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尝试的作文

2024-06-12

一次难忘的尝试的作文(共15篇)

一次难忘的尝试的作文 篇1

家中的总是很忙,快节奏的生活早已熟悉。但那一次,却怎么也想不到。难忘的第一次作文400字

那天,家里变得很忙,近中午时,只有我和妈妈在家。妈妈要去买菜,却接到电话说有事,很重要的客人要来。于是,只好我去买菜。可我作为男孩,还从未买过菜。第一次买菜作文400字

于是,我准备了张纸条,记下了要买的菜的种类和数量。极不情愿的去了菜市场,在那里,每张脸都显得那么尖酸,总感觉会因为我是小孩而缺斤少两。

要买的虽然很少,但是分布的却很散,我逛了大半个菜市场,但我发现,菜农们都很淳朴,没有谁会缺斤少两。

回到家,我轻松的坐在了电脑桌前,听着音乐,等待着午饭。

经过了妈妈的一阵忙碌,喷香的午饭做好了,吃着这顿我有出力的饭,我感觉格外的舒服。

或许,这件事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往往就是这种小事,最容易让别人满意,能从这种小事中得到成长,再小的事,也能让自己满意。

太过舒适的生活会令人不懂得生活的艰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如不经历这些小事,又怎叫人生。

一次难忘的尝试的作文 篇2

一、阅读课本写作要求, 以明确训练目的。

二、学生互换作文, 学生总评。

三、评析文章要重点突出, 要有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四、600字以上, 题目自拟。

五、指导构思。

总评文章可写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 总说, 即是全文的纲。全文所写的主要内容应当在这里有个概括介绍, 或总评全部, 或评一两篇, 主要评什么, 都能在这部分里看出来。第二层, 谈优点。总共有几个优点, 哪一点在前, 哪一点在后, 要有一定的顺序, 有理解。第三层, 说缺点。一定要把握准确。批评的语言要文明, 要有的放矢。第四层, 写个人的感想体会, 要真实, 不要故弄玄虚, 不要矫揉造作。

特别强调, 以上后三层要分别突出重点, 详略得当。要认真书写, 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如果同学的字写得规范、工整、优美, 就向人家学习;在别人的本子上写自己的文章, 而且评说的是本子主人的作文, 想来是有点新鲜感的。

通过以上指导, 同学们写作积极性很高。平时作文, 笔者所带三个班250多人, 每次都有十几个学生不交作业, 而这次作文, 没有不交的。作业交上来, 老师阅了一遍, 有230多人的作文字数足够, 有的写了1000多字, 且质量也较高。作文本发给原作者, 反映很好, 同学们要求这种形式的作文希望再做几次。

下面是抽出的几篇简析文章的标题, 单从这些标题和作文字数看, 同学们评析同学作文的兴趣是很大的。

胡兴利评陈晓宇的作文是《张扬个性, 融情于文———读晓宇作文有感》, 约1400字。陈佳丽评张少锋的作文是《语出平常真亦实》, 约1000字。陆丽评陆玉霞的作文是《快乐离我们并不遥远》, 约650字。盛日卓评沈吉宝的作文是《精益求精做作文》, 约670字。陈晓宇评王生文的作文是《拨开阴云, 锋芒毕露》, 约970字。

当然, 这毕竟是一次尝试, 除了好的作文外, 也有许多毛病:有的学生拟的标题不好, 如《鄙人拙见》, 带点酸腐气;《对××兄作文的点评》带点江湖气;等等。还有的多用溢美之词, 如“佳作”、“大作”、“杰作”甚至“经典之作”等等。所有这些问题, 在各班讲评时都一一做了批评。

这次尝试, 是同一位任课老师的平行班级间的交流赏析。这种尝试, 可以在不同任课老师的平行班级间进行, 也可以在同一个班中进行, 还可以在同桌间进行, 只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论何种形式都可采用。

附:

(一) 学生例文

一张书签高二陈晓宇

再过几天, 就是我的生日了。这几天, 我一看见和我要好的同学就说:“×××, 下个星期三是我的生日, 我想要个书签……”“××, 下个星期三是我的生日, 我想要个书签……”说得别人一见了我, 没等我开口就说:“知道了, 下个星期三是你的生日, 你想要个书签嘛, 一定忘不了。

不知为什么, 我偏偏就想要个书签, 书签背后写着对自己的祝福, 看了以后心里甜滋滋的, 那是一种很可贵的幸福。哦!我喜欢收集幸福。

那天下午, 放学后, 我去车棚推车, 不小心碰倒了一辆自行车, 就在扶车低头一看时, 却看到了———你猜是什么, 一张书签!扶好车后, 我很艰难地把它从几辆车下捡出来, 小心地擦掉上面的尘土。呵, 真好看:粉红色的底色上印着两只可爱的小熊, 缀着一条浅紫色的小穗儿。这是我最喜爱的颜色!书签上没有任何字迹, 我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是谁不小心把它丢在这儿呢?管他是谁, 这是上帝安排我拾到的, 所以, 就让我先做它的主人吧, 等知道它原来的主人是谁时再给他。

是天意吗?当然是。虽然只是一张无字的而且不完全属于我的书签, 却带给了我不小的感动, 这是上帝对我的祝福!

