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2024-08-09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共11篇)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人们的认识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 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否认了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下面不属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是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6.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7.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二、论述题

请论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割裂二者的错误。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辨证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纯粹静止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纯粹运动也是不存在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片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篇2

师:现在我们来上课,在学习新课之前,首先来看一则趣味哲理故事,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认真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

[环节一]

[展示课件]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要,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师: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看待欧布里德的荒唐行为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1.许多故事不仅吸引人,而且蕴含丰富的哲理。因此,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可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堂。2.一材多用,为后面分析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做好铺垫。

[环节二]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机械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认识运动、社会运动)。

[活动探究]归纳这五种运动的共性。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对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运动的含义。

[展示课件]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运动(板书)

1. 含义(板书)

[环节三]

[活动探究]如果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了,会有什么结果?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板书)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板书)

[环节四]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

[活动探究]这五种运动的承担者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对五种具体运动承担者的分析,归纳出运动的承担者———物质。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板书)

[环节五]

[活动探究]有同学说,物质可以离开运动,比如此刻教室的桌子就没运动,这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于学生有疑惑处设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明白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归纳出运动和静止的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板书)

(1)运动和静止的特征(板书)

[环节六]

[活动探究]根据静止的现象及运动的含义归纳静止的含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静止的含义。

[展示课件]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静止的含义(板书)

[环节七]

[活动探究]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展示课件]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板书)

[环节八]

[展示课件]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

c.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B

a.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b.水往低处流

c.苹果落地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

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规律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三组判断,分别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进而归纳出规律的含义。

[展示课件]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规律(板书)

1. 含义(板书)

[环节九]

[活动探究]规律是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没,还是所有领域都有?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规律的特征之一———普遍性。

2. 规律的特征(板书)

(1)普遍性(板书)

[环节十]

[展示课件]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活动探究]拔苗助长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为什么会事半功倍?这两则成语对我们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学生熟悉的成语,让学生明白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2)客观性(板书)

3. 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方法论(板书)

(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板书)

[环节十一]

[活动探究]规律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白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板书)

[环节十二]

[畅谈收获]学生小结(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始终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内化,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并学有所得、升华情感、反思导行。

注释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 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65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本框是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本框也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教学采用的策略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达成共识。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现在我们来上课,在学习新课之前,首先来看一则趣味哲理故事,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认真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

[环节一]

[展示课件]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要,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师: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看待欧布里德的荒唐行为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1.许多故事不仅吸引人,而且蕴含丰富的哲理。因此,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可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堂。2.一材多用,为后面分析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做好铺垫。

[环节二]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机械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认识运动、社会运动)。

[活动探究]归纳这五种运动的共性。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对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运动的含义。

[展示课件]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运动(板书)

1.含义(板书)

[环节三]

[活动探究]如果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了,会有什么结果?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板书)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板书)

[环节四]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

[活动探究]这五种运动的承担者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对五种具体运动承担者的分析,归纳出运动的承担者——物质。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板书)

[环节五]

[活动探究]有同学说,物质可以离开运动,比如此刻教室的桌子就没运动,这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于学生有疑惑处设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明白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归纳出运动和静止的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板书)

(1)运动和静止的特征(板书)

[环节六]

[活动探究]根据静止的现象及运动的含义归纳静止的含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静止的含义。

[展示课件]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静止的含义(板书)

[环节七]

[活动探究]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展示课件]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板书)

[环节八]

[展示课件]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

c.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B

a.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b.水往低处流

c.苹果落地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

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规律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三组判断,分别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进而归纳出规律的含义。

[展示课件]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规律(板书)

1.含义(板书)

[环节九]

[活动探究]规律是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没,还是所有领域都有?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规律的特征之一——普遍性。

2.规律的特征(板书)

(1)普遍性(板书)

[环节十]

[展示课件]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活动探究]拔苗助长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为什么会事半功倍?这两则成语对我们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学生熟悉的成语,让学生明白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2)客观性(板书)

