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现象分析

2024-06-16

网络文化现象分析(通用8篇)

网络文化现象分析 篇1

F现象是指用户浏览网页时的的浏览视线是呈“F”型的。用户在浏览搜索引擎检索结果时的浏览视线也基本呈现“F”型。所以,网页合理的布局对网络营销非常重要。用户在浏览网页时,视线基本上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因此,网页页面的权重布局尽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递减的。所以,网页的左上方一般是放置最重要的信息,一般是企业的标识、企业信息、促销信息、优惠信息,或者其他。接下来是横向排列的一级目录,纵向排列的二级目录,在二级目录的右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着商品信息。

用户在浏览页面时,会非常容易注意到一些突出的信息,而忽略一些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信息。比如说,页面上重要的广告通常放在页面的左方,吸引用户的注意和便于用户点击。但是,由于大多网页都采取这样的方式展示,而且,大量情况下广告上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不相关的,用户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就会自动忽略网页的图片广告,而只关注用户本身需要寻找的内容。我认为,这并代表原先的布局是不正确的,只是企业应该更关注图片广告的设计水平、图片广告传递的信息和商品品质,商品品质是最重要的。图片中有人物时,选择的人物应该要让用户觉得这个人物是符合自己内心定义的形象的,那么用户就不会觉得广告的内容太虚假。

当然,不是所有网站都是完全根据F现象来设计网站的布局的,比如说大型的门户网站。还有网站页面的基调,色彩等影响用户吸引力的因素。所以网站的布局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电子商务模式

总的来说,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企业(Business)对终端客户(Customer)的电子商务(即B2C)和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两种主要模式。B2C模式:提起B2C,大家可能更为熟悉一些,它是从企业到终端客户(包括个人消费者和组织消费者)的业务模式。今天所谈的电子商务时代的B2C是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把本企业或其它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经任何渠道,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新型商务模式。因为它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被人们首先认识和接受。电子商务B2C模式的一种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实现形式就是新兴的专门做电子商务的网站。现在,仿佛一夜之间,涌现出无数的这类公司,其中有网上商店、网上书屋、网上售票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什么都做,什么都卖的电子商务网站,人们戏称为“千货公司”的。但无论怎样,这些新型模式企业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通过因特网,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受咨讯服务。这无疑是时代的一大进步。

B2B模式:谈完了B2C再来说说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模式被称作B2B,电子商务B2B的内涵是企业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平台和外部网站将面向上游的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和下游代理商的销售业务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降低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满意度。实际上面向企业间交易的B2B,无论在交易额和交易领域的覆盖上,其规模比起B2C来都更为可观,其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也更加深远。

网络文化现象分析 篇2

一、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网络自拍解析

(一)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网络自拍

“本我、自我、超我”学说,是弗洛伊德在人格结构理论里提出的,在这个学科背景下,探究和分析网络自拍的心理状态。“本我”即是指最原始状态下的我。现代人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是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而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公共平台。因此,不论是明星还是普通百姓都成了自拍队伍的“中坚分子”,网络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网民将自己的照片贴在网络上,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对“本我”的“释放”,这种释放的诉求点就是被他人关注。网络自拍提供给大众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是原始的自我,不再封闭在自我的狭小世界,而是主动的表现出来,照片中的自己表现着现实中的自己。

而“自我”就是已经发展了的自己,是脱离了最本真自己的“自我”,它代表着一种具有自己主体意识的觉醒,因为这个时候的自己已经开始思考,具有了思维意识。因此,当自我意识觉醒,他就开始想要获得认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展示出来,更多的想要得到一种期望的回馈,也就是在网络上表现出期待得到其他人的评论或者点赞。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常常喜欢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展示自己的人,真实的内心并不是完全的自信,而恰恰相反是缺乏自信的人,甚至是有点自卑的人,因为这类人在现实的世界中得不到他人的关注,他们也更害怕受到无视而引起内心的失落,而网络的虚拟给他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他可以利用技术将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或者直接将自己的优点放大,那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那个比较美好的自己,这样的自己由于回避了缺点,得到了预期的回应,而变得心安理得。

所谓“超我”,是跨越了自我的阶段,走入更高层次的自己。什么是“超我”,它是一种自身追求完美的体验,而这一体验又是被现实认可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自我的高度满足,如果一个女性网友将自己的自拍照放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并被点了很多“赞”,甚至是被人夸赞像明星或者有人评论非常漂亮,甚至是带来一些机遇,例如有人找她拍戏,接拍广告之类的,这种结果会给上传的网友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和精神幸福感。这种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超我”,即自我的虚荣心理、满足心理将自己带入了一种精神层次的愉悦,这就促使愈来愈多的人们觉得上传网络自拍照,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方式,人们就应该这样展示自己,就应该这样被人关注。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自拍,使更多的人用这样的方式,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已经不再是自我不被关注的小角落,变成了众人仰慕的焦点,其实质也就是一种平常百姓的“自我明星化”。

(二)自拍现象折射的公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个体的思想和情感,以及行为的表达是受他人的现实或者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艾尔乌德则强调它的社会互动性。社会大众在自拍中所体现的思想,其实正是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女性用网络自拍来分享生活、情感,也正体现了一种社会互动性。

人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当中,扮演着各自的身份,角色的定位使人们不会在真实的世界中过分表现自己,而网络虚拟的世界,给大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宽广的平台。人们不必局限在现实生活的狭小空间,而是在虚拟空间寻求关注,以此获得内心的安慰和快感。另外,虚拟的空间也使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展示自己,不必碍于各种生活的规则和限制,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平日里默不作声的人,却是网络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大多能侃侃而谈,谈笑风生,甚至与现实中沉默的自己判若两人,这就是虚拟世界带给人的安全感和放松感,可以说网络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舞台,不论是生活里出众的人群,还是悄无声息的个体,他们在网络的世界里,都是一种平等的姿态,都同样被人关注,并不受任何限制。

