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4-06-24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精选12篇)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论述了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挖掘了物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应采用的主要渗透渠道,如习题课、探究性实验等教学主渠道,并对各种渠道中应如何渗透德育内容作了阐述。并针对应用德育渗透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了总结。

关键词:新课标 德育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 概念 实验习题 物理活动 注意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作为教师要育人于课堂之中。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针对他时代的教育问题毫不含糊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到来,新的课程标准,把学校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强调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结合自身教学谈几点体会。

德育渗透的主渠道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物理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上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物理教师应该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内心的热情和饱满的精神授课,用渊博的知识和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用宽广的胸襟和真诚的爱呵护每一个学生。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物理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发挥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1)应用我国科技的发展史中包含的大量的爱国主义的光辉事例,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如在学习火箭时,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升天及运行情况;学习超导时,介绍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与发展现状;(2)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不图荣华、不畏艰难,毅然投身于我国的火箭和导弹事业;曾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教授在瑞典首都领奖时,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期在受奖大厅里没有汉语的历史;还有居里夫人、伽利略、阿基米德等热爱祖国的外国科学家。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及其崇高的精神和高贵的品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3)通过深入挖掘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公元前400年墨翟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力的概念、杠杆、小孔成像等问题;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电学等知识。这些伟大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利用这些素材结合物理各章节的内容,通过课堂渗透,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物理学家的高贵品质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物理故事,如牛顿研究问题忘了吃饭;富兰克林为了弄清雷电的成因,大胆实验、不顾自己的安危;阿基米德面对侵略者的屠刀处之泰然,甚至还在说:“在我死之前,先让我把这个题目证完了,免得给世上留下一道尚未证实的难题;安培,奥斯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实验的故事;科学巨子王淦昌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告别生活优裕的北京,来到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一干就是十多年之久。物理学家这些实事求是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和探索的精神、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美德等,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三 在概念、规律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包含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物理学中的很多概念、规律体现辩证的思想,也有很多规律就是在辩证的方法论指导下发现的。如电子、中子、质子的发现以及电场、磁场的建立和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就包含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可知的”哲学思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与分力、引力与斥力、导体和绝缘体等分别是一对矛盾体,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想;超导、全反射、熔化等物理现象包含着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光的本质的研究历程体现着否定之否定的思想;静电、摩擦、共振的防止的应用又可以教给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牛顿运动力学与量子力学说明了真理的相对性;麦克斯韦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理论分析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二十多年后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得到了证实,这说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总之,在物理教学渗透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有利于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2运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拘泥于教材,大胆设想,积极思考,不怕困难和挫折,认真实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发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但是要培养学生的求实、求新,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做出应该的实验现象、验证物理规律,还要求学生认真做出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对待,分析实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以及讨论减小误差的方案。这样学生就不仅是看到一个实验现象、验证了一个物理规律,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思维品质,在协作中养成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习惯。

五、习题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作习题练习时,要寻求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在电路练习中进行用电安全教育;人造卫星的练习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反冲运动、惯性和摩擦力对人类有益也有害,做相关练习时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做习题时要求学生解题要规范,要充分体现研究过程和解题思路,不能因为题目简单省略重要的步骤;不能怕麻烦而没有最后的总结;不能忽视脚标、负号、单位、小数点的重要性。这里又可以教育学生说话做事要有理有据,要有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严谨务实的精神。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德育渗透应做到“灵活多样”。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开展一些物理活动课和物理主题活动,来达到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教育。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能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德育渗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德育渗透应掌握“分寸”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既要在内容的多少和层次的深浅上把握尺度,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适当的德育内容和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更多地了解本节课对应的德育资料,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难易来安排德育。不能偏离物理教学的课程目标;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过高的德育目标。把物理课上成政治课,例如,只说明电场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物质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的则看不见揣不到,寥寥数语却蕴含了“世界物质性”的思想。

二、德育内容要有机地融入到物理教学中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德育应该紧密结合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进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悄无声息”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观念,激发道德情感。而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学生心灵的德育,应当是教师自然流露出的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三、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要科学、恰当

