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2024-07-27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精选8篇)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篇1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萝北县环保局:

按照贵局下发的萝环发[2014]9号文件《关于要求石墨企业开工前排污申报及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维修、整改力度的通知》的精神,我公司立即成立环境整治应急领导小组,由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整治工作进行工作部署,对我公司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检查,对公司各选厂存在的问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单。对存在问题逐一整改,现就整治的内容做如下总结:

1、完成对锅炉取暖的设备除尘器的维护及改造工作。

2、尾矿库入口设置平面图及标语。

3、尾矿库周边设置排水沟。

4、尾矿库铺设多点放矿管路,确保尾矿库放矿安全。

5、新购置MC-280袋脉冲除尘器,确保环保生产。

6、新建2700㎡成品库房,确保清洁生产。

7、加强除尘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除尘设施满负荷正常运转。

8、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及日产日清交接班制度。

9、确保车间门窗封堵严实,保证环保生产。

10、更换了部分车间房盖,达到环保要求。

11、加大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力度,确保清洁生产。

12、严格按照清洁生产要求进行管理。

13、对厂区路面及车间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并及时有效的做好

了清扫工作。

14、加大除尘设施的投入,新自制水浴除尘器五台,保证了达

标排放。

15、新建皮带运输走廊一座,确保环保生产。

萝北南海石墨有限公司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篇2

一、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统筹推进的现实要求, 也表明这五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主人翁的积极性和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可以说,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 已经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发展格局。同时也面临着农副产品种类多且生产基地分散、冬季气候条件严酷、中西部部分村屯交通条件差等问题。虽然经过农村公路建设的长足发展时期, 但仍有部分村屯存在着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已经解决了多数农民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但现有的农村砖瓦房大多已使用20多年, 既不保暖也不美观, 需要修缮和改造;农村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滞后, 沼气等清洁能源尚未大面积推广、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亟待改变和加强环境卫生意识等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要想彻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有效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从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看, 抓好村容整洁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各个重点和难点都具有这样的作用, 比如做好农村道路桥涵修建修复工作, 可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交通和物流基础,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也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做好农村环境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有利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意识、生活习惯, 促进乡风文明、实现移风易俗、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

(三)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聚集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建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村和农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介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其中,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形成社会各方面合力共建新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 促进了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 对农村环境改善客观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投入力度日益加大。比如:林业部门有绿化美化村屯建设任务, 交通部门有农村道路“村村通”、“屯屯通”建设任务, 水利部门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任务, 卫生部门有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农电部门有支持农村电网新建和改造任务。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投入的热情也很高, 军民共建、村企共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很多帮扶项目, 都是帮助农村修路、修桥、绿化美化等,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因此,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就能够凝聚各方面力量, 汇集各方面资源, 合力建设新农村,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量大, 工作环境也较为复杂。此外, 由于受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低、参与热情低, 以及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工作方式方法的限制, 给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阻力。因此,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 并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 从根本上完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吉林省“三化”统筹和农村实际, 应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

(一)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道路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整治农村环境的重要基础, 对于支撑农村民生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 农村道路建设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普及“村村通”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决村屯内主干道和巷道全部硬化的问题, 实现“屯屯通”和“户户通”;另一个是着力解决好中西部农村道路建设滞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 应加强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自然屯通水泥 (沥青) 路建设工作, 条件较好的村屯应争取实现住户到住户、村屯到农田修建水泥路或沥青路。

(二) 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村屯排水设施建设

目前, 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饮用水污染、缺水以及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的问题。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应集中力量, 加大投入, 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积极发展农村饮用自来水, 做好饮用水水源开发和保护。同时, 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善, 生活及畜禽养殖污水不能及时排放, 畜禽粪尿、建筑垃圾、化学药品等往往会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水源。道路排水沟没有进行硬化, 受冬季冻融作用和夏季雨水冲刷而易损毁;河流排水不畅导致洪涝灾害和生命财产损失等问题依然严重。因此, 必须加强农村道路排水沟渠建设和小流域治理, 确保排水通畅,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实现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

(三) 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标准化养殖小区是畜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标志。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现代畜牧业要求的科技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生态化发展要求, 也顺应了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因此, 要重视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加大建设力度和步伐, 尽快实现人畜分离, 加快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解决好畜禽粪尿污染环境问题。

(四) 加强垃圾集中处理

目前, 农民卫生环保意识不强, 乱丢、乱倒垃圾;农村垃圾处理方式较为单一, 普遍以填埋为主;农村保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环卫队伍没有建立起来, 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备设施缺乏, 导致农村垃圾得不到有效收集处理。当前, 吉林省试行推广的“3+5”垃圾处理模式, 为解决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代表3个责任主体, 分别指农户、保洁员、村委会。农户负责门前三包, 对垃圾进行分拣后定点放置;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清扫、垃圾清运和回收;村委会负责保洁日常管理。“5”指5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例如, 剩余饭菜等易腐类垃圾倒入沤肥池或沼气池, 变成有机肥料或清洁燃料;秸秆类垃圾可作燃料或还田;金属、塑料、橡胶、纸等可利用垃圾, 送回收站回收;土建垃圾铺路填坑;废弃电池、医药垃圾、废弃化学品、化纤类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 运送指定地点无害化处理等。要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 着力推进垃圾点、垃圾转运车、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建设,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障机制, 实现日产日清、常态保洁。

