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2024-07-14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精选11篇)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篇1

1、学习前、后滚翻;2、复习高抬腿跑;3、游戏“障碍接力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后滚翻和高抬腿跑的技术结构;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高抬腿跑、前滚翻的动作要求,基本掌握后滚翻的技术要求和练习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互相帮助的协作意识,积极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同时消除部分学生在练习中的害怕心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重点、难点:低头、团身、抱膝。

一、热情导入:

师:鸣哨集合;

生: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师:宣布课的任务及要求,并安排见习生,师吹哨子齐步走绕圆形场地行进,并讲解《找朋友》游戏规则;

生:听老师口令,积极参与游戏,热情高涨;

师:领做徒手操,2×8拍;

生:跟做徒手操,认真做,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

二、合作学习,掌握技能:

1、复习原地高抬腿跑:

师:①哪一位同学能出来做一下我们学过的高抬腿跑?

②学生做完后点评并简讲动作要点;

③组织学生巩固练习。

生:①双手叉腰,做原地高抬腿跑练习;

②屈臂、两肘靠近两腰、前臂平举,用膝关节积极主动去触两手掌练习;

③跟击掌节拍做原地高抬腿跑练习;

师:每一项练习做完后,师及时点评、鼓励学生。

2、学习前、后滚翻:

师:示范动作;

生:认真观察动作,直观感知动作结构;

师:讲解动作要领;

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将球与长方形木块进行滚动,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进行了操作;

生:“因为球是圆的,所以能滚动。木块是长方形,所以不能滚动”;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球一样圆滑地滚动吗?”

生:“能”;

师:“好!我们在小垫子上练习,看谁做得最棒?”

师:师:哪位小朋友能够勇敢地出列试做一次?

生:纷纷举手,很勇敢,积极性高、兴趣浓;

师:点评,做这个动作是一定要团身紧、推手快、低头含胸,滚动的过程中两腿不要分开,两手抱膝起立;学生试做;你们都想试做这个动作吗?

生:很想;

师:下面同学们每人拿一块垫子,两人一组在原圈内把两块垫子摆成一个斜坡,比一比,哪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好?

生:积极摆垫子;

有几个女生在练习中,翻不过去,教师及时停止全体学生的练习,找了一个学生进行滚翻,教师进行了帮助,但没有点明具体的做法。

师:在体操练习中要做好保护与帮助,对学生讲明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帮助屈体滚翻,必要时可扶腰背。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好!两人一组相互帮助练习。

师:小组内两位同学轮流练习,注意保护与帮助;

生:轮流练习;

师:巡回指导,并大声提示动作要领“两臂撑垫成蹲撑,两腿蹬直快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王君同学你做得真好,哇!高丽你做得真棒!同学们练习得非常积极,动作掌握也很好,有很大进步;

练习10分钟后;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做的非常漂亮,谁愿意把你的好动作做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踊跃举手;

师:找2-3名同学出列演示,如果他做得好,同学们给点掌声鼓励好不好!

生:鼓掌;

师:吹哨暂停,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做动作时,团身不紧或两腿分开了,下面老师给你们每组准备了两朵小红花,同学们在做滚翻时将小红花分别放在下颌和两膝间,看哪个同学的小红花掉不下了?并进行评价;

生:把垫子平放好,进行练习;

师:同学们在骑自行车、走路、跑步等,如果摔倒怎么办?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联系到生活,让学生明确学习前滚翻的目的,提高滚翻的质量。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前滚翻只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手段,通过这个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个性心理的发展。

3、合作创新:

师:下面我们六个人一个小组合作将六块垫子摆放在一起,你想摆放成什么形状都可以,开始,看那组摆得又快又好?

生:各小组合作摆图形;

师:对各组的图形进行点评,各小组商量一下,能在你们设计的图形场地内创编出什么新动作来,商量好了就把新动作做出来;

生:创编新动作,试做新动作;

师:下面我们来展示各小组的创编动作,看哪组的动作最有新意、最好?

