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证券投资分析

2024-05-15

钢铁行业证券投资分析(通用8篇)

钢铁行业证券投资分析 篇1

2012年国内钢市深陷漩涡之中,外有欧债危机死灰复燃,内有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钢铁业首现新世纪以来全行业亏损,供需矛盾升级,钢企生存困难。库存高企、资金短缺、销路不畅,一度迫使价格跌至18年前,停产、改行、歇业现象屡见不鲜。矿石昔日辉煌不在,煤炭黄金十年终结,钢铁业步入形势最严峻的寒冬。2013年,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平均日产粗钢213.2万吨,创历史新高,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新民介绍,一季度全国钢铁产能产量过度增长,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17823万吨、19189万吨和245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9.1%和12.3%。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成了行业面临的首要困难。那么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前景和价值投资到底如何,我们将从以下六个角度分析。

1.需求面

基建建设:在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基调下,铁路投资仍然是优质的投资项目。铁道部在日前举行的内部中高层会议上定调,2013年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不会低于2012年的水平,将维持在5200亿元以上,仍然主要投向已经开工建设的高铁项目和煤运通道项目。由于这一轮铁路建设的加速实则是在配合中央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思路,铁道部后续的银行贷款和铁路债券的发行亦会得到中央的支持,那么重轨、轻轨等铁道用钢的需求将有明显的回升。

房地产:经过2012年“以价换量”促销后,多数开发商的资金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以及土地储备和存量商品房急剧减少,情绪亦趋于乐观,加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得土地市场2013年有望保持一定的热度。而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正加快推进,开征房产税这一政策将纳入房地产十二五规划。可见,抑制投机性购房将成为未来楼市调控的长期性政策,故2013年房市调控仍不会放松,但持续调控紧缩可能性不大。

机械行业:由于汽车、家电等行业前期政策刺激作用明显,导致需求过度透支,而节能惠民政策的效果又不明显,因而2013年明显回暖的可能性不大,用钢需求增长有限。

2.供给面

目前钢铁行业这个曾经的暴利行业从利润20%走到亏损边缘,尽管国家多次调控钢铁行业,但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国内钢铁企业。据富宝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新增高炉仍旧较多,其中长材及冷轧类产品占比大。2012年9月3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新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下称《规范条件》,重新确定了符合准入条件的钢铁企业标准,符合新准入条件的普钢企业粗钢年产量应达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应达30万吨及以上,且合金钢比大于60%。然由于此次新版《规范条件》中,取消了此前关于工信部对于文件审批的相关条例,使得原先一些因为产能控制而未得到批准的项目得到重新上马的机会,故暗含了风险,救市效果存疑。另外由于钢铁生产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有的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综合来看,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产能过剩压力的事实已毋庸置疑。

3.成本面

我国对铁矿石的消耗已远超世界其它地区的总和,是影响世界铁矿石市场的最主要力量。然而铁矿石作为钢铁的最重要的原料组成部分,与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既定事实,国外的危机如何解决仍待时日;另需求方面来看,在行业利润微薄态势下,2013年我国需求难有明显释放,可见铁矿石压力依然重重,重心或继续下移。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已超80%,接近2011年时的高位。2012年12月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更是出现大幅走高。以印度63.5%粉矿为例,最新到岸价约为155美元/吨左右,环比上涨超过27%。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向较高,甚至超过六成,而三大矿山则控制着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70%的市场份额,因此形成外矿的垄断局面。要想打破这种垄断,则

需要较长时间。所以,2013年中国钢铁行业仍将在高昂的进口矿价阴影下艰难前行。

4.市场心态

市场方面,一部分投资者对2013年行情相对乐观,认为新一届政府或将加大政府投资,以促进城镇化、服务业和地区发展,这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适度的积极影响,以及钢铁业进入“微利时代”渐受关注,并且与经济的运行密切相关。部分依然不乐观,认为会延续低迷态势。主要是鉴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还未退去,中国政府继续打压房地产,出口贸易难以改善,内需消费有限;钢铁产能依旧过剩,资金链紧张难题等,钢铁行业寒冬尚需要经历漫长调整。部分表示迷茫,认为后期政策面走向不明,意欲随行就市。

5.宏观经济面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结构性危机,而全球性的结构调整还需要持续较长时期,因此2013年的国际经济发展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方面在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的关键是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因受制于财政收入的减少、财力的有限,实施更大力度的政府主导投资可能性小。还将继续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结构性减税或作为政策的重心。预计2013年我国经济有望逐渐实现平稳温和的增长,但出口仍然存在很大压力故尚需保持对经济下行风险的警惕。

6.政策面

作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之后扩大内需的又一重大举措,“建材下乡”早被写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被业界认为是带动农村市场水泥、钢材等需求的重大利好,然“建材下乡”在初步调研后却终被搁浅,政策政策细则争议大。认为政策一旦落实,直接受益者将是那些主攻农村市场的小型企业,甚至出现政策惠及落后产能的“怪相”。目前加速调整和优化结构,已成为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且有家电下乡政策严重透支市场,并导致产能过剩的先例,预计2013年政策实施的可能性甚小。综上所述,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或维持中速增长,将对钢铁行业产生一定的利好影响。虽供给面有产能过剩顽疾的限制,而需求面有铁路建设提速,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不放松但继续紧缩可能性不大,总需求有望出现增量。故预计2013年钢铁行业运营有望转危为安,平均价格水平较2012年有望提升,但由于成本重心有望下移,亦难现持续性较好行情。

钢铁行业证券投资分析 篇2

为了给钢铁企业MIS、OA、CIMS、ERP等系统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计质量数据, 防止计质量作弊行为的发生, 实现质量保证、质量追溯以及质量持续改进, 企业必须部署统一的计质量管理系统。

湖南创博龙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面向钢铁行业的远程集中计质量系统。该系统采取现场计量与远程集中计量相结合的方式, 涵盖物资、能源消耗与产出, 以及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全部计质量信息, 实时监控各物资计量点与集中计量监控中心, 实现了物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整体提高物资计量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新型计量数据采集系统。

2. 技术路线

2.1 应用平台架构

该系统采用成熟的J2EE技术, 采用C/S的N层架构模式。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简述如下:

(1) Server端:采用J2EE技术和MVC (Model/View/Controller) 设计模式;

(2) Client端:采用传统编程语言为客户提供界面交互, 并采用.NET作为界面开发平台;

(3) 通信协议:Client与Server的通信采用基于HTTP协议的XML数据格式传输;

(4) 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 与数据库交互采用JDBC连接;

(5) 中间件: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的转发/订阅功能实现;

(6) 数据交换格式:系统与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要求采用标准的XML格式。

2.2 计量采集前端与远程监控端的通讯方式

面向钢铁行业的计质量管理系统采用现场计量与远程集中计量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统一的集中计量监控中心, 各物资计量点承担现场采集和计量任务, 计量监控中心可以进行远程计量活动和实时动态监控任务。它们之间的通讯方式介绍如下:

(1) 前端采集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与网络远端监控计算机采用Soket方式进行通信。

