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24-05-24

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通用8篇)

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篇1

20世纪是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最后20年,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更加令人瞩目。利用基因技术培育的转基因食品已经摆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基因方法已经开始挽救患者的生命;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已使动物的复制成为可能。人类数千年来的梦想正随着生命科学发展逐一实现,随着物理学世纪让位于生命科学世纪,世界还将会有更多的奇迹出现。可以预计,在发展和危机并存的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将在生命科学中保持主导地位;细胞生物学还将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继续发展;脑科学将代表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将带来农业、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革命,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使生物产业成为全社会的产业支柱。

在所有的科研突破中,基因科学及其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希望最大。科研人员研究工作的关键是弄清楚细胞的运转机制。始于1990年的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工程,动用了美、欧、亚多国的数百名科学家,预计耗资30亿美元,最终目标是要在2003年之前绘制出人体10万个基因的图谱,揭开30亿个碱基对的密码,弄清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这项工程可以揭开有关人体生长、发育、衰老、患病和死亡的秘密,最终将帮助人类攻克诸如癌症、艾滋病、肝炎、肺结核、阿尔茨海默氏症等许多疑难病症。

控制蛋白质将是科学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科学家希望从蛋白质的控制中了解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重要情况。世界最大的实验室已联合起来对规范蛋白质生产的15万个标记进行编排,预计完成这一工作需要15年时间和30亿美元的投资。这将导致出现新的基因疗法和药物疗法。

21世纪科学家将在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重造”及修复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在人身上进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将成为可能;一些科研小组正在致力于完成人体细胞代谢程序的重新编排,使之具有新的功能;科学家还打算研制生物—人工器官,即研制能置于抗排异膜内的人体或动物的假器官,这种生物—人工器官将取代人造器官。

基因工程将引发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农业的生产效率将获得全面提升。未来的基因工程作物不但可以在恶劣的环境里茁壮成长,而且还会含有更高的营养成分。未来的农民也许既可以种粮食,又可以种疫苗,他们还将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可以生产疫苗、化学药品以及可进行生物降解的塑料等作物。

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篇2

1 前沿技术呈现新一轮突破

人类文明史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尽管科学家对技术革命阶段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但都认为技术革命发展的高潮有一定的周期性, 例如, 康德拉捷夫就提出了世界经济发展以50年为周期的长波理论, 每当在长波的下降期就有重要的发现和发明问世, 然后这些发现和发明又促进经济的上升, 这就是“康德拉捷夫技术革命说”。科学家认为, 20世纪下半叶世界高技术的快速发展主要基于20世纪初期和中期的相对论、量子理论、分子生物学和“三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等基础研究的突破, 从20世纪后期开始, 基础研究处于相对“沉寂”状态已近60年, 估计在21世纪初期将迎来新的波峰;另外, 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常常出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突破, 例如,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就出现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目前, 金融危机正在引起全世界经济的衰退, 从周期性的角度看, 经济衰退孕育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9年6月的一篇文章指出, 在世界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 科学技术也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前沿技术研究就是把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的前沿领域融为一体的研究, 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 是新兴产业更新换代的基础, 因此前沿技术倍受重视。目前正在兴起的前沿技术主要包括生命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前沿领域;另外, 由于科技的交叉和融合, 航空航天、新能源、海洋、生态环境、智能和绿色制造等也是关注的热点。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大趋势———2020年的世界》中指出, 21世纪前沿技术不仅将在各自的领域快速发展, 而且这些技术相互融合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纳米感知材料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使医疗和自动化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命科学的重点已从人类基因组测序转向了基因功能和蛋白质功能的测试和应用, 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干细跑与治疗性克隆、组织工程等正面临关键性的突破, 这些突破将使医药、农业、食品加工、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等产业升级换代。生命技术是各国优先发展的重点。2009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研发预算为1 469.6亿美元, 其中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预算为294.8亿美元, 约占联邦政府研发预算的20%, 比2001年增长了40%。日本也召开了“国家生物技术战略会议”, 出台了《生物技术战略大纲》。21世纪的信息技术将向高性能、低成本、普适计算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更加重视信息科学与生命、纳米、生态、环境与人文科学等的交叉研究, 这些研究的突破将兴起一场新的信息科学革命, 并将引发21世纪下半叶新的技术革命。纳米技术的突破也将使材料科学产生新的变革, 材料科学的变革又将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制造业等产生重大影响。

2 国际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近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个人自由研究;少数人集体研究;由国家或大公司组织的重大项目攻关;国际间科技合作[1]。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1世纪的国际科技合作将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进入新世纪后, 科学技术正在向综合性、多学科性和广博性的方向发展, 研究的内容上到深空探测、下到大地和海洋深层钻探, 可谓达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境界。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向系统、完整和精确的方向发展。由于科学技术体系日趋庞大, 国际科技合作的合作领域和方式也在向广度拓展, 例如,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一些新领域的合作项目正在涌现, 近几年我国就提出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目前, 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与近百个国家签定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从合作方式看, 有政府间、国际组织间、企业间、法人间、科学家个人间的合作, 也有双边和多边合作等, 呈现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样化的态势。

国际科技合作向深度拓展的重要标志是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国际科技合作正呈现向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集聚的趋势, 这在大科学研究和全球性问题方面尤为明显。大科学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工程式大科学, 需要大型研究设施, 称为大科学工程, 例如欧洲的强子对撞机LHC耗资约320亿美元;另一类是分布式大科学, 即围绕总体目标, 由多国科学家分散研究, 如人类基因组图谱就属于这一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仅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参加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科学合作计划已超过50项。目前大科学研究主要由发达国家牵头,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空间科学、生命科学、高能物理、核聚变、地学和全球变化等领域, 其中包括国际空间站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和全球变化计划等, 国际空间站计划共有美、俄、欧盟和日本等16个国家参加。全球性问题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涉及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资源、人口、战争与和平、反恐等多个领域, 例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干旱、洪水、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饥饿和瘟疫等已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只有各国科学家在不同的地域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全球性问题。2009年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共有150多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30多个国际组织和100多个非政府组织的1 500多名代表参加。

3 世界科技格局趋向三足鼎立

在18世纪和19世纪,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都发生在欧洲, 欧洲是世界科技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世界科技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冷战期间, 美国抓住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遇, 发展成为超级科技大国;冷战结束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科技大国[2]。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美国的科技优势开始受到联合的欧洲、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和“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美国力图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 但是已显示出相对衰落的迹象, 世界科学技术开始从“一超多强”向多极格局转化。从发展趋势看, 21世纪的世界科学技术将演化成以美国为主体的北美、以欧盟为主体的欧洲和以东亚为主体的亚洲三大科技板块, 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科技格局。据巴特尔的统计, 2006年美国的研发经费约占世界的32.7%, 欧洲约占25.3%, 日本约占13.0%, 中国约占13.5%, 印度约占3.7%。从研发经费的比例也可以看到“三足鼎立”的趋向。

北美科技板块主要指美国和加拿大。目前, 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2007年美国的GDP为13.811万亿美元, 约占世界GDP的25.41%。2007财年美国的研发投入达3 440亿美元, 比日、德、英、法、加五国的总和还多。从基础设施看, 美国联邦政府拥有的国家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达700多家, 世界最大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等许多国家实验室、世界最大的航天技术研发组织NASA等都在美国。美国还拥有高水平的教育机构。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 美国在世界最好的10所大学中拥有6所, 在世界最好的20所大学中拥有13所。美国的3 800多所大学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达4万多个。从科技投入的产出看, 2007年美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达5.2万多件, 约占世界国际专利申请总量的33.3%;美国科技论文和引文的数量约占世界的30%左右。1991—2008年美国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人数占世界的63.0%, 2006年美国的5位科学家包揽了全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据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目前美国的竞争力位居世界榜首。

欧洲科技板块主要包括欧盟和俄罗斯。目前, 欧盟已经成为拥有27个成员国的大经济体。为了提高科技实力, 欧盟已经制定了多项科技发展计划, 为了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2007年1月开始实施的第7个“欧盟研究和技术开发框架计划”又纳入许多新兴的尖端研究领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科技实力遭受重大挫折, 但是俄罗斯仍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和基础设施, 依靠航天技术和军事工业的优势、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正在调整科技政策, 使科学技术迈向新的辉煌。