生:争先恐后;

师:每组展示一次,并及时表扬、肯定、鼓励,同学们真棒!不仅能学会新动作,而且还能创编出新的动作来,好了,下面还有更有趣的游戏在等着我们呢,请同学们快速到游戏场地上来,站成四路纵队;

生:迅速到游戏场地站好;

师:首先,我们要布置游戏场地,请看老师的场地布置图,我们看哪组最先把游戏场地布置好?准备,开始;

生:每组的前三名同学照图纸要求布置游戏场地;

师:点评,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后,下令游戏比赛开始;

生:积极参与游戏,热情高涨,加油、加油!

师:及时点名次,再进行一次游戏,对优胜队进行鼓励、表扬、奖励。

3、身心放松阶段:

师:在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舞蹈《金孔雀轻轻跳》;

生:在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舞蹈《金孔雀轻轻跳》;

师:总结本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值日生下课后收送器木才;

师生:师生再见

生:收送器木才。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篇2

所谓“123”教学模式, 是指一张导学案, 二类结构教学法, 三项学习要求。它是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的规范要求。那么, 如何运用这种模式上好体育课呢?本人作了如下尝试:

一、写好一张导学案 (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蓝本)

导学案的规范要求:

1. 学情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已有的基础及能力、对本次活动中学生动作要领的预设等。

2. 训练目标:依据学情分析, 把目标分解为高、中、低三个指标要求, 以便分层教学。

3. 教学活动内容: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场地、器材而定教法、学法、练法。

4. 教、学后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和问题描述、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等。

导学案的产生过程:

1.依据课时计划钻研教材, 编写好个案。

2.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形成公案。

3.依据本班学生情况再二次备课。

这样把具有集体智慧和个性特点的导学案印刷下来提前一天发给学生, 让学生有备而来, 做到有的放矢。

二、用好“两类结构”教学法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根本)

“两类结构”教学法源于整体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上是“自上而下”的, 立足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以知识为例子、工具为载体, 创造知识感悟场, 整体建构逻辑、知识体系, 实现知识向能力和能力向知识的互为转化。

落实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上就是把学习内容以主题的形式来建构, 强化方法技巧各元素之间的联系, 按序列形式由主干向枝叶不断强化完善。这种登高望远的方式把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概括化、结构化的方法程序结构融为一体, 即“两类结构”。在教学中既重视教学内容, 更重视方法的归纳, 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如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知识结构:整体概述:认识自己的身体——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评价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方法。具体安排:1~4章为体育与健康与身体成长、身心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5~11章为各项体育与健康活动内容的具体设置, 由易及难, 螺旋上升, 其中以方法程序把各项活动连在一起。

那么, 如何把知识结构以方法的程序运用到教学中去呢?现以一堂《投掷课》的导学案为例:

1. 学情分析。

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初中学段的投掷主教材是铅球。仔细分析一下, 学生有多少人在课外会运用铅球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在生活实践中又有哪些动作能与铅球技术动作挂上钩?确实少之又少。在不断的体育课程改革中, 许多投掷项目如手榴弹、标枪、铁饼等一一退出历史舞台, 铅球也逐渐淡出体育课程。投掷内容越来越集中在投实心球上。有些人提出, 投实心球也同样不具备终身体育的意义, 仅仅靠一种投掷实心球来取代所有投掷项目实在太狭隘。这种说法并不无道理。在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不能局限在一个项目或一种方法上, 应当拓展思路, 开阔眼界, 集思广益, 通过一项投实心球练习, 拓展出多种投掷方法, 举一反三, 使学生在投掷学习中获得益处。

2. 学习目标。

(1) 了解投掷实心球的概念, 懂得投掷对身体锻炼的价值。

(2) 掌握多种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用力顺序以及投掷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3) 通过多种投掷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能力, 提高身体协调性能。

3.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66~70页内容。

(1) 自己上网查阅有关投掷练习方法、内容及有关比赛规则。

(2) 通过多种投掷练习, 你打算怎样与同学合作来完成本课任务?

(3) 若上好本节课, 你打算自己准备哪些器材及自创哪些练习方法。

(4) 假如你是老师, 你是怎样来完成本课教学的?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什么样的用力顺序, 最有利于全身的用力?

(2) 你觉得何种投掷方式更适合你?

