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2024-08-03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通用9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1

教材分析:

第二组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密切了,第二组课文可以按照主题的样式进行教学。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是一个号召: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例子:法布尔的故事;《变色龙》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的是观察变色龙变色的经过;《金蝉脱壳》讲述的是作者观察蝉脱壳的一个过程。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写得很是意气风发的诗歌。诗歌语言欢快,内在结构严谨,是一首好诗!不过,要把这首诗歌教好倒要花上一番功夫。因为这首诗和古诗又不一样。教这首诗歌还是要从诗歌的语言入手,从诗歌语言背后的意蕴入手。

《装满昆虫的口袋》写的是法布尔小时候的事情。但是,作品中将父母作为与法布尔相对立的角色描写我觉得有些不妥当,是不是法布尔的父母真的是这样?

《变色龙》一文写了可爱而又迷人的变色龙。相信学生在初次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是充满兴趣的,但是,当教学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致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致所在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金蝉脱壳》一文写得也是极其生动的,作者把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写出来了,很是吸引人。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看学生的表达。

现在语文教学过多的是对教材人文体验,但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学习的根。我要多做一些关于语言文字训练的课例。

习作2是作者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下来,在这里,教材的要求更为明确了,要求学生“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有时要反复观察。比如小鸡吃食,公鸡打鸣,鹅鸭凫水,猴子嬉戏,鸟儿飞翔等等。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适当地打比方。当然也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像如此详尽的作文写作要求是很难看到的。

练习2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歇后语的练习。首先是歇后语的积累,其次是歇后语的运用。读书与积累的内容是三条关于观察的格言。其实,这三条格言可以放在本组教学之前进行教学。想想说说是想象补充画面然后再说一说。

通过前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又得到了训练和积累。上一个单元的现代诗和古诗无不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气节。而两篇写人的文章使学生对根据人物言行,探知人物心理的写作手法有了较系统而又感性的认识,对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表达的思想主题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在前几册教材中,都接触过大量的写人的文章。文章内容虽然不一样,呈现的人物的个性不一样,但是在写作手法上颇多相似之-1-

1集方圆之慧

筑幸福之洲 处,因此,也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习作应该不难,但要组织好学生认真、严谨地对待,切忌在场面描写时面面俱到。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各课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通过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5.随文感受并学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6.体会诗歌回环反复、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感受现代诗歌对仗工整,音律节奏明快优美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

1.学会精读课文某些段落 2.学写课文提纲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感受世界的多彩。

6.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7.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8.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9.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1.朗读诗歌,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课时安排:

《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2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2课时 《变色龙》2课时 《金蝉脱壳》2课时 《习作2》2课时 《练习2》3课时

集方圆之慧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2

一、小学习作教学现状

1.学生作文兴趣不高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习作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从内心里升起对写作的极大的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练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基本习作技巧。然而,从当前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是奉命而作,缺乏主动意识,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写作动机不足造成的。一旦缺乏写作动机,学生的思维单一固定,漫无目的,所写出的文章就丧失了生动性与真实性。

2.作文情感空缺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这种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当前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情感空缺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写作技巧的讲解,学生的作文个性不足,甚至陷入某种固定模式,千篇一律,丧失了作文本身的情感魅力。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作文增添生命活力。

3.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的作文教学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与生动性。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对作文的基本要素、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然而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将会降低,影响写作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生习作策略研究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写作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与宽泛性,生活中许多事物都能够信手拈来当作写作的素材,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无内容可写,或者三言两语就无从下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活中缺少观察与思考,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在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中,主题是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本单元均为该类型的文章,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学生对家乡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对该事物印象深刻?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另外,在进行本章的习作教学时,可以引入《银杏》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分析,借鉴其中的表现手法。在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以该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融入丰富的内心情感

作文实际上是对心灵的真实反映,它不仅与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密切相关,要想在作文中将自己的思想进行全面丰富的表达,除了大量阅读、积累知识,还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感悟、多观察、多思考。新课改下,作文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学会选材立意,更多的是启发学生体验生活、思考生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本章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写作对象后,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对家乡产品的介绍,无论是农副产品还是工业产品,它都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在对这些价值进行介绍的同时,还可以融入自己与这些产品的故事,增强文章的情感表现力,使文章更富生命力。

