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国旗下讲话稿:校园安全与我同行

2024-05-19

校园安全国旗下讲话稿:校园安全与我同行(精选5篇)

校园安全国旗下讲话稿:校园安全与我同行 篇1

我们同行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校园安全与我们同行》。

三月,是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的美好月份,“一年之际在于春”,时至三月,春回大地,春风和煦、百花争艳,春天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而生命更是可爱的。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只有注意安全,才能让生命之花健康开放。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特别是我们小学生,安全意识更为薄弱。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平均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学生死于安全事故。

也许有同学认为,安全事故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曾有一同学课间在走廊上跑步,结果一不小心撞在了窗台上,额角撞破了,送到医院缝了六针;还有一同学课间游戏的时候被另一个同学从背后推了一把,摔在了地上,嗑落了一颗牙齿……像这类安全事故学校里每个学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在发生。如果我们平时做到注意安全,防范危险,那么很多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

校园安全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老师和同学幸福安宁的基本保障。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一定要注意课间安全,上下楼梯要有序,切不可推挤他人,特别是早上出操集会的时候,因为在上下楼梯时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课间游戏时不追逐,不打闹,不推人,不做任何危险的动作。

我们要注意活动安全。严禁攀沿护栏,不在楼梯、走廊追逐,奔跑,打闹,以防跌倒、摔伤;上体育课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注意不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操作体育器材时要规范小心,避免自伤和误伤;课余活动严禁进入危险区域,劳动时不要用劳动工具玩打……

还有,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要动手动脚,以免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后果。当然,如果发现他人做危险的动作时要及时制止或者报告老师。面对不安全事情也不盲目跟从,要敢于批评、指正,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兴兴回家,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安全之花。

校园安全国旗下讲话稿:校园安全与我同行 篇2

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合作的过程。治理的目标状态是善治,治理是使利益得以调和,并使不同利益主体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社会组织,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1]。“安全治理”是指在专门机关的专业安全管理活动的同时,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安全管理以实现安全与秩序的过程。安全治理强调安全管理中专门机关与社会组织及公众对安全活动参与的结合,是专门机关与公众对安全(或治安)的一种合作式治理。对这种合作关系,安东尼·吉登斯曾述,“合作式治安不仅意味着把公民的力量吸收到维护社会治安的活动中来,而且还意味着改变警方特有的思维模式”[2]。可以说,安全治理的核心在专职部门与社会组织、公众在发现安全或治安问题,解决安全或治安问题上的合作和互动。为实现这一点,“政府机构、刑事司法系统、地方组织和社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必须是包容性的(inclusive),所有经济群体和种族群体都应该被吸收进来”[3]。所以,安全治理理念的旨趣在于多元主体为实现安全而展开深入互动与合作。安全治理有利于改变人们只将安全的实现视作安全管理部门专门职责的错误,从而可避免整个社会对安全问题预防的轻视,改变人们总在安全问题发生后才“被动反应”的迟滞状况。

安全治理作为围绕安全展开的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其特征:一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类于治理中的多中心,安全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包括营利组织(PO)和非营利组织(NPO)、公众个人都可成为安全问题解决的参与或决策主体。二是职责的分担性。安全治理中,安全管理专职部门可将更多能分担的职责分担给社会组织和公众,使参与主体各据其位,共担责任。三是平等的参与性。参与安全治理层级网络的主体,在事关安全与秩序的公共决策中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包括自愿、平等表达和真实意思表述等。四是参与主体的互动性。安全治理过程需要安全管理部门正规化的管理活动、社会组织及公众安全维护的自发行为以及两者间的正和博弈。五是决策和行动的公开性。安全治理需要事关安全的公共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谋求参与主体之间相关决策过程信息的对称性。

安全治理理念强调公共安全的实现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互动合作基础上的协同供给。这种协同供给所以可能,主要根源于公共安全供给系统的开放性、公共安全供给主体间的非线性关系、公共安全系统本身的非平衡性等[4]。公共安全协同供给的权威主体是以政府和公安机关为代表的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相关主体则包括市场化私人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这两类主体分别是安全协同供给的战略主导者与能量输入者。应该说,高校校园安全的实现正是一个典型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过程。应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置于更广阔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背景下来剖析成因,找寻协同供给、多元共治、立体化的高校校园安全对策体系。正因此,联合各种安全力量的高校安全治理应是我国当前“大学治理现代化”[5]理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现实考察:类型及成因

