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

2024-07-06

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通用8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 篇1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奋起直追,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联系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民族主阶级次)—当帝国主义和中国共同压迫人民时(阶级主民族次)。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两种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3、近代中国早期出现哪些探索国家出路的革命改良运动

①太平天国运动1851-1894农民 ②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自救和改良 ③戊戌变法1898 资产阶级

4、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失败原因:

(一)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力量对比的差距已预示这场运动难以取胜。

(二)主观上,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③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是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要是:(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和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1、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下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意义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正因为具有以上的特点,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

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的开端。

1、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 年1 月在贵州重镇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左”倾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明确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国情也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可能性: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分裂与战争;经过大革命影响的地方,具有建立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并且日益激化;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范例,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第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938 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的著名讲演,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全面地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规律。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 年代进行的一次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敌强我弱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再加上中国已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的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整个抗日战争发展的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如何发展变化?

第一阶段:延续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

第二阶段: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 “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第三阶段: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是被中国近代历史证明了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 篇2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爱国主义

在高等教育中,作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课程——《中国近现代纲要》(简称《纲要》),就是一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要通过教师对近现代阶段中,我国所经历的一系列历史经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明白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然而,这么课程的开展,究竟该通过哪种途径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仍需要一些教师继续展开探索。

一、《纲要》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

1.中华民族的探索与奋斗历程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历史进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更是中国民族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了挽救民族存亡,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尝试,从魏源、林则徐提出的睁眼看世界,到洪秀全杨秀清的太平天国运动,再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提出的洋务运动,还有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旨在民族改良的戊戌变法,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黄兴发动的辛亥革命以及胡适陈独秀发动的新文化运动等等,无数优秀人士为了祖国的富强,开展了各种尝试,有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激励我国大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优秀素材。

2.中国共产党所取得伟大成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案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此,中国民族的革命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伟大的革命先烈陈独秀李大钊就把马克思主义引入到中国,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正视步入历史舞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推翻军阀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运动的伟大胜利,在中国这片古老、文明而又神圣的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随后又取得了社会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又开始了新的一页,国家日益富强,人民日益富裕,直至我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奇迹的创造,就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

二、《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

1.引导教学法。近代史阶段,中国民族所经历的屈辱经历,给每位大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在过去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有着引以自豪的历史辉煌,我国是民族文化保存得最为良好的文明古国,然后在近代阶段,为什么都变得不堪一击、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这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困惑,一些学生甚至就对是否继续热爱这个国度产生了怀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分析,根据李约瑟定理来辩证的看待近代西方如何超过东方这个历史事实,进行奋发图存,化悲愤为动力。

2.讨论教学法。实际上在学术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人物和事件,都存在着的一定的争论,有着不同的观点,随着各种传播途径的广泛运用,一些不同的观点的传播速度迅速增加,这就给一些大学生的明辨能力带来了影响。一些正常的学术讨论是有助于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进步的,比如针对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失败,一些论著和教材都从将帅无能、指挥失误、轻视人民群体等因素来找原因,而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这本历史专著中,通过多种角度的分析,得出了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全面落后,其中政治落后就是最主要的,这基本上跟近代史中国为什么会屡屡失败找到了最为根本的原因,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就是应全面改变这种落后的体制;然而,一些非法的争议,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分辨能力,比如,针对抗日战争,一些网上纷纷发表文章,公然挑战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甚至否认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些争议就需要正确对待。近现代史的人物和事件,距离当代很近,也是学生比较热爱、喜欢的一段历史,教师就可以把不同的观点引导到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提升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在分析、驳斥中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纲要》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1.实施民族精神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中国近代史既是屈辱史、也是反抗史,在各个爱国者的反抗侵略的事迹中,每位大学生都会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热情以及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这些生动鲜明的例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于民族英雄及先烈们的崇崇拜和敬意,使之感受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增强爱国情怀。

2.用社会道路选择的必然性来实施爱党爱国教育。历史证明,在中国,资本主义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的革命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爱国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民族特色,教师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更易于被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3.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在近代现史纲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为切入点,进行热爱中华民族的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爱我中华情感,正如列宁所说的: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近现代纲要的教学,在内容与本质上都是融为一体的,每位教师只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玲.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黑龙江史志,2013(10).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篇3