人们追随网络晒照的潮流,也体现了公众自发性的心理效应,这种追随,可能并不是有意而为之的行为,相反是一种盲从,但是这种无组织、无规律的连续性心理反应,正是受他人影响,也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影响着他人。由于时间的连续性、长期性,逐渐演变为大众共同的行为。就在网民不断晒照,交流思想,分享自己生活的社会互动中,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在网络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不再受现实生活的规则设置,都平等享受权利,于是在任何的社交平台,这种公众交流已经不是明星展示自己的舞台,而是普通大众,以同等的姿态和地位加入到展现自我行列当中,如同一场大众的起舞狂欢。

二、自拍:女性自我形象的建构

(一)女性社会身份的建构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父权社会一直掌握着主导权,女性身体被禁锢在传统的伦理观念中。“三从四德”、“守妇道”,一直规避着妇女的思想。父权社会一直严格禁止妇女展示自己的身体,妇女的形象也长期受着这样的约束。中国的传统观念致使女性羞于展示自己的身体,并不断被塑造成“贤妻良母”、“保守顺从”的女性形象。而网络自拍打破了传统的女性身份认同,形成一种女性自主的社会身份建构。

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局对中国网民做了一次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网民的男女性别比例为55.6:44.4,可以说男性占据了多数,而根据网易频道的一个抽样调查可以看出,自拍者以女性居多。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自拍以女性为主,并以绝对的主力军形象出现。网络上呈现的自拍图片,大多展示女性的生活,归结起来无非就是美食、衣服和朋友聚会,女性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展示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同时也在建构自我的身份认同,她们在自拍的展示中希望被认可,被关注,甚至被仰慕。女性们大胆地将自己的生活真实的再现在网络的公众视野中,并占据网络文化的主要份额,在一定意义上扭转了传统女性被动的局势,取而代之的是作为操纵的主体,由女性决定被谁看,看什么。网络自拍所呈现的影像,大都是女性想要展示的内容,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点,大多是从女性角度想被认可的东西,这些展示的东西是受主体控制的,因为她所展示的东西,并不完全是她真实的样子,只是她想要被人知道、被认可的东西。她希望获得一种身份认同,即是她想要获得的被认可的东西,这种认同是受女性主体控制的。

自拍中的女性主体,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和分享自己生活点滴和心情状态,形成具有一定标签的朋友圈,比如“单身妈妈”、“家庭主妇”等等,她们不断与和她们生活方式相近,或者志趣相投的网友进行互动,逐渐获得群体对于女性自身的身份认同。

(二)自拍中体现的女性觉醒

网络自拍中大量的图片展示女性的生活,甚至是女性裸露的身体,这代表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身体的觉醒。网络空间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身体展示,吸引了众多的关注,同时也是女性的地位和价值提升的表现。性解放运动开始于西方,时间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再到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女性逐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的“看”与“被看”理论中则指出,男性是观看的主体,女性是被看的客体,这种不平等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女性仍然沦为被看的客体。

我们在网络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女性裸露的身体,似乎都在说明女性已经打破了男性社会禁锢女性的枷锁,逐渐自主地展现自我,自由地施展女性魅力,她们沉睡的身体意识正在逐渐觉醒。网络自拍也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自曝隐私的平台,让她们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展示自己的形象和生活,其中不乏一些性感火辣的自拍照片,她们将自己的裸露的身体公然的暴露在公众视野下,也由此撩开了神秘的女性身体的面纱。但是,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公然的暴露自己的行为包括裸露的身体,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的解放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数目繁多的自拍照片中,浏览中占多数的观众并不是女性自己,而是占网民人数多数的男性,他们以男性的视角审视着网络上的女性形象,并以他们的审美来影响女性自拍的内容,可以说有些女性自拍的内容也是变相的取悦,因为女性按照男性的欣赏和喜好来展现自己,实质上仍然是被动的,不受自我主观完全控制的。因此有理由认为自拍中女性并没有完全的解放自己,而是仍然被禁锢在男性主导的思维定势里,选择男性爱看的方式,并以这种方式展示自己。

(三)作为视觉文化缩影的自拍潮流

现在社会强调快速、直观,也就是视觉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电影、电视、广告等的视觉表演、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影像,无不证明着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即为“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图像压倒了文字,占据主导因素,而自拍潮流正是贴合了这种趋势,以图片为主,用色彩和新奇冲击着大众视野,逐渐成为视觉文化发展的缩影。

视觉时代透露的男性权,使女人日益沦为客体,举例来说,长相漂亮、身材火辣的女性更容易获得关注,尤其是男性朋友的亲睐,而相反长相平庸,身材平平的女性则更容易被忽视,或者还会得到负面的评价,甚至言语的攻击。因而视觉上占优势的自拍内容才能更吸引人们的目光和关注。对于女性网络自拍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生活照,工作照。而生活照片则是“网络自拍”的主要内容,它最普遍也最常见,并且深受群众喜爱,同时这类照片情景性强,更容易给人代入感,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带来大量的流量和点击率,许多人也希望藉网络一夜成名获得名利,在视觉形象的反复刺激之下,网络自拍大多出现的是“45度角下,尖下巴,大眼睛”等千人一面的美女照片。而这些自拍图片中,又有多少是真实的自我呢?是面容精致、生活小资的那个“自我”、是生活奢侈、吃喝玩乐的那个“自我”,还是仅仅是想要被人关注到的那个包裹的美好的“自我”?那么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是被粉饰的生活状态,有些甚至是虚假的表现,因而值得思考的是:网络自拍中呈现的自我,倘若只是一味地追求自我形象的展示,而不注重内心涵养和修为,也许只会蔓延内心的空虚和自我的浅薄,从而造就浅薄、低俗的文化。

三、由网络自拍引起的思考

网络自拍的热度不减,与当前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它不仅体现了自拍与自我身份认同的之间的关联,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心理。

首先,自拍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带来消磨时间、娱乐的动能。其次,网络为自拍者提供了表现自己的平台,有助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寻找与自己相类似的群体。最后,自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拍者寻求关注的心理,也满足了自我的虚荣心,是一种情感的宣泄途径。