(2) 接收和发送的电文动态支持动态SOCKET与静态SOCKET二种Server/Client连接模式。

3. 系统方案

3.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面向钢铁行业的计质量系统全面涵盖了进厂物流、厂内调拨、出厂物流、能源监控、进厂物料检验、铁前物料检验、钢坯/板材/型材检验、物资/动力/能源管理、钢坯/板材/型材入库、质量证明书、优质优价管理、底层数据采集、数据接口等业务包括了二十大功能模块, 这些模块分别为缓冲区管理、进出厂管理、现场汽车衡计量、现场静态轨道衡计量、现场皮带秤数据采集、远程汽车衡计量、远程动态轨道衡计量、远程静态轨道衡计量、远程铁水衡计量、远程皮带秤监控、远程计量任务分配、数据异常处理、计量衡器管理、IC卡/RF卡管理、统计报表管理、接口管理、远程计量监控中心平台、视频监控和系统权限管理等, 各大模块与MES、ERP等系统有机结合。

3.2 应用框架设计

面向钢铁行业的计质量系统的应用框架分三级架构设计, 采用集中管理、分布监控的设计思路, 所有业务数据 (数据、语音、图像、控制信号等) 经过数字化处理, 通过计量专网进行远距离传输, 主要包括计量监控中心、汽车衡、动态轨道衡、静态轨道衡、铁水衡、皮带秤以等计量站点的设计。计量监控专用网络采用光纤接入方式, 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以及数据传输的实时与有效性。

3.3 系统流程设计

面向钢铁行业的计质量系统的流程设计主要以现场计量和远程计量的方式进行流程的设计, 简述如下。

建立空闲池与任务池, 无任务时计量员在空闲池排队等待任务, 无空闲时任务在任务池排队等待空闲。

计量员一旦进入空闲状态, 即刻触发后台服务判断有无计量任务, 有则系统自动分配计量任务给计量员, 无则继续等待。

计量任务请求一旦进入任务池, 即刻触发后台服务判断有无空闲计量员, 有则系统自动将任务池任务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分配, 无则等待任务分配。

任务与计量员匹配成功, 则计量员自动从空闲池退出, 任务从任务池退出。

4.实施效果

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 本系统已经实现了如下目标:

实现汽车衡业务90%以上自动 (自助) 计量, 特殊业务及异常情况远程集中计量;

实现动态轨道衡远程集中计量;实现铁水的远程集中计量;

实现静态轨道衡的远程集中计量;实现皮带秤的自动采集及远程监控;

秤房标准化配置, 增强系统维护, 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

实现计量员业务负荷分配均衡、通车率均衡、设备负荷均衡;

提高计量业务的整体作业效率, 单车自动 (助) 计量处理时间<20s, 远程计量处理时间<30s;

建立中心视频、环境监控系统, 实现监控秤点设备状态、环境状态、业务状态等的图形化显示, 对异常做报警;

增加完善的防作弊功能;

与现有系统无缝对接, 系统切换支持单点逐步无扰切换。

参考文献

[1]范玉顺, 胡耀光,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与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钢铁行业投资价值大解析 篇3

郑东,男, 44岁,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钢铁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

包钢钢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董事、莱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董事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巿场由于投资者在对周期性的恐慌必理造成钢铁行业价格大幅下跌,国内钢材行业平均市盈率一度只有10倍左右,动态市盈率仅为6-8倍,而国际上平均市盈率为27倍,即便成熟巿场的主要代表美国的平均市盈率也有12倍。从估值方面来讲,钢铁企业是国内仅有几个已经与国际接轨,并低于国际估值水平的行业之一,投资价值在恐慌杀跌中凸现。

从本质上讲,钢铁行业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但我国由于正处在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钢材需求量相当大,加上国内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必然,整个行业的周期性是在向上的大趋势下螺旋上升意义下的周期性。从行业收益来看目前虽然暂时由于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放缓,行业收益曲线可能放缓或回落,但长期前景十分看好。

近来市场触底向上,五朵金花有重新绽放之势,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也调高了钢材行业的评级,国内对行业重新评估的呼声又起,为了给投资者更好理解行业态势,把握好长期看好和具体投资操作的平衡,本刊特采访了钢铁行业顶尖分析师郑东,早在2002年~2003年他就坚定地看好钢铁行业,并准确地预测到了2004年的走势,这让他在业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基本分析策略

新财经:您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证券分析业的?您的主要分析思路是什么?

郑东:从98年开始,到现在一共有六年从业经历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的主流,对行业、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了。

我的投资逻辑基本上是:正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投资决策的关键,宏观政策---行业状况----公司的差异化选择三个层面进行。

我的分析思路一般从宏观面入手较多,把握好国民经济和宏观经济的需求,除了宏观经济外,其他就是对行业和公司熟悉把握一下就好了。重点考虑一下品种结构、成本结构、原料结构等。生产条件和产能规模都是决定一个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

宏 观

新财经:今年宏观经济发展的放缓,对钢铁行业发展什么影响?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又有什么影响呢?

郑东:现在放慢发展速度,只是短时期影响行业盈利曲线增长趋势而已,长期来看没有太大影响。

对盈利肯定有影响,我分析一般是先看宏观经济,再看行业,行业完了才看公司本身。2005年行业仍然不错,但公司可能会出现分化,因为公司的品种结构和原料结构的不同都会导致发展的不同,最终导致公司的盈利水平有所不同。以后还是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而小的企业可能因为成本太高、品种落后或土地资源和资金的制约等问题而业绩更差。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也是关键因素,大企业肯定得到的支持也会多一些。

新财经:如果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有何影响?

郑东:对钢铁企业的影响应该来讲敏感度并不大,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贸易类企业冲击最大。币值上升对矿石进口有利,对钢材价格有压力,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钢材比国际钢材的价格要低。国际市场上钢材价格猛涨的一个因素也是由于美元持续贬值,钢材的价格才会持续往上涨。国际的钢材价比国内要高出20~30个点,所以我们分析以后认为基本这个升值的因素对行业影响不大。

新财经:据统计我国年产钢规模从1999年的1.1亿吨上升到2004年的2.7亿吨,有观点认为由于我国人均用钢材100-200公斤,才及发达国家人均用钢的400-500公斤的一半左右。加上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预测全国钢材需求每年将以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前钢材消费将达3.4亿吨,您对此怎么看?

郑东:现在钢铁行业基本保持着每年20%的增长速度是没有问题的,每年产量的绝对数量是保持3000~4000万的增量。产能并不是一个规范和可统计的口径,我的分析当中是不参考产能数字的,产量却是有据可查的数据。去年的消费量就已经达到3亿吨了。已和规划的产能相近了,并不是产能严重过剩。另外一个我就是看开工率这个统计数字。应该说目前国内的情况达到70~80%的开工率就是比较正常的,90%的开工率表明行业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国际上也是这样。

新财经:有观点认为今年三季度之前钢铁价格仍有上升空间,你如何看待今年的钢价走势?

