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08-11

Unit1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16篇)

Unit1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本节课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大和雪后景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本节课难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大的,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后美丽的景色的。

本节课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领悟作者善于抓住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下雪景象。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试着背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你们见过雪吗?雪大吗?雪景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峻青爷爷写的《第一场雪》。板书课题:第一场雪

2、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你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1、第一场雪的时间。

2、雪下得大。

3、雪后景美。

4、大雪引起的联想。)

三、共同探究学生最喜欢的部分。

1、雪下得大。

你们从哪些地方知道雪大的?小组协作,找出来读一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让学生进入情境。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鹅毛般的大雪”、“一会儿就白了”是从视觉上来写的;“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是从听觉上来写的)。教师就势引导学生,我们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下了整整的一夜大雪,你们想看看雪后的壮美景色吗?

2、雪后景美。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临其景,感受大雪之后雪景的美,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地方美。请同学们看书,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美,美在哪里?从这些句、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讨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适当的点评。

(如:“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作者写得是否真实,赞一赞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遣词造句的绝妙。)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有感情地朗读,赞一赞雪美,分享作者的喜悦。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领会作者写大雪之后的美景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如学生在领会的过程中有难度,教师可作一定的引导。)

三、师生共同小结。在这一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些什么?

Unit1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2) 通过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并同时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由现代作家赵丽宏先生所写的散文《望月》,我们和他一起去望月,好吗? (2) 齐读课题。 (3) 指导读课题。(要读得轻一些,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月亮的不同读法,读得洪亮感受明亮,读得舒缓感受朦胧。)【设计意图】开始上课时,通过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月亮的美好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读了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看?做?)

2.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谁在望月?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 (1) 出示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闪烁、船舱、沐浴、瞳仁、比喻、云絮、封锁、呵欠、外甥。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描写了作者与小外甥在江轮的甲板一起望月时看见的景色,产生的联想和进行的对诗比赛。)

三、欣赏月下景色,感受美景

课文的内容我们理清楚了,下面我们和作者一道,去江轮的甲板上欣赏那迷人的美景。请同学们用心听,你从中仿佛看到什么,有怎样的感受,都记在脑海里。

1. 教师配乐范读第二段,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月夜景色。

2. 学生初读第二段,感受月色的美丽,思考:月光的美是怎样的美? (1) 你认为用哪些词能说出这时江上景色的特点?(柔和、安详、宁静、静谧); (2) 你还能用哪些学过的词语形容月光下的景色?(月光似水静影沉璧); (3)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色,你会用上哪一个词?

3.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月色的美? (1) 月色宁静美。(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2) 月色灵动美。(出示)“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3) 月色朦胧美。A.“隐隐约约”说明两岸的黑色剪影看不清楚,有一种朦胧美。B.指导朗读这句话,突出“隐隐约约、伸展、起伏”几个词语,感受朦胧美。C.理解“镀”字。将“镀”换成“染”比较,体会用“镀”更显得有光泽。D.朗读这两句话,体会江两岸景色的美。

4. 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交流朗读心得。

5. 齐读第二段,把对月夜景色的感受融入其中。

6. 如此美丽的月色,这样的夜深人静,你能从其他地方找一个词形容这时的环境和我们的心情吗?(强调环境和心情) (1) 学生回答时适时解释“清幽旷远”。(联系图画,幽静、宽阔、辽远) (2) 适时解释“沉醉”。你有过沉醉的感觉吗,什么情况下你会沉醉?(指导用“沉醉”说话)

7. 读3-5自然段,思考: (1) 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和小外甥沉醉在优美的月色中? (2) 我们为什么会沉醉?(多媒体出示“月光,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的形式,强化了朗读训练,并在朗读过程中进行配乐,创设了月下江景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月色的静谧美好,激发了朗读热情。

四、吟诵月之诗句,体会诗情

皓月当空,古往今来那些文人墨客们如果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他们有的会吟诗作画,有的会饮酒助兴,甚至有的会轻歌曼舞,那文中的小外甥想到什么呢?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好不好?

1. 投影出示小外甥和作者背诵的古诗。

2. 分角色朗读。 (1) 男女声分角色读。 (2) 教师和全班学生分角色读。(师读舅舅)

3. 看到后面有什么号?表示什么?那哪位聪明的小外甥接下去?(学生对诗)

4. 月光下,我们尽情地对着诗。此时此刻,(课件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学生齐读)

5. 写月亮的诗句非常多,老师也搜集了一组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家一起读(同时多媒体出示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6.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诗人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有时月亮天真、童趣,有时孤独、惆怅,有时化作一片美丽的乡愁,有时发出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声声叹息,自读诗句,从诗句中,你能找到怎样的月亮。

7. 写月亮的诗真是又多又美,不过也有许多描写月亮的歌曲也很美哟,你们谁知道,唱一下: (1) 指名唱写描写月亮的歌曲。 (2) 描写月亮的歌曲非常多,同学们请听。播放歌曲片断:《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月亮之上(凤凰传奇)》

8. 这些美妙的诗,这些美妙的月光,此时此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里。请读:“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总结: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使旅途之夜变得其乐无穷,而且使文章丰富多彩,今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格言,可以使文章更有魅力、有品位。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与月的交融,本环节紧紧抓住了“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这句点睛之笔。第一次在学生对诗后,第二次在体会作者的感情和听完歌曲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诗中月,月中诗。

五、观察月亮图片,启发想象

过渡:当我还沉醉于诗的意境和月的清辉之时,聪明的小外甥却已经在想月亮像什么呢?

