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

2024-09-10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共8篇)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 篇1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作者:

来源:《时代中国》2011年第11期

9月29日晚间,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开始实施。“天宫一号”将在未来大约两年内与随后陆续发射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领导人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天宫一号发射过程。温家宝、贺国强等则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按照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将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至于“天宫一号”名称的由来,有航天专家介绍,在中国,“天宫”有“天上宫殿”之意,以此希望中国航天员能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实验舱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资源舱为空间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取消逃逸系统,采用新型整流罩,改进了助推器结构,提高了运载能力。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 篇2

随着“天宫一号”航天飞行器顺利升空进入太空预定轨道,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用实力证明了其在航空航天液压基础件领域的重要地位。因为, 将“天宫一号”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上就配套有力源液压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高可靠性液压泵产品。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自1975年起就充分运用航空液压技术, 为我国航天企业研制生产液压元件, 成为我国宇航专业液压元件的研制生产单位, 是我国长征运载火箭研发生产液压泵/马达的专业化配套企业。此次力源液压公司为搭载“天宫一号”顺利升空的长征运载火箭上配套了多个型号多台套液压泵/马达, 这些液压元件都具有转速高、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耐高温、耐高压等优点, 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在完成"天宫一号"发射任务之前,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就出色承担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以及“嫦娥”一号、二号登月工程液压产品配套任务。力源液压公司提供的百余台套液压产品及飞船液压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均成功经受了运载火箭和飞船的升空、飞行、转轨、返回的考验, 确保完成发射任务的万无一失, 用实力一次次证明了力源液压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雄厚实力。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 篇3

火箭升空585秒后,天宫一号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中國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胡锦涛等党和國家领导人分别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目睹了这次非同寻常的太空发射。

与中國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它安装了几个对接口,入轨后将等待一个月后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地面人员控制下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今后两年内,中國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成一个能容纳三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这将使中國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國家。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國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全新研制的。它高10.4米、重8.5吨,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说。

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國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

“为了更加完美地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火箭技术状态作了170多项更改,运载能力提高了0.6吨,整流罩的外形和体积作了优化更改,入轨精度也得到很大提高,相当于再造了一枚新火箭。”火箭总指挥刘宇说。

中國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透露,天宫一号携带了高光谱相机,在轨期间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研究,包括探测中國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农药残留和病虫害。此外,科学家还将利用天宫一号提供的微重力环境进行光子晶体试验。光子晶体是可能替代半导体器件并引发信息技术革命的一种新材料,在地球引力影响下,光子晶体很难进行大尺度试验。

“在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方面的投入表明,中國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强國。这是它不断增长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必然结果。”美國布鲁金斯学会资深战略专家彼得-辛格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邮件采访时说。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微重力环境研究和开发平台。中國开展载人航天,建立空间站,目的是和平开发空间资源,让空间资源为人类服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中國空间站要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太空探索作出贡献。”

天宫一号发射观后感 篇4

根据了解,“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经验,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础。“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

短暂却无比精彩,精准又不失雄伟豪迈。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全过程正如新中国60多年的一个缩影。几十年里,我们在党的四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战天灾,斗人祸,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党的一切为人民的方针从来就没有更改,没有偏差。在不断地校准,不断地前进的过程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古老的王国正在艰难地挣脱束缚她的蝉蜕,而结果呢?不言而喻,这个艰难前进了60年的王国拥有着全世界最智慧的人民,最新鲜的血液,最强大的精神,也必将拥有最辉煌的历史,最灿烂的篇章,最绚丽的明天!

《天宫一号》发射后感想作文 篇5

昨晚21时16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全部过程。天宫一号顺利地奔向太空,这是中国迈出意义非凡的一大步,同时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实现了全面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天宫一号成功的发射给明天国庆节带来双喜临门。又给祖国妈妈献上了最珍贵的62岁生日大礼。举国欢腾、普天同庆!

这礼物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62年的变化,是多么的大啊!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我为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祖国说:祖国,我永远祝福你!我是中华的少年!

记得62年前的今天,我们的开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走过六十二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也有过豪情壮志,经历了无数次的悲伤和喜悦,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如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祖国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这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啊。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 篇6

XX年9月15日22时,长征二号F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腾空而起,奔向太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XX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今天的“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真情的付出,汗水的回报!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力量;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吃苦耐劳,力求奋进的上进心理。一代又一代像邓稼先,钱学森一样的爱国主义者,科学主义者,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为国家的光荣史册上抹上辉煌的一笔,为国家的威望,地位倾尽毕身精力的人们正前赴后继地赶往科技第一线。是他们,是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稿纸上;他们把更多的心血花费零件上;他们把更多的精神花费在元件上。兴许,他们忽略了自己,忽略了家人,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惊喜,是惊讶或许一时间成了惊怔。伟大的创举,伟大的突破,伟大的跨跃,我们应为之感动,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应该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叫好!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我们能为祖国作点什么?

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但肩负学习重任,同时也背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辉任务;我们不但要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且要继承“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思想;我们不但要学会读书,品书,分析书,更要学会读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为我们要发展,就先要发现;要自强,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XX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李克强、刘云山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现场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火箭和飞船运行的轨迹和参数,工作人员密切监视各项数据,不时发出一道道指令。扬声器里不断报告火箭和飞船的运行状态: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帆板展开,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XX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

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中国踏上航天新征程。载人飞行、探月工程、空间实验,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远征浩瀚星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短短视频,记录了中国航天征程的节点,也共振着国人欢呼雀跃的心跳。“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个人如此,国家更是如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从古人的浪漫追梦,到今天我们不断圆梦,有梦想又脚踏实地的中国前途无量。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仅次美国,发射频次和数量近几年爆发增长。

卫星数据方面,截至XX 年9 月11 日,全球共有1535 颗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为173 颗,仅次于美国。“十二五”期间,我国共计发射中外航天器138 颗,其中XX 年全年发射45 颗,卫星(航天器)发射频次和数量均呈现爆发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发射数量将达到30 次。

XX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

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观后感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景海鹏与陈冬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中第二步第二阶段首飞的载人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于空间站的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神舟十一号的“到访”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进剂在轨补加和展开各项科学实验等。

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XX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观后感作文

XX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天宫一号观后感 篇7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我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天宫一号”发射的整个过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它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八”、“神九”、“神十”飞船将在2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截至5日4时,“天宫一号”已经在轨运行73圈。,“天宫一号”飞越南京周边空域时,目标亮度取决于目标的斜距、飞行姿态、表面材料反光率等因素,由于斜距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目标亮度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关于飞越预报的时间间隔越长,预报精度越低。尤其对于“天宫一号”这样大气阻力比较明显的低轨道卫星,情况更是如此。

这种逼真显示不仅有良好、先进的硬件作保障,还得益于北京中心科技人员自主开发的一套功能强大的可视化系统的支持。据介绍,这套系统运用了当今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数字建模技术,使飞行控制实时逼真。朱敬东告诉记者,利用这种仿真可视化监控技术,无论在大漠深处的卫星发射,还是飞船在太空遨游,都可以在北京通过现代化的指挥显示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任务过程中的细节,下达指挥命令,注入控制指令,实施应急方案。

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再一次成功,也为人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这,我也要好好学习,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而奉献一份力量!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 篇8

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全体同志:

欣悉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胜利,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你们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只是整个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迈出的第一步,明年还要继续实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希望你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创新进取,为继续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上一篇:人教版比的应用说课稿下一篇:校园礼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