3.加强作文分享与交流

作文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文学功底,而且体现了个人的性格特征,在完成作文后,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不仅是作文学习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互改,对于作文中优美的词句进行标注,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一起交流探讨,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提升习作水平。在本章节的习作练习中,每位学生就家乡的某种事物进行描写,通过作文互改,能够了解到其他地区的人文风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写作充满兴趣,逐渐提升习作水平。

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作文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作文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意识的表达,更是学生价值观、内生力的彰显,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语文教育的价值观出发,多进行引导、启发,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开始转向对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视与培养,这也正是新课改语文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以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教学为例,对小学生的习作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策略,兴趣不高,内心情感

参考文献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3

一、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一)口算中的错误

10.6-8=9.8

3-2.8=1.8

5-3.9=4.4

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笔算中的错误

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凭感觉做。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错误比较普遍。

(三)简便计算中的错误

8.44-(5.44+2.8)

=8.44-5.44+2.8

= 3+2.8

= 5.8

整数加减法中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学生熟记于心,但运用起来却不得心应手。在把括号摘掉的时候括号里的加号总是忘了变成减号,因此导致错误。

3.06-0.18+0.82

= 3.06-(0.18+0.82)

= 3.06-1

= 2.06

这道题目学生极易和上一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混淆,尤其是当看到后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整数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再加上题目中的要求是怎样简便怎样算,因此,学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7.5+4.9-6.5

= 7.5+6.5-4.9

=14-4.9

= 9.1

在移动数的时候要带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对学生说:“每个数前面的符号就像是数的孩子,在移动这个数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将它的孩子一起带走,并保持该运算不变。”

4.9+0.1-4.9+0.1

= (4.9+0.1)-(4.9+0.1)

= 5-5

= 0

这种类型的题目(包括乘除法中类似的题目)学生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可能这也和每个人的视觉效应有关吧,对称在这儿起了不小的坏作用。

二、对策思考

传统的计算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从基本训练—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的枯燥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对于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还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研究表明,计算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计算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因此,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如可以采取“帮助小兔找回家”“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形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的竞赛类的题目,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可以设计“啄木鸟医生”“小马虎的作业”等纠错练习,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和校正错误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避免因为单调的计算而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当然,将一组基本练习融合在一定情境中,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注重计算的算理理解

在重点探究算法时,要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学生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1)审题清。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看清数字,而出现计算错误。有时会把数看错,如把123看成128,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2)书写明。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时因为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而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3)计算细。计算时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弄清运算顺序,看清运算符号。(4)检查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四)注重习题的层次性

计算是一种技能,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与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的速度。设计计算练习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到再造性,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考虑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要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避免重复、机械、大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坚持计算每天一练

设计准备题,做到每天一练。在每节数学课前候课的5分钟里,笔者每天出2道计算题,或10道口算题在黑板上,让学生养成习惯,铃声一响,就拿出准备好的专门的计算练习本做题。第二遍铃声响起时,教师讲评,对容易出错的题在黑板上板演,同时同桌交换批改,有错误课后订正。

一位教育大师曾说过: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笔者认为,计算教学只有将计算源头的错误纠正,态度端正,才能得来解题的“清如许”,才能让个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怕数学,爱上数学,并一天一天地成长、进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4

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习作

2、练习2组成。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

2、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大自然是绿色的。)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2、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A、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

B、记字形: “馨”、“芬”、“瀚”、“襟”

C、解释 “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

5、回答第二题答案: 谁能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补充完整?

答案:(我们)

(诗人让我们)(祖国号召我们)

6、文中几处写到了“祖国号召我们”,让生找后分男女生读1和6 节,生水到渠成地想到是总分总结构。2-5节具体写的是大自然。

A、问题:哪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B、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的大自然

7、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师围绕板书总结: “打开”中“打开”加引号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讨论。

板书:

“馨”、“芬”、“瀚”、“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难点:理解 “打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

2.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黑板黑板出示题:

1)“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3.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4.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第一题答案:

a.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c.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师小结板书:

2)交流第二题答案:

a.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

d.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意。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们把手放进衣袋,说一说你的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们觉得奇怪吗?