郑东:整个从去年的投资策略讲,我们对钢价的定量角度判断是处于高位的。虽然高位运营但不会有什么大起大落或猛跌的情况出现。原因是:1、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软着陆影响经济不大,呈现平稳运行态势;2、整个市场的成本结构还在继续攀升,煤炭、运输、铁矿、电力都是在不断上升的。成本推动钢价仍会高位运营。所以钢材价格大跌的因素很小,除非经济运营出现大的问题。

行 业

新财经:与世界同行相比,我国钢铁产业所处在什么位置,竞争力又如何?

郑东:国内目前的各行业中,我认为几个屈指可数具备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就是中国的钢铁企业。首先我国处于重工业化初期阶段,钢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国家从发展初期一直到现在对于钢铁行业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所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使得中国的钢铁的企业的设备和装备都是非常先进的。总体上来讲,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是很强的。当然从个别品种上来讲,可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新财经:总的来看,您觉得我国钢铁上市企业的投资价值怎样?

郑东:我觉得钢铁是很具备投资价值的,具体来讲,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向上的发展势头。首先来看宏观经济没有问题。钢铁企业基本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基本也是不错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对周期性行业的一种恐慌心理造成价格大幅下跌,所以现在价位很低,市盈率也不高,因而可以说风险还是比较低的了,我认为市场价格和企业价值相比是存在严重低估现象的。这只是一个整体上的看法,但具体的投资价值还是要落实到公司基本面上。

钢铁行业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型的企业,也就是原料有保证的钢铁企业,2、产品结构好的公司;3、股本发生变化的企业,比如具有整体上市计划的公司。以上都是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类型。

新财经: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对华菱管线股权的收购,对我国钢铁行业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郑东:现在从钢铁的总体市场来看,最大的市场在亚洲,亚洲最大的市场是在中国的。国外钢铁复苏的增长率现在只维持在2~3%的水平上,国外钢铁巨头也正是看中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市场大机遇,也想在中国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原来的合作方式是进行某条生产线的合作,现在的趋势是变为企业对企业的一对一的合作关系了。而且国内也的确是存在着这种合作的需要的。

与国外的合作可以形成很多方面的互补:国外有技术、有销售渠道、有矿石,这是我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合作的动力之一。还有先进管理思想的灌输,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家电企业和国外巨头的强强联合之后,管理水平也是提高非常快的。

国内钢铁行业之间并购的可能性从体制角度上讲我认为是不存在并购的动力的。未来原料紧张却可能是促成国内兼并的关键因素,一些小的公司也许只有和大的公司合并才能保证原料供应等问题,才能谈到发展,这个时候并购的动力也就产生了。所以我的判断是未来国内企业之间的合并可能性还是很小的,但是国际钢厂来兼并收购中国钢铁企业还是会成为一种趋势的。

公司

新财经: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行业内的重点企业,比如重点企业宝钢、武钢、鞍钢等会有什么影响?

郑东:这个情况,因为公司的特点不同,这几个公司各有各的优势,所以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原料上涨,他们的铁矿资源也各有各的优势。比如宝钢是那种与国外几大矿山和矿业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关系,铁矿石100%全进口的,而且合同一签就是好几年,可以以比较稳定的价格拿到铁矿资源。自有矿鞍钢多一点,自供能力在85%左右,新钢钒也不错。单纯看矿石涨价30%,如果再加上运输、煤炭等的涨价因素,最后叠加到企业中就附加成了涨价60~70%,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就比较大,而对于大公司来讲,在铁矿采购环节中,价格稳定就具有很强的优势。

新财经:目前国内钢铁行业的主要公司都有什么特点?各个公司的优势分别在哪里?

郑东:这个行业中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用我们分析的术语称作周期性行业中仍然具备成长性的公司,或者称之为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公司。鞍钢、宝钢最具有抗风险能力。宝钢的品种结构和管理水平都是比较突出的,比如销售渠道、服务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武钢这些年发展了它的特色产品,电工钢也就是硅钢片,基本上是市场上的垄断产品;鞍钢的品种比较齐全,恰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另外就是它的矿石资源自有,成本相当低。进口矿石的涨价趋势还是有的,当其他企业矿石进口都特别困难的时候,鞍钢的自有矿优势就会完全显现出来。

目前按照投资性价比来讲最具投资价值的还是武钢,宝钢的价值是在增发之后,鞍钢有公告说也要整体上市,但是今年还是不好说的。

如果按照投资价值排序,从2005年的形势来看的话,我认为顺序是:鞍钢、武钢、宝钢。但如果从2006年开始比较的话,顺序则是宝钢、鞍钢、武钢。

2005年钢铁行业投资策略

投资的逻辑判断:

正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投资决策的关键。宏观政策---行业状况----公司的差异化选择

投资策略上,目前的股价已充分反映了对钢铁行业增速放缓的预期。钢铁板块一些重点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1倍,远低于国际市场估值和A股加权平均21倍的市盈率水平,市场对钢铁板块存在较大程度的矫枉过正。此外,2005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率尽管放缓,但相比钢铁板块股价的跌幅,其明年重点上市公司20%的业绩增长仍将对估值产生正面影响。

钢铁板块的主要买点:

收购资产整体上市,业绩具有持续增长能力:武钢股份、鞍钢新轧、宝钢股份、华菱管线

板管材类公司机会大于长材类公司:南钢股份、太钢不锈、新钢钒

周期性导致反映过激,估值偏低:钢联股份、唐钢股份、马钢股份

钢铁板块分红率、股息率较高:莱钢股份、济南钢铁

钢铁行业分析 篇4

钢铁行业的概况

一、认识钢铁

钢铁制品是由铁矿石提炼,经由加工过程制作成各种用途的制品,其加工切削品或使用过的旧品变成废钢,可以无限次数回收循环使用,是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很方便再生的一种物资。

二、钢铁产品的分类

1、钢的分类

钢可按化学成分、品质、冶炼方法和用途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两类。

(2)按品质(主要是钢中所含的杂质元素磷、硫的含量),钢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

(3)按冶炼方法与脱氧程度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

2、钢材及其分类

钢材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钢板、钢管、型钢、钢丝等钢材。

三、钢铁工业的特点

1、基础性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

钢铁工业向上游产业联系采矿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如:钢铁工业生产重要消耗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材料,使用大量的机电设备,同时又是交通运输消耗的大户;同时,钢铁工业提供的产品又是其它许多产业的基本原材料,向下游又与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各种重要的行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周期性行业,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较大

我国的钢材消费随国民经济增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就是,对钢铁的需求变化主要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直接影响到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和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钢铁行业就会紧随其扩张;当经济衰退时,这些行业也相应衰退。

3、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钢铁工业生产工艺决定了其大型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方向。

4、钢铁行业的双重壁垒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钢铁需求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附加值和高科技难度的钢铁品种(“双高”产品)的消费量在钢铁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这些“双高”产品对高新技术与资金规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钢铁行业成为具有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的双重壁垒的“双高”行业。

5、行业竞争激烈

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因为钢铁企业的产品可以直接找到用户,直接销售,市场管理不太容易,这容易造成产品的过剩,造成产品价格的竞争激烈。

6、外部不经济明显,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等。由于环保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国家也重点指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钢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到国家所制定的环保标准,这样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