【摘 要】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而为了让学生在沉重的历史知识、枯燥的政治知识的学习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其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并在集体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zxm04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3-02

前言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教学场景的设定,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多项要素,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1]。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教学课堂的转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以及传统考评方式改革的条件优势,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的“先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和训练的重难点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动”作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总有效率,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即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除了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广泛收集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新闻、史实还有重要人物的分析等,以进一步完善互动课堂的教学体系。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维新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以及失败后留下的教训。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师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对农民群众的斗争形式,以及引发斗争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衰落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所以学生需要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基本的解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的思考能力、参与课堂的组织能力均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只有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维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维新变法的原因作为课堂讨论重点,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解析和引导下,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2.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了解学生学情,进而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而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自身解题思路,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活动教学课堂上的“主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之一[2]。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主管能力型,给予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潮流的特点,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以及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等内容,从大的层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在新时期革命的思想路线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一些学习均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即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前期所学知识,并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验证和解决,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决技巧,并能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协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的良好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学术性交流,包括问题的探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或者是情感上的交流与触碰等,均是良好的教学课堂互动性表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两大模块的内容,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处于尴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枯燥地讲课,长篇大论地讲述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无课堂交流,导致学生出现听课倦怠情况,甚至对这一门课产生厌恶心理,不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也不利于互动教学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并坚持“互动性”教学课堂的关系组织。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政权所特有的阶级性质,在其统治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发展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和特点,最后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等方面,在重难点的教学任务设定中,则要求学生着重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其引发的历史原因和根源,并以全局观念看待问题发生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包括问题提问、问题解析还有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学生的问题交流与竞争,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想上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4.以“研讨”形式作为互动教学课堂考评标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课程考评方式上,主要是取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闭卷考核成绩,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平时成绩的分数考核中,大部分由教师个人评定,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而“研讨”形式的考评方式,则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会,并根据学生的研讨结果,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课程结束后的考评标准,其中研讨分数的评定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以确保分数的合理性[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主要包含反对侵略的斗争史、新革命道路的发现与探索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理解到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原因,以及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主动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责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研讨内容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题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一组的成员为5到6个人为宜,每一份小组均共同合作完成一道题目,并通过PPT来讲解研讨内容,其他小组则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分,最后结合教师的评分结果实行综合评定。如研讨题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需要提及的内容则需要包括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还有相应的实践作用,并突出表现理论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则需要在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完善的互动教学体系,即教师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同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还有必要实行考评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嘉敏.《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6-110.

[2]夏襄君.高校情景剧互动教学法创新——以《纲要》课程为例[J].法制博览,2015(32):298.

[3]张颖.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历史人物评价专题讨论为中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109-111.

[4]周文宣,唐平,罗剑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型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1):110-113.

通讯作者:

中国近代史纲要 篇4

——观《辛亥革命》有感

摘要:本文通过对观看《辛亥革命》这部影片后对其内容进行概述,同时进行了以史论相结合的评说,阐述了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充分的论证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它是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关键词:辛亥革命 孙中山 民族解放 反帝反封建

《辛亥革命》主要讲述的是: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公和体制,1895到1910年,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革命陷入低潮,1910年,孙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会骨干,组织力量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然而广州之战终因革命党人寡不敌众而告负,经过这次起义,清政府对革命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同时积极寻求与帝国主义的卖国交易。

《辛亥革命》这部影片很好的描述了当年革命史的前因后果以及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而且影片中对于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予了很详细的描述,如黄花岗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很好的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影片中孙中山先生最打动我的地方有两点:

一、孙中山先生的无私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无私表现在他对革命的义无反顾,回顾孙中山先生救国图存的一生,他将精力全部放在了推翻封建帝制这一漫长的历史道路上,以自身行动全是了“天下为公”这一词的真正含义。劳其一生,只为了推翻满清,为了这一点,他连大总统的位置都可以退让,他除了达成了这一愿望外,并没有渴求私人的利益,这在政治家中是难能可贵的。

二、孙中山先生的大无畏精神。孙中山先生多次只身奔赴外国,为四国银行像清政府借贷之事调停,他并没有考虑他将自己处于怎样的险境,他心中只存有救国的信念。纵使屡屡失败也没有放弃这一切,这不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大无畏,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他的无私精神。

