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奶奶的目光》

2024-06-28

美文:《奶奶的目光》(共7篇)

美文:《奶奶的目光》 篇1

“不要哭,试着自己站起来。”我用袖子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抬起头,看见奶奶对我点点头,她那好似深潭一样的眼眸像是在对我说:“你可以!”那目光坚定而又亲切,叫我坚毅走向前方,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奶奶开了一家小商店,我和哥哥总是跑到那里帮她数零钱。当然,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的我们只会数不到五十的数字,但还是数的不亦乐乎。每到这时,奶奶都会用她那温柔的目光望着我们,而这时的我们也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不知道从哪来的,只是感觉像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温暖。

夏天的.晚上,我和哥哥总是吵着不睡觉,奶奶就在院子里铺上一张凉席,和我们一起躺在上面数星星。有了奶奶的陪伴,夜晚不在黑暗,不再让人恐惧,而是多了一份明亮,一丝温馨,转过头,对上了奶奶那温柔的目光。“孙子,你认为星星和太阳谁更亮呢?”“电视上说太阳比星星亮。可是晚上没有太阳,星星也会把世界照亮呀。”奶奶眯了眯眼睛,星空充满了奶奶的整个眸子。“那星星机智巧妙的交给了我们一个道理:尽管他们是太阳的孩子,并和他一样闪耀,但从不和他一争高低。”我点了点头,虽然什么都没听懂。

院子里的桂花树散发着清香,摇摇曳曳的树影碎了一地,就好像捧不起的时光,却将奶奶的目光定格我的生命。于是我每天都期待着夜幕降临,期待着一位在奶奶怀里,在她的注视下仰望星空…… 也就在那个夏天,奶奶突然走了,走得很急。有人说,人死后会变成一颗星,在天上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爱的人。那天下午,我早早的躺在院子里,等待星空的出现。我急切的数着星星,想看看是不是多了一颗,是不是多了一颗在注视我的。

其实,没有别人的目光美文范文 篇2

但很可惜,我的练习在坚持了不到一个星期后就中途夭折了。这中间,当然有早起的艰难这样的原因,但阻止我继续练习最大的阻碍,是那个教室里杀气腾腾的气场。说杀气腾腾大概是有些危言耸听了,但这个教室里高手如云,练习时那种严肃而认真的气氛,对于我这种刚开始接触阿斯汤珈练习的初学者而言,确是具备了足够的震慑力。

在我挣扎着在双脚式C这个动作中勉强把头顶碰到地面的时候,别人轻而易举地就能够让双手碰触到地面,我的头倒立还需要靠墙摇摇晃晃地上去,而别人却可以优雅地从站立跳到手倒立。更不要说我在每次串联前跳后跳时发出的笨重的声音和别人轻盈的身影形成的对比。

每堂课,我基本上只能做完一半的第一序列,然后在其他高手同学们凹着各种二序列奇怪动作的时候默默收拾瑜伽垫走出教室。这个时候,我总有种不自量力误入别人地盘的感觉,好像背后会有无数鄙视的眼光投射过来一般。

这种相形见绌下的压力让我最终放弃了在这个教室的练习。

我和我的瑜伽老师讲起了这段短暂的练习经历。我说,和高手们一起练习压力太大,我无法承受别人鄙视的目光。

她也是阿斯汤珈的练习者。她说,阿斯汤珈是相对严肃的练习。其实每个人在练习的时候都在关注着自身。尤其是高手,他们会更加专注于自我的练习,而不会在练习时分心去观察别人的练习,甚至作出评论。

而我认为的别人的鄙视的目光,只是我自己假想的情况而已。其实,别人都在自己的练习里,哪有人会在意我?