1. 观察一组月亮的图片,展开想象,把你心中的月亮写下来,下节课与小外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2.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课后交流。

《雨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这是一首反应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冰心。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富有节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设计理念

①随文识字;②情景说词;③开心诵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和新词,认识新偏旁。

3.体会夏日儿童玩水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學习、体会小哥哥和小妹妹的愉悦心情,并能将自己的体会带进课文朗读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1.出示“夏天”一词。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说说在夏天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2.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镜头找寻夏日里最美好的记忆吧(播放孩子雨后广场踩水玩耍的视频)!师:他们在做什么(板书:踩水)?从他们的脸上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快乐)?

3.师:也是这样的一个夏日雨后,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一群正在踩水嬉戏的孩子。她被眼前的情景逗乐了,不禁提笔写下了一首有趣的小诗。题目是——雨后(出示课题,学生齐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过渡。师:这首诗着重写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自由地读读课文吧。

2.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⑴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字典。⑵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汇报。这首诗着重写的是小哥哥和小妹妹雨后踩水的故事,体现了广场上一群孩子雨后玩水的快乐。

三、识字学词、诵读课文

1.过渡:小哥哥最淘气,让我们先去看看描写小哥哥的段落吧!

2.出示第二节。⑴慧眼识生字。①师:“谁能又快又准地找到本小节生字。”②学生汇报并读生字。③分析“劲”的字形,交流记字方法、组词。④去掉拼音,指名读。⑵动脑学生词。联系生活理解“使劲”的意思。师:生活中你做什么事会用上“使劲”这个词?能用动作表现吗?练习用“使劲”说完整的一句话。⑶用心读课文。师:从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读文章的第二小节(突出“使劲”“溅起多高”,指导学生读出踩水时快乐的心情)。

3.出示第三节。过渡:正当小哥哥使劲踩着水花时,突然意外发生了!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小节。⑴慧眼识生字。①指名找生字。②请小老师带读生字。③分析“奋”的字形,交流记字方法、组词。④指导认识“身字部”及“射”字书写,比较“身”字与“身字部”的区别,教师范写,并指导学生认真书写。⑤出示去拼音的生词,请学生齐读。⑵动脑学生词。①理解词语。②练习用“糟糕”这个词说一句话。⑶用心读课文。①指名读。②齐读。

4.出示第四节。⑴慧眼识生字。①教学方法同上。②学习“矢”字部,学习“短”字书写。⑵动脑学生词。利用图片理解词义。⑶用心读课文。表演读。过渡: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风光(出示雨后美景图片)。课文如何写雨后美景呢?出示第一节。⑴慧眼识生字。教学方法同上,分析“梢、赤”的字形,交流记字方法、组词。⑵动脑学生词。利用图片理解“树梢”的意思、练习说话。⑶用心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听师范读,提出质疑

过渡:看见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起劲,我也想加入进来,欢迎吗?

1.师生配乐轮读。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学贵有疑,相信课文读到这,大家一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请大胆地提出来。学生汇报。为什么小哥哥嘴里说着“糟糕……糟糕!”可心里却那么兴奋与骄傲?为什么小妹妹怕自己摔跤,还希望像哥哥那样摔上痛快的一跤呢……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小问号留到下一节课再学习吧。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方法。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了这首有趣的诗歌,是你们让我知道了,拥有一双慧眼可以发现那么多生字,动脑筋学新词原来那么有趣,用心读课文才能发现文字的美,学会质疑才能收获更多,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相信在以后的日子它会一路伴你我同行,给予我们更大的帮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类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2.能借助工具(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初步认识人体的组成。教学方法:

教师引领、点拨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人体结构与建筑物结构对照图,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植物(洋葱)表皮细胞,动物表皮细胞,人口腔粘膜细胞,人血细胞,人的神经细胞......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前测 导入新课(了解学生的已知知识经验,很自然的引入新授)

 谈话: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组成,谁还记得,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交流)对,从外部形态上看,我们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这四部分组成,那我们人体内部又有哪些器官呢?这些器官又是如何构成我们人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活动感知 探究新知 活动1:认识人体的组成

◆提问:你知道我们人体内部由哪些器官组成吗?把你所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或写出来。

学生活动:将自已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或写出来,并把自己所画的内部器官与教材第20页插图进行比较.然后对照插图将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的相应位置指出来。(熟悉人体内部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里的大致位置)

◆结合P20页插图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教材中的每幅图都表示一种系统)的名称并板书。(让学生了解人体主要器官和主要系统名称)

主要器官:心脏、肺、肝脏、胃、小肠、大肠、肾脏、脑等 主要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教师讲述:在第一单元《常见的建筑》一课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建筑物的组成,它和人体的组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请大家观察P21页图片,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图中细胞相当于楼房结构中的哪一部分,组织、器官和系统分别相当于楼房中哪个部分。(理解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之间的相类似关系。)

学生活动:同学间相互交流分析结果。班级交流。

◆教师适当小结:细胞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组织(由许多细胞组成)相当于墙(由许多砖砌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相当于房间(由不同的墙面围成);系统(由不同的器官组成)相当于单元(由多个功能不同的房间组成);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相当于楼房(由多个单元组成)。所以,人体的构成是这样的: 人体的构成: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使学生加深理解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之间的相类似关系。)知识延伸:人体的结构除了与建筑物的结构有一定相似外,与植物和机器的结构也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让学生理解构成人体、其他生物体和物体的结构层次都是相类似的)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并适当记录。班级交流。教师小结: 植物体的构成:

各种植物细胞——各种植物组织——各种植物器官——各种植物系统——植物 机器的构成:

铁分子——各种形状的铁块——各种零件——各种操作系统——机器

引领归纳:通过分析,我们认识了人体的结构,说说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为下节课做铺垫)学生回答:细胞。

三、达标测评:(课件)

四、课堂总结(引领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整合,加深印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人体的组成

人体的主要内部器官:

