四边形,让学进行图形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观察,思辨数学现象,激发思维活动;再让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揭示出问题本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案例

已知如图,在任意四边形

ABCD

中,点

E,F,G,H

分别为各边中点;连接

EF,FG,GH,HE

所得的四边形

EFGH

叫做中点四边形.(1)猜想四边形

EFGH

是什么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猜想结果;(2)当四边形

ABCD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时;四边形

EFGH

是什么样四边形?请画出图形并进行证明.【设计评析】

在以上中点四边形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几何画板作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画出五种图形,学生根据图形的直观性很快的进行了猜想,大部分学生都说图

中的中点四边是平行四边形,思维活动一下子被激活醒了,连续追问其他图中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时,大家开始了激烈小组的讨论和几何推理.可见,利用利用几何画版的作图功能,唤醒、激活了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为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打下了积极的思维准备.二、利用几何画板精准实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标准》强调,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1].那么,利用几何画板的精准性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非常有帮助:由精准测量计算过渡到合情推理再到演绎推理,不断刺激数学思维活动,促进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递进发展.下面是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发现到实验再到证明的过程.案例

已知△ABC,求证:∠A+∠B+∠C=180°

【设计评析】先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测量计算三个角的和,大部分学生反应三角之和不等于

180°.出现了质疑,这是误差的原因!再在几何画板中画出一个三角形(图

6)用度量功能计算出三个角的和,顿时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虽然数学计算验证不等于数学证明,但是为逻辑推理提供了感性认识,从实验中发现了证明的思路,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严谨的推理证明如图

7.可见,在关键时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精密性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点燃和升华,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利用教学一体机交互探究,发散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标准》在问题解决方面指出,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1].基于此,充分利用几何画板作图功能和一体机投影、交互功能,来探究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一题多解)时如鱼得水,不断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请欣赏下面的问题及解答过程.案例

如图

8,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

OABC

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O(0,0)、A(9,0)、B(7,5)、C(2,7),试求四边形