然后她又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她说,作为瑜伽老师,她以前很少在课堂上演示倒立,也不太会在很多人的教室里一起练习时去尝试。当时她的倒立还没有到达很稳定的阶段,偶尔会翻过去。当然即便翻过去,依然可以顺势做个后弯,并非尴尬地无可挽回地砸向地面的局面。她的迟疑,并非害怕这个动作失败本身,而是害怕失败之后别人对她的看法,会不会对她的练习和教学产生质疑。

她说,有一次不知怎地她就在课堂上演示了一次倒立,然后还真地不小心翻成了轮式。但好像这次失误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即便是失误,依然可以带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比如如何在倒立失去平衡时安全地退出,比如即便是老师也会失误,这就是练习这样积极的讯息。她笑着说,其实别人都是很宽容的,你以为的别人的想法,往往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局限。

后来我在那个瑜伽馆门口遇到了我的高手同学们。有一个说,好像最近没看到你来。

我有点羞愧地说,和你们的差距太大,不好意思来。

她很震惊地说,怎么会?这位同学每次在我垂死挣扎地做轮式的时候,可以轻松地从站立进出这个体式。我每每在那个时候就有种望尘莫及的无力感,想着她那个时候到底会怎样看待旁边这位笨拙僵硬的练习者。

或许我们都一厢情愿地放大了别人的看法。或许我们以为别人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而那看法和目光,像一个无形的牢笼一样束缚了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但事实是,别人没有那么在意你。你以为的别人的目光和看法,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和投射。你把自己的恐惧放大,然后躲在那个巨大的阴影里畏缩不前。

有时你觉得自己的嗓音不够好而不敢在KTV里放声高歌,听到其他人的荒腔走板却也觉得无所谓。有时你剪了一个失败的发型,觉得简直无脸见人,结果遇到熟人,别人也就是轻描淡写一句,剪头发啦。有时你在路上摔了一个大跟头被人看见,觉得这么愚蠢的事情要如何面对,可是路人大概司空见惯到连扶你一把的兴质都没有。

生活中难免有各种失败,出丑的时刻,而社交媒体的发达让我们产生一种假象,好像这样的失败和出丑会大范围地传播并被众人耻笑,永无翻身之日。但事实是,即便被无关痛痒的人耻笑了一番,这样的局面大概也只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无论你做了多蠢的事情,都无法长期占据别人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耻笑,对你究竟造成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那可能只是一句完全无意识的话语,一句人云亦云的评论,他或许不了解你,或者虽然了解你但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因为害怕这样的评论,我们却选择了裹足不前。

几年前的冬奥会,关颖珊出现了重大失误。奖牌自然是没有了。第二天的报纸、各大网站刊登的都是那些难堪的摔倒的照片。即便曾经那么完美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动作,一次又一次优雅地站在领奖台上,现在却要面对电视里滚动播出的失败的画面,她依然很坦然地说,很遗憾,但这就是生活。

比起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带着无数人的期望脸朝地砸向地面这样的场景,我们这些小小的尴尬算不了什么。成熟的运动员大概都已训练出这样一份坦然,无论有多少人在看着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存在别人的目光。你终究是在你自己的生活里。

思念奶奶的美文:奶奶和她的猫 篇3

奶奶中年的时候便守了寡,只有父亲一个孩子。父亲性格直率,为人粗犷,不懂得细腻。哥哥们也为自己的家庭奔劳,我们几个小的又常年在外读书,奶奶便被冷落了下来。

不知何时起,奶奶爱上了猫。奶奶养猫不止养一个,而是养一群。奶奶的猫个个吃得头肥肚圆,毛色发亮,却个个调皮凶悍,常常追赶家里的鸡狗,弄得鸡飞狗跳。对于我们几个小主子,它们也不赏面子,常爱张着凶脸威喝我们。奶奶在时,它们却扮出乖巧样,温顺地伏在奶奶脚下,这时候,我们必要报上一仇。

奶奶极宠她的猫。村民们曾调侃说要把奶奶的猫宰了吃,奶奶吓得几天不敢放她的猫儿们出门,又怕猫生闷,每日好吃好睡伺候着。猫儿们爱闹,常常砸坏奶奶的土罐子,在席被上添花,奶奶发现时,便抓起门后的扫把追它们,猫儿们立刻四处逃窜。那情景,就像我小时候偷家里的鸡蛋、红薯去烤,正巧被奶奶瞧见,连忙撒腿就跑,且边跑边回头扮鬼脸,因为我知道奶奶虽然来势汹汹,但她手中的扫把终究是舍不得打到我身上的,即便打了下来,也是轻柔无力。