心脏、肺、肝脏、胃、小肠、大肠、肾脏、脑 人体的主要系统: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人体的构成: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 导入新知

导言: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就是细胞,那么细胞究竟是什么样子?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并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承上启下,自然引出本节要探究的内容)

二、活动感知 探究新知 活动2:观察细胞

谈话: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生命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那么,关于细胞你都知道些什么?又想知道些什么呢?(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细胞非常小,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我们用什么工具观察它们呢?(自然引出本节探究需要用到的仪器名称)学生回答: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教师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在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操作)(1)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将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细胞为止。③观察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

学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的装片,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引领:刚才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一些细胞,你观察的是哪种细胞,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提升性引领: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形各不相同。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加深学生对细胞的进一步了解)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不但培养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整合。还可以把课上的知识延展到课外,让学生去探索更为有趣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人体的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显微镜的构造: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大自然给予了我们舒适的生存环境。回想一下,第二单元都有哪些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对,我们要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1、板书:小村庄。上课前,老师先带领大家到一个小村庄看一看。(课件背景音乐)怎么样?美吗?谁能用你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这美丽的小村庄?你们说的太美了!我也说一说:早先„„你们喜欢它么?(PPT1)

2、现在老师再领大家到另外一个小村庄看一看,(课件背景音乐)请你把看到的画面跟大家说一说!同学们,其实,这是同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我们喜欢的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会变成现在这种可怕的样子呢?想知道答案吗?(PPT2)

3、那好,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小村庄,看看它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好,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出你们都很想了解这个小村庄的故事,不用着急,咱们先把文中的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了,这样才能更清楚的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一读课文。

2、老师发现大家读书时都很认真,那么下面这些字词你们能读准么?通过预习,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学生从音、义分析。(PPT3)

3、大家刚才读字词时,准确、流利,那你们能不能也准确、流利把课文读出来呢?下面我们分自然段读。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其他的同学认真听一听,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围绕着这个小村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PPT4)

5、说得真好,说明这位同学认真读书并动脑思考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

6、下面老师想提问题,你们有信心答对吗?要想答对我的问题,你们就得好好再读课文,使劲儿钻研,钻研的越透彻越好!看我的问题是:(课件问题)

现在请再读读课文吧,动笔画出你认为重点的句子。问题想好后到小组内讨论一下。我们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

7、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板书:村庄美丽 树木减少 土地裸露 什么都没有了这也是这篇课文的思路,谁发现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后,我们再写事儿的文章时,就可以按这种写作顺序来写。(PPT5)

8、(1)小村庄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那么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哪个组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一下?

(2)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对,乱砍滥伐造成了这个小村庄出现这种可怕的后果。其实,这也是威胁我们人类生存的一个大问题。老师课前查阅了资料:(课件)像这样的情况离我们远么?不远了!(PPT6-8)

9、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两个问题之外,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就请你们把有关书籍带来,利用中午的读书时间,和大家互相交流一下,从中找到答案!

10、教师小结: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村庄,这些村民们只为了满足一己之私,用手中的一把斧头砍到了树木,破坏了美好的家园!这是多么低级的错误呀!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我想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说上一句更严重的话那就是:罪有应得呀!同学们,现在你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呀?如果用酸甜苦辣来说的话,是哪一种味儿呢?是呀!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就请你们通过朗读中表达你们心中的滋味吧!全体读第1自然段,男生读2、3自然段。女生读4、5自然段。

(三)、写生字:

1、出示这节课要会写的字,全班齐读。从字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2、教师范写。

“葱、黎、裸、森”很多独体字,在做偏旁时,具体的形状要发生变化。

3、学生仿写。强调写字姿势。

(五)、总结全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令人遗憾,引人痛惜,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妈妈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人类将别无去处,再不行动起来,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从而保护我们的家园。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请课下认真思考,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六)、板书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村 庄 美 丽

树 木 减 少 土 地 裸 露

什 么 都 没 有

掌声(第一课时设计) 篇6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听说你们班很喜欢背古诗,是吗?谁站起 来背给大家听?指生背。师:背得很流利!还有谁来?(指生)师:把掌声送给他!同学们一起背一首古诗怎么样?(生背)师:老师也把掌声送给你们。

2、师:这堂课,就让我们在掌声中开始新的课文学习吧!出示课题,一起来读题目!(齐读)师:热烈地读读!(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很动听!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师:同学们读得很专心。老师考考你们词语读得怎么样?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三排):a、麻痹症、落(lào)下、残疾

b、姿势、情况、镇定

c、情绪、讲述、鼓励

(1)自由读一遍。

(2)师:谁来读第一排?指生。师评:你把这个词(点击“落下”)读得特别标准,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指生说。

师:还有谁会读?指一列火车读“落下”。再齐读。

(3)指生读第二排。师:“势、镇”都是翘舌音,女生读,男生读。

(4)谁来当第三排的小老师?指生领读。师:“情绪”的近义词是什么?

(5)去掉拼音开双列火车读。

(6)齐读全部词语。

3、师:读了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1)先自己练习轻声讲。

(2)指生讲。师评:你把开头讲得很好。那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呢?谁来补充?

(3)再指生讲。师评:你把开头、经过、结果讲得很完整又简洁,真了不起。把掌声送给他!

三、学习课文1-2段,感受英子的自卑、忧郁

1、师:刚才讲到英子因为掌声的鼓励,变得乐观开朗了。掌声对于她是这么重要。而原来的英子又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让我们默读课文1-2段,找出写英子表现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2、师:哪些语句写英子的表现?

