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2024-08-24

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式介绍家乡,试图做到把话说完整。

2.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通过交际活动,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家乡。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家乡的知识、画面、实物。

3.学生设计关于家乡的未来蓝图或相关文字、图的描述。

教学过程:

一、总结回忆,引入课题。

师: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了宝岛台湾日月潭的风光秀丽,体会到新疆吐鲁番水果的多、味道的鲜;傣族泼水节的热闹,还领略到了首都北京美仑美奂的夜景。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你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学生回答交流后出示课件:

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蒙蒙细雨五光十色名胜古迹

风光秀丽太阳高照绚丽多彩川流不息光彩夺目

灯光闪闪隐隐约约树木茂盛湖水碧绿群山环绕

师:是啊!我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优美!我们的家乡―― 江西九江也是祖国的一部分,他也非常的美丽!今天,我们就走进自己的家乡,去夸夸自己的家乡吧!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夸家乡?

学生自由阅读要求后出示课件:

1.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

2.了解家乡的特色产品。

3.了解家乡的变化变迁。

4. 畅想家乡的未来。

二、交流资料,了解家乡: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搜集有关家乡的历史、风景、特产等方面资料。请同学们小组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分组交流,整理收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随机指导学生说具体,小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恰当的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三、创设情境夸家乡

情境一:夸家乡的变化

师扮演一位年迈的老人: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转眼间,离开家乡已经几十年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呀。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变化,师随机出示九江老照片、新照片。

情境二:夸家乡风光

小朋友们,通过大家的介绍,我知道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想去看看,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导游?生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师随机出示学生交流中所讲到的风景图片,并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能用上以前积累的优美词句或诗句会更好。

情境三:夸家乡特产。

多谢小朋友的讲解,九江真是越来越美了!我要给远方的朋友买点特产,哪位小朋友能给我介绍一下,咱们九江的什么特产最有名?

生介绍

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图片,如茶饼、庐山云雾茶、瑞昌山药、都昌银鱼等,指导学生从各方面抓住特点来介绍,如名称、样子、颜色、味道等。

四、三言两语写家乡

师:刚才,我听了大家的介绍非常的感动。让我远方的朋友也感受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好吗?请拿出你们的纸和笔,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听到的、看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的画或照片配上一段文字,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达你眼中的家乡。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夸家乡。

把写好的话,与你的伙伴交流分享。

五、畅想未来画家乡

师:家乡风光美无比,家乡的物产多有多,家乡的变化真是大!小朋友们,谁不爱家乡呢?小朋友们,再过10年、20年、30年,家乡又会变得怎样呢?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学生课外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未来的家乡画下来,并写几句话。老师将收集的绘画、图片资料, 整理成以“ 我的家乡” 为主题的画报。

板书设计:

夸家乡

家乡的风景

家乡的物产

家乡的变化

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2

小学教材中, 口语交际内容不多, 意图明了, 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要求一读就懂。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每册教材八个单元, 每一个单元结束会安排一次口语交际, 而每单元的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多与本单元主题相契合, 并为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恰恰因为看起来简单, 大多数的教师不去深入研究此类课程, 甚至忽略不讲, 在上公开课、教研课时一般也不会轻易尝试, 对口语交际的教学研究并不是很重视。口语交际与广义上的说话毕竟有所不同, 口语交际教什么?怎么教?就成为教师们的困惑。在此情况下, 有的教师往往会利用表面上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的方法来教小学生, 人为地让口语交际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在学习时兴趣也不浓。在听过的口语交际课上, 教师们也许设计得比较好, 但上课时, 几乎把所有的教学时间都花在了对个别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上。一个学生说得不好或者没说完整就一直让这个学生说, 而且总是对着教师在说, 忽视了口语交际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目前的口语交际的教学状况是大多数教师都尝试着以学生为主, 自己为辅, 但实际操作起来时不免变了模样。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 或者只是两三个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而不是学生们之间的交际, 教学效果自然很差。有时一节课下来学生毫无收获, 在口语表达和交际方面没有丝毫提高。这就势必要求教师改变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 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口语交际, 学会口语交际?怎样才能让口语交际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占一席之地?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喜欢表达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 心里想做的时候。”教学开始之前,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乐趣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置身于交际氛围中, 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读懂要求

学生读并圈画出习题提出的要求, 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交际内容及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在交际的过程中把握好方向, 才能更有逻辑地表达。

三、参照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活动

学生年龄小, 阅历少, 对于一些宽泛的深刻的命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理解得不够深刻。这时, 教师就需要鼓励引导学生课下去查找一些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来辅助课堂练习。这样学生的感悟能力也有所提高, 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丰富起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口语交际时可以适当地点拨、讲解, 借助课外资源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 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

四、总结汇报

学生在口语交际后可以把感想写成文章或制作成手抄报、墙报等来进一步增强此次练习的意义。

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反思 篇3

一、情境创设,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应该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教学《借铅笔》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情境。郁郁葱葱的一片林子,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随着镜头的推进,山脚下出现了一座形似城堡的宫殿,宫殿大门上方“森林学校动物班”七个大字格外醒目。动物班里那就更热闹了:狮子摇头摆尾,老虎张牙舞爪,小猴练弹跳,山羊捻胡须,野兔专心致志地梳理长毛,长颈鹿傲视一切地伸长脖子……随着情境的出现,教室里一片惊讶声,小朋友个个神采飞扬,旋即高高举起了手臂,有话要说了。有话要说就说:“动物班有多少人?”“他们也要做作业吗?”“动物班的老师是谁呢?”……问题散乱无序,但大家急于表达的欲望已十分强烈,这正是教者期待的火候。