3.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方法论(板书)

(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板书)

[环节十一]

[活动探究]规律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白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板书)

[环节十二]

[畅谈收获]学生小结(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始终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内化,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并学有所得、升华情感、反思导行。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试题4 篇4

6.建国6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重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体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正确。A、B、D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C

7.针对严重旱情,北方某市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择机实施了人工降雨,全力以赴抗旱。这体现了()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取得成功

【解析】人工降雨是遵循并利用客观规律的体现,故选C项;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按规律办事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D项不选。【答案】C 8.赫拉克利特认为,物质世界不是静止不动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句话包含的物质和运动关系的哲学观点是()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 ④宇宙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②错误;④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排除。【答案】C

9.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诗的意思搞清楚,抓住诗中的“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可以选出B项。A项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新事物;C项正确,但不为材料所反映,诗中没有涉及规律;D项本身是错误的。【答案】B

10.恩格斯曾指出,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其中蕴涵的哲理是()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③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 ④适应而不是改造自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正确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

【解析】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是人类违背规律客观性的结果,这要求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要尊重自然,①②正确;③中“创造”错误;④不正确,人在自然面前不能被动地适应。【答案】D

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多次沙尘天气,呈现出频率高、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预示着我国正在进入新一轮沙尘天气频发期。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形成,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据此回答11、12题。11.由于人祸形成沙尘天气,这表明()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D.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解析】材料讲的是由于人祸在原因上占绝大多数,导致了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多次沙尘天气,应选C项;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B项错误。【答案】C 12.对材料中“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A.“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要认识“天灾”形成的客观规律,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 C.“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D.只要克服“人祸”,就不会出现沙尘天气

【解析】A项错误,对于客观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它;B项符合题意;C、D两项错误。【答案】B

13.秋天,有弟子问禅师:“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了悟人生的真谛?”禅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禅师的话说明()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常的

【解析】禅师的话说明花的“落”与“絮”的飞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C项符合题意。【答案】C

14.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解析】本题考查遵循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错误。【答案】D

16.(15分)在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二层有一个250平方米大的荷花池,是红色和粉色系列的荷花品种,这个荷花池叫做“感悟之泉”,意喻“和谐”。我们知道,荷花都是在七八月的夏季才盛开,而在中国馆里的荷花,要求从4月至11月花开不断。

请用“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怎样才能使中国馆里的荷花花开不断?

【答案】①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只有尊重它,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要让中国馆里的荷花花开不断,必须尊重荷花盛开的规律,按荷花盛开的规律办事。②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创造荷花盛开的条件,让中国馆里的荷花在4月至11月花开不断。

1.(2010·四川文综)从哲学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题目提供的信息,理解题目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材料事实上反映的是掩耳盗铃的典故,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而钟有音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项反映了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A项符合。B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C项意思是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这实质上是物我同化之意。D项体现了在具体的物存在之前,已经有理。这是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项。【答案】A

2.(2009·广东)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解析】甲的观点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乙的观点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丙的观点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忽视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据此选A项。【答案】A

3.(2009·全国文综Ⅰ)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故②错误;④中观点认识到了致富道路的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项。【答案】B

4.(2007·广东,多选)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近年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A.赤潮不能消灭但能有效扼制 B.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扼制 C.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 D.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解析】由解决赤潮的过程可知,对赤潮我们可以扼制,但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并不能彻底消灭,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所以D项正确。【答案】AD

1.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A.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答案】D

2.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答案】D

3.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联系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答案】D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据此回答4、5题。

4.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A.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答案】A 5.如果请你为布朗讨回公道,你使用的哲理应该是()①静止决定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承认相对静止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是错误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B)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A)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庖丁解牛”和“揠苗助长”典故中的屠夫和农民的做法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A)