(二) 学生讲评

张扬个性, 融情于文

———读晓宇作文有感

今日, 读了陈晓宇的作文, 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字里行间跳动着生动活泼的音符, 个性与感情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一张书签》, 作者讲述的是自己捡到一张书签的故事, 虽然短短几百字, 但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紧密结合,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形象生动。“下个星期三是我的生日, 我想要个书签。”“看了以后心里甜滋滋的, 那是一种很可贵的幸福。哦!我喜欢收集幸福。”“管他是谁, 这是上帝安排我拾到的, 所以, 就让我先做它的主人吧。”这些语句, 不仅优美, 而且从这些富有韵味的语句中, 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女孩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显现在我的眼前, 毫无半点虚构成分, 真实可人。

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标点使用不当, 如“哦!我喜欢收集幸福”, 应当将“哦”后的感叹号改为逗号, “幸福”后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

总体看来, 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 张扬个性, 融情于文, 行文朴实而富含哲理, 优美却不矫揉造作, 读完全部作文后, 我灵感突发, 写了上面的文字, 如有不当, 请老师指正。

传统作文教学, 讲评作文非老师莫属, 好像老师是裁判, 学生是运动员, 学生的作文优劣完全由老师说了算, 老师搞“一言堂”, 学生不敢说话, 唯恐说错了被人耻笑。这种传统作文讲评模式, 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积极作用, 但是, 长此以往, 就可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感, 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文修改中一次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篇3

有一位学生交上来一篇作文,我仔细看了看,这篇作文从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都有探究的价值。我觉得是一篇可供修改的坯子,我就把它打印了下来。原文如下:

我改变了不刷牙的习惯

杨婧晖

就拿我们的数字老师来说吧,他可是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只是数学老师有个不良的坏习惯——吸烟,数学老师说过要把这个习惯改掉,可他一天不吸烟到了第二天就又犯了。可见人的习惯一旦形成,是多么不容易改变呀!然而我却改变了自己的不刷牙的习惯。

爸爸平时不常刷牙,结果现在经常牙痛。我看着爸爸那副牙痛的样儿就下决心把我那坏毛病改掉,可别像爸爸那样整天捂着左腮帮,多痛苦!有的人可能认为刷牙是小事,现在,你可认识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理儿了吧。有的人可能会说了,那你是怎么丢掉不刷牙的毛病的呢?其实我改变起来也挺困难的。开始,我还坚持早晚都刷牙,可没过几天,我就坚持不住了,改成了每天只刷一次,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干脆不刷了,但想起来牙疼要缠绕终身,我又害怕起来,顿时感到束手无策。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往床头贴上一张白纸,上面醒目地写着“刷牙”两个大字,就这样坚持了几天后,我又想打退堂鼓。可每当我想到牙痛的痛苦时,就咬咬牙强迫自己改,后来,我终于改掉了不刷牙的坏毛病。

拿到打印出来的作文稿后,我一边组织学生修改,一边约请家长参加,同时还与同行“会诊”,三路并进,互动探究,互助合作,戮力攻坚,一起打了一场围歼病文的战斗。

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发言如下:

屈浩:开头就说“就拿我们的数学老师来说吧”这里显然是缺少了领头句或中心句,以至让人摸门不着。另外,开头几句连续说了三个“数学老师”显得语言罗嗦,后两个完全可以用“他”来代替。

李琳:首段中,“不良”和“坏”重复。从文章原意来看,数学老师下决心戒烟,这应该不是一次的事,因此,在“说过”前面应有必要的限制词语。

巍东:首段中,“把这个习惯改掉”的表达与前文重复。“可他一天不吸烟,到了第二天就又犯了。”这一句话语言直白。另外,“数学老师”的事例虽短但应完整,显然,这一段也缺少对事情结果的交代。

屈浩的爸爸:第一段尾句共两句话,第一句是承接上文的小结,标志着上一材料的运用告一段落。然而,从第二句话来看,似乎要转入对改变自己不良习惯的经过的记叙,可看一看第二段,我们发现作者却宕开一笔写起了爸爸,这第二句话是不是放错了位置?

屈浩:第二段中,如果写爸爸是为了衬托自己,那么,上一段中的第二句话就该放在爸爸一事的后面。

张荣:同时,这一段起笔缺少与上一段必要的衔接,可考虑在“爸爸”一词的后面加上连词“也”。

张焕:“有的人可能认为……”这句话与所叙事关系不大,是笔墨的浪费,影响语言表达的简洁性。第三段中“白纸”与“醒目地写着‘刷牙两个大字”矛盾。这里,“醒目地”作大字的定语比作“写着”的状语更合适。

刘雪真老师:从整体上看,作者用数学老师戒烟未果来衬托对比“我”改变不良习惯的行为,又用爸爸因牙痛而影响工作生活来警示自己,作为“我”产生刷牙行为的动因,从而开启故事的发生。甚至爸爸的痛苦伴随着我改变的过程,这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试想,难道说养成好习惯的意义仅在于此吗?显然文章的深刻思想还有待挖掘。如此看来,文章中心内容写的不丰满,重点还需突出。从结构上看,文章还缺少一个画龙点睛、升华中心的结尾。

……

据此,作者将病文反复做了修改,修改后的文章如下:

我改变了不刷牙的习惯

杨婧晖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拿我们的数学老师来说吧,他可是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只是他有个不良的坏习惯——吸烟,几次三番说要把烟戒掉,可他一天不吸到了第二天准犯烟瘾,到头来,他说的那些话就如同一个五彩泡都破灭了。结果,到了现在,他只得带着满口黄牙来给我们上课。可见人的习惯一旦形成,是多么不容易改变呀!

爸爸也是一个做事从不半途而废的人,但他就是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由于他平时不常刷牙,结果现在经常牙痛。不瞒你说,我以前也不爱刷牙,然而我却改变了这个长时间养成的不良习惯。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开始,我看着爸爸那副牙痛的样子,心想:可别像爸爸那样整天捂着个腮帮,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多痛苦啊!从此,我就下决心把不刷牙的坏毛病改掉。

于是,我就坚持早晚刷起牙来,可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住了,从每天刷两次改成了只刷一次,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干脆不刷了,但想起牙疼要缠绕终身,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顿时,我又害怕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就往床头儿上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刷牙”两个醒目的大字,看着这两个字我坚持了几星期,可过后,又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爸爸早有预料似的给我讲了张海迪的故事,我很震惊,张海迪身残志坚,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自学,做出了那么多为人类有益的事,跟她相比,我太没有恒心了,我想,我一定要以她为榜样,从小事做起,顽强磨练自己的意志,争取早日成才,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想到这些,我就咬咬牙强迫自己改,每当犹豫的时候,我便对自己说,不能那么没出息!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应该去努力做好,小事不小!就这样,由改到不改,又由不改到改,经过了几番周折,现在,我终于改掉了不刷牙的坏毛病。

这件事使我尝到了甜头,同时,我又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克服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但要肯动脑筋,想办法,而且还要立志成才,并具有为之不懈努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自己,使自己养成良好习惯。

这是经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家长反复互动探究的一个阶段性作品。修改后的文章,语言简洁流畅了,层次也清楚了,内容也较充实了,立意也有了一定的深度,但这是否不需要修改了呢?

