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录》格式标准

2024-07-28

《校友访谈录》格式标准(共8篇)

《校友访谈录》格式标准 篇1

——访94 届校友、杭州天沁服饰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敬杉

校友名片:敬杉,女,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94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校友,现任杭州天沁服饰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成品研发总监。大四时,就曾斩获第二届“兄弟杯”中国国际请你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铜奖。毕业后,成为英国 Pelican trading ltd公司的中国首代。1999年,她在法国设立公司 Dinacre S.A.R.L,2004 年在杭州设立天沁服饰工贸有限公司。

寄语:祝母校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她,怀揣理想,勇敢翱翔;她,奋勇拼搏,见证成长;她,海纳百川,优雅大方。她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走出来一条越来越宽广的道路,路上风雨彩虹,一路磨砺,一路见证。她,便是敬杉。

一个人 一个梦想

或许她是个幸运的人,自从初中在心中埋下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的梦想的种子后,梦,便不断成长。或许其中有坎坷,有艰难,甚至可能有过想要放弃,但她总算坚持了过来,终于在大学如愿以偿。

在这里,她的梦想得到了初步的成长,无论是那么一群“甘为人梯”的老师,还是丰富的学生工作,都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即便到现在,她依旧记得那位像妈妈一样的王迎宪王老师,正是与王老师的一次偶遇,拉开了她在校时装表演队做编导的序幕。除此之外,还有在她准备“兄弟杯”比赛之时,帮助她打开扎染工作室的大门,使得她能够顺利完成作品的朱小航老师,每提起她们,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在这群开放包容,积极鼓励自我发展、张扬个性的老师的帮助下,她的梦想顺利起航。

大学丰富的学生工作也为她打开了一扇门,跟喜得宝的合作、校庆音乐剪辑、管理模特等一系列的工作都让她获益良多,能力得到了锻炼。除此之外,她涉猎服装专业、励志、传记等等方面的书籍,广泛阅读,不断的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 一段往昔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科班出生的服装设计师,敬杉深刻认识到那个时代的人对美感的需求是被压抑的。大四那年拿到“兄弟杯”的铜奖,颁奖人杜钰洲对他们获奖者说:“希望中国服装在你们这一代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这句话激励着敬杉不断前行,从那时起,她明白也承担起社会和时代的所赋予她的责任。

毕业之后适逢国际贸易人才紧缺之时,敬杉成功进入一家国营外贸公司,后被公司最大的客户看中,成为英国 Pelican trading ltd 公司的中国首代,负责中国采购。但是深谙 “ 求真求实,创新创业 ” 理念的她,心中的品牌时装梦依旧。于是,1999 年,她 在 法 国 设 立 公 司 Dinacre S.A.R.L,2004 年在杭州设立天沁服饰工贸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实体工厂。

敬杉形容自己的工作史就是中国的外贸发展史,一开始她做的是全贴牌代工的 OEM,然后发展为 ODM,设计款式给法国、意大利等外国客户选择,在竞争中与法国、意大利的品牌商进行切磋,并在巴黎设立第一个贴牌销售点。经历了 2008 金融危机后,她断然决定放弃 OEM 和 ODM 业务,发展自有的品牌,进入 OBM 时代。

与此同时,敬杉也一直在关注中国市场的发展成熟度。在早期,“劣驹驱逐良驹”,市场混乱,而近些年更多的人则愿意选择相信品牌。正是这种市场时机的到来,敬杉成功将 Comme to(i恭黛)引进中国市场,并且建立价值导向性,严格把关质量,用心、努力做好品牌,诚心对待消费者,为客户灌输精品概念。这一试水的结果是喜人的,在全国的知名百货中心,Comme to(i恭黛)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市场的正向评估也给予了敬杉莫大的力量。

未来,她想要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发展得更加完善,也在与天使投资人进行接洽。但是她更想做的是,在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之后,自己能够成为服装界的天使,投资未来的服装界新人,把机会提供给年轻人。

一个人 一种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她的坚持。在法国学习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她对法国有着浓烈的感情,在她看来,兼容并蓄,为许多大师转型之地的巴黎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能够帮助人脱离自己的文化看待差异。在“西服东渐”的时代,东西合璧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要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发现美,表达美,放大美。设计需要创新,而创新是继承地去发扬,她举例说三宅一生就是强调要发现和服背后的精神,但是在继承的同时也要反映当下,吸收发展,鼓励个性化。这些不仅仅是她的设计理念,更是她的精神。

