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初中作文素材事例

2024-06-09

暑期初中作文素材事例(精选6篇)

暑期初中作文素材事例 篇1

暑假开始了,我邀请表弟到我家来玩。他今年才三岁,特别的顽皮。我们和妈妈,姨姨一起来到了游玩胜地——金龙湖和珠山。

我们来到金龙湖,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看可爱的小金鱼。湖里的小金鱼可真多呀,有红色的,有黑色的,有黄色的,有花色的,还有银白色的,漂亮极了。这时游人把自己带来的食物抛向小金鱼,它们看到食物,就一拥而上,抢了起来,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小水花,我们觉得美极了。然后我们沿着湖畔欣赏那些五颜六色、竟相开放的莲花。它们有许多花瓣,向四周尽情地舒展,它们静静地漂在水面上,如一盏盏五彩缤纷的小灯笼,让人看了,不忍去摘它。

我们又来到了金龙湖东边的珠山。我们首先来到了人工瀑布的脚下,抬头仰望瀑布,我不由地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沿着石阶而上,来到瀑布上面,那水声可真大呀!瀑布溅起的水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那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此时我真想变一只可爱的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去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新城区。

暑期初中作文素材事例 篇2

一、要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农村学校有着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自然环境,走出教室就能看到广阔的田野、大山、树林、绿油油的庄稼,嬉闹枝头的鸟儿、奔跑于田间的牛羊、辛勤劳作的农民,也能听到草丛中蛐蛐的鸣叫声等等,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把身边的这些得天独厚的丰富的鲜活的资源作为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激活了他们的作文兴趣,而且使他们有话可说,也有了写不完的话题。为此在每次作文写作前,我都要明确地给出他们要观察的主题事物,而后走出教室让他们细心地观察,最后写在作文本上。一年多来他们的作文能力和写作水平明显地提高了,话语通顺了,写作的素材也丰富了。

例如,我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农民伯伯的牛。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农户家里,先让每个同学在小组里口头描述眼前的牛。这时学生们一个个兴趣很高,争先恐后,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学生有话要说,但插不上嘴,急得直搓手———回到学校,我要求学生以《牛》为题写一篇作文。出乎意料的是每个学生写的篇幅都很长。有学生写道我家也养着一头牛,爸爸每天会挤奶给我吃。在看了作文后我引导她再放开思路,好好想想牛吃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活等等,后来她又写了一篇,她文中这样写道:我家的牛吃的是草,它从不计较草料的好坏,农忙时节,它帮爸爸犁地,还要给我挤牛奶吃,我爱我家的牛,我要向它学习,以后不再挑食,以后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默默地多为农民做贡献。

因此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生活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说话、作文兴趣,而且还会在大自然中找到很多新鲜的作文素材,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

二、通过走进自然,培养爱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疼爱、百般呵护,结果使其变得自私、任性、冷漠,对自己身边的小朋友、周围的事物缺乏应有的爱心。此外,学生们也形成了足不出户、不干家务,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恶习。因此他们在写作文时,往往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不会表达对事物的爱,只是胡乱地发表感叹。为此,我组织学生走进田野,在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爱心。

在作文课上,我带学生们走进田野,这时就有人撒欢似地在麦田中跑起来,弄得尘土飞扬;有的对庄稼连踩带拔,狼藉一片———见此状,我急忙集中学生,给他们讲了农民如何辛苦,一年的收成要两年的耕作,小麦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洋芋是我们这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吃的面包就是农民从地里刨出来的,如果遇到旱灾时,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会降低,生活会陷入困境,这使他们懂得了农民的艰辛,而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了肃然起敬之情,也懂得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那些破坏庄稼的学生们开始低头认错,并以虔诚的态度“扶起”那些刚被践踏过的庄稼。在返校途中,学生们一路上看到绽放的花朵时,也不再随意采摘,更不会用脚去踩踏;有的学生走在草丛中蹑手蹑脚,生怕踩坏了脚下的小草。回到学校后我要求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一个学生写到:我的家乡有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欢快流淌的溪流、绿油油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绿油油的麦田,更有我们可亲可敬的辛勤耕作的农民,他们使我的家乡变得这样美丽、富裕,一想到勤劳、质朴的农民伯伯,我就感到惭愧,因此我要改掉以前的不好行为和习惯,以后要爱惜粮食、不再随便丢弃馒头、倒掉饭菜,要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果实,将来我要把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好,因为我爱我的家乡!

