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育

2024-06-27

高中历史教育(精选8篇)

高中历史教育 篇1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我按照世界史、中国史两条线索,时空结合,整合原来的三个专题;又根据《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上陈伟国所整理的人教、人民、大象几个版本的知识体系,进行复习。我采取填空题的形式,主要根据人教版的课文进行挖空,引导学生复习课本,抓住主干知识。同时,每个考点加一两道高考例题,让学生熟悉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角度。再配以10道左右的选择题让学生随堂练习。课堂上,学生先填空,之后让一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把答案板书出来。之后再评讲例题,做选择题之后校对答案,最后针对学生错得较多的题目进行评讲。一开始这种方式学生还是蛮喜欢、蛮配合的,但两个月过去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一叠未填空的试卷来到高二(1)班——体育班。我每周在体育班只有一节课,他们由于早晨黄昏的训练,都显得比较劳累。我把试卷发下去,告诉他们今天要复习的考点。王崇拿到试卷后,大声叫了起来:“老师,没书啊!”“前几天检查,你们都有书啊!我还给你们加了分!”他们叽叽喳喳的说:“这还不

容易,到别的班借来的,加完分就还回去了。”我一阵晕眩,严肃地瞪着他们,装作后果很严重地问:“那现在怎么办?”王崇说:“你抄答案出来吧!”唉!是到如今,只好如此了,我想,只要后面的选择题他们能做出来,一样达到教学效果的。大部分学生应付性地记下了答案,有三分之一的体育生很快就睡着了。我把他们叫醒,他们行了几秒钟又想睡了。我再一次叫醒了其中的班干部林锦,他很生气很厌烦地抱怨说:“你很烦哪!历史课总是这样!我考试之前看看书就可以通过啦!我现在实在很累,你还是让我睡吧!”

我非常震惊,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同时,我也陷入了反思:确确实实,这段时间我的上课方式千篇 一律,没什么新意,学生不喜欢听,我是推卸不了责任的。面对高考升学的强大压力,师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科任老师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复习的连贯,采取某一种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学生长年累月接触一种教学方式的时候,他们也会形成类似于“审美疲劳”的“课堂疲劳”,这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偶尔玩玩新把戏,搞搞新意思,多更新教学方式,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我是历史老师,要努力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采用更新鲜、更有趣、更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更开心一点,学得更好一点,学得更积极一点。而不是采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无为态度,让学生来适应我的方式。所谓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应该是针对学生特点而采用的方式,是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况的教学方式。

我们回归课堂的本真时,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我首先怀疑的是:我这样讲学生能不能懂?我这样问学生能不能答?我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喜不喜欢?做为年轻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在这样的反思中,在这样对课堂瑕疵的苦苦寻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我们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高考政策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和学情、信息科学技术的改进等,相应地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育 篇2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审美的情趣……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高中历史教材中爱国主义题材到处都是, 比如在讲到《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的甲午战争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邓世昌和全舰官兵与舰同沉的悲壮片断, 让学生体会“此日漫飞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的为国捐躯、勇往直前的爱国热情。教师在讲到抗日战争时, 可以放映抗联将领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吃草根, 啃树皮的艰辛, 但是与日军斗争的爱国热情不减, 直到为国家战斗而死的英雄的影片, 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在讲到南京大屠杀时, 教师通过放映日军枪杀中国手无寸铁的国民, 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独立来之不易。通过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 通过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殖民掠夺, 造成了东方落后于西方,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痛恨殖民者、强盗, 从而培养了他们正直、正义的人生品格, 建立起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像这种爱国主义题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比比皆是, 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素材, 让学生真正体会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的艰辛,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报效祖国。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 重视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人文主义是个历史概念, 主要指在文艺复兴时期, 通过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重新发现人的价值, 把人从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以人为中心对抗中世纪的以神为中心。现在的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地位、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历史教育在知识素养上十分关注人的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理想信念、精神状态、民主、自由、平等、智慧、自尊等观念。

三、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忍的意志品质

顽强的毅力和坚忍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 拥有这些优秀品质使人生取得成功的例子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是随处可见的。孔子出身卑微而勤学不辍终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这些伟大光辉的伟人事迹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 教师要用好这些素材教育学生学习伟人的勤学不辍的品质, 让学生深刻领悟人生的成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伟人的这些可贵的品质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生活, 这将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 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 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高中历史教育 篇3