研究认为人们在自拍中折射出社会交往的动机。一种是自恋型。网络上对于自恋的释义是: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希望他人经常注意和羡慕自己,为此故意寻求别人的赞美,这种习惯表现在他们并不关注别人的需求和感受,而是将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当成个人展示的舞台,全然变成了“我是主角”,不顾他人的感受。另一种是内心空虚型。空虚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种是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群,他们没有生存的压力,习惯享受,例如“星二代”,他们想要的东西太容易得到,反而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因而比较空虚;另一种是生活在底层的人群,目标很远大,但是现实的世界又很残酷,求而不得导致空虚,他们虽处两种不同的情况,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极度地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肯定、欣赏。因此归根结底,还是内心的不自信,自我精神世界的严重匮乏,所以才想要通过虚拟的网络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以此获得内心的平衡,寻求外界的安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充斥着过多的自拍照片,往往被曝光的照片,仅仅只是挑选了大量自拍照片的一张,人们花费过多的时间拍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浪费时间,而且这种频繁的自拍,并不会给自拍者带来任何有益的影响,反而会使他人感到厌烦。还有许多年轻人不论大事小事,都喜欢将自拍照片发布在网络上,并且常常配上一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文字,以为这就是一种时尚,但是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除了极其亲密的朋友之外,无论同事、朋友、家人,或者普通认识的人,一律十分讨厌毫无意义的自拍。总而言之,毫无意义的自拍,又极度频繁的晒照,不仅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反而会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给公众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频繁的晒照,可能给自己生活带来虚空的影像,缺失了内心的修为和追求。因此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地关注,并采取积极地方式去处理,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应把自由和责任统一起来,尊重别人,也珍惜自己,才能有所收获。

四、结语

网络自拍以贴近生活的形式,逐渐被人们所普遍使用并且习以为常,通过自拍,网民拥有了一种全新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这体现了一种虚拟空间的身份认同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一种激烈碰撞,是一个跨时代的印记,尤其是女性的自我身份认同,这让我们看到女性主动使用网络媒介,去展示自己,享受自拍自由的权利,但是这种主动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女性的解放,而是成为观赏的客体,他们依旧受男性权力的制约。大多数女性网友自曝自拍照是为了证明存在感,以此博人眼球,寻求关注,有时候获得满堂喝彩,有时却只是哗众取宠,不论是哪种结果,网络自拍肯定是能够带来一定快乐的,但是物极必反,过多的网络自拍,并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甚至正常的生活,所以网络自拍应把自由和责任统一起来,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能顾忌别人的感受,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如此才能促使网络自拍文化的良性发展。

摘要:自媒体时代,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应用的不断提高,自拍现象在广大网民中蔓延开来,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是传播者,当自拍邂逅网络,无数个体的影像在网络上被展现,它承载着网民全新的表达内心和展示自我的方式。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下,解读网络自拍的大众心理,主要以女性为主,剖析其中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网络自拍,女性身份建构,视觉因素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 .王玮,邱鹏.网络自拍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06(4).

[3] .东方尔.网络自拍[EB/OL].深圳晚报,2007-06-13.

网络流行语现象及其语言文化分析 篇3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网络流行语这种变体,网络流行语的形式比较新颖,具有简洁的形象,可以非常迅速的传播,因为这些特点,受到网民的青睐。网络流行语使语言的一部分,可以复制,具有可传播性,不仅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当中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将自身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流行语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其中包含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现象;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09-0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人们利用语言,可以获得思想上的交流,也可以传递文化。网络流行语属于语言新现象,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时候,就会利用这种时尚手段,网络流行语的应用具有必然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本文主要对网络流行语现象以及语言文化进行论述,对于相关的研究可以提供出理论基础。

一、网络流行语现象

(一)网络流行语积极的社会表征意义。

可以将情绪进行宣泄,实现自我解压。网络流行语属于一种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使人们感受到精神上的安慰。网络流行语的语言表达方式比较夸张和幽默,可以将复杂的大众情绪进行表达,缓解生活中的压力,获得网友共鸣,进行传播。利用网络流行语,可以更好的扩散和记忆,使事件的传播和影响力得到扩大。

网络流行语可以将社会民情生态进行折射。很多的流行语都是极度浓缩了丰富的事物,间网民的心声传达出来,通过网络流行语,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民情生态。不断凝练的网络流行语,是现实生活中的镜子,将当今社会阶级的民意和情绪进行代表,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网络流行语创新了传统语言。网络流行语创新了中国的传统语言,一方面,变异了已有的词语变异,创造了新词和新语。另一个方面突破了常规的语法。网络流行语当中很多的词汇都是固有的语言,利用比喻和拟人等方法,从而构成新的词语。

(二)网络流行语传播的负面影响。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参与网络流行语的创作,年轻人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新事物具有好奇心,对于网络流行语进行创造和使用。但是网络流行语衰变的速度比较快,很少部分的流行语可以被长期的使用,很多的网络流行语已经不符合当前的语言意义和语境,甚至阻碍了人们的交流。

网络流行语的应用冲击了传统媒体语言。近些年新媒体不断发展,为了迎合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在语言风格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在新闻报道的时候会大量應用网络流行语,从而吸引读者的兴趣。但是很多的网络流行语缺乏严肃性和严谨性,只是随意的套用和滥用,很难形成效果,还会形成失范行为。

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和滥用性,在推广和使用标准语言的时候,形成阻碍。当前很多热门的网络流行语的实践引用中,频率仍旧比较低。网民主要的表达手段仍旧是汉语和语法,如果网络流行语长期不符合语法逻辑和语言规则,那么这就是一种语言污染对于语言的正常交际功能会形成影响,影响到语言承载的文化。

