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2024-07-08

行业发展因素分析(共9篇)

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篇1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已经演变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各个省份大专以上高学历人才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标准,各地区的登记人口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然后构建衡量人力资本的模型。对各省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地区的登记人口数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有利于该地区人力资本的增长。

关键词:人力资本;登记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回归分析

一、引言

很多学者都在关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都认为人力资本会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但对影响人力资本发展因素的研究很少,所以对影响人力资本发展因素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用SPSS对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证结果并给出建议。

二、实证分析

对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不多,在模型选择上大都选取了多个因素进行回归。但是对解释变量来说,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为了使模型更加可靠,本文参考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计量模型。对两边取对数可得:LnY=LnA+αLnK+βLnL(2.1)LnK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LnL表示登记人口的对数;LnY表示在登记人口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下的大专以上高学历人才的对数。LnA为常数。截面数据是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点或同一时间段的数据。本文以各个地区的登记人口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以衡量人力资本标准的大专以上人才的`数量为被解释变量模型为(2.1),使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用X1表示登记人口的对数,即LnL;X2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即LnK。回归结果如表二:a.预测变量:(常量),X2,X1。b.因变量:Y由表一我们可以看出F统计量的概率为0.00<0.05,是显著的,表明回归方程通过了检验②。r2=0.891,说明拟合度很好,充分证明了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所以(2.1)式变为:lny=-11.901+1.024lnx1+0.877lnx2r2=0.891(-6.546)(13.620)(5.485)①回归结果可知模型的拟合度很高,说明登记人口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解释了当前高学历人才数量的89%以上。②登记人口(l)每增加1%,高学历人才(y)增加1.024%个单位。③人均地区生产总值(k)每增加1%,高学历人才(y)增加0.877%个单位。④该模型进行共线性检验,容忍度为0.994>0.1;膨胀因子<10。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能正确的解释被解释变量。⑤模型DW=1.921很接近2.0,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三、政策和建议

首先政府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各个地区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其次,应该制定有利于发展本地经济的相关政策,挽留本地的高学历人才,拉动经济的增长。其次在实证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登记人口对当地人力资本的显著影响,所以我们需要从登记人口中发掘人才,不断扩大人力资本优势,以此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平芳、徐大丰.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J].经济研究;(09)

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篇2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是一次性能源的主体。我国煤炭资源的具有可靠性、供给的稳定性以及与石油价格相比的优势,从而决定了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和重要地位,而同时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的好坏与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

从2008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就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已经由高速增长期步入中高速增长期,企业面临进一步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异常繁重。而煤炭行业如何去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全面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升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效率,已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及煤炭企业必须应对和化解的重要课题

煤炭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其自身的发展不仅受国内煤炭需求向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煤炭需求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煤炭净出口和消费量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挖掘我国煤炭行业的潜力,对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煤炭企业竞争能力,实现创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了解当前我国煤炭的供需现状,把握影响我国煤炭行业产量的关键因素,有益于相关部门做出决策,从而实现潜在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开发、资源利用最大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我国国名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2000~2013年煤炭供需现状及竞争力的分析上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对我国煤炭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煤炭供需现状分析

1. 生产、消费总量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量目前正处于低增长时期。经对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12年,中国原煤产能较2011年增加近1.3亿吨。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比2012年的原煤产量略微增加,根据煤炭协会统计,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降至5000万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左右;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其比重从2011年开始有小幅度的下滑,但与2008年相比,基本保持持平。

同样,我国煤炭消费目前也正处于低增长时期,有统计数据可知,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煤炭的消费量增长不到5%,而且原煤消费总量占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其比重均低于70%,且原煤占生产总量的比重一直高于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2. 进出口总量分析。

从图2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出口量变化显著,进口量快速增长,出口量逐年下降,且从2008年以后,进口量始终远高于出口量,据国家统计,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

从以上对煤炭供需现状的分析,我国煤炭供需总量基本保持平衡,但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一直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以致高质廉价的进口煤成为我国沿海发达省份选择,同时为提高我国的储煤战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限制出口鼓励进口的煤炭政策,从而导致我国进口量不断攀升,出口量不断萎缩。