郝世民老师: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文将爸爸的行为习惯也作为反衬的底色了,用两个成年人都没有做好的事例去反衬一个孩子的行为,是不是会让读者感到不真实呢?

戴建明老师:毫无疑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每一步的成长每一次进步无不打上家长关怀的烙印。家长一次行动上的示范,往往胜过上百次空乏的说教,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文章要突出家教的中心,通篇写爸爸的指导有方,善于言传身教,爸爸在指导孩子改掉陋习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完善了自我。这样的话,产生一个让爸爸和“我”一起告别不良习惯的美满结局,那本文又该如何来构思选材,如何命题行文呢?

……

就在本文有限的篇幅即将结尾的时候,我想应该还有很多话要说。好文章的确是不厌其改的,在修改文章中,学生们也的确学到了写作的技巧,提高了写作的本领。但事情本身所蕴涵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由此所迸发出来的探究创新的火花,所形成的家教学合作互动、共生相长的大开放的学习模式,抑或是当代教改课题中“灯火阑珊处”的风景。毕竟学习方式的革命才是最重要的。

一次难忘的尝试作文 篇4

我先看到积木上的成品“小汽车”,我就在想:拼这辆“小汽车”会不会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呢?我心里就像在打鼓一样。

但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请妈妈帮忙。

我先问她:“妈妈,X1、X2都是什么意思啊?”妈妈说:“X1表示一块积木,X2表示……”

我还问妈妈:“灰的积木表示什么?有颜色的又表示什么?”妈妈说:“灰的表示拼好的,有颜色的表示这不要拼的。”

虽然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比如:上面的大数字是什么意思等等。

在妈妈的细心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这辆“小汽车”。

我感觉这辆“小汽车”好像一架“小飞机”,他非常的漂亮,而且,只要往前轻轻一推就开出去了,非常灵活。

我心里想:我要感谢一下妈妈,否则,我现在还没有这辆灵活又可爱的“小汽车”呢!

一次难忘的尝试作文 篇5

这时我突然感到口渴了,于是我便大喊道:“妈妈,给我倒杯果汁来。”妈妈没好气地对我说:“没看到我正在忙吗?自己去倒。”“不就是拖个地嘛?有什么难的?”我不假思索地说。“那就让你试试看这“简单”的事。”妈妈不满地说,“我下去买点儿东西,你来试试看吧。”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拿起拖把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把拖把浸上水,然后开始兴致勃勃地拖地了。首先,我双手紧握拖把,让拖把使劲平贴在地板上,往前一拖,一时没站稳,差点摔倒,还好我及时扶住了茶几。就这样,我来来回回拖了几下,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

终于,我把客厅拖完了,当我回头看了一下我的战果。顿时,我目瞪口呆,地板上都是一滩一滩的污水,白白的瓷砖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杂物。天啊!地板更脏了!我垂头丧气地走回房间。拖地真不容易。忽然我脚底一滑,这次可不像刚才那么走运,“”,的一声,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见我倒在地上,赶紧来扶我,没想到妈妈也一不留神,一个踉跄,摔得四脚朝天。我们看着对方出丑的样子,一齐大笑起来。

难忘的一次尝试作文 篇6

去年暑假,我想买书,可是走路太慢了,突然我想到了电视上说了怎么在网上购物的一个节目,我想到这儿,立刻打开电脑,我进入了豆豆网买书,我映入眼帘的是热门的书,我一边挑选书,一边拉着上下移动光标,我又想:这里的书挺好的,价格十分少,好多大人都是在网上购物的,他们都说赞。今天我终于可以尝试一下了。

经过挑选,我最后买《怪物大师》和《淘气包马小跳》。

我看过介绍后,觉得十分好,就买下这两本书,击点了购买,在订单上填写了地址和电话。

过了几天,我看见一位叔叔手里拿着两本我买的书,我接过并付了钱。我高兴极了,因为我成功了。

难忘的第一次 篇7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爸爸妈妈有事情出去了,就只有我独自一个在家。我认真的做着作业,可是做了一会儿,我这不争气的肚子就饿得咕咕叫了起来。哎!没办法,不吃饭是不行的,总不能饿着自己吧!所以只好本小姐亲自下厨了。我在冰箱里找到要用的原料,把火腿肠切成碎丁状,放在一个小盆子里,把青豆洗干净,泡在一个小碗里,再敲碎两个鸡蛋,放在大碗里搅拌,搅拌成水状就差不多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炒饭了,架锅,放油,加热后,加入已准备好的鸡蛋,小火炒几分钟,接下来将昨天的剩饭倒入锅内,也是同样,用小火炒几分钟,加入味精、酱油,哈哈!大功告成了。

经过一番苦战,看着自己的成果,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通过这次,我才知道平时妈妈的不易,我以后再也不会挑食了。

一次双重角色的尝试 篇8

黄梅戏《孤山妈祖》是根据宿松县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孤山传说”为题材来进行创作的,是县政府为推进文化旅游,打好宿松黄梅戏、小孤山两张名牌而精心打造的,也是参加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的作品。在剧本初稿的评审会上,就有不少专家建议剧中妈祖由我饰演。我得到这个消息,心中一阵窃喜,能演上小姑娘娘(当地对妈祖的俗称),对每一个黄梅戏女演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但当我拿到剧本看完后,内心又十分忐忑。因为剧中人物妈祖是一个双重角色,既是神又是人,演员既要塑造好海神妈祖的形象,又要塑造好少女林默娘的形象,在一本戏里同时要演好两个角色,的确不容易。