在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也日益激化,清末新政的失败和清王朝的破产同样加剧了民族的危机,同时,赴外国留学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形势的推动下,开始自发的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而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的则是武昌起义。它迅速的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在1912年2月12日,终于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在起义和政权更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虽表现出了革命性和勇敢精神,但其在革命过程中暴露的软弱性和妥协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正是由于这一不可小视的问题,导致了虽然很多地方成功的革命了,却很快蜕变成为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这意味着,革命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并没有牢固的基础,内外都潜伏这深刻的危机。

1911年底,随着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并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就于1912年建立了,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不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2000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有革命性、民主性。

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表现在: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姐姐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些变化不但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精神解放。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仍以失败告终。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从此,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却给了我们很深的反思,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历史功勋,但是他并没有找到中国真正的出路。而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并不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它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额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广为流传,人民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辛亥革命的失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根本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的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这场革命的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意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

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在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也曾经联合了新军和会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是在清政府被推翻后他们就把群众抛弃了。正如“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所以革命的根基就相当单薄。

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2.政党内部不够团结3.没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纲领。

辛亥革命成功和失败都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这一切。辛亥革命的成功主要在于其环境因素,在清王朝的最后几年里,一次有一次的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只是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当时的清王朝处于动荡变革的年代,统治日益腐朽没落,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全国人民在斗争的失败中看到了革命是唯一的出路,辛亥革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同时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三民主义)作为基础,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禁锢,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致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意识到,想要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寻求救亡图存的新方法,通过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充分的发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并在内部加强团结,而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更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共同追求。于是,在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日子。

参考文献: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出版地: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页码:57~7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篇5

——中共诞生之前

【关键词】阶级弱点 开明 救亡图存

探索 开放

引言

近代中国的命运起伏跌宕,从鸦片战争国门被粗暴的打开,中国从政治到经济各方都经受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各种不同的思想冲击着刚从封建恶梦中苏醒的人们。在各国列强的不断挑衅下,群情激昂的民众,各阶层的人们都在积极的寻求救国之路,而各阶层却较少的考虑到其方法对于中国国情的适用性,但当时迫于情势,也可以说是病机乱投医。不过有此前车之鉴,中国却慢慢的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一步步走向了兴盛。

一.

小农思想——太平天国

之所以第一个探讨太平天国,是因为农民在旧中国可谓是绝对的主体。中国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农业大国,政治经济都是与农业息息相关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运动。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如果说农民的支持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初期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太平天国政权后来的衰亡则与失去农民的支持有关。

在土地政策方面,《天朝田亩制度》的改革方案,虽然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对于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对于近代中国的农民来说,没有土地就失去了一切,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政治热情。太平天国既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那么也就不能指望农民对它继续支持。事实上,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迅速异化,其领导人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规定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特权,从反皇权到迷恋皇权。天王洪秀全成了“独一真神”,为了神化自己,自称“天生真主,命作君主”。整个领导层为“繁华迷惑”,穷奢极欲,愈来愈腐化,完全脱离了广大农民。随着太平天国上层的皇权化,其乡村的基层组织也逐步异化。乡官和乡官制愈来愈不能维护农民的利益,甚至走向农民的对立面,这就极大地动摇了太平天国的政权基础。最后,当面临中外敌人的联合进攻时,太平天国由于再也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就只能陷于孤立无援的绝境。

太平天国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其政权在下层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不仅如此,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将农民臵于新的等级统治之下,其上层领导开始全面腐化,甚至因争权夺利而发生严重内讧。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一切财产公有等主张,本来是太平天国动员农民起义的激动人心的口号,现在却成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利用农民、谋取私利、享受特权的幌子。这样,太平天国以一种落后的东西去否定另一种落后的东西;靠农民起家,但又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从依靠农民到失去农民,最终自身也被农民抛弃。这就是太平天国的悲所在,也是所有农民政权的悲剧所在。

二.“维新”思想——维新变法

在近代中国,与西方保守主义的政治理念较为接近的思想界代表人物,应是梁启超。作为启蒙先驱,梁是自由民权这些西方思想的薪火传播者;戊戌维新失败后,他也曾一度鼓吹革命。后来梁启超实地考察