亚洲科技板块主要包括东亚的中、日、韩和印度。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07年日本的GDP为4.377万亿美元, 约占世界GDP的8.05%;研发投入达1 390亿美元, 占世界的14.45%, 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提出, 在21世纪的前50年出现30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到2008年已有12位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3]。中国是东亚另一个有潜力的国家, 2007年中国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超过3 500万人 (居世界第一位) , 研发经费达3 664亿元 (居世界第三位) 。韩国在完成了追赶先进国家的“G-7”计划后, 又公布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2008—2012年) 》, 该计划提出了要在2012年成为全球第五科技强国的政策目标。印度的软件和生物制药已成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 并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4 国际人才争夺全面展开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最宝贵的资源。为了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世界各国除了大力发展本国教育外, 还特别重视吸引他国的人才。进入21世纪后, 全球性的人才争夺已全面展开, 这主要表现在国家从战略角度不断完善移民制度和留学制度、猎头公司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吸纳全球高端人才和人才争夺趋于网络化等方面。

国际间人才争夺大约从20世纪中叶开始。王耀辉在《人才战争》中写道, 是欧洲流失的人才让美国率先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 把人造卫星送上了天, 实现了宇航员登陆月球。目前全世界40%左右的技术移民进入了美国, 在1990—2001年间, 美国仅通过技术移民的手段就从其他国家抢来20.3万名科技人才。据世界银行的研究, 近40年平均每天有70名科学家从拉丁美洲移民到美国、加拿大和英国, 非洲每年有2万名精英移民到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移民制度。美国在90年代曾把面向特殊专业人员的H-1B临时工作签证名额限制在6.5万个, 后来根据高科技市场的需要, 美国移民局增加了签证名额;“9·11”事件后, 美国减少了签证的名额, 最近奥巴马政府已表示将进一步增加名额。为了吸引人才, 作为非移民国家的日本也开放了国家实验室主任的职位, 设立了25万美元的年薪, 供海外学者竞争上岗。

完善留学制度吸引他国大学和中学的优质生源是国际人才争夺的重要方面。美国根据《富布赖特计划》通过提供奖学金吸引外国学生和学者赴美学习, 留美学生毕业后大多数留在美国工作, 成为美国的高端人才。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 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留在美国定居, 进入美国国家人才库, 如美国科学院院士中有22%是外来人才, 美国诺贝尔获奖者中有35%在外国出生。日本、德国和法国等非移民国家也制定了外国留学生计划, 如2008年日本政府公布了“30万留学生”计划。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 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 学成回国人员为39万, 回国率仅为28%。

人才猎头公司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 发达国家90%的大企业通过猎头公司挑选人才, 世界70%以上的高级人才通过猎头公司调整工作。美国猎头产业的份额约占世界的60%左右, 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国猎头公司中有6家在美国, 目前美国大约拥有1.8万家人才中介机构。以世界最大的猎头公司Korn/Ferry为例, 该公司拥有2 884名员工, 在世界40多个国家设立了80多个分支机构, 2008财年与15 000多家客户签定了合同, 收入达7.8亿美元。

跨国公司则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和研发机构等措施争夺当地优秀人才, 例如微软亚洲研究院的300多名研究人员中许多是国内著名高校毕业的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 跨国公司只有1万多家, 目前跨国公司已超过6万家, 在全球设立了50多万家分支机构。据联合国的研究, 目前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约占世界总产值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 因此, 跨国公司在21世纪的国际人才争夺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另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提供了全世界最新、最全的人才招聘信息, 并能将信息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因此国际人才争夺还在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5 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

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是创新的竞争, 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基础研究阶段就有了重大突破, 因此, 国际科技竞争也开始向原始创新的方向转移。为了促进创新, 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中, 各国都把企业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我国也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中, 企业是研发 (R&D, 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 的主要投资者。以美国为例, 在20世纪80年代, 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大约只占美国研发经费的一半, 目前已提高到70%左右。美国政府的投入只占研发经费的1/3左右, 而且政府投入的6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等的基础研究。日本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约占日本研发经费的80%以上[4]。

进入21世纪后, 企业研发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据英国贸工部2007年的报告, 2006年全球1 250家大企业 (企业R&D投入超过2 200万英镑) 的研发总投入达2 490亿英磅, 比2005年增长7%。2005年全球1 000家大企业的研发总投入为2 200亿英磅, 比2004年增长5%。2006年1 250家大企业的研发总投入约占全球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0%以上。企业研发的重点也从传统技术转向信息、生物、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高技术领域。2006年全球1 250家研发投入的大企业主要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82%的企业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5个国家, 其余34个国家和地区仅占17.9%;另外, 前100家大企业的研发投入约占1 250家大企业总研发投入的61%左右[5], 例如, 2006年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美国辉瑞制药的研发投入都超过40亿英磅。这表明, 全球企业在向集团化发展的同时, 研究开发也随之向大型企业集团集中。

另外,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在增强,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研发体制不断健全和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等方面。日本的企业已经建立起由中央研究机构、基础研究机构和海外R&D机构等组成的多级研发体制, 不仅建立了中央研究所、基础研究所, 而且还成立了研究开发总部、设计总部、知识产权总部和科技经济总部等30多个研究机构。另外, 合作创新已成为大企业创新的主要模式, 例如, 芬兰诺基亚公司在9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 在11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 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小型企业主要向“精、专、特”的方向发展, 如英国牛津衍射的专长是X射线衍射晶体学技术, 主要提供药学等领域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单晶) 衍射仪, 其产品销往25个国家, 2000年曾获英国女王奖。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的研发人员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日本岛津公司的科学家田中耕一就获得过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布鲁克公司以核磁共振分析仪而享誉全球, 瑞士苏黎世联邦高工学院 (ETH) 的恩斯特教授就是布鲁克公司的董事, 恩斯特教授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6 世界南北科技差距日趋增大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 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却由于经济落后而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从而导致世界南北科技差距日趋增大。据世界银行的研究, 把20个最富有的OECD国家和20个最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比, 1960年前者是后者的18倍, 到2000年已扩大到37倍。从对120个国家的财富分配的调查看, 瑞士人均财富达648 241美元, 而埃塞俄比亚人均财富只有1 963美元;富国人均GDP达35 000美元左右, 穷国人均GDP只有200美元左右。目前, 世界约有12亿人口生活在每天1美元的贫困线下, 约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欠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亚地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使富国和穷国的经济增长“趋同”, 而是出现了“马太效应”, 富国更富、穷国更穷。

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内生产总值、研发投入和科学家数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报告2005》, 2002年发达国家人口为11.95亿 (约占世界人口的19.3%) , GDP达28.256万亿美元 (占世界GDP的59%) ;发展中国家人口为42.94亿 (约占世界人口的69.5%) , GDP为18.61万亿美元 (占世界GDP的39.1%) ;而欠发达国家人口为6.87亿 (占世界人口的11.1%) , GDP只有7 364亿美元 (占世界GDP的1.5%) 。从研发投入看, 发达国家研究与发展总支出 (GERD) 为6 458亿美元 (占世界GERD的77.8%) , 约占发达国家GDP的2.3%;而欠发达国家的GERD只有5亿美元 (占世界GERD的0.1%) , 约占欠发达国家GDP的0.1%。从研究人员数量看, 发达国家研究人员约为391.1万人 (约占世界研究人员总数的70.8%) , 每百万居民研究人员数为3 272.7人;而欠发达国家研究人员只有3 100人 (约占世界研究人员总数的0.1%) , 每百万居民研究人员数只有45人。另外, 从科技投入的产出看, 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十分巨大。2001年发达国家科学出版物的数量为524 306种 (约占世界的87.6%) , 而欠发达国家只有1 526种 (约占世界的0.3%) 。2000年发达国家在EPO、USPTO、JPO公布的专利数量为40 210件 (占世界的92.2%) , 而欠发达国家几乎为零。从高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看, 2002年发达国家高技术产品进口和出口分别占世界的64.2%和63.6%, 而欠发达国家只占0.1%和2.2%[6]。

在知识经济时代, 发达国家主要依靠高技术, 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资源和人力, 从而使南北科技差距日趋增大。为了缩小世界贫富的差距, 联合国已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另外, 欠发达国家正在加强教育,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发展属于自己的科技力量, 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但是从长远看, 仍任重而道远。

摘要: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周期性看, 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后, 21世纪又将迎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高潮。从大视野的角度提出了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6个新特点:前沿技术呈现新一轮突破;国际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世界科技格局趋向三足鼎立;国际人才争夺全面展开;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世界南北科技差距日趋增大。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特点,趋势,创新

参考文献

[1]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2]赫伯特乔治威尔士.大国的崛起[M].徐建萍,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日本总务省统计研修所.日本统计年鉴[R].东京:日本总务省统计研修所, 2007.