她形容自己是“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物质和精神的平衡是她的追求。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位,有些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些人消极避世,她主张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社会就像森林,有参天大树,也要有地衣,这样的生态才平衡和完整”,这是她的观点,“南汀格尔和比尔·盖茨都是一种选择,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定位准确,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而对于大学生,她提出了五点建议:要终身学习,这种品质永远不会过时;要有自理自控能力,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健康生活,愉快工作;要培养自己的情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要培养财商,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要培养抗压抗挫折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除此之外,她还提出“团队合作很重要”因为对就业方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团队合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殊途同归,而“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她淡然地面对一切,温婉而谦和,历经时光的磨砺而愈加美丽。

“花的泡沫祝福我无锚而漂泊,语言难以形容的清风为我添翼”,法国诗人兰波的这句诗是敬杉微博上的签名,也是新一季设计的主题概念。喜欢看电影的她在 2011 年秋冬季选择的“盗梦空间”的概念,这一次选择了一句诗,下一次又会是什么?我们期待着这位从容温和的女子下一次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原作者/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编辑部

校友访谈报告 篇2

受访人:张建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总支书记

受访人简介:

张建华,男,1976年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达导航专业,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总支书记及教辅。

张建华原在我国空军部队任职,1973年由所在空军部队推荐参加,并顺利通过北航的入学考试,此次被推荐者都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且毕业后仍回到原单位工作。在校三年,张建华潜心学习机载雷达方向的专业知识。大学期间,他更关注国家发展,立志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反而为自己考虑的很少。由于当时 “开门办学”的年代特色,他有机会下基层学习工作,参与生产,因而实践动手的机会也很多,尤其是大学第三年在无锡雷达所。

毕业后回到部队担任机载雷达维护工作。后于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与教辅及党务工作。

访谈感悟:

首先,诚挚感谢张书记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与我们分享他宝贵的人生经验,并针对年轻人就业、建设一流大学和北航校庆等问题发表看法与建议。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问题成了每届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许多毕业生总觉得工作越来越难找,或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很低,甚至有不少人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后,没过多久却因厌倦或其他各种原因而跳,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针对就业这个问题,我们向张书记求教,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张书记提出,年轻人找工作时,应避免好高骛远,刚开始时,不要要求太高,应多考虑专业发展前景、专业需求情况,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而把生活安逸放在第一位,眼光应放得长远一点。另外,书记还从他自己当兵期间的经历告诫我们,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应该做强做大,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该坚持下去,争取成为所学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社会的富强作贡献。我国要发展的更强大,就需要更多具备各个领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特别是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这样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且我国空军发展迟缓,更急需这样精通专业同时又有创新精神的人。同时,张书记针对实践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现今学生普遍缺乏动手实践机会,实际经验薄弱,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张书记那里,我们学习到做任何事都应该坚持到底,而且要努力成为更优秀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对待就业找工作的问题,也应该慎重,同样选择了那就坚持下去,努力改变,努力提高,不要畏惧困难,锻炼自己,增强实践能力。

关于如何“建设一流大学”的问题,张书记指出,“办学”从根本上就是要培养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直是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所以要抓住这个优势,重点发展这个方向,他希望并相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培养出一批一流的航空专业人才。最后,为了迎接校庆,我们也请张书记对校庆工作提了一些意见,他建议应该尽量争取校友对校庆的关注,促进相互联系,获得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支持,这样可以对在校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可以展示一下北航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把学校对未来发展的一些规划也展示出来。

这次访谈是一次非常令人难忘、让人受益匪浅的学习经历。通过此次采访,让我们更加了解作为祖国新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学习到在参加工作前,我们所要培养的行为习惯、品德素质,这也更加明确了我们今后所要发展的方向和争取的目标,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有针对性的就此次访谈中自己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弥补和所要求的能力等进行培养。从与张书记的谈话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北航的热爱和关注支持。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社会条件比过去好很多,我们应该继承过往北航人的足迹,继承他们的优秀精神,他们激励了我们,我们相信,只要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奋斗方向,并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踏踏实实的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我们必将创造属于自己的那片灿烂天空。

校友访谈问题 篇3

使用指南:以下问题大纲仅供参考,毋需逐题提问或者全部囊括,采访志愿者请根据被访校友的具体情况挑选和设计问题。

一、基本访谈问题

1.个人的基本资料(学历、经历等):哪年毕业,什么专业,您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大学?大学的魅力?