关键字 历史意识 创新 高中历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步步加深,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也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教育部2000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提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然而,由于中学教育面临的考试压力,更多教师选择以“高考”为指挥棒,忽视了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一、历史意识的概述

历史意识是历史范畴内一种思想形态,瞿林东曾经提到:“所谓历史意识,从一般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胡昌智也说:“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丁怀超则认为,历史意识应该有三重含义:“一是要尊重历史传统,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减少盲目性,争取不重犯历史的错误;二是把历史趋势与现实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使我们对未来既有谨慎的乐观,又有深沉的忧患;三是通过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可以明是非,别善恶,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

总而言之,历史意识就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它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作积淀,需要通过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根据已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对“历史”的定义是:“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是发展着的事件,也是一门可供研究的学科,它也需要站在整体的历史层面上对历史进行全面地审视。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中需要渗透发展意识、科学意识和整体意识的教育,同时历史意识也和创新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如何提升学生历史意识,促进高中历史教育

第一,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

首先历史课本的选材很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选材时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以及结论的开放性程度,避免内容太难或者出现争议太大的结论。

其次,教材编排的重心变化。传统教材重心在于历史事件的详细陈诉,陈诉方式也较传统,使学生无法融入到历史中去,很难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更别提学习了。经改革后的课本则主要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参与历史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教学课程的增加。选修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历史知识面的得以拓展,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与现代的联结,而活动课的开设则为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也使高中历史教育内容更加的全面。

第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有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高考要考的重难点,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历史更是一门科学,不仅需要学生知道是什么,更应该掌握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第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重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有着全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生,他们总是有着鲜明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总能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他们善于思考,对历史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而这些素质也是学习历史所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通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使学生以科学的、全面的、发展地、人性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思考历史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历史事件中,让学生领会到历史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历史影视资料,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历史原貌,这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应对考试打下了基础。

三、结束语

历史之所以能使人明智就在于它能使我们更清楚我们的过去,并从中能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以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使我们能更好地走现在的路。而历史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在历史教学中则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教育,还有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中历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琦.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黄天娥.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

高中历史教育 篇4

摘要:历史上,技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能施展它的魔力,如此迅速而广泛地改变着社会。以计算机和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似乎缩短了“未来”与“现实”的距离。而从2006年秋季开始,浙江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时代要求我们重新考虑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的关系。本文拟就高中历史新课程环境下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思考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计算机普及程度迅速提高,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走近民众,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正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知识获取的途径,在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革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学科历史文化璀璨夺目、人文特点突出,对于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又为这一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抓住这一机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记忆型向能力发展型转变,掌握收集、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用系统、整体的观念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这一点在高中历史学科课程的改革中也应该体现出来。

在新课程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运用的问题上,当前的历史教育面临着两大课题。其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对历史教学改革能发挥哪些作用,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能否创设更理想的历史教育,以克服传统教育难以解决的某些困难?其二是信息革命对历史与历史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或者说历史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改造才能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

下面,本人就这两个方面并结合自己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面的实践谈谈感想。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程中的作用

就其功能看,历史课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事物、情境、过程全部或部分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它能再现和创设新的历史情景,能提供替代的经验,使抽象的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较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化、形象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就其作用来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方面,正确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地帮助学生分辩是非,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如,在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用影像显示中国人民抗战的场景和民族英雄如邓世昌、杨靖宇等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事迹,使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到蕴藏其中的民族精神,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讲授司马迁、范缜、李时珍、曹雪芹、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相关的内容时,我们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或充满激情地把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就史学巨篇《史记》,范缜为坚持真理,不畏权贵著《神灭论》,1

李时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二十七个春秋完成《本草纲目》,曹雪芹在贫病饥寒交加中创作文学巨著《红楼梦》等坚强的意志,以及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格魅力等等,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养成高贵的品质,树立以民族、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己任的远大理想。通过媒体手段,可以直观的将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逐步而自然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智育方面,正确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因为现代媒体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现代教育技术也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素质教育还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搜集,然后通过对其的整理、分析、判断、运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文化的传承,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在CAI软件中我们不应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应该强调创造性素质目标,如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造性人格。因此在软件中我除了尽量搜集一些原始的图、声、像等资料外,更多的是设定了一些情感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人格塑造目标等。从而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探究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实践知识的迁移,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优点是多方面的,只要运用合理,必将给新课程注入新的生机。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的半年多中,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以实现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具体如下:

二、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程运用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

1、对创设历史情境的思考

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而历史感会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素质。

但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过去性是其特点之一。学生要认识、理解那些远距现实生活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运用多媒体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再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回溯历史,畅游历史长河。学生只有充分感知了历史,才能充分地理解。

创设历史情境可以用录象、图片、音乐等来完成。如,在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内容时,因为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沉重的历史。因此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页面配以暗黑色的底纹,加上有裂痕的仿宋字体,配之以低音鼓或大提琴等低沉浑厚乐器的乐曲,再配合战争影像的放映,从而创设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表达出悲愤的感情,使学生融入到这段历史的情境和基调中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

无论用什么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其功用均在于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之打破时空界限,感知“历史的真实”,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情境的创设和再现是认识、把握历史的起点,也是历史概念形成的基础,更是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手段。

2、对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几百年了。从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基于“人——机”关系或“人——机——人”关系的新教学模式还缺乏比较成熟的、可操

作性强的理论和成功而又具普遍意义的示范。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担心现代教育技术会削弱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重视了学生的智商而忽视了情商。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问题,我想要改变首先应该是对自身教育观念进行转变。

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一般书架型、工匠型的人才已经不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更适应时代的激烈竞争。所以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一类的观点以往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实现。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所以,教育家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我们应据此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发展是必然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新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于旧的传统的教学要继续借鉴其经验与长处,同时,必须改革那些陈旧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方法,要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观念武装自己。

3、对主体确定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一切的教育或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前提的,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因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时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毕竟只是“辅助教学”,它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全过程做成多媒体的一统天下,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观察的机会、联想的空间、质疑的余地、发言的权利,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教师的讲应该更多地由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替代。

4、对多媒体运用度的思考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应提倡使用。但要讲究“度”的原则,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内容合理安排。像欧洲殖民扩张一节,奴隶贸易中的三角贸易较难理解,这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一下,其它部分则不是很必要。而有的内容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如果再用多媒体课件使它变得十分直观那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在使用它时应该充分遵循教学规律,注意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

适时,就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要确立最佳的切入点,把握最佳时机。当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释抽象的疑难问题、传递一定的情感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材料和解决教学难点产生兴趣,并使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巨大的共鸣。如,上课开始,学生情绪尚未稳定时,课堂中,学生对有些知识感到枯燥时,课将结束时,学时开始疲劳,使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适当,这包括教师运用多媒体要适当,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表现要适当。首先,教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实现。如那些简单易懂的概念、原理,通过多媒体手段反而会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其次,可以用黑板讲清内容,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小题大做。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集成性特点,能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教师能否把教材的内容通过多媒体适当地表现出来,这还需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探索和不断提高。

适度,干任何事都要辩证地分析,要有一个“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过”与“不

及”都是不可取的。一堂课,如果多媒体表现种类用的过多,时间过长反而会有负效应。如一节课时,投影、录相、录音、电影„„纷纷登场,教师有条不紊,学生却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散了教学重点。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在的语言文字内容大概没有多少痕迹。所以,把握运用多媒体的“度”也非常重要。

5、对CAI软件交互性运用的思考

交互性是现代教育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它使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一个多媒体教材的应用价值,是否能被其它媒体所替代,是否是高层次高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材,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目前,相当比例的历史多媒体教材,对交互性开发应用的不够,或者说,只是广泛意义和简单意义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核心意义是可改造可新建的可变性。与信息的灵活呈现,简单的判别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交互性起到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节省学时,减轻教师劳动,丰富信息量和表现力等一般的意义。

运用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运用计算机课件时,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和情感交流务必要坚持,同时要注意设计良好的人机对话,使课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高中历史教育 篇5