净出口指数法(N T B),也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法,它用来说明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个指标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之间进行比较。按市场交易理论,倘若一国只出口而不进口的话,那么表示该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即国际竞争力较强。N T B在-1到1之间变动,一般将N T B≥0.8的产品列为具有高比较优势或强竞争力产品;将0.5≤N T B<0.8的产品列为较强竞争力产品;将0<N T B<0.5的产品列为低竞争力产品;将-0.5≤N T B ij<0的产品列为竞争力差或具有低比较劣势产品;将-0.8≤N T B ij<-0.5的产品列为竞争力很差或高比较劣势产品;将N T B<-0.8的产品列为竞争力极差或强比较劣势产品。本文将净出口指数定义为我国煤炭出口量与进口量之差与出口量与进口量之和的比例。如下表为我国近几年净出口指数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8以后,中国煤炭行业的净出口指数(N T B)均小于0,而且在逐年下降,反映出我国煤炭行业的竞争力也在逐年较弱,因此分析影响我国煤炭行业竞争力的因素具有积极意义。

三、我国煤炭行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很多因素都难以进行直接量化,并且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也很难找到它们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不仅受控于一些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制约,也受到一些微观个体行为方面的影响。本文借鉴波特模型,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主要从需求、生产要素和辅助产业、政府行为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其他三方面难以用数据衡量,而且分析起来比较复杂,因此剔除了其他三个影响因素。

(一)变量说明和计量经济模型

本文研究的是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因素,即因果关系的论证。在选取变量时,遵循数据可得性,符合经济规律的原则,选取我国煤炭产量(Y)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此来代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净出口量(X 1),属于对外竞争要素;工业消费量(X 2)属于国内需求影响因素;煤炭行业从业人员(X 3)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属于劳动力要素;煤炭的发电额度(X 4)作为影响煤炭产量的间接影响因素,因为煤炭的需求大部份出现在发电部门,全球发电资源中,煤炭仍占主导地位;煤炭开采废物产生量(X 5)作为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政府对煤炭行业作出相关政策而间接影响到煤炭产量的变量;。结合上述变量,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模型:

其中,C为常数项,a,b,c,d,e

表示模型系数前的待估参数值,μ表示随机项,

(二)样本数据说明

表2为2000~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与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运用Eview s软件包对2000~2013年的煤炭产量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样本回归方程,见模型(2)。

在模型(2)的回归结果中,小括号中数据表示t统计值,由于R 2=0.98且接近于1,而且F=878.3>F0.05(5,8)=7.56,所以认为,煤炭产量与上述各个解释变量间整体线性关系比较显著。但是,由于t0.05(8)=1.86,可见,X 2、X 3、X 4、X 5前参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值检验。而且X 2和X 4前符号的经济意义也不合理,所以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检验简单相关系数,如表4。

由表3可以看出除了解释变量X 5之外,其它的解释变量之间够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去消除多重共线性,所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5可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 2,R 2的值增大,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参数符号经济意义合理,变量也通过了t值检验,可以保留X 2;导入X 3,拟合优度虽进一步提高,但经济意义不合理,变量也没有通过了t值检验,因此X 3是多余的;导入X 4,拟合优度虽然略有提高,但是X 2,X 3,X 4的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并且参数符号的经济意义不合理。因此,X 4是也多余的,所以,煤炭产量的函数应该以Y=f(X 1,X 2,X 5)为最优,所以,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从(3)分析可知,煤炭的消费量与煤炭产量成正相关性,不难理解,消费量决定了需求量,而需求量则直接影响着产量。很显然,我国煤炭消费量的逐年减少是影响最近几年煤炭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3可以看出,在2011年之前,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2011年之后的增长幅度,尤其是2012年到2013年,消费增加幅度几乎趋于零,从而导致煤炭产量变化也是如此。其原因如下:一个国家煤炭的消费需求情况,会影响该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能源的特点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未来将关闭上千座的小煤矿,但是对于煤炭进出口企业来说,在国际贸易营销体系的结构下,其仍然能够保证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促进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