2.能否请您对大学生活作一个大致的介绍呢?具体可以谈一下您当时的学习情况、社会工作、社团参加情况、参与的各类竞赛和获得的奖项,如:参与的科研立项、发表的论文等等。

3.您觉得大学带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者从大学大学得到最多、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

4.能否描述一下您当年在大学园中的生活?对学校的点点滴滴,您能记起哪些印象深刻的事?(请介绍一下在大学园的学习生活中让您最难忘、或最开心的事情)

5.您认为大学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或者您认为大学人出去后与他人相比有什么优势、不同?)

6.作为一名大学人,您对大学“公能精神”的理解是什么?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应当怎样去把这种精神落到实处?

7.在您的大学生活中,您是怎样培养一个大学人的“公能精神”的?(或者您可以说说在大学园的生活中,您印象最深的有关于践行“公能”的事例吗?)

8.在您参加工作以来,您自己或者您身边有没有体现大学“公能精神”的事迹?可否谈谈。

9.您是否会经常的关注大学大学的发展?对于大学有没有什么期待或建议? 10.假如让您重新过一遍大学生活,您会如何规划您四年的生活?能否谈谈。

11.您本科毕业以后选择的去向是什么?考研,出国,还是直接工作?能否请您解释一下这样选择的原因?

12.对现在的工作(生活)满意吗?(有没有想回母校充实自己的想法?)

13.请介绍一下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您对大学人跨入社会选择职业有什么建议? 14.请说说当初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是什么?(或者说,大学的“公能精神”是否在您选择工作的时候指引过您?)

15.工作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的新员工是否提供培训?提供哪些培训?您认为这种培训内容是否有可能或者有必要走上大学生的课堂呢?

16.在您的这个行业中您觉得学校中哪些课程的设置会对这个行业和进入这个行业有帮助? 17.您觉得对于目前的大学生而言,选择职业最缺乏的能力是什么? 18.您的职位是什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19.该职位的晋升路线是什么?您对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大学学生有什么建议?

20.这份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及经验?参加什么培训,取得什么证书对这份工作是必要的?

21.做这份工作您曾经遇到的一个困难是什么?您的解决办法?您最后达到了什么结果? 22.能否介绍一下您在找工作中或者参加了工作后让您难忘的事情。

23.作为一名××,您认为在现在的行情下什么样的人才更受欢迎,更有发展潜力? 24.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或能力对本工作来讲是重要的?这种品质在大学能否培养?应该怎样培养?

25.这份工作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薪水大约是多少? 26.个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7.在未来6—12个月内,您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可能是什么?您会怎样面对?迎接这些挑战时的障碍有哪些?您日常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28.您成功地(不成功地)地解决或者处理的一个问题是?您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支撑您做到这一点的动力是什么?

29.在这个职位上,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并保持什么样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怎样去培养?

30.在您的组织中,能够把在同样一个岗位上把成功和不成功区别开来的行为是什么? 31.您如何看待这项工作的发展前景?

32.假如您是招聘者,要在大学毕业生中挑人,那么您看重的是高学历还是很强的综合素质呢?您认为学习成绩重要还是实习经历更重要一些?或者能否谈谈您认为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33.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最后能对母校和广大校友说几句话吗?(请您说说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二、职业发展类问题 1.职业选择方面 a)不知道做什么工作? b)就业和升学深造如何选择。c)如何选择未来工作的地点? d)在二线城市有怎样的发展?

e)自己专业门槛较高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方向? f)如何解决职业选择的纠结?(例子如下)i.喜欢解决一些难题,喜欢不断学习和接触新事物。但是觉得因为自己较符合选调生的要求,考虑到工作稳定性,我很犹豫是否要接受选调生这一条路,因为以后还想创业,害怕走了选调生无法创业创新。ii.iii.在选择行业时,非常的纠结,不知道是该去金融还是互联网,房地产还是保险。

本科专业是物理,但在职业选择上想选择教育培训行业,所以研究生想转专业。可是又考虑到教育培训行业没有太多的提升空间,所以研究生又想继续学习物理,有更扎实的竞争力。但是这样就有比较长的准备周期,就是来钱没有转行做教育培训行业那么快。在两个方面比较纠结。iv.v.vi.非常想从事在天津的金融方面工作,但是不知道去银行好还是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国企好,或者有哪些具体的岗位?