妈祖原名林默娘,出生于福建莆田湄州岛,是南宋都巡检林愿之幼女,又名林小姑。相传她出生时不哭不闹,直到三岁开口说话,所以林愿取其名为默娘。林默娘天资聪颖,十几岁时能观天象,预测天气变化,渔民出海听她的指挥就能保平安,她死后渔民把她当神祭拜,以祈出海平安,后来逐渐演变成海神妈祖。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的百姓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华侨都非常信奉妈祖。宿松小孤山(俗称小姑山)屹立长江之中,一峰独立,孤柱擎天,南岸与江西彭泽县澎浪矶(俗称彭郎矶)隔江相望,“江流至此湍流如湃,海潮不得上”。故又称“海门第一关”和“海门山”。半山建有启秀寺(俗称小姑娘娘庙),供奉小姑娘娘。小姑娘娘庙是长江流域乃至内陆唯一的供奉妈祖的神庙。

小姑与彭郎的爱情故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文人墨客多有题咏,尤其是苏轼的《题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一诗中结尾两句:“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借用民间传说,浪漫飘逸,更让“小姑与彭郎”的故事广为流传。黄梅戏《孤山妈祖》的剧情就是演绎小姑与彭郎的爱情故事以及展示妈祖的大爱无疆。

神话《孤山妈祖》剧情讲述的是很久以前,长江江底有一地下河道直通东海,东海高,江底低,长江下游宿松一带百姓经常遭受水患之苦。百姓的疾苦感动了玉皇大帝,他把犯了天条的雷池龙君啸天龙幻化成一座孤山,镇压住长江之中的海眼,此山便是海门天柱小孤山。经过无数个日出日落,星换斗移,啸天龙聚日月之精华,由造福苍生的龙君,经此劫难后变成了龙妖,起身飞天,小孤山裂,海门洞开,宿松一带又成了汪洋大海。就在小孤山底海眼洞开之日,恰是妈祖在东海为救海难,离身飞天之时。妈祖留下的真身——林默娘的驱壳,在东海海浪中飘浮,结果被神鱼簇拥着,从东海在海潮的作用下飘到了长江小孤山脚下,全剧以此开篇。接下来便是彭郎救起妈祖真身,妈祖东海救难后,经神鱼指点,寻找真身;啸天龙、蛇精胭脂化装成和尚、尼姑企图骗取妈祖真身;妈祖寻到真身后,身魂合一;妈祖归身变成为民间少女林默娘,见到彭郎似曾相识,相互爱慕,两情相悦;因海门大开,啸天龙、蛇精胭脂播洒毒雨,祸害百姓,为救苍生,妈祖再次灵魂出窍,飞天取甘露化毒雨而离身;小孤山边彭郎率百姓保护妈祖真身;妈祖到天庭求来甘露避免了一场灾难;啸天龙在妈祖的感昭下,愿意将身填海门,但因其已不是真身,堵不住海门,要填海门,只有真神之身,妈祖为救苍生,舍弃爱情、亲情,献出自己的真身,填堵海门。

尽管剧情离奇怪诞,但全剧主线清晰,从彭郎“救身”(妈祖真身)、妈祖“归身”、妈祖飞天“离身”、啸天龙“骗身”、百姓“护身”、到最后妈祖“献身”,环环相扣,强烈的冲突悬念,浓重的抒情色彩,以及悲壮的结局为我饰演妈祖林默娘这一双重角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孤山妈祖》是一部新创作的剧目,妈祖的形象在黄梅戏中没有人演过,没有可资参考的人物形象,一个对自己对观众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艺术形象,需全凭自己来理解把握,靠自己来创作出这样一个亦人亦神的舞台形象。戏曲表演艺术要求演员对剧中人物进行个性化的创造,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人物形象有准确地把握。我反复研读剧本,细心揣摩,凭借我20多年的舞台经验,凭借我曾经塑造过大大小小几十个戏剧角色的艺术积淀,使我对剧中所扮演的人物有了较为全面、深刻、准确的认识。最终,我把作为海神的妈祖定位于青衣行当,外在形象应该是大气、端庄、沉稳、内敛,且气质高雅、举重若轻;作为民间少女林默娘应定位于花旦行当,外在形象应该是娇媚、贤惠、质朴、温柔,且气质单纯、动若脱兔。有了对两个角色的准确定位,接下来就是对角色的创造,在表演时对人物心灵深处进行深入的探求和发掘,重点是刻画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人物心理状态。通过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语言来塑造人物的外在形象;根据规定的情境和人物的性格,设计出符合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念白和唱腔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形象鲜明的人物来。

作为是神的妈祖,从东海“寻身”,经神鱼指点,一直寻到小孤山,在新月、繁星、彩雾、青烟中,“挟神风,披遐迩,月夜潜行,飘飘荡荡到宿松。”、“我是一个神的传奇,神形可合也可分离。神气出窍,能上天入地,神归真身还是渔家女儿”。编剧把妈祖的双重身份交代得清清楚楚,“救难飞海把真身弃,除水患,佑舟楫,妖魔影,水怪浅底,为寻真身到这里”。这便是神的妈祖,当她得知小孤山倒塌了半边,海门大开,东海水奔涌而至之时,她毫不犹豫“何方妖魔毁孤矶,海门开启波涌急,眼看苍生无宁日,为救苦难暂缓归期”。全剧作为海神的妈祖身上贯穿始终的是妈祖的大慈大悲,大仁大义,至善至爱。这一切既是一个神的追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便是我塑造海神妈祖的创作基点。

