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What are these?探究活动

2024-07-26

Unit 1 What are these?探究活动(通用10篇)

Unit 1 What are these?探究活动 篇1

一、改变实验形式, 给学生提供探究机会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 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 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逐步学会探究。另一方面, 教师要改变实验的形式, 如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补充或改进一些演示实验, 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样,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更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比如, 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还原性时,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一个演示实验。因学生已做过制氧气的实验, 因此, 我将这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来做。我把所需药品、仪器摆放在讲台上, 请两个学生上讲台来演示。在这之前, 我与学生一起复习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边动手, 我边指导: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要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导气管只能稍突出橡皮塞, 加热时应先预热, 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同时, 我还提问学生: (1)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 实验结束前为什么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当这两个学生演示完毕之后, 我又请了两个学生上台再演示一遍。这样,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及实验现象, 很快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此化学反应的实质。演示实验由学生动手做, 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新知识, 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 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挖掘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潜能。

又如, 在讲碱的化学性质时, 已知Ca (OH) 2溶液和CO2反应时会出现浑浊现象, 而NaOH溶液和CO2反应无现象。那么怎样知道它们确实发生了反应?课本中没给出相应的实验, 于是我补充了如下几个实验: (1) “瓶吞鸡蛋”实验, 如图1所示。 (2) “吹气球”实验, 如图2所示。 (3) “红色喷泉”实验, 如图3所示。

看到这三个实验, 学生很新奇, 很兴奋, 我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这三个实验的共同原理:NaOH溶液和CO2反应, CO2气体减少, 造成压强减小, 从而产生上述现象。看着一个个若有所思的学生, 我趁热打铁提出思考题:“你还能设计其他的实验来证明反应发生吗?”这时学生热情空前高涨, 很快想出了几套实验方案, 如将充满CO2的试管倒置在盛NaOH溶液的水槽中;在一个充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 倒入约1/3体积的NaOH溶液, 盖紧瓶塞并振荡等。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学生设计的方案都可让他们动手试一试,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其原理和可行性, 通过“探究”后的再“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 通过改变实验形式, 给学生提供探究机会, 既能培养学生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思维、自主学习等能力。在“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共提出了41个实验或实验系列。其中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 50%以上的实验是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因此, 教师应通过实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依据教材内容及学情的基础上, 尽量改变实验的形式,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注重设疑导思,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设疑, 就能促使学生借助已学的知识去主动探索。这是因为学生面对教师的设疑, 思考有了明确的方向, 有了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钻研有关教学内容, 自主地去探索、去操作、去实践, 那么, 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成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

例如, 在讲完“铁钉的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后, 我接着问学生:“通过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那么你知道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吗?如果能生锈, 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得出铜能生锈的结论, 还举了几个例子:戴眼镜的同学的铜制框架时间长了会生成一层绿色的物质;家里楼梯上打的铜条时间长了也变绿了, 那就是铜生锈后的产物——Cu2 (OH) 2CO3。看时机成熟, 我又问:“铁生锈需要同时接触到O2 (空气) 和H2O, 那么铜生锈需要同时接触到什么?”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的原理, 学生马上告诉我是O2 (空气) 、H2O和CO2。我又问:“那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要做三个实验, 那么探究铜生锈的条件要做几个实验?”略作思考后, 马上有学生告诉我要做四个实验: (1) 有水和氧气, 无二氧化碳; (2) 有水和二氧化碳, 无氧气; (3) 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无水; (4) 有水、氧气和二氧化碳。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设疑, 回答一个个问题构成了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学实践证明,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注重设疑导思不可少。只要教师善于构筑问题台阶, 善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探究, 那么, 就能促使学生主体探究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展。

三、重视家庭实验, 强化学生探究体验

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探究活动的延伸, 家庭小实验所表现的化学知识是最直观的。利用家庭小实验来检验书本知识, 趣味性强又简单易行。学生利用家庭中的一些材料或生活废品来代替实验仪器完成家庭小实验, 既可使课内实验探究活动得到延伸和补充, 又能促使学生在家庭小实验探究活动中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由于家庭小实验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 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在教学中, 我常布置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探究活动。如课外寻找使过氧化氢分解的新的催化剂, 自制汽水;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证明鸡蛋壳、鱼骨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限用厨房内的物品来鉴别精盐和苏打粉;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等。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化学来源于生活。由于学生亲手操作、探究, 所以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通过家庭小实验的训练, 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学生在完成家庭小实验测定鸡蛋壳的成分时, 将食醋倒入装有鸡蛋壳的玻璃杯时, 发现鸡蛋壳周围产生大量气泡的同时, 鸡蛋壳还不时上下沉浮。对这种现象, 学生感到非常好奇并觉得难以解释。他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 有的与同学交流, 有的询问老师, 最后通过集体的智慧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完成这个家庭小实验中,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了多信息的交流, 享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实践表明, 重视家庭小实验, 可以使探究活动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巩固化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如何进一步发掘家庭小实验的可做因素,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亲历探究的机会, 强化学生探究的体验, 这是我今后还需努力的方向。