现专业是会计,大三,但特别喜欢翻译和新媒体运营。想要考研考翻译专硕,但又不想放弃本专业会计,对于就业方向问题比较困惑。又想当老师,有希望进公司,如何权衡?

g)如何依据个人资历找到适合个人水平的工作。h)毕业班,如何快速职业定位。i)j)l)应该从事自己想做的还是自己擅长的。国企和外企如何选择。如何了解职业发展路径? k)文科专业除了市场、营销、新闻传播方面还有怎样的工作选择? m)现实工作与理想从事职业有差距,没办法从事理想职业。如何解决。n)选择第一份职业时是岗位重要还是行业重要? o)找不到心仪的公司怎么办

p)之前没有过实习经历,对行业不了解,怎样能顺利得到实习或工作呢? q)女孩子做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好? r)s)t)如何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常规性工作? 冷门专业的择业问题。

感觉大企业要求很高,小企业不想去,怎么办?

2.“专业”与“职业”

a)对本专业就业前景迷茫。而且往往有特别感兴趣的职位,但专业不对口,怎么办?(例子如下)i.因为是哲学院的学生,目前对编辑类工作很感兴趣,但这类实习比较少,接触的机会少,所以对这个方向比较犹豫,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b)自己专业门槛较高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方向?

c)对于自己的专业就业上,不知道相对于各个岗位自己的竞争力是否有优势或者说在哪一个岗位上更有竞争优势。d)跨专业就业,如何成功?

e)学语言的同学如何找实习?找工作? 3.求职方面

a)银行求职什么最重要?需要哪些经验?(比如实习应该找那种类型的企业,如何备考等等)。

b)身处就业压力大的专业(如:管理学),求职时如何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c)如何了解未来职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如何使自己更加匹配该职位的要求。d)人力资源方面需要怎样的素质? e)把握不住就业机会怎么办? f)除了网申,群面以外,还有什么有效的进入企业的途径? g)实习经验非常少 能不能进证券公司? h)求职需要哪些普适的要求? i)本科生的竞争力是什么?

4.福利待遇

a)喜欢的工作但工资低怎么办? b)如何找到高薪工作? 5.简历方面

a)如何制作简历 6.面试技巧

a)自我介绍应该主要介绍什么内容呢? b)群面需要注意什么? c)如何提高面试成功率?

d)以及如何更好的在面试中展现自己,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表达出来。e)面对面试官的问题时,如何分析理解面试官的意图。f)面试时,企业依旧什么标准评判领导力。g)无领导小组面不知怎么应对。h)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 7.个人性格方面

a)自信心不足如何解决 b)反应慢,缺变通怎么办? 8.职场方面:

a)为什么在职场中能说会道的人比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得到老板重用? b)面对不太合作的团队队友,应该如何面对? 9.其他: a)实习与做课题之间如何选择,b)在毕业前的每个阶段,对于毕业应该做哪些准备。c)想请问下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d)因为水平不够,很多证没有考下来,如何解决。e)如何确定要不要转专业 f)留学回来,算不算应届生 g)如何自我评估

访谈校友感想 篇4

迈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我们通过走访校友,了解了学姐的成长经历和走上社会的感受,以及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反思,使我们近距离的了解了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学长学姐树立的远大志向、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把握事务的前瞻性眼光、对于人生意义的哲理性思考………让我们对以后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好的规划,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大学生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走访校友之前,我们组组员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合适的采访对象并确定好了见面的时间地点。这次走访的同样是道桥专业的校友。在得知学姐正在休产假后,我们尽量将采访问题压缩的简洁了一些,为了确保采访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我们组员集中对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进行讨论修改。随后几天中,我们对学姐所工作的单位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对学姐工作的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次走访的是尹彬学姐。尹彬学姐2001年毕业于本校土木道桥专业。现在在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工作十年时间。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学姐在这十年的工作,各方面与毕业的时候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学姐坦白讲她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路,觉得不走弯路就是捷径,只是踏踏实实的工作就好,只有好的业绩才会有更高的职位,更高的成就。学姐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对于桥梁,道路工程的检测等。学姐热心的给我们介绍了她所工作的单位。加之之前的资料的搜集资料,我们对道桥专业毕业的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学姐所工作的的中交桥宇公司是一家具有高新技术的专业检测公司,主要从事公路桥梁检测评估、施工监控、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等工作。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市政桥梁检测方面,完成了北京市较大部分桥梁的检测评估,包括三条环线和二条地铁线路的桥梁检测评估及改造工程;完成了深圳大部分桥梁的检测评估任务。在高速公路检测方面,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桥梁检测评估、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大修可行性研究,京津塘高速公路桥梁等的检测评估。在施工监控方面,完成了几千座桥梁的检测评估、施工监控和加固设计任务。