“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新;技能学习强调熟练运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德育和物理教学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必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德育渗透应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陈话新说。比如,旧中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古人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却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所以,我们物理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德育的方法和理论,注意在生活和实践中体察学生的道德成长,用德育的规律指导物理教学中的德育。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2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1. 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 探究、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活动, 简单地说就是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成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 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过程的活动。

2. 数学活动是学生自主探求数学知识的活动

每位教师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 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绝不是模仿者。实现新课标“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其途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数学, 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 体验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逐步领会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感受成功增强自信。新教材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 既提供给学生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 也隐含着现代数学的一些原始生长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 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二、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1. 在教学中, 教和学是不能分隔开来的, 教学需“沟通”与“合作”

传统的教学只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 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倾听, “听”和“练”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缺乏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基础。教师应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应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活动, 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实现形势大变革。

2. 要了解学生的动态, 有针对性地指导, 创设良好环境, 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经常反馈归档

三、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3

【 关键词 】高中 地理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基本职责,必须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体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更应该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树立“以德为首”的德育教育理念。根据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适时渗透德育信息,“寓德育与智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渗透,润物细无声

地理学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素材,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径。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和德育价值。使学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除地理学的本身特点之外,学科之中的很多章节都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去感知地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即教育。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地理知识浩瀚无边,包罗万象。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

3 感受家乡秦皇岛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爱不爱自己的家乡,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程度,热爱家乡与报效祖国是密不可分的。

4 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教学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内化

实践是最有效的德育大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校内或校外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视其为地理学习的一部分。在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独立自主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5 结语

树立“以德为首”的德育教育理念,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深挖教材中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同时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注意渗透的可行性,强化渗透的反复性,善于抓住教育点,适时找准切入点,自然妥帖的抓住时机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在地理教学园地上怒放。

【参考文献】

[1] 保庭春.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科研究,2012.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4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时代在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和变化,艺术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我们周围艺术无处不在。它可能是一幅精美的广告画、一座颇具风格的建筑、各种潮流的服饰等等。而在我们的课程中仅仅学音乐、美术这两门艺术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因而就有了我们的音乐课整合。

关键词:初中音乐 双爱好 整合

古往今来,从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到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再到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以及到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到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这些无一不在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一、音乐教学策略

1.生动与主动

一堂好的音乐课,无非是让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也会感到有兴趣听,更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也就体现了音乐课的生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其中“生动”可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比如,在教五线谱唱名时,为了使教学更形象、更有味,我请了几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分别充当音符的do、re、mi、sou和la,并告诉他们各自的家住在几线几间上。接着提问:“谁最高?”下面回答:扮演“la”的学生最高。于是,我指出:由于la住得最高,所以这个唱名也最高。这种教学形象、直观,加之听觉与视觉的统一,学生不但加深了对“音高”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音乐理论的兴趣。

2.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一些教法比较先进的国家,他们的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学习的。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更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3.静态与动态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严重阻碍了音乐教学的意义。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当体态律动学诞生后,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比如,在讲节奏这一问题,当我加上了体态律动环节时,学生们不但显得非常兴奋,更能够根据自己的律动,自己找出节奏的特点。

二、音乐课的整合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那么想象力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各个知识层面。好的音乐课要长足发展,也必须和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

1.舞蹈进课堂

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的,比如在教律动时,以往总是“教师编、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我在教学中打破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表现自我,这既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也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

