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评估指标

2024-07-02

抗生素评估指标(精选8篇)

抗生素评估指标 篇1

1-4-1医院有抗生素管理奖惩规定,对合理应用的前十名无规定不得分;有规定未落实酌情扣1-4医院实施奖惩 查阅资料 15 给以奖励,不合理应用的前十名公布并处罚 5-10分 发现临床科室自行采购、调剂抗菌药物2-1-1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现场抽查当日门诊处方 6 的处方或医嘱,扣3分/例 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及住院病历 2-1 采购渠道符合要 求 发现临床科室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的抗2-1-2 临床科室不得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

现场考查 4 菌药物处方或医嘱,扣2分/例 物。

2-2-1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严格使用省药品集中采购中发现使用中标目录外的品种扣2分/种,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标目录内的品种(非公立医院除外),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10 非批准、公布通用名称抗菌药物,扣4 应目录》、现场考查 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分/种 2-2-2 是否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 2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要求>60%以上品种在国家目录内,每下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仿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10 采应目录》、现场考查 降5%扣2分 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购管

2-2-3 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三级医院不得超过50种,二级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 10 品种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理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 应目录》、现场考查 100 2-2 品种管理符合要 2-2-4 同一通用名称杭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分 10 品规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求 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 种 应目录》、现场考查 2-2-5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 10 品规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个品规。应目录》、现场考查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 2-2-6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个品规。10 品规超过1个扣2分,扣完为止 应目录》、现场考查

2-2-7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

品规超过1个扣1分,扣完为止 超过4个品规。应目录》、现场考查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 2-2-8 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5 品规超过1个扣1分,扣完为止 应目录》、现场考查 — 2 —

2-3-1 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现场检查备案表 10 无备案表扣10分;未及时更新扣5分 部门备案。考查《医疗机构抗菌药无相关制度不得分,无相关内容扣3分, 2-3 备案管理与临时2-3-2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5 无会议记录扣2分 采购20分 内容、相关会议记录 2-3-3 建立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无相关程序扣5分,同一通用名抗菌药录的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程序。特殊感染患者临时采购,须现场检查特殊需要临时 5 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超1次扣1分 按临时采购程序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同一通用名抗菌采购审批表 未审批同意采购的,一票否决 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3-1落实分级管理制3-1-1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无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扣5分,每1人超 10 查阅资料 度 物的处方权限 权限扣2分 3-2-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抽查出院病历 10 比例超过60%扣5分,每超过5%扣1分 3-2-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查阅资料 10 比例超过20%扣5分,每超过10%扣1分 3-2临床应用指标 3 超过40DDD扣2分,每超过10DDD扣43-2-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 查阅资料 10 临分 床3-2-4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不超过30% 查阅资料 20 比例超过30%扣10分,每超过5%扣2分 应用3-3-1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指征 查阅资料 10 发现一例无指征用药扣1分 1003-3-2手术预防用药于术前30-120分钟开始,24小时结分 3-3预防用药 查阅资料 10 一例不符扣2分 束 3-3-3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不超过30% 查阅资料 10 一例不符扣2分 未开展处方点评扣10分,开展但点评医3-4-1每月点评不少于25%的医生所开具的处方、医嘱,3-4处方点评 查阅资料并抽查处方 10 生数不足25%的每下降1%扣1分,处方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 点评量未达到50张/人的,每人扣1分 — 3 —

未建立信息平台的不得分,未正常运转

抗生素评估指标 篇2

1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动物及分组情况

试验在青海大学实验牧场进行,由该场提供品种相同、出生日龄和体重接近的35日龄三元商品猪4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公母各5头,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 1% 、0. 2% 、0. 3% 益康XP,对照组添加50 mg/kg金霉素。

1. 2主要仪器

电子称( KD - DDS) 、采血管、采血针,市购; GF - 224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上海精科仪器有限公司。

1. 3饲料

试验前先测定各种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根据该阶段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参考NRC( 1998年) 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 见表1) 。4组基础日粮成分和营养水平保持一致。

1. 4饲养管理

试验猪饲养于带半漏缝地板的封闭猪舍中,每个重复仔猪饲养于同一栏中,自由饮水,由于采食过多的饲粮可导致腹泻,对其进行定量饲喂。试验过程按常规饲养和免疫规程进行饲养管理,注意观察仔猪生长发育情况。试验从仔猪35日龄开始,预试期为2 d,正试期为19 d。

1. 5测定项目

1. 5. 1生长性能指标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每头猪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各栏的日采食量。计算每头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每天记录腹泻仔猪头数并计算腹泻率。腹泻率( %) = 总腹泻仔猪头数/( 仔猪头数 × 试验天数) ×100%。

1. 5. 2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结束时,每栏随机挑选公、母仔猪各3头,前腔静脉采血5 mL,室温下倾斜放置1 h后,3 500 r/ 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于- 20 ℃保存,备用。使用GF - 224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血清尿素氮。