二、双向互动,明确口语交际的任务

显然,此时说话早了些。“小朋友,这所学校怎么样?想不想到这个班级里与这些新同学交朋友呢?”“想!”回答响亮一致。“好,既然如此乐意,请各自找一个喜欢的动物,成为自己。可你急需铅笔用,自己又没有,只好向老师手里的小狗(绒毛玩具)借铅笔,怎么样,谁先试试?”“借铅笔,这有什么难呢?”不知谁撂下这一句,似乎是最有效的动员令,全体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嚷开了:“借铅笔!”“向你借铅笔!”“我向你借铅笔,绒毛狗!”声音一个比一个响,话也一句比一句长,可那个绒毛狗呜噜呜噜,懒洋洋的,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你们怎么这样对我说话?”此时的老师转变为绒毛小狗的角色。“小狗,青蛙呱呱向你借支铅笔。”“狗,熊猫憨憨向你借支铅笔。”“死狗,小猴皮皮也要借铅笔。”“一群不懂礼貌的孩子,我懒得理你们。”此时的绒毛狗真的闭上了眼睛,打起了呼噜。孩子们把目光转向我,一声不响了。有個别孩子建议找别的同学借。“同学们,借铅笔是我们的任务,小狗是借铅笔的对象。这是游戏规则,不能改。借铅笔碰到了困难,我们就退缩吗?”教者作了提醒。“同学们,我的铅笔多得很,可只借给讲礼貌的同学。”“小狗哥哥,小猴弟弟想向您借一支铅笔用,可以吗?”“当然可以。小猴弟弟,咱们是好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一边大方地递过铅笔,一边主动伸出手来,与小猴握手,热情地道别再见。小猴挺机灵,第一个借到了铅笔。随即青蛙呱呱、熊猫熊憨、小鹿靓靓纷纷开口了……课堂气氛热烈所到的是礼貌语言,看到的是激情飞扬的笑脸。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泱泱中华是礼仪之邦,无论进行何种教育,尤其是语言的启蒙教育,礼貌教育必须贯穿其中。

三、全员参与,走进口语交际的角色

至此,“借铅笔”,表面看一课的教学目标已达成,其实,口语交际的训练量还远远不够。

观摩一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部分喜欢表现的学生侃侃而谈,而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要想解决这种学生参与面不广的问题,首先是老师应该创设各种引人入胜的有效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迫切愿望。但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要想使“全员”都有机会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得到“交际”机会,需要精巧的设计、缜密的构思。我在口语交际课上,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发挥合作功能。组织合作学习,是扩大参与面,提高训练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合作形式很多,我在《借铅笔》这堂课上,主要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在向老师借玩具这一环节上,我安排了一次小组合作。在布置小组合作前,我采用了评选“合作奖”的奖励方式,向学生明确了评选要求,出示了奖品——书签,以这种小小物质的刺激来帮助初学合作的低年级学生懂得积极参与有效合作。从课堂反馈效果看,这次小组合作达到了理想效果:安静、有序,更重要的人人参与交际,在小组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选出最佳人选后,其他组员体现了合作意识,帮助组内最佳人选更好地完成“借玩具”这一交际任务。

2.人人承担交际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我想,我们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人人都有交际的具体任务,人人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所以教学《借铅笔》时,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者明确新的任务:作为动物班的一名学生,全班都是自己的同学。新一轮游戏还是借东西。不同的是可以向全班任意一名同学借,除了借铅笔,还可以借其他学具以及玩具。任务一下去,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三五成群,小手握着小手,举止言谈彬彬有礼。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的成功者,我授名成为“导演”“智囊”,在一旁出点子——如何称谓得体,如何表述清楚等等。总之,整个课堂活起来了。这个场景告诉我,口语交际就是人人要有兴趣,人人要参与,人人要有训练的机会,在交际中学习倾听,判断正误,欣赏优点,质疑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巧妙引导,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交际能力较差,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还没有养成,在进行交际活动时,老师应该是他们的协助者、引导者。

有意识地创设和谐、轻松的交际环境,就是一种无痕而有效的引导。在所创设的交际情境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老师、学生的评价。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任何一种评价都应该是在情景交融中,在互动交流时,在不经意间产生,似清泉一股,汩汩沁入学生心田,从而使口语交际活动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

在《借铅笔》课堂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各种评价方式,以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口语交际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借铅笔》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求学生说话声音响亮,语言文明,有礼貌,说话自然、大方。如何来引导学生,实现这一交际目标呢?我采用了老师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让学生来评判的方法。在学生评判、出主意的过程中,老师不时用故事人物的身份表示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向别人借东西应该用商量的语气。”“原来还要用‘请’这样的礼貌用语啊!”“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向别人说明借东西的原因,别人不就更愿意借给我了吗!”……表面上老师是在表演故事,其实是在借助角色的身份帮助学生明确交际礼仪。老师扮演的角色是故事中的人物,始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谈:我——青蛙呱呱,这次借得怎么样?学生表示满意后,又追问:为什么你们对我满意了呀?这次谈话,看起来是故事的延续,其实是引导学生小结借东西的礼仪常识,加深印象,从而为学生“借铅笔”作好铺垫。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只有当老师的协助与交际场景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营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挖掘。尝试中发现:激发兴趣、明确任务、进入角色、巧妙引导,是口语交际启蒙教学的有效方法。

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教学反思 篇4

1、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2、走进金秋,和家人、伙伴做最喜欢的事,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与大家分享快乐。由于学生做了充分地准备,因此课堂出现了许多纷呈,孩子们不但能把自己所做的事:如捉蛐蛐、摘果子、捡树叶等有序表达,还有学生将自己捡树叶做的项链、标本、贴画带入课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秋天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这一点也说明了,只有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预习任务,学生才乐于去做,在实践中感受快乐的同时,积累了素材,今后的表达、交流、写作就不怕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这也正验证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话:

课堂设计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达到了由句到段再到篇的口语训练目标。课堂我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是回顾课文,悟秋之美。学生通过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用一句话概括秋天总印象,整体感悟秋天的美丽。二是走进画面,品秋之韵。课件展示秋天图片,在配上美妙的音乐,学生似乎漫步金秋之中,看到了天空、田野、果园、花园不同的景色。然后将画面变成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品味秋之韵。学生在表达时,虽是只字片语,但句句都体现了秋天之美,秋天的特点也尽显眼底,积累的好词佳句也充分得到了利用,教师将学生的一句句优美的语言归纳,一幅幅画面便展现于眼前,由整体感知的一句话上升到了一段优美的话,学生的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已得到了提升。三是走进秋天,享秋之乐。学生理顺自己所做的事情,在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孩子们已能有序说出做这件事的过程,表达自己的开心、快乐。四是放眼秋天,绘制秋之画。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秋天绘制成美丽的图画带进课堂,记下秋之美。课堂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的表达步步为赢,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们学会了倾听,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堂是孩子们展示的平台。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说、评,感受表达的快乐,学习的快乐。为了给学生表达的信心,评价的勇气,我不忘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第一位学生表达之后,我有意识的点评,表扬精彩之处,补充不足,学生在我的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表达的方法,评价的技巧。然后在方法地引领下,学生说,师生评,小组评,在评与补中,使语言越来越精彩,快乐之情溢于言表。真正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宗旨。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5