2.美术进课堂

比如,欣赏《百鸟朝凤》时,我采取了不出示标题直接欣赏,然后让学生自己谈感受。有位同学这样说,当早晨的阳光星星点点地洒在大森林的草地上的时候,鸟儿们一个个都醒来了,开始是一只鸟在练嗓子,后来大家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唱起了歌,仿佛在比赛看谁的嗓子最美妙。最后我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展示这首作品美妙的意境时,学生们都很兴奋,有的画了各种各样的鸟,有的画出了鸟儿争鸣的场景等等。一堂课下来,有的同学意犹未尽,嘴里唱着,手舞足蹈着,学生们通过这堂课明白了,音乐意境用画也可以表达出来。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实施中,高中音乐课堂也逐步的将器乐引进了课堂教学。而民族器乐教学的引进,更是给学生更加充分的春天文化学习探究机会。通过器乐的引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于高中音乐课堂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个人隐玉人素养,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真正的将音乐知识加以运用,进行实践,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以及表现力。但是在民族器乐引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与传统单一音乐课堂教学相碰撞的部分,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改变和革新做到器乐教学的更好实施。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表推进的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实施的意义分析及其具体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新课标改革 民族器乐教学 实践与探究

在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学生自主的进行实践和探究,进而在具体对于知识点的运用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而通过民族器乐教学的开展,给予学生更加与时俱进的自主探究机会,通过学生的实践获得对于传统音乐的感知和深入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品鉴能力。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实施的意义分析

(一)新课标教育理念落实的需要

在新课标改革中,需要我们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进行实践,进而获得更加深入的学习。而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值得我们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通过民族器乐教学的引入,为学生们构建了更加广阔的自主探究平台与空间。

(二)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的需要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作为主导,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这对于音乐这类艺术学科的教学来说,为学生的深入探究和创造构建了更大的阻碍和限制。音乐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需要打破陈规,拥有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来进行实践,进而更好的进行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和个人艺术素养的构建。

(三)学生个人音乐素养提升的需要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对于音乐课堂学习的需要不再仅仅是对于歌曲的学习和单纯的欣赏,而更多的是对于音乐拥有更加深入的鉴赏和专业的技巧的学习。而这些更加专业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进行深度的理解和领悟。器乐教学的引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个人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革新的策略分析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和贯彻,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得到了不断地革新和改变。而民族器乐教学的引入,更是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对于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感知和领悟,进而获得个人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的民族教学的深入呢?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阐述几个可选的策略:

(一)民族器乐教学中器乐的选择

民族器乐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存在很多常见的民族器乐,如古筝,二胡等等,也存在很多不太常见的器乐,如板胡,柳琴等等。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使器乐教学能够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就需要选择更为合适的器乐,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选择较为简易,容易快速上手的民族器乐,例如,二胡,葫芦丝,学生可以快速的得到反馈,而需要繁琐的前期准备,以保证学生不用拥有较为厚实的器乐基础也可以快速进行实践和探究。而对于较为深奥的器乐,可以由拥有基础的学生或是教师进行演示。

(二)创设多样化民族器乐教学模式

在民族器乐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中,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自主的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实践来对于民族器乐进行感知。而学生的自主探究机会就需要教师进行教?W模式的革新和深化,以结合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民族器乐学习。例如,在学习琵琶相关的课程时,可以结合高中学生语文课程中学习到的琵琶行,引导学生进行背景的探究并加以讨论,进而获得琵琶背景的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更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三)构建高中民族器乐实践活动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来对于民族器乐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通过民主器乐实践活动的构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来运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实践。而民族器乐的教学更是需要学生能够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才可以得到更加深层次的个人音乐素养的提升。例如,结合古琴的教学,引导学生寻找相关传统文化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于民族器乐得到了解,再通过实践对于器乐拥有更加深入的学习,进而获得个人音乐素养的提升和鉴赏能力的构建。

本文在新课标教育改革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明确了当今高中音乐课堂中器乐教学引入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正确的器乐选择,高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及民族器乐实践活动的构建,达到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民族器乐教学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6

摘要:在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语文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之上,新课程下的语文应该是从封闭向开放走近,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让教学思想更加多样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教材,而应立足教材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法于课内,并在拓展中大有所获。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成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有效的拓展延伸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利于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所谓教学拓展,就是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内容,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拓展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段开展。

一、课前拓展

在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这堂课所学课文的相关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课文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时,就需要针对课文内容在课前做拓展练习,例如,作者的简介、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作者其他经典作品,这些对学生理解课文中心思想以及理解鲁迅的文学思想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中拓展