其次,由表5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产量与净口量呈现出负相关性。我国虽是煤炭大国,但是近几年进口量逐年增加,而出口量却在逐年减少。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相对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煤炭资源却十分匮乏,在这种情况下,煤炭资源要实现跨省交易则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完成交易,但目前我国铁路系统的建设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仍从在这一定的差距,于是高昂的运输成本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压力。而与此同时,进口煤炭在成本方面要低于国内煤炭运输,与国内煤炭相比具有更为明显的成本上的优势;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以及实施能源资源产品储备等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宏观调控政策对煤炭进出口管理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我国扩大了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煤炭进口量,同时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制度,对于进口煤炭没有太多规定,致使国内煤炭市场面临着产量过剩带来的消化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可是续发展。总体而言,煤炭是大宗商品,运输费很高。一般占交货总成本的25%~35%,而再加上卸货的费用,运输成本就会超过了50%,由此可知煤炭运输是制约煤炭行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建立良好的运输基础设施也是评价煤炭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再次,从表5分析可知,我国的煤炭产量和煤炭开采废物产量也呈现正性相关。我国煤炭行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任然不能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这与国际煤炭行业发展趋势是不一致。随着对煤炭消费量的提高使得更多的煤炭废物产生,而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面临环境的恶化,国家开始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来应对。因为煤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能源、化工依赖的重要资源,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是国家保护和扶持的重点,国家对煤炭实行的政策是总量控制,关停压产的政策,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国家也在减少煤炭的开采。总之,煤炭开采给国家环境带来的损失也是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的严峻考验,因此,煤炭产量的减少也是可想而知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煤炭消费量的增加率逐年减少、进出口量的变化,还是煤炭开采废物产量的产生,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我国的煤炭产量;尽管没有分析出煤炭开采技术人员的变化与煤炭产量的变化有很显著的关系,但作为钻石模型生产要素中的一个因素,它对煤炭产量是有一定的影响程度的;还有电力为部分作为一个与煤炭行业相关的产业,对煤炭行业也有着它微不足道的影响。

四、提升我国煤炭行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判断需要考虑众多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政府部门在管理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方式、机理扥差异性特征,制度和政策的多样化,对促进我国煤炭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重用。

从以上实证分析模型中可以清晰看出:各个因素对我国煤炭行业及企业发展的影响大小,从而为合理地提出提升煤炭行业和企业竞争力的方案留下了大量理论方案。

(一)相关产业方面

一个行业的成功往往有助于企业在相关行业中的成功。煤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和辅助产业的发展,同样,煤炭产业竞争力与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竞争力也密切相关。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产业很多。上游产业是煤炭采矿业和煤矿机械装备业。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设备已基本满足400万t/a以下各类选煤厂的需要,有些指标已接近世界级水平。在当今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装备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坚持走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的道路,自主创新,共同发展,有效提高了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关的产业主要是铁路运输业,煤炭的运输解决了生产地和运输地之间的问题,提高了煤炭使用效率。总之,相关和支持性行业的存在实现了从开采、运输到消耗的链条式发展,它们的迅速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的竞争力。

(二)政府方面

在财政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对被兼并重组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优先安排补贴,对技术创新的煤炭企业优先给予费用减免或资金支持。加大对煤炭企业人财物投入力度,为煤炭企业创造良好的财政支持和技术创新环境。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减少能源损耗,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开采技术,降低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同时,完善相关产业的政策法规,鼓励煤炭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高中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部门应对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煤炭资源条件这$项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给予重点关注:一是致力于优化适合于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实行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煤炭行业,推行积极的资金扶持和金融政策。为煤炭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制定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端、高层次技术人才投身煤炭行业;二是经济快速发展是煤炭行业得以繁荣的主要动力,应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三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优势,加大煤炭地质勘查投入,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改善我国现有煤炭资源开采条件。

参考文献

[1]房颖.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70-71.

[2]汪敏水.优化煤炭销售工作的策略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6):92-93.

[3]李彤.中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4),21~23.

[4]葛丽芳,田纪鹏.我国煤炭行业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1,1:52.