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衣袋?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介绍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他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了?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读准生字音。

莱 昂 溪 纺 厉 垃 圾

(2)认清生字形。(比一比,组词)

3、指明学生回答提问,因为他十分喜欢昆虫。

4、检查学生词语。

学习了生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出示词语:

纵横 笼罩 穿梭 蠕虫 闪烁 厉声 兴致勃勃

裤兜 殿堂垃圾 圣莱昂 纺织娘 鼓鼓囊囊

(1)请你读一读,带领大家来读。

(2)自读课文来理解一些词语。请你来说说你会的词语。

5、齐读课文,加深理解词语。

6、检查课文朗读。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三、总结

1、本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字词,还了解了课文 的大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你来谈一谈。

2、指导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导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呢?

(读读课文第十一节。)

2、为什么人们要强调法布尔的衣袋?

(因为法布尔爱昆虫,衣袋中经常装满昆虫。)

二、抓住“迷”,理清课文。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着迷

迷恋

痴迷)

a、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着迷。

b、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c、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什么叫“着迷”?(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的程度。)

2、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引读课文)这种优美的环境为法布尔沉迷昆虫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学习第2—10自然段。

1、读句子:“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什么叫“迷恋”?(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学习第11自然段

1、读句子:“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这便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呢?(坚持不懈,孜孜不倦)

2、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六、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

板书:

着迷:

对虫子喜爱

法布尔:

迷恋

去捉小虫子,让爸妈担心。

放鸭时捉昆虫,收爸妈责骂。

痴迷 :

走进科学的殿堂

6、《变色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2.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并会使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

3、凭借课文内容,了解变色龙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喜爱,增强保护动物、环境的意识。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是本绿色的课本,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许多动物都有自己奇特的本领,昨天我们一起认识其中的一位。它就是——《变色龙》。

2、板书课题,读题目。

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板书:发现、端详、放回)

4、复习发现变色龙:大家是怎样才发现“怪蛇”的?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二、端详变色龙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

2、学生读书,交流

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3、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5、交流

A、外形

(1)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渗透观察顺序: 全身 头 身躯),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身体的颜色、嘴巴的形状等等)。

(2)朗读体会。

四、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发现

外形

端详

变色龙

捕食

放回

变色

7、金蝉脱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重难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金蝉脱壳”强调“壳”的读音,成语中读qiao,其余地方读ke,2.介绍成语,讲诸葛亮使用金蝉脱壳的故事。

3.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决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课文;实时纠正字音。

(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刚才那么多同学对金蝉脱壳赶兴趣,我们就看看蝉是如何脱壳,第几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

4、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写蝉脱壳过程的词语。(背——头——脚——尾)

5、再读课文,蝉脱壳的哪一个过程最吸引你?反复读读,找出描写蝉动作的词语。

6、表演:蝉脱壳的过程写的非常生动,特别是动作的描写准确生动。你能表演一下吗?

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大家都喜欢,能把他背诵下来吗?

四、作业: 背诵第四自然段。板书:

背——头——脚——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去向。

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

1.猜有关昆虫的谜语。

2.齐读课文1、2自然段,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这一课的第一部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1)学生交流感受

(2)自然过渡到学习第二部分。

二、合作探究,展开研读,学习第二部分。

(一)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交流板书: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3.师:蝉脱壳前是什么样子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

(2)齐读“突然┅┅不动了。”

(二)理清顺序,掌握重点。

1.师: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

2.金蝉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指名答。

背—→头—→脚—→尾

3.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三)小组交流,合作填表。

1.各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讨论填写: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部位

变化 ………………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师:正因为这过程奇特动人,所以脱壳后的蝉在作者眼中与以前不同了。2.齐读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欣赏、喜爱的心情。

3.找一找全文中描写作者欣赏、喜爱感情的语句。(指名说)

四、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师总结,回顾重点内容。(顺序及蝉尾出壳)

习作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修改文章。

一、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写一种动物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学重点:

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板书设计:

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谁怎么样”以及“什么时间干什么”、“谁请谁干什么”等句式说话。

2、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听话、记话、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把别人的话听明白,快速准确地传递别人的口信,并学会两种传话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改变说话传话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板书:捎口信。

(二)明确要求,复述通知。

1)明确要求

讨论:怎样才能正确、清楚地捎好口信呢?