[4]UNITED NATIONS.Statistical Yearbook[R].New York:United Nations, 2006.

[5]UK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The Top800UK&1250Global Companies by R&D Investment2006[R/OL].ht-tp://www.innovation.gov.uk/rd-scoreboard/downloads/2006-rd-scoreboard-analysis.pdf.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篇3

21世纪中国经济学家将人才辈出

我在20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那篇文章里我提出一个命题,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当中大师辈出的世纪,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当时为什么我提出这么一个判断呢?

我们可以看到,从今天杨福家校长所提出的,从1776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经济学家,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引领思潮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经济学家,为什么引领世界思潮的这些经济学家他出现的地方和时间,会有这样的相对集中性?

其实道理仔细想,并不难理解。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一个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简单的逻辑体系,而且这个逻辑体系,应该是越简单越好。

一个理论的重要性决定什么呢?决定于他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如果你提出的理论所解释的现象越重要,而且是真正地揭示这个现象背后的道理,这样的理论,就是重要的理论。什么是重要的现象呢?重要的现象是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

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英国是世界经济中心,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崛起了,逐渐地变成了世界的经济中心,到今天,美国还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在美国国力最强时的20世纪60、70年代,我们常讲的一个笑话就是:美国经济打个喷嚏,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就发生重感冒,在这样的状况下,你研究美国怎么打喷嚏,比研究其他国家重感冒更重要。

这种经济中心,就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为什么在研究经济学中心的时候,大师会相对集中在那个地方呢?因为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在复杂的经济现象中,你怎么样抽象出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呢?

这里面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只有在这个经济中心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本国的经济学家,特别能够掌握社会脉动,找出几个简单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变量,解释发生在这个重要国家经济现象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因为他的现象很重要,这个理论就重要了,提出这个理论的经济学家,就变成大师级的经济学家。

在1994年,我判断,中国到2015年的时候,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规模,中国会超过美国,这个论断在去年实现了,现在中国的经济虽然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但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还是增长最决的。

我相信2020年,十八大提出的GDP以2010年为基础可以再翻一番,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以2010年为基础,可以翻一番,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我相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可以达到12615美元,中国有可能变成高收入国家,而且中国还有可能维持相对比较高的经济增长。

我判断,最慢到2025年,即使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也会超过美国,变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2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是美国的1.5倍或者是更高。中国将毫无疑问地变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会是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解释这个经济现象的理论会是最重要的理论。

中国经济学理论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具借鉴性

我们知道,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世界上穷国跟富国之间的差距是很小的,可能只有四倍、五倍,最穷和最富的国家收入水平的差距最多四五倍,但是工业革命以后,差距拉大,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一掷千里。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变成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就是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毫无例外。

当然,各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在世界上受到尊重,就像新加坡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革命风起云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战后取得了政治独立,摆脱了殖民统治,开始追求国家的现代化。

20世纪70年代中,将近出现了200个发展中经济体,但是能够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的,到目前只有两个经济体,一个是中国台湾,一个是韩国。能够从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的只有13个经济体: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其他8个是西欧周边的国家,这有什么含义呢?经过70年的努力,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现在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或者低收入陷阱。

为什么是这样呢?2008年我到世界银行工作以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其实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样的,希望自己的国家现代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跟发达国家站在平等的地位,但是为什么经过70年的努力普遍失败,只有少数能成功呢?

我想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个经济体取得了政治的独立后,开始追求国家现代化的时候,普遍有一种认识,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一定有他的道理,因此大家抱着西天取经的方式到西方国家学习,希望把西方理论拿回来运用,帮助自己的国家现代化。

但是仔细研究过去70年的历史,我还没有发现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西方的理论去制订政策,从而让国家成功的,少数几个成功的国家、经济体,推行政策的时候,从西方主流来看,他们的政策都是错误的。

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国家取得政治独立,追求国家的现代化,当时认为要成为高收入国家,劳动生产率必须跟西方发达国家一样高,那么工业就必须跟发达国家一样,发达国家当时的产业是资本很密集的大型工业,可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重工业发展不起来,当时提出的理论是应该用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动进口替代战略,这样的战略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推行这个战略的国家,通常有几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然后停滞,然后危机不断。

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推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导向,那种政策当时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他们成功了。80年代,发展中国家像中国一样,普遍地开始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发展中国家经济为什么搞不好,也有太多政府的干预,市场不能发挥作用,政府失灵,当时的主流理论是把政府干预取消掉。

但是普遍经济停滞,危机不断,增长率比60、70年代慢,危机发生频率更高,少数像中国、越南、柬埔寨,他们推行的转型战略是渐进、双轨的,当时看是很糟糕的制度安排,但是他们在稳定中发展了。

为什么用主流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屡屡失败呢?因为我们知道理论适用性,决定于条件的相适性,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是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个理论即使在发达国家是适用,拿到发展中国家中也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更何况发达国家的理论在发达国家也不一定适用,它也是总在变化。

因此建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目标,只有我们了解中国所面对的真正问题是什么,现实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提出自己的理论认识自己的问题,那我们的认识才是真正有道理的认识,只有根据这样的认识做出的政策,才能真正地实现所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而且世界85%的人还是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前面我谈到了,理论适用性决定于条件的相适性,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的国家,跟其他的发展中、转型中国家,条件是比较相似的,我们提出的理论,对他们的借鉴意义也比发达国家的理论的借鉴意义要高很多。

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篇4

(二)克隆技术与干细胞

自1997年由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身上的乳腺细胞培育成功的克隆羊“多莉”在英国问世以来,克隆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克隆鼠、克隆牛、克隆猪、克隆猫、克隆猴等相继问世,这些成功使人们看到了利用克隆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家畜以及挽救濒危珍惜野生动物的可能性。不过克隆技术最大的应用可能还在医学领域:利用克隆技术培育人类胚胎,使其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以供医疗或研究之用。而这又牵扯出另一重要的技术领域,即干细胞的研究。

干细胞是指动物体在发育过程中,体内所保留的部分未分化的细胞。干细胞根据其分化潜能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全能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如胚胎干细胞,它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为全身200多种细胞类型,从而可以进一步形成机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第二类是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第三类称为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

干细胞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的多个领域。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假如某位老年人能够使用上自己或他人婴幼儿时期或者青年时期保存起来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那么,这位老年人的寿命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延长。美国《科学》杂志于1999年将干细胞研究列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的第一,排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之前。鉴于干细胞在未来医疗、尤其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德国科学家在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中风综合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动物试验表明,接受干细胞疗法治疗的试验鼠病情明显好转。动物试验表明,接受干细胞疗法治疗的试验鼠病情明显好转。而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多个研究小组则于去年11月10日发布的一批研究成果中,显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法逆转的心脏病发作导致的心脏损伤,却能够被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所修复,这充分展示了干细胞技术在心脏病治疗中的潜力。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和中央医院通过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根治了一名因家族遗传而患上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症的男童,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移植非亲属的脐带血干细胞而使患者痊愈的手术。科学家预言,用神经干细胞替代已被破坏的神经细胞,有望使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病人重新站立起来;不久的将来,失明、帕金森氏综合症、艾滋病、老年性痴呆、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等绝大多数疾病的患者,都可望借助干细胞移植手术获得康复。

干细胞的应用前景的确诱人,但由于它涉及到敏感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尤其是克隆人问题,因此世界各国一直对此类研究争论不休。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派阵营:英国、俄罗斯、日本、比利时、法国、德国等国在宣布禁止克隆婴儿的同时,都有限度地支持开展用于

研究和医学试验的人类克隆。2001年1月,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将克隆研究合法化,允许科学家培养克隆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并将这一研究定性为“治疗性克隆”。为避免克隆技术被滥用,同年11月,英国政府再次公布法案,明确规定禁止通过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即生殖性克隆。但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大约五十个国家则一直主张禁止任何形式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