1. 6数据的统计分析

对所有测定数据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 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 1益康XP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见表2)

注: 同行数据肩标大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 < 0. 01) ; 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2可以看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用益康XP替代金霉素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仔猪的生长。2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1组和3组(P<0.05),对照组、1组和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2,3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2组极显著高于1组(P<0.01),3组显著高于1组(P<0.05),2,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组料重比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组(P<0.01),而1组和3组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组与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益康XP水平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2组腹泻率最低,1,2,3组均低于对照组。

2. 3益康XP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与对照组相比,1,2,3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5) ,1,2,3组间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 05) ; 各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血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P > 0. 05) 。

3讨论

3. 1关于断奶仔猪生产性能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益康XP替代抗生素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同时发酵代谢产物更加绿色,更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在益康XP的使用量方面可以看出,日粮中使用益康XP替代金霉素均能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益; 但随着益康XP使用量的增加,试验猪生长性能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因此日粮中添加0.2%益康XP效果最佳。

注: 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相同或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 >0. 05) 。

3.2关于断奶仔猪腹泻率

益康XP中含有肽、有机酸、寡糖、增味物质和芳香物质等,能够促进动物胃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增强动物的抗病力。 由于仔猪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酶系统的发育相对也不完善,对益康XP中比较容易吸收的小肽、有机酸、寡糖具有特定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益[4 -5]; 同时亦可促进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降低断奶带来的不良应激,也降低腹泻率。本试验结果表明,用益康XP替代金霉素能有效地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头数和腹泻率, 从而促进断奶仔猪健康生长。

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喂时根据日粮营养需要标准进行人工投料,而非自由采食,可能由此影响日增重效果。另外,适当限制采食量能有效地防止断奶仔猪过度采食造成的腹泻。

3. 3关于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是组织细胞通透性发生改变和机体新陈代谢机能发生改变的反映。血清总蛋白含量的高低可反映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强弱,当血清总蛋白含量升高时,可促使其与组织蛋白保持的动态平衡向组织蛋白沉积正方向进行,从而促进组织器官的生长[6 -7]。免疫球蛋白是动物受抗原刺激后体内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地相互作用的一类球蛋白,可以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血糖是动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供给库,血糖浓度是动物生命活力的反映,一定范围内的血糖水平与猪的增重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血清尿素氮是反映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利用的重要参数。血清尿素氮含量越低,氮的利用效率越高[8]。在本试验中,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益康XP的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含量均增加,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降低。这说明饲粮中添加益康XP对仔猪血清中蛋白质的合成产生了影响,可提高仔猪对饲粮蛋白的利用率,促进体内蛋白的合成,提高代谢水平和机体免疫力,进而促进仔猪生长。

4结论

儿童补维生素A前要做营养评估 篇3

童童自幼挑食,不爱吃肉,不爱喝奶,更不碰绿叶蔬菜。3岁进幼儿园后,童童经常发热、感冒、腹泻,胃口越来越差,皮肤也干燥、瘙痒,一挠就是一条条白色划痕。幼儿园体检时还发现童童有轻度的贫血。医生根据童童的症状,建议妈妈给童童补充维生素A。几个月后,童童的贫血很快就消失了,皮肤明显光滑多了,感冒和腹泻次数也有明显减少。医生告诫童童妈妈,除了继续给童童补充维生素A,还要让童童吃一些动物肝脏,多喝奶,多吃各种绿色或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西兰花、南瓜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5岁以下儿童处于维生素A缺乏的风险中。随着经济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群中严重维生素A缺乏已相当少见,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也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但隐匿的轻度维生素A缺乏仍持续存在。2002年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处于维生素A缺乏风险中,这些儿童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地区,少数饮食习惯不良、经常生病的城市儿童也存在着维生素A缺乏的可能。

症状:轻度缺乏和轻度过量类似

轻度维生素A缺乏没有任何特异的症状,可能只是表现为皮肤略微粗糙,比较容易感冒、发热等。另外,由于维生素A缺乏会干扰人体内铁的代谢,维生素A缺乏的孩子会轻度贫血。

由于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如果因担心维生素A缺乏而盲目过量补充,维生素A就会在人体内蓄积,产生毒性作用。急性维生素A中毒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小婴儿可以表现为前囟门隆起,烦躁、哭闹。而慢性轻度的维生素A过量可以和轻度维生素A缺乏一样,没有任何特异症状,可能表现为容易感冒、发热等,不经专业诊断难以识别。

因此,儿童是否缺乏维生素A,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A,需要进行科学评估,以免盲目补充而导致维生素A过量。

