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务管理复习提纲

2024-08-13

城市水务管理复习提纲(精选7篇)

城市水务管理复习提纲 篇1

1、填空,共10题,1分/题;

2、选择题,(1-7单选,8-9多选)或(1-8单选,9-10多选),10题,2分/题;

3、名词解释,5题,5分/题;

4、问答题,3题,10分/题;

5、案例分析题,1题,15分/题。

下划线处为需要记忆的名词解释。以下内容不包括选择题。

西方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市长议会制(强市长制)、议会市长制(弱市长制)。

我国政治权利系统包括中共市委、一府两院(市政府、法院、人民检察院)。其中核心是中共市委。

城市等级: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

城市化: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城市化。);城市化的基本类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比重迅

速持续增长,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会出现不断加速的过程。(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开始趋于下降。)。城市的基本职能:防御、交易。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集中、集聚。(人口;产业(经济、资本、信息))城市的规划分为总规和详规,详规包括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城市规划一般运行20年。大中城市一般会有分区规划作为过渡,即分为总规、分区规划、详规。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挑战。

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环境污染。

《雅典宪章》是城市规划理论的里程碑,需要重点了解。定义、意义以及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城市病。市场失灵(城市发展问题、政府干预)。

城市财政:财政重大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运用的筹资方式(BOT方式、TOT方式、PPP方式,辨析它们的本质差异)。

城市的品牌,城市的精神、城市理想/理念、市民精神。城市理想对城市品牌的意义。怎样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的公共危机、灾害、品牌。

基础设施:土地、公共住宅。我国的公共住宅类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住宅未来的趋势是经济适用房减少,廉租房增多。

城市的流动人口。城市流动人口的成因、类型。大题:流动人口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积极。消极影响。

资源节约型城市。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

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如何应对雾霾,有哪些措施和政策;对普市民个人而言,应对雾霾可以做些什么。

城市的公共安全以及类型。为什么要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的防范、预测。城市公共安全的四个等级(从哪些方面衡量),如衡量H7N9的等级。城市公共危机。为什么危机爆发在城市的危害远大于农村。

城市发展中的区域发展、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群相比我们国家的城市群有哪些不足)、城市带。

城市等级规模的划分(给个数据要回判断)。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用得最多的是人口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城市的功能(传统的,现代的。要辨析)。

城市水务管理复习提纲 篇2

关键词:水资源,城市水务,管理,水价,对策

1 引言

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 它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而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条件, 也是城市形成、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 城市的兴建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文明发源地不是傍河依湖, 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黄河、埃及的尼罗河和印度的恒河等孕育了人类早期的伟大文明。我国众多城市普遍缺水的现状对当前城市水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城市水务是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防洪、水资源规划与建设、输水、供水、用水、排水、防治污染、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活动的总称, 它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城市水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市缺水问题日益加重、城市水环境日趋恶化、多龙管水的分割管理体制、城市水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供排水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合理的城市水价体系没有形成、城市水务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等问题上。

2 我国城市水务管理的状况

城市水务管理的工作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人口特征、资源禀赋、环境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来综合考虑制定相关措施,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但其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 因此, 在广泛了解国内在城市水务管理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借鉴相关成熟经验予以推广实施, 有助于促进我国城市水务管理整体水平与运作能力的提高。水的环境管理的发生是由于外部性的影响外部性是指对他人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 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 就会产生外部性。即:边际社会从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MSC-MPC=±MEC)

导致外部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由于没有明确的产权拥有者对其提出索赔, 所以这些生产者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1) 技术原因也可以造成产权不明晰。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 是外部性, 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2) 时间也可以导致外部性。环境损害在时间上往往不均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环境损害程度增长缓慢, 但当超过一定的阈值后, 损害程度会迅速增长, 但这时再进行补救为时已晚, 这种时间上的不均匀信息, 又往往伴随着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 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 (3) 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 这也会导致外部性问题的发生。