A.只有深刻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B.只要敢于解放思想,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C.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成功地利用规律 D.只有积极思考,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当我们说一支箭在飞时,只是说它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许多点,在每一点上它都必须停留在那一点上。因此,它是静止的。把许多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因此说,飞矢不动。这一说法

(B)

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属于唯心主义 D.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法

A.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割裂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D.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D)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A.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尊重客观规律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创造规律来改造自然界

D.①②④

.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下列与这则材料蕴涵的哲理不相同的是(A)A.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我国权威人士曾强调:为人必循规,处事须依矩。莫作行空之天马,莫存侥幸之心理。还是有点儿“规矩”意识的好,坦坦荡荡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求真务实”是浙江精神的灵魂,也是我们宁波人的特点。求真务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时的“实”不能代替此时的“实”。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A)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

C.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D.真与假、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现行刑法部分条文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刑法修正案

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 篇5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在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的基础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

(1)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2)准确把握规律的含义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使用多媒体(主要是电脑)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板书)

导入:展示图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运动等图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通过图片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板书)

学生阅读课文:(1)哲学上“运动”是什么含义?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1、运动的含义——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板书)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否认运动谈物质 ,是形而上学

(注意: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过渡:展示图片:展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等图片。

教师问: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认识运动的主体(或说载体)各是什么?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通过学生的议论回答,从而得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的结论。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板书)

教师小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板书)

引用恩格斯的名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方法论: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针对性练习:

1、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这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 B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二)、静止的含义——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板书)

教师提问:

(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衡山在衡阳,六中在衡阳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展示图片)

学生议论回答。

教师归纳: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没有。 (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衡山和六中因为空间位置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不变,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

展示图片:刘亦菲成长过程,说明虽然岁月变化,但是刘亦菲还是刘亦菲,没有变成范冰冰,引导学生得出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从而要求学生归纳静止的含义。

1、静止的含义(板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过渡:要求学生阅读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

合作探究一: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教师提问: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学生议论回答。

教师归纳: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板书)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说课稿 篇6

一、说课程序:本说课课件包括以下步骤,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教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下面具体展开各个步骤。

设计理念

结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课改精神和本框题具体内容,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理念,通过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一)《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辨析实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结合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教材内容

1、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

2、两对关系: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一个原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运动、静止、规律的含义;理解物质和运动及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具体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具体事例归纳哲学概念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辨析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明确静止的重要意义,进而承认世界是可知,避免犯诡辩论错误;通过学习规律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增强学生按客观规律办事意识,并通过具体事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二)难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含义

(三)确立依据

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以往教学实际,重难点应该是学生在抽象概括和辩证分析能力的培养上。

学情教法分析

(一)学情现状:高二学生尽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感性认识较多,还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因此,教学中宜从具体事例、现象入手,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逐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解概括能力。

(二)教法指导:本框题内容较多,应组织学生提前预习;教学过程中通过体验教学、启发教学、生生合作讨论、师生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思考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法:哲思激趣导入法

2、具体内容: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3、设计意图

点明运动和静止关系及本课主题,并通过哲学古老命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热情。

(二)讲授新课 重难点突破

A设计活动之一:百家争鸣 坐而论道

1、解决重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2、活动内容 :辨析观点 明确关系

观点一: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观点二: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观点三: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观点四: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3、设计意图:回归教材,形成讨论,突破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重点内容。

B设计活动之二:精彩辩论 明辨是非

1、解决难点: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2、设计活动:展开论争 突破难点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观点:人不能两次踏入通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观点:人不仅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3、设计意图:通过辩论,突破难点,明确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同时,避免犯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错误,承认静止的作用。

C设计活动之三 :回归生活 寻找规律

1、解决难点:规律的含义

2、设计活动 辨明现象 理解含义

列举生活现象规律:花开花落;乌鸦叫丧 喜鹊报喜;四季更替;新陈代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价格上下波动等现象和规律的组合,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教师讲解,形成对规律的正确认识。