OABC的面积.解:(方法

1)如图

9,分别过点

B、C

BD⊥x

轴,CE⊥x

轴,垂足分别为点

D、E.由题意可知;OE=2,CE=7,ED=5,AD=2,BD=5.所以,S

四边形

OABC=SΔOCE+S

直角梯形

BCED+SΔABD=7+30+5=42.(方法

2)如图

10,由图可知,△OCE,△BCF,△ABD

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

BFED

是正方形.所以,S

四边形

OABC=SΔOCE+SΔBCF+S

正方形

BFED+SΔABD=7+5+25+5=42.(方法

3)如图

11,过点

C

CD∥

x

轴,过点

A

AD∥y

轴,则有

CD

AD

相交于点

D,连接

BD.所以,S

四边形

OABC=S

直角梯形

OADC-SΔABD-SΔBCD=56-7-7=42.(方法

4)如图

12,过点

C

EF∥x

轴且垂直

y

轴于点

E,过点

A

AF∥

y

轴,交

EF

于点

F.易知△OCE,△BCF,△ABD的面积相等.所以,S

四边形

OABC=S

长方形

OAFE-SΔOCE-SΔBCF-SΔ

ABF=63-7-7-7=42.(方法

5)如图

12,过点

C

EF∥x

轴且垂直

y

轴于点

E,过点

B

DF∥y

轴且垂直于

x

轴于点

D.EF

DF

相交于点

F.显然,有

SΔOCE=7,SΔBCF=SΔABD=5.所以,S

四边形

OABC=S

正方形

OADC+SΔABD-SΔOCE-SΔBCF=49+5-7-5=42.(方法

6)如图

14,构造△OAB

和直角梯形

OBDF.所以,S

四边形

OABC=SΔOAB+S

直角梯形

OBDF-SΔOCF-S

ΔBCD=

63

+

-7-5=42.2

(方法

7)如图

15,构造正方形

ADCE,连接

BD,BE.由解法三可知

SΔABD=SΔBCD=7,显然有

ABE=SΔBCE=

SΔOCE=7.所以,S

四边形

OABC=2SΔABE+SΔOCE=35+7=42.2,(方法

8)如图

16,连接

AC,过点

B

CE∥x

轴交

AC

于点

E.易知

E(4,5)即

BE=4.所以,S

四边形

OABC=S

三角形

OAC+SΔBCES+ΔABE=42.(方法

9)如图

17,延长

BC

y

轴于点

E,过点

B

BD⊥x

轴,垂足为

D.由

B(9,0)、C

(2,7)可求得直线

BC的解析式为

y=-

直角梯形

ODBE-SΔOCE+SΔABD=44.8-7.8+5=42

39

x+

E(5,5

39,0)即

OE=



.所以,S

四边形

OABC=S

(方法10)如图18,延长BC

交y

轴于点E,延长CB

交x

轴于点D.由方法9

可知E(5

,0),D(0,39).即

OE=

39

39,OD=



.所以,S

四边形

OABC=S

三角形

ODE-SΔOCES-ΔABD=76.05-7.8-26.25=42.图

【设计评析】先利用几何画板将此题的图

画出来,转化成文本图形打印出.下发给每个小组进行讨论不同的解法.在利用一体机的投影仪将小组讨论结果展现出来,让全班学生进行欣赏评价,小组之间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和比赛。随着一种接一种的不同的正确解法的展示,同学们的思维如插上了发散的翅膀在数学世界里飞翔!最后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

种解法都探究出来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的训练场.这不是多媒体技

术带给我们的好处吗?显然,在初中几何教学中适当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我们的课堂动起来,充满一片生机,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结束语

基于以上论述,教师在漫长的数学教学生涯中,要善于研究多媒体技术,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以便激发、发展、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5

鲁甸县茨院中学 曹正雍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好处和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好处(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大了课堂容量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会使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多,如可以运用视频,音频,图片,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内容,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三峡》一文的教学中,文章是怎样把三峡形势的险峻和优美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据课文设计图景: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借直观的图像,由图到文,学生就能理解“两岸连山,略无缺处”的意义,对文章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多媒体技术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同时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启发了学生思维,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录音,图片等,把课文内容与情境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从而提供了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我们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搜集阅读大量信息,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协作学习.这样学生能保持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增加思维的广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信息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 篇6

1.利用多媒体有助于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及难点的教授完全是由教师通过个人的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完成,由于受到方式简单化的制约,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无法得到保证,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和视屏技术使抽象化的。深奥的知识信息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知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想到形象的加工过程,充分传达了教学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教学中,正确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免疫调节中如果仅仅从标题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那么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免疫调节的过程和重要性,这样既适应了知识的特点,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声、光、像各种媒介综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情境,有限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极大的集中,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发的去发现学习中的机会,主动探求新的知识,自觉利用尽可能的一切资源来自主学习。另外,学生们在生物实验过程中还能主动应用多媒体课件、录音、录像材料、光碟中视听感观,为自己创设一个生物实验“境界”,以自我分析力和模仿力来达到一个接近真实的境界。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3.应用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师的教学艺术

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语言表达要有趣味性。为了保证学生整节课精神饱满,学生经常保持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如果课堂上老是程式老化,结构单一,语言乏味,学生必定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创新,如采用多媒体课件做一些动画,做一些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随着教师这个导演完成每堂课的学习任务。事实表明,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富有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现代教学,不能停留在“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中,而应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义务教育中指出:“利用实物、挂图。幻灯机、录像片、计算机等进行生物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PPT.FLASH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知识。如我在教授食物中的营养时可以拿出馒头和米饭来讲解,这样学生会更好理解。

4.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协作精神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及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了课堂容量。对课堂的优化,使得学生们自主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同时使他们在学习中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合作机会,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更容易,也更有效地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地交流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观念,而且是他们养成团结协作,互相协作的精神。

5.应用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本内容,拓展课本知识

一节内容只是知识教学的一个例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子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生物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我们在讲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时,课本内容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必须借助多媒体这个平台为学生下载更多的这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展示情境, 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对于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来说, 受他们的生活阅历的限制, 某些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现象, 只是在头脑中有很粗浅的认识, 情境不够完整, 细节不够丰富。而且自然界的现象, 又有很多不可能直接在物理课堂上原样展示。而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可以生动、丰富地虚拟情境, 可以用电脑展示静态的文字、画面, 还可以展示动态的录像片段、动画片段, 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 自然现象等来发现问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开阔学生的思路, 发现有趣的物理问题。例如:《凸透镜成像》一节课里, 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情境帮助提出问题, 演示相机, 放大镜, 幻灯机, 电影放映机等的结构共同点 (都是用凸透镜) , 并展示所成像的不同点。学生发现像是不同的, 进而提出问题, 它们的像有何不同, 为何造成这些不同。