3 水服务管制是出于公共利益和自然垄断的需要

水服务包括供水服务和污水服务, 具有为公众服务和自然垄断的特性。在现代社会, 政府往往对基本性的商品和服务进行定价。基本性的商品和服务是指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和服务,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它们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最为需要的东西, 如果社会上缺乏基本品, 社会就会发生混乱, 经济就会崩溃;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 它们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 与维护人的生存的基本权利有关。城市供水显然属于基本性的商品和服务, 因此, 政府必须对该行业进行管制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防洪要求很高, 供水保证难度很大, 水污染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这样的背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城市水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城市水务是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防洪、水资源规划与建设、输水、供水、用水、排水、防治污染、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活动的总称, 它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做好城市水务管理工作, 为城市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供水保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障, 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在城市水务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市缺水问题日益加重、城市水环境日趋恶化、多龙管水的分割管理体制、城市水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供排水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合理的城市水价体系没有形成、城市水务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等。究其原因, 在于我国城市水务管理存在许多制度上的障碍。因此, 以可持续发展城市水务为指导思想, 以革除现存分割管理体制弊端, 提高用水及管理效率, 保障水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4 我国城市的水价体系

由于长期忽视水资源的商品属性, 过低的水价既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也不能有效地补偿水的生产经营成本, 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 形成所谓“公共地悲剧”。究其原因, 源于我国没有建立起系统、合理、完备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以及对城市水业的政府管制实践方面创新较少, 内容较为简单, 整体管制水平滞后。城市水价的合理构成, 长期以来,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一直是被奉行为指导社会实践的经典教义, 许多人往往不切实际、不加分析地盲目运用马克思经典理论, 甚至还有人断章取义的歪曲理解马克思经典文献中的句子, 其中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水资源价值问题, 他们得出结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的产物, 其中并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 因此水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正是在这一传统的水资源价值观的作用下, 水资源往往被无偿或低价使用, 水资源得不到合理补偿, 其更新的途径受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在消费水资源时, 往往错误地认为水资源是“福利水”, 从而导致缺乏节约意识, 造成极大浪费;在价格制定上, 只体现了水资源物化的劳动价值, 人为的将水资源价值排斥在商品价值之外, 使得水资源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在政策上, 对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有效的政策调控力度不够, 缺乏相应的税收政策, 使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 对人类的生存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中国自来水价格构成主要包括基价 (供水企业销售价) 和各种收费项目 (如城市供排水专项建设费、公用事业附加费、污水处理费等) 。

5 水价构成的体现

水价的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城市水业成本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当城市化的初期, 水价的内容仅限于城市从自然中取水、净化、输送和排放的成本与收益,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水价格;当城市污水的排放对自然的影响超出了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价中加入了污水处理和环境补偿费用,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当城市就近水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总量需求, 远距离调水甚至跨流域调水的成本进入水价, 形成“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当水资源总量稀缺, 不能满足“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给方式, 资源成本进入水价, 形成“水资源费”。因此, 从决定水价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出发, 水价可按属性分为资源水价、环境水价和工程水价。我们将对应于水资源稀缺而产生的水价称为资源水价;将对应于环境修复和补偿而产生的水价称为环境水价;将对应于各种工程投资和服务提供的水价称为工程水价。基于资源水价的定位, 其收取形式应该是水资源税, 使其成为国家在流域水治理方面的主要经济来源。资源水价因为不是基于成本的价格, 因此不应该纳入价格听证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钱易, 刘昌明著.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

[2]许有鹏著.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新时期如何提升城市水务管理水平 篇3

关键词:新时期;水务管理;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要以水资源作为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城市人口非常密集,水源利用量较高,污染程度相对较大。但是,我国城市占地面积却非常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供水保证的难度较大,水污染的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这样的背景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水务的建设与管理是我们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基础。因此,认真做好城市水务管理工作是我国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城市水务管理的必要性

水资源与其他资源配置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他资源的配置是追求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水资源的配置却是以水的安全为前提的,主要包括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等多个方面。水资源的安全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必须充分掌握水资源的特殊性,在水资源自身性质的基础上,对资源的配置进行分析和探讨。只有在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公平分配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利用的效率。

城市的发展与水之间保持着重要的联系,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的城市水资源比较紧张,生态环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会对我国城市化带来一个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以充足的水资源作为保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悉,北京市用水总量三十七八亿立方米,本地年均水资源量22亿立方米,周边省份支援调入水量三四亿立方米,中水10亿立方米,其余不足主要靠超采地下水。2014年年底南水北调工程中线通水,然而进京的10亿立方米汉江水在抵顶周边省份调水量和过去超采地下水量之后,所剩不过二三亿立方米。

