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2024-09-12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共10篇)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1

第一会场日程表(厦门一中)

11月14日上午

活动时间

上课内容 上课教师 教材版本年级 08:00—08:4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开幕式(崔峦理事长在开幕式上的讲话)09:10—09: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比本领》 四 川 万 力

北师版 二年级上册 10:10—10: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跨越百年的美丽》 福 建 郑玮瑜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 11:10—11: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杨氏之子》 辽 宁 干 琳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10月14日下午

13:30—14: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晏子使楚》 新 疆 范永强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14:30—15: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刷子李》 贵 州 赵 飞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15:30—16: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记金华的双龙洞》 江 西 甘 密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6:30—17: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四节《雷雨》 重 庆 余晓娟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 11月15日上午

08:10—08: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从现在开始》 上 海 陈易安

上海版 二年级上册 09:10—09: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姥姥的剪纸》 江 苏 刘广祥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10:10—10: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将心比心》 西 藏 王文艳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1:10—11: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四节《不留余地的狼》 吉 林 隋红军

长春版 六年级下册 11月15日下午

13:30—14: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云 南 陈 文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14:30—15: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浙 江 王彧钊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15:30—16: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天 津 甘 泉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1月16日上午

08:10—08: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广 东 易志军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09:10—09: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河 南 窦明琦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10:00—11:0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评课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博士生导师 伍新春

主持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 宇

颁 奖

特等奖

辽宁 干琳、江西 甘密、重庆 余晓娟、江苏 刘广祥、浙江

王彧钊

一等奖

四川 万力、福建 郑玮瑜、新疆 范永强、贵州 赵飞、上海 陈易安、西藏 王文艳、吉林 隋红军云南 陈文、天津 甘泉、广东 易志军、河南 窦明琦

单项奖

最佳教学手段奖:四川 万力

优秀教学设计奖:吉林 隋红军

最具教学潜质奖:广东 易志军

备注:每节课40分钟,每位上课教师课前有10分钟与学生交流的时间。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第二会场日程表(厦门市工人文化宫体育馆)

11月14日上午

09:10—9: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圆明园的毁灭》 北京 贾 宁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10:10—10: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桃花心木》 湖北 何先成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 11:10:11: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生命 生命》 山西 王瑞瑞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1月14日下午

13:30—14: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会走路的树》 山东 张 臻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 14:30—15: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献你一束花》 陕西 强晓娇

北师版 五年级上册 15:30—16: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我的舞台》 宁夏 李春梅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16:30—17: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四节《匆匆》 黑龙江 赵 昭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 11月15日上午

08:10—08: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田园诗情》 湖南 刘娅妲

湘教版 四年级上册 09:10—9: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普罗米修斯》 内蒙古 杜彩云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0:10—10: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伯牙绝弦》 海南 黄婷婷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11:10—11: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四节《黄鹤楼送别》 广西 谢 培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 11月15日下午

13:30—14: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红领巾”真好》 福建 林佩菱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 14:30—15: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浅水洼里的小鱼》 安徽 王倩颖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 15:30—16:1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三节《最后一头战象》 青海 陈 洁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11月16日上午

08:10—08: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一节《搭石》 甘肃 徐英强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 09:10—09:5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第二节《荒芜了的花园》 河北 李长浩

河北版 五年级上册 10:00—11:00 录音下载 在线讨论

评课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家 曹文轩 主持人:北京市北京小学校长 李明新 颁 奖

特等奖

山东 张臻、福建 林佩菱、黑龙江 赵昭、北京 贾宁、海南 黄婷婷

一等奖

湖北 河先成、山西 王瑞瑞、陕西 强晓娇、宁夏 李春梅、湖南 刘娅妲、广西安徽 王倩颖、青海 陈洁、甘肃 徐英强、内蒙古 杜彩云、河北 李长浩

单项奖

最佳教学手段奖:安徽 王倩颖 优秀教学设计奖:甘肃 徐英强 最具教学潜质奖:河北 李长浩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2

一、教师的心中有了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次观摩课中, 几乎见不到教师满堂讲、满堂灌的现象了,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节节生动活泼、富有生命灵性的鲜活课堂。

黑龙江赵昭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 整节课清新流畅, 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匆匆》是著名作家朱自清所写的一篇精美散文, 堪称“现代散文的典范”。过去, 这篇文章是放在初中学习的, 现在人教版把这篇课文放在小学六年级让学生去学, 是不是有难度?这是摆在执教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赵老师没有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依据教参、凭借自己的文学功底去逐段、逐句地分析讲解, 而是根据高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 结合散文这个文体, 借助于这个范本, 去教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此, 赵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些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学习活动:淤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顺句子, 难读的生字、句子多读几遍。于重点指导“涔、潸、挪、蒸”的读音及“挪、蒸”的书写。盂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语、句子, 仔细读一读;从这些词语、句子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旁边做一些批注。

甘肃徐英强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 课堂教学设计新颖、独特, 处处为学生的言语习得而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突出多音字、难写的字、四字词语的教学。接下来让学生精读品悟课文。在这个教学环节, 徐老师并没有走老路, 采用逐段逐句分析讲解的方法, 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 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协调有序、清波荡漾、人影绰绰, 招手示意、相背而行、理所当然”等关键的四字词语来品读、感悟。这样的课堂教学,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效果好。正是如此, 这节课获得了最佳教学设计奖。

二、注重了识字写字教学

无论是2001年版实验稿的《语文课程标准》, 还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都十分重视和强调小学语文课的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教学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而且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而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 常常习惯于讲, 讲挤占了学生的认读、书写实践时间。