3、设计意图:通过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现象和规律,经过分析合作突破难点。

D设计活动之四 :关注社会 提升信念

1、解决重点: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2、设计活动:观看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视频,分析对接成功原因和意义。

3、设计意图:突破重点,懂得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意义,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达成三维目标。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篇7

1.识记并理解运动、静止的概念

2.把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理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懂得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重难点】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思

(一)速读课本P31-32内容,迅速完成以下自学问题,并在课本上用双色笔做好记录。

1.哲学上的运动的含义?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合作探究——议、展、评

1、判断并说明理由。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

(2)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

(3)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4)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5)意识也在运动,所以运动可以脱离物质。( )

2、如何理解以下观点?

(1)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3)芝诺认为“飞矢不动”。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惠施)

(5)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

三、课堂训练——检

1.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

A.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源

2.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3.“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4.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揭示了( )

A.世界上的事物有的是变化的,有的是不变的

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桃花依旧”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C.事物处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之中

D.事物的变化是永恒的,人无法把握事物发展趋势

【日日清】——清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篇8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通过两条逻辑线索进行分析。

第一条通过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概括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这条线索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二条通过分析规律,得出规律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识记:运动、静止、规律的含义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2、能力层面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探究分析惠能的观点和刻舟求剑的错误之处,有学生归纳解决。• 规律是客观的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把神州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等事例来完成。

2、教学难点

•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突破方法:通过探究诡辩家欧布里德的小故事以及芝诺的“飞矢不动”的观点等来突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刻舟求剑》的故事。本故事中的主人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学完本课知识,你就会得到答案。——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含义:让学生列举通过学习、生活实践了解到的运动方式,由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静止的事例,由学生归纳出静止的含义。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通过多媒体介绍惠能以及他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提出问题: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2)展示刻舟求剑图片

提出问题: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再由学生归纳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用课本材料)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诡辩家欧布里德犯了什么错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为什么是错误的?

由学生归纳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投影几组说法:①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②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③守株待兔等。让学生思考:以上说法是规律吗?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归纳出规律的含义。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投影材料: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人们可以克服地球引力,把神州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认识了生物变化规律,就能自觉地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提出问题:这些是否说明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学生归纳出出: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投影:①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事例如:三峡大坝的建成、胰岛素合成、卫星上天,因为我们按规律办事,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②我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如:沙尘暴、洪水泛滥等。

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归纳出:①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尊重客观的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课堂小结

①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并用课件展示本节课两大知识线索。②由学生总结本课还有那些疑问

(五)当堂检测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大6000多平方千米。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大规模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削弱了洞庭湖防洪抗旱的能力。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认识小数课后练习题素材 篇9

(1)把0.011扩大10倍,得( );

把0.001扩大100倍,得( );

把0.001扩大1000 倍,得( )。

(2)把530缩小10倍是( );

把530缩小100倍是( );

把530缩小1000倍是( )。

(3)( )扩大100倍是0.2。

(4)4扩大( )倍是100。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0.08扩大100倍是0.08。 ( )

(2)三位小数比两位小数大。 ( )

(3)2缩小1000倍就是21000。 ( )

(4)甲数的100倍等于乙数的.100倍。 ( )

二、比大小。

(1)6.03○6.030 0.99○1.001元 1.4米○1.399米

75.75○75.075 9.33千克○9.326千克 0.48元○0.84元

(2)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05米 205分米 20.05分米 250厘米

四、解决问题。

(1)1升油售价3.14元,那么10升油需要多少元?100升油需要多少元?