板书:听得明白,讲得清楚。

2)复述通知

①先四人小组讨论(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什么事)。

②学生复述(根据复述情况,个别纠正)。

3)改说通知

①告诉学生回家后不能按照原话讲,讨论应该怎样对爸爸、妈妈说(同桌讨论)?

②全体学生各自练说

③指名说

④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说

⑤表演

4)小结

我们要传好通知,必须做到:

a、要认真听,听清通知讲的时间、地点和事情。

b、能正确复述通知。

c、能把通知正确传达给爸爸、妈妈,有些话要能改变说法。

(三)看图,练习说话。

(1)看插图,练说话。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四)总结谈话,明白道理。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5

能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回答课后问题: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词及“练习5”中的练习题。复习过程:

一、复习第16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文中的“三种松树”都有什么特点?

3、造句:

二、复习第17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文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然后连起来简要地说一说。

3、找出文中有引号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引号的用法。

三、复习第18课

1、背诵课文第2至4自然段。

2、了解莫高窟的特点。

3、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复习“练习5”

1、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诵读《边疆小夜曲》。

3、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词语搭配

记录

形象

精美的语言

描绘

故事

精彩的计算

反映

生活

精炼的壁画

描摹

生活

精确的演出

第六单元 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课后的问题;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及“练习6”中的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第19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第2、3、4自然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

3、造句:

4、理解富兰克林为了做成实验的可贵品质。

二、复习第20课

1、了解课文内容。

2、回答课后第三题。

3、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三、复习第21课

1、学习字词。

2、体会诺贝尔的精神。

四、复习第22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滴水穿石”的启示。

2、说一个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3、多音字:给

五、复习“练习6” 诵读《浪花与礁石》。

六、作业。1、听写词语。

2、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漓江的水多清啊,()。(2)这座大楼真高啊,()。(3)校园里盛开着()花朵。

(4)我一直()参加班级各项活动。第七单元 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回答课后的问题;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及“练习7”的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第23课。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解释下列词语:

发配

八十万禁军教头

流配

依草附木

3、多音字:

二、复习第24课

1、背诵文中第5自然段。

2、学习字词。

3、回答课后习题4、5。

三、复习第25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讲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

3、造句:暂时

凝视

四、复习第26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说一说。

五、复习“练习7”

1、读背“朝代歌”并说出所知道的各个朝代的名人。

2、背诵第5题的12个成语。

六、作业:

1、听写词语。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纯:纯净,不含杂质

纯粹,单纯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篇6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一、用端正、美观的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并个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填空。(3分)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中写出词语。(7分)

礼堂里,花圈如海,装严肃穆。人们在tòng dào()为保护群众安全而zāo yù()歹徒枪击英勇牺牲的警察。有的人在不住地wū yè(),lián páng()上挂着泪水,遇难警察的qī zi()也早已泣不成声。是啊,这样的一位具有rén aì()之心的好警察,怎能不得到群众的拥护和ài dài()呢?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息: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滋生,繁殖;⑦利钱,利息。

1.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2.妈妈帮我制订了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3.爸爸连本带息一共从存折上取了肆仟八佰陆拾騎圆伍角伍分钱。().4.战后,人们在这块新开发的土地上休养生息。().5.摇篮里传出婴儿轻微的喘息声。().6.赛场上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四、词语练习。(11分)

1.用“____________”标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先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天之娇子()天崖海角()搬门弄斧()迫不急待()喧然大波()买椟还珠()烂竽充数()刻舟求箭()2.根据词语的比喻义,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1)():比喻不自量力去坐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2)():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3)():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4)():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3.用“关”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3分)

(1)地球变暖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

(2)老师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充满了爱护。(3)恩科西()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五、句子练习。(18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并保持句子简洁而通常。

(1)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你的生活会很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恩科西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恩科西依然在梦想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人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恩科西的一番发言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1)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凋伟人的离去。

