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2024-09-12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共10篇)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1

学校 苏州市第一中学校 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创新志愿服务 时间 2011.3 内容简介:认真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加强对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教育方案。用雷锋精神来引领3月份的团学工作,利用好团委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发挥好学生和学生会的主动参与意识,围绕我校学雷锋传统特色 “学雷锋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重点突出创新爱心志愿服务等工作。主要形式:

一、以校历的形式确认3月5日之所在周为“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周”,团委配合德育处开展“我与雷锋”主题班会等;

二、由团委主持升旗,电台采访“学雷锋爱心志愿服务小组”交接仪式,通过国旗下学生与大公园社区书记的讲话,继承、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

三、通过座谈或辩论会的形式,探讨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四、走进社区关爱革命老干部,通过结对形式开展工作,通过革命老干部的现身经历,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

五、走进公共服务场所如公园、图书馆等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学生自主组织、主动参与;

六、走进文化市场,帮助中小学生选择新学期的书籍,与此同时向学生和家长倡导节约环保意识等;七,由团委主持至少两次的升国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

八、计划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规划方案《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教育方案》。

具体安排: 第1周,“我与雷锋”主题班会,结对爱心服务对象87岁高龄的朱斌老人,重点做好有30多年历史的“学雷锋爱心志愿服务小组”的交接仪式等;第2周,团委和学生走进社区做好结对工作,在大公园、图书馆和文化市场等公共场所主动设计相关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等。团委配合教学处,在高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冲刺学业水平测试的动员和服务工作;第3周,学习雷锋精神,做好寒假三会工作的总结和表彰工作,在国旗下讲话时公布;召集上学期评选的学生团委委员、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以及业余党校成员,以座谈的形式探讨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第4周,做好相关工作的总结、考评和反思,继续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与团学工作相结合。(计划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2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1. 学生个性的缺失

相比其他国家的学生而言, 中国学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非常会考试, 不管在什么地方, 中国的学生总是能在考试分数上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学生, 因为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一辈子都处在考试的氛围中, 一辈子都为了拿高分而努力奋斗。教育评价体系在很多时候被“教学质量 (更准确地说是升学率) 一种因素所代替”。在学校, 老师为了迎合以分数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而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教材规定的正确答案, 直接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对人文精神的教导也仅限于课本上的选文, 学生学习的任务从接收知识变成夺取高分, 只要考试拿到高分便是品学兼优的优等生, 分数低的便是差生, 这样以分数将学生分类的教学体制剥夺了学生追求自身个性和理想的权力。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期望, 也是家长和孩子的向往。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是独生子女, 其承载了父母所有的理想, 几乎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而能够证明孩子优秀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考试成绩。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从孩子出生前就开始进行胎教, 出生后便要求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只为了让孩子在学校取得到好成绩, 这是不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影响下的极端社会反映, 让学生失去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只遵从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 无视自己的内在需求, 变成了只会重复而不会创造的“机器人”。

2. 价值观念的迷失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知识, “教材与教学偏于知识灌输而非能力训练”, 老师通过反复的带读、练习和背诵, 让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但是却忽视了教导他们进行正常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 导致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迷失。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按照统一的教案对学生进行指导,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等, 人为地对作品中的角色进行分类,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时代意义, 这样一概而论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 那就是现实中的人都像作品中的角色一样, 好人便是好人, 坏人便是坏人。如戏剧大师曹禺的经典著作《雷雨》中的周朴园, 几乎全国的教师都千篇一律地将其归类为阴险、冷酷、自私、自利的坏人, 而忽略了人性中存在的复杂化与多元化等特点, 简单地将人性归类为善与恶, 事实上, 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只存在善或只存在恶, 善恶经常是并存在人身上的, 就算是周朴园, 也有他善的一面, 如果不是深爱着侍萍, 他也不会与她生下两个孩子, 保留在柜子里绣着梅花的雨衣便是最好的证明。当前, 语文教育中教条化、固定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对真实人性的分析, 标准答案真的就是标准了么?片面理解人性不仅会造成对文学作品作者真实意图的误解, 也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扭曲, 让他们只知道书中虚拟的善恶美丑, 却学不会真实社会中的人性复杂, 这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必须改革的地方。