奶奶的猫都是有名字的,取的都是我们小时候的绰号,我不解问过她,奶奶说是她年纪大了,取其他名儿记不住。我常无数次撞见奶奶与她的猫儿们交谈,有时候像是在轻声细语的叮嘱些什么,有时候又板着脸教训,大多有时候却是自言自语。猫固然听不懂她的话,但是它们却能安静地拉耸着头听,因为它们想要得到奶奶手中的食物。

村里的老人要走时,都要住老屋的宗祠,奶奶病危无治时,也被送去老屋。奶奶走时,正值夜里,恰好那晚无人为她守夜。奶奶那么喜欢热闹的人,走时却孤身一人,没有她满堂的儿孙,也没有她宠爱呵护的猫。奶奶定是怕极孤独,无助地盼了一更又一更,心中藏有无数的话语,盼着在还能开口前说尽,但是她终是再一次失望。不甘的她即使咽了气,却死死的睁着深陷的双目,浑浊的双眼毅然坚定发光,她最后的等待,最后的期盼,不过是再看一眼她的儿孙,如此卑微却不能满足。

奶奶走后,没有了她精心的照料,那些猫都散去,寻找它们的新家。是啊,人都未必懂得感恩,何况是畜生。

清明时节,我与父亲前去祭拜,看到奶奶的墓上长满了青藤,父亲不愿除去,大概是像我一样寄希望于那蔓延交织的青藤,希望它紧紧地拥抱这个沧桑的老人,守护她孤独的灵魂,慰藉她日夜里催心肝,断人肠的求盼。

麻衣垂泪伫坟前,入土孤身可做眠?

美文故事:奶奶的梦想 篇4

当大漠中的小村庄映入眼帘时,奶奶已蹒跚着迎上前来。“奶奶。”下了车,我一路呼喊着,跑过去搀扶住了老人家。

“俺孙女,坐车累了吧?快点把包给奶奶拿,俺算着也该到家了。”

“不累,奶奶,我不累。”

“俺孙女,走,咱回家,弟弟妹妹还等着你呢。”

我和奶奶相拥着,行走在沙土路上。我的家乡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这里一年四季干旱缺水,沙害肆虐,日子过得很苦。在外面打工的父母,多次要把奶奶接到城里,可奶奶说啥也不依。我大学毕业后,被分在外地工作,也几次想把奶奶接走,可奶奶还是不肯。如今,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尽量想办法多回来几次看望奶奶。爷爷去世十几年了,可七十八岁的奶奶却还孤苦伶仃地守着几间老屋。想到此,我脸上尽管笑着,可心里却不是滋味,一辈子也没有走出沙窝窝的奶奶啊,心中仅有的期盼竟是儿子、孙女的归来时间!

“姐姐,姐姐。”一进门,我就被五六个孩子包围了。“孩子的父母都出外打工了,小小的便被留在了家里,怪可怜的,奶奶闲着也没事,就帮着照看照看。你看,这三个五岁了,那三个才四岁呀。”说话间,奶奶便端来了很多好吃的,一个劲地让我和孩子们吃。“味道可以吧,俺孙女,快吃呀。”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忙站起身,将奶奶扶坐下来:“奶奶,咱们一块吃,您如果不吃,我也不吃。”奶奶笑了,说:“俺孙女长大喽,知道心疼奶奶了,来,和孩子们一起吃。”这时,奶奶的笑脸上又多了两行清泪。

后晌时,奶奶说:“俺孙女,领上孩子们和奶奶到庄外的大沙丘上去。”在村庄的左侧,有一座几十米高的大沙丘,流沙不断地向沙丘积聚,沙丘越长越高。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沙丘还远离村庄,可不知为什么却像长了脚似的,几年间便与村庄近在咫尺了。记得,为了防止沙丘继续移动侵入村庄,二十年前,奶奶便和村民们在大沙丘周围种了许多树。黄的沙,绿的树,和停止了移动脚步的大沙丘,就成了小村的一景。踏着松软的沙子,老的小的.缓缓而行,不一会就来到了沙丘上。

“俺孙女,奶奶每天都要领着孩子们到这里来呢。”

天天都来?听了奶奶的话,我诧异地问道,“奶奶,您经常来这里干什么?”