(五) 加强推进清洁能源开发

目前, 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生活燃料依然以秸秆、木柴为主, 不仅浪费了能源, 也易造成大气污染, 不利于森林植被保护。因此, 应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丰富, 应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建设, 对大型沼气池、秸秆固化、户用秸秆气化炉、户用沼气池、开发地热能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彻底改变农民的能源使用习惯, 创建美丽、环保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 建设清新整洁、优美靓丽的新农村, 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 必须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强化帮扶, 建立长效机制, 强力推动各项工作。

(一)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领导, 加强研究, 科学组织。应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真正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变成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月活动, 进行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 有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不断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建立起专兼结合的村屯保洁队伍, 配备垃圾箱、垃圾转运车、小铲车等必要的清运工具和垃圾处理设施。建立保洁制度, 落实农户包保责任, 保证街路、巷道、庭院、村屯整体干净整洁。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 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

(二) 加大投入强化支撑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高、任务重,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积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重点围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安排。充分利用国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民生改善投资的有利契机, 多争取和谋划农村道路、水利建设、房屋改造、清洁能源、绿化美化等建设项目, 加快环境整治步伐。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 实现集中投入、重点建设。要切实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 解决好“等、靠、要”思想, 真正体现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三) 合力共建强化帮扶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篇3

1.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扎实推进“百镇千村”和10个整体推进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转入深入实施阶段,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村镇改造和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省确定了1000个省级示范村,通过努力要逐步达到人口相对集中、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比较完善、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先进的农村社区中心的建设目标。示范村的建设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六通、六改、五建、三化”。

“六通”是指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行政村主干道达到油路、水泥路标准,街道和巷道硬化;村内群众饮水达到安全标准,有条件的可兴建自来水设施;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进屯入户,全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池,有条件的可建设秸秆气化设施;基本普及有线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网络进村入户。

“六改”是指改住房、改院落、改厨房、改厕所、改圈舍、改街道。拆掉土坯房、茅草房和危房,有条件的农户搞好旧砖瓦房改建新建;对村屯各住户的院落进行统一改造,达到整齐美观;适应燃气需要和节能要求,对厨房进行必要的改造,推行新型节能灶;室外厕所达到封闭、卫生的要求,有条件的建室内冲水厕所;改变农村圈栏养畜、棚架养禽式的散牧散养、人畜混居的状态,推行房舍式、暖棚式养畜养禽,有条件的统一建设牧业小区,做到人畜分离;对街道和巷道进行统一规划,尽量达到宽窄有度、整齐划一、方便行走、节约占地。

“五建”是指建村部、建卫生所、建文体场所、建农民科技夜校、建垃圾处理场。村部建设要达到省里有关要求和标准;村内有一所适合新型合作医疗和满足农民保健防疫需要的卫生所;村内要有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微机音像室和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建一个能容纳100~300人的农民科技夜校;在村外建一处统一堆放垃圾的处理场。

“三化”是指美化、绿化、亮化。重点是搞好室内外墙壁和院墙的粉刷,在院落外统一堆放柴草,房前屋后和村道、街道、巷道两侧栽花种草植树,沟塘、荒山、荒坡和农田防护林带搞好植树造林,对于不适于耕作的搞好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村屯整体绿化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对于有条件村屯的重点道路和居住区实施亮化工程。

6年多来,全省新农村建设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省新修道路5.3万公里,修建围墙1800万延长米,建新大门19万个,修建排水沟2939万延长米。修建村部4283个、农民夜校2467个、卫生室4494个、农家书屋7021个,科普画廊2850延长米,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42个。新建大型秸秆气化站26个,安装路灯5.19万盏,完成绿化23365万延长米,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2.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安排,对全省现有行政村、国有农林牧渔场、林区和矿区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活动,并注意防止“前清后脏”的现象发生。一是加强村屯道路、路边排水沟、院墙、大门的统一整治,达到整齐美观。二是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魅力村庄。三是加强农村垃圾清理,实现统一收集、转运和填埋,大力推进城镇环卫下乡。四是加强农村水源保护,防止出现畜禽粪尿、垃圾、工业废水污染水源。五是加强农村人畜分离,集中建设畜禽养殖小区,防止出现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空气。六是大力推广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发挥其卫生环保、减少蚊蝇滋生,进一步净化农村环境。七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式采暖设施,重点推广大型沼气池和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改变秸秆污染农村环境的状况,同时抓好秸秆统一堆放点的建设。逐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八是在整治农村环境中,注重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土地整理、推行村屯绿化工程、普及卫生厕所活动及推广清洁能源等项目紧密结合、联手运作,努力在综合整治、联合整治、集中整治上实现新的突破。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屯貌明显改观,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省1万个村级单位新建休闲文化健身广场664个,新建公厕、室内冲水厕所和户外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7.6万个,新购置垃圾箱和新设垃圾处理场点21691個,配备垃圾转运车2059台,清理垃圾16694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416.9万个,清理粪堆404.8万个,清理路障97.3万个,绿化美化自然屯6801个,安装路灯亮化自然屯1048个。