世界钢铁行业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世界钢铁行业的现状

钢铁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国际钢铁行业主要有如下特点:

1、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程度加深

WTO框架下的国际钢铁市场以自由贸易为基本原则,近年来,钢铁年贸易量占当年世界钢铁总产量的比例迅速提高,贸易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钢产量的增长,国际钢铁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程度正在加深。

2、资产重组步伐加快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国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重组整合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钢铁工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主要特征为: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国性集团公司,通过强强联合,提高企业集中度,实现专业化分工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压缩生产规模,集中精力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资本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在向外输出产品和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本输出,通过在市场所在地区合资、独资建厂(主要是生产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以回避钢材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二、世界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1)世界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对钢铁的需求。

(2)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导致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转移。

(3)从世界钢铁消费的品种结构看,长材及管材钢轨需求量将继续减少,扁平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占全部钢材消费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热轧板、冷轧板及涂层板需求增长速度较快。

(4)钢铁企业间合并和收购的重组趋势将更明显。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

一、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

(3)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长线、低档次产品产量迅速增长,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4)工艺结构逐步改善

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

(5)企业组织结构改善,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有所改变,行业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6)钢铁产品市场开始好转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的状况,国家自1999年起对钢铁行业实施“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工作方针,并推行“淘汰落后工艺,加快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此外,经济机构的调整导致了对优质钢材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家电、集装箱、压力容器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输送等对高档钢材的需求十分强劲。

二、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我国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我国钢铁企业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将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

(2)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目前国内普通钢材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双高”产品),如不锈钢板和冷轧、热轧薄板、硅钢片、镀锌板等,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然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三、“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

“十五”规划将进一步改善钢铁质量,推动钢铁产品升级换代。目前生产能力不够、应加快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有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目前生产能力已能满足、需要重点增加竞争力的品种主要有:小型材和线材、无缝钢管、重轨、中厚板、合金钢钢材;能力大于需求、应严格控制发展的品种主要有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

“十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发展9个系列产品,主要有合金弹簧钢、合金结构钢(含齿轮、阀门钢)、轴承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钢等。

四、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新建、重建和改建一些大型基础设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仍需大量优质的钢材,住宅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我国居民住宅的兴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整体推进,西部各项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各种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可观。因此,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不仅不会萎缩,而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将继续增长。

影响钢铁行业盈利因素的分析

对钢铁行业来说,影响其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①经济增长;②原材料、能源、运输及钢铁价格;③技术进步;④行业竞争状况;⑤未来需求等因素。

一、影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

从全球看,钢铁需求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继续增长,从一个国家来说,钢铁行业的发展也与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周期因素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社会对钢铁量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钢铁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因为:钢铁行业是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主要用于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石油、金属加工等行业,因此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周期、景气状况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可能对本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影响。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周期因素是影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可以说,钢铁行业发展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当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钢铁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当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钢铁产品的价格也将随之下跌。

2、原材料、能源、运输等因素及钢铁价格

我国钢产量的绝大部分是以铁矿石为基本原料生产的,铁矿石构成了钢铁产品的主要生产成本。因此铁矿石价格的变化是影响钢铁产品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同时,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水、电、煤气等能源以及钢铁产品货物的运输也构成了钢铁行业的经营成本及盈利能力。另外,钢铁价格是影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直接因素,钢铁价格的上涨将显著提高钢铁行业盈利能力,钢铁价格的下降将削弱其盈利能力。

3、技术水平

钢铁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4、行业竞争状况

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

5、钢铁产品的未来需求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汽车、石油、金属加工等行业还有大发展,再加上,我国地广人多,因此高峰期估计要更长。

二、关键驱动因素

我国的钢产量是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提高的,特别是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而提高。在未来数十年内,中国经济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以下三方面将推动中国经济的前行。一是国内经济国际化。二是消费结构高级化,以住宅、汽车为主,以家居装饰、高档消费品、电子通讯产品及旅游为辅的新一轮消费浪潮正在形成。三是城市化,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合上述,钢铁的未来前景依然十分看好,建议继续关注。

中国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1年2季度)

钢铁行业呈现高产量、低库存、低效益的运行特征。上半年累计产钢3.5亿吨,同比增长9.6%,产能利用率达到84%,比上年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虽然粗钢产量屡创新高,但是产量增速均处于较低水平,产能过剩并不是主要矛盾。2011年上半年,在我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钢铁是利润同比下降的两个行业之一。

主要钢材品种中,除铁道用钢材产量下降外,其他品种钢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1年1~6月我国铁道用钢材产量为253.2万吨,同比下降6.6%,主要原因在于铁路投资下滑;长材累计产量为20111万吨,同比增长11.55%;板带材累计产量为19647.4万吨,同比增长7.19%。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对长材生产的刺激,以及工业生产放缓对板带材需求的抑制,上半年长材产品的产量及增速都超过了板带材。

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钢材价格呈现波动运行态势。6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4.40点,比年初仅上涨6.11点,涨幅为4.76%,长材价格走势好于板材。

受日本地震和国内外价差影响,钢材出口量价齐升,而由于国内自给率提高,上半年钢材进口量同比下降。2011年上半年上半年出口钢材2433万吨,同比增长3.16%,进口钢材803万吨,同比下降4.79%。上半年折合净出口粗钢1706万吨,同比增长6.85%。

由于新开工项目减少以及受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严格控制政策影响,钢铁投资增速处于较低水平,但6月份有所改善。同时,受项目分布及气候影响,钢材投资出现西高东低、北强南弱的格局。2011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累计完成投资额1662.7亿元,同比增长14.8%。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篇5

第一章 钢铁行业的概况

一、认识钢铁

钢铁制品是由铁矿石提炼,经由加工过程制作成各种用途的制品,其加工切削品或使用过的旧品变成废钢,可以无限次数回收循环使用,是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很方便再生的一种物资。

二、钢铁产品的分类

1、钢的分类

钢可按化学成分、品质、冶炼方法和用途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两类。

(2)按品质(主要是钢中所含的杂质元素磷、硫的含量),钢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

(3)按冶炼方法与脱氧程度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

2、钢材及其分类

钢材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钢板、钢管、型钢、钢丝等钢材。

三、钢铁工业的特点

1、基础性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

钢铁工业向上游产业联系采矿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如:钢铁工业生产重要消耗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材料,使用大量的机电设备,同时又是交通运输消耗的大户;同时,钢铁工业提供的产品又是其它许多产业的基本原材料,向下游又与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各种重要的行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周期性行业,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较大

我国的钢材消费随国民经济增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就是,对钢铁的需求变化主要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直接影响到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和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钢铁行业就会紧随其扩张;当经济衰退时,这些行业也相应衰退。

3、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钢铁工业生产工艺决定了其大型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方向。

4、钢铁行业的双重壁垒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钢铁需求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附加值和高科技难度的钢铁品种(“双高”产品)的消费量在钢铁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这些“双高”产品对高新技术与资金规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钢铁行业成为具有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的双重壁垒的“双高”行业。

5、行业竞争激烈

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因为钢铁企业的产品可以直接找到用户,直接销售,市场管理不太容易,这容易造成产品的过剩,造成产品价格的竞争激烈。