二、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的焦点问题。

相关学者热衷于讨论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对于网络流行语特点的结论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当前的语言学领域当中,网络流行具有新奇性和流行性以及不规范性等各种特点。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认为流行语具有反传统性,可以减压宣泄,可以更好的彰显个性。广大学生关注的还包括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寿命,属于一种特殊和新鲜的语言现象,传播速度非常快,具有很高的被复制率,但是缺乏规范性。很多人开始讨论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形式,流行语需要重视规范性,这样才会保留下来。当前属于网络信息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普及流行语,使用没有限制,具有很多的表现手法,可以将主体的个性进行彰显,使语言具有很多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但是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具有多样性和随意性,这样就会降低网络语言的规范性和公信度。

(二)网络流行语的语言价值。当前网络流行语主要利用的构词法就是谐音和合成以及象形等方法,形成网络新词。旧词也可以获得新的词语含义,例如“恐龙”表示就是很丑的女生。网络上的外借词主要来源于英语,例如cool谐音就是酷,表达的意思就是时髦的,VIP代表的就是重要任务等。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在某一个领域中,在世界范围内引领新潮流的国家的词语也被得到应用,例如日本动漫中出现的词语也得到推崇,成为流行语,例如“萌”和“宅”等。

网络流行语当中的相似性原则也是具有依据的。从依据上看,网络流行语主要依据就是拟声理据和语义理据以及逻辑理据等。拟声理据针对音和义,产生联想,可以获得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当中存在象声词,例如汉语当中的“叮咚”,英语当中的“buzz”(嗡嗡)等。很多旧词也会增添新的意义,例如88被赋予了新的词义,就是再见的意思。产生网络语流行语的过程中,显示了人的认知模式,可以产生诱发性联想,利用象似性原则,使各种事物和词语得到联系,结合名称和意义,创新出一个新词,表达一种事物和意义。

(三)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意义。例如AIDS和SARS这种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折射出当今医学知识的增加,表示者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看有关环境方面的网络流行语也得到更多的关注,例如“沙尘暴”、“海啸”等,显示出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担心。

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产生网络流行语,既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也可以将文化内容进行传递,网络流行语要结合语言规则,这样才会得到长久的发展,否则就会被替换和淘汰,需要加强引导,出现更多规范化的网络流行语,可以更好的弘扬文化传统,使其可以更加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 身体化的网络流行语:何为与为何—一个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14,03:69-73+63.

[2]曹志勇.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述评新闻语言中的网络流行语现象[J]. 传播与版权,2016,08:9-10.

[3]李明洁. 网络时代的语言变异与文学转型——浅议流行语现象对当代文学转型的标志意义[J]. 文艺理论研究,2011,01:136-140+129.

[4]周妮,王小红.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发展动因初探——以中英网络流行语为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06:83-87+114.

[5]武月锋,王川. 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基础:理解阈限、文化属性与研究维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52-55.

礼貌现象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篇4

摘要:礼貌准则作为语用准则之一,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Leech的“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这一原则以及对影响遵循这一原则的因素的解释上存在着差异。礼貌具有文化特性,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里评价礼貌的标准和认识礼貌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跨文化交际进行探讨,就会发现,不理解礼貌现象的文化特性,必然会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

关键词:礼貌准则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1.礼貌准则

礼貌本身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包括人们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是礼貌这一概念一旦进入到语用研究的领域,就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手段,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可关于它的早期研究却很少,只有Lakoff(1973)等极少数人去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Brown&Levison发表了他们很有影响的代表作《语言运用中的普遍问题礼貌现象》(1978)后,礼貌才真正成为语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另外,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发展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交际学和会话分析等也对礼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和论述。

在西方主要首推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Levison的面子理论,在东方文化里有影响的礼貌理论应首选顾曰国先生的礼貌准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都是用来解释语言使用中的礼貌这一普遍现象的,即礼貌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这种存在正如哲学上所说的: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不同文化中礼貌具有特殊性,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都具有差异性,即礼貌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是有条件的,是受到该文化规则制约的。所以作者认为,礼貌的行为只是表层的现象,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才能挖掘出礼貌的真正特征,并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

2.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认为,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

(1)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这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式;其二是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例如,一位中外合资公司的女秘书工作很出色,她的经理十分满意,对她说:“Thanks a lot,That is a great help.” 秘书回答说:“Never mind.”她想表达的是没关系,不用谢之类的话,但用了英语的never mind其实这种表达方式常用于对方表示道歉,而自己不予以的场合,是安慰对方的套语。这里,秘书显然用错了表达式,导致语用失误,而例中那位女士的谦虚客套也正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将与中文字面对等的英语词生搬硬套到谦虚客套话中。

(2)社交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等有关,例如,汉语“谢谢”的英语对等词是“thank you”,这是任何学过一点英语的人都知道的,但如何在社交场合正确使用“thank you”,却颇有学问。在受到别人祝贺时,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答语,但汉语则会说出过奖、过奖、惭愧一类的客套话来应答。如果按汉语直译过去,来一句you flatter

me 或 I feel ashamed作答那就很不得体。

3.现象分析

(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人们讲礼貌,在互相往来的时候,不仅要互敬互爱、彬彬有礼,而且常常使用敬词与谦词来表示互相尊重。敬词用来褒扬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事物、行为,以表示恭敬;谦词用来贬抑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以示谦虚。家庭亲友之间称谓的敬称与谦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敬称多用于称呼方亲属,在与别人谈话或通信中称对方的亲属,常使用“令”、“尊”、“贤”三个字,以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令”字是一个敬词,表示美好的意思,如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尊”字与“贤”字也都是敬词,但在用法上与“令”有差别。“尊”字只限于对方的长辈或年长者,对平辈则用“贤”字。如“尊父”、“尊大人”、“贤兄”、“贤妹”。在交际中,中国人重视对别人讲究尊重,对自己讲究谦逊,如果违背了这种贬己尊人的礼貌原则就会出现语用失误。“老大爷,你几岁了?”无论这问话的语气如何客气、礼貌诚恳,这种方式违犯了汉语的礼貌原则,缺少应有的敬词,一般应该是“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又如“A:Your skirt is really lovely.B:No,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one.”此对话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B是按照汉语的习惯回答别人的称赞。中国人听到赞美词时,往往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西方人会因自己的话被断然否定而感到对方不礼貌。所以,英语交际中,过分的自谦反而会引起误解与不快,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贬己尊人的现象。