这次我所听的16节课, 老师们都很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确实令人欣喜。16节课中, 除了有3节六年级的课没有涉及识字写字教学外, 其余13节课都有识字写字教学环节, 有些课还进行了强化。山东张臻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会走路的树》一课, 她板书课题时就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路”,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还知道哪些字带有“足”字旁, 随后让学生初读课文, 教学本课生字新词, 并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大概”的“概”、“早晨”的“晨”的读音, 运用动画演示、教师示范书写指导学生写好“趣、奇、陪”, 最后, 让学生再写写生字。福建林佩菱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红领巾”真好》一课, 一开始就对课题中的生字“领”进行认读、书写教学, 初读课文后, 出示生字,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叽、喳”, 拓展认读“喵、咯、呱”, 指导读好“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感受叠音词的读音特点, 再抓住象形字的特点, 采用出示相关图片、播放字的演变过程来让学生识记“崭、牌、巢”, 最后指导学生书写“捉、跃、蹦”。这些课上, 老师运用多种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大大提高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在这些观摩课中, 老师们都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每次写字, 老师们都能习惯性地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正确握笔的方法, 低年级的老师还能和学生一起唱一唱写字歌、做一做手指操;学生书写时, 老师进行巡视, 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坐姿及错误的握笔方法。同时, 每一位老师在写字教学时, 都能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

小学课本中的文章, 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的一些浅显、明白的短小美文, 没有多少深奥、难懂的地方, 因此也不需要老师支离破碎、繁琐的分析讲解, 要的是多给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悟。大量的课堂实践已经证明, 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 只要学生多读几遍, 老师即使不讲, 学生基本上也能读懂, 老师只要在学生搞不懂的地方稍加点拨指导就可以了。

这次所展示出来的课, 老师直接告知的少了, 而是让学生多读、多体验、多感悟、多交流。北京贾宁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他没有用大量的时间去介绍、讲解英国和法国联合起来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圆明园遭毁的这段屈辱史, 而是设计了3个核心问题:淤自由轻声读课文, 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于默读第2、3、4自然段, 看看昔日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盂课文题目明明是圆明园的毁灭, 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去写昔日的辉煌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文本, 去读、去圈画、去感受、去交流。

四、注重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定位。

这届所观摩的课, 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执教的老师普遍重视学生语言的学习、运用。一是格外重视完成识字、写字、朗读这些保底教学目标。无论是低段的, 还是中、高段的, 老师都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 强化识字、写字教学。陕西强晓姣老师执教的《献你一束花》一课, 先出示生字新词, 指名让学生读,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然后重点指导“一塌糊涂、亮晃晃、愧疚、成绩”等易读错的字词, 再听写“沮丧”, 指导学生写好“丧”。二是下工夫指导学生品悟词句,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宁夏李春梅老师执教的《我的舞台》一课, 在第二教学板块品读课文时, 就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默读课文, 看看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请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品一品这样表达的效果如何。学生同桌讨论, 再全班交流。三是及时复习、巩固已学语句, 注意学生的语言积累。甘肃徐英强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 在教学课文第3小节最后一句话的描写时, 他播放多媒体配乐的优美画面, 让学生说说听到这音乐、看到这画面, 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学生很快说出了“鸟语花香、古色古香、青山绿水”等已积累的词语;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学到的词语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一处风景。四是强化读写结合, 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所听的16节课, 有9节课设计了课堂小练笔, 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迁移到自己的写话、写片段中,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注重了文章表达方法的感悟

中、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 不仅要完成识字、写字、朗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保底的教学目标, 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为学生的习作及中学的语文学习作铺垫。河北李长浩老师执教的《荒芜了的花园》一课, 是一则寓言故事, 情节起伏, 文中多次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 使故事中的事物生动、形象、鲜明。李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这种表达方法, 在教学中特意让学生进行比对:现在花园的荒芜与昔日花园的美丽、大家讨论决心之大与谁也没有付诸行动、青蛙蟋蟀的欢喜到最后不高兴地离去, 通过感受、对比, 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对比中逐步理解故事的寓意, 加深对“荒芜了的花园, 还是照旧荒芜着”的原因的理解。湖北何先成老师执教的《桃花心木》一课, 是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的一篇借事喻理的散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借事喻理的表达方法, 何老师先让学生画出“我”对种树人的行为感到奇怪的语句读一读, 引导学生明白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接着引导学生研读桃花心木在“不确定”和“确定”的环境中分别会怎样生长;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与树在成长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树在不确定中学会了生长, 人在不确定中学会了生存;最后, 何老师水到渠成地小结:我们把这种表达的方法叫做“借事喻理”。

六、注重了教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

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 绝不是在课堂上学习一些已有的知识, 而是通过语文课堂这个时空, 更多地去学到怎样学好语文的方法。有了这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生就能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自主地学习语文。这样的一个语文教学的理念, 已被一线教师所认同, 而且逐步落实到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这次观摩课中, 许多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值得一线教师学习。一是教给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这次教学内容的体裁很丰富, 有记叙文、散文、小说、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诗、小古文、文包诗等, 老师们在教学中都能注意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广西谢培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一课, 老师按照“文包诗”课型的特点进行教学, 指导学生用“诗文对照”的方法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二是教会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内蒙古杜彩云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一课, 先让学生初读课文, 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指导学生读课文第1、2小节, 用四字词语概括这两小节的意思:拿取火种;让学生学着这样的方法分别朗读、概括出3到8小节及9小节的意思:受到惩罚、获得自由。随后, 老师进行点拨:通过读, 我们把这个故事读成了三个短语, 这三个短语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再把这三个段意连起来, 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以后我们阅读故事、记叙文这类文章, 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去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是教给学生阅读做批注的学习方法。学生带着问题, 边读课文, 边思考, 边在书上圈画相关语句, 对有感触的地方还能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次观摩课中, 有6位老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作批注, 这种方法值得提倡。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3