行业竞争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行业竞争

不容质疑,行业的丰厚利润是企业梦寐以求挤身该行业的与生俱来的动力。然而,企业在原始冲动的作用下,在进入一个行业前,必须要考虑该行业的竞争因素问题。因为一个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该行业原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还包括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和商家。这些竞争因素的状况和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便决定了该行业中利润的最终潜力。企业在进入某一行业前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行业的竞争因素。分析行业竞争因素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一、潜在进入者

在一个行业里除了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行业之外,任何新企业的进入都会形成对已有企业的威胁。一个新企业的进入,特别是在其他行业中已经建立相当实力的企业进入,对行业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而言,一家企业之所以要进人这个行业,肯定是觉得有增长和超出进入成本的获利机会。从总体上看,潜在进入者威胁大小,取决于进入该行业时的进入障碍的大小以及现有竞争者的反应程度。如果进入行业障碍大,现有竞争者反映强烈,则新加入者对现有企业的威胁就小。例如,彩电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可以说已经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之一。我国彩电行业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行业成长性受到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新进入者,就必须在成本控制或是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突破性的优势,才有希望进入彩电行业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以海尔为例,当初就是以全数字化概念以及灵活的营销手段有效地切入彩电市场,并凭借海尔品牌的优势使海尔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引发彩电行业的重新洗牌。在开放的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对手有时会异军突起,企业如何应对?关键在于企业平时是否注重对竞争对手的分析,随时关注可能进入本行业的强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生产企业进入行业会遇到的问题有: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某项产品的单位成本(或生产某项产品所花费的经营或职能方面的成本)随着每个时期的绝对产量的增长而下降。扩大经济规模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单位成本下降,而新进入企业的生产规模很难一下子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也就很难形成企业竞争能力。

2.核心技术。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可在一段时期为竞争对手造成较高的进入成本或进入障碍,从而在市场中取得对下游商家和消费者的优势。

3.销售渠道。企业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某一地区内的主流销售渠道,也可为竞争对手设立进入障碍,减少了市场竞争,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4.产品个性。产品的同质化使供应商处于被动境地,企业的产品缺乏个性与特点,下游买家选择时更多的选择的是价格和人际关系,而差异化的产品如果能够适时的满足购买方的需求,就能立即体现出被买家选择的理由。

5.政府实施的行业政策。通过对发放经营许可证的控制及对获取原材料的限制,政府能够限制或甚至阻止企业进入某个或某些行业。政府还可以借助环保标准以及产品安全法规等控制手段对进入企业加以限制。对污染控制的要求会增加生产企业的技术难度及所要求的资金,或需要增添处理排放污染的设备。

6.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地方保护客观存在,地方企业与地方政府或相关的主管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关系主体,运用各自手中的权力,设置市场进入障碍,变相地增强了本地品牌对于下游商家的市场地位,将外地品牌阻挡于本地市场之外。

二、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如果替代品的价格更低,质量更好,替代品的威胁会很强。所以企业要在顾客认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中进行差异化,才有可能降低替代品的竞争力。

行业如果处在成长或成熟期,替代品就会出现,而替代品一旦出现,则意味着行业的衰退甚至灭亡。倘若一些行业尚在导入期,就开始出现价格及功效优势明显的替代品,则很可能导致这些行业的夭折。

因此,企业在研究与替代品的竞争关系时,一定要考虑产品的寿命周期阶段与总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地跟进。

三、商家实力

生产企业总是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而商家总是期待用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好的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通常商家的实力较大,商家的讨价还价能力就强。如国内的几家大型家电零售商国美、苏宁等家电零售巨头的超速成长,其庞大的销售能力,对众多家电生产企业来说诱惑是无法摆脱的,商家为了与同业竞争必然会以薄利多销的方式获取销售优势,会要求生产企业一再降低供货价格,来保证商家自身的商业盈利。

四、生产企业的实力

如果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对商家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商家进货来源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那么生产企业的主动性就大,讨价能力就强。生产企业会以要求提高供货价格或者自动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方法降低商家的商业利润率。

五、同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主要有价格竞争、广告大战、全方位产品介绍,以及增加客户服务项目或提供延长产品保修年限等。同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是企业希望通过市场竞争提高其市场地位。

