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2024-08-07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共8篇)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1

蒋宁 汪雷

世纪之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成为国内学术界注目的焦点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21世纪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仅仅分析这种转变的必要性、意义和一般实现途径是不够的,理论界更重要的任务在于精确地判断出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既有水平,认清阻碍我国实现集约化农业的诸种障碍因素,并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村改革现状和农民的具体实践活动,寻找出一条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目前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和水平。

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之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地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的应用,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这与那种单纯地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的增长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的同志仅将精耕细作看成是集约型农业的基本特征,由此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确定我国农业生产的现有水平。他们将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美国型、西欧型和中国型三种基本模式,认为美国的农业生产选择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西欧由于土地稀少、人口密集、资本集中、技术先进,故而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典型的集约化特征,中国介于二者之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精耕细作,因此,就集约程度而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于西欧而高于美国。乍看之下,这一判断不无道理。但只要对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有一些粗略的了解,此一结论的不合理和非科学性就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农业生产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方式特征显著。

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这一形式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在数年之内接连跨上新的台阶。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天然的不足,它以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抗灾能力不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较弱。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即达4.0731亿吨,比1978年增长34.65%,但此后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都步入徘徊和低速增长期,至1993年,粮食产量才首次突破4.5亿吨大关,1996年虽以5.0454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也仅比 1984 年增加9700余万吨,12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99%,这一增长速度甚至赶不上11年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粮食增长速度的缓慢,不能不说其与农业生产的小规模经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集约型农业是建立在一定量的土地经营规模基础之上的,没有土地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就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所谓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就无从谈起。据国家土地局最新调查,我国实际可耕地面积接近1.39亿公顷,但人均耕地仅有1.5亩,约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997年,乡村农业劳动力总数为3.24亿人,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也仅有0.42公顷。此两组数字,美国则分别为我国的6.5倍和63倍。此外,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力仅拥有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1.2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9.97部,农用载重汽车22.88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拥有小型及手扶拖拉机8.77台,机动脱粒机5.15台,农用水泵7.9 台,机动喷雾(粉)机0.38部。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由此,我们很难得出我国农业生产集约

化水平高于美国的结论。

2.精耕细作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表征之一,但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其与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有着本质的差异。所谓传统意义的精耕细作,是指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作方式,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实现农作物产出量的增加。而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显然与此大相径庭,资本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相应地,劳动力要素在量上的投入则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被转移出来,农业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改革前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特征,1997年,我国农业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仅为2.08亩,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只有4818元,农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下;而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仍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47%,由此而形成的“精耕细作”,显然不同于集约型农业下的精耕细作。

3.我国农业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给半自给经济,既存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去甚远,农村、农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与市场相互隔离的状态,这是与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不相适应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总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其基本环境条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农业经济及其生产方式,要完成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困难重重,这一点,已再三为各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所证明。

综上,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基本判断: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下,以规模化、商品化生产为前提条件的农业集约化进程尚未有效展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其面临的困难之多、之大可能远远要超过许多决策人士的设想。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就不能不立足于这一现实,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这是我们寻找我国农业集约化道路的思维基石和基本出发点。

要使我国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首先必须解决诸种与农业集约化相左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宏观的、外在的因素,也包括我国农业发展自身存在的各种内在因素。

1.农业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脱节问题。由于小农经济构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与商品化大生产的要求相互矛盾,如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丧失了基本的市场环境条件。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能与现代市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么,集约化农业对中国农业而言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农业、农民和农村迅速推向市场。

2.资本投资问题。集约化农业对资本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集约型农业实现产出量的增长更多地依靠资本与技术投入的增加(技术的投入更表现为对资本的大量需求),而非如传统农业那样,仅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就能实现增长。显而易见,现有的小规模农户经济是无法积聚起转向集约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巨大资本的。截止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090.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一数字大约比1985年增长了

1.5倍,但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9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为2131.21 元,而人均现金支出则高达2297.3元,这意味着该年农村人均储蓄为-166.09元。如此,我们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生产主体能够积累起足够的资本金来支撑集约化农业的运行和发展。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户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极弱,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条件下,农业生产主体无法走向集约化经济增长道路。因此,能否寻找到新的资本注入途径,这是关系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能否顺利转变的核心问题。

3.劳动力素质问题。集约化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显然,我国现有的农业人口素质水平是不符合集约化农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起码要求的。这表现在以下方面:(1)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高达2亿以上,且90%以上集中在农村。另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却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2)据统计,至1996年,我国已进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年均进入育龄的妇女100万以上,净增人口80%在农村。同时,截止199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5000万左右。人口生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生越多的贫困农村家庭无力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旧文盲尚未铲除,而新文盲却在不断滋生。以此推论,我国未来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前景堪忧;(3)8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民工潮的涌动,我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业已呈现妇女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受教育程度稍高的农村青年都急于跳出农业生产部门,如果这一态势无法遏制,那么,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滑坡就不可避免。凡此种种,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未来的集约化农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未来的集约化农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衡量的标准绝非仅仅是汉字识字率的高低,除了劳动技能以外,是否掌握了生物、化学等先进科学知识,是否能够应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来熟练地获取全球或地区最新信息,甚至市场感知能力、交往能力乃至于创新能力,都将涵盖于高素质范畴之中。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首先解决的一大课题。