2 城市水务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

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战略缺乏目标性。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目标性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水资源的管理没有很好的协调措施,不知道如何规范水资源的使用,从而也常常出现水资源被污染以后再进行治理的情况。通过长期的发展证明,过去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战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阶段,必须转变思想,强调节约用水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指导城市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②城市水资源的价格体系需要改进。城市在针对水资源的发展利用过程中,并没有反映水资源地商品属性,没有将水资源制定出合理的价格体系。由于水资源具有垄断性,数量比较稀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我们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非常低,自然资源相对来讲剩余量较大。现在城市发展较快,在人们正常的生活中,水资源优先配置给大型城市,因为水的价格较低,市民们往往意识不到水资源的珍贵,常常造成水资源无节制的浪费。事实上,北京市地下水形式不容乐观,第九水厂已开始利用以往认为处理成本过大而不去利用的地表水。由于水资源管理的政策不到位、手段不严苛、制度不健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③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我国很多城市把水资源当作国家的公益性事业,没有设立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从现在组织管理的内容来看,城市的公用事业与自来水企业之间是政企合一的关系,并没有将自来水产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存在水资源行业经营风险等问题,整个自来水企业也缺乏相应的活力,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

3 加强我国城市水务管理的主要对策分析

加强我国城市水务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城市水务管理进行对策分析:

①注意节流意识,以治理污染为主要内容,通过多个渠道进行水资源的开发。首先,降低我国城市水资源的投资是第一步,要加强污染水处理程度,意识到减少污水的排放同时也可降低给水水处理的投资,提高用水的效率问题。通过多个渠道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大力提倡城市污水的循环使用,开辟第二水源。

②提高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构建预防污染的社会。我国城市的水资源非常紧张,很多城市水位逐年下降,出现严重缺水状况。应该加强城市居民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的意识,致力于构建“节水型城市”。此外,预防水资源的污染,能够为此而建立一整套预防水资源污染的措施,为此提供经济有效的用水环境。

③构建合理的城市水价体系。水资源不应该像过去那样被当作免费资源,它的存在和城市的生产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水资源行业的活力,制定出符合城市人口需要的价格,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④创建新型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存在一部分的弊端,因此我国城市管理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成立城市水务局,针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布局进行规范,实行统一的管理,从而为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做出新的贡献。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源泉,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命脉。水资源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我们必须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构建预防污染的社会,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徐彬.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3.

[2]杨卫国.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

城市水务管理复习提纲 篇4

系(部)水利工程系

专业班级 水务1班

姓 名 余永辉 学 号 110640142 指导老师 张伟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11水务工程

2014 年 11 月 05 日 城市水务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

摘 要:在水资源短缺和城市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水务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城市工作应加大城市水务统一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中涉水问题的前瞻性。城市水务统一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同一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水务管理、水资源、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决定环境质量状况最积极最活跃的自然因素之一。水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安危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向城市,城市的数量与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对环境与生态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多德斯维尔发出警告:生活质量被城市爆炸性的增大和数量持续性的增多所破坏。随着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城市问题的关注,进而出现了研究城市问题的众多学科分支。本文从城市水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

1.城市水务的内涵

水务,即一切与水相关的事务。城市水务是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防洪、工程建设、输水、供水、防污、污水处理回用回灌以及调水等活动的总称,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2.我国城市水务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步伐加大,由此产生的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同时,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基本上全部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国家有限的投资远不能适应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城市涉水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现代化进程。

(1)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虽然淡水资源量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量为2 2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位居世界第110位。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36个,因为缺水每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数千亿元的损失,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城市水污染日趋恶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需水增长速度惊人,污水排放量增大,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城市市政建设设施滞后,许多城市没有合理的污水排放和管理系统,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超过80%的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城市河湖等水域,造成了水体的严重污染,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严重恶化。据统计,流经我国大中城市的河段,水质因超过三类标准而不适于生活用水的已占80%左右,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º。水污染不仅危害了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及环境建设,而且还加重了城市水资源的短缺,使得城市可用水量进一步减少。