(一)(2012-11-15 13:36:39)转载▼ 标签: 成都市 金丝猴 梅花鹿 居里夫人 果子 教育

「教师简介」

万 力,女,1979年7月出生,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优秀青年教师”、“明日之星”、“学科带头人”。市国学研究中心组成员,县小语中心组成员。

擅长低年段语文教学,善于创设平等开放、谐动互生,诗意创造的学习氛围。倾心于朗读指导,“多样化美读教学”激励学生在朗读中放飞情感。教学风格清新、朴实、富有感染力。先后荣获成都市阅读教学赛课一等奖、市“十万教师大比武”赛课一等奖、四川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录像课获全国一等奖,多次应邀参加全国、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献课并做专题讲座。担任国家级课题《主题阅读在教学中的拓展与深化》的主研工作,多篇论文发表并获奖,《四川教育》“新生代教师”专栏人物。

拜智者为师,与文字结缘。梦想和孩子一道,用爱心和智慧滋养,在字里行间耕耘,相濡以沫,分享成长中的繁花盛景。

「教学设计」

读童话,比赛悟童味;怀童心,合作享童趣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比 本 领》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双华小学 万 力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童话故事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特有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比本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讲述了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通过摘果子比赛,他们懂得了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本单元的主题是合作,让学生懂得学习中、生活中的有些事情靠自己努力,或者靠自己的现有的本领是不能做,也做不好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依据新课标精神,本文教学拟运用自主识字、语境识字、情感朗读、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读童话,比赛悟童味;怀童心,合作享童趣。通过情境创设,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孩子在朗读中熟悉文本,在朗读中感悟内涵,在朗读中享受文学的魅力,在朗读中体验童话人物的情感世界,让情感得以升华!引领孩子全身心地浸润在童话故事里,得情、得意、得理、得言。猜读评演入文境,情理自得享童真。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领”、“象”等8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了”的两种不同读音。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尝试运用。

3.借助图画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模演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练字本、新华字典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感受四川 课件出示四川人文景观、川剧变脸视频等音像资料,学生欣赏感受四川文化特色,由川剧变脸了解表演者独特的技能。小朋友,你有什么特长?请生交流谈话。

二、导入新课,走进童话

今天咱们一起来读童话故事《比本领》,板书课题,教写“领”字,生读课题,引发期待。

三、整体感知,体悟童心

1.自读识字:注意哦,文中有许多生字,你会读吗?注意读准音。(生读文时,师简笔画梅花鹿、金丝猴。)

2.信息反馈:梅花鹿与金丝猴要考考大家(手指板书简笔画),读了课文,认识了哪些生字?生汇报交流,小结识字方法。

3.游戏“小猴帮你摘果子”:生认读果子上的词语。重点指导多音字“了”及词语“他们俩”的读音。

四、品读学文,享受童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情景引入:(出示课件森林图)瞧,梅花鹿在森林里跑来跑去;金丝猴在树上跳来跳去。本领真大,夸夸他!生回答。

师指导读句子:他们俩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

2.梅花鹿与金丝猴比本领,大象伯伯来当裁判。课件出示“象”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师强调重要笔画。

大象伯伯出了个巧妙的考题(引读)—— 大象伯伯说:“我来考考你们俩。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你们谁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

3.指导读句子:

梅花鹿想:“我跑得快,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金丝猴想:“我会爬树,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从这儿我们知道了,梅的本领是——跑得快,金丝猴的本领是——会爬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摘果子比赛马上开始了(出示课件),梅花鹿和金丝猴使劲儿向前跑去,它们俩是怎么表现的?自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学着默读。

1.场景感知:课件展示树高河宽,引导学生感受要想摘到果子不容易。

2.生自主交流:现在,大家来交流一下他们俩在比赛中的表现吧?生交流汇报,师课件逐句出示描写梅花鹿表现的句子。

梅花鹿飞快地向前跑去,轻轻一跳,就过了小河。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得意扬扬地想:“还是我的本领大。”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梅花鹿的本领大?(飞快、轻轻、一口气。)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句子中找个词来形容。(展示词卡:得意扬扬)。

指导读句子:“还是我的本领大。”(读中感悟“得意扬扬”的意思。)

3.它摘到果子了吗?引读——可是果树太高,他跳了又跳,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现在还“得意扬扬”吗?又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她的心情呢?现在它垂头丧气,出示词卡,生读。指导学生看图体会,生做垂头丧气样,带着动作感受读读这句话。

4.对比朗读:

对比感受前后两个不同的梅花鹿: 梅花鹿得意扬扬地想:“还是我的本领大。”

梅花鹿垂头丧气地想:“

。”

这两个词不仅是成语而且意思正好相反,它们是一对——反义词。在我们说话写话时,恰当地用上这样的成语,会让我们的语言更生动、形象。再读读,记到心里。对比读词:“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5.别垂头丧气了,我们来看看金丝猴吧!他怎么样?——课件出示句子:(引读)

这时,金丝猴还在河这边,他过不了河,正急得团团转呢。

急得团团转是什么样?师指导看图理解:从图中哪里看出它很着急?脸红,挠头,抓耳挠腮。请生做动作读句子,切身体验金丝猴的着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一切被大象伯伯看在眼里,大象伯伯说:(教师扮大象对梅花鹿和金丝猴说)

——“你们想想办法,就能摘到果子。”

2.听了大象伯伯的话,他们一下子明白了。①他们一下了明白了什么?合作,为什么要合作?(课件出示)生交流讨论,师小结:梅花鹿虽然“跑得快”,但是“不会爬树”;金丝猴虽然“会爬树”,但是“过不了河”。——跑得快,会爬树是它们的长处,但它们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