评估:根据症状、饮食、检测综合判断

如果要准确评估孩子是否有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必须根据孩子平时的膳食、疾病以及补充剂使用等情况,并结合血液中的血清视黄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以及维生素A酯水平的检测,才能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地说,反复感染、持续贫血的孩子,平时不愿吃肉、奶、蛋等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孩子,要警惕维生素A缺乏的可能。对这些孩子,可以给予维生素A的预防性补充,也可以检测血清视黄醇、视黄醇结合蛋白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而给予针对性治疗。

治疗:须有医生指导

明确有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需要短期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A,随后进行预防剂量的长期口服治疗。少数有慢性腹泻或肠道吸收不良疾病的孩子,还需要深部肌肉注射给药。需要提醒的是,维生素A缺乏的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预防:重在食补

随着对维生素A缺乏认识的深入,除了早期诊断治疗以外,更强调预防。虽然多种维生素补充剂或维生素AD丸可以安全地补充维生素A,但从食物中获得足量的维生素A对人体更有益,也更安全。食物中存在的维生素A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视黄醇形式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特别是肝脏、奶、蛋黄,这也是孩子们获得维生素A的主要途径;另一种是以视黄醇前体、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特别是在绿色和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这可以作为孩子们维生素A的补充来源。

正常情况下,孩子每天膳食中有适量的牛奶、鸡蛋、肝脏或其他荤菜,就可以大致满足孩子维生素A的需要;加上经常吃绿叶蔬菜、胡萝卜、甜橙等绿色或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其中富含的胡萝卜素也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而补足孩子维生素A的需要。

不过,由于儿童体内将胡萝卜素转化为视黄醇的代谢能力不足,当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而需要依靠植物性食物获得维生素A时,往往就会出现维生素A缺乏。这也就是为什么维生素A缺乏儿童主要分布在贫困边远地区,以及一些素食孩子容易缺乏维生素A的原因。

通过食物获取维生素A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当安全的,但临床也有报道因过量摄入动物肝脏而造成维生素A过量的病例。因此,建议婴幼儿不要每天都吃肝脏,可以隔天吃一次,一周吃3~4次。

Tips

恶性循环:缺乏维生素A与感染

维生素A严重缺乏会引起夜盲症甚至失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发现,轻度维生素A缺乏就会引起人体内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异常,加上维生素A缺乏时人体表面皮肤、黏膜的完整性被破坏,从而使人体受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感染所引起的发热等,加速了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降解,加上感染所导致的胃口减退、腹泻等,又减少了维生素A的摄入和吸收。这样,维生素A缺乏与感染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维生素A缺乏增加感染风险,而感染又进一步加重维生素A缺乏。

延伸阅读:合理选择维生素产品

由于意识到维生素A以及其他维生素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人们开发了各种补充剂以保证儿童维生素A及其他维生素的摄入。这些产品包括多种维生素滴剂或口服液、多种维生素咀嚼片,以及吸引孩子的维生素软糖等。合理选择这些补充剂对预防孩子维生素A及其他维生素缺乏是相当有益的,但如果盲目使用则难免矫枉过正。为此,家长在选择这些产品时要仔细阅读标签,选择合适的补充剂,并按推荐剂量服用。

绝大多数高品质的多种维生素补充剂都是相当安全的,并且已经考虑到服用的安全性问题。如大多数多种维生素滴剂或口服液、咀嚼片、软糖等,都是以2周或1个月的服用量为一个单独包装,偶尔当好奇的孩子一次将整瓶的咀嚼片或软糖吃完,只要及时停止服用,就不会造成维生素过量。

抗生素相关知识 篇4

1.抗生素: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2.抗生素滥用: 医学界流行一句话说,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而中国正好相反。世界军医会议召开期间,美国陆军卫生部长问我国的一位博士,听说第三代头孢在中国谁都可以买,到处可以开,是这样吗?在美国这是不可能的。美国对抗菌药物控制很严格,定期考核医生的抗菌药知识,不及格者将停止其处方权。

目前,中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3.抗生素滥用后果: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信息,我国成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①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据近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透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0.9%。

② 危害二: 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③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

④.现在抗生素滥用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当患者感冒时,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全都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像什么阿莫西林、菌必治、欧意、新罗达、罗红霉素等等,有的是医生开的,有的则是自己买的。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比如“全身乏力,流清鼻涕、嗓子不舒服”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症状,实际上90%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杀病菌的,不杀病毒。

4.抗生素滥用在偏远山区的情况偏远山区的情况

一、抗生素在中国创造了三个奇迹:

1、抗生素的产量,世界第一。

2、抗生素的应用率,世界上先进国家是30%左右,中国占80%,我调查的很多医院,达到80-90%。

3、中国的很多老百姓尤其在偏远地区,把抗生素当作万能的退热药。

5.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6、抗生素的失效率30年前是5%,现在是50%,不久的将来就是80%。中央电视台2010年4月1日报导:“卫生部门最新的一项监测数据表明,在我国的部分省份,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超过了50%”

“最近北京一名普通的咳嗽患者,因为常期滥用抗生素,身体对抗生素产生了滥药性导致无药可医,尽管使用了多种抗生素仍然没能挽回其生命,今年来一些医院发现,部分妇女妊娠期间,服用大量的抗生素药品,致使刚出生的婴儿就产生抗药性。

7.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服用抗生素时你该注意哪些才能避免抗药性的发生?