(三)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和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简称GMFood)。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尤其是在转基因植物方面,它之所以没有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其安全性仍有担心,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对生物体有害以及它是否会改变自然环境,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等等。不过尽管如此,自1983年英国培育出世界上第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基因移植烟草以及1993年美国将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保鲜延熟型西红柿投放市场以来,转基因技术仍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已有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南瓜、木瓜、马铃薯、番茄、甜菜等几十种作物投入商业种植。其中,前四种转基因作物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长到2003年的6770万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也在2003年翻了一番。但目前仍主要集中在6个国家,其中美国占63%,阿根廷占21%,加拿大占6%,中国和巴西各占4%,南非占1%。总体来说,2003年这些国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种植总面积的99%。专家预计,在今后10年中,转基因作物将会扩展到25个国家,播种面积将达到1亿公顷,将有1000万农民从事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从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种类来看,2003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是4140万公顷,占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1%;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为155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3%;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为720万公顷,占11%;转基因油菜的种植面积为360万公顷,占5%。

从所转移基因的特性来看,大部分转基因作物都带有抗病虫害的基因。大约18%的转基因玉米带有抵御害虫的基因,73%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能够抵御除草剂。其余的种类则同时含有这两种基因。

2003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4280万公顷,比上一年增加了10%,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

阿根廷的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3%,该国种植的大豆几乎100%是转基因大豆。

加拿大的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26%,主要种植抗虫害玉米、油菜以及抗除草剂的大豆

中国在2003年种植了280万公顷的转基因棉花,占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58%,比2002年增加了33%。

出于对转基因产品的慎重与担忧,目前人们还只是消费转基因植物产品,转基因动物产品尚未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社会的需求是科研开发和经济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大推动力。一些看得见的迹象表明,转基因动物产品正向我们走来。如美国科学家采用转基因(GM)技

术,使奶牛产生的牛奶蛋白质含量提高很多,为今后高等生物的转基因食品研究开创了先河。

1.生物诊断领域

与传统诊断技术相比生物诊断技术具有灵敏性、专用性、易用性的特点。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加速增长和边界扩张;个性化医疗,即诊断更加精确、治疗更加个性化;基于价值的定价等。生物诊断针对的靶是全新的,该领域发展很快。由于有了新的疾病辨别指针,新药临床试验的目标更小,新药研发的高额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改善预防与个性化医疗水准等需求也与日俱增,以上凡此种种,使得生物诊断领域在近年来得到很快发展。从临床诊所使用的检测角度,生物诊断有持续大于10%的增长;服务性中心实验室限制了多种测试及其技术平台大规模的发展,一些技术平台在临床诊所使用时比服务性中心实验室更有效率,效果也比较好。生物诊断前景广阔。个性化医疗的兴起代表了新的健康标准;10亿美元以上的高销售额药物将变得较少,带之而起的是针对性更强的效果更好的个性化药物;诊断和处方药捆绑销售的个性化医疗必将成为新的趋势,因此医疗支付系统也将面临方式的改变。

2.营养功能食品

营养功能食品公司也竞相重组。营养功能食品在全球有1500亿美元以上产值(2001年美国529亿美元),人们对饮食所提供的营养不足的信任危机仍然存在,因此市场将会是长期的;浓缩食品售销量增加。民意调查还表明人们宁愿吃功能食品,而不是自然饮食,功能食品销量增加(2001年全球销售额达566亿美元);食品和化学公司认识到专用功能成分和食品的结合的重要性。营养功能食品的成功有赖于更多的满足客户需求;产品中包含更强的科技成分,对各类技术、新思想、新产品都应当尽早吸收;建立产品研发供应价值链;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3.农业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科技表现死气沉沉。2002年常规农业生物制品价格是十几年来最低的,除了个别有特色的品种之外,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新产品。合作合同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令人失望。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并购的伙伴较少,合并行动也造成了内部的混乱。农业生物科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没有充分体现价值。与此同时,社会上对转基因作物、有风险的转基因动物的敏感度也在下降。

4.生物材料/生物工程

强大的基因组基础研究对生物材料和生物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持。微生物、人和动物、植物基因组长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为生物科技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知识资源和技术工具。这也为抓住“基于知识的机会”推动知识经济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佐证。如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高通量药物筛选、组合化学、蛋白质学、工艺工程等学科的交叉作用,对传统制药业、农业、工业生物科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物技术食品及原料正在逐渐走近市场

生物技术逐渐渗透至人们日常消费的食品领域。如2003年2月下旬东京的高级超市推出了麒麟公司开发的土豆新品种——CYNTHIA。其目的是与目前市场占有率高达90%的主宰品种男爵和五月王后品种决一高低。

CYNTHIA是利用麒麟公司拥有的组织培养的方式培育而成的。早在1987年麒麟公司首次成功开发了无毒微型土豆种芽增殖技术。但到了1999年日本农水省才真正允许开展无毒微型土豆种芽增殖技术的研究。因此,麒麟公司于2000年3月在国内合资成立了JAPANPOTATO公司着手土豆新品种种芽的生产及销售。

又如,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认为,利用体细胞技术的克隆牛肉作为食品其安全性不存在问题,并计划将这一报告提交7月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审议。日本虽是世界上最大体细胞克隆牛的生产国,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着死亡率偏高等难题。世界上尚无一国允许体细胞克隆牛肉的上市,要通过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审议,难度较大。因此,生物技术食品真正进入市场还需较长的时间。

十二、微生物在食品包装材料等上的应用方兴未艾

日本各化学公司致力于利用土壤、水中微生物的作用,开展自然分解树脂的研究及确立相应生产体制。尤其是利用微生物在生活垃圾袋及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上市场前景看好。日本三菱化学和味之素两大公司联合开发植物性自然分解树脂的研究,通过国内综合化学和综合食品两巨头联手,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自然分解树脂的特点是利用使植物淀粉发酵的琥珀酸的作用。因提高了植物原料的比例,明显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味之素公司的发酵技术及三菱化学的树脂合成技术的两大优势,其生产成本比现有主流自然分解性树脂有所下降。目标是到2006年将现有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自然分解性树脂,全部转为利用琥珀酸生产的植物性自然分解树脂。

另外,昭和高分子公司也将扩大自然分解性树脂的生产能力,其产品主要用于加工农用薄膜及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虽然目前自然分解性树脂的价格为普通树脂的2-3倍,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自然分解性树脂的市场规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生物技术食品及原料正在逐渐走近市场

生物技术逐渐渗透至人们日常消费的食品领域。如2003年2月下旬东京的高级超市推出了麒麟公司开发的土豆新品种——CYNTHIA。其目的是与目前市场占有率高达90%的主宰品种男爵和五月王后品种决一高低。

CYNTHIA是利用麒麟公司拥有的组织培养的方式培育而成的。早在1987年麒麟公司首次成功开发了无毒微型土豆种芽增殖技术。但到了1999年日本农水省才真正允许开展无毒微型土豆种芽增殖技术的研究。因此,麒麟公司于2000年3月在国内合资成立了JAPANPOTATO公司着手土豆新品种种芽的生产及销售。

又如,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认为,利用体细胞技术的克隆牛肉作为食品其安全性不存在问题,并计划将这一报告提交7月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审议。日本虽是世界上最大体细胞克隆牛的生产国,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着死亡率偏高等难题。世界上尚无一国允许体细胞克隆牛肉的上市,要通过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审议,难度较大。因此,生物技术食品真正进入市场还需较长的时间。

十二、微生物在食品包装材料等上的应用方兴未艾

日本各化学公司致力于利用土壤、水中微生物的作用,开展自然分解树脂的研究及确立相应生产体制。尤其是利用微生物在生活垃圾袋及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上市场前景看好。日本三菱化学和味之素两大公司联合开发植物性自然分解树脂的研究,通过国内综合化学和综合食品两巨头联手,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自然分解树脂的特点是利用使植物淀粉发酵的琥珀酸的作用。因提高了植物原料的比例,明显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味之素公司的发酵技术及三菱化学的树脂合成技术的两大优势,其生产成本比现有主流自然分解性树脂有所下降。目标是到2006年将现有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自然分解性树脂,全部转为利用琥珀酸生产的植物性自然分解树脂。

另外,昭和高分子公司也将扩大自然分解性树脂的生产能力,其产品主要用于加工农用薄膜及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虽然目前自然分解性树脂的价格为普通树脂的2-3倍,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自然分解性树脂的市场规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诊断类。

医疗技术类。

②生物技术仪器类

③生物制品类

④生物农业类。

⑥功能食品(主要是前生素的)。

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篇5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网络化。当今因特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就是利用网络来优化我们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对象与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与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目标。

记得30年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每个老师手中只有一本教科书,他们总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课,而我们就坐的端端正正的听课。因此,那些一天到晚坐着不动的同学深受老师的喜爱,在老师眼中就是“听话”的学生。然而,时代也在一天天的变化着,网络的出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积极参与学习,多媒体网络师生双向交流,及时反馈信息,使学习氛围轻松、愉快。通过多媒体网络的科学运用,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篇6