1.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内涵与类型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是指在高校校园内及校园周边发生的高校安全事故、针对高校成员的暴力伤害等刑事案件、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等。其中高校安全事故是指在校园内外由高校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导致师生的人身、财产受到伤害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因高校校园管理不严导致的事故、因高校建筑物质量或设施陈旧问题导致的事故、体育课或其他课程中出现的事故、师生各种活动中出现的事故、师生食物中毒造成的事故、校门内外的交通事故等。高校暴力伤害等刑事案件是指在校园及其周边所发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或一定伤害程度的暴力侵害行为,包括诈骗、盗窃、勒索、抢劫、绑架、凶杀、投毒、性侵犯等。高校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由高校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和服务管理中引发的各种影响高校稳定或公共关系的危机事件。包括在教学管理中因家长及学生的诉求与高校管理制度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如因专业文凭、毕业证书发放等引起的学生或家长的聚集或上访等,因行政管理中教职工福利待遇等引起的不安定事端,因后勤服务管理中的承包经营期限或承包租金矛盾而引起的矛盾冲突等。

2.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现状与特征

在所有这三类主要的高校校园安全问题中,每一类型都对当前高校校园安全提出了挑战。下表是相关职能部门对S省近三年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统计数据: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大致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高校师生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自杀、猝死成两大主因,善后处理难度加大。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因心理疾病、恋爱等感情问题、学习压力、与他人矛盾等导致的师生自杀行为高发;在体育活动等情境下的师生猝死事件常有发生;因交通意外、溺水、意外摔伤等意外伤亡时有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死者家属往往将责任归咎于高校,向高校提出过高的经济赔偿要求,不予满足,常常采取聚众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等。二是大学生出走、失联事件明显增多,高校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的数量不少,公共卫生事件仍有发生。三是高校刑事犯罪案件仍在高位,其中诈骗案件和盗窃案件尤其突出,占高校刑事案件总数的95%以上。这方面的具体表现包括:诈骗师生财物案件持续高发,其中网络、电信诈骗发案势头迅猛;校园盗窃特别是食堂、体育场馆、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安防措施相对薄弱的部位盗窃案件数量巨大;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或重伤、抢劫、强奸、聚众斗殴等校园恶性伤害案件也有发生。四是高校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3.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当前成因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乃多因一果。依照教育生态学[6]的观点,要从宏观教育生态、中观教育生态、微观教育生态三个层面,探寻学校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影响校园安全的生态因子,并分析这些教育生态因子如何相互作用,对校园安全形成复杂的综合影响,进而成为校园安全问题发生的风险源。其中,社会治安形势是高校安全问题的宏观风险源,家庭和学校因素则是中观风险源,学生个人心理或行为原因则是微观风险源[7]。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中,笔者在如下方面总结高校安全问题的成因。

(1)严峻的治安形势对高校校园安全造成冲击。复杂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必然影响高校校园安全。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代价会外显为高校校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引发高校安全问题。这些压力群体经历生存困境、机会困境、权利困境,导致他们内心出现焦虑与矛盾,产生怨恨、对抗和排斥社会的心态,容易做出偏激行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一旦进入高校校园,就会导致他们将高校师生作为侵害对象,引发诸多高校校园安全问题。

(2)高校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网络不完备。高校安全工作离不开教育、公安、司法、行政、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整体联动,形成强有力的校园安全治理网络。目前,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应对和处置中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反馈评估、社会动员等环节的工作都还不尽完善,各相关部门对高校安全问题的责任不够明确。这种不完善的高校安全治理机制,使高校安全基本处于个别部门单打独斗的状态,难以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的高校安全防范机制。