———————————————————————————

(2)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飞机在高空盘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呜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骨灰_____,鲜花_________。从哪________________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无论在_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___________,那你的生活该会是多么___________呀!4.本单元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的邓小平爷爷,______的高尔基,_________的恩科西。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口语交际。(4分)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也是国家的小主人,关心国家大事理所当然。最近你了解了什么新闻?用比较简介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还可以说说你听了这则新闻后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上帝的礼物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上帝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那就是“成功和快乐”。但上帝又不愿意让人们轻而易举得到这份礼物,因为他担心得到得太容易了,就不懂得去珍惜。于是上帝把天使们找来,商量如何把这份礼物藏到一个很难找的地方,让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取成功和快乐。一个天使说 我们可以把礼物深埋在地下 上帝回答说 不 不能这么做因为人们只要掘地3尺 就可以找到它们 另一个天使建议 我们可以把礼物沉入黑暗的海洋深处 上帝还是不满意 不 那儿也不行 人类已经学会潜入深海的本领 不用费力就能找到它们这时 又一个天使说 我们可以把礼物藏在雪山极顶 上帝再一次否决了这个建议 不行 因为人们最终会攀上最高的峰顶 然后再把礼物带到山下

天使们毫无办法。这时上帝开口了,他说:“我想起一个地方,可以埋藏成功和快乐,这就是人类自己。我要把这份礼物深藏在每个人自己身上,因为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的成功和快乐,就藏在自己的身上和心里。只有___________,才能找到它。“

天使们一致叫好,然后按照上帝的吩咐,悄悄地把礼物藏在了每个人身上。.........1.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最好的内容。(1分)2.试着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否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使们要把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上帝却不满意,最后上帝决定把礼物藏在__________________。这份礼物是__________。你认为上帝的办法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第2自然段空白处加标点符号。(2分)

5.“天使们一致叫好,然后按照上帝的吩咐,悄悄地把礼物藏在了每个人身上。”反.........复地读这句话,特别注意带点的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那些骄傲自满的人或对那些自卑,总是羡慕别人的人,你想说些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请另附纸)(30分)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7

一、情境创设, 激发识字学习的内动力

师:小朋友们, 今天孙老师想带大家去动物园玩。 看! 谁来了? ( 播放动物园的情景图, 画面定格在一只可爱的小狗上。 )

师:我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了小狗在干什么? 听见了什么声音?

( 生答)

师: 要想去动物园看更多的动物, 得先叫出它的名字。

( 出示:犬)

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对象是6~7 岁的儿童。 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爱玩, 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 喜欢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 犬”字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 而且比较书面化。 课堂伊始, 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园情境, 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告诉学生只有先大声叫出“ 犬”的名字, 才可踏上今天的“ 动物园之旅”。 这样的情境创设, 让识字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方法多样, 提升识字学习的主动性

《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 强调, 低年级要注重“ 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生字的呈现方法多种多样:

1.图字结合, 形象识字

师: ( 出示喜羊羊图) 看! 迎面走来了谁? 在生活中, 你们还见过哪些羊呢?

生:山羊、绵羊……

师: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个“羊”字的?

生:“ 羊” 的点和撇就像山羊的两只弯弯的角, 三横就是山羊肚子上的三排肋骨, 那长长的一竖就是山羊长长的尾巴。 ( 胖乎乎的男孩一边回答, 一边用两只手放在头上比画山羊的两只角。 )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引导学生去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图字结合, 能够给予低年级学生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帮助他们初步构建汉字的学习架构, 构建起汉字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提升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2.借助拼音, 快乐识字

在学生学习“ 鹿”字时, 我首先出示汉语拼音“ lù”, 让学生们尝试正确、 大声地读出这个字。 此时,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完了23 个声母和6 个单韵母, 大部分学生具备借助汉语拼音读出“ 鹿”的能力。 我话音刚落, 学生们就纷纷高举小手。 他们运用已学的汉语拼音知识来解决生字的读音难题, 未尝不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得到了适度的自我满足, 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3.音乐律动, 享受识字

在“ 鸟”字的教学中, 我播放轻松欢快的关于小鸟的音乐, 让学生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鸟, 自由自在, 沉浸其中。 这样有创意的设计把孤立的字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变成了可爱的小鸟, 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变成了一支欢快的舞蹈。 学生们和我一起边唱边跳, 枯燥抽象的字竟然变得这么有趣。 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鸟”字。 这样的教学解决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的问题, 同时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文化渗透, 探寻识字学习的源头性