3.不断增加专项投入,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省里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辐射引导下,各级财政也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据统计,6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达到298.29亿元,平均每年投入都在50亿元左右。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放大效应达到25.5倍。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到29.72亿元,占10.6%;部门和单位帮扶资金和实物折现17.59亿元,占6.28%;整合项目投入65.79亿元,占23.47%;社会捐助投入4.4亿元,占1.57%;带动乡村和农民投入169.79亿元,占60.58%。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新格局,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市带县、城帮乡,促进了城镇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4.不断完善帮扶制度,营造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省里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帮扶制度。全省坚持千名领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建设1000个示范村,坚持把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与省委开展的“三帮扶”和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紧密结合,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仅2011年全省就有2714名领导、3829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777名指导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帮扶企业达到4645家。其中,参与帮扶的大型企业192家,中型企业317家,小型企业4136家。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帮扶村现场办公累计9572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2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落实资金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

5.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切实增强村干部实践能力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篇4

今年以来,华山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掀起了一场环境综合整治的高潮,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大事、要事、急事来抓,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较好的工作成绩。

一、狠抓一个“整”字,开展三项治理,彻底改变了街道脏、乱、差面貌

可以说,从去年街道实施“环卫进农村”以来,我们的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垃圾中转站的投入使用,实现全街道范围内生活垃圾的集中手机、外运,安排专职保洁员负责路面清理工作,使街道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特别是对荷花路、华山东路、华山北路等进行了综合整治,街道的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环境管理方面并没有随着街道经济同步发展、同步提高,在环境管理方面,还有不少急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街道主要干道脏、乱、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一些小街小巷,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乱丢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市民对此怨声载道;二是居民素质极待提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停乱放甚至故意破坏公共卫生设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要解决,单靠常规性的动作远远不够,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因此党委政府决定,在迎接十一运会前期,街道全体机关干部集中时间,集中清理,严格治理,力争通过这次整治,使我们的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一是治脏,发动全街道居民群众,对全街道大街小巷、楼前屋后、场内院外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清扫。扫除垃圾、铲除杂草、清除污水淤泥。全面清理不留死角。还要加大对街道政府驻地、街道街道、集贸市场等所卫生整治力度,对街道主要干道实行保洁员的无缝隙覆盖,全面清除全街道范围内的各种废石乱渣和建筑、生活垃圾及视觉污染。同时强化垃圾的堆放、中转和管将街道多年来累积的垃圾死角彻底清除。理,实行定点堆放,及时中转,并做到日产日清。

二是治乱,对影响街道容街道貌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进行一次大清除。坚决拆除影响街道形象的违章建筑,清理街面、院内的乱搭乱挂,全面清理街道北绕城的户外广告清理工作,完成牌匾整治任务,对墙面、电杆上的垃圾广告彻底清除。清理沿街门头乱堆乱放杂物,取缔占道经营摊点。达到路肩大平整,达到整齐划一的标准。

三是治差,对残缺、损坏的绿化带进行一次修缮。结合街道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户户通”工程,做好村内环境建设,进一步美化村居环境,对村内及街道上的主要干道绿化带进行修补,对枯死的花卉苗木进行补栽,倡导全街道村居多绿化、多植树,总之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修的修,该整的整,该换的换,为街道建设一批环境优美、文明和谐新村居。

二、严格一个“包”字,强化三级责任,把环境卫生整治 任务落到实处

为确保此次整治活动开展得既快又好,在责任划分上要严格一个“包”字,实行分路段包干,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一是领导包片。此次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到街道18条主要干道,确定包路领导12名,每条道路由一名包路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牵头负责路段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并且身先士率,亲身参与整治。

二是机关干部包路段。在每个片区内,又明确了多名机关干部,督促抓好本路段的综合整治工作。这112名包路段机关干部,是街道党委、政府精心挑选出来的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的干部,对抓好各路段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应该不成问题,希望包路段干部要亲自靠上、亲自监督,各负其责。

三是分组负责各司其职。为全面做好街道村环境整治工作,街道此次活动组成13个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切实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这些路段的划分和任务的安排,是街道建委经过认真测算和细致的研究作出的,各包路段领导、干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摆正位臵,争当主角,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大胆管理,抓好落实,积极配合,牢固树立“全街道一盘棋”的思想,视整治工作为己任,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整治活动顺利开展。