(3)现有法律对维护高校安全存在盲区。一是我国规范高校安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存在立法空白。高校安全法尚未出台,少量涉及高校校园安全工作、保护在校师生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规定,散见于综合性法律或部门规章中。二是法律责任界定不明确。《教育法》《教师法》缺乏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对校园安全应尽责任的明确规定。现行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只界定了校园安全问题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处罚。三是法律救济通道不畅。校园安全没有权威、有力的法律保障,导致师生的伤害事故等处理没有适用的法律依据,常造成高校安全事件难以把握、界定和处理,责任追究不力,事故赔偿不及时、不到位等。

(4)高校安全防范的软件投入不足。与以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高校安全投入不够不同,目前高校新校区建设在门禁系统、报警设备、监控装置等防范校园安全问题的技防设施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安全工作理念、安保人员管理素质、安全管理制度、安保设备更新、安全排查机制与能力提升等软件方面,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排查安全隐患,维护校园秩序、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上亟待提高。

(5)高校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够。目前很多高校更倾向于用管理手段来规避安全风险,而对于教育和引导师生如何避免与化解危险不够重视。许多高校仅限于用公益宣传的方式来进行安全教育,未把安全教育纳人高校教育教学的体系之中,导致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仍没有形成制度和体系。有的高校安全教育课程设置零散,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加上大学生在成长中未习得充足的安全知识,致其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低,遇到安全问题大多束手无策。

三、安全治理理念下高校校园安全的策略体系

形成高校校园安全对策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思路:一是预防。要加强高校安全管理机制建设、高校社区警务建设、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源头预防治理有效、内部安全管理有力、外围治安防控严密的工作格局。二是打击。公安机关要挤压高校周边违法犯罪的时间和空间,让犯罪分子无法对高校师生下手,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会同综治、教育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高校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三是疏导。着力解决维护校园安全深层次问题———个人极端情绪对师生的伤害。重视疏导社会极端情绪,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化解矛盾、减少对抗,提高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系数。四是查漏。加强高校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安全防范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和治安漏洞,不留安全死角和盲点。当然,在这些原则中,多元化的运作、多部门的合作治理是高校校园安全的核心。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旨在整合各种资源,协同供给的战略联盟,稳定、有效的高校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和对策体系。

1. 推进《校园安全法》立法进程,为高校校园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完备系统的《校园安全法》应调整与规范的内容有:校园建筑和设施安全、校园消防安全、校园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校园餐饮安全和医疗卫生安全、校园交通安全和其他可以预料的危及师生安全的事项、校园安全事故处置、学校安全环境的治理、校园安全服务等。在目前我国统一的《校园安全法》没有出台的情况下,高校校园安全的法律保障可先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各地争取制定适用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条例,补充法律救济不足的问题;二是各高校应将校园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纳入各高校的大学章程中去,以制度方式增进自身安全[8]。

2. 构建校园安全的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高校内部保卫工作制度、治安责任人制度、安全教育制度、高校处置突发事件预案、校园车辆和交通管理制度、高校门卫保安职责制度、财会室等重要场所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等。要发动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保证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

3. 治理高校周边环境,减少针对高校校园的暴力伤害事件。

政府要通过政策和社区工作,关怀和帮扶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消除社会排斥心理,在社会环境上减少少数极端分子对社会包括对高校校园的暴力伤害。公安机关要延伸高校校园治安防控的地理区域,除高校内部外,对高校周边环境进行安全监测评估等。对实施侵害高校师生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以及时打击和震慑。

4. 要强化公安机关对高校校园治安防控的动态与全时空管理。

这包括:要组织派出所民警、交警、巡警、特警加强对高校及周边的治安动态巡逻;要在治安情况复杂的高校门口设立专门警务室,或依托高校门卫室设置治安岗亭,及时处置校园及周边发生的治安问题;要督促高校严格门卫查验制度,严防不法分子混入校园;要指导高校在大门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制定危机应急处置预案;要督促指导高校建立健全保卫组织、配备专业保安力量和必要的防护装备,加强高校内部的巡逻守护;严管严控“高风险人员”,排查消除校园治安隐患,大力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和高校危险物品管控力度等。

5. 提升高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

要提升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和现场能力,围绕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新问题,积极开展多方位研究和教育工作,使高校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高校要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促进师生应对伤害和紧急避险能力的提升。