1.使用每种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如果是每六个小时服用一次的药物,通常药袋外会注明一天四次,三餐饭后加上睡前,千万不要擅自改变服药时间,以免因为时间间隔太近造成药物在血中浓度太浓,易造成肠胃不适等的副作用,时间间隔太远,则血中药物浓度不够,使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让细菌有机会反扑。

2.抗生素最忌讳断断续续的吃,有些人今天有症状今天吃,明天好了或是忙了忘记吃就不吃,这样最容易产生抗药性,不但吃下去的药对细菌没有作用,还可能会帮助细菌的转型与变性,等日后再用同等的药已经无法产生作用了。

3.抗生素最少连续吃满四天,即使症状都消除了,还是要继续吃,如果能吃满七天是最保险的做法,才可以完全确定此波的细菌已经完全被消灭。但现在因为健保的关系一般的感冒、发炎一次最多开三天的药,不过通常医师也会预约下次看诊的日期,主要是确定愈后的状况;可是一般的人常常因为不到两天病就好了,自然就忽略了返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为细菌没有被完全扑杀,它只是被短暂的药物压制住,等到下次再有细菌感染时,同样的药物可能就无法对它产生作用了。

4.在任何细菌感染还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都千万不要自行到药房买药或配药。因为如果你事先在药房买了抗生素吃了未见起色再去看医生,医生因为不知道你之前所服用的抗生素是属于第几代的(通常医生都不会问、民众自己也不知道),就在这种情形下前一种抗生素还没把细菌杀完全又服用另一种抗生素,可能日后对这两种抗生素都会产生抗药性。

5.如果你有自信一般的感冒、喉咙痛、只要靠多休息与多喝水就可以对抗,就不要服用任何抗生素,即使你只吃一两颗可能都会冒着日后产生抗药性的的危险

抗生素处理工艺 篇5

姓名 学号 专业

摘要:

抗生素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使用了许多溶剂及酸、醇类等有毒、有害物质作为辅助原料,因此产生有机物浓度高,溶解性和胶体性固体浓度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毒、有害、有抑菌作用、难降解的废水。这就给废水的处理带来困难。对于这类废水在生化处理前有必要进行预处理,将废水中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有毒成分去除,并采取必要的方法提高废水的生化可降解性,然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当前国内外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还是以生物处理为主,治理抗生素废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对各项单项处理技术(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进行优化组合,将对提高抗生素废水处理的效率和经济性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抗生素水的来源和水质特征,简单介绍了两种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的组合工艺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并对两种工艺进行了比较。引言

1.1 抗生素危害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有许多人工合成抗生素,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被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但抗生素无法在动植物体内代谢而直接排放至环境中,且短期内无法分解,过度使用将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再经过动植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将危害人类健康。

1.2 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抗生素生产包括微生物发酵、过滤、萃取结晶、化学方法提取、精制等过程。由抗生素的生产流程可知,废水来源主要为:(1)提取工艺的结晶液、废母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2)洗涤废水,属中浓度有机废水;(3)全过程的冷却水。因此,抗生素生产废水是一类富含难降解有机物和生物毒性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抗生素的主要特征:来自发酵残余营养物的高COD(10 000~80 000 mg/L)和高SS(500~25 000 mg/L);存在生物抑制性物质,如残留抗生素及其中 1

间代谢产物、高浓度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破乳剂、消沫剂等)和提取分离中残留的高浓度酸、碱、有机溶剂等;因间歇排放,废水的pH值、水质、水量波动大。发酵液中抗生素得率仅有0.1%~3%,分离提取率仅60%~70%,因而每吨产品排放高浓度的废母液量高达150~850 m3。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当前国内外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有很多,例如:混凝-水解酸化-CASS(好氧)工艺[1]、水解-生物选择器-SBR工艺[2]、微电解-水解-好氧接触氧化[3]、涡凹气浮-工程菌兼氧-MSBR工艺[4]、AADR-A/O工艺[5]及水解-UBF-CASS工艺[6]等。本文重点介绍混凝-水解酸化-CASS(好氧)工艺和水解-生物选择器-SBR工艺两种工艺方法。

2.1 混凝-水解酸化-CASS(好氧)工艺[1]

该工艺流程图见图2-1,已应用于国内某生产广谱类抗生素的大型制药企业,采用曝气、混凝(投加PAM)及水解酸化组成的预处理工艺能有效地对化学耗氧量(COD)高达20g/L、处理量为5000m3/d的高浓度抗生素废水进行预处理。