价格竟争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一大特色,尽管生产企业和商家各有各的看法和算盘,有主动降价的,也有被动或被迫降价的。但更多的企业是随波逐流,在商场上失去了主动权和控制力。发动价格战的最佳时机是,在产品的成长期发动价格战比较容易收到预期效果,而产品处于成熟期时进行价格战则容易产生消极影响。成熟期,尤其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如果要继续扩大规模,势必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遇到的抵抗也会更顽强,付出的代价会更高昂。竞争对手剩下的都是最忠诚的顾客,可能你永远也争不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中期,彩电行业的中、高端市场被国外品牌所把持,以长虹公司第一次发动价格战为分水岭,国产彩电开始占领市场。从1997年开始,国内彩电市场基本上实现了以长虹、TCL等国产品牌为主的国字号品牌的局面。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彩电业价格战虽然驱赶走了洋品牌,但同时国内彩电企业也损失惨重。到了2001年前后,大批彩电出现了巨亏,一些彩电生产企业纷纷关门倒闭。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价格战呢?只有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才适于打价格战。在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差别就比较大。生活必需品因为是日常所需,即使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不会减少多少。因此采用价格手段进行竞争,要考虑需求弹性,当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时,消费者对价格变动反应敏感,商品价格一降低,消费者即大量采购,降价而导致的损失则可以由多销产品的利润来弥补;相反,如果价格需求弹性较小,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多销产品的利润仍弥补不了降价的损失,则可能出现价格战的一些负面效应,既价格战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又削弱了生产企业的实力。企业利润减少,投入也会减少,这样势必降低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前途不容乐观。可见,价格战虽然是企业竞争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利器,生产企业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生产企业应多在技术、服务、品牌、信誉、市场细分、处理危机的能力上下功夫。只有那些及时形成竞争优势的生产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最终的赢家,否则最好的战略选择就应该在其行业利润下降之前及时退出。

企业在进入某一行业前应对该行业内的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和商家等竞争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才能充分了解竞争因素对自身的影响,有的放矢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争取成为行业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篇4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特征,着重对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三个因素,即企业核心竞争力、新的主导业务领域、管理和创新进行了分析.

作 者:张颖丽 别晓红 李鸿雁  作者单位:张颖丽,李鸿雁(辽宁工学院,经济贸易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别晓红(辽宁工学院,财务处,辽宁,锦州,121001)

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篇5

内容提示:我国钎焊铝轧制材行业是伴随着学习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不断消化吸收发展起来的。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铝合金拉链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1)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

钎焊铝轧制材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铝锭,特别是2008 年国内外铝锭价格波动剧烈,虽然行业内产品的定价方式为“基准铝价+加工费”,当铝锭价格波动时具备一定的转嫁成本的能力,但是如果未来铝锭价格持续大幅波动,将会增加行业生产企业资金周转、成本控制和库存控制的难度,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激烈,低端产品无序竞争

由于钎焊铝轧制材行业的良好前景,中国市场强大的需求以及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优势,许多生产钎焊铝轧制材的国际铝业公司纷纷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通过本土化研发和生产,降低产品成本。这将使得国内钎焊铝轧制材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因为铝合金复合材料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国内传统的铝加工企业也纷纷进入此行业,短期内,造成行业中的小企业较多,生产规模小,缺乏核心技术,在低端产品领域,利用低价方式进行竞争,这种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模式造成了铝合金复合材料的质量出现下降,对钎焊铝轧制材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整体技术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篇6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如果未来国家支持风电行业的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将可能减少风电项目的收入,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1、国家支持风电行业的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

国内风力发电行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国家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尤其是风电行业在政策、法规及激励措施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法规和条例鼓励开发风能,对上网电价保护、强制并网、强制购电以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显著地提升了风电项目建设的经济可行性。国家发改委于2006 年和2007 年分别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差额部分在全国省级及以上电网销售电量中分摊。

如果未来国家支持风电行业的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将可能减少风电项目的收入,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2、清洁发展机制发生变化所导致的风险

清洁发展机制来源于1997 年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根据《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安排,发展中国家符合资格的节能减排项目可以获得核证减排量的信用额并能向做出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工业化国家出售。

3、项目并网风险

建设风电项目必须取得项目所属地方电网公司同意并网的许可,已投产风电项目需执行电网统一调度,按照电网调度指令调整发电量是各类发企业并网运行的前提条件。当用电需求小于发电供应能力时,发电企业服从调度要求,使得发电量低于发电设备额定能力的情况称为“限电”。由于风能资源不能储存,因此“限电”使得风力发电企业的部分风能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该情况称为“弃风;能否实现全额并网发电取决于当地电网是否拥有足够输送容量、当地电力消纳能力等多种因素。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篇7

服务外包是指发包方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活动剥离出来后, 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服务发包方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的目的。

一、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因素分析

发展我国的服务外包, 既有有利因素, 又有不利因素, 只有利用有利因素, 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才能使我国的服务外包健康、快速发展。

