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以及鉴赏技巧

2024-06-25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以及鉴赏技巧(精选6篇)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以及鉴赏技巧 篇1

1.写景诗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景物的物象特点,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见景生情”,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

2.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此类诗经常使用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如陶渊明咏菊,抒写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不谄媚世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3.边塞诗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其主旨或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奇特风光;或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或表现出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表达边关将士对月思乡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或反映沙场征战的艰辛悲壮、连年征战的残酷、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其风格豪迈旷达、慷慨雄壮。

但不同时代,边塞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盛唐基调是豪迈爽朗、勇敢、一往无前。诗中充满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晚唐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转衰,虽然边塞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多了悲壮惋伤的.成分。如《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宋代外临强敌、内政颓靡,南宋沦亡半壁江山,诗坛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报国无门、收复中原无望的愤懑和征士归家无望的哀痛。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怀古咏史诗此类诗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事迹为题材,或怀古伤情,对历史事件抒发思古之幽情(如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感慨朝代兴亡盛衰之情);或怀古论事,对历史兴亡作出思考、对历史事件作出评论,如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而王安石《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或怀古讽今,借古讽喻当时社会现实(如讽刺当政者的荒淫奢侈)。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以及鉴赏技巧 篇2

关键词: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考查,应对策略

一、考纲阐释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8年语文科《考试大纲》, 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包括两点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E级。高考设题中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 我们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中,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 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本文就表达技巧的考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希望对考生能有点帮助。

二、术语解读

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 考生明明读得懂, 却得不到分数,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规范的答题术语, 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可: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 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 我们一般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来谈。

(一)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 描绘形象, 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 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 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 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

9.对比让事物、形象突出, 情感表现更鲜明。

(二)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

作用简析: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尤见出豪爽与飘逸之风。

借景抒情———宕开一笔, 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托物言志———似在咏物, 实为表志。

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等。

作用简析:

动静结合———诗中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 画面更和谐。

虚实结合———虚与实互相联系,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歌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有时能产生渲染烘托的作用, 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色彩丰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往往一体。

白描与工笔———白描手法, 只用线条勾画, 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乍一见平淡无奇, 细嚼之如饮醉酒, 回味无穷。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 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三) 除此以外的其它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具体手法作用简析:

1.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 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 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以美衬美;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 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 如“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这是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 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2.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烘托, 以突出形象, 加强艺术效果。

3.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 为了使人信服, 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 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 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 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4.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 使诗歌更含蓄。

5.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 语言更具有音乐美, 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 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 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 全是用事。“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 是虚写;“尽荠麦青青”,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7.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 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 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8.比兴———以物起兴或以物为喻, 更显形象具体。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将妻子比作沧海和巫山, 极见深情。

三、提问方式及应对策略

(一) 问题陈述

1.常规问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

2.提问变体: (1)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 分析情和景的关系。

(3) 从虚实相生 (或某一个角度) 的角度谈谈诗人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4) 诗歌是怎样表达主题的?

(二) 答题格式

主要是手法+表达作用。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 (描写) +叙 (描写) 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

(三) 答题步骤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高考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1)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2) 。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1) 周德清 (1277—1365) , 号挺斋, 高安 (今属江西) 人。 (2) 淀:即蓝靛, 蓝色染料。

问题: (1)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 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解析】该题两个题目均为表达技巧鉴赏题, 且都提出了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修辞方法、描写顺序和描写方法 (动静结合) 。第一问:考查修辞方法, 涉及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对偶、比拟等, 考生选择其中三种并结合诗句作出说明即可。第二问:须明确诗歌的写景顺序。写景顺序一般指的是时间 (早晚、白天、黑夜等时间变化) 、顺序和空间 (远近、高低、内外等层次变化) 顺序;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 从多角度开拓意境, 使景物互为映衬, 从而构成一种情趣, 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一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 (1) 比喻, 如将长江比作白练, 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 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2) 对偶, 如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 五、六两句对偶等。 (3) 比拟, 如说新月“学”扇。

(2)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 远山重重, 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 山泉飞流, 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 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 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 是动态的。

中国古代诗歌的辉煌使得诗歌成为高考中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之一, 在诗歌的学习中, 我们要注意在平时培养对诗歌的兴趣, 多去品读咀嚼名篇名句, 使自己的古典文化底蕴深厚起来;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轻松应对,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青于蓝考试研究室.高考语文核按钮.中学语文杂志社, 2009.