(3) 为确保安全, 大家达到哪几方面的要求?

根据导学案要求让学生分组讨论, 各组根据自制的器材来设计本课活动的投掷内容, 并将设计好的内容在规定好的时间内上交给老师, 老师根据各组制订的活动内容择优录用, 然后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案。

4. 教学活动内容。

(1) 教学内容:多种投掷练习、游戏、打保龄球。

(2) 教具:沙包、口袋、可乐瓶 (瓶内装沙) 、小实心球、小桶。

(3) 教学目标:了解与体验多种投掷的用力过程, 促进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相互帮助与合作;注意运动时的安全。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要求队伍静、齐、快。

反口令练习使学生集中精力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教师带领螺旋跑:

跑动成蛇形

左右手交替指拨

胯下“8”字绕环全身绕环 (小实心球) 练习

自抛自接抛起后击掌

上抛后, 转体一周接住

上抛后, 前踢腿胯下接住 (沙包)

设问:抛得高好接?抛得低好接?

重点:抛口袋的位置和下落速度。

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基本部分:教师讲明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

分组展示, 组长带领本队同学进行展示。

第一组:沙包投、抛、准练习。一人上抛沙包, 另一人用口袋击打空中的沙包。两人同时向中间的桶内投沙包, 看谁投的准。

其余同学观看,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讲评:要把握好投掷的准确性和出手的角度以及出手的速度。

第二组:实心球前后抛练习。

面对面站立, 相距一定的距离进行前后抛实心球练习。

同学观看, 并提出问题。出手的最佳角度是多少?

教师讲评: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的角度及速度, 上下肢用力蹬地要协调。

第三组:打活动靶 (沙包) 。

同学们根据自己准备的道具进行打活动靶练习。

教师讲评:同学们思路较新颖, 动作要求要准、快、稳, 注意同学间的合作。

第四组:打保龄球练习 (可乐瓶内装沙) 。

把可乐瓶 (内装沙) 当保龄球, 以小实心球滚击保龄球瓶。

同学观看, 提出问题:用怎样的力出手的球走直线, 打得比较准?

教师讲评:同学们对打保龄球较感兴趣, 积极性较高, 对出现的错误能及时纠正。根据以上各组展示的内容进行评比, 结果是第四组打保龄球第一名。

再次组织练习:

(1) 各组有组长带领练习, 练习队形同 (图一) , 练习次数2次。

(2) 组织练习方法同 (图二) , 练习次数2次。

(3) 组织练习方法同 (图三) , 练习次数2次。

游戏练习:打保龄球比赛 (练习方法同第四组) 。

组织同图四, 三局两胜制。

教师巡回指导;再次组织讲解;优胜组展示;教师讲评。

结束部分:集合做放松操;教师讲评;收拾器材;布置下课任务。

运动负荷:运动最高心率预计:160次/分。

平均心率预计:130次/分。

练习密度预计:37%。

5. 本课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极为普通的投掷教学课, 教学上最大的改进是依据知识结构让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想象力, 自己制作教学用具, 自己设计课堂, 自己查阅资料, 让学生充分理解“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把握”这一理念, 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规律, 即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把方法程序贯穿其中, 这样学生既提高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又增长了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本堂课每组都一一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作品, 不足之处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纠正和加工, 更是锦上添花。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采用, 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学生们会逐项体会, 并有选择地练习, 在练习中体验与感受投掷的整个用力过程,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投掷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实为一举多得。

三、落实好三项学习要求 (课前、课中、课后的纽带)

知识结构和方法程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主要通过教师示范找方法、学生练习悟方法、课后演练验方法来完成。这样学生学会掌握动作的方法, 学会找到动作的内在规律, 从而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

要达到以上目标, 三项学习要求尤为关键。其具体过程是:

1. 课前准备。

利用每天一节的体育训练课, 作好上课前的准备。如课前预习、服装、动作、自己准备的器械等。

2. 课中学习。

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训练为主,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组与组之间的评比。把两类结构融合贯通。