在讲课教学时,应注重教学知识的适当延伸、加强语文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在教学中穿插做人道理、运用多种途径巩固授课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和疑惑,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拓展知识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用拓展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一课时,学生会对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不理解,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其实描述了红军行走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这些需要教师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讲述红军长征背后的故事。

三、课后拓展

语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将语文拓展到课堂之外,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简单来说,课后拓展就是语文的具体实践。例如,在学习《白桦》《白杨》这些与生活相关联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景色,让学生通过景色感受到内在的生命力和具有的精神。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语文生活化,从生活中寻找语文的影子,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凝聚成语文的素材,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实用的发展。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进行拓展,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开展教学:一是拓展要基于课本。所谓基于课本,就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拓展时一定要紧扣课本,以课本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拓展与课本相关联的内容,也可以拓展具有相同思想主题的内容。如果教师一味地拓展教学而过分偏离课文则会顾此失彼,偏离教学拓展最重要的作用。二是拓展学科外的知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可以算作一架桥梁,它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教学支撑和帮助。例如,语文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完全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拓展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培养学生解读自然科学的能力,让学生综合、全面地得到提升。例如,在《乌鸦喝水》这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原理,让学生做实验,尝试喝到水位较低的瓶中水,让学生对课中所学到的原理进行实践和运用。三是拓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小学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拓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进而创新发展。例如,在进行《女娲补天》教学拓展时,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神话故事。而教师在讲解神话故事时,需要学生悉心聆听,并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先学会复述故事,进而在故事中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题、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神话故事领悟它们所展现给我们的道理。最后,在教师的教学拓展下,学生在讲述故事时可以不拘泥于原著,甚至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构思、想象,向他人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四是拓展密切联系生活。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师在拓展中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拓展才具有社会实用性。

四、依据班级面貌,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不同拓展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方式不

一、灵活多样,其中囊括有搜集、绘图、实践、评说、读后以及续集拓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状况结合学生特点、班级面貌采取不同的拓展方式。

(一)搜集拓展。搜集拓展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图片和资料,以此途径拓展学生们语文学习的途径,同时加强课内和课外之间的联系。搜集的资料内容可以是与课文中与主人公有关的知识:例如主人公的主要成就、时代背景,风俗习惯,也可以是和课外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或是时代背景。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一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关于还有哪些动物的能力被人类所利用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搜集之后同学们开展交流,扩大学生们的知识范围。

(二)续集拓展。续集拓展就是指在所学课文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延伸。小学生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感受作者所说、所思及所感。了解课文的内容并切身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紧抓学生们的猎奇心理,将课文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进而实现教学目的。

(三)实践拓展。实践拓展是基于学生对课堂内容十分熟悉的前提下,动手动脑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示,将抽象的叙述性文字转变为直观的现场表演。这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评说拓展。评说拓展主要是指教师应从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着手,鼓励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敢于表达。在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时可以说出来与同学进行探究。例如在《翠鸟》这一课文中作者在描述翠鸟头上的羽毛时,将羽毛形容成橄榄色头巾,绣满翠绿色花纹,文中的“绣”字用的非常好,让同学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找这类的词语,一起体会。

总之,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拓展手段、方式是多种多样且灵活多变的,没有固定模版来套用。但所有拓展活动的制定都应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出学生乐于接受,同时易于被接受的拓展活动才是最合适的。拓展活动的开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教学目标,但其只是作为一种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并非形式,因此教师们应科学、合理地制定拓展活动,借此提高教学水平,学生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素养。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浅论新课标下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7

新课标教材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教材是一套崭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验教材。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教会学生学好语文尤为重要,学好语文的前提应是培养学生有较高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当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应是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体,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读书技能来展开,进而达到“不待老师讲”、“不需要老师教”的最佳效果。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意义

这是由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课堂特点决定的。

1. 学科特点:

一是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它们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二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义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有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三是情感性,人的社会交往,离不开语言的交流,阅读能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便于进行感情传递。

2. 语文课堂特点:

一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教师满堂讲,满堂问或形式上的“导”与“练”牵着鼻子转,仍然是学习的仆从。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自读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各自的能力,使学生阶梯性发展。三是可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己读书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师的教学职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的阅读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读”和“思”。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其训练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其要点是:

1.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要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训练阅读能力,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的问题,不要统得过死,教的过细,求稳怕乱是无法训练到位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学时间。当然,强调学生课堂阅读并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任其自然。无论什么时候,学生的学都不能离开老师的的导,如阅读前明示读的要求,自读中把握读的动态,自读后检查读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的掌握及调控,以免少数学生“滥竽充数”混时间。

2. 课外阅读时,要留给学生阅读的书刊范围,让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检查验收,开拓学生的视野。

3. 要注重学法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自读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在掌握关键性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读法,培养学生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1)美文美读,要在阅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大体感知阅读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3)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含意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阅读,能够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4. 作阅读笔记,积聚知识宝库。阅读要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足见写在读书中的地位,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重要的。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阅读积累。如:(1)卡片式。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2)摘评式。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法。(3)剪贴式。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间,文章确有保存价值采用此法。

5. 要制定阅读计划,善始善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若要有成效也该如此,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库存,写字时不会再为“无米之炊”而发愁。当然,阅读是过程,积累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阅读———积累———应用———阅读,这是一条循环链,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最终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于实际,做到知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

6. 网络阅读。上网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最佳途径。在网上不仅可以大量阅读,还可以发帖、跟帖、回帖,及时阅读反馈,交流思想,升华感悟,学生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题材。

7. 要善于沟通思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并及时沟通学生的思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思路,让学生之间产生阅读理解的“互感”,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启发,得到裨益,学到阅读分析的正确思维方法。

浅论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篇8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成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过程的活动。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主探求数学知识的活动

每位教师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绝不是模仿者。实现新课标“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其途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会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强自信。新教材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既提供给学生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也隐含着现代数学的一些原始生长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二、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1.在教学中,教和学是不能分隔开来的,教学需“沟通”与“合作”

传统的教学只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倾听,“听”和“练”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缺乏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基础。教师应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活动,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投人学习活动中去,教学实现形势大变革。

2.要了解学生的动态,有针对性地指导,创设良好环境,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反馈归档

三、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浅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9

朱丽芳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教材设置了许多由学生参与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作业设计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潮,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或是“穿新鞋走老路”。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课改的理念,通过作业的有效布置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笔者认为必须对现行作业形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使作业具有“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文化”的特征。

一、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得到激发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如果学生在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对化学学习的厌倦也就在所难免,化学教学当然也就难脱费时低效的窘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处处要用到化学。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作业问题。例如:《化学1》中“思考与交流:如何选用材料”、“实践活动: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化学2》中“社会调查: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等;废旧电池的回收途径和处理方法”。化学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化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把化学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化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积聚化学素养。

二、作业个性化——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个不相同,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作业的布置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据此化学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我一般采取下面两种方式:

1、“顺其意而扬长”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有时一节新课上完,常会留下一些疑问,这也许不属于考试重点,课堂上也不宜深化,但许多有余力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教师提供拓展的资料或线索就非常重要。为此,我在作业中经常给学生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或参考书目,甚至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帮助学生去深化与开拓新的化学知识领域。例如:“晶体结构”单元教学后,自己布置了如下作业。建议登上网站:

⑴观察各种晶体的晶胞图形。⑵ 观察旋转的单晶图。

⑶ 建议课外阅读书籍《化学探索的轨迹》,了解科学家对晶体结构的探索。

2、“反其道而变短”

可让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参与相反的“特长小组”,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在宽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问题的所在也是成功。他们将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缩短了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三、作业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心理学理论表明,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化学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化学教学要强化思维的训练,体现化学教学的学科特色,发挥化学学科的根本功能。为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知识与思维的一体性训练,还必须通过“作业”来引导学生开展有学科特色的、以课本知识为工具的思维活动,使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1、阅读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科学史话”和“科学视野”等阅读材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口头表达作业──复述化学用语等识记内容(常见元素符号、原子团符号、化合价等),又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的记忆等。教师还应教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学会巧记,而不是死记硬背。