阳泉市平定县岔口联校马上固小学 王慧文

在本节口语交际习作教学中,先通过课件、表演等创设情境和三个小故事,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并且广开言路,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并且能乐与参加讨论,敢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交流交际中,我注意收集反馈信息,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表达要有条理,发言时语气、语调要适当,也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从而达到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较好的人文熏陶。做得满意之处:

1.建立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我将家长也一同请到了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参与到爱的交流中,我们共同做孩子的听众、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聊爱的话题,让学生愿意交流,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议,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2.场景剧的排演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推进。生动、逼真的表演来源于生活,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也使家长获取了孩子们的心声。

3.课堂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双向多元互动。整个课堂,我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采访活动,与同学对话,向家长表白,听老师点拨,与老师对话;走近父母,与父母对话,在双向多元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6

一般说来,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在他们和同伴玩耍时,在与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根据学生喜欢听、喜欢说的特点,训练时,要重视利用和创造各种说话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讲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这样,发言者畅所欲言,听者聚精会神,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由课外自发地说转化为课内自觉地说。

二、教给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教师具体的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

三、引导评价

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篇7

一、注意条理性、连贯性, 准确、恰当、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你所表达的见解或传达的情感, 目的是让接受方明白、感受, 因此表达之前应清晰所表达的中心内容, 说话时才能有重点、不跑题。确定表达的中心内容后, 还要注意前后的引申、过渡、呼应等, 这样才能从结构上紧扣主题、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让接受方不会产生歧义、误解、漏解。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教师在平时的口语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让学生在表达之前能用极短的几个字词来确定自己表达的主题。如:我在上《第一次真好》 (七年级上册) 时, 让学生了解体会课文中作者极力描述人生中许多第一次带来新鲜奇妙感受的同时, 又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是我们不能去尝试的。那么学生如何恰当表述“第一次好”和“第一次不好”两个不同的观点呢?我要学生在表述之前确立两个不同观点的中心, “第一次好”应紧扣“新奇”、“刺激”、“丰富多彩”, “第一次不好”应紧扣“损害”、“痛苦”、“无意义”。确立主题之后, 就是如何来组织这几个中心词, 有理有据、清晰明了地来表达自我观点。

二、注意对象和场合, 讲求方式和技巧

口语交际中存在着传达方和接受方, 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应注意对象的身份、职业、年龄、长幼、亲疏、心态, 场合氛围的庄重、喜庆、悲痛、和谐、随意等。应考虑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 用什么样的言词、态度、语气来说, 采用什么方式。直截了当还是迂回曲折?直言不讳还是含蓄委婉?这些都应在口语教学中明确, 让学生准确地把握、熟练地运用。口语交际中还存在诸多技巧。如:在谈话之前创设良好的气氛, 谈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待到有了良好的谈话氛围时, 再切入主题, 这样也便于对方接受和双方的沟通。在平常的口语交际训练中, 让学生到民间去采风, 实际地去接触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心情的人, 在与这些人的口语交际中去发现自己话语的缺点, 通过同组学生语言的亲和力来弥补不足。当然, 理论学习也尤为重要, 多掌握一些语言表达技巧, 懂得如何在自己的语句中去穿插运用, 不断反复磨砺, 来提高自我说话水平, 精确而生动地传达自我主张和情感。

三、积极培养学生自身素质, 提高综合能力

口语交际极易明示自身素质, 一个人的品德、文化修养、习惯、心态都极易在口语中表现出来, 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也是关键所在。语言是心灵的承载体, 首先要求学生保持一种真、善、美的心态, 净化心灵, 认真细致地去对待外界事物, 才能在口语交际中准确地表达。其次, 同样一层意思, 因表达者文化修养不同, 表达效果也存在极大差异。在很多的社交场合中, 不是你把意思说出来就行了, 而更多时候追求的是表达效果, 那么平时学生就要多学习、多积累、多揣摩, 从古代典籍、精巧事例、名人名段中去汲取营养。再次, 口语交际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地方特色和自我特色, 口语交际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形成自我风格, 要鼓励学生把口语交际当成一张彰显自我个性的“名片”,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积极训练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 着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根本动力。口语交际是学生日常交往的重要手段, 当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浓厚兴趣时, 就会不断地去提炼、揣摩。平常的口语教学就要注重强化训练, 可采用听说训练、概述训练、思辨训练、情景创设训练等方式。听说是口语交际的基础, “听”要求听懂对方讲话的意图, 抓住对方话语的重点;“说”要求能用简洁、形象、明了、得体的语言来描述事件或事物。听说训练还要拓展传统意义上的听说, 如:《雨的诉说》 (九年级上册) 让学生去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 去诉说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功过, 从现实中嫁接到丰富的联想, 让口语交际延伸到心灵的感悟、思维的活跃;概述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总结是听说、描述等一系列综合能力的体现, 对听到的素材不夸大、不缩小、真实、准确地简要复述或转述;思辨训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 这是学生把口语交际当成一张彰显自我个性“名片”的必要条件, 这也是中学生极感兴趣和张扬个性的训练。独特的思维方式, 看待事物的角度, 能确立学生口语交际的自我风格;情景训练, 是让学生在了解一定口语表达技巧方式之后, 创设一个虚拟环境, 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运用及应变能力。训练之余,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 在实践中得到成就感, 以不断激励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反思 篇8

【关键词】农村;口语交际;反思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所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然而在当今教学中口语往往被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究其原因有两方面,教师方面:一是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二是教师爱唱独角戏,不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方面:一是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中国人,会说中国话,无需专门训练口语提高;二是口语训练的障碍主要是由性格、能力、情绪、心理引起的。

