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2024-08-17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共12篇)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篇1

其实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教育学生一样,并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法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完全不同,当然教育方法也不同,我们要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好的做法,更要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往往会有很多的乐趣。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抓石子、捉迷藏…,说来一大串,当时玩耍的乐趣至今记忆犹新,读后感《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又是多么的可怜。每天除了必须的作业外,玩的内容很少,更甭提有多少花样了。父母都很忙,小区中有几个同龄的小伙伴就已经很不错了,但也大多数忙于课外辅导班。因此,上网玩游戏就成了孩子们的主要乐趣。我们在批评孩子们不懂事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其实孩子们已经很可怜了,他们的童年在我们过多的保护下,已经失去了很多的乐趣。正如张文质老师说的:“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快乐的童年,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不少家长和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往往不自觉的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因此,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艰难旅途。其实,这都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没有放平心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不顾他们的感受,最终受伤害的会是我们自己。因此,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首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篇2

一人独守一所学校,就要求教师是 “多面手”,既是校长、教师也要是炊事员, 既要会教书也要会管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教师不仅要能吃苦,善于学习,还须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因此,我努力钻研,独创复式教学法,教学点也被评为精品学校、远程教学先进单位。

我的复式教学法,主要强调与时俱进。 比如,从自制小黑板到可转动的三棱小黑板,从磁性小黑板到光盘,再到电脑、移动硬盘,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总结出的“五环三步”教学模式, 既利用了复式教学法的优点,即“超前、反刍”效应,又结合了复式教学的“动静”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规律, 效果很明显。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篇3

1、老师不能保证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2、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去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给不了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4、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的道理,坚强的意志,都要靠父母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5、老师给不了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总结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说一千道一万,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惟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据幸福心理学)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篇4

段明琮家长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头脑聪明,多才多艺,学有所成,出人头地。然而,一个孩子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因素能够完成的,除了孩子先天所固有的因素外,在孩子后天成长过程中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在孩子后天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又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因此,学校和家庭也就必然成为孩子后天成长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融洽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也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那么,作为孩子的家长,特别是孩子正处在幼儿时期的家长怎样才能配合好幼儿教师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怎样才能让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呢?这是所有家长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做为家长,今天我们有机会在班上各位老师搭建的平台上来做交流。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和表扬,我们家长要正确对待。其实有些时候,老师比家长还要关心孩子们,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不论他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不论他们学习好与不好,只要是个老师,肯定都会一视同仁。即使有些差生,学习起来特别费劲,家长们都放弃了,可是作为老师还是认为孩子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不肯放弃。有时恨铁不成钢会批评孩子,我是家长的同时也是老师,说句实话,我也打过学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老师与孩子们无冤无仇,他为何会这样?那是因为爱。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数落老师,以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反之你在孩子面前表示出对老师的尊敬,孩子就会特别喜欢尊敬老师。我家孩子经常回家对我说:“我们老师头发好看,指甲好看,说话好听等等。”虽然有些醋意,但也得释然,因为在孩子眼中,我的确没有老师好看。所以在这方面,我在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其实说白了我们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当然老师的表扬,我们更应该第一时间让孩子知道,前几天,王老师不是把孩子们画的作品放在智慧树上吗?当时我们看到有点晚,大概是晚上已经快10点了,可是琮琮看到以后,非要让我们给他拿纸和笔并且趴在床上又画了起来,还要我也把她的作品放在智慧树平台上让老师看,当时考虑到时间不早,就没有发。但对她说让老师看了,并且不忘鼓励孩子以后还要好好表现,多让老师表扬。