一、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崇尚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和推崇科学精神。教师从事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必须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要遵循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教师崇尚科学精神,就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严格遵循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办事。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师生观。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学术精神,造就创新人才

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教师必须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终身学习和创新教育能力。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深刻认识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基础上,必须把终身学习看作是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勇于探索创新,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

教师不能只是道德的传声筒和会说话的教科书,教师应该成为鲜活的、人格丰满的的创造者,在创造中快乐地、充实地生活着。新时代的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创新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创造型的教师是指能用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解来发现和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成功地影响学生,否则,就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把传递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发展的过程。过去那种往往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受纳器”而单向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是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创造型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教师自身教育习惯的一种超越,包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学风格、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手段,都可以看作是教育创新。同时,教师正是在这种创造中使自己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多么令人厌恶。因此,学习本身还在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她使学生亲和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所以,当代教师绝不能作为一个把知识装入没有情感、没有个性的僵化的物器中的知识贩卖者,而更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智能力得到开启,逐步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并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获得一种生成性的学习工具。这样,他们也就获得了自我成长的翅膀。特别是学生获得了知识,形成了一定的素质后,这种素质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源。另外,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获得一种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

三、学会学习,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学习是发展之本、提高之策、进步之源、成事之基。在学习化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将是终身学习者。

教师为什么要终身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教育报告(1998):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尖锐的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 陶行知先生说:“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 他还说:“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太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应该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

教师应当学什么知识? 人类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①谁在学?即学习的参与看。②学什么?即学习的内容。③在哪儿学?即学习的地点。④什么时间学?即学习的时间。⑤怎么学?即学习的途径和方法。⑤为什么学?即学习的目的。在这六个因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为什么学习”。无论学习的其它因素如何重要,都要围绕学习目的来运转。学习目的是第一位的。

过去,教师常常认为知识是确定的,教科书是物化的知识体系,教育的过程就是把这些确定化的知识传播、传授给学生。但现在,我们知道知识是不定型物,就是说,知识不再仅仅是一个客观化了的、明晰化了的、“真理”化了的东西,而内蕴着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在知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了,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与生命的丰富关系,享受学习知识的愉悦。

当前美国流行教师资格测验——“国家教师测验”(NTN),从掌握知识的角度对教师资格进行考察,把教师的知识分为:①教师的一般知识基础,即教师的一般文化背景,如语文、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②教学的职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教学的原则和实践知识等;③学科知识,即教师对于所教学科具有的知识。

我国学者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的有效传授。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这一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条件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疑难问题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师要学会学习,在以上知识观的前提下,就意味着,教师要学会学习,教师的学习并不是只读书、读死书。教师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能等等。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学习途径可以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等等。还需要教师学习方式必须发生转变。第一,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地学习转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由依赖教才、教参向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转变;第三,由盲从权威、迷信书本向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第四,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向注重认知、兴趣、意志、毅力、信仰、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转变。

总之,学习是教师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教师要注意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观念,拓展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教师应当怎么学?

1、勤于读书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曾建议青年教师们要每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这无非是让教师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人一生当中最应该养成的一种重要习惯。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人有了读书的习惯,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才会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走的更远!

案例:教师读书持续走低令人堪忧。2007年6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公布了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教师阅读状况调查。“目前,有半数以上教师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七本。”

此次调查选取了小学、初中、高中80所不同类型学校、每校选12-14位教师共1011人(其中男教师167人,占16.5%,女教师为844人,占总人数的83.5%),她认为: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统计表明,教师阅读时间明显不足。有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教师每周能利用业余时间1进行小时阅读的占15.4%,每周阅读时间为2-3小时的教师占33%,每周阅读时间在4-5小时的教师占19.2%,每周阅读时间超过5小时的教师占27.3%,另有5.1%的教师几乎没有时间阅读。对于教师职业而言,这样的阅读时间是难以满足知识更新需要的。这种现状绝不仅仅是海淀区的特例,可以肯定的说在全国范围内是具有代表性的。

只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上才会有创新,才会有灵感,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吴非教授说,教师读书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思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一个设立我过“读书节”,受到两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倡导教师必须读“一百本书”,的目标,他说: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的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看成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辽宁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魏书生。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

魏书生酷爱书,早年读过大量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中文专业方面的书籍,什么《哲学讲义》《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论共产主义》《欧洲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世界通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史》等等,举不胜举,这些书籍像一艘船把他载向智慧的彼岸。

他刚步人教育领域,就如饥似渴地读了教育学、心理学著作。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到近代的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到现代的凯洛夫、赞可夫、马卡连柯、巴班斯基、布鲁纳。从中国古代的孔夫子,到现代的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理论,他都读过,还读了十几种国内外心理学著作。他酷爱读书,甚至人家给他介绍对象时,问他有什么条件,他说只要求“能让我看书就行”。

正因为魏书生酷爱读书,做到厚积薄发,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无论讲课、演讲,都没有一点说教的痕迹,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洋溢着无限的激情,他深谙古诗文,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物传记、伟人名言信手拈来,嵌人自己的语言之中,形成形象意境,凝就语感之美,升华人生哲理,闪耀智慧之光。魏书生的语言常常把人带到高远辽阔的太空角度,看待宇宙,观察人生,分析教育,审视自己,给人以启迪,让人将万事万物的巨大联系看得更清晰。

2、乐于反思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应该学会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 “为什么”,理性的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的交流,并对于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求教师经常反省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 反思 =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

什么是反思?李镇西老师诠释得非常好: “同样两个大学毕业生分到学校工作,同样兢兢业业地上班;三年后,其中一个无甚进步,最多就是所教学生考上了高一级学校,而另一位教师却硕果累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前者每一天的兢兢业业都是盲目而麻木地工作,他表面上工作了三年,其实只工作了一天,因为他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后者则的的确确工作了三年,他每一天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在工作。这就是我说的反思型教师。所谓反思,在我这里的语境里,不仅仅是‘想’,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具体的说,即‘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

3、积极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出现,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知识概念和知识观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1996年,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在《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的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即关于做事情的技巧、诀窍等方面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即关于谁知道和谁知道做某些事的信息。这四种类型的知识按照个体素质结构由表及里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信息性知识,即事实性和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层,思想方法性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第三层,经验性知识,是亲身经历或体验到的经验性知识;第四层,是技能,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是能达到自动化程度的知识。由此可知,当今时代知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大大的丰富和拓展了,传统的满足于事实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方法,满足于课堂和课本的学习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的知识结构的构建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样的途径,而实践能为教师学习知识提供背景和条件。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培养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能力。通过还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了解许多知识发生、发展及应用的过程及条件,加深对间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自己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教师自己也需要端正态度,不断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篇7

张瑞琴,现任青岛第批民营企业之——明珠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青岛市优秀母亲“大地奖”获得者,青岛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监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理事……当我再次阅读上面的材料和她获得的荣誉时我心里对这位女强人又多了一分敬意和崇拜。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民营企业挣脱束缚,从不允许到被允许,从试试看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的力量中国民营企业与中国经济起腾飞。而张瑞琴和她的明珠监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向世界证实了自己的奇迹。张瑞琴带领明珠监理十五年,用信誉争得了人们的口碑,也向中国证实了民营企业的奇迹。1993年,49岁的张瑞琴毅然辞去国企副经理职务,创建了青岛市首家监理行业的民营企业——青岛明珠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就承揽了富捷城等五项工程八栋25层以上建筑,具有了甲级企业业绩,1996年明珠建设监理公司晋升为建设部批准的甲级企业,从而奠定了明珠建设监理今日辉煌业绩的基石。在率领明珠公司前进的过程中,她通过不断的深人的,多学科的学习,从一个专业技术型人才转变为高级经营,管理复台型人才。15年来,明珠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始终以个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的运作模式也就是国际规则经营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建筑行业的知名品牌“明珠监理”。公司成立以来,监理了山东省最高大厦——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山东最大的博物馆——文化博览中心山东最大的商城——当代商城和亚洲最大的运动服装加工厂。1998年成为岛城首家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的监理企业,2000年又成为岛城首家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的换版工作的监理企业。1994年在岛城率先开始设计阶段监理,1999年,为同国际接轨,又在岛城率先尝试了项目管理。在她有效的管理和对所承接工程突出的监理成绩下,公司取得了不凡的业绩,现已监理了500多万平方米的智能大厦,工业园,大学,公寓等项目。