指生汇报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指生汇报2: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指生汇报3: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指生汇报4: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英子很忧郁。

《尊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篇7

《尊严》是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第二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文讲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尊严, 赢得别人尊重, 从而改变命运的故事。本文语言简洁, 叙事条理清晰, 对人物形象哈默的塑造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来表现的。选编本文的目的, 一是通过阅读, 懂得什么是尊严;二是在阅读过程中习得语言, 体会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严”一词含义深刻, 引领学生自主地领悟“尊严”的真正内涵, 扩充“尊严”的内延和外延, 感悟人物形象的高贵品质, 是我面临的教学重难点。如何找准切入点,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呢?细读文本后, 我发现本文语言形式上的另一特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背后是人物形象丰富的内心世界。于是, 我就确定了以关键词“尊严”为切入点, 以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为突破口, 紧抓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教学的框架。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学习生字词, 正确理解“逃难、例外、尊严、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词语。

2.体会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二) 价值观目标

初步体会“尊严”的含义, 知道维护尊严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算富翁?

(一) 激趣揭题识“尊严”

1.可是有一个人什么也没有, 却有人说他是个百分百的富翁, 你信吗?不信,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尊严》中去寻找答案。

2.揭题板书, 指导书写“尊”字。

3.联系生活, 或查字典, 说说你对尊严的理解。

(二) 初读梳理探“尊严”

1.教师布置自读要求:

(1) 做到初读三字诀:准、通顺;

(2) 思考:课文围绕“尊严”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学成果:

(1) 字词: (1) 逃难 (多音字) (2) 沃尔逊杰克逊哈默 (人名地名) (3) 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四字成语)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直奔主题质“尊严”

过渡:对于课文中的这个年轻人, 杰克逊大叔有一句富含哲理的评价 (出示) :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但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1.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质疑:再读一读, 有什么问题跃入你的脑海?

(四) 精读文本品“尊严”

过渡:是呀, 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尊严真的这么重要吗?让我们走近这个年轻人, 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看一看, 他身上又潜藏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品质。

1.感悟年轻人与他人的“例” (可穿插在感悟哈默的“外”中学习)

(1) 找到学习描述年轻人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的句子。

(2) 读了这些词语与句子, 你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 理解“逃难、狼吞虎咽”等词)

(3) 假如你是这个年轻人, 你会怎么做?

2.感悟:年轻人与其他逃难者的“外”

过渡:是啊, 这群逃难的人是多么饥饿、疲惫, 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杰克逊招待他们的食物, 可是有一人却例外, 他的例外又表现在哪里?

(1) 自由读第2~5自然段, 划出描写年轻人动作、语言的句子。

(2) 以师生对读的形式交流找到的句子。 (师读杰克逊的句子, 生读年轻人的句子。如:师引:当镇长大叔杰克逊……时, 生接:他仰起头……)

(3) 品词析句: (可掉换顺序)

句子一:他仰起头, 问:“先生, 吃您这么多东西, 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干吗?”

(1) 抓住“仰起头、您、”等词体会年轻人的自爱。

(2) 指导朗读。

(3) 教师小结: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 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的这种高贵品质, 就是———尊严。 (板书:尊严)

句子二: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说:“先生, 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 我不能不劳动, 就得到这些食物!”

(1) 填补内心独白: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他想: () , 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他想: () , 于是, 他 () 说:“先生, 那……”

(2) 转换角色, 交流补白。如:年轻人, 你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你在想: () 生接:你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你在想: (生接)

(3) 指导朗读。 (抓住“不能不”体会年轻人的坚持与坚决)

(4) 教师小结:同学们, 在充满诱惑的食物目前, 在热情款待逃难者的大叔面前, 年轻人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 在诱惑面前表现出的这种骨气、节气, 不正是———尊严吗?

句子三:“不, 我现在就做, 等做完了您的活儿, 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1) 指导朗读。杰克逊大叔听了年轻人的话, 被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他说“……”可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却这样说“……”

(2) 教师小结: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先干活后进食的就是———尊严。

3.回归中心句。

过渡:难怪杰克逊大叔这样对女儿说:“……” (出示句子齐读)

(五) 总结课文悟“尊严”

1.如果年轻人站在你面前, 你有什么话对他说。

2.再释“尊严”的含义。

(六) 作业

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尊严的故事或格言。

尊严尊严尊严 (渐大)

板书:逃难者———富翁

五、教学评价

《尊严》这篇课文以“尊严”为题, 可谓含义深刻,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 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 要有骨气的, 拥有“尊严”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并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创造财富,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 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本课如此设计, 窃以为该教师抓住了文章的要点, 看清了文章的灵魂。

(一) 从关键词入手

“尊严”既是文章的题目, 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该教师上课时, 紧紧抓住该字眼不放, 开始指导书写、理解字面含义, 中间反复追问, 到品读一组逃难者的句子和三个重点句, 以及最后让学生领悟“尊严”蕴涵的意义, 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这一字眼展开。

(二) 在中心句处使力

文章中, 杰克逊的一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是文章的中心句, 又是文章的难点所在。因为“尊严”这个词本身比较抽象, 就是有成年人也难以准确把握, 何况是四年级的小学生, 而此话表面看上去也存在矛盾, 既然是“什么也没有”, 又何以是“百分百的富翁”, 如果学生领会了其中的含义, 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

(三) 以情感为基调

要准确把握文本中哈默的人物形象, 必须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才能更好地明白人物的人格魅力所在———虽穷困潦倒, 但不失尊严。为此该教师在设计时用了许多方法, 对学生准确理解课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悬念式的课堂导语, 富有激情的课堂语言, 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 巧妙的角色互换, 精彩的想象填空等等, 无一不叩击着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内心。

(四) 以培养能力为主旨

《称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称象》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善于观察并吸取别人思考结果中合理化部分的曹冲在称象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由“初读”、“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品读,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一个遇事爱动脑子,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如果我们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2 现在,我们要知道大象的重量很容易。但在古时候却十分困难,当时的人用什么办法来称大象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跟着老师一起书写“称象”这两个字。(板书:21、称象)