说起家庭教育,我们都有很多误区,有时害怕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正常的孩子都是玩着长大的,家长不能像练兵一样的,要求孩子一是一、二是二,有时候,孩子的“玩”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他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而已。因此,家长不要害怕孩子把一切都搞乱了,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小空间给孩子尽量的玩。脏了乱了可以重新打扫。当然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而且小孩子在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家长害怕脏乱,所以坚持要自己喂孩子,从而剥削了孩子学习进食的一个好机会。其实脏了乱了都可以收拾的,就餐前给孩子穿上一件吃饭衣不就搞定了么?但是,在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的敏感时期,家长不给孩子这个机会去学习,以后孩子就会习惯性依赖父母喂食了,所以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差。在这方面我就做得很好,我对孩子基本上属于“放养”,很多事情只要在她能力范围之内,我从来不帮她做。做的好坏,那是她自己的事,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为此,她爸爸也很不高兴,认为我就是一个懒妈妈。事实上我就是一个懒妈妈,想培养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孩子。

我们家长自己有的坏习惯,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做,这样孩子也会学习到这种坏习惯。我在前一段时间特别爱看《奔跑吧,兄弟》,结果影响到了孩子,每天晚上孩子都要看一段时间才睡。这样既耽误孩子休息,又影响了孩子的视力,真划不来!真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以后会是个好孩子,因此,大家都想办法努力让孩子去做一个好孩子。可是,要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那可真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啊。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说哪个家长教育的好,哪个家长不好,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方法,而且也要看每个孩子的性格。所以今天我在这里有“班门弄斧”之嫌,希望家长们多批评指正。

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好孩子,环境很重要,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我们也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较乖巧懂事,就认定了自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这些之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可是对于好孩子究竟是怎么定义的呢?其实,这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父母的标准也是不同的。适当地约束孩子和自己,有利于把孩子教育好。

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5

本文引用自湘老牛《 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来自网络)

孩子的成长不仅靠老师、学校,还要靠父母、靠家庭,但现在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有些家长用老一套方法,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怎样更好地和学校配合,教育好孩子呢?下面提几点建议,供博友参考。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近人情。过份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孩子做。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家长都要大包大揽。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Howard 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到人们普遍认可,这种理论认为,人至少独立存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复杂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该多种多样。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4,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有意义。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因为害怕犯错,什么也不敢尝试,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成长,那才是最大的失败。错误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成功。孩子有了错,家长一定要平静对待,当它是一件好事,当它是孩子进步、成长的机会,切勿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错,而不给孩子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5,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家长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三要夸奖及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夸奖的形式很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赞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轻轻的抚摸,等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经常夸他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6,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7,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们的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比如,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我们应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我们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

8,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教育孩子的时机有很多,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契机很多,关键在于“把握”。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始等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鼓励孩子闯过难关,迈上一个新台阶。孩子犯错、考试后、参加活动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利用这些契机教育孩子,会取得平时难以取得的效果。

9,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知识和本事,到处通吃、一辈子通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足、不断奋进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地、理智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分析,认识自己有哪些长处,哪些劣势,进而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不断战胜自己。孩子有了一些成绩,就肯定他们,并提出新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10,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结果”。其实,从开花到结果是需要很多步骤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责任心比虚荣心更重要!诚实和勤奋是最终成功的基石。

11,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么原因使得很多现在的孩子丧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祸。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对父母所付出的艰辛劳苦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父母的辛劳的孩子,才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才会用感激之心看待父母,并随时准备回报父母。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相当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学习生活的费用,已无须通过艰苦奋斗甚至挣扎才能获得,孩子常常感不到父母的艰辛。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重要外因。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压力。而父母为了让子女集中精力学习,也不愿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艰难。相当多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父母给孩子从小就确立了“读好书”就是最好报答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所以当他真的长大,到了应该懂事时,他依旧有如此价值观,尽管进了大学,他也依旧会提出各样要求,并希望父母能无条件的满足。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和艰难,要经常引导他们从小就及时对父母作力所能及的回报。“惯子如杀子”,你把好东西都给孩子吃,还是每次让孩子先给爷爷奶奶吃?你能让孩子明白孩子每天生存的保障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吗?我们不但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