3. 辨别是非能力的丧失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无限膨胀的社会, 各式各样的信息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到达学生的面前, 学生一方面能获取知识, 丰富自己的阅历, 增长自己的见闻;另一方面也接收到了很多不健康的垃圾信息。在这样一个信息世界里, 精神毒品对学生心理世界的毒害和扭曲, 造成了学生不辨是非不明好坏的思维误区。中学时代是一个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念最重要的时期, 学生在这一阶段接收到的信息对其之后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学业的压力、父母的敦促、老师的训导会让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的学生产生逃避的心态, 希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安慰, 结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甚至迷失自我而学习网络中的暴力与血腥, 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中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认字和写字, 更要让学生明白字的含义和内容, 老师在课堂上除了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 还得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 明白什么事是应该做的, 而什么事是不应该做的, 让他们认识到人文精神的巨大作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不要被课堂外光怪陆离的信息蒙蔽了双眼, 真正做到先成人后成才。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方案

1. 教学目标的人文化

若要将人文精神体现在教学目标上, 就必须更加关注真实的人类世界, 不要将目光集中在考试成绩上, 而要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首先, 老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 将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语文与其他科目不同, 是一个由文学作品组合而成的独立学科, 中学语文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文字或语法练习, 而是一种思想和意念的传播, 老师通过讲授这些文学作品, 教给学生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 使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 从而培养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健全他们的人格, 增加生命的厚度。其次, 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 不要禁锢学生的想象, 要释放他们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对待同一个作品的感觉都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中, 老师一般会就某些人物性格、情节设计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并让学生背诵, 现在要彻底转变这一观念, 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 将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从主导者转变为倾听者。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解放他们的思想, 还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思索认识到人文精神的美好和伟大。最后, 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 不要将知识面狭窄地规定为文字教学, 而应与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联系起来,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

2. 教学环境的人文化

在课堂上, 老师要带动和鼓励学生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提倡民主的人文氛围, 争取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集体成为可以容纳万物的海洋, 让学生成为海洋里自由自在的小鱼, 使学生在和谐而积极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式的学习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让他们亲身接触到文学作品, 通过小组讨论或小组发言, 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心得,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在校园里, 要努力营造出“书香校园”的氛围。学校可以分批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和阅览室里研习人文经典, 教师为学生列出学习书目, 并在学生阅读时进行同步指导。“文学的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爱书、敬书的好习惯, 发散他们的思维, 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加强他们的文化视野,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接收到毒害心灵的垃圾信息, 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人文之路。学生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里和校园内, 还包括校外和学生家里。若想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就要带动学生家长一起, 在家庭里也让学生感受到高雅的人文气息。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 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并与老师保持紧密联系, 给家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使他们明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促进人文教育的集体化和社会化。

3. 教学方式的人文化

当前的语文课堂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老师与学生之间唯一的交流方式便是你问我答, 老师在问完一个问题之后, 会用各种关键词提示学生, 帮助他们联想到教材规定的正确答案, 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课堂应该从单一的问答式教学中解放出来,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讨论、访谈或角色扮演等形式, 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教材的标准答案不同, 也不要嘲笑或批评他, 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是否有多种答案共存的可能性, 对说得通的答案应多多鼓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有勇气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得到了认同和理解, 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权利表达自己, 也有能力表达自己, 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接受人文精神, 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感召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 中学语文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在教育界地位超然。中学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不只是指导学生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语言培养学科, 更是传播和发扬人文精神的主要媒介。可是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对人文精神的长期忽视, 造成了学生个性的缺失、价值观念的迷失和是非辨别能力的丧失, 导致现代中学生的迷茫和混乱,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应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行改革措施, 大力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到教学的人文化、民主化和多元化, 帮助学生拨开迷雾, 走上人生幸福的康庄大道。笔者相信, 只要通过老师、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定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未来的中学语文教育之路也会更加平坦和开阔。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导学生识文解字的学科, 更是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媒介, 而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并未对其引起重视, 造成了人文精神培养的缺失。本文从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出发, 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并就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出若干方案, 以期为国内中学语文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缺失,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对谈[J].书屋, 2005 (9) :57~61

[2]赵文汉.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125~129

[3]赵乔翔.中学语文教育问题及改革策略论纲[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3) :81~84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3