如上所述,我们可将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农业的资本自我积聚能力和提高农业活动人口的基本素质三者看成是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先决条件。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并联系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是我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1.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农业与农业生产主体走向市场、与市场经济联结起来的内在驱动力。如前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农业制度中,在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农户经济中,满足于自给半自给现状的农业生产主体是不可能主动去关注市场的。这也正是我国农业与农村长期游离于市场之外的深层次原因。那么,如何促使农业生产主体主动去关注市场并进入市场呢?问题当然在于必须寻找到农民与市场相互联系的利益结合点,只有当农业生产主体切身感受到市场与其物质利益密切相关时,他们才能主动地融入市场,成为或希望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合格主体。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乃至于农业与市场联结的驱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业化的结果导致了农户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产出量的迅速增加,增强了农业生产主体对市场的依存度与关联度,最终将使农业内在地产生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烈需求,并为集约型农业构筑好必备的市场环境条件。

2.农业产业化能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营建一种较为合理的内部资本积累机制,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准备。集约型农业必须是高技术含量、高投入与高产出的农业,如果不能在农业内部建立起一种合理的资本积累机制,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就缺乏资金支持,那么,所谓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只是一个神话,不存在任何现实可能性。回顾2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至1997年的2090.1元,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农民收入提高的原因有三:一是农业制度的变革创新致使农产品产出量迅速增加,二是价格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实际售价,三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始于80年代中期并一直绵延至今的民工潮,使农村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产生了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国农村尚处于由贫困型向脱贫型、温饱型转变的特殊发展阶段,农民的诸多物质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与社会其它各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仍然低下,因而,农民不能、也不愿对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并且,在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农业部门也始终无法有效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资本自我积累机制。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及其在增产增收方面昭示出来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将为我国农业发展解决资金匮乏和物质、精神动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在农业内部培育形成资本自我积累的合理机制,这就为未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清了现实障碍。

3.农业产业化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使集约型农业的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趋于缓解。农村居民和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普遍低下,业已构成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力量,尽管政府和社会为此采取了种种对策措施,如颁布实施《教育法》、实施“希望工程”、“春蕾工程”等,但并未阻止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下滑的势头。然而,从实践效果来看,农业产业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一社会难题。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1)由于中介组织的加入,农业产业化为农业生产部门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市场人士,从而改变了传统农业劳动力的总体结构和素质结构;(2)农业产业化成功地把高科技融入农业之中,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现有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的改善;(3)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为我国农业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相信,农业产业化必将构建一个巨大的人才资源宝库,以满足未来集约型农业对各种人才的巨大需求。

4.农业产业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农业生产主体进入市场、进入高科技领域所需承担的风险,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除了心理障碍。集约型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都将有大幅提高的农业,集约型农业中的生产主体必然是为市场生产且已走向市场的市场主体,如此,则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主体肯定会面临两种风险,一为市场风险,一为科技风险。如果风险过大或风险预期过强,那么,农民将对集约型农业丧失信心且心怀恐惧,相应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会遇到极强的社会心理排斥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多种经济主体的加盟,尤其是公司等市场活跃主体进入农业产业链之后,农民本需承担的风险被大大降低了。与此同时,他们切身体验到了市场的魅力和科技农业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因而,经过农业产业化浪潮锤炼过的农业生产主体,必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推动力量。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2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改革, 受重商主义的奖入限出的影响, 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 这种改革适应了当时国家加快经济建设, 释放剩余生产力和获取外汇的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的一个动态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作为创新国率先进行生产并出口某一产品到国际市场, 在产品达到成长期时, 达到最大进口量后选择出口;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进口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进口该产品, 而且进口该产品的时间较长, 之后才开始生产、进口该产品, 但此时大多数产品已到了成熟期, 产品的价格也就相应的降低, 减少了产品出口利润所得。由此可见, 我国的粗放型外贸增长大大降低了贸易效益, 转变成为必然。

二、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随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 美元持续疲软, 人民币不断升值, 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下降,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出口产品朝着高附加值转变。但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仍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 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虽然在积极引入外资的大潮中的确引入了一批相对我国而言的先进技术, 但其中许多技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 并不是当前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同时, 我国针对国际市场的信息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2.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不协调。在世界经济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时候, 服务业发展水平将更能体现一国的综合竞争力。中国是一个商品贸易大国, 服务贸易规模却不突出, 3.贸易高度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日益提高。环境恶化的代价无法显示在产品交易的成本中, 因此外贸增长过程伴随着“负外部性”, 致使贸易品企业边际效益与边际社会效益、企业边际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严重背离, 付出了很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代价。4.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无品牌意识。认为创品牌既有经济负担还要承担风险, 没有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 安于现状, 在这个品牌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 不断被打压利润空间。

三、推动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2007年6月18日, 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 宣布自2007年7月1日起, 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 从长远来看, 正是对增强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并出口的有力促进。