[3]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大纲.2008.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以及鉴赏技巧 篇3

一、考点阐释

考纲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是: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考试层级:E级”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评价能力。这属于创造性思维,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层级。它要求应试者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以强烈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作出品味鉴赏和价值判断。

“初步鉴赏”,说明要求并不高。近年来对文学作品鉴赏的考查,基本保持在“初步”的水平上,至于分析作品或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评价其“社会价值”之类的“高级”水平试题,还未曾出过。“鉴赏”,即品鉴和欣赏,它以读懂为前提,先弄明白写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意思,然后才能进行评论。所以,这里的“鉴赏”,实际上包括“读懂”。

我们这里主要谈的是诗歌的鉴赏。诗歌的鉴赏,一般以古典诗歌为主,现代诗歌的鉴赏题,只是近三年才出现的。

二、历年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

高考诗歌鉴赏题,就选材而言,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在体式上,涉及诗、词、曲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扩展到现代诗歌;所选材料(包括选项中的材料)虽不直接出自课本,却都与课本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常常是课本的有机迁移。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有修辞知识,文史知识,表达方式的知识,名句的记诵与理解,词语深层意义的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状物抒情,咏史抒情,象征,映衬,意象,直抒胸臆),典故、风格、意境等等。可以说,考试说明中提到的有关文学鉴赏的内容,都涉及到了。

关于命题的特点,纵观历年来诗歌鉴赏试题,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一首,还是两首比较阅读;也不管考一道题,还是两道题,其命题方式有一个一直不變的特点,即都是选择题型,一般要求选出不恰当或错误的一项,即逆选题。这显然是有意识地降低难度,使考生可借助正确项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进一步弄懂。如果我们对试题再进一步研究,会发现,高考诗歌鉴赏题设置错误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无中生有。命题人利用知识点(或内容)的相近之处,利用考生容易出现的思维定式或粗心大意,将不合作品内容的说法暗中加入,或将作品中没有出现的内容插在正确内容之中,组合在一起。如1994年所考元稹的诗,其c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其实前面通过叙述自己“遍绕篱边”直到“日渐斜”,写了对菊花的喜爱,并无描写。这就是将本来没有的内容硬塞到里边,鱼目混珠,造成错项。又如2001年现代诗赏析题。该诗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作者对大海的感受,而其D项却说“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就完全是无中生有。

2.张冠李戴。出题人利用容易混淆的概念,偷梁换柱,张冠李戴,考生如果对某些概念含糊,就容易出错。如1995年考题的D项就是利用文学作品的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写景抒情、状物抒情等)之分,把本该属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说成“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3.金蝉脱壳。出题人利用词语的多义性,脱离语言环境,故作曲解;或只揭示其表层意思,用表层意思代替诗中的深层含义(言外之意)。考生如不能整体把握诗的主旨、意境,而是望文生义,往往中了埋伏。如1998年考题“闲居少邻并”一句,把“少”(缺少,shdo)解释为“少”(幼年shdo),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又如1999年考题对“风灯照夜欲三更”的“风灯”解释,就是利用古汉语有时词性活用、名词有时可以用作动词的特点,将“风灯”这种物品解作“江风吹打桅灯”。

4.以偏概全。这种方法往往用于同时考两首诗或考一首诗中两处内容的题。命题人把本来只是其中一首诗或一处地方具有的特点故意说成“都如此”。考生如果不一一细加对照,稍一疏忽,即跌入陷阱。如1998年试题本来只有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其第二小题c项却说“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这类形式的命题方式就属以偏概全。

此外还有一种出题方式,不是选取错误项,而是选符合题干要求的项。如1999年与2001年考题的第二小题,题干从诗中总结出写作特点,然后给出四组不同写作特点的诗,要求从文中选出写法与题干相同的一首。这种题首先在于理解透题干中所提示的写作特点,然后去选项中选出符合该特点的诗就可以了。如2001年试题第二小题题干说“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象中。下面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根据以上提示,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符合该特点的B项即可。