回首才挥别的一年,最令我们欣喜的,当然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十八大鲜明地指引我们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要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示出光明美好的未来。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确定为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它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像为中国这艘航船设置了新的北斗导航,意义深远。十八大拟定了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总量翻一番的同时,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也将翻一番,标志着中国国强民富的小康世、升平世即将到来,中国人民将梦圆千年的期盼。十八大实现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平稳的权力交接,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领导集体,无论政德、政绩、政声,口碑皆在,值得人民信赖,有他们掌舵,中国这艘航船,能乘风破浪,攻坚克难,驶向更美好的明天。这是人民之福,社会之福,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十八大这个时间节点,将曾经的辉煌留给了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了未来。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将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记忆。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对我们而言,应回归到教育的话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文化和教育,如一对孪生姐妹,建设文化强国,也必须建设教育强国。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亮相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承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实,早在几年前胡锦涛同志就讲过:“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从教者,责无旁贷,应率先思谋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承担这个历史责任,首先应明确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学有所教”、有学可上的量的目标,更是“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质的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原来的老少边穷地区,还相对落后;从教育资源来看,优质的资源比例还不大,分配还很不平衡,离“人民满意”的目标尚有相当的距离。

“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宏观上看,应让我们的教育适应和满足国家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实现现代化的人才诉求和人才储备。要培养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让“教育强国战略”得以实现,变人口大国为有巨大人才资源优势的“人才强国”。从教育本身来说,应该是公平、公正的,让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是能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感到上学是愉悦的,而不是痛苦的、压抑的、不堪重负的。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来看,是能让自己的孩子经受教育后,得以健康地成长、发展,将来有更好的工作,更幸福的生活,能改变孩子以至家庭的命运。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那么,究竟应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教育改革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名之为“科学”的,其要旨在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这就揭示了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促成学生能动地发展和成长。学生的发展则须是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所谓全面,是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全面,我们培育的人才,不能是残次的,甚至是废毒的。所谓和谐的,是我们的教育要秉承成才和成人的和谐双优,让受教育者实现灵与肉、心与身的健康和谐。教育内容上要人文和科学兼善,同时得到两种精神的哺育。至于可持续地发展,作为生物体之一的人类离不开生物生存圈,所以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作为社会的人类同样也离不开社会生存圈,可持续发展,大概自身的创造力是首要的,我们很难设想人类社会如果丧失了创造力,将何以自存,何以延续,所以,我们的教育应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培育他们的创造精神放在显著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要伴随教改全过程,对它的探索将历久而弥新。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自觉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十八大报告中概括了三个层面、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这个价值观,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凝聚起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有崇高价值观的灵魂。在此,我们应重温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的告诫:“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失这个灵魂。评价教育不能只看分数、文凭、升学率,应看学生的价值观的建树。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在教育的导向上是否存在偏颇与失误?必须痛下决心,纠偏救弊。今后,我们应该明确,“有理想”,即是有这个价值观的理想,而不是什么虚玄的空想、幻想。我们要下最大功夫,使受教育者牢固树立这个理想,并利用教育自身的优势,自觉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让我们的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让我们的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到底,教育活动只是人类自身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有效手段。人不能离开社会生存圈而独立存在,只能立足社会实际去思考人生并立身处世。人如鱼,社会则是水,鱼不可能离开水。只有我们将教育与社会实际、发展趋势紧密相连,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只有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才能触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体性,形成真正的有效教学。所以,找准教育与社会实际的契合点、教学与学生人生的契合点,是教育改革必须遵循的准则。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不断造就优质的教育资源。就现阶段来说,应该把进行了十一年的以实施新课程为载体的教育改革,推向前进、推向深入。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改革,它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教育面貌。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获得了质的提升,并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总结中积累,在反思中升华,也获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范式。实践证明,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是造就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在动力。气可鼓而不可泄,我们应满怀信心地继续将改革向前推进。现在的关键是,我们不能止步于理念和思想的提升,更应将新的理论付诸实践,指导实践;不能满足于照搬、套用他人的经验和范式,应该将其化为自己的血肉,有自己的创新。将自己的教学和自己学校的教育,提升为优质资源。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完善真理。而人类只能趋近真理,不能穷尽真理,真理对谁都公平地留下了完善它的空间。改革尚待深入,实践永无穷期,同仁尚需努力!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4