作为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家的成功代表,张瑞琴是谦虚的,她对社会和政府有着深深地感激:应该说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他带领国人让中国开始了腾飞和富强,给了我们这一代人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每次出去我都讲,我们要有民族自信心,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中国,我们的国家有着博大的包容力。

因是第二次采访张瑞琴,整个采访是轻松和谐的。她一再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她说:“我的家庭和谐,子女们都很有成就。现在我们老少三辈住在一起,没有代沟。这些都是我的思想观念对他们的影响。我一直信奉两句话:厚德裁物,仁义诚信。”

采访中间,明珠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方鹏从外面回刘公司。他是当今监理业的“少帅”,儒雅的外表与其在监理行业里拼杀的太将之风相映成趣。因为对建筑有着不一般的亲情,侯方鹏大学毫无犹豫地选择了与建筑有关的专业,并获得了两个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从基层做起,他的执着和坚韧成就了现在的少数人具备的领导风范。2003年,侯方鹏正式接管明珠,作为明珠的掌门人,他身上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和责任。五年来,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他说,明珠始终给大家营造的是一种大家庭的工作氛围,作为企业领导,我们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员工的需要,尤其是年轻人,尽最大可能给他们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一句话,也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监理行业,侯方鹏说他也感觉到了行业的压力和挑战。然而在新的劳动法面前,这位少帅依然沉稳从公司成立之初,我们的工资和用人制度就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所以这次新的政策对我们没有丝毫的冲击。我的母亲总是教育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问问自己的良心,做事情的标准就是“问心无愧”。一个人想要活得有质量,钱只是物质基础,重要的是如何获取钱,如何支配钱,如何承担起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

母亲张瑞琴对儿子侯方鹏的评价十五年来,他见证和经历了明珠的每个或艰难或辉煌的阶段,他已经有了创业和领导的经验,将明珠交给他,我很放心。儿子说母亲的执着和坚韧也让他折服,好学上进的精神让他终生受益。

许多科学家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篇8

2011年1月5日 13:32:02 《绿公司》杂志

曾鸣也指出这个新定位背后其实有着跟Google完全不同的哲学意义和理念,Google“不作恶”原则的前提是,还有一个evil与right的判断,还有一个最终的决定着和掌控者。但是阿里巴巴不作判断。只是顺其自然地做对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工作。首先是“分享”而不是“掌控”。“掌控”还是带有主宰、控制、垄断、分配等含义。而阿里巴巴要的不是主宰而是平等,不是控制而是交换,要的是共享和一起成长。这是“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的指导思想。

曾鸣说“所以我们分享出去的是,尽可能多的原始数据;请进来的是,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共同分享、共同繁荣的平台。”

实际上,就在阿里巴巴召开这次组织部大会的前一天,也就是2010年3月31日,淘宝网就在上海正式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数据。商家、企业及消费者将在未来分享到来自淘宝全网的海量原始数据。淘宝商户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喻策在发布会上指出,未来电子商务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对数据的解读能力以及配合数据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而开放淘宝数据就旨在有效地帮助企业建立这种数据运用能力。

2个月以后,5月14日阿里巴巴在深圳举行的2010年全球股东大会上,马云进一步指出“21世纪核心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上个世纪的竞争无论是微软的操作系统、英特尔的芯片、IBM的服务器,其实都是在工具层面的竞争。而未来,马云说,“谁拥有更多数据,谁就拥有未来”。

因此,在09年9月成立的阿里云公司,在阿里巴巴内部被称为“二炮和战略部队”。模式再造

在淘宝开放数据发布会上,喻策表示淘宝网开放数据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开放的电子商务的生态商业系统。其实这一举措只是阿里巴巴计划庞大的“商业模式变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场以“建立电子商务生态圈”为战略目标的“商业模式变革”,实际从三年前就拉开了大幕。“第一数据分享平台”的新定位不过是变革进程中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早在2007年8月,马云带领阿里巴巴的几十名高管倾巢出动,赴蒙牛乳业考察学习了一次,蒙牛的产业链建设令他们受到很大触动。

蒙牛自创业初期就采取了一种“公司+奶站+农户”的原料采购模式,蒙牛不仅与政府、银行合作向奶农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购买乳牛,还提供全方位养殖技术支持,与数百万奶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巨大的“乳业生态链”,通过扶持奶农致富实现驱动企业持续成长。

回来后,大家开始反思阿里巴巴生态链。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发展与蒙牛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处。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力量。只有产业链建立完善起来后,才会让电子商务得到长期的发展。只有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网商才能富起来,阿里巴巴也才能做得更好。于是阿里巴巴确定了在未来几年内大力推行电子商务产业链变革的想法。

马云说:“其实阿里巴巴生态链是从蒙牛的生态链里面学来的。”一个月之后,在2007年9月15日的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上,马云宣布:“未来几年以内,将在产业链上作重大的改革,我们希望投资100亿元建立电子商务产业链。” 在此基础上,在2008年初阿里巴巴正式提出新的战略构想,集团今后的目标将是致力于打造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培育“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圈。阿里巴巴将协同IT、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实现“培育根深叶茂的电子商务生态圈”这一宏大目标。

随后,基于“坚信消费者导向的商业体系将成为未来”这一判断,2008年9月4日阿里巴巴正式启动“大淘宝”战略,开始朝构建“生态型”企业的目标迈进。

马云宣布将投入50亿元人民币支持这个计划,并且寄予期望,“‘大淘宝’战略将在淘宝网的基础上超越自己,通过‘非常规’的发展路线,实现‘10年交易量超越沃尔玛全球交易量’的目标。”

所谓“大淘宝战略”是指,通过打通淘宝C2C平台和阿里巴巴B2B平台整合“制造-营销-消费”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同时通过淘宝自建或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整合IT、渠道、服务、营销、仓储物流等电子商务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服务,为所有的电子商务参与者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将淘宝打造成为能够影响整个经济链条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

在2009年7月初淘宝网6周年庆典活动上,陆兆禧曾经对“大淘宝”有一个形象而明确的定义,淘宝=eBay+乐天(Rakuten)+亚马逊(Amazon)。eBay是全球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Amazon)是全球最大的B2C电子商务平台。而乐天市场(Rakuten)是日本第一大网络购物商城,商业模式为介于eBay和亚马逊之间的所谓B2B2C模式。亚马逊还有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从2006年开始布局云计算,建立起其遍布全美IT基础设施与物流设施,可以为众多外部企业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通过大淘宝战略打通阿里巴巴B2B和淘宝之后,阿里巴巴的模式是“C2b2B2S”。其中C是消费者,b2B中的小b是渠道商,大B是制造商,S是诸如物流、银行、保险等贯穿价值链始终的服务。

这个模式的整个思路是:定制端的C即淘宝先去抓消费者和需求,实现小批量、个性化的定制;然后与B2B对接起来,将消费者个性需求反馈给制造商,实现柔性化的生产;而通过社会化物流,产品从厂家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将真正实现零库存。“制造-营销-消费”真正变成以客户为中心。而所有交易都由阿里巴巴提供支付、物流、信用、数据等基础服务,这样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就形成了“C2b2B2S”。

卫哲指出,这是一种电子商务革命。阿里巴巴过去的十年,是整合供应链的十年,简言之,只是解决了信息交换问题,但在未来十年将是阿里巴巴整合产业链的十年。

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网货”。网货的概念来源于渠道的优越性,将渠道暴利返还给消费者和制造商,核心就是反对暴利,是消费生产模式的革命。在2009年5月广州举办的“首届网商交易会”上,马云在演讲中认为:如果说电子商务发展的前十年崛起了网商群体,进入了“网商时代”,那么接下来十将是“网货时代”。他断言“网货将和中国制造一样,未来10年都将是世界的主流。”

卫哲认为相较于沃尔玛的集中零售模式和戴尔的定制直销模式,阿里巴巴是在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商业模式”。沃尔玛的模式是B2B2C,工厂到零售到消费者,前提是产品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和销售;阿里巴巴的“C2b2B2S”模式是消费者按需定制、厂商柔性生产、社会化物流,兼具成本和效率优势,实现了后工业时代的本质飞跃。在这个意义上阿里巴巴可以颠覆沃尔玛。马云还指出更本质的一点,沃尔玛之所以成为工业时代商品流通领域的代名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公司,关键就在于背后有二十世纪“Wintel”(window+intel)IT模式为系统支持。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规划和控制,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沃尔玛才成为零售领域的巨无霸。但供应链管理是全球制造业中通行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作为其技术支撑的“Wintel”IT模式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其核心是信息处理。但是随着互联网革命,IT世界正在改变。今后的商业将是“数据”主导的未来。