“登高啊,站得高就能看到孩子们回家的身影了!”奶奶挺了挺腰杆,很有些自豪地说。

真难为您了,奶奶!我再也忍不住了,紧紧拥住了奶奶,哽咽着说:“奶奶,这次跟孙女走吧,您一个人在老家住,我不放心啊!”

“俺孙女,莫哭,莫哭。”奶奶替我抹去眼泪,轻声说,“看见这些树木了吗,里面还有你小时候帮奶奶栽种的呢,咋样,二十多年了,一棵棵都长成大树了吧。别难受,俺孙女,奶奶做梦都想跟你们去享福呢,城里是好,可话说回来,奶奶走了谁来照看这些孩子们,还有这些大树小树?都走了,孩子们怎么成长,我们老的还有什么希望,再说,大树小树没有人管也会枯死的,要是没了树木,沙子就会吞了咱们的家啊!俺孙女,咱村里年轻一些的,都出外去打工了,剩下的不是老的就是小的,奶奶亏得身板还硬朗,还能照看着这些孩子们,和浇灌这些树木。俺孙女,放心吧,奶奶看着孩子和树苗一茬茬长大,心里才不慌。”

“奶奶!”此刻,我已经泪如泉涌,竟不知要说些什么好。

这里就是我的故乡,大漠黄沙还是如此冷寂悲凉!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也不知还要找寻到什么,才能人心思定、摆脱背井离乡?我抹了一把泪水,举起双臂在沙丘上喊道:“奶奶,咱回家!”

怀念舅奶奶热乎的土炕的美文 篇5

在我3岁那年,我娘与我爹离婚。爹留下我,父子相依为命,过着常人很难想到的艰辛的苦寒日子。我爹是蔚州高跷戏民间艺人,还是全村有名的细详人,家务活干得井井有条,缝衣服、做鞋袜这些女人们的针线活儿样样都拿得起,田地里也是一把好手,真是既当爹又当妈,里里外外都靠他。可是他烧火做饭就不那么讲究了。我俩的主食非常单调,早晨粥,晌午糕,有时早上不做饭,从来不吃晚饭。吃粥就老腌菜,就糕菜仍然是腌菜丝加半土豆丝和糕一锅蒸。

过去,村里人家做饭炖菜大都用屋里的大锅台,而我们家窄只设小锅灶,也称闷灶膛。这小闷灶膛是爹打土炕时设计好的。就是在炕沿边中间留下2尺见方的1尺多高的窑灶台。那年月,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打土炕睡土炕。土炕,实际就是用土坯或泥基在炕洞盘垒之后,再用泥基板铺严实,接着先后上一层粗泥和一层细泥抹平抹光即成。

我家打土炕前,我爹自己和泥,自己脱泥基和泥基板子。脱泥基和泥有时要掺和碾碎的豆秸或黍子穰,泥基板子则要掺和较长的麦秸或黍子穰,为的是坚韧结实,不易破碎。

我家每年盘炕洞时,都要让住在一个院子里的舅奶奶帮忙,尤其是摆弄灶堂火嗓和烟道口的泥基,一次不行,反复多次,就像布迷魂阵一样,摆不对就走不通。如弄不对,不是不过火,往回倒烟,就是太过火,火烟从火嗓直通凹凸,这样既费烧柴,又烧不热炕。因此,打土炕也是个技术活。所以,我们家每次打炕,最后都是舅奶奶给把关。但最终我家的土炕过得时候也很少。据说这与我们住的房子有很大关系。我们住的屋子是东耳房,外墙临街巷,屋子里一天几乎不见阳光。人们说这种房子的土炕最难打。因为土炕不过火,平时我们不动火烟,只有冬天用闷灶膛做饭才烧炕。而且我爹烧火常用节能法,就是用棍子把柴火架起来,让火焰直扑锅底,这样既省柴火,饭菜又快熟。这样等饭做好了,灶膛里的过火也留不下几把热灰,因此土炕从没烧热过,连炕头也没温乎意思。到晚上睡觉时,被子是冷冰冰的,只能用身体慢慢暖被窝。每年冬季,我们就是这样睡在凉炕上。虽然被子上面搭盖着绵阳皮袄或山羊皮褥子,可半夜醒来屋里还是冷清清的,头都不敢往外伸。