(一) 有利因素分析

1、有利的国内因素分析

(1) 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大国,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服务环节将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 也将有越来越多的服务环节从其他产业中分离出来, 这就产生了巨大的服务外包发包市场, 也即为承接服务的服务承包方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市场。

(2) 有利的发展环境。 (1) 良好的基础设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交通通讯快捷迅速, 居住条件和环境优良, 这为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总体上安定和谐, 这些相对于一些国家经常面对恐怖主义袭击、教派冲突、民族冲突的威胁和一些国家经济倒退, 我国是外国公司规避风险的一个良好选择; (3) 良好的政策环境。2006年我国公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 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 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为此, 商务部实施了“千百十”工程。此后, 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都为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4) 开放的人文环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民众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学习外语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 能用外语交流的人越来越多, 西方的一些风俗习惯也越来越被国内民众所认知, 形成了融洽的人文环境。

(3) 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主要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天津、大连等城市的员工工资、补贴、福利等都有明显的上升, 但与世界水平相比, 其劳动力成本依然处于低水平。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 劳动力成本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有利的国际因素分析

(1) 世界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近年来, 世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不断升级, 这意味着服务外包规模将会不断扩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预测, 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每年将以30%~40%的速度增长, 这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2) 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未来时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不仅将带来一个巨大的服务外包市场, 而且催生了服务外包新的交易方式、新型业态的发展。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广泛的信息化运用, 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等方面都将有一个大的服务市场, 这也为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二) 不利因素分析

1、不利的国内因素分析

(1) 中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缺乏。服务外包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创造性的特点。中国服务外包相对于印度等国家来说, 起步较晚, 具有管理才能、能够开拓市场的中高端服务外包人才仍十分缺乏。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 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能力和知晓国际法律惯例的高层次人才就更加缺乏。

(2) 企业规模小, 品牌不强。2011年底,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平均规模为187人, 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企业仅有22家, 这些指标都落后于印度的水平。由于企业规模小, 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主要集中在中低端, 许多企业缺乏国际化的服务意识和经验, 通过国际质量及能力认证的企业较少, 在国际上难以形成整体的有说服力的信誉品牌。

(3) 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服务外包涉及到发包企业内部的一些机密, 因而对提供商所在国家的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法规和执法的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我国的法律体系虽然已近于完善, 但许多地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比较弱, 市场整顿和监管往往不到位, 纠纷处理机制不规范, 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研发环节向我国的转移, 对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 成本上升, 利润空间狭窄。近年来, 由于各地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物价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年龄的结构性矛盾, 导致服务外包企业的成本上升, 这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外包企业无疑是一个挑战。因为如果提升报价将使得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下降, 这将迫使发包方寻求更高性价比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服务采购;反之, 如果保持价格不变或降低价格, 大量中小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赖以生存的狭窄的利润空间将被彻底打破。

2、不利的国际因素分析

(1) 服务外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服务外包的承接国之列,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数目不断增加,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菲律宾、越南等, 其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低;另一方面由于KPO和BPO领域需要较高的劳动力素质、科技含量高, 所以许多国家不具备条件。因此, 目前的竞争集中于ITO这一发展比较成熟、较为低端的领域, 导致各国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

(2) 世界经济仍然低迷。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仍然低迷。世界贸易组织4月在日内瓦发布年度报告预计, 2012年全球贸易额仅增长3.7%, 大大低于近年平均增幅。日本贸易振兴机构8月9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贸易投资报告》显示, 受欧洲债务危机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减速影响, 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出现急速回落倾向。日本经济今年二季度增速远低于预期, 美国经济迟迟不能复苏, 而且仍面临着潜在的下行风险。

二、发展我国服务外包的对策

(一) 进一步完善法律环境。

在政府层面来说, 应在进一步完善与国际商业惯例相适应的法律规章的同时, 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 加大对违反知识产权的惩罚力度等, 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就企业来说, 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教育, 使企业员工自觉尊重国外的知识产权, 做到知法、守法。

(二) 加大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会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政府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应加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及时发布各项服务外包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数据, 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通过数据的分析帮助决策者及时掌握我国和世界服务外包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三) 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1、鼓励企业引进人才。

政府应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外包方面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 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在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户籍迁移、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鼓励国内外服务外包技术人才通过调动、咨询、讲学、兼职、聘用、技术承包入股、人才租赁、设立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