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结合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和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把握省文件中向张伟学习重要意义的四个方面,认真学习他四个方面的优良品质,全面启动“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师德主题教育。

二、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将利用板报、电子屏等阵地,广泛宣传“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师德主题教育,及时发现、总结、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师德教育氛围,促进师德主题教育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积极组织,全面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按照文件精神组织好此项教育活动,尤其是要落实好《通知》中提到的四项活动:一是“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学校在行动”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二是 “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教师在行动”微故事征集活动;三是“我心中好老师”师德演讲比赛;四是组织开展师德论坛。

四、活动内容1、4月28日,结合中心校通知,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2、5月4日至6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张伟先进事迹,撰写心得体会。

3、5月7日至9日撰写师德师风案例,评选优秀案例2篇。

4、5月7日至12让日开展“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教师在行动”微故事征集活动。

5、5月14日开展“我心中好老师”师德演讲比赛。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5

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区(市)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市教育局决定在寒假期间集中开展“学习十八大精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专项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我们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的宗旨,积极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通过深入学习,使广大教育干部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学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十八的召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干部和教职员工要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理念,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以更优秀的教学业绩,为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广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工作水平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在教师。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十八大报告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广大教育干部和教职员工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中。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神圣职业。身为教育工作者,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牢固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追求,牢记所肩负的神圣职责,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广大教职员工要热爱教育事业,深入理解教师的职责,明确教书育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善于总结教学方法,努力争做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有较高的师德水平的优秀教师。

三、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一)教育内容

教育活动要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报告和党章,通过学习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省、市教育部门有关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和各区(市)、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

4.教育部《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6.《枣庄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枣教发〔2001〕63号)

7.《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意见》(枣教发〔2012〕66号)

8.组织观看二O一二年我市庆祝教师节大会的视频材料

(二)方法和步骤

本次教育活动采取校长动员、集中学习、小组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方法进行。

1.校长动员。开展活动前,各学校要召开校长办公会,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广大教师职工思想实际,认真制订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工作方案。要召开专项教育活动动员会,校长作动员报告,调动教师们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积极性。

2.集中学习。对要学习的内容,各学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集中学习,通过举办宣讲会、讨论会、座谈会等帮助广大教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习期间,要集中时间、集中地点,有考勤、有记录,保证学习质量。

3.小组讨论。集中学习后,各学校要组织教职工以教研组和处(室)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要联系教育实际、学校实际和个人思想实际,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

4.撰写心得体会。在小组讨论后,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结合对教育发展的前景、对以后工作的打算等方面,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各学校可以教研组和处(室)为单位,评选出优秀文章进行集中展示。

四、时间安排

寒假开学前,集中两天时间(2月22日—23日),其中校长动员、集中学习一天,小组讨论、撰写心得体会一天。如学校另行安排时间,市直学校要经市教育局同意;各区(市)的学校要经各区(市)教育局同意。

五、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6

干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期焦裕禄式全体教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期焦裕禄式干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在焦裕禄精神的教育、激励和推动下,全体教师政治坚定,风清气正,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扎实,心系学生为学生谋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

1、学习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使全体教师树立起服务学生、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良好新风,遏制不安心本职工作、心态浮躁、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敷衍漂浮、吃喝玩乐、打牌赌博等不良风气,更加密切党与人民学生的血肉联系;引导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锻炼,全面提高全体教师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提高服务学生、凝聚人心的能力。

2、学习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学生的公仆精神,自觉摆正与人民学生的关系,不断增进与学生的真挚感情,时刻将学生冷暖挂在心上。

4、学习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推动发展、服务学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活动内容

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要求全体全体教师都必须参加,通过配合形势学、结合实际学、联系任务学,瞄准目标学,引导全体教师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焦裕禄式的全体教师、争创焦裕禄式的工作业绩。

1、重温焦裕禄事迹。组织全体教师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入了解焦裕禄同志在兰考470多天里做了什么、给当地人民带去了什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什么,使焦裕禄事迹深入人心、鼓舞人心。

2、学习焦裕禄品质。全体教师要经常用焦裕禄事迹对照自己、反省自己、激励自己,从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中学习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切实把焦裕禄同志的优秀品质铭记在自己头脑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纠正和摒弃那种认为焦裕禄精神已经过时的错误思想。自觉地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全体教师中大兴服务学生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敬业奉献之风。