从作文的内容看,学生们写的篇幅长了,即有话说了,并且说话也有了一定的条理性,在表达的情感上也进步多了,他们由看到的景,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做作之意。

摘要:<正>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农村教师为学生写不好作文或写作时找不到好的素材而苦恼,他们将理由归于农村初中生没有城市学生那样见多识广,也不善于语言表达,于是他们常常要求学生背这背那,殊不知农村学生有活动空间大,与大自然亲近的优越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初中生作文写作有素材多、亲近自然、贴近农村真实生活的优势和取之不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突

初中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篇3

当时,福克兰只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几个月前,公司收购了一块地皮,准备用来建筑一座办公大楼。在这块地皮上,由于居住着100多户居民,他们都因此而举家搬迁。

不过,居民中有一位爱尔兰老妇人,她首先跳出来与机车工厂作对。在她的率领下,许多人都拒绝搬走。同时,这些人还抱成一团,决心与机车工厂周旋到底。

面对这件棘手的事情,有一天,福克兰对公司领导请缨道:“如果我们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此事,不但费时而且费财。当然,我们更不能用强硬的手段去驱逐他们,如果这样做,我们将会增加许多仇恨。即使大楼建成,我们也将不得安宁。如果领导信得过我,请将这件事交于我来处理。”

公司领导根本就不相信这个年轻人能处理好这样一件麻烦的事情。但在走投无路之际,最终勉强答应将此事交于福克兰处理。

一天,福克兰找到那位老妇人时,她正坐在房前的石阶上。福克兰故意在老妇人的面前走来走去,以引起对方的注意。果然,老妇人好奇地问福克兰:“小伙子,你在这里干什么,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了吗?”

福克兰走上前去,他并没有直接了当地回答老妇人的问题,而是对她说:“您坐在这里无所事事,真是太可惜了。我听人说,您具有非凡的领导才能,实在可以成就一番大事。听说交通公司将建设一座新的大楼,您何不劝劝您的老邻居们,让他们找一个安乐的地方,永久地住下去。这样,大家都会记住您的好处。”

福克兰几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却深深地打动了老妇人。

不久,她就变成了全费城最忙碌的人。她到处寻觅住房,指挥邻居们搬迁,把一切都做得非常得当。

最终,鲍尔交通公司在搬迁的过程中,仅付出了原来预算的一半的费用。

而福克兰由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处理了难题,他也一举成为公司里最有名的员工。

初中作文经典事例素材 篇4

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逸望,真后来之秀。”

释义“秀”,优秀的意思,表示后辈中的优秀者。这则成语也称“后起之秀”。

东晋时,王忱(chen)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很受亲友的推祟。他的舅父范宁,是当时着名的经学家,对王忱也很器重,有着名文士拜访,他总让王忱到场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他年龄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不料,王忱见张玄这等模样,看不上眼.也默默坐着,一言不发。张玄见他这样,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对坐了一会,怏怏不乐地离去。事后,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中的优秀人才,你为什么不好好与他谈谈?”王忱傲慢地回答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来往,完全可以来找我谈谈嘛。”范宁听了这话,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是后来的优秀人才。”“玉忱笑着回答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来我这样的外甥?”