2、加强企业员工培训。

(1) 定期请专家或技术能手对企业员工进行业务培训, 鼓励企业员工参加各种技术等级考试和技能比赛, 对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2) 与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训练基地、实验基地和新产品研发基地。一方面为企业选择人才提供来源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提升服务外包的水平。

(四) 离岸服务外包与在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

目前, 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受到人才的约束较大, 但在岸服务外包对外语的要求相对较低, 并且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具有广大的在岸服务外包市场,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 应积极做好在岸服务外包, 壮大自身实力, 以更好地发展离岸服务外包。

(五) 努力扩大企业规模, 加强品牌建设。

服务是无形产品, 而且具有较强经验品质和信任品质, 因此品牌对服务外包承接企业非常重要。在国际外包市场中, 超大型的服务外包项目往往是具有强势品牌和声誉的供应商才能够获得的。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竞争力不强, 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或战略合作等方式, 扩大企业规模。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到海外并购或与国外先进的外包企业建立合作联盟, 学习和借鉴对方的经验。此外, 服务外包企业应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宣传推广, 同时在服务外包工作中提供高服务质量, 逐步在客户群体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建立自己的品牌。

总之, 发展我国的服务外包, 一方面要认清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 充分利用好有利因素, 转化不利因素, 学习和借鉴印度等国家发展服务的经验, 开拓进取, 才能为我国服务外包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进我国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服务外包迅速发展, 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就业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发展我国服务外包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外包,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桂钢.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2.2.

[2]冯瑞.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 2012.1.

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现状;因素

0.引言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各项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不断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制定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的惠农措施,通过这些惠农措施的不断实行,我国的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农业的的不足,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的限制因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到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因素重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得到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可以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由于我国地广人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通过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得到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从而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制定相应提高农业产出和资源配置水平的措施提供支持。积极分析我国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得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为其他省份进行农业经济影响分析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因此需要不断的开展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农业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在农林牧渔方面,随着我国对农林牧渔等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政府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使得我国农林牧渔的经济总量得到了长年增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大。农业产品经济逐渐的多样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逐年的增大,多样化的农产品不断的涌现市场,给市场带来了充足的农产品供应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我国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大大的提高了农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一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给农业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作业成本越来越低,作业效率越来高,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快。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取了这么多可喜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这样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浪费,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人员的数量不多,科技人员的结构还需要进行一步的优化,农业科技人员的后备力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相对个人来说,我国耕地面积是非常紧缺的。在耕地面积短缺的前提下,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还在逐年流失,耕地总面积的减小,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逐年减少。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给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农业的从业人员总数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农业作业实施的基础。该指标能够反映出从事农业的人员的数量。农业机械的投入量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农业机械的投入量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作物是粮食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还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耕地的利用情况,因此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和扶持力度也会较大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很大程度上从资金支出的数量上反应,国家通过投入大量的农业资金支出,帮助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反应出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历是反应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选取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

2.结论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不断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积极分析我国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得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为其他省份进行农业经济影响分析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反应出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对于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闫俊强,李大胜.我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9.

[2]陳昭.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研究-基于分省非稳定面板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8.

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篇9

姓名 单位及地址 联系电话 ***

龙红元

茶陵尧水学校 株洲市茶陵县严塘镇尧市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进年来新闻中报道多起学生运动中猝死事件,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近年来持续下降,已被社会公认。让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首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展现自我报效祖国。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还有学生自身的。本文根据许多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对中小学生体质的发展趋势做了综合调查分析,中小学各年龄段多数指标呈普遍下降趋势,力量素质全部下降,耐力素质大部分下降,其他素质也在下降。学生体质明显减弱,且出现近视、肥胖、体弱、患病率持续增长的现象。综合以上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为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个人意见。

【关键词】 学生体质:

发展趋势:

因素分析

发展应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党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明确的要求,必将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的希望。现如今学生体质呈普遍下降趋势,特别是城市学生下降幅度较乡村学生更大。学生近视、肥胖、体弱、患病率持续增长等等。以上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中结果呢?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趋向如何呢?这有待于我们基层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想就这方面做一些

分析,为能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1.体质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较好。对体质的定义在体育、教育和卫生系统,也已基本形成共识,即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趋势