谈到专业技能的需求和对大学生活的反思。学姐说她觉得每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从什么工作,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关键是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方式。现在她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所学专业,所以工作起来还是比较顺手。对于知识结构来说,大学讲的东西,学姐感觉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专业知识,在将来工作中会发挥很大作用。所以还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学习知识上,要有很好的目标,还是要向着目标不断地努力,是工作还是考研,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许多课程都不感兴趣还要坚持看下去,当然并不一定限于学士专业。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应该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做好铺垫。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通过和学姐的接触,以及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她们身上那平易近人,朴实谦和,热心向上,坦诚待人的人生态度让我感动。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的东西。

彬彬学姐先是告诉了我们立志的重要,在开始任何一项新的活动时,立志是关键。记得有句广告词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放在尹彬学姐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在交流过程中,学姐多次提到立志的重要。我们觉得正是心中那份“自信人生两百年,会水当击三千里”的豪情壮志,鞭策他们走到了现在。

有了明确的志向,知识是基础,是通向成功一步一步走来的奠基。

学姐强调了大学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专业知识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学姐在校期间热衷于读书和多学科讨论,最惬意的事就是一个人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是大学期间刻苦的学习为日后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应当是母校给他们提供的最宝贵的财富了。

有了基石,还 要勇于为自己的理想而付出。

不肯为理想而付出就不叫有理想。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没有一条道路是不需要经过艰辛跋涉的。十年的工作历练,与刚工作时相比,学姐的工作情况有了不小的变化。从小职员一路走到现在,学姐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学生,主业就是学习,但是学习中要活读书,不要死读书。

记得我曾问学姐:我发现这些成功的学长在校期间大多是成绩拔尖的同学,是否是说成绩和日后的成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呢?学姐听后并未完全赞同。她告诉我们,这要看我们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学习。她不赞成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获得高分而学习。她更赞赏带着问题去学习,高效率的完成学习目标,而不是为了获得好成绩放弃在校期间的其他一切。这对我们在校的学子也当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彬彬学姐说谁都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会有不足,她也一样。但是要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如果一味的去和比自己好的比较,就会埋没了自身的发光点。有比较是好事,会促进自己进步,可是也不要忘了欣赏自己。

同样一束花,为什么有的人看到的是绽放在刺上的鲜艳的花,而有的人看到的却是花下锋利的刺呢?原因在于有些人懂得欣赏,而有些人却只会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物。学姐和善的告诉我们,身边有太多需要被欣赏的事物,但惟独永远不要忘了的就是欣赏自己。也许自己并不出色,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的闪光点是不同的。

有人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仅仅为了吃饭。人的一生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对这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采访完校友,我觉得人的一生真的应当为了一个理想、一种价值而不懈追求!虽然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各自不同的理想,但无论什么样的理想,都应该具有着一种永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坚持着在各自的领域努力耕耘,直到取得满意的成就。的确,生活并不是伊甸园般完美,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迫于现实的种种压力或许我们得丢掉许多很珍惜的东西,但即使在我们所剩无几的时候仍得坚守执着于自己的梦想,那将会是你仅存的也是最珍贵的财富。所以,绝不要轻言放弃,奇迹只会降临在那些相信奇迹的人身上。心中有必胜的信念,才会创造个人的终极辉煌!校友的经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动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为正在学习的学生,我们大多都没有采访的经历。因而这次的校友访谈,全面考验了我们的整体素质,包括我们的小团队精神,特别是考验了个人的临场应变能力、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可以说,对这次的采访,每个人都带着一些紧张,还有些许的窃喜与期待。整整一个寒假,事先的联系、准备、约访、写稿……后期整理,采访稿整理成论文……当初的心情也许早已不复存在。但我想,这次采访是成功的:它不仅充实了我们的寒假生活,而且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在学校很少能接触到的一些社会实践知识。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潜心学习而缺乏锻炼的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让我们在与具有同样教育背景的校友们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找到学校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对自身价值进行了一次客观的评价,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定位,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与校友们的近距离接触告诉我们,校友们已经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发挥他们的优良的传统,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争取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友访谈参考提纲2 篇5

一、求学经历回顾篇

1.您是年毕业的,您中间回过母校么?因为什么事情回去?有什么感觉?