四、主要原则

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全体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查找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要主动征求别人意见,诚恳接受全体教师的批评。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激发干劲、弘扬正气,增进团结、促进工作。

3、坚持走群众路线。全体全体教师要相信和依靠群众,积极主动地广泛征求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和学生的评议、监督。要把作风是否得到转变、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4、坚持全体教师带头。全体教师要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把加强党性修养贯穿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具体岗位上。全体教师要带头讲党性修养、重品行锻炼、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体教师。

五、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提高阶段(4月20日至5月30日)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组织集中学习。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期焦裕禄式干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学习以个人自学为主,与支部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形式相结合。各党组织每个星期要保证一天的集中学习时间,制定好培训学习计划。

2、丰富学习教育形式。扎实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1)看一部电影,即《焦裕禄》;

(2)读一篇文章,即《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3)开展一次焦裕禄精神集中宣讲,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学习焦裕禄精神”专题报告;

(4)开展一次焦裕禄精神大讨论活动或专题辩论活动。

3、开展心得体会交流。每一位全体教师都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学习感受,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辟学习园地,开展心得体会交流活动。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使全体教师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焦裕禄精神。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7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十年, 也是河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实力大幅度提升, 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 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从2002年到2011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由66所 (其中本科24所) 增加到120所 (其中本科47所) , 分别增加了近一倍;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由46.8万人增加到150.01万人, 增加了2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3%提高到了24.63%, 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每万人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由49人提高到144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实现了与教育部共建, 与其他部委共建高校6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均实现零的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报告主题鲜明, 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好党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二是必须高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三是必须明确好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八大报告重申了“两个百年目标”, 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是必须坚持好解放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五是必须坚持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 这是三十多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证明的真理。六是必须保持好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始终保持不骄不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凝神聚力, 攻坚克难,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完成历史使命。

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中, 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报告确定我国教育发展的总基调是科学发展、人民满意, 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 宗旨更明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 突出民生、民意、民主是这次党代会报告的亮点。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 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 地位更重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第三, 目标更高远———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更高、更加协调。十八大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办好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学习型社会, 支持特殊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努力去开展工作, 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水平, 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

第四, 改革更深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看出, 改革创新将是未来几年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而且这种改革将范围更大、程度更深, 更加系统、更加深入, 通过改革来激发发展活力, 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教育水平。

第五, 质量要求更高、公平范围更广———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报告还指出, 要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这表明了党推动教育公平从起点公平向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努力和转变, 对维护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特别是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益将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教育精神的学习方案 篇8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完善我院继续教育制度体系,促进我院员工的全面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体现。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正式颁布,这将切实推动继续教育工作,保障全体员工的继续教育权益。我院员工知识结构得到持续更新后,将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创新跨越、持续发展”阶段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意义十分重大。

一、制定该办法的依据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第40条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这是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从业人员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人事部1995年颁布《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全国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是目前仍在执行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行政法规。但此规定已不能满足继续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如“第九条”对继续教育学时数的规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32学时”;这个学时数已很容易达到,不足以约束单位、个人和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开展继续教育,需要加以修订。类似问题还有不少,2002年人事部已开始着手修订工作,将在贯彻落实《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1995年《暂行规定》“附则”第二十九条还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规定的原则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继续教育工作的具体办法。”依据这一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开展继续教育的法规建设,已经初步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继续教育法规体系。

省一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地方立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目前全国有北京、天津、广东、福建、陕西、河南、云南、宁夏、四川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了人大立法。二是由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如辽宁、河北、上海等。这两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立法都有很强的行政约束力,大多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适用本条例”。对继续教育学时的规定有很大不同,但均超过了1995年人事部规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32学时”。这些条例或规定结合各自省份的实际情况,对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制度保障作用。

国家各行业主管部门为适应本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制订出相应规定。教育行业和卫生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最为集中的行业,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对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卫生部对近500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解放军四总部也印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规范和指导全军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这些工作对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995年《暂行规定》实际上是目前制订《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的法律依据。