汉字传承着中国的悠久文化, 承载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广泛信息。 因此在学习汉字时, 教师可以挖掘汉字文化, 探究汉字构字规律, 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教学“ 龟”和“ 鱼”时, 我分别播放了汉字演变的视频。视频中先是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伸着长长的脖子, 四只爪子有力地伸向四方。接着, 乌龟的四只爪子慢慢地缩进去, 小乌龟的头也变成了鱼字头, 甩来甩去的小尾巴变成了“ 龟”字的竖弯钩。学生们睁大眼睛, 屏住呼吸, 看完了这一段神奇的汉字演变视频。

在识字教学中, 汉字历史的展现、汉字故事的讲述、汉字知识的引入, 都是对汉字文化的挖掘, 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祖国汉字悠久的文化, 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字,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寻汉字文化的源头性的好奇心。

四、关注运用, 指向识字学习的终极性

师: ( 播放儿歌) 你们听出了什么? 小鹿带来了哪些朋友呢?

生:帮小牛赶苍蝇, 小牛送给花一朵。 帮刺猬摘苹果, 刺猬送给花一朵。 ……

师:小朋友们, 你们还能接着编儿歌吗?

……

1.创作儿歌, 体验成功

儿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学生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形式。 虽然学生们并不一定认识所有的字, 但在教学中, 我把识字和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们先说出小鹿的动物朋友们, 再说小鹿帮他们干什么事情。 这样的句子把熟悉的语言环境和生字联系起来, 可以帮助学生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字识字。 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还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水平。

2.讲述故事, 训练语言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如在学习“ 龟”以后, 我请学生讲述 《 龟兔赛跑》 这样的经典小故事, 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倾听能力等, 还能让他们准确地记住“ 龟”这个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地图——听音寻路》(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了解它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是谭盾为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创作的、由大提琴与管弦乐团合作的多媒体协奏曲。

1、欣赏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

2、作者介绍

谭盾,著名中国作曲家、指挥家。以其非常规音像手段、音乐剧场以及自己作品中的大量拼贴(音响以及自己的其他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曾被《纽约时报》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配乐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还获得过格莱美奖。他曾为香港回归仪式创作了《天·地·人》;2000年为全球55家电视台联播庆祝21世纪的到来创作了《世界交响曲2000Today》;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创作徽标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这些骄人的成绩足以说明,谭盾已经以中国文化作为根基,融入世界音乐大氛围中,并完全被世界所接纳和欢迎。

3、出示视频1 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寻常的感受?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

4、出示视频2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谭盾在这一乐章中,运用了他在民间采集的傩戏的影像。首先是一段乐队的引子,里面有不少不和谐的和声和音色,营造出一种诡秘的气氛。交响乐队打击乐、管乐的音色,都模仿民间吹打乐,再合上傩戏本身的节奏,制造出一种原始的、古朴的音响效果。之后,大屏幕上的影像开始,身穿红色道袍、脸带黑色傩面的舞者,正在舞动手脚,进行一种古老的仪式。同时乐队继续扮演着民间吹打乐的角色,自由而神秘,以配合画面。之后,便进入“哭唱”,大提琴拉出一段较为悲伤的旋律之后,大屏幕上出现几位土家族妇女相拥而哭的画面。竖笛练习(三)

5、出示采集与分享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

三、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学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本土音乐文化,初步了解长鼓、《瑶族舞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

2、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的音色、力度、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

3、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 教学难点:

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初听全曲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曲谱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刘铁山茅沅曲彭修文改编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

三、复听,提出问题:

1、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细听三个主题出示课件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主题一、二这两段美妙的旋律: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简线谱转换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3﹞、完成活动一、二、三

五、民族管弦乐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民族管弦乐队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我爱我的家乡》

2、创 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创编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2、通过快乐的创编活动,加强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教学重点:学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在乐句中有十六分休止符,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教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播放课件:祖国的名胜古迹及美丽风光。

二、新歌教学

1、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了哪些好地方旅游?都看到了些什么?

2、听一听(1)出示课题《我爱我的家乡》,听范唱。

返回简线谱转换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范唱伴奏(2)说说歌词中“最高的山峰”“宽阔的海洋”“古老的宫殿”“最长的城墙”分别指什么?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冰子词龚耀年曲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说说歌词中“最高的山峰”“宽阔的海洋”“古老的宫殿”“最长的城墙”分别指什么?提示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范唱伴奏(3)复听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师:我们中国真是个好地方啊,当你看到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世界之最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啊?