12.学会与学校、老师沟通,合作比抱怨好。

许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关心得就少了,只是偶尔通过孩子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和孩子的情况。由于是间接了解,难免有些片面或不客观。以至于和孩子,和学校,和老师之间发生一些误解,再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解决,最后适得其反。抱怨孩子,抱怨学校、老师,都不可取。当我们真诚地和老师用心沟通,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家长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理解学校,给孩子做好榜样,尊重老师,和老师密切联系。懂教育的家长一定会承担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我们不可以把教育孩子这样的头等大事100%交给学校。

13.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也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甚至危害社会的人。这些都是“薰陶”的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教育孩子应身体力行。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说是说做是做,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的父母是难以教育好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时,要不段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有关教育知识,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送家长几句话,以此共勉: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篇6

在平时,常有一些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认为小学前(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礼仪、游戏中学习),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中学阶段(初中、高中)主要抓好孩子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孩子长大后老师、家长都省心,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

下面,我从家庭角度,谈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些体会,把它概括为“四个关注”和“四个要”。

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的习惯。

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最直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一种就是经常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那孩子肯定是有问题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之余让孩子说说语文学的那一课,哪些内容感兴趣。数学什么地方难?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2、关注孩子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1-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

3、关注孩子读书的习惯。

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去补课,也不是去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孩子较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从漂亮的幼儿画报,到少儿儿童文学、意林等读物,随处都有她看的书,有时她读书比较专注,自己一会哭一会笑,吃饭时叫她几声都听不见。加上平时老师也经常把读一篇小故事,查一点小资料作为课下作业,孩子阅读的兴致就更高了。因为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变得轻松了,这也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有不少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一个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高兴,而不管她在干什么。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作家长的要从自身孩子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还应做到“四个要”

1、要有坚定的态度。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孩子已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坚定的态度就更加重要。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不是从自身找问题,总是埋怨孩子、老师、学校、社会风气不正等问题,甚至一些家长对待孩子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是打就是骂,有些干脆放任自流。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家长在百忙之中一定抽出一点时间一要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二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进行联系,三要耐住性子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他说:“习惯就是习惯,任何人都不能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只有哄着它从楼梯下去,而且每次只能走一层。”

2、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在看电视,却让孩子做作业,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作为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最好和孩子一起寻找学习的乐趣。

3、要赏识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她)们的闪光点。

俗话说的好“数落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做错的事,还不如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来鼓掌喝彩。我坚信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

4、要以普通家长身份教育子女。

孩子的成长既需要学校的环境,也需要家庭氛围,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学校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孩子在紧张之余需要休息和放松,需要与家长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交往和各种感性活动。家庭正是具有这种优势,可以弥补学校的不足,才使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和家长交流思想,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学习与人交往,学会做人做事。而我们父母如果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就会淡化与子女的那种天然、亲密的关系,孩子的思想、感情就不能自在表达,他(她)会感到紧张、拘束、压抑进而厌恶、反感我们,产生不满和对抗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子女时要进行角色转换,改变教育方式,以一名普通家长的身份出现,最好是知心朋友身份出现。另外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教师,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最优秀的,这对你的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智力、爱好,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抱负志向,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积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挥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充满自信。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而不是去做别人的复制品。同时,我们要善于把孩子的昨天和今天相比,只要有进步,孩子就是优秀的。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则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长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孩子明亮纯洁的眼睛,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的行为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篇7

但很多教师俨然一副传统教育专家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而忘却了那个曾经小小的自己——会为小蚂蚁搬家困惑.想问“它们要去哪里”:小蜗牛为什么要背着壳等等,也忘却了自己的经验就是等待开发的宝贵教育资源。

教师在回忆童年游戏,挖掘自我教育潜力时,就是让孩子们在独立自主游戏中实现自我教育的出发点。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场景法的理论原则:

探察,即分析生活场景,找出具有教学意义的幼儿教育关键场景。决策,即关键场景+教学目的=教学方案。在幼儿教育关键场景法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前教育阶段应以孩子自我教育为主.教师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支持者,应当和孩子共同约定规则,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解释价值和标准,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性。