1. 将环境可持续性融入外贸增长政策之中。

提高全社会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促进向高效益的集约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在调整国内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 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的同时, 建立和完善重要资源保障制度, 调整国内投资结构、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 逐渐改变我国传统的以资源高消耗拉动外贸增长的进出口方式。2.重视科技兴贸。树立“科技兴贸”的思想, 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 (1) 加大科技投入, 优化产业政策。我国的科技产品大部分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 我们应遵守动态比较利益中“扬长避短, 发展优势”的原则, 发展劳动——技术混合密集型产业增加资金投入, 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知识经济的成长, 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含量, 使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可以及时随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而变化。 (2) 建立科研与市场的中介机构, 推动技术商品化。为使科技成果商品化, 引导企业利用高技术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 我国应建立起富有效率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和市场咨询机构, 使企业和科研机构能紧密结合, 及时捕捉国际市场上新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最新动态。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新形势下我国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 推进服务贸易立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健全服务贸易支撑体系, 增加服务贸易进口, 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消费。通过服务业的合资合作, 培育和发展我国新兴的服务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4.鼓励国内企业打造自主出口品牌, 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1) 企业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品牌竞争, 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 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保护。 (2) 我国企业要认真对待自主品牌培养, 进行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面质量管理, 保证出口商品的高质量、高效用, 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达到竞争的目的, 在国际市场上树立本企业的品牌信誉。 (3) 以名牌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利用集群效用, 把握机会, 做好市场营销, 扩大产品知名度, 提高品牌竞争力。

四、结论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标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国要在外贸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加速对外贸易集约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一、引言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恶化,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人类越来越关注的问题。2003年,英国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这一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通过能源革命建立起来的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种从高碳能源消耗时代过渡到低碳能源消费时代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这里的“三高”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是“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三高”,“三低”则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实质在于能源利用上实现高效、清洁和环保。

可见,以“三高三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归根结底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生,这与我国奉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标相一致,也与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相符合。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2.2亿美元,世界排名从第32位上升到第2位,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与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大国地位已然确立。与此同时,我国“奖出限入”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面临着低碳经济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出口导向以及“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国内经济增长与就业严重依赖于对外贸易增长。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非均衡式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和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不协调性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矛盾越来越明显,国际摩擦越来越明显。

(一)出口商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

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上看,长期以来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低端机械设备所占比重较大,近几年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增加。2009年,尽管国内节能减排措施力度加大,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仍高达1298亿美元。其中,就出口额而言,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出口额最高,分別为325亿美元和364亿美元;就增长率而言,耗能强度最大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出口增长最为快速。高耗能主要表现为能源消费总量高的同时,能源利用率较低。早在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而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我国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在能源供给上,我国需求量大的石油、铁矿、锰、硌、铜、铝等矿藏储量明显不足,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供求关系全面紧张。在利用外部资源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对外部资源的严重依赖。

高能耗往往就伴随着高污染。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远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70%能源仍由火力发电厂提供,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有93%。据统计我国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损失占年均GDP8-12%。巨大的贸易顺差背后是沉重的环境代价。伴随着外贸飞速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2002年以后表现出高增长的趋势。1990年,我国碳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1%,到2004年,我国碳排放量4847.33MT,占世界总排放的17.66%,2007年达到5788MT,比重19.9%,居世界第一位。这与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提高,出口数量激增关系密切。因此,发达国家不断向我国施压,要求包括我国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尽早参与二氧化碳的减排行动,直接承担减排义务。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阶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处于上升状态。能源与环境的硬约束决定了我国无法支撑起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关系到我国能够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课题。

(二)外贸增长“低效率、低效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制成品已经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制造业出口已占外贸总额的90%以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目前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主要集中于低端产业,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特别是服装、玩具、鞋帽、机电。这些产品大多处于产品成熟阶段,同质性替代性强,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因此产品出口效益低下;包括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绝大部分是工厂产品的终端产品,国内主要从事最后的加工组装这一劳动密集型环节,研发和精密部件制造这两环节基本不涉及。跨国公司一方面掌握着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另一方面操控着销售渠道,只将低增值中间环节分包或者转移到中国进行,在这样“两头在外”的市场里,获得巨大利益的永远是跨国公司。

长期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在促进出口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如低估名义汇率、出口退税、减免税收,降低环保、职工福利和土地成本等,这些做法在压低出口企业实际运营成本的同时,扭曲了要素价格,造成福利大量的输出。以中美贸易为例,美国消费者每年因购买中国产品就能节约下1000多亿美元。可见,中国生产并出口的低价商品,为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本身获利甚少。这种依靠规模与数量的扩张进行的对外贸易,出口成本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而同时这些产品往往容易造成“量的泛滥”和“价的低廉”。加之我国出口产品市场过度集中,往往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三)出口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低碳经济的概念自提出后,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认同与推行,受其影响,我国出口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目前,我国对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而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是“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国,环境限制极其严格。2007年8月,欧盟推出《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要求我国出口的用能产品必须提供包括原材料和能耗等指标的“生态学档案”,2008年第一批实施细则涉及办公设备、空调、冰箱、机电和音像五类产品,2009年扩大到家庭照明、电视机、热水器、洗衣机、家用冰箱和风扇等产品,而这些都是我国出口欧盟的传统优势产品。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限量及交易法案》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这些法案不但设置了未来几十年内美国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和方案,同时授权美国可以对包括来自中国在内的,没有实施减排限额的国家进程的产品征收碳关税。所谓碳关税主要是针对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钢铁、水泥、铝、部分化工产品等征收的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一旦美国正式征收碳关税,我国水泥、钢铁及玻璃行业的出口将受到重创。在清洁法案被通过的十多天内,美国连续对我国无缝钢管、钢格栅板、油井管、铜版纸等多种高碳排放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这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利用环境保护,“碳关税”之名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打压我国低端出口产业,削弱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以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二氧化碳高排放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既不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也不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途径

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中提到,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政策措施的引导,以及能源革命的开展。我们就根据这一思路寻求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途径。