3. 课后复习。

通过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的时间, 对课中的动作要领及时巩固。

“123”教学模式的运用, 极大地推进了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 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成功范例。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可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较大提高, 学生的协调性、肺活量、身高、骨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变了体育与健康课仅通过每周三节课教学的做法, 完善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链状结构, 较好地解决了体育课效率低下的局面, 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较大的改观, 学生参与度高, 教师成就感强, 可谓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良方。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高效性、地域性等特征, 本文对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将课堂教学模式化进行了探究。

浅析《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3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教学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针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教育必须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四种能力来设计和组织,《体育与健康》紧扣这一主题,以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健康第一的体育新课程理念促进健康成长;通过激发体育兴趣来培养学员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确立以发展为中心来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以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员受益来突出学员的个性。《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的设计,以下是我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

一、转变教育理念,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以教定学,学员被动学习,忽略了人的发展。《体育与健康》体育教育教学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员发展转变;要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多项、互动信息交流转变;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突出学员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员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让学员积极参与练习,展示自己的能力;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和发展的空间。

二、结合实际、整合教材,

知识不会丧失,但会陈旧、落后,不适应时代发展,体育教材内容也同样如此。《体育与健康》是全国统编的,不一定适合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整合教材是为了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更好地结合体育工作的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乡土体育文化特色,有利于学生融入到社会体育的沃土里。实践中我注重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整合教材的方法是:

1、结合体育工作整合教材。⑴把广播操、课间舞、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列为教学内容,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⑵我校是市拳击联办学校,教学中我溶入拳击的基础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为学校特色打下了良好基础。⑶学校运动会具有自身特点,如:跳绳、拔河、迎面接力跑等都可以溶入体育教学中。

2、结合乡土特色体育整合教材。⑴大三弦、架子乐是我县最常见的彝族舞蹈,我以此为基础,把它创编成适合学生的大三弦、架子乐等舞蹈,然后编入体育教学内容。⑵摔跤是我校地方性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生爱好,基础扎实,我把摔跤纳入体育教学,并参与地方传统的摔跤比赛。⑶大可是石林县出名的篮球之乡,群众爱好篮球运动,基础好,经常自发性组织比赛,我把篮球教学的课时比重加大,在练习技术的同时,还培养学员篮球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能力。

3、结合时尚运动和学员爱好整合教材。如定向运动、街舞、健美操、游戏等。

4、将繁、难教材分解,转化为游戏等活动形式,熟练后再组合。如:篮球基本步伐的平行滑步、后撤步、侧身跑、后退跑、转身跑等,可演化成游戏或接力比赛。

三、改进教法、激发体育兴趣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方法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我的观点和做法是:

1、实施让学员自订计划、自主练习、自我评价的主体教学方法,教学中师生有情感投入,学员有思维策略和学习策略,并主动参与。

2、教学中贯彻“一材多用”或一个目标多种实现途径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教什么学员就学什么的传统模式,留给学生学习的时空,提出目标让学员自主选择、自主创造,开展创造性练习,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⑴实施分层教学,如:跳高设3—4种高度;篮球教学设熟悉球性组、技术组、战术组,竞赛组,由学生依据自身能力选择。⑵进行不等标评价法,如短跑,让速度慢的学员提前时间或提前距离跑,终点统一评价。⑶重视差生,如:篮球比赛,差生得球机会少,不被重视,我在教学中便修改规则,差生投中一个得5分,优生得2分,结果优生经常为差生创造机会和输送“炮弹”,差生在比赛中得到了重视。⑷培养优生,让优生学习更高、更深的技术,运动成绩要求高于一般学生,把优生培养成体育特长生送往高一级学校。

4、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学员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优先的关注并具有向往的心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精心设计与组织教学,让教学活动充满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感,满足需要,磨砺意志,感悟生命的美与力,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

四、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与功能

体育中考旨在引起学员重视,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但有的教师,只是片面的追求体育中考的分数,每堂课都是“铁人三项”,致使体育课枯燥无趣,考试成了学生发展的枷锁,忽视了学员的健康与发展。现在体育不再作为中考科目,在评价中淡化了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能更好地体现体育新课程的理念,正确发挥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结合体育新课程理念和体育考试改革,我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是:

1、体育规范化。体育虽然不再作为中考科目,但体育教学不能只是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必须让学员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强健的体质是锻炼出来的,良好的意志品质需要磨砺,健康的体魄是社会和生活的需要。

2、体育评价全面化。体育虽然不再作为中考的科目,但更要重视它的评价。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要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不仅评价体育成绩,更要评价个体差异上的发展,要关注知识、技术、技能、体能、态度、交往、合作、情感的综合表现。

3、体育教学科学化。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规律和人体生理、保健的知识,掌握健体的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体育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有助于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体育教育教学应该让学生选择一项或几项自己喜爱的、适合的体育项目,教师加以指导,使其掌握方法与技能,培养兴趣,提高运动水平,让这些体育项目成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4、把体育生活化。体育的含义很广,体育不仅仅是在运动场,自然力锻炼是体育,跳沟跨坎是体育,骑车是体育,凡是有助于身体发育与健康的活动都是体育,生活中体育无时不在、无處不在。

《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篇4

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掌握体育锻炼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让学生在轻松享受图片与录像中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我认为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也有利于我了解学生情况。

虽然课堂对话虽呈现了浓浓的民主氛围,但是课堂专业深度不够,即便我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理论学习之中,但是在思考及反思中,师生间仍存在隔阂和思想差距,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会十分注意,力求改进,不仅要引起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还要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篇5

一次游戏的教学给我很大的启示,在平时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只是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去做、去模仿,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长期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今天课堂上主动学习的高涨情绪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如果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按自己的设置内容去练习,没有冲破思想上束缚的“网”,就不会有学生创新闪光点的出现。

在这节课中我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学生发挥出了创新的能力,改变了游戏的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篇6

祁海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因此,怎样抓好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是我们当前急待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从体育教学的组织过程入手,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体育教材特点以及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心得,对组织体育教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1、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祁海全

1、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初三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投掷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教师可采用“打靶”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达到激趣的目的。

2、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

中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潜力,勇于创新,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运用组织方法。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时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4、教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遵循以上教学特点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祁海全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 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初中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根据初中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祁海全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高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浅析 篇7

在进行高中体育健康课教学的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比如水平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内容的制定) , 这样才可以让体育教学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此外,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体育教师还要考虑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问题, 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高。因为过多的目标设计会造成教学内容没有重点;而过高的教学目标又会使得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 适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这些教学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生, 因此, 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爱好。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 要精选那些受学生喜爱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这些学习内容能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成长。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 使学生学会学习,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培养和引导, 促进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运动的技能水平,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为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和“健康第一”的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足球比赛中, 带球进攻要了解队员的位置, 学生需要注意的范围比较广, 他们既要高速带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就需要球员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一系列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积极、友爱、乐观等多种感情。如在有些比赛中, 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会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 也有失利时学生之间相互埋怨的, 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 不仅影响了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 而且还会伤了学生间的和气。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疏导, 耐心地教育那些比较偏激的学生, 让他们正确地看待比赛的成败, 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 让他们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比赛的结果。这样能有效地调控这些学生的情绪, 对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引入拓展训练, 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心理拓展训练在我国体育教育教学中应运而生。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 大胆进行实践, 勇于创新, 创造出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逐步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也是有效落实“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有力保证。体育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其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潜能, 克服惰性心理,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学会欣赏、关心、爱护和关注他人, 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精神、情感以及智力的和谐发展。

五、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不同的学生在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间的这些差异性来进行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案, 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有时候很多学生不能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失败的情况, 这样的结果会直接导致他们变得不喜欢上体育课。为此, 新课程改革为了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 能够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从而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六、采取灵活的激励性评价策略, 促进学生形成健康自信的心理状态

体育学科不同于高考科目必须采取统一的评分标准, 体育教学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激励性的评价策略, 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主体发展放在第一位。由于学生在个体生理、心理、智能以及原有技能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这就导致他们的体育成绩也会有较大的差距, 甚至不同项目间的成绩也不平衡。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不能单一地去记录他们某个项目的最终测评成绩, 而应该根据他们的技能进步情况、学习情感态度、参与程度以及练习感受和体验, 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说, 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 体育教师应该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促使他们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中生。

作为体育工作者, 必须要把“健康第一”的责任担起来, 在教学中, 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身心特点, 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 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 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健康知识, 激发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来, 让学生通过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锻炼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健身意识。

摘要: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高中体育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健康的身体和健康意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研究, 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先导, 以终身健康发展为方向,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教学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杨帆.论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一) [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1) .