幼儿教育关键场景法区别于当前流行的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它注重的是教师深度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大量涵盖幼儿教育关键场景的教学方案,通过关键场景使幼儿好奇心与幼儿教育形成联结,学前教育便水到渠成。

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由教师的专业特质决定,教师形象的形成源于我们眼中孩子的形象。教师专业特质类型包括“专业利他主义者”“社会工程师”“阐释生活者”。“专业利他主义者”眼中孩子是天真可爱、易受伤害的,全心全意热爱孩子几乎是一种自发行为,也是一种天赋,和孩子相处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比起教育方法、技巧和知识而言,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对孩子的信任更加重要。“社会工程师”眼中的孩子是任性、顽皮,认为教育的合理规划是工作的中心。提供高效的服务需把教育目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三者有机结合。“阐释生活者”眼中的孩子是爱幻想的天才,所以尊重孩子的另类想法,观察孩子的行为并与孩子共同分析、阐释观察的结果。教育目的不是一成不变,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孩子共同改变的过程,给孩子留出很多尝试与犯错的余地。不同的教师专业特质外化为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不同的教师形象,从而在与幼儿的日常接触中,影响幼儿最初的情感培养。

《怎样教育孩子》读后感 篇8

一本能改变你的家庭的书。第一次我如饥似渴的读完这本书,感觉这么多年来我心灵的指导师终于出现了,书中提到的许多家长所犯的错误我几乎全犯过,同样的问题王老师处理的结果令我茅塞顿开,于是我第二次读的时候认真的做了笔记,把书中的案例及解决方法都整理出来,然后照着实施,效果果然不错,和孩子的沟通愉快了,孩子学习劲头也变高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感谢王老师的书,希望各位家长都能拜读一下,你会受益匪浅的!

学会沟通

以前我也很羡慕那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爸爸妈妈,也许是我个人的原因,总有做长辈的威严,所以对孩子总是要求很严格,尽量以一个严父的角色来对待儿子,搞得我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孩子看见我就犯怵,有什么事情也是直接跟他妈妈说。前一段时间经朋友介绍,我才认识了王金战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不承认,在教育孩子这个方面,我还真的做的很差劲。我现在也在按照王老师所说的这些告诉我们家长的招数里面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去多表扬孩子,不再那么严肃地去和孩子交流,现在我们的父子关系也在慢慢改善,昨天晚饭的时候,儿子还竟然给我讲起了在学校里的趣事,说真的,我很感动。在找自己的缺点的同时我也在尝试慢慢改进,就想王老师说的那样,我们既然把孩子带到了人间,就有责任有义务把他教育好,给他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成为人人羡慕的父子兄弟。

从这本书我已经知道孩子学习教育方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

王老师真是一位懂得孩子心里的好老师,不知道未来我的孩子能否有幸也碰上这样的好老师,起码现在在幼儿园她的老师可不咋地,对孩子们凶神恶煞般,孩子老跟我要说不想去幼儿园了,觉得没意思,幼儿园没意思那意味着什么?可见孩子们是多么没有自由,多么受拘束。

幼儿教师怎样写好教育笔记 篇9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是幼儿园中经常要用到,大部分幼儿园日常教学中都要用到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许多幼儿园教师在写教育笔记时遇到了困难,那么,幼儿园教育笔记该怎样写呢?

一、幼儿园教育笔记写什么?

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孩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笔记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孩子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由于我们身在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记教学得失。

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 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孩子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语言课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说得好的,再批评那些说得差的,看到孩子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她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孩子语言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第二天,很多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四)记学习所悟。

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上。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评课的机会是很多的,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孩子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笔记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教育笔记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笔记。

教育笔记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1、随手:

笔记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2、随便:

笔记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3、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笔记是笔要随脑。

笔记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孩子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笔记,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笔记。

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团队 篇10

建设一个团队,需要的因素很多,比如团队领袖的思想谋略,团队成员的心态激情,团队整体的精、气、神等等,都在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我认为,团队中对员工精神世界的整合、有效利用对员工的精神激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贯穿于团队领袖的思想谋略,团队成员的心态激情,团队整体的精、气、神等等的全过程。因为凡是成功的团队都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团队,都应该以共同的价值趋向为基础,以深厚的情感氛围为纽带,以统一的战略目标为动力,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引发无穷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也就是说,团队是要有精神的!