(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他主张“爱人”,即一切人的互爱,同时又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可见,孔子“仁”的思想又是受“礼”制严格约束的,缺“仁”则不“礼”,不礼则不“仁”。那么欲达到“仁”与“礼”的要求,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人却对汉语的称呼语总是感到束手无策。布朗(Rager Brown)和福特(Marguerite Ford)把美国英语中的称呼形式划分为三类,即:相互称名;相互称职衔、姓;一方称名,另一方称职衔、姓。一般说来,朋友、熟人之间相互称名,陌生人或只是一般认识的人之间相互称职称衔、姓,但有时这种界线不太分明,美国人很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称呼关系就会发生变化。然而,汉语称呼语就复杂得多,而且汉英称呼准则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的国家里,小辈可直呼长辈的名,如果学生与老师关系密切,也可直呼其名。在中国则不然,中国人向来有尊敬长辈的习惯,“上下有义,长幼有等”,称呼语就反映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祖先与长辈的名字绝对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

(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顾曰国,1992)。一个人的礼貌语言、举止会反映出他的教养和修养。如果有些词语和概念令人不快,最好换一种婉转的说法,有些词语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而会引起对方的误解或反感,也应避免使用。拿“老”字为例,美国人怕老,就千方百计忌讳“old”一词,常借用其他的词来委婉地表示“老年”这一概念。Home for adults(养老院)、an adult community(老人区)、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Elder Hostel(老人团)等等。而中文化提倡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老人们不惧老,社会也不忌讳“老”字,人们反而爱用“老”字表达尊敬和爱戴,如“您老”、“刘老”、“老先生”等。在许多情况下,“老”字常委婉地表示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老师傅”、“老总”、“老干部”、“老教授”,这些词是对老人、上级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另外,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经常会遇到某些场合需要双方作出礼貌的反应,如问候、告别、道谢、恭维、婉拒等。这类言语行为通常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道歉”是为补救某种无礼的言行,进而恢复双方的融洽关系。如何道歉,怎样接受道歉是语言社会里礼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里,接受别人的道歉经常说“没关系”,但在英语里,“It doesn’t matter”是不能用来表示接受道歉的,而应说“That’s all right”、“That’s OK”或“No problem”。

(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中国人最讲“面子”,希望自己有“面子”,希望别人给“面子”,这样才会“有脸”、“露脸”,否则就会“丢脸”、“没脸”,中国文化中的“脸”主要指与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一种社会正价值。“面子”一词源于汉语,西方社会学家从50年代才开始研究这一现象。戈夫曼(Ervin Goff man)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它是个人的自我体现。基于戈夫曼的“面子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face-work),布朗(Penelope Brown)和列文森(Stephen Levin-son)建立了他们的礼貌模式。他们区分了两种面子:积极的面子和消极的面子。积极的面子指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与喜爱;消极的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即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阻碍。交际中要尊重别人的面子,照顾这两个面子,礼貌就成了一种有效的语用手段。人们遵循的往往是“求同准则”,即以接近为基础的策略,通过表明自己与对方之间某些方面的共同之处来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或以回避为基础的策略,通过承认并尊敬对方的消极面子需要,不干预对方的行为自由来满足对方的消极面子。如果违犯了这些准则与策略,就会让人“丢面子”、“丢脸”,也就出现了语用失误。例如:A:What do you think of my skirt? B:Well,the color is beautiful.B的回答十分巧妙,他可能不太喜欢A的裙子,但他没说“I don’t like it at all.”而是采取了回避策略,这样避免了冲突,给A留了面子,避免了语用失误。

结语

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手段,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礼貌的语言和礼貌的行为只是表层的现象,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才能通过这种表象,挖掘出其真正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模式与交际规则,人们的言语活动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霍尔指出文化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文化决定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能持想当然的态度,要克服那种自然态度倾向,加强对话意识,顺利完成共同点较少的强、弱语境交际之间的转变。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高度注意风俗上的差异,对自己出国时要入境从俗,而对外国客人这方面的语用错误要给予谅解。

参考文献:

网络文化现象分析 篇5

2000中国电影呈现出整体疲软和局部亢奋的状态,表面上看,不时有一些兴趣热点激起波澜,但艺术散化状态和文化潜流起伏构成创作较为平淡的表现。随着世纪交替的临近,原本应当激动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铺直叙,艺术话题被市场、进入WTO、降价风潮、评奖**、贺岁片等所遮盖,电影的确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国电影生生不息的艺术传统却依旧潜流般绵延,探究世纪末创作的走向和主题,应该会更好提示我们关注艺术的本质表现,并对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发展前景有启发意义。

一、艺术表现探究

走向百年门槛的中国电影,在大半的时候是流连在艺术和商业的此起彼伏争斗中,也许东方传统无法像好莱坞那样缝合艺术片与商业片的截然界限,商业与低俗的连带关系难以抹去,但随着时代发展,崇尚艺术与贬斥商业的习俗却日渐消退。尽管我们需要呼吁中国电影更加看重市场和大众需求,但中国电影的兴盛史似乎在申说着艺术的支撑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至今所见证明,没有艺术的色彩,中国电影的感召力就无从谈起,正如没有商业和技术的支撑,好莱坞将失去光彩。所以,世纪末的中国电影依旧可以看到艺术的轨迹如何蜿蜒在几近泥泞的路途中。

首先是艺术主题的核心:人性关怀。

在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关于人性意识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见,这固然是商业潮流所左右的`现实,也是中国电影艺术主题偏移于社会宏观教化的影响,这的确是导致中国电影发展难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体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入性表现的浅尝则止,是中国电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艺术难题。中国电影人在有限的尝试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这一关键问题还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现。由此,看到谢飞教授的《益西卓玛》就不由发出感叹。在这部充满奇异边域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样充满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际不是全围绕政治风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欢离合来表现,在已见的东西方关于这块地域表现的电影艺术中,《益西卓玛》的人性主题所蕴涵的魅力是真挚动人的。这部影片的出现破费周折,也说明传统观念对人性表现某种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实际上,在我们的习惯领域中,对人的认识还较多把守着外在行动人的尺度,对情感动因和心理机缘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经验。