三、营造一个“合”字,形成街道环境综合治理的合力 街道此次环境综合整治共分为宣传组、环卫组、村级环境整治组、渣土治理组等13个组,要求各组通力配合,互相协作,形成全街道卫生综合治理的合力,形成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

一是进一步宣传发动,切实形成人人参与、各部门积极参加的舆论氛围。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全街道再次掀起声势浩大的宣传高潮,切实使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还要向村民积极宣传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调动居民的整治和保持良好生活环境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各双管单位、驻地企事业单位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在全街道形成“人人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各办事处、村,街道各部门都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全街道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居民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的强大工作合力,切实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规范一个“管”字,完善三个制度,全面建立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稍一松懈就有可能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的恶性循环,必须坚持长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街道环境卫生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要坚持和完善分片包干路段任单位负责制。街道以开展这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契机,建立分片包路段负责制,明确责任,一包到底,以高度的责任感搞好这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这次整治活动中,大家都必须切实负起这份责任来,即使整治活动结束,各单位、各部门对片区、路段的包干责任仍不能消除,要继续按照今天责任地段的划分,坚持不懈地抓好各自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及设施维护和管理,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华山街道的环境卫生维护好、管理好。

二要坚持和完善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街道还要继续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的制度,无论是片区包干,还是路段包干,最终要落到各相关单位门前五包、门内达标的具体要求上来。同时,宣传组要配合迎“全运”的主题,通过明白纸、广播等形式,教育群众自觉美化、绿化家园,建设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广泛开展“华山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建设新华山、人人都是参与者”等主题宣传活动,促使广大居民自觉维护门前五包,门内达标制度,积极投身于环境卫生整治和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来。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篇5

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召开后,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举措,着力打造人居新环境,建设优美新村镇,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初步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城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我镇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力求抓紧抓好。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各社区及辖区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社区也相应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办所主任及村干部包抓村,包村干部包抓户”的制度有序进行。按照区上的考核要求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镇、村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措施、加大投入,确保整治的效果和质量。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宣传车、发放《给群众的一封信》、粉刷标语、悬挂条幅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持续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让他们关注、支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截止目前,全镇累计出动宣传车10 台次、发放《给群众的一封信》5000余张,悬挂条幅标语150余幅,彩色喷绘96幅,粉刷墙壁标语500余平方米,安装固定高标准宣传牌28个,使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全民认知率达到95%以上,真正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人人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以“创建市级卫生文明乡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镇区环境卫生管理。加大对乱搭乱建的查处力度,强化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控,拆除城镇道路两侧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和超期临时建筑5 处,800 余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100余处、清理居民杂物堆放点160余处、占道经营现象100 余人;规范清理各类不合规定的户外广告、门头牌匾80余块。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逐户签订了责任状,对各单位、经营业户门前、重点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理,铲除露天垃圾,消灭卫生死角。不断增加环卫基础设施投入,新购垃圾清运车3 辆、垃圾桶30个、新增保洁员54 人,新建固定垃圾点3 个,有效改善了镇区环卫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对铜罕沿线道路进行了绿化,栽植槐树30余株。

三是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一方面全面整治道路、村庄的环境卫生,以治理城乡结合部位脏、乱、差,305线及铜罕公路沿线,马路市场和农村“五乱”为突破口,彻底清除粪便、杂物、柴草、垃圾等,消灭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截止目前全镇累计出人工6000余人次,清理垃圾8000余方,出动车辆500余车次,铲车100 余台次,拆除违规建筑240平米,建设垃圾池100余个。另一方面,重点搞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村、西固村、陶贤村、四联村硬化村组道路和巷道16千米,修建陶贤村群众文体广场200平方米,安装建设器材8套;在四联村、井家堡村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累计计投入1114万余元。另外组织农户实施户改厕工程,双瓮漏斗式厕所1274个地下部分已全部完成。同时在硬化、亮化的基础上,我们把绿化、净化、美化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在村内和村庄周边的空闲地带、村内道路两旁及农户庭院前后,栽花、植树、种菜,让花草树木占领农村裸露空闲地。改变了粪便堆、垃圾堆、柴草堆“三大堆”乱堆乱放的状况,明显改善使全镇呈现出新农村建设新气象。

三、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垃圾长效处理机制。我镇集镇及各村均成立了保洁

队伍,共82人,专门负责全镇环境卫生的定时、定点的清理和垃圾清运。镇上出资为其统一制作了环卫服,配发保洁用具,固定垃圾清运车辆,并在各村的“环境卫生监督公示栏”中张贴了其工作照,方便群众监督。实行保洁人员地段划分和岗位责任制,制定“户清理、村处理”的垃圾长效处理机制,即农户就近将垃圾倒在垃圾池,村里固定的保洁员定时将垃圾清运至镇上指定的垃圾填埋场,确保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