四、开展课题活动, 提升探究意识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走出课堂, 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 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 (图书馆或互联网)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课堂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舞台, 但课堂教学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束。因此, 教师要把课堂探究活动向课外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解决生活实际中相关的化学问题, 这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又能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 我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教科书中的“调查与研究”活动。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探究实践作业: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度, 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结合生物课中所学的知识, 试提出适合本地区土壤种植的方案。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 在组织学生探究了“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危害”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课题:探究酸雨对本地生态环境和建筑物的危害。有的学生反复测定了土壤的pH, 有的学生采集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 也有的学生寻找了受酸雨影响的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在开展这些探究活动中, 学生针对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及掌握的有关知识, 最后学生合作写出了“酸雨的危害以及防治”的课题论文, 他们在文中提出的观点不乏创新之见。另外, 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本地水质调查、参观污水处理厂、家庭用水情况调查等活动。

因此,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开展课题探究活动, 并且不断地加以指导, 扩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视野,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技能, 树立求实务实的精神。

“探究活动”怎么“探究” 篇2

一、“探究活动”首先是“探”

“探究活动”中的“探”,也就猜想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思维的方法,都不相同,因此对某个事物原理的猜想不是完全一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对学生提出的猜想给予肯定和否定,尤其是错误的;对于平常认为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对于他们提出的猜想更应多加鼓励。更何况由于他们平时“玩性十足”,对某些事物的观察比一般学生更仔细,有时他们的猜想更具有可参考性。

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我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猜想;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大小,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材料不同,5)是否有液体参加,6)物体是否做匀速运动……

学生在参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并鼓励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物理学科课程是以讲授系统的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 物理“探究活动”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亲身体验并从实践中感悟、探究为主,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工等,得出结果。

二、“探究活动”的关键是“究”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探”应该是我们探究的前题。这也是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探”得差不多了,下面就是完成“究”.“究”——实际上就是“为什么”的问题,对于在“探”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猜想,虽然有些猜想离实际相差很远,但他们能这样说肯定有某次直接的经验让他引发了这种猜想,由于他们对某个知识的理解错误,才导致出现错误的猜想,但猜想毕竟是猜想,关键是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的正确与错误,这才是我们探究的关键之处。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回答,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应通过相应实验加以验证和说明,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理论,比如上面“探”的内容提到“2)受力面积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我们只需要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加以验证,改变长方体不同面接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和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即可。而“4)材料不同,5)是否有液体参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很容易得这两个影响因素的实质是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在初中学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经验型水平,且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某些猜想如6)物体是否做匀速运动,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跟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匀速直线运动,而且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拉弹簧测力计时,也注意到其示数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不少同学都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在“力与物体的运动关系中”才会学到,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在这里可以作个提醒,也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淡化”处理。

三、“探究活动”必须及时总结

完成了“探”和“究”这两个方面,表面上看起来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事实上,教师在完成这两个过程后,还得做一个适当的小结。比如我们在猜想过程中,必须做“有源猜想”不要“胡思乱想”,不占边际的“猜想”尽量不要出现。再者,要注意总结我们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所用到思维方式和验证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物理“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根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对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结果。

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在初中学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经验型水平,且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探究活动与科学教学 篇3

通过教学实践, 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 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 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 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 不能越俎代庖, 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 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这样, 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 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 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 让他们合理分工、共同合作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 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 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 (而不是争吵) 的艺术, 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倾听别人的想法, 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 等等。当然, 这并非易事, 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因此, 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 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 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 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所以在探究活动中, 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 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 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 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 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 引导过多, 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 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 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 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 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 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 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 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 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 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 包办代替。

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摸球”探究活动方案 篇4

《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出了“体会数据随机”的想法,如何设计合理的试验落实“体会数据随机”的要求呢?初中阶段概率这部分内容容易被认为是单纯的计算,忽视在实际问题中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同学们也很少真正通过做大量重复的试验来感受频率与概率之间的联系. 因此,开展“摸球”探究活动,通过活动来引领同学们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很有必要的.

2. 活动目的

(1) 摸球活动的情境,能带大家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

(2) 摸球、猜测、讨论与交流等活动,能培养同学们进行合理推断和预测的能力.

(3) 激发大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 活动重点

(1) 参与者在具体的试验活动中,体会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参与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勇于探究并敢于设想更好的解决方案.

4. 活动过程

(1) 活动体验

一个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红球和白球,先组织部分自愿参加摸球的同学排好队,每人摸一次,每次摸一个球,摸完后向同学们展示,再把球放回袋子里,请观察者直接说出袋子里哪种球多. 通过整体观察进一步思考袋子里球的情况.