[7] 图2-1 混凝-水解酸化-CASS工艺流程 图2-2 CASS工艺原理图

主要生化处理装置CASS,又称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工艺原理图如图2-2,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该系统合理的构造形式能有效地控制污泥的膨胀。运用于该厂的这套CASS系统,采用6组并联,池内设置半软弹性填料,均匀布置6000只曝气头,其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完整的 CASS 操作周期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7]:(1)曝气阶段 由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此时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 NH3-H 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 NO3-N。

(2)沉淀阶段 此时停止曝气,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 DO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变清。

(3)滗水阶段 沉淀结束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此时,反应池逐渐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反硝化。

(4)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即是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阶段。

系统总运行周期12h,含连续进水、曝气8h、沉淀2h、滗水1.5h、闲置0.5h,整个系统控制灵活,各运行周期内可灵活调控曝气量、进水量、滗水量、排泥量等。

混凝-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效果[1]:COD去除率为96.7%,油脂去除率为94.3%,SS去除率为93.8%,色度去除率为86.4%。

2.2 水解-生物选择器-SBR工艺[2]

河北制药厂排放的青霉素废水水量达到6000m3/d,处理工艺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流程见图2-3。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时间达15h,有利于难降解的苯环物质、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变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酸化池后接生物选择器(又称预反应区),达到使回流的活性污泥和原水中有机物质充分混合和吸附的作用,实现回流微生物的淘劣选优培养和驯化,并能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后续的SBR好氧反应中污泥膨胀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2-3 水解-生物选择器-SBR工艺流程图

水解-生物选择器-SBR工艺处理废水效果:COD去除率为96.0%~96.7%,BOD去除率为99.1%~99.2%,SS去除率为96.8%~98.2%,油去除率为99.1%~99.6%,色度去除率为75.0%。二者的比较

在混凝-水解酸化-CASS(好氧)工艺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 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 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于一体,对污染物质的降解是一个时间上的推流过程,微生物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因此,CASS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水解-生物选择器-SBR工艺具有均化水质、无需污泥回流、耐冲击、污泥活性高、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地少、投资省、运行稳定、基质去除率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等优点,比较适合于处理间歇排放和水量水质波动大的废水。但SBR法具有污泥沉降、泥水分离时间较长的缺点。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要求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同时,还易发生高粘性膨胀。因此,常

考虑投加粉末活性炭,以减少曝气池泡沫,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液固分离性能、污泥脱水性能等,以获得较高的去除率。直接应用好氧法处理抗生素废水仍需考虑废水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好氧菌存在的毒性,所以一般需对废水进行预处理。

参考文献:

抗生素与安全用药 篇6

误区1:抗菌素=消炎药

抗菌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多数人误以为抗菌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菌纱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菌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按菌素可预防感染

抗菌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菌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菌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菌素优于窄谱携菌集

抗菌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菌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素,如果明确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菌秦,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菌素比老的好,贵的抗菌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菌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菌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菌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菌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菌素。

误区5:使用抗菌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割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菌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菌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菌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菌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同时加一点抗菌素来使用。实际上抗菌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菌素

抗菌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菌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菌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菌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菌素

抗菌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菌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菌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菌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资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还有更多的人在感冒后,自行服用抗菌素,觉得抗菌素是万能的,甚至用抗菌素来预防疾病。当然,适得其反。尤其是担心在外就餐,饮食不干净而服用抗菌素的,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形象的说,这种人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培养“超级耐药菌”,等到真的生病,抗菌素已经不管用了,而且,等到医生发现病人自行滥用抗菌素的时候,往往已经无力回天了。现在的“超级细菌”就是人类滥用抗菌素的结果,过度使用抗菌素会导致细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抗生素耐药性这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细菌,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细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人类再次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正确用药七注意 ·药物混用会降功效 ·酒精和药物混用会有害 ·取药时要牢记医嘱 ·注意药房是否看错处方 ·不要去多家药房买药 ·避免不按规定吃药 ·避免不按说明书服用 如何鉴别药品真假?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变质的;被污染的;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老年人需提防哪五类药

洋地黄类药物

由于老年人对此类药物排泄较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故应用此类药物时酌减用量,应为年轻人剂量的1/4。

利尿药

对老年人有多种潜在的不良影响,使用后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而这种严重的副作用可使老人更加衰弱,发生体位性头晕、低血压、意识模糊、暂时性轻度偏瘫、跌倒和惊阙等,易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而导致中风的危险性增加。还可发生低钾血症,一旦发生低血钾,轻则乏力、腹胀、心跳加速,重则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强效利尿剂,如利尿酸可引起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选用中效或弱效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并注意补钾。