当妈祖神面对穷凶极恶的啸天龙,她没有置啸天龙于死地,而是以博爱、慈悲为怀、循循善诱,啸天龙在经历妈祖所有善举之后,一点一点被最终感化,并愿以其身重新填堵海门,虽其真身已成魔怪,不能填堵海门,但啸天龙最后的举动,反衬了妈祖的博爱之果。艺术往往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感染观众。真情可以拨动每个人的心弦。因为人类社会对善和爱的渴望是永恒的,这也是作为神的妈祖与人相通之处。

当妈祖在电光闪烁,烟雾缭绕,神鱼们翩翩起舞之中魂归真身后。海神妈祖即刻变成了善良多情的少女林默娘,她向彭郎轻声呼唤:“彭郎醒来!彭郎,你看这是何人?”,“你、你好象是我背负的姑娘?”“正是”彭郎忘形地一把抓住妈祖的手。此时的妈祖已还原成民间少女林默娘,她久久凝视着彭郎,“乍相会,情切切,情思滚动声声裂。股股爱泉欲狂泻,哪管仙凡两相隔。”当彭郎得知是神的妈祖,又是人的默娘时提出:“从此做人莫做神,彭郎向你来求婚。”已是人的林默娘同样有着少女的羞怯、爱恋、温柔。当彭郎向林默娘求婚,长跪不起时,林默娘,一个村姑,一个少女,爱心萌动,大胆地说出:“我愿意!我愿意!”从神话到民间,彻底更换了:“花儿有意流水伴,愿作流水把花怜。女儿心,把你恋,男儿意,意缠绵。愿作比翼双飞燕,愿为连理结百年。海枯石烂不离散,天涯海角共婵娟。”此时何来神话,只有民间少女的相爱相恋。神便是神,人便是人,人神之间纵然有相通之处,却又千差万别。神能体现的事,人很难体现。而人所因有的情感,是神所达不及的。所以,我在出演此剧时,既演是神的妈祖,又演是人的林默娘,人与神之间人物造形、人物刻画,有着巨大的差别,而能让观众觉得人神合一,人是这一个,神也是这一个,人神相合又是这一个,这便是我在出演双重人物时的总体体验。

(作者单位: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

那是一次难忘的尝试作文 篇9

快到中午了,妈妈从菜市场满载而归。我自信满满地对妈妈说:“妈妈,要不今天你就不要动手,直接在旁边指导我得了。”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不急不急,我们先择菜,还要洗菜。”拿起妈妈买回来的青椒、土豆、蕃茄……我开始了洗菜的工作。看起来简单的洗菜就弄得我手忙脚乱,一开始我把所有的菜放在一起洗,水刚放下去就被土豆身上的泥弄浑了。我忙着把它们捞起来分别洗,洗到辣椒时手又感觉特别痛,都不知该往哪儿放。好不容易洗完菜,要开始切菜了。我对妈妈说:“我就做一个简单的青椒炒土豆吧!”妈妈怀疑地说:“土豆你切得起来吗?”我一听就急了:“小土豆,我怎么会切不起来?”我左手拿来土豆,右手拿起刀就准备切。可调皮的土豆却机灵地滚开了。我不服气又把它抓过来,结果还是没切到。看着我气急败坏的样子,妈妈忙说:“土豆圆溜溜的,会滚来滚去,你先从中间切下来,把平的一面朝下,就不会滚了。”我照着妈妈的话做,真的土豆再也没逃掉。可是因为是第一次,虽然我努力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但切出来的土豆丝有的粗,有的细。看着我懊恼的样子,妈妈笑了笑说:“第一次,不错了,想当初我学做菜的时候还没你切得这么好呢!”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一次鼓起勇气准备做菜。我把土豆丝放在菜篮里,用清水冲洗,过滤掉淀粉。又把青椒切成丝,这一回比土豆好看多了。一切就绪,开火喽!

油在锅里“噼里啪啦”地跳着舞,我先把青椒倒进去炒了会,又把土豆倒进去炒。妈妈在旁边指导:快点加调料!我赶忙放盐、糖、味精,又炒了会儿,就把它盛了出来。看着这盘粗细不匀的青椒炒土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尝了一口,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亲自动手的关系,我感觉今天这菜好美味啊!

为了不让大家到晚上才有午饭吃,接下来由妈妈做菜,我观摩。看着妈妈那娴熟的样子,我心里不禁惭愧起来:“平时妈妈辛苦地做菜,我从不知道感恩,还挑三拣四的。”

那是一次难忘的尝试作文 篇10

那是七岁那年的一天,爸爸妈妈觉得我长大了,应该一个人睡觉了。我只得不情愿地答应了。一进房间,我立刻把门反锁。我蹑手蹑脚地关了灯,小心翼翼地爬上床。顿时,屋里安静极了,只有床头的闹钟发出的“滴答滴答”的声音。往日,我都能很快睡着。可今天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一会儿是魔鬼,一会儿又浮现出幽灵,吓得我连忙把头伸进被窝里,一直都不敢出来。过了一段时间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探出头来呼吸。

我闭上眼睛,希望马上睡着。突然好像是从楼上传来脚步声,我立刻想到一个鬼穿着木拖鞋闯进我家……顿时我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直冒冷汗。这是我想,世界上没有鬼的,我不怕,果然,一会脚步声没了,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就这样,在紧张不安的情绪下,我进入了梦乡。

经过这次尝试,我也胆大了许多。但回想起那个夜晚,我还是能感受到那是我的害怕。

那是一次自信的尝试 篇11

妈妈的话:

2011年暑假的日志里,我记下了那一次锻炼儿子后的感想。过去一年多后,才从儿子的记忆里变成文字——我感悟:家庭教育这种东西,从实施到内化是需要过程的!