3、书面作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算、简答题或绘制实验仪器装置图等。4、实验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家庭实验和小制作等。学生通过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增加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

5、开放性作业──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即为开放性作业。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举行课外活动(兴趣学习小组、竞赛指导活动)、社会调查(如测定酸雨的pH值、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的调查、吸烟的害处等等)、参观学习(参观造纸厂、制药厂等化工厂的活动)等。新课程标准中对这方面提出许多活动建议,例如: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蕴藏情况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调查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调查你所在城镇或农村的一所工厂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其厂址的选择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等。这些课题是教师设计开放性作业时可参考的资料。

四、作业人文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气氛、平等的交往和进步的快乐。

1、适时适度写好作业评语,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自编的练习卷中,在空白处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名言警句、鼓励性的语言、谜语、化学小故事、环保知识等,这样做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节心态,拉近师生间距离,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很感兴趣,信心增强,往往提前把化学作业完成了。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基础。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篇10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生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演出地点主要在学校,学校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的功能亦随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以前教师扮演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标要求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因素,在现代教育学校活动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转变德育权威的理念,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一、担当“学生的楷模”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要担当学生的楷模。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学习是他们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在整个教育情境中,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把教师行为中的这种文化规范高度概括为“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

二、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是教师职业道德最显著的标志,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除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原理,以某种恰当的反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知识成为一种双向的、互相推动的,充满乐趣的过程。这就

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

三、担当学生“心理调节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市场经济带来的的激烈竞争,是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课堂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的德育渗透 篇11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83-02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2011版)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善于合作、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1]。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师善于挖掘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精心设计渗透方法,把握化学知识与德育因素的最佳结合点,达到自然恰当、水乳交融的和谐效果,真正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化学教学中,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1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论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和分子的联系与区别,而且认识到物质变化宏观上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微观本质是分子拆成原子而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2]。由此阐明了化学现象的物质性,其变化的宏观表象与微观结构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使学生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随意消失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此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诠释“鬼火”本质上就是物质变化的结果,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物质观。从化学角度讲,“鬼火”是由磷元素引起的。人与动物体内含有的磷元素是以磷的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尸体内的磷化物经过长期烈日灼晒后变化成磷的氢化物(如PH3和P2H4)。纯磷化氢气体(PH3)在空气中的着火点约为423K,常温下在空气中不能自燃;如果混有微量P2H4(联磷)时,着火点降低,热空气即可到达而自发燃烧,产生蓝绿色的微弱火焰。白天气温高容易发生。只是在夜间有黑暗作底色时容易看见,加上人们在墓地发现时的恐惧心理,就产生了“鬼火”。“鬼火”会追着人“走”,是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产生节奏一致的运动。由此可知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鬼火追人”。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演示实验——人造“鬼火”: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白磷反应制取磷化氢和联磷的混合气体。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物质的变化,彻底扫除迷信,还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2011年3月一些地方发生的“抢盐风”事件——“吃碘盐防辐射”是否有科学依据。从此以后遇到迷信或谣传学生就不再盲从和轻信了,他们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就这样找准了契合点,教师适时地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巧妙地帮助学生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重演”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与合作

2.1合作双赢的典型例子:瑞利和拉姆赛: 化学史上合作双赢的典型例子有瑞利和拉姆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诚合作,促使他们发现了惰性元素家族[3]。1892年,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精确测定其密度为1.2572g/L,而用4NH3+3O2=2N2+6H2O获得的氮气,密度是1.2508g/L。二者相差0.0064g/L。这小数点后三位的微小差异并没有逃过瑞利的注意。经过几百次的没有进展的实验后,他把实验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公开征求答案,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赛的注意,二人开始一起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在翻阅80年前英国科学家、实验大师卡文迪许的实验记录中发现了类似问题。在当年的实验报告中卡文迪许记录了氧与氮化合为氮氧化物再溶解到苛性钠溶液后,试管内总有个小气泡,其体积相当于原气体体积的1/20。瑞利和拉姆赛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并对这个小气泡内剩余气体进行密度测定并进行波谱分析,最终发现了“氩”及其家族。