【活动说明】这个试验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试验从数据中获取信息,从而对总体做一些推断,由此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2) 自主探究

活动1 操作——猜想

一只口袋里装有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白球和红球共10个,同一小组(每小组由6人组成)一起做下面的游戏.

小组内每人轮流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球,记录下颜色后再放回,每组摸20次后,记录小组内摸出的红球、白球次数,猜一猜口袋里有几个白球、几个红球.

汇总各小组的结果,记录共摸到白球的次数和红球的次数,根据全班摸球的结果,再猜一猜口袋里有几个白球、几个红球. 小组猜的和全班猜的结果一样吗?和实际情况比较,情况怎样?

【活动说明】通过统计摸球的情况对袋中所装的球的情况进行推断,体会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但是数据越多越接近正确结果.

活动2 模拟——验证

一个袋中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 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摸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利用Excel提供的直接产生几种常见随机数的工具,编制适当的程序,设计试验来估计“摸球”的概率问题. Excel程序可以进行“无限次”的独立重复试验,改变试验次数,可以得到多个频率,可以发现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摸到黑球的频率接近,摸到白球的频率接近.

【活动说明】要求同学们平时做大量重复试验,用样本的频率来估计概率,一般不太现实,借助Excel产生一些随机数来代替大量重复的试验的结果,可以模拟概率试验,体会频率的随机性与相对稳定性,探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不断提高信息接收能力,体验处理问题的新思想方法.

(3) 应用拓展

活动1 问题解决

1. 有五张分别印有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图案的卡片(卡片中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______.

2.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小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其中有2个红球. 每次摸球前先将盒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2,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约是______.

活动2 问题拓展

小明在观看足球比赛时,发现裁判都是利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那边先发球,他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用啤酒瓶盖来替代硬币?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明的想法是否可行.

【活动说明】抛硬币是古典概型,而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往往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称性经验”确认的,比如抛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各是二分之一,如果让参与者去验证这一结论往往适得其反,使其陷入困惑. 而只有像“抛瓶盖”这样的非等可能的事件才真正需要统计次数,从而体会试验、统计的必要性. 因此,设计采用抛啤酒瓶盖这个非等可能事件,可加深大家对数据随机性的理解.

(4) 活动感悟

在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和收获?请将你在探究中获得的方法和经验,结合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写成相关论文.

【活动说明】同学们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利于大家进行学习反思和对探究活动提高认识水平,用研究的态度对待学习,同时,数学写作增强了理解数学、表达数学以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5. 活动评价

【活动说明】此次活动的评价应突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评价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是否按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是否有效地参与数据统计与分析,同时要关注同伴和老师的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能力.

探究性戏剧活动之旅 篇5

一、确定故事,创编剧本

剧本是戏剧工作的开端,也是最基础的工作。首先,寻找一个合适的内容作为剧本创作的来源。可以在优秀绘本或经典儿童故事中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简单有趣、戏剧冲突明显,易于幼儿表现的内容,例如:《拔萝卜》、《丑小鸭》、《白雪公主》、《三只小猪》等。还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来建构剧本,比如在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随着对相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各班创作出与主题密切关联的剧本,如《十二生肖的传说》、《中秋节的故事》、《小武松上山》等。

在幼儿熟悉理解了故事内容后,教师让幼儿参与剧本的讨论和台词的创编。在设计台词时要注意角色的出场顺序,弄清楚“谁先出场,接着是谁”,还要注意对话间的关联,以情境式的提问增强幼儿的表演意识。语言强调形象化和动作化,还可运用相同的句式,简短易懂、琅琅上口,让幼儿一听就明白。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讨论人物对话时的动作、表情,并借助贴纸、简笔画进行记录。经过讨论、修改,最初的剧本便成型了。引导幼儿创编剧本时,图文结合的记录方式是最简洁、清晰的,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二、讨论角色,统计人数

有了脚本的提示,幼儿就可以模仿人物的对话、动作了。这时,确定角色人数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各有几个,一些数量不明确的角色可以是几个,还有小朋友没有角色怎么办?角色确定后,教师用一张大表将幼儿讨论的角色人数记录下来。

三、选择音乐,设计动作

音乐在儿童戏剧表演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幼儿对剧情熟悉、掌握后,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想象,选择适合剧情的音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幼儿零散的音乐经验与剧情的需要相结合,让幼儿明白,在选择音乐时,不仅要注意是否动听,更要注意是否与剧情相吻合,能否恰当地表达剧情内容,从而帮助幼儿在音乐想象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创编动作则根据“创设故事情境-提炼动作元素-与音乐相匹配-创造性表现”的基本过程。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用肢体语言表现人物的情感。教师帮助幼儿丰富、迁移生活经验非常重要。由于探究性戏剧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创意表达的过程,因此,在活动中弱化了动作整齐划一的要求,而是让幼儿“跟音乐一起玩”。音乐是预设的,但动作是可以生成的。