了美国社会及其民主政治的运作,并将中国社会与民众的现实情状作了比较。梁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却形成不了主流思想。因为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下,以救国斗争的形式进行的,其自始就带有急促的特点。面对亡国、瓜分的严重威胁,人们恨不得在一天早上就扭转民族的厄运,使国家由弱变强,因而以为只有最彻底最全面最快速的变革才是最好的,用康有为“上书”时的话即“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但实行“全变”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接着庚子**,辛丑条约,使民族灾难进一步加剧。尽管后来清政府的维新政策不亚于戊戌年代,甚至宣布预备立宪,可是它已经失去了民心。

三.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风行三十年,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中央以奕訢为首,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其目的 “安内”“御外”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编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由于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因而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新的技术及文化、思想等,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弊端体现在首先,洋务派是在极力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根本不可能在国内形成适应近代化工业发展的良好的环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一点在军事工业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各局厂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体制,不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单位,成为清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其一,所有权属于清政府,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其二,就企业的经营目的看,虽打着“求富”的目的,但仍必须满足清政府的特殊需要。这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从洋务运动所处的国内环境看,封建顽固派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并幻想回到闭关自守的时代。他们反对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洋务派不得不做出让步,使许多计划难以实施。

从国际看,列强他们想完全控制中国,以便创造他们经济侵略的良好环境,因此不会真正对中国进行技术开放。

因此说由于洋务派本身的弱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它不可能真正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不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再次,洋务派创办企业的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因此,洋务派学习西方只是浮浅的模仿,只是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肌体上的嫁接,他们不能也不敢推翻封建体制,所以在维新思想出现后,他们就同顽固派结合起来共同反对新思想。

同时,洋务派在当时由于他们的封建性,不可避免地要抑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此说,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首的激进民主派把救国的希望寄于革命,吸引了大批爱国青年。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皇帝。继之军阀们勾结列强又起祸害,内乱外患愈甚。恰在此时,邻国俄罗斯“十月革命”成功,且愿意帮助中国革命,激进民主派中的许多人终于踏上了“以俄为师”之路。尽管马列主义与自由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但中国年轻的革命者相信: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真正民主与自由的社会必然到来。百年中国的政治、思想潮流,其轨迹大致如此。当年梁启超认为改造中国首在“新民”——欲建设民主自由的现代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尚处于愚昧、奴性的民众转变成懂得自身权利与国民义务的新人;而“治愚”首在“疗贫”——欲使民众摆脱愚昧、奴性,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梁的学生张东荪更直言说先应“使中国人从来未过过人的生活的都得着人的生活”,所以需要切实地发展经济和教育事业。为此,即使国家经历一个阶段的“开明专制”也属必要。可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搅乱了人们的心态,危机感使得那些热血志士投身“毕其功于一役”的革命,相信“革命能够改变一切”——只有革命政府制定的最彻底的纲领,才能够“根本解决”中国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结语

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 篇6

以中国近代政治格局划分,将1840年-1949年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1840年-1911年 清末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

二:1911年-1921年 中华民国时期(前期)三:1921年-1949年 中国共产党发展时期

而不以旧的划分方法划分,即将1840年-1919年定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1919年-1949年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清末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1年)

背景:中西地位逆位 封建腐朽的农业大国落后于工业资本主义国家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真正原因:扭转贸易逆差,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和打开中国门户进行殖民掠夺(倾销商品

并掠夺原料)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扩张和掠夺本性

事件: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3年 签订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 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门户,也拉开了清政府与列强斗争屡战屡败的序幕,而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落后,是封建君主专制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的失败,是 自然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失败,也是传文化对西方近代科技文明的失败。也因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序幕,拉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自此,中国领土被分割,关税、贸易、司法、领海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经济上逐渐 成为外国资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附庸。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背景:封建压迫和外国侵略以及自然灾害促成社会矛盾的激化啊啊啊啊啊啊啊

事件;1851年1月1日 洪秀全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1853年 南京建制;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1864年7月19日 天京攻陷,起义失败