2017-08-28 18:58:32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8期

摘 要:我国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每个人在做好自身修养之后,将家庭和睦当做小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国家安定做贡献。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还是以家庭美满,社会稳定为目标。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也将家国情怀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家国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39-01 1 历史与家国情怀 1.1古代历史上的家国观念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单位,也是国家的组成单位。我国历史上一直将国家看成是民族大家庭。古代的家庭指的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社会单位,然后又以宗族形式存在。宗族制是建立在以权力分配和义务履行为标准之上的,而我国古代国家的构建也是建立在权力分配和义务之上的。在家庭中,父亲的地位一般都是作为领导者和权威的象征而存在,家庭成员必须服从父亲的命令,后代对父亲还要旅行赡养的義务,这就是孝道体现;国家的领导者君主同样具备这种特点,他高高在上,臣民必须服从,还要无条件地忠诚于君,这样才能使国家稳固。对君主的服从与忠诚,其实是家庭对父亲服从与孝顺的延伸。

古代对家庭对父母的重视,发展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地步,甚至为“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又延伸为“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这样盲目的地步。这种家国情怀是建立在专制家庭和专制国家基础之上的,用家庭结构来要求民众对统治者的无条件服从,来达到国家稳定的局面。在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更是缺乏民主的。

但是尽管如此,我国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国家也因此相对稳定。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无数爱国爱家的英雄人物,这些人常常将皇帝当做国家象征,不让君王受辱,保护君王的生命成为臣民的义务,哪怕这个君王并不爱民。

1.2 现代的家国情怀

现代的家国情怀和古代大不相同,尽管家国结构相似,但家庭中父亲没有绝对权威,家庭成员都是互敬互爱,父母有抚养孩子的权利,孩子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无论是法律还是亲情上,不存在“父要子死”这样的极端要求。

现代的国家观念,也没有封建时代的专制式权威,对国家的忠诚体现在国家这个大单位,也就是大家庭的概念。

现代的家国情怀,指的是捍卫国家稳定,家庭和睦,这两者是相互相成,只有国家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使家庭和睦。而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只有和睦了,才能减少生活矛盾,而生活矛盾越少,社会越稳定。家国情怀不仅有内部因素,还有外部因素,那就是在国际上,国家之间的交流,自己的国家受到外来侵犯时,同仇敌忾,保卫国家和平,捍卫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2.1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学要求 家国情怀教育需要在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中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就明确提出了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进一步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和民族历史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利用时代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时代性是指要体现在社会现实和时代主题相联系的基础上,既要切合现实生活,又要符合历史发展逻辑。不能用今天的观念去解释历史事件,但要将历史事件作为借鉴,来审视今天的社会现实,这样才能活化历史。

多样性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利用历史资料,影视作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历史,还要通过历史来思考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2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在教材编排上,将每一段历史都安排为中外对比式,前半段是中国历史,后半部是世界历史,这样方便学生记忆,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在世界发展史中的作用。

在内容结构上,是按照政治制度,国家经济结构,传统文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历代思想家的顺序安排的。

从这样的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虽然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但我国属于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而西方却是民主制;我国的国家经济结构是农业为主,发展到商业和农业并行发展,而西方却是工业产生较早;在传统文化方面,我国的人文思想从汉代到清朝都是沿袭儒家思想,而西方却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在文化艺术方面,中国有无数的发明,还有独特的文化艺术;西方在工业和自然科学方面有更多的成就;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外国有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家和思想家中,中国有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外国也有克伦威尔,拿破仑,华盛顿等人,中国有孔子,外国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2.3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利用教材的编排结构,让学生通过中外对比,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外国的区别,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我国的民主观念没有西方成熟,这主要是长期的政治形成;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对比现实生活来进行思考。但在文化方面,中国却比西方更加丰富,这些包括传统文化,和思想家政治家都不逊于西方,用这些来培养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发现我国某些方面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用今天的现实,来反省自己国家的不足,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教学方式中,不仅要利用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文献资料,利用国内外影视剧来学习中外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育 篇6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利用课堂主渠道,提高学生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进行能力渗透

激发兴趣的教学内容不能还是初中阶段纯感性的、表面的、故事性的,而应是情理交融的、深层次的、思辨性的,要有能力的自觉渗透;激发兴趣的手段不能是随心所欲的、自由散漫的,而应从教材与学生现有认识结构的联系之处入手,围绕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任务,要有循序渐进的自觉安排。