四、竞争角色,排练动作

当幼儿熟悉了剧本,掌握了对话,了解了音乐动作后都跃跃欲试想扮演角色了。为了尊重幼儿的扮演意愿,加深对角色的情感体验,竞争角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先让幼儿根据意愿自主选择,这样就会引发矛盾——有的角色少,想演的人多或是有的角色没人愿意扮演。针对这些矛盾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解决办法,通常幼儿会选择现场较量,展示自己的优势,然后由大家投票决定胜负。经过一系列的竞演PK,确定角色的背后是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角色的特点、要求,加深了大家对这一角色的情感体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特点,给予每个幼儿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当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幼儿表现出退缩或不自信时,应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给他们一个机会,或许会对他们的一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排练是在幼儿熟悉台词和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利用集中教学时间进行排练,抓住区域活动尤为重要。利用有表演材料的区域(表演区),让少数幼儿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下自主进行戏剧练习。在这里师幼、幼幼互动的机会增多,彼此交流想法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开展戏剧活动,创设适宜的表演空间是必要条件,每班安排形式各样的表演区,投放演出服装、道具、场景,供幼儿选择使用;投放图文并茂的大剧本、排练记录本、表演提示图等帮助幼儿自主排练。还可以鼓励幼儿利用晨间、餐后、起床、离园等活动时间练习动作,体验不同角色的动作、对话。当然,亲子活动也不要忽视。给家长一份脚本,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表演,帮助练习。

五、服装道具,分工制作

制作服装道具前需要统计各角色需要的服装道具有哪些,各需要几件;背景道具需要哪些;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收集各种做道具的材料的办法:材料库里找,去别的班级借,自己制作,请家长帮忙做等等。最后,大家分工合作,有个性的独特服饰请家长帮助制作;大背景由老师完成轮廓,幼儿分组装饰;数量较多的小道具安排在美工区制作完成。教师让幼儿全程参与材料收集、设计制作,既独立创作又相互学习。这些道具服装虽然很稚拙,但整个过程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既有独立创作又有相互学习,幼儿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六、制作海报,邀请观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演,孩子们不满足于在班级小剧场的排练演出了,想要邀请观众来看演出。用什么办法吸引别人来看演出呢?大家想到了打电话通知、寄信、送请柬、家园栏贴通知等办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了解了“海报”的作用,萌发了制作海报进行宣传的想法。于是,教师组织幼儿欣赏海报,讨论海报上需要有什么内容,怎样体现剧情、角色等内容,怎样排版好看?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各种不同的图案、文字条、装饰物和相关美工工具。制作完成后“张贴在哪里合适”孩子们还会讨论一番。当幼儿将绘画、手工、类文字的方式设计的海报张贴在班级门口或幼儿园门口时,总能吸引到众多的大、小观众。

七、正式演出,交换角色

成功邀请到观众后,大家就要做演出前的准备了。为了防止幼儿在演出前忘记角色或演出时忘记台词,教师召集幼儿梳理出“演员的注意事项”和“观众的注意事项”。表演结束后,安排观众和演员互动,观众选出最喜欢的演员,为演员提出建议。教师要提醒观众,不以表演得像与不像作为评价演员的标准,不要只关注表演的结果;而要关注表演的过程,以幼儿获得成长、享受表演的快乐为最终目标。

再次演出前,幼儿可以交换角色,将自己的标记取下来重新放在新角色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意愿。由于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已经获得了不同角色的表演经验,交换角色后稍作排练很快就能流畅顺利地进行表演。

探究性戏剧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开放、宽松的。从创编剧本到选择音乐,从讨论角色到竞争角色,从制作服装到制作海报,从分组排练到正式演出,幼儿都是活动的主角,教师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了自主参与的空间。在戏剧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共同接受困难的挑战,共同享受表演的快乐。

Unit 1 What are these?探究活动 篇6

一、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根本,教学设计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诸多方面。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学情估测、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效果等,其中,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有了教学目标,教学才会有方向性,也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这能有效的避免教学时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利于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会使得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的科学化,再确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到明确、扎实且具体,既有符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能够体现出综观全面、以点驭面的整体性;又能在教学中付诸实践、谋求达成的可行性。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大多数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比如,教材中的《故乡》这篇文章,也充分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但是,在教学时,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公式化”的“中心思想”,但是却没有设计恰当的文章分析内容和分析的层次,这样也会显得教学目标更加的空洞,而且教学目标也不那么的明确。在学习这篇小说时,学生需要通过哪些方法或者是途径去体会感受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义,这是学习本篇文章时,教师需要制定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合理地开展语文活动式教学