二是完善制度。制定了《**镇周末卫生管理制度》、《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农村保洁员工作制度》和《环境卫生公约》。并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列入村级目标考核,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层层落实,一抓到底。

三是强化检查。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对村级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领导小组严格按时巡查,对不按规定整治的,给予通报批评。经常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汇报 篇6

2010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全面提升阶段,尤其是自今年年初省爱卫办对我市进行初检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建设精品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按照《四化标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将巩固发展“国卫”成果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城市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区城市管理质量明显提升。现将2010年1—4月我中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和迎检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迎国卫复检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我局当前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保证全面、优质、高效地完成迎检和整治工作任务,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对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整治范围及具体内容、组织领导、工作职责、实施方式、工程进度等作了总体安排。各直属单位按照统一领导、分层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原则,认真组织落实好本单位的整治工作,各项工作做到了组织落实、责任落实、安排落实和经费落实。

二、强化宣传报道,使整治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一)抓住全市迎国卫复检的契机,积极配合宣传媒体,充分利用《城管之窗》、《城市管理》、《城管之声》、《泸州现在时》和《每日“800”》等节目和专栏,宣传城市管理知识、法规和工作动态,局整治办至今已撰写工作简报35期,及时宣传报道迎检工作进展情况。

(二)组织和设臵宣传车、宣传台、户外广告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打造迎国卫复检保金牌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强大舆论攻势。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工作,结合爱卫宣传月、健康健康教育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月、顽症攻坚行动宣传日等专题活动,组织了多次街面设点宣传,发放宣传单6200份,营造了广泛、深入的舆论氛围。

三、以迎国卫复检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努力提高城市管理质量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城管部门又是整治工作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今年以来,我局上下以保国卫金牌为宗旨、以整治活动为载体,攻坚克难、统筹推进,以新思路、新举措、新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确保让广大市民通过整治工作得到持续长久的实惠。

(一)扎实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道路及下水道。加大对全市范围的市政设施的巡查、维护力度,1—4月维修人行道62150㎡,维修车行道75930㎡,维护排水设施11185m,更换和维修人行道拦车柱87根次,清理江阳路、龙马大道一段、次干道、迎宾大道等路段“牛皮癣”1190处,清理百子路、巴士花园、次干道等路段堵塞水窗板、检查井淤泥489个次,更换酒城宾馆、忠山路、枇杷沟、杜家街等路段遗失、损坏的水窗板25个(套),翻安双井沟、下大街六角板82.08m2,对次干道、迎宾大道、小市转角店——合道街等路段下水道进行清理,对汇通门口积水进行了及时处臵,对市府路步行街、毛家园堵塞下水道进行疏通,南光路(船山楼门前)、龙南路(川喜火锅)等人行道破损严重的路段及仁和路堵塞下水道正在抓紧整治。

加大病媒生物防治力度,尤其是对城市排水系统的防治,共消杀窨井34处,疏通沟渠578m;消除积水35处,堵塞缝隙154处。

2.城市夜景照明设施。加强城市照明设施维护管理。坚持对配电房、配电箱、地埋灯、架空线、六棱灯杆以及光亮工程进行日常维护,累计维修路灯3860盏次,维修线路约3526米,触发器1050个,镇流器850个,清除灯杆“牛皮癣”1500余柱次,全面确保了路灯完好率≥95%,路灯亮灯率≥98%。每日出动高空作业车2-3辆、检查车1-2辆,人员累计1200余人次,投资经费约20万,对全市设施进行清洁、油漆,对陈旧设施进行了更换,确保了城市照明设施的清洁美观,清洗全市主要道路如龙马大道全段、连江路、丹青路、泸隆高速路引道路灯灯罩5585个,清洗路灯3357柱,同时对主干道256柱路灯进行3次清洁,累计完成灯杆清洁3825柱次,对全市小街巷路灯设施进行4次卫生清扫,全面清理处理锈蚀的城市照明设施,如对沱一桥空中雕塑支架进行油漆,对城区庭园灯、忠山路、仁和路等道路的六棱灯杆进行油漆等。

(二)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整体管理水平。

1.继续开展“门前三包”责任书督查落实工作。

“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工作是国卫复审的必检项目。为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国卫复审,开展了对临街门市、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的普查登记工作,对普查中因更名、新开业存在未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以及责任人保管不善导致责任书丢失的门市、单位及时进行补签,并登记备案。共补发、补签责任书9930份,其中新签责任书818份,补发责任书9112份。加强临街门市、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的监管,现场指导、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为解决沿街摆放垃圾篓影响市容市貌问题,设专人定期清理责任区域街道沿街摆放的垃圾篓,每周清理次数不少于3次,通过近段时间的清理整治,垃圾篓沿街摆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对部分门市面前“立体垃圾”、乱倒垃圾的行为,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并加大执法查处力度。

2.环卫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确保市容保洁常态化。积极推进我市环卫体制市场化运作,按照建设部《全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关标准、要求和我市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劳动定额方案。