[2]唐宏贵等.《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 2004 (6) .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8

一、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修养,树立学习的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课标,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论水平得到更新和提高,能胜任新形势的教学任务与要求。

二、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规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各不相同,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和培养的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期,由于身体各机能还不完善,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成熟,因此,情绪不稳定,活泼好动,易与小朋友相处,但喜怒无常。这个时期应注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重点培养,在体育活动中多采取一些活泼、欢快的游戏和集体项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重点培养他们参加活动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能力。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和维持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比如,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对身体胖的学生安排一些力量练习,对瘦小的学生安排一些灵敏性练习,使他们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中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

其次,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和要求或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容易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的,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规律和学习发展的规律,利用教学手段,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个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家校联系,塑造健康人格

家庭是孩子品行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多观察和了解学生,对学生日常交往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行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意见。因为在家里,孩子不仅需要呵护、关心,更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家长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感染、鼓舞和引导孩子。有一次,我在上体育课,做准备活动时,发现有一名女同学眼睛红红的,头一直没有抬起来,做操也心不在焉,直觉告诉我这名学生有心事。我利用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主动与她在一起活动,与她闲谈,得知她伤心的原因是今天早上,她父亲莫名其妙的对她大发脾气,让她受不了,继而她怀疑她的父亲不再喜欢她了。下课后,我打电话与她的父亲沟通,她父亲告诉我,因为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给她带来了伤害,他以后会克服这个毛病的,他晚上一定给女儿道歉。第二天早操下了之后,这名学生悄悄的对我说谢谢老师。

五、利用体育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局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大量无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就得充实有意义,使玩所涉及的人、物、事就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使身心健康成长在课外活动时间,比如:让那些个子较矮和体胖的学生或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先练习下节课所要上的内容,给他们提供练习的器械和场地,在课中就让这些学生出来做示范,如在沙包掷远教学中,让臂力强的大胖子来示范,在技艺课练习中,让那些个子较小但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关怀、情的感染、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学生的心理一定会健康愉悦。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篇9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部分之一,是连接小学乃至大学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体育教育,包括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储备、智能开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体健康等诸多人类基本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

本学年,我担任八年级(6-7-8-9班,学生总数168名)四个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每个班级一周授三节(本人周课时十二节)。

期末我进行了仔细思考本学期的本职工作一系列问题,比如,校领导重视的程度、大纲教材、场地器材、师资状况等软、硬件因素,总结并撰写了以下阻碍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几个不足之处:

1.级领导重视不够,比赛奖金和场地,器材缺乏。

校领导,尤其是教务领导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倾向了语文、数学、等与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科目上,没有重点考虑体育改革。需要的器材不能得到满足,专业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引进,我校的体育课在一部分校领导看来就是活动课,学生只是学习累了出来活动一下。学校也不会将很多的资金投入到校内外的各种比赛当中去,因为搞好体育比赛是要花钱的。另外,体育器材比较容易损坏,新增器材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器材。

2.我的教学方法落后,用国语来授课水平较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我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安于现状,不思创新。考评以身体素质达标为准,我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简单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这样,在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压制了学生地情感,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发挥。我也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有时候,学校场地的限制、我专业的不高,导致学生只能在给定的几个项目上选择。此外,作为一名班主任,管好班级,这样无疑会增加了我的的工作量。3.教材陈旧、重复过多,脱离学生实际。

我担任的体育教学还是传统体育教学体系,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我还在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不思创新,课堂教学仍然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场所。教学内容基本是走、跑、跳、投等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各项动作技术难度大,重复过多。小学生学的东西初中还在学,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的需求。我觉得,学生上体育课,表面上愿意,内心却极不情愿,严重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对运动乐趣的体验。这方面,我未进行研究思考。

今后我努力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去为学生拓展一个空间,而不是让学生艰难的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学习和教学只有在师生愉悦的情况下才会迸发无限生机。