3 说说你怎样记住“称”和“象”这两个字。读了《称象》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充分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二、初读课文,了解方法

1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序号。)

2 认识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齐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出示无拼音的生字卡片,抢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培养能力。

(1)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送给曹操的是一头怎样的大象?用“——”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2)齐读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3)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

(4)语句训练:一边……一边……①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指名读;同桌读;挑战读。)②官员们一共做了几件事?(他们一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看大象,一件是议论大象。)③小结:看大象和议论大象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课文中用“一边……一边……”把两件事情连起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同时做?④如果用上“一边……一边……”练习说话,你会选择哪两件事情连起来说?⑤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说说”,齐读,学生完成写话作业。

4 了解方法。

教师:要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必须称一称,课文中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认识生字和了解课文中的大象,主要是落实识字目标,扫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正确遣词造句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细读课文,分析方法

1 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介绍了几种称象的方法?

2 播放课文录像,直观感受官员们和曹冲称象的方法。

3 小组讨论交流,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方法,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只有曹冲的方法让他点头微笑?

4 比较几种称象的方法,完成下表。

师:在所有称象的方法中,曹冲称象的方法最好,到底好在哪里,让我们来仔细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描写曹冲称象方法的语句,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四、精读深究,享受快乐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介绍曹冲称象的方法有几句话,每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 同桌交流。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 课件出示:“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齐读)

4 全班交流。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5 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6 课件出示填空题。

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多少,就( ),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 ),装到船(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船上的石头。石头有( ),大象就有( )。

7 试着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8 讨论交流。

1 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把曹冲与官员们所提议的方法比较,得出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

(2)曹冲称象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吸取别人思考结果中合理化部分的结果。)

9 出示曹冲图片:面对曹冲的画像,请把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大声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通过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多层面地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从中受到启发,享受读书的快乐和属于自己的实践机会。

五、改进方法,鼓励创新

1 同学们,按照曹冲的方法称象,石头要一块一块地搬上船,又要一块一块地搬下船,再一块一块地称重量,多麻烦呀,多费时呀!你能帮曹冲想出一个更好更快的方法吗?

2 小组讨论:如何改进曹冲称象的方法,让大家尽快知道大象的重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语言,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

六、总结全文,巩固拓展

1 读了《称象》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 课外拓展。

(1)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阅读中外名人动脑筋的故事,在阅读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学习全文,知道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

2、读懂文,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文描写的生动画面。

【教具】录音磁带、投影片、录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题

1、放音乐《赛马》。

2、提问:

你听懂了什么?

3、揭题:

1、草原。

二、初读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把文分为两部分。

4、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草原美景蒙汉情深

三、指导学生自读第一段

1、提出要求,板书: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指导学生如何理解这句话,即如何才能有自己的见解。

四、读后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习

1、“这次,我见到了草原”。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导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5、“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6、“这种境界……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⑴这句诗是讲人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情。

⑵练习用“既……又……”说话。

7、“在这种境界里……无限乐趣”。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五、当小导游

1、让学生看一段草原的录象。

2、根据录象试着当小导游。

《影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10

一、游戏引入,做好铺垫

前开展体育游戏:我说你做,如老师说:向左转,学生马上做相应的动作。

[点评:前开展几分钟的体育游戏,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巩固了学生前后左右的方位感,为学习与此密切联系的新知作铺垫。]

二、引发话题,鼓励交流

1.激发兴趣:我们在体育一起玩了“踩影子”游戏,好玩吗?你踩了几个同学的影子?

[点评:体育里有趣的“踩影子”游戏让学生对影子产生了感性认识。恰当的语文实践更有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2.揭示题:

①读题,注意读好ǐng后鼻韵母,“子”读轻声。②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影”字? 学生回答后,播放多媒体帮助识记,一轮红日当空照着就像是“日”,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就像是“京”,旁边有一片影子就像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三撇儿)。

三、充分朗读,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鼓励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多读几遍。(提示学生读文时遇到不会读的字可拼拼音,实在有困难的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

2.创设情景,读儿歌:“大苹果,圆又大,读好生字摘下它,摘下它”。进行摘苹果游戏,检查字音,识记生字。①请你先自己读一读: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左、右。

②指名读,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准了没有?鼓励读对的跟他读一读,大胆出来当小老师,评议,并带着大家读。

③识记生字: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怎样记的?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吗?(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习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并引导好朋友合作演示前──后,左──右等字义。)

3.小结:记生字的办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开动脑筋,就能学得又快又好!4.同桌合作再读书,互相学习。

[点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定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兴趣盎然、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四、细读文,指导朗读

1.播放多媒体:小朋友看!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多有趣!

2.播放多媒体:影子怎样跟太阳捉迷藏呢!出示4幅太阳、影子在前、后、左、右的图片,引导学生讲: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太阳在右,影子在左;太阳在左,影子在右。

[点评:通过音像手段拉进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活动的画面激发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减缓了教学难点的坡度。] 3.想象:大家看,影子像什么?你还可以把影子叫做什么? 4.听读:听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读的? .评议:他读得怎样?他哪里读得特别好? 6尝试读:自己在座位上试一试,把文读得有感情。7.比赛读:你觉得自己哪一节读得最好你就读哪一节!指名读后评议:他读得怎样?鼓励: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点评: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求“新解”,学生自主选取喜爱的内容读。这样,让教学有一定弹性,尽最大努力论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发现、成功和欢乐,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感情诵读,实践运用