2.请谈谈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记忆;是否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求学经历?

3.当年为什么会来仲恺读书?选择专业方面的问题或者故事?

4.您的同学、辅导员和老师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您是否在求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在为同学服务中您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6.您是否在求学期间就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具体是怎样的形式?

7.您在大学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工作这些年,作为一个仲恺人,仲恺的传统或者这个牌子带给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二、事业发展感悟篇

1.大学的时候有做过职业规划吗?您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走出校园,投入工作,您的体会是什么?

2.您的工作经历是什么样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和感悟?

3.学校所学知识与工作所用到知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4.在事业发展中,母校给您的最独特的是什么?对您个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请谈谈您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和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三、校友人生感悟篇

1.谈谈您的兴趣爱好。

2.您有哪些难忘的生活经历或故事,有什么感受?

3.谈谈您对待事业与家庭或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四、莘莘学子寄语篇

1.大学期间,最应该为将来的事业与人生积累什么?如何珍惜? 请您从这个角度给现在的母校学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您对大学生德、智、体协调全面发展有怎样的理解?

3.您对学生毕业后流向是什么观点?(出国与国内就业,去基层、去西部等)

4.您理解的“母校精神”是什么?

五、请为母校建言(人才培养、校友工作等)

《校友访谈录》格式标准 篇6

-----上海建工项目经理褚达立校友访谈录 褚达立,男,2005年毕业于入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任上海建工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综合素质突出,曾任经济学院学生会主席,之后进入上海建工工作出任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目前定居上海。适逢江财90年校庆前夕,借此机会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记者团对褚达立先生发起了采访。褚达立先生分享了他在校及在职的奋斗经历,并对于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J代表记者,C代表褚达立先生)

J:褚达立先生,您好。C:你好。

J:能否请您对您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呢? C:大一期间,我和几个知趣相投的同学及好朋友,共同创办了校内第一份文学刊物《呼吸》-。在大二那年,先是被财政金融学院学生会物色中,破格提拔为院学生会秘书长,作为常委,负责宣传及办公室。大二的时候,当时属于财政金融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被划并到经济学院,我进入经济学院后,经过院领导及团委的综合考虑,成为新一任学生会主席。这点是我当时比较厉害的,哈哈,因为当时就我们一个专业,也就大一到大四,大概5个班级划过去,我在里面基本没有什么群众基础,击败原先经济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候选人,当选新一届学生会主席的。当时压力比较大。

J:能具体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压力吗?

C: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我当初不愿进学生会,主要觉得学生会工作一直都是靠自身的行政职务,安排低年级的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工作,没有从自身角度出发,去想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所以,我当选后,就对学生会的一些工作进行调整,首先,就是创作了一些贴合学生主管意愿的活动,我统称这些活动叫《经济之家》系列。因为自己从一名普通学生走过来,知道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起先对学生会有期望,但长期一直是被安排参加各类活动,学生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会不断衰退的。所以凡是我那一届安排的活动,不会为了效果强制大一或者大二的学生来凑人数,这就要求了活动必须高质量。我当时通过大量的宣传,还有前期策划,提升活动质量,相反效果比强制他们来更好。我那时是这样总结的,大一的时候是被安排参加活动,大二的时候是安排被人参加活动,大三的时候是组织别人安排参加活动,大四的时候是看别人被安排参加活动。我那届的学生会是相当团结的,而且每个人都分工明确,活动也相当的多,还是比较成功的。还有的压力,就是如何四两拨千斤,那时,经济学院其实自己有一套完整的人才梯队,如果我们专业没有过去,他们也有自己培养的学生会班底。将心比心,如果换成我,努力为向往的学生会主席奋斗了2年,眼看第三年换届就能当主席了,突然被不是自己学院的人当选,不光是原先的主席人选,包括全部原学院的人,都会觉得不舒服。

J:是挺不甘心的。那您是怎么处理的?

C: 对,不甘心也好,不舒服也罢,这件事既然已成事实,就要靠你的工作去打动别人。而且是做事高调,为人低调。我每开展一项活动,都会开展大量的宣传,这和我以前做社团一样,前期也好,过程中也好,发动宣传部门的力量,还有通过广播,营造氛围,总之活动都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平时私下里,我还是比较谦逊有礼的。

J:那您开展了这么多活动,学生会工作这么多,不会影响学习吗?