(4)再听歌曲,体会速度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打一打拍子,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

3、唱一唱

(1)学生跟老师一起轻轻地哼唱旋律!

(2)学生自主学习歌曲。(学生尝试演唱一些乐句,老师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地方。)(3)跟琴完整演唱 教师要求:第一第二句连起来时注意“方”字唱2拍,要唱完整。第三句注意“那里有”有切分音符注意时值。演唱时注意有休止符号的句子,要有“声断气不断”的感觉。

(4)巩固练唱 a.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师:这么美丽的国家,我们都很热爱她!故宫、长城...........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国家,是多么的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来唱一唱我们家乡!b.分小组接龙唱。c.请个别同学领唱前四句,后2句同学们齐唱。d.学生有感情演唱《我爱我的家乡》。

三、夸家乡

1、师先夸自己的家乡

2、生夸自己的家乡

3、学说家乡话

四、拓展播放视频欣赏“彩云之南”,这首歌曲唱的是哪个地方,给你怎样的感受?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唱了中国的美,说了家乡的美。老师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明天,把我们的祖国、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美丽的星座》采集与分享:交流我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歌)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巧活泼和舒展悠长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星座》,体会生长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2、通过了解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音乐文化,学生的音乐视眼得到开阔,爱国热情得到激发。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轻巧的跳音和舒展的长音、八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二、新歌教授

(1)出示课件听范唱(2)注意听演唱风格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简线谱转换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范唱竖笛练习(三)伴奏(3)、学唱歌曲《美丽的星座》

①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抒情、活泼;表达了少年儿童生长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② 跟琴学唱高声部;再跟琴学唱低声部;

③处理歌曲,轻巧的跳音和舒展的长音加以区别;掌握好八分休止符;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④两声部有感情的合唱

⑤ 请一学生领,其余学生合(6请个别学生起来唱合唱部分,检查学习效果

三、拓展出示视频

返回主页关闭地图——听音寻路瑶族舞曲《快乐的音乐娃》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星座湘西少数民族音乐搜集与分享竖笛练习(三)

四、小结

第五课时

竖笛练习

对鸟简线谱转换返回主页关闭大鸟笼顽皮的小杜鹃白鸽叫我唱歌我唱歌歌表演《白鸽》认:sol, la, ti, do竖笛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篇9

19、天火之谜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后来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 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他还发明了避雷针。他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

本文采用烘托的手法,一是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毫不畏惧的精神,二是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最终获得的成功既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实验过程中每种器材的不同作用,可见富兰克林善于观察,科学而严谨的态度,雷暴那么可怕,可富兰克林敢于实验,可见他的勇敢无畏,勇于为科学而献身。

实验成功,富兰克林欣喜若狂的原因:因为他捉住天电了,能向嘲讽他的世人证明他的观点,扬眉吐气,也能根据这个发现(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防止雷暴的灾害,造福人类(后来发明了避雷针)。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写了《国榷》,在本文中“厄运”指的是他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国榷》被偷走,此时他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再重新编写。然而年过花甲的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倒,而是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加翔实的《国榷》。

2、中心句: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这句话的理解:在漫长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信念坚定,坚持不懈,希望就会永远存在,最终取得成功。

3、课文中8处运用了数字,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4.民族英雄:岳飞,郑成功,林则徐

科学家:祖冲之,李四光,张衡

21、诺贝尔

1.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课文中可以体会到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2.诺贝尔一生的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3.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1901年起每年12月10日下午4点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曾有杨振宁、李政道等华裔科学家获奖。

4.设问句的作用:有强调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及兴趣。5.补充习题P70阅读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1、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正面论证:水滴(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滴穿了石块(人物各自的成就)。

3、反面论证:雨水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所以不能滴穿石块。

4、理解: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

练习6 礁石:暴跳如雷、狂妄自大

浪花:平和、自信、执着,坚持不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礁石情绪变化:暴跳如雷——讥讽——有气无力