(一)制定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政府引导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全面布局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相结合,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的规划,并在政策與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倾斜;逐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完善各个行业和各种主要工业产品的能源效率标准,建立各行业和企业碳排放标准;通过将环境成本的内部化,资源价格的市场化,使企业和个人有意识地减少污染,寻找最合理的污染治理措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污染的最小排放;通过制定差别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品的出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品的进口,从而减少出口商品对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制定加工贸易升级的中长期规划,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自主创新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要素的生产率,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技术的创新既包括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也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存埋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应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学习国外成功经验与做法,在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三)大力开展能源革命

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能源约束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降低能耗与节约能源贯穿于生产的始终。根据国家发布的22项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严格要求企业从改进整个生产链开始,最大限度地使用节能材料,逐步淘汰高耗能的产业和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品。按照国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和企业在积极优化和调整现有能源结构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推进核能,水电设施建设,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加大清洁风力发电和高效率发电机组的投资,发展风力发电;积极开发氢能,生物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全面展开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的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雪梅,王双.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1(4).

2.孙菲菲.低碳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北方经贸,2011(5).

3.马丹丹,杨迎春.能源消费约束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J].经济纵横,2011(5).

4.王贵辰.试析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中国市场,2011(23).

5.刘旭.迈向贸易强国之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4

2011年08月18日 10:09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张曙光: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金融业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而在经济发展中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今天讲的主要还是从宏观上来讨论一些问题,咱们知道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运行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很快,达到了9.6%。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上涨的也很快,上半年是5.4%,6,7月份6.4,6.5,也相当高,出现了一个既是高增长,也是高通胀这样一种态势。

所以,近几年来的情况也是这样,大家对宏观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所以,你可以看报纸上讨论也吵的很热闹,但是对于一些长远的发展问题又重视的不够。事实上中国经济一方面发展增长的很米,另一方面失衡也很严重。而且,由于我们现在这种体制环境,这种增长方式加上这种政策操作就使得这个失衡更加严重。而且你可以看到体制,房市,政策,以及整个经济失衡又是一个互动的状况。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一个方面,而需要从它的相互关系性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想讲三个问题,一个讲一下经济增长的问题。第二个讨论一下现在的体制环境和增长方式的问题。第三一个问题讨论一下关于目前的政策问题。确实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快,咱们就拿进入本世纪这10年来看,10年的平均GDP增长是10.5%,工业增加值增长11.6%。所以,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

但是,我觉得这一种增长的情况来看和我们现在潜在增长的状况来看是需求过热的,增长偏快的。因为北大的一个教授做了一个计算,从06-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超过趋势增长率,也就是潜在增长率的程度累计超过了12个百分点,就可以看到我们这种增长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那么,这个增长你可以看到一方面增长的很快,刚才我也讲了,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比较高,而且你可以看到这个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处在这样一个波动过程中间。经济增长高的时候通货膨胀也就高,比如07年咱们经济增长17.2,那么当年和第二年通货膨胀率一个4.8,一个5.4。那么,去年咱们的经济增长率是10.3%,去年经济通货膨胀率超过了3%,今年深半年超过了5%,现在是6%点多。

所以,其实这两个东西是密切相关的,现在政府要治理通胀,又不愿意让增长率掉下来,我认为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你要想治理通胀,你经济就得放慢。那么,咱们现在要两个都兼得我也觉得很难理解,你想一想咱们拿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长率缓慢了0.2个百分点,而同时这个通货膨胀率上升1.4个百分点,这两个东西就是很明显的一个被迫的状况。说明了我们既想去见底通胀,又不愿意增长趋缓。所以,这种状况我觉得是很难持续的。

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大家说是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的,确实我们这些年投资增长的很快,大概最近10年投资增长,年平均23%,而其中的房地产投资超过了25%,今年上半年是32点多。所以,投资的增长很快。而另一方面投资里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也非常快,增长在30%以上,而制造业投资占整个投资比例从原来2%多一点,现在超过30%。

另一个就是出口增长的很快,咱们这30年出口在20%以上,今年上半年情况大家也清楚了23%,24%,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增长也是相当快的。所以,而这个投资和出口这两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状况我觉得是大家都清楚的。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是这么一个状况?想讲一下从我们的体制,增长方式上来考虑这个问题。大家知道我们改革开放市场化进行了30年,通过前期市场化一个高歌猛进以后到了后期咱们可以看到出现很大的反复,和很明显的倒退。所以,我们现在的体制状况仍然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浓厚的色彩,而且市场化的部分也发生了很大扭曲。

我们原来基本上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后国有经济有一段时间里面大家知道由于机制的僵化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经济,很多企业在亏损。所以,咱们通过改革使很多中小企业退出来了。但是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的现在国有企业是出现了一个大规模扩张态势。所以,在经济生活里面仍然处在一个强大垄断地位。

我们不要说所有的国有企业,你就拿中央企业来看,最近5年中央企业投资,基本建设的投资超过了10万亿,中央企业并购的企业2200多家。而咱们国有企业运行状况虽然你可以看到他有些上市了,股份化了,但是他运行的方式,体制状况仍然是过去的东西。而我们的政府不光是一个公共机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经济运行可以说,我们这个经济现在仍然是一个激励扭曲,约束不足的经济,是一个膨胀和扩张的机制。