阿里巴巴“C2b2B2S”模式的核心就是对海量商业数据的强大处理能力。因此马云确信无疑地认为,阿里巴巴将会颠覆“Wintel”IT模式,定义电子商务的标准。阿里巴巴正在从底层掀起商业模式革命。马云说:“这才是改变商业文明,创造新的商业文明,颠覆沃尔玛的时代。”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认为,阿里巴巴作为中国创新型“生态企业”的代表,其快速成长为生态系统的最主要路径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它以“为中国中小企业这一碎片市场提供创新性的服务”为起点,逐步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2年间“大淘宝战略”在实践中慢慢清晰起来,到2010年形成关于“购物是淘宝、小企业是阿里巴巴、支付是支付宝、计算是阿里云”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跨界创新,阿里巴巴逐步将“C2b2B2S”模式变成现实。

在过去的三年中,阿里巴巴发生了一系列令外界看不明白的变化:大淘宝战略启动当天阿里巴巴将淘宝网和阿里妈妈合并发展,一年之后将口碑网从雅虎剥离并入淘宝网,形成“消费-营销-生活服务”三位一体的大淘宝平台;在2009年4月,正式启动淘宝网线下实体店“淘一站”在全国开放几十家线下授权实体店铺,建立线上线下商务桥梁;2009年6月,淘宝推出开放平台,开放底层技术接口,吸纳外部开发者为淘宝开发商务应用;2009年12月,淘宝网正式推出“淘宝合作伙伴计划”,征集外部合作商为淘宝商家提供在IT、渠道、服务、营销、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个性化服务;2010年3月,淘宝网正式对外开放数据。4月8日,“淘宝联盟”正式启动,成为打通所有网站与广告主之间的营销平台。此外,2009年淘宝还与浙报集团合作推出《淘宝天下》周刊、与湖南广电达成战略合作,完成打造线上线下“大淘宝”“双通道”,并且推出淘宝手机布局无线互联网。

通过一系列跨界创新,淘宝网“打破边界”逐步“下沉”,覆盖范围从此前的C2C拓展到了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按照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淘宝网首席品牌官王帅的说法,阿里巴巴希望以后人们想到淘宝,会将之视为“购物”的代名词,而非仅仅是“网上购物”。“购物是淘宝”的“大淘宝格局”已然清晰可见。淘宝不再只是一个交易网站,而是一个电子商务生态圈的符号,无论线上、线下,无论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只要人们想到购物和交易,淘宝将无处不在。

“小企业是阿里巴巴”的定位则通过2010年3月整合原阿里巴巴中国站开通“1688”,理顺了“制造”(阿里巴巴B2B)——“批发”(1688)——“零售”(淘宝网C2C)产业链,变得更加明确。

“支付是支付宝”的战略也在2010年迈出重大的一步,4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五年内向支付宝持续投资50亿元人民币。支持支付宝优化系统,加大在风险控制、灾难备份方面的投入,并展开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在2010年10月支付宝宣布与60多家手机芯片商、系统方案商、手机硬件商、手机应用商等厂商联合成立“安全支付产业联盟”,并发布了无线支付产品——手机安全支付产品方案,通过开放平台的方式,吸引3G网、空中网、人人网等手机应用开发商接入支付宝APP接口,支持游戏、阅读、充值、缴费、网购等各项消费的手机在线支付。

当前支付宝用户超过4.7亿,日交易笔数已经达700万笔,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交易平台。支付宝已经与Visa、万事达、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65家金融机构深入合作,有超过46万家商户选择支付宝服务。支付宝还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全球多个地区的300多家网站达成合作,为国内消费者海外购物提供支付支持。显然,支付宝早已经超越了支付工具的层面,成为了信息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大淘宝战略”最重要的一步,2010年9月10淘宝网总裁陆兆禧代表阿里巴巴发布了《大淘宝宣言》,首次明确了电子商务交易各方在淘宝平台上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明确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基本原则“开放、透明、分享、责任”,希望因此引导电子商务市场共同构筑新商业文明。

陆兆禧说:“淘宝网不仅承担着为数亿消费者打造放心安全购物环境的责任,更担当着摸索、构建网络购物规范体系的历史使命。”

一个基于大淘宝的“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在逐渐形成,马云提出到2012年,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可以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子商务链条体系”。一个颠覆沃尔玛、创造历史的“阿里巴巴模式”也逐渐浮出水面、渐渐清晰。

创造未来

艾伦凯有一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Thebest way to predict future is to invent it。)”,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计算机天才,他是Smalltalk语言之父、笔记本电脑最早的构想者、“PC”概念的首创者、现代Windows的图形用户接口GUI的架构师。

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份备忘录上,艾伦凯还预言到,“20世纪90年代将有成百万的个人计算机,而且都将连接到全球公用的信息设施上”。几十年之后,这种预言变成了现实,而且我们就生活在其中,正是艾伦凯和他同时代的一批天才人物们用其智慧和努力创造了这种现实。

人们都认为马云很有远见,似乎在10年前就预见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的今天。就连冯小刚在新浪微博上也为马云在三四年前预见国产片电影票房剧增、华谊兄弟将成为市值百亿的娱乐传媒集团而感慨不已。还有人因此认为马云口中字字是金。

然而马云认为,自己其实当初并没有预见什么。他开玩笑说,当初自己也是“骑虎难下、一路盲人骑瞎虎骑下来的”。与其说他预见了未来,还不如说是他创造了未来。

马云认为“互联网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机会是互联网没有历史,我们有机会创造历史”。他总结阿里巴巴成功时指出最重要的一点首先是“我相信”,马云说“相信互联网会影响改变中国,你就全力以赴去做。”

10年以前,阿里巴巴刚创立的时候只有50万元起步资金、18个人,马云就对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阿里巴巴十年以后会成为一家50亿美元的公司,王国平很兴奋地点了点头,但是旁边的人都觉得马云的说法很不靠谱。当时社会上更是有很多人都不相信马云鼓吹的B2B模式在中国会成功。马云说,“阿里巴巴就是一路被骂着走过来的”,背后的付出与艰辛一言难尽。但是,十年之后,18个人的阿里巴巴变成1.8万人,做出了一家市值200亿美金的香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B2B、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淘宝、用户超过4.7亿的支付宝。马云说“过去十年我们坚持理想,用行动证明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存在”。

但是未来十年我们证明什么?马云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2010年初的阿里巴巴集团组织部会议上,曾鸣的演示文件翻到了最后一页,写着一句醒目的话“创造未来”。

曾鸣指出,旧商业文明时期的企业是在社会中寻找机会,而新商业文明下的企业是在解决社会问题。阿里巴巴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就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的关键时刻,对基础设施、商业基本规则、购物体验进行重新塑造与推进,也就促进新商业文明的形成。集团的重新定位“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则是新商业文明形成的基本推动力。

毫无疑问,这将是阿里巴巴未来十年要证明的东西。

马云在随后的交流分享中进一步告诉在场阿里巴巴组织的同学们:21世纪的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主动去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抓住并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企业才会有持续成长的机会;同样,未来的企业,也只有去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才会赢得尊重。马云说,阿里集团1.8万多名员工、有几百亿的现金、拥有几亿的用户、几千万的小企业,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球的眼光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是马云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义,也是阿里巴巴新的战略和定位。但曾鸣也明白对于这个新定位可能现在阿里人并不是很明白。他对组织部同学们说:“没关系,我们先做起来。”就像三年前不清楚什么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不清楚什么是“开放”一样,三年走下来大家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眼前的新定位、新战略也是同样的道理。曾鸣用一句话总结道:“不了解,才是机会;不知道,才要创造”。

那么,阿里巴巴将凭什么创造这种未来?在曾鸣的演示文件中有一个独特的愿景,“活102年”,这是阿里巴巴原来“成为持续成长102年的企业”愿景中更朴素的表达。曾鸣说“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有本事活102年就是奇迹”。但是凭什么实现这种奇迹?

马云也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不管任何原因,我们今天活了下来,但是我们还有92年要走,这92年,我们凭什么再走下去?”