于是,黄建新的《说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与深度颇值得探讨的影片。在对人性挖掘与心理拷问方面,该片艺术的表现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据很大比重,它对人性的认知方式是有别于以往的故事电影或较多心理表现色彩的影片。应该说,中国电影的世纪末忧虑其实多半和观众疏离有关,除了大众化时代必然产生的艺术变迁而导致的分流,和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传媒对正经看电影方式的冲击之外,电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层面和粗浅道理的直接说教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这一套表现规程的观众已然厌倦了俗套。中国电影除非屈从世俗堕入打打杀杀和脱、透、漏式的泥沼,否则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国电影的人文艺术味日渐消失是很值得忧虑的大事,人文电影的天地其实很大,而其要害是对人性和人的内在思想与心理世界的剖析。从这一意义说,《说出你的秘密》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脚于一对夫妇因妻子造成车祸后隐匿不说,而导致整体生活世界的微妙变化,特别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复杂心理内涵,丝丝入扣,逼真现实。影片直面人的现实困境--心理灵魂境界,毫不犹豫的以审视自我而拷问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隐秘的个人内心世界的细微之处,揭示了我们常常不敢正视的心理现实。就此而言,显示了创作者对人生探讨的认识深度。影片的揭密不仅在撞人逃逸者是谁的谜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脚在常人面对这道难题时将如何正视的心理谜底上。在夫妻恩爱和怀疑猜忌之间,在良心谴责的道义感和惟恐罹难的恐惧感之间,影片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弱点、本能与人性良知之间的搏斗。着意于生活危难之际人心角逐与

网络文化现象分析 篇6

通过专家评议法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三轮筛选,最终确定评估指标,并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通信系统模型的5大传播要素为一级指标,用Ai表示;以各要素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用Aij表示;以全面、客观、准确为原则对二级指标进一步进行细化和量化,得到三级指标,用Aijk表示,其中将部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相关联的指标代替,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yaaph软件对专家打分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状态区间的确定

传播效果评估结果实质上由三级指标的得分所决定,由此可见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根据状态对三级指标归类,不仅使评估结果更直观,还能令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确定状态区间的过程中,三级指标得分值的相对高低比绝对高低更有意义.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来划分状态区间.

4实例验证

4.1互助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其土族文化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互助县有威远镇小庄村、东沟乡大庄村为代表的民族村寨,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景点,是青海省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青海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预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整体飞速发展,互助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必然进一步蓬勃发展.

4.2数据获取

采用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客观数据及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于部分客观数据无法获取,又不能用其他指标替换的重要指标,采用专家评议打分法获取.在整个数据获取过程中,客观数据占82.76%,尽可能减少主观人为性.参与主观指标评判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的学者、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经营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级行政领导和民族文化游客等,多元化的打分群体和大量的评判样本使得评估主观性进一步降低.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指标体系的测算采用0~1的数值来赋值,即分值越接近1,得分越高,分值越接近0,得分越低.

4.3互助县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结果

4.3.1整体评估通过已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将一级指标的对应指标得分求和,发现在一级指标中,信源因素(A1,得分0.1791)、信道因素(A3,得分0.1241)、信宿因素(A5,得分0.1210)分值较高,表明三者对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起到的综合作用较明显,增强了互助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而编码因素(A2,得分0.0479)和解码因素(A4,得分0.0920)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出在编码环节和解码环节.把关人(网站工作人员等)和解码中介(导游等)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对信息的损漏、误读和误译,是传播效果不理想的症结.目前,互助县对信息处理者有关民族文化培训的缺失是此症结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在二级指标中,信源因素下的政府因素(A11)和信宿下的主观因素(A51)两个指标相对较高,说明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大,而游客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对待互助土族文化的正向态度促进了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编码因素下的文化差异(A22)得分最低,再次印证了对把关人进行民族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3.2状态评估如前所述,整体评估并不足以支撑提升策略的制定.根据状态区间进行划分,并将三级指标归类,结果如表4所示.位于补充区间的受教育水平、网络利用率等8项指标是传播效果的最短板,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网络利用率有待提高,景区的信息完善程度、对外合作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负责编码的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土族文化的理解不到位,发布信息的网站不够权威,当地居民对解码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应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的提升策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补充区间的各指标进行优化,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位于改进区间的网络覆盖率、对旅游的态度等14项因素的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尚可,但仍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在保证补充区间的有效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逐步优化、稳步提升的策略,逐步对改进区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尤其是那些和补充区间因素从属于相同二级指标的关联因素更要重视,如与网络权威性相关的网络关注度指标、与信息完善程度相关联的文化代表性指标等.位于保持区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公开程度等7项因素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说明互助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网络媒介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少,导游和媒体在信息解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客的信息素养较高,信息时效性较强.因此这些因素在提升过程中可适当让位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补充区间和改进区间的因素,采取保持为主、实时监测的策略.但要实时监控保持因素的发展情况,避免其停滞不前,成为信息传播效果新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庞闻,马耀峰,郑鹏.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旅游学刊,2012,27(5):74.

[2]王兆峰,谢娟.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影响的评价分析[J].人文地理,2013,28(6):143.

[3]董亮.信息传播渠道对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4]孙丽.面对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

[6]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框架下的旅游营销传播效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173.

[7]WUShwu-Ing,WEIPao-Lien,CHENJui-Ho.InfluentialfactorsandrelationalstructureofInternetbanneradvertisinginthetourism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8(29):221.

[8]邓家先,肖嵩.信息论与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田原.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J].旅游管理研究,2013(4):20.