我舅奶奶家的土炕可热乎了。舅奶奶是院子的主人,住的是正房,东山墙跟我们家是伙的,与西正房是伙堂屋。整个院子要属舅奶奶的房子向阳了,屋子前面没遮挡,两面是火墙,更主要的是土炕烧的热乎。舅奶奶是从大南山里的小寺沟嫁给我舅爷爷的。我舅爷爷是个严重的残疾人,家里家外都是舅奶奶操持。舅奶奶屋子靠东墙垒了一个大锅台,安一大口铁锅,烧水做饭。紧依大灶口里边右角砌一小灶口,稳一小铁锅做菜。这样一来,烧火做饭同时做菜,省了好多事。灶膛口宽宽的,添柴火口也比一般人家的要大。因为舅奶奶在娘家烧惯了山柴,只有宽阔的灶火口才能添入大把的山柴。为了让母亲烧山柴做饭,舅奶奶的儿子,我的德叔叔和村里的大后生一样,每年秋后进山砍上20几捆山柴,以备过冬取暖用。我舅奶奶家每天三顿饭,顿顿要烧山柴,把整个土炕烧得热乎乎的。村里老人们讲得好:“炕热屋子暖。”这句流传千百年来的经典谚语,我深有体会。一迈进舅奶奶的屋子,就是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就是回到家的感觉。我平时随时都会坐在舅奶奶的热炕上,不光身子暖和,心里也是热乎乎的。自我娘把我丢下后,舅奶奶就常常收留我。有时我爹要出门,只要当天不回家,尤其是被人们请到外村唱高跷戏一走好几天,就靠给舅奶奶照管我。我跟着舅奶奶吃,跟着舅奶奶睡。特别是晚上睡觉,舅奶奶知道我们家的炕凉,怕我睡不惯热炕,黑夜睡觉前先掀起席子凉凉土炕,睡觉时再往褥子下面铺上垫子,那我觉得身下也是热乎乎的。只要是在舅奶奶家睡觉,大天老亮,日头照着屁股也不想起来......舅奶奶家除了烧的炕热,炕上还稳着一个大火盆。火盆里的过火把屋子烘的好温暖。大火盆,其实就是泥土盆,是舅奶奶用胶泥土掺和着头发,自己和泥团再拍打而成初型,等晾晒干透后,再用掺着麦糠的细泥,从里到外抹的光光滑滑的。冬天来临,舅奶奶就会把大泥盆摆在炕上,里面盛满从灶膛里烧过的山柴过火。舅奶奶怕烫坏炕席,还在大火盆底下叠放着厚厚的布垫子。大火盆虽然在屋里占的面积不大,但它的作用可不能小瞧,它能在寒冷的冬天给屋里带来浓浓的暖意。

每年冬春农闲时节,我爹总会被十里八乡的人们邀去唱高跷戏,我就由舅奶奶带着。冬天的小山村,是以刺骨的寒风,清冷的天空,皑皑的白雪为主色调的。这时,舅奶奶总是把土炕烧的热乎乎的,把土火盆的过火装的满满的,屋子里一天都是温暖的。

清晨一睁眼,我就先看到的是玻璃窗上那冬姑娘用巧手在上面描绘出的千姿百态的冰花,这些图案是在别处看不到的美丽的花。像团花,像刺绣,像孔雀开屏,又像雄鹰展翅......不同的图案,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在我眼前忽闪忽闪的,神奇浪漫,绚丽多姿......我坐在热炕上,依偎在大火盆旁,凝视着,思索着,这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一边是土火盆温暖的柔情,一边是冰花绝美的清冷,不知给我的童心带来多少欢乐,勾起我童年多少梦幻般的思绪。