所以,咱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这个状况大家可以看到到处是一种大跃进的局面。如果我们翻开报纸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信息,比如说高铁大跃进,每年要搞上万公里,现在的投资是按万亿来计算,这是大家看到的。再比如说咱们现在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耕地方面大量扩张,咱们每年大概中央政府给地方土地指标,批的地大概是400万亩左右,而地方的需求是1200万,最后实际征的地大概700,800万。不光是征地,而且是填海造地大概沿海11个省市,每一个省市都在做这样的事情,09年之前大概填海造地1.1万公顷,现在就增加很多,现在填海造地也有指标,大连实际搞了1500公顷。

大家可以看到沿海的状况,填海造地大量基础设施,房地产发展大跃进。高铁大跃进,大家可以看到城市地铁也在大跃进,全国大概有30,40个城市在修地铁。大家想一想地铁一公里的造价是多少,你也可以看到这样状况,所以你可以看到的现状确实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状况在中国来说多数如此。

那么,有一个状况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我们过去的政府行为是要办企业,同多企业来主要办一些实业,现在政府不办这些实业了,政府主要是要搞金融业,搞基础设施,只是说他的行为方式没有变化的,而具体的内容有了一些变化。正因为各个地方都要大跃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以20%,30%的收入增长,政府钱很多。除了财政收入之外,就是预算外的收入,比如土地出让金去年2.7万亿并不在预算内收入里面,而在预算外收入。

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地方政府收入很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感到他缺钱。所以,大家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找钱,于是各个地方这种融资平台就大量的发展起来。前一段时间审计署经过审计,全国地方融资平台是10.7万亿,按这个水平来算,在加上其他的债务确实中国的债务总的比率大概在50%多,还没有达到债务60%合理超过这个东西。

但是一方面看到审计署审计非常认真,搞了4万人3个月,对187笔债务,一笔一笔的查最后得到的数字确实工作做的很细。但是,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央行去年地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面讲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不是14.4万亿,我想央行也不是随便说的。那么,审计署的审计里边,审计的融资平台是6500多个,但是实际的央行统计是1万多个。如果把这3千多个也包括进来,按照央行审计署现在审计平均标准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债务就不是10.7万亿,而是15.6万亿。

那么,里边贷款规模也不是现在的8.5万亿,而是12点多万亿。咱们前一段时间国外高度重视中国的东西,实际这样来看那3.5万亿的贷款并不是高估。所以,你可以看到咱们一方面钱很多,另一方面都感到钱不够。一方面投资增长的很快,另一方面还有很多项目需要上榜,很多的房地产项目需要开发,还缺钱。

一方面咱们的国内资金非常统一,但是另一方面大家都在竞相引进资金。上半年引进外资的增长也不慢,所以你可以看到这种状况就是我们这种体制环境和增长方式造成的。所以,这才是问题的要害地方,我们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从这个问题开刀,我想是没解决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想讲一下政策问题,咱们的政策从目前来看似乎好象货币政策简单,实际上咱们的政策一项是扩张型的。而且咱们的政策是体制实现的一个工具,是这轮经济增长运行的条件,所以他们是互相连在一起的。比如我们先来看货币政策,利率政策,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实际上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保值,保持币值的稳定,但是咱们的政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保证经济增长。那么货币政策你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们不从远处看,如果你从07年来看,07年是一个高增长的年份,在这个情况之下通货膨胀率,我刚才讲了是4.8,于是名义利率在通货膨胀率之下,实际利率是负的。到了08年危机之后,咱们通货膨胀降下去了,但是利率也跟着下来,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正的实际利率时期。但是到了08年第四季度,通货膨胀率再继续上升,于是利率调整又跟不上,又出现了一个到现在一直是一个负利率的状况。

现在的状况你想一想已经到了6.5%,实际的利率,贷款利率是3.5,3个百分点的差距,贷款利率6.56%。咱们可以看和负的利率,实际上是对老百姓的一个剥夺,而是对借款和投资人的激励,一个刺激。因为谁能借到钱谁就有利,借着钱投资是低成本的。所以,他实际上这种政策起来了一个刺激投资,而限制消费的一个结果。

那么,我们就要看为什么我们不能,如果说前头不行,08,09年开始为什么一直要把利率调整不做,所以咱们政策是呆滞的,调整是不足的。其实那个时候你想一想正好是个机会,为什么咱们调整不能跟着过去,很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激励的政策对谁有利,能借到钱的是谁,主要是国有大企业,不光是因为他大企业能借到钱,而且他借的利率还是优惠的。做了一个国有企业的报告,就计算了国有部门利率负担和整改的利率负担,大概国有部门借的钱利息占到全部他借款的2%点几,而整个社会借的钱算起来利率负担是3%点几。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一方面大企业容易借着钱,真的有他有道理的一面。因为大企业的帐目比较健全,担保能力比较强,他的还款相对较强。但是,这么大的差距里边由于我们这种制度安排造成的。所以,你也可以看到这个低利率,负利率对大企业有利,而对中小企业无利。那么,这种利率的状况对制造业有利,而对服务业不利。

咱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在整个投资里面,这些部门里面增长最快。咱们这些年说着要发展第三产业,但是你可以看到本世纪以来第三产业在GDP里边的比重只增加了不到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2001年大概是40.5%,现在是42.4%,增加了这么一点。什么原因呢?恐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想调整你这样一些政策在这个地方,你想一想能调整过来吗?这是利率政策。