[1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E.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库索”现象的文化分析 篇7

关键词:库索,特殊语境,文化分析

1 库索产生的语境分析

由于全球化的传播和文化共时性的特点, 中国的前现代社会状况下却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现象。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拉断效应’使中国变成一个在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推移的复杂联盟, 从而为KUSO在中国网络上的兴起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正是后现代话语的知识态度和边缘姿态影响了网络文化的精神建构。在这种语境下, KUSO所表达的是一种用娱乐与游戏取代规则与组织的精神状态。他们用一种不协调的话语, 表达一种幽默, 从而颠覆神圣, 颠覆经典, 甚至颠覆传统的价值观。用这种调侃来满足他们的政治无意识, 与挣脱传统束缚的快感, 这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式的“狂欢”:它嘲笑别人的同时也嘲笑自己, 所以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它讥讽种种现实规则和符号秩序时并不实际地去反抗它们, 所以嬉笑怒骂皆自由;它虽直言不讳却并不一意孤行, 所以既不会引起"超我"的焦虑, 又能宣泄“本我”的郁积。

在KUSO表面的恶搞、戏噱的背后隐喻着高度的虚拟性与象征性。它是一种隐语式的谈论方式, 从KUSO的发展阶段来看, 它已经成为一种亚文化, 是后现代语境下, 特定网络群体的话语表达。这个群体中的成员正是所谓的新新人类, 他们不再顾忌逻辑思维与反省等严谨与系统性的理性活动, 只注重当下立即可以达到欢乐的目的, 他们不再追求复杂曲折的真理或各种抽象的理念, 而在于满足随社会激烈变动而不断改变虚极化的个人欲望, 社会物件的复制与高效率加强也促进了人们光看不想, 一看就信的倾向, 所以他们进行一种无中心、无主体、无体系的思考活动, 并且把这种思考活动直接等同实际的行动。

社会学家评论说K USO是年轻人用自己的文化方式, 颠覆和愚弄老一辈的思想。KUSO之所以能在年轻一代中快速成长, 正是由于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表达与宣泄的方式, 他们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权利。这些是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所渴望却无法实现的理想, 年轻一代所成长的环境不同于老一辈, 却要遵守老一辈的传统与价值观, 这是一种脱节, 而网络给了他们一个逃避现实的空间, KUSO给了他们逃避现实的表达方式, 由这种方式聚集起来的一个特定族群之间的交流互动, 又满足了他们想得到注意与倾听的欲望, 所以KUSO成为如《大开眼界》般的亚文化网络组织, 在这里你会因为权限而无法进入某些界面。

2 KUSO的后现代特征

KUSO对于主流社会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因为这个亚文化的群体用价值颠倒、视点位移、规范瓦解、种类混淆等修辞手段来消解一切恒定的常规、秩序, 来表明它自身的不确定性;它用反讽和玩笑来揭示所有既成的对世界的解释的人为性和虚假性。它有几个关键词:

1) 拼贴/移植。KUSO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手段之一。拼贴就是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的、由碎片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似的拼凑物。它包容了诸如新与旧之类的对应环节。它否认整齐性、修理性或对称性;它以矛盾和混乱沾沾自喜。例如:KUSO将美国总统的头放在一只小狗的身体上, 或者给男明星的头配一个正在跳艳舞的女郎的身体。

2) 互文/文本间性。KUSO最重要的意义生成方式之一。互文强调的是任何单个文本是不自足的, 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的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 在一个文本中, 不同程度地以各种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在极端的意义上, 甚至可以说, 任何文本都是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KUSO依附于既存的经典, 又将经典改头换面, 从而在消解原文本意义的同时, 又使人们理解了现在的文本。例如:将小人物认真的嫁接在众所周知的经典电影的精彩片段里, 让人们沉浸在无须思考, 只是暴笑的平面里。

3) 解构。KUSO的结构方式。解构就是将过去的结构推翻, 去中心, 消解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KUSO的作品没有中心, 任何他们认为可以搞笑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拆解, 没有意识形态的痕迹, 不会以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为话语表达的材料。他们可以将两个国家政要在谈判桌上的照片注解为论坛回帖的宣传画。

4) 游戏。KUSO的精神姿态。游戏是虚拟的, 把握了游戏的本质, 就是把握了自由的本质。我们都会有一种体验就是当你玩一场电脑游戏时, 不会担心你会受到什么实际的伤害, 如果你赢了却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愉悦。KUSO也是一种文化游戏, KUSO的玩家正是被这种不用负实际责任的精神上的愉悦所吸引, 所以任意的将各种原材料, 无论是经典影片, 国家政要, 公众人物, 甚至是普通百姓的影象, 网罗到他们的资料库中进行所谓的原创。

5) 网络。KUSO的传播媒介。网络自身有着KUSO产生和发展所适合的游戏规则。网络资源的随意可得性, 话语表达的匿名性, 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网络群体的互动性, 无疑使KUSO如鱼得水, 很多网站也出于商业目的开设KUSO专区, 如PCHOME开辟的“就是爱搞怪”贴图区。

3 KUSO与网络媒介的结合产生的社会问题与对策

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 网络社会的兴起也同样会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普及, 网络行为规范的滞后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 将可能使得各种网络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佛洛伊德曾经说过, 一旦我们把科技穿戴在身上, 马上就变成人造神 (prosthetic god)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库索都是邪恶的代表, 库索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有着特殊的社会语境, 对此我们如果积极的引导, 充分利用社会亚文化的减压阀作用, 为库索一族提供一个展示自己DIY能力的平台, 使其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与叛逆在自己创作的快感中得到

消极安全文化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篇8

在安全风险性很高的长江航运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运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水上运输企业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之不相适应与匹配的消极安全文化现象,给企业的安全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

消极安全文化的表现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这种消极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些员工安全意识不够强。一些单位和船舶,有的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不同的差异性。有的认为抓安全是上级领导的事,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有的认为抓安全主要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有的认为安全工作主要是分管领导唱主角,其它领导只是起配合作用等等。在这些思想支配下,员工安全责任心和积极性便打了折扣。不仅如此,在川江成库后,轮驾部门有部分船员安全工作的弦不如过去绷得那么紧了,在航行值班中思想不集中,疏忽望,放松了应有的警惕。