6、外部不经济明显,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等。由于环保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国家也重点指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钢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到国家所制定的环保标准,这样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

第二章 世界钢铁行业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世界钢铁行业的现状

钢铁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国际钢铁行业主要有如下特点:

1、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程度加深

WTO框架下的国际钢铁市场以自由贸易为基本原则,近年来,钢铁年贸易量占当年世界钢铁总产量的比例迅速提高,贸易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钢产量的增长,国际钢铁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程度正在加深。

2、资产重组步伐加快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国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重组整合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钢铁工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主要特征为: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国性集团公司,通过强强联合,提高企业集中度,实现专业化分工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压缩生产规模,集中精力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资本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在向外输出产品和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本输出,通过在市场所在地区合资、独资建厂(主要是生产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以回避钢材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二、世界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1)世界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对钢铁的需求。

(2)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导致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转移。

(3)从世界钢铁消费的品种结构看,长材及管材钢轨需求量将继续减少,扁平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占全部钢材消费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热轧板、冷轧板及涂层板需求增长速度较快。

(4)钢铁企业间合并和收购的重组趋势将更明显。

第三章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

一、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

(3)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长线、低档次产品产量迅速增长,()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4)工艺结构逐步改善

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

(5)企业组织结构改善,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有所改变,行业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6)钢铁产品市场开始好转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的状况,国家自1999年起对钢铁行业实施“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工作方针,并推行“淘汰落后工艺,加快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此外,经济机构的调整导致了对优质钢材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家电、集装箱、压力容器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输送等对高档钢材的需求十分强劲。

二、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我国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我国钢铁企业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将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

(2)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目前国内普通钢材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双高”产品),如不锈钢板和冷轧、热轧薄板、硅钢片、镀锌板等,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然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三、“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

“十五”规划将进一步改善钢铁质量,推动钢铁产品升级换代。目前生产能力不够、应加快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有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目前生产能力已能满足、需要重点增加竞争力的品种主要有:小型材和线材、无缝钢管、重轨、中厚板、合金钢钢材;能力大于需求、应严格控制发展的品种主要有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

“十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发展9个系列产品,主要有合金弹簧钢、合金结构钢(含齿轮、阀门钢)、轴承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钢等。

四、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新建、重建和改建一些大型基础设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仍需大量优质的钢材,住宅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我国居民住宅的兴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整体推进,西部各项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各种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可观。因此,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不仅不会萎缩,而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将继续增长。

第四章 影响钢铁行业盈利因素的分析

对钢铁行业来说,影响其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①经济增长;②原材料、能源、运输及钢铁价格;③技术进步;④行业竞争状况;⑤未来需求等因素。

一、影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

从全球看,钢铁需求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继续增长,从一个国家来说,钢铁行业的发展也与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周期因素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社会对钢铁量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钢铁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因为:钢铁行业是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主要用于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石油、金属加工等行业,因此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周期、景气状况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可能对本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影响。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周期因素是影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可以说,钢铁行业发展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当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钢铁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当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钢铁产品的价格也将随之下跌。

2、原材料、能源、运输等因素及钢铁价格

我国钢产量的绝大部分是以铁矿石为基本原料生产的,铁矿石构成了钢铁产品的主要生产成本。因此铁矿石价格的变化是影响钢铁产品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同时,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水、电、煤气等能源以及钢铁产品货物的运输也构成了钢铁行业的经营成本及盈利能力。另外,钢铁价格是影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直接因素,钢铁价格的上涨将显著提高钢铁行业盈利能力,钢铁价格的下降将削弱其盈利能力。

3、技术水平

钢铁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4、行业竞争状况

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

5、钢铁产品的未来需求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汽车、石油、金属加工等行业还有大发展,再加上,我国地广人多,因此高峰期估计要更长。

钢铁行业分析介绍 篇6

为缓解基建领域产能过剩、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及互联互通,中国政府于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由中国政府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基本原则为平等互利,根本属性是共同发展。该战略明确提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突破,将提振这一区域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为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创造了新的历史契机。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战略意义之一在于缓解基建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2015年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对我国钢铁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一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资源开发、优势产业转移、钢材贸易争端解决、技术及装各的输出。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钢铁产品出日贸易潜力巨大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进一步扩大贸易潜力。中亚地区国家属于潜力再造型,未来贸易潜力匿乏,而东亚和南亚地区除个别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属于潜力巨大型,未来应重点挖掘这些国家的钢铁进口需求。

B.“逆经济全球化”阻碍全球化贸易,未来国内钢铁出口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逆经济全球化思想兴起,贸易壁垒问题层出不穷,以下三件事很具有代表性。

其一,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决定离开欧盟,这一事件看似英国与欧盟之间的事情,但从其本质上看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欧盟本身是一个经济体,其内部货物流动税率非常低,英国离开欧盟违背经济全球化思想。

其二,2017年,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特朗普的思维是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对国内的企业进行减税,以增加竞争力;美墨边境墙等等都表示着其贸易壁垒思想。

其三,近几年中东地区并不安稳,其地区开始限制航运方面;2018年8月,也门在曼德海峡攻击沙特两艘油船;2019年6月,两艘油船在伊朗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遭到袭击,袭击案件发生后,美国立刻就公布了所谓伊朗袭击油船的证据。

当下贸易摩擦局势有所减缓,中美之间谈判缓和,但以特朗普的尿性,未来依旧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贸易谈判缓和有很大的程度上有可能是缓兵之计,因为美国大选即将到来,特朗普想要连任,在经济上不能不好看,所以在美国大选之前,特朗普在经济贸易的态度上会有所缓和。

“逆经济全球化”对国内钢铁的出口有很大的限制,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依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C.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钢铁市场需求有可能会进一步压缩。

2017年,不少经济学家都在评论国内经济是L型经济,不是常见的U型经济;国内经济发展潜力让不少经济学家感到堪忧。

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为6%,经济增速破6压力加大,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中,未来会慢慢缩减基础工业带给经济的贡献。

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其中对房地产,钢铁行业的影响相对比较大,最近20年,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内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一些列产业链发展,作为房地产上游的钢铁行业直接受益;现在国内经济下滑也必然会压缩国内钢铁行业的需求量,从这一方面看,国内钢铁行业未来几年并不乐观。

国内钢铁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钢材产业发展的空白点由于比较不好把握,这边以国内进口钢铁产品做分析。

中国的钢铁进口国家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德国和比利时等钢铁冶炼技术和轧制技术发达的国家。

国内每年进口特钢大概1250万吨,国内对特钢以及高技术的钢铁的需求较大,主要是因为国内的钢铁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国内进口1250万吨的特钢中,板材占据了1100万吨,未来板材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国内进口钢铁的品种:主要是汽车面板,进口量巨大,国内生产的不稳定,影响汽车的表面质量;其次是家电面板也大部分进口,用于高档家电表面;第三是食品包装,用深冲镀锡板,由于是超低碳,国内生产的不过关;还有就是工具钢,国内生产的强度要差一些;还有少量的桥梁拉索钢、电梯钢丝绳,钢帘线用钢,用户对国内的钢材质量不放心。