咱们再看汇率政策,这是最重要的一些宏观政策。那么,汇率政策咱们知道中国在90年汇率变革之后出现一个缓慢的升值过程,从原来8.7到了98年升到8.27左右。但是,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就回到了原来固定汇率之中与美元挂起来,这一挂不要说起,从98年一挂挂到05年。05年和2010年咱们搞了两次汇改,这两次汇改是两次挂住,两次脱钩,挂住的时间比脱钩的时间长。而且缓慢的升值,升值的幅度不够。结果就造成内外很大一个失衡,咱们出口高速增长,咱们的外汇货币持续增加,到现在达到了3万个亿。

那么,也可以看到利率政策是呆滞的,是调整不足的,汇率政策也是呆滞的,也是调整不足的。而且,由于现在这种国际形式的变化,咱们看到中国现有被动升值这样一种状况。所以,你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政策造成的结果使严重内外失衡,为什么?很清楚,你的汇率低估,本来这样这些年发展在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形成下实际汇率是升值了,所以名义汇率也应该跟着去调整。但是,咱们的调整不足,那么调整不足,汇率就有利于出口,由于你出口价格低,你竞争就强,所以出口就多。

在加上咱们投资又倾向于制造业,倾向于出口部门。所以,咱们制造业有四分之一是在国际市场出口的,总产值大概出口量占整个总产值四分之一。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制造业产业循环也就是他商品周转是在国际市场上完成的,依靠低利率,二靠汇率调整的作用。那么,这种政策的结果一方面是给外国人补贴,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压紧自己的消费。我大概做了一个研究,是前两年的研究,计算了04年我们出口给外国人补贴,大概仅能源和金属这两项,我们04年给外国人的补贴1600个亿,就按当时价格状况来计算。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这种政策来看,确实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结果确实我们大量出口赚回来外汇成为我们的包袱,美国债台高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还有蔓延的趋势。这个时候中国作为一个债权人你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来要挟债务人,现在美联储宣布他货币政策到2013年仍然是0-0.25的低利率,那么在债台高筑,贸易赤字的情况下美元必然走低,美元走低贬多少中国损失多少。而且如果说美国人一旦赖帐没有人有什么办法制约他们,我们没有办法,除了几个呼吁之外,我们没有什么办法,实际上我们成为美国人的人质。

所以,这种政策也造成了内外的失衡和内部失衡。刚才讲正因为制造业和出口连在一起,这个政策有利于他的,现在咱们是制造业长服务业短。咱们的一系列可以看到扭曲都是密切相关的,也由于我们自己调整不足政策呆滞,于是咱们就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解决。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用这样一个政策可以看到,大概07年4次提高存在准备金率,咱们现在是12次提高。现在说实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接近了天花板,那么用这个政策在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之下,在外汇大量增加,通过这个渠道增加了货币供应的情况之下,咱们想通过这个办法来收回货币,又要通过发央行的票据来进行对冲。

虽然说暂时有一点效果,不是没有效果,但是他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他根本不可能解决利率扭曲的情况之下,他根本不可能调节货币的供求。而且,咱们可以看到这个政策长期实施的一个结果,就使得利率和汇率更近一步呆滞,更进一步扭曲。这才是中国经济里边,我觉得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用一个这么一些办法来代替应该应用的办法,所以从现在来看咱们尽管改革开放30年,但是最主要的宏观变量和宏观政策上咱们是有很大收益。也就是说,有些政策在前期是有用的,比如说汇率在前期几乎一段时间里面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是任何一个政策长期实施的结果都会走到他的反面。

大家想一想政策实际上就是固定理念,您长期实施这一面就会很长,另一面就会非常短,这就是现在政策造成的结果。所以,咱们现在用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里面,想动动不得。你说现在升息,美国弄个利率越升息利息越大。你说现在汇率调整也很难,所以自己把自己逼到墙角,自己走到这样一个状况之下。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经济从这些情况来看,恐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从现在的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果说美国,或者说欧洲遇到的是一种唯一状况,那么中国可能是另外一个危机。这次我觉得恐怕需要对我们的形式,对世界经济的形式出口过于乐观,对中国的形式也不要过于乐观,似乎增长的很快,我觉得那样可能就错了。现在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要改变这种情况,要对我们的体制进行真正的改革,要对我们政策做重要调整,要转变我们的增长方式,要使得我们经济结构向良性方面去转。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咱们现在这几个方面可以说互动是一个恶性互动,越来越把你经济吸进去。我觉得这里面如果从经济上来说,恐怕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调整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金融改革,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觉得也有问题,比如货币政策决策,本来他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的问题,是应该交给专家们去做的。那么,应该有央行或者货币政策委员会来决策,但是中国的决策居然是有国务院,有政治局来决策。为什么?去年大概在政策从原来适度从紧到现在适当调整,有一次在50年论坛上周小川去,我就问他,我说现在货币政策应该调整了,你有没有决策的权力,就说从改变适度宽松政策,他说我没有。

大家想一想这个事情,这个体制顺吗,你把这样一个技术性,专业性的问题提到政治局去决策。那么,政治局有更多的事情要决策,一方面这种状况造成了决策迟滞,造成了现在的呆滞。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政治局的负担,而同时也减轻了央行的责任。现在货币政策出了问题打板子找谁打不到央行身上,央行不是我决策,我可以不负责任,谁决策谁负责任。

到现在我们央行的整体性还没有解决掉,还没有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力,要不要解决呢,如果你把决策权交给他,把责任交给他,出了问题打他的板子,我想这些专业人才绝对不会搞到现在中国的利率政策这么荒唐,为什么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拖到现在没有办法。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5