3.它们怎样摘到果子?用笔勾出摘果子的句子。生汇报,师出示句子:梅花鹿驮起金丝猴,过了小河。金丝猴很快就爬上树摘到了果子。生读句子。指导看图理解“驮起”。生汇报读句子,师课件出示句子,生读句子师随机把相应动词标红。(驮、过、爬、摘。)

4.它们各自都有本领,在这个比赛中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本领,一起合作才能成功。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梅花鹿驮起金丝猴,过了小河。金丝猴很快就爬上树摘到了果子。

5.最后——引读:他们一起把果子送给大象伯伯。大象伯伯问:“你们谁的本领大呀?”梅花鹿和金丝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指导看图,它们怎么笑的?你做一做笑的样子,生自由笑。如果你就是故事里的梅花鹿或金丝猴,你会笑着对大象伯伯说什么?

梅花鹿笑着说:“大象伯伯。”

金丝猴笑着说:“大象伯伯。”

五、合作游戏,体现童味

1.合作游戏,巩固识字。

2.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比 本 领

梅花鹿

金丝猴

跑得快

会爬树

合 作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本课8个生字。重点指导“考”、“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朗读。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头饰。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请生认读。

2.“反应快”游戏:出示生字卡片,请生快速认读,比比谁的反应最快。

3.请生轮读课文。

二、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1.小组练习,分角色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生戴上头饰,班级汇报表演。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中梅花鹿和金丝猴的神态动作,表演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评选出最佳演员。

3.交流:如果让你和你的同桌合作做一件事,你们会合作做什么/同桌合作讨论。生交流,师总结,课件出示格言——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4、实践:梅花鹿和金丝猴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本领,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合作,最后摘到了果子。我们也来一次合作的尝试吧!游戏“合作闯关”。

三、巩固识字:

1.课件逐个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生开火车认读。

2.换语境识字:课件出示包含本课生字的儿歌,生读。

3.找出儿歌中本课要求学写的生字,生字呈现在田字格里。生认真看,仔细想:你觉得还有哪个字最难写?它的哪一笔最容易写错?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重点指导:“考”“急”。

4.生选择自己觉得难写的生字写一写。

5.作业展示,师生评价。课 文: 比 本 领

森林里住着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他们俩都觉得自己本领大。大象伯伯说:“我来考考你们俩。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你们谁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想:“我跑科快,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金丝猴想:“我会爬树,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比赛开始了。梅花鹿飞快地向前跑去,轻轻一跳,就过了小河。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得意扬扬地想:“还是我的本领大。”可是果树太高,他跳了又跳,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这时,金丝猴还在河这边,他过不了河,正急得团团转呢。

大象伯伯走过来说:“你们想想办法,就能摘到果子。”

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梅花鹿驮起金丝猴,过了小河。金丝猴很快就爬上树摘到了果子。他们一起把果子送到大象伯伯。大象伯伯问:“你们谁的本领大呀?”梅花鹿和金丝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教师简介」

郑玮瑜,男,1977年2月生,福建省福清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我渴望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我的课堂,没有幽默就学习幽默,没有趣味就创造趣味,让孩子在下课铃响的一刹那才恍然——这么快就下课啦?!于是,他们开始喜欢学习,喜欢语文。

实践中,我也得到了更多教学生活的灵感。参加福州市“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获一等奖;福州市阅读教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福州市第九届阅读教学比赛第一名;福建省第九届小学阅读教学比赛第一名。一次次的历练,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更加自信地走进课堂,更期待思维的碰撞,快乐的交流,生命的愉悦,让每一次的课堂谱写生命的乐章。

「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8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

■ 福建省福清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郑玮瑜 [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述。《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自梁衡的同名散文,文章以“美丽”为主线,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和精神。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尤其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单元的学习重点,加强学生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居里夫人为科学的献身精神,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初步感知“美丽”的内涵。

3.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习要求] 按大赛组委会统一要求,学生准备如下:

1.借助本组“导语”和课后思考题预习课文。

2.针对自习提出问题。

3.读课文,自主查找资料。教师教学准备:

设计教学预案、制作 CAI课件。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多媒体要清晰,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解题,触摸“美丽”

(一)读题生疑,启发学生思维。

(二)提出目标,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伊始,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而后提出学习目标,抓住“美丽”这条主线入课,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美丽”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注意生字读音,思考: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并用横线画出表现美丽的句子。

(二)初读检查,反馈效果。

1.读表现“美丽”的句子,相机指导易错字的读音及难读句子。2.初步感知: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设计意图:初读,看似简单,实质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六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及预习能力,课堂上,着重抓易错字的读音及难读句子的指导,既扫清阅读障碍,又提高了初读效果。通过捕捉表现“美丽”的语句,对“美丽”有一种初步的整体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为下一个环节再深入的研读做扎实的铺垫。】

三、精读,品味“美丽”。

(一)默读课文,思考体会。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居里夫人的美丽?

(二)交流分享,品味领悟。

1.交流反馈: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居里夫人的美丽? 2.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推想词句的意思,并领会作者是如何表现“美丽”的。

3.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学本段时,着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并从整体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一是抓住居里夫人肖像描写的词句,从正面体会她的仪表风采;二是抓住主要事件及会场上的强烈反响,从侧面感受她超凡脱俗的形象,体现“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和谐共生。再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实现“文意兼得”的效果。】

四、自读,表现 “美丽”。

(一)自读课文,自主感悟。

浏览课文3—4自然段,思考:课文表现了居里夫人什么样的“美丽”?又是如何表现这份“美丽”的?