镇静安眠药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减慢,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因此,对此类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巴比妥类药物

对老年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表现为头晕头胀、步态不稳、说话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

泻药

抗生素评估指标 篇7

关键词:肉鸡,同源益生素,浓度,生产性能,消化指标

同源益生素是从肉鸡肠道内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类活性微生物制剂。研究表明, 益生素被畜禽采食后能在肠道发育、繁殖, 并起到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腹泻、提高机体抗病力等作用[1,2], 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多功能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益生素具有无污染、抗病力强、安全性高、无耐药性、无残留、低成本等优点, 且不会对人和动物产生“三致现象”, 可替代抗生素, 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3]。试验通过在肉鸡饲料中添加益生素, 研究不同剂量同源益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消化指标的影响, 找到同源益生素的最佳添加剂量, 为益生素在肉鸡饲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益生素、菌种及试验动物

同源益生素, 山东苏柯汉 (潍坊)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含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多种益生菌, 产品为棕色粉末, 活菌数为20亿cfu/g。菌种是从肉鸡肠道中筛选出的, 采用现代发酵技术提纯, 配以相应的载体。商品代AA 1日龄肉鸡1 500只 (公母各半) , 平均体重为 (42.90±0.25) g, 购自北京大发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4—5月份在房山区长沟镇自动化肉鸡养殖场进行。将1 500只商品代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 对照组饲喂全价基础日粮;试验1, 2, 3, 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0.2%、0.3%、0.4%益生素, 每组10个重复, 每个重复30只, 试验期为6周。

1.3 饲养管理

采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 营养成分参照NRC (1994年) 家禽营养需要量标准。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饲养管理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DB23/T169—1993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进行。

按照所在地防疫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常规免疫。

1.4 测定项目

1.4.1 日增重和料重比

对1日龄雏鸡称初生重, 经方差分析各组初生重之间差异不显著。于试验期第1,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天早晨对鸡进行空腹称重, 计算日增重;试验期间每天按组定量投料, 并回收剩料, 称重, 统计每组每天的耗料量;试验结束时计算日增重、耗料量、料重比。

1.4.2 消化器官指数

于试验期第21, 42天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3只鸡, 从枕骨大孔处死, 立即剖检并分离肌胃、腺胃, 剪开肌胃, 倒掉内容物, 去掉鸡内金, 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用电子天平称湿重;同样方法剪开腺胃, 倒掉内容物称重。计算腺胃指数和肌胃指数。器官指数=器官重量 (g) /体重 (kg) 。

1.4.3 经济效益分析

在肉鸡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 分别计算每组肉鸡只均饲料成本, 加上雏鸡成本, 得出饲养成本;计算出栏鸡售价, 减去饲养成本, 得出毛利润。

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鸡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期 (1~21日龄) , 各组肉鸡初生重差异不显著 (P>0.05) ;0.3%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1) , 对照组极显著高于0.1%、0.2%、0.4%组 (P<0.01) ;对照组和0.2%组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0.1%、0.3%、0.4%组 (P<0.01) , 0.1%组极显著高于0.3%、0.4%组 (P<0.01) ;0.3%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其他组 (P<0.01) , 0.4%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1%、0.2%组 (P<0.01) 。

后期 (22~42日龄) , 0.3%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0.2%组 (P<0.01) , 显著高于0.4%组 (P<0.05) ;各组之间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0.05) ;0.3%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 显著低于0.2%、0.1%组 (P<0.05) 。

注:同行数据肩标大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全期 (1~42日龄) , 0.3%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1) ;各组之间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0.05) ;各组之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 (P>0.05) 。说明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肉鸡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饲料中添加0.3%同源益生素 (试验3组) 对肉鸡生产性能指标的提高效果均好于其他试验组。

2.2 肉鸡消化器官指数测定结果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1日龄时, 4个试验组肌胃指数、腺胃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 (P<0.05) 。42日龄时, 0.2%组肌胃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组 (P<0.01) , 0.4%和0.3%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显著高于0.1%组 (P<0.05) , 0.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各组之间腺胃指数差异不显著 (P>0.05) 。

2.3 经济效益分析 (见表4)

g·kg-1

注:同行数据肩标大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肉鸡售价为11.65元/kg。

由表4可见:前期 (1~21日龄) , 日粮中添加0.1%、0.2%、0.3%和0.4%益生素均可降低肉鸡饲料成本, 尤其以添加0.3%组效果最为明显;后期 (22~42日龄) , 日粮中添加0.1%、0.2%、0.3%和0.4%益生素使肉鸡饲料成本增加了。但从全期 (1~42日龄) 来看, 4个试验组只均利润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0.3%组收益最高。