依赖进口的品种:电磁搅拌,铸坯扒皮机,风动送样系统,先进的结晶器,先进的大包转台等等;一般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都需要进口。

总结

钢铁行业上游产业:铁矿石对外的依赖度达到60%以上,国内对铁矿议价能力弱,处于弱势的一方,容易受控国外大的铁矿石生产商;焦煤焦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钢铁行业下游产业:2019年房地产与汽车行业出现销量下滑的迹象,国内政策面稍有放松,目前有小部分地方已经放宽限购的政策,且增大了对车牌号投放量。

钢铁行业集中度不高,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国内上升的空间较大;目前国内钢铁行业的企业数量大幅下降,一来是钢铁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二来是企业合并造成的;未来钢铁企业数必定会继续下降。在集中度提高的背景下,钢铁企业更具有竞争力,不仅是规模化所带的成本降低,还有在技术上的整合。

国内钢铁需求量的增速放缓;在未来几年,钢铁行业将更加激烈,存量博弈,或者更苛刻的说是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抢占市场份额。

进出口方面:出口-进口进一步萎缩,国际市场并不乐观,各个国家各怀鬼胎,设置贸易壁垒,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加。

经济情况: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为6.0%,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近几年全球GDP增速维持在3%上下,从全球pmi以及美联储在2019年降息三次的迹象来看,短期全球GDP3%的增速平衡将被打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钢铁行业的需求量短期放缓,中期会有下滑的迹象。

【行业分析】钢铁行业:低迷中谋生存

一、 初识钢铁行业

大家对钢铁行业多少有些陌生,仿佛离自己很遥远,但仔细一想,又发现都在身边。无论是我们住的房子、乘坐的公共汽车,还是看的电视机、用的智能手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钢铁的影子。钢铁行业关联了很多工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参照申万行业分类标准和国内行业惯例梳理归纳如下:

注:世界各国对特殊钢尚无统一的概念和定义。

二、 钢铁行业走过的路

从行业发展看,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又称铁碳合金。人类很早就发明炼铁和炼钢,但受技术条件限制,钢的产量较为有限。直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钢铁的应用才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恢复和发展,于21世纪后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下游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增长的拉动,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保持了快速增长,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下半年以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钢价持续低迷。得益于成本端铁矿石及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2013年以来钢铁行业净利润有所回暖,但仍亏损严重。根据《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要求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从而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建立市场化调节产能的长效机制,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行业已从成熟期开始步入衰退期。特钢占比代表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整体水平,目前我国特钢产品占全国钢铁工业总量比重约为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平均水平,特钢行业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从行业特征看,钢铁行业是强周期行业,属于资金、技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行业,规模经济特征显著,且受到较严重的政策影响。

三、 钢铁行业的产业链

从业务运行看,在下游需求带动下,我国粗钢产量由的6.3亿吨增加到2016年的8亿吨,年均增长5%,并在达到8.2亿吨的历史峰值。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9%,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亿吨,同比上涨1.2%。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10亿吨,在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后止跌回升,同比上涨1.3%。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1.38亿吨,同比增长2.3%,增幅上涨1.7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6%,增加0.2个百分点。2016年钢铁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66.99%升至70.79%左右。

从行业内竞争看,我国钢铁总体布局“北重南轻”和“东多西少”,在兼并重组和“东扩南迁”推动下基本形成七大生产基地:东北钢铁基地、华北钢铁基地、华东钢铁基地、华东钢铁基地、华中钢铁基地、西北钢铁基地、西南钢铁基地和华南钢铁基地。我国钢铁行业整体竞争激烈,尤其是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2016年,宝钢、武钢重组成立了宝武集团,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CR10上升为35.9%,同比增加1.7%,CR4上升为21.7%,同比增加3.1%,但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然而,国内的特钢产能比较集中,前10家企业的行业占比约为60%。目前,普钢的行业龙头包括宝武集团、鞍钢集团、山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首钢集团等,特钢的行业龙头包括太钢集团、中信泰富集团和东北特钢集团等。未来钢铁行业应在着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升级、提升钢铁有效供给水平和发展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将得到有效推动。

从产业链看,钢铁行业是典型的中游行业,上游行业主要是采掘业的煤炭行业和铁矿石行业,下游行业则主要基建、机械设备、房地产、汽车、船舶制造和家用电器行业,其中特钢下游行业更偏向于消费,集中在汽车和机械设备等行业。影响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1)收入端:宏观经济景气度(固定资产投资、下游需求、逆周期调节);(2)成本端:铁矿石(定价权在国外)和煤炭的供需格局观;(3)其他:行业政策干预力度等。

四、 钢铁行业的信用分析

为便于分析,选取Wind-信用风险纵览-发债企业栏目的数据(数据截止20170328),分析结果如下:

(一) 发债情况

从有发债历史的发行主体个数看(共有83家发债主体),以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环渤海地区、中低评级、非上市、普钢为主。具体来看,企业性质为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主体占比分别为59%和27%;所属地区中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占比分别为37%、20%和6%;主体评级为AAA、AA+和AA占比分别为19%、22%和23%;上市和非上市主体占比分别为34%和66%;细分行业中普钢和特殊钢占比分别为93%和7%。

从有债券余额的发行主体余额看(共有53家发债主体),以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环渤海地区、高评级、非上市、普钢为主。具体来看,企业性质为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主体余额占比分别为68%和26%;所属地区中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余额占比分别为65%和16%;主体评级为AAA、AA+和AA的余额占比分别为74%、15%和6%;上市和非上市主体余额占比分别为25%和75%;细分行业中普钢和特殊钢占比分别为95%和5%。

(二)财务情况

考虑到2016年年报尚未发布,选取2013年-2015年已经过审计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

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看,得益于成本端铁矿石及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2013年以来钢铁行业净利润有所回暖,但仍亏损严重。钢铁行业近年来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下行明显,尤其是2015年。获现能力小幅回升,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好转。

从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看,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绝对较高且持续上行,短期债务和刚性债务占比过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但货币现金对债务的覆盖边际有所改善。

从营运能力看,钢铁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整体较为稳定,但有所下行。

(三)交易情况

从二级市场来看,钢铁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发行债券流动性较好,其他则流动性较差。

钢铁行业去产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篇7

自2000年以来, 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 大量中小民营钢厂纷纷上马, 钢铁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虽然国家自2009年加大了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力度, 但为应对经济危机提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打乱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节奏, 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2013年开启的新一轮去产能在实践中延续“行政”老办法, 企业退出渠道、职工安置等关键问题没有解决, 效果不佳, 钢铁产能继续扩张。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明确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具体到钢铁行业, 去产能成为行业开展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2016年2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吹响了钢铁行业新一轮去产能号角。目前各部委八项配套措施均已落地, 地方陆续公布详细淘汰方案, 计划五年内淘汰粗钢产能1.65亿吨。