(3)城市雨水、洪水设施建设不足。近几年来南北方城市不断发生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灾害损失情况严重,为城市的雨洪保障体系敲响了警钟。同时,一方面城市缺水严重,地下水水位下降,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另一方面,大量雨水、洪水白白流入大海,不能拦蓄使用。如何建立适当的雨洪预警体系及设施,将雨水、洪水变害为利、为我所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城市水务统一管理概念的提出

与国外相比,我国现代化工业起步较晚,城市化进程缓慢,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的短缺现象及水环境污染问题一度不很突出。同时,由于解放初期大兴水利工程,曾有效遏制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因而城市中相关的水务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片面追求工业发展,对资源及环境问题注意不够,在污染治理上只得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尘,走“先发展,后治理”与“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事实证明,这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来的发展必将使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年来一再强调,大城市水资源是世界水资源问题的重点,而管理又是城市水资源的核心。国际上普遍认为现代城市建设要建立统一管理的道路网、电力网、水网和信息网四大网络,其中由水源、供水、用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回用回灌系统构成的水网建设及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国外水务管理经验表明,水务管理体制必须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展。人口及经济增长,特别是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水务管理不断出现新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政府必须寻找新的水务管理方式。

城市水务统一管理的科学基础是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发达国家大多建立这种管理机构管理城市水资源,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如巴黎对水务的统一管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务管理模式,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和推荐。与国外先进的水务管理模式相比,我国城市水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一些地区和城市普遍存在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的现象。政出多门,没有统一机构为城市水务问题负责,人为地增加了市政管理的难度。而且由于没有综合考虑水的供需平衡问题,难以真正节水,无法有效控制污染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建立统一的管理法规。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水务问题,必须建立一个科学、高效与合理的城市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城市水务管理法规。水务统一管理,有利于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布局,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统一规划和调度,统筹解决城市防洪、供水水源和城市水环境等涉水问题。

水务统一管理,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过量使用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水务缺乏统一的管理。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

3、建议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概念¼,预示了中国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因此,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与水务管理的协调问题。(1)树立科学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

从城市发展来看,世界各国都主张合理优化城市的发展规模,注重水务的基础设施建设。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新的生态价值观正成为规范我们社会行为的道德准则,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保证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统一,充分注意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注重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注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使城市发展规模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

(2)加强水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城市水务统一管理,高效利用水资源。

城市水务体制的改革将改变过去因城市供水、节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回用相互脱节而制约城市水利全面均衡发展的局面,使“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的方向转变,从而实现了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的城市水务统一管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涉水事务方面提供管理体制上的保证。

(3)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城市

城市诸多水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们违背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急功近利的错误行为造成的。在对水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作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地配合政府各项节水防污工作的开展。

节水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而且也是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和治理费用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最佳途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把水资源的节约与污染治理作为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中心环节,要使公众牢固树立节水意识。节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节水型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加强城市涉水问题研究的技术与资金投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建设已从传统工程型水利向现代资源型水利转变,因而对城市涉水问题的研究不能再单纯局限于水利、水文和城市规划等学科领域,而应把它看成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相互配合。研究中将会涉及到卫星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生态学、环境学、技术经济学、水文学、地质学、城市规划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需要大量的技术及资金投入。必须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地认识和解决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的涉水问题。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建设中应高度重视水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在水的开发利用与治理方面未雨绸缪,管好水,用好水,以创建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现代城市。

作为水务工程的一名学生,我们要潜心学习,熟练掌握水务技能,立足新世界,运用网络与世界接轨,学习先进知识,为我国水务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行政管理复习提纲 篇5

1、公务行政的含义、本质特征。

含义:公共行政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公共行政包含“公共”和“行政”两个要素。

本质特征:获得公民认可、花费公共税收、管理公共事务、实施依法行政、满足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接受公共监督

2、社会产品分类

公共产品特点

私人产品特点

3、公务行政的原则

公正原则、法制原则、服务原则、绩效原则

4、著作

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学者研究》,第一次提出公务行政,不系统;

1900年,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完整系统。

5、西方国家公务行政发展的三个时期

--工业化初期的公共行政:

----这一时期官吏制度主要是“政党分肥”与“赢者统吃”。

----这一历史时期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酝酿时期,有影响的行政管理理论有两个:“守夜警察”理论和“法治国家”理论。