二、帮助学生相互交流, 分享信息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情境中, 学生间缺少交流与合作, 新课程基本理念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 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 也学会欣赏别人。学生除了以口头、书面等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之外, 教师适时适当展示其他学生猜想、假设的方案, 可以更好地引导、鼓舞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物理教学中, 有些物理实验, 由于条件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 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想象的情境, 应用电脑动画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 提供想象的素材,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物理教学中的理想化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 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地球磁场的磁感线、磁铁磁场的磁感线、光线的概念、电磁波的波形、原子物理等等, 我们可以应用电脑动画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四、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敏锐的观察力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物理过程形象、生动、动态、高效地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在物理教学中, 有很多物理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 当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时, 该过程就已经结束, 学生就理解不了其中的本质, 给教学带来困难。如“观察水的沸腾”,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观察实际的水的沸腾的实验 (分组实验) , 让各实验小组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口头或者书面表达出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 我们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把水沸腾的全过程拍下来, 利用计算机播放沸腾的全过程, 不易注意到的细节, 可以用特写镜头展示, 学生从中会发现自己对实物观察得不完备、不准确之处。经过一些案例的积累, 观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五、展示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 (STS) , 关心科学发展的前沿,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有振兴中华, 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求“加强与日常生活, 技术应用及其它学科的联系”。在物理课程中, 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 特别是应用多媒体技术, 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 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例如:学习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发出的之后, 用课件展示振动发声在科技中的应用, 按照发展顺序, 依次展示唱片、磁带、VCD让学生观察实物后, 用课件简要说明它们的原理。

通过这些, 让学生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 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新课程中大有可为。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 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 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生活走向物理;帮助学生相互交流, 分享信息、创意和探究成果;加强与日常生活, 技术应用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从物理走向社会。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83-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发展,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物理课堂必须融合现代化的信息元素,必须融入更多的课程资源,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进行培养[1]。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就能满足这一目标要求,可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教学。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其实际情况如下。

二、情境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所拥有的生活阅历还十分有限。许多存在于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他们的脑海中也只能形成粗浅的印象,情境还十分的不完整,也无法注意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及细节[2]。而且这些现象许多又是无法在物理课堂上原样展示出来的,若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加以运用,便可以丰富、生动、自然地模拟情境,运用计算机将动态的画面、静态的文字展示出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加强对日常生活的了解,也可以在自然现象中发现更多的问题,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联想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开阔,发现并提出物理方面的有趣问题。例如在讲述“凸透镜成像”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如下教学:进行物理情境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发现并提出更多的问题。运用演示相机、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结构的共同点,即凸透镜原理,并将其成像的不同特点展示出来,让学生及时的发现不同像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合理的问题,如:它们的像存在什么不同?它们的像为何存在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三、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利于信息的分享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中,多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沟通。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其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提倡研究性的学习,老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空间,学生可以在该环节中学习到大量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让学生学会交流与沟通,乐于和同学分享学习信息,也给予了同学们更多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被人欣赏的同时,也会学会如何去欣赏别人。例如:初中物理老师在多媒体课堂上提出某些方面的物体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图片与展示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老师再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让学生适时的提出假设与猜想方案,鼓舞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想象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及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可以极大的推动着人们的进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的实验都会受到某些方面的条件限制,在课堂教学环节无法对其加以演示,学生只可以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解。为此,我们可以选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想象的情境进行创设,运用动画制作动态化的将实验模拟展现出来,以提供必要的想象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可以快速的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例如:在讲述“磁场、光线、磁感线、电磁波、原子物理”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学生可能无法正确的对知识进行理解,老师也没有实物或具体的实验进行演示,而此时对多媒体技术加以运用,运用电脑动画展示教学内容,学生便可以很好的对这些知识进行理解,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也变得具体,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了解。

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起求知欲和探索欲

观察力在人类智力的培养方面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灵敏的观察力是进行科学探究必要准备。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某些物理过程生动、形象、高效、动态地在初中课堂上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和学习,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探索欲[4]。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部分的物理现象的实际出现时间是比较短的,许多的实验过程已经结束了学生却没有机会看清,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本质,教与学都比较的困难,教学效率严重受到了影响。为了进一步养培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对水的沸腾现象进行观察”,首先需要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水的实际沸腾情况,并由小组代表讲述讨论得出的观察结果,然后,老师将整个实验过程中拍摄下来实际情况运用电脑播放出来,里面有许多同学们不易观察到的细节,而且还用特写镜头突出展示,学生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经过这些个案的积累,学生的观察能力将不断得到提高。

六、展示现实中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需要加强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培养[5]。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需要选取实际事例,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实及丰富。例如:在学习“声音”这一内容时,可以运用课件展示某些振动发声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并简要说明其原理。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所学习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让其对物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学习习惯,更热心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从现实中发现物理问题,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胡丽娜.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3):262-263.

[2]王斌.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457-459.

[3]李浩蕾.浅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教学[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7):134-135.

[4]蔡小扬.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2):852-854.

[5]张雪芬.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探究物理的积极性[J].大舞台(双月号),2009(04):298-301.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600字下一篇:节水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