二、颁布该办法的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有鼓励员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继续教育的优良传统。2001年4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加强对现有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办法》(科发人教字[2001]141号)以院发文形式颁布;2001年5月,《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人教字[2001]99号)以院人事教育局发文方式,正式公布。这两个继续教育的法规性文件对我院继续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推动和指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院属很多研究所按照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自的实施细则。如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办法》,鼓励工作人员参加与工作相关内容的在职学习,有计划地选送科研、管理、技术支撑和高技术产业化等岗位的骨干学习进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在大力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各单位还形成了一系列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和通过培训提高组织效率的经验,并由院人事教育局定期组织院内交流。

经过对全院近三年来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院属各研究所普遍反映继续教育的相关法规和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继续教育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不够,应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继续教育法规体系,为员工继续教育工作提供长久性的法律保障。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即将结束,有必要对2001年颁布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加强对现有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因此,推出《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继续教育在改善员工知识结构、提高组织工作绩效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全院上下的普遍认同。研究所及其员工都认识到,更新拓宽知识和技能,提高知识技能水平和层次,是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保障,也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都离不开继续教育。随着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推进,我院继续教育的活动要素和需求要素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需要重新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满足受教育主体的继续教育需求。

《续教育管理办法》的颁布执行,将提高全院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水平,满足全院员工实现终身学习的需求,保障全院员工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权益。

第五章“附则”规定,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以院发文形式颁布,是行政法规性文件,对院属各单位具有普遍约束力,各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

该办法的适用对象主要是与本院事业、企业单位建立聘用合同关系的人员。但目前院属单位的员工构成比较复杂,对于流动岗位人员、离岗安置人员和有关企业员工,建议各单位充分考虑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签订聘用合同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予以约定。

十九大精神学习方案 篇9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根据县委要求,制定本学习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把握十九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路。通过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集中到建设经济强县、和谐**上来,扎实推进我县****管理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组织领导,我单位成立以****为组长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工作落实。

三、学习安排

我办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1月1日至11月底,认真组织好全体干部的集中学习,认真学习报告原文,广泛研讨报告精髓,深入探讨实践意义,领会十九大报告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第二阶段:11月底至12月底,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与本部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贯彻在工作实际中,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及谋划明年工作,研究如何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制定具体工作规划。

第三阶段:今年12月至明年上半年认真抓好专题学习。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购买十九大辅导读物,分专题对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进行学习,不断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发动广大干部投入到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中,把理论学习与基层调研相结合,把理论成果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四、几点要求

一要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基本精神上下功夫。十九大确定了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一系列战略部署,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所作报告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精髓,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要在结合实际、开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新局面上下功夫。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中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学以致用,以各项工作的新成绩体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成效,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向前发展。三要在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上下功夫。保证全体干部按时参加集中学习,认真抓好学习,科学安排工作,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要对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全体党员干部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学习心得不少于2篇,领导干部调研报告不少于1份。

四要在创新手段、深化学习效果上下功夫。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要充分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学习工具,加强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力度,切实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实施方案 篇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作出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点把握学习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方略。通过学习十九大精神,把学习、领会、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到**系统的各项工作中。使全系统干部职工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本职工作中。

二、学习内容

1、十九大通过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题为《决胜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2、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3、十九大通过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三、学习形式

(一)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党委中心组每周五时间学习,局领导班子要做带头学习的表率、宣传的表率、落实的表率,党委班子成员要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讨论,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确保第一时间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贯彻到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当中。

(二)党支部集中学习。各党支部要召开党员会议,专题部署,周密安排,结合党支部实际,制订学习计划,细化学习措施,组织党员认真研读原文,保证学习效果。同时,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讨论,谈体会、谈思考,要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三)开展宣讲活动。党委班子成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精心准备、认真宣讲,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和党员 群众的思想实际,紧扣主题、突出重点,全面准确地进行宣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举例恰当,数据准确,言之有物。

(四)立足岗位学习十九大精神。立足岗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全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纳入学习计划,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平台,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狠抓落实,在全局掀起学习的热潮。并在深入学习基础上,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大力抓好后两个月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重点谋划好明年工作,以提升服务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为抓手,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学习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单位要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化认识对十九大精神主题学习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确保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局成立**系统十九大精神学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人秘股,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3、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在学习活动中,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抓好贯彻落实,要联系实际,切实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把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要求贯穿到学习活动的始终。

上一篇:接听电话的基本礼仪下一篇:幼儿礼仪主动问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