那么,如何运用精神激励法有效激励下属呢?下面我根据自己几年来的经验和思路进行简单分析。

一、关注下属的职业生涯:

1、点燃下属的激情,多一份自信。

营销,本来就应该是一项充满激情的事业,一个充满激情的营销团队才是有活力的团队。因为有激情,使一切都变为可能。那么作为上司,就有义务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下属的激情,建设朝气蓬勃、激情昂扬的团队。只有点燃了下属的激情,我们才能走过一段段艰苦的日子,冲破来自外部环境的一切阻力和障碍,迎来胜利的曙光。上司与下属的激情是互为拉动、互为感染的,下属的激情也使上司不敢懈怠,永葆青春。

营销过程就在于忍受许许多多,然后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每天给自己多一些激情,即使工作的过程有100个困难让我们沮丧,我们也应该有101个方法让自己自信。

2、为下属创造学习机会,创新性开展工作。

营销,还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作为营销员要善于迎接挑战、敢于迎接挑战,必须要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而要实现创新性开展工作的目的,那就要求营销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

俗话说:“一花开放不是春,众花开放春满园”,上司在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下属创造学习机会的责任,还要安排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大家的整体素质。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都是学习型团队,也只有学习型的团队才能不断积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营销团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作为梦想崭露头角的营销员,学习的渠道当然也很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总在学习之后等着我们。

另外,上司要多当教练,少当裁判,带领大家一起进步,这是最明智上司的做法。

3、鼓励下属的自主思考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下属是有依赖性的,他们会把责任一层一层往上推,这种“孩子哭抱给娘”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势必导致团队执行力的下降。

那么,上司就应该鼓励下属的自主思考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一方面鼓励大家带着答案提问题,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路自己走。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和充分整合下属的建议和意见,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团队管理,以帮助下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主人翁意识,以提高大家的自主思考力和独立作战的能力。

同时,上司要鼓励团队之间的“小诸葛会”,给大家畅所欲言的机会,提高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督促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4、根据个性调整工作岗位,做自己适合的工作。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是上司培养出来的,人人是人才。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种瓜果;瓜果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种花生,应该就能成功。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这就是说,下属到底能不能成为人才,上司的管理起决定作用。如果上司能够结合团队的实际情况,结合下属的个性,帮助下属在一个适合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就能够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不过,晋升的机会是留有准备的人的,而下属如果在团队中确实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岗位,那就离淘汰不远了。

5、上司的小题大做与大题小做,让下属走正确的路。

在工作中错误是难免的,但是,尽量减少错误是可能的。上司要想方设法让下属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

在一个团队的日常管理中,下属犯一点小错,出点小问题,象说了一句错话,账薄上差几毛钱等,表面上看起来是小事,但完全有可能形成一种不良习惯。这时候,上司最好从细节抓起,不妨小题大做,以使大家随时警惕,防微杜渐;但如果一旦犯了大错,反而要大题小做,大家都要冷静下来,镇定下来,积极寻求弥补的办法,彼此帮助,克服困难。因为这个时候追究责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贻误战机,错上加错。

每个下属都是一块“好钢”,上司的思路就是“模具”。上司帮助下属规划职业生涯,是对下属精神激励法很重要的一部分,下属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上司的辅助功能就好象“交通规则”,纠正偏离的方向,改变错误的行为,以使下属能更快、更稳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关注下属的精神需求和心路历程:

1、塑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幸福的家庭基本都是相同的,就是让家庭成员都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还要让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意识和付出精神,这几种因素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

那么,这个“家庭”的上司就是家长,他以家长的心胸与魄力努力塑造家庭氛围,把大家的力量攥成一个“拳头”,准确有力地打出去,产生源源不尽的能量,以使大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理解信任、支持鼓励,做下属坚强的后盾。