音体美教研组:吾布力喀斯木

2017.7.2

比西巴格乡中学2016-2017学年 八年级(6-7-8-9班)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音体美教研组:吾布力喀斯木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篇10

高、低年级共有18个教学班,共有学生806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车站村和镇直机关单位,还有一些是来自外学区的。这些学生都非常爱好体育课,同时在校,体育课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之一。但也有不利因素,一旦下雨,就不能上课,给正常教学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为保证上级所交给任务顺利完成,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二、教学目标:

小学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新生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有赖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也就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的素质,每位小学生不论是今天在学校里学习,还是将来肩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都必须争取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体育是全面发展的人。体育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小学生认真地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不仅是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使自己成为建设祖国栋梁之才的需要。因此每位小学生都应当把积极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看作是自己的神圣义务。

三、教材分析:

体育课要学习的内容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1、理论方面:主要是学习体育锻炼的意义目的和义务,以及粗浅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体育文化教养。

2、实践方面:包括走与跑、投、爬、平衡、悬垂和支撑等人体的基本活动项目,同时又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是参加生产劳动和保卫祖国的实用技能。

游戏活动: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教材,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这项`活动一般是集体进行的,它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因此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爱好启发,思维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

基本体操:这类活动项目比较多,内容丰富多姿。体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各项教材都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通过学习和体操队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势和习惯。

四、具体措施: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文明行为。

2、努力与课任老师配合,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3、深入班级,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开展一邦一一对红,为班级争光的好思想好作风。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剖析 篇11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自主探究

一、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不适合健康教育的发展

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规定了小学体育课的学习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发展。现有的体育教学仍停滞在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技术考核这一狭小的范围内,忽略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联系,忽略了对学生健康意识、健康习惯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本身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最终的体育成绩考核,还是以运动技能、运动成绩、运动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们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外在的锻炼学生的身体,没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自我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无法让学生们意识到健康对他们的重要性、养成自我锻炼的好习惯。

2.小学领导过分强调运动成绩,忽略健康教育

在走访与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领导在指导思想上,仍旧将学生在各类运动竞赛中夺取名次作为评价体育教育工作者成绩的唯一标准,将每年的学生体能测试作为评价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些决断导致了学校体育脱离健康教育、忽略了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也完全背离了学校的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观念淡漠,不能积极的进行健康教育

目前,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对体育教育思想和健康教育的认识从根本上存在不足,对体育与健康的密切联系认识欠缺,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整体化的观念淡漠。

4.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不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在2002年国家第八轮课程改革上提出来的,而现在很多小学的体育老师在2002年就已经参加工作了,他们在入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培训,对健康教育了解甚少,在工作岗位上由于学校领导对健康教育的不重视,没能给他们安排在职健康教育培训,这就导致了他们健康教育知識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们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是培养探究意识的开始。在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善于提出问题,运用多种多样,求变求新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图像、音乐、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提问、启发,为学生提供设疑、思考的机会,力求使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一个内容,都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显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过程。

例如:在上武术课前,让学生先去了解武术的种类,再在课中进行讲解。学生的兴趣很大,他们通过平时生活里了解到,武术有刀、枪、猴拳、蛇拳等很多种类,有的学生还能表演几个动作。

2.注重引导,启发探究

培养探究意识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置现出多向发散性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大胆设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我,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发现问题、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挖掘教材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学习呼拉圈的动作,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它的练习方法吗?用它还能做什么等等。有的学生用腿转、有的用脖子转、有的用手转,还有的学生滚动、摆五环造型等很多练习方法。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就养成多问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

3.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要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启发、诱导和鼓励学生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自己确定研究方法,自己收集相关材料,自己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实验,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例如:在压腿练习时,可以利用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启发学生创造不同方式的压腿动作。学生通过观察,开动脑筋,创造很多的方法:弓步压腿、侧压腿、台阶上压腿、两人互相帮助的压腿等。练习中,由于学生运用自己创造的方式练习,感到新奇有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激发。

参考文献:

[1]安辉.对我国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反思.《体育师友》,2011(4)

上一篇:校园安全知识复习下一篇:关于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