1 钢铁行业去产能现状

1.1 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弧顶区, 产能居高不下

随着2008年的4万亿刺激效果逐渐减弱, 我国粗钢产量增速自2009年大幅增长13.5%之后呈阶梯放缓态势。特别是2013年之后, 粗钢产量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加大, 至2015年粗钢产量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也表明我国钢铁产量已进入峰值弧顶区。2015年, 全国粗钢产量达8.04亿吨, 同比下降2.3%, 而上年同期为增长0.89%。

与此同时, 我国钢铁产能继续增长。通过工信部“白名单”305家企业的粗钢产能已达11.5亿吨, 据此测算, 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9.9%, 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 也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欧美国家按照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过剩的评价指标, 正常值在79%~83%之间。按此标准,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连续四年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1.2 前一轮去产能效果不理想

此前一轮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始于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41号) , 计划通过5年努力,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从化解过剩产能效果来看, 2010~2015年, 我国淘汰落后炼钢产能任务完成量累计11083.15万吨。而通过工信部“白名单”305家钢铁企业的粗钢产能已达11.5亿吨, 与2010年相比, 新增炼钢产能接近4亿吨, 远超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完成量。

1.3 中央启动新一轮去产能, 各省淘汰产能总量超过全国目标

2016年2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 从2016年开始, 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 2016年全国粗钢产能压减任务为4500万吨。根据各省市公布的具体淘汰方案, 2016年各省去产能目标总和为6712万吨, “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65亿吨, 均超过全国目标。河北、江苏、山东三省计划五年内压减粗钢产能分别为4913万、1750万、1500万吨, 占总目标的49.43%, 天津、新疆等7个省市压减粗钢产能在500~900万吨左右, 其余省份压减粗钢产能在500万吨以下。

2 钢铁行业去产能主要问题分析

2.1 去产能进展缓慢, 且地区进展不平衡

根据去产能部际联席会议, 截至7月底, 我国钢铁行业退出产能2126万吨,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4500万吨的47%, 总体进度不理想, 地区之间进展也不平衡。其中, 浙江等4个省份已经完成全年任务;河北、辽宁等8个省份工作进度在10%~35%之间;超过10个省份的去产能工作尚未实质性启动。

2.2 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大, 存在畏难情绪

在GDP增速和财政压力下, 地方政府去产能行动缓慢。一方面, 目前部分钢铁大省的经济增速已经垫底, 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势必造成地方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另一方面, 目前落后钢铁产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 400立方米以下高炉的产能比例已经不到1%, 继续采取行政手段压减产能困难重重;此外, 本轮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涉及到50万职工安置问题, 处置不当将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地方政府在去产能问题上存在畏难情绪, 行动迟缓, 等着照搬照抄别的地方探索出来的成熟经验。

2.3 行业兼并重组模式仍待探索

2000年以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波动较小, 前四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在30%左右;2001~2007年, 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 大量中小民营钢厂上马, 钢铁产业集中度缓慢下降;2008年以后, 我国开启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大型钢铁企业开始联合重组, 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大联合体相继成立, 粗钢产量CR4由2007年的20%提高到2011年的29%;自2012年以后, 各大钢厂由于种种原因产量提高有限, 部分兼并重组项目宣告失败, 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2015年, 粗钢产量CR4更是降至18.47%。这也表明, 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间的并购整合并不成功, 仍处于“艰难探索”期。

2.4 去产能引发钢铁价格反弹, 部分企业仍存侥幸心理

2015年以来, 在供需两弱、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 国内钢材产品价格延续上年的下滑趋势, 屡创新低。2016年初, 在供给侧重磅政策刺激下, 钢铁行业需求端明显改善, 钢材社会库存得到持续消化, 钢材价格逐月回暖, 钢铁日均产量也逐月升高, 4月末, CSPI指数回暖至84.66点, 创年内最高值。5月份, 钢厂在价格回暖刺激下继续扩产, 粗钢日均产量继续提高至174.54万吨/天, 创年内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钢铁行业供需已经进入峰值弧顶区, 短期内不具备走出谷底的条件。5月份, 钢企复产节奏加快, 内需增长疲弱, 外需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而恶化, 导致行业供需失衡, 钢材社会库存消化放缓, 引发钢材价格明显回落。与此同时, 由于上半年去产能工作进展不利, 国家加大督查力度, 唐山杭州等地区也开启限产, 粗钢日均产量在5月达到峰值后两连降。钢材价格随着产量下降后得到一定支撑, 市场行情稍有好转, 部分心存侥幸的停产企业立即复产, 进而推动钢铁产量回升。因此, 钢铁行业去产能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避免地方做“纸面文章”, 彻底关停落后产能钢厂, 封存或拆除冶炼设备, 谨防淘汰企业因市场行情好转而死灰复燃。

3 钢铁行业去产能趋势展望

3.1 供给侧改革助推行业去产能, 行业提质升级进程将加快

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将助推钢铁行业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进度, 推动行业从增量发展阶段过渡到减量发展阶段, 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集约高效发展阶段。目前, 发改委等十部委已就今年钢铁去产能展开全国督查工作, 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本轮化解过剩产能在政策层面的工作开展扎实, 再加上中央高层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 预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即5年内压减1~1.5亿粗钢产能, 钢铁行业提质升级进度将加快。

3.2 退出渠道逐渐顺畅, 兼并重组有望获实质性突破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难点之一是僵尸企业缺少退出通道。想要“僵尸企业”彻底退出, 必须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以及对债务进行有效处置。关于职工安置, 人社部提出今年中央财政要拿出1000亿奖补资金用于职工安置工作, 切块到钢铁行业约277亿, 加上地方配套资金, 基本可以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债务方面, 国发[2016]6号文提出“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 落实金融机构呆账核销的财税政策, 完善金融机构加大抵债资产处置力度的财税支持政策”。同时, 2016年9月, 中钢集团债转股获批, 将为部分高负债率、经营压力大的钢铁企业提供示范案例, 减轻钢铁行业负债压力。

随着具体措施的逐步落实, 钢铁行业退出渠道将逐渐顺畅, 再加上本轮去产能政策层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 并突破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瓶颈, 大胆果断剥离不良资产, 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未来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将不再背上沉重的人员负担和债务包袱, 兼并重组工作有望获得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莫开伟.钢铁去产能须摆脱短视利益掣肘[J].金融经济, 2016, (15) :40-41.

[2]朱辉.从供需两端谈中国钢铁产业去产能[J].社科学论, 2016, (8) :153-155.