在语文活动教学中,开展教学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表演式、话题式、课题研讨式以及主题表达式等。因此,教师为了能更好的实施语文活动式的教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活动类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一种形式的活动式教学贯穿其中,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式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表演这一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然后再让学生仔细的去阅读课文,把课文改写成剧本的形式进行排演,学生们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当中,在表演时能够更深层次地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性格以及神态等特征,而且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等。

三、发展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课”主要是以“活动”为教学形式的实践课。“活动”肯定是其灵魂了,如果一旦离开了“活动”这一特点,就不是活动课了。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将课本内和课本外,课堂内与课堂外以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效地相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将学生的各种潜能都充分地挖掘出来,以此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狼》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与狼有关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等,然后再让学生制作成卡片,课间作为展示交流的工具。这个时候,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积极性都比较的高,而且都通过了自己的搜集去寻找一些信息,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又展示了学生们综合的概括能力和动手的能力。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就对狼的态度在课上展开讨论,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的激烈,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们的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有些学生还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让教师也难以回答,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们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生们通过合作,他们的组织能力、主持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四、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课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同时还要确保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语文活动中来。切忌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让大部分学生都在袖手旁观。这不是我们开展活动课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活动的方案时,就要注意让活动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将每一位学生的主动精神调动起来。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教师还要按照分类要求,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适当分工、适当进行轮换,这样既能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班学生都能够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活动的光辉照耀下,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是开放的,有趣的,师生们的身心也是自由的,在活动教学中,师生们也会有更加广阔的心灵空间,在无限自由的思想天地中继续遨游!

摘要:新的时代也在呼唤新的教育,新课程改革主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且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让探究活动更具实效 篇7

一、探究情境:由繁变简,有数学味

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生动活泼的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力的有效手段。但许多老师在创设情境时,仅仅关注形式上的新颖,内容上的有趣,场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了“情境应当为数学学习服务”的要求,造成情境的生活味太浓,数学味不足,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因而数学探究情境应当从时尚中走出来,返璞归真,力求简约、实在、有效。从而体现情境的内在价值。

从探究情境的内容上看,要摒弃一些非数学化内容,倡导以简约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一课时,有位老师创设了很具有现代意义的情境:首先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比赛的录像,接着是放映我国运动员得了金牌的场景,最后截留一幅国旗,让学生说一说国旗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看起来这样的情境很有现代意义,但从服务于教学的角度来讲,这样显得冗长而牵强,缺乏合理性与必要性,也容易引起学生不必要的误解,所以应当摒弃,使得情境的主题更加鲜明,让学生直对中心加以思考。从在情境的呈现方式上来看,不能刻意追求直观、花哨、时尚,特别是学生到了高年级,情境的创设更应趋向于理性、简约、抽象,通过对情境呈现方式的弱化,突出强化其中数学因素,提升探究情境的针对性与数学味。

二、探究空间:由小变大,具有挑战性

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直接决定着学生探究个性化的创新成分。只有为学生提供宽畅有效的探索空间,才能增强数学探究的挑战性与思考性。如果数学问题过于狭窄、封闭,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单调而机械。因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积极拓展问题的探索空间,由小变大,化窄变宽,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多样化提供平台。

在实施探究学习前,教师要注重学情分析,设计适度的开放性问题。设计时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有效地改造教学内容,使教材的呈现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可直接出示开口向上或向下的角,使学生摆脱把量角器水平放置量角的定势。主动创造出“内、外刻度量角”、“刻度相减法”等多样化量角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从拓展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入手,拓展思维空间。例如教学例题“11-9”时,变“摆一摆,算一算”为“试一试,算一算”,这样就使得探索过程由单一指令式的摆棒,转变为开放性的自主尝试,学生才能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探究出“摆”、“画”、“想”等多种计算方式,使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三、探究内容:由多变少,有时效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曲折而艰辛的,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探究的内容过多过繁,追求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导致“探究课,上不完”的现象。事实上过多、过滥的探究活动,也是不可取、不必要的,因为并非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有探究的价值。探究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而要抓住本质,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探究点应集中、精炼,限在1~2个为宜,而对于其相关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或有意义的讲解进行填街塞巷。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首先要吃透教材,敢于大胆地处理教材,从众多的知识点中,精心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探究点,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探究点应是“怎样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上,而对公式的推导、揭示、应用,则可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这样将探究性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实现“点上突破”的效果。其次是教师要能用学生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再创造”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并非科学家搞科研,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教师适时指导,则可使探究内容由多变少,探究对象更为具体化,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参与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的再发现。

四、探究方式:由“听”变“做”,有体验性

数学是抽象而严密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做”数学比“听”数学有效得多,“做”获得的更多的是直接的探究体验,因为“做过了,理解了。”因而在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活动中,要更多地以儿童的眼光审视数学,引导学生手、脑、口并用,以多种感观触摸数学,获取更为丰富、直接、鲜明的探究体验。