6. 推进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警察制度建设。

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警察制度,在职权上,可以1988年时的派驻制为代表形式,将高校校园警察隶属于地方警察。在管理体制上,高校校园警察接受公安派出所和学校的双重领导。在分类上,高校校园警察力量可分为三类:有刑事侦查权和治安处置权的校园警察、校园治安保卫人员、由学校从保安公司聘用的保安人员。在任务上,高校校园警察主要负责校园安全事故的防控和救济、制止和控制校园违法犯罪、防止和控制高校校园危机案件、高校周边环境安全调查和评估等。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现实状况,公安机关可首先在学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大学城、规模特别大的高校,设立高校派出所,专门维护所辖高校的安全秩序,办理相关案件等。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

[2][3][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91-92.

[4]钱洁,徐艳晴.协同学视阈下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的运行模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5):81-87.

[5]徐少亚.大学治理现代化:逻辑意蕴、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江苏高教,2015(5):17-22.

[6]鲁洁.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7]朱伯玉,范晶晶.高校校园安全风险及防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5):4-8.

校园安全与我同行 篇3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校园安全与我同行?

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我们的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它关系到我们的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因此,校园安全是我们作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注意校内安全

注意课间文明游戏,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在楼梯口玩耍,上下楼梯靠右行,体育课运动时,遵照老师的要求,不做剧烈运动,不违规运动。劳动中也要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户、搬桌子等,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注意交通安全

过马路时,靠路边行走,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国旗下讲话--校园安全 篇4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校园安全。

安全,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前提,没有平安和谐的良好氛围,就难以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提升教学质量。

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事故。我们校园中还存在一些同学视安全隐患而不顾,如课间在走廊里打闹;上下楼梯时互相拥挤;同学之间互不谦让恶语伤人;不注意饮食卫生等不好的现象。这些现象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我们没有安全意识,视安全隐患而不顾,那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3月22日,河南省濮阳县一所学校发生的踩踏事件,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死亡、5人重伤。

今天,我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1.上下楼梯遵守秩序,一律靠右行,不准越过黄线,行进中不拥挤、不推人。

2、课间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校园内互相追逐、打闹。

3、上课期间,特别是体育课,要听从老师指挥、服从老师安排,不做危险动作。

4.不攀爬翻越围墙,晚上离校,夜不归宿。

校园安全国旗下讲话 篇5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校园隐患虽多,防患未然才行》 学校是少年儿童最为密集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之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是学生家长的责任,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学生的安全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人命关天的大事,历来是党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的热点问题,搞好安全工作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种校园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据有关人员统计,每天大约有40多名学生因安全事故而离开人世,校园安全应引起我们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和警惕。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二十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

那么,怎么才能防止校园意外事件的发生呢?下面给大家几条建议:

一、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意识是同学们应该随时铭记在心的。同学们要切实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立即拨打“122”急救电话。你始终要记得,在所有交通参与者中,行人总是最弱的群体,所以,无论如何,记得避让机动车。尤其是近两年来快速发展的电动自行车,速度快,声音小,乱闯灯,危险高,一定要小心注意。

二、消防安全 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要求同学们首先是预防火灾,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不玩火,教室、不能乱接电源,不能自拆卸电教仪器、插座等。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三、饮食卫生安全

日常生活中,饮食的卫生是最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了,饮食卫生做不好,就会传染疾病,提高发病率,危害自身的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户外活动安全

1、走出教室,下楼梯不要拥挤、追逐、打闹,以免造成伤害;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3、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4、不要扒扶栏杆。

5、不在公共场所起哄。

总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安全意识。

很多同学都认为校园安全与自己无关,但如果仔细一想,情况恐怕就不是这样了。比如,在上下楼道时,你有没有过追跑打闹?在操场或教室里,你有没有趁别人不注意时猛推别的同学?骑自行车时,你有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购买食物时,你有没有关注一些零食的卫生安全?安全意识不高,安全事故就会增多。而且,大家不难发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总和一些人自身修养不高有关系,他们对自己很小心,对别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总不在意,酿成大祸,后悔不已。

上一篇:观举旗定向有感下一篇:某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