一、分析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从我们所在学校的学生,由地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口语交际主要表现大多数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一部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语句含糊伴有乡土音、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的现象,语言表达缺乏有序性和条理性;同时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在口语交际的设计上较为随意,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较严重。如何把口语交际认认真真落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重视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现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关于口语交际分两个系统安排:一是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近二十次口语交际练习;二是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每册安排大小综合活动共六次,且都与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其中都配置了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教材为每次口语交际活动都提供了一个话题,综合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还设计了一定的情境,有的还给予了必要的示范和指导。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在明确口语交际目标的前提下,找准每次训练的重点、难点,合理选择训练方法,安排训练步骤,每次训练前,都必须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学生精心策划,把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并且注意口语交际方法的指导。

三、摸索出适合我校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农村学校基础薄弱,我们重视学生口语交际基本功训练,如能讲普通话,有敢说的胆量,说话时能注意情态,在具体情境中说符合情境的话等。结合学校处于明月山风景区这一特定环境,我们还着重训练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讲传奇故事,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写山水风光,让学生具备面对游客做到能说会道,吸引游客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加强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议”,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主寻找课文中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学习《童趣》后,要求学生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学生说出了“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童年是一支优美的歌谣”,“童年是自由飞翔的小鸟”……告诉学生,把这些句子组合起来,还是一首优美的诗呢!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讲演中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前五分钟的讲台让给学生锻炼口语表达。每个学期形式不一,可以讲故事、说新闻,即兴演讲。每天一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三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学生基本上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随着了解的加深,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课前五分钟的每一种锻炼方法都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组织具体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们的研究实践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既考虑学生当前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着想。同时,通过研究实践,力求探索出高效、实用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形成我校口语交际教学特色。

作者简介: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9

在打磨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精品课时,切身体会到口语交际课不能采用单一的“独白式”或单一的“对白式”,交际形式需要丰富多样的,才能使口语交际课生动、活泼、有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独白”、“对白”两种方式兼顾,并加以合理调配。交际内容和教学计划要统筹安排,既要有“独白式”训练,也要有“对白式”训练,还要有辅助其它的方式。

本堂课的教学,话题一中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小组分享自己搜集的故事,并要求讲故事的人,要把故事讲清楚明白,而听故事的人,还要对别人的故事进行一定的评论。这种交际形式就是比较多元,让学生都有话可说,交流能力也自然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也少不了个人“独白式”或者单一的“对白式”交流。在后来的故事会环节,个别学生走上讲台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口头语言展示自己准备好的故事。而在话题二中的情景模拟对话中,两个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特定情境下的交际,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当然,这两个环节中,为其他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让学生参与评价,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等等。而我这堂课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充分,一方面是学生准备不足,另外是学生这方面的`经验还比较欠缺,这需要往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

当然,口语交际教学还重在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就搜集的动物故事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动物话题更加感兴趣。在话题二中,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我还搜集了比较有冲击力的伤害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明白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加上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与关心程度较深,所以也有话可讲。而在课堂教学中,我还适时调控,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快速把握别人说话的重点,能随机应对,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形成学生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有话说、乐于说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篇10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1、分明性质,组成粗确熟谙。

上教期接到一项使命,让我讲一节口语社交课。当时,我对这类课型感应十分目死,虽然我们在不竭天道论着这门课程,但要真的实际操纵时,我才真正的熟谙到本人对这门课程熟谙得如此之少,口语社交课到底理当怎样上,我真的不浑楚。它是一门新兴的课型,不同于早年的道话课、作文课,到底什么是口语社交呢?我是不是是会在实际操纵的过程中穿着新鞋走老路呢。带着这个迷惑,我翻阅了许多材料,在熟谙上给本人一个十分了了的概念。经过教习取重复天体味,我末于有了如许一种了了的概念:口语社交是“听话、道话”的长大年夜,也更具时代特点。它不仅要供熬炼每个教死的听道能力,并且要供在口语社交中典范口头语行,培养语行社交、待人管事、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综合能力战素养。口语社交能力是一种在人取人之间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机动、机智的听道能力,它不单单是语行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干事的能力。教死具备了较强的口语社交能力,将末死受益。

有了内容,我便进手下手着足备课。我很专心肠打算了很详实的教教过程,然后便进手下手停止试讲。可我发现,教死并出有我设念的那么安静。整节课教死无粗打采,教室毫无死机。怎样会如许?教死的安静点倒底在那里?如何才能让教死安静起来?吕叔湘先死曾道过,机动多样的圆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以为,教活口语社交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社交的情境或空气。基于此,“悲愉碰碰车”便诞死了。我们将所有社交依托在一个游戏情势当中,让教死在思想中组成一个专心思的画里,开着碰碰车自由安闲的碰来撞来,如许教死就会放松怀想,从而实目下现今教室上畅所欲行。在此根蒂根基上教室上我全力创设对等、信托、调和的师死干系。西席要熟谙并尊敬教死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益、尊严、赋性特长、思维取道话圆式,要给教死一种感受:口语社交课是我们本人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西席还要熟谙到:教死是处于长大年夜中的人,是一个正在长大年夜的人,果此每个教死都是守候开垦的金矿,有着长大年夜的能够战潜力。但要熟谙教死身上存在的不足,在教室教教中要少一些评述,多一些惩办,把“信赖人人能成功”这类口语社交的希冀转达给每个教死。西席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伴侣而不是一个严厉的法平易近,取教死一起谈天、会商,停止出有心灵间隔的开放式的交流。因而教室上就呈现了师死同唱一首歌,师死同道亲情事的局里。

鉴于口语社交是一个新事物,我本人也在不竭的测验测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如许、那样的题目呈现,但我笃信“世上本出有路,然则走多了,便成了路。”

三、创设愉悦的情境,让教室死动起来。

2、发掘死活资源,留神选材:

四、显现社交,让口语社交课真正天互动起来。

教死放松了心境,也有了道话的愿看,但在试讲当中,新的题目又呈现了:教死们只是纯正天自道自话,对互相的话题不感爱好,底子出有组成互动的场合场面。口语社交是人取人之间口头语行上的构兵交流。它取过来的“听话、道话”教教是有素质上的辨别的。“听话、道话”,待逢天把听、道合成,纯正天“听”或纯正天道。既缺乏社交对象战社交目的,又构不成肯定的社友情况,只是一种单背自我式的静态语行。而口语社交则是里劈里的“互动”信息交流行动。社交的双圆要不竭天收回信息,并且听者战道者的职位又随着交流的需供在不竭转换;道者要依照听者的情绪反馈,实时调整本人的调子或语行材料;而听者要负责谛听,并依照道者的表述,负责谛听,并实时做出相应的对问。同时,双圆的信息通道是畅通的,双圆的表达是互相促进的。果此,口语社交是一种双背互动式的静态语行实践。所以,在口语社交教室上,师死间,教死间的听、道、问、评、争辩应贯串于教室教教全过程。经过师取死,死取死双背互动,丰裕显现“社交”。怎样办?我们深化思量教死为什么会对他人的话漠不关心呢?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究其本果是果为此事于己无闭。怎样让教死发自心里需供天减进此中呢?因而我们又打算了一个小记者采访的环节,让每个听众都成为小记者,在同教先容完本人的家庭后,背他提出本人感爱好的话题。如许教死就主动的互动起来。并且,教室上的互动,应是里背所有,全员减进,让每个教死都动起来。西席要闭注每个教死,使他们混身心肠投进到交流行动中来。要造行少数教死扮演得热热闹闹,大都教死当不雅众冷冷降浑的征象。要热忱饱舞教死积极减进,对不敢当众大年夜声发行的同教,可先让其战同桌互道,西席应时予以饱舞,协助教死减强在人前讲话的自决意信念。同时也要多为怯懦的同教供应讲话的机缘,促其得到熬炼前进。

5、实时评价,促进长大年夜。

口语社交课首要是用来前进口头语行水仄,培养良好语行习惯的。口语社交教教的目的是引导儿童教习语行,长大年夜儿童的口头语行,不是讲授口语社交的常识。要在教死停止社交的过程中,经过师死评议、西席点拨等圆式,典范教死的口头语行。如,就教死表达中用词不当、呈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足顺畅等不足典范、不足粗确、不足浑楚、不足条理的处所,引导教死评议、改正,对重要的、带广泛性的题目,西席还应减以点评、夸大年夜,以惹起留神其它,要在口语社交课中留神培养良好的语行习惯,包含讲普通话的习惯,利用礼貌用语,道话文化得体。要躲免只管道得热闹,不管语行质量、语行习惯的倾背。

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强化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是用有声语言的形式,伴以合适的非言语手段,恰当、机敏地以听与说为实现方式,进行信息、情感交流的能力。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选用、聘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条件。正如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所说的:“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85%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正是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对现行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改革,使教材内容更具职教特色,更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尤其新教材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里明确了口语课的课时占阅读课的35%,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教学在整个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不仅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就现状来看,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发言讨论不主动,课后交往言语贫乏,实习、面试时口语表达不流畅,态度拘谨,难以将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失去许多实习、上岗机会。即使有机会实习、上岗,也有不少学生因为难以和领导、同事恰当地沟通、交流,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学生原有语文基础薄弱、口语交际能力较低外,更主要的是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语文教师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脱离以传授知识、分解字词句篇章为重点的普通中学语文教育模式,重读写,轻听说。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中职学生毕业时口语交际能力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强化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多年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强化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有两种,即强化课堂教学和拓展课外训练。只有精心设计、有效组织,才能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强化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教学要从强化听力训练、强化说话训练、强化朗读训练、强化演讲训练四个途径进行。

1.强化听力训练

倾听是口语交际的重要手段。王尚文教授曾说:“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听的能力具有独立性,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听,反过来,会听的人不一定说得好。“说话是人生的需要,听话是人生的艺术”。这句话告诉我们“听话”比说话难,因为“艺术”总比“需要”复杂。强化听力训练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所以必须对听力进行单独训练。

在听力训练时要求学生做一个专注的听话者,听话时听准说话者的说话内容,把握说话者的动机,分析说话者的弦外之音。教学中可以设计复述、听评等形式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课前安排讲故事,学生听完后复述故事,要求能说出故事梗概、主题思想等。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挑出一篇自己认为最好的习作,在全班口头发表出来,请同学们欣赏;然后,大家共同评析,就这篇文章谈感受、提意见或提问题。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较易把握的评析标准,使训练目的明确。要求学生做到:(1)认真听别人的作品,谈谈自己听完文章之后有什么感触、收获和联想。(2)指出成功应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3)评点文中展示了怎样的个性和具有什么独特的东西?一些学生常犯“千人一面”的毛病,缺少自信和独立品格。需要教师在评析鉴赏中加以引导。

以上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强化说话训练

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式,是人们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桥梁。说话是否得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文化水平、素质高低等。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善于说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具备很多能力,其中要有敏捷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说话训练,全班轮流,人人参与。在说话训练前,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等选择说话话题,选择那些他们能说、愿意说的话题。如校园、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日本核辐射”等。在说话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注意语音和语法规范;要得体、适合语境;要有礼貌,体现真诚、谦虚、大方;要适当运用表情、手势、眼神等。

当课前演说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经过精心准备,上台为大家讲课、讲评练习题,或做考前、赛前动员等。实践证明,被动学习十次不如主动讲授一次。特殊的场合(课堂)、特殊的角色(教师)、特殊的关系(师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强化朗读训练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前,应重视读法指导,让学生明确朗读要求,诸如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通过这些显性要求,学生达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目的。教学中训练学生在普通话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多读多练,从而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与听者共鸣。如李白的《將进酒》要朗读出诗人的豪情逸兴和集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蔑视富贵、及时行乐于一体的复杂情感;又如《雷雨》一文,文中共出现了十九个“哦”,这个词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感叹,有时则带有恍然大悟的意味,读的时候要做不同处理:或语气上扬,或语调下降,或拖长音调,或简短音调等。通过课堂上这种长期的强化朗读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朗读技巧,养成有感情地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切实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强化演讲训练