1.请你们自己带上表情和动作把文读一读,背一背!2.配乐唱歌,情感升华。

①播放《小燕子》歌曲。让我们轻松一下,听听《小燕子》这首歌。

②尝试改编歌词,自由哼唱:今天我们学习《小影子》,你能不能把《小燕子》的歌词改一改,试唱一下《小影子》? ③出示改编歌词,唱歌《小影子》:小影子,穿黑衣,天天跟我上学去。我在前来它在后。影子说,我是你的好朋友!小影子,穿黑衣,天天跟我上学去。我在左来它在右。影子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3.动手画影子(准备几幅画有不同事物,太阳在不同方位的图画):你喜欢画哪一幅就画哪一幅,注意看太阳公公在哪里?想想影子在哪里?请你画出来。4.分享作品:

①在四人小组互相评评你画的影子,看谁画得最准确、最好。②把你画的影子拿给老师看看,让老师指点指点。[点评:让学生将本节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内化,鼓励学生创新,同时将语文与美术、音乐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让语文学习变成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语文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快活。最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交流评议绘画作品,与老师分享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扩展活动

《海伦.凯勒》(第一课时)教学 篇1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教材简析: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充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本文结构可简化为:生病(失明失聪)→奋斗(战胜缺陷) →奉献(永留世人心中)。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五年级学生对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战胜自我的故事,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的“奋斗精神”不易产生共鸣,所以,力求营造将心比心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切身体悟海伦的生活观及精神世界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反复通读,为下节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奠定基础。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照片导入,激发情感

1.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师板书海伦·凯勒,生齐读课题。)

2.师:想认识海伦·凯勒吗?(课件出示四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师作简介)请怀着敬意轻轻地念这个名字。(师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不同时期的照片入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海伦·凯勒,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读好课题,又巧妙地渗透海伦的品质,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为学习全文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海伦,走进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

课件出示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②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①师:(课件出示生字)会读哪个读哪个。不会读的怎么办?

(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如“吮、程”是翘舌音,“挠”的声母是“n”而不是“l”。齐读生字。)

②师: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暴躁”的“躁”、“干燥”的“燥”等字形,教师相机范写,学生书写或描红。)

3.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谁读得好。师生共评轮读情况。

【设计意图:生字词的教学虽不是五年级的教学重点,但读准音、写好字不容忽视,尤其是第一课时更应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同时,也要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提醒别人需要注意的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帮助学生明白别人朗读课文不是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要学会认真倾听,并与自己的朗读经验作对比,做一名倾听者、欣赏者,在互评互议中共同提高。】

三、熟读全文,感知内涵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海伦的?

(学生默读后交流,教师适时板书:生病、奋斗、奉献。)

2.师:其实,阅读就是与海伦进行心灵对话。同学们要注意从海伦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体会海伦的内心,感受海伦的品质。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画出打动你的语句。(学生自主阅读。)

师:从同学们的神态来看,大家已被海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谁来说说,哪些语句最触动你的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海伦·凯勒,你想到了哪个词?老师注意到了这个词——(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的评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3.齐读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通、读顺文本后,引导学生分别从理清文本顺序、感知文本内涵这两方面阅读全文,帮助学生沿着文本的脉络,触摸海伦的内心世界。找课文中的中心词,既可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掌握长文短学的方法,又可围绕这一中心词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构篇方法。】

四、细读全文,走近海伦

师:请大家再读这个词(不屈不挠)。“不屈不挠”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精神的语句。(学生默读。)

预设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预设2:她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她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师:海伦真是一位不屈不挠的小姑娘。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次齐读第8自然段。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次齐读——(师指板书“不屈不挠”)让我们再次怀着敬意念一念这个名字(师指板书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中心词“不屈不挠”,帮助学生感悟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这里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简单的“告知”,而是以读为本,以语言文字为根,引领学生品味、感悟文本语句,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获得情感共鸣。怀着敬意再次念“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与开头呼应,使这堂课有一定的整体效果。】

五、延伸阅读,丰富形象

1.师:刚才大家交流了感人的语句。跟自己的生活相比,你觉得这些语句中哪些词、哪个字最触动你的心?透过它们你又想到了什么?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细读文本,下节课咱们共同探讨。

2.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体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事,准备下节课交流。

总评:读是阅读教学的根。为防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浅层次的熟读,本堂课老师引导学生从读通读顺到按自然段轮读,从默读理清文本顺序到通过体会海伦语言、动作、神态等感知文本,从默读课文画出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语句到课后搜集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事,这样,反复通读,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指导性。学生从读得不熟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从感受语言文字到感悟文本内涵,加强了与文本的对话。同时,注意将教师智能化引导与学生个性化感悟有机结合,

将学生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适时渗透,为下节课通过抓关键词语品味、想象,移情体验文本,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实现文本的内涵与学生的人生、精神相融,升华学生情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附: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生病→奋斗→奉献

Unit1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显示了王勃少年时期便表现出的非凡才华。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课时, 在生字教学后, 选择三四自然段进行突破, 这两个自然段既描绘了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秀美景象, 又让人感受到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是课文的重点。

[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段落, 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 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和王勃的才华横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绿色通道里5个字, 认识多音字“少”“都”, 会用生字组词。

3.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景象, 初步感悟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骛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色, 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和才华横溢。

[教学过程]

1.介绍滕王阁, 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 在我国江西赣江边上, 有一座名楼, 它是———滕王阁。

(指名读, 读准“滕”的后鼻音)

师:滕王阁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曾多次被毁多次进行整修。有一个人为它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字《滕王阁序》, 这个人就是少年王勃。

(生读课题, 师板书)

2.初读课文, 检查生字词

师:请大家翻开语文课本, 自由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学生自读课文)

师: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字音读准了没有, 这里有几个带生字的句子, 你能读好吗?