(二)汇报交流,表现“美丽”。

(三)朗读分享,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力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感知语言表达的内涵,体会人物可贵的科学精神。同时,习得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五、指导书写

(一)指导读帖

关注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二)指导运笔

示范关键笔画的运笔,让学生书空模仿。

(三)练习书写

提供生字卡。

(四)互评自改

充分肯定,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1-3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并强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为了落实新课标的写字要求,教师在板书、范写时,力求规范工整,自觉作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下笔前先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及关键笔画,在范写时对关键笔画做重点的指导,并给学生练字的时间,写后再让学生互评自改,在互评中学会观察,学会审美,在互评之后,再发现、再改进,在改中达到再完善、再提高,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

六、拓展延伸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二)推荐阅读《居里夫人传》。

(三)摘抄优美词句。板书设计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形象

居里夫人

精神

人格

第二课时(附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美丽”

1.听写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2.明确本课研读目标和基本学习途径(方法)。

3.学生展示朗读或背诵。

(二)研读,体味“美丽”

1.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说句子的含义。

2.揣摩表达顺序,学习思维表达。

3.研读文本,提出问题。

(三)背诵,积累“美丽”

(四)拓展,丰富“美丽”

1.阅读“阅读链接”,结合课文谈体会。

2.简单写下个人的阅读体会。课 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4

心 得 体 会

(2010.10.19)城关区吉崩岗小学:次仁卓玛 10月10日,在城关区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我与十三位教师有幸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观摩了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这次比赛分两个会场,我在宁夏人民会堂会场,一共听了十七节课,这十七位教师的课,风格各具特色:形象生动,气氛活跃;,条理清晰,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具体谈谈这次学习的感受:

本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所有的授课教师都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是带着孩子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品词读句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如: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小学的韩芳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这一课时,课堂上她抓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读文章,想画面;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表达效果等,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入情入境地感受人鸥真情。通过师生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真挚的感情,传达出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她耐心地进行指导,语言亲切、到

位,让学生一边想像,一边做动作,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动作后面海鸥的语言,体会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在韩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有滋味,学生真的被老人与海鸥情感所感动。

这次参加阅读课比赛的老师们在品词析句时不是一下子就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给学生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的方法。老师们这种不是让孩子们在山顶饱览美景,而是让学生一步一步去体验,感受美景,享受阅读的教法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5

京开路第二小学

胡建华

2015年3月14日-15日,我在濮阳建业国际学校聆听了全国优秀教师聂军、王东及著名教育专家张秋爽三位名家的课与讲座,受益匪浅,下面就自己的感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聂军老师作的课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他主要是通过小学生感兴趣的“抢红包”游戏及线段图、米尺,并借助孩子们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感知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来源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这样的课比我们单纯的看线段图认识小数、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效果要好得多,第一是学生对游戏感兴趣;第二是能够唤起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学生经常在超市里见过这类数,同时又经常听大人说起,所以对此并不陌生,由于有生活经验,所以孩子学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加上教师的及时点拨,所以本节知识学得比较轻松,效果较好。

二、王东老师作的课是四年级《鸡兔同笼》,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知识,原来属于六年级学生认识的知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但王老师本节课用了3个层次的支架把难度降低,使学生化难为易,掌握了新知。这三个支架:一是把要解决的问题的数缩小,使学生能够很容易拆分数,并且通过“数数”采用列表法和假设法发现数量规律。二是把第一层发现的带有猜想性的规律放到数量较大的同类问题中应用验证,进一步认识鸡兔同笼问题揭示的数量规律。三是在学生认识了规律后,拓展运用,加深理解,在更广泛的

属于鸡兔同笼问题中,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虽然用时较长,但学生自己随着教师的引导掌握了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值得学习。

三、张秋爽老师作的课是三年级《比较》。张老师利用学具把本节原本抽象的知识变成简单有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一对应的重要性,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新为旧,同时非常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多种解法的点拨,课后总结时,再次强调这节课学完了,你觉得那些知识非常重要。在学习本节知识时,虽然解法不一样,但共同地方是什么?再次唤起学生对课堂上新知的回味。这点我们应借鉴。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6

课堂教学点评

本次教学评比活动共有21名来自我全省各市县的教师参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个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已圆满结束。通过本次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评比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各位参赛代表对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教学理念有了新的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但注意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学习,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功能与价值,有效的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实效。下面就本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进行简要点评如下:

一、主要优点

1、善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氛围好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中所选内容应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大量研究也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从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如洋浦教科办的尹巧宁老师模拟小火车慢跑为情景的准备活动;白沙第一小学的符晓东老师将持轻物掷准的教学内容与打老鼠活动相结合等。“生活情景”的巧妙应用,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氛围中,大大的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这种贴近于日常生活的“情景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和感悟到了体育的魅力,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2、应用音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好 音乐的节奏,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一首节奏强劲,旋律优美的音乐,能使人感到力量,激发人的激情,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一首节奏舒缓的音乐能有效的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

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不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较好的降低学生运动后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有效的消除学生运动后的疲劳。从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们看到大部分老师在导入部分(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放松活动中)应用音乐来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学得到了加强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和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学习为中心的一门课程,运动技能的学习体现着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应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学习,使他们掌握能终身受用的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偏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过于强调人文性目标,一切以学生兴趣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情景活动、主题活动和体育游戏等取代或弱化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体育基本知识缺失、运动技能低下和体质下降现象。

在本次体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我们欣喜的发现,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已不再只停留于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形式教学,而更加重视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充分展现了体育课堂应有的意义与功能价值。

4、课程教学贯彻了身体练习为主的原则,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一堂好的体育课教师必须做到精讲多练,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同时,保证学生得到应有的身体练习。尤其在我国青少年二十多年来体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练习,保证体育课堂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和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从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采用了较为合理的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充分保证学生的学练时间,大多数课堂学生的练习密度保持在45%以上,为学生的技能学习与身体练习提供了必要的学练时间,这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问题或不足