影响;历时十三年的太平天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

动建立在民众对“拜上帝会”的信仰基础上,思想上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天朝田亩

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带有进步意义并吸引鼓动了

大批民众,但这种平均主义理想是难以付诸实践的,而且其要求的是一种绝对平均的小

农经济,违背了时代潮流,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这样的革命纲领难以有强有力的组织

和革命性。而太平天国领导人浓厚的封建意识和皇权思想致使“天京事变”的发生,从

此由盛转衰。后期洪仁玕提出的新的革命纲领《资政新篇》并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性质的中国奏效,起义失败成了历史必然。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并为民主革命播下了火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背景;为防止工业革命发展后带来的经济危机而攫夺海外殖民地与扩大市场,英、法、美三国

提出全面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事件;1856年 英国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958年 签订《天津条约》、《瑗珲条约》

1860年 签订《北京条约》

1864年 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性质相同,而它又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

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

背景:一部分开明士大夫开始了开眼看世界,并起了早期的思想启蒙作用;内(农民起义)外

(列强入侵)交困的社会环境要求封建统治阶级挽救危亡,维护政权;而此时相对温和的“中外和好”局面提供了客观条件

事件:1861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洋务运动正式开始

安庆内军械所成立,开始了以“自强”为目的的军用工业建设

1862年 京师同文堂成立,开始了近代意义的教育事业

1872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开启了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建设

1895年 甲午战败,北洋舰队覆灭,标志了洋务运动的终结

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 的关税权,也失去了对本国企业的保障,在外资压迫、专制体制束缚、小农经济顽强抵

抗以及传统文化的阻碍下,“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走向成功。而封建的企业管

理制度也促成它的灭亡。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促成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促成了阶级

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产业工人和早期资产阶级。而兴办新式学堂,传播近代科技文明,无疑冲击了传统封建文化和观念,再次启蒙了思想,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并对列强的武装侵略及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良自救运动,它的失败表明只有在国家独立自主下才可能实现近代化建设的成功。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背景: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国,以大陆政策为指导开始了资本主义殖

民扩张。

事件:1984年 日本了袭击中国助朝镇压东学党起义的清军,甲午战争开始193 1985年 签订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影响: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与

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呼吁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事件:1895年 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也标志改良主义思潮发展为资产阶级改革

运动

1898年 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展开

9月21日 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影响: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而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变法也

没有寻找依靠强大的群众基础而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而此时列强进入帝国主义

时代,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变法最终在夹缝中失败。

同时,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

动,更是中国近代第一场实质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运动,再次打击了封建统治,顺应并推

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这场政治运动也表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有彻

底的反帝反封才可能实现革命的成功,而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民族资产阶级并不具备这

样的能力

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0年)

背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使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事件:1899年 朱红灯山东起义

1900年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影响: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具有盲目排外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对封建反动势力认识不清而终归

失败,同时又一次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

背景:义和团反侵略运动成了战争导火线

事件:1900年 八国联军以救护大使馆,帮助清政剿匪为借口发动战争

1901年 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901年-1911年)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资产阶级改良呼声使统治阶层开始意识改革对于挽救阶级统治的重要

事件:1901年-1905年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建设新军、奖励工商、废科举兴办近代教育

1907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大纲,以法律形式加强

专制

影响:这是封建统治阶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被迫推行的改革传统的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加强专制,挽救统治危亡,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时期(前期)

辛亥革命(1911年)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同盟会和兴中会的成立为其提供了组织基础(政治基础),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促成革命的爆发

事件: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革命爆发

1912年1月1日 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

3月11日 第一步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影响: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主共和国,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了民主

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同时也鼓舞了

亚洲各国被压迫人民起来斗争

新文化运动(1915年-1919年)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得到快速发展,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而帝制复辟和尊孔复古成了运动发起的直接原因

事件: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 巴黎和会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影响: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场彻底的反封建斗争,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真正觉醒,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推动中国旧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中国共产党发展时期(1921年-1949年)

中共诞生(1921年)

背景:在民族资本主义壮大的同时伴随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十 月革命的胜利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陈独秀李大

钊创办共产主义小组为其提供了组织基础;国际共产主义的援助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事件;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 中共二大召开,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有了完整科学的奋斗纲领,也标志着中共创建臻于完成

1922年 1月 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形成第一次工人运动高

潮,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也开始认识到联合其他革命力量

并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影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 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