首先,在教材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突破口。比如,学生在初中学习了美国的历史,对它比较熟悉,在《世界近代现代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归纳如下:1、没有少年,只有青壮年(指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2、两步并一步,开国又奠基(美国独立战争同时又是资产阶级革命);3、扩张版图,艰苦创业(西进运动是美国艰苦创业的历史);4、得天独厚,站在巨人肩上,工业化起步(指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工业的条件,又能利用英国的发明成果)。这样归纳,可以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世界近代现代史》讲到了日本的发展史,而中日关系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热点,在学习日本史的时候,可适当穿插一些中日关系的问题。比如,从古代的友好交往到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再到二战后的冷战对峙,以及70年代后的和平交往。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整理课本知识,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再次,在教材与学生个人思想的联系上钉上“扣子”。要把学生的思想放到与教材的密切联系中。

二、增强历史教育的实用性,提高历史的实用价值

首先,要深挖史鉴功能,充分发挥历史科学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如在治国方式方法上,历代帝王有所不同,一些君主目空一切,强权政治,结果身死国亡,另一些宽舒政策,国家繁荣,成为历史佳话,正应了“舟与水”的关系。历史教学应把这些内容具体化、集中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还能使学生发现许多现实与历史的某些联系,这就是历史在现实中的延伸和发展。

三、加强历史与其他边缘科学的联系

比如历史与文学。历史本是一幕生动多彩的立体生活画面,因此表现历史的教材和教学也应如此,尽可能使爱教育者在生动愉快的文学享受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在中外历史上,有无数建功立业的爱国英雄、帝王将相,有无数刻苦求学、奋发向上的文人志士,有无数为国家民族兴旺发达而努力奋斗贡献热血的人们,他们的光辉业绩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勇闯西亚,鉴真无畏东渡,郑和七下西洋,他们历尽了千艰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完成了使命,成为中外闻名的友好使者。

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披肝沥胆、前仆后继的奋斗业绩更是可歌可泣、动人心魄。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个激动人心、令人豪情勃发的真实故事构成的。

四、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误识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学生编一张知识的“网”。

首先,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这是教学常规最基本的要求,但在高中教材处理上,由于容量大、要求高、重理性,所以务求因果关系明确、逻辑联系清楚、重点突出,最忌平均用力、照本宣科、盲目拓展。

其次,在体系中给章节一个准确的“定位”。即阐述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比如《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一章,教材把它作为近代史的序幕和资本主义的.前奏,其本质内容是以生产力的进步带来新的生产关系萌芽――手工工场,然后在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领域引起连锁反应,展现了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关头的风貌。这样的定位,给了学生一个把握历史、掌握知识的很好的高度和空间。

再次,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联系。即“纲”,“纲举目张”,“纲”就是教材的主线。如《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一到四章,展示了资本主义从破土而出到茁壮成长的“四部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6世纪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世纪――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历程(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学生克服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心。

五、随机训练,逐步提高

训练要立足于教材,渗透于教学,穿插在课堂上。

首先,不忽视课后练习题,虽然都是基础题,但都涉及教材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要结合在讲授中,以题为目,边讲边练。

其次,教材上的思考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以教材为依据,培养思维能力,是课堂训练的重点。在讲授时应随机训练、即练即答,注重材料解析能力、评价归纳能力、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不拔高、不游离,在点化中领悟,在积累中提高。

再次,教师亲自精选精编系列练习题,最好一节一练,主客观题型都有,知识覆盖面宽,能力层次全,数量适当。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提高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情感教育 篇7

一、注重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师生之间如果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彼此之间就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学生也就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就会信任老师,相信其传授之“道”,从而扩大老师的影响力,使学生对该老师所教科目加以关注,不断产生兴趣并积极进行探索。

1. 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也即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从上第一节历史课开始,就要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自己的历史”,体会“什么是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如何学好历史”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别出心裁的第一节历史课,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传统历史的看法:原来学习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历史老师也不都是“老古董”,历史课也并不枯燥无味。于是,对历史这门学科开始有了兴趣。