建立和完善了城区小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基本落实清扫保洁的专项经费,配备专人进行清扫保洁,有专业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有较完善的制度进行约束和考核。主要街道保洁时间达12小时以上,一般街道保洁时间达8小时以上,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30%,清扫率达100%,“六无四净” 率达98%以上。加大城区和近郊乡镇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无害化处理力度,对垃圾清运车辆和收集点、果皮箱进行检查维修,增加垃圾的收运、处理能力,建立完善城区各类市场特别是以街为市农贸市场、夜市摊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落实经费,设臵人员进行垃圾收集和清扫保洁,从根本上消除垃圾遍地的现象。

1—4月,完成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密闭运输,清运垃圾5.9万吨,坚持每天对街道实施降尘、冲洗作业,累计120余次,定期对人行护栏、隔离桩进行清洗20余次,清除道路各种油污污染50余次,有效排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协助社区突击清运非本职工作范围的卫生死角垃圾60余吨,完成垃圾库清洗165座次,对垃圾库进行施药消杀1200余次。

3.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修工作。

果皮箱安装进展顺利,282个果皮箱将投入安装,370个果皮箱正在采购之中,届时城区果皮箱布局将更为合理。已对全市现有的23个地埋式垃圾库进行清理,油漆、维护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5月初将进行验收并纳入日常管理。4座环卫工人移动休息室已公开招投标。

维修果皮箱317个次,继续做好泰安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财政资金落实工作,做好渗滤液运输车辆采购的前期准备工作,泰安垃圾处理场雨污分流工程的防渗膜的政府采购工作,开展粪便处理场工程的施工工作,完成广场垃圾库改造工程施工。

(三)切实加大重点工作执法力度,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城管执法工作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从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入手,深查薄弱环节,确定工作重点,攻克难点,以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坚持专项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加大城管执法和环境整治力度,先后开展了市容环境秩序、校园周边环境、违章搭建、洗车场点、水果车、车辆违章上人行道等专项整治活动。

1、“城市顽疾”得到治理,市容环境整治取得效果。

对街面占道经营、流动售货回潮和街面垃圾乱倒、工地道路污染严重等“五乱”现象,我局采取定员定岗、集中整治、规范整治等多重手段防止反弹,收到较好效果,城区内主要街道的“五归率”达到85%以上,主干道“五归率”达到95%。

占道经营治理。一是对仁和路、大北街、朝阳路等地段流动售货及坐商占道经营开展专项整治,共清理坐商占道、跨门经营300余户,流动售货500余个。整治后,安排人员全天值守,对街面的执法管理主干道已延长至24点,次干道已延长至23点,以巩固整治成果。二是以交警部门限制摩托车入城为契机,清理整治摩托车占道经营3次,对忠山路摩托车经营户要求不得跨门经营,对主城区摩托车经营户的违规占道实行现场纠正。同时对全市摩托车、自相车和板架车停放点进行划线,整治了二手自行车市场,共计划设臵定停放点摩托车、自行车37个,板架车30个。三是对广场周边及主干道门市跨门经营进行规范,使坐商归店率达85%以上。规范滨江路商家按照“一米线”经营,清理绿化带占道茶座130余个,整治澄溪口通道占道经营20余户。四是组织人员对烟摊“缩身”进行清理监管,下发宣传资料400余份,严禁超范围、超面积经营,共清理主城区烟摊24个;对城区的垃圾筐、石头清理了10次,共清理石头5车、垃圾筐10余车,亮化了城市街道。五是成立夜间餐饮占道整治组,对城区夜市占道进行规范整治。要求夜市经营业主在政府指定的专业市场进行经营活动。4月,取缔了长期占道经营的合江烤鱼,该行动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加大对户外广告和“牛皮癣”的清理力度。对城区主要街道的店招、店牌、布幅、标语及依附于建(构)筑物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的喷绘型软体广告进行清理。对违规设臵的陈旧店招(牌)下达整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损店招(牌)进行拆除。从今年1月8日开始,组织人员对江阳区主干道、阳光路、刺园路及龙马潭区龙南路、杜家街等地段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损店招(牌)依次进行拆除,执法人员配合拆除人员设围作业,轮流坚守现场,保证破损店招(牌)拆除安全进行。据统计,1—4月,共计拆除破损店招(牌)200余块,软体喷绘广告300余幅、面积达2280平方米,拆除空飘、气拱门、展台、宣传布幅等广告2500余幅,10余处喷绘外墙体广告、3块严重破损、陈旧的指路牌。清理各类促销布幅广告,尤其是电信、移动以及烟花爆竹的宣传布幅,共计200余幅。同时,针对主要街道出现的“王牌追债”、“诚信追债”纸质“牛皮癣”,执法人员加大查处力度。经过调查,捣毁一制假窝点,现场抓获3名 “牛皮癣” 张贴者,查获未张贴的“全国追债”、“诚信追债”等纸质“牛皮癣”10000余张、双面不干胶150余圈。据统计,1—4月,共清理喷印、纸质“牛皮癣”50000余处。