2.2重演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与合作: “重演”的本质是指事物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或相似性。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重演”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过程。从行为上学生“探索科学”;从思想上,使学生领悟科学家的严谨与合作精神。瑞利和拉姆赛的例子使学生深刻感悟到化学家对实验细节的重视,并且看到他们合作的力量产生的伟大业绩。为了让学生体会严谨与合作的科学品质,我安排三组学生小组合作与单人实验进行比较,做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向50mL 2% 的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看到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向50mL 10% 的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看到有蓝色(氢氧化铜)及黑色(氧化铜)沉淀生成;向5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蒸发皿中进行),看到有黑色(氧化铜)及红色(铜)固体生成。一般地,学生知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却不知还有其他可能。通过实验发现,同等条件下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微小变化(2%--10%--饱和20℃为16.7%)即会引起与钠反应产物不同。可见在化学实验中,数据的微量偏差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化学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化学史的“重演”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25分钟全部做完,现象明显,结论合理。而单人25分钟最快的只进行了一个浓度的实验。对比实验使学生强烈意识到合作才能双赢!

3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1问题的提出: 化学在解决粮食、疾病等问题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良种等的使用使得粮食的产量空前提高来满足暴涨人口的需要;许多抗虫抗病毒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包括番茄、烟草、棉花、水稻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分离出了降压、抗癌、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物活性物质,人干扰素、乙肝疫苗等昂贵药物已经实现商品化生产。“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界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的这句话正成为许多灾害的注解。鱼类产品中的孔雀石绿[Cu2(OH)2CO3]预防了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但具有高残留、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副作用;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也相似地在人体中富集,波及到极地的企鹅;白面粉中的“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可使面粉色白、韧性好、不易煮烂,然而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对人体有害;红色酱料中的色素苏丹红具有强致癌作用;三聚氰胺奶粉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超音速飞机排出的一氧化氮等废气、电冰箱的制冷剂氟氯烃等使臭氧层形成空洞并不断扩大,导致皮肤癌发病率大大增加;塑料的发明曾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然而地膜覆盖清除不尽导致的土地退化和塑料袋的大量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正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3.2问题的解决: “那我们能吃什么呀”“那我们怎样生活呀”?强烈困忧下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连连发问。在这样的情境下老师对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导在他们的渴求中按计划顺利地进行着:低度促环保,勤俭更长久;意识里有才长久,意识里没有莫强求[4]。这里的“环”指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和人体自身的小环境。“低度”指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低用量。比如农药的用量以最适宜的杀虫时间上的最适量为佳,避免在虫害生长的任意时间里大量使用;人生病吃的药以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低毒最少副作用的药物为准,尽量避免抗生素的盲目使用。这样做才可能塑造清洁的大环境和健康的小环境。地膜覆盖清除问题在新技术出现之前就压在一个“勤”字上。地膜清除不尽造成土地退化容易。

以玉米为例,连续使用地膜覆盖2年的地块,每亩地膜残留量为4.14 kg,可使玉米减产9 %,连续使用地膜覆盖5年的地块,每亩残留量为13.8 kg,可使玉米减产26 %[5],使其恢复则需要上百年的功夫。因此我们要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勤俭持家,为子孙后代留福。孔雀石绿、“吊白块”、 苏丹红、三聚氰胺这些食品禁用物要做到令行禁止。这种理念只有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才能做到,如果人们思想意识里没有,靠检查达到禁用恐怕只是一句话。所以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和培养环保意识、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重中之重。

同学们在化学课堂中不仅仅学会了化学知识,也吸收到了渗透在其中的德育内容。每个同学关注的焦点不同,但是他们意识到了德育各层次的目的。同时学生的行为上也能体现出这样德育渗透的效果:节水节电行为明显:学校里的水龙头不再滴答,教室里的同学总能记得把灯和电扇适时开闭,家里的空调也开得少了;学生回到家会告诉妈妈洗衣服洗洁精用无磷的;尽可能少用且重复使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建议家长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可能处理蔬菜瓜果上的农药残留之后食用……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反映了渗透教育的效果,说明学生已能把课堂所学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去,知道了通过化学学习不仅能习得书本知识,也能获得思想上的财富,知道了如何利用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2] 毕毕林, 卢巍.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6:3-6.