(2)每一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 篇10

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这个分数化成百分数是()。

2、分数单位是的最小假分数是(),它比最小的质数小()。

3、40厘米是1米的();5千克的是4千克的()。

4、在0.49、1、、1.4、111、π、六成、0和19中,()是自然数,()是质数,()是合数,()是百分数。

5、写出四个大于而小于的分数()

6、一个数是由6个一,2个十分之一和3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用百分数表示写作(),读作(),它的单位是(),含有()个这样的单位。

7、8里面有()个,()个0.8,()个8。

8、把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9、()÷6=12÷8==()s4=()=()[小数]

10、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扩大6倍,这个分数的.值就();如果它的分子不变,分母缩小10倍,这个分数的值就();如果分子缩小2倍,分母扩大4倍,这个分数的值就()。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稿) 篇1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源于实践,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怎样来理解认识发展的过程,并从中把握其规律,这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首先,一起来看毛泽东《实践论》中的一段话:“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事实上,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揭示了认识运动有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往复就构成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通过认识事物外部特征和现象逐渐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主要涉及两个概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负责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理性认识负责把握事物本质。那现在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口鼻手(触)。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感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比如天气很暖和,是你的触觉感觉到的;外面的房屋很高则是视觉发挥的作用。因为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所以它是认识运动的起始环节。

知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反映。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知觉和感觉的不同:认识从个别到全面。有哪位同学去过海边?能不能分享一下对大海的认识。

用感觉器官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这个过程就是感认的第二种形式——知觉。事实上,刚刚这个过程并不是知觉,而是表象,是感性认识的第三种形式。表象:人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

通过理解“表象的含义”,就能知道刚刚我们对大海的认识是表象而不是知觉。因为感觉和知觉强调的是外部事物就在眼前,可以直接感受到;而表象则是事后对客观事物的回忆。

同时,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可以看出已经存在一个从部分到全体、从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总体来说,感性认识只是在直观地反映着外部世界,并没有深入对事物本质的探讨,所以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直接性。

我们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不能只抓住其表面联系,更要把握它的本质,而认识事物本质而任务就交给了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和感性认识一样,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形式。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有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概念我们随处在用,如水果、民族、国旗。

判断:展开了的概念,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对事物是或者不是、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如肯定判断:知识就是力量;否定判断:人民就是公民。人民是政治概念,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因而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公民是法律概念,只要是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推理:形式上表现为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从事物联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

从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先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整个过程都表现为抽象概括,所以和感性认识相比,理性认识的特点更突出地表现在其抽象性、间接性上。

通过PPT上的表格,可以更直观地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对比。刚刚讲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又不是相互分离的,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们的关系。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可能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需要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更深刻的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则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这张在几天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广为转发的图片来理解这句话。小学生和大学生都同时看见了这张图片,这是一种感觉。但显然他们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小学生可能只会关注图片本身,而大学生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寄寓的深厚内涵,还可能潸然泪下。所以看事物要看其本质,感性认识有待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当然,不能用片面的眼光,而应辩证看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过分重视感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只注重理性认识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所以我们要辩证看待两者的关系,并不断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因为这个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实现。4.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基础。习近平深入到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在2014年全国贫困人口总数高达8000多万。八千多万贫困人口,这是获得的直观的感性材料。

②通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基于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概括,明白是什么原因致贫,然后才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脱贫路径正是基于对出现贫困原因的分析提出的。5.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输血,更要靠自身造血。

需要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例如郭亮村挂壁脱贫公路所体现出来的“永不言弃的太行山精神”就是非理性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之后的结果。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所以开展第二阶段是必须的。

1.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第一,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第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屠呦呦进行疟疾研究,从中药中获取灵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造福百万疟疾患者。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具有指导意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机。

②一定的中介环节即实践目的、实践理念、实践方案等。

③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推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到人民群众特别谈到了青年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仔细领会总书记精神,我们广大青年也可以将其转化为实践。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答案是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完成了,是因为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运动过程就算完成了。说没有完成,这是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如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将正确的认识付诸于实践。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镇或城市,导致农村土地闲置,这将极大影响农村的发展,根据新的实践的变化,提出了“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客观和主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所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而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表现形态既不是直线式,也不是循环式,而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上一篇:水浒传宋江人物性格下一篇:素描入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