2. 让历史课堂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照本宣科,不仅教师觉得没意思,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延伸和拓宽,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我引用了美国迈克尔·H·哈特写的:“在公元二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一直不如西方文化先进,但在公元后的一千年间,中国的成就则超过了西方。根据许多标准来看,七、八世纪中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最为先进。但是在15世纪后,西方超过了中国。在蔡伦之前中国没有方便的书写材料。西方世界有纸莎草纸,虽然这种材料有其缺陷,但是却比用木头或竹子做的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缺乏适当的书写材料是中国文化进步的一种极大的障碍。中国学者需要用车随行带上在我们看来是可怜的几本书,可想而知,用此依据来掌管政务,是何等的艰难。但是蔡伦对纸的发明,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有了适当的书写材料,中国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几百年内就赶上了西方。在随后的几百年中,西方发展得比较慢,而中国却出现了诸如指南针、火药和刻版印刷术等重大发明。由于纸比羊皮纸便宜又容易大量生产,所以整个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国家开始使用纸以后,就堪与中国平起平坐,甚至成功地缩小了文化上的差距。但是马可·波罗的著作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十三世纪,中国也远比欧洲繁荣昌盛。那么中国为什么最后又落在西方后头呢?人们说出各种不同的复杂的文化上的原因。但是也许一种单纯的技术上的原因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在15世纪的欧洲,一个名叫约翰·古腾堡的天才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印刷书的技术,因而欧洲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中国没有古腾堡,因而中国人仍使用刻字印刷术,其文化相对说来就发展得慢些。”

3.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创设情感生成的教学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有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如果能审时度势,抓住它们,因势利导,与历史学习联系起来,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创造一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会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如讲述“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浩浩乾坤》,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注意,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悲壮的历史情境。

二、注重学法指导,运用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感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诚信教育的渗透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诚信教育反思

高二期末考试,随着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学生陆续走上讲台交卷,但是就在这个时间段,考场的一个学生正在奋笔疾书抄另外一个学生的试卷,被巡查的年级领导当场抓到!看到那作弊的学生几乎空白的试卷,只有抄的那两三行公式,我当时觉得好笑又好气!好笑的是考試二个钟头都坐过来了,交卷的一瞬间还要作弊,作也不作高明些,还让人抓到!好气的是那学生竟然是我高二教的学生,虽然我只是她的历史科任老师,但是我总觉得这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我没有很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功能,没有培养好学生诚信意识……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做老实人吃亏” 、“讲信用无用”等观念广泛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内涵是丰富的,但最根本的便是“诚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连诚实守信这样基本的社会准则都做不到、做不好,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意义。因此,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在自身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已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科本身“真”的特点,建立历史学的崇高感和威严感,树立诚信教育的正面楷模。

何谓诚信?诚实,就是指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颠倒事实,光明磊落,处事实在;守信,就是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 ,就是追求正义。历史科学向来是讲究“直笔”的,古往今来,无论中西,历代史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世负责的精神,一贯追求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惩恶扬善的功效,这与诚实守信所要求的“真”,从本质上是相通的。正是由于这种严谨求“真”的修史传统,传承至今的绝大多数史籍都是可靠的信史,具有公认的权威性,这使历史科学本身就成为一种求“真”的典范和榜样,对学生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余遗力地宣传历史学这种求“真”的特点,弘扬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树立 “诚信”意识。

(二)充分利用学科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抓住相关实例进行有意识的点播,灌输“诚信意识”。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具有无限的广博性和教育性,在这其中寻找“诚信教育” 的实例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受知识水平和思维深度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往往很难在自己单独阅读和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样的实例,当然也谈不上自觉地接受感染和教育。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自身先具备这种意识,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捕捉机会,遇到可用来作为范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点播,以达到进行“诚信教育”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学科可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悟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将诚信教育从他律引向自律。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在这一点上,历史的课堂是有着充分的优越性的。以往我们就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如观看历史电影电视片,用 CAI 辅助教学等等,当然以其它形式开展的教学如实地考察参观、辨论以及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等也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历史教师开展“诚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此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诚信教育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只有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才可能取得诚信教育的良好效果。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这一学习方式呢?有专家提出了很有意思的问题。“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其中他们认为“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往往采用灌输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特别注意创建平等互信的新型课堂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对我大胆发问,勇于置疑,达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实现师生的真诚合作。这种合作既是一种诚信关系,也是诚信教育的基础。

总之,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深牢记:没有诚信的教育,就没有诚信的学生;没有诚信的学生,就没有诚信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之我见下一篇:浅析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