发展应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民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导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从总体国民体质上看,成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必须从青少年儿童和学生的健康抓起。

根据许多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呈逐年下降的趋式。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弱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还不只如此,又出现了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青少年明显增多,体弱多病的儿童骤然剧增等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但身体形态指标有较大增长,特别是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增长幅度较大。

2、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的因素分析

2.1学生对体育运动认识不足,家长,学校重智轻体对体质健康意识的淡薄。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老师,家长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了争取好成绩,提高上线率,把智育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体育教学成为摆设。家长重智轻体,认为考上大学才能有辉煌的前程,剥夺学生的运动时间,不停的逼着孩子上补习班,甚至连走路上学都改成专线接送。学生耳濡目染渐渐远离

运动。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家长认为子女的体质健康只要吃好睡足加强营养补给,参加体育锻炼用处并不大且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反映出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误区,对于体质健康的认识还非常缺乏,重智轻体的观念占重要地位。

2.2学生课余时间少,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体质健康的提高。

学校至今仍坚持学习成绩代表学校的一切,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为此教师要有成绩就得从学生下手,加大作业量,每日测试,每周考试,题海试磨练学生。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部分学生晚上或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提升班,学习各种技能,因此除了只能在学校参加一些体育课或活动课规定内容的锻炼外,很少有时间再参加一些课余体育锻炼,只能在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后才会有极少时间安排锻炼活动。这样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阻碍了学生体质的提高,影响体质健康的发展。

2.3教育、教学观念落后,阻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消极影响,现在的升学考试、毕业考试,还是以“分数线”、“及格率”作为评价标准。一些学生在主课老师眼里成绩不理想,所以占用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就理所当然了,殊不知,这些在文化课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健康体质也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其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无法按制定的计划完成。

学校有活动,体育课被占用,体育教师不得不放弃上课的内容去完成不是体育课上的任务,教学质量则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因枯燥无聊的练习,不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校 的活动课或课外活动,基本流于形式。学生缺少了教师的教,没有了教师的组织,没有了锻炼内容上的指导,也就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也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的追求欲不是很高,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加上近几年学校的“安全官司”接连不断,导致教师上体育课时,过于追求安全,不敢放开手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用务实、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要牢固树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2.4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

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以竞赛体育作为主要内容;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教学过程过分的强调“统一”、且教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无法谈起。这种片面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求。体育锻炼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想有强健的体魄,并非一朝一夕。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体育老师还应该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出发,认真的执行学校交给的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体育教师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运动能力,优美的示范姿势以及恰当的教育语言,都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

自我锻炼的习惯。另外,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也能唤醒学生对体育课的重新认识。

2.5校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的影响

校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青少年锻炼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非常有限,虽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都用于本单位职工健身娱乐,面向群众开放的机会和时间非常有限(其重要原因一是管理方面的不便,二是器材的维护),由于社会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少,造成双休日学生无处去锻炼的现象,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互动,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促进学生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形成家庭带学生,学生促家庭的体育健身格局,促使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2.6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的不足,也是影响学生提高体质健康的原因。

目前尚有不少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因种种原因造成拥有200米以上标准场地的学校并不多,因此学生在进行快速跑练习时并不顺畅;遇上200-400米的中长跑练习,教师经常会看不出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在练习,所以学生的练习质量如何教师无法确认。同时体育教师心中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学生人数太多发生碰撞,会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所以遇上这种情况,教师有时只能采用占地面积不大的体育项目,久而久之学生的运动量受到限制,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再有专业体育教师仍然缺乏,只好请其它任课教师兼任,这对指导学生正确参与体育锻炼是很不利的,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的机会。

3、结论与建议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国家向前的步伐才迈的够力度。学生体质下降

已影响到国家的后备力量,引起人们的关注。学生体质下降是由客观存在的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只有真正和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的意识培养、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得以实现。只要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场地器材得到切实解决,体育教师敬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生的体质自然会增强。学生的体质增强了,有利于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学生的成长阶段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这一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这也正符合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化体育课,切实保证中小学的体育课时,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强化课外锻炼,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课外体育锻炼,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必须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目标,一切工作都以实现这个目标展开。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实现学生的强健体魄将指日可待。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王平;;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教育;2008年09期

上一篇:写给妈妈的英文感谢信下一篇:中国大学mooc平台