(学生自己先练习读, 教师指名读)

师:生字在句子中, 你们读准确了, 非常好, 如果生字单独出示, 你们会读吗?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学生开火车读)

师:相信去了拼音也难不倒你们。

(学生齐读生字)

师:生字不仅要会读, 还要会用, 你会给哪个生字组词?可以是课文内的, 也可以是课文外的。

(学生组词)

师:生字要会读会用, 我们要来学写三个容易错的生字“督、宴、序”,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这三个字, 描一描。

(师提醒写字姿势, 评价学生表现)

3.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字写好了, 我们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指名读, 师提示:谁在哪里干什么)

师:谁愿意来说说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有才、会写文章、年少有为……

4.读语句, 体会王勃才华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 在文中找出最直接表现王勃有才华的句子, 画下来。

(学生汇报, 师相机出示:王勃边看边想, 突然回转身来, 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师:这句话中哪几个成语能表现王勃非凡的才气?

(师相机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师:理解意思后读好成语, 把刚刚理解的成语带到句子中, 读好句子。

师: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地写成了什么?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什么是“千古传诵”?

生:好文章在长远的年代中被口口相传, 大家都在诵读。

师:想看看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吗?

(师出示《滕王阁序》)

师:一千多年来很多书法大家都因为喜欢这一作品而书写它, 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书法作品。

师:王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了如此长、且被人传诵千年的文章, 你怎么看?

生:王勃想得快、写得好, 果然才思敏捷、名不虚传, 特别是文章中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师:同学们能从佳句中找到哪些景物?

生: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师:课文中有段话具体描写了这句话中的美景, 快速把它找出来。

(师出示:远处, 天连着水, 水连着天, 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 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师:江上秋景如此迷人, 老师也想通过朗读来感受一番 (配乐读第三自然段秋景) 。

(学生读佳句: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地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多美的画面, 多传神的佳句, 读到这里, 不光阎都督, 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对王勃的才华感到佩服, 都会发出赞叹———“奇才, 真是奇才!”

5.课堂总结, 拓展巩固

师:学到这里你想用哪些成语来夸夸王勃?用你想到的成语说一说。

师 (出示) :今天, 我们认识 () 的少年王勃, 他 () 地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 真是 () 。

[教学反思]

《鲸》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⒈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

⒉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与同学交流,感受作者说明的通俗、生动、准确,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⒊在学习中享受自主发现得以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并探究海洋动物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说明的通俗、生动、准确,体会文章中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形态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大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吗?(板书:鲸)

2、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成果。

3、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4、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一些鲸的图片,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想不想看啊,5、既然同学们对鲸这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鲸的世界,探索鲸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师:大家都预习过了,老师来考考大家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全班齐读,男女生轮读

重点学习“腭”: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上腭:指口腔的上壁,通称为上牙堂)

“肺”字容易出错,上下通气,呼吸顺利。哺乳:读音强调 bu ru

2、默读课文,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三.全班交流,学习课文

〈一〉鲸的大小

1、大家刚才读课文,看图片,现在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鲸给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把它写在自己的手掌心。

2、师巡视,一起伸出手掌心读出这个字——大,读书可以读成一个字,真了不起。

3、师:说起鲸大,那是实在的。你们可以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呢?把相应的句子勾划下来,读一读。

生: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鲸很大。

师:这里面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

生:十六万公斤重,两千公斤。

师:这是两个什么?

生:数字。

师:用列数字的方法把鲸写大了。(板书:列数字)读一读。

师:我来读一读。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全班再读一读。

生: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师:作者给我们举了两个亲自见过的事例,让我们感受到了鲸的大。(板书:举例子)边做动作边读一读,看谁读得更大一些。

生: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师:象大不大?

生:大。

师:可是鲸却比象„„

生:大得多。

师:作者这是把鲸和象进行什么?

生:比较。(板书:作比较)

师:通过和熟悉的事物一比较,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鲸的大。谢谢细心的作者。

生: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师:你再读一读,看看该重读哪些词能读出鲸的大。

生: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师:不错,作者举的这个例子中有数字,有比较,你也读出来了。大家再读一读。

4、让我们再一次在朗读中领略被称为“海中之王”的鲸的雄姿。齐读第一段。

5、小结说明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在介绍鲸的大小时,用上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生动而富有条理地介绍出了鲸的大。

过渡:哎,别看鲸号称“海中之王”,可在海里有个规矩还真把它难倒了,想不想知道这个事的前因后果啊?那就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娓娓道来。。

(二)鲸是哺乳动物

教师讲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我们知道鲸虽然是海中之王,但它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它遇事不胡来,于是鲸和虾将军进行了讨论,虾将军在鲸的耳边说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一二三后,大声的对鲸说现在你知道我拦你的原因了吧,鲸经过思考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游回去了。那们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虾将军说出了哪些理由让鲸觉得有道理呢?请大家到课文中找,自由读文,交流.师:每种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来源,就像人类一样,是由类人猿逐渐演变为当今的人,那鲸是如何演变的呢?

鲸的进化

(1)鲸是怎样进化的,把自己当作鲸,给同学们说说“你”的进化过程。(2)理解哺乳动物的含义。

(3)从鲸的进化过程中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2、课文中告诉我们了鲸是是哺乳动物,”可你们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吗?