3 讨论

3.1 益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的益生素是从肉鸡肠道中提取的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 其中芽孢杆菌是需氧菌, 这给乳酸菌创造了一个缺氧的生长环境, 同时将淀粉转化为单糖, 供乳酸菌利用[4,5]。滑静等[6]研究表明,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肉鸡体内蛋白质、脂类的合成代谢, 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有利于促进动物生长。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0.1%、0.2%、0.3%、0.4%同源益生素均可提高肉鸡增重, 提高饲料利用率, 降低料重比;以0.3%浓度效果最佳。

3.2 益生素对肉鸡肌胃指数和腺胃指数的影响

肉鸡的肌胃和腺胃均是消化器官, 而饲料中添加益生素主要是经口进入胃、肠进行消化吸收, 发挥作用。肌胃对饲料进行机械处理, 即进行破碎, 主要靠厚的肌层强力收缩运动以及腱膜为轴的捻转运动来进行, 随饲料一起被吞进的砂砾协助其进行破碎活动。肌胃的肌层越厚, 破碎食物的能力就越强。本试验结果表明, 不管是21日龄还是42日龄肉鸡, 试验组肌胃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 试验组的消化能力高, 饲料转化率高, 增重快, 料重比低, 饲料回报率高, 这与肌胃的功能加强有关。

3.3 益生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2日龄肉鸡出栏时, 使用益生素组肉鸡末重均高于对照组, 故出售价格较高, 益生素组肉鸡采食量与对照组相当或略低, 虽然饲料成本每添加0.1%益生素每千克饲料多花5分钱, 饲料成本增加了, 但从整体来看, 益生素组的养鸡成本是降低的, 只均利润比对照组增加, 其中0.3%组料重比最低, 利润最高。

4 小结

1) 从增重、耗料量、料重比、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看, 在饲料中添加0.3%益生素效果最佳。

2) 同源益生素可以增强肉鸡的消化机能, 使肉鸡的肌胃指数增加, 消化机能加强,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使肉鸡腺胃指数也增加, 腺胃分泌消化液的能力增强, 消化食物的能力也在增强。

参考文献

[1]李焰, 许正金, 洪枫.复合益生素在规模化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家禽, 2009 (23) :55-56.

[2]黄晓亮, 谢为天, 王日初, 等.复合酶和益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J].饲料广角, 2008 (6) :30-32.

[3]王瑞晓, 郑成, 潘杏荷.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J].饲料与添加剂, 2006 (5) :52-53.

[4]王玉梅, 李朝华, 王雪莲, 等.益生素对肉鸡小肠组织结构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6 (11) :59-60.

[5]李亚杰, 赵献军.益生素、黄芪多糖胶囊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 :100-103.

食物、抗生素 篇8

“科学的力量取决于大众对它的了解”。普及现代生活与生物安全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生物安全意识;有利于消除人们对生物危害的盲目恐慌,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食物中为何会有抗生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性食品在人们饮食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一些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同程度地在饲料中添喂人用抗生素。几乎所有的畜禽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在饲料里添加了抗生素和激素。作为预防性用药,其作用主要是削弱胃肠内有害微生物,抑制、杀死致病菌,增强抗病能力,以防禽畜病瘟;使动物肠壁变薄,有利于养分的渗透和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增进食欲,同时刺激动物脑下垂体分泌激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从而加快增重速率。然而,畜禽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在肉品中残留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接触到抗生素,肥皂是抗菌的,冰箱、空调也有抗菌的,具有抗菌性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就意味着造成抗生素耐药性的机会也越多。这样做最后最可怕的结果会是在某一个地区、某一时间里所有的抗生素都不管用。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可使某些菌株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又能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敏感细胞,使其他异种菌株变成耐药菌株,从而带来预防与治疗某些人畜共患疾病的困难。如果长期食用抗生素残留的食物,可造成人体中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平衡失调。特别是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买抗生素含量高的动物食品

畜禽养殖的一些环节我们是无法控制的,如是否添加、滥用抗生素等。这就要求购买畜禽肉时,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到无照、无证、管理不规范的市场购买。优先考虑到正规、大型、品牌的市场购买品牌、无投诉、专业肉食品公司的“年轻”畜禽肉。

减少畜禽肉摄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有条件吃肉了。然而有些人却过分注重吃肉,一味加强营养,殊不知,畜禽肉摄入过多或营养素不平衡会招致肿瘤,同时也成了滥用抗生素的受害者。应避免畜禽肉摄入的绝对过剩(畜禽肉摄入的多),满足人体需要即可;避免畜禽肉摄人的相对过剩(虽然畜禽肉摄入的不多,但每个人对畜禽肉摄入的需求不一样,对于自己是多了),畜禽肉摄入需个体化,避免营养不平衡。