活动化数学课堂探究 篇8

增强数学实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可以带领学生课前到超市观察商品价格,收集超市收银单;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空间、粉笔盒、积木、包装箱的形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习惯。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熟知、亲近、实在的生活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有用、有价值。这样数学课堂就把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能切实领悟、发现“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实用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

教材上所展示的知识相对来说是静态的,枯燥而又干涸的书面语言环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得学习变成生硬的知识灌输过程。如果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素材,就可以丰富课堂气氛,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客观的感知数学。如:教学《升与毫升》的认识时,老师让学生用打针筒吸1毫升水放在手心上观察,再吸5毫升、10毫升,放在杯子里观察,感受水量多少和体积的大小。接着教师出示容量不等的矿泉水瓶,去掉商标,让学生猜出容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最后教师再把商标还原,看谁猜的准。这样就把静态的课本知识,抽象的数学概念“升”与“毫升”回归到现实层面上来,让学生在动态的数学活动体验与感受中整体认识,学生自然会觉得非常亲切、真实,从而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课堂上展示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原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归宿。这样,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搜集资料,了解生活,提炼生活。例如:在教学《旅游费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时,在学校或者家庭的游玩活动中,布置学生在课前自己搜集活动的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从租车开始,设计如何租车合算;在买相应的游园门票时,结合当地的相应购票优惠,如团体、成人、儿童不同票价,选择最省钱的购票方法。借此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价值

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从而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以后,布置学生为家里的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设计防尘罩;在学了《长方体体积和容积计算》以后,要求学生计算家里洗衣池,洗菜池的容积,计算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菜大约要用多少升水。

这样将数学知识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和头脑去想生活中的现象,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满足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课堂是彰显数学的灵性,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对称》时,通过引领学生进行两次剪纸活动。第一次由学生随意剪,第二次完成具体图形的对称作品。让每位学生参与活动,丰富学生对对称图形的体验。随后引导学生观察对称图形,发现中间的折痕,引入“对称轴”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学会画出对称轴,在锻炼学生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与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欣赏一些生活中对称的东西。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通过创设这样一个个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学生将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身良好的数学素养并获得美好的情感。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足够的探究活动的时间,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让学生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高中历史活动课探究 篇9

历史活动课的栏目名称是最先呈现在师生面前, 直观反映活动内容的版块。鉴于它地位的特殊, 该版块的设计追求的是简明扼要, 同时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综合这些因素, 在“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这三种教材中, 就栏目名称这一项进行比较。从简明扼要这点出发:三个版本教材做得都很不错, 都做到了用简练的语言呈现活动名称。从吸引学生这点来看:“人教版”的栏目名称数量最少, 相应地给学生的选择面也就最小, 这会影响学生对于历史活动课的心理预期;“人民版”的栏目名称数量是三个版本中最多的,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选择面, 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 “人民版”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和拥有的教学时间与其他两个版本是一致的, 因而实际情况要完成如此多样的栏目, 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岳麓版”的栏目名称数量较为适中, 也呈现了若干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兼顾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我认为在栏目名称设计方面, “岳麓版”有较明显的优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对必修1—必修3都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 其中针对必修1内容提出了8条, 必修2提出了10条, 必修3提出了6条。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的内容需要在教材编写中得到体现, 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设置教学课文后的探究活动问题;二是设置活动课。在“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这三种教材中, 历史活动课课时数最多的是“人民版”, 最少的为“人教版”, “岳麓版”的数量居中, 但不能仅凭这点就得出“人教版”教学活动少的结论, 由于我未对三个版本中的课文后探究活动问题数量进行调查, 此问题就不再展开。在历史活动课栏目的分布问题上, “人教版”和“岳麓版”采用的是穿插在教学课文中, “人民版”是附在教材最后。从教材的使用和历史活动课地位的体现这些角度看, “人教版”和“岳麓版”的这种编排方式更为合理, 既能与教学课文进行很好的呼应, 又能体现活动课与教学课同等的地位。相比之下, 尽管“人民版”安排的课时数最多, 但孤立于教材主体之外的历史活动课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非正式的错觉, 也不利于活动课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历史活动课的内容结构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师生提供活动课程序的指导, 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供帮助, 让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形成自己严谨的研究结构, 既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又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 即使历史活动课有很强的自主性, 内容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三个版本中, “人教版”、“人民版”的内容结构呈现较为完整, 虽然整体风格偏保守、难度不大、创新性不强, 但更有利于高中生的使用。“岳麓版”的内容结构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要照顾整体的可行性, 相对抽象, 会给部分学生的参与造成困难。