C:学习也是我树立形象的一方面。可以说,财大除了助学方面的奖学金,我不能拿以外,其它能拿的奖,我基本都拿到了,包括首届财大十大素质标兵。我还记得当初的奖品是一台彩屏手机。

J:您在大学表现这么优异,那您本科毕业以后选择的去向是什么?考研,出国,还是直接工作?

C:我选择直接工作,这是对个人的定位问题了。我认为我比较想早点独立起来。我毕业以后呢,还是比较传统的,我通过三年就把所有学分完成了,除了毕业论文,我就回到上海进行实习。我针对自己的专业,找到上海建工,由于大学期间的一些履历,单位也一次性接受了我。刚进去的时候,被分配到施工员岗位,说实话,当初还挺抵触的,大学本科出来一般都是技术员,但我进去的时候,却从最低层的施工员干起。J:那您是怎么奋斗到现在的职位的?

C:现在回想过来,施工员的那段时间,虽然非常苦,但还是给我后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准备好、把握好、工作好。每个岗位都是为下个岗位做铺垫的,我也是从技术员、工程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只有把每个当前的岗位做好了,并且时刻准备着,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把握好,就能有进一步的提升。我当初一开始担任项目经理的时候,就是两次谈话。第一次,在领导办公室,当时我还是施工员,我难得和项目经理开会,我会后没有走,主动和项目经理说“还有什么可以让我做的吗,我想我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从此,他对我刮目相看,从施工员升到了技术员,后来他说,我是他工作了几十年,第一个主动要求做事的人,当然,我之前的现场施工经验,让我胜任了技术员岗位,随后就做了项目工程师。第二次谈话,是在食堂,我们原先的项目经理因为岗位调整,位置空出来了,尤其前期工作都小有成就,领导临时把我叫到公司,在食堂里和我聊天,并宣布我担任项目主管,一开始还不是项目经理。我一样脚踏实地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在新开的项目中标后,就转成项目经理了,我也是我们建工最年轻的项目经理之一,某种程度,也可以把之一去掉。

J:那您真的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奋斗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

C:当然。施工员那段时间,正好是我第一个项目,是一条地铁车站,整个车站2公里长,像我们刚进去的,尤其是最低层的,是没有自行车的。当初进入现场,就发现实际现场和书本上的差太多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多从师傅那学点东西,我只能靠一路小跑才能跟上师傅的速度。当时,除了公司给我制定的师傅以外,现场上每一个农民工都是我的老师,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到现场,到每个工作面上,看到不懂的施工工艺,就问操作工人,回去再找资料,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基本就了解了现场施工的各项流程了。后来自己独自负责一个配套地铁出入口施工,非常珍惜机会,基本上午进工地,晚上和工人一起下班。当然现在回忆起来,当初还是非常嫩,有好多现场的指令,都走了弯路,但也正因为这样,才不断总结提升。

J:真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有的苦都有回报了。通过您的经历,有没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

C:怎么说呢,在我们这个行业里,的确优势不够,这里太多同济本科的学生,还有上海财大的,再说,我们专业也不是我们学校的,或者我们行业内的重点学科,所以会比较辛苦,不过学弟学妹都要坚持,我们作为师兄,就是不断的在为你们创造财富,打造品牌。我们眼前的小有成绩,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学校,为了师弟师妹日后找工作更方便。当然,学弟学妹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记住一件事,尤其是在国企里面,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J:谢谢您,作为学弟学妹的我们一定会努力的。今年是母校90年校庆,您有没有对母校的寄语?

建筑系校友访谈个人总结 篇7

今年寒假,依照学校传统,由学校组织的校友访谈活动如期开展。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很珍惜这次访谈机会,认真准备,获益良多。

根据活动要求,同学们自行分组,选择访谈对象。我和其他三位同学组成一组,并选择了研究生XX学长作为访谈对象。

因为学长都已经参加工作多年,已经有很多的经验和丰富的阅历,要和他们联系访谈对于涉世不深的我们来说是有一些压力的。给学长留下第一印象好坏,直接决定之后的访谈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打电话和其联系之前,我和同伴做了很多准备,比如怎样组织简洁礼貌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工作单位以及工作经历,拟写访谈提纲等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电话联系了研究生学长XX,XX学长是我校2001级本科生,2006级研究生,现就职于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参加工作三年,属中级职称。虽然做足了准备,但第一次和陌生学长联系还是让我们内心忐忑,好在学长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对于我们的活动也很理解支持,很快我们便定下了访谈日期和地点:2月26日,所在公司下属咖啡厅。放下电话后,我们小组的四位组员都信心满满,也对即将到来的访谈充满期待。