--工业化发展与完成时期的公共行政

----这一时期政府行政的特点:“管制行政”。

----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标志:研究公共行政学的重要理论著作问世。

----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称为传统行政学理论,其基本理论框架有三个:政治与行政分开的理论;理性行政组织理论;企业管理取向的行政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行政: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公共管理实践体现出这样的特点:第一,从注重程序和过程的传统公共行政,向更注重产出和责任的新公共行政转变;第二,认为公共行政应该离开经典的理想官僚制理论,使公共行政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更为灵活,第三,认识到私营部门管理的优越性,主张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人员、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来“重塑政府”等等;第四,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浆。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行政给各国政府在观念上带来的重要变化,就是将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管理”模式,发展为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多元管理格局”。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首先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对政府管理的补充作用。因为在这个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时代,社会组织已成为公共管理新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

6、行政组织的含义

含义:行政组织是指在国家机构中除立法、司法机关以外的行政机构系统,即各级行政机关。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手段,来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代表国家管理各种公共事务我国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7、从80年代以来5次比较重大的行政组织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

行政组织的变革。行政组织要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作出反应。

首先,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开支;其次,在行政组织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第三,重新界定行政组织的职能;第四,政府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相对分离。

8、公务行政环境的含义

•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所有直接或间接作用与影响行政主体、客体行政活动的诸因素的总和。• 特点:复杂、变动差异、综合。

9、行政环境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行政环境是政府职能确立或转变的基本条件。具体说,政府职能要适应行政环境的性质;政府职能要适应行政环境的现状;政府职能要适应行政环境的发展方向。政府职能对行政环境有积极作用。

10、政府职能行驶中的问题

• 越位、错位、缺位。

政府职能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管了不该管的事,包揽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纯粹私人物品生产供应以及可以由政府,企业,非政府、非赢利公共组织共同参予的混合性公共物品的生产。

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指政府职能分工定位上存在交叉和混淆的情况。如:中央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职能的挤压;上级政府职能对下级政府职能的侵蚀;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因为缺乏统一协调的责任隶属关系机制而形成管理冲突与矛盾,从而导致职责行使中争夺权力、摩擦扯皮、推卸责任、降低服务效率的问题。

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是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11、十六大报告中对政府职能的概括

政府的基本职能体系:政府的政治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政府的运行职能体系:一般归纳为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四项职能。

政府职能的定位。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我国现阶段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的基本核心。

12、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应具有的素质能力

含义:行政领导既指政府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等公共行政的决策主体和管理主体,又指公共行政活动中的领导职能和领导功能。可概括为,行政领导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中的领导者依据宪法和法律授予的权力,并借助于诸多非权力因素,指挥、影响下级和广大群众,共同完成行政事务的过程。特点:行政领导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和协同性三大特点。

素质与能力:行政领导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品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行政领导的能力主要是: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改革和创新能力,授权和服务能力等。

13、行政领导的方法

行政领导方法大体可分为基本领导方法与日常领导方法两大类型。

基本领导方法可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等;

日常领导方法包括正确地运筹时间,熟练地主持会议,正确地处理公文等多方面的内容。

14、领导艺术的概念、主要内容

含义:行政领导艺术是行政领导方法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运用。行政领导者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权、知识、才能、胆略、技巧、个性,巧妙地利用领导环境、领导条件、巧妙地利用领导规律和领导方法,针对领导对象采取合适的方略和技巧,达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的目的。这一个过程就是独特的领导艺术的展示过程。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魅力和影响力的综合体现。

内容:大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探讨行政领导艺术的内涵:用权的艺术;用人的艺术;重点分明的艺术;方圆得当的艺术;先紧后松的艺术;赏罚分明的艺术;激励艺术;沟通艺术等。

15、公共人事行政的含义

人事,即用人以治事,选合适的人,做适当的事以达到人尽其才,事竟其功。公共人事行政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家公务员的直接管理活动,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措施对全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事务进行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二是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16、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

工业革命的兴起,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后,要求建立与工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事行政制度。英国等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国家建立了以公开竞争、注重功绩、强调法制为主要特征的文官制度。

17、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征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职位分类,科学管理;严格考核,功绩晋升;政治中立,职务常任;依法管理,统一完备。

知识经济时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更多地以分权管理来代替集权管理;分类机制在融合;更新机制更加开放;更多地以结果管理来代替规则控制。