目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背景:北洋军阀破坏共和

事件:1924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阐述新三民主义,提出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7年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影响: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推动.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并壮大了两党力量,中共借此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也开始懂

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背景:四·一二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镇压中国共产党

事件: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打响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7日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就正了右倾错误,开

始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

9月 三湾改编,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开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由阶级矛盾转变 为民族矛盾

1934年10月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被迫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8月1日 《八一宣言》,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背景:随着日本加紧侵华步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法西斯间的民族

矛盾

事件: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937年9月23日 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日本制造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

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8月15日 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背景:抗日胜利后,中国面临如何解决阶级矛盾的问题,独裁专制与民主联合成了时代的两种 选择

事件:1945年 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 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 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8月 中共发动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1948年 国民党发动三大战役

8月 北平和谈,和谈失败

1949年 4月 渡江战役,全国基本解放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篇7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因此, 教师在紧紧围绕“三个选择”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 还要运用相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 激发爱国热情,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1]引导大学生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

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看, 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只要抓准了一门好的“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在系统性、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纲要”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纲要”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独立与民主而英勇抗争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 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 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鸦片战争历史中林则徐禁烟之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中向日本吉野号撞击, 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历史中孙中山为救国奋斗终身, 等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分析, 抓住关键点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三是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 以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写作, 特别鼓励学生以各种课外实践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或教育活动。在把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 由浅入深, 在互动教学中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所以“纲要”课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 首先要积极采纳这种教学方式,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技巧以有效组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各种形式的互动, 而且大学生理应具备一种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 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学习, 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观点。而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手段。

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时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所以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教材, 以史为据, 引发当今大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如今天的禁毒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相联系;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的微妙关系与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相联系等。“纲要”课的教师中尤其要注重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纲要”课的教学场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 合理安排课时让大学生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实际结合中深入理解和领会近现代史内容。一是选择革命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二是选择历史人物居住遗址或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等进行历史人物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尽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校园文化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补充, 大力塑造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在学校中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故事会、“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近现代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验证“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又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能使大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 “纲要”课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贯通, 贯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同时它又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其科学性的一种阐释和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纲要”课教学, 使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培养目标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也是增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政治意识”, 加强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 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作为主要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这一核心精神也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 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为此, “纲要”不重在对个别问题做过于细致的史料挖掘和过于精深的研究, 而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的介绍, 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 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来源及其基本观点, 从而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 更理性地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价值, “对历史的沉思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2]。“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更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因此,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和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 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二)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据此, “纲要”不应停留在讲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的简单层面, 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纲要”课不单纯是历史课程, 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应该把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门课程应立足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轨迹的叙述和历史规律的探寻, 帮助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在中国从衰弱走向振兴的历史过程中,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 一代代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成功、放弃和选择, 从而真正懂得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历程和历史必然性, 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 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 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纲要”课的教学, 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 懂得科学发展观要求达到的是统筹兼顾的总体发展。在近现代中国谋求发展的过程中, 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整体发展观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发展, 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纲要”课应侧重从历史史实、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成分, 加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内容和含义的理解, 自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涌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在时代的大潮中, 他们对理想、现实、责任、地位等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纲要”课应注意通过对典型人物不同人生的深层剖析, 使学生从中吸取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经验, 形成关于自身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观念。

三将实现“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2012 年11 月29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 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 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因而, “纲要”课教学应将十八大报告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融入其中, 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

为此, 在“纲要”课关于“中国梦”的教学中, 应注意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在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有关论述, 即:其一, 指明“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其二, 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 结尾部分提出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自鸦片战争以来, 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节节溃败。虎门销烟本应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常行为, 却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 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 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 宣告了大清王朝寻求强国梦想的终结。戊戌变法试图效法明治维新, 希望通过改良手段而建立君主立宪制, 终因力量单薄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然而结果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 “民主和共和”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实现。所有这些探索表明,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前人奋斗的经验教训, 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人从创办报刊、追寻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迈开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1915 年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第二年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 高举民主与科学之旗, 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 为先进的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选择。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 从宣扬“民众的大联合”到主张“激烈的社会主义”政策, 思想上不断成熟, 也是不断探寻真理的体现;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 勤工俭学, 从而走向马克思主义, 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表现。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依稀看见他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实践中逐渐推进“中国梦”的。自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起, 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发动新文化运动, 创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率先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了广大青年学子;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 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始终扎根于中国实际,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完成这些历史使命, 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靠的是“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坚持“实干兴邦”, 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回顾先辈们追逐“中国梦”的足迹, 能够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首先,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其次, 要脚踏实地, 在实践中创造辉煌。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脚踏实地, 艰苦奋斗, 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再次, 要有有志的中坚力量———青年。青年, 是未来事业的继承人, 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来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1) .