[3]杨莉.我国钢铁产业限产政策的历史反思与生态转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 (3) :82-86.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分析 篇8

摘要: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结束了长期的短缺经济态势,而呈现出以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等行业竞争态势,大量生产设备闲置、产品供给过剩、价格大战迭起、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以过剩为特征的现象层出不断。基于此,本文在回顾现有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知识来探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状况及原因,并最终提出消化、转移过剩产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过度竞争

一、产能过剩的界定

根据曹建海的观点,在一定技术水平下,投入资本设备、人力资本、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后,企业将全部设备投入使用得到的最大产出超过市场上的实际需求时,即可判定该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庄健认为,产能过剩首先是一个相对于市场需求的总量概念,要判断该行业是否过剩,一方面看企业的生产能力或称之为可能的最大供给量(最佳供给);另一方面要看市场上有多少有效需求与之相对应,同时亦不能忽视产能过剩的结构问题。根据李江涛的观点,他将产能过剩看成是一种周期性行为。之所以出现产能过剩是因为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中,会伴有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远远大于有效需求的情况。而何彬用模型的形式表述了产能过剩的概念,他认为,将等产量线后弯的转折点连接后,脊线以外的要素不再有替代关系,而出现同增同减这样一种现象时,即为产能过剩。

二、产能过剩的衡量标准

1.产业利润率

贝恩、小宫隆太郎在描述过度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时,都特别强调产业的利润率水平这一指标。贝恩曾指出:在企业只能获得远远低于正常利润的情况下,企业所雇用的劳动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报酬等也会处于平均水平以下。部分经济学家将产业平均权益小于10%的行业界定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小于5%的行业为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不过,中国的价格体系尚不完善,价格不可以作为反映供求变动、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的唯一指标,只能作为辅助指标。

2.企业存货水平

企业存货水平也是考察产能是否过剩的一个较为直接的指标。企业存货水平是指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保存在他们库房里的产品数量,它是反映供需状况的一个较为直接的指标。评价存货水平是否过高或过低的最常用的指标是存货一销售额比(I/S),指按照最近的销售速度需用多少天才能卖完存货。也可称之为存货可销售天数。根据经验,I/S太高了,企业将不再继续增加库存,而这一行动将会终止生产活动,导致产能闲置;I/S太低则意味着销售比存货增长更快,企业就会赶紧下更多的商品订单,从而增加生产,提高了产能负荷。这个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的供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衔接情况,是一个从供需角度考察企业产能利用状况的不错指标。但由于现实中,企业存货水平的数据难以获得。所以往往舍弃。

3.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是测度产能是否过剩的重要指标。为避免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非精确性和主观性等问题,本文将选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测度产能利用率。这种测度方法避免了定性分析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测算结果相对较精确和客观。大多企业不可能实现产能百分之百利用,所以适度的生产能力过剩是被允许的,但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将会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下滑,设备大量闲置,加剧行业过度竞争。根据欧美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对于产能利用率水平的测度标准。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一般应在79%-83%区间内。美联储认为,如果产能利用率达到85%,就可以认为实现了产能充分利用。超过90%,则可以认为产能不足,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明显低于79%-83%区间,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即开工不足,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三、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状况及原因分析

随着钢铁需求的增加,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也随之明显加快。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直到2000年“九五”末期,粗钢产量才缓慢增长到12850万吨。但“十五”期间粗钢产量出现跳跃式增长,2001-2005年,粗钢产量分别达到15163万吨、18155万吨、22012万吨、27246万吨、34937万吨。2005年增长率达到峰值,之后的“十一五”期间增长率急速趋缓。2008年甚至一跃跌入低谷,增长率只有2.3%。下图1为我国1995-2008粗钢产量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

在社会钢材需求激增的刺激下,钢铁行业投资也明显加快,粗钢产能更是扶摇直上,从而出现生产能力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水平扩张速度的情况。2005-2008年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在23%以上,然而消费增长速度一直处于16%以下,出现投资增速与消费增速严重失衡。投资在初始阶段表现为需求,到下一阶段则表现为供给,如果这一过程持续积聚的话,既投资增长速度始终比消费增长速度快l倍左右的话,便会出现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下图2为我国1995-2008粗钢产业产能利用率变化情况:

根据美联储对产能利用水平的划分标准,我国只有2001、2002、2006、2007年的产能利用率超过了79%,即达到了79%-83%正常区间范围。其他年份均未达到这一正常区间水平,都处于产能利用不足状态。据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钢铁需求3.5亿吨,产能达到4.7亿吨,过剩1.2亿吨,过剩34%;2006年,需求3.36亿吨,产能达到4.53亿吨,过剩1.16亿吨,过剩34.5%;2008年,需求4.7亿吨,产能达到6.6亿吨,过剩1.9亿,过剩40.4%,如果加上在建部分6000万吨,过剩达到53%。如果这一局面不能及时得到遏制的话,可能会引发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过度竞争多发的局面。

我国钢铁行业是最为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之一。钢铁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原材料行业,钢铁产业产能过剩不仅造成钢铁生产能力的闲置浪费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全行业亏损和过度竞争带来的经济秩序混乱,而且对钢铁产业自身的结构升级、其它产业的技术进步、我国产业结构的逻辑演进等,都造成了不良影响。钢铁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企业的经营有关,又与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有关。解决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各种钢铁企业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保护合理正当的竞争,克服无序的、不公平的竞争,以形成钢铁产业的有效竞争市场。

四、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当总需求降低时,低效率企业无法及时从市场中退出,致使市场的赢利性不能得到恢复,继而使得我国过剩产能不能有效释放。虽然产能过剩可能会带来价格下降,增加消费者剩余,但同时也会引起厂商库存上升,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境况。就实现社会总剩余最大化的目标而言,长期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如果大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不仅引致要素配置过度扭曲,而且还会带来失业率上升,

工资增长趋缓,就业形势悲观,社会总需求缩水等紧缩局面。结合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及我国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遏制产能过剩势头的蔓延。

1.加强风险分析,提高风险意识

许多投资决策者,在没有对市场做深入系统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然而一旦投资形成后,由于沉淀成本的不可逆性,导致企业退出不畅引起产能过剩。因此,决策者在上项目时,应关注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因为如果产业上下游的配套行业设施不健全,跟不上产业本身发展的脚步,就会造成产能的“拥堵”。

2.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想结合

对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要坚决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鼓励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增长点,要集中有效资源,支持企业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产业化示范,防止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引导有序发展。

3.颁布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

造成产能过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些行业的发展过于小、散、乱,即由产能低效造成。政府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供求状况,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市场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出现厂商之间压低价格的同时,降低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的行为。建立产能退出机制,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压缩行业产能,使过剩产能及时得到缓解,从而减少行业内的过度竞争,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完善企业竞争、破产、兼并、扩张等方面的市场规制,引导和支持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并购,使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集中在优势企业。

4.搭建行业信息共享平台

政府应加大市场信息投资,通过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减少交易成本。搭建共享信息平台以减少信息搜集、不确定性等引起的支出,增加要素流动性,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同时政府也应为行业协会,事务所,保险业,社会安全网等信息服务性机构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建立规范化的中介机构协调企业间理性投资,并在市场饱和时适当劝退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以辅助政府部门更好的组织管理。基于这样的政策援助,可以通过弱化沉淀成本来实现弱化产能过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建海:我国重复建设的形成机理与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2(4):26-31

[2]江源:钢铁等行业产能利用评价[J],统计研究,2006(12):13-19

[3]李江涛: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52-46

[4]孙巍,何彬,武治国:现阶段工业产能过剩“窖藏效应”的数理分析及其实证检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68-75

[5]唐晓华,苏梅梅:产业过度竞争测度基准及聚类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6):29-34

[6]小宫隆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

[7]周劲: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7(9):55-38

上一篇:方文山经典歌词下一篇:化验员工作总结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