当前这种形式的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已经连续采用八个年头了,这说明它已经被各方面认同。我们认为,2002年高考中,这种命题形式应该基本稳定,而不会有大的变化。

三、怎样做诗歌鉴赏。

要做好诗歌鉴赏题,首先的、最根本的,当然应该全面打好语文基础,具有必要的知识储备。这不是我们的这篇短文所能包容的,这里仅就做这类题的一些方法做一些介绍。

前面说过,一般诗歌鉴赏题为了降低难度,都是要求选出错项,因此学会分析选项说法不当之处,是做诗歌鉴赏题的重点。这里所说的选项说法不当,即出题人有意设置的陷阱。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无非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金蝉脱壳、以偏概全等等。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看选项中的内容在材料中是否“有”。做诗歌鉴赏题,必须首先整体把握材料(诗歌)的主旨、意境、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去认真对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准确辨认,千万不可脱离材料想当然。如1996年考的是对元曲的理解。该诗就是对三国三个人物的英雄风采与业绩加以介绍肯定,最后一句“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是概括前面三位英雄人物的业绩——造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并非“指明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第一小题D项),也没有对三国英雄人物进行“比较”来表达作者“追慕先贤,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第二小题c项)。这两条都是诗中没有的。我们鉴赏的是诗歌本身,一些同学往往不管材料的内容(该曲的最后一句)是否在说人物,而只是在那里想当然,觉得鼎足而立的三国英雄就是刘备、孙权、曹操,结果就错了。还有的同学看到“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就想到《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没有看到原诗中的“紫盖黄旗”是王侯仪仗,也不考虑“借”字还可以当“借助、凭借”讲,只是在那里想当然。这就告诉我们,做这类题首先要看看选项中的内容在材料中是否“有”。

2.看选项中提到的内容与材料是否吻合,即是否“准”。譬如2000年试题考的是宋代赵师秀的《约客》。先从整体上把握:在这黄梅时节,听着淅淅的雨声,听着处处叫着的单调蛙声,主人约好客人来,但一直等到过了夜半,客人爽约未来,这时“闲”敲棋子,当然不会闲适恬淡,显然是企盼而焦躁难耐。把“闲”解释为“闲适恬淡”,就不符合语境,就是张冠李戴,就是不准。又如2000年试题第一小题D项说:“‘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我们知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本是诗人的“旁白”,把它理解为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就是張冠李戴了。所以,我们做题时要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到材料中去检验其“准”。

3.看选项中的解说或赏析是否“深”。即从总体上把握其主旨、意境、形象及作者的感情后,要把选项内容放到整体语言环境中,看它是否符合原诗作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如2000年的现代诗歌试题第二小题D项说:“‘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粗粗看来,诗的第三、第四句说“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而且就母亲与稻束相比,似乎前者更有“沉思”的资格。但本诗的抒情主体是“金黄的稻束”,至于“疲倦的母亲”只是诗人面对稻束而产生的联想。诗中几处的“你们”都是指“稻束”,而且“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是“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的前置状语。显然,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D选项内容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不符合原诗的深层含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篇4

(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

(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表现手法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总论情与景关系: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修辞手法:手法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1、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2、理解诗意,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形象。

3、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4、剖析作者思想。

5、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以及鉴赏技巧 篇5

表达技巧四大方面:

一、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二、表现手法:

想象、象征、渲染

烘托(衬托)白描

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

比喻(比兴)夸张

借代

四、行文结构:过渡

铺垫(伏笔)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②衬托。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或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③含蓄。

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④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⑤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⑥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⑦虚实相生。⑧抑扬。

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⑨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3、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偏语、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3、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4、语言特色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②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降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⑤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高考语文五种题材诗歌的特点以及鉴赏技巧 篇6

2011高考诗歌鉴赏的题材分类指导: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请看显示作者铁板钢牙、激昂斗志的一首七绝: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