假期中的一个午后,我和妈妈一起到小区里的花园散步,妈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堆传单,对我说:“来给你个工作,这些传单你每发一张就给你两毛钱,怎么样?好好的体会体会工作的艰辛。”

天呐,发传单?我平生最怕与陌生人交流,在班里面对熟悉的同学,有时都不敢大声说话,像蚊子嗡嗡一样。平时老师叫我去办公室,我都会双腿打颤十分拘束。怎么办呐……可是当我用一百二十个不情愿的眼神斜斜地看了一眼妈妈时,我看到的却是妈妈不容争辩的眼神,我只好哆哆嗦嗦地从妈妈那里接过传单。

手里握着十几张传单,在整个小区里绕着跑,找发传单的对象。手里捂出了汗来,汗水几次险些把传单沾湿。

终于,我锁定了一个目标: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妇女。这下我可满意了,心中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我一下子蹿了过去,从传单里抽出了一张,递给了她,嘴里却结结巴巴,半天没蹦出一个字来,那时我感到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儿,如果当时有个地缝,我一定会马上钻进去。

没想到她的脸整个扭成了个问号,望着阿姨迷茫的眼神,我多想和阿姨解释:“我是来发传单的——”,可是这个平时那么简单的“我”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那时或者也许只有短短的几秒,但对于我来说却像过去了几十分钟。

太丢人啦!我不干啦!我一转身头也不回的跑向妈妈,赌气地把传单全扔给了她,说什么都不干了。

就在这时,一个邻居家的小姑娘朝我们走了过来。妈妈乘势叫住了她,交代了几句。那个小姑娘在我妈妈那里领了传单,一溜烟的跑了。

我顿时呆住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想:“她是要去完成我未完成的任务吗?不行,我可不能输给一个小丫头!”

这次,我果断地向妈妈要了传单,并对自己说:“行,你一定行!”我不知是从哪儿来了一股子劲,或许是我一咬牙一跺脚带来的吧!反正我不会输给三年级的小孩儿的。我撒开腿从小区出口处一直发到入口,光发掉的传单就有十张,管他什么蔑视,害羞什么的,全都抛在了脑后,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回到了妈妈身边。没想到邻居家的小女孩儿把她一开始发的还给了妈妈。看来她初战失败啊,不过还真是多亏她让我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自卑。

我一心想要战胜那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可是到头,却是战胜了自己。

成长就是这样,在一次次不经意中就能战胜自己,长成一个自信的阳光少年。

山西省实验小学六(2)班

一次难忘的尝试的作文 篇12

现行的高中英语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现了剧本这一体裁, 但关于英语剧本教学方面的介绍极为有限, 如果按照常规的阅读课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把重点放在掌握细节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上, 学生难以实践和体验剧本中的语言;如果按照常规口语课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剧本中的文学语言无疑有别于日常口语交际, 所以这两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难以揭示英语剧本的特点, 因而也就难以发挥其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为此, 笔者提出英语剧本教学的一种途径, 即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指导学生进一步品味剧本语言, 分析人物性格, 再创作和表演 (周丽敏, 2001) (包括时间、地点的设置、舞台说明、语言组织、人物心理变化、剧情发展) 等一系列的活动, 由学生自编自演短剧,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的乐趣、表演的乐趣以及成就感, 从而对学生的自主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活动设计示例

现以SEFC Book1 Unit 15中的The Necklace为例, 探讨高中英语剧本的教学方法。

Step 1 Lead-in

Suppose you borrowed a bike, a CD player, an electronic dictionary or sth.else from your friend and then you lost it.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such an embarrassed situation?

What would you do?How would you explain it to your friend?And how would your friend react?

Can you show us just as what you and your friend said and did at that time once again?

【设计说明】朗读前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为学生施展表演才华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其合作与参与的意识。同时, 活动内容与形式紧扣阅读主题, 为学生顺利阅读戏剧The Necklace做好了铺垫。

Step 2 Understanding the plot (梳理情节)

Now let’s see what the unlucky woman, Mathilde, did when she met such a situation.

1.Skimming.

(1) Find out how many scenes there are in the play.

(2) Find out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lay and who they are.

2.Scanning.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chart.

【设计说明】通过播放课文录音, 让学生了解剧中人物及整个剧情发展, 快速获取主要信息。在此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预测剧情的发展, 如在播放第三个场景中, 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will the couples do after they found the necklace was lost?

What would they do?

How would Mathilde explain it to her friend?

Would Mathilde tell her friend the truth?

Did her friend learn the truth?etc.以引导学生融入剧情, 为后面的编演短剧奠定基础。

Step 3 Tasting and discussing (品味细节, 探究语言特色)

Scene 1

J:Mathilde!Oh yes.Sorry, I didn’t recognize you.

Q:Why didn’t Jeanne recognize Mathilde at first?How did Jeanne feel then?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语言, 以准确地把握好语气、语调等, 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

Scene 2

M:It can’t be true, Pierre!

M:Oh Pierre, how wonderful!But I don’t think we can go.I haven’t got an evening dress for the ball!

P:Does that matter?Can’t you just wear aflower instead?

M:No, I couldn’t do that.Everybody else will be wearing jewellery.I can’t be the only woman who isn’t wearing jewellery.

M:…I’ll go and see her on Friday after Iget the new dress.

让学生通过赏析剧中人物Mathilde的话, 使学生知道怎样从赏析的角度去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看出她虚荣、爱美的本性。从学生的总结中, I can see a vain but honest Mathilde.说明学生不仅能从字面上理解, 而且能把握其深层含义, 深刻地领悟作者的语言艺术和思想内涵。通过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去分析、理解、概括, 形成“读—思—悟”的基本过程, 探究语言特色。

Scene 3鼓励学生想象、预测故事情节, 并复述故事, 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设计说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注意发音、语调、音韵、语气、停顿、表情、动作) (石儒居博士) , 分角色朗读、扮演及肢体动作来表达人物心理,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在讨论中加深感悟。

Step 4 Creating and acting (创作及表演)

1.Find a character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d play the role just as you are were the person.

Requirements:

(1) First collect supporting facts from the text by yourselves.

(2) Then share your ideas with your classmates.

【设计说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形象, 以便更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特征, 并对学生提出“言必有据”的要求, 这也是阅读理解中必需的。

2.Continue the story and try to act it out!