演讲又称演说、讲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宣传某种主张的一种讲话方式,是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密切配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宣传方式。以口头语言为主,以态势语言为辅,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具体步骤如下:

(1)引导学生学习演讲范例

可以观摩演讲录像或朗读名人的演讲词,提高他们对演讲的认识。我国有许多著名革命家,同时又是著名演说家,如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的演说曾经吸引和教育了亿万人民群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他们的演说词并加以分析和揣摩,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

(2)指导学生搜集演讲材料

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演讲材料,激发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所选材料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具有时代感。如汽车专业学生可搜集与汽车文化相关的演讲材料,旅游专业学生可以搜集与旅游资源相关的演讲材料等。

(3)帮助学生练习演讲

有好的材料,不一定就能讲好。中职生必须反复练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练习演讲时要先把演讲稿熟记于心,然后抛弃演讲稿自由地说。演讲时要有应变能力,随时掌握听众心理;要根据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需要,设计表达方式,确定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做到声情并茂;还要恰当地设计和使用态势语言,确定一些必要的动作、手势等。

除了安排命题演讲外,在课堂上还可安排即兴演讲。即兴演讲形式灵活、不拘一格。既可以利用课前三、五分钟举行,又可以让学生随堂讲述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如“我的同桌,我的老师,我的父母”等。通过口述其外貌、个性特征等,培养学生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拓展课外训练

课外训练是对课堂教学有力的补充。拓展课外训练有三个途径:辩论、戏剧表演和模拟应聘。

1.辩论

辩论是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正反双方通过激烈的争辩捍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是一种层次高、难度大的说话训练方式。它是培养学生聪明睿智、才思敏捷、表达流畅而富于说服力的较高层次的听说活动。参与者既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又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因而需要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和随机应变的临场经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思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论证表达能力和处变不惊的胆量。通过论辩,学生明辨是非,磨砺意志,拓宽视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交际习惯。

教师应该从组织准备、辩论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学生具体指导,并且提供有关的学习参考资料。辩题不宜太难,小到班级,大到社会、人生,只要是热点、焦点问题就行。最好能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引起辩论兴趣,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大辩题难度。如“中职学生应不应该交异性朋友?”“同学过生日送礼物好不好?”“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吗?”,等等。

2.戏剧表演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语言、动作、歌唱、舞蹈于一体,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戏剧表演就是将戏剧文学剧本中的人物台词和人物动作搬上舞台,进行再创造的表演过程。根据戏剧情境,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教材中的《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等优秀篇目可让学生表演。进行戏剧表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角色分析

角色扮演的要诀是设想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学生可能常常因为不知道怎样进入角色而发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自问自答帮助自己找到感觉。如《雷雨》一课中,扮演“繁漪”这个角色,可以问自己“她是谁”,也就是弄清她的人际关系网,她是谁的妻子?谁的情人?谁的母亲?谁的主人?还需要问“她的性格怎样?”“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她要做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角色分析时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透彻地了解一个角色的性格。

(2)角色选择

角色分析之后就要进行角色选择,也就是为不同角色选配表演者。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谁的外形和角色比较相像?二是谁更有潜质表现人物的性格?

(3)排演

首先是每个演员背台词,在每个人熟悉台词之后,演对手戏的演员要面对面地对台词。接着全体演员一起配一遍台词,然后是走台,也就是在舞台上对一遍台词,并确定位置。最后是演出,这时需要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各方面配合,并观察实际效果。

进行戏剧表演要把握戏剧中心思想,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地位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模拟人物对话,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口语交际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模拟应聘

应聘是求职者为谋求工作而向用人单位做的自我推荐,这是学生在就业实习时推销自己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应聘时应注意的问题,除了服饰仪表、注重礼仪之外,学生面试时的谈吐更重要。可以结合学校每年开展的供需见面会形式,开展模拟求职应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应聘者和招聘者两组,就招聘面试现场进行模拟训练。回答问题时要体现真诚、谦虚、实事求是、从容回答;说普通话,声音清晰;要揣摩对方心理,回答内容贴近对方期望的答案。这种训练比自我推销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模拟招聘的问题是现场提出的,回答是即兴的,问题回答是否具有技巧,反应是否灵活快捷,对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这种训练既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是对所学知识、能力、礼仪等方面的一次综合检验。

强化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一方面可以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另一方面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能促进素质教育落实。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强化口语交际教学,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2009.

[2]吴俊玲,刘万顺.口语交际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09.

探寻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 篇12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的欲望

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有效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学会待客》一课时,先让学生们回忆在家里爸爸妈妈是怎样接待客人的,然后谈谈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他人家做客的情景,重点谈主人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交际情境:现在,假如只有你一个人在家,来了一位客人,他说有事要找你的爸爸。如果你认识这位客人,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如果你不认识他,你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客人听了你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听了客人的话,你又会怎样?请你选择一种情况,想一想,说一说。然后,请同桌扮演来访的客人,两人一起来交流。你们准备怎样来表演?接着,同桌之间通过互换角色来体验主人和客人的语言情境。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留意一些表演得比较好的小组,然后让他们在全班表演。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个话题为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可见,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范例引导,指导交际的方法

对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给他们有关口语交际的方法,往往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方面与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有关系,另一方面与学生们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范例引导,可以让学生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这样的范例相当于给学生一根行走的“拐杖”,让学生在模仿中感悟口语交际的方法。

如在一节县级公开课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介绍自己》时,他在课前是这样与学生展开谈话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你们高兴吗?有什么想问我的吗?”学生对上课的老师很好奇。他们先后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今年有多大”“在哪儿工作”“有什么爱好”“最喜欢什么动物”等。老师接着说:“看来大家很想知道老师的情况。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别人打交道,有时为了让别人尽快了解自己,这就需要学会介绍自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介绍自己。下面,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老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他说道:“我叫×××,今年×岁,是×××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喜欢唱歌、跳舞、打乒乓球、写毛笔字。我最喜欢读书,读了很多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经常讲给我们班的学生听,他们可喜欢听故事了。我最大的理想是让我们班上的学生都喜欢读书。”短短的一段自我介绍,让学生感悟出“介绍自己”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兴趣、理想等。这样的介绍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纷纷按照老师介绍中的几个要素学着介绍自己,尽管开始时语言有些生硬、态度有些勉强,但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们逐渐学会了用流畅、准确的语言介绍自己。