与老教材相比,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增加了活动课文的比重。新教材在经过几番修订之后, 历史活动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明显调整。在“人教版”新课程的第一个版本中, 必修教材中活动课的安排为:必修1第三单元活动课《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侧重培养学生历史地分析、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第四单元活动课《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尝试自编教材, 学生在自编历史教材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识别历史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和研究历史的能力等;必修2第八单元《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必修3第八单元《走近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这些内容都在修订版中被取消, 新的修订版留下的活动课都是难度适中、易于实践又能达到课标要求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 三个版本的差别就如同它们不同的教材编写风格:“人教版”有传统优势, 紧扣课程标准, 继承原有教材的传统, 结构实用简便, 叙述平和通俗, 由此给学生带来了老套古板新鲜度不够的感觉。虽然难度不大, 但不易吸引学生;“人民版”叙述生动、精彩,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适应性广, 形式活泼, 重视“以史为鉴”功能, 在内容编排上时代感强, 注重情感、态度养成。但教学目标难度要适当下降, 内容需要精简, 目标的落实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岳麓版”注重以“人”为本, 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增长智慧, 提高修养, 深刻认识社会, 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并创意大胆活泼,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 确定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 以样题进行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议的示范, 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要营造和谐氛围, 以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以对话调动探究的欲望。总体上“岳麓版”创新力度大, 思维性、开放性、活动性强, 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问题是教材难度过大, 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 (1)

综述所述:“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实验教材的活动课文都能注意与相关教学课文联系, 是教学课文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活动课中所提示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 密切联系时代的热点问题, 并注意到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 侧重内容的拓展更趋于理性, 更注重内容本身, 与初中的活动课有所区别。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 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课时的增加和活动内容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发展合作交往的意识和精神, 并获得探究历史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2)

注释:

(1) 吕准能.新变革新教材新感觉———四套高中历史新课标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陈宝辉

(迁安市第三中学, 河北迁安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 是历史教学的主旋律;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是历史教学的协奏曲, 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奏出历史教学和谐的乐章。这一切必须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 但实事求是地说,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满堂灌输并未绝迹, 学生死记硬背“涛声依旧”, 师生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久而久之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所以, 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观念, 完善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一、兴趣在于激发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历史教师应该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 历史课堂应是最令学生心弛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也是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 创设情境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几乎每一个考点都创设了新的情境。学生很喜欢这样的题目, 因为通过做题, 既掌握了知识, 又增加了情趣, 更培养了能力。所以我受此启发, 在平时和考试时编组的题目尽量体现新的情境, 避免单一直白的表述, 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便大为增加。

2. 形式多样 (1) 直观教学

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 我在历史课上利用实物、模型、历史图画、历史地图、文献资料、历史年表等直观教具, 展现鲜明的形象于学生面前, 通过学生的视听器官, 刺激学生大脑产生兴奋情绪,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思维。如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尽量用教材上的文献、图表, 增强直观形象的感染力, 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深厚兴趣,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 使其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 从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2) 历练语言

在教学中, 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 教师的语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讲“封建社会的开端是战国而不是西周”时, 我引用了郭沫若的那句话:“虽有一双燕子, 但不能算是春天”;在讲“明中后期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时, 我借用了陈旭麓的那句话:“汪洋大海中的的几个孤岛”;在讲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时, 我引用了范文澜的那个比喻:“鹅行鸭步式前行”;在讲“两次工业革命比较”时, 我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 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国家“春色满园”。这些简洁、明快、生动的语言, 形象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

(3) 感悟历史

在讲“一二九运动”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毕业歌》并让学生随唱;在讲“抗日战争”时, 我播放了《黄河大合唱》并让学生教材管窥.新课程, 2007, (7) .

(2) 姚锦祥.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与表述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5, (5) .

齐唱, 这样, 学生在学习历史中,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情境之中, 民族危机感和爱国激情油然而生, 也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3. 引导入门

高一、高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思维较为单一,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课听讲、思考问题、提出质疑、限时训练、总结整理中探索历史学科特点, 克服思维线性、思维情性、思维惯性等思维缺陷时, 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思考历史, 让历史的大门向学生敞开, 让学生在历史的殿堂充分领略其无限风光。

4. 享受成功

让学生看到希望, 令学生享受成功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每当学生处于一筹莫展或产生失望情绪时, 我就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启学生的思路, 既让他们真切体验“山重水复”跋涉的艰辛, 又使他们充分感受“柳暗花明”赏心的美景, 享受学习历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与收获。这样, 学生在不断学习、探索、跋涉、成功这一良性循环之下, 越来越喜欢学习历史了。

二、思维缘于启迪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传统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在于学而不思, 思而不疑, 疑而不问, 问而不究。要掌握科学、系统的历史知识, 离开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就很难掌握历史现象的本质, 很难总结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此,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达到师生互动的关键, 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杠杆”, 我在设问上尽量标新立异, 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收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 设计悬念

(1) 在一节课开场白时

此时设置悬念以便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其思维。如我在讲“拿破仑帝国”时, 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 如果没有拿破仑, 就不会有法兰西帝国,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2) 有人说, 拿破仑帝国出现了皇帝, 封建势力复辟了, 此言论是否正确?