Scene 1:Mathilde who looked very old, met her old friend Jeanne in the park.

Scene 2:In their home, Pierre Loisel, told his wife, Mathilde that they were invited to an important ball.

Scene 3:In the park, Mathilde continues to tell Jeanne her story.

Scene 4:In their home, the couple found the necklace was lost.

Scene 5:Mathilde comes back home to tell her husband about the truth.

...

Requirements:

Can you add some stage directions?Setting time, place, narrator, etc?

(1) What is another person doing?

(2) How did she/he look like?

(3) What about her/his feeling later?

【设计说明】通过小组分配任务和分配角色, 如导演组、演员组 (角色安排宜多, 分组轮流演出) 、旁白 (较难, 可由教师或程度较好的学生担任) 、道具服装、场地、灯光音效、演出时间和地点、彩排、正式表演安排, (石儒居博士) 再创作和表演, 鼓励学生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 根据玛蒂尔德和皮埃尔的人物形象, 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 改编或拓展延伸故事, 创作并表演英语短剧, 这是剧本学习的精华所在。

3.Evaluation/Assessing

【设计说明】通过评价和自我评价, 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心理、社会及文化等各个层面都有所提高, 促进个人的成长。

Step 5 Homework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ad the original novel The Necklace in their spare time.

[设计说明]由于课文是以故事梗概或缩写的形式呈现, 如果教师能简单介绍名著的背景及其作者, 则容易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和阅读原著的欲望, 使他们在阅读中领悟语言的魅力和了解西方的文化。

三、教学反思

笔者在剧本教学实践中, 有如下反思:

(1) 英语学习应强调内容、思想、情感的分享与沟通, 并且由角色扮演及肢体动作来表达语意, 进而让学习活动更具自然、生动与趣味化 (石儒居博士) 。剧本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2) 教师在关注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时, 应强调感悟的过程, 不过分计较感悟的结果 (黄钊莲)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发表意见和看法。这样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素养。

(3) 在分组时, 教师应尽量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因素, 如学生的个性、学习风格和与同学的关系等, 如教师可以安排性格内向又不善于主动发言的学生与性格直爽又能扮演提问者的学生同组。这是对生性害羞或是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给予莫大的帮助。

(4) 除剧本The Merchant of Venice外, 剧本教学还可类推于其他故事类阅读教学。

(5) 剧本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如耗时长、使用道具繁多, 还有适用程度不同等等。在运用方面, 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摘要:本文是英语剧本教学的一次尝试, 文章以The Necklace的教学为例。通过指导学生感悟人物语言, 分析剧情发展, 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趣, 鼓励学生结合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 通过合理的想象, 创造性地运用文学语言, 来探讨英语剧本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感悟,融合,体验,英语剧本

参考文献

[1]周丽敏.通过表演学习英语.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5 (1) .

[2]黄钊莲.探讨任务型职中英语短剧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研网.

那是一次难忘的尝试作文 篇13

今年为这为特殊来宾的欢迎仪式也有所不同了DD连续下了三天的雨,一下子冲走了昨日的温暖。今天,久违的阳光终于透了出来,穿过窗户照到了我家的阳台上了。我把头稍稍的侧了一点,我感受到了阳光在抚摸我,慢慢的睁开双眼,一点绿模模糊糊的在眼前闪过,那是什么?冬天的主色是白色和黄色,哪来的绿啊!我在阳台上找啊找!我惊奇的发现:从学农基地带回来的黄金菊,竟然发芽了!它是冬天里的那几株“小草”吗?它是萧红笔下的“万年青”吗?不管它是什么,它就是我眼里那一点毫不起眼的绿,在我心中那颗顽强的绿!

看到这顽强的绿色,我仿佛看到了在学农基地拓展训练的那个坚强的我。

一走进学农基地,就能看到那惊险刺激的障碍道,那几个男同学已经眼热了,真想好好的过把瘾。可是学农的前三天一直都没机会与这些障碍亲密接触,耕地的耕地,花卉栽培的栽培,修枝的修枝,哪有那闲工夫去玩啊!

那是学农的第四天,我们在教练员的带领下,进行了拓展训练,对于那些第一天就眼热的男生再好不过了。

第一个项目是翻越陡峭的障碍。教练在给我们做示范:脚要外八字走,人要骑在绳上,重心向后侧……可我没有认真听或者说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看到那么陡峭的障碍,我终于真正知道了什么是“海水不可斗量”?那么陡的,该怎么爬去,不会卡在那吧,那多丢脸啊?想到这,我慢慢地向后退了一小步。

“你们在翻越的时候要小心,这根绳子有些粗糙,娃哈哈小学的一位同学就被划伤过,特别要小心,知道了吗?”

啊?什么?我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受伤者!这是我更想打退堂鼓了。

同学们一个又一个地翻了过去,只剩我了,该怎么办呀?留在原地更会引来别人的笑话,我堂堂纪律委员还征服不了这陡峭的障碍吗?反正重在参与,上就上!我说做就做,我勇敢的迈了第一步,第二步……最后我找到了要领,像小猴子一样蹭蹭蹭的上去,蹭蹭蹭的下来,操纵自如。这一次大胆的尝试,使我赢得了许多老师和同学们给我的掌声。这一尝试,让我面对下面的障碍不是那么害怕了。

这一经历,让我懂得了这一生受用的道理:遇到困难,千万不要先打退堂鼓,一定要尝试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难忘那一次尝试的作文 篇14

那次尝试是我1到12岁以来,最难以忘怀的--我第一次尝试做了荷包蛋:我开了冰箱门,从里面拿出了鸡蛋,然后又从碗柜中拿出了一只碗,我把鸡蛋壳弄碎了,然后让蛋液滑进碗中,随后我又满心激动地打开了电磁炉,把蛋液倒进了锅中,只用“铲子”铲了两下,就不管它了,过了两分钟左右,我闻到了一种异味,脑中马上闪现出了一个念头:鸡蛋糊了!我立马关了电磁炉,准备用“铲子”把鸡蛋铲出来,可是此时的鸡蛋早已面目全飞了,并且黏在了锅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鸡蛋和可爱滴“锅锅先生”分开。哎,一股焦味加上鸡蛋难看的外表使我激动的心沉了下去,又好气又好笑。

此次虽然失败了,但我不会灰心的,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以后不懈努力就可以成功,我相信以后我将做得更好!