初中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篇5

邓小平戒烟趣闻

陆铿是香港著名记者,曾多次访问北京,并与邓小平会见。1988年,香港百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风云变幻的邓小平时代》,受到了舆论界的重视和好评。该书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高度评价,也介绍了他在与邓小平会见中,反映邓小平性格与特点的一些趣事。

书中写到:邓小平没有架子,平易近人。说话不绕山绕水,开门见山,一句是一句,而且有幽默感。比如,当我谈到香港问题时,他就说,到期收回,不是单收回九龙,而是像广东人说的“办烂”,并向在座的邓颖超和方毅解释,“办烂”就是统统收回的意思。而且说,收回之后,制度不变,可以告诉在香港的亲戚朋友放心。表现得很干脆。邓为人豁达,看得开。已经确认香烟有害于身体健康,因此美国香烟广告都要同时刊出有害的声明。邓小平很诚恳地表示: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其他的嗜好,只是抽抽香烟。而且年纪这么大了,何必再戒除呢?如果因抽烟而缩短寿命,也只好认了。说得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对农村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研究 篇6

通过作文素材的积累研究, 能够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写作文时手头有足够的材料可用, 能够有效筛选有用的写作素材。真正改变学生在写作文时苦于“无米下锅”的局面。彻底扭转学生怕写作文的恐惧思想,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写作文, 喜欢写作文。鉴于学生生活在农村, 在作文素材积累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观察农村自然风光入手积累素材

青葱的庄稼, 清幽的树林, 美丽的野花、野草, 美味的野果, 展翅翱翔的飞鸟, 纵横交错的河流, 落日的晚霞, 蓝天白云下的村庄,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的美景……这些就是孩子的乐园, 是孩子感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最好的舞台, 也是学生观察、写作的鲜活对象。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 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 只要认真观察, 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为抒写真善美奠定了基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很有可能对这一切熟视无睹。所以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无处不在的自然风光, 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累写作材料。

二指导学生收集农谚

“庄稼一枝花, 全靠粪当家”“人勤地不懒”, 这是说农民只要勤劳肯上粪庄稼就能种好。“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这是农村根据时令种植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 讲的是天旱, 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 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 可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 达到了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三从体验农村生活入手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 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 这些趣事都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锄草间苗、松土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 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 这些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机会。因此, 要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 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如种玉米, 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 什么时间喷洒除草剂、施肥、收获, 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许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掰玉米的劳动,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 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 这样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充沛的文章来。

四从观察农村变化入手积累素材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的现代化, 农村的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此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问题, 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 从中指导学生作文, 扩展学生写作题材, 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五坚持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 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 认真地作。为养成写作的习惯, 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 也非多作不可。写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 作抒发内容情思的文章, 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 决不放过, 这也是而且必须做到的。”学生生活在农村, 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 都十分地感兴趣, 如许多同学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小动物, 可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 把他们养花种树, 和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 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此外, 观察中要善于发现疑点。

观察要注意方法, 观察的方法很多。如鸟瞰法、顺序法、特写观察法、跟踪法、比较观察法……指导学生密切注意周围的生活。要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 采用合适的观察方法、选择恰当的观察时机。这叫做有钢使在刀刃上。总之, 作文离不开素材, 而观察是获得素材的重要手段。

六从课本中积累素材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情感, 还是从表现技巧上看, 都是中学生学写作文的范本。所以, 认真阅读教材, 充分运用课文, 随着课文学作文, 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如写人, 可从《台阶》中学写以事表现人;可从《俗世奇人》中学用夸张手法突现人物特点, 使人物鲜活而有个性。如写事, 《走一步, 再走一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写事文的典型结构, 事中寓理, 理从事来;想把事写得感人可以学《背影》, 描写时不断注入与强化个人的感受;想把事写得生动吸引人可以学《社戏》, 一波三折造波澜。如写景, 《春》《济南的冬天》便是很好的范例。可见, 我们的习作范例, 在课文中都是可以找到的。

上一篇:致高三学生的一封信下一篇:中学质量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