[2]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 篇8

第一,本课程应当勾划这样一个体系,就是一条线索为主,四条线索为辅。这条主线索就是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我想这就是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11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它的主要线索就是这个。四条辅线索是:其一,近现代以来也就是110年的中国社会状况,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包括广大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也包括近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尤其是要认识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的历史规律和逻辑结论。其二,近现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关系,以及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化是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三,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从17世纪以后,西方主要国家已经陆续走上近代道路,逐渐形成了近代化潮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原有的自然经济秩序逐渐被打破以至最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了解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其四,中国是怎样实现从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向近现代转型的。当然中国的政治文明在近现代社会一直没有得以实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什么在中国无法实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为什么不能引导中国社会走向文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开始了实现政治文明的历程。教育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第二,大学的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于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课程。这两门课程实际上侧重于从史学学科本身或者从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不同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这两者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内容不能完全重复,否则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在深度上有所区别,大学应当比中学的更深一些。二是体例应当有所区别。我的建议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否采取专题的体例。因为对于这段历史,大学生是基本熟悉的。他们在中学时期已经把握了这段历史的全貌,甚至对基本问题也是熟悉的,尤其是文科学生更是如此。那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不是可以分为十个专题,按照这样的体例编写教材。可以在教材的前面有一个类似概要的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作为第一个专题,统领整个教材的内容。第二个专题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历次战争的过程,所有战争串联起来,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有直观的、纵向的了解。第三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从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到洋务运动,再到甲午战争的初步发展时期,到辛女革命前后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红色根据地的经济和后来国统区的经济等,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第四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情况,包括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风俗的演变等等。第五个专题是近现代思想文化,从龚自珍、魏源、严复、康有为到孙中山、毛泽东,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近现代科学教育和各种文化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最终胜利,还包括对近现代史上的伟人和其他著名人物的重点介绍,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六个专题是近现代人民革命战争,包括农民战争和农民运动,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等等。第七个专题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乡村建设等等。他们是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驱,但是他们学习的西方方案还是不能救中国,这究竟是为什么?第八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包括政治体制、军事制度、科举制度、外交制度等等。第九个专题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陕甘宁边区,西安事变等,这方面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内容。第十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与世界近代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也就是要介绍和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最后全书可以有一个近现代史大事记,编年体系,使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具体的了解,这个可以作为附录。

这样的编写体例有点类似纪事本末体的体例,可以避免与中学教材和历史学科本科教材的重复。

第三,本课程课堂教学设计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门政治理论课里最为成熟的一门。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在学术界来说已经有了100多年的研究,可供参考的专著和教科书十分丰富。但是这些教材主要突出了学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不够。那么如何按照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来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还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的认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化、立体化、多层次、相对接、重互动的教授思路。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课堂上的基本内容教学;也就是教学大纲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是多媒体教学,配合文字教材,编写电子教案和音像等多媒体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化;三是社会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四是讨论、演讲、写小论文,要求学生自我安排这个环节的工作;五是专家专题讲座,聘请十名本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某些专门问题开办讲座,在全省高校的范围内巡回讲座,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六是网上教学,教材和讲义、参考资料等可以挂在网上等等。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采用以上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整体教学框架,这是需要在设计教材的时候就一并考虑周全的事宜。这是六个结合或者六个主要教学环节。

第四,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应当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我的认识是要注意三个结合、两个突出。三个结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相结合;三是历史发展与逻辑规律的结合。两个突出;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从正面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加以正确引导,强化大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历史结论的信念;二是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刻苦学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

以上是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个人意见很不成熟,主要是想提供一块引玉之砖,以使我们的讨论更加深入。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下一篇:“除火患,保平安”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