2.加强弃土、洗车站点的执法管理。

加强对城区工地建筑垃圾和城区混凝土运输的监管。为有效防止城区道路污染案件发生,针对混凝土运输过程撒漏问题,组织泸城混凝土公司相关人员召开协调会,就如何防止运输车辆沿街撒漏提出整改意见。为迎接国卫复检,对城区在建工地如:高速路口泸州大剧院、人民银行、西班牙郡,酒城大道维多利亚、酒城花园等工地进行重点监管。联合相关部门专项整治散装货物运输车辆,同时加大巡查密度,严防突发道路污染案件发生。建筑垃圾运输车抛洒滴漏现象得到治理,建筑散装材料运输车辆已全部加盖,未加盖的车辆一律禁止在城区内运输。今年1—4月,共查处损坏市政设施案件1件、占道挖掘7件、占道堆放3件、道路污染8件、未密闭运输建筑垃圾车辆34台次,擅自设臵户外广告21件,擅自处臵建筑弃土4件。

(四)严格考核,督导问责,确保国卫迎检一举成功。

自进入国卫迎检攻坚以来,我局全面加大迎检工作力度,局整治办先后下发了9个通知和相关文件,对各直属单位的整治工作量化考核。为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严格问责机制,确保我局的各项迎检项目不丢分。按照新修订的《城管市容环境卫生检查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加强日常监管上下功夫,将问题出现后的被动考核转变为提前监管。采取白天分组对市容环卫作业、市政环卫设施维护管理、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进行检查考核,夜间对路灯设施、环卫设施、霓虹灯广告(含店招)进行夜查,节假日安排值班人员巡查的方式加强监督考核工作,促进城区市政环卫维护管理、执法监督水平得到提高。

针对国卫和整治过程中出现部分管理空挡,我局召集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协调,商讨解决措施,确保整治工作不留盲区。如对城区内部分自管广场设施破损陈旧等现象等,针对目前广场管理中普遍存在车辆上人行道、占到经营、“牛皮癣”等现象,一一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同时指出广场业主应积极加强管理,尽量减少或杜绝“五乱”现象。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在下一阶段的整治活动中,我局将继续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一)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卫迎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清扫保洁质量问题存在反复情况,突破“反复”瓶颈有较大难度,急需调整定额,增加经费和人员。2.城区部分市政设施较为破旧。部分道路照度达不到国家标准,夜景照明设施较为陈旧老化,加之部分设施本身配套质量不高,更缩短了市政设施的使用周期。

3.城市管理法规不完善,行政执法手段受到限制,导致许多违章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影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4.已规划的专业市场不能满足经营户的需要,加之现有部分市场设计之初有缺陷或收费太高,许多小商贩不愿意进入市场经营,造成了许多摊贩沿街流动。

5.各部门协调配合联合执法力度还不够。在联合整治的过程中,有的部门工作不积极不主动,造成城管部门势单力薄的尴尬局面。

6.建设和管理经费较为紧张。资金紧张是制约城市管理的瓶颈。由于城市管理涉及面广,需要投入经费实施维护、改造的项目多,且成本不断提高,需要投入的资金量不断增大。

(二)下阶段的工作要点。

2010年5月即将迎来国卫复检,我局牵头的市容环境卫生和爱卫工作又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创卫迎检工作的重点、难点工作之一。要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能否升级上档、完成达标任务和创卫迎检能否顺利通过省、国家检查组的检查验收,还需更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四川省城乡环境整治各项标准。对照我市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的现状,认真查找差距与问题,根据各项工作任务及时间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开展卓有成效的整治活动。

2.再认识、再宣传、再动员,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进一增强市民和管理当事人遵章守纪、自觉遵守城管法规的自学性,在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强各执法队伍配合的同时,适当组织部分城管协管员、劝导员、宣传员等,逐步改变城管执法的力量单一,形式简单,结果被动的局面。

3.继续加大市政环卫设施的建设、改造力度。今年我市在设施建设改造上增加了一定的投入,设施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与整治和创卫标准相比,总体上数量不足,标准不高。一是继续新建一批标准明确要求或实际急需的市政环卫设施,如: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城市进出口要道洗车站等。二是再改造维修一批市政道路,路灯照明,公厕垃圾库等市政环卫设施,提高现有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三是按照国家标准督促项目业主搞好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使城市功能更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更舒适,方便。

4.在总结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和内部承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全面推行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的方案;探索市政路灯维护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加强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协调配合,细化明确管理责任,减少责任的交叉重叠,消除管理盲区。5.加强对“门前三包责任”的检查监督,重点整治乱吐、乱丢、乱倒垃圾的行为;按照《泸州市户外广告设臵规划》要求,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规范专项活动;开展以清理规范占道经营,违章占道停车等为重点的整治行动,使城区容貌和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强化施工工地管理,提高施工工地的环境卫生管理质量。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篇7