跟畜禽肉亲密有隙,小心人畜共患病

畜禽肉虽是我们的美食,能吃人体内,但生肉时应亲密有隙,畜禽本身有自己广泛的病原群,其中一部分疾病是人畜共患的,可以通过与人的亲密接触而直接感染人;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畜禽身上携带的人易感的病原体一旦通过被污染的空气、土壤或水直接传染给人,或经过啮齿动物、蚊、蝇等人类伴生种的媒介间接传染给人,都可能对被感人群造成致命的伤害,许多人畜共患疾病会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和安全。

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染,也可以通过吃肉、呼吸道、媒介昆虫等其他方式传染。接触生畜禽肉要小心人畜共患疾病,避免畜禽将病原体带人人群。

注意饮食中抗生素残留

在面对不知道是否含有抗生素的肉类时,我们有办法可以处理这些肉类,以减少其中的抗生素成分等。以下步骤可大大减少部分残留的抗生素成分:

◆流水冲洗生肉。

◆用电解空气的方法制造出臭氧消毒液,浸泡生肉,浸泡时间依浓度确定,此方法安全无毒副作用。

◆用电解食盐的方法制造出次氯酸钠消毒液,浸泡生肉,浸泡时间依浓度确定,此方法安全无毒副作用。

◆将生肉放入凉水中逐渐加热至沸腾,倒掉紧缩了生肉组织中的污水,然后用热水冲洗生肉。

◆加工做熟生肉后再食用。

另外,我们还要多饮水,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因部分残留的抗生素成分主要通过这些途径排出体外。

自然界的“天然抗生素”

我国药食同源的养生文化能延续千年,是因为许多食物都能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例如在蔬菜和水果中就常常含有一些具有杀菌抑菌功效的物质,这些蔬果由此而被称为自然界里的“抗生素”。常接触到的天然食物中有以下几类本身就含有和抗生素有差不多性质的物质,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我们可以用这些天然的“抗生素”食物养生保健,既替代了抗生素发挥抗菌作用,又避免了抗生素的残留及毒副作用。

蔬菜类

具有杀菌作用的蔬菜主要指葱蒜类,如大蒜、大葱、洋葱、青蒜、蒜苗、韭菜等。这些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要数大蒜。大蒜的天然“抗生素”有效成分:蒜素、大蒜新素。蒜素有广谱抗菌作用、抗真菌、抗阿米巴原虫等;大蒜新素也有较强抗霉菌作用。并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充分洗净后在凉拌菜时加入。或在炒菜起锅前加入。生吃蒜茸抗菌效果最佳。

葱白中含葱蒜辣素,可杀死致病菌,对痢疾杆菌、皮肤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常吃生葱还可杀灭口腔中的致病菌。充分洗净后在凉拌菜时加入,或在炒菜起锅前加入。

洋葱、韭菜均有杀菌活性物质。

蘑菇(香菇、草菇、平菇及灵芝菌等)的提取物均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尤其是香菇中的提取物具有抵抗多种微生物感染活性。香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均有较强抑制作用;香菇多糖还能抑制结核杆菌。一些蘑菇具有抗病毒活性作用。

苦瓜浸出汁对细菌和部分酵母的生长,具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热稳定性强,抑菌浓度低,抑菌pH范围广的特点。可切片用开水焯后,用芝麻酱、食醋拌食。

香椿浸出汁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一些野菜也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在春夏当令的季节吃一些,既能调节口味,又具有防病保健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显著抗菌作用,主要用于痢疾。充分洗净后凉拌生吃或煎水服,对急性肠炎、乳腺炎、肾炎水肿、痔疮出血等都有治疗效果,特别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用大剂量鲜马齿苋捣汁冲服,效果极佳。

蒲公英煎液有广谱抑菌和明显杀菌功效,对急性扁桃体炎、结膜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气管炎等均有疗效。充分洗净后生食效果更佳。

饮品类

茶叶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茶叶中(尤其是红茶)含有的某种物质能有效杀死流感病毒,用茶液常漱口或直接饮用,可起有预防流感的作用。

金银花的天然“抗生素”有效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疖、痈、细菌性痢疾、扁桃体炎、喉咽肿痛等。可当茶泡饮用。

菊花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可当茶泡饮用。

乌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有抗真菌作用。内服可治肠炎、痢疾等。可当茶泡饮用。

果实类

白果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一般每天食用不超过5粒,多食易中毒。

山楂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食不宜多,多食易患胃结石。

调味品类

食醋中所含的醋酸,可抑制和杀灭多种致病菌。在凉拌菜时加入,或在炒菜起锅前加入。

高良姜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

花椒、丁香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

芥末有抗菌作用。经加工后在凉拌菜时加入。

其他

蜂蜜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及痢疾杆菌等都有明显灭杀作用。蜂蜜涂于腐烂的伤口、烧伤创面以及久治难愈的溃疡等,均能起到杀菌、控制感染以及促进伤口愈合之功效。加热疗效丧失。

上一篇:个人在校兼职工作报告下一篇:学生写给实习老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