1、教学目标的制订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

2、教学重点、难点在课中的体现不足,或处理不当;

3、教师的讲解示范能力有待提高;

4、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或随意性大;

5、准备活动的针对性和运动负荷的正确把握有待加强。

(1)准备活动的内容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要根据课的主教材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提高准备活动的针对性;

(2)准备活动的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准备活动的量不宜过大,一般让学生微微出汗即可。

6、放松运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放松活动除了全身性放松以外,还要注意注意运动负荷较大部位的放松,提高其针对性。另还可以以音乐为背景,可以通过动作和心理调节相结合提高放松活动的有效性。放松活动做得好,能有效的消除运动疲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否则适得其反。

7、教师评价要客观、科学;

教师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评价,不能夸大,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或凭空夸大。

8、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或文化引进体育课堂,优化课堂资源做的不够;

三、几点教学建议

1、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应有所侧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课堂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和可检测,有的教师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上过于笼统,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在情感目标中有的教师不管具体教学内容如何,硬将学生的合作精神、勇敢顽强的意志、集体主义精等均列入课堂目标之中,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应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我们迷失教学方向,并影响我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正确评价。

(2)目标难度要适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能、运动技能等实际确定目标难度,目标难度过小或过大不但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学生体能的发展,而且也难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愿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合理设置目标难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努力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贴近生活的、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可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注意民族的地域性的体育项目加工处理与课堂引入。

3、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运用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要符合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2)要在传统传授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合作互助等能力。

4、提高课堂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7

一、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走进科技世界的首篇讲读课文。课文记述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依偎着奶奶数星星的故事,课文中的数星星包含着以下三方面:一是通过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和奶奶的话表现他的仔细、认真、痴迷,二是写张衡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发现了星星的运动规律,三是写张衡通过观察验证了前人的说法。小张衡的性格特点都在人物的言行中充分展现。因为要用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教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课文,除了本课已有的生字之外,还有乱、绕两个字学生没学过,所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非常重要,教学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法渗透。根据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预设本课教学目标,将识字、学词和指导读书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张衡的品质特点是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2.学习并积累词语。如,无数、珍珠、汉朝、天文学家、距离、清楚、钻研等。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4.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观察星空。

教师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CAI课件。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要清晰,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星空图,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2.初识张衡,读准后鼻音衡。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出示卡片张衡认读,读准后鼻音。

(2)他是汉朝人,出示卡片汉朝认读。

(3)那时的小张衡是怎么数星星的呢?

(二)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1.一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书,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2.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初识张衡,读准后鼻音衡,了解汉朝。

出示生字撒、玉、衡、汉、仰、傻、距、组、楚,了解学情。

3.指导读句,学习字词。

在句子中认读生字,学习读长句子。

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他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生字变红)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读第一句,指导读准多音字数

(3)指导读好句子,无数的星星像珍珠撒在夜空中,多美呀!谁来读?

学法指导:读长句子,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多读几遍就读好了。

(4)就像这样再读读这两句话,注意生词。

(5)读第二句,学习距离。

(6)读第三句,学习清楚。(三)指导读文,读通读顺。

1.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指导读句。

①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导读好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体会逗号后面停顿要稍长。

2.读第二自然段。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指导抓住奶奶的表情,读出奶奶亲切的说话语气。

3.读第三自然段。

通过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理解词语距离。

4.指导读第四自然段中爷爷的话。

(1)自由读一读爷爷说的话。

(2)出示爷爷说的后三句话: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3)指导读爷爷的话,在朗读过程中识记勺字,写勺字。结合星空,理解一组一组的,与祖对比识记组。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伊始,我心甘情愿地让学生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主地感受语言,熟悉语言。在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识字、学词、感悟、积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读中释词、析句,实现了教学功能的综合化。】

(四)示范引领,学习朗读。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认真看。

学生自由练读,展示朗读。

(五)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1.积累词语,巩固识字。2.指导书写数睡距离,提醒偏旁写法与字义的关系,重视重点笔画的指导,教会学生读贴、描红、临帖,在巡视指导过程中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

3.展示点评。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8

三十一中 韩丽

2017年11月29日上午,在我校四楼录播室举行了水区第九届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课高中段比赛,我也有幸听了四节高中语文优质课。本次赛课采取的是二十分钟微型课堂的形式,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都各有特色。参赛教师各显其能,各展其才,以其各自特有的风格、独具匠心的设计、严谨缜密的逻辑、优雅大方的教态和扎实娴熟的基本功,为我们奉献了一节又一节精彩的优质课。作为一名年轻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从这几节课中也学到了很多,现总结如下: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老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深入到听课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深处。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如,一段优美的范读,不仅起到了示范作用,还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感受到老师的语言太美了,我也要这样去读,从而唤醒了学生读的欲望。这一方面更值得我去学习。

教师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高效”,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尤其学生的学习效率。每节课都非常注重对预习的落实。导学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深入品读文本时有同学就能够谈得深刻、全面甚至语出惊人。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切切实实把课前预习落实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抓住导学目标的好习惯,上起课来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指导他们细读品味。叶圣陶先生曾指出“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自己正确丰富的理解。可见,字斟句酌是感悟的需要。这一点,所有上课的老师都做到了,能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重点词,重点句反复品味。

让学生去读这篇文章,让学生从读中去体会文中蕴含的意义。尤其是河东段老师讲的坐井观天,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品味阅读,板书清晰漂亮,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中孩子们充满了激情,学生在诗性的课堂里浸润,收获的是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丰厚语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开发,更获得了生命发展的动力。教师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达到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而我有时在课堂中,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读又占很多时间,恐怕课时完成不了,于是老师的问和讲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这方面应该好好学一学,得转变转变。