尝试是一种向高难度发出的挑战,勇于尝试的人是勇敢的人,他们拥有超越自我和超越他人的勇气,勇于尝试的人也是有坚韧不拔意志的人,他们懂得只有尝试了,以后才能做的更好、更精彩。人生中有很多尝试的机会,但每一次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在尝试中寻找尝试的价值、在尝试后寻找尝试过的收获。

一次难忘的尝试的作文 篇15

一、充分准备,确保交流实效

口语交际课效果的好坏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之上。首先让学生读懂口语交际要求:自己经过很多的第一次,哪一个留给你的印象深刻,筛选出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然后给它取一个好听的题目。接着组织好语言,要求把第一次的经过说清楚。最后反复自己说给自己听,要求语言通顺、流畅、吐字清楚明白。为自己在组内和班上交流做准备,保证活动课的实效性。

二、小组交流,人人参与促学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小组人人参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都进入到学习中,促进每个孩子学习。每个人做好充分的准备后,老师让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我们是四人小组),首先让成员明白在小组交流要求:(1)每个学生必须交流自己的作品。(2)记录好小组成员交流的题目。(3)选出最好的一篇,并说出选择的理由。(4)选出的同学充分做好准备,代表小组在班上交流。然后组长按照一定的顺序让每个成员交流。从小组交流中, 我发现学生参与度高,小组还是在认真选择组内最好的作品。评价学生的作品单一。只是感觉写得好,具体好在什么地方还需要老师点拨。

三、班上展示,示范引航

这个班80多个人,四人小组,如果每一个组展示需要20人, 一节课是展示不完的,于是老师在组内学生展示时候巡视,尽量发现本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小组来展示,其目的是给学生示范,于是本次展示四个小组的作品分别是:《第一次坐船》《第一次挑战煮饭》《第一次当服务员》《第一次回答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是 《第一次回答问题》和《第一次当服务员》,孩子们静心倾听,因为回答老师的问题是学生最怕的了,特别是第一次,更是胆小,学生把那种惧怕的心理和神态、表情写得淋漓尽致。当学生说出通过当服务员的辛苦劳动获得报酬的高兴心情,孩子们也是赞同的,老师明白这次交流达到展示的目的。

四、挑战交流,树自信突个性

除了班上展示交流,老师还增设一个挑战环节,就是给没有展示而作品确实好的学生机会,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也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来说:班上展示这么精彩,让老师特别开心,但四篇作品,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全部,如果老师没发现,怪可惜的。谁觉得自己的作品还比前面的作品棒?就起来挑战,你敢挑战吗?一句话, 让学生立马安静了,我害怕没有学生站起来展示。终于有一个女孩站起来,她朗读的是《第一次走夜路》,她把晚上一只小狗跟着她, 她害怕狗伤害她的心理写得很好,突然一个大转弯原来小狗是陪伴她回家,表达人和动物美好相处的画面,真的是无话可说,挑战成功。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与这个同题目的文章,有一个孩子还是可以,何不对比一下,于是老师把下一个机会交给陈×同学,其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对比,发现他们的异同。我觉得今天这次细小的改变,孩子还真有趣,听得比以往认真。我暗自窃喜。

五、师生评价,促进思考

从哪些方面评价,老师指导学生从交流的个人气质和文章内容来评价,要求他们学会对比,找出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不足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本次的评价也有值得高兴的地方:

谭××:这次交流,我喜欢陈××的文章,她把这次煮饭的心情写得很生动,语言也很美。我也是写的这个内容,但我只写出了过程, 没有她的生动,我在修改了。好一个对比评价!

代××:我最喜欢陈××的《第一次当服务员》,赞成她劳动得的50元钱,真快乐!不过我想质疑陈××,你说你不杀生,你吃过鱼吗? 一句话引起同学们的争议……

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也有了自己的评价,我相信学生长期这样,很多能力都能形成。

六、修改习作,心中有数

经过这些活动环节,老师让学生再次读自己的习作,结合刚才听和评价,修改自己的文章。学生拿起笔,在文章旁边圈点批注。或许修改的不是很多,学生心中有数,知道修改了,已经很不错了。

不是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都这样有收获,但只要坚持去做,总是有益的。

附学生作品:

第一次坐船

孙龙香

坐船既恐惧又开心,还带着点刺激。

第一次坐船是和家人一起去亲戚家。初来乍到的我对什么都不了解。我登上船,便看见有一些粗绳“缠”在一起,我便“大发慈悲”想去解开这些粗绳。我的手刚碰到绳子,便被一个高大而面容严肃的人叫住了,说:“喂!小孩儿干什么?”我愣住了。当我正想回答时,他抢先一步,严肃地说:“你想害死我们吗?”我有些不知所措,心想你误解我了。我红着脸,移道一边,我看见那人离开才带着堂姐到那里,看到上面还有一层,心里有点痒痒想去玩玩,可是看到刚才训斥我的人在那里守门,我不敢看他,更不敢上去。于是放弃了上去看的念头。

我和堂姐来到船边看着碧绿的江水,我们非常兴奋,移动的树移动的山,看着微波粼粼的江水,使我神清气爽,都忘了轮船刺耳的声音。堂姐说:“她一直盯着江水,盯着盯着就有些晕,不过她感觉到了刺激。”“我照着她的样子做,果不其然。多玩了几次就受不了了,有时还会眼冒金星。

上一篇:弄贯小学2017年禁毒、防震、消防活动简报下一篇:基金会成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