18、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务员法》,并由胡锦涛主席签发第35号主席令公布。

19、公务员法的亮点

公务员法的中的主要亮点是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四个机制 :

第一是新陈代谢机制。

第二是竞争择优机制。

第三是权益保障机制。

第四是监督约束机制。

20、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21、依法行政的含义、作用

依法行政进程中的三个关节点:确立依法行政原则;对依法行政提出明确要求;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

22、行政立法的含义、特点

含义:凡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就是行政立法,它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

23、行政执法的含义、特征

含义: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或履行国际条约时所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步骤,是为了保证行政法规的有效执行,而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特征:行政执法的结果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仅为一次性适用,产生一次性效力。

行政许可的含义、作用

对非政府组织的理解

非政府组织是指依法建立的相对独立于国家政府系统,以社会成员的自愿参与、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社会公益活动或者互益活动为主旨的非营利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一类组织。

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趋于多样化,社会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是社会管理和服务中有不可忽视作用的一支力量。

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政府真正从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回归到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进行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的宏观调控、间接管理。

社会组织可以在救助帮扶中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财力不足的矛盾。政府济贫救困的财力是有限的,所以许多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吸纳的财力就成了扶贫济困、创造慈善氛围,抚慰社会病痛的另一只手。

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 篇6

2)雨果芒斯特伯格被人们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3)莉莲吉尔布里斯最早提出管理心理学概念。

4)把心理学应用到管理方面的另一位重要的早期管理心理学家是沃尔特斯科特。

5)埃尔顿梅奥,霍桑实验。结论:1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个社会系统2个体不仅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的影响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强调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模式5强调参与管理,重视在组织等级中各层次之间的沟通渠道6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而且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7组织成员都可以通过满足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6)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7)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 8)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模型:

(一)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经验总结法

3、现场研究法

4、案例比较法

5、测验法

9)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1相对性2整体性3理解性

4恒常性

10)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11)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

12)人际知觉:又称社会知觉即认为对人对群体的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 13)知觉偏见主要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投射等五种

14)海德是第一位提出归因理论的学者,他认为归因理论包括三个步骤:1对行为的知觉2对行为意图的判断3对个性的归因。凯利发展了海德的理论

15)维纳等人运用海德的归因理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问题进行了研究,三个维度

16)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17)四种气质类型: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

18)投射测验是给被试者呈现一种模棱两可的情景图片或陈述,要求尽快作出解释反应,被试者在回答或解释反应过程中往往会投入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价值观和情感,测试者据此分析了解被试者的个性特征。

19)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一般态度。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员工是被一种满足内在需要的愿望所驱使而行动的21、麦克利兰的需要理仑1权力需要2归属需要3成就需要

22、强化理论主要是利用正性或负性的强化,来激励员工或创造激励环境

23、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相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24、从众行为: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25、产生从众行为的心理因素有很多:(1)对群体的信任度(2)对偏离的恐惧(3)群体的规模(4)群体的专长(5)个体的自信心(6)责任感(7)性别差异

26、顺从又称依从,是个体为了符合群体或他人的期望和赞许而表现出来的符合外部要求的行为

27、暗示指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次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28、模仿是有意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29、感染指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或者说是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屈服,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相似性是基本条件 30、群体动力是指左右和影响群体发展演变的主要力量,内容主要有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士气等:群体动力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

31、群体规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

32、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既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是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多数人的意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人的行为。群体凝聚力是指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对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它可以被认为是群体的确定性特征。

33、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1)群体规模(2)群体内部的一致性(3)外部压力(4)群体的领导方式(5)群体内部的奖励

34、群体士气原指军队作战时的集体精神,现在也应用于企业中,表示群体的工作精神或服务精神

35、影响士气因素:(1)对群体目标的赞同(2)合理的经济报酬(3)对工作的满足感(4)群体成员间的和谐(5)优秀的管理者(6)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7)良好的身心工作身心环境

36、沟通是信息源透过某种管道把信息传送到目的地的过程

37、沟通的意义(1)个人内部沟通(2)人际沟通(3)群体沟通(4)公共沟通(5)大众沟通(6)跨文化沟通

38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与组织的结构息息相关

39、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额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以社会关系为基础,是与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无关的沟通方式。40、群体决策是由群体中多数人共同进行决策,它一般是由群体中个人先提出方案,而后从若干方案中进行优选