语文到底是教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语文应该是品语言,习得优秀语言的写法,学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语文应该是修养性情,体悟人生,所以语文应是教学生动情去读去感受。语文应是培养一种语文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感动,善于反省和领悟人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每一次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听了这些精彩纷呈的课堂,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

总之,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9

——在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上的评课发言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王雷英

(2002年,第4届,广西.南宁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本次大赛让我热血沸腾,除了会场的温度,我想,只能因为思想。看到每一位帅哥靓女登台,笑靥如花。我常感慨老师的笑容,笑得很孩子气,眼睛弯弯的,脸蛋暖暖的,这一定能消融一切距离。一个爱笑的老师,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一定会带给孩子难忘的记忆。

本届大赛,却与以往很不相同,堪称“颠覆”,因为“创新”,开启了“阅读系列课”,“表达系列课”,我们感觉大赛一下子活跃了,跳跃了,没有内容雷同的课,也没有老气横秋的课,大赛课耳目一新,它所呈现出的理想主义色彩,以及思辨意义,让人迷醉。

虽然有些教育的旧疾,如霾一般,奈他不得,但总有一批先行者,从未放弃思考!每一次课堂展示,都是一次思想的风暴;每一次课堂展示,都使我们离教育理想国更近一步。庆幸,两年一届大赛的课堂总能一次次提醒我们去追问教育之“道”:学生在哪里?老师要做些什么?课堂要做些什么?

毫无疑问——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了价值追求的质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各个省市思想者的团队引领下,大赛课堂异彩纷呈:

1、课堂空间广阔。第一次全国公开课向小学语文的所有领域开放。课型多样,流派纷呈。有纯粹的精读课、略读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也有混合型的读写结合课、以写促读课、口语交际和作文一体化的课。课的内容的开放引发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情境型,悬念型,任务型,实践型等等,同时也在课堂上呈现了各地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较为特色的成果。感谢16位上课教师为到场的小语同行奉献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2、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趋向儿童化、生活化,体现趣味性、语用性。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注重在语境中开展理解和表达训练。关注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教学环节丰富,学生参与度广。

3、教师的素养全面。板书漂亮,普通话标准流利,语感好,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彰显,激情感染型、循循善诱型、扎实训练型、理性指导型等。

4、教学方法因课而异。我们看到有一些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子,比如,课内学习单的使用,富有创意的情境创设,ipad进课堂,四人组、六人组的学习,学生参与讨论、板书、评价等。

5、每一堂课都可圈可点。有人说,“没有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凝视每一堂课,都有值得回味的亮点。例如;(1)《古诗两首》:叙事类古诗,借助化诗为文的方法,让三年级的孩子熟读成诵,很朴实很扎实。

(2)《情境体验作文》:真实,现场感强,强调体验,课堂预设有弹性。(3)《跟我走吧》:把握学情,方法多样,手段运用恰当。

(4)《第一次抱母亲》:课前谈话设计佳,课风和文风的基调比较一致,扣词揉读“没想到”“瘦”等,融理解与表达为一体。

(5)《丰富的音响世界》:板块清晰,精心准备口语交际元素,有生活情境。(6)《学写读后感》:有阅读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作文课,方法指导意识强。(7)《人物描写一组》:单元组块方式大胆,阅读思维跳跃。

(8)《伯牙绝弦》:知音文化,打动人心;补文拓展和信息阅读,夺人眼球。

(9)《画家和牧童》:遵循低年级读词读句读段的规律,教师的评价语言好,关注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体悟让人印象深刻。(10)《小足球赛》:教师的指导意识强,注重师生对话。(11)《活见鬼》:学法指导清晰,文言文的特点把握得很好。(12)《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写结合,注重指导,小组互评点赞。

(13)《我》:目标集中、明确、一贯,环环紧扣,师生对话融合,教学效果好!

(14)《寓言两则》:课前十分钟设计巧妙。教学环节设计有创新,关注到语言现象,教学语言贴近儿童,语感好。

(15)《有趣的动物植物》:教学手段新颖,交际情境有趣,注重交际礼仪,注重交际的语言表达,注重小组合作,教师的引领非常注意细节。

(16)《保护有益的动物》:教学朴实,贴近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听了两天半的课,让我对理想课堂,创新课堂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立化教材,“取舍”有道

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的教科书概念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选用教材提出了挑战。我们要敬畏教材,虽然不完美,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但凝聚了一大批思想者的智慧。关键是要立体地看教材,把教材当成可以开发的资源包,可以删减,可以增补,可以整合,可以重组,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全息元素。建议从语文素养,语言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角度梳理“训练序列”,“读写指导”,让教材立体又系统。

“取舍要有道”,什么重要?什么该舍?什么该得?智慧往往是安静的,细微的,需要潜心理解的东西。“减法比加法更能使灵魂成长”。

通过研究教材之后,需要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最适度的教学目标,最有发展性的教学目标。然后,基于教科书,基于儿童,基于文体的特点和课型的特征来确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表达系列是侧重于表达,它离不开阅读;阅读系列是侧重于阅读,它也不可与表达分离。我们要让教材站起来,立体化,奔跑起来,让它真正成为引领孩子全面成长的“课程”。特别要注意一堂课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有一贯性,每个环节要思考的是如何靠近目标,达成目标,而不是偏离目标,偷换概念。始终要思考“我要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而服务”。所谓“取舍之道”也在其中,我们要好好研究、锤炼“取舍”的眼光。

二、遵循规律,落实“语用”