舅奶奶替我爹照看我,就像拉扯她的孩子一样,除了管我吃和睡,还给我裁剪衣裳和缝补鞋袜怕我热,怕我冷。特别是冬天,怕我冻着,不让我出街玩耍,只能在院子里玩一会儿,就把我叫进屋里了。舅奶奶用火筷子把火盆里面的过火翻一遍,捉着我的小手腕让我烤手取暖,她生怕我被过火烫着。为了哄我让我不想爹,舅奶奶还给我炒冬瓜籽和大黄豆吃。记忆深刻的就是:舅奶奶给我在大火盆里爆蚕豆,我们当地叫“大豆”。舅奶奶的娘家兄弟,每年秋后过来总要给她带些大豆,大豆在南山区也是粮食作物,我们乡下不种这种作物。爆豆前,舅奶奶从口袋里挑选出颗粒饱满的豆子,用火筷子埋放在火盆边的过火热灰里面,不一会儿,就听见“吱—嘭—”的声音接连不断,爆熟了的大豆从火盆里争先恐后的往外蹦跳,落在炕上的、墙角的、被子后面的,也有跑到地上的。我和舅奶奶赶紧到处捡,舅奶奶把捡到的豆子用手搓一搓,剥了皮给我吃。瞧着那从大火盆里活蹦乱跳出来的一颗颗圆膨膨的大豆,听着那从火盆里传出的爆豆声,接着东寻西找爆熟逃跑的一颗颗大豆,再嘴嚼着舅奶奶剥去皮又甜又酥的大豆,那一刻,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虽然娘离我远去,有了舅奶奶的大爱,让我尽情享受温馨的生活,那份情,那份爱,那份暖暖的依恋,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

每每舅奶奶给我用火盆爆大豆吃的时候,她总要让我给她唱个歌儿,扭个秧歌。我每次也是毫不怯懦,还很愿意表现自己小不点大能耐。当时村里为庆祝共和国刚成立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组织男女青年上街扭秧歌、唱高跷、打花棍。我喜欢跟着大人后面偷偷学起来,扭起来。我就高高兴兴地给舅奶奶扭呀唱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为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呀呼嘿嘿一个呀咳......” “嗨啦啦嗨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团结紧呀,打垮了美国兵呀......”舅奶奶给我打扮得像大人们演出似的有模有样,给我头上系一块白羊肚子毛巾,在我腰间系上一条绿围裙。每次我在舅奶奶炕上表演时,舅奶奶总要把院子里及前后院的邻居都招呼过来为我叫好。当时我还不懂得怕人,更不懂得脸红害羞。越听见有人夸奖,我越唱得来劲,把土炕真当成戏台了,并且还扭唱到了炕沿边上。只听舅奶奶她们说:“慢点慢点,别摔下地来。”我还听见前院赵大娘说:“这孩子搭像他爹,天生的就会唱呀!”真的,后来村里高跷小戏班成立,就是我爹当教师,我10来岁就登上了“五八尺席”的小戏台——成了一名小演员。

想起奶奶美文 篇6

持续了几天的闷热终于孕育出了一场大雨。雨,带来了清凉,给喧嚣、浮躁的城市送来了一个静谧、温馨的夜。

终于有了一宿的好睡眠。焦躁不安的人群远去了,带走了歇斯底里的吵嚷与呐喊。难得安宁的夏夜,终于可以一枕清幽,卧听来自遥远星际的一个个深情问候。

一觉醒来,天色已泛白,外面的奏乐声依然酣畅,朦胧中复去续接未完的梦。

许是触景生情,昨晚凭窗听雨,竟然想起我那已离去多年的奶奶。

奶奶走的时候也是这样溽热的季节,这样的有雨邂逅的日子。也许是7月11号,也许是12号,而今天恰巧是11号。

奶奶生前对我并没有太多的爱与眷顾,我对奶奶也没有太多的亲近与依恋。唯有一件让我至今乐道。那是我小的时候,一次我肚子疼痛难忍,在炕上来回翻滚。恰巧奶奶进来了,从衣袋里摸出两角钱,给我买了根麻花。我吃了麻花以后,疼痛竟奇迹般的消失了。为这事,母亲认定我是“馋瘾犯了”,而我却是生生冤枉的。奶奶的一根麻花从此换了我一生的记忆。

现在知道奶奶也许真的不是不疼孙女,而真是无奈!奶奶十七岁嫁到何家,先后生养了六个儿女。(其中有一女因病夭折)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将儿女养大实属不易。况且爷爷又不很勤劳,立身处世也少谋寡断,奶奶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总在忙碌,像家里那座停不下也不敢停歇的老钟。病了、累了,吃片止疼药又继续忙碌。