三、多向互动,搭建交际的平台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互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要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互动活动中,学会交际,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如一位老师教学《我最喜欢的动物》时,安排了情景剧表演,并借助课件的演示,使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一个学生扮演解说员,表示欢迎小朋友们参观“动物乐园”。然后是“游客”咨询有关动物的知识等。接着,教师扮演“小青蛙”说出自己的烦恼,提醒人类不要伤害自己。“小青蛙”说完后,由学生扮演的小猴、小鸟、小鱼等分别诉说自己的苦恼。最后,老师提问:“听了动物们的诉说,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表达的欲望强烈了,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学生们的发言也时常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解说员”与“游客”之间的交流是一种生生互动,“小青蛙”与其他小动物的交流是一种师生互动,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种群体互动。这种多维的互动方式,从不同层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四、实践演练,拓宽交际的渠道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践演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挖掘口语交际话题的内在价值。在教材中,除了每单元专门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外,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其他地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话题的眼睛。如在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后,教师设计了“小记者采访”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然后结合课文说说写好作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与社会上的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对话,从而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如春天来了,一位教师抓住踏青这一契机,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每走到一个地方,教师就让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还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得更好。融洽的氛围、快乐的心情、自由的表达,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反思 篇13

在本周的汇报课活动中,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劝说》,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语言的艺术”的学习内容。本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抓住要点,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也为今后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几个可借鉴的教学启示。

一、巧设情境,探究方法

在口语交际课上最害怕的是学生无话可说,“劝说”这个话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有话可说。但怎样说好,达到最有效的结果是学习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我注重了方法的指导。首先,设计了一张行人横穿公路的图片引入话题。其次,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劝说,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比较,明确在生活中进行得体的劝说时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方法“以理服人”、“语言平和”、“语气委婉,不伤人自尊”,让学生明白,只有“情”、“理”结合,劝说才会成功。

二、创设情境,体现双向互动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激发了学生对“劝说”这个话题的兴趣后,我选择了生活中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学生不仅进行了口语交际的展示,这种模拟角色的体验活动,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角色表演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

毕竟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有限,能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的同学是有限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在交流展示之前,我给全班同学一个五分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交流场景进行练习,这样让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练习的机会,都有提高的机会。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从学生的语言表述中发现很多孩子的表达不能抓住要点,说话缺乏条理,随意性大。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强烈,忽视了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因此在评价别人时语言苍白,缺乏说服力。

教完本课,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口语交际中围绕训练主题选用的案例应以能触动学生心灵为最佳。在本堂课中,我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人横穿公路镜头,因此看到这样的案例,他们很容易进入角色,有话想说,激发起参与热情。

2、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伙伴合作,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3、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要给他们拓展一个能够实践的平台,这样,让他们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学语文,所学的知识才能最终转化成能力。本课例中最后设计的“劝说”环节,之所以能让学生兴致高昂,就是因为在生活中,在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对同学有自己的看法,有话想说。此时他们找到了表达的机会,又刚学了劝说的方法,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反思 篇14

一、紧扣文本,探究方法

在口语交际课上最害怕的是学生无话可说,“劝说”这个话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有话可说。但怎样说好,达到最有效的结果是学习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我注重了方法的指导。首先,在设计导入中谢辉老师首先调查了学生平时有没有在生活中劝说过别人。其次,我在课前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劝说,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比较,明确在生活中进行得体的劝说时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方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注意场合”,让学生明白,只有“情”、“理”结合,劝说才会成功。

二、创设情境,体现双向互动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激发了学生对“劝说”这个话题的兴趣后,我选择了生活中三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学生不仅进行了口语交际的展示,而且将劝说的场景演绎的非常逼真,也使我对本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模拟角色的体验活动,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角色表演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

毕竟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有限,能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的同学是有限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在交流展示之前,我给全班同学一个五分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交流场景进行练习,这样让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练习的机会,都有提高的机会。

口语教学中交际策略的培养 篇15

学习策略是学生用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手段, 交际策略是学生在实际使用中的使交流保持畅通的方法。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 当学生的语言知识较为贫乏的时候, 交际策略的使用对沟通的进行很重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交际策略的培养应该受到重视。

一.口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 教师方面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 长久以来的粉笔黑板外加录音机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有所改变, 但其惯性很大, 一时是积习难改。当前很多学院已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但很多教师还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不少人只是把他当做播放视频的工具, 或者说是个录音机的替代品。在思想上还是老一套。简单来说就是按按键, 多听几遍而已。这其实反映出一些教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特性认识的不足, 对于大纲所要求的强调交际技能培训认识不足, 其结果是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 只重视听读写译的能力培养, 而不太重视学生的口头等实际交际能力的提高。其实, 大部分学生反映最想提高的是口语和听说能力, 他们往往觉得听说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最有用。对于未来的技术人来讲, 也确实是这样, 读写更注重的是研究方面的。高职教师是亟需转变这老观念的。

(二) 学生方面的问题

高职学生的口语能力方面普遍有下列问题:

1.准确性差。很多学生的单词读不准, 句子的重度弱读不清楚, 英语特有的语调, 节奏不熟悉;用词和语法不准, 一些常见词语搭配等含糊不清, 中式英语甚至方言英语时有出现。

2.基础薄弱, 知识面窄。学生的词汇量太小, 很多单词说不上来, 造成有口难言的情况出现。再有就是语法薄弱, 很多学生只会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句子也多用简单句。强调句, 各种从句, 倒装句等等稍微有所变化的句子掌握的不熟练, 不敢用。

3.口头表达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一些学生倒是能说, 但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话, 没有实质性的信息传达, 或者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不能逐条表达。这或许与紧张有关。

4.在口语交际中缺乏灵活性。有些学生倒是很勤奋, 书上的对话积极地背诵, 模仿。但缺乏灵活性, 对话示例往往死记硬背。结果往往在对话编练环节, 说出来的很多是课文的原话, 语言显得生硬, 突兀。大部分学生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话题, 灵活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不够。换句话说, 也就是缺乏一定的交际策略。