诗起句峻急,次句犹悬流飞瀑,从高处跌下,气势磅礴。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联系现实,我们可读出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的复杂感情。“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沉郁已久的愤懑情怀。三、四两句诗人不禁要问: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不用陈述句,而用祈使句和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浓郁。看起来,诗人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然性,但实际上,这里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鉴赏这类诗作还应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我们应给予具体的分析。

如下诗: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对于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另一种观点以清人施补华为代表,他评论后两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在学人领悟”。

这里,我们认为施补华的观点很有道理。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此诗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咏叹。先来看诗中的欢宴场面:耳听欢快、激越的琵琶声,战士们神采飞扬,畅饮正酣,一阵痛饮后,便醉态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松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死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三四两句是席间的劝酒之语,而并不是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宴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跃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味。以杜甫的《前出塞》为例: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队要强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如总结战斗经验。

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的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器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

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

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经典诗词鉴赏

一、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主旨)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

3.鉴赏要点

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此诗为抒写思乡之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

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

二、蓟

高适 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了边塞风光,表达自己忧心边事但请缨无路的苦闷心情。(主旨)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写在边城所见景象。诗人骑马从塞外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边城的城墙。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黯淡无光的景象。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写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边事心情。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尽管自己有着孙武和吴起一样的谋略,但皇帝不重视也只能空自闭门叹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

3.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高适早年落拓,延至四十余岁尚是一封丘小尉,故登上边城,触景生情,想到无才无识者巴结讨好朝廷即可尸位素餐,不管边地人民死活,弄得边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而有才有识者上书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一腔忧愤尽抒笔端。

暗示手法的运用。“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偏听偏信。

三、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边塞热海地区的奇异风光,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侍御的赞美之情。(主旨)

“侧闻阴山胡儿语”一句作引子,以当地胡人之语表明下文七句所说为真。水热如煮沸的开水,热得连鸟也不敢从上面飞过,但水中却有又长又肥的鲤鱼。在热海的岸边,青草萋萋,四季常绿,到了冬天下雪时,雪花在其高空中即迅速融化了。连热海周围的沙石也是其热无比,似乎要把云彩燃烧着了;月亮倒影在水中,如同被煎煮一样。

“阴火”以下四句是诗人的思考和描绘。诗人猜想必是地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天地仿佛成了一个奇大无比的炉子,但为何偏偏烘烤西方这一个地方呢?其蒸腾的气势延及整个西域地区。

“送君”以下四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临别赠言:我与你在天山城外饮酒,一醉方休,直到夕阳西下,落在热海之滨;你为官公正,清廉无私,连热海的炎威也为之消减。

3.鉴赏要点

这苜诗描绘了边塞奇异风光。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热海的种种神奇之处作了活灵活现的描绘,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诗人想象奇特,用笔夸张,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诗标题意思是写一首热海风光的诗歌送给友人崔侍御。诗中既写了个人对边塞奇异风光的感受,也借以赞美友人的为官品行。

四、塞下曲

李益 基本解读

这首诗情调高昂,用前代名将典故,抒发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主旨)“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人关。”这两句以两个典故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伏波”,东汉马援曾封为伏波将军,他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定远”,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晚年因久处边地而思归,遂上书皇帝说:“如自以寿终屯部,终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取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这两个典故引用,诗人用“惟愿”、何须”二词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一褒一贬。“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两句用两个典故表明杀敌卫边必须彻底的态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书利华教育网www.shulihua.net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度。前典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觳„„晋人与姜戎要之觳而击之,匹马只轮无返者。”“海窟”,原义为大海,这里指瀚海,即塞外大沙漠,代指胡人居住之地。在此表明了坚决彻底消灭敌人的态度。后典出自《旧唐书•薛仁贵传》:薛镇守边疆时,“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这里是说杀敌不仅要彻底,还要留下得力将士,继续镇守边关。

3.鉴赏要点

这首边塞诗格调高昂,有盛唐边塞诗余韵。全诗写得苍凉悲壮,神采灵动,意气飞扬。“不坠盛唐风格。”(杨慎《升庵诗话》)此诗最为突出之处在于对典故的使用。四句中旬句用典,凝练形象,准确生动。

上一篇:17检验报告双签字制度下一篇:企业文化分几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