生: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靠吃奶长大,就像人一样。

生: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并且身上都有毛。

师:那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呢?哪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它是哺乳动物呢?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3、从同学们的解释中,我们明白了鲸是哺乳动物。怪不得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呢。

四、总结

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感觉到了鲸的大及明白了它是哺乳动物的原因,但鲸的知识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有趣的知道等着我们去弄懂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小练笔:

《暖流》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教学重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教学方法:

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⑴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⑵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⑷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比尾巴》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 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儿歌内容极富童真童趣, 语言通俗易懂, 欢快活泼, 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部分生字, 认识笔画“撇折”和偏旁“八”字头, 会写“公”“云”“车”三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谈话激趣。

森林里有场比赛, 动物们想邀请咱们小朋友去当裁判。同学们, 你们想去吗?森林里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 今天, 它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 它们各自把名片都拿出来啦, (出示动物名字字卡) 你想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 (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 “巴”要读轻声)

2. 思考问题。究竟有哪些小动物要参加比尾巴大赛呢?它们是怎么进行比赛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 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二、学习课文

1. 答一答。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动物有谁呀? (指名回答, 出示动物图片)

2. 认一认。 (出示词卡: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学生认读。

3. 看一看。自读课文, 看一看小动物参加比尾巴大赛要比些什么。

4. 想一想。

动物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这次比赛的项目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6个问句, 请注意, 这6项比赛的名称后面都有个小耳朵, 这个小耳朵叫作问号, 表示提问题。)

5. 问一问。

当我们提问题的时候, 应该用什么语气来问呢?你们觉得用怎样的语气问最棒就怎样问, 试一下, 看谁问得最棒。 (指导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习逗号、句号、问号的用法, 才可以为今后用在自己的写话中做好准备。此环节除明确问号这一概念, 还教会学生问话时应有的语气。

6. 贴一贴。出示写有动物尾巴特点的词卡, 让学生贴到对应的动物图下方。

7. 试一试。

你能用一句话说出每个动物尾巴的特点吗? (相机拓展①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复习9课学过的或已知简单的反义词:前后、左右、大小、多少……②用“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用的比喻示例。③引导读“最好看”。)

8. 夸一夸。

孔雀的尾巴多美呀!你们喜欢它吗?请夸夸美丽的孔雀。 (指名读, 引导学生配上动作) 用自己最喜欢的语气和动作, 一起夸夸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9. 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 并引导学生配上动作背诵课文。

1 0. 说一说。还有一些小动物也要比一比自己的尾巴, 应该怎么比呢?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各种动物图, 让学生直观了解动物尾巴特点, 引导学生配上动作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背课文, 使读不再枯燥无味,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动物尾巴特点的理解,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学习生字

1. 学习“公”字。

(1) 介绍“公”字, 它的偏旁是“八”字头, 下边的笔画叫“撇折”。 (2) 观察田字格里的“公”字。 (3) 教师范写“公”字。 (4) 学生书空“公”字。 (5) 学生描红临写。 (提醒学生坐姿要正确, 动笔要规范) (6)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教师点评并加以指导)

2. 学习“云”“车”两个字。

(1) 观察“云”“车”字撇折的位置, 以及主笔“长横”。 (2) 教师范写, 学生书空, 学生描红临写, 进行评价改进。

设计意图:教学要留够学生写字的时间, 让学生学会观察字帖、认识新笔画名称及汉字的写法和正确笔顺, 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并通过对比与评价改进自己的书写,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总结拓展

在动物王国里呀, 还有许多动物都想参加比尾巴大赛, 同学们能根据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评价吗?请把自己的评价编成儿歌, 好吗?

Unit1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1.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给你们说了岳飞精忠报国和杨家将一门忠烈的故事,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再学一位大英雄的故事。

2. 生一起读课题。木兰是谁呀?课文中是这样为我们介绍的,(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3. 知道了木兰,让我们再回到课题,这里的“从”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关于“从”字有四个解释:① 跟随;② 顺从;③ 参加;④ 次要的。请你选择。(选③)

选对了!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学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词语最合适的意思。

4. 在理解了“从”字的意思之后,我们再连起来读一遍课题。

5. 据我了解,古代像“从军”这类体力劳动一般都是由男子承担的,不信你们看看,“男”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出示:男)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

6. 是啊,连在农田里出力气干活的都是男子,那么从军打仗这么危险,当然也应该由男子来承担了。而且“男”跟我们学过的“难”是同音字,古人告诉我们男子应该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这才是男子汉。

7. 既然古代只有男子才能去从军,那你现在再看课题,心中还有什么问题想不明白的?

8. 对呀,怎么花木兰一个女子也去从军呢?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孩呢?下面就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好好地读一读。

二、 检查生字词

1. 我看到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到底读得怎么样呢?今天我在这里摆下了擂台,你们敢挑战吗?

2. 好,说来就来第一关——(出示:出征 征战 征兵 生病 胜利 将士 将军)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A. “征、兵、胜、病、将”是后鼻音。

B. 多音字:“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指名领读、齐读。

2. 第二关——(出示:弟弟 男装 父亲 姑娘)

(轻声)自由读,你发现什么?

3. 这里有一些描写木兰多年征战的词语;

第三关——(出示: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1) 这里也有一个多音字,谁知道?(燕)

(2)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燕京”及表示人姓的一些特定名称中用到。读第四声我们学过了,谁来说说有哪些词语?

(3) 我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4. 第四关——相关的句子你能读好吗?

(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5. 前四关我们都在练习朗读,这第五关我要换个内容,同学们学习部首查字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字(出示:廷、征、胜、病)的部首吗?一组查一个,比赛看谁查得快。

三、 初读课文、学写生字

1. 经过这四次的挑战,我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已经成功掌握了本课的字词,现在我宣布,你们——胜利了!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吧!

2. 那你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再给你们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小组选一人读一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 读了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花木兰女扮男装去从军,那么她是代替谁去的呢?(父亲)

(1) “父”,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2) 父亲为什么不能去从军?(生病)“病”这个字是我们新学的一个部首:病字头。它和哪个部首很像?又有什么区别?自学笔顺。范写:病 把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3) 木兰家里难道就没有别的男子了吗?(弟弟)为什么弟弟也不能去?这个字你怎么记?

(4) 生观察后描红、临写。

5. 木兰为了家人,替父从军,一去就是12年。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上一篇:老屋的大梨树经典散文下一篇:浅谈会计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