(2) 在教学过程中

如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时, 出示了一张投影片, 设置了两个问题:

(1) 如果你是一位德国军事家, 你将采取什么战略战术?

(2) 从地理位置看, 你判断一下两大军事集团谁将获胜?

(3) 在课堂小结上

如讲完“抗日战争胜利”后, 在让学生总结抗战胜利原因时, 我设置了一个悬念:在日本投降后的一次庆功会上, 各国记者云集, 有人出了几个谜语, 这些谜语与抗战胜利原因有关, 这些谜语都是古代名人: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请问这些人名都各出自哪国记者之口?这些人物与抗战胜利有何关系, 你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摘要:高中历史活动课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如何更好地实践至关重要。作者比较了通行较广的三个版本, 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集众家之长, 在教材不变的情况下更灵活、充分地开展活动课, 实现学生三维目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活动课,“一标多本”,分类比较

参考文献

①吕准能.新变革新教材新感觉——四套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管窥.新课程, 2007, (7) .

②姚锦祥.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与表述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5, (5) .

[1]王薇编.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朱汉国著.历史课标 (实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中学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篇10

关键词:实践活动;教学方式;中学地理

目前在国内,已经把授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当做重要的环节去推广实施,不过因为传统教育的影响,还是有很多的教师将其忽略,他们大多只是关注课本上基础内容的传授,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很难将知识全部的了解和吸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实践活动及时的与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地理作为中学的一科基础学科,在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促成学生多方面智力的开发,最终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和吸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

其实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重中之重还是?“实践活动”的运用,它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经过传统教育优化和发展的教学方式。其中书本上的知识是基础,而实践活动的开展则为教学方式,其意在培养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和深究性,深层的促进学生开发自己隐藏的无限能力,最终完成对学生全方位能力以及品质的培养。其实实践活动的推广并不是完全的脱离课本知识,更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课下活动上,而是依靠学生学习的目标以及课本规定的教学内容,将实践活动正确的穿插进去,这样不但可以推进学生全面的了解和吸收课本上的基础内容,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身提出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中学地理作为一个典型的学科,它的活动开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地理实践的能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穿插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比如知识竞赛、地理演说、地图构制、地理普查和博物馆参观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主动学习的同时真实的了解地理知识,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现状

教授陶行知先生之前说过?“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他这句话本质的意思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把教育事业束缚在原有的条条框框中,要勇敢地把实践和教育结合起来。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达到世界先进的教学水平,国内以增强学生能力为目标全面的开展了素质教学。所以地理实践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它的开展需要所有学生的参与,不过国内还是有很多老师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影响到了地理实践教学发展的脚步,这些老师由于过多的注重知识的讲授,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养成。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开展几点思考

1、加强师资力量。老师在整个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但需要正确的筹备活动,还要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督促,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良好的水平。他们要时刻谨记“增强地理实践活动”这一目标,通过活动的顺利开展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2、实践活动的内容确定。正确合理的实践活动内容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而我们在内容选择时可以考虑到以下两方面:(1)难点内容与重点内容。比如在遇到知识重点或者难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带领学生开展研究讨论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然后在课上对问题难点及准备的结果进行讨论,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还可以锻炼他们思考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2)学习状况。依照学生不同的阶段以及水平来制定活动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一些学习的内容,通过资料查找、选择、确立、思考这几个环节完成学习。这样可以练习他们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选择的能力,还能够形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在展示和讨论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交流与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增长见识与培养兴趣的双重效果。

3、活动选择与开展。要想要保证实践活动的最优化,就应该在活动的选择上多下些功夫。其中地理实践活动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包括总体、目标、地点时间、方法、用物筹备及评价标准这些方面。我们在对地理实践活动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到活动开展的顺序以及方式,其目的是可以使得學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培养自己在地理实践方面的想法和能力。所以老师在活动的选择上要能保证它的开展可以接近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现状,而且还要以课本上的基础内容为前提,合理的对活动进行优化和改善,最终达到吸引学生的效果;在活动进行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的增加学生参加活动的比例;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表现自己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及时的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

最终完成整个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结语

学生素质教学中提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作为中学教学中实践性科目的典型代表,其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更加要注意实践和能力的结合,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学习。而地理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不一定很多,只需要合理有效的穿插即可。有时它能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环节,有时也可以作为学习结果进行课上展示,不过重点都是在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海鹰.人文地理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197-200.

[2] 郑敬刚.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16,01:331-332.

[3] 王萃.探索适合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探究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民族教育,2011,Z1:46-48.

[4] 张海鹰.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探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7:227-229.

[5] 陶力越.基于主题情景式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以“城市(City)·绿色(Green)·工业(Industry)”一课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S1:48-50.

上一篇:自荐信忌贴金下一篇:人物故事的作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