一、转变发展理念: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发展内涵: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那样会导致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失调、经济大起大落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三、转变发展途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共同带动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要重视就业结构改善,注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发展金融、商务、信息、物流、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转变发展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

五、转变发展机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做法 篇6

*是一个资源型工业县(市)。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市经济发展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2003年,*市委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两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

济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为什么提出“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力实施综合开发,形成了以耐材、造纸、煤炭、建材四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综合实力上升到全省第二位,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4.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6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3元。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收益的粗放型工业经济格局阻碍了*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三有三无”问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有资源,无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后20多年来对矿产资源的“有水快流”式开发,*市两种经济贡献较大的矿产资源(煤炭、铝粘土)已进入衰退期。煤炭资源浅部煤层(200米以上)已经采掘70%,易开采的煤炭基本枯竭,现有的213家矿井多数在3~5年内闭坑。深层煤(200~800米)虽然储量可观(地质储量4.07亿吨,可开采储量2.68亿吨),但开采难度大,可供建井的勘探井田寥寥无几。当前已勘探的曲梁、关口、李岗、崔岗井田,开采深度均在450米以上,最深达800米,受瓦期突出、煤尘爆炸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和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技术的制约,后续煤炭开采业能否成为经济支撑还不能确定。铝粘土矿资源没有大的矿体,多以“窝状”分布,多年来的无序开采,浅部资源已经枯竭,剩下的铝粘土资源根据资源整合的要求,无法开采。其它矿产资源虽然储量大,但产品附加值低,或勘探程度不够,难以或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经济支柱。由于煤炭资源日趋枯竭,*市在未来3~5年将出现经济“断层”危机。2004年全市煤炭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9%,而财政收入的4.38亿元中有1.12亿元却来自煤炭产业,占据了总财政收入的26%。在浅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经济又对煤炭产业依赖过大的情况下,*市如不加快经济转型,没有新兴产业的及时跟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倘若在资源型产业开始衰退时,新兴产业已经趋向成熟,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可避免产业转换带来的区域经济衰退。

(二)有群体,无规模

突出表现:企业数量多,但缺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投资项目多,但缺少投资大、能够迅速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项目。目前,*市的工业企业数量虽然超过了1500家,但规模以上的企业仅有317家,规模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都和周边县(市)有较大差距。从重点项目投资看,大个子企业数、投资额和周边县(市)有更大差距。不仅如此,*市的四大支柱产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产业发展、环保治理、安全生产等政策的影响。在政策影响下,煤炭和造纸产业的企业数量大幅萎缩,耐材和建材产业企业数量也将走向萎缩。煤炭行业受限产压井、安全生产整顿的影响,企业数量减少了五分之二。随着明年资源整合政策执行到位,剩余的213家煤炭企业数量将减少到84家。造纸企业受治理污染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数量减少了一半,目前仅剩195户。耐材和建材行业近几年虽有较大发展,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直径小于2.2米的立窑均属淘汰性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必须限期取缔,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现有的843家耐材企业、179家建材、石料加工企业,将有一批企业会因产业政策调整而关闭,这样势必对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强烈冲击。

(三)有积累,无扩张

近几年,*市居民储蓄余额一路攀升,2003年为69亿元,2004年为84.7亿元,到今年五月份达到95.7亿元,年底可突破100亿元,增长速度惊人。作为一个内陆县(市),有这么高的储蓄余额虽然说明了经济发达和群众富裕程度,但并不能引以自豪。过高的储蓄余额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环境不理想;二是对民间资本的投资引导工作做得不够;三是经济增长粗放,没有合适的、让群众放心的项目吸引民间投资。因此,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一批具有长期发展后劲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梯队,培育几个对国民经济带动系数大、辐射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主导产业,来吸引民间投资,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探析 篇7

(1)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调整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 特别是其中的加工业过度、低效率的扩张带动了需求膨胀的压力;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要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 必须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 按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规划,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振兴装备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发展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同时, 还要加强基础产业和设施的建设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合理的区域规划结构, 避免各地经济结构都采取以工业为主的模式, 形成各自独立具有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 并加强区域协作,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确保区域发展进程统筹兼顾。

(2)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 它需要进行如下举措: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 加大对创业风险的投资力度, 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服务;完善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努力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和相应法律法规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科技进步为基础, 科技进步是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它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明了方向, 并提供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当前,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 逐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 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将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有效结合, 实现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的一体化。

(3)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对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 这导致资源供应紧张,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破坏加剧。如果继续沿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 资源将难以为继, 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 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 导致子孙后代生活环境恶化。因此, 我们必须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 制定税收、贴息、补贴等政策, 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 逐步淘汰浪费和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 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实施强制性能效标准, 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现状, 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节能减排宏伟目标做出切实有效的努力。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等因素, 要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必须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着重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投入力度, 实现我国经济健康、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珏.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学术月刊, 2007, (01) .