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最不缺的是制度,但最难落实的也是制度。在一些单位,船舶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落实起来走了样;有的我行我素,凭老经验办事,如:“驾驶台十条”、“四会六制”、“四机一炉”巡查、“劳动条例”、“船长监引航制度”等规章,这些都是长航集团近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海员在实践中摸索和从事故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是保障生产安全很有效的规章制度,但现实中执行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如:航行中有的舵工在驾驶室内吹牛谈天、听音乐等;“四会六制”在有的船舶上流于形式和走过场,个别的甚至存在“簿子上开会”、“记录上演习”现象。制度不落实是消极文化现象的突出表现。

体系文件的推行存在“两张皮”。在安全管理中实行安全贯标,是安全管理的新要求,但贯标工作在一些单位和船舶抓得不够扎实,具体表现为:体系文件在桌上摆着、纸上写着、簿子上记着,一套一套的,但是实际运行起来却仍是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和方法。如:有的船舶认识不到安全体系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保障作用,再加上船舶领导自己不熟悉体系文件,认为还是传统的管理方法简单实用,为了应付检查和内审外审,在船上找一个人管管体系,做做记录,就万事大吉,形成了体系“空转”现象;还有的船舶虽然是按照体系在运行,但是各种记录却没有跟上,都是在体系活动后或是检查时匆忙补记录,这也是体系“虚位运行”的一种表现。

基层单位(船舶)的基础管理工作粗放。安全管理是安全文化的重要体现,抓安全管理重在抓基础管理,如从制度抓起,从细小环节抓起。而一些单位和船舶在抓安全上往往是粗放式的,有的抓安全不是为了确保安全而抓安全,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有的船舶台帐记录不完整、不规范,随心所欲;有的过份依赖船舶主要领导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没有真正实现制度管人管事,当船舶领导自身的管理能力比较弱或是责任心较淡薄时,就会造成安全管理放任自流,滑到哪里是哪里。这种粗放的管理是安全的大敌。

部分单位和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强。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同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在长江航运这样一个风险较大、环境复杂、关联度高的行业,搞好安全工作尤其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但是目前存却在这样的现象:企业安监管理部门有时不能对二级单位和船舶航行安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有效的监控,导致生产和管理脱节,出现了安全工作上的“脱链”现象;船舶各部门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自为政、相互牵制,有事就打“太极拳”,没有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配合,形不成安全工作上的合力。

消极安全现象产生的原因

安全教育不到位。从我们的调查分析来看,有的单位和船舶教育是抓了,但是流于形式,把文件念一念,提几点要求便了事,没有结合本单位、本船舶实际,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安全工作抓不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影响。近年来,上级机关和公司先后下发了安全寄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汇编,有的单位、船舶没有很好地去宣传,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导致一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出现弱化和淡化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引起员工对学习有关安全业务知识和安全技能的积极性不高等连锁反应,久而久之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

现代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有些领导和基层员工在安全工作上没有很好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推行体系文件是“换汤不换药”、“多此一举”,思想和行动上仍然习惯于按老的模式、凭老经验办事,造成体系运行质量不高,这是其一。其二,体系的编写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改进,但有的基层单位、船舶一旦遇到运行中操作上的困难时,不是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而是牢骚满腹、无所适从或是干脆停止了体系运行,又恢复到过去的做法。

奖罚机制没有很好建立。在一些单位和船舶,奖罚机制不够完善,管理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直接奖罚权,即使发现违章违规行为,也难以及时制止和制约。当单位或船舶出事故后,第一问责的往往就是安全管理部门,长此以往,严重挫伤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安全管理人员产生“管好管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在有的单位,奖罚执行不力,该奖时不奖,该罚时讲情面、讲关系、搞平衡、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安全工作位置未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践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始终存在。当企业(单位)效益不好特别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企业领导人心里想的更多的是经营和效益,虽然对安全工作也在强调,但往往摆在第二、三位或更后的位置,形成安全工作讲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安全工作的错位,必然导致企业不能很好地去研究安全文化、制定安全制度、推进安全贯标。

效益对安全文化建设影响较大。当企业效益好时,贯标也好,抓安全规章落实也好,不仅在资金上不存在问题,而且推行起来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高。而当企业效益不好时,抓安全管理除了受到资金的制约外,员工的安全热情也随之下降,领导抓安全管理也变得缩手缩脚,认为只要不出事就是万幸。这种消极被动的安全观,势必难以确保安全工作持续稳定。

克服消极安全文化的对策

持之以恒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既要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教育,解决不“为”的问题,还要加强安全技能教育,解决不“能”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员工知晓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各级安全职能部门及党群组织,要深入一线,了解船员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疏通情绪、排忧解难,引导员工树立全新的安全观。

完善奖惩机制。近年来,各船舶公司每年都要一级一级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各级在安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以及相应的奖罚规定,实践证明,这一做法行之有效。除了签定这种安全责任状外,还应对安全工作抓得比较突出的单位、船舶及个人给予特别贡献奖;对关心安全、能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也要给予“金点子奖”;对安全事故的处罚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避重就轻、大事化小,使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大力推进贯标工作。要真正把安全工作纳入体系文件管理范围,就必须要做到“四有”即有一个好本子;有一套培训制度;有一个好氛围;有一套好机制。为提高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质量提供动力和保证。

加强预控监督。每一个员工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要事先对各个安全要素进行分析,从人(人员)、机(机械设备)、料(物料)、法(法则、制度)、环(环境)、测(测量、考核标准)等各个方面去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落实有效的安全预防预控措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进行纠正整改,防止问题堆积形成顽疾。

广泛开展安全竞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坚持开展好安全知识竞赛、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安全职能部门和公司工会还要适时开展创安全诚信船舶和“百日安全质量竞赛活动”,把安全工作与职工的内在需求、与职工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共同抓好安全工作。

上一篇:高中毕业证翻译 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在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