语用,就是言语的实践。语用学习要和内容理解,情感陶冶,学法指导相融合。课堂要呈现丰富性,应该加强有意义的语言训练,抓住文本中典型的语言现象,让孩子走个来回;课堂要呈现多义性,应该加强语用前提下的语文体验学习。比如:1)结合孩子的生活经历;2)唤起孩子多元的阅读理解;3)关注孩子阅读和表达的交互;4)让孩子充分的展示交流分享。语用,就是听说读写反复结合,知能情理始终统一,就是学习言与意的转换,转换是艺术。朗读不足,讨论不足,咀嚼不足,评价不足,整合不足,练笔不足都是转换意识的缺失,也是课堂表现出来的动态生成的缺失。

要遵循“小-语-教-学”的规律。“小”,儿童元素,即小朋友的年龄,心理,年段成长规律等;“语”,语言元素,即言语构词,构句,构段规律等等;“教”,策略元素,即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先说后写,读写结合等等;“学”,学习元素,即认知规律,模仿迁移创造的学法规律等等。小语教学基于课程标准,遵守课堂规范,遵循了规律,才可以将语用落到实处。

三、关注素养,提升学力

可能我们对语文的听、说、读、写、思的素养烂熟于心,但是这里面还应有讨论的素养,交际的素养,倾听的素养,对话的素养,评价的素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涵养。我们的语文关注立言、立意,更要关注立人。

比如,课中意外出现的学生对笼中鸟作文的命题——“留下,是我们的自由”(《情境体验作文》一课),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正面的引导,至少也要保留意见,这样才可以避免价值观的偏颇。

学力的提升度,更多的指向学生从“进课堂”到“出课堂”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度。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操练和提升的关系,如何控制节奏的缓和急,练习的多与少,质量的实与活,深度的沉与浮,方式的同与异等等,值得思考。

有人形容两年一度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是全国小语界的“春晚”:层层选拔,精心包装,期望“全国瞩目,一炮打响”,表现为:过多的预设、过多的试教、过多的指导。漫长的磨课过程,让我们的课堂失去了当初的自然、质朴、清新,以及创新的锐气。纵观本会场,个人感觉我们的表达系列,阅读系列课还可以更丰富,(作为参加过大赛的过来之人,深知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很多因为现场的原因导致课堂无法完美呈现,这也是大赛的遗憾之美),但是每一堂课所带来的思考的价值却无法估量。这里提出三个值得大家一起研讨的课题:

1、遵守常规与追求创新的关系。每个学段都有最常用的常规训练和常规教学,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看家法宝”不可轻易丢弃,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价值取向:理念先进、方法科学、简明有效。

2、尊重教材与适度拓展的关系。有的课,对教科书中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对教科书中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有的是恰当的,有的不那么恰当,假如还不具备创新能力,不如先用好教材原先的内容和目标,这样更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

3、教师指导与以生为本的关系。因为教师问得过多,指导过细,说得过长,学生自主阅读、体验、交流、练习、提问、质疑过少。多数作文课,学生动笔作文时机太迟、时间太少。生命的课堂,是孩子感兴趣的,是孩子特别需要的,只有课堂里的学习方式真正发生内在的改变,学习才会变得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这次看到有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合作,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师生的对话形式比较单一,交互的角度不够广阔,也缺少稳定的对话框架,学生没有充分活跃地参与进来。中肯地说,这两天,桂林的孩子,课堂表现得非常棒,表达舒展,流畅,让我们赞叹不已。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信息量越来越大,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应该有更广泛的自主参与,应该更充分地享受课堂的活力,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只有“课堂”有灵魂了,才会拥有有灵魂的教育。全国小语会首次在全国性的观摩比赛中进行语文全领域的课堂教学展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新举措,也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值得商讨的问题。语文课堂如何更加生活化、更有趣味性、更具实效性?作文教学如何指导和展示?读写结合的课如何恰当定位目标等等,一线教师依然迷惑。

举办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篇10

2018年4月11至13日,广东省第九届小学数学说课展示观摩活动在惠州市江北体育馆C馆举行。经过闭门说课比赛,获得壹等奖的24位教师中的12位老师进行了现场说课,其中6位教师还现场执教展示课,专家还进行了点评。老师们精湛的说课艺术、专家精辟的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使我受益匪浅。

一、重视学情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有效,教师不仅要清晰地知道教学内容及其价值,而且要准确把握学情,明确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是什么。从这次现场展示的说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学情分析,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已有经验,很好地找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切入点,充分预见学生的学习困难点,使教学更加有效。例如,中山市张丽媛的说课《认识负数》,教师为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通过课堂前侧,发现学生对负数基本已经认识,但是对于负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理解不是很透彻,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这一知识点并不知晓,最终才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由此可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二、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这次学习中,我发现“数学课堂活动化”是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很好地促使学生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如,东莞市林细庆的说课《如何还原立体图形——观察物体

(三)》,通过创设4个从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操作与推理”任务,让学生在不断地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深刻的影响,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抓住数学的本质,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从而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次观摩活动中,各位老师都精心设计教学,通过设计多层次的数学任务,引领学生逐步把握数学本质。如,深圳市张婧老师的说课《填数游戏》,通过精心设计的递进的三个游戏:抢答填数——合作填数——独立填数,每次游戏提出一个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经历填数游戏的全过程,独立尝试寻求突破,小组合作比较辨析,交流互动质疑分享,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收获,推理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

除了以上几点,此次说课观摩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折服;第二,教学课件不再追求华丽,而是更加注重实效;第三,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感触很深,在学习中也看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丰富自我,潜心教研,积极实践与探索,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数学味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提升!

上一篇:贝壳石的启示作文下一篇:木头历险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