几个儿子几乎是肩挨肩地长大了,各自娶妻生子,等到老叔完婚以后,奶奶已经是年过花甲的人了。联产承包以后,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大米白面成了家庭主食。可奶奶依然坚持吃粗粮,她说,自己吃不惯大米饭。

奶奶儿孙满堂,但她却独独对老叔家的小妹格外疼惜。小妹有天生的残疾,走路吃力。老婶儿曾经很不喜欢这个的女儿。小妹的起居饮食从小就都是奶奶照料的。对小妹的这种牵挂与惦念直到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年冬天,奶奶的肺病又犯了。吃了大量的消炎药,打了很多的吊瓶就是不见好。我住在母亲家带襁褓中的儿子。一次家里改善伙食,把奶奶请去。奶奶吃的很少,精神也差。如枣核般瘦削的脸上,一双无力的眼睛努力地在聚集着所有的亮色。

她看着我的儿子,很努力地笑着,一种慈爱的.光辉在那张灰暗的脸上轻轻地漾开。那几乎是我看到的奶奶最后的笑脸。

开春的时候,大家把奶奶送到了市里的医院。是那种让所有人都谈之色变的病。在那个小村子里,这几乎成了一个爆炸新闻。所有人似乎都在谈论。只是背着奶奶。

奶奶终于还是知道了她的病, 从来不曾倒下的奶奶,这次是再也没有起来。她越来越清晰地看见了死亡狰狞的面目。她努力地在挣扎,在抵抗。但是,无济于事。

奶奶还是走了,在忍受了人世间残忍、最最难熬,最无法忍受的煎熬与痛苦之后。她终于还是去见爷爷了,那个让他又恨又怨愤又割舍不下的“老头儿”。

基督徒们为奶奶祈祷,不知道奶奶是否真的到了天堂,那个传说中没有不平、没有争执、没有痛苦的地方。

奶奶坟前的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奶奶墓碑旁的小树也已枝繁叶茂了。子孙们依旧在奔波、劳碌、成家立业、养儿防老。就连奶奶最最惦记的小妹也已是一个五岁男孩儿的母亲了。

雨打浮萍的日子,我坐在窗前,为儿子讲奶奶的故事。儿子不知道我的奶奶,他的太姥是何人。他只是好奇地听,间或不解地问。

美文欣赏:老奶奶 篇7

昨天,我和一个朋友经过地铁站口,看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靠在地铁楼梯阶的一根柱子上,旁边放了一个饭碗,里面装着一些零碎的散钱。很明显,她是一个乞丐。第一次路过,她的样子我并没有仔细看到,因为她是低着头的,眯着眼睛。刚好,在身边一个小姑娘正打开她的钱包,不知道放了多少钱下去,老奶奶好像忽然的`抬起头,说了几句话,但我没听见她说什麽,也没看到她讨到钱后的那种表情,因为,我刚刚走到了楼梯口的转角位。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和朋友再一次从地铁站里走了出来,她,依然靠在柱子上,头还是那样低着,眼睛还是那样眯着。我还是没看清她的样子,我停住了脚步,正想伸手往口袋里伸,朋友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连忙把我拉开,说:广州的骗子多,像这样的骗子广州有的是。我想想也是,结果我把手从口袋里抽了出来,接着就走上了楼梯。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我们又一次往地铁里面走,因为我要送朋友去地铁站,要赶上地铁三号线的最后一班车,她,依然在那里,不同的是,她不再是低着头眯着眼睛。虽然她背对着我们,但我感觉得到。当我走过她身旁两级楼梯的时候,我忽然不由自主的回头想看她一眼。就是那么一眼,我的心忽然凝固了:苍老的脸上挂满了皱纹,一根根依稀的白发凌乱的挂在她的那张脸上,还有那双眼睛,那双眼睛。

直到走到转弯角,她才离开了我的视线。

送走了朋友,我马上向楼梯口跑去,她还靠在那根柱子上,头还是低着,眼睛依然眯着。我放慢脚步走了过去,轻轻的把我口袋所有的散钱都放了下去。

上一篇:汽车销售知识培训下一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办理服务指南15.4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