4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一)优点:(1)集体审议和判断,可产生数量较多的方案,有可能使被选方案正确程度和满意度提高,集体讨论,可相互启发而后综合各成员的各种不同的专门知识和经验,能从多方面对各种方案进行完备细致的分析,提高决策质量(2)有利于组织内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协调各种只能,增强各部门的合作

(3)群体成员如果是由各不同利益集团或群体的成员促成时,可激发其参与和实施决策的积极性,还可以协调各方的意见和分歧

(4)决策群体使权力有所分散,这就消除或削弱了独裁现象,使决策更加民主化,充分反应受该决策影响的所有人员的愿望和要求。

(二)缺点

1、耗时费钱

2、在最小共同基础上的妥协,形成决策的折中性

3、权力和责任的分离

4、少数人的专制

42| 群体决策法

(一)会议讨论决策法(2)列名群体决策法

(三)头脑风暴法

43群体决策的改变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群体决策的速度(效率),决策质量和认可水平

44人际冲突是指被人们知觉到的一种价值观或目标上的矛盾状态,并伴有敌意阻碍对手取得成功的行为以及情绪上的敌意

45伯克曾就各种冲突处理方法的有效程度,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使用“解决问题|”决策能够有益的处理冲突。

有效沟通和改善沟通方法:(1)保证正式沟通渠道畅通(2)学会积极倾听

3、TAC分析

4、周哈利窗口分析 第九章

47美国学者菲德勒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有效领导者的权变模式”

菲德勒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情境对领导者是否有利,情境的有利程度由下面三种因素决定(1)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2)工作结构(3)领导者的职权

48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的成员所接纳的,成为组织的一种群体意识表现为组织的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结构是指组织文化各种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层次关系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

50组织文化的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学习型

51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组织创业者和领导者的素质组织成员的素质

组织文化的结构要素是经营目标和价值观礼仪和仪式,英雄人物故事和语言

53塑造完善的组织文化:加强的企业家的培养,改善组织内部环境。提高组织产品文化内涵培养优良的组织精神建设稳定的组织制度文化

54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3)行为协调统一(4)自我意识客观(5)人际关系和谐(6)社会适应良好 第十一章

55员工援助计划是由企业组织出资为员工及家属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一种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互相协调的和谐状态

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帮助来访者找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摆脱困境的对策,缓解心理冲突,恢复心理平衡,从中认识自我发掘潜能,促进人格成长达到自立自强的过程。

领导:指领导者对下属施加影响以完成他们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

领导发展三个阶段

1特质理论 2行为理论3权变理论

论述:

一.如何有效沟通和改善沟通?

首先保证正式的沟通渠道通畅组织必须建立发布指示。其次组织必须根据组织特点和具体的环境条件,利用一些可以改进织沟通的技术,改进技术有三种:1建议和咨询制度通过征求非管理雇员改进工作的意见来加强上行沟通,以体现一宗鼓励提出有益意见并防止其通过指挥链条被过滤掉的正式意图.2。主管人际沟通训练。3.雇员调查和调查反馈。二。如何塑造完善的组织文化? 1.加强企业家的培养

(1)企业家通过自我学习,探索,完善超越自我来实现

(2)组织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包括在职培训,职务轮换,挑战性的工作等

(3)通过招聘的方式面向社会招纳英才。2.改善组织内部环境

组织文化的外壳物质文化设施一旦设定就不会轻易便动,但是在设定之后就能反映设定者的价值观,文化品味,艺术修养等,并从中反应一定的文化价值 3.提高组织产品文化内涵

组织产品文化是组织文化中的基本物质文化内容。组织文化的载体产品,通过被理解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品,然而产品结构及产品外观的美学成分,又使产品体现出企业的文化特色。4.培养优良的组织精神

组织精神是区别于物质,财富或经济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组织精神是组织的员工群体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是组织基于自身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5.建设稳定的组织制度文化

组织的制度文化是企业制度演进,企业制度规范,企业制度内容,企业制度运转,企业制度创新等的传统 6.通过社会化过程保存组织文化

由于组织内的新员工很难马上适应组织文化的要求,因此组织中总是出现新员工干扰组织已有的价值观和工作习惯。所以组织要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组织文化,这种过程称作社会化过程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1.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对个人的意义