综上所述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单词, 读音, 句法, 语法等是交流的必要条件。语言知识欠缺会导致口语交流难以进行。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这类问题, 笔者在文献查阅时发现很多教师已经指出, 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多有强调。第二类就是交际策略的缺乏。学生不会概括, 转述, 或者使用一些英语交际套语来为自己的思考赢得时间, 使交际能继续下去。这些问题反映了他们在交际策略培养方面的不足。一些学生学的努力, 知识储备相对也丰富, 但到口语交流时总是不顺畅, 甚至因此而有挫败感, 进而丧失了英语学习兴趣。这其实与一些老师不重视策略培养, 过分强调语法知识有关。加强英语交际中策略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对交际策略缺乏这一问题, 有些研究者已经指出, 并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束定芳教授的《外语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研究及其理论意义》, 程晓堂教授的《英语学习策略》等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针对高职学生的口语现状, 从策略论出发给以研究的还不多。本文以就职学院学生实际, 结合交际策略论, 探讨口语教学问题。

二.交际策略的介绍

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积累, 也包括策略能力的培养。前者是交际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后者是交际行为的保证。研究表明, 积极的策略的运用与语言学习能力和效果成一定的正相关性。交际策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Slinker在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一书中提出的;1980年, Canale和Swain提出了交际能力的组成模式这一概念 (包括语法能力, 话语能力, 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策略能力) 。其中, 他们认为所谓的交际策略就是语言学习者由于某种原因或者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在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所用的一系列的补偿性语言或者非语言能力的手段。1983年, Kasper进一步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指出, 交际策略是个人在完成特定交际目的中, 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采用的潜意识计划, 目的性和有意识性是其两个特点。虽然我国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但比较而言, 交际策略研究不如外国广泛和深入。但一些学者的研究还是引人注目的。比如文秋芳教授指出, 交际策略包括语言表达中的策略和理解中的策略, 即输出策略和输入策略两个方面。这对策略教学很有指导意义。

交际策略有多种分类, 流传最广的要数Kasper和Faerch的缩减策略和成就策略分类了。前者又分为形式缩减和功能缩减, 后者包括检索策略和补偿策略 (包括合作策略, 如直接或间接求助, 和非合作策略, 如转述, 直译, 造词, 重组等等) 。成就策略能帮助实现学习者的交际意图, 促使他们使用已掌握的知识, 有利于语言学习者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对学生交际策略的培养, 主要是增进其对成就策略的掌握。

三.交际策略的培养

交际策略的适当运用能保持语言交流渠道的畅通, 使交际者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 并且能增强交际者的自信心, 克服因交际障碍而出现的焦虑感, 增加安全感。策略的培养受到语言学习的环境, 学习者语言知识水平、态度及性格等等方面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交际策略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要加强学生策略意识的培养。文秋芳教授曾论述道, 学习态度和信念会影响到学习策略的使用。那些重视语言实用功能的学生会比较重视交际策略的使用, 而那些认为语言学习就是学语法, 背单词的学生则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语言知识层面上。对于高职学生, 有必要告诉他们语言的实用性是第一位的, 要改变那种学英语就是背单词的错误认识。只有在明确了语言学习的目的后, 学生们才更可能认识到交际策略的意义和重要性, 才可能在实际操练中不断提高。

(二) 对于一些常见的成就策略技巧要有意识的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求助策略, 要鼓励学生在没听懂时大胆的用英语请求再说一遍, 避免交际的中断, 冷场;替换策略的使用, 有助于学生遇到表达障碍时, 换一种说法, 换个词, 换个句式表达等, 对于同样语意的不同表达方式要了解;迂回叙述和举例策略则能帮助一些抽象意思的表达, 增加语言的丰富性;而停顿填补策略则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停顿词句的使用, 如well, asyouknow, letmethink等等。这些词语不但能为自己的思考赢得时间, 还能使交流显得更顺畅。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那种策略对自己最有帮助, 使他们有意识的多用这些成就策略。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的语言水平越高, 对交际策略的使用的频率也越高。

(三) 在口语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营造交流的氛围, 要为交际策略的使用创造条件和机会。理解策略和实际中的使用是有差别的, 所以,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来演练。课堂上组织一些模拟交际活动是有必要的。这些模拟交际活动在设计时最好要有明确的策略目标, 这样效果更好。还有, 在内容安排上要尽量稍微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 并且尽量贴近生活, 这样才更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内容太简单或者太难都很难调动学习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起不到训练的目的。例如在一次实际教学中, 在讨论邀请这个话题时, 笔者把邀请看电影等常见的场景换成去本校食堂最受欢迎的小店吃拉面, 结果发现学生参与度高涨。“正宗拉面”很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就鼓励他们能不能替换, 或用描述举例的策略把它表达出来。因为贴近他们日常的校园生活, 他们更愿意积极表达。

四.结语

高职的英语教学要紧紧围绕高职教学大纲展开, 要突出实用性。面对口语教学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语言基础知识的讲授, 这是进行有效沟通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关注交际策略的培养, 策略的运用是外语学习者交流的重要手段, 它能维持交流渠道的畅通,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输入, 提高实际交际能力, 还能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知识是基础, 没有它, 交际策略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策略能力又为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提供了有力保证。高职教育中, 面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很多教师容易重视知识讲授而忽视了策略能力的培养, 这种状况是亟需转变的。交际策略的培训模式还值得外语教学者积极地探索, 以期找到更适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为口语教学提供更好的经验, 更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要突出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是首要任务。在分析了高职学生口语教学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交际策略培养的缺乏和不足是口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的原因之一。交际策略的运用是交际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是交际通道畅通的重要保证。就如何培养交际策略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策略,交际能力,高职英语

参考文献

[1]Canale M&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47

[2]Faerch C&Kasper G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C].London:Longman, 1983

[3]戴炜栋, 束定芳.外语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研究及其理论意义[J].外国语, 1994 (6) :27-31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文明礼仪演讲稿范稿下一篇:百货商场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