当我们在约定的地点见到学长时,我们都笑了,呵呵,学长还是蛮亲切的,访谈就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我们一一提问,学长侃侃而谈,不时幽默一答,着实轻松。在回答我们问题的同时,许多学长也重温了在我校读书时的美好时光,并告诉我们大学生活是最珍贵最值得回忆的,要我们好好珍惜。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通过与学长的交流了解了建筑学的工作前景以及就业方向,以及要成为一名建筑师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学长说,学建筑的是杂家,你所学的一切都是有用的。因此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所学的专业课,还要涉猎绘画、雕塑、文学、摄影、科技等多个领域。

刚刚步入大学时,我们还在幻想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发现这和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差别太大了。学长告诉我们,这是源于建筑类专业的特殊性,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它对个人素质和能力要求很高,可以说建筑师的一笔一划都关系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既然学了建筑,就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动笔之前要感受到自己的责任,还要懂得在图形和线条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

学长参加工作已经三年,就已经达到中级职称,并参与设计写字楼和图书馆等办公建筑,作为学弟学妹的我们对此很是佩服。学长说这都是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帮了他大忙。在学校是他积极参加社团 活动,还担任学生会副主席,这不仅丰富了他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从这里我们明白专业课固然重要,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各个方面,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谈及就业问题时,学长坦陈文凭还是很重要的,鼓励我们积极深造,进一步学习。学长还建议外地学生考研,毕竟这是凭自己能力留在北京的最便捷的方法。这对我个人来说很有帮助,作为一名外地学生,想在首都北京有些作为着实不易,我之前的确担心过自己毕业后的去留问题,考研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所以我会合理规划今后的学习生活,树立目标,为自己拼一个美好未来!

在此次访谈中,我收获很多,也有很多感触。学长通过介绍他的

成长经历和社会感受,让我认识到专业课和基础课的重要性,了解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明白了个人素质对今后工作生活的帮助,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也对所学专业今后的发展前景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且,学长短时间内在事业上取得骄人成绩,对我更是一种激励。今后,我要以学长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开拓视野,培养能力,完善自我,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同时,在交流中,学长热情坦诚,我也感受到了无形之中存在的亲切,因为母校,让学长对我们多了些关怀和叮嘱,让我们不再是陌生人。今后,我会更加珍惜同学间来之不易的情谊。

《校友访谈录》格式标准 篇8

数数春风归期至,匆匆又是一年校友会,且话曾经,展看未来!

假如,我们可以飞翔在天空,彼时,正自由翱翔在天南海北,采集生活的美好。

而此时,在新华,我们正在共话当年,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说着我们喜爱的一切,而后,再谈谈曾经,梦想,和未来。

新生陆续入学,为了给“小鲜肉”们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南京新华校园活动异彩纷呈。今天(2月20日),南京新华的小礼堂正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会,主讲人既不是校长,也不是老师,而是学院的校杰出校友们,他们不远千里、万里重返母校重聚,共话当年在南京新华的青春时光。

除了校友之间的聚会,师生间的叙旧,南京新华还组织优秀校友与在校生交流,最受学生欢迎的是访谈会了,杰出校友们与新生们面对面,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在互动中传承着学校的精神血脉。

座谈会中,杰出校友李大千说,想起曾经在新华的那段时光,依然是心生温暖,忆起了老师接我入校的满心期待,忆起了食堂大妈打菜时的声声关怀,忆起了宿舍室友一起打球的青春热血......曾经似乎就在眼前,如同回家的感觉。

其实,成功没有诀窍,也没有偶然,选择新华就是选择了一个好平台、高起点,学弟学妹们要坚定梦想,未来一定比我们更值得母校骄傲!

南京新华创就业指导中心罗老师说:“校友是南京新华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借助校友访谈会,在校生们得以近距离聆听杰出校友的心声,有助于他们找准人生的坐标与前行方向,学习会更有动力。”

上一篇:大雪时节最适合吃的水果下一篇:崇尚节俭,拥抱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