阿里巴巴现在有了答案。

马云一直认为阿里巴巴过去十年成功的基础是坚持履行了服务中小企业的责任和坚持了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价值观。所以,他认为阿里巴巴创造未来、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回到这一商业基本点(backto base),回到客户,回到员工。

由此,阿里巴巴明确了未来必须坚持的两点,第一,阿里巴巴是使命感和价值观驱动的公司,是一家充满理想主义的公司,永远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第二,坚持专注,只有专注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才能获得长久发展。

曾鸣指出“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就是客户第一,明确公司的定位以及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表明阿里巴巴是通过缔造一个新的“开放”的“分享”电子商务商业模式,通过一种责任内生于商业模式的方式,承担“服务中小企业”、“专注电子商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阿里巴巴认为只有当社会责任与企业商业模式和企业发展战略融为一体,成为企业内在核心基因,才具备持久性和可持续性。

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年中阿里巴巴在实施战略变革的同时,正是通过一系列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乌云计划”、“狂风计划”和“春雷计划”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解决金融危机导致的中国4200万家中小企业面临的订单减少、库存积压、资金断裂、生产停滞等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们“过冬”。马云说,未来十年,阿里巴巴希望通过自己的平台帮助无数中小企业成功,帮助无数的创业者成为阿里巴巴。

这就要求阿里巴巴是一个有使命感的组织,而承担并完成这种使命的一定是构成这个组织的基本单元——员工,是员工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马云认为“员工才是我们真正最大的财富”。企业要想真正做大,一定要关心员工。帮助员工成长起来,公司就会成长起来。他认为投资员工就是投资未来。

在金融危机寒流来袭的2008年和2009年,当大部分企业都裁员、减薪的时候,阿里巴却作出了重大决策,做出了2009加薪和2008年丰厚的年终奖计划,采取“2-7-1原则”使绝大部分员工获得加薪和丰厚的年终奖金,褒奖阿里巴巴员工在危机时期取得的难能可贵的进步和业绩。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积极应对企业快速增长中面对的文化、组织、人才建设方面的挑战,展开企业组织形态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其结果就是在一年的探索之后提出将打造“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作为阿里巴巴组织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这就是坚持员工第二。

曾鸣在年初组织部会议上表示,希望阿里巴巴所有同事一起探讨一种新商业文明下的组织形式。与工业时代多层级、依靠指令控制、严格管理的公司不同,营造一种快乐、幸福、丰富多彩的工作氛围、组织互动方式和新就业形态。梁春晓将这种新商业文明时代的组织模式特征概括为“扁平化”、“透明”、“无组织”。

在2010年5月份的深圳股东大会上,马云指出,21世纪的企业,必须贯彻“开放、分享、透明、责任”。阿里巴巴必须做成一个“开放、分享、透明、承担责任”的公司,这将是阿里巴巴重要的企业文化,也是全体阿里人的信条。

毫无疑问,任何人都明白,透明的空气可以让工作充满创新。开放和分享会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关键是阿里巴巴已经在这样做了。马云说:“我们把公司做小,把服务做大。要让员工开心,员工开心了,有创意了,才会有艺术感。”

2009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新内网“阿里味儿”网站正式上线,通过Web2.0的互动方式搭建了一个“公开”、“透明”的无障碍沟通平台。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有open信箱、圆桌会议、企业内刊《阿里人》、员工满意度调查、内网留言板等多种多样高效畅通的沟通渠道,保证员工和管理人员的“透明”交流。2009年度的最后绩效考核,薪资、奖金等等都在尽可能透明、宽松的环境下进行。

因此,马云能够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的内网在公司内部是完全开放的,两万名员工只要你敢问,我们就敢回答”;在股东大会上,他也对数百名股东说“公司里的任何制度,只要你敢问,我就敢答,没有任何隐瞒。”他更进一步表示,再经过三年努力,阿里巴巴企业内网要向全社会开放,让全社会了解阿里巴巴的产品研发进度和公司管理状况。2009年9月阿里巴巴十年庆典的演讲中,马云提出在2010年阿里巴巴将打造阿里员工的“幸福指数”。阿里巴巴将不仅仅满足创造更多的百万富翁,而是要认真关注员工的幸福感。阿里巴巴希望自己的员工不仅仅在物质上富有,更要在精神上富有。阿里巴巴不仅仅要让员工在承担使命中获得成就感、被社会认同和尊重,更要使员工能从每一天的工作中都获得快乐。

因此,阿里巴巴在今年组织会议上将“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作为未来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于“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马云的理解是,“假如我们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员工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股东也赚钱了,那么我相信我们的企业就是幸福指数很高的企业”。

实际上通过这个新概念,马云在重新定义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企业治理方式的变革。

对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马云的思考是:“上世纪的劳资关系是雇佣剥削关系,而本世纪是合伙人关系。”因此在2009年阿里巴巴作出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告别创始人时代,进入合伙人时代。这标志着阿里巴巴企业治理结构的深层变革已经开始。

在2007年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之际,公司总裁卫哲的股份就出人意料地高过创始人马云,这引来外界各种猜测与不解。其实,在3年前阿里巴巴就开始考虑引入在律师和投资界盛行的合伙人模式。卫哲透露,赴欧美考察中发现公众上市公司的平均寿命不如家族企业和合伙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CEO有短期业绩的压力,可能更关注股东利益,合伙人制更符合社会、客户的长期利益。因此,在经过两年考察和调研之后,阿里巴巴决定告别创始人时代,全面推进合伙人机制。卫哲表示阿里巴巴形成清晰的合伙人制,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

这其中渗透的原则依然是“开放、分享、透明、承担责任”,对于阿里巴巴引入合伙人制,彭蕾说“就是利益均沾,大家可以分享任何子公司的成长”。

在此基础上马云也对企业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在2010年西湖论剑马云与eBay总裁约翰多纳霍的对话中,马云借助互联网中“万维网”概念的表达形式“3W”(WorldWide Web),对21世纪之间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作了重新定义。“3W”其实是三个赢(win)的缩写,第一个赢就是客户的赢,第二个赢是合作伙伴的赢,第三个赢是我们自己的赢。如果其中一家输的话,其他两家也要输,所以必须是“3W”三赢。因此,企业必须找到耕作的伙伴,创造很好的生态系统。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阿里巴巴和昔日的竞争对手ebay走到了一起,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合作,eBay将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一个将中国产品销往世界的平台。因为阿里巴巴和ebay有一条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坚持客户第一,服务于中小企业。

马云说:“仁者无敌,心中无敌者,则无敌于天下。”当企业关注的重心从“财富—竞争”转移到“客户—合作”上面来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格局豁然开朗。

实际上与ebay的合作阿里巴巴只是阿里巴巴“构建全球电子商务生态圈”这一宏大计划中的一个关键支点。此前,以英国超级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为财务顾问,阿里巴巴B2B公司在其协助下在2010年6月25日全资收购美国加州的B2C公司Vendio,尝试在美打通B2B2C的平台;还在2月与巴西的Iudatrade公司展开合作,正式登陆巴西市场,以此为基础向拉美其他国家发展;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团在今年5月已与雅虎日本展开战略合作,淘宝网开设“淘日本”频道,雅虎日本开设“中国商城”频道,雅虎日本的投资人软银董事长孙正义指出“两个平台互联将创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实际上,金融危机为阿里巴巴带来一个重大战略转折,那就是“由‘把中国产品卖到全世界’升级为‘把全世界产品卖到全世界’。”马云说:“未来10年,我们将会从一个纯粹的中国出口中心,转变为一个中小企业交换产品的全球性平台。”

结果已经没有悬疑,未来10年,阿里巴巴将成为世界的阿里巴巴。

尽管像十年以前一样仍然有人对此不断质疑,但是马云表现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因为阿里巴巴走向世界,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自己在中国的商业模式。“这不是真正的全球化,这是占领。”马云说。

他甚至叫曾鸣拿掉了去年讨论新商业文明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全球化”。因为,海外并购、开拓市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全球化”是未来21世纪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所必须拥有的胸怀和追求。一个真正有全球视野的企业所应具备的价值观,更能代表一种高度,这就是“开放、透明、分享、责任”。做到这四点,阿里巴巴一定是一个“全球性”的企业。

2010年10月《财富》中文版“2010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中,阿里巴巴名列榜首,然而这并非是对一家大公司的表彰。

因为阿里巴巴现在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家“大公司”。它在尝试升级,从“大”走向“伟大”。

上一篇:发展党员综合审查报告下一篇:皮山农场第二小学民族宗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