会议传达了市环委会《关于在全市开展“三不三直”环保执法“零点”行动的通知》;通报了2015 年12 月9 日省住建厅、环保厅、经信委联合督查组对我市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指出了我市存在的问题, 对今后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出相关要求, 并明确了2016 年3 月底为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达标的最后时限。

王云飞副处长强调, 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各企业要认真按照要求及时整改;今后, 市建管处将根据省住建厅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出台考评标准, 联合环保等部门组成专家验收组对搅拌站进行考评, 达标企业将在市重点工程项目中优先推荐;此外, 市建管处将加大巡查督查频次, 加强执法力度, 对不能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达不到整治标准的企业将严厉惩处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篇8

1.组织督导,切实发挥各级组织的领导作用

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16个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乡镇和行政村、职责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在村级还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进而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和部门联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为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东辽县还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导组,建立了“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评比”的督查和考评制度,加强了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以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步伐,不断探索和积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模式和经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做法,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2.宣传发动,切实发挥宣传手段的导向作用

坚持群众自主、政府主导,这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工作方法。东辽县把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贯穿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在促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方面,东辽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提高主体意识。专门抽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宣传组,驻村入户面对面地宣传讲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目的,印发《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手册》,做到每户一份;二是在县电视台开办专栏节目,注重导向宣传,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使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深入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参观典型,提高参与意识。通过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和典型现身讲解等形式,让参观的群众深受教育,使群众自觉投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之中来;四是强化村规民约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实效性,切实增强村规民约对群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全面提高了村屯的乡风文明程度,推进了民主管理进程。

3.创新机制,切实激励农村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为了调动农村干部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制定并实施了《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在村屯道路硬化、石砌边沟、卫生厕所、农户院墙改造、固定垃圾点、垃圾填埋场等方面实施以奖代补,县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以奖代补”政策面向全县所有村屯,从而形成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强大动力。2009年以来,除了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项目以外,还把每年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切实开展有声有色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2012年,东辽县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奖代补机制。研究并下发了《东辽县乡镇小街环境卫生整治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将乡镇小街街路硬化、甬路硬覆盖、石砌边沟、固定垃圾点、固定农贸市场、乡镇小街保洁队伍建设纳入以奖代补范畴,更加激励了乡镇小街经商企业和居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东辽县还研究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在着力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做文章,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一是建立保洁制度。使用省补新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为每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购买了1台垃圾运输车、1台铲车、1台钩机等保洁设施,安装了固定垃圾点,建立了垃圾填埋场,由专(兼)职保洁员进行公共用地的清扫,其费用由受益村民筹资自付;二是建立投入机制。通过交通、住建、卫生、环保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整治资金;三是制定有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

4.分步实施,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乡镇政府、村委会、相关部门按照《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方案》和《全县美化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本部门工作特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在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既抓镇容村貌环境卫生治理,又抓镇域村屯美化绿化,双管齐下,分线作战。在镇容村貌整治方面,以治“差”为重点,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以治“脏”为重点,在镇村干路整治方面,以治“杂”为重点,在交通秩序整治方面,以治“乱”为重点,在环境污染整治方面,以治“污”为重点,在公用设施整治方面,以治“弱”为重点,在裸露地块整治方面,以治“裸”为重点,在丑陋行为整治方面,以治“丑”为重点,通过净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等综合整治措施,推动了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的扎实开展。我县还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把村屯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六改四普及”(改路、改房、改墙、改水、改厕、改环境,普及清洁能源、普及有线电视、普及太阳能、普及自来水)为抓手,优先解决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在全县组织开展了绿化美化一条街、绿化美化一条路、绿化美化一个村屯、绿化美化一条河的“四个一”绿化杯竞赛活动,使全县的生态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全县共投入整治资金1300万元,出动人员15.6万多人次,出动各种车辆32700多台次,清运生活垃圾13.6万多吨,平整路肩4680多公里,清理边沟7460多公里,清理乱涂乱画广告2800多处,清理不规范广告牌匾1100多个,清理路障680多处,净化街道13条,农村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在美化绿化工作中,全县累计投资2806多万元,共计植树4900多万株,绿化乡镇街道13个,绿化村屯148个,美化绿化了农村环境,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镇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基本取缔了沿街门面占道经商、占道经营,保证了主街道路的交通畅通,及时清运垃圾和设置固定垃圾点,成立保洁队,确保了街内无卫生死角,栽花植树,美化绿化了环境;村屯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村屯道路干净,两侧无垃圾,边沟排水顺畅,沟内无污水、无污泥,屯内设有固定垃圾点,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四旁有美化绿化的花草树木,畜禽舍饲圈养,无散养散放;人们的卫生习惯正在转变。通过宣传教育,随地吐痰便溺、乱扔乱倒的不良习惯得到有效抑制,文明整洁的卫生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上一篇:关于开展201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总结下一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