[2]祝国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江淮, 2007, (07) .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国际贸易; 内外因素

一、经济增长方式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增长的内容、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是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途径、道路和方法、形式的总和,也是经济增长目的和经济增长手段的统一。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中多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或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比较接近,是指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手段、方法、形式的总和,也是经济增长目标和手段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给经济增长方式定义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或简单地说,是指经济增长来源的结构类型。据此,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就是看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的问题。

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一对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就无从谈起。经济增长主要反映社会物质财富的变化,而经济增长方式则侧重于对引起这一变化因素的分析。通过对经济增长思想和理论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早期的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劳动,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让位于资本积累,到了新古典增长时期又让位于技术进步,接着是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溢出等,归纳起来,劳动和资本积累投入数量的增加是粗放型增长的主要动因,而技术进步成为集约型增长的主要动力,制度则是影响经济增长直接原因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纳得出劳动、资本积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经济体制等制度因素、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这也是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方法,是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出发点。

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部因素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思想观念陈旧的影响。思想观念的陈旧主要体现在几个主要的方面。首先,对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认识上,缺乏危机感和长远的战略性考虑。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国际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其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过多使用国际资源还会引发一系列国际纷争。其次,简单地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内容,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而经济发展的涵盖面要大得多,还包括经济效益、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丰富内涵。再次,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但关于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会受到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存在一般规律性。我国经济过去的发展阶段及刚刚进入的重化工业阶段决定了其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活力带来补偿性的、填补空白式的快速增长,粗放式增长的主客观条件都非常具备。90年代中后期开始,“买方市场”出现,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增长面临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约束。政府开始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时期增长依然保持了较高的速度。主要靠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的投资带动,国债投资基础产业带动,及产品出口的带动。地区差别显现以后。东部发达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的示范者和火车头,中西部加大开发力度进行追赶,也成为经济增长强大的推动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非常重要。这一时期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点依然没有转变。2002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重化工业带动下的新一轮增长正在启动。处于高增长的主导行业主要是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这些行业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行业,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等;以上两个方面又拉动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的增长。在这种增长格局中,快速增长的行业大多数属于重化工业。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短缺、污染加剧的矛盾,既不能抛开重化工业阶段的规律性特点,又不能对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污染的加剧视而不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调整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以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新型工业化。争取在某些行业、某些项目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老路;反过来,通过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保障经济顺利经过重化工业阶段,尽可能地缩短重化工业阶段的时间。因而,政府决策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凭借主观意志,而应根据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阶段,尊重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树立阶段性目标。

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会受到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的各构成要素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方式及其比例关系。当前在我国由于制度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生产效率在不同部门间的非均衡现象非常普遍,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首先,经济产业结构比例失衡,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一、二产业比重太重,而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从产业结构内部联系来看农业基础不稳、生产增长缓慢、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基础产业发展落后,与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从工业结构来看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高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很低,加工业的技术含量低,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不高,许多关键设备都要依赖进口。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服务,就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从而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的效益。其次,工业内部的重化工业特征日益明显,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及人均 GDP 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将由“吃穿用”为主加快向“住行”为主转换,汽车制造、房地产等一批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关联密切的行业普遍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从而带动了重化工业部门的超常发展。而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是生产要素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不仅人口要进入城市,资金、土地等重要要素也向城市和工业转换,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大增;这些因素明显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成为增长方式转变的又一主要障碍。

4、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发展观念、基本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相比,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上的经济调控手段上。首先,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晰、所有者缺位,成为企业追求高投入、高产值、高速度的主要诱因。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中,政府几乎是倾其全力试图攻克国企改革難关,从早期的放权让利、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到近期的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说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改革方案,但国企的产权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只能以整体面目出现的单一公有产权模式,使国企产权不清晰,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其次,企业的投资自主权、资产处置权、机构设置权、干部任免权和外流自主权等经营自主权仍未完全落实,致使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制订计划时仍把上级指令作为选择依据之一,企业在遇到生产经营困难时不得不在找市场的同时更多的又找政府解决。再次,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确定和选聘仍主要是非市场性,其激励方式主要是升迁,而企业经营者非市场选择使其缺乏来自所有者以及经理市场的竞争形成的退出机制的约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诱致了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偏差,即企业经营者不能从切身利益的内在激励和资产经营责任的外在约束及监督中,形成规避风险,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反而主要通过拼设备、拼资源、拼消耗的方式来追求聘任期的政绩。另外,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不仅决定了自身经营机制的缺陷,而且对非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部因素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渡依赖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随着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使我国企业依靠自身的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结构、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受阻,面临着国际资本竞争的压力,被动服从于跨国公司利益。可以通过利用外资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我国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非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生产技术扩散、传播、示范等外溢作用不理想。而且各地在引资、用资过程中都存在片面地追求引资的规模和速度的现象。首先,不重视引资的质量和结构,外商只是将传统技术、传统产业部门甚至对环境有污染的部门转移,而核心技术依然留在本国内,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加重了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其次,不重视国内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引资后逐步失去话语权和主动性,忽略了通过引资提升自己的内涵和价值。

2、国际贸易自由化加剧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加剧结合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同时又具有必要性紧迫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又要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成长期,我国的人口因素决定,在加快經济增长过程中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合理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的国际比较优势产业。在进行生产技术型或技术结构政策的选择时,既要注意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根据我国实际的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继续发展和开辟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与狼共舞”,尊重接受国际贸易竞争规则,又要通过国内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措施,从容面对世界工业重组的局势。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

参考文献:

[1]台世强,李杨.关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6,12:29-31.

[2]刘成碧.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期性[J].理论视野,1997, 5:56-58.

[3]黄元山.探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清江论坛,2006, 1: 25-27.

[4]赵晓.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J].北方经济,2006, 7:36-38.

[5]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6, 4:45-48.

[6]薛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10:55-57.

上一篇:瞌睡虫找朋友作文三年级下一篇:5月份生产车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