[3] 夏立先 .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4:36-39.

[4] 彭文英. 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浅论新课标下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篇12

【关 键 词】 评价;学生;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的是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线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评价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依据新课标中理念,结合实际教学,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情感态度评价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多花样、多渠道、全面的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一)优化评价语言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的首选。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为此,我设计了很多“星”项,如智慧星、口才星、巧手星、作业星、进步星等。课堂上,如果学生有精彩的发言,发给口才星;如果他思考方法有创意,发给智慧星……这样一来,既鼓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从不同方面肯定了他们的成绩,考察了他们课堂的参与度,培养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二)捕捉评价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通过巧妙的评价处理课堂上的意外,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和有独特见解时,我在学生的课堂记录本上印上智慧星,并作为期末的考核依据。如果学生的智慧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可到老师那里换取一些小礼物。这种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往往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三)注重评价形式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除老师评价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等形式。如平时实验、探究过程中,都是以二人小组或四人小组主,小组成员之间了解情况,互评相对比较客观,这样,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避免了片面地给被评者无情地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情况,给评价中的后进者以鼓舞,给先行者一个更远的目标;给受挫的心灵以勇气,给骄傲的头脑以清醒。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也是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有效途径。我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集中收集了学生的部分作品、小测成绩、单元考试卷A、B(单元测验A的答卷不满意的学生,给予他们第二次成功的机会再答一次B卷),回顾与思考(原因分析、改良方法),老师、同学、家长和自我评价。利用成长袋来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学生通过成长记录袋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轻松和喜悦。对于一时的小失败不再是耿耿于怀,而是放下包袱努力去追赶,寻找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弥补了以往评价片面武断的缺憾。

二、学习过程评价

传统评价过分注重甄别、选拔,注重终结性评价;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关注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传统考试成绩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放弃基础知识与技能,既然是基础,那就要先掌握了才能继续学习其他的内容,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数学素养的载体,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常识。对这方面的评价,还是不能少的,只是由单一评价变成多元评价,多主体评价。试卷批改后,将成绩划分成四个等级:A(优)(90~100);B(良)(75~89);C(可)(60~74);D(差)(60分以下)。

(二)课后作业成绩

俗话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怪怪”,有些知识点,看了书本介绍、听了老师讲解后觉得都理解了,但真正应用起来好像缺点了什么。因此,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还是不可缺少的。至于作业应该多少,难易程度如何?是否“一刀切”?这一点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则应该认真考虑、设计。作业成绩同样分为A(优)(解答正确,有独特见解,页面工整);B(良)(解答基本正确,存在少量的概念性错误);C(可)(解题思路不清);D(差)(不知所云或是明显抄袭他人作业的)。

(三)课堂提问成绩

课堂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而课堂提问是一个提高课堂气氛的好方法。好的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同时又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回答正确、完整的获得3分,回答有所欠缺的获得2分,错的得1分,回答不出来的得0分。在时机成熟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所有的学生都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主动学习。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质量、次数进行评价。这就充分调动了成绩不是很好但表现欲强的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力。真正做到了让优等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学困生有“等头”,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

综合考评成绩把这三项加起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值了,它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话语。在此,我们采用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的评价,都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只有这样不断的思考和创新评价,才能促使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才能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原绿色. 实施多元评价,让教育更智慧地生成[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2).

[2] 张爱萍. 以多元评价引领学生快乐成长[J]. 中国德育,2015(1).

上一篇:2024年大学宣传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反对食品浪费正能量口号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