(1)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

(2)引导人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强化环境把握和困难控制能力,突破并塑造真实的自我。(3)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

(4)引导人评估个人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5)引导人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

(6)提供奋斗的策略,使人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断增强的职业竞争力。

(7)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增强成功的机会。

(8)有利于个人过好职业生活,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

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对组织的意义(1)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2)实现组织的人力资源增值

(3)能够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企业组织目标

(4)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满意度

中小企业管理复习提纲 篇7

1、约瑟夫·熊彼特和迈克尔·波特对企业集群现象研究的贡献P11-122、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资本密集型企业有哪些P34、中小企业对国家发展的主要贡献P25、企业的概念与特征P26、中小企业的主要特征 P67、世界上最早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的国家P48、广东省自立型中小企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什么类型的行业P169、自立型中小企业集群和配套型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区别P16-17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地位及施行时间P511、《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施行时间P2812、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P21-2213、广东中小企业“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

14、广东省十一五规划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创新内容P3115、世界各国关于中小企业的定性和定量标准P4-

516、广东省中小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低和空间集中度特征P18-1917、中小企业通过集群化发展可以获得的主要优势P12-1318、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P9-10

第二章

1、我国企业的法定组织形式及其主要区别(出资人性质与数量、出资额、责任形式及法人地位等)

2、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的区别P423、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的区别P424、分公司与子公司的根本区别P495、法人治理结构中各组成部分的地位与职能P55-566、企业组织结构中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关系P587、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设计的根本目的 P578、职能制组织结构和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 P60-619、不同法定组织形式企业名称的区别P4910、我国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P4811、组织结构设计的扁平化

第三章

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衡量标准P842、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P863、工作分析的内容P944、常见的主要招聘渠道 P1055、企业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劣势P1046、培训的主要分类方式P110-1117、经济性薪酬与非经济性薪酬的区别P113-1148、几种主要薪酬体系的基本概念 P114-1159、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 P11610、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11、广东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P8512、工作设计的根本目的及其主要形式P100

13.广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P85-86

第四章

1、主要原材料的概念P1272、物资管理的三个主要环节

3、主要原材料消耗的组成及其概念 P1304、物资储备定额、经常性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及季节性储备定额的概念P132-1355、仓库管理的主要内容P1376、物资仓储管理中“三清”及“三一致”的内容P1377、企业对物资采购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及其概念P139-1408、准时采购的概念及其对供需双方的要求,以及供需双方的合作性质 P142-1439、企业采用ABC分析法进行库存控制时各类物资的特征P14710、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与库存控制的关系P14611、物资管理的主要衡量标准-物资供应数量、质量、进度及成本

12、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P13013、计划期间某种物资的采购量与该种物资计划期的需用量、期末储备量及

期初库存量的关系P135-13614、定期订货方式的适用条件

第五章

1、生产的概念P1572、生产方式的主要分类P158-1593、生产过程的主要内容及其概念P1604、企业生产组织系统的最小生产单元P1615、生产过程组织的主要要求P1626、整批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移动方式P1627、生产能力、设计能力、查定能力及计划能力的概念P170-1718、流水线生产的概念及特征P1679、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P17510、几个期量标准的概念 P175-17611、产品质量的主要内容及概念P180

第六章

1、市场的概念P1902、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因素P191-1923、产品介绍期的主要营销策略P1994、促销策略的内容及概念P209-2105、不同层级渠道的概念P2126、分销渠道按渠道宽度分类的各种类型及概念 P2137、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8、产品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P2059、市场试销的概念

10、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P19

5第七章

1、企业的理财目标 P2232、资金时间价值复利计算法的相关概念及其计算P225-2263、非流动资产的概念 P2444、中小企业创业自筹资金及短期负债的筹集方式P234-2365、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及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种类 P241-2436、货币资金成本的内容P245-2467、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P247-248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主要财务指标及其计算P255-2569、盈利能力指标及其计算P256-25710、偿债能力指标及其计算 P253-2

54第八章(以课后习题为主)

第九章

上一篇:豆浆鱼火锅的宣传广告词下一篇:中医科负责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