道理:我们不能像礁石一样狂妄自大,要知道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我们要像小浪花学习,始终平和自信,不骄不躁,有了专一的目标,就坚持不懈的完成。

健康常识:

世界卫生日:4月7日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预防近视:

A注意用眼卫生 B坚持做好眼保健操

C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加强营养 D定期检查视力,及时治疗 “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1、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逊识礼的人,洪教头是个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目中无人、自不量力的人。

2、豹子头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上梁山》《误闯白虎堂》

3、、《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柴进——小旋风 吴用——智多星 李逵——黑旋风 鲁智深——花和尚

4、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六神无主 心花怒放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5、中国四大名著作者及主要人物:《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李逵等;《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

6.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

洪教头目中无人,骄傲自大低估了林冲的实力,而且洪教头武艺低微,冲动鲁莽,有勇无谋,而林冲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所以能轻松获胜。

24、少年王冕

1、课文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2、、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鞠躬尽瘁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不屈不挠 拾金不昧 3、表现优美风景的: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风光旖旎 美不胜收 4、表现热爱祖国的: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

5、描写场面的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热火朝天 墨 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那他明白了哪些道理?

王冕懂得了大自然的美丽,学会了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也懂得了人要有自信,“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由此激发了王冕刻苦学画的自信和决心。

课文第二段,对王冕的话的理解。

王冕刻苦好学,放弃读书心里肯定难受,但他能理解、体谅母亲的难处,为了宽慰母亲,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故意装出一副轻松愉悦的样子,说学堂闷,不如帮人放牛。可见王冕善解人意,孝顺懂事。

25、黄鹤楼送别

1、课文二、三自然段写“话别”。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两人间的深厚友情,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这是一篇“文包诗”,前三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两个自然段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抒发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3、送别诗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孟浩然引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用意。

为了告诉李白,天底下只要有你这样一个知心朋友,即使你远在天边,也像是邻居一样近在咫尺。

体现了两人情谊深厚,也有互相宽慰劝勉之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的理解。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向我辞行,在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三月顺江东下,前往扬州。

孤独的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

26、清平乐 村居

1、《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词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菩萨蛮、如梦令、卜算子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菩萨蛮 书江西口造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

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词: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字词理解: 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互相亲热地打趣交谈。

翁媪:翁:老年男子。媪:老年妇女。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妇。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无赖:指顽皮、淘气。

词义理解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用带着醉意的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这是谁家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公公老婆婆?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练习7

1、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2、跟《水浒传》有关的成语。

官逼民反 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 替天行道

3、写出下列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吴王夫差(春秋)林则徐(清)王勃(唐)越王勾践(春秋)苏轼(宋)李白(唐)诸葛亮(三国)刘备(三国)

4、注音

任达华(rãn)华国锋(huà)冼星海(xiǎn)解东(xiâ)

单田芳(shàn)朴诗礼(piáo)燕子平(yān)应强(yīng)

说名道姓

《百家姓》共收集姓氏503个,其中单姓442个,复姓61个。作者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zhā rãn shâng shàn huà yuâ qiú yān 查 任 盛 单 华 乐 仇 燕

hã qiáng gě xiâ yū nìng yīng gān 和 强 盖 解 於 宁 应 干

guō zhái ōu piáo shã xiǎn zēng jiān 过 翟 区 朴 佘 冼 曾 菅

夏 侯 诸 葛 欧 阳 上 官

尉 迟 司 马 端 木 呼 延

fǔ líng xuān yuán 东 方 皇 甫 令 狐 轩 辕

1.秦始皇、秦桧都姓秦。(×)秦始皇是秦朝的皇帝,名叫赢政。姓赢,名政。2.孔子姓孔,《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也姓孔。(×)《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3.东郭先生、南郭先生中的“东郭”、“南郭”都是复姓。(√)4.孟郊姓孟,孟姜女也姓孟。(×)孟姜女姓姜。孟是家族排行第一的意思。

5.《百家姓》把“赵”放在第一位,是表示对宋朝皇帝的尊重。()6.苏东坡、苏轼不是同一个人。(×)苏轼号东坡,又名苏东坡。7.李白就是李太白。(√)8.“阎”当姓用可以简化成“闫”。(×)“阎”和“闫”是两个不同的姓。

上一篇: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陈雨琪)下一篇:《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