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上司能够做出正确决策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所以,上司善待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方案,这样会创造一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的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

上司担任这样三种角色:后盾、导航员和阶梯,使大家都能够获得稳定感和成就感,工作开展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够放开手脚,开拓进取,困难也就应该迎刃而解。这样,不但上司的威信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加强,业务开展自然水到渠成。

3、科学运用表扬和批评,有个调谐式短信这样评价“老板”和“经理”:“老板是老板着脸的人,经理是经常不讲理的人。”实际上上司的这种做法从长远来看是不可以的。上司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把表扬和批评变成一种“工具”,监督和促进下属的发展,对下属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严厉有时候是一种更深刻的爱,而批评也可能是最大的财富;如果一个没有培养价值的下属,上司是不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来批评他的。但有技巧的鼓励也是精神激励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它必然会将作用放大很多倍。所以在工作中,上司有必要表扬多于批评,鼓励重于谴责,重点培养大家的自觉思考力、自主工作力和自发执行力,让大家在接受批评和表扬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4、爱要讲原则、有责任,制度就是一把尺子。

一个团队要想健康发展,稳步提高,必须要建立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那么上司的爱就应该讲原则,有责任。这种爱的基础就是制度,也就是大家都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上司对于下属,要做到支持但不娇惯,帮助但不纵容,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大家的行为。

团队中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看对待矛盾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营销公司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矛盾、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营销员与营销员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下属心里是不会平衡的,团队是不会和谐的。

所以,制度也是上司运用精神激励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下属都知道怎么做了,知道应该做什么了,有效制止员工的惰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结果自然事半功倍。

5、利用下属纪念日的机会增进感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注重的纪念日,包括生日、结婚纪念日、晋升的日子等重要日期,这对于上司来讲是很好的增进感情的机会。这个时候,上司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party、礼品等方式,与下属进一步拉近关系,密切友谊。其实下属并不是太在意物质方面上司的付出,而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安慰,让下属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注和被理解。

6、形成营销团队与下属家庭之间的互动,密切联系。

有时候,下属能把家庭里的心情带到工作当中来,也能把工作里的心情带到家庭当中去,这两种心情互相影响,互相干扰。如果今天心情好的话,能对团队和家庭都带来好处;但如果一旦心情糟糕的话,其后果不言而喻。

我觉得有很多上司和家属都受到过“心情糟糕”的困扰。怎么办?我们公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我们的团队与员工家庭之间的互动活动,电话沟通、面对面交流、娱乐活动等等,大家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心与心的关系,了解对方的信息,把“心情糟糕”消灭在萌芽中,使两个“家庭”能够优势互补,实现共同的和睦与繁荣。

孩子的学习好习惯怎样培养 篇11

1、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 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 的效果越好。

4、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 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 “悦读“。

5、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怎样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篇12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孩子从小应养成节约的习惯,如在幼儿时应养成养成爱惜食品、玩具、图书、衣物。小学阶段应养成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吕,爱护公物,节约水电等。中学阶段应养成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

上述节约习惯如何培养呢?一是利用各种机会,向孩子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讲述自己家庭祖祖辈辈勤俭节约的家史,让孩子从小受到启发和教育。古今中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以事业为重,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直为人们传诵和称道,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

二是要让孩子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日子、好生活来之不易,国家还不富裕,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办的事很多。教育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的作用。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教育孩子懂得浪费是一种犯罪,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如从小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三害自己。

三是父母要作孩子的榜样,以实际行动感染孩子。首先家长要具有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如不具备,就要自己与孩子一起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勤俭治家,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

四是在实践中锻炼,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在家庭父母应做好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事人眼前做起,如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与别的孩子比打扮。不要乱花钱,该用的钱父母给,不该给的钱不给,即使小孩自己的压岁钱也不能乱花。珍惜食品、用具、玩具,节约粮